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共10篇)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 篇1
《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读后感
《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一书告诉我们从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入手,提高教师的素质。我认为科学求是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也是我们当代教师必须培养的。“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科学精神在中小学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研究教学规律、做好教育工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培养敬业精神。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人的使命。责任重大。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既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是育人的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一方面需要教师高度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能够身体力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培养求真精神。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这不仅是科学家的品质、科学的内在精神,而且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要坚持实事求是,“不盲从,不附和”独立思考,具有学者独立的学术人格,为此,可以不计得失,百折不挠,赴汤蹈火也有所不辞。正是出于造福人类,营造美好的未来这种目的,人们全力以赴,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去扩大和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科学不仅用创造性的成果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更重要的,科学活动所体现的对真理的坚定不移的无私追求精神,既把科学活动主体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又给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价值目标。科学精神的这些内在价值是中小学教师提高自我修养时所应汲取的。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善于开拓,精于创新,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取得突破,这是中小学教师做好工作应具有的素质。科学的求真精神、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开拓精神,这为树立中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提供了精神养料。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个性化学生,要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必须要有个性化的教师,培养教师的个性,要增强教师的个性发展意识,增强教师的个性思维。要真正达到个性化,必须培养创新的品格。个性依赖于创新,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是个性化的教师。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独到之处,依赖于他的独创思维,依赖于他的创造性。科学的进取向上的品格和
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个性、创造性所需要的。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培养奉献精神。教师将自己的精力与能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将自己的知识和学问奉献给自己的学生。教师上一节课只有45分钟,但准备一节课要花若干个45分钟,还有批改、辅导等也不知要花上多少个45分钟,教师只有肯奉献时间与精力才能搞好教学工作。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一种牺牲精神。读《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我再一次感触到:不论何时,有奉献精神是当好一个教师的重要条件。
科学素养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徐权
《学生科学素养读本》读后感 篇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普及,了解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这本书立足国情,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着眼点,其中涵养了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突出社会热点科学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象征性的图片反映了科学上的最新发明发现,贯穿创新向上的科学态度,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富有现代气息和意义,我认为这本书有可读的价值。
通过读完这本书,是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围绕地震安全展开了话题,是我在原本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了地震的发生,还有地震的规律与预测,以及地震到来时该怎样去正确应对。地震发生的原因简单点来说就是当岩石承受不了的时候的突然破裂。现在学过地理的我们,知道在板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地球上的三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对于不知何时就会随时发生的地震我们又该怎样来提前知道呢?在地震前,动物们的习性会发生异常,关于动物反常的情形,有几句顺口溜总结的非常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叫。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面对地震我们又该怎样正确面对呢?地震发生时,冷静,正确的应对能大大增加我们生还的可能。我们应该做好现在能做的事,在了解什么是地震后,我们就要做好防范,珍惜现有的时间。自汶川地震后,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进行一些防灾的演练,例如在学校,我们要做到,有序,冷静不慌张,听从老师的指挥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操场。当然也有些距离门口远的同学,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如果赶不上逃离,就该尽快躲到课桌下,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因为房屋倒塌后,往往会形成三角空间通常也称其为避震空间。无论是躲起来还是往外跑,都要有书包护住头部,此时书包就是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另外,要切记的是:一定不要跳楼,你不是黄蓉,也不会轻功;一定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一次地震后,接着就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可能更大。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 篇3
《教师十大素养——科学素养》这本书从科学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构成,再到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的特点以及建议等等,从各方面阐述了教师培养科学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科学素养,以此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在学习了该书之后,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我们教师所应该培养的一种科学精神:只追求真理,不顾个人的得失,不向强权低头。
科学精神在中小学教师钻研教学问题、研究教学规律以及促进专业成长等方面都意义非凡。培养科学精神也是培养追求真理的精神。对知识和真理执着的追求,这不光光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精神,更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之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要执着的坚持,不盲从,不仰仗权威,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没有一个科学家可以代表真理,而且世间不存在未经科学家亲自调查而得出的结论。科学精神在这体现出的价值正是我们教师提高自我修养时所应汲取的。而且作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在中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科学素养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因此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是我们刻不容缓要去做的。
学习这本书的内容后以后,发现自身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与书中涉及的还相距甚远,忧虑感油然而生,但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鉴于此,我也为自己的今后的教师生涯提出了一个要求:时刻保持着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做到终身学习。教师素养的提高依赖于不断的学习,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跟得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新知识新技术总是层出不穷,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也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给学生带去最新鲜的知识。
教师科学素养心得 篇4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以来 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2010年,我们学习了《教师的人文素养》,让我们在人文素养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一个新的提高。
这次,我们又专门学习了《教师的科学素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科学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是很大的。它不仅可以使教师认识当代学校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可以使教师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教师认识科学的本质。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必须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知识与技能。或者说教师应该具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备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富有主见和创见,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教师的科学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教师自己的科学教育观念增强了,才会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传授给学生。并且教师只有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协调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教与学的地位,使全民素质教育不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它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师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与教师生活和专业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密不可分的。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的汶川地震,还有这次的H7N9禽流感的来袭和雅安的地震,这一系列事件的解释、灾难的预防都需要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都是科学素养的体现。
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建构,从而持续不断地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要多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和杂志,这样才能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才能做到寓教于乐。
无论是课程课标还是现在意义上的科学素养都告诉我们: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辅相成。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5
作者:陈华东
单位:仁和坪镇中心学校
电话:***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指出: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师,与其他专业人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即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所以科学素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仅能为教学提供知识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道德情操。鉴于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助力教育教学。
1.要以综合性的科学知识促使农村教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科学素养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开放系统。形成这个系统,就要使教师既有宽广的知识面,又有精深的专业造诣,从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特征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因此农村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捕捉新的科技信息,拓展知识领域,为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储备更多的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吸收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2.要以科学方法训练农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调查表明,农村教师在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以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为最低。—个受过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教师,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能表现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注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验证、推理等活动去发现新知识。同时,注重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设计更好、更优的课堂教学活动。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通过科研,能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提高自己对科学理论的认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科研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所以要鼓励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总结、创新,并将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从理论上加以归纳、提炼,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要以科学精神提升农村教师的道德情操
科学精神的内涵虽众说纷纭,但求真、理性、批判、协作等几个方面是大家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首先是,科学精神教育能培养教师坚定的科学信仰,使其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排除迷信和愚昧。教师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态度还会影响到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学生的心灵中就会种下信仰科学、追求真理的种子,自觉抵制各种愚
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其次,教师在言行举止中若能养成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科学态度,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课堂上或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就能有所尊重,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第三,科学探究活动既要求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与他人协同工作的态度,能独立地、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又要能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 篇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的产生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1)人的心理的产生即依赖于客观条件,又依赖于主观条件。心理在一定心理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2)客观条件刺激是从反映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但是反映由一定的人进行的反应,由于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及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就会得出不同结果,即使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心理状态。
正确处理好人文性和工具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性,体现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了。但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现在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另一种极端的做法: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却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首先是朗读课文,然后是对一些篇段的品味,再者就是放一些精彩相关画面。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低下。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弱的弊端。我们倡导新课程改革,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决不能以消弱学生的基础训练为代价。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主体,即学生。整个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是配角。所以就不讲也不引导。让学生去跑野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甲同学说得很好,乙同学讲得也非常棒,把过去的“一言堂式的教法演放为今天的“大放羊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因为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而绝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
三、正确处理开放与语文本位的关系
新课程标指出,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挥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立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处延。但有的教师脱离课文的具体教学要求,把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专业概念等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大加阐释,把自己变成了杂家。如有些教师把《看云识天气》上成了地理课,在课堂上大讲云是怎样形成的及水的三种变化等。
四、正确处理教法与教学实效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教学也随之出现了体现新思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逐渐改变了单一被动学习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小组讨论、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等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充满了盎然生机。
最近听了不少优质课和观摩课,往往是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在老师的主导下,还不停地读,显得很热烈。有人说公开课就要这样,沉默会造成“冷”场。会扣上一顶“对话不充分的帽子”。课堂是否一定要有“静思默想”呢?我想,“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静思默想具有促进思考,帮助理解,关照多元化。个性化阅读,彰显创造性阅读的重要价值。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适度“沉默”,说明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又不能立即解决。只能静下心来,沉静于本文之中,依照个人的生活,知识积累,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深入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为有效对话做好必要的铺垫。
课堂,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须能自由呼吸,决不能走入内
容上顾及全面而缺乏重点,方法上错把问答当对话,流程中缺少留白艺术的误区。
五、正确处理好课外与课内的关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为学生提供了一广阔的天地,那种仅凭课内教学所获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一改以往的语文教学,把禁锢在教材中的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不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于是课堂教学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突破课堂为中心,每堂课的设计,必须有课外拓展内容,甚至随意脱离教学内容,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课外内容的讨论上,忽视了课内知识的教学。如上《雅鲁藏布大峡谷》时,有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雅鲁藏布江在我国的那个省区?(2)这里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什么工程?(3)这一工程对本省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作用? 交流、争论竟占了整节课时间的三分之二,如此设计文本的“回归生活”,很难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看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凭借和主要对象。我们拓展学习,联系生活,首先必须立足于教材,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课内外、沟通校内处的桥梁。其实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是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审美情趣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新课标下使用的教材就注意到了课内与课外的街接,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
新课标肩负着革除传统教学弊端,推动语文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重任,不仅是一次语文课程的改革,更是一次语文学习观念的革命。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统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开放与语文本位,教法与教学实效、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7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而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将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快慢的决定因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停留在“好玩”、“新奇”、“刺激”的水平上,停留在希望老师给予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好奇心”发展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引导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究的期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从许多方面入手: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教学《浮与沉》时,教师出示两只大小形状一样重量不同的小船,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把这两只小船同时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小船会浮到水面上,小部分学生认为船会沉到水底。同学们都迫切想知道结果,要求我马上试一试。于是,我把这两只小船轻轻地放到水里,结果出现了一只浮到水面上,一只沉到水底的现象。学生见后,先是感到惊奇,之后纷纷举手发表各自的看法,参与学习的意识极为强烈。利用游戏,同样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教学《镜子》时,我让一个学生走到教坛上蹲下,让讲台挡住全身,让其他同学看不见他。然后,我让部分学生到教室后面的黑板写字,让在教坛上蹲下的这个同学“猜”。结果,不论这些同学在黑板上写什么字,都总能被教坛上蹲下的这个同学“猜”对。同学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要求老师作解释。于是,教师先让教坛上蹲下的这个同学说说是怎样“猜中”的,接着教师再出示“潜望镜”让学生观看,学生对“潜望镜”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很想了解“潜望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积极主动地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二、巧设疑难,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有疑,有疑者须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步步激疑、导疑、释疑。正像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一开始就把尖锐的矛盾冲突呈现在读者面前,扣人心弦,使人欲罢不能。教学亦是如此,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水与生命》时,学生普遍认为水是白色的。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水是蓝色的,问其原因,他们都说:大海都是蓝色的,所以水都应该是蓝色的。于是,我拿出一杯豆浆、一杯硫酸铜溶液、一杯清水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不足,提出了“水是什么颜色的”的探究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他们都自觉地、主动地寻找办法解决它。如果让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探究,他们的内心往往缺乏那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学习就会变得比较被动。
三、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 讨论和辩论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讨论,就是把那些有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一起去发现和研究他们观察到的现象、结果,让学生在小组里一块儿思考、相互交流各自在“探究”中所获得的表象,从而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加快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正常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例如,在教学《雨的形成》这课时,我出示了一瓶刚从冰箱取出来的汽水,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瓶外的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水珠?”。学生根据大量事实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确信小水珠是水蒸气受冷后形成的。当学生持有不同观点而引发辩论时,教师也不要做裁判,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和训练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参与讨论。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秘密》这课时,我让学生猜想:蜡烛燃烧后会生成什么?有许多学生认为蜡烛燃烧后会变成蜡,但也有不少学生持反对的意见。我没有给他们作任何判决,而是鼓励他们各人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认为蜡烛燃烧后会变成蜡的这一方的同学的观点是: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有很多烛泪流下来,到最后蜡烛燃烧完后就剩下这些流下来的蜡。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则认为如果蜡烛燃烧后会变成蜡,那么,蜡烛就永远也不会烧完。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终于得到了共识:蜡烛燃烧后不会变成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问题或探究出解决办法时,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可以综合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或最佳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同一现象或同一方法的理解。
四、充分、灵活利用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应该经常用到的。科学课的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探究是最能体现培养目标的一种方式。因此,科学教学要把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时时都要考虑能否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尽可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内容看起来是不属于探究活动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肯动脑筋,也可以把它变成学生很好的探究活动。例如,在指导学生种植芋头时,我让学生分别把芋苗平放、正放、斜放和倒放等多种形式进行种植,之后让学生探究哪种种植方法产量高。在饲养小动物方面,我给了一个“淡水鱼可以在盐水里生长吗?”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探究。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究活动,部分学生写出了质量很高的小论文,获得市的奖励。
五、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包括的内容也很广,有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它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积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对周围世界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说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就不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因此,科学课的教学也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社会、家庭、网络、课外读物等多种教学资源,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的体现。例如,在教学《未来农业》这一课时,我利用许多学生家庭都有一个后院种植农作物的特点,让学生回去进行嫁接活动和改良试验。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 篇8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能够与时俱进,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从事教育。以下是我的简单认识:
一、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1.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技能:
科学知识包括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物理学前沿知识及现代的科学技术及物理学史内容。作为物理教师必须加强本专业知识,掌握较强的解题技能与技巧。同时,后三类内容也是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从知识结构角度上看,教师必须对知识的横纵向都要有所掌握。通过听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个人自学。到图书馆或书店阅读等多种方法对后三类知识加深了解程度。从而达到新世纪对教师知识结构所要求的“专与博”相统一的原则。
2.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动手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改进与设计、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在平时加强自己对实验的深入探究。要加强自身科研意识。加强自己的科研实验动手能力。在平时教学设计中应坚持独立思考、独立搜索资料。在教学中,应注意实验演示和实验创新设计的环节。教师还需要多听课或做实验,增加经验。在这些细节中提高自己科学探究的能力。
3.培养自身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基本具有科学探索行为的意向和科学兴趣,对问题要做到刨根寻底,并要树立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同样的,教师必须坚持独立思考和与他人相互探讨互补的良好习惯。
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
调查显示,教师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教学实践中普遍忽略STS的教育。教师可通过多看电视节目(如CCTV的“走进科学”“科技与发明”“人与自然”等)参加考察、调查工厂、农村、社区中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实例。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对科学、社会、技术这三面的联系有更强烈的意识。
二、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体性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习与之相关联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读一些经典,读一些原著,所谓“惟有源头活水来”是有道理的。教师要常常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是培养科学精神。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在我国,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也要会汲取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学会思考。只有如此,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让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更有效,教育更成功。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能满足于平衡心理、愉悦生活的层次上,他更要以健全的心理素质去操纵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理智去准确生动地感染学生,以自然真实的情感表达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以形式多样的心理技巧增进教育教学的成效。
其次,要向他人学习。不仅要向专家学者和同行学习,而且还应该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因为“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也”。通过听评课和交流研讨,学习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拓宽自己文化的视野,提高自身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新理念实实在在地贯彻在教育教学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学习优秀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学习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将新理念实实在在地贯彻在教育教学中。如此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自己文化的视野,提高自身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再次,要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获得真才实学,就必须向实践来学习,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我们要勇于实践,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还有,要向社会学习。学校是个小课堂,社会才是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在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因此,向社会学习可以令我们开眼界、长见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学为人师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你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但你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
最后,要向问题学习。遇到问题要潜心研究,不耻下问,锲而不舍,知难而进,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分析 篇9
一、我区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
此次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选取了各层次公众组成的随机样本384人。其中男性公众185人,占48.18%;女性公众199人,占51.82%。现将主要数据及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国
家
机
关
机
关
企
业
办
事
员
商
业
及
服
务
人
员
学
生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生
产
工
人
失
业
及
下
岗
人
员
其他
企
业
法
人
家
务
劳
动
者
离
退
休
人
员
2.6%
3.9%
7.81%
3.9%
9.9%
6.77%
12.24%
6.25%
0.52%
1.3%
44.27%
经过本次调查的数据采集和后期计算,结果表明我区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12%, 而杭州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9%,杭州市统计局城调队2003年11提供资料高于杭州市的平均水平。
二、我区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电视、报纸是我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高达85.94%的公众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得科学技术信息;通过广播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41.93%、通过因特网、杂志、图书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3.18%、16.15%、13.54%;排列较后的主要渠道依次为亲友或同事、专业技术培训、音像制品,其比例分别为5.47%、3.39%和1.56%。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现代传媒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三、我区公众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
调查发现,我区公众很少露面的场所,如省博物馆、美术馆或展览馆等,恰恰是发达国家公众经常到场、进行科学素养熏陶的乐土。从侧面反映出我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和科学意识、精神思想还不扎实。目前,我区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科普画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公众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科普的辐射面。
四、我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本次调查表明,我区公众认为“教师”
声望最高(37.24%),“企业家”居第二位(28.12%),“医生”居第三位(27.86%),“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声望比例为(26.56%)。
绝大多数公众对科学技术持正面和积极的看法的,认为科技对社会积极影响为主的超过了91%。
从调查中看出,我区公众对科学技术带来的益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且对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抱着十分积极的支持态度。甚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公众对于并不能马上带来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程度也是很高的,这说明我国发展科技事业有强大的社会公众基础。
五、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1、社区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许多街道、社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源,但在社区形象设计独具特色上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社区科普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社区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化,已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无论是“FLG”的歪理邪说,还是“非典”疫情的肆虐,都阻挡不住科学的脚步。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查为制定新一轮适合于21世纪发展的“科教兴区”新规划,也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一项长远的基础性工作。
2、加强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全面提高我区公众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盲从行为,也与缺乏科学方法有关。要提高我区公众科学素养,宣传和普及科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让公众真正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较高的科学素养来指导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教育事业,营造一流社会人文环境。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考试85 篇10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利用计算机处理文献信息时,由于计算机一般不能识别原始文献资料,所以需要(B)。
(A)转码
(B)译码
(C)编码
(D)编程
[分值:1.0]
2.以数学理论为工具进行数学研究的方法是指(B)。
(A)类比法
(B)数学方法
(C)移植法
(D)理想化方法
[分值:1.0]
3.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D)。
(A)科学价值观
(B)科学世界观
(C)科学认识论
(D)科学方法论
[分值:1.0]
4.从信息论角度看,科学认识过程可分为哪四个流程?A
(A)输入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B)储存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C)输入信息、储存信息、输出信息和处理信息
(D)储存信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和处理信息
[分值:1.0]
5.科研创新要有(C),才能及早抓住前沿研究课题,使我国科研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A)(B)(C)(D)
学术意识
创新意识
超前意识
挑战意识
[分值:1.0]
6.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C),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有效的办法之一。
(A)集资料
(B)定选题
(C)拟定提纲
(D)拟初稿
[分值:1.0]
7.利用系统的同一结构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的特征,通过对系统显现的不同功能的考察,来揭开系统结构的秘密的一种方法,这是指(B)。
(A)信息方法
(B)黑箱方法
(C)反馈控制方法
(D)功能模拟方法
[分值:1.0]
8.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A)道德
(B)法制
(C)爱国主义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分值:1.0]
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D)年。
(A)2003(B)2004
(C)2005
(D)2006
[分值:1.0]
10.(C)教育部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
(A)2006年4月
(B)2007年4月
(C)2006年5月
(D)2007年5月
[分值:1.0]
11.我国宋代著名学者(D)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
(A)陆游
(B)沈括
(C)苏轼
(D)朱熹
[分值:1.0]
12.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一类系统是指(A)。
(A)灰色系统
(B)黑色系统
(C)彩色系统
(D)白色系统
[分值:1.0]
13.与“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相同的是(A)。
(A)实践
(B)理论
(C)知识
(D)书本
[分值:1.0]
14.在激励机制中,(C)具有重要的、主体的作用。
(A)精神激励
(B)政治激励
(C)物质激励
(D)文化激励
[分值:1.0]
15.信息推理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C)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研究方法。
(A)文献分析
(B)实验分析
(C)推理分析
(D)检索分析
[分值:1.0]
16.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D)。
(A)道德
(B)法制
(C)爱国主义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分值:1.0]
17.科研创新要有(C),才能及早抓住前沿研究课题,使我国科研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A)学术意识
(B)创新意识
(C)超前意识
(D)挑战意识
[分值:1.0]
18.下列哪一项不是学术会议报告的一般步骤?B
(A)开场白
(B)阅读全文
(C)内容
(D)致谢
[分值:1.0]
19.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A)亚里士多德
(B)维纳
(C)培根
(D)希尔伯特
[分值:1.0]
20.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检验,又是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作准备,而一般并不是正式承担解决某一课题的任务,这是指(B)。
(A)社会实践
(B)环境调查
(C)社会调查
(D)科研实践
[分值:1.0]
21.完成方案设计后,就进入了具体实施过程。方案设计一般包括理论型和(D)两大类。
(A)实用型
(B)实践型
(C)实施型
(D)实验型
[分值:1.0]
22.技术方法和理论方法是按照什么标准对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分类?B(A)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B)科学研究方法本身的特点
(C)研究主体的不同
(D)科学方法的普遍性
[分值:1.0]
23.科研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指(D)。
(A)社会实践
(B)阶级实践
(C)学术实践
(D)科研创新实践
[分值:1.0]
24.协同学理论的微观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说明了系统的自组织现象,通过(C)原理确立了描述系统宏观有序程度的变量即序参量。
(A)(B)(C)(D)
[分值:1.0]
25.《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我国科技工作应把(D)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
(A)发展能源资源
(B)前沿技术
(C)空天海洋技术
(D)生物技术
[分值:1.0]
26.移植法最早是(B)的科学方法。
(A)动物
(B)自然
协同
支配
不稳定性
变量
(C)植物
(D)社会
[分值:1.0]
27.对于学术论文的客观检测,历来一向沿用传统的(D)。这种笼统的模糊印象式方法难以科学地精确地反映出不同个性的论文的差别,既不利于识别人才,又很难发现具体问题。
(A)社会道德批评方法
(B)社会历史方法
(C)原型评定方法
(D)等级定性方法
[分值:1.0]
28.要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D)的科技投入格局。
(A)政府单一化
(B)政府和企业二元化
(C)政府和社会二元化
(D)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
[分值:1.0]
29.科研人员成长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攻克科研尖端课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是指(D)。
(A)学生精神
(B)爱国主义
(C)高尚的道德修养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分值:1.0]
30.对某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大小与时间所作的预测是(C)
(A)系统预测法
(B)拓扑预测法
(C)数列预测法
(D)灾变与异常预测法
[分值:1.0]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当从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的“空白区”或交接处寻找时,应该注意注意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各阶段之间的(ABCD)。
(A)渗透性
(B)互补性
(C)转折突变性
(D)承接过渡性
[分值:2.0]
2.控制论是把自动调节、通信工程、计算机、神经生理学等学科以数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相互渗透的基础上研究(ABD)在信息和控制方面的共同规律和方法的理论。
(A)(B)(C)(D)
[分值:2.0]
3.十六大提出建立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一目标最根本的是依靠(ABCD)。
(A)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B)深刻认识我们现有的经济和政治矛盾
(C)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
(D)行之有效的反腐政策
[分值:2.0]
4.论文答辩,对论文作者的提问可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ABCD(A)针对论题和论点的(B)针对论证方法的(C)针对论文中精彩之处的 技术系统
生物系统
自然系统
社会系统
(D)针对论据的[分值:2.0]
5.学术会议报告的一般步骤包括什么?ABCD
(A)开场白
(B)导言
(C)内容
(D)致谢
[分值:2.0]
6.国际学术会议有哪些类型?ABCD
(A)代表会议
(B)专题会议
(C)讨论会
(D)团体定期会
[分值:2.0]
7.道德以什么行为规范为手段?ABCD
(A)善与恶
(B)正义与非正义
(C)公正与偏私
(D)诚实与虚伪
[分值:2.0]
8.科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BCD
(A)介绍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和思维科学方法
(B)介绍系统方法,从全局的高度建立科学研究的总体概念
(C)讨论一些具体领域的科学研究方
(D)介绍部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分值:2.0]
9.文献主要是哪些方面的要素构成?ABC
(A)有一定的知识、信息
(B)有一定的物质载体
(C)有一定的记录手段
(D)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相同
[分值:2.0]
10.学术会议报告的提纲撰写要突出主要研究成果,其要点有哪些?ABCD
(A)语句的逻辑性
(B)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C)图表的说明
(D)结论的印证
[分值:2.0]
11.反馈控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BCD
(A)能保证所获得的信息系统、客观、真实、准确和可靠
(B)能增强可控系统的稳定性
(C)能保证可控系统对运动目标的跟踪
(D)能确保可控系统实现最优控制
[分值:2.0]
12.学术会议报告的提纲撰写要突出主要研究成果,其要点有哪些?ABCD
(A)语句的逻辑性
(B)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C)图表的说明
(D)结论的印证
[分值:2.0]
13.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要有一个善怀疑的头脑,这包括?ABC
(A)不盲从
(B)不迷信
(C)不唯上是从D不唯书权威是从
[分值:2.0]
14.哪些方面是学术垄断的主要表现?ABC
(A)唯我独尊,排斥他人学术观点
(B)科研项目垄断
(C)借助自己的学术权威,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学术名誉、文化资本和社会地位
(D)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分值:2.0]
15.对论文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进行检验的标准是什么?ABCD
(A)要符合国家规范
(B)准确
(C)鲜明
(D)精要
[分值:2.0]
16.系统科学方法在应用特性上具有哪些主要特点?ABC
(A)整体性
(B)综合性
(C)最优化
(D)孤立性
[分值:2.0]
17.实验效果即实验效应,其内容包括实验指标的选择和观察方法两个部分。指标的选择有哪些要求?ABCD
(A)指标的关联性
(B)指标的客观性
(C)指标的灵敏度
(D)指标的特异性
[分值:2.0]
18.下列关于参加学术会议及报告前进行的讲前演练描述正确的是哪几项?ABD
(A)提高对演讲成果的信心
(B)把演讲状态调到最佳位置
(C)修改完善论文内容
(D)调试相关设备
[分值:2.0]
19.现代科学研究的观念是以什么为中心?ABC
(A)信息
(B)能量
(C)物质
(D)精神
[分值:2.0]
20.科研工作者要有一丝不苟的求实心理,表现在(ACD)。
(A)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作风B敢说前人或他人未说过的话
(C)不怕困难和锲而不舍的实干和苦干精神
(D)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修正错误
[分值:2.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科学方法的发展也是如此。A(A)
(B)
[分值:1.0]
2.抄袭与剽窃是科研道德失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A(A)
(B)
[分值:1.0]
3.学术氛围的营造是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最核心要素。B
(A)
(B)
[分值:1.0]
4.专业设计指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技术来进行设计,主要功能是为了解决实验观察结果的有用性和独创性。A
(A)
(B)
[分值:1.0]
5.科学研究方法除了呈现出技术上的创造性外,还呈现出很强的艺术特征,没有艺术的科学是不完善的科学。A
(A)
(B)
[分值:1.0]
6.从读书和讨论中发现问题不是选题的方法。B(A)
(B)
[分值:1.0]
7.在物质世界中,所有物体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A
(A)
(B)
[分值:1.0]
8.论文答辩是定量检测法的必不可少的程序。举行论文答辩一般应组织非正式的谈话。B(A)
(B)
[分值:1.0]
9.科研道德仅具有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的作用。B(A)
(B)
[分值:1.0]
10.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语言是英语,不可以用其他语言。A
(A)
(B)
[分值:1.0]
11.算术是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算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B
(A)
(B)
[分值:1.0]
12.针对可能出现的科研不端行为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惩罚机制就可以了。B(A)
(B)
[分值:1.0]
13.在学校、科研院所学术氛围的创造中,榜样的力量不如说教的力量。B
(A)
(B)
[分值:1.0]
14.分段查找法又称追溯查找法,即以文章或专著末尾所附文献为基础查找的方法。B
(A)
(B)
[分值:1.0]
15.论文答辩是定量检测法的必不可少的程序。学术论文一般是在较长时间内由个人单独完成的,在现实中,存在着抄袭剽窃或捉刀代笔的可能性。A(A)
(B)
[分值:1.0]
16.学术会议报告要求陈述的逻辑性,结构的条理性,尽可能多的可视材料,语言简洁,举止自然,张弛有度。A
(A)
(B)
[分值:1.0]
17.具有地方特色的选题,解决的只是当地的特殊问题,所以没有什么意义。B(A)
(B)
[分值:1.0]
18.科学素养内涵的扩充除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外,还强调了人的发展,包括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A
(A)
(B)
[分值:1.0]
19.科学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也是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才能贡献社会的崇高的精神活动。A(A)
(B)
[分值:1.0]
20.论文写作时,提纲要详细,分列出大小标题,反映出文章骨架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层次,将需要引用的资料以代号形式分别纳入提纲。A(A)
(B)
[分值:1.0]
21.主题目录是按照文献题名字顺组织起来的目录。A(A)
(B)
[分值:1.0]
22.用检索工具书查找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没有缺点、完美的方法。B
(A)
(B)
[分值:1.0]
23.亚里士多德的《论逻辑》对逻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B
(A)
(B)
[分值:1.0]
24.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B(A)
(B)
[分值:1.0]
25.报刊是报纸和期刊的总称。A
(A)
(B)
[分值:1.0]
26.科研不正之风不同于其他社会不正之风,更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揭穿。A
(A)
(B)
[分值:1.0]
27.科学研究唯一的的立足点是文献资料。B
(A)
(B)
[分值:1.0]
28.学术腐败的出现只是社会的原因。B(A)
(B)
[分值:1.0]
29.学术腐败的出现只是个人的原因。B
(A)
(B)
[分值:1.0]
30.理解科学的态度、价值和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A
(A)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