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发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7-11

剃光头发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2篇)

剃光头发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剃光头发微

一 导入

以前在旧式的小街上闲逛,看到这么一幅对联:

提起刀人人没法,

拉下水个个低头。

大家猜猜看,这是写哪个行业的?为什么呢?

提示:

此为旧日理发店店联,联语采用谐音双关法,上联在“法”字上大做文章,粗读“没法”即没有办法,又指没有头发的意思。下联虽无谐音字,依然一语双关,“拉下水”会被人误解为受人贿赂、动摇思想之意;这里则是说洗头时,无论地位贵贱,你都得听理发师的。品味此联,一定会对我国汉字的妙用叹服不已,同时又让我们觉得理发师好象也有点不小的权力。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一下著名杂文作家何满子对此有何说法。请大家把书翻到52页。先把文章熟读一遍。

二 解题:

我发现咱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点意思,似乎有好几种理解,大家能不能试着分析一下。

例:剃光头发。微。意思是,剃光了头了,就没有了,因为“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就是“无”的意思。还有一位同学读成了:剃光头发!微!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张微,这又变成命令张微理光头了。他们大笑。

师:你们一定不会错了吧?他们齐答:发微,就是探究奥秘的意思。“剃光头发微”,就是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换句话说,本文是采用了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看到剃光头三字,你联想到什么?

生1:和尚。

生2:尼姑。(你的回答也太没有创造性了。)

生3:葛优、陈佩斯。

生4:体育比赛被对方以几比零战败时,或是考试没有一个考上,叫做“剃光头”。

生5:理发师。(哦?)因为光头是理发师剃的,他手里有理发权,就可以决定给谁理怎样的发型。

师:(对着前排的男生)那他要是给你剃光头,你乐意吗?

生5:那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师(板书:光头--人格的侮辱):为什么光头有这种意味?

三分析课文内容

请大家齐读第五自然段。

头发、光头到底有何历史渊源呢?

古圣强调: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

隋唐以前:“髡钳为城旦舂”,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差池的象征

师:可是这种刑罚很久以前就废止了,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愿被人剃光头呢?

生:时至今日,为了保护头颅和美观上下班的讲究,这才有人不愿剃的。那个“乡下佬”就是为了怕剃光头后太冷才想剃平头的,那么他剃平头的要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呢?

没有。

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

“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

“悻悻”可以怎么理解呢?谁来说说看?

悻悻,是无奈愤恨的样子。(那三个有什么分别?)第一个应该是怀着无奈愤恨的心情,而后两个是指表现出愤恨的样子。

我们常说“顾客是上帝”,就算理发工人没这个观念,也不应断了自己的财路啊,那么,这位理发工人是凭借什么拒绝这一要求的呢?

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请大家听老师把第七段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段文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不满,讽刺。

“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理发师明明没这么大的权,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假设?

理发师就这么点小权,他要想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还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可是如果其他有权的人都跟他一样,有权就弄权,那么我们这些小百姓就亏大了。这样,作者就把主题从对理发师的批评深化到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了。所以做这样的假设,是为了由此及彼,由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为什么要在“读者来信”亮相?

因为,读者来信意味着这些当官的要接受群众监督,而舆论力量是反腐败的重要措施。

“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用了拈连(甲乙两种说法同时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的说法所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说法。如“这水流进了瓜地,更流进了瓜农的心里。”)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回到我们前面所提的以小见大的写法上来。那么本文的“小”和“大”是指--?

板书:

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头

大:当权者--掌权--办事没门

本文就是这样从平凡的小的生活现象中引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本文是写于1983年,那么现在还有没有有权就弄权的现象呢?(有)举个事例说说。

有的同学值日,关系好的就不记名,关系疏远的动不动就记名。

可见,这篇杂文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高一语文《剃光头发微》说课稿 篇2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剃光头发微》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杂文)所列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语言幽默,讽刺意味浓,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同前面几篇课文一样,颇能体现杂文的特点。也是《我若为王》谈权的一个延伸。

2)、教学目标:

根据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理清全文脉络,整体把握文意,进而理解主旨。

2.体会本文因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文章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3.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与讽刺意味,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整体把握文意是新课标对高中一年级学生所作出的要求,联系杂文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教学目标1、2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如何在前面几篇杂文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与讽刺意味、提高鉴赏能力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4)、教材处理:

本课是自读课文,在教材的处理上我是这样来实施的:布置预习思考题:(1)作者怎样从剃头这件事一步步引到谈掌权的?(2)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本文的幽默意味?课上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处理,结合课文本身的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引导法作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从一首诗导入)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讲解:何满子,曲名。这是一首描写宫女哀怨感叹的诗。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诗歌没有正面批判葬送宫女青春、生命力的皇帝,但从诗人对宫女的这种深刻同情中,人们不是会很自然地厌恶那深锁的宫门和作威作福的皇帝么?)

2)、作者简介

何满子,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上海杂文学会顾问。

3)、检查预习

积累字词:

1.发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

2.不羁:不受束缚。

3.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4.差池:差错、错误。也作“差迟”。

5.切肤之痛: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6.牛山濯濯:本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文中指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7.悻悻而去:愤怒地离开。

4)、弄清题意

发微,发,探究之意;微,奥妙。从细微的事物说开去。剃光头发微,即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

5)、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着重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剃光头”和“掌权”两方面。

2.说说本文从“剃光头”谈到“掌权”的行文脉络。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一件细微的剃光头事件引发作者的感慨:要警觉改革开放中“有权就耍”的现象不能任其泛滥。文章起笔从古代一些关于头发惊心动魄的故事写起,联想到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转录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即“剃光头”事件。并对其原因进行考证、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权”在作怪。文章结尾指出要对“权”进行监督。

3.研读最后两段

学生齐读最后两段。提问:本文所谈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明确:指少数人玩弄权术、以权欺人,为所欲为,危害民众利益,破坏党的形象。

6)、合作研讨

提问:如果只保留挂怒剃光头的读者来信和结尾处谈掌权这两部分文字,把其他内容全部删去,也能构成一篇文章,你觉得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

7)、体味语言

品读课文,体味语言的幽默与讽刺的意味。结合文后练习二交流讨论答案。

8)、总结特色

本文在立意选材上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因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剃头”落笔,联想的掌权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语言幽默,富于讽刺意味。

9)、重点语段(4—6节)阅读训练

“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只能学到一半。

时至今日……为所欲为?

原因简单之至……人亦剃其头。

思考回答:

1、第一段中作者由“剃光头”联想到哪些事情?(提示:联想到古代的髡刑和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

2、古代的“髡”刑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在于政治上或人格上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3、“既不是”后呼应的常常是“也不是”,为什么作者不用,却用了个“也肯定不会是”

(提示:因为下文是站在“乡下佬”角度的揣想之辞,并不是在陈述事实,所以这么说。)

4、作者说理发师不给乡下佬剃平头,“倒是从美观这面着眼的”,有什么意味?

(提示:作者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表达了自己对理发师做法不以为然的态度。)

5、文中为什么说这里面“大有文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文章”揭示出来呢?

(提示:这种瞧不起实质上折射了阶级的、城乡的、职业的有着极其深刻的偏见。不写,是因为文章的中心不在此。)

6、理发师本来就没有大权,作者为什么要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

(提示:是为了由此及彼,因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7、“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用了拈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10)、布置作业

补充阅读以小见大类杂文。

四、说板书:

板书应能体现授课思路,帮助学生把握课堂的教学重点,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把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头

上一篇:说案明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2016风险承诺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