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阅读答案

2024-07-10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阅读答案(共8篇)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阅读答案 篇1

“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冬,兴师伐蜀,为四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砦,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又获水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

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俞率吏民来降。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败于岐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意者。时廷让与宋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时天大寒,兵士弓弩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至是,继隆退保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

初,廷让诣阙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帝录其旧勋,赠太师。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B.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C.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D.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雍熙”是年号,年号,即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有些皇帝会因祥瑞或重大事故等立号改元。

B.“行营”又叫“移营”,指行军打仗时的军营,也指率军的皇帝驻地办事处。

C.“待罪”有两个意思:①古代官吏任职的谦称,意谓不胜其职而将获罪;②等待处分。文中意思是后者。

D.“大师”,官名,西周置,是辅弼国君的大臣,多为大官的加衔,并无实际的职权。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廷让少年时体力就特别好,后来成了周组的麾下,跟随世宗攻打淮南,因为战功任雷州刺史。

B.刘廷让讨伐后蜀,战功卓著。在伐蜀过程中,他率领禁兵中的步兵、骑兵一万人,加上其他州的士卒一万人,从归州入后蜀,势如破竹,抓获后蜀大将。

C.刘廷让参加过很多次战斗,在攻打夔州时,虽然敌人守备森严,但刘廷让最终也攻占了夔州。

D.刘廷让深得皇上的信任,他在与契丹的战斗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但因为受到的`宠信,最终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5分)

(2)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5分)

参考答案

4.A

5.B【解题思路】B项,“率军的皇帝的驻地办事处”错,应是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

6.D【解题思路】D项,没有受到责罚是因为皇上认为这次的失败责任在李继隆。

7.【解题思路】(1)得分点:“平”“坐”“左降”各1分,大意2分。

(2)得分点:“闻”“因”“俟”各1分,大意2分。

【参考答案】(1)后蜀平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子女、财务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延让秋毫无犯。

(2)当年秋天上报患病,皇帝派遣宫廷医官诊治,因而上言请求返回京城,没有等到答许,就离开了驻地。

【参考译文】

刘廷让,字光义,祖先是涿州范阳人。刘廷让年轻时有体力,周祖镇守邺城,把他隶属于部下。随从世宗伐淮南,因为功劳担任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天,皇帝下令刘廷让率领军队奔赴潞州,以防备并州的敌寇。冬天,发兵征伐后蜀,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兵一万人、各州兵一万人,从归州进军讨伐,进入对方境内,连续攻破松木、三会、巫山等营寨。擒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多人,俘虏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一千二百人。夺得战舰二百余艘,又俘获水军三千人,趁势渡过南岸,斩首三千余人。

当初,夔州有浮桥封锁长江,岸上设有三道栅栏,江两岸排列着炮具。等到刘廷让的军队到达那里,距长江封锁三十里,下船从陆路前进,首先夺下这座桥,然后又牵船而上,攻占了夔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于是攻克了万、施、开、忠四洲,峡中的郡县全部被攻下。

第二年的正月,达到遂州,遂州将领陈愈率领官吏百姓归降,拿出官库中全部的金帛来供应将士,后蜀评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子女、财物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廷让秋毫无犯。等到全师雄等叛乱,各州县与之呼应,贼寇纷纷起事。刘廷让又和曹彬打败了他们,因为功劳改任镇安军节度使,随从皇上征讨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在岐沟关战败,各位将领也都失利,多数被贬黜罢免。接着契丹侵扰边境,当时商议派遣将领,没有能让皇上满意的。那时,刘廷让与宋偓、张永德都被免去了节度使在禁军任职,皇帝想让他们攻打契丹来赎罪,就派他们分头守卫边境州县,任命刘廷让为雄州知州,又调任瀛洲兵马都部署。当年冬天,契丹数万骑兵前来侵犯,刘廷让与他们在君子馆交战。当时,天气严寒,士兵的弓弩都不能拉满,契丹军队把刘廷让层层包围,刘廷让先分出精兵隶属李继隆作为殿后,有紧急情况进行援救。这时,李继隆退兵保守乐寿,刘廷让全军覆没,战死的有数万人,刘廷让仅仅率领几个骑兵得以幸免。

起初,刘廷让来到朝廷等待处罚,太宗知道是被李继隆所耽误,没有责罚他。四年,又任命他接替张永德为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当年秋天上报患病,皇帝派遣宫廷医官诊治,因而上言请求返回京城,没有得到答许,就离开了驻地。皇帝发怒,交给御史审问,定案下狱。刘廷让被贬黜后,心中不快不肯吃饭,走到华州去世,年五十九岁。皇帝追念他往日的功劳,赠官太师。

家阅读答案 篇2

田家

聂夷中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注释】:

1、聂夷中:生卒年不详,字坦之,河东人。

【翻译】

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

【赏析】:

《田家》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中主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前两句写一家农户父子二人都在忙碌耕种。说是父子二人,实则上就是全家,因为古代妇女是不下田干活儿的;说是一家,实则上是指所有的劳动人民,所有的劳动人民整日都在辛苦耕作,不得空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后两句写封建统治者只知道剥削劳动人民,却从不知道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禾未秀”,庄稼还没有成熟,管家就已经开始“修仓”,修仓干什么?等着装收上来的粮食。庄稼还未成熟就等着收税,已经是很不近人情了,而官家的不近人情还远不止于此,“六月禾未秀”,按照常规,五月庄稼就已经应该成熟了,这首诗中却说六月还没有成熟,很可能是遇到了什么天灾庄稼歉收。在遭遇天灾庄稼歉收、老百姓自己辛苦劳作一年却很可能衣食不保的时候,官家没有考虑如何帮老百姓渡过难关,而是在修仓准备收税,官家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冷酷无情的嘴脸便暴露无疑了。

整首诗歌只是简单叙事,并没有一个字表露自己的感情,但是我们却能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对统治阶级不顾百姓死活的强烈憎恨和对老百姓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的深切同情,语言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但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阅读训练】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惨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有家真好阅读答案 篇3

2.(5分)家需要有健康的情感,需要有和谐的关系,需要有爱的滋润,只有这样,家才能经受住风浪的洗礼。(言之有理即可)

3.(4分)不好;原文既对“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这一中心句进行了阐释,又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家的温馨与惬意。

4.(4分)比喻。例如“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成员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身份与责任。

把笑脸带回家阅读答案 篇4

【链接】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颁奖词:用三十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农人做这等事是伟人,这等农妇让九州动容。

答案:

1. (3分,任选三点概括,每点1分)

(1)儿子高考失利,正愁于要交付高额款项。父亲正赶上下岗,他“把笑脸带回家”。

(2)父亲下岗后找工作一时找不到“把笑脸带回家”。

(3)父亲丢了手表,自己寻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把笑脸带回家”。

(4)父亲送货时摔坏了电冰箱,自己在一边抹眼泪,回家时却“把笑脸带回家”。

2.(2分,每词1分,意近即可)

蔑视嫌弃 可亲可敬

3.(2分,任选一句作答,两句全选则按①评分,意思对即可)

(1)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父亲下岗后勤勤恳恳.吃苦耐劳(1分),又流露了作者对父亲的蔑视(1分)。

(2)“唯一”既写出家庭的贫困(1分),又写出了父亲对母亲深沉的爱(1分)。

4.(3分,对比点1分,作用2分)

(1)文章第一段将母亲的哭与父亲的“傻乎乎地笑个不停”进行对比,写出了父亲为了不让家人觉得“雪上加霜”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

(2)文章将父亲下岗后谋生计的艰辛与父亲在家的轻松笑脸进行对比,衬托出父爱的朴素和伟大。

(3)文章将我对父亲的蔑视乃至仇恨与父亲对我的宽容进行对比,表现出父爱的深沉。

5.(3分,语言生动形象)

白岩松家在途中阅读答案 篇5

家在途中

白岩松

对于我来说,家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童年时,家是一声声呼唤。

那时的我似乎比今天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邻居同学玩得天昏地暗,直到炊烟散去,听见父母“喂,回家了,吃饭了”的呼唤才回家,这样的声音伴着我慢慢长大,日复一日,至今仍在我的耳旁回响。

一转眼,童年过去了,当胡须慢慢从嘴角长出,家又成了一个想逃脱的地方。

书看多了,世界也变大了,一张床小了,父母的叮咛也显得多余了,盼望着什么时候我能拥有自己的天空。后来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来到了部队,家又变成了一封封信笺,每次收到信后,是最想家的时候。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开始“受伤”,开始在人海中翻腾,开始知道,有些疼痛无法对人说,甚至知心的朋友。于是,重新开始想家。当受了“重伤”时,幻想着飞到远方的家中,在推开家门的一瞬,让自己泪流满面。此刻,世界很大,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家中那种熟悉的味道,那窗前一成不变的风景……

远离母亲,在外省生存,工作之余便有无数个周末无处打发,手中的电话本很厚,从头翻到尾,却没有一个号码是为我此时准备的。这个时候,家又变成了自己要和另外一个人建立的那一个新的小家。

从相识、相恋到相拥,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拥有了一个平凡的家。此时,家的概念又变了,它是深夜回家时那盏为你点起的灯,是傍晚你看看书我看看电视偶尔交谈几句的那种宁静,是一桌胃口不好时也吃得下的饭菜,是得意忘形时可以呼朋唤友可以张口说粗话的地方。

不久前,我成了父亲,我和一个新的生命在家中相逢,一种奇妙的感受充斥我的心,小生命开始让我“玩物丧志”,想挣脱却又那么愿意沉溺其中,一种用幸福来缚住你的力量。

家的概念在不停地变换着,生命在这种变换中匆匆地走着,众多的概念中,家有时也意味着悲伤。比如当年父亲的辞世,便让我知道,世界对你的伤害加在一起有时也不如家中的变故给你的伤害大。然而在家中,你也会感受到一种坚强,比如父亲过世后,柔弱的母亲开始变得坚强,她带着我们哥儿俩,一步一步地从变故中走出,之后,家又重新“站立”了起来,又变得祥和,变得不再阴云密布。在这个过程中,家又像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命起步虽久,前路却还遥远。家的概念还会变换,然而我已经知道,家是奔波的意义,只是这家有时是自己的,有时是芸芸众生的。

1.作者为什么要以“家在途中”为标题?请用原文作答。(2分)

答: 家的概念在不停地变换着,生命在这种变换中匆匆地走着,众多的概念中,家有时也意味着悲伤。比如当年父亲的辞世,便让我知道,世界对你的伤害加在一起有时也不如家中的变故给你的伤害大。

2.揣摩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小生命开始让我“玩物丧志”。

答:“玩物丧志”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写出了孩子的出生带给“我”的甜蜜与幸福。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家又变成了一封封信笺,每次收到信后,是最想家的时候”一句。(2分)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家比喻成一封封信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父母的孩子对家的想念。

4.家是温馨的港湾,职场的精英、漂泊的游子、海外的同胞,无不思国恋家。请联系后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三位作者思乡情结的理解。(80字以上工整书写, 4分)

答:“家是奔波的意义,只是这家有时是自己的,有时是芸芸众生的”这里指的是为“大家”和“小家”而奔波。“小家”是指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庭。那里有我们的父老乡亲,也有我们最爱的亲人;而“大家”是指我们的国家,我们荣辱与共的国家。“小家”的荣辱是与“大家”的发展紧紧相连的。这句话体现了白岩松强烈的家国意识。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保护人》阅读答案

2.请你记得歌唱 阅读答案

3.田野的树 阅读答案

4.《放大你的优点》阅读答案

5.高山流水 阅读答案

6.《诗中的秋》阅读答案

7.儿子的礼物 阅读答案

8.青春之门 阅读答案

《陈涉世家》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6

1.字音:阳夏(jiǎ)少(shào)时辍(chuò)怅(chàng)恨苟(gǒu)鸿鹄(hú)闾(lǘ)適戍(zhé shù)度(duó)已失期当行(háng)以数(shuò)谏(jiàn)故将(jiàng)兵罾(zēng)鱼腹间(jiàn)令丛祠(cí)陈胜王(wàng)篝(gōu)忿恚(huì)笞(chī)藉(jiè)第令毋(wú)宁(nìng)有种蕲(qí)徇(xùn)社稷(jì)

2.解词

A组:(1)少(年轻)时

(2)尝(曾经)与人佣耕(被雇佣耕地);

(3)苟(如果)富贵

(4)怅(失望)恨(叹恨)久之(补足音节);

(5)若为佣耕(你)

(6)陈涉太息(长叹)曰

(7)辍(停止)耕之(去、往)垄上

(8)燕雀安(怎么)知鸿鹄

B组:(1)发(征发)闾左(贫苦农民)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渔阳,屯(停驻)大泽乡;

(2)皆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3)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皆来会(集会)

(4)度(估计)已失期(误期)

(5)法(按照法律)皆斩

(6)今亡(逃走)亦死,…等(同样)死,死国(为国事而死)可乎

(7)天下苦(以……为苦)秦久矣

(8)以(因为)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故(缘故);数(屡次)有功

(9)上使(派)外将(率领)兵

(10)或(有人)闻无罪

(11)项燕为(是)楚将;为(做)坛而盟;为(向)天下唱(通“倡”首发)

(12)楚人怜(爱戴)之

(13)今诚(如果)以(把)吾众诈(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应当)多应(响应)者

(14)知其指意(意图)

(15)念(考虑、思索)鬼,威众(威服众人)

(16)丹(用朱砂)书(写)帛曰;得鱼腹中书(绸条),固(本来)以(通已)怪(对……感到奇怪)之矣

(17)罾(用网捕)鱼腹中

(18)陈胜王(称王)

(19)间(私自、偷着)令(让)吴广之(去、往)次所(军队驻扎的地方)旁丛祠中

(20)夜篝(用笼罩)火

(21)旦日(第二天),卒中往往(到处)语(谈论)

(22)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C组:(1)吴广素(平素、一向)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

(2)忿恚(使……恼怒)尉,令辱之(使尉责辱他)

(3)笞(用鞭打)广

(4)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曰

(5)藉(即使)第(即使)令(即使)毋(不)

(6)固(本来)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7)王侯将相宁(难道)有种

(8)从(顺从)民欲(愿望)也

(9)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

(10)比(等到)至陈,车六七百乘(辆),骑(骑兵)千余,卒数(几)万人

(11)被(通披,穿)坚(铁甲)执(紧握着)锐(武器)

(12)刑(惩罚)其长吏

3、一词多义解释。

A组:(1)会A.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B.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2)将A.项燕为楚将(名词、将领、大将)B上使外将兵(动词:率领、带领)

(3)次A.皆次当行(编次)B.之次所旁丛词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扎)

(4)书A.乃丹书帛(写)B.得鱼腹中书(绸条,字条)

(5)乃A.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B.当之者乃公子扶苏(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是”)

(6)为A.皆次当行,为屯长(做、当)B.为天下唱(介词:给、替,向)

(7)故A.广故数言欲亡(故意)B.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

(8)道A.道不通(道路)B.伐无道(这里指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

(9)令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派)B.陈守令皆不在(官名,县令)

(10)数A.以数谏放(屡次,多次)B.卒数万人(数词.几)

B组:(1)之辍耕之垄上(去、往;)久之(补足音节,无意)鸿鹄之志(的)楚人怜之(代项燕)

(2)死等死(死亡)死国可乎(为……而死)

(3)以以激怒其众(来)祭以尉首(用)扶苏以数谏故(因为)

(4)而夺而杀尉(表承接)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5、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发闾左/適戍渔阳(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6)将军/身被坚执锐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百姓苦于秦王朝统治,已很长时间了。

(3)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4)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7)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亲自披着盔甲,手拿着武器。

(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暗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9)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士兵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地看者陈胜。

(10)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二、作者作品

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作者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终于完成《史记》。

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阅读答案 篇7

导读:赵奢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王,也有利于赵王族,但他敢于杀平原君的家人,很难得。平原君先暗后明,为赵王族利益出发,无可歌颂。但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利国、利民、利身,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①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②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③加兵:发兵入侵。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3.王使治国赋()()4.国弱则诸侯加兵()

二、翻译

1.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于赵为贵公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阅读答案 篇8

1.本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了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2.本文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接着来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像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就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而总是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是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1.这段文字刻画了谁的形象?抓住他什么特点来写?

2.这段文字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左拉的形象?从中看出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结合全文看,对左拉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会有这种安排?

4.“他就变得忧虑起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忧虑呢?

5.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带有怎样的感情?

七.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他曾对莫泊桑说:“所有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试从课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实践·拓展】

八.从你所熟悉的人群中选出几位有特色的人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特征进行描写,从而展示其性格,气质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五.1.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 2.全文好像一出舞台剧。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人物:以福楼拜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主要内容: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人物之间的交流。全文结构好像是舞台剧的结构。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上一篇:大南湖中心学校2012开学工作报告下一篇:个人辞职报告通用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