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本我自我超我

2024-07-13

佛洛依德本我自我超我(通用2篇)

佛洛依德本我自我超我 篇1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

《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后期关于精神分析学的修正、补充和发展的重要论著。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堂上学到的关于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生与死的本能,俄狄浦斯情结,焦虑等,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由于是译著,不同的人翻译的可能有所不同,找了两本译著进行阅读,一本是林尘、张唤民译,另一本是车文博译,百度一下还是后者比较有名。本论著包括四部论著:(1)《超越快乐原则》,是弗洛伊德关于双本能论的代表作。他提出了人存在这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2)《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是弗洛伊德后期关于群体心理学的主要著作。(3)《自我与本我》是深刻阐述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以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著。(4)《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的主要论著。(林尘版的《自我与本我》并无该章节)

本次读后感主要写第三篇论著引发的一系列所想。《自我与本我》在这论著中,弗洛伊德主要谈及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在该论著的第一章节中,我认为,整个章节有一条主线——潜意识进化论。人们对潜意识的了解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首先弗洛伊德先将心理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并提出问题”潜意识是如何出现的呢”供读者思考.。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是通过考察心理动力学(又称精神分析学。根据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引发的。)在其中起作用的某些经验中得来的。观念之所以不能称为意识的原因在于,有一种力量正在与之抗衡,书中并没有明说,他可能认为读过他之前书籍的大家都懂,结合课上所学我认为是自我的力量,它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把那些自我无法接受的观念压制到潜意识层面。弗洛伊德在本章节说:“我们把某些观念成为有意识之前的存在状态称之为压抑,产生和保持这种压抑的力量在分析工作中被理解为抵抗。”我觉得这里指的压抑应该是压抑的外延,泛化为整个自我防御机制。抵抗这个词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理分析治疗中有所提到,指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会比某些敏感的话题,有意无意的是治疗中心偏移。弗洛伊德在自我与超我的第一章的后半段文字中提及抵抗,作者认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当联想接近被压抑的东西,联想无法进行下去,是因为有一种抵抗正在起作用,抵抗来自于自我并属于自我。再回到之前的主线上来,我们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思考出潜意识这一观念,我们开始从意识与潜意识的争论中探索神经症,我们开始陷入无尽的混乱与困境,这时候我们开始了对心理结构的认知,逐渐认识到神经症的出现是“有组织的自我和被压抑的、从中分裂出去的自我之间的对立。”第一遍阅读时我认为这里指的就是自我和本我的对立而产生的神经症性的焦虑,后来仔细思索总觉得是自我内部的对立:按照那个冰山的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我分布在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上,由此开始认为是在意识层面上的自我与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上活动的自我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里就提出一个假设,我们上课所学的都是自我与本我,自我与外界,自我与超我之间出现的矛盾,如果是自我内部出现了分歧,会有什么后果?精神分裂?人格分裂?没找到答案。回到刚才的话题,(貌似终于理解了弗洛伊德写作时的感受了,经常谈及另一个概念就扯远了,然后再扯回来。)我们对心理结构认知导致了对潜意识的第二次更正,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被压抑的东西的确是潜意识,但并不能称所有的潜意识都是被压抑的,比如自我中的那部分潜意识。这一部分告一段落,前方高能,开启烧脑模式。前意识与潜意识,描述性与动力学这一部分,真是极其烧脑,读了n遍才反应过来那么一点点。人们发现“潜意识”一词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第一种是“描述性”意义:某种心理状态只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另为一种是“动力学”意义:某种心理状态具有的功能。在描述性意义上,潜意识分为“潜伏的能成为意识的”和“不能成为意识的”。在动力学意义上,潜意识就是那种被压抑的部分。“那种潜伏的、只在描述意义上而非动力学意义上的潜意识,我们称之为前意识。”(前意识究竟可以干什么呢,在第二章中,从潜意识到前意识最后变成意识,有这样一个过程:一件事物从未被认识阶段也就是处在潜意识阶段,竟有前意识,也就是与字词表象发生联系,变成记忆痕迹,一次一次不断加深,变成知觉成为意识。)总而言之,那就是描述性意义上有两种潜意识,而动力学上只有一种潜意识了。然后紧跟其后的后面一句话是:“……这样我们就有三个术语,即意识(Cs)、前意识(Pcs)、潜意识(Ucs),他们不再具有纯描述性意义……”不具有纯描述性意义,那这三个是在什么情况下区分开的呢?另外,“描述性意义上有两种潜意识”:那就是在描述性意义上,潜意识有两种意义,可是”潜意识“用在描述性意义上只有一种意思,那就是”这个东西是没有意识的“,明显是矛盾的,在附录中有解释,这里的潜意识指的是这个概念的“外延”,虽然对逻辑术语不是很理解,但我认为这里的潜意识可以理解为潜意识的泛化,泛指一切潜意识,就是能称为潜意识的东西有两种,而不是描述性意义上潜意识包括什么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内涵,外延。如“圆”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大大小小一切的圆。弗洛伊德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描述性、动力学潜意识的划分不做过多的说明”,译者为了解释还举了一个超级长的例子,其实感觉我没有深究的必要,也可能是我不知道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们对潜意识与意识的划分经历了多大的争论,反正到了我们学习时,所有理论知识都有种变为“科技黑箱“,我们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就可以了。一句话结束意识、潜意识这一章节:在描述性意义上,潜意识和被压抑的都是潜意识的;在动力学意义上这个属于仅限于被压抑的。

比较有趣的一部分是,自我与本我中关于梦的一段讲述,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思与智力操作,进入前意识地进行而不进入意识。这类例子相当确凿;例如,它们可以在睡眠状态中发生,就象事实表明的,某人醒后立刻发现他知道了某个困难的数学题或其他问题的答案,对这个答案,他前一天苦苦思索而徒劳无效。我也有类似的经历,这个记忆深刻的原因是中考的时候押题作文,压了一天,想了各种类似的东西,可能是睡前看的太多了,自然而然反映到了梦中。梦见了一道作文题,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找了素材,结果刚好考题类似,梦真的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课上所学,在对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潜意识中各种原始欲望与情感矛盾的痕迹。潜在的被压抑的欲望成为结构性的实体存在,弗洛伊德根据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故事而创造了一个术语:俄狄浦斯情结。我们在弗洛伊德的人的发展阶段中性器期了解到俄狄浦斯情结。同时俄狄浦斯情结也是本我与自我神经症性焦虑的一个典型代表。万万没想到的是,超我的形成也是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每一次能量灌注之后,能量关注转移到新的地方,被放弃的地方就会留下沉淀物,沉淀物的堆积形成自我性格。在性器期,被俄狄浦斯情结支配留下的结果会在自我中形成一种沉淀物,这种沉淀物是俄狄浦斯情结消退后留下的父亲认同与母亲认同由某种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由此看来,自我与超我,都是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一次次能量灌注之后的沉积物,弗洛伊德称之为认同作用。而超我派生于性器期能量灌注后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恋父或恋母情结会赋予那部分“自我“一个和自我分离并统治自我的能力,这样,拥有这部分能力的”自我“就变成了后来的超我。自我的这种变化保留着他的特殊位置,这种沉淀物以一种自我理想或超我的形式与自我的其他成分形成对照。超我保持着父亲的性格,会对自我说:“你应该如此(就像你父亲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父亲作用“逐渐的被其他的权威人士所继承(宗教,学校教育,书本),最终会以良心的形式出现。自我与超我之间会出现道德上的焦虑,我们会出现愧疚感。这种愧疚感在强迫性神经症和抑郁症中被过分强烈的意识到,自我理想对自我特别严厉。大部分人认为罪疚感是潜意识的,因为良心的根源与属于潜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相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但我们学过的那幅图我们知道,超我也有属于意识层面的部分,所以,潜意识罪疚感加剧会让人犯罪,研究认为罪犯在犯罪前有强烈的罪疚感,但这个罪疚感成为了作案动机,那就是说那部分罪疚感成了意识,与知觉相同,从而犯下了罪行。

总的来讲,虽然说精神分析流派没有行为主义流派那么讲究科学依据,也可能说精神分析只不过是把曾经的神、鬼换成意识潜意识,也可能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但弗洛伊德的著作确实有让人信服的东西,按照荣格的理论来说,他的对心理的探索一定是深深的植入到集体潜意识的深处,他的理论才会流传下来,永不泯灭。

佛洛依德本我自我超我 篇2

一、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作为心理机制的人类精神演变的理论, 既是一门临床医学也是一种解读文本的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阐述, 人的精神可以分为三种力量:本我 (本能中心的力量) 自我 (再现主体身份以及与外界现实妥协的力量) 超我 (再现内化了的来自父母和社会的规训, 或称作良心) [1]。

本我源于自身的力比多, 无条件的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 无所顾忌的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地满足。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自我是源自有身体表面而来的感觉, 它是身体表面的一种投射。自我一旦存在, 就充当本我和外界之间的媒介。它对本能的要求施加控制, 决定是否允许他们获得满足, 将这种满足的获得拖延至于外界契合的时间和场合, 或者完全抑制它们引起的兴奋。[2]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 来自于童年时期父母制定的行为规则和社会的道德要求, 内化为一个人的良心, 要求人按照符合外界的善之标准行事。

因此, 本我和超我总是处于矛盾中, 而自我就负责调节这种矛盾冲突, 力求使双方利益最大化。但当这三者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 就会导致人的不寻常的举动甚至是精神异常。

二、人格结构论下主人公的心理走向

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公认为是代表本我的人物。以往文献中把他对辛德雷和林顿的疯狂报复看作是本我仇恨的肆意表达, 他也长久的被认为是一个恶魔似的人物。但是, 这种分析方式不能看透他的心理走向, 作者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塑造一个简单的为爱复仇的主人公形象。

老恩肖去世后希斯克利夫受到辛德雷的折磨, 除了把他当做奴仆使唤, 还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利, 限制他和凯瑟琳交往。但是这时他还没有产生仇恨的心理, 还对未来的生活抱有希望。保姆耐莉的安慰使得“希斯克利夫深锁的眉头也慢慢展开了, 开始显得愉快可爱了……要表现的友好和气, 他也乐意顺从了。”[3]47这说明希斯克利夫希望自己能够融入林顿和辛德雷当中, 表现体面, 并且获得尊重。在耐莉的鼓励下, 他鼓起勇气, 打扮得体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但是辛德雷无法容忍希斯克利夫获得自尊和自我, 辛德雷叫仆人立刻赶走他“把这家伙赶出屋去——打发他到阁楼上去, 午饭以后才准下来。要是让他和他们单独在一起, 不消一分钟, 他的指头就会插到苹果馅饼里去, 还会偷水果吃。”[3]47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在这样的非人虐待中不断滋生, 本我对人的信任和友爱受到了压抑, 所以他不得不调整与外界的相处方式, 自我为了保护本我不受到伤害, 变得防备, 敏感, 压抑, 渐渐的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在听到凯瑟琳对耐莉说“我要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 所以我永远也不会让他知道我有多么爱他”[3]66时, 希斯克利夫离开了呼啸山庄。他知道要想满足本我的爱情需求和凯瑟琳在一起, 他就必须变得富有, 自由, 体面。卑微的自我渴望着改变, 所以在那个下着大雨的夜晚, 他消失了, 几年后再回来, 他已经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了一个高大, 优雅, 富有的绅士。希斯克利夫完成了他从本我到超我的转变, 将自我调整为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勇敢的面对了凯瑟琳的爱情, 同时报复着她的哥哥和丈夫, 凯瑟琳在这种较量中崩溃了, 失去了生命, 但是他并没有停止报复。他的超我也没能战胜本我, 越是复仇他越能看到死去的爱人凯瑟琳的影子, 那影子似乎一直在召唤他。外表上他是一个有财产的绅士, 他的本我仍然是呼啸山庄原野上和凯瑟琳相依为命的孤儿, 他怀念本我, 怀念只属于彼此的爱人, 自我的复仇只是一种无力的祭奠, 一种对逝去爱人的无力的发泄。他在书中后半部分对小凯瑟琳的残暴和对哈利顿的扭曲培养让人不寒而栗。弗洛伊德说:“变态心理可以说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的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 是无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 是力比多的变态用法, 是力比多满足的代替物”。[5]但当小凯瑟琳最后和哈里顿走到一起后, 他的内心崩溃了, 他彻底被本我征服, 超我已经别无留恋, 自我做出了他本能的选择, 那就是死亡。在他放弃生命之前, 他停止了他对下一代的报复, 变成了一个温和的人。希斯克利夫从善到恶, 又从恶到善的人生性格正印证了他从本我到自我和超我, 又从超我, 自我回归到本我的心理轨迹。

评论家很少对女主角凯瑟琳进行点评, 多数认为凯瑟琳是自我的代表, 由于爱慕虚荣, 向往世俗文明而嫁给了埃德加。用三我原则分析, 她的本我和希斯克利夫一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我准知道只要让我重回到那边长满石楠的小山头上, 我就会恢复我本来的样子”。[3]林顿的灵魂跟她的相比却是“月光异于闪电, 冰霜异于烈火”。因为她想通过林顿的财产帮助希斯克利夫获得自由, 所以最终选择嫁给林顿, 这仍然表明她的内心是向着本我的, 接近林顿是她维护本我幸福的一个手段。但是, 在对保姆耐莉谈到林顿时说“他长得漂亮, 和他待在一起让人高兴。”“我愿意在这一带当个最显贵的女人, 而且我会因为有他这样一个丈夫感到自豪”[3]64这说明凯瑟琳对于林顿也有一定的爱, 是自我对超我的向往而促成的一种爱。“我在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一直就是希斯克利夫的痛苦;他的每一项痛苦我都从开始起就注意到, 感受到。我活着, 思想里最主要的就是他。如果一切都灭亡了而他还在, 那我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一切依然都在, 而他消逝了, 整个天地就会变得一切陌生, 我也似乎不是它的一部分了”[3]68。对比之下, 这种超我的爱情跟本我力比多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比似乎根本微不足道。内心向着本我, 行为却向着超我。凯瑟琳不敢和希斯克利夫在一起, 不敢抛弃她的丈夫, 无法做一个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人。所以她的自我在两个男人中试图保持平衡, 即能完成妻子的义务又能与真爱相伴。“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林中的绿叶, 我清楚, 时间会使他变色, 正如寒冬会给树木换装一样。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像脚下永远长存的岩石, 并不供你赏心悦目, 却让你少不了它。耐莉, 我就是希斯克利夫![3]68这段独白充分的证明了凯瑟琳的本我爱的是希斯克利夫。本我的爱强大于自我和超我的爱。最终, 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的报复行为中失去平衡, 自我被现实撕裂, 在本我和超我的较量中倒向了本我, 她在临终前意识回到童年的时光里。凯瑟琳从本我到超我, 在两种张力中试图达到自我的平衡, 既要荒原上自由的爱情又要世俗的财富和地位, 但现实是悲哀的, 最终她毁灭于本我强大的力量。

三、心理走向决定命运悲剧

综上所述, 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个天生凶残的人, 只是在环境的压迫下为了实现本我的释放而调整自我, 接近超我, 最后, 心怀仇恨的自我无力维持和本我、超我的关系, 自我毁灭了。凯瑟琳在以往的文献中经常被看作是拜金的自我的代表。但通过用三我原则分析可得出凯瑟琳的一生也充分地展现出她的人格在本我, 自我, 超我中的转移, 以及本我战胜了自我和超我而造成的人生悲剧。

弗洛伊德说:心理活动的最后目的, 就质说, 可视为一种趋乐避苦的努力, 由经济的观点来看, 则表现为将心理器官中所现存的激动量或刺激量加以分配, 不使它们积储起来而引起痛苦”。[4]希斯克利夫的生存困境和失去爱人的痛苦让他逐渐迷失了自我, 在三我之间不断徘徊, 最终停在了本我上, 得到了自我解脱。而在凯瑟琳的选择迷茫中, 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当代人的影子, 是选择本我更多还是超我更多?是跟随内心还是追求物质?

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徘徊, 有时倾向本我, 有时又倾向超我, 人是“服侍三个主人的可怜造物, 他常被三种危险所威胁:来自外部世界的, 来自于本我力比多的, 和来自于超我的严厉攻击”。[6]我们的内心里就这样住着三个人, 它们一起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你教我懂得了你曾经多么——残忍, 虚伪。你为什么要嫌弃我?你为什么要背叛你自己的心, 凯茜?[3]139这段在凯瑟琳弥留之际希斯克利夫的独白证明了他们的本我是牢牢统一的, 他们不畏惧权威,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这使得他们在资产阶级家庭环境下惺惺相惜, 产生患难与共的爱情, 虽然都一度迷失自己, 追求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下的超我和自我, 但是最终他们无法走出本我强大的控制, 为真爱而死去。作者艾米莉对主人公本我, 自我, 超我的转变和回归本我的精彩描写, 使人物命运变得合理。也使得《呼啸山庄》成为一部奇书, 她笔下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将永远是爱情的丰碑。

参考文献

[1]刘捷.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Storr, Anthony.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M].尹莉,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周定之译.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3.

[4]弗洛伊德, 高敏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5]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佛洛依德本我自我超我】推荐阅读:

上一篇:百年校庆下一篇:江陵使至汝州阅读答案及鉴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