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最新解读

2024-10-19

十九大报告最新解读(精选7篇)

十九大报告最新解读 篇1

新出炉的十九大报告,告诉你如何写出经得起检验的好报告

1主旨立意:重在统揽全局、高屋建瓴

党代会报告是对过去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工作的总结,是对下个阶段发展的规划部署,从这个层次来讲,报告整体立意体现的是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效果,这就要求起草时要立足全局、高屋建瓴,具体讲,至少要达到三点:

第一,站立点高。站位影响定位,就像盖房子,是站在盖万丈高楼的角度还是盖田间小屋的角度,这个设计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十九大报告整体可以看出,其始终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这样的高度来设计和铺开的,报告有多处这样的描述:

比如,报告开头就鲜明的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三部分开头:“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纵深感强。从时间维度上看,党代会报告前后贯穿近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总结和部署,这就要求要体现很强的纵深感,行文落笔要大气磅礴,始终以历史、未来的视角来总结、反思和展望。

比如,这次报告第一部分开头这么描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在叙述完五年工作成绩后,接着又把视角进一步拉伸,写道:“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又如,第二部分开头这样写道:“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 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些描述都很有纵深感,视角始终把握得很准。

第三,中心突出。党代会报告首先就是要突出大会主旨、体现大会主题、明确大会方向,以便统一思想、凝聚意志。特别是十九大召开的时机特别关键,要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问题,大会报告更要做到中心突出。

比如,报告开篇明确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又如,报告在第二部分开头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了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2整体结构:重在匀称干练、衔接紧密

第一,注重常规顺序。一般的顺序就是先回顾总结、再问题剖析,然后提炼经验,最后展望部署,这是最基本的结构。从十九大报告的结构看,大体也是坚持这个脉络,立意更高远、内容更丰富、体系更科学。比如,十九大报告的提纲: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第一部分是回顾总结、剖析问题、提炼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地位,第二部分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必须”,实现伟大梦想“三个必须”,第三部分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第四部分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第五部分从六个方面对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进行深刻阐述,第六部分从六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行了强调,第七部分从五个方面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第八部分强调从七个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九部分就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要论述,第十部分强调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一部分强调了“一国两制”,第十二部分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十三部分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注重比例分配。各个部分的篇幅分配,总体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均衡原则,各大部分总体篇幅差不多;一个是内容原则,依据实际分量进行调整。这一块比较好理解就不在赘述。

第三,注重统筹把握。对于过万字的稿子而言,要特别注意前后的统稿,切忌交叉、重复、累赘。特别是对于党代会报告这样的文体,同样的业务方向前后可能都会涉及,这就要注意把握好叙述方式方法。

比如,十九大报告中同样是论述经济,大家可以比较下以下两段。

一个是总结性质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一个是展望性质的:“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3内容论述:重在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报告结构确定后,下步就是逐段撰写了,就党代会报告这个文体而言,写的内容不同,需要把握的也有所区别。

第一,回顾工作,既有成绩肯定也有问题剖析。如何看待成绩、怎样对待问题,是党代会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个方面。十九大报告在回顾工作时,做到既客观评价取得的成绩,也清醒定位存在的问题,这是科学辩证的应有尺度。比如,在回顾成绩时,报告写道:“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而在剖析问题时,报告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 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现在,各级对坚持问题导向越来越重视了,大家在起草党委报告时要注意这方面的把握。

第二,总结经验,既有感性描述也有理性提炼。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指导实践。从十九大报告内容看,对近五年取得成绩的经验有明确的认识。即:“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基本方略也进一步进行了归纳提炼: 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部署任务,既有宏观勾勒也有近景素描。好的任务部署,应是宏观与微观、抓点与带面的统一。从十九大报告来看,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比如,第四至第十三部分则依次进行了具体描述,既有宏观也有微观,使人既感到报告的方向性、战略性,又明白落实的操作性、层次性。

4风格手法:重在体现特点、突出亮点

不同的文体,写作手法也必有所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当然,对于党代会报告这类大型稿子而言,手法肯定是多样的。下面,我们看看十九大报告展现的几种写作风格:

第一,并列式与递进式。并列式,就是聚焦一个中心,区分几个层次同时展开论述。

比如,报告第一部分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绩时,区分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十个方面进行论述。

递进式,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层层递进进行描述。比如,报告第二部分有这么“三个深刻认识”: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以上层层递进论述我们党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第二,评论式与展望式。评论式,主要是总结工作时用以评定取得的成绩。比如:“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再如“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望式,主要是叙述下一步努力达到的工作目标。比如:“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词句描述:重在感情充沛、富于质感 有人说,近几届党代会报告用词越来越灵活了、越来越接地气,像十八大报告中出现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天蓝、地绿、水净”,一度引起热议。这次报告同样不例外,感觉词句描述同样精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高度。就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引领航向的新理念新战略。比如这次报告鲜明地提出一个新词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有尺度。就是该立场鲜明的毫不含糊、该严肃态度的划清底线,体现了党代会报告的严谨。

比如,现场致以热烈掌声的这一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第三,有温度。报告穿插了不少带有丰富感情的话语,使现场听众有很强的现场感,对触动思想有较大的作用。

比如,报告开篇这样讲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又如,报告这样叙述:“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些语句都给严谨严肃的报告加入了一点温情元素,大大提高了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值得我们仔细领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十九大报告(提纲版)

报告题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9、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11、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五)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一)推进绿色发展。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2、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4、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5、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八)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报告,这四个新概念很重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今天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

报告提出了四个重要概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4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这19个新提法你一定要知道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3万多字的报告,这19个新概念、新提法:

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02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0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0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06“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0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0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09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10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12打铁必须自身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

13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14留置取代“两规”

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15防止和反对“八个主义”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16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17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18“六个任何”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1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新时代,一起加油!十九大报告:习近平直抵人心的这19句话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6、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7、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1、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12、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13、打赢蓝天保卫战。

14、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

15、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16、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17、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18、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9、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十九大报告最新解读 篇2

关键词:十八大,满意,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让我们的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让我们的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表明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当然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呢?当然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怎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进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教育包括很多方面,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学生的管理者,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要做到以下几点,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生满意是根本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大学教育和管理连学生都不满意,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一个让学生不满意的学校会让学校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从而限制学校的发展。所以,满意的教育要先让学生满意,让学生满意,首先要让学生有主人翁的地位,让学校管理闪现人性的光辉。关注细节、尊重规律、落实常规、强调个性,以父母之心办学校,以父母之心做教师,以“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学校发展培养目标。在学生管理中体现关爱,在辅导员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每个人在大学里都能够展示自己,都能够有释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满意,还需要培育勃发愉悦的学校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同样是一所学校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走向成熟的最肥沃的土壤。利用校园文化的平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精神文化的学习相结合,在大学生校园里感受幸福感和归属感。要积极地强化班级、寝室以及各类集体的概念,让“90后”大学生体会集体的温暖,体味团队协作的观念,多多结交朋友,让每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得到锻炼,从而让学生从内心对大学教育和管理充分认可,把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从意识上捆绑到一起,让学生满意学校,满意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家长满意是前提

1.尊重家长的教育参与权,切实发挥家长的作用。家长在高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理解、配合、合作和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其中,参与管理是家长与学校关系的最高境界。比如高校可以开设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与活动、听课、参加某些行政会议,让家长充分了解、理解我们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决策、育人理念和方式等也可以多听取家长的建设性意见。某些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让学校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也避免了以后对学校工作的一些误解,而影响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2.保护家长的教育发言权,切实解决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尊重家长的意见是学校摆正服务地位的关键。学校如果只注重办学质量的改进,而忽视了倾听家长的意见,就像工厂只注重生产研究不注重研究客户的需求一样,长此以往教育工作就会失掉服务对象的信任。而保护家长的发言权最好的策略,就是广开言路,切实解决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化解矛盾,赢得支持。因此可以开设各个部门的家长接待日,作为辅导员,家长咨询时一定要态度好,耐心讲解,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和家长同样关心重视孩子的教育。各部门也要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让家长看到学校改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此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3.不断加强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努力创办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教育前进的表现,也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更大的信心。对学校而言就是要将创办优质学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创办优质学校是家长最大的也是最终的教育期望。优质教育的概念是相对的和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起点和内涵,我们要抓住本地区的特点,围绕名校协办、传承创新、资源优化、争创一流的原则努力创办优质学校。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满意是目标

我们的教育要配合社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教育不但要在学校里做好办学的各项工作,而且要时刻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了解当前社会新的发展观等重要动向,要与时俱进,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确保教育有良好氛围;做好纠风工作,确保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肯定;做好网上媒体工作,广泛动员师生参与网上测评;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确保无上访、投诉事件发生;做好教育服务工作,让家长和社会满意。把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与维护教育形象结合起来,教育形象、学校形象、教师形象,三者融为一体,密切相关。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的方针指引我们前进,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天津教育,2009,(8).

[2]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世界华商经济年鉴[J].高校教育研究,2008,(2).

[3]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Z].2012.

[4]王德勋.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4).

[5]徐新华.浅谈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3).

[6]陈联群.李朝鹏,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3,(01).

十七大报告专题解读(18则) 篇3

房屋拆迁归档优先

近日,宣武区档案局和区建委共同制定了《北京市宣武区城市房屋拆迁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城市房屋拆迁档案归档范围、整理和保管要求、文件的适用范围、相关部门的职责等。

移民档案 全部进馆

10月9日,密云县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将1992~2006年形成的1466卷(册)档案全部移交到县档案馆。这些移民档案为1958年以来形成的密云水库移民搬迁纠纷问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考证历史服务现实

近日,昌平区档案局、区党史办共同编纂了《北京市昌平区重要会议资料汇编》。该书记录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群代会等四个系统1949年至2006年的会议资料,是一部查考历史,服务现实的工具书。

规划档案建筑历史

11月8日,朝阳区档案馆接收区规划委档案1915卷。这批档案记录了朝阳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土地资源规划使用情况,为今后土地资源的规划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崇文街道建档新措

最近,崇文区龙潭街道工委、办事处投入经费15000余元,为每个社区配备了档案装具等,并组织社区兼职档案员专题培训,且在《龙潭社区报》上出版专栏,扩大了宣传范围。

村官研讨农村档案

10月24日,大兴区档案局就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14个镇的档案员和4个新农村试点村的村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档案宣传一举两得

最近两年,海淀区档案局业务人员成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文秘班的授课老师,专门为大学生讲解《档案管理学基础》。这种方式既为档案宣传拓展了新的方向,也提高了档案业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

爱潮涌动温暖寒冬

11月5日,怀柔区档案局举行了“不让一家受寒,方为天下之暖”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局28名职工共捐款4150元。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个人档案专门指导

门头沟区档案局于10月31日到爨底下村就“十七大”代表王秀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有关“十七大”的各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对王秀莲个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提出了合理性意见。

体育档案社区巡展

10月28日,“百年奥运、百年中行”社区行——大型体育图片巡展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大楼外场隆重举行。此展所使用图片主要由平谷区档案局《世纪阅报馆》提供。

微笑奥运炫动童心

近日,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出席了石景山区庆祝奥运会倒计时300天啦啦操展示活动。区档案馆一直加强与区属中小学的联系,使基地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

档案交接落实规定

近日,西城区档案局针对基层单位档案人员更换频繁,缺少必要的交接手续等一些共性问题,特制定《西城区档案局关于区属立档单位档案人员交接工作有关规定(试行)》和《西城区档案局关于立档单位档案清点检查管理办法(试行)》。

摊派物资侵华佐证

近日,延庆县延庆镇八里庄村发现1942年日军侵华时伪政权向当地民众摊派物资票据《今派去》两份:一份为摊派劈柴壹百陆拾斤。一份为摊派白面拾壹斤半。该票据现已征集进馆。

政府重视档案管理

近日,区政府制发了《丰台区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法人单位要按照《档案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这充分体现了区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

村级档案统计完成

为了准确掌握各乡镇村级档案归档情况,顺义区档案局对村级档案归档情况进行了统计。截止到今年10月,全区村级档案归档数量已达到146733卷(件),这些档案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基地荣升市级

近日,房山区档案馆经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审核、考评,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共有区内外15万人次参观、参加教育基地各种展览和教育活动。

结合工作解读十七大

12个“新”解读十九大报告 篇4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历史新变革

习近平是从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来谈这五年的工作的。他谈的是全方位、根本性、开创性的变革。

二、时代新开辟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习近平的报告中,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进行了阐述:一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四是实现“强起来”的时代;五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第一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讲的是“两个百年”目标;第三个讲的是人民美好生活;第四个讲的中国梦;第五个讲的是中国对世界的意义。从这五个方面来解释新时代的含义。

三、矛盾新内涵

习近平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是在十八大以后中国站在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方位来谈主要矛盾的转化。这个转化,习近平这么表述,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讲是需求方和供给方。需求方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过去物质文化的外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等,同时也提升了它的内涵和质量,美好生活是讲质量的。这就是说需求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给方呢,习近平这么来表达,叫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是从发展的领域范围来讲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层级和质量来讲的。

四、历史新使命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历史使命有明确界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的学习体会,习近平是把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放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当中来讲的。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历史使命肯定是包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但是也有区别,这个区别,从表述上可以看出来。历史使命主要是聚焦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超越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五、实践新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要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怎样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呢?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讲了推进“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意义非凡,值得关注,是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六、时代新课题 这个时代课题,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时代课题的新的界定,也是新的亮点。它亮在哪里?就是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七、成果新概括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加以概括和提炼。很多人关心这五年党的指导思想怎么来概括、怎么来表述,有各种观点和见解。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给出了答案,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亮点。

八、理论新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既然十九大讲了新变革、新方位、新矛盾、新课题、新使命、新路径、新思想、新时代,那逻辑上自然而然的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九、实践新方略

十九大报告从十四个方面,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党建等等,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基本方略做了具体的阐释和论述。

十、建党新思路

十九大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习近平是把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政党放在“四个伟大”的框架当中来谈的。他特别强调,要把伟大工程放在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中来理解。因为今天我们进行的斗争是非常严峻的,具有很多新的历史特点,推进的伟大事业是非常艰巨的,实现的伟大梦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

十一、历史新意义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个重大意义,根据的十九大报告,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谈的。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二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三是我们党的发展史;四是国家发展史;五是民族发展史。从这五个方面的历史发展来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尤其是政治意义。

十二、表述新界定

十九大报告最新解读 篇5

1.主动监管,金融改革初见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仅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至2017年9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已达171.23万亿,较2012年初的76.75万亿规模翻了一倍以上,其中以企业债券和股票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比更逐年增加,2016年为23.82%,较之前也有了明显的上升。随着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和沪港、深港通开启、A股入MSCI,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再度取得新进展。

进入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成效继续显现,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银行理财增速大幅下降,规模回缩,同业理财净减少,委托贷款增长持续放缓,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坚守底线思维,金融监管将再加强

总体看,我国金融行业形势向好,然而面对前期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影响持续,以及国内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状态的严峻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都将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金融脆弱性不可忽视。

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杠杆率持续上升,在金融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落下明显的阴影。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

信用过快扩张。根据BIS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Non financial sector)杠杆率已高达257.8%,其中非金融私人部门(Non-financial private sector)杠杆率为210.8%,远高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率平均水平,与日本90年代债务历史最高点持平,也高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历史最高点,中国的高债务已成为国际投资者以及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担忧点之一。

我们认为,中国高杠杆率的根源,并不是金融体系,而是在于“僵尸企业”、地方政府等软约束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实体经济的扭曲尚未得到较好缓解(国有企业问题、预算软约束等),各种实体风险最终都会以金融形式外化地体现出来。

金融监管的核心是“加强监管以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是为了“去杠杆”。从今年监管实施以及管理层思路的变化来看,这一种倾向正在加强。早在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便已经明确提出“去杠杆方面,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然而2017年上半年“去杠杆”工作事实上更多呈现出金融部门的“去杠杆”现象,表现为债券发行的推迟或延期、信用债融资甚至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M2较快收缩,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且波动加大。金融“去杠杆”收拢了金融体系总量,在“预算软约束”事实存在的情况下,将对实体经济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

所谓“预算软约束”,最早由哈佛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提出。国家视企业如同自己的子女,如果企业亏损,会得到国家“父爱主义”的支持和帮助。预算软约束对于企业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企业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第二,企业领导者关注补贴甚过关注效率;第三,造成过度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

具体而言,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质上作为典型的软约束市场主体存在,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适度的情况下,对融资利率不敏感的部分软约束市场主体过多占用了信贷资源,需求端对资金的饥渴推高了整体利率的价格平衡点,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更加突出。

因此,7月中旬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管理层再次强调“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对2016年底以来,特别是2017年4月以来以“金融去杠杆”为监管工作核心的方向,修正为“经济去杠杆”,切实出清“僵尸企业”,消除“父爱主义”影响,中国高杠杆率问题有望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也不容小觑。近年来,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侵蚀银行业资本金和风险抵御能力。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明显增加,债券发行量有所下降,对金融系统健康的信心造成冲击。与此同时,理财业务多层嵌套,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存在隐性刚性兑付,责权利扭曲,也成为当前金融体系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刚兑不打破,投资机构所投的产品亏损了,就需要让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来全部买单,这对于投资机构、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承担的风险就太大。此外,部分互联网企业以普惠金融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线上线下非法集资多发,交易场所乱批滥设,极易诱发跨区域群体性事件。

坚守底线思维,金融监管将再加强。习近平早在在7月的全国金融会议上便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

视行为监管”。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可以确定,未来金融监管总体趋势将越来越严。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整体上,金融监管加强已成为未来金融系统的发展趋势,严格执行法律、严格执行法规、严格执行纪律,防控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将得到更好的落实。从具体路径上,一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二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统筹协调。

● “双支柱”调控框架方面,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增强利率调控能力;另一方面着力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框架,具体而言,宏观审慎框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包括:1)2016年由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而成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从七个方面约束金融机构,实施逆周期调节;2)将跨境资本流动纳入MPA,使得跨境资本流动趋于稳定;3)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是形成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方面,需加强统筹协调,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着金融机构事实上的“混业经营“进程推进,“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也转变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监管机构统筹协调下,市场上的“父爱主义”、“监管真空”以及“监管套利”有望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十九大报告最新解读 篇6

“十九大”报告全篇分十三个部分,涉及经济的论述是: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新判断:历史方位、主要矛盾、理论结晶和新“三步走”

(一)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意味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2)意味着“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意味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36年来的改变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以来的改变,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往前是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当前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个判断也是历史性的判断。这说明,从以前的重总量转化为未来的重结构;从以前的重增长到未来的重发展;从以前的重需求到未来的供需并重。2)“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内涵放宽了,层次提高了,更多重视人的感受和人的发展,美好生活可以包括物质、文化还有蓝天白云的自然环境、政治参与感、社会安全感、分配公平感等;“落后的社会生产”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从“寡”进入到“不均”的阶段,不再是总量问题,而是分配、结构和协调问题。

(三)党的新的理论结晶: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意味着未来的五年,政策等有相对的延续性,决定着中长期的资产配置可以相对积极。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是以“四个伟大”领纲的。“实现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以十四条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比较新的是第九、第十、第十三。具体如下:(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726讲话中,强调的三大任务—“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相一致,环保将成为影响宏观决策的重大变量);(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型大国外交理念);(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新“三步走”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九大到2049年分成了三个阶段,形成新的“三步走”:1)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涵是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等,核心目标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3)2035到本世纪中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种文明全面提升,全面实现现代化。此处增加的是“美丽”,还是环保及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九大后的经济及政策:经济有底线,供给侧改革从减法转向加法,消费升级、高端制造是未来重点新“三步走”战略安排中,从现在起到2020年,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存在两个量化约束和三个主要任务。

1、两个量化约束:GDP和城乡人均收入翻一番直接决定了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经济增速“底线”。以GDP翻番的标准来看,理论上未来三年或只需年均6.3%的增速就可以实现目标(假设2017年GDP增长率为6.9%)。但以人均收入翻番标准来看,按照发改委的说法,增长任务则更重些、更难些。当前政府要“决战决胜”2020年的目标,实践中不可能设定刚刚好的目标,因此,经济的政策底应该在6.5%左右。

2、三大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在不增加增量风险的基础上,尽力消弭存量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任务的攻坚战过程中,金融去杠杆、房地产严调控、环保高压等决定了经济有顶。经济将继续在6.5%-7%的超窄空间中波动。

3、对消费和投资的表述有新的界定:消费是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是优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报告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未来,经济结构中消费的贡献和占比将更大,伴随居民收入的提高及扶贫的纵深推进,消费升级将逐步体现,这也呼应提高供给质量。今年以来,汽车领域的消费升级较为明显,高端车如奔驰、宝马的销售增速远高于总体增速;医疗、教育等领域也呈现消费升级迹象,带动CPI回升。长期以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贡献巨大,往后看投资的角色和定位发生变化,即投资是为了优化供给结构,因此投资增速较快的一定是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高端产能,比如高端装备制造业,从图1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通用、专用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仪器仪表等)投资1-8月累计的增速8.2%,高于轻工业和高耗能行业。

4、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下阶段整体仍是积极,但会更加侧重“积极有效”,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仍实施稳健中性而不会放松。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中央和地方关系更加具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匹配的制度,但支出责任需要财力匹配,尤其是在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缺乏充足税源的背景下,因此财力协调是亮点,转移支付更加规范。长期以来,金融改革受到财政改革滞后的制约,若无财政改革的配合,金融改革难以深入,大量不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和准财政绑架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体系,十九大报告增加了“标准科学、约束有力”,且实施绩效管理,与金融工作会议中的“举债终身负责”结合,长期的预算软约束有望得到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十九大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地方税体系从“完善”到“健全”,没有涉及更多关于房产税和直接税的表述,预计房产税短期内难以出台。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由于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因此货币的扩张不太可能,且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倾斜。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在政策的双支柱是对金融工作会议的再次认定,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5、总体上,十九大相较十八大在经济改革上更加强调供给侧改革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改革将从减法转向加法关于经济改革的标题由十八大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为十九大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是全面的,包括经济体系,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城乡融合发展。十八大就经济论述的方面如下: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十九大就经济论述的方面如下: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结合具体内容得知:一是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三去一降一补”仍会持续,但重点将从减少走向加法。二是将启动新一轮工业革命,高端制造、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是主攻方向。三是雄安新区将是对内区域战略的着力点,一带一路是对外发展的主方针。三是报告提出了四个中国建设任务,分别是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其中只有健康中国是明确为战略,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时的表述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四是报告提出了12个强国建设要求,分别是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其中只有人才强国被明确为战略,是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持的七大战略之一,因此人力资源建设将在未来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三、逐句解读十九大对“经济”的论述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是重要抓手,尤其在各国纷纷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越发受到重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重点提出了三个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重点提出了六个领域)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看多新工业革命,布局“大制造“。参见国君宏观报告《新工业革命叠加全球朱格拉周期,中国制造走向强国时代》)。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三去一降一补还要坚持,但重点可能从减法转移到加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前期中央下发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文件,再次重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做大做强企业才是经济的动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土地改革加速推进,加快土地流转,一方面让农民享受收益,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集约化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首次明确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农村稳定)。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支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首次提出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意味着处理多元关系,更加包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对主要矛盾中不均衡发展的呼应,解决问题)。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承载着京津冀一体化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务,未来五年将大发展,雄安的发展将极大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企混改、合并的目标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国企尤其是央企混改和合并还将进行)。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未来,经济结构中消费的贡献和占比将更大,伴随居民收入的提高及扶贫的纵深推进,消费升级将逐步体现,这也呼应提供供给质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贡献巨大,往后看投资的角色和定位发生变化,即投资是为了优化供给结构,因此投资增速较快的一定是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高端产能,比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具体体现在前文所述的领域和产业)。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更加具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匹配的制度,但支出责任需要财力匹配,尤其是在营改增后地方缺乏税源的背景下,因此财力协调是亮点,转移支付更加规范)。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长期以来,金融改革受到财政改革滞后的制约,财政改革不配合,金融改革难以深入,大量不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和准财政绑架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此处增加了“标准科学、约束有力”,且实施绩效管理,与金融工作会议中的“举债终身负责”结合,长期的预算软约束有望得到解决)。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地方税体系从“完善”到“健全”,没有涉及更多关于房产税和直接税的表述,预计房产税短期内难以出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双支柱是对金融工作会议的认定),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最新灭绝的九大代表生物 篇7

毛里求斯蚺蛇

灭绝时间:1975年

灭绝原因:兔子和山羊的引进破坏了当地物种和植被,进而破坏了毛里求斯蚺蛇的栖息地这种住在火山中的蛇生活在

印度洋西南部毛里求斯海岸的圆岛上,20世纪40年代后它们的数量渐渐变少,最后一次露面是在1975年。

荷兰阿尔康蓝蝶

灭绝时间:1979年

灭绝原因:农业和建筑用地的增加减少了阿尔康蓝蝶的生活空间,使它失去了主要食物来源

这种蝴蝶主要生活在欧洲荷兰的大草原,据说最后一次有人见到它是在1979年。

金蟾蜍

灭绝时间:1989年

灭绝原因: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和细菌感染

这是近40年来消失的生物中最美的一种。

金蟾蜍因全身呈金黄色和皮肤光泽明亮而闻名。这种会发光的两栖类动物最早发现于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的高海拔地区,仅数十年之后,金蟾蜍便再没有被发现。

爪哇虎

灭绝时间:1979年

灭绝原因:人类的农业生产对爪哇虎“家园”的侵占

爪哇虎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棒,它们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19世纪爪畦虎数量惊人,但随着岛上人口猛增,需要很大活动范围的爪哇虎便无“家”可归,数量也随之一天天减少,直到灭绝。

提可巴鳉

灭绝时间:1981年

灭绝原因: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

这种鱼最初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提可巴温泉被发现。不久它的数量便迅速下降,这是因为温泉被改造成了运河和浴场。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娱乐场所,人们在附近建起了旅馆和公园。不断侵占提可巴鳉生活的地方,最终导致了这个物种的灭绝。

比利牛斯山羊

灭绝时间:2000年

灭绝原因:过度狩猎以及西班牙政府未能及时采取挽救行动最后一只自然生育的比利牛斯山羊死于2000年。本期介绍的生物中,比利牛斯山羊是最特别的。因为它是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复活过的生物。然而克隆出的新生命仅存活了7分钟。

马德拉大白凤蝶

灭绝时间:2007年

灭绝原因:建筑用地引起栖息地的减

少和农业灌溉引起的污染

想当年在葡萄牙马德拉群岛的温带雨林的大峡谷中发现这个生物时,也曾令世人震惊呢。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2007年,马德拉大白凤蝶被宣告灭绝。

西非黑犀牛

灭绝时间:2006年

灭绝原因:偷猎者的大量猎杀

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它头上的犀牛角十分珍贵。2006年西非黑犀牛被宣告灭绝。

加勒比僧海豹

灭绝时间:2008年

灭绝原因:人类大量捕杀

上一篇:酒店致客户的一封信下一篇:写小鸡捉虫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