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2024-06-16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精选10篇)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篇1

近义词 同音词辨析

择要 摘要

择要:选择重要的。如:我把这件事~说一下。

摘要:摘录要点。(多指从报刊杂志上摘录文章、文字)战争 战事

战争: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事: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泛指战争。如~频繁。侦查 侦察

“侦查”法律术语 “侦察”是军事术语。振荡 震荡

振荡: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震荡: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 指使 支使

“指使”意为出主意叫别人去做事,一般不公开的“指使 ”,“支使”是命令人做事,例如:这件事幕后有人指使/把他支使走。志哀 致哀

志哀:以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致哀:向对方表示哀悼之意 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如~汉语拼音方案 制定:定出(法律、规章、计划等)~措施 置疑 质疑

置疑:怀疑,(一般用于否定)如:不容~ 质疑:提出疑问。中止 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结束,停止 终身 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说)如~大事 终生:一生(多指事业)如奋斗~ 逐步 逐渐 逐步:一步一步地(有阶段性)逐渐:渐渐 捉摸 琢磨

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定。

琢磨:1)雕刻和打磨(玉石)2)加工使精美。(指文章)3)反复思索。咨询 垂询

咨询:征求意见 垂询:询问(敬词)自许 自诩

自许:自己称许自己,自负而又自信 自诩:自夸 自愿 志愿 自愿:自己愿意

志愿:1)志向和愿望。如:立下~。2)同“自愿”。如:~军 自制 自治

自制:克制自己 自治:自己治理,行使权力 民族~ 作客 做客

作客:寄居别处 ~他乡 做客:到别人家去,自己是客人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篇2

关键词:《诗经》,单纯复音词,重叠单纯复音词,联绵词

《诗经》处于我国汉字从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初期阶段, 其诗句以四言为主, 音节上要求成双成对, 复音词得到适宜生长的条件, 因而, 《诗经》里涌现了大量复音词。单纯复音词是一种特殊的复音词, 下面从《诗经》中的单纯复音词入手研究这一类特殊的词, 通过分析其结构、词性等窥见单纯复音词发展的最初面貌。

根据程湘清先生的统计, 《诗经》中共有726个复音词, 其中单纯复音词有394个, 这394个单纯复音词中包括296个重叠单纯复音词, 74个部分重叠单纯复音词和24个其他单纯双音词。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看出, 在《诗经》中重叠单纯复音词在单纯复音词中占绝对优势, 这充分说明《诗经》正处于造词的最初阶段, 即语音造词阶段。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对《诗经》中的单纯复音词进行更详细的了解。

一、重叠单纯复音词

1. 重叠单纯复音词的判断标准

曹先擢先生在《〈诗经〉叠字》一文中曾说:“在研究诗经叠字与单字在意义上的派生关系问题时, 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以本书证本书, 即对诗经中叠字与单字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凡叠字中的单字在诗经中能独立运用, 而叠字的意义与单字的意义或相同, 或基本相同, 或相关, 那么就认为这个叠字与单字有派生关系。”曹先擢先生是说如果重叠的两个音节拆开后不能独立运用, 而且单字的意思与整体意思没有联系, 就可以判断为重叠单纯复音词。反之, 如果拆开后的单字能独立运用, 并且单字的意思与整体意思相关或相同就是重叠复合词。

根据上述标准, 下面举例判断《诗经》中的重叠复音词是重叠单纯复音词还是重叠复合词。如“悄悄”在《诗经》中共有两例, 即“忧心悄悄”, “悄”字单用共有一例, 即“劳心悄兮”。《说文》:“悄, 憂也。”毛传:“悄悄……”由此可见, “悄悄”拆开后的单字“悄”可以单用, 而且单用和重叠的意义相同, 这证明“悄悄”是个重叠复音词。又如“菁菁”在《诗经》中有七例, 没有单用的例子。再从意义方面来看, 《说文》:“菁, 韭華也。”《诗集传》:“菁菁, 盛貌。”可以明显看出, 单用的意思与重叠后的意义不相同, 由此可以判断出“菁菁”为重叠单纯复音词。根据上述判断标准, 再结合《说文》、《诗集传》、毛传等的注解, 大致可以解决《诗经》中重叠复音词的归属问题。

2. 重叠单纯复音词在《诗经》中的表现

《诗经》以四言为主, 重叠单纯复音词在四字诗句中的位置或者在两字之后, 或者在两字之前, 还有个别特殊情况, 如处在中间位置上, 后边加个语气词, 如“方涣涣兮”、“振振兮”、“舒而脱脱兮”等, 不过比较少, 大多数还是符合一般情况, 要么是在两字之前, 要么是在两字之后, 以下做详细说明。

(1) 重叠单纯复音词在两字之前, 如①振振公子《周南·麟之趾) 。②厌厌良人《秦风·小戎) 。③皎皎白驹《小雅·白驹) 。④温温恭人《小雅·小宛) 。⑤营营青蝇《小雅·青蝇) 。⑥肃肃宵征《召南·小星) 。⑦耿耿不寐《邶风·柏舟) 。⑧斤斤其明《周颂·执竞) 。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前五个例子中, 后面的两字为名词结构, 第六、七两例后边的两字为动词结构, 第八个例子中后边为形容词结构。由此可以总结, 《诗经》中重叠单纯复音词可以放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前。

(2) 重叠单纯复音词位于两字之后, 如:①君子陶陶《王风·君子阳阳》。②忧心烈烈《小雅·采薇》。③四牧翼翼《小雅·采薇》。④劳人草草《小雅·巷伯》。⑤蒹葭采采《秦风·蒹葭》。⑥执我仇仇《小雅·正月》。⑦视尔梦梦《大雅·抑》。 (8) 烝然汕汕《小雅·南有嘉鱼》。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前五个例子中, 前边两字为名词, 第六、七两个例子中, 前边的两字为动词, 第八例中为形容词。由此可见, 《诗经》中的重叠单纯复音词可以放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后。

3.《诗经》中重叠单纯复音词的性质

一般把《诗经》中重叠单纯复音词分成两类。一类是拟声词, 是语言中产生最早的一种复音词, 如雷鸣、风啸、鸟叫、猿啼等, 出于表达的需要, 加以模仿, 便产生了拟声词, “单不足以喻则兼”, 一个个拟声叠音词就这样产生了。如《诗经》中“伐木丁丁”、“鼓钟锵锵”、“鸡鸣嘈嘈”、“营营青蝇”、“关关雎鸠”等。另一类是描摹状态的重叠单纯复音词, 是继拟声词之后产生的复音单纯词。如《诗经》中“桃之夭夭”、“小心翼翼”、“厌厌其苗”等就是这样产生的。纵观《诗经》中的重叠单纯复音词, 不外乎这两类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两类词的词性问题,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诗经》中的重叠单纯复音词为形容词, 很少名词和动词, 以上列举的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部分重叠单纯复音词 (联绵词)

1. 联绵词概况及判断标准

部分重叠单纯复音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联绵词,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往往有语音上的关联, 但整个词的意义是单一的, 分不出两个词素, 只能看成一个单纯词, 如王国维所说的, 联绵词是“合二字而成一语, 其实犹一字也”。根据音节的关系, 联绵词可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双声兼叠韵联绵词及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关于判断双声叠韵的标准,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说:“构词法上的双声叠韵, 比较等韵家所谓的双声叠韵范围要广些, 凡十分接近的声母 (如心母和山母) 和十分接近的韵母 (如上古的脂部与微部) 都可以认为是双声叠韵。”只要发音部位相同或相近的声母, 即以喉牙音、舌音、齿音、唇音各为一类, 同类者就可认为是双声, 如《诗经》中“邂逅”是喉牙音双声, “匍匐”是唇音双声, “踟蹰”是舌音双声, “拮据”是齿音双声等。叠韵的标准参照的是上古三十韵部, 又可分为三类现象:一是同部叠韵, 如“芣苢”是之部叠韵, “逍遥”是宵部叠韵, “皋陶”是幽部叠韵, “仓庚”阳部叠韵等;二是邻韵叠韵, 如“蟋蟀”是质物邻韵, “终南”是冬侵邻韵;三是旁对转叠韵, 如“滂沱”阳歌旁对转叠韵, “梧桐”鱼东旁对转叠韵等。

2.《诗经》中联绵词的表现及性质

(1) 双声联绵词

关于判断双声联绵词的标准, 上文已经介绍过, 即以喉牙音、舌音、齿音、唇音各为一类, 同类者就可认为是双声。以下列举《诗经》中的例子:

喉牙音双声:①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邶风·静女》) 。②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 。③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秦风·蒹葭》) 。

齿音双声:①领如蝤蛴 (《卫风·硕人》) 。②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周南·关雎》) 。③九月肃霜 (《豳风·七月》) 。

唇音双声:①凡民有丧, 匍匐救之 (《邶风·谷风》) 。②蔽芾甘棠, 勿翦勿伐 (《召南·甘棠》) 。

舌音双声:①任染柔木 (《小雅·巧言》) 。②二之日栗烈 (《豳风·七月》) 。

(2) 叠韵联绵词

词汇学上的叠韵不要求完全相同, 如上文所属, 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同部叠韵、邻部叠韵、旁对转叠韵。

同部叠韵:①绸缪束薪, 三星在天 (《唐风·绸缪》幽部叠韵) 。②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陈风·月出》宵部叠韵) 。③赠之以芍药 (《郑风·溱洧》药部叠韵) 。④山有扶苏 (《郑风·山有扶苏》鱼部叠韵) 。

(二) 邻部叠韵:①窈窕淑女 (《周南·关雎》幽宵邻韵) 。②鸳鸯于飞, 毕之罗之 (《小雅·鸳鸯》元阳邻韵) 。③黾勉同心, 不宜有怒 (《邶风·谷风》真文邻韵) 。

旁对转叠韵:①涕泗滂沱。 (《陈风·泽陂》阳歌旁对转) 。②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 (《大雅·卷阿》鱼东旁对转) 。

(3) 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顾名思义, 就是既要符合双声的判断标准, 又要满足叠韵的要求, 例如:

①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周南·关雎》舌音双声, 元部叠韵) 。②二之日栗烈 (《豳风·七月》舌音双声, 质月对转)

(4)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诗经》中还有少数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值得注意, 因为时代久远, 有些联绵词之间的语音联系已经无从考究, 所以把它们当做没有语音联系的联绵词, 既非双声又非叠韵。例如:关关雎鸠 (《周南·关雎》) 。委蛇委蛇 (《召南·羔羊》) 。

可以说单纯复音词是汉语复音词的最早发端, 研究单纯复音词可谓意义重大, 本文只是就《诗经》中的单纯复音词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讨论, 因为学识有限, 其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 需要在以后研究中继续加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先秦复音词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古汉语复音词 综述 孙子兵法 合成复音词

一、先秦复音词研究概况

对于词和词组的判定区分,历来学者都有不同意见,这也是研究断代词汇史的困难之处。王力在《词和仂语的界限》中说:“必须承认,词和仂语之间没有绝对的界。”[1]现代汉语可以采用“扩展法”“插入法”来判定复音词,古代汉语由于受到语音和书面材料的限制,只能用其他方法。早在甲骨文时期,复音词就已存在,虽然只是少量的人名和地名,但至少说明复音词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新事物的发展,单音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从单音词向复音词过渡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逐渐发展为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要词汇用语的现状。

在著作方面有:程湘清《先秦汉语研究》和《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这两部著作对如何判断复音词做了详细的叙述,主要包括:语法标准,即两个语素的结合是否密切;意义标准,看结合后是否在具体语境中产生新意。修辞标准,利用修辞的形式美特点。出现频率,结合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探求该词的出现次数,并且对《尚书》《诗经》《韩非子》《论衡》等先秦文献的复音词进行了细致的考察。[3]伍宗文的《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提出了判定复音词的标准,而且准确分析了复音词的历史发展过程。这几部著作对于复音词的判断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举例说明,但对于一些有异议的复音词还是不能准确地判定。

从单篇论文来看,代表性的文章有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马真认为词汇意义是判定复音词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鲁六《谈古汉语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分别从“意义标准、语法标准、修辞手段、出现频率”四个方面判断古汉语复音词。柳贤雅《<晏子春秋>复音词研究》对《晏子春秋》中的复音词做了深刻分析,从复音词的判定标准到列举出复音词,结构非常清晰明了。余颖《<楚简文献>复音词研究》、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复音词简论》在统计了《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复音词数量基础上,与其他先秦代表作品进行比较,得出《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复音词有萎缩现象。

相对而言,出土文献材料的复音词研究较为逊色,其原因是出土材料残损毁坏严重,并且文字的识别和考释都存在较大的难度。

地下出土材料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的真实性,这一特征可以校勘已有的传世材料。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就是用“地下之新材料”检验补充“纸上之材料”[19]。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中谈到:“出土古文献与其他出土文字资料在古籍校读方面有重要作用。”[16]汉语作为世界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在历史的变迁中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大的。若想对于古代文献有准确的理解,一定要研究各个时期词汇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是语言文字分化变革的时代,是过渡时期,是词汇断代研究的重点。殷国光认为:“区分复音词和短音是上古汉语研究的难题之一”[26],复音词有悠久的历史,甲骨文的词汇已出现复音化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短语过渡阶段的到来,复音词的数量有明显增加,虽未出现具体规律,但不能不引起研究领域的注意。

二、《孙子兵法》的合成复音词

(一)《孙子兵法》合成复音词判定标准

鉴于前代学者对复音词的判定方法各有千秋,本文所采用的是马真提出的几项标准,同时综合了程湘清的判定标准。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古代汉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广泛,在考释一个词或短语时,必须明确它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能以偏概全。第一,意义标准,复音词是两个语素的结合,判定它是否是复音词关键看它是否在新的语境中产生了新义。第二,语法标准,即看两个语素的紧密程度,是否可以在中间加入其他成分而原义发生改变。第三,修辞标准,有时候两个语素结合后意义会发生改变,这与修辞手法的应用有关。

(二)《孙子兵法》的合成复音词

《孙子兵法》中的合成复音词的比重最大,可以分成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中又包括: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述宾式、述补式。

第一,复合式合成词

复合式合成词是指两个语素共同构成一个新词,词义发生变化。

1.联合式复合词

所谓联合式复合词是指两个语素义相同或相反或相近,结合之后产生新义。

1)名词+名词=名词

【天地】

(1)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孙子兵法·计篇》)

天:天空。地:大地。两个语素组合到一起产生新义,代指“天下”。

【旌旗】

(2)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子兵法·作战篇》)

旌:“旗的总称。《仪礼·乡射礼》:‘旌各以物。郑玄注:‘旌,总名也。”[4]

旗:“旗帜的总称。古代专指上面有熊虎图像的一种军旗。《释名·释兵》:“‘熊虎为旗,军将所建,象其猛如虎与众期其下也。”在这里,旌旗指军队的战旗。

2)动词+动词=名词

【委积】

(3)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兵法·军争篇》)

委积:聚集的军用物资储备,名词。《周礼·地官·遗人》:“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路室有委;五十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郑注:“少曰委,多曰积。”

3)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远近】

(4)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孙子兵法·计篇》)

“远”“近”“险”“易”“广”“狭”这几个形容词语素组合在一起指“远近之地”“危险容易进攻之地”“广阔狭窄之地”,名词。

4)动词+动词=动词

【胜败】

(5)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形篇》)

胜:胜利。《战国策·东周策》:“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

5)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

【众寡】

(6)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众寡:“多或少。”《论语·尧曰》:“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

2.偏正式复合词

所谓偏正式复合词是指前一个语素对后一个语素起到修饰限定作用,与联合式合成词不同的是,偏正式复合词的前后语素地位大小是有区别的。

1)名词+名词=名词

【粮道】

(7)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孙子兵法·地形篇》)

“粮道”即运粮的道路。《六韬·疾战》:“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2)形容词+名词=名词

【高陵】

(8)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孙子兵法·军争篇》)

“高陵”,“高丘,山丘”之义。《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3)动词+名词=名词

【绝涧】

(9)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极去之,勿近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高亨祥注曰:“两岸峭壁,不能横越的山涧溪谷。”《北史》:“少善骑射,趫捷过人,数从荣游猎,至穷岩绝涧,人所不能升降者,兆必先之。”

4)数词+名词=名词

【千驷、千乘】

(10)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兵法·作战篇》)

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称驾一车之四马或四马所驾之车。”千驷即四千匹马。《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5)代词+名词=名词

【诸侯】

(11)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孙子兵法·军争》

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礼记》:“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6)名词+动词=名词

【庙算】

(12)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部胜者,得算少也。(《孙子兵法·计篇》)

张预注:“古之兴师命将,必致齐于朝,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庙算”是一种军事术语,在出兵打仗之前,在庙堂举行的例行会议。《商君书》:“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

7)形容词+者=名词

【智者】

(13)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虚实篇》)

“智者”义为“有智谋或有智慧的人”。《吕氏春秋》:“智者,其所能接远也;愚者,其所能接近也。”

8)动词+者=名词

【谒者】

(14)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孙子兵法·用间篇》)

“谒者”即古代负责传达的官员

9)名词+者=名词

【门者】

(15)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孙子兵法·用间篇》)

“门者”即负责守门的官吏。

10)动词+动词=动词

【挑战】

(16)敌近而静者,侍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说文》:“挑,挠也。”《广韵·萧韵》:“挑,挑拨。”《说文》:“战,斗也。”“挑战”即激对方出战。

11)数词+动词=动词

【再籍、三载】

(17)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孙子兵法·作战篇》)

“再”:“两次”;“籍”:“伍籍”。“再籍”即“两次征兵”。“三载”即“多次征粮草”。曹操注:“始载粮,后遂因粮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3.述宾复合词

所谓述宾复合词是指前一个语素支配后一个语素。两者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1)动词+名词=名词

【司命】

(18)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孙子兵法·虚实篇》)

《广雅·释诂》:“司,主也。”“司”即“掌管”之义,“司命”即掌管敌人命运的将领。

2)动词+名词=动词

【馈粮】

(19)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兵法·作战篇》)

“馈粮”即运送军粮。

4.述补式复合词

所谓述补式复合词是指后一个语素对前一个语素有补充作用,两者是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第二个语素一般是形容词或动词。

【辞卑、辞强】

(20)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辞卑”即“言辞谦卑”。《谷梁传》:“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辞强”即“言辞强硬”。

5.主谓式复合词

所谓主谓式复合词是指前一个语素可以陈述后一个语素,两者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第二,重叠式复合词

所谓重叠式复合词是指两个语素组合到一起后有固定的意义,与叠音词不同的是重叠式复合词的意义和每个独立语素的意义是相关的。(《孙子兵法》中重叠式复合词有AABB式。

(21)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孙子兵法·势篇》)

古人认为天地之初始形状如鸟卵,处于混沌状态。

第三,附加式合成词

附加式合成词是指在原有词根基础上另加一个词缀,词缀的意义虚化,只是陪衬作用,词根承载整个复音词的意义。

(22)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孙子兵法·九地篇》)

三、《孙子兵法》合成复音词的特点

《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军事著作,里面有很多军事词语,缺乏一定的口语性,这是研究汉语断代史的制约之处。经分析《孙子兵法》合成复音词具有以下特点:

1.复合式复音词占的比重最大,“联合”“偏正”“主谓”几种构词方式均有出现。“述宾”“述补”式复合词偶有出现,但数量较少。

2.合成复音词中的新词出现较多,主要以军事词语为主。

3.合成复音词的结构还不算稳定,紧密度不高,很多词语需借助语境来判断。

参考文献:

[1]王力.词和仂语的界限[A].王力文集(第十六卷)[C].济南:山

东教育出版社,1990.

[2]程湘清.先秦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3]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8.

[4]郑玄注,贾公彦疏,王辉.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8.

[5]郭文铎.银雀山汉简兵书出土30年回眸与展望[J].军事历史,

2002,(1).

[6]何立民.《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复音词研究[D].上海:复

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7]蒋鲁敬.银雀山漢墓竹简《尉缭子》《晏子》《六韬》集释[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李丰娟.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形声字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

[9]罗福颐.临沂汉简概述[J].文物,1974,(2).

[10]鲁六.谈古汉语复音词的判断标准[J].中州学刊,2006,(5).

[11]刘小文.银雀山汉简《尉缭子》字词杂考[J].古汉语研究,2005,

(2).

[12]刘小文.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军事用语研究[D].成都:四川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柳贤雅.春秋复音词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

[14]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5).

[15]名茂修.四十年来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研究综述——研究的分

期、学科分布与展望[J].临沂大学学报,2014,(3).

[16]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7]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山东临沂西汉墓出土的(《孙子兵

法》,《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18]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兼论汉语复音化的起源[A].著名中

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9]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0]王辉.银雀山汉墓竹简军事思想问题研究——以《孙膑兵法》

为中心[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1]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复音词简论[J].语言研究,1999,

(2).

[22]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M].中国香港:华夏出

版社,2003.

[23]卫今.从银雀山竹简看秦始皇焚书[J].文物,1974,(7).

[24]吴九龙.银雀山汉简兵书的意义及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

2005,(5).

[25]伍宗文.先秦复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6]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7]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M].北京:文

物出版社,1975.

[28]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简本《尉缭子》释文(附校

注)[J].文物,1977,(2).

[29]余颖.《楚简文献》复音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6.

[30]张国艳.《居延汉简》虚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5.

[31]赵强.银雀山汉简《六韬》词汇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0.

[32]张显成.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校勘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2).

[33]张妍.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集释[D].长春:吉

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4]周生亚.《世说新语》中的复音词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1982,(2).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篇4

(沪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

一、同音词

I(我)——

eye(眼睛)

Miss(小姐)——

miss(思念,错过)hi(你好)——

high(高的)no(不)——

know(知道)hair(头发)——

hare(兔子)

nose(鼻子)——

knows(know 知道 的动词单三形式)its(它的)——

it’s tail(尾巴)——

tale(故事)four

(四)——

for(为了……)

eight

(八)——

ate(eat 吃 的过去式)

二、近义词(同义词)autumn(秋天)——

fall beautiful(漂亮的)——

pretty hello(你好)——

hi

三、反义词

yes(是)——

no(不)

tall(高的)——

short(矮的)long(长的)——

short(短的)fat(胖的)——

thin(瘦的)big(大的)——

small(小的)open(打开)——

close(关闭)hot(热的)——

cold(冷的)

warm(温暖的)——

cool(凉爽的)here(这里)——

there(那里)

四、对应词

boy(男孩)——

girl(女孩)he(他)——

she(她)

this(这个)——

that(那个)these(这些)——

those(那些)father(父亲)——

mother(母亲)dad(爸爸)——

mum(妈妈)brother(兄弟)——

同音词 篇5

aunt——ant

blue——blew by——buy——bye

eye——I farther——father

hair——hare

hi——high

knew——new

meat——meet

our——hour

right——write

son——sun

too——to——two

wear——where

for——four here——hear hole——whole may——May

小学英语同音词 篇6

toilet — WC listen —hear class —lesson

everyone —everybody glass —cup large —big

glad —happy like —love little —small

photo —picture purse— wallet start —begin

home—house learn—study beautiful—pretty

usually —often look —see cycle —bike

near —beside hi —hello quick —fast

garden —park desk —table speak —say —talk

river —lake go home —come home

a moment ago— just now a lot of —lots of — many

be good at —do well in of course —sure

be from —come from take a walk —go for a walk

take a bus —by bus would like —want look for— find

同音词

B—bee—be no—know

C—see—sea hi—high

I—eye for—four

R—are son—sun

T—tea our—hour

U—you pair—pear

Y—why here—hear

to—two—too there—their

by—bye—buy right—write

red—read(过)aren’t—aunt

new—knew(过)father—farther

blue—blew(过)who’s—whose

wear-----where

meat----meet

最佳答案

old-new short-long strong-weak tall-short young-old good-bad fast-slow early-late happy-unhappy small-big busy-free

usually-often big-large much-many giant-huge simple-easy difficult-hard quickly-fast little-few kind-friendly happy-cheerful

现代汉语同音词的形成及其处理 篇7

关键词:现代汉语,同音词,形成原因,处理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 由于汉字的笔画多、文字相似度高, 再加上历史沿袭、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都使得汉语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同音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现象, 读音相同的词语却代表不同的含义, 是汉语的特有形式。现代汉语已经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得到了再次发展, 简化了繁体字的复杂度, 然而同音词现象依旧存在, 给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阻碍。为了更好地传播汉语言, 帮助人们正确使用汉语, 我们一定要结合历史, 明确汉语同音词形成的背景因素, 并找到正确的方式予以处理, 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使中国语言在世界上传播。

一、现代汉语同音词的形成

现代汉语同音词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中音少义多的事实, 有限的音节代表无限的内涵, 势必会出现同音词现象。具体来说, 有如下几点主要原因。

第一, 古今语音的演变。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 古文中的词语演化到现代就成了同音词, 例如, “势”和“式”, 在古代汉语中属于轻音, “事”则是浊音。但是由于汉语的融合, 使两者的界限取消, 出现了同音词。

第二, 外来词进入的影响。随着现代汉语的完善推广, 一些外来词语进入了汉语体系之中, 代表电能功率的“瓦”和砖瓦的“瓦”就属于同音词。

第三, 词义转化形成的同音词。汉语中很多词语在古代和在现代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 古今意义的转变也使得同音词大量出现。

第四, 专业用语与普通汉语并存发展的现象。我国一些岗位或活动存在着自身的专业化术语, 与人们日常通常表达的语言在意思上不相一致, 这也形成了同音词现象。

二、现代汉语同音词的正确处理

在以上内容中, 我们已经了解了现代汉语同音词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存在语言沟通不畅通的现象, 就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式对同音词进行处理。

(1) 严格区分四个声调。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 每个汉字都分为四个声调, 不同声调代表的汉字及其含义完全不同。在汉语学习过程中, 一定要正确区分好这四个不同的声调, 掌握其中的特殊性, 将汉字加以区分。

(2) 做好专业术语的讲座教学。不仅外国人对汉语学习感到困惑, 一些中国的小学生也很难完全弄清楚同音词之间的差异。因此, 我国语文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时候, 一定要注重区分同音词代表的含义, 对一些特殊词语或者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进行单独讲解, 把该种类型的同音词进行细致分类, 讲解它在不同语境下代表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同音词的差异。

(3) 利用情境教学法预设同音词使用的环境。虽然汉语中的同音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也是掌握汉语知识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但是, 汉语交流一定会具有一个真实的对话背景, 同音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势必具有很大的差异。语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利用情境, 将对话置于一个正确的背景下, 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词语意思。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 语言词语内涵丰富, 是很难学习的语言。现代汉语历经数百年的发展, 经历语言的转型变迁, 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同音词。为了更好地传播汉语, 提高汉语的使用水平,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明确了解同音词形成的原因, 然后结合实际对这类词语进行科学的处理, 帮助人们认识汉语的转化缘由, 在授课中对同音词加以单独讲解, 将其置于特定的场景下进行教学,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音词。

参考文献

[1]李玮琳.对外汉语同音词、多义词、多音词教学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07.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篇8

摘要:很多学者对中古时期佛教类语料中的复音词和中土文献中的复音词做了定量一定性式的研究,得出了大量可信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加以分析比较,可发现中古时期佛教类语料的构词法与中土文献的构词法是同步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与中土文献基本保持一致;佛教类语料中复音单纯词和复合词的能产性与中土文献略有差异,但总体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都是联合式构词法的能产性高于偏正式构词法,佛教类语料中其余五类构词法的能产性与中土文献基本一致。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4-0010-05

佛教类语料是指以汉译佛经为主的语料。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最为盛行,在此期间佛教类语料经历了不断汉化的过程。任继愈说:“从现有史料分析,佛教在西汉末年已经西域传人中国内地,到东汉以后逐渐在社会上流行”。颜洽茂认为,从东汉桓帝年间(公元148年)开始到元代(公元1111年)止,大规模的翻译佛经活动延续了将近1000年。很多学者从思想、文化等角度考察了近千年的佛教活动对汉民族的影响;也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的相互影响,例如:朱庆之(1990,1992)、梁晓虹(1991,1992)、俞理明(1993)、周伯戡(1997)、周裕楷(2002)等就从专题的角度探讨了佛教语言对中土文献语言的影响;有的则从专书研究的角度以硕士、博士论文的形式探讨了佛教类语料中汉语的特点。就词汇研究来讲,目前很多学者对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类语料中的词汇进行了定量一定性式的研究,得出了一大批对研究汉语构词法有用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有助于我们通过数字的变化来考察中古时期汉语构词法在佛教类语料中的发展概况。

佛教类语料中的词汇主要分三类:一是从上古汉语中继承而来的词;二是中古时期产生的新词或增添了新义位的旧词;三是外来词即佛教词。前两类词是中土文献中固有的词,后一类词包括音译词和意译词,绝大多数都是复音词。意译词和中土文献中词的产生方式一样,也是按照汉语原有的造词方式、固有的词素造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佛教类语料中三类词汇的构成方式会互相影响,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可以说,佛教类语料在继承传统中土文献汉语所有构词法的同时,又对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同时代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复音词的有关数据,分析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构词法的发展趋势,并最终总结出佛教类语料中构词法的发展概况。

一、佛教类语料与中土文献中单音词复音化程度比较

我们共收集了5部中土文献和4部佛教典籍(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有关数据,分别列示为表1、表2。从中可见中土文献和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和复音词各自所占总词数的百分比。通过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别,可以看出佛教类语料复音词的发展趋势。

从表1、表2可知:中土文献中单音词所占总词数的平均百分比是52.3%,复音词所占平均百分比是47.7%;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所占总词数的平均百分比是39.7%,复音词所占平均百分比是60.3%。佛教类语料中复音词的该项比例比中土文献高出12.6%,由此可以说明,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比中土文献略

高。考虑到我们收集的中土文献大部分是中古前期的,例如最早的《列女传》成书于西汉(公元前77~前6年),《焦氏易林》也成书于西汉(公元前38~前33年),《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初期,《论衡》成书于东汉前期,《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公元403~444年),而佛教典籍则大部分是中古后期的,例如《撰集百缘经》成书于三国时期,《大庄严论经》成书于南朝(公元401~413年),《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北魏(公元547年),《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成书于唐代(公元635~713年),因此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高于中土文献是自然的。保守地说,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在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上保持着同样的步调,亦即两种文献的复音词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大胆一点可以说,佛教类语料中的单音词复音化程度比中土文献稍微高一些。

二、佛教类语料与中土文献中复音单纯词及复合词的能产性比较

复音词可分为复音单纯词和复合词,下面我们主要通过比较这两类词在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能产性的高低,来看佛教类语料中这两类词的发展趋势。

我们共收集了7部中土文献和6部佛教类语料中复音单纯词和复合词的有关数据,分别列示为表3、表4。从表3、表4可知:中土文献中复音单纯词平均占复音词总数的3.9%,佛教类语料中复音单纯词平均占1.4%,后者比前者低2.5个百分点,这说明佛教类语料中复音单纯词的能产性低于中土文献。中土文献中复合词平均占复音

词总数的96.1%,佛教类语料中复合词平均占98.5%,后者比前者高出2.4个百分点,这说明佛教类语料中复合词的能产性高于中土文献。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佛教类语料与中土文献中以上两类复音词的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即复音单纯词的能产性呈下降趋势,而复合词的能产性则逐渐升高。

三、佛教类语料与中土文献中各类复合词的能产性比较

复合词的结构可以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和附加式等类型。我们把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各种结构类型复合词的有关数据分列为表5、表6,据此对比两种语料中各类复合词的能产性,进而考察佛教类语料中各类构词法的发展趋势。

从表5、表6可知,汉语复合词的各类构词法在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都已经齐备,且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具能产性的,如联合式和偏正式;一类是能产性较弱的,如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附加式、重叠式。具体分析如下:

1联合式和偏正式构词法的发展趋势

在中土文献中,联合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48.7%,偏正式复合词为35.6%,前者超过后者13.1个百分点;在佛教类语料中,联合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52.1%,偏正式复合词为32.1%,前者超过后者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联合式构词法的能产性都高于偏正式复合词。而佛教类语料中联合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比中土文献高3.4%,也就是说佛教类语料中联合式构词法的能产性稍高于中土文献。佛教类语料中偏正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比中土文献低3.5%,即前者的能产性低于后者。综合起来看,两类语料中上述两种构词法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基

本一致的。

2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附加式、重叠式构词法的发展趋势

中土文献中动宾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4.6%,佛教类语料中动宾式复合词为6.1%;中土文献中补充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2.1%,佛教类语料中补充式复合词为2.4%;中土文献中主谓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1.2%,佛教类语料中主谓式复合词为1.1%;中土文献中附加式复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4.2%,佛教类语料中附加式复合词为3.1%;中土文献中重叠式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平均百分比为0.6%(因为喻遂生、郭力在统计《说文解字》中的复音词时是把属于复合词的重叠式词与属于单纯词的重言词统计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把《说文解字》作为例外,不统计在内),佛教类语料中重叠式复合词为0.2%。由此可见,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附加式、重叠式五类复合词在上述两类语料复合词总数中所占的平均百分比大致相同,即佛教类语料中这五类构词法的能产性与中土文献基本一致,其发展趋势基本同步。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古时期汉语构词法在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都已经齐备,汉语构词法在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是同步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佛教类语料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与中土文献基本保持一致;佛教类语料中复音单纯词和复合词的能产性与中土文献略有差异,但总体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都是联合式构词法的能产性高于偏正式构词法,且两者在能产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体现出中古汉语构词法最为突出的特色,其余五类构词法的能产性在两种语料中基本保持一致。

注释:

①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宋明慧2003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列女传)语言研究》。

②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吴2003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焦氏易林)词汇研究》。

③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杨海峰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吴越春秋)词汇研究》。

④见南京大学中文系李仕春200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专题研究》。

⑤见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罗晓林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撰集百缘经)词汇研究》。

⑥见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漆灏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庄严论经)词汇研究》。

⑦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化振红2001年的博士学位论文《(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

⑧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谭代龙的硕士学位论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词汇研究》。

⑨见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李海燕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盐铁论)复音词研究》。

⑩见苏州大学文学院陶家骏2003年的硕士学位论文《(说苑)复音词研究》。

11见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林金强2003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太平经)双音词研究》。

12见复旦大学中文系阎玉文2003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

13见武汉大学文学院王玥雯2004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鸠摩罗什五种译经复音词研究》。

14见西北大学文学院王萍2004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洛阳伽蓝记)复音词研究》。

15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赵静莲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淮南子)合成词构词法初探》。

16见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焕新2004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法言)复音词研究》。

17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志生2005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18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邓志强2001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幽明录)复音词构词方式研究》。

19见苏州大学文学院孟晓妍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方言)郭璞注双音词研究》。

20见浙江大学中文系杨会永2005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5。

[2)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一中古佛经词汇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17,242,242,242,24,242,242。

[3]朱庆之,佛经翻译与中古汉语词汇二题[J],中国语文,1990,(2):151—154。

[4]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J],中国语文,1992,(4):297-305。

[5]梁晓虹,汉魏六朝译经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73-78。

[6]梁晓虹,佛教典籍与近代汉语口语词[J],中国语文,1992,(3):225-230。

[7]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社,1993:25—30。

[8]周伯戡,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J],文史哲学报(中国台湾),1997,(47):25-29。

[9]周裕楷,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71-80。

[10]程湘清,《论衡》双音词研究[c]∥程湘清,两汉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5,105。

[11]程湘清,《世说新语》双音词研究[c]∥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182。

[12]喻遂生,郭力,《说文解字》的复音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120—124。

[13]唐子恒,《三国志》双音词研究[J),文史哲,1998,(1):117—121。

[14]韩慧言,《世说新语》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J],固原师专学报,1990,(5):19-21。

[15]王小莘,《高僧传》词汇研究[c]∥耿振声,语言学论丛(第2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26—152。

英汉语同音词对比分析 篇9

英汉语同音词对比分析

同音词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本文首先提出从音、义、形三元对立看待同音词现象,进而对英汉语中多个语言现象(包括同音词)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同音词的出现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同音词数量与音位数量不成反比关系以及同音词的产生及其修辞效果是人类认知的结果.

作 者:文兵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83刊 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3)分类号:H0关键词:同音词 三元对立 多义词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

2、了解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

3、结合高考题,加强对同音字词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教学重点:

高考与同音字词。

教学难点:

同音近义词的辨析。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复习巩固。

1、汉字注音方法最主要的有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

2、普通话有四种声调,又叫“四声”,它们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3、现代汉语中共有22个声母和38个韵母,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音韵母三类。

4、请写出下列兴趣例词语的注音方法,并使用此方法给指定词语注音。

举例 注音方法 词语 注音

快乐(kuàilâ)汉语拼音 虐待 nuâdài

企鹅(企音绮,鹅音讹)直音法 恣睢 恣音自,睢音虽

体贴(特礼切,颓捏切)反切法 迤逦 杨起切,良几切

二、激趣导入。

1、几个脑筋急转弯:

(1)布和纸怕什么?——布怕一万,纸怕万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2)铅笔姓什么?——萧。(削(萧)铅笔。)

(3)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压它一下。(鸦(压)雀无声)

2、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3、“痔者必得”药厂厂长的欢迎词(沙叶新)

同痔们:你们好!

我代表“痔者必得”全体职工欢迎大家。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不但老年人老骥伏枥、痔在千里,青壮年也壮痔凌云,就是小孩也有痔疮,有痔不在年高嘛!如今是十男九痔、十女九痔,无所不痔、无微不痔,不久就要全民所有痔。所以我厂全体同痔斗痔昂扬,专心致痔,有痔者事竟成,研痔成功了“痔者必得”特效药,欢迎大家使用。谢谢大家!

三、自主学习。

1、生活中有许多用到同音字的地方,有时诙谐幽默,有时意歧难懂,有时暗含美意。你能兴趣出几个例子吗?

示例:歇后语、赵本山的小品:平镜——平静。讨口彩:早生贵子、百年好合、马上发财以及数字谐音等。歧义的例子如:饭后吃点水果可以治癌(致癌)、五香(箱)豆腐干等。

同音字词有什么样的好处或弊端呢?试总结一下。

2、自读课文P25—26,明确:

(1)同音字词的成因;

(2)同音字词的类型。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齐读关键词句,以达到当堂记忆。

四、深入探究——高考链接。

1、语音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09年四川卷)

A.遮蔽/弊端 囹圄/聆听 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 惊蛰/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侍候/吞噬 吉祥/捷径 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 矗立/抽搐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答案:D(A项加点字依次读作bì,líng,náo/ráo;B项依次读作juàn,zhã/zhì,kuì;C项依次读作shì,jí/jiã,sù;D项依次读作lì,chù,qiâ。)

(2)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09年浙江卷)

A.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答案:D(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D项依次读作biã/biâ,hã/hâ,cháng/chǎng。A项依次读作jiǎo/ júe,zhã,chēng;B项依次读作jù/ jū,pǐ,bìng/ bǐng;C项依次读作chuàng/ chuāng,gǔ,jiã/ jiē。)

2、字形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09年湖北卷)

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答案:C(A.分庭抗理-分庭抗礼,B.推心至腹溶-推心置腹,D.估名钓誉-沽名钓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09年天津卷)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答案:B(“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3、近义词辨析。

(1)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的选择。(遏制 遏止)(09年北京卷)

解析:“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故应用“遏制”。

(2)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国是 国事)(09年江西卷)

解析:“国事”指国家大事,如“关心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应用“国是”。

(3)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年轻 年青)(08年江西卷)

解析:“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

(4)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以至 以致)(08年江西卷)

解析:“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

五、反馈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08年安徽卷)

A.清澈/掣肘

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

B.箴言/斟酌

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

C.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

戏谑/琐屑

惬意/锲而不舍

答案:B(B项分别读作zh?n、g?、xi?n。A组的读音分别为:ch?、y?n、ch?ng/t?ng。C组的读音分别为:m?i/ju?、ch?、chu?。D组的读音分别为:hu?i、xu?/xi?、q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08年浙江卷)

A.删除

膻味

籼米

潸然泪下

B.信笺

歼灭

缄默

间不容发

C.飙升 鱼鳔

剽悍

彪炳青史

D.血缘

戏谑

噱头

空穴来风

答案:B(B项加点字都读ji?n。A项“删”、“膻”、“潸”都读sh?n,“籼”读xi?n“;C项“飙”、“彪”读作bi?o,“鳔”读作bi?o,“剽”读作pi?o;D项“血”、“谑”读xu?,“噱”、“穴”读xu?。)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08年天津卷)

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B.桥礅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答案:A(B项中的“桥礅”的“礅”应为“墩”,C项中的“犯而不较”中的“较”应为“校”,D项中的“暗剑难防”中的“剑”应为“箭”。)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08年重庆卷)

A.朝廷

调济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惦量

修炼

生灵涂炭

不假思索

C.斑斓

法码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松弛

困扰

歪门邪道

砰然心动

答案:A(A项“调济”应为“调剂”,“暝顽”应为“冥顽”。B项“惦量”应为“掂量”,C项“法码”应为“砝码”,D项“砰然”应为“怦然”。)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人员 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但仍属于虚构的现象。

③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

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A引见 清静 原形 B引见 清净 原形

C引荐 清净 原型 D引荐 清静 原型

答案:C(“引见”指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侧重于推荐;据句意,第(1)空应填“引荐”。“原形”指事物原来的形状或本来面目,“原型”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清静”,指安静,不嘈杂;“清净”,指清彻,干净。结合语境“水草像湖水一样”,应选用“清净”。)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很多网民都在访问一些小网站后“中招”:主页被,广告弹窗层出不穷等。

②把他批评哭了,并不是我的,就是因为我太着急了,说得有点过分。

③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A、篡改 本义 质疑 B窜改 本意 质疑

C、篡改 本意 置疑 D窜改 本义 置疑

答案:C(“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屐或曲解。“本意”指原来的想法或打算;“本义”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是动词,有怀疑意(多用于否定式)。)

7、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e)(f)(h)(I)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六、布置作业。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推荐阅读:

上一篇:老年大学办学宗旨及各种制度下一篇:α-正规函数的一些积分准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