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节日教案:过新年(精选5篇)
小班节日教案:过新年 篇1
小班节日教案:新年的糖果
设计意图:
糖果是小班孩子们最喜欢、最容易接触到的一样食物,特别是要过新年了,超市里的糖果品种更多了,在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也搜集了各式各样的糖果,对糖果的基本特征已有所了解,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并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糖果,体验成功的快乐,体验过节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了解糖果的基本特征。
2、体验共度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熊毛绒玩具、橡皮泥、糖纸若干、每组一只盘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新年礼物
师:马上要过新年了,有只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它的新年聚会,我们送礼物给它好吗?送什么礼物呢?(幼儿讨论:糖果、蛋糕、玩具、衣服等)
价值分析:以参加小动物新年聚会的情境吸引孩子,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孩子积极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
二、做糖果
1、出示糖果,幼儿观察
老师拆开做好的糖果,让幼儿观察糖的形状以及糖纸。
*价值分析:通过观察使孩子们对糖果的形状等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为下一步的操作活动作铺垫。
2、讲解示范制作糖果的方法
A:取一点橡皮泥,搓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然后用糖纸包起来,两端旋转紧。
C:把做好的糖果放在中间的盘里。
价值分析:小班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经验很少,教师必须对孩子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在模仿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D:请个别幼儿尝试包一包。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一起完成作品。
三、送糖果:
把做好的糖果送给小熊,并祝小熊新年快乐,一起唱歌曲《新年好》。
价值分析:与活动开始部分相联系,让孩子们体验一起分享、一起过年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各种制作糖果的材料,使孩子们的技能得到巩固、游戏得到延伸。
小班节日教案:过新年 篇2
[教学理念]预设这课时, 我力求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让学生自己感知、表现、享受音乐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 感受并掌握歌曲节奏、力度等。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其他艺术 (舞蹈、美术)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会“唱”《过新年》, 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乐句“鞭炮声声锣鼓响, 唱歌跳舞多欢畅”的节奏及清晰的咬字吐字练习。
[教学方法]在学习新歌时先“听”后“唱”, 引导学生观察、搜集、交流学习成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鼓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阶段目标:承接上课, 以话说春节的形式导入新课。】
随着《新年好》的乐声, 师生一起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好, 新年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辞旧迎新的节日。它们的日期、庆祝的形式不同。你们知道吗? (预设学生回答:外国的圣诞节, 中国有春节……)
师: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辞旧迎新的节日, 我国民间把春节叫做“过年”, 今天我们就在歌声中感受一下我国过年的喜庆气氛吧。
二、学唱新歌:追寻音乐的形态美
1. 欣赏歌曲
【阶段目标:聆听中感受情绪, 在旋律伴奏下进行各种活动, 加深对歌曲的记忆。】
播放《过新年》的配乐录像, 学生听音乐并观看画面。
师:看过了热闹的节日景象后, 请你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过年时最吸引你的有哪些活动?
耍狮子、舞龙、扭秧歌…… (预设学生回答)
师:能否随着《过新年》的音乐, 模仿做些有趣的民俗活动?
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 教师到学生中间指导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 学生试着模仿耍狮子、舞龙、扭秧歌等。
一组同学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扭秧歌”, 教师为表演的同学分发“舞龙”道具──龙头;其他同学用“la”轻声跟唱歌曲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用哼唱的方式唱出刚才活动中播放的旋律片段。 (师用规范的口型及演唱方法, 示范学生应该记住的音乐片段。) 师:同学们记住了这首歌曲的大部分旋律, 下面请大家认真听音乐, 我们用“la”这个音完整地练唱一遍歌曲的旋律。 (生跟着音乐练唱歌曲旋律。)
2. 学唱歌词
【阶段目标:通过听、忆、视唱等形式, 让学生在“唱”中学会新歌。】
师范唱, 生和唱《过新年》。 (多媒体出示歌词)
(提示:聆听歌曲, 听辨歌词, 按节拍朗读歌词。如“过新年呀, 咚咚咚咚咚呛”、“鞭炮声声锣鼓响”等。)
教师手势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唱出“咚咚咚咚呛”, 引导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并小声哼唱, 可用手指做鼓具在自己的腿上敲一敲。
(提示:仔细看歌词, 按教师的要求合作演唱歌曲。)
学生看歌词轻声练习唱歌词, 师生共唱“咚咚咚咚呛”的部分……
三、课堂扩展:品味音乐的创造美
【阶段目标: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 练习有感情地演唱, 通过各种活动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气氛。】
1.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过年的情景, 在过年的时候哪些打击乐器最能表现出热烈喜庆的气氛呀?并展示锣、鼓、镲, 把节奏谱展示在黑板上。请学生按照节奏视谱、读谱并演奏。
安排第一组同学演奏小鼓, 第二组演奏锣, 老师和其他同学演唱。
教师播放伴奏音乐, 指挥学生演奏并演唱。学生完整地演唱、演奏……
2. 展示与过年相关的文化活动
播放《春节序曲》的录音, 作为背景音乐。
师: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 人们用欢乐的歌声、用动人的舞蹈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还会用哪些特别的东西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祈盼与祝福。 (提示:窗花、春联、福字……)
师: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 让我们一起倒计时:10、9、8……
师生齐呼:过年了!最后让我们用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祝福……
小班节日教案:过新年 篇3
活动目标
认知方面知道:
1、新的一年是2019年,是猪年。
2、过年时要敲锣打鼓放鞭炮,家家挂福字,贴窗花,挂彩链、彩旗,放气球等。
3、过了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4、让幼儿了解新年的由来,感受新年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新年。
语言方面:
1、能把新年看到的喜庆景象,大胆地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周围的人听。
2、能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并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
3、丰富幼儿的词汇,会说简单的祝福语,收到礼物时说谢谢等。
动手操作方面:
1、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我国传统文化、民间习俗。
难点:
1、能把新年看到的喜庆景象,大胆地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周围的人听。
2、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过年啦”主题活动墙。
2、制作彩旗、彩链、鞭炮、贺年卡等。
3、发动家长带一些布置环境的材料(气球、灯笼、中国结、福字等)。
4、剪贴窗花,布置喜庆的走廊。
活动过程:
认识新年
社会:新年到 谈话:要过新年了 科学:新年我知道
迎新年
歌唱:新年好 儿歌:新年到 谈话:怎样过新年
韵律活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科学:冻冰花
手工活动:粘贴彩链、彩旗 棉签画:鞭炮
制作:鞭炮、贺年片 师生共同布置喜庆的新年环境
庆新年:和大班哥哥姐姐共庆新年
1、看大班哥哥姐姐表演节目。
2、和大班哥哥姐姐找朋友。
3、互送礼物。
4、说祝福语。
5、给爸爸、妈妈送贺卡,说祝福语
长大一岁了:
谈话:小时候的我 社会:我长大了
谈话:我会说、我会做……
儿歌:大一岁了、我会了 歌曲:我长大了
教学反思
1、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为了给孩子们的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认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长大一岁了”四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谈话、歌曲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布置活动环境、制作新年贺卡进一步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以开联欢会的形式庆祝新年,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最后以谈话形式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的意义。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学习、有礼貌的乖宝宝。当谈到“我又长大一岁了”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这个说:“我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了。”那个说:“我能帮爸爸妈妈干好多事,能扫地板,还会穿鞋、提裤子-----”还有的说“我不用大人抱”“我会给爷爷奶奶搬椅子”,还有的孩子 “我能帮老师收拾玩具,给小朋友系纽扣”,还有的说“我能自己画画了”------每个孩子的话语都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预设的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说明这个主题活动选得好,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对以后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在这次主题活动中,老师的理念进一步更新,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幼儿的活动,达到了资源共享(材料、环境、方案……),通过合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提高了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老师的参与意识。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这次活动,不单是老师和幼儿互动,也让家长积极地“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A、要尊重家长。B、向家长介绍配合工作的方法。C、让家长参与的目标要明确,任务不能过于频繁。D、活动后展示成果,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参与使孩子得到了什么、知道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 使家长变被动接受为自动参与。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过新年啦”这个主题活动的确立,附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所以整个活动开展得很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预期目标完成得很好。但在开展主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认识新年时,因为幼儿年龄小,对过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很少甚至没有,我们只是通过谈话、儿歌、歌曲和一些简单的图片来开展活动的,对孩子来说有点说教,所以掌握起来很吃力,虽然最后孩子都会说了,但是,是通过老师反复地“填鸭”才获得的。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为幼儿考虑一些,多为幼儿准备一些直观的影相资料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人们庆新年的一些活动和习俗,直接地获得知识和经验,像后三个环节一样“直观性”强一些、参与性多一些、操作性多一些,老师的“说教”、“填鸭”少一些。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亲自感受同“说教”、“填鸭”相比,结果一样,但过程不一样,对幼儿的发展也不一样,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幼儿的能力发展了,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活动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多了。
有关过新年的节日的喜庆作文 篇4
有关过新年的三年级作文:节日的喜庆
元旦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
那天下午,我想吃水饺,于是奶奶就给我包水饺,她拿出一枚硬币说:“这枚硬币代表着平安,谁吃到它,这一年都会很平安。”说完,奶奶把硬币洗干净,包进水饺里。水饺包好后就下锅了。不一会儿,水饺煮好了。我看着这一个个热腾腾的水饺,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马上把它们吃完。突然,我发现有个水饺要比其它的大很多,心想: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吧?还是交给母亲大人来“处理”吧,
小班节日教案:卷爆竹园 篇5
《过新年》的主题目标是以各种方式参加节日活动,体会节日的快乐。所以在系列迎新年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的特征,选择了让幼儿在卷爆竹的活动中尝试和同伴一起做游戏,体验新年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初步会唱《卷爆竹》这首歌。
2、根据幼儿的亲身体验,尝试用舞蹈的动作来表现出《卷爆竹》以及放鞭炮的情景。
3、和同伴一起玩《卷爆竹》的游戏,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不一的色纸若干
2.教具:大爆竹
3.辅助材料:卷纸筒、饮料瓶、牙膏盒、易拉罐、薯片盒等
4.音乐《卷爆竹》
三、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猜物,激起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可是他不愿意出来,他想先让你们听听他的声音再猜他是谁。(放爆竹音乐,听两遍)
我们宝宝的小耳朵可真灵,都猜出了是爆竹,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好不好?
(师幼齐喊:爆竹爆竹请出来!爆竹爆竹请出来!)
(二)模仿爆竹
重点提问:
1、那爆竹宝宝长什么样呢?
2、爆竹宝宝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学一学,然后引导幼儿把小耳朵堵好。兹,砰啪)
小结:每当过节的时候,我们中国有个习惯,喜欢放爆竹、烟花来庆祝我们的节日!使我们的节日很热闹!很喜庆!不过,放爆竹对我们小朋友来说是有危险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就像刚才那样,我们要堵住耳朵、张开嘴巴,然后离放爆竹的地方远一些!
(三)欣赏歌曲《卷爆竹》
1、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爆竹放完了,我们自己卷一个好不好?
(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重点提问:
(1)、歌曲里是怎么卷爆竹的呀?
(2)、谁能勇敢地上来表演啊?
小结:你们的小嘴说得可真好,我们一起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来卷几个!慢慢卷,往里卷,一步一步向前进,爆竹卷的紧又紧,卷呀卷,我们卷成一个大爆竹。
2、根据歌词内容边做卷爆竹的动作,边集体念歌词几遍。
3、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4、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轻声地演唱几遍,并尝试配上自创的动作。
(四)游戏卷爆竹
播放音乐,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延伸活动:
【小班节日教案:过新年】推荐阅读:
《过新年》小班主题教案03-22
幼儿园小班节日教案《元宵节活动》10-22
幼儿园小班社会过新年教案07-12
小班主题精品教案《过新年》及教学反思03-06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分享节日的快乐》及教学反思09-27
小班园本节日书12-23
小班一起过生日教案03-01
小班新年好教案02-20
小班语言教案《新年礼物》09-12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