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2024-06-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精选10篇)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篇1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

查评估指南》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此外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为了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相关方法、流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6年立项《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国家标准,2016年7月,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下达《<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国家标准制定》委托任务书,委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该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将本项目标识为WG7 组重点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名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1.2 主要工作过程

2017年1月至3月,《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讨论,讨论研究指南的编制,并形成标准讨论稿,向中央网信办领导汇报标准编制进展,并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项目申请。

2017年4月,标准通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WG7组会议讨论。2017年4月,本标准获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2017年4月,向中央网信办领导汇报标准进展工作,拟作为中央网信办布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的参考标准。

2016年5月,正式成立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由五家主要参与单位共同组成,集中讨论集中办公,讨论标准的框架、方法论、具体的内容等。

2016年5月25日,召开第一次专家会,地点在中央网信办,由项目组向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杨春艳副局长、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及WG7专家进行了汇报,5位WG7专家对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

2016年6-7月,标准编制组继续集中办公,集中讨论,并根据第一次专家会意见逐一进行修订,此外与其他安全厂商、科研单位进行交流,就本标准指标方法听取意见,并最终形成标准第二稿。

2016年7月18日,召开第二次WG7专家会,由项目组向专家汇报了标准项目进展,以及根据第一次专家会议的专家意见修订情况,5位WG7专家对标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随后项目组召开标准讨论封闭会议,根据此次专家会意见对草案作了进一步修订,形成了第三稿。

2017年7月21日,参加WG7组会议,汇报了项目进展和标准修订情况,会议决议最终该标准可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并根据标准周答辩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部分修订,完善草案内容。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制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此外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是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相关方法、流程,定义了检测评估的主要内容,从而提升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本标准提供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的方法、流程和内容,定义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准备、实施、总结各环节的流程要求,以及在检查评估具体要求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相关的人员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相关工作。

本标准可用于: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自行开展安全检测评估工作参考。2)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工作参考。3)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研发机构研发检查工具,创新安全应用参考。本标准适用对象是关键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者和其他实施安全检测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

2.2 主要内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与法规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要求,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流程,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最后给出检查评估对象的整体安全状况的报告。

检查评估工作由合规检查、技术检测和分析评估三个主要方法组成,每个方法包含若干内容和项目。

合规检查

合规检查是通过一定的手段验证检查评估对象是否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强制要求,输出是否合规的结论,对不合规的具体项目进行说明,采取的方法包括现场资料核实、人员访谈、配置核查等形式。

技术检测

技术检测分为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主动方式是采用专业安全工具,配合专业安全人员,选取合适的技术检测接入点,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社会工程学等常用的安全测试手段,采取远程检测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其安全 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也可参考其他安全检测资料和报告,对技术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被动方式是辅助监测分析手段,通过选取合适的监测接入点,部署相应的监测工具,实时监测并分析检查评估对象的安全状况,发现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隐患。

两种技术检测方式最终输出技术检测结果。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是围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业务特点,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属性进行识别和分析,依据技术检测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参考风险评估方法,对关键属性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进而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安全状况的评估。

标准充分考虑了当前已有的等级保护相关标准、风险评估标准、及其他行业安全标准,与正在制定的其他WG7系列标准一起,共同形成了支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标准体系。本标准与其他国内标准的关联性分析:

GB/T 22081-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是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之一,本标准在编制之初就深刻理解网络安全法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的要求,在合规检查的内容中重点强调了对等级保护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也是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之一,本标准在第9节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方法论,通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分析,并根据合规检查和技术检测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定性分析出整体安全状况的评价。

此外,正在制订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要求》定义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本标准中有专门的项是对改要求的验证,强调的是评估流程的标准化、评估内容标准化,以及评估结果的标准化。

此外,正在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指 标体系》与该标准关联,该标准的输出评估结果可以用于标准的量化计算。

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专门分析了美国NIST的安全评估方法,参考我国已有相关信息安全标准,综合考虑制定了本标准。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其他详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五、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六、其他事项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标准编制组 2017年7月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篇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网络已经在国防军事、金融、商业、生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信息网络的发展本身就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攻击技术不断博弈的过程。

2. 主要技术的发展

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加强Internet之间安全防御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它由一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服务器)及相应软件构成。监测并过滤所有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信息交换,起到保护诸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在特定的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等安全的作用。因此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防止内部信息外泄。

自从1986年美国Digital公司在Internet上安装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防火墙系统、提出防火墙的概念以来,防火墙技术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包过滤防火墙、第二阶段电路层防火墙、第三阶段应用层防火墙、到目前的第四阶段全方位技术集成型防火墙,它可以抵御目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IP地址欺骗、特洛伊木马攻击、蠕虫、邮件攻击等。

目前防火墙技术可分为二大类:(1)分组过滤:作用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它根据分组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协议类型等标志确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2)应用代理:它作用在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

2.2 信息加密技术

在诸多保障信息安全的技术中,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不可直接读取的秘文,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阻止信息泄露或被盗取,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都属于信息加密技术。

加密算法是信息加密技术的核心部分,按照发展进程来看,加密算法经历了古典密码、对称密钥密码和公开密钥密码三个阶段。古典密码算法有替代加密、置换加密;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和AES;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背包密码、Mc Eliece密码、Rabin、椭圆曲线、EIGamal D.H等。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加密算法有DES算法、RSA算法和CCEP算法等。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加密技术正结合芯片技术和量子技术逐步形成密码专用芯片和量子加密技术。

2.3 反病毒技术

自从1987年10月第一例计算机病毒Brain诞生以来,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急剧增多,特征愈来愈复杂,造成的损失日益扩大,反病毒技术应运而生,并随着病毒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反病毒技术可划分成两大类:静态反病毒技术和动态或实时反病毒技术。静态反病毒技术因其无法随时判断系统是否已经被感染病毒,正在逐步失去其“可用性”而逐渐被用户所摒弃。动态或实时反病毒技术具有比其他类型应用程序更高的优先级且更靠近系统底层资源,可以更全面、彻底地控制系统资源,并在病毒入侵时即使报警,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反病毒技术。

2.4 入侵检测技术

一般而言,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网络封包或信息的收集,检测到可能的入侵行为,并且能在入侵行为造成危害前及时发出报警通知系统管理员或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入侵检测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特征检测是利用已知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弱点攻击模式来检测入侵;异常检测是比较过去观察到的正常行为与受到攻击时的行为,与已知行为模型相异的则视为入侵行为。

因此入侵检测是对防火墙及其有益的补充。可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听,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3. 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近年来网络攻击技术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目前的网络攻击技术手段多种多样,攻击速率、隐蔽性和渗透率等愈来愈高,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主要攻击手段也由原来单一的攻击手段,向多种攻击手段结合的综合性攻击发展。例如结合木马、网络嗅探、防拒绝服务等多种攻击手段的结合带来的危害,将远远大于单一手法的攻击,且更难控制。这是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面临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防火墙技术要既具有包过滤功能,有能在应用层进行代理,还应当集成更多其他安全技术,如NAT和VPN,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使其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向全方位功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采用“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理念,结合多种信息安全技术,建立起更全面的网络信息防护体系,从而更好的保护用户的网络安全。

4. 结论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各种攻击手段也不断复杂化、多样化,从过去的单一的攻击手段,向多种攻击手段结合的综合性攻击发展,杀伤力逐步提高。面对日益严峻的情况,我们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需要不断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取各类技术之所长,不断升级完善网络信息技术,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员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公司.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吴玉锋.网络安全中的密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J].真空电子技术,2004(6):19-21

[3]郝海龙.浅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机械管理开发,2007.06:94-95.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篇3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7-0000-01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Wu Shuangqua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Nanchong637007,China)

Abstract:As computers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at breakneck speed,information network has become an epoch feature of 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 the network has an open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we must actively adopted effective safety technology prevention strategies to ensure that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this article about the current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existing problems and made som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iques proposal.

Keywords:Network information;Techniques;Security;Measures

一、网络信息安全特征

(一)完整性。网络信息在网络处理过程中能够保持信息的原样性,使网络信息能够正确生成,并且完整的进行传输和交换。

(二)机密性。网络信息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不允许泄漏给非授权的实体或过进程,或提供给其他个人进行利用,强调所有网络信息只能够被授权的实体或者个人使用。

(三)可用性。网络信息能够被已经授权的实体或者个人正确的进行访问,并且能够依据要求正常使用,当系统遭受攻击或者破坏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并且重新投入使用。

(四)不可否认性。网络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和交换过程中,传书房和接收方都无法否认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五)可控性。能够对网络系统中传播的信息以及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网络系统中所有信息需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内控制其信息流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二、当前网络信息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操作不当。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没有形成规范的操作,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工作中经常性的出现各类的差错,造成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

(二)网络硬件的安全。网络硬件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所发生的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等等问题,计算机硬件的损坏会严重的威胁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三)网络软件的安全。网络软件的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自身的系统缺陷,计算机系统建立时往往由于网络互联没有验证、文件没有及时备份等、安全防护配置不合理、系统权限设置不足等等原因使得整体网络软件的安全环境产生一定的漏洞,导致威胁到网络信息整体的安全状况。

(四)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计算机病毒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蓄意编制的、能够自我复制与传播的计算机程序,一旦感染,会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致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五)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黑客对网络信息的攻击主要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对整个网络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坏。

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用户设置资源使用权限和口令,并对用户名和口令进行加密,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库;严格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网络信息的活动;定期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形成完整的评估和审核报告,并入档进行保存。

(二)反病毒技术。1.加强存取控制, 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通过使用口令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确定访问者身份是否合法。其次,系统对于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存取权限,防止用户之间越权访问系统和网络资源,对不同信息类型进行分别授权。2.选择一套可靠的防、杀毒软件。安装防、杀毒软件是防止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的最基本得措施。一般来说,软件结构合理的防、杀毒软件能够很好的进行网络系统的在线防御,能够监控用户的多项工作,对计算机病毒的处理安全可靠,很少造成系统文件和数据信息的损坏、丢失。3.加强对局域网的入口的监控。局域网入口往往是计算机病毒侵入的关口,尽量使用无盘工作站或者在工作站安装防病毒卡,尽可能少的设置超级用户,将系统程序设置为只读属性等。

(三)发挥防火墙的作用。防火墙是被连接到互联网任一个网络的整体部分。计算机系统缺少防火墙会导致许多网络攻击在管理员未知的情况下发生,很可能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目前安全级别较高的防火墙可以通过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等方式,使计算机系统免遭直接攻击,阻止了外部未授权访问者对专用网络的非法访问。

(四)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是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保护,以防止信息发生泄漏的技术,其目的是保护和控制信息的流向。目前主要使用的信息加密技术是私钥加密算法和公钥加密算法两种。

网络技术的迅速进步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的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网络系统本身的局限性,使得网络安全的隐患始终存在,我们需要努力解决好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对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郭常山,沈莉,马先福.浅谈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2]刘静云,陈飞,曾妍珺.谈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3]陈海州.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防御[J].硅谷.200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2)了解 IP 地址和域名的基本概念。

(3)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4)掌握合法获取与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5)网络信息安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常见的网络设备。(2)IP 地址和域名的基本方法。

(3)合法获取与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4)网络信息安全。

教学难点

(1)常见的网络设备。(2)IP 地址和域名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 1.讨论探究法:讨论学生家庭网络的结构,分析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

2.评价检测法:通过评价检测学生对每个环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问题引导法:本课通过四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各种网络的连接,以及要使用到的设备。

4.类比教学法:类比讲解计算机网络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常见网络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教学广播软件 2.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相关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1.播放一个视频关于网络检索来关于网络资源、网络信息安全内容,2:课件展示本节课主题:正确获取网资源; 网络信息检索方法:1 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如何找到需要的网页的?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导分析这几种找到网页的方式优缺点;2:

直接访问网面,可以快速准确到达网站,但是无法访问未知网站; 网上搜索方式,可以查找所需信息息,但同量也会返回大量无关信息,需要我们去甄别。3:怎么能找到更确切信息。让学生掌握通过修饰关键词,查询在线数据库,了解专业资料查询方法 保存网络信息:1.引导搜索到我们需要信息以后,我们可以这些信息保存自己计算机中,注意需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拓展练习:分别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图片,以及下载网页视频、文档、音乐等)

网络信息安全:1:提出问题如何保护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引导学生正视网络负面影响,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习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网络行为及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文明。

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电子邮箱注册。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 1.常用信息检索方法;2。网络信息保存方法;3.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教学反思方向 1.学生能否积极配合,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练习?

2.学生能否顺利回答问题,完成练习的情况如何? 3.总结归纳时,学生自主总结情况如何,参与总结情况如何? 附:授课流程 一、引课:师生互动,提问几个关于网络网站问题 二、播放网络信息检索方法的视频 三、得出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有三种:1:直接访问网页;2:使用搜索引擎 3。查询在线数据库 四、这是本节重点:操作演示使用搜索引擎注意事项; 1、搜索内容用双引号括起来,所有返回结果字数和字的顺序都要完全匹配双引号内容。

2、如果要避免搜索某个词语,可以在这个词前面加个减号。在减号前必需有空格,但减号和检索词之间不能留空格 3、限定在标题中搜索(TITLE)。如要搜索以“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为标题的信息,可以输入“TITLE:北京奥运会闭幕式”。

信息安全技术学习总结 篇5

暑假期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相关信息安全领域知识和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经验,我申请参加了信息安全技术“国培”。在承办学校的组织和安排下,企业老师、学校专业建设专家、骨干教师等按阶段给我们授课,指导我们实践。忙碌紧张的近一月时间弹指一挥间,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承办单位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得以和同行与专家共同交流我们收获颇丰。通过聆听企业专家和老师的授课,使我获益匪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完善了教学理念。他们以丰富的案例和渊博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使我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国培计划”不仅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使我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一起探讨了不少疑惑,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和专业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近一个月的学习,企业教师和学院的老师为我们系统的讲解了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及数据恢复等方面的内容。让我们了解了数据存储技术最新的发展,数据存储在大数据、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方面的应用。结合实例让我们学习了数据存储方面的知识,raid技术,san,nas,集群等最新的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实践也让我们接触了硬盘数据恢复等技能。并初步掌握了硬盘数据恢复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探讨论文 篇6

淘宝、唯品会、当当等网络购物网站的成立,人们的购物活动变得更加方便,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多数都会选用信用卡作为付款的主要支付方式,这就会涉及到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问题,也会存在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号被别人盗用的情况,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RSA加密技术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消费者的信用卡支付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交易的安全性。

3.2VPN中的应用

一个单位区域内会设置多台互联网计算机组,被称之为局域网LAN。目前,很多国际化的公司,会在其他很多的国家内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LAN,可以方便分公司和总公司的办公,会利用专门的线路来连接各个分公司的LAN,这时就会运用到虚拟的专用网VPN,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公司信息的安全性,也能给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3.3其他方面的应用电子邮件的传递过程中,为了防止他人伪造客户的身份信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保护客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在人们进行淘宝的网络购物支付时,可以运用电子交易协议和安全套接层协议,来确保消费者的信用卡信息安全。此外,为了确保消费者信用卡密码的安全性,专门研发出密码专用芯片,来保障消费者的网络信息安全。这些都是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提供了便利,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人们的信息安全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到多个层面,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都开始将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运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工作中,逐渐网络信息的安全传递。同时,在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为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在实际的技术开发和研究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案,逐渐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发展,推动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

参考文献:

[1]陆莉芳.关于对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及应用的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

[2]李玉敏.工业控制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与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12(11).

[3]樊国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控制技术及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8).

信息网络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安全,端口扫描预警,网络异常行为预警

一、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网络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当前互联网络结构无序、网络行为不规范、通信路径不确定、IP地址结构无序、难以实现服务质量保证、缺乏底层自愈能力、难以实现组播和多宿连接、骨干网核心设备易受攻击、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网络可管理性差、设备越来越复杂昂贵等困扰。

基于以上问题,以往的补救措施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以往相比,信息安全保障呈现为主动的、智能化的、动态的信息安全态势[1]。因此,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未雨绸缪,争取主动,坚持技术与管理并举发展。从技术上讲,要在以往的分散封堵已发现得安全漏洞为目的得研究基础上,把网络与信息安全视为一个整体,从各方面开展大力度的研究,将整个网络体系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协议和模块等基础构件,与整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预警响应解决方案。在新的安全形势下,研究在网络安全领域有前瞻性的专题及拥有相应的核心预警与防御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二、系统模型架构

本文的研究构建了一个信息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我们从数据获得,数据分析,数据报警。这三方面具体阐述技术线路:

1、数据获得

即采用交换设备监听口接入,对网络流量影响很小。

2、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分为内核协议栈管理、数据分析线程、控制前端程序。

3、并行的数据分析及数据报警

对网络、系统、应用和服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赋予用户从任何地方通过管理端口进行安全、直接的管理和控制的支持能力,并对发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告警和响应的处理能力,从而达到保障被管理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三、端口扫描预警

本文从端口扫描的方法入手,研究其扫描技巧、扫描过程从而得到检测的方法。以下为本文的详细研究内容:

1、扫描器定义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可一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2、工作原理

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

3、常用技术

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有:TCP connect()扫描、TCP SYN扫描、TCP FIN扫描、IP段扫描、TCP反向ident扫描、FTP返回攻击、UDP端口扫描及NULL扫描。

4、端口扫描检测

为了检测秘密扫描技术(Stealth Scan),本系统用一个枚举变量表示新捕获的数据包中透露出的扫描方式(当然也可能是正常数据,并非扫描数据包)。该枚举类型定义如下:

其中的每个常量值代表了相应的扫描方式。

例如s UDP代表UDP端口扫描,s NULL代表半开扫描中的NULL扫描。系统中端口扫描功能中用三级双向链表存储一段时间内(时间窗口)的端口的连接情况或数据包传送情况。每一个源地址的一个特定端口到目标地址的一个特定端口的连接用Connection Info结构表示,这些Connection Info结构组成双向链表,表示连接队列。这个连接队列的头指针放在Destination Info结构中,而Destination Info结构表示特定目标系统。DestinationInfo组成一个双向链表,表头指针放在Source Info结构中,该结构表示特定的可能发起扫描的系统,该结构同样组成双向链表,表头则放在Scan List结构中,该结构定义如图1:

算法介绍:

算法描述图如图2:

算法过程说明:

(1)检测可疑地址

该段程序从最新捕获的数据包(Wincap的捕获函数为每个被捕获的数据包增加一个捕获时间)获取当前时间,并依次检测三级存储链表的每一个节点上存储的连接信息,判断是否该连接还在观测时间窗口内,如果不在,则释放该节点。

(2)插入新可疑地址

num Ports=New Scan(scan List,P,scan Type);

把新捕获的数据包结构及其相应的扫描类型插入三级链表的相应位置,并返回发送该数据包的计算机系统过去一段时间内新的连接数。

(3)检查是否为秘密扫描

如果不是秘密扫描方式,但是在过去的短暂时间内的相应源地址发出的连接数超过阀值,则认为该源系统正在进行扫描。

四、网络异常行为预警

网络异常行为预警目的是发现应用中的特定行为,本文的系统模型设计结合使用协议分析的方法,采用了类似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设计思想[2]。主要解析了HTTP协议、SMTP协议、FTP协议和TELNET协议。

1、HTTP

HTTP在设计时,主要强调协议的开销与速度,将其设计为轻型的高速协议,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客户发起联接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联接之后,客户发送服务请求,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传给客户,最后关闭联接,一次基于HTTP的会话完成。所以可将一个HTTP会话分为4个步骤:联接,请求,应答,关闭。

2、S MTP

SMTP的设计基于以下的通信模型:当一个用户提出发信请求后,SMTP发送方便与SMTP接收方建立一个双向的传输通道。SMTP命令由发送方产生并送达接收方,接收方送回对这一命令的响应。当传输通道成功建立之后,SMTP发送方通过MAIL命令发送自己的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地址。如果接收方同意接收,则返回OK应答。SMTP发送方接着通过RCPT命令发送收信人的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地址,如果SMTP接收方能识别收信人,则返回OK应答,否则返回收信人无法识别的应答,但SMTP会话过程仍将继续。如果收信人不只一个,这一步骤将重复,直到SMTP发送方与接收方确认完每一个收信人。

3、FTP

FTP是Internet上主要使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多个用户更好地共享数据或程序,有效可靠地在不同的主机间传输数据,使不同的文件系统对用户透明。RFC959对其作了详尽的描述。

4、TELNET协议

telnet会话过滤是建立在进行会话的用户名基础上的。在登录阶段,telnet服务器和telnet客户端的信息交换除了telnet命令,没有规定其他标准格式。这些信息是用于显示给用户的。这使检查login和password的提示符有困难。

大多数情况下,通过telnet连接传输,一个包里表示的数据量是很少的。例如,当用户在打用户名和输入命令时,每个字符正常是以分开包传送的。这使检查用户名和监视用户命令变得比较困难。

如果用户成功登录,从服务器端传送“last login”信息。若登录不成功,传送“login incorrect”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检测是成功登录还是不成功登录。只有在成功登录,telnet过滤器收集telnet连接的信息。

本文根据对以上各协议分析的分析结果,收集网络系统的特征参数,如网络中的MTU、报文数、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等协议特征[3],并将特征参数组织形成规则库,为检测和预警提供依据。

五、总结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端口扫描预警和网络行为异常预警技术出发,设计开发了信息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整个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是以入侵检测为核心的,容纳并联合了其它安全防护设备,统一进行入侵管理,支撑应急响应体系。

参考文献

[1][美]Chridtopher M King,Curtis E Dalton,T Ertem Osman-oglu.常晓波,杨剑峰译.安全体系结构设计、部署与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慧芳,张亚玲,王尚平等.协议分析与模式匹配相结合的IDS的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2007,(08):14~17.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篇8

摘 要:结合国内电力企业(供电企业、发电厂等)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应用实际,分析了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建立电力企业信息安全体系问题,探讨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有关措施,提出了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几点新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安全保障;安全评估;安全体系

1、前言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秩序正常运行的基础行业。电力行业的信息化从60-70年代开始的电厂自动化监控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的关键业务不断增长,因此信息化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也不断增强。电力生产与调度基本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控制,很多电力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电力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电厂、变电站减人增效,大量采用远方控制,对电力控制系统和数据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而另一方面,Internet技术已得到广泛使用,E-mail、Web和PC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同时病毒和黑客也日益猖獗。目前有一些调度中心、发电厂、变电站在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控制系统和数据网络时,对网络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在没有进行有效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与当地的MIS系统互连,甚至存在与因特网直接互连的现象,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保障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目的

信息系统在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自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电力负荷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科学计算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保障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3、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安全现状

(1)“信息孤岛”解除,导致信息失控风险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生产与管理部门、生产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部门单位建立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致使信息闭塞,形成了电力企业中特有的“信息孤岛”。造成了企业内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这种效率低下的企业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电力行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需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实行业务调整、流程梳理与优化,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为企业发展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然而“信息孤岛”的简单解除,使共享交互的信息失去了有序控制,如何实现对信息的科学控制,如何才能防止对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的破坏,就成了新的信息控制风险。

(2)简单安全产品堆砌风险

企业信息化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机构才可能做到专业化,同样保障信息化的稳定有效运行,也需要相应技术人才和机构去实施、去完成保障运维层面的管理。非专业的技术或管理者,受所掌握知识面的影响或者一些产品厂商的误导,在保障信息安全工作时,简单采购几款安全产品就以为完成了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正是这种单纯的对几款安全产品的依赖,会麻痹管理者和操作使用者的神经,根据“木桶原理”,当这几款安全产品中的一款产品失效时,却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势必会造成对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

(3)安全意识与技能不足的风险

企业管理者与运维人员,只是对业务比较熟悉,在遇到信息安全问题时却表现得束手无策,甚至在日常运维操作过程中,根本就不清楚或者无意识在安全模式下进行操作。这主要反映了主持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对信息安全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在遇到信息安全问题时,所掌握的安全技能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电力企业从生产的过程控制到电力的调度,各过程环节上一旦出现了非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将是致命性的。

4、信息安全保障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技术要求

(1)通过安全评估发现和预见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评估是发现电力企业现有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面临的安全威胁,识别现存安全风险的必要技术手段和过程,是制定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的前提,还是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有针对性采取技术措施的基础。安全评估需要聘请经过国家有关机构认证,具有安全评估服务资质的国内单位来完成对企业的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产识别、风险评估、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安全体系的评估、安全设备的部署及性能评估等。安全评估为安全体系架构的搭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2)搭建纵深防御安全保障体系

整个安全体系可以规划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全面涵盖了一个组织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安全要求。在已经有一定安全基础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独考虑为信息系统某个部分进行强化设计。在体系框架中,安全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机构建设和人员管理两方面内容,对电力企业内部的安全组织建设和安全岗位、安全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制度管理、资产管理、物理管理、技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上述两体系部分严格依据了国际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 17799的要求,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每一类规范。安全技术体系方面主要包括安全评估、安全防护、入侵检测、应急恢复四部分内容,这部分是对社会公认的PDR安全模型的又一最新应用,从技术角度对信息系统的这四种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而该体系的安全防护模块,在国际标准ISO7498-2安全体系结构理论的指导下,又分别从鉴别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完整性保护、抗抵赖等五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要求。

(3)信息安全保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层措施

本地访问控制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网关级的安全过滤检测技术,部署在内外网之间、不同重要网段之间,实现对访问行为的严格控制。电力企业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管理等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整合与调用,都需要在不同网段之间对这些访问行为进行过滤和控制,阻断攻击破坏行为,拦截攻击破坏尝试,分权限合理享用信息资源。

远程访问控制技术

电力企业员工在外出差,因为业务需要获授权远程登录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这属于正常的远程访问,然而攻击者在企业外部非授权展开的攻击,属于非正常远程访问。对远程访问行为,通过双因素动态身份认证实现VPN虚拟专用网络连接系统,完成在Internet上搭建虚拟专网访问企业内部资源的目的,同时可以严格识别和区分授权用户的权限,完全可以控制企业内部信息读取的安全性。

防病毒及入侵检测技术

病毒是一种进行自我复制、广泛传染,对计算机及其数据进行严重破坏的计算机程序。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企业各个生产、经营和管理岗位,上网用户在进行多种数据交换时,随时可能受到病毒的攻击,随着电力工业走向市场,与外界网上交流越来越多,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业务、交换数据等都有可能感染病毒,并在企业内部网络上不断扩散。必须在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用全网全面防病毒策略,建立计算机病毒管理中心,按其信息网络管辖范围,分级防范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病毒预防、检测和病毒库的升级分发等环节统一管理,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防止和控制病毒的侵害。

身份认证技术

电力交易系统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系统,它必须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在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中,作为市场成员交易各方的身份确认、物流控制、财务结算、实时数据交换系统中,均需要权威且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电子商务也逐步扩展到电力营销系统、电力物质采购系统、电力燃料供应系统等多方面的应用。因此,建立对企业员工上网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认证,对系统中间键业务进行安全审计,并开展与银行之间,上下级身份认证机构之间进行认证,同时与其他需要身份认证机构之间实现交叉认证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隔离技术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与技术论文 篇9

一、防火墙技术

气象信息网络具有不稳定性、复杂性及多样性等特点,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病毒入侵的风险,为了降低病毒干扰的风险问题,就要在气象信息网络上配置防火墙,通过局域网防火墙来对气象信息网络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由于防火墙是不同网段信息传输的出入口,因此可以参考网络安全的相关措施来对用户的互联网历史记录进行监督,暴露用户点,为气象网络安全进行检验,从而实现对气象部门的网络安全提供保护[1]。气象局可以结合硬件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将互联网和气象局内部数字专网进行连接,充分发挥防火墙的管控功能。同时防火昂是对网络安全域间部件和不同网络的组合,为网络间信息和安全域信息的唯一入口,因此可以参照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政策来控制流经网络信息流,其自身也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为实现网络安全,并为信息安全提供基本的服务,防火墙通过发送互联网信息工作方式,有效识别危险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信息。

二、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为了确保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就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来记性呢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才能充分发挥保障体系的效能及作用,并将管理工作作为其重要突破口,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做到对安全产品的合理配置,并通过口令来对用户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并做好系统内部各项数据资料的备份,一旦系统出现安全漏洞则应及时进行修复,避免系统内部重要数据得丢失[2]。除此之外,对使用者的终端运行构建保障机制,确保用户的终端运维功能做得到标准化与流程化运作。为了避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还要加强对风险管理,对于一些风险较小的因素可以不用采取专用安全措施来处理。对危险程度较低风险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而对于严重风险,如对气象信息网络造成严重攻击的则需要采用最高级别安全防护措施,消除风险,并降低风险的危险程度,确保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3]。

三、加强网络控制

为了确保气象信息系统安全,通过对网络访问控制的设置,防止非法入侵和访问网络系统。首先设置入网访问控制,对目录级别、网络权限及网络信息等进行严格控制;其次还要做好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如有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了避免对气象信息安全造成影响,在数据破坏时可以通过备份数据恢复;再次,还要通过信息加密技术来加强对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加密处理,信息加密技术是确保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古典密码及单钥密码系统来进行信息加密,维护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4]。最后,还要加强对气象信息安全检查,避免危险因素进入系统内部,并实现对内部网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气象信息网络安全。

四、结语: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是气象行业在信息化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为了解决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就应该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对技术安全管理的更新,构建完善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潮宇,陈骥,林忠.宁德市气象信息网络的现状及安全策略[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1):179.

[2]杨菊梅,李磊,张明,刘匀同.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现状及防范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09):140-142+144.

[3]张翼,林镇国,陈晓敏.提高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性的技术应用[J].广东气象,2008(05):50-51.

[4]王成国.青海省气象信息网络优化及安全策略研究[J].青海科技,2002(05):45-47.

★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简历

★ 计算机网络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论文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性别在工作中的不平等

★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论文

★ 《高等教育》阅读及答案

★ 高等教育导论心得范文

★ 成人高等教育自我鉴定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篇10

昂楷科技接受深圳报业集团《追梦深圳》专访

引领数据安全技术潮流 完整构建中国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是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与生俱来的,而随着IT产业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信息网络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权的危险性也进一步显现出来,不久前发生的“棱镜门”事件,引发了全球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大讨论,这个被称作“棱镜”的监控项目被曝光后,引起国际舆论和民众纷纷谴责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状况敲响了警钟。

据斯诺登供述的情况可知,谷歌、微软、苹果、雅虎,Facebook等美国IT公司均涉足到美国棱镜项目中,这些公司在美国政府的操纵中,涉嫌向美国国家安全局开放其服务器,使美国政府能轻而易举地监控全球上千万网民的邮件、即时通讯及存取的数据。在我们庆幸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我们或许已经身在险境,从信息系统的生产者,到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者,再到服务的提供者,在整个长长的供应链中,谁都有机会接触到我们提交的数据(包括机密数据),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在信息产业的高速公路上,如果我们继续甘心于依赖别国,我们可能就会成为温水中被煮的青蛙,在毫无知觉中渐渐耗尽自己防御的能力。

国内政企盲目选择国外电子产品,国内网络和信息系统大量使用外国信息技术产品。据统计,思科的设备在我国网络中,尤其是在网络核心节点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微软的操作系统在PC领域垄断了市场,IBM的主机主宰了银行信息系统,甲骨文的数据库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信息安全缺乏战略顶层设计,国家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能力不足的背后,是中国信息安全顶层战略设计的缺失,政企相关人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从业者在实践中却常常急功近利,怎么赚钱怎么来。“棱镜门”事件告诉我们,如果只有投机而没有战略,就谈不上博弈。自身的安全就无从谈起。

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虽然大多已达到实用水平,但是在许多指标上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还亟需提高。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科技创兴前沿阵地的深圳,这里孕育了众多知名中国网络信息高科技公司。但是,就是有这样一家公司——昂楷科技有限公司,在这瞬

息万变的网络安全领域中,昂楷科技已经默默耕耘数载,他是厚积而薄发的典型代表。从昂楷诞生之日起,时至今日,他已成为信息安全产业中的一颗闪亮的新星。

千里之行始于激情坚定创业源于梦想

激情时代为这个社会的有志之士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0年以后的中国是一个敢于大胆改革和创新激情横溢的生机勃发的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取得了火箭式的迅猛发展。2008年,中国网民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网民继续快速增加,已超过美国全国总人口。互联网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完全隐患,瞄准了网络安全这项国内的朝阳产业,在华为安全核心技术部门工作了整整11年时间的刘永波被自己内心的创业激情所激励与牵引,果断放弃了在华为的优厚待遇与光明前景,选择了一条既充满机会也充满风险的自主创业的追梦之路。

他充满着创业的激情,充满着为中国信息安全做贡献的热情,虽然当时还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的选择,但是他义无反顾的走着自己的路。

他掌握着先进技术,了解国际市场,又熟悉中国国情,急切地想投入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大潮中。改变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受制于国外公司的危险局面,努力的打造中国自己的安全产业链是刘永波一直以来的梦想与信念。

“中国的信息安全需要由中国的厂商自己来搞,不能假手与别人”这是刘永波最爱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人生最坚定的信念,他始终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信息安全结合在一起,正是出于这份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信念,对自己创业的那份激情,很快就凝聚了业内很多顶尖的专家学者一起为其共同的梦想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走着他们所坚持的创业之路,就这样,昂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

我们都深知创业之初的那份艰难与痛苦,但是在昂楷人看来,此时他们乘风破浪的奋斗苦楚,为的是将来挂帆济海的收获喜悦。

宁静为力创新是魂

我们都知道宁静以致远。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智慧,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

每个走进昂楷的人都会被他的宁静气质深深的所吸引与感染,宁静、淡薄、勤奋,智慧已经成为昂楷独特的风格。在信息安全领域默默耕耘的几年中,每一个昂楷人都知道自己肩上背负的责任重大,而且这种责任的重量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因此,他们每时每刻,始终如一的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张扬,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勤奋安静的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的生活工作作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唯有不辞辛苦,才会有收获的希望;唯有厚积薄发,才会有创新的成功。

昂楷人的宁静是高远的,是坚韧的,是实在的,更是幸福收获的。

在这份宁静中,心怀无比巨大的勇气,以国家大业民族安危为己任,承载起发展中华民族安全产业的重任;在宁静中,昂楷风雨兼程,夜以继日,默默耕耘,终于从一粒破土而出的种子长成了一颗硕果累累的大树;在宁静中,昂楷深知自己背负的国家与社会之使命: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的安全产品和最佳实践服务,成为中国领先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专业研发商,提供最领先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最专业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最中国化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完整构建中国人自己的信息安全世界。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立足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多年来,自主创新一直是昂楷孜孜不变的追求,技术是根、人才是本、创新是魂,是昂楷的真实写照和生存发展之本。

昂楷清楚地明白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使昂楷人深深认识到,如果不能通过自主创新掌握相对领先的技术,企业的元气将随着他人的产品技术创新而丧失殆尽。这一道理在昂楷的成立之初已经成为公司无时无刻的警钟,敲打着每个昂楷人去探索,求创新。

无论是什么行业,都需要有自己独到的技术,更不用说昂楷涉足的高新尖的高技术产业,更是只有依靠自己的高技术,不断推出自己的高端产品与服务,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打破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被国外安全巨头垄断的窘境,最终实现中国的网络安全有中国的企业来掌管的终极目标。

创新的源泉来于人才,人才才是创新的根本,所以昂楷公司在不断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招纳着全国乃至世界业内资深专家凝聚在昂楷的旗帜下,为同一个

目标与梦想奉献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

这里的每个人无疑都有着渊博的知识,崇高的品德,敏锐的视角,活跃的创新思维。目前,公司已经凝聚了一支约50人的资深网络信息安全与电信背景的专家团队,全身心投入于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宁静之中,积聚力量,这无疑为未来昂楷科技攀得更高,走得更远提供这源源不断的精神思维动力。

昂楷科技始建之初,中国信息安全公司算是在起步阶段,处于不断地学习追赶外企的阶段,自主企业的技术不高、市场规模不大、国人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昂楷科技的创业者们深知,中国的信息安全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之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于是,从那时起,自主创新的精神就在昂楷深深扎下了根,数年来一支引领着昂楷不断开拓进取。

昂楷科技自主研发的WEB应用漏洞扫描系统JSKY已经为业界广泛使用,已被国内外多家安全服务提供商所采用;相继推出具备行业特色的ANKKI AAS数据库多重审计系统及FES文档智能加密系统等系列产品,ANKKI-AAS审计数据通过网络完全独立地采集,这使得数据库维护或开发小组,安全审计小组的工作进行适当的分离。而且,审计工作不影响数据库的性能、稳定性或日常管理流程。审计结果独立存储于ANKKI-AAS自带的存储空间中,避免了数据库特权用户或恶意入侵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干扰审计信息的公正性,其综合性能与技术全国领先。昂楷 FES文件智能加密系统,是国内较早的可为企业核心电子数据资产提供全方位内容安全防护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上述技术产品已在我国政府、金融、军工、医疗、教育、企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运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国家的军事、经济与社会安全贡献这着自己的力量。

在这几年内昂楷先后获得了国际顶级Web应用安全组织OWASP理事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信息安全联合研发基地;华为战略合作伙伴等资质,有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资质。

宁静永存昂楷,在宁静中,昂楷人不断体会着更广阔的世界,起步之时,心已飞越千山万壑,心比路远,智者无疆,德行天下。

创新永无止境。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已经伴昂楷走过了数个春秋,未来,他仍将不断探索尝试,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永远进取并超越自我。

跟市场动态随顾客随需

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很多企业都在大谈特谈,“客户是上帝”、“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服务于客户”,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和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中,以客户为中心,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落实起来需要有很大的决心与执行力。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先后经历了开始启蒙阶段、到九十年代的开始发展阶段,再到2000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走向正规阶段,从这段历史发展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

不管信息安全事业也好,产业和市场也好,其发展与整个国家信息化发展及国家相关政策关系极大。正像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过程一样,信息安全事业也有个发展过程,有其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其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主动。尤其重要的是要了解我国的特点,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为基础来看问题。

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而促使本土的网络信息安全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可喜成果。随着世界网络信息战的发酵,相信信息安全问题会得到更多重视,未来中国对自主开发生产的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会持续高速增长,产业与市场会很快的扩大。

昂楷高层领导对当前安全市场形式、所面临问题以及昂楷的应对策略一一做了详细分析,漏洞的出现到大规模蠕虫出现的时间越来越短,对文件加解密,文件传输终端安全的需求,企业对数据库安全管控的需求日趋增长,规模会越来越大。安全问题加安全事件构成了当前信息安全市场的需求,昂楷紧随市场需求而动,在提供安全的软硬件的同时,更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安全服务。

公司始终坚信保护客户的核心资产——数据,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昂楷与安全行业联盟及行业市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为客户提供安全产品全过程咨询服务,包括业务需求确定、安全产品需求确定、安全产品选型、安全产品部署规划、安全产品运维机制建立等内容。帮助客户花费合理的资源,获得合适的安全产品,并且确保安全产品能真正起到效果,最终满足业务的安全需求。

昂楷科技用数年的时间向众多企业用户证明了自主创新品牌网络安全系统的真正价值,从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多重审计系统AAS,文件智能加密系统FES,网页防篡改系统WDS,医院防统方系统,这些产品能够随时跟进用户变化发展的动态服务需求,深入挖掘企业未来安全管理系统需求,满足企业用户不同时期的需求和提供持续的服务关注,这一做法使得昂楷科技赢得了地方政府、教育机构、金融机构、医疗机构、贸易机构等众多政企用户的高度认可。

昂科科技依靠不断的自主创新,随顾客所需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全时辰,全过程的安全服务。2010年,昂楷科技公司获得开源WEB应用安全项目峰会授予的“电子制造行业最佳安全运用服务奖”,2010年取得了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资格。

精确分析市场,时刻把满足顾客需求放在创新工作的第一位,全心,全程,全时的为顾客服务,这无疑是昂楷科技今日取得成功,更是未来昂楷要成为网络安全帝国需要执行的基本之策。

仔细品味昂楷科技,你会觉得他是一位与世无争的谦谦君子,有着宁静谨慎的气质与品格。他更是一位学者,一位智者,一位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历史担当者,作为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新星与技术领跑者,他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奋斗着,奉献着。昂楷科技“保护客户的核心资产——数据,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完整构建中国的信息安全是我们的光荣使命”的坚定信念已经与公司的发展融于一体,他承载起发展中华民族安全产业的重任,他始终愿意挺立在信息安全产业的潮头浪尖。

他有一个无比强大与和谐的团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将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昂楷的旗帜下,共同造就了今天昂楷科技的成功,他们更是居安思危,每时每刻都在为昂楷明日的更加辉煌而殚尽竭虑,努力拼搏奋斗着。

我们坚信昂楷科技一定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最终实现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完整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中国信息安全世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羊圈的趣事小作文下一篇:冀教版小学美术说课稿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