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

2024-12-01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精选8篇)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 篇1

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输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共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科研与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事项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宗旨

积极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各方利益,推动校企双方的合作长久持续发展。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

1、组建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保持与乙方的联系、沟通,对合伙事务的执行进行监督。

2、与乙方一起制定实习目标,确定实习内容和时间,并对提高实习质量提出建议。

(二)甲方义务:

1、提供满足乙方生产所需厂房,水电暖设施完备,供应正常,电力负荷能满足生产要求。负责基础设施维护,避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

2、根据学生实习、实训所需为乙方提供生产设备。(见第五条表一)

3、负责学生实习教学期间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4、组织实习学生融入企业生产,与乙方一起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建立利益与效益共享机制。

5、不干涉企业的经营行为。

6、协助乙方开拓市场。

7、教育学生尊重、配合乙方指导教师的教学,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乙方的规章制度,爱护实训设备,爱惜耗材,在操作实训设备前必须经得指导教师的允许下方可操作,对违纪违规情节情节恶劣的实习生进行教育管理。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权利:

1、充分利用甲方的设备、场地、市场等资源优势,在甲方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工作室,助推自身不断发展。

2、有权利增加、减少经营种类,调整、转换经营项目,扩展业务。决定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经营的价格、员工工资、奖金等,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落实顶岗实习学生的薪金待遇。

3、自行购买经营所需耗材和部分设备(合作设备归属权属于购买方),自主经营。

(二)乙方义务

1、乙方需按照双方达成的约定为甲方学生开展实训、顶岗实习、教学教研活动等方面提供服务。按照甲乙双方商定的实习内容组织教学、进行实习指导,协助甲方制定实习目标,实习组织方式、时间,合理组织实习,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助推校企合作成果迅速转化。

2、积极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甲方专业教师共同研发适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和教材,推动校企双方人才共享机制。

3、未经协商,不得擅自更改实习计划,有义务为甲方师生提供实习岗位,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尽心尽力指导实习学生,提升甲方学生的实操水平并负责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评定,但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重体力、有危险的工作。

4、严格按照客户的委托内容及要求从事广告艺术设计制作。按客户确定的款式、数量、质量及生产期限等标准进行生产,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拖欠数量和品种,由此造成的纠纷由乙方承担。

5、在经营制作过程及学生实习、实训中,应控制良品率,废品不得高于实际用料的5%,如有超出,由乙方负责(故意破坏除外)。

6、自负盈亏,与他人产生的经济纠纷或债务由乙方承担。

7、文明经营生产,确保生产车间周围清洁卫生,不得影响甲方教学和生活秩序。积极配合甲方组织的参观活动,塑造合作典范,展示双方形象。

四、合作经营项目和范围

甲乙双方均可承揽广告类设计制作业务,乙方负责设计、制作和安装。项目和范围为:3D、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印刷等(以营业执照为准)。

五、合伙期限

合伙期限为_____年,自 ______ 年 ______ 月 ______ 日起,至 ____ 年 _____ 月 _______ 日止。

六、双方出资形式及相关约定

(一)甲方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以及乙方经营期间的水、电、暖等基本费用作为实物出资,其中实物明细表如下: 设备名称 数量(台)单价(元)总价(元)SC-750四色宽幅写真机175007500 鑫罗兰户外写真机255000110000 玉樵夫条幅机2600012000 永泰书画装框机21500030000 电脑8400032000 桌椅85004000 合计:拾玖万伍仟伍佰元整195500 总金额为 195500元(大写:拾玖万伍仟伍佰元整),占投资总额的 ______%;

乙方以设计理念、设计制作技术以及经营期间的流动资金(包括经营期间所需的耗材、产生的人工工资及其他)出资,占投资总额的 _____ %。

(二)本合伙出资各占投资总额比例,作为确定盈余分配的基础。

七、盈利分配

广告制作所有营业收入将在乙方财务设立单独科目记账,甲乙双方根据实际合作情况以乙方名义设立银行专用账户,此卡专门用于甲乙双方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动及银行的存兑资金往来,由甲方监督。

双方同意每个季度,扣除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耗材、需缴纳的税费等各项成本后(不包括双方履行的出资设施设备和物品),预提纯利润的10%作为下一季度准备金(不累计),剩余纯利润,将以各合伙人占有的合伙组织财产份额为依据,按比例分配(即依双方投资比例确定的甲方____%,乙方_____%)。

八、合作的终止和清算(一)合同因下列情形终止:

1、甲、乙合作期限届满或甲乙双方同意终止合作关系。2、合作事务完成或确定不能完成;

3、被依法撤销的,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伙解散的其他原因或与师市总体规划不符的。(二)合伙的清算: 甲乙合作终止应当进行清算,清偿后如有剩余或清算时合伙有亏损,均按双方投资比例确定的甲方_____%,乙方____%进行分配。

九、违约责任

(一)甲、乙双方未按约定完成出资义务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二)甲、乙双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伙损失的,应当对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十、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凡因本协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之间共同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其他

(一)经协商一致,甲、乙可以修改本协议或对未尽事宜进行补充;补充、修改内容与本协议相冲突的,以补充、修改后的内容为准。

(二)需要制定本合伙企业章程、财务管理、营销或其他具体制度的,在本协议的约束下,另行协商制定。(三)本合同一式贰份,合伙人各执一份。(四)本合同经双方盖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法定代表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甲方同意乙方在校内工艺美术专业实训基地从事生产经营,按照双方达成的约定为乙方生产提供必要的厂房、办公室、生产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 篇2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 而职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职业学校本身无法独立完成。教育部2002年以来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其提升到国务院决定的高度, 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被普遍认为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尤其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 在政府推动下, 我国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 组建职教集团, 成立理事会、董事会, 建立职教联盟等[2]。但总体看来, 我国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探索与实践的阶段。因此,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长久的, 有效的, 互利多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成为高职院校特别是骨干建设院校的重要课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提出了“校中厂, 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思路, 并以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为契机, 成立了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牵头的, 校企共建的熊猫光电学院, 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和实践的积累,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合作模式[2,3]。文献[3]将众多模式归纳为以下9种。

1.“学年分段”, 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与实训, 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并与就业紧密相关, 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的形式。

2.“阶梯分段”, 3年中企业实习的比例, 分别为1/3、1/2和2/3, 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紧密结合, 逐渐加大企业实习比例。

3.“半工半读”, 即校与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工学交替 (每一学期或一学年, 也有几天轮换一次) 。

4.“弹性安排”, 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 比较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

5.“订单培养”,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 一定的数量, 提前预订毕业生, 往往伴随着共同的课程开发、共同的培养和教学管理。

6.“教学工厂”, 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 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及作品与产品合一。

7.“厂内基地”, 企业除安排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车间、工位和兼职指导师傅外, 还单独设立了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服务的车间, 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 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者可称为厂内工学基地。

8.“行业主导”, 中小企业居多的行业, 单个企业不具备单独与学校合作的条件时, 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出面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并组织企业群, 联合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实训设备和兼职教师, 联合下培养订单。

9.“职教集团”, 这是一种以名校为主导, 相同区域、相同行业院校、企业联合,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组织。不管哪种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由政府主导, 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职业院校处于主体地位, 积极推行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 而行业和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 处于相对被动的配合地位。如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无法获得长远的利益保障, 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就不高, 缺乏内在动力, 因此, 校企合作当中, 提高企业的主体性是校企合作成功并走向深化的保障[4]。

三、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合作必须有合作基础, 即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如果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是长久的、稳定的、多赢的, 则这种合作就存在牢固的基础。同时合作方也有各自的目标和利益, 这些目标和利益可能不一致, 甚至是矛盾的, 能否平衡各方利益则是合作能否稳定发展的根本[4]。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牵涉参与方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共同目标是“资源共享, 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符合型人才”;这样目标的达成, 对于政府而言, 实现职业教育基本目标, 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和行业协会, 能够得到急需的人才;对于学校, 达到了实用人才培养的目的, 提高了学校的声望;对于学生, 能使其掌握实用的技术和技能, 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各个主体又有不同的利益。政府希望各参与主体以发展教育和培养学生为核心, 实现各自的教育和培训功能。行业和企业则希望自己负担的培训和教育的功能越少越好, 学生对生产发挥的作用越大越好。学校则希望, 政府给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企业能够承担培训和教育学生的职责。而学生则希望学校代表自己的利益, 能在企业学到东西, 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因此,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中, 最重要的是寻求共同利益。政府应该出台鼓励“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政策[5,6];这种政策必须基于各个主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 真正地让各参与方, 尤其是企业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积极参与对企业发展有利。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推动者, 需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在设计时, 必须仔细考虑合作的行业和企业, 寻求那些有长久的共同利益合作伙伴, 并能逐步形成实际可行的合作模式, 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被忽略;学生不能是被动的参与者, 应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必须保证学生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地位与权益。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曾做过大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和与尝试。但很多校企合作的层次比较浅, 主要模式包括“学年分段”、“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等。这些合作关系比较单一, 最终学校提供学生, 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学校和企业缺乏其他交集, 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目标。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没有过渡, 从角色转换上有明显的割裂感, 对学校和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也不适应管理培训学生, 对学生的表现评价普遍不高。而学校又缺乏协调的组织和机制, 不能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各方面的想法和利益不能及时充分地交流和协调。因此这样简单的合作很难稳定和持久, 很多合作难以为继, 最后不了了之。为了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走向深入,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 研究了校企合作实践和理论机制, 吸取以前校企合作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最终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具体包括如下几项。

(一) 寻求政府的支持

国家已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尤其是国家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获得很多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因此, 在2012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在骨干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厂中校, 校中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建设方案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支持。这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二) 寻求合作企业

微电子学院在寻求企业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下方面。

1. 学校专业与产业密切相关, 这是校企合作的专业基础。

2. 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行业中有影响力。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才具备丰富的资源, 才能将校企合作看成一种资源, 并能加以整合和利用, 实现企业自身利益。这样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体现企业主体性地位,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被动配合。

3. 在地理上很近。学校和企业距离近, 可以有效地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 增加校企合作的内容、范围, 提高合作的层次。实现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处于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双方有类似的发展要求, 处于发展期的企业更有活力, 更愿意合作。

基于以上考虑, 我们选择南京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满足以上的所有条件。

(三)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体

一般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具有偶然性、短期性, 合作层次浅, 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没有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负责与管理。为了实现长效的、稳定的、系统的校企合作, 微电子学院与南京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熊猫光电学院, 作为校企合作的实体, 其作用包括如下几点。

1. 协调校企合作的各个参与方, 凸显各个主体的主体性, 整合各种资源, 使校企合作能够形成合力, 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熊猫光电学院订立熊猫光电学院章程, 成立了熊猫光电学院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来自校企合作的各个主体,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理事会的成立为以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协调平衡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2. 组织和开展校企合作的各项事务和活动。事务和活动包括工学结合, 企业员工培训, 行业协会的活动, 行业技能竞赛等。以工学结合为例, 我们定期举办中电熊猫校企合作班, 已经完成了两届学生的培训;培训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混编师资团队共同完成。培训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知识相融合, 提升了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 学生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顺利过渡, 为今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 熊猫班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迅速地掌握生产技术和技能。

3.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熊猫光电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产物, 对学校而言不仅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仅仅是实习学生, 而是扩展到了学校、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老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具备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校企合作, 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层面的培养, 同时也是师资的培训、领导的培训。通过工学结合培养了学生, 通过混编师资团队建设, 培养了教师, 通过理事会的运作培训了领导。使得企业元素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在熊猫光电学院的框架下, 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 这样的机构是所有参与方都需要的。在这样的机构下可以放大和扩充自己的资源, 所有主体均能在这个框架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利益, 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五、校企合作的思路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7]。然而校企合作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1.校企合作本身是一种资源积聚和整合的过程。这种过程并不是凭空发生的, 而是具有其内在逻辑和机制的。因此, 搞清楚校企合作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

2.根据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际, 寻求最合适的合作方, 并理清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和相对利益。寻求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建立利益平衡的机制是校企合作存在并发展的保障。

3.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实体, 这样的实体可以实现校企之间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是各方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平台。

4.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 必须走向深入, 必须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功能和作用。校企合作既要成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要成为行业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最终成为校企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整合关键纽带, 校企合作才真正有生命力。

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校企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以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校企合作得以生存并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机制,实践,思路

参考文献

[1]董云霞.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3) :127-128.

[2]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5-11.

[3]颜楚华, 王章华, 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80-82.

[4]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3) :70-72.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5B:68-73.

[6]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 篇3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活教育 校企合作联盟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校企合作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的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结合,体现了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思想。校企合作是活教育课程论在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的新体现。

1 校企合作联盟的总体目标和合作原则

校企合作联盟的总体目标是在各个相关高职院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基本单位,联合当地经济发展区域的行业、企业事业组织和机构,成立校企合作联盟,通过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平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有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联盟是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

2 校企合作联盟的组织机构

校企合作联盟可以由校企合作联盟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理事会组成,按照专业群成立专业合作联盟。

3 校企合作联盟会员单位的互利共赢关系

作为校企合作联盟的成员,必须具有互利共赢的条件,才能够使合作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行业企业等联盟会员单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联盟获得以下主要权利与利益:

(1)有相关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信息知情权;(2)参加联盟组织的各种合作与交流活动,应邀出席相关高职院校重大活动;(3)与相关高职院校共同进行各种形式校企合作项目;(4)优先使用科技成果;(5)优先选拔相关高职院校毕业生;(6)评聘兼职教师;(7)在相关高职院校设立企业奖学金;(8)使用相关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场所;(9)享受招生选择性计划名额;(10)在相关高职院校校园网、校内公共教学科研场所宣传企业与企业文化。

与此同时,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方可以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承担相关高职院校师生实习实训基地义务;向相关高职院校推荐兼职教师;协助相关高职院校各相关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等教研活动;赞助职业教育基金;优先录用相关高职院校的合格毕业生等等。

4 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

4.1 教学模式

基础模式是指相关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其合作可延伸到共同开展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相关高职院校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企业可向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实习设备和原材料,改善相关高职院校实训、实习条件。

4.2 基地模式 (下转第29页)(上接第8页)

为保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适应企业需求,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就业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运营环境和节奏,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立由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的实训(实习)基地。

4.3 订单模式

院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制培养。实施订单培养的班级可以采取冠名制管理形式。

4.4 创业模式

院校与企业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资本,就一个创业项目进行合作投资,共同管理,共享效益。

创业项目可以是一个企业(如工作室、旅行社、咨询公司等生产经营性实体),以校办企业形式开展工作,可以享受校办企业的相关政策。创业项目还可以是一种研发产品或技术,校企专业共同开发,共同享受高校科研项目支持,共同享受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5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1)培养方案,校企合作研究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研究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工作;(3)實习实训,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方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共同参与对学生实习实训任务完成效果的考核与评价;(4)科研开发,校企专业共同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工作,共同享受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5)职工培训,利用相关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定期对合作企业的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训,培训工作可以共同进行。(6)师资培训,利用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优质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相关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训,提供挂职锻炼(训练)机会;(7)联合创业,相关高职院校与企业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资本,就一个创业项目进行合作投资,共同管理,共享效益。(上述联合创业模式)(8)顶岗实习,学生以实际员工的身份定岗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9)订单培养,通过企业命名方式设立专业班级组织,运用企业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求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10)设立奖励金,以企业命名的形式设立经学金、奖教金,通过奖励金的评比活动,宣扬企业的文化和精神,鼓励优秀的师生争先创优。(11)社区服务,校企合作以双方的资源优势开展对企业、相关高职院校和社会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义务的;(12)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3)就业基地,通过合作,吸引和鼓励企业定期接受相关高职院校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建立就业基地;(14)校企文化建设,利用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相关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文化品位,使学校教学科研场所和校园建设更加具有职业文化特征,使企业更具人文科技的精神特征。

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4

甲方:

乙方: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依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校企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双方责任与义务

(一)甲方责任与义务

1.在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并在政策范围内,优先选用企方教学设备和资源;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利用校方资源,为企方提供有关专业的新信息、技术支持、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3.对乙方工人有条件的进行理论技术培训,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

4.授权乙方负责对甲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习、顶岗实习)知识的培训,并协助乙方对学生进行考核;

5.支教合作:

(1)、聘请乙方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校方客坐讲师,开展定期的系统教学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

(2)、聘请乙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作为我校的外请专业教师。

6.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提前三个月至半年申报实习计划,认真制订实习大纲,指派责任心强的实习指导老师,于实习前1个月到实习单位共同商订实习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7.实习与勤工俭学合作:甲方每年定期向乙方派遣定额对口专业的在校生到乙方实习或顶岗实习;

8.毕业生就业合作: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推荐(或择优推荐)毕业生,到企方及其所属单位就业;

9.甲方作为乙方的“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10.甲方根据乙方的专业需求, 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为乙方设立定向专业班.(二)乙方责任与义务

1.为甲方的实习设备更新提供技术指导,并指导甲方选择实习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2.为甲方专业调研、教学参观和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对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意见;

3.作为甲方实习实训基地,接纳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委派带教人员指导实习,参与学生的管理、对学生实习提出考核意见;为支持教育,在实习经费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为学生就餐、休息等活动提供条件;

4.与甲方合作,组织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另行商定,学校提供优惠条件);

5.教师挂职锻炼实践合作:甲方每年派遣一定的教师到企方挂职锻炼一个月,参与生产实践;

6.顶岗实习:甲方委托乙方安排甲方学生实习、顶岗实习.乙方为实习生提供实习、顶岗实习条件(场地、食宿、劳保用品、劳动补贴等),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7.“订单式”专业班合作:

(1).乙方如果需要和甲方进行开设“订单式”专业班,乙方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订单式”专业班课程设置、教材的选定进行指导;

(2).在“订单式”专业班正常行课期间,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甲方进行专业教学指导;

(3).乙方在甲方设立与乙方专业对口的班级冠名,将其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引入班级;

8.乙方冠名助学金:资助校方学业优秀、家庭困难的高素质高技能学生完成学业;

9.乙方作为甲方挂牌“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二、组织保障措施:

为认真执行协议条款,双方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乙方任组长,甲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协作事宜。

三、协议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如需要延长双方另行协商。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经校方和企方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两份分别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校方代表签字:

企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校企实习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于___年___月___日就乙方在校学生至甲方实习达成并签署以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权利、义务

1、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积极与乙方开展校企合作,为乙方在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

2、为乙方来甲方实习的在校学生(以下简称“实习学生”)提供各岗位培训和实习指导。

3、配合乙方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

4、为实习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安全工作场所。乙方应保证学生实习时间内的人身安全及相关权利。

5、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的实习学生,甲方有权将其退回乙方。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纠纷、突发事件及其它安全事故,依据双方约定妥善处理。

6、实习结束后,由甲方指导人员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给出评价意见。

7、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双向选择原则,择优录用乙方毕业生。

二、乙方权利、义务

1、负责按甲方的要求和条件,选拔合格实习学生,并保证实习时间。

2、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实习方案,明确实习任务。做好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与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3、负责向甲方提供实习学生的详细资料名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并保证该等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负责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引导实习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符合甲方安全生产要求。

5、协助、配合甲方处理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违纪行为、纠纷或其他意外事件或事故。

6、维护甲方的品牌信誉和经济利益,保守从甲方获取的任何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

7、实习学生非工作时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乙方指派的管理老师统一管理,发生纠纷,由乙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三、其他

1、本合作协议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本合作协议各项条款,甲乙双方需共同信守。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责任由双方平均承担。若双方另行达成书面补充协议的,则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约束力。

3、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于首页载明的日期签署并生效。本协议壹式两份,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

授权代表(签字):

校企订单培养协议书

甲方:

乙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系

“订单培养”,是由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选拔在校学生、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实习实训、完成考核上岗等教育教学环节。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教育教学方式。

为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开辟人才培训的渠道,加速智力开发,保证教育培养质量,明确各方的责任,为社会、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经双方友好协商,就订单式培养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总则

为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实施本“定单式培养协议”。

第一条 乙方根据企业要求,提出培养订单,由甲方按照订单要求培养特定规格人才。

第二条 甲方的授课内容、学时安排,由双方协商确定。甲方对学生在订单培养期间的德、智、体发展情况,应于每学期末向乙方作一次详细介绍。第三条 甲方如发现学生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应及时与乙方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处理办法,学生在订单培养期间表现较差者,甲方有权劝其退出订单班。

第四条 乙方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状况,如发现学生有问题,应及时配合甲方教育和处理。

第五条 学生必须自觉接受甲方和乙方的教育和管理,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学生如违反校规校纪,要自觉接受甲方和乙方的处理。

第六条 学生学习结束经考核、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后,甲方可则优录用合理安排其工作。被录用的学生必须到甲方单位工作,一般在一年内不得调出调离甲方单位。学生如因特殊情况必须调出,必须经甲方同意后,方可办理调离手续。

第七条 甲方有优先加入我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权利,可以优先利用我院“大学生科技园”的各方面资源。

二、订单培养具体实施

(一)在每年的9月份召开一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研讨会,共同研讨订单班学员培养计划与方案,共同拟定10月份的订单班招生及教育计划。

(二)在每年的10月份从我系各专业中选拔学生,组成适合企业要求的订单班,每班三十人左右,实施订单培养。

(三)甲乙双方各委派两名技术人员作为联系人负责订单班的组织与实施。

(四)学生录取条件:

1.成绩优异、热爱学习、品德好、团队精神强。

2.生活态度乐观向上,愿意加入社会实践活动。

3.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优先考虑。

4.顺利通过甲方的考核,成绩合格者。

(五)甲方具体工作:

1.按照商定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有目的有责任的进行培养,每学期课时不少于20课时,上课地点根据专业性质校内校外均可。

2.提高订单班学生学习、工作积极性,为公司培养有用人才。

3.每季度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实践等全方面,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筛选,分等级进行着重培养,重点培养学员可直接就职本公司。对学习或就职期间对公司有贡献的订单班学员进行奖励,每学期末根据公司的要求、专业性质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成绩将计入学生在校成绩,作为学生的校内评优依据。

5.定期与乙方教师进行沟通,依实际情况变换、改进培养方案,为乙方教师到甲方单位研修提供方便。

(六)乙方具体工作:

1.按照订单班的培养方案完成应承担的各项教学任务。

2.协助公司在学院进行招生、学员的管理工作,配合公司做好宣传工作。

4.为了配合甲方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同等条件下为学生提供特色服务。

5.积极响应公司提议的校企合作交流活动,乙方联系人必须全力组织并配合公司的校企交流活动。

6.签订协议后,使甲方享受优先选择优秀学员权利,优先加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权利,优先享有“大学生科技园”各方面资源的权利。

(七)学员义务:

1.热爱专业,热爱学院,热爱公司。

2.积极参加学院与合作企业的各项合作活动,包括培训、产品推介、宣传等。

3.服从公司对订单班学员做出的安排,必须在岗位上完成实习任务,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

4.在学习及工作期间,若违反规定,公司有权按照公司规定予以警告、惩戒。情节严重者,责令退出订单班。

5.若为公司选(录)用,需要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离职。

6.做好订单班学习、考核的图文信息的搜集汇总工作,用于甲乙双方网站宣传。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三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四、其它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2、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损害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

乙方:

联系人:(签字)

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5

企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全面实施库车县县委、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强县的精神,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实现优势互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中职毕业生。根据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依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校企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双方责任与义务

(一)校方(甲方)责任与义务

1.在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并在政策范围内,优先选用企方教学设备和资源;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利用校方资源,为企方提供有关专业的新信息、技术支持、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3.对乙方工人有条件的进行理论技术培训,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

4.授权乙方负责对甲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习、顶岗实习)知识的培训,并协助乙方对学生进行考核;

5.支教合作:

(1)、聘请乙方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校方客坐讲师,开展定期的系统教学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

(2)、聘请乙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作为我校的外请专业教师。

6.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提前三个月至半年申报实习计划,认真制订实习大纲,指派责任心强的实习指导老师,于实习前1个月到实习单位共同商订实习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7.实习与勤工俭学合作:甲方每年定期向乙方派遣定额对口专业的在校生到乙方实习或顶岗实习;

8.毕业生就业合作: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推荐(或择优推荐)毕业生,到企方及其所属单位就业;

9.甲方作为乙方的“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10.甲方根据乙方的专业需求,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为乙方设立定向专业班.

(二)企方(乙方)责任与义务

1.为甲方的实习设备更新提供技术指导,并指导甲方选择实习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2.为甲方专业调研、教学参观和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对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意见;

3.作为甲方实习实训基地,接纳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委派带教人员指导实习,参与学生的管理、对学生实习提出考核意见;为支持教育,在实习经费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为学生就餐、休息等活动提供条件;

4.与甲方合作,组织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另行商定,学校提供优惠条件);

5.教师挂职锻炼实践合作:甲方每年派遣一定的教师到企方挂职锻炼一个月,参与生产实践;

6.顶岗实习:甲方委托乙方安排甲方学生实习、顶岗实习.乙方为实习生提供实习、顶岗实习条件(场地、食宿、劳保用品、劳动补贴等),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7.“订单式”专业班合作:

(1).乙方如果需要和甲方进行开设“订单式”专业班,乙方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订单式”专业班课程设置、教材的选定进行指导;

(2).在“订单式”专业班正常行课期间,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甲方进行专业教学指导;

(3).乙方在甲方设立与乙方专业对口的班级冠名,将其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引入班级;

8.乙方冠名助学金:资助校方学业优秀、家庭困难的高素质高技能学生完成学业;

9.乙方作为甲方挂牌“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二、组织保障措施:

为认真执行协议条款,双方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乙方任组长,甲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协作事宜。

三、协议期限:本协议有效期为四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如需要延长双方另行协商。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经校方和企方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两份分别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校方代表签字:企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校企人才合作协议书- 篇6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校、企联合,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协商决定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建立定期的信息交流合作机制,甲方及时向乙方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乙方及时向甲方提供相关毕业生生源信息。

二、为加强双方合作,甲、乙双方拟自年月开始,在乙方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增设选修课或以集中培训的形式,实施“电缆专业定向”陪养计划。甲、乙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甲方派专业技术人员授课。

三、双方合作建立校、企供需基地。即:甲方为乙方的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基地;乙方为甲方的人才培养输送基地,每年向甲方优先推荐优秀专、本毕业生名;甲方每年将用人需求以书面形式递交乙方。

四、乙方组织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甲方将优先参加;甲方到乙方招聘应届毕业生,乙方积极配合,为甲方提供招聘场所、搞好宣传动员工作、减免相关费用。

五、双方根据教学及企业发展需要,选派相关人员到对方进修,双方应予以支持;乙方到甲方拓展就业市场、建立实习基地,甲方积极支持合作。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其终止需双方协商。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代表人:代表人: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 篇7

1 校企合作的理念

为了加强我校与企业的合作, 密切校企关系, 我校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四位一体”的产教结合机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在实习教学中, 我们找准“产品”这个结合点, 使教师、技术员、工人、学生四者相结合, 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产品生产的合作关系, 同时在科研、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的优势, 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从而为打造我校品牌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

2 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

2.1 转变观念, 给校企合作广阔的平台。

“产”与“教”是以教为主, 以产促教, 从而实现产教共同提高、和谐发展。我校改变“以产养教”的传统观念为“以产促教”, 实现产教结合的最大效益。在承接产品加工业务时, 不以盈利为目的, 成本核算后以不亏本且微利为原则, 注重社会效益而将经济效益让利于企业, 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配合, 使学校既实现了培养目标, 又可用生产收入来冲抵实习教学成本, 以加工产品来降低实习材料消耗, 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双师教师的培养, 使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2.2成立校企合作组, 专门从事校企合作项目。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组, 并由专人负责,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我校校企合作组由专职教师和高级工班的学生及其他相关专业班的优秀学生参与, 校企合作组的教师不但要自己动手加工产品, 要指导学生完成产品生产任务、相关理论学习及加工工艺分析;还要在完成生产任务后或晚自习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和测试。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派遣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实际生产操作。这种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开展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方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能立即上岗, 满足企业需求。2.3引企入校, 建立产品生产基地。校内实训始终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 是学生进行基本功与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 而校内产品生产基地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也是学校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 为企业职工上岗培训提供了条件。我校根据专业特点寻求相应合作企业, 现已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内产品生产基地, 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适合于教学的“产品”资源 (我们曾加工过的某系列轴类零件, 结构大同小异, 尺寸有大有小, 工艺综合性较强, 加工难度中等, 比较适合学生加工;而且若尺寸较大的零件出现废品, 还可以调整加工为小尺寸的类似零件) , 是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强有力保障。有了产品, 就有了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切磋的平台;通过产品生产, 就能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 就能缩小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差异。2.4从细节入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劳动态度。“细节决定成败”, 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工量具损耗, 增强安全意识。在实习教学中, 我们注重一开始就从细节上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例如:教会学生统筹安排加工过程、编写加工工艺, 注意加工过程中动作的规范有序, 工件、工量具的摆放和测量操作的规范性等。企业的来料加工一般不是定期定量的, 有时接到大批量的生产任务, 又需要短时间内交货, 这就要求学生能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拥有积极配合的劳动态度。2.5建立品检室和废品纠错库、开设《品质管理》课程, 培养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实际生产中, 产品超差0.01mm (1丝或1道) 即为废品, 甚至尺寸均在图样公差范围内, 而表面粗糙度降低一级也是废品。近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一家日本企业的产品, 他们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 (但其图样上不标注公差) , 一个倒角出现小问题 (如倒角尺寸稍大或波纹等) , 或形位公差稍超差等都被定为废品。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经常忽略形位公差的测量及倒角等细节问题, 而练习件60分即可及格, 所以学生对产品质量观念淡薄。为此, 我们建立了专门的检测室, 购置了非接触式三维面扫描仪、电子高度仪、影像测量仪等, 测量精度可达到3μm以内, 0级精度的检测平台等先进的检测设备, 配置了专职检验员。此外还增开了《品质管理》课,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增强师生产品质量意识。在为企业加工产品时, 我们有意识地将废品集中收集, 建立废品纠错库。在实训教学中, 以废品为反面教材,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 强调生产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各项要求, 教会学生“未雨绸缪”, 降低废品率,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2.6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优化校企合作进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的。而学校的教学条件目前尚不能紧跟科技发展和新工艺、新装备的使用, 也无法满足学校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此, 学校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以弥补校内教学条件的不足,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3 校企合作的理性思考

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 校企合作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 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3.1 创建“教学型工厂”。

装备一个类似于企业车间的教学型工厂, 将实践教学的设备按年级级别配置, (就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培训, 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高, 一年级的学生只能使用教学型的设备, 高年级的学生使用生产型的设备, 使用不同层面的设备培养不同层面的技能人才) 。结合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 坚持五个一体:教室、车间一体;学生、学徒一体;教师、师傅一体;作业、产品一体;育人、生产一体, 实现无缝接轨, 形成一种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氛围, 给予学生类似工厂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型工厂”来创新职业教育理论,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3.2加强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培养具有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要求无企业一线生产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到“教学型工厂”或相关企业锻炼2~5年。在合作生产的同时, 自主研发适合教学特点的实用型新产品, 把教学、生产、科研等有机结合, 以研兴产, 以产促教, 以教兴校, 从而保障校企合作项目长期、稳定地进行, 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性技工院校。3.3争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合作,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互促进的合作, 也是科技与经济相互推动的合作, 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调节和推动,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 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 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 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 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文化互动

.一、调查的目的

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更快的融入企业。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学生刚进入企业不久就纷纷跳槽、离职,学生很难融入企业文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达到企业希望的忠诚度。希望通过以文化互动和文化对接为突破口,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岗位忠诚度。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问卷发放的范围是江西省有校企合作的职业类院校,重点访谈的几所院校是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南昌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问卷除开放型题目外,客观性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校企文化互动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我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的互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法:

(1)学生到企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占37%)

多数企业都允许学生到企业实习,这也是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必然要求。学生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接触到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形象等。不足之处是: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不会被安排在重要岗位或者是生产一线,学生主要通过自己观察,感受企业的文化。而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时间比较短,实习期间接触到的企业文化多是积极正面的,而学生真正毕业走进企业后会更加真实地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前后两者会有差距,这也是造成学生进入企业后难以适应、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到企业锻炼传递企业文化(占18%)

校企合作是双方互惠互利合作,作为学校会要求企业对学校的教师进行新型设备或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培训。教师再把学到的知识、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行业的行为准则等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概念,间接的传递没有直接感受的真实、形象,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曲解和歧意。

(3)订单式培养(占13%)

订单式培养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校企合作方式,这种培养方式通过企业参与编写教材,参与教学,指导实习等主要培养方式给学生更接近企业的环境,学生通过有针对性课程和技能培训可以提前进入企业一线工作状态,感受企业的氛围和文化,另外学生在心理上对就业也比较放心。通过调查得知有些订单培养的学生在进入企业的时候需要经过一系列考核,并不是全部接收的。

(4)兼职教师(占10%)

学校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来当兼职老师,当学生和兼职老师一起上课时,兼职老师会把企业的文化通过言行举止和教学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企业的生产要求和行业规则。但聘请兼职教师涉及多方面问题:例如工资待遇问题、行业技术保护问题等使得当前大部分学校在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时有所顾忌。

(5)企业到学校开讲座(占9%)

企业为了宣传自身的形象和价值理念,也会派人到学校去开办讲座,学生通过讲座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但往往讲座会宣传和夸大企业形象,更加注重正面积极地宣传,使学生对企业充满向往,而学生进入企业后会发现企业和理想中的形象有很大差距,造成灰心、失望,以致跳槽。

(6)引进教师(占6%)

通过引进教师使得学校师资力量加强,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达到育人和引导就业的效果。调查中发现学校引进的教师多是企业退休人员,他们对企业文化有较深的领悟,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引导,但是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生产技术可能会面临落后的问题,毕竟现代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生产技术换代如此之快。

(7)学校社团宣传(占7%)

[JP2]对于学校社团,宣传作用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企业往往会寻找跟自己企业有关的社团,赞助一定经费和宣传材料,社团会根据企业的文化组织一些竞猜、辩论、有奖征文等活动,让同学们参与进来,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学习了企業文化,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

2.参与文化互动的意愿度分析

学校希望企业能将企业的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对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真正做到“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

企业为了挑选适合自己的员工和宣传企业品牌,愿意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去。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仅仅是宣传企业形象,企业没有必要在学校投入太大精力。挑选员工也见效太慢,企业的文化实践者主要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因此企业不太愿意在学校的文化宣传上过多投入。

作为学生,学校的文化已不再有新鲜感,他们渴望有新的文化融入这早已习惯的校园文化当中。他们渴望早日进入向往的企业,对企业的一切都抱有新鲜、憧憬和渴望。

3. 影响文化互动积极性的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影响校企文化互动的积极性因素有: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双方秀秀文化的相互学习、有利于企业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就业、有利于企业挑选优秀员工、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效果,更新知识储备等

4. 构建校企文化互动的积极性建议

(1)选取双方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将文化互动建立在双方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使文化互动有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实践体现出来。学习优秀的文化可以从精神方面引导一个人成才,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2)重视师资文化

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教师分不开的,一个高职院校师资的质量情况影响着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如何让企业文化通过老师传递给学生,要加强校企双方师资交流,让学生既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一线技术又感受企业员工的文化熏陶。

(3)重视校园社团作用,加强企业的形象宣传

校园社团利用自身优势获取资源以及拓展空间,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为企业反馈服务,可以与企业合作宣传企业形象,在校企文化对接中高职校园社团起着推动中介,过滤等作用。特殊对口社团凭借其自身优势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入和发展。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文化宣传委托给社团,定期举办与校企文化有关的活动,组织社团参观企业内部展厅,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通过社团进行宣传,这样既增添了校园文化内容又推动了校企文化对接。

参考文献

[1]朱权,高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性的思考[J].齐齐哈尔报,2010,(3).

[2]武智,陈大斌.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对接与融合[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3]杨燕.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11).

上一篇:席慕容诗歌朗诵丁建华下一篇:员工提升学习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