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

2024-06-27

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通用10篇)

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 篇1

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几个月来,课改工作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行政的认识在提高,推力在加强,教师的观念在转变、素质在提高,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展示出意想不到的潜能,使我们对进一步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推广工作充满了乐观的展望和坚定的信心。回顾课改走过的这段路程,我们体会如下:

一、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行政的推力

1、营造课改环境

为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舆论氛围,学校在期初就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在课处书写了巨幅的课改标语进行宣传,格外醒目,令人振奋。特别在课外布置了宣传栏,宣传板、宣传画,宣传课改的新模式、新理念、通过教师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教师宣传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和操作方法,增强了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信心。老师都能积极上传课改动态,交流课改得失,推动课改进程。还能把课改活动、课改制度和方案、优秀预案、课改学习必得、课改典型的人和事上传到教育信息网,积极宣传学校的课改工作,主动为课改造势。

2、带领骨干取经

开学的第二周,通过一系列的听课、观摩取经,使许多课改教师领悟了新课改的理念下的教学方法、课堂艺术。这种零距离接触,全方位 教,使广大课改教师拓展了思维,更新了观念,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躬身一线实践

本学期伊始,学校班子成员坚持深入学校听课、评课、引课,和教师们一道共同教研,谈新理念、议新课改、做新探索。蒋校长还亲自组织教师座谈,听取课改的精彩故事。为了推动课改,学校在短短的2个月召开了两次课改工作现场会,把学校的课改工作引入了快车道。教导主任王海斌大刀阔斧地宣传造势,经常深入课堂巡查整改,不断规范学案和各种资料档案,终于如愿以偿,并得到了县局的高度肯定:一是学案规范,二是行政督评扎实,三是课堂变化较大。校长、教导主任经常召开课改专题会,让每个教师详细汇报所作的进展情况,并和老师一起谈做法、论体会、话收获、找不足;定期评选优秀预学案和课改先进个人,不断规范教师的课改行为,使中学的课改工作走在全镇仍至全县的前列。罗瑛副校长不仅经常听课、评课,而且将课改新理念、新模式挂在自己的办公室,经常揣摸练习。行政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教师们深受感染和鼓舞,也更使课改在学校健康、稳步、扎实推进。

4、全力提供保障

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经费紧,学校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推进课改。

二、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管理的智慧

1、定 课改激励机制,制度是改革的保障。学校根据《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评优方案》《课堂教学改革督查评价奖励方案》,与此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评优、奖励制度。方案多,措施得力,中学制定了《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12个制度,制度从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自主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常规管理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的《课改行政督查表》,从预学案的规范、课堂理念的体现、教师上课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五个方面进行督查,深入细致,特别是他们的课改实验班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视听,督查有力。课改实验班教学开放周活动、设计和家长感言颇有创意,是加强家校沟通,增强课改合力的有效尝试,受到县局的肯定。

2、加强课改专题研究。中学的教学研究活动,围绕预学案的设计,从如何体现预习题的梯度、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如何构建知识网络等开展专题研究,使预学案逐步规范,逐步个性化。中学积极引导教师钻研教材,反思积累,从课例、方案、试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并写出了一批有新意、有价值、有说服力的课改论文,使教研组充满了课改的活力。每周组织教师进行课改理论学习。这些活动的开展,浓厚了教研氛围,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3、推动课改班级建设。中学都在课改班级设立了班务专栏,学习小组评比方案,张贴与课改相适应的班训和激励性标语,使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室文化气息浓厚。中学的学生“名人名言”把课改感言与期中考试的学习标兵联成一体,在提升课改质量观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课改班级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班名和教师寄语;还有自己个性化分组,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三、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育的激情

著名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课改就是这种充满真情和激情的教育,它充分体现了教育者的爱心、童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在课改实践中,广大课改教师潜心研究、深刻领悟、快速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课改的内行、课改的骨干、课改的名师。

中学的班主任,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同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向往、引以自豪的家,他们成为家中的小主人。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老教师仍毫不让年轻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钻研课标,坚持用预学案上课,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实行岗位轮换,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舞台,促进了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中学语文组 领悟快,不仅预学案编写规范,有层次、有梯度,精讲有度、预设有度、热烈有度、质疑深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改班主任和课改教师能相信、关爱学生、包容学生,让他们在班级的自我管理和民主和谐的课堂中,学会竞争与协作,感受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乐趣。回顾前路,我们为课改做出了很多,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便我们的课改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发展不平衡,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三是小组合作学习效度不高,四是课改操作有失误,五是课改专业引领不够。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广大教师的激情不改,探索的脚步不止,茅草街中心学校的课改一定会充满蓬勃的生机和发展活力。

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 篇2

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 所以课改是我校的主旋律。课改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每次活动, 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带动下的教学细节。

一、关于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 “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 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 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 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 , 很多时候, 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 会更有收获。

二、关于教法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 用录音代替教材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氛围, 难免有“做秀”之嫌。

三、师生关系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只有教师适时介入, 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 对本文作最后的拓展, 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 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四、课堂教学避免误区

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 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 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 任意阐述。

五、课堂教学建议

1. 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

教师指引, 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如画龙点睛, 体现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指导和解决, 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 化解难点, 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还可以让师生始终围绕教材, 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 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2. 要把握好课堂讨论。

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 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 “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 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 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 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 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地提问, 随意地回答, 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 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要注意适时调控。

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 篇3

一、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思路。宿迁作为全省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比例最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进程最慢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是经济发达省份的不发达市份。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关键是能够按照中央改革的总体要求,立足宿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对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卫生监督、健康教育方面,实行政府主导;对医疗服务领域,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宿迁的“政府主导”,绝不是政府全包,而是按照“管办分开、医卫分离、医防分设”的改革思路,遵循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应该由政府办好的公共卫生事业,提高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引导力、控制力、监管力。宿迁的“市场机制”,也不是全盘市场化,更不是“卖光式”改革,不是政府甩包袱,而是采取各种所有制形式,大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兴办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千方百计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造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好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监管,营造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把过去投入国有医院的钱,直接补给医患者,补给困难群众,逐步建立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因此,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的衡量医改成功的三条标准,即“看卫生事业是发展了,还是停滞了;看人民群众是否得到了更加优质的、价廉的医疗服务;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做到无论遇到多大阻力、多少非议,我们都始终坚定正确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二、完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水平。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从四个方面完善改革措施,不断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对现存的医疗机构,通过年审的办法,“靠大、靠外、靠强”的方式,鼓励它们加大投入、登台阶、上水平,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做精”。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规模办医”的思路,积极引进市外优质资源兴办上规模的医疗机构,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二是切实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办医规模的主体进入社区卫生领域。对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都冠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做到一视同仁地给予政策支持、资金补助、设备投入。三是全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通过设立乡镇一级医院的“以奖代投”基金、县以上大医院到乡镇联合办医院、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报销的百分点、省里支持的乡镇医院达标设备可以采取公有民租、县以上医院医护人员评审副高以上职称必须到乡镇医院工作半年以上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乡镇一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对乡镇卫生院,严格要求履行好“制定实施乡镇卫生工作规划、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做好妇幼保健、开展健康教育、组织药品市场监管、合作医疗管理”等七大职能,做好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坚决杜绝以医养卫、乱收费的现象。四是不断强化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强化医疗卫生单位人才服务和人事代理制度,促进人才规范合理流动。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建立起重实绩、讲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在所有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险”缴纳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大病合作医疗覆盖面,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办法,努力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医疗卫生改革的成果。

三、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进一步增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动力。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始终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确保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有所增加。未改制前对公办医院的投入,继续列入各级财政的预算支出范围,而且做到不断增加,但要确保支出符合改革的精神,并按照“三分开”的原则,真正做到“养事不养人”。二是认真用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对改制置换的资金完全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准挪用,不准截留,并随着财政好转继续增加。三是坚持用“以奖代投”的办法鼓励各种所有制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继续加大“以奖代投”力度,只要在宿迁大地上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都做到一视同仁,不分所有制形式,一律列入政府帮扶范围。四是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对“521工程”的基本建设资金做到逐步到位,日常的事业经费确保到位。五是认真落实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确保政府的让利让费、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六是不折不扣地加大对城乡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资金的投入。对城市低保户逐步增加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城区镇包括县里的中心镇,逐步推行城镇居民的大病统筹保险,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七是切实落实各类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对所有医护人员不论所有制性质,均实行职工养老保险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四、加强医疗卫生监管,进一步巩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成果。一是严把“三项准入”关。建立机构准入制度,严格按照规模办医的思路,遵循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与标准,强化机构准入。建立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执业准入资格,对所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决不允许进入卫生行业。建立技术准入制度,严禁不顾自身办医条件和技术服务能力超范围行医、强揽病人、非法谋利等行为发生。二是加强“两项监督”。加强对医疗药品价格监督管理,加大医疗卫生执法力度,改革医疗和医药价格的形成机制,管住医检费用、药品价格的虚高,严禁乱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加强质量安全监督,严格操作规程,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诚信监督,探索建立医生个人“医德档案”,对故意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医德不良的医生,一经投诉查实的,记录在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屡教不改的,坚决曝光,直至取消执业资格。坚决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虚假广告以及吃“回扣”等问题。三是完善医疗卫生监督体系,实行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全覆盖。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在感悟中成长 在反思中前行 篇4

在反思中前行

《高校课堂下的班级建设与管理》学习心得

蒋祥龙

2013年10月13日,我到宋城影剧院参加了《高校课堂下的班级建设与管理》,聆听了濮阳市中学教师段惠民的《做智慧的班主任》和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李迪老师的《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策略》两场报告,聆听教诲,结合自身实际,颇有感触,总结如下,权宜分享:

一、如何对待职业倦怠

二位专家在报告会上都讲到了职业倦怠,像段惠民老师在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产生过转行的念头,然而,像段惠民老师他们这样的成功者,在工作的最低谷时,都能及时的审视生活,审视自己,正视自己,辩证的看待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安心于本职,努力进取,终于使自己走出低谷,迎来曙光。实践证明,他们的这些做法是消除职业倦怠最好的策略。

二、班主任工作的实质

说道班主任工作,无非就是“反复抓,抓反复”,但是,抓什么?为什么抓?怎样去抓?这些才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必须提前考虑的问题。只有明确了班级的努力方向,树立了目标,在积极的探索中,及时的确定工作方法和路径,才有可能使孩子们走向正轨,才有可能使班级管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否则,班主任只会成为救火员,每天忙于班级事件的处理之中,忙碌异常,但却徒劳无功。

三、如何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 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了解学生的前提,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着想,才能感受、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才能尊重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的明白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班级工作中,面对着孩子平时不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现象,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做该他们看,领着他们干,一遍又一遍”,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二,教育根植与生活之中,我们做班主任的应当在生活中感悟教育智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与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后来,陶行知先生发现杜威先生的教育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有局限性,于是,他以自身的学习和研究经验出发,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这个观点充分证明了教育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所以,教育智慧根植与生活之中。

做个智慧的班主任,还要心中有爱。只要心中有爱,就会看到学生的可爱之处,就会觉得学生可爱。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我坚信我的学生是优秀的,在我的行为的感染下,我的学生就有可能变成优秀,反之,如果我认为我的学生是不可教的,久而久之,我的学生肯定会变得不行。要毁掉一个学生莫过于每天给他说一句“你真笨!”

当老师全心的爱学生,爱的延伸会遇到学生对老师的爱的反馈,当两种爱相融的时候,一个坚强、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就形成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随之产生,并且会越变越强。就像一位教育家提出的“不相容法则”——如果不让学生心生杂草,关键在于老师在学生心中填上什么样的土壤与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庄稼何等繁茂?在耕耘者辛勤的劳作下,杂草岂有生长的空间?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想想昨天的自己,看看今天的孩子,为师没有爱,班级无风采;为师无胸怀,很难走出来。

就像批评学生,往往老师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可是,成效并不大,学生还是该怎样怎样,为什么?那是因为你的爱心学生没有感觉到,你的方式学生不乐于接受。如果我们能改“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变成“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这样稍微的变通,其中就充满了老师的关爱,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成效也会变得明显。

做智慧的班主任,还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段惠民老实说:“德育必须依靠学生身心体验后产生的感悟,感悟之后的自觉行动来达成”。当学生感觉不到老师在教育时,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而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的接受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所以师德是智慧的源泉。

做智慧的班主任,还要正视工作中的失误,切忌“行百里者半九十”,更忌“因噎废食”,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做什么事都不可能轻易成功,教育教学工作更不可能一夜成名。这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工作,需要教师大量的付出。段惠民老师说:“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怕难、怕怨、自满、自泄而不去工作或应付工作的人”。我坚信:只有付出才有可能有收获,只有敢于实践并从中以苦为乐、敢为人先的人,才有可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亲其师”,才有可能“信其道”。只要我们班主任“脸上有笑容,心中有关爱,口中有文雅,胸中有涵养”,言传而身教,率先而垂范,那么,一个合格的充满智慧的班主任就会出现。

四、如何开展班级活动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李迪老师对班级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一篇篇设计新颖的班级活动案例,一张张精彩的活动照片,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活动实例,敲击我的每一根神经,催我自省,催我前行。

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它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广泛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李迪老师指出:“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变手忙脚乱为悠闲的法宝;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转败为胜的法宝;班级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李迪老师的话使我深有感触,多年来,我热衷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寓德育教育与活动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一学年我都要做许多次班级活动。仅仅上一学年,我就做班级活动不下二十次,使一个普通班七二班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纪律、学习等诸方面飞速猛进,整个班级显现出迷人的魅力,以至于让老师们分不清谁是普通班,谁是特优班。本学期我已经开展了四次班级活动。《自我介绍》加速了班集体的形成;《我自信,我能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争锋,敢为人先;《迎国庆诵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的组织能力,还加强的爱国主义教育;《错了之后,我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让面对错误?错了之后,应该怎么做?如何避免与同学发生矛盾?如何面对不良同学的挑衅?

班级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获得满足与展示,更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班主任来说,既可以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某些学生的长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能获得两级,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因此,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广阔天地,是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只有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贯穿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我在课改中成长 篇5

锦屏县第四中学理化生组:张金坤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问题,为了更顺应世界课改的潮流,我国又开始了一场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持久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目标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也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它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在这种课改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些知名的课改模式,如:山东杜朗口“三三六”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全国各地课程改革风声水起的情况下,我也不能置之度外,当杜朗口“三三六”自主学习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风靡全国时,我也在网上学习并尝试着把这些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特别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尝试运用了一年,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课后的了解,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且当年的成绩与巳往相比,高出十多分,可见这样的学习方式很适应现代的教学,于是我尝试在我们学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但苦于没有具体操作理论的指导和合作团队的支撑,单打独干的我没能坚持下去,就这样不了了之。我彷徨、我迷恾,同时还有老师时不时反应现在的学生不肯学习,我反思着,为什么老师还是这些老师,课本还是这样的课本,学生就不肯学习呢?原来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看成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方法单

一、机械记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性,学生不会学习,于是不肯学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2017年8月,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在我县吹响,我校有幸成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校,通过“金太阳教育”专家一天的通识培训,我们怀揣着梦想走上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开始,我们没有专家的指点,没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借鉴,我们只有在网上学习,向金太阳专家请教,初步确定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三段六步”,可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举步艰难,老师们有的把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混淆不清;学生自主学习是开放式的,任务不清,目标不明,文科变成是单纯的读课文,理科就只是读记公式,于是课堂上导学案没完成,合作学习不会发言,不敢发言;交流展示过程吞吞吐吐,不会质疑与点评。老师们普遍反应这样的教学模式进度缓慢,效果不佳,期终会影响教学质量,怎么办?上级给我们的课改试点任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我们思前想后,只有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和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才少走弯路。于是,我们邀请金太阳教学专家张彩凤老师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流程的示范与讲解,同时在县教研室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到岑巩四中,思南中学,三穗二中参观学习,通过专家的示范与点拨,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后,看到他们的教学模式、流程与方法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口头上的改革,穿新鞋走老路,而是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通过专家的示范与点拨,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后才知道,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己主动、积极地探究,寻找知识大海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专家的示范与点拨,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后才懂得,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合奏,演奏主旋律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伴奏者,我们要允许学生“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训”,鼓励他们“各领风骚”,才能造就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反观课改前我们上的课,总是注重讲清讲透各个知识点的内涵,注重知识的传授,总是老师问学生答,总是老师说了算,于是,课堂上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某一知识的详细讲解时,殊不知学生在下面却恹恹欲睡。

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在2018年10月,我们重新定位,把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由“三段六步”转为“五步三查”,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学教反思”五步,在“自主学习”中由学生检查和老师抽查学生的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习惯;在“合作探究”中教师深入小组帮助和检查学生的合学,目的是帮助和指导学习小组完成合学内容,高效展示小组的学习风采;在“达标训练”中用习题来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在明确了课堂教学模式后,我们重新组建了班级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在学习中的角色与任务,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辅导老师,对在小组合学中怎样与成员之间互动,如何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怎样大胆展示小组的学习风采等进行高效循环的通识培训,让学生知道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知道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流程和操作程序。对老师我们实行学校行政领导分工包干制,每位行政领导跟踪一个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学教反思,让老师改变过去单打独干的备课模式,从备课就集集体智慧在一起,在观课议课中大家坦诚的提出课堂教学的不足及改进的地方,授课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教反思,完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使之完胜自己的课改教学,通过近两月的探索,在学期结束验收时受到局、县领导的一至好评,学校也涌现出一批课改教学能手。

有人说,课改是一场战争;有人说,课改就是吃苦;也有人说,课改就是学着别人干„„我倒觉得课改是一次次成长的经历,是一次次品尝成功硕果的味道。通过一个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我暗自幸庆我幸运地成为新课改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了新课程,实实的触到了新课改;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我在教学思想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课堂上努力着改变自己,一言堂,一言到底的现象不复存在,课堂上学生们或说或写或思考,课“活”起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浓”起来了,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由过去不愿学到现在我想学;由过去不会学到现在我能学;由过去不敢说、不会说到现在的我能说、而且还能大声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课改我深深的认识到课改不是喊口号,也不简单是教材的改变,而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只有观念改了,行为才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一份努力就会有一份成功,课改后我校学期成绩变化很大,就拿九年级成绩来说,升学时各学科成绩在全县排名均在末位二三名,课改后跃升到全县中上水平,本学期我的生物学科成绩由巳往的40多分变为本学期的64.5分,由此可见“五步三查”课堂教学让我取得了收获,“五步三查”课堂教学让我获得了重新成长。

在学习中推进两期课改 篇6

实施两期课改学习和实践缺一不可,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来推进两期课改,是我园思考和探索的一大问题,为此我园开展了一次题为“教师理念与行为跟进”的学习活动,此次活动让老师们深感获益非浅。

活动以小、中、大三个教研组为单位,以竞赛和讨论方式举行,在活动前三个教研组分别认领了一个讨论题目,题目内容围绕在两期课改中教师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例如: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的整合性、启蒙性和开放性,你认为该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等。而竞赛题则由三个教研组根据新纲要的内容每组各出一套是非题。为了讨论时有理可据老师们找了大量的资料,出题时大家又仔细学习纲要内容,领会精神,选出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作为题目,所以活动前的准备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为了解说时形象生动,条理清晰,三个教研组还分别制作了幻灯片。活动开始首先由大班组阐述如何理解新课程的整合性、启蒙性和开放性的。大班组推出了两位老师作为主讲,其余老师补充,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他两个教研组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对所认选的题目做了阐述,不拘一格的活动形式让老师们感到新颖的同时,也激发了老师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活跃了大家的思维。第二个活动程序是是非题竟答,奖品是一个可爱的小布娃,老师们你说我答好不热闹,在热烈的气氛中,教师们感受到学习竟然也可以是这样一种有趣开心的事。

在课改中成长 篇7

还记得当时的情形。那时候, 作为实习生的我们都被分在初一年级组, 而我们所在的年级就面临着课改这个难题。我记得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 因为是新教材再加上赶上课改, 没有教案, 所以他们都很茫然不知道怎么讲。不过,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 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们把一个学期的课分到各个学校的每一名老师头上 (大概一个老师1-2课) 然后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备课, 我没有参加过他们全市性的教研组会, 但他们拿到教案的表情我至今都记得:一个, 两个都像茫茫黑夜中的迷路人找到了方向一样兴奋, 喜悦。不过这只是一个借鉴, 我经常听他们在一起议论课。当时我就想, 什么是课改, 怎么这么难?这个谜底到我参加工作后才解开。

原来课改不是简单地换几篇课文, 喊喊口号, 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 (由填鸭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 。我的理解是,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找准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 把发言权还给学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备出最适合学生的课,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讨论。说将来科学发达了, 很多职业都可以由机器人代做这其中就有教师。实际上想想也是, 按照预定的程式把课文和上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输入机器人的芯片中, 他就可以像老师一样讲课了, 学生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把机器人的讲解拷回家就好了。这样老师不就解脱了!对此, 有人赞同, 有人反对。我想, 赞同的人可能把我们的学生也当成机器人了吧, 喂什么吃什么;可实际上,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也有个体差异, 上课的时候哪怕教师把课备地再好如果不知道灵活应对, 随时解决学生的提问, 根据学生的回答, 提问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我想这堂课应该是失败的, 至少老师的准备不充分, 没有备学情, 这也告诉那些门外汉们, 教师这个职业不是固定的程式, 他们因有了学口。我们知道学生越小越爱发言, 到大了反而因为各种原因不爱说话了, 怎么才能让学生张口呢?我采取的方式是鼓励制。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 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多说, 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告诉他们敢于回答问题就是好的, 这次错了下次争取比这次好, 这样就会越来越好;对于, 想回答问题而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 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创设回答问题的氛围, 还有就是回忆法。创设问题的氛围实际上就是, 在一篇课文里, 找一个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利用他们想说的这种心理, 用别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来带动他们。比如说《雨巷》这课, 学生很喜欢这首诗, 原因是他朦胧, 它美。总是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高一的孩子, 正值青春期, 他们对异性有朦胧的好感, 但羞于说出口, 他们在这里读到了爱情, 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这样一说, 另外的同学就不同意了, 认为既然是爱情为什么姑娘也是结着愁怨的, 而且一定要相逢在雨巷,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些本来跃跃欲试的同学也站起来回答了。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找出并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从而会赏析诗歌。我想学生能积极发言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离单元目标就不远了。

回忆法就是让他们回忆初中讲过的知识点的讲法从而回答问题。他们刚从初中上来, 经过中考, 初中的知识很扎实。而对于高中的知识, 他们好奇陌生而恐惧, 如果能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 陌生的课本中找到亲切与熟悉, 我想他们一定很乐意回答问题。比如讲《沁园春长沙》上阙的内容时, 要讲几个动词:染, 透, 争, 击, 翔, 竞时, 我想起初二下学期的一篇古文《与朱元思书》, 我问同学们, 还记得《与朱元思书》吗?学生一下热情高涨, 记得, 最喜欢哪几句, 能不能背几句, 他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 我点上几个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 他们立刻自信的背起来。再问他们为什么喜欢, 他们就会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无论说的是否到位, 这都是表扬的机会。这

(上接208页) 但部分学生最大的缺陷是不两种方法可能不太一样, 但有几点是一样的:一, 借助他们的年龄特点 (爱表现自己) 。二, 了解他们, 这包括他们的爱好, 心理, 知识储备, 三目前的状况, 刚上高一, 陌生, 好奇, 又新鲜。四老师的备课量大了 (既要备现在的课还要熟悉初中的教材) 。我认为只要抓住开学的这一小段时间, 在学生还没来得及“原形毕露”的时候先入为主, 养成爱回答问题的习惯, 那么以后的课上起来就轻松了。慢慢的, 我发现爱发言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学生的发言常常令我惊喜。也才发现, 不是学生不爱发言, 是我们不给他们时间和机会, 剥夺了他们发言的权利。课堂原本是属于学生的, 教师充其量起一个引导作用, 而原先的我们却认为学生不发言是不会不明白, 还一遍遍唠叨,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没学会, 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 其结果是学生没有参与, 倒像是老师又上了一个高中。

不仅如此, 在做法上我也走了一些弯路, 我原先以为, 课改就是放开让学生去说, 说什么都行只要开口就好, 后来的一次听课使我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为了迎接州教育局来听课, 市教育局先听了一次课。我有幸被抽上, 讲的是《归园田居》讲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乱, 但我告诉自己, 这为的是让学生发言, 没关系。在后来的评课中, 夏老师委婉地告诉我, 课改, 虽然老师讲的少了, 但不代表不讲, 老师的主导性地位不能丢。作为老师要通过一首诗的掌握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究竟学什么, 以后再碰到类似的诗该如何去把握,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 恐怕学生这里只剩一团乱麻了。这堂课评地很及时, 让我对课改又多了一份了解。我要感谢这次听课, 也感谢夏春丽老师提的宝贵意见, 让我在摸索中有了方向。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我现在的心情, 我觉得应该是兴奋, 如果再加上一个词应该是高兴。我想课改如果真的落到了实处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 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促进。我在课改中成长, 课改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理性来说明。只有这样, 答题才会有深度。语言

摘要:结合实际, 论述了教师在课改后应如何讲好语文课。

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完善 篇8

“老师好”,一个高我一头多的男生和我打招呼。“你好!”应答中,我以为是学生礼貌性的问候,没在意,依旧朝前走。

“老师你还认识我吗?”

出乎意料的反问,我愣了片刻,他满脸的笑意告诉我:巩硕。六年前,我支教时教过的学生。当年,他上四年级,他可是一个不省油的灯,我俩之间的过招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完。片刻寒暄后,上课铃响起,他急于上课,跑进了教室。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回忆,也有历历在目的印迹。那一年的支教生活对我来说,获益非浅,我的整个身心得到了提升!我敬佩杨家务校领导的求真务实,做细做好的工作作风,佩服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实干的师德品质,更让我个人素养提升的该是那里的一帮孩子。当年的毛头臭小子,今天俨然是大小伙子啦。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过往的一幕幕,如现眼前。

由于这里师资紧缺的原因,我担任四、六年级的语文。四年级是这里的一个头疼班,班容量40人,比起别的班级,人员容量大,管理难,作业批改任务重,男生多,成绩非常不好,各课成绩均为倒数,语文平均成绩从来不及格。六年级,又是毕业班,学校的窗口班,班容量41人,掂惦这头儿,想想那头儿,都不容忽视。而且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科目中的主科,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批不清的作业,授不完的知识,讲不完的题型。四年级这群坏小子,还总是捣蛋。不好好听讲都是次要,他们好像是故意欺负我是新来的,课堂中需要擦黑板,拿起板擦,却摸到肉呼呼的东西,吓得我一声尖叫换来全班的大笑,粉笔盒里藏着虫子,门把手上拴着面目狰狞的蝙蝠,送给我的手工礼物说是表达爱心,等我打开,里面竟然暗藏一条小蛇……这些恶作剧的上演,都是巩硕的坏主意。刚一接手这个班,同仁们就给我做了铺垫,我却低估了他们。不过,在熟悉了他的套路后,我装作不慌不乱,还表现出珍爱小动物的样子。他们倒是像煞气的皮球,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和神气。突来的大雨,他没有雨具,不能回家。我知道后,知道机会来了。做好一碗热腾腾的面,再罩上荷包蛋,给他端到教室。自此后,一碗面化解了他对我的所有恶作剧。

孩子的问题,背后大多都是家长的问题。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也渴望关注,渴望得到重视,巩硕就是。解决一片土地的荒芜,不是整天除草,而是给土地中上庄稼。一个身上恶习多的人,重点不是纠正他的问题,而是让温暖阳光撒到他心里。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长大的他,散养的生活方式使他更接近自然的原始状态。

和农村孩子接触久了,我倒真是感觉农村的自然与美丽,亲切而恬静:母鸡下完蛋后的咕咕哒的叫声,夏季的蝉鸣声,风中白杨的呼啦啦声,雨后泥土的气息。那一年,我还有幸和学生们一起庆祝了六一儿童节,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走进孩子,走进他们关注的视野,你才会发现人之初状态的可亲、可爱。

想象到刚来这里时,下了15路车,还有十几分钟的自行车路程。怀着“既来之则安之”心理,报到当天我的自行车就随我一起来到了杨家务。看着小路两边一人多高的庄稼地,还真有点发怵。进了校门,操场上是满眼疯长的野草,荒凉感油然而生。春天的杨家务,风景与别出不同。肆虐的风沙,带着哨声,满嘴的沙土,垫得牙吱吱作响。和外界人说起,别人说我夸张。曾同车而行的培鹏朱校长,领教过这里的风沙,他主动和我说起时,我兴奋的感觉遇到了知音。最严峻的是冬天的几场大雪,给支教的我们带来多年不曾遇到的考验。由于少有车辆经过,车子在厚厚的积雪上根本骑不动,只好推车步行。待市区的积雪早已化尽,这里却还有如镜子一般厚厚的冰。怕摔坏自己,车子就成了自己的拐棍。记得正好原单位的同事打问侯的电话,问怎么去上班,就打趣自己,说连滚带爬就到了学校。可是风趣过后,竟是自己无言的辛酸:初来杨家务,车子前胎扎带,四处打探修车的地方,恰巧后带又爆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修车的地方都没有,从未感觉到这样的炼狱一般的惨状生活。还是一个过路人眼明心亮,说那边一个村子,有个老头会修车子,但不是靠这个手艺挣钱。费劲周折打听到修车地方,内心总算见到了曙光。一番闲聊后,老人知道我是支教老师,就是不要钱。尝遍了寒风的刺骨,环境的艰难后,那一天,我真正感到了温暖。虽然困难多,任务重,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深深知道,單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原来我们这些支教教师,在当地群众心里位置有那么重,我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天气和环境。他们天天生活在这里,不照样好好的?“既来之则安之”,融入乡里,融入学生,抓好教学工作,带动全校老师,轻松教学,缓解压力,相处和睦而融洽。

自己上了十几年的学,想想记住哪位老师多少知识,都已无从找到回忆。一个学生能记住老师的该是老师人格的魅力,做人的准则和道理。于是我坚守一条:奉献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看到学生如同我儿子一般的年龄,向他们倾注全部的爱心,是义不容辞的。拇指教育不但适合家庭,也适合学校。在课堂上,出乎意料的学生,答出出乎意料的结果,不但我竖起拇指赞美,还叫全班给予这个学生掌声。就是因为给了巩硕一个聪明的评价,他竟然能在短期间由倒数第五排到了班里前十。课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把角色转换得很快,一由严谨、不苟言笑的高中教师转换成神采飞扬的小学老师。就是六年级和四年级也绝对是风格不同的再现。一会是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一会又是深深地探索,细细的师生品味,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有时,学生说到天真处,我也能开怀地天真憨笑,顿感师生没有了距离。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详细的作业批改记录。哪里有漏洞,哪个字总写成错别字,哪个学生还有哪方面的不足,也都详细的记录下来,抽时间,再单独帮学生攻破难关,同时也有助于考前复习,利于差生考前辅导。有时,面临处理不完的工作死角,又容不得拖到明天,就把一些简单事情分派给学生,既督促了学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利于展开新工作。

在探索与思考中推进新课改论文 篇9

[论文摘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师对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是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是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方面。另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等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主体地位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学习也开始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个体性差异的存在,导致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差距,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整和及利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历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三维目标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一个整体。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三者的有效统一,首先应该确保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地位不能动摇,所有教学目标都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在新课程的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将前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材所涉及到基础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理解有失偏颇,认为仅仅是课堂教学方法在形式上的改进,因此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毛病,结果课堂搞的热热闹闹,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这实质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新课程理念中,过程和方法既要求贯彻在教学过程当中,又要求把它们当成教学目标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基础知识在史料研读、图表分析、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达到在教学中突现方法,在目标中掌握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知识与能力并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较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比如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外探究活动,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外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和及利用

在课程标的指导之下,教材在整体编排上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课程结构设计突出系统化、层次性和探究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这种编排下与存在教学单薄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树立起整体的、宏观的概念,在认真研究课标与教科书、借鉴教学参考资料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任务繁重与课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不应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要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同时根据“模块链接”的提示,指导学生积极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充实、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都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进行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时,可以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联系起来;思想文化专题部分,可以将语文、政治、美术、音乐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穿插进去。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把在其他课堂上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总结联系起来,可以克服新教材知识专题化所带来的学生知识系统不全的缺点,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生动。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触摸、体验历史。丰富有趣的课外探究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的兴趣,都是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没有把新课程理念完全理解、内化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武器,就不能把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会出现“形”与“神”分离的情况。如何才能让历史课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如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效”?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教学。教学设计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走形式主义的道路。这就涉及到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态度问题。提到传统教学方法,很多人会联想到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灵活驾御。创新并不是指要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各种教学模式、方法,而是在借鉴原有教学模式、方法益处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其他教学模式、方法。

教师要能根据课堂实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趣味性强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精心创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能力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并使学生在探索历史问题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历史,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模块单元专题的编排体例突出了内容精炼,知识系统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大量介入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所能获得的有效课程资源大大增多,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在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老师又如何能创设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富于思考的教学情境?在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备好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堂教学应该“怎么教”。在主要教学环节上,如何过度、如何突破重难点知识,这都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教师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决定着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独独辟蹊径,形成有自己个性并适合教学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板书的浓缩和转化,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历史知识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养料,通过准确、生动,且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出来,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活跃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主导,讲述性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可以借助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来完成。比如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物,都可以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很好的外在形式。学生通过参观名胜古迹,进行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促使情感得到升华。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去感受历史气息的机会是不多的。因此,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如果能注意营造出民主氛围,保持诚恳态度,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必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刻苦钻研业务,培养起发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敏锐洞察力,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教学行为,深入思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相互学习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新理念和技巧内化,力争使教学更加有效,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潘虹.“和乐”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12.

[2]赵克礼.“育人为本“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8.

[3]曾超洪.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J].理论研究.

[4]孙卫东.把问题意识引入课堂[J].教学研究,2006,(10).

[5]陆继银.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1).

[6]罗朝晖.历史教学创新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政史地教学,,(3).

[7]郑林.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6,(3).

在推进中深化课改 在感悟中快速成长 篇10

构筑语文教学特色

韵语实验,以其独特的识字方式使低年级儿童大量识字,尽早阅读,超前形成阅读能力,从而驱动儿童智力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成熟以及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已被阶段性的实践初步证明。素质教育作为全新的旗帜和目标,已鲜明地树立在现代教育人的思想观念中。

一、发展韵语实验,在改革和创新中构筑语文教学特色新方法

1995年9月,我们学校正式启动韵语实验教学,至今已运转了11年,现在我们学校35个教学班中,有16个是韵语实验班。韵语实验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前铺后垫,分段推进,逐个击破。我们在发扬韵语实验的优势的基础上,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了彻底的理性思考。我们认为,在实施韵语实验的过程中,要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发展韵语实验,构建体现我们特色的韵语教学模式。韵语实验的奥秘在于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主张把低年级的识字课上成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游戏课,把中高年级的阅读课上成有血有肉的自学活动课,把作文课上成敢做敢想敢爱敢恨的情感交流课。我们也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构筑语文教学特色的最佳途径。

第 1 页 1.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妙趣横生,丰富多彩(1)在乐趣中学拼音

拼音教学是韵语识字的起步阶段,是学生认读生字的基础。如果拼音掌握不牢,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识字教学。但是,由于拼音是比较抽象的符号,学生容易引起厌学及畏难的心理,这对以后的大量识字会造成严重的障碍。为了让学生掌握得充分扎实,一方面我们把拼音教学时间延后两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乐趣,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如:制作头饰、设计游戏等。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使每节拼音教学课都上成一堂表演课,从而使学生一入学就对韵语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自信。

(2)识字教学做到丰富多彩

应该说,韵语识字的每一课都是富有一定趣味的小韵文,但是由于识字量大,如果每节课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反复出现,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热情减退。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识字课应上得丰富多彩,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力求形式新颖。如:设计谜语、找朋友、开火车、编儿歌、识字律动、小猴子摘桃、海洋探奇等等。这些游戏不但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学

第 2 页 得扎实。把枯燥乏味的生字与妙趣横生的活动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3)强化写字训练

韵语实验强调识字以认读为主,书后田字格的字要求会写。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要求高频字都要练习、会写。力求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的速度。这个要求略高于韵语实验关于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个要求是可以达到的。

2.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韵语实验的核心是儿童阅读能力的早期形式。根据韵语实验低年级己集中识完2600个汉字的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把精力和时间主要放在阅读和作文上。为了体现韵语实验的优势,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在短时间内或一节课内引导学生做最有效、最大量的训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推动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削枝强干,精简合并,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和写字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校园文化艺术节背景下一篇:学校合唱比赛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