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精选5篇)
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 篇1
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转载)
作者:卢国锽 来源:隆安教育论坛 发表:2011-04-12 22:25 我要评论
徐长青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 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 标兵、“九五” 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近年来,效力于“简约教学” 的探索,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我所追求的简约是什么
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课改初期,我针对学生缺少数学兴趣、惧怕数学、数学学习能力低.下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教师有效干预策略。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不讲” 在课堂上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如何使学生从“学数学比较难”、“学数学很枯燥” 的认识走向“学数学很简单,学数学很容易” 呢? 在与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大师言简意赅的话语给了我新的启示: “ 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数学好玩,都来学数学”、“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对呀!简学,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进行独特体验、个性认知。这不就是一种真实、自然、以人为本的学习吗? 在思考和梳理的过程中,一个崭新的理念在我的脑海形成: “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走向简约教学。简约追求的是朴素灵动、反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地放弃。简约是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追求多样化中最优化,追求表达陈述方式的简明化,都是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的延伸。简约应成为一种教与学的方式。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来看,实施简约化的课堂是其学科本身的需要,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倡导简约的,公式、定理的简明,解题思路的简洁,符合书写的简单,语言叙述的简练,计算方法的简便,等等。
简约教学简在何处
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如在教学“ 打电话” 一课时,就以“老师在旅游期间接到学校电话,并要把电话内容通知给每个学生”,以这个常见的联络网设计为.例,学生有兴趣、有经验,提出的要“要最快” 的要求后,又形成挑战性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活动中蕴含的优化思想,又丰富了情境的内涵,体现了情境的价值。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内容应抓住本旨内容建构知识系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故而,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 的选择。重组教材,同时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如教学“分数意义” 一课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作出了以下设计: 让学生体验用折纸表示分数的方法; 用生生交流方式,说说折出的分数,等等。方法的简朴和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多样性的选择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过程应主线明确,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展开多层次教学活动,简约教学强调过程的简化,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注意层次性。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在学生经历测量、填表、总结出圆周率以后,练习时间所剩无几,而且常常不能准时下课。我在教学设计时是这样体现的: 引导学生采用圆规比测、绳量比较及相关数据查询等方法,首先提出“同一个圆里,周长可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假想,进而采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引出祖冲之和他的巨大数学贡献,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文献检索的能力。而在掌握了圆周率后,学生尝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活动,一改过去课堂中由于复杂的过程与环节,教师与学生忙个不停,在匆忙中无果而终,最后导致背公式去解题的局面。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应关注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应朴素、灵活,朴素能使学生明白地参与学习,灵活能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并选择适当方法。如在教授三年级数学“重复” 一课时,由于是数学广角内容,渗透集合思想,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如故事活动、游戏活动、悬疑活动、社会调查等,通过自我体验、合作交流、经验借鉴、肢体表现等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对集合思想有了了解,并促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渗透学习方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个性思维而不仅仅是以结果来评价。要充分考虑到评价造成的学生自我认同,以积极评价为主,准确简明,即使对一些问题与错误,也应真诚地给学生以引导性评价。如当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时,不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呈现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承认学生主动的、个性的思维价值。“你的想法很好,给了大家启发”。“你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角度”,等等。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因为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的提升。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简约教学在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的同时,强调三个不能代替,即“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象”。同时强调使用中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师生操作”、“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媒体的使用要求针对性,并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视听疲劳,过多的模拟演示抑制学生想象力,过多的设备使用造成教学准备的繁琐与复杂。
简约教学的应用策略
从激发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释疑,启发学生创造三个角度找寻具体本模式的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激发参与阶段、引导探究阶段、鼓励创新阶段。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地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激发学生参与有哪些策略呢? 首先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生动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即,以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参与。如我在讲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设计成用6个机器猫代表“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及中括号、小括号,用它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演绎出四则运算的规律。因为形象、生动,因而充满趣味感。再其次是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如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教师让学生出数,而后判断能否被3整除,越出数越大,学生出到20多位数时,教师仍对答如流。这种悬念的设置,使学生很快进入独立探索与发现的实践活动之中。那么,引导学生释疑策略有哪些呢? 首先是活动参与策略。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见解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集” 时,为了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并记忆不等式解集的规律,我就就利用形体做数轴,组织学生自编口诀和形体操,学生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头脑很快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口诀。其次是自主选择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如在讲授“圆锥的认识” 时,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学生在悄然议论到大声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了。再其次是容忍暧昧策略。即教师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思维,哪怕是错误,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真正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思维,而不是用教师的结论为学生的思维划上句号。教学中,还要有启发学生创造的策略。小学生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指知识的“再造”,方法的探新,结果的求异过程。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展示自我个性、独特见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心理品质。发散辐射策略。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捕捉灵感策略。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倾听师生发言,观察学生行动,及时捕捉思维的一闪念,充分开发它的价值和创造力。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 时,多种推算方法出现后,有一名女生苦于没有方法,气急败坏的将纸拍在桌上,喊到“撕了算了”。撕怎么不行? 看似违反常规的现象,却引出了一种新方法。行为反审策略。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反观自身,在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寻求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否定中去肯定,对思维的创造性培养有巨大帮助。
简约教学模式及实施要点
我紧紧抓住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特点,将“困疑” 作为切入点和教学的核心所在,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 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见下图)。
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它可以小循环,也可以大循环。在这一模式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的实施要点: 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生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激发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即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或者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对“迷路” 的学生,不要马上给方向,而是给一个“指南针”,让学生自己试着定方向。对“走错” 的学生也不要马上否定,要尽可能多地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分。鼓励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议疑。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灵活选择练习,促进学生解疑。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有层次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地嵌入其他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创造反思,引导学生疑疑。课将结束,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1、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退中的数学教学中的话)
2、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3、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4、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课堂用语)
5、我们的课堂上缺乏真正的思考!
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 篇2
一、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空白,及时补白。
[片段一]“理发师的困惑”教学片段
新课伊始,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来:某理发师正在理发时,听到一门响,“叔叔,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又是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理发师抬起头一看,他很纳闷。
师:从刚才的故事里,你知道来了几个人?
生:四个。(师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这样认为”)
师:那理发师纳闷什么呢?
生:理发师没有看到人。估计是他们感觉等的时间长,就都走了。(师点头“有这个可能”)
生:就两个人。(师追问:“刚才不是说来了四个吗?”)第二次门响是那个小孩顽皮,故意开门弄出来的响声!
师(笑,表示赞同):确实有这个可能!
师:现在我们看看,理发师到底纳闷什么?
教师课件出示:为什么只有三个人?
课堂安静了,学生开始思考。片刻,一个学生得意地高高举起手,”我知道了!其实第一次来的是父子,第二次来了一个爷爷。第二句话是爸爸说的,他们是爷仨!”教师高高竖起大拇指,学生恍然大悟,课堂再次热闹起来。
[分析]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掘出了教材中的空白。原来的教材中并没有这个环节,而徐老师巧妙地采用“理发师的困惑”这个故事引入,既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素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片段二]“有趣的呼啦圈”教学片段
让两个学生围着两把椅子抢座位。
生:这样抢什么啊?两个人两个座位,一人一个,不需要抢!
师(若有所思地):说得有道理。那你说怎么办?
生:再增加几个人就是了。
师:就听你的!谁来啊?
话音未落,众多学生争抢着跑上去,教师留下4位学生,并通过猜拳的形式留下一位和刚才的两个学生抢座位,淘汰一位后,去掉一把椅子,两人再抢一个座位。
师(拉着获胜学生的手):经过艰苦的努力,这位同学终于获得了胜利!掌声在哪里?(全班学生鼓起掌来)
师(做突然想起状):看看,我又说早了。把掌声送给(稍顿)刚才参加活动的没有获得胜利的那“六位同学”!
学生愣住了。教师微笑着对获胜的学生说:“没有他们的参与,你自己能获胜吗?能这样快乐吗?”课堂上顿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么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你们“六位同学”,怎么还不站起来啊?
五位学生站了起来,教师连声说道:“不对!不对!还少一位啊?谁没有站起来?”学生纷纷说道:“没有了,就五位!加上前面的才六位。”教师使劲地摇头:“不对!加上他说的是七位同学了。谁没有站起来?”学生急了:“老师,是你不对!”教师让学生安静下来:“口说无凭,咱们算一算不就清楚了吗?”
师:猜拳的几个?
生:4个。
师:抢椅子的几个?
生:3个。
师:4+3=7啊!
学生窃窃私语:“对啊,4加3等于7啊!”“不对,刚才上去的就是6人哦,怎么就变成7人了呢?”这时,一个女生说:“老师,你错了,我既参加了猜拳,又参加了抢椅子,你多算了一个。”全班顿时热闹起来:“对!是这样的!”
师:我怎么可能错呢?我是数学老师啊!这样吧,为了证明我的正确,你们过来。
教师拿出两个呼啦圈,把抢椅子的三位学生圈起来,把猜拳的三位同学圈起来。
师:看,是不是少了一位?
看得出来,小女孩很急,她果断地从呼啦圈里跑出来,敏捷地钻到另一个呼啦圈里。教师摇摇头:“那不算。你出来了,那个圈里又少了一位。除非你们能证明给我看一个圈里有3个,另一个圈里有4个。”
教师故意继续在下面“找人”,学生急了。“怎么办呢?”
“你们靠近些!”“把那个圈套住王小薇!”终于,两个圈同时套住了女孩,全班都兴奋地大叫起来:“老师,你看!成功啦!成功啦!”
师(故作平静状):哦,现在这个圈里几个人?(生齐声喊道:3个!)
师:那个圈呢?
生:4个!
师:4加3是7啊。可是明明是6人哪,我错在哪里了?
全班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王小薇多算了一次!”
师:那要算一共有几人,该怎么办?
……
[分析]在原来的教材中,教材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如何使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变得生动、有趣,并富有浓浓生活气息?徐老师设计:简单的两个学生游戏(石头、剪子、布与抢椅子),将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演绎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借着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认知冲突,借着学生的实践交流,学生由玩“呼啦圈”创造了“集合”。而徐老师也正利用“呼拉圈”把“集合”这个知识解释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争论和游戏中,亲身经历了一个教师很难用语言描述、学生非常难理解的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成功地实现了教材的再创造。
走近徐长青老师 篇3
05【学习收藏】 2010-08-12 21:37:29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徐长青老师的经典语录
在第十届“现代与经典”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有幸聆听了天津特级教师徐长青的《退中的数学》以及讲座“聚焦课堂,追求有效”。徐老师风趣幽默,且满口京腔,上课简直就象是在说相声,说学逗唱之功俱佳,常有经典之语爆出,令人捧腹不已。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意犹未尽!徐老师曾说:“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孩子一天,为孩子一生。”以下是徐老师讲座的大概内容:
首先,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徐老师说:“如果把一节课四十分钟平均分为几个五分钟,那么每个五分钟都要让学生有创造的思维!”徐老师认为,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求得标准答案,而应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可见他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都是被我们的老师于无意中扼杀。徐老师指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分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步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淡化问题的结论,衬托其方法与思想,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尊重科学,掌握教艺。第一要做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第二,精讲多练;在此,徐老师提出了“三不讲”、“三讲”的原则。三不讲即“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三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规律方法”。其中,他将“学生已会的”称为第一发展水平,而“在教师引领下学会的”叫第二发展水平。在这两者之间的领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我们老师所要教学的。第三,问问题的学问;徐老师将课堂的问题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新解答距四个类型。他认为,教师对待提问,不要过早的表态结果,要注重孩子思维的过程。一节课的开始是思维的开始,一节课的结束也是思维的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等待。第四,教学课件运用的四个“不可替代”:不可替代板书、不可替代教师的语言、不可替代学生的想象、不可替代学生的参与。第五,做到“五到位”:认定目标到位、精讲点拨到位、反馈矫正到位、强化训练到位、课堂管理到位。
最后,徐老师谈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他认为,教师在听其他老师课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建设自己的课堂。
推
荐
徐长青老师的经典语录:
1.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退中的数学”教学中的话,揭示了数学思想方法,源于华罗庚的思想。)
2.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3.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4.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课堂用语)
5.教师要摆脱教案!
6.教师不能“好心种恶果”!(针对有的老师喜欢把内容讲几遍的现象。)
7.孩子,你就是老师讲课的“托”!(针对学生揣摩教师用意的现象。)
8.教师的脸千万不要变成“天气预报”!(教师不要轻易透露答案的信息。)
9.问题要问到中上等,解答要做到中下等。
10.有的课没有高度和深度,只有温度。
11.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知识。(针对惯常所说:通过教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2.在简单中让学生深奥起来,这就是大师!
13.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14.有的孩子,不学习不知道自己是笨蛋,一学习就发现了!
15.我不懂!我不管!(课堂用语)
走近徐长青(转)
人生感悟 2010-05-16 21:39:11 阅读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八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在淮安举行。全部是名师上课专家讲座,据参加语文听课的老婆回来说很精彩,我想数学肯定也不差,但不知学校是否安排我去,心中满是疑问。直到5月21日放晚学时李校长通知我去淮安听课并带队,心中窃喜,但也遗憾只听一天,不过知足了。研讨会第一天安排的是听三个报告,四节特级教师的观摩课。这些专家的名字都很陌生,这大概就是外出听课少的因素吧。其中徐长青这个名字听说过,从阿杜嘴里,但未见过此人。
徐老师的课是当天四节课中的最后一节,其他老师的课都非常精彩各有千秋,从不喜欢记听课笔记的我整整记了十几张。听完徐老师的课,我竟然一个字也没有记下来。我完全陶醉在徐老师的课堂之中,与蒋峰老丁等两千多老师一起傻傻地听,傻傻地想,傻傻地乐,傻傻地……竟然忘记了我还没完成写听课记录的任务,旁边的老丁也一字未记。后来还用自己的老理由为自己开脱:听课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把听的内容记录下来,就是听课了吗?不是!要真正从别人那里学到点什么,哪怕是一点,也是收获,听课记录记的再多也是无用的资料而已。徐老师的课堂是魅力的课堂,活力四射的课堂,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看似随意的刻意,浑然天成的雕琢”。
最初吸引我的,是情境创设过程中那充满激情的、演绎了不同角色的声音——那声音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那一瞬,我分神了。在记忆的引擎中仔细搜索。脑海中蹦出一个又一个名字名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冯巩?不,是老毕?想一个否一个。这声音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学生,吸引了全体老师。故事结尾的悬疑吊足了听课者的胃口,各种猜测接踵而来,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思维的活跃性——情境的创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采用了一组常用关联词“既……又……”,老师又用手势展示出“重复”的直观意象,形象地告诉学生“两个V组成一个W,借助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科整合不留一丝痕迹,却又浑
然天成。
徐老师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让孩子们玩“抢椅子”的游戏。他首先搬出两把椅子,请上来两个学生,然后说出游戏规则。学生马上提出:两个人抢两把椅子,不会有人被淘汰。徐老师“恍然大悟”地说:“哦,是我疏忽了,原来一个人有一把椅子,在我们的数学里,就是一一对应。”看似一个疏忽,其实他正是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一对应。其实这样的渗透在本节课上还有许多点:例如在课前和学生的自由交流过程中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以及后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留心学习的教诲,点点滴滴都那么的悄然而至,看似无心之作,其实细细体味,那都是爱的溪流涓涓而至,真是“润物无
声”啊!有冲突往往有突破。徐老师精心预设的情景剧正一步步按照预先的规划悄悄实施中,但矛盾出现了——明明参加“猜拳”的有4人,参加“抢椅子”的有3人,怎么参加整个活动的就只有6人呢?学生该怎样用两个呼啦圈来表示参加活动的同学呢?所有的孩子都眼巴巴的把目光投向了徐老师。可徐老师呢,一面嘴里嚷嚷着:“自己想办法,别看我,看我我也不管!”一面就背身欲离,将身后的纷扰“无情”地抛下——整个会场那一刻静极了,静得可以听见老师们不经意间抽气的声音。坐在后排的我更是忍不住轻轻欠起身,伸长了脖子向前张望。那一刻,我紧张着,期待着,说实话,心里是没底的。俄而,不知是谁抑制不住鼓起掌来——聪明的小女孩和已将两个相邻的呼啦圈都套在自己身上了。情不自禁地,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徐老师轻轻地转身,轻轻地走向学生,他的脸上有着淡淡的、真诚的、会心的微笑。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这一次放手,真实的大家手笔,源于对自己教学设计的自信;这一次放手,真正地使学生成了思维的主人,真实的生成最精彩;这一次放手,真我的释放,源于对孩子的信赖与期待——期待是最大的信赖,信赖是最大的爱,而那一刻,大爱无声!
参加这节课的孩子何其幸运,徐老师的无言期待,必将在他们的心中刻下爱的印痕;参加这节课的教师何其幸运,徐老师的彻底放手必将成为我们的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之碑。润物无声、水到渠成,课堂在一个个看似无意的刻意巧设下浑然一体必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今生的追求。
回来这些天脑海中还回旋着徐老师的音容笑貌。
序言:这段时间从《中国教育报》上读到特级教师徐长青关于简约教学的讲座。觉得对我的帮助很大。他所追求的简约模式,简约理念正是我冥冥苦思、想要追寻又很茫然时,得到了指路灯一样,简约教学让课堂变得由难变易,由繁变简,充满实效、充满后劲,在返璞归真中见实效。我经过整理,把它介绍给各位同行们,希望对你们的教育教学有所帮助。有先进的理念我们大家共享用。
徐长青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 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 标兵、“九五” 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近年来,效力于“简约教学” 的探索,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我所追求的简约是什么
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课改初期,我针对学生缺少数学兴趣、惧怕数学、数学学习能力低.下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教师有效干预策略。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不讲” 在课堂上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如何使学生从“学数学比较难”、“学数学很枯燥” 的认识走向“学数学很简单,学数学很容易” 呢? 在与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大师言简意赅的话语给了我新的启示: “ 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数学好玩,都来学数学”、“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对呀!简学,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进行独特体验、个性认知。这不就是一种真实、自然、以人为本的学习吗? 在思考和梳理的过程中,一个崭新的理念在我的脑海形成: “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走向简约教学。简约追求的是朴素灵动、反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地放弃。简约是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追求多样化中最优化,追求表达陈述方式的简明化,都是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的延伸。简约应成为一种教与学的方式。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来看,实施简约化的课堂是其学科本身的需要,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倡导简约的,公式、定理的简明,解题思路的简洁,符合书写的简单,语言叙述的简练,计算方法的简便,等等。
简约教学简在何处
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如在教学“ 打电话” 一课时,就以“老师在旅游期间接到学校电话,并要把电话内容通知给每个学生”,以这个常见的联络网设计为.例,学生有兴趣、有经验,提出的要“要最快” 的要求后,又形成挑战性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活动中蕴含的优化思想,又丰富了情境的内涵,体现了情境的价值。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内容应抓住本旨内容建构知识系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故而,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 的选择。重组教材,同时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如教学“分数意义” 一课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作出了以下设计: 让学生体验用折纸表示分数的方法; 用生生交流方式,说说折出的分数,等等。方法的简朴和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多样性的选择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过程应主线明确,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展开多层次教学活动,简约教学强调过程的简化,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注意层次性。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在学生经历测量、填表、总结出圆周率以后,练习时间所剩无几,而且常常不能准时下课。我在教学设计时是这样体现的: 引导学生采用圆规比测、绳量比较及相关数据查询等方法,首先提出“同一个圆里,周长可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假想,进而采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引出祖冲之和他的巨大数学贡献,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文献检索的能力。而在掌握了圆周率后,学生尝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活动,一改过去课堂中由于复杂的过程与环节,教师与学生忙个不停,在匆忙中无果而终,最后导致背公式去解题的局面。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应关注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应朴素、灵活,朴素能使学生明白地参与学习,灵活能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并选择适当方法。如在教授三年级数学“重复” 一课时,由于是数学广角内容,渗透集合思想,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如故事活动、游戏活动、悬疑活动、社会调查等,通过自我体验、合作交流、经验借鉴、肢体表现等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对集合思想有了了解,并促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渗透学习方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个性思维而不仅仅是以结果来评价。要充分考虑到评价造成的学生自我认同,以积极评价为主,准确简明,即使对一些问题与错误,也应真诚地给学生以引导性评价。如当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时,不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呈现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承认学生主动的、个性的思维价值。“你的想法很好,给了大家启发”。“你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角度”,等等。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因为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的提升。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简约教学在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的同时,强调三个不能代替,即“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象”。同时强调使用中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师生操作”、“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媒体的使用要求针对性,并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视听疲劳,过多的模拟演示抑制学生想象力,过多的设备使用造成教学准备的繁琐与复杂。
简约教学的应用策略
从激发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释疑,启发学生创造三个角度找寻具体本模式的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激发参与阶段、引导探究阶段、鼓励创新阶段。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地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激发学生参与有哪些策略呢? 首先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生动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即,以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参与。如我在讲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设计成用6个机器猫代表“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及中括号、小括号,用它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演绎出四则运算的规律。因为形象、生动,因而充满趣味感。再其次是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如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教师让学生出数,而后判断能否被3整除,越出数越大,学生出到20多位数时,教师仍对答如流。这种悬念的设置,使学生很快进入独立探索与发现的实践活动之中。那么,引导学生释疑策略有哪些呢? 首先是活动参与策略。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见解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集” 时,为了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并记忆不等式解集的规律,我就就利用形体做数轴,组织学生自编口诀和形体操,学生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头脑很快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口诀。其次是自主选择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如在讲授“圆锥的认识” 时,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学生在悄然议论到大声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了。再其次是容忍暧昧策略。即教师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思维,哪怕是错误,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真正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思维,而不是用教师的结论为学生的思维划上句号。教学中,还要有启发学生创造的策略。小学生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指知识的“再造”,方法的探新,结果的求异过程。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展示自我个性、独特见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心理品质。发散辐射策略。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捕捉灵感策略。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倾听师生发言,观察学生行动,及时捕捉思维的一闪念,充分开发它的价值和创造力。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 时,多种推算方法出现后,有一名女生苦于没有方法,气急败坏的将纸拍在桌上,喊到“撕了算了”。撕怎么不行? 看似违反常规的现象,却引出了一种新方法。行为反审策略。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反观自身,在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寻求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否定中去肯定,对思维的创造性培养有巨大帮助。
简约教学模式及实施要点
我紧紧抓住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特点,将“困疑” 作为切入点和教学的核心所在,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 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见下图)。
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它可以小循环,也可以大循环。在这一模式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的实施要点: 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生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激发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即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或者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对“迷路” 的学生,不要马上给方向,而是给一个“指南针”,让学生自己试着定方向。对“走错” 的学生也不要马上否定,要尽可能多地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分。鼓励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议疑。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灵活选择练习,促进学生解疑。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有层次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地嵌入其他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创造反思,引导学生疑疑。课将结束,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专家点评 1 博观而约 厚积薄发 华国栋
徐长青老师的数学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他的话讲就是“教学生一天,为孩子一生”,“要上有后劲的课”,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体现了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他在24年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纵观徐长青老师的学术成长,是从实践型、研究型到专家型教师一路走来的,他的课真情、自然,在幽默中激情生动。在生成中启迪智慧,简单灵动,在欣赏中成就学生。在他的课上学生总有欲罢不能的感觉,这源于徐长青老师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和厚重的实践积淀。简约教学及其操作层面实施策略的具体提出表明,徐长青老师已从理念的思考走向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创立,这又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理性提升,更源于他长期从事“最近发展区” 教育理论研究的积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领域,各种教学方法与模式不断涌现,许多优秀教师也正在进行简约教学的尝试。徐长青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他从早期针对教学时弊的“简单教学” 的理念萌生,到个人对“简约教学” 的理想追求,再到以团队形式开展的“简约教学” 实践研究,长达10年时间,执著于此,令人感动,可以说是厚积薄发。徐长青老师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他所提出的简约教学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约思想,“化繁为简”、“博观而约取,厚积薄发”,这一理论的追溯,恰恰体现了简约教学的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的实践特征。同时徐长青的简约教
学还吸收和借鉴了近现代中外心理学关于简约的思想,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对学习内容、过程与方式的最大程度的优化,这不正是对当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的理性回归吗? 同时,徐长青老师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系统探索,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操作流程和实施策略,并正在逐步完善成教学派系,这更是难能可贵的。简约教学有着深刻的价值。在实践层面,简约教学解决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少兴趣、惧怕数学,教师教得辛苦、课堂实效性低等数学教学中的痼疾。在理论层面,简约教学有助于数学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他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意义的宝贵教学理念,如研究教育的对象,努力做读懂学生,但不看透学生的人。研究教育的场效,在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中,呈现出看似随意的刻意,浑然天成雕琢的课堂效果。研究教育的途径,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环境与状态中学会有意识的发现与思考,在真实的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中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提升。研究教育的情感,用亲和与幽默涵养智慧,用宽容与等待激发智慧,用信任与激情提升智慧,用激励与挑战展示智慧。研究教育过程,正本清源、返璞归真,追求简单而不肤浅的深刻,关注差异,以自然、灵动、多样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专家点评 2 教育的独特理 视野、责任、勤奋是成就名师的基石 李嘉骏
初识徐长青,是在1995年在海南岛参加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 活动中。当时,他作为天津市选送的教师代表与全国其他教师同台竞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时讲的是“分数的意义”,课堂上他淡定大气,驾轻就熟,学生都被他的课吸引了。再识徐长青,是在2000年小学数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他是天津参训的5名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唯一的男教师,开朗热情,主动承担班里的工作,班上的学报《小学数学通讯》就是他编辑的。而后,与长青老师共事的机会多了,除了一起外出讲学,他还成为了我主持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核心组成员,并负责和主持天津地区的课题研究工作。2006年,我又推荐他到中央教科所做国内访问学者,追随华国栋教授研究“最近发展区”理论,此时我们接触就更多了,因此就更为了解他了。他是一名“学者”。长青老师的成长之路就是学习、实验与研究之路,他从1995年参加教学论专业课程班的学习到北师大的进修、国家骨干教师的培训、国家级骨干培训者的培训,到中央教科所国内访问学者,再到参与“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的培训,就没有停止过学习。虽然他从事教育管
参加徐长青报告会的体会 篇4
苍溪县陵江小学校 罗以培
2015年10月11日——12日,我参加了的广元市小学数学新课标及教材培训,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叶鴻琳老师为参会者举行了简约教学课例研讨和专题讲座。这是我第一次聆听徐长青老师及其工作室成员老师的示范课及报告会。这次学习我现场观摩了徐长青和他工作室的叶鸿琳老师的课,又听了他们对于简约教学的解读,更面对面的学习了徐老师本人的两堂精彩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六年级“数与形”活动课,真是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徐老师的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原有的认识,使我感觉到“数学不难”、“数学好玩”,这一观点很早之前就听过,但是今天才在徐老师的课上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点。
回顾这次学习,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观摩课课,中间穿插了两位执教老师报告。在回来的路上,我就想:这次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于自己工作可能有帮助的有哪些?下面结合徐长青老师的一节课和叶鸿林老师一个报告,谈一下我的一些新的认识与收获:
徐长青简介:
生于1969年,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 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标兵、“九五”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近年来,效力于“简约教学”的探索,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一、简约教学:复杂问题简单化
徐老师在报告中说:简约的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策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把课备透、备细,只有课前把功夫下到才能做到课堂的简约。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要注意层次性,力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贯彻“三不讲”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大家都深知,大家都得承认,学生的智力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生确实让我们很吃力,而且怎么教也教不会,要想在短短的45分让全班见实效,是不可能的。所以,徐长青校长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贯彻“三不讲”的教学理念,给教师带来实惠,给教学质量带来实惠。
2.做“深入浅出型”的教师。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只有 3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所以,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的选择,重组教材,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出极致作用。比如,徐老师的“手指上的数学”一课,与其工作室成员老师孔维薇老师的“植树问题”其实本事上是一回事。可是,徐老师的课更轻松、更有趣,更能抓住数学学习的本质。他仅用一只手,就让孩子找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手指数=间隔数+1,用两只手找到了封闭图形的规律:手指数=间隔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徐老师知识组织引导,所有发现展示均有学生探究完成,因为观察自己的手,是再简单不过了。可是,孩子们的发现并不简单,把这节只有20几分钟的小课一次次推上了高潮。
我们数学教师有时会在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越是郑重其事的、形式上一本正经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似乎越是陷入一种困境。而有时方法上灵活一点,生活化一点,让学生活动起来,找到一种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在游戏中、在看似不经意间,会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这就是简约数学的实质,力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切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二、一堂课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忘记的过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是在不断遗忘的过程中生成的。忘记,并不代表它没有存在过,我们的大脑会把那些忘记的事物变成自身的潜意识,在需要的时候便会呈现出来,久而久之,便成为刻在脑海的知识。我们不断地忘记旧知识,又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在学习与忘记之间摸索着一个平衡的支点,而这个支点必须是唤起我们记忆的“神经元”。在徐老师的课上,没有繁琐的教具和学具,而此起彼伏的“锅来了,饼来了,嗤啦嗤啦,饼熟了”就是日后唤起学生记忆的“神经元”。如果我们的课堂都充满着学生日后能提取知识的“神经元”,那便是有效的课堂了。
三、不让一个学生失败的走出课堂
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都喜欢不断重复地做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在徐老师的这节上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介绍华罗庚教授的“优化与统筹”。(第一步:从整体去考虑创造多种解决方案;第二步:选择最佳方案,节约资源和时间;第三步„„)他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及时提问。第一个同学很流利的讲出了第一步。正当学生觉得简单,争先恐后的举手时。徐老师突然关闭了幻灯片,选一名学生说出第二步,学生顿时语塞。这时课堂上一片请求之声,希望老师再放一遍。徐老师答应了同学们的请求,这次学生们都能正确的说出第二步的内容。胡老师说:“我们的学习不是光用眼睛看,更多的是用脑子想”。随即又请出了刚才失败的同学在关闭幻灯片的情况下正确的说出了第二步、第三步。徐老师幽默的表扬他:“你比刚才那位同学强多了”,现场洋溢着一片欢笑声„„
四、课堂应该是简取、博喻、简构的。
徐老师在报告中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 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师应该讲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进行独特体验、个性认知。这不就是一种真实、自然、以人为本的学习吗?(徐长青语)
徐长青指出:约取,强调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性。是落实减负工作的根本,减负的本质完成应实现师生对知识的选择性学习,这本身也是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这一点上是简约教学的时代创新,是教学内容的革命。博喻,强调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是数学回归儿童的方式,学习力就体现在学生是否借助已有的经验去对陌生的事物产生自我的认知,而教师教学的“博喻”很好的帮助学生完成了这一历程。简构,强调知识模型和认知过程的简单性和本质性。是本真、实效教学的核心。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基本模型、基本经验和认知的基本路径是学生实现自我简构、深刻理解的重要基础。
五、数学课堂教学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徐长青老师用十个“yu”生动形象的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真谛。“鱼”和“渔”不可偏废其一,知识和能力同样重要;要培养学生的 求知欲,要做到1分钟吸引孩子;课堂中应有笑声,要愉快的学习,要有娱乐性;教学要有宽度和厚度,不要一叶障目,即域;要学会“博喻”,会打比喻,不要把很多知识全变成文字,学后而知不足,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数学课堂要有机渗透“德育”;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即“逾”)
我想:数学教学永远是动态发展的,徐长青老师给我们数学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听了徐长青教授的课和讲座,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话,很是有趣,同时又很有智慧。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课堂和同事们的课堂,有的时候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真的很难及时的用很恰当的语言来应对,使得我们的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生成和精彩,这也许就是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之一吧。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笔记和以前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徐老师的一些资料,总结了16条徐教授经典语录,一起和大家分享,希望对我们的课堂有一定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1、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揭示了数学思想方法,源于华罗庚的思想。)
2、不要带着知识走进学生,而要带着学生走进知识。
3、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4、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课堂用语)
5、他说的话你们听懂了吗?谁来重复一下!你同意吗?
6、孩子,你就是老师讲课的“托”!(针对学生揣摩教师用意的现象。)
7、教师的脸千万不要变成“天气预报”!(教师不要轻易透露答案的信息。)
8、问题要问到中上等,解答要做到中下等。
9、有的课没有高度和深度,只有温度。
10、在简单中让学生深奥起来,这就是大师!
11、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
12、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13、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14、我不懂!我不管!(课堂用语)好的教学应是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的过程;好的教学应在关注学生的差异中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好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拒绝肤浅为学生留下生命的刻痕。
15、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便会一点点改变!
16、学不会是学生的权利。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徐教授的讲座和课虽已结束,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回味却才刚刚开始。正如徐老师的一条语录所说“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便会一点点改变!”简约而不简单,希望我们踏着徐老师前进的脚步,每天改变一点点,最终使我们的学生也能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它绽放的魅力!简约教学模式及实施要点
我紧紧抓住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特点,将“困疑”作为切入点和教学的核心所在,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见下图)。
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它可以小循环,也可以大循环。在这一模式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
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的实施要点:
1、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生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
2、激发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即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或者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对“迷路”的学 生,不要马上给方向,而是给一个“指南针”,让学生自己试着定方向。对“走错”的学生也不要马上否定,要尽可能多地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分。
3、鼓励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议疑。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
4、灵活选择练习,促进学生解疑。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有层次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地嵌入其他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5、鼓励创造反思,引导学生疑疑。课将结束,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徐长青教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吸引了台下在座的每一个人,整节课不仅充满了欢乐与笑声,而且又不失数学味。徐老师上课简直就像是在说相声,说、学、逗、唱之功俱佳,常有经典之语爆出,令人赞叹不已。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意犹未尽!一节原本枯燥的数学课经过徐老师的设计却变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舞台。一上课就语出惊人,说要变“魔术”,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带领学生进入“魔术”的课堂。
上课了,徐老师虚晃一招,拿起一张白纸,大手一挥几个招式像 模像样,让人惊讶是不是徐老师真的要变魔术。这样的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让人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就走入其中。此时,徐老师还找来一名学生当助手,简单的几句交流,时尚、幽默、诙谐,时尚的语汇,前言的信息,很快获得了学生的好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伸出你的左手和右手,合并在一起,把一张纸放上去就是我的魔术平台。魔术开始,魔术平台升起。”一张白纸亮相,接着故弄玄虚地撕了两下,问学生变成了几片。要求学生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四片,三片,一片„„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一波接一波,思维不断从封闭走向开阔,课堂从沉静走向活跃。真实的“魔术”情境,开放的问题,巧妙的引导,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如燃烧的火苗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越烧越旺,越来越精彩。当学生质疑徐老师一会儿说正确答案是四片一会儿说是三片时,徐老师不失时机的说“同样的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标准答案。当四片纸的真实答案经过验证揭晓时,徐老师现场采访猜对的同学,“你觉得这掌声是给你一个人的吗?”再次让学生明白——同样的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接着一起看结果——是4片。然后,老师慢慢铺垫,慢慢搭桥,自然提出疑问“今年是2012年,如果一直撕下去,会得到2012吗?2011呢?2010呢?”
当学生有着不同的意见,出现了争议时,徐老师说道:“能不能呢?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只是一种假设,假设是不能来说说明问题的。那怎么办呢?笨方法”“ 撕(学生齐答)”,老师诙谐的说:“我们不 用”,学生和台下的老师都笑了。这时老师又说,那我们就找巧方法吧,出示华罗庚照片,右边打了知难而——,学生齐说“进”,老师说错了,是知难而“退”,并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知难而退”的理解。一位学生的答案深刻到位,富含哲理,而徐老师轻轻搂着这位学生身影的画面一下子感动了我,这一体态语言打破了师道尊严的坚硬外壳,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一下子变成了学生的良师挚友。“种树培其根,育人培其德。”教育的人文性在徐老师课堂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如此美丽。
以退为进,徐老师在学生深刻辨析“知难而退”的“退”字的含义后,巧妙引出一种新的数学思考方式——退到最简单的边上再渐渐地进,在渐进中寻找规律,再去寻找答案。从最简单的1想起,徐老师让学生在新的思考方法的启迪下回归最简单,回到问题的原点。然后魔术平台升起,拈起一张撕开,让学生配音“呲啦”,让学生思考有几片纸,1、4、7、10、16、19„„数字依次出现,找规律,得出“3n+1”,然后再来判断2012、2011、2010能否被撕出来。规律的呈现水到渠成,思路清晰明朗,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判断中亲历整个学习的过程,步步为营,直接指向目标。规律找到了,徐老师再次引出华罗庚,感谢老人送给大家一个法宝: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在黑板上完成了示意图,一目了然。然后引导学生做动作,边说边做,提醒大家肌肉是有记忆的。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思考方法告诉更多的人,做一个慷慨的学习者。课堂自然结束,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是的,这样妙趣横生的课堂,这样亲切有趣的大师,该 带来怎样的心灵震撼?一切尽在不言中。
方法简便,环节简单,设计简约,整节课下来,又是这样的自然,这样的幽默,这样的亲近,这样的有趣,这样的高效,怎能让人不喜欢?
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高效,徐老师的课堂真的令人叹为观止。简约简在课堂,美在学生的笑脸上!简约而不简单!
徐老师从史记中的两句话“约而达,微而减”、“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详细给我们阐释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他提出,如今的课堂教学,呼唤简约。简约就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约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也是超越。简约要简在课堂,我们要努力呈现出简单的课堂,简单到不难为自己,不难为学生,简单到不拒绝一个学生。而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四个三”:
第一,我们要在课堂上做到“三个共”:
1、情感共鸣;
2、思维共振;
3、个性共扬。
第二,我们要在课堂上做到“三个容”:
1、宽容学生的错误;
2、包容学生的不同;
3、纵容学生的独特。
第三,我们要在课堂上做到“三不教”:
1、学生已经会的不教;
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
3、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教。第四,我们要在课堂上做到“三个等待”:
1、提出后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待。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屡次说的一句话就是——举手的人还不够多,你不是不会,而是你的思维还在路上。
2、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评价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给孩子消化吸收的时间。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把问题要问到中上等,解答要做到中下等。
3、课堂出现乱象的时候,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待。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一味的制止,而要用心观察,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说什么,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最容易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听徐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课堂也有了新的领悟:
1、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吝惜自己表扬的语言,关注学生的面要广泛,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听懂,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相信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3、在课堂中不能急不可待,要学会等待。
4、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汪潮教授的《简约语文教学》讲座 篇5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7日
【编辑录入:cgxxsdd】
“简约”,这个近来点击率频频上升的词语,似乎越来越炙手可热。时尚服饰的亮点、家居装饰的风格、汽车品牌的卖点„„如今,“简约”一词紧跟“简单”,在汪潮教授的引领下,也当仁不让地进入了我们小学语文课堂。
“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益。”陶行知先生在近百年前就提出上述观点,先生的理念可谓新矣!
汪潮教授用陶先生的理念引出了《简约语文》的报告。简朴、简明、简要、简化、简练(简易),脑子里一下子进入了这么庞大的“简字家族”,唤起了自身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是伴着“删繁就简”的口号成长起来的。可真谈到“简”,我们又迷惘了。“简”什么?怎么“简”?“简”了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怎一个“简”字了得!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再来分享汪潮教授的报告——《简约语文教学》。
汪潮教授指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
有些课文的导入过于繁琐,比如《黄山奇石》一课,有一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中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有不少的名胜古迹,请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一些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然后就说到了温州、杭州、上海等地,其实有些并不属于风景区,但这位老师却讲了将近十分钟,这样的导入实在有些欠简约。
又如《画风》一课,设计了听风、说风、试风、看风、画风五个环节,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其实简约不是简单,简约是一种高效的整合。简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一、教学理念:简朴
1、“从简论”:删繁就简。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
2、“朴实论”:朴朴实实。朴实(教风、教态、打扮)、真实(事先有所准备的材料的展示就纯属造假)、落实(对学生知识、情感、思维的发展都要有所帮助),返朴归真。
3、“得失论”:我们现在的课堂过于追求圆满了。其实是有所舍,才能更好有所得。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必须朴朴实实,不能哗众取宠。
4、“效益论”:效果、效率、效益。
二、教学目标:简明
现状:
1、内容复杂化。
2、理解模糊化。
3、表述模式化。尤其在听说训练和有感情朗读这两块,缺乏层次。
(一)宏观上:三维度整合。(不要三个方面逐一完成)
教师上课基本要求:课文要背得出,教案要基本把握,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更好地动态生成。
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尤其对语言现象的把握尤为重要,我们平时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小练笔,这要在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要分块练习。比如《江姐》一文中“当我们每餐咽下霉米饭的时候,当我们被半夜里的敲梆声音惊醒,听着歌乐山狂风呼啸的时候,当我们被提出去审讯的时候,我们想起了你,亲爱的江姐!我们向你保证:我们要像你一样地勇敢,坚强,在敌人面前不软弱,不动摇,不投降!„„”这种语言现象可以抓住来设计写话训练。
(二)微观上:细节落实
教学过程时间让给学生,给予学生实践过程。
每个教学环节尽可能都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先讲清楚要求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推敲再学习。课堂上要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学目标要在课内完成、落实。以至于学生轻松,老师轻松。
比如《慈母情怀》一文,老师抓住“失魂落魄”一词来立即饿文章的内容,就给学生很大的学习自主权。然后旁敲侧击地来重点解读情深,又从正面和侧面抓住对话来理解“母亲爱孩子”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简要
(一)聚焦:课堂教学要有个中心点、主线条。
(二)理线(即上课要理出主线条,思路要清晰):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明的是一句话:“好好儿活。”暗的是这句话浸润着儿子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窦桂梅老师教学时抓住明线展开教学。
又如《狼和小羊》一文,一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扮演狼和小羊,让学生你说他说,其实这种设计意义不大。文章的主线条在于狼,老师重点在于要讲清狼的狡猾与不讲道理,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象狼一样不讲道理的坏人。
四、教学流程:简化
简化也讲究一种流畅,东阳外国语小学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一条主线是父与子始终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两个板块”:
1、父亲了不起;
2、儿子了不起。这样的设计就从线性梳理走向了立体把握。
又如支玉恒老师上《第一场雪》给北方学生上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
现在教学注重板块式教学,其实想想也是各有千秋,主要在于学生是否能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如果课堂上课文感知得不够充分就不要急于进入理解阶段,理解不够深入的话就不要急于运用,没有内化就不要急于有感情的朗读。要做到这几点其实也相当的困难。
五、教学方式:简练
有句话说:“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这句话想必大家也身有体会。语文课还是要提倡实践,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可用可不用的就不用。于永正老师可谓是真正的“简约大师”,他上《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表演,也没有课件,却受好评。好在师生朗读到位,对关键词处理到位。
六、教学评价:简洁
评价点简洁;评价要求简洁;评价方式简洁。
其实简约并不是简单,它是一种感受;简约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精心预设而成的。
简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是语文教师的追求。愿在实践中向“简约”靠近。
简 约 语 文
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
汪潮教授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
简约不是简单,简约是一种高效的整合。简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一、教学理念:简朴
1、“从简论”:删繁就简。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
2、“朴实论”:朴朴实实。朴实、真实、落实,返朴归真。
3、“得失论”:有所舍,才能更好有所得。
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必须朴朴实实,不能哗众取宠。
4、“效益论”:效果、效率、效益。
二、教学目标:简明
现状:
1、内容复杂化。
2、理解模糊化。
3、表述模式化。
(一)宏观上:三维度整合。(不要三个方面逐一完成)
教师上课基本要求:课文要背得出,教案要基本把握,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更好地动态生成。
(二)微观上:细节落实
教学过程时间让给学生,给予学生实践过程。
每个教学环节尽可能都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先讲清楚要求再学习。课堂上要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学目标要在课内完成、落实。以至于学生轻松,老师轻松。
三、教学内容:简要
(一)聚焦:课堂教学要有个中心点、主线条。
(二)理线:
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明的是一句话:“好好儿活。”暗的是这句话浸润着儿子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抓住明线展开教学。
四、教学流程:简化
减肥、瘦身。整体框架。流畅。
东阳外国语小学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一条主线是父与子始终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两个板块”:
1、父亲了不起;
2、儿子了不起。这样的设计就从线性梳理走向了立体把握。
五、教学方式:简练
1、《画风》一课,设计了听风、说风、试风、看风、画风五个环节,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2、于永正老师上《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表演,也没有课件,却受好评。好在师生朗读到位,对关键词处理到位。
3、支玉恒老师上《第一场雪》给北方学生上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
六、教学评价:简洁
评价点简洁;评价要求简洁;评价方式简洁。
(记录整理:朱柏烽)
【听汪潮老师讲座后感】
好象才刚刚听说叶老说简单语文,如今汪潮老师又把我们带进简约语文的境界。生成语文,灵动语文,整体语文讲究的是活力,生气和大气。
记得汪老师讲过的生成语文的六个特征。
一、生成性课堂以学生为本。
汪潮老师认为课堂教学致命问题,是不能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考虑各种不同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表现是要有目的的。想初读课文是优等生的和中等生的舞台。课间朗读就要面向暂差生.注重学生横向发展。
二、生成性课堂是语言领先。
小学语文是复姓的,先姓语,再姓小。落实在人文性上,先将语言文字,再来讲究小学生的活动。把活动进行到底是好的,对学生有益的,只是不要本末倒置就好了。
三、生成性课堂充满人文性。
人文性就是人性,尊重人性,不要把学生当作物体来教学,也不要把学生当作我们上课的陪衬,从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
一位名师就很好把握了这点。在教学<万里长城>的时候,他向学生介绍万里长城的英文名:了不起的城墙。在别人眼里的长城是了不起的,那我们的长城一定很了不起。
四、生成性课堂是富有情趣的。
上语文客不要光顾语言,要什么够有所顾及。
诗意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情趣要和语文课堂结合,是为了学习语文服务的,但不仅为学生学习语文,更是要从课文出发,最后回归课文才有水平。
五、生成性课堂具有理性思维的。
教师的作用是提要求。小学语文课全部是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没有层次,生成力度也不够,每次读要有要求。光讨论也不够理智的。
六,生成性课堂具有朴实高效的。
不要人文弄复杂了,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朴实高效的,从简单语文到简约语文。
最后,汪潮老师送了三句话: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理论像一个橘子,共同分享,共同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理论像一个苹果,具有魅力,具有香味。
【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推荐阅读:
徐长青简约教学05-27
感受徐长青的简约教学--国培日记05-20
听徐长青课的感受10-24
徐长青数与形名师课堂实录11-17
基业长青简介11-16
长青保护区05-17
长青自然保护区06-28
基业长青企业文化07-01
《基业长青》读书笔记08-23
简约化教学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