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论文感想(共5篇)
小岗村论文感想 篇1
摘要: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我们走进小岗,寻访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源头,重回那个充满改革激情的年代。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和沈浩陈列室,凭吊了沈浩和当年按下十八个红手印的带头人的墓地。看到了小岗村道路两旁规划统一的民居和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也看到了小岗村的葡萄园基地与小岗村的企业经济的发展。我们一行感受到了强大的小岗精神的同时,也被这个不断进取,探索中国农村致富之路的小岗村,深深的震撼与感动。经过我们对小岗村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地研究与调查,并走访和问卷调查了一部分的当地村民,结合学习的相关知识点,发现了小岗村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经过我们的细心思考与交流,找到了一些改善小岗村目前状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小岗村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岗村 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 建议 2012年10月21日,在指导老师廖正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访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展开了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移动课堂的课程实践。这个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岗村,这个全国第一个实现改革开放的小岗村,这个不断进取,探索中国农村致富之路的小岗村,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动。当年的十八颗鲜红的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为艰辛,排除万难,努力奋斗。
一、小岗村现状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有“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小岗村位于凤阳东部,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家庭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全村基本上建起了新房,电话、手机、无线数字电视、自来水、冰箱、摩托车等已进入大部分农家;2007年小岗村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倍。
近年来,小岗村党委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力崛起,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快速致富为目标,确立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培育工业、促进小岗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小岗实际、具有小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目前,小岗村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主要是发展葡萄产业和双孢菇产业。在旅游业方面,小岗村作为红色旅游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放后,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0多人,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2007年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和省农委确定为滁州市唯一一个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小岗大道的修建成功,促进了小岗经济的发展
二.小岗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岗村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小岗村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旅游业的产业链、产业层次的建设、绿色生态以及产品销售和人才合作,机械化程度低、资金不足、水源问题等
(一)旅游相关产业的建设。
在小岗村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的同时,小岗村自身的发展不足。作为一个将旅游业列入项目发展之一的地方,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业和服务行业的落后可能会导致小岗的声誉受到损害,而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将会大大的降低。作为一个极具知名度的地方,小岗村除了自己的政治特色和有着改革开放第一村的称号之外,没有任何特色产业,这就难以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的建设滞后,未能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全国都奔向小岗学习调研时候,小岗村的旅游相关产业必须尽快发展。
(二)产业层次的建设。
小岗村产业发展基本上还是呈现出以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为主体、二、三产业比重很小的结构特征,总体产出功能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特别是饮食服务业、商品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仍处于落后状态,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文教卫生、金融保险等高层次的行业比重偏低。缺乏支柱产业,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势必制约小岗村的发展。
(三)保护环境。
当一个个投资者在小岗驻扎下来的时候,很多的人是欣慰的。这将给小岗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可是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必须同时进行,这将会给小岗村的绿色旅游带来冲击。所以在建设工业园区的同时,小岗的环境保护不可忽视。
(四)市场网络。
当前,小岗村市场特色不明显,为农服务、为主导产业服务的功能不完善。其中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都不到位,资源和产品输出渠道不畅;工业主导产品市场规模小,销售乏力,产品外销的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生产要素市场刚刚起步,缺乏强有力的经纪人队伍。小岗村大多企业是处于独闯独干状态,“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团结互助、合作发展”的服务理念欠缺。这将给小岗村农负产品的输出造成极大困扰。
制约小岗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改革促进发展,发展带来富裕。”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逻辑,在号称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却没能“言之成理”。相反,小岗村曾一度陷入“一步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的尴尬。
(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限制了小岗村城镇化的进程 在全国耕地锐减的今天,小岗村虽然实行土地流转,可是大规模的土地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和发展其余产业,这给小岗村的人民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许多的农民开始担心没有经济来源。可见,小岗村城镇化的土地利用已成为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城镇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工业用地等生产性用地普遍偏大。而且许多小岗村的土地在流转出去后并没有全部投入使用,这给农民造成了浪费土地的误解,导致极大部分的农民对于流转出去的土地造成了质疑的态度,这也间接的导致小岗村的和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建筑不能顺利的完成,土地使用已经给小岗村的发展造成了困扰。
(二)、外发力量没有转化为内生力量。
小岗村成名之后,得到了大量外部资源和力量的支持,既有各级政府的诸多“关照”,又有多家企业的慷慨支援,各方面有识之士也没有少给小岗人当参谋出点子,这是其他许多村庄所不具备的,这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吸取的教训是,这些外发力量在小岗村大多没有转化成内生力量。说到底,农村发展应当是以内力为主导,以外力为促进的过程。有外力与没有外力,发展肯定是有差别的,但外力无法取代内力。“内力”是各种有利于村庄发展的因素,包括基层干部和农民内在素质的提高。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外力与内力的互动在小岗村并不是很成功,一方面,外发力量对小岗村的推动和转化作用,大多呈现出零散的、浅层次的状态,或者是属于输血式的而不是造血式的;另一方面,小岗人在团结上存在问题,甚至少数人出现以“功臣”自居的不好心态,也制约了小岗村对外力的接收。因而,小岗村拥有的外力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外力介入没有使小岗村内力增强,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三)资金不足
这是许多城镇发展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小岗村也不例外。当国家财政给予的发展资金不足时,资金流无法供给其发展时,引进的投资者极有可能放弃投资或者延缓投资,这将给小岗村的整体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四)科技创新水平低,创业领头的人才不多 随着小岗村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小岗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人才的需求。当前,小岗村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懂生产、会管理的开拓型的青年人才贫乏,虽然近两年有大批大中专毕业生选调下乡,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对小岗村的建设是杯水车薪。另外由于小岗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留住人的机制不够健全,现有人才常有流失。因此,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生、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一线,为小岗村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五)、小岗村缺乏先富起来的充足条件。
小岗村原本就是一个偏僻的小自然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并不突出,并不具备如同其他名村那样大发展的条件。小岗村当年“摁手印”时,只是一个20户人家、百十来口人的生产队,地处传统农区深处,距离城镇较远,生产条件非常一般化,也没有大寨那样的石头资源可供开采,用现在的话讲,精英人才也十分缺乏,多年没有涌现过像样的能人大户。这样的一个小村庄,带头跨过温饱线已经功劳很大了,如何引导亿万农民进入富裕门这个大题目,就没必要难为他们了,不能因为小岗村是名村,就指望它的发展成绩比其他地方更突出,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四、小岗村发展的建议
以史为鉴,不论是小岗村30多年前的短暂光辉,还是后来长时间的尴尬,都能为我们今天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教益。
(一)要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任何想当然的、脱离实际的思路,不论说得多么动听,都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都不会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即使是正确的思路,也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否则也不能转化成群众的实际行动。群众无职无权,但他们可以用脚“投票”,他们不理解的东西,他们就不会跟着走。当年小岗人就是这样否定了“大锅饭”的错误政策。我们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努力避免重演这历史的一幕。新农村建设不论采取什么措施,终究不是在纸上画新农村,必须符合实际情况,特别是必须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有条件先富起来的地方当然可以加大推动力度,条件不具备的地方,硬性推动往往适得其反,群众不认可。必须牢固树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的思想,绝对不应当超越客观条件搞建设。
(二)筹集充裕的资金,加快小岗村的城镇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推进小岗村土地资产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二是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小岗村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岗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的轨道。
(三)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促进小岗村协调发展 现阶段,管理体制与小岗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迫切问题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鼓励农村承包土地依法流转,发挥产业的集聚效益;进一步完善收入和分配机制,吸引城市国有、集体企业中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熟练工人充实到乡镇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去;进一步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四)有效利用生产要素,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第一,园区在人才吸纳工作中遇到“引不进、留不住”的困难,技术人才普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业主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金缺口较大。第三,部分镇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缓慢,大面积连片土地供给不足,延缓新建园区的发展。由于人才的缺口,制约了小岗村的发展,就需要加强整体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将来的几年内,小岗村将需要大量的人才,中高低端人才不等。小岗村必须在需要的时候就有足够的人才填补空缺,当前因为土地流转而部分农民是可以加以培训然后在小岗村就业,这将很好的转移小岗村的剩余劳动力。当然这是不足的,在将来的几年里,小岗村还应适时的为自身做好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小岗村,并帮助自身发展。
(五)、外发力量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三种力量,一是政府的主导力量,二是群众的主体力量,三是社会各界的支持力量。三种力量的使用,应当是有机的整体,应当有所融合,如果各自为战,效果是最差的。当前,在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指引下,外部力量对农村的支持无疑是建国以来最有力的,但从实践效果看,成效不尽如人意,除了本身的使用效率需要提高外,对乡村内力的促进和转化作用不明显,是最需要注意的。很多干部包括下派干部进入乡村,往往热衷于搞看得见的项目,而对提高干群素质,培养干部的组织能力,培养农民“勤奋、自助、合作”的精神,却不愿意多费力,小岗村的教训在许多地方仍在继续重演着。中央十分强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所谓“扎实推进”,最需要用力之处就是对乡村内力的培养。
(六)、领导要做“开明人士”
没有领导的开明,就没有“改革第一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各级领导以开明的态度对待基层干群的“不听话”,尤其要慎用手中“否决权”,尊重基层干群“自主权”。一项政策措施如果不能在基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不能一味责怪下面“不抓落实”,不能片面认为基层观念落后,应当先自查一下上面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否有问题,是否有缺陷,是否有漏洞。对基层勇于改革创新发生的错误,更不能求全责备、一棍子打死,应当允许改革犯错误,鼓励敢为人先者,彰显敢闯敢试的超人勇气,也就是要按照中央六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那样“宽容创新挫折”。我们相信,当年领导开明催生出一个“改革第一村”,今日领导开明可以催生出千千万万个“新农村”。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春风依旧,而我们的生活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蓦然回首,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在中国大地吹拂了整整三十载,抚今追昔,不由得使人感叹,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小岗村这第一枪不可分离,同时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坚持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让我们永远铭记小平同志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将改革开放的精神坚持到底,将中国发展得更加强大,更加富裕。
小岗村心得体会 篇2
今年有幸第四次来到了小岗。在中国农村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庄,先后产生这样两个精神:“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已经说明他并不普通。这次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不仅对小岗的两种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体会,更是收获了值得我一生学习回味的东西。我把它大致概括为一下几点:
一、学知识,实践出真知
在来小岗培训之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也基本做到了。通过课程安排的系统学习,让我对培育现代农民精神、现代农业发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家庭农场等方面有了全面的学习了解,更是通过现场讨论交流的形式,让我真正感受到创新真实动力和来源。两个多小时,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闫金昌朴实的语言、真实的动机、朴素的追求,让我为之肃然起敬。联系到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我太需要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太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太需要这种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了。
二、显真情,做事见韧性
沈浩的房间从不上锁。讲解员告诉我们,在小岗村任职期间,村干部为了能让沈浩可以休息好,在他楼下安了一扇大铁门,沈浩不乐意了,说这不是让我跟咱老百姓把距离拉开了吗?他坚持房门从不上锁,不论白天黑夜,让老百姓可以随时随地的走进他的房间。小岗老百姓也看出来了,这位省城下派的年轻干部跟别人不一样,没官架子,是真心愿意扎根小岗,衷心想为小岗村老百姓解决问题。正是凭借这种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让他和老百姓凝聚到一块儿。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群众的支持,大大的减小了来自内部的阻力,让他在工作中一路披荆斩棘。
遇到困难,创造条件迎难而上。要想富先修路,沈浩来到小岗决心从修路开始,他从省财政厅争取到50万的项目资金,但是在实施招标的过程中,发现承包商的报价均超过这50万预算,如果再从村里拨钱,不是让村里原本贫弱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同村干部商量后租赁相关器械,买材料,请技术指导,再动员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将修路的工钱派发给他们,自己身先士卒,带领着小岗人搬水泥,扛沙袋,把路修完一结算,只用了30多万,剩下的十几万还修缮了另外两条支路。这次举全村之力不仅修好了路,更“修”齐了老百姓的心。村里的路况好了,老百姓得了实惠,沈浩任劳任怨的高尚品格也感染着每一个小岗人。
三、得认可,群众大褒奖
让人民离不开,是一个干部的最大政绩。听沈浩生前的同事提到,沈浩刚到小岗村的时候,他在当地的同学曾开玩笑和沈浩说,“你一省财政厅的干部,来小岗村挂职,别说能做出什么成绩,只要能在小岗村住上三年,我都佩服你”。沈浩这一待就是六年,在他第一个任期将满之际,村里百姓用按满红手印信留下了他,六年任期即将结束,小岗村人满怀着矛盾与愧疚,再次用红手印挽留沈浩。一方面小岗没有了沈浩,老百姓就失去了发展的“领头羊”,另一方面想到沈浩这些年专心带领小岗人发展,没有余力照顾母亲妻女,愧疚他亏欠家庭太多。没想到,这一留,竟让沈浩永远的留在的小岗。
沈浩深入群众中,心无旁骛的为百姓谋福祉,为小岗村找项目投资,工作过程中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触及当地利益集团。这种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的工作作风和公道正派的一身正气,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指明了方向。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要在基层完成。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应当成为我们的人格追求,我们要用坚持勤奋来弥补自己年轻经验的不足,用坚持原则来保证自己在工作中不被外界干扰,为人民服务,更要全心全意,以实际行动来赢得群众的认可,把群众的认可,当做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四、扑下身,才能尽其用
我们在沈浩纪念馆看到了他在集市花5元买的棉鞋,伴随着他走村访户已经泥泞不堪,满是疮痍;看到了他在胡锦涛总书记来小岗考察时才舍得穿的鳄鱼衬衫;看到了在他床头贴着这小岗村所有村民组长的联系号码;看到了他书橱和书桌上一摞摞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书籍。这些鲜活的物件生动的像我们展示了沈浩生前平日工作生活里的点滴。是什么让他坚持扎根基层艰苦岗位,长年累月,毫无怨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打造出沈浩锐意进取的钢铁意志,激发着他无私奉献的不竭动力。沈浩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书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人生。
赴小岗村考察学习体会 篇3
2011年10月,以学习沈浩精神和借鉴新农村建设经验为目的,我市委组织部安排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40多名党支部书记到享有“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安徽省小岗村,“中华第一村”的江苏省华西村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小岗村和华西村,一个是政治符号,一个是发展典范,通过几天考察中的学、问、观、思,深深被两村的感人事迹和风采所折服。
沈浩同志在小岗村任职,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群众事务系心上,甘当人民马前卒”。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沈浩在小岗村艰苦的环境中,沈浩一干就是6年。他带领群众转变观念,推动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他组织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让112户群众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正是深入到群众之中,感知群众疾苦利益,被小岗村群众视作“顶梁柱”。倾听群众之声,切实解民之忧,沈浩才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谱写出精彩的人生。
沈浩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沈浩身上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
一、当好基层带头人,这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职责所系。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有一个人的力量;一个班子,个体能力再弱,但只要拧成一股绳,就能形成巨大合力。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
二、当好支部领头人,这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基本准则。向沈浩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最大限度地把班子团结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充分彰显“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强大力量。
三、当好群众贴心人,这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本质要求。向沈浩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为群众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安危冷暖记挂在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贴心。
华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目前华西村拥有13家大公司,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雄踞全国2000万个村之首。华西村的发展史,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先进典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面鲜艳旗帜。华西在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特色发展的道路。
通过考察,我认为华西村的发展主要是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思路创新。40多年来,华西村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表现出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胆识,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华西的最强音。华西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使华西村不但经济强,而且生活富、环境美,“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已成为华西独特的品牌形象。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吴仁宝老书记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的行为准则。华西村带头人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有效地调动了华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坚持两手抓。“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吴仁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华西村不断创造各种条件,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全村上下始终保持勤于开拓、勇于创新、不甘守旧、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党国英:谁是小岗村的榜样. 篇4
像华西、南街这样的明星村,应该是农村城市化的榜样,而不是农村建设的榜样。农村建设,是要解决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如何改变落后面貌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响亮起来了,可是我们的一些先生们似乎突然迷失了农村发展的方向,找不到前进的榜样了。
先是媒体报道,说著名的安徽小岗村的领导人在走访更为著名的河南省南街村时,表示小岗村将结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重新走回原来的集体经营制度。这消息多少让人惊愕。后来的报道让人宽慰了许多,因为小岗村并没有强制农民进入一个什么样的“集体”,农民可以有选择的权利,而多数农民选择了把自己的承包土地租给那个“集体”。农民对“集体”在心里还有一个“怕”字。
然而,舆论还是显得迷惘。小岗村最早走上了解散集体、承包土地的道路,但它没有富裕起来,而富裕起来的似乎是那些坚持了集体经济道路的村庄。难道小岗村错了?难道全国几十万个村庄错了?难道改革开放后所农村的方向错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就是江苏的华西、河南的南街、北京的韩村河这样的村庄?前两年,江苏在全省基本完成了农村产权改革,除少数村庄之外,其余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实现了民营化,难道这也错了?
明星村模式能否复制?
依我看,所有对承包制发生怀疑而要倒回去走集体农业道路的先生们,都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
中国农村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搞承包制,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食品供应问题,农村贫困人口越来越少,而相比之下,我们在此前的二十多年里搞集体化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样一个巨大的“面”上经验,我们能拿几个“点”的经验来简单否定么?
其实,少数几个村庄富裕起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搞土地大包干。国务院财经办原副主任段应碧讲得好,这些少数村庄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发展了才允许他们对农业进行补贴,把集体耕作方式坚持下来。集体耕作的方式使他们能有计划地利用土地搞工业开发,而不是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农业经济效益的证明,最终要看投资收益率,要看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不是看每亩的单产。
少数坚持集体经济的村庄形成发达的工业经济有多方面的特殊原因,包括带头人的个人魅力,带头人营造的对农民的特殊控制方式等。有的村庄大量使用国家贷款也是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这些村庄的共同特点是对拥有个性的领导人的依赖,他们的去留将决定村庄未来的命运。不止一个这样的村庄为了防止权力分散引发的控制力减弱而采取了家族内部继承权力的做法。这些村庄的决策是更集中了,还是更民主了,也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这些村庄还有一个资源是“明星村”带来的广告效应,如果带头人能审慎地利用好这种效应,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集体企业(或共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孰优孰劣不能简单而论。如果私人权力侵入了公共领域,控制了公共品的供给,那不仅是经济上的低效益,还可能是政治上的灾难。同样地,如果公共权力在私人领域取得了控制地位,也会有可怕的后果。两种权力,两种所有制,各有自己的控制边界,这种边界在历史上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里是稳定的,也是可以由法律来规范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在确定这种边界上面有了巨大的进步,由此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方针,并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我以为这样的制度完全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衷心地祝愿我国少数几个明星村能蒸蒸日上,继续保持繁荣。国家的改革应该给些村庄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只是他们应该和其他村庄平等竞争,而不应受到特殊关照。
我甚至认为像华西、南街这样的村庄应该先行“村改市”试点,因为这些村已经有数万人口,如果按照城市标准去建设,未来的发展情形会有很大的不同。全国如果有5000个建制镇和明星村按照小城市的模式去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建造别墅上相互攀比,那会节约多少土地!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又会提高多少!
在整个苏南,在华西村的旁边,经济实力强大的村和镇多得不计其数,只是它们中的多数没有明星的帽子,而以私营企业为主。浙江的许多地区以私人企业为主,那里的老百姓很富裕,生活过得又有很大的自由度,它们没有明星村镇的品牌,但能做到藏富于民,也是值得赞赏的。中国的土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如果让这些镇和村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竞争,体制优劣也许更会一目了然。
榜样应该多元化
明星村已经被社会树成了榜样,这应该是好事。但我认为榜样也应该多元化,选择学习的榜样也应该有自由,特别应该有老百姓的自由,而不能是少数村干部说了算。
就我的个人的看法,像华西、南街这样的明星村,应该是农村城市化的榜样,而不是农村建设的榜样。农村建设是要解决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如何改变落后面貌的问题。这些地方没有发展起来工业,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要靠国家支持,而明星村是把自己的工业和农业捆绑在一起,直接实现了“以工补农”。我相信,大部分农业村庄还是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间接地实现“以工补农”。这些村庄的发展最终要靠两个办法,一个是促进劳动力转移,让剩下的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来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另一个办法还是农民兼业。即使农民户均实现了20~30亩地耕作面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要以非农收入为主。要让农民获得充分的兼业机会,必须依赖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然而,中国的一些农村精英似乎很着急,心里盼着快快像明星村那样富裕起来。但如果守着土地搞农业,农民要很快发达起来还就是不容易。土地资源质量不高,户均耕作面积很小,依靠农业很难过上富裕日子;交通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又使多数农区难以发展工业经济。依靠劳动力转移也只能让农民攒一点盖房娶媳妇的钱。让中国每一个村都办起相当规模的工厂是不可能的事情,经济规律决定了工业集中到城市和其周边地带。经济成长的最高阶段是剩下少数农民搞农业,让农业成为城市的一个食品生产“车间”,而不是把农村变成工厂。落后的农业居民要致富,最捷径的办法是走出去,走到城市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工资”的规律要起作用,农民想穷也难。但发展到这一步需要时间。
就说小岗村吧,他们目前的选择究竟能不能让小岗村的农民很快富裕起来,还真令人生疑。可以计算,一户农民将自己的5亩地租给农业公司,每亩500元,获得2500元;农民每个家庭有两个劳动力再被农业公司雇佣,每月得到1200元,每年则得到14400元,总共是16900元。如果让农民自己耕作,每年只能得到大概2000元,一下子翻了大约8.5倍!如果他们不是租地而是以土地入股,收入似乎还要多!这农业公司简直是神仙下凡!这样的“回归集体”简直就是“点石成金”!当然,这个神话是不会出现的。农业公司吸收的劳动力一定会比它所占用的土地上排挤出的劳动力要少得多,农民还是要走上打工的道路,区别是他的土地租给了农业公司!历史就是这样,多数人的命运归于平淡,奇迹只发生在少数人那里。
我们正在完成新农村的建设任务,主流的做法还是要按一般规律来。我们相信那些已经显示了效力的东西,那是给我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我们也相信给世界人民带来丰衣足食的东西,那是受到保护的土地财产权。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调查报告 篇5
2009年7月份,笔者很荣幸地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百村调研活动,并能有机会拜访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包括单个访谈与群体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主要包括村两委的部分成员、大包干的部分按手印者、村中教师、医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原小岗村、石马村和严岗村的部分村民。
一、村庄外貌(概况)
(一)凤阳县概况
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 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叫朱元璋的人,此人后来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几百年来就有外出逃荒要饭的历史,《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凤阳县在当代中国之有名,还因为它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最主要之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称“大包干”)的发源地。凤阳人民为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农业闯出了新的路子。大包干,按凤阳人的说法,是农民自发地起来造了共产党的反(实际上是造了极“左”路线的反)。这一举动发端于凤阳决非偶然。凤阳人对于刻骨铭心的1959-1961年三年灾难还记忆犹新,在那场灾难中凤阳人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巨大太悲惨。仅 1 王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9级政府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从非正常死亡的人数来看,据历史记载,1959和1960年两年凤阳共死去60245人。实际数字肯定更多。这从历年人口发展变化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来。凤阳县50年代末的人口高点大约在41万人左右,而经过三年灾难,总人口再度恢复到这个水平,估计是在1971 —1973年。也就是说,期间经历了10-12年。而整个中国,如果在三年灾难中非正常死亡为4000万人,即占原有总人口(67207万)的59.52‟,那么经过了不到两年的自然增长,总人口就恢复到原有水平。凤阳的人口恢复时间却是全国时间的6倍之多。由此,任何人也不难想象,灾难中的凤阳人口损失比例之高和程度之惨烈。
(二)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这是一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小岗村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江泽民总书记曾对小岗村发动大包干做过这样的历史评价:“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小岗村开始的”。原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曾说:“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一面旗帜,改革为先,功不可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程中,小岗村已经得到中央的肯定,它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约40公里处的小溪河镇,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大包干”前隶属于梨园公社,当时仅仅是一个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三年“大跃进”,小岗村120多人饿死了67人。为了不做饿死鬼,18户按手印“包产到户”。“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现小岗村由原来的小岗、严岗、石马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有23个村民组,855户、3823人,土地面积13700亩,承包耕地面积8713亩,人均耕地面积2.28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家庭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
30年来,小岗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9年,小岗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许多农户用上了固定和移动电话,看上了无线数字电视,绝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家用电器;全村拥有拖拉机100多台(套),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有4户村民购置了高档轿车。同时,村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内实现道路硬化25000平方米,并修建了小岗到省道S307和合蚌路两条水泥道路;按照小岗村庄建设规划,有102户在原地翻盖了新房,28户村民搬进了住宅新区;实施了村庄下水道改造工程;全村有112户通上了自来水;78户实现猪圈、厕所、沼气“三位一体”工程;还先后兴建了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综合服务中心、“大包干”纪念馆、文化广场等,显著提升了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二、村庄政治
出于名村的缘故,小岗村的政治也带上了光环的色彩。村委会成员人数较多,两委共26人,党委中有部分是省、县外派的工作人员,对村庄政治决策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一)小岗村村干部的尴尬处境
刚到小岗村接待笔者的是党支部副书记于谦,他直接把笔者介绍给办公室赵玲副主任,一个26岁的大学生村官。赵说小岗村每天要接待的来宾太多,没有时间为笔者的调研安排什么工作,态度显得十分老练、官方。在与赵做大学生村官的访谈时,对于问卷内容,赵保持十足的中立态度,总体上对目前的工作现状比较满意,但绝口不提存在的问题。幸亏来小岗来,我们联系上了去年调研小岗村的刘师姐,她告诉我们直接找村委会程夕斌副主任做村庄访谈,下午我们去石马村见到程主任,他安排我们第二天下午到村委会办公室做访谈,态度十分谦和,令我们非常感动。比较可惜的是,对于村庄的一些基本情况,特别是村庄的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数据,程主任不太清楚,村中的文书周跃之也配合我们做了访谈,虽然谈话前后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但是很多应该公开的数据到最后也没有告诉笔者,因此不能不怀疑所谓的村务公开的真实意义和效果。不可否认,程主任和周文书的态度十分坦然,但正如程主任私下与我们谈到,在小岗村,党委拥有最高决策权,村委会的工作受党委指挥,像程主任和周文书等四位村委会成员平时主要是完成党委领导安排的工作,个人并没有实权。在村干部内部,信息沟通严重不对称。村委会对党委的决策、对村庄资源的分配及村庄基本财务信息缺乏知情权,村委会的职权受到严重束缚,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压制。
(二)曾经的“第一书记”---沈浩
对于曾经的“第一书记”沈浩,人们给予的评价各不相同。对原小岗村而言,沈浩的到来确实给小岗村带来了不少好处,如修建了友谊大道,建起了纪念馆、档案馆,给每户2万元的补助让村民建楼房,这样才有了今天笔者在友谊大道两旁看到的两层的小洋楼,并且免费把太阳能灯装到农户的门口。不过这都是只有原小岗村的村民才能享受的待遇。因此,原小岗村的很多村民是很感激沈浩的。与此不同的是,笔者在石马村和严岗村却听到很多议论,说沈浩的到来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好处,还说“他一个从省财政厅下来的人来到偏僻的小岗村图个啥,不就是等出名了以后好做官吗?”这两个村的人认为虽然他们名义上合并到了小岗村,但是实际上他们没有享受到一点小岗村的好处,他们还是像以往那样在家务农,出外打工,生活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
虽然沈浩的死因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但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是因劳成疾,累倒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因为沈浩的成名,小岗村的名气得以进一步扩大。目前以沈浩为题材的电影已经拍摄上映,到达小岗村的第一天,笔者看到以沈浩为原型的19集电视连续剧《第一书记》剧组正在小岗村办公楼采景。村里已建起了沈浩墓地,沈浩陈列室,暑期观光者还是比较多的,这在无形中宣传了小岗村。同时,因为沈浩的典范效应,优惠政策向小岗倾斜,大量招商引资项目开始进驻小岗,曾经的村庄精英所发挥的政治影响力开始向经济层面渗透,这对小岗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三)村民眼中的村庄政治
笔者在原小岗村也就村中政治的问题访问了不少的农户,也有幸见到了大包干按手印的部分成员和他们的亲属。据他们反映,小岗村第一书记都是由省里下派,此外还有县级干部在小岗村蹲点,因为村委会干部实际上都没实权。相对来说,三个副职里面只有关友江说话有点份量。当年按手印的18位村民现在在世的还有14位,他们中间只有关友江还在村里任职,其余的十三人对村庄事务已经不再感兴趣了。
当年按手印之一的严立学谈到,哪里有精力再管村里的事务呢?太复杂了,本村人不团结,相互不服气,即使能担任职务也都干长久。即使能在村里任职的也都是没有实权的,小岗村的实权被外来的人握着,本村的人根本干不好。据称,胡总书记到来前,本来安排健在的14人都去见总书记的,但是村里考虑到某些人可能会说一些“坏话”,告现任小岗村领导的状,就只从中选了一些比较听话、本分的人去见了胡总书记。笔者问到村庄选举是不是只是形式时,很多村民都表示认同,“小岗村的当家的是上面指定好的,我们不选还是他干。我们自己村的人,也不是谁想干就能干上的。”从笔者与村副主任程夕斌访谈中也可以发现,即使是并村前的石马村村民十分依赖、极力推选的程主任在小岗村村委会也是毫无实权,完全是一个虚职,其工作就是完成党委干部交待的任务。因此并村前的石马、严岗村村民对目前的小岗村政治只能是接受现状,由选举产生的当家人无法发挥作用而导致村民的参政积极性普遍较低。
三、村庄经济
(一)前景看好的葡萄种植
在小岗村委会的东南头是严德友的葡萄园,他的葡萄园得益于张家港市润发集团的带动。200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的润发集团承包了小岗村7户村民的80亩土地种植葡萄。80亩土地是流转的性质,每亩租金500元,1年共4万元,润发集团承租20年。润发集团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有丰富的葡萄种植经验和技术。2003年底,润发集团欲将葡萄园转给小岗村人经营,当时小岗村内却无人承租。身为小岗村村委会主任的严德友接手了80亩葡萄园。严德友的葡萄园亩产2000-3000斤,市场价格1-5元/斤不等,每亩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每亩成本平均支出是2500元,一年一亩葡萄园的收益可达到25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严德友一年纯收入约20万元。严德友雇了本村的十几名工人,每人的工资600~1000元不等。在葡萄园开业之初,这些工人曾和严德友一起,到长江村接受润发集团的葡萄种植技术培训。2008年,完成初步资本积累的严德友,承租下了村内的120亩土地,价格仍然是500元/亩。2009年,该120亩土地的葡萄喜获丰收。笔者调研时几次深入到严德友的葡萄园,详细查看了今年葡萄的长势情况。据负责人介绍,主要种植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可提供采摘服务。笔者的确看到很成规模整齐的葡萄大棚,每串葡萄都被管理员很精心地用白色的环保袋包装。这样可以避免农药喷洒到上面,可以说是真正的纯绿色食品。
在润发集团和严德友的带动下,小岗村80多户村民的400多亩土地也种上了葡萄。2008年9月27日,小岗村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法人代表是严德友,社址就在严德友葡萄园内。该社葡萄种植面积600多亩,年产值300多万元,纯收入200多万元。据了解,该合作社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集体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如一袋复合肥种植者市场上零散购买要170元,而如果由合作社集体批发的话只需要120元。同时,该合作社还具有融资功能。社员如果需要钱,先要向合作社打申请,只要打了申请,说明资金用途,晚上社员一开会,他们就可以拿到这笔资金,很方便,比起银行贷款,手续要简单得多。小岗村葡萄专业合作社名气越来越大,距离小岗村20多公里的黄泥铺村、三合书村将近2000亩土地也要加入该合作社,当地村民想利用小岗村的品牌,进行市场对接和技术交流。但是深入访问后也获知该合作社的实际作用好像不尽如人意,到目前,合作社多是徒有虚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据说现在不少农民也已经不再种植葡萄,因为销路有限,所以农民在收益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就选择了放弃。
笔者在村庄就葡萄园的问题与部分农民进行了交谈,有不少提到严德友后来扩建的120亩葡萄之所以盈利是因为有国家的扶持,每亩补贴1000元,另外还有350元的材料费。而其他的村民则没有这样的待遇。比如村民严宏昌家里原来种植了10亩,但是因为没有政府补贴,自己销售市场又有限,经常亏本,所以就挖掉了。不少村民呼吁希望一视同仁,不能只给那几个示范工程补贴。笔者在村中走访时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调研期间借宿的农家乐韩庆红家就有三亩地的葡萄园。据韩讲,因为没有国家的补贴,自己又卖不上好价钱,所以三亩地的葡萄地就几乎没有管理过,只是在葡萄下面套种了大豆。韩还特意从地里摘了一些葡萄给笔者品尝。还打趣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没有施化肥,没有喷农药的,只是三亩地的葡萄结的果子不一定够自家孩子吃的。”小岗村公布的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种植了葡萄,人均葡萄收入超过2000元在笔者看来也是要打点折扣的。葡萄树是有,但是是否能给普通的农民带来那么多收益却是值得考察的。同时合作社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农民也是值得怀疑的。
(二)富有小岗特色的农家乐
当地群众告诉笔者,农家乐是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来以后才有的。随着小岗村的又一次出名,到小岗村来参观调研的人不断增多,而小岗村离小溪河镇和凤阳县城都有不近的距离,所以为了方便广大游客与学生,村里就选了一部分条件较好、家庭和睦、人品正直、能为游客创造宽松环境和比较信得过的农户作为农家乐示范户。目前,这样的示范户已经达到了十几户。这样也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一般管吃管住,每天收费30元。价格是由村委会统一规定价钱。有部分群众反映由于统一定价,存在定价一刀切的问题,利润较少,所以不少农户干着觉得不划算就不愿意干了。有时候一批才接待一两个人就很不划算。我们去调研时,就直接找到了去年刘师姐去的农家乐示范户之一的韩庆红家。据韩阿姨讲,本来今年儿子结婚,儿媳妇有喜在身,就不打算接待客人了,但去年刘师姐和他们相处不错,为了这份情份,他们把女儿的房间腾出来给我们住,让我们特别感动。这家人待人十分热情厚道,饭菜的味道虽然和饭店的没法比,但是份量却是很足的。早饭一般比较简单,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汤,至少每顿有一个荤菜,米饭是随便吃。笔者所在的几天,房东天天做的米饭都剩下很多,最后都是倒给狗吃。笔者看着心疼,就建议他少做一点,他说不行,生怕笔者吃不饱,还说这是村里的规定。因为以前就有顾客投诉到村委会,说个别示范户不厚道,做的饭不够吃,所以不得已村里就下了这样的硬规定。特别是每到寒暑假,来此实习调研的大学生更是数不胜数。村里还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并民主选举了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为小岗村农家乐旅游协会理事长,村党委书记。承办农家乐的很多当地群众表示,如果今后游客更多,效益好的话,他们将会继续干下去。
(三)建设初期中的GLG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09年1月8日,美国GLG集团与凤阳县在滁州签订协议,成立凤阳县小岗村GLG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协议,GLG集团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5亿人民币,在小岗村建设一个占地2000亩的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民用甜菊糖生产加工、RA97高端甜菊糖生产加工、蜂产品深加工等10多个高科技产业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6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年产值。用于建设的土地全部是小岗村以每亩124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到的,然后由村里统一租给GLG集团。村里给由于转让土地造成耕地少于平均耕地的村民统一办理了养老保险。等年满60周岁,就可以拿到每月500元的养老金。这样就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笔者投宿的村民韩庆红家就有10亩地被村里征去了。据韩讲,村民都很乐意把土地转让,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一次性拿到资金,还可以享受优先进厂工作的机会,并且年老了还有养老金。村里就按照标准给韩庆红一家三口办理了养老保险,只有韩的女儿因为在合肥读书户口转了出去,所以不能办理。笔者调研时,韩庆红的儿子已经在GLG公司当上了保安,一个月有1200块钱的收入。笔者也就这种土地流转农民是否自愿访问了不少农户,大部分村民是很乐意的。不过笔者在后来被合并到小岗村的原石马村调研时,那里的不少农民很有怨言,说是有这样的一个大企业来到小岗村当然好,但是好像对石马村没有多少好处,因为工厂建在原来的小岗村的土地上,石马村想把土地转让都没有机会,石马村民也没进厂务工的优先权。无论是在原小岗村、石马村还是严岗村,笔者都能感觉到村民对这样大型项目的殷殷期待,毕竟村里的企业太少太少了,很多农民不得已到外面打工,不能顾家不说,还老是拿不到工资,特别是现在处于金融危机时期,竞争更为激烈,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外面的钱更不好挣了”,他们希望在家门口就可以当上工人,天天按时上下班,像城里人一样。听到农民的心声后,笔者真心地希望这个项目可以顺利地实现,在发挥经济效应的同时吸纳更多的本地人就业,让村民的生活更富裕,更舒坦。
(四)休眠状态中的小岗村农贸市场
在百度网上可以搜索到:“2009年元旦当日,由小岗村群众自筹和招商引资兴建的,一期总投资480万元,占地20亩、现有46套商住房、4000平方米钢架大棚、400个摊位和6000平方米水泥地面的农贸市场正式开市。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在服装、水果、日用百货、蔬菜、禽蛋肉等摊位上,争相选购自己需要的物品。从此,小岗村有了自己第一个农贸市场。” 但是笔者在小岗村却没有看到热闹的小岗村的农贸市场,相反根本就没有在营业。整个占地20亩的市场,只能看到大棚还有,里面一个摊位都没有,冷清得很。笔者很是好奇,一个规模这么大的市场,怎么说关门就关门了呢。很多村民讲是没法干,也不敢干了,市场管理混乱,不断地收费,并且没有一定关系的人也是不可能弄到摊位的。后来摊位越来越少,菜的价钱就高了起来,农民就不愿意去那里买菜,尽管离小溪河镇有十来里路,但是很多农民还是宁肯多跑点路。笔者投宿的韩庆红家因为村里引进的GLG的项目,村中有了很多外地的工人,所以他家就干起了卖早点的生意。韩就因为离小溪河镇太远,今年刚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个小型的货车,天天一大早到小溪河镇上赶集买面、菜和油等。不过今年因为家里私事较多,时间上顾不过来,赶集的次数也日渐减少了。
四、村庄文化
小岗村是个名村,无论是看小岗村的对外宣传还是按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小岗村人的生活都应该是很丰富多彩,不过笔者却了解到真实的有点难以言表的小岗村的另一面。
(一)孤单的田野小庙
从上李村往大周村方向走大约一公里处有一座小庙。笔者此行特意去看望了这座孤单的小庙。上文提到的贯穿上李村的公路,只修到上李村的村口,再往东方向走是大周村,这一段就是土路了。笔者去时,刚下雨不久,路上弯弯曲曲,泥水不断。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艰难地到达了小庙所在的位置。红色的用砖瓦建的小庙,大约有一人高,一米多宽的样子,里面供了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旁边放了不少香。据当地村民讲,此庙是石马村几个在外面做生意发了财的人自发捐助建起来的。他们每次回来都会买很多香火送到庙里,每到节庆的时候,信佛的村民经过就可以直接上香了,不必再刻意去买了。现在村民家里有了红白喜事需要上香的一般都会到此上一柱香,以保全家的平安和幸福。从庙中已经燃烧过的香灰来看,此庙的香火还是相当不错的。
(二)寂静的基督教堂
小岗村的教堂不是很多,据了解只有一所,座落在大周村。当时笔者只到了上李村,上李村离大周村还有将近三公里的路途,加之当时天色已晚,所以就没有去教堂实地考察。村民说不是礼拜天去了也没啥好看的,只有周末他们去做礼拜的时候,那里才热闹,平时一直关门。据了解,去教堂的人差不多有三四百人子,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也有,但不是很多。我们知道,中国农民很多并不是因为把宗教当作一种信仰,而是现实的需要。每到疾病,灾难,村民绝望无助的时候一般去寻求一种精神的支撑。近些年,基督教堂在全国的很多农村都能看到,发展速度很快。
(三)备受冷落的文化大院
在小岗村,文化大院只有一块牌子,就在村委会西头的医疗服务中心的门口。笔者在现场看到很醒目的写着“文化大院”四个字的一块牌子。进去之后,又在草丛中发现了几台健身器材。从下面的杂草的长势来看,应该很长时间没有人到来过。笔者找到服务中心的一个值班医生询问文化大院在哪里,回答说笔者站的地方就是文化大院,村里本来打算在医疗服务中心的大院里建一处房子专门给文化大院用的,但是现在还没建,几台健身器材没处放,就暂时放到了院子里的草丛中。笔者也询问过很多村民关于小岗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他们只听说过新农村建设,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新农村文化建设这回事。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在医疗服务中心那里有树块文化大院的牌子,他们觉得更没有必要在村口那弄什么健身器材,一是小岗村的各村子相距甚远,村民不可能为了锻炼身体跑上几里路。另外,在家的人一般都是务农,天天干农活都累得不得了,哪里还用力气去锻炼呢,也没那个必要。
因为小岗村是名村,来此送电影的倒是不少。不过,据村民讲,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了,在家就可以看到电视剧和电影,谁还稀罕送来的电影呢?并且一般来放的电影也不怎么好看,都是教育片、革命片什么的。每次放电影都是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每次放映前,村委会的广播都会叫个不听,还说点名什么的话。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村民去看,慢慢越看人越少,到最后可能就剩稀落的几个人,让放映人员哭笑不得。据韩庆红讲,有一次村里给那些坚持看电影到最后的人每人发了100元的奖励。他看到一大半就走了,没有拿到那100元,为这还被媳妇奚落了一顿呢。
(四)火热的大包干纪念馆
大包干纪念馆共占地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2005年11月9日开始动工,由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共同投资300万元兴建。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著名建筑学家齐康教授设计了建筑方案,齐康教授曾设计周恩来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国内多项著名纪念性建筑。大包干纪念馆的馆名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8年大包干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同志题写。主展厅分《抉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由大型群雕《十八颗红手印》以及当年大包干农民工作的实物展台组成,收藏着大包干前后期间的正规图片和历史资料,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记录了30年前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吹响号角的真实故事。笔者在在小岗村调研时,印象最深的是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当时是盛夏,天气十分炎热,然而,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人却络绎不绝,《第一书记》剧组也在此采景。
笔者调研时,该馆已不再收费,只要在进门前做登记即可。据说以前用的门票很有特色,笔者还特意找来一张研究了一番。尺幅约为8×20厘米,正面主图为纪念馆外貌,上端有万里书写的“大包干纪念馆”题词,左下方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文字。背面主图为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实行包产到户的契约上签名画押的摄影图像。左侧上方的文字为:“1978年1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大包干’,此举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样,一个因分田单干而载入中国史册的小村庄揭开了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纪念馆展出的大量图片里,有当时任凤阳县委书记的陈庭元陪同万里书记(后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来到小岗村实地考察的情景。小岗村原是全县最贫困的地方,在生产队长严宏昌的带领下,他们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冲破种种禁区,秘密召开会议,立下契约。当时还流传这样一段顺口溜:“大包干就是好,吃陈粮,烧陈草,干部群众都想搞。”据说,陈庭元介绍到这里,万里听后开怀大笑,并大声称赞说:“朱元璋没解决凤阳的吃饭问题,今天‘大包干’解决了,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并果断指出:“这才是农民的真正出路!” 这样,小岗村便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村”,而这枚“大包干纪念馆”门券,也被广大收藏爱好者视为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珍藏纪念经典。
“大包干纪念馆”可提供中英日三种语言的收费讲解。标准分别是:中文讲解40元/次,英文讲解100元/次,日文讲解150元/次。同时,纪念馆成为了全国很多知名院校的实习基地。笔者参观时,在纪念馆的门口,看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实习基地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
(五)略显独立的社会交往方式
在调研期间,通过与农户访谈及所见所闻,笔者深深的感受到略显独立的文化氛围。从农业生产来看,大部分小岗村民的田地较多,平均都在十几亩左右。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需要帮工时,人们多半选择出钱请工,而很少选择找邻居或亲戚朋友帮忙。许多农户反映出钱请工好算账,而找亲戚朋友帮忙倒欠了人情。这可能缘于小岗人独立单干的奋斗精神吧。从休闲娱乐方式看,笔者调研正值七月份,白天的时间家里只有老人小孩子,青壮年劳动力都在田间劳作,晚饭后大家会在各自院前乘凉,一起拉拉家常,聊聊田间活,村里事。在小岗村我们很少见到打麻将等娱乐形式,看电视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主要是作为老人小孩子打发时间的休闲方式。小岗村民的社交圈也较为狭窄,主要是活动于小岗村,一年之中去镇里的次数平均在十次左右,去县里的次数约在五次左右,而到市或省城的频率就微乎其微了。这反映了小岗村的社会生活现状基本上可以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小岗人对已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后,生活基本安逸。
五、结语与反思
(一)“包产到户”还是“合作化经营”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开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先河。改革开放以来,“包产到户”给小岗村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历史功效,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包产到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岗村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小岗困境”现象。传统的“包产到户”经营体制已不能适应小岗村农业发展的现状,村里人地矛盾突出,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导致农业劳动力严重紧缺;其次,社会化水平的程度的提高,导致农业生产面临信息和技术的风险加大,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到了挑战;最后是观念上的阻力,曾经以“包产到户”而“扬名天下”的小岗村,迫于政治名片的压力,在“分与合”的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达到统一。笔者认为,“包产到户”的经营体制已严重束缚了小岗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由“包产到户”向“合作化经营”的跨越,开展以“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公司”等多种合作化经营模式的探索,才能真正促进小岗村农业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大发展。
(二)“下派干部”还是“岗人治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