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2024-10-26

结构力学读书报告(精选8篇)

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篇1

姓名:图尔荪江·斯拉吉 学号:1083310402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的关系

摘要 通过学习一个学期的结构力学课程对结构力学分析及计算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巩固对结构力学的知识,全面加强力学计算的能力进而为了准确计算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认识清楚结构力学、理论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的联系及区别。

引言 为了深刻认识三大力学之间的关系先要对各个力学的基本意义、研究方向、研究任务、发展简史及现在工程应用当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正文

一,三大力学的基本定义: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机械运动及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也称经典力学。是力学的一部分,也是大部分工程技术科学理论力学的基础。其理论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故又称牛顿力学。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表明牛顿力学所表述的是相对论力学在物体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的极限情况,也是量子力学在量子数为无限大时的极限情况。对于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运动,包括超音速喷气飞机及宇宙飞行器的运动,都可以用经典力学进行分析。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和导致各种材料破坏的极限。材料力学是所有工科学生必修的学科,是设计工业设施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材料力学一般要求学生先修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所谓工程结构是指能够承受和传递外载荷的系统,包括杆、板、壳以及它们的组合体,如飞机机身和机翼、桥梁、屋架和承力墙等。

二,研究方向: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主要研究刚体系的平衡条件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刚体,与物体形变无关,主要是单纯的力与力,力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是承上启下的一门力学基础课。同时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专业中许多课程均以理论力学为基础。理论力学遵循正确的认识规律进行研究和发展。人们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的科学试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学的最基本的理论规律。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是研究单个材料的力学性能,形变与力的关系。它主要研究单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件结构。三,研究任务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力学所研究的对象(即所采用的力学模型)为质点或质点系时,称为质点力学或质点系力学;如为刚体时,称为刚体力学。因所研究问题的不同,理论力学又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理论力学的重要分支有振动理论、运动稳定性理论、陀螺仪理论、变质量体力学、刚体系统动力学、自动控制理论等。这些内容,有时总称为一般力学。

理论力学与许多技术学科直接有关,如水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机器与机构理论、外弹道学、飞行力学等,是这些学科的基础。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破坏的规律、为受力构件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基础条件、解决结构设计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的矛盾。材料力学基本假设1 连续性假设——组成固体的物质内毫无空隙地充满了固体的体积。2均匀性假设--在固体内任何部分力学性能完全一样3 各向同性假设——材料沿各个不同方向力学性能均相同4 小变形假设——变形远小于构件尺寸,便于用变形前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进行计算研究内容在人们运用材料进行建筑、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内部变化进行研究,这就催生了材料力学。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可以分析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材料力学还用于机械设计使材料在相同的强度下可以减少材料用量,优化机构设计,以达到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等目的。在材料力学中,将研究对象被看作均匀、连续且具有各向同性的线性弹性物体。但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会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材料,所以须要各种理论与实际方法对材料进行实验比较。材料在机构中会受到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及其组合等变形。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

结构力学:研究在工程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的规律;分析不同形式和不同材料的工程结构,为工程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确定工程结构承受和传递外力的能力;研究和发展新型工程结构。

观察自然界中的天然结构,如植物的根、茎和叶,动物的骨骼,蛋类的外壳,可以发现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和它们的造型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工程结构就是受到天然结构的启发而创制出来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要做到用料省、重量轻.减轻重量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如减轻飞机的重量就可以使飞机航程远、上升快、速度大、能耗低。从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容易看出 材料力学主要是从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发展而来,因为刚体是不会变形的,材料力学就是研究物体在发生形变以后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刚度,强度,稳定性等等。理论力学无法解答超静定问题,但是在材料力学中可以根据变形协调方程或者一些边界约束条件可以解答超静定问题,这是材料力学比理论力学更丰富的地方。而且材料力学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时把问题工程化。另外动载荷和疲劳失效问题材料力学中也有涉及但不是重点。而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结构力学有效的解决了。结构力学就更加深化了,研究的是各种杆件的组合结构,扩展到了空间,各加复杂化,实际化。

四,发展简史

理论力学:力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之一,它是社会生产和科学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简单机械的应用,静力学逐渐发展完善。公元前5~前4世纪,在中国的《墨经》中已有关于水力学的叙述。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3世纪)提出了杠杆平衡公式(限于平行力)及重心公式,奠定了静力学基础。荷兰学者S.斯蒂文(16世纪)解决了非平行力情况下的杠杆问题,发现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定则”,是虚位移原理的萌芽。这一原理的现代提法是瑞士学者约翰第一·伯努利于1717年提出的。

动力学的科学基础以及整个力学的奠定时期在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创立了惯性定律,首次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他应用了运动的合成原理,与静力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相对应,并把力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推广了力的概念,引入了质量的概念,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定律(1687年),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天体力学的基础。以牛顿和德国人G.W.莱布尼兹所发明的微积分为工具,瑞士数学家L.欧拉系统地研究了质点动力学问题,并奠定了刚体力学的基础。

材料力学:<1> 独立学科的标志及杆件的拉伸问题

通常认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书的发表(1638年)是材料力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在该书中这位科学巨匠尝试用科学的解析方法确定构件的尺寸,讨论的第—问题是直杆轴向拉伸问题,得到承载能力与横截面积成正比而与长度无关的正确结论。

<2> 梁的弯曲问题

在《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一书中,伽利略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梁的弯曲强度问题。按今天的科学结论,当时作者所得的弯曲正应力公式并不完全正确,但该公式已反映了矩形截面梁的承载能力和bh2(b、h分别为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成正比,圆截面梁承载能力和d3(d为横截面直径)成正比的正确结论。对于空心梁承载能力的叙述则更为精彩,他说,空心梁“能大大提高强度而无需增加重量,所以在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界就更为普遍了。这样的例子在鸟类的骨骼和各种芦苇中可以看到,它们既轻巧,而又对弯曲和断裂具有相当高的抵抗能力”。

梁在弯曲变形时,沿长度方向的纤维中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者,称为中性层。早在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力学家比克门发现,梁弯曲时一侧纤维伸长、另一侧纤维缩短,必然存在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中性层。英国科学家胡克(Hooke R)于1678年也阐述了同样的现象,但他们都没有述及中性层位置问题。首先论及中性层位置的是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其后莱布尼兹、雅科布•伯努利、伐里农等人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尽管都涉及了这一问题,但都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18世纪初,法国学者帕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直到1826年纳维才在他的材料力学讲义中给出正确的结论:中性层过横截面的形心。

平截面假设是材料力学计算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雅科布•伯努利于1695年提出了梁弯曲的平截面假设,由此可以证明梁(中性层)的曲率和弯矩成正比。此外他还得到了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但由于没有采用曲率的简化式,且当时尚无弹性模量的定量结果,致使该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梁的变形计算问题,早在13世纪纳莫尔已经提出,此后雅科布•伯努利、丹尼尔•伯努利、欧拉等人都曾经研究过这一问题。1826年纳维在他材料力学讲义中得出了正确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式及梁的弯曲强度的正确公式,为梁的变形与强度计算问题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

俄罗斯铁路工程师儒拉夫斯基于1855年得到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公式。30年后,他的同胞别斯帕罗夫开始使用弯矩图,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弯矩图的人。

<3> 关于杆件扭转问题

对于圆轴扭转问题,可以认为法国科学家库仑分别于1777年和1784年发表的两篇论文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其后英国科学家杨在1807年得到了横截面上切应力与到轴心距离成正比的正确结论。此后,法国力学家圣维南于19世纪中叶运用弹性力学方法奠定了柱体扭转理论研究的基础,因而学术界习惯将柱体扭转问题称为圣维南问题。闭口薄壁杆件的切应力公式是布莱特于1896年得到的;而铁摩辛柯、符拉索夫和乌曼斯基则对求解开口薄壁杆件扭转问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 关于压杆稳定问题

压杆在工程实际中到处可见,第11章已经述及压杆的失稳现象。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对压杆做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荷兰物理学教授穆申布罗克于1729年通过对于木杆的受压实验,得出“压曲载荷与杆长的平方成反比的重要结论”。众所周知,细长杆压曲载荷公式是数学家欧拉首先导出的。他在1744年出版的变分法专著中,曾得到细长压杆失稳后弹性曲线的精确描述及压曲载荷的计算公式。1757年他又出版了《关于柱的承载能力》的论著(工程中习惯将压杆称为柱),纠正了在1744年专著中关于矩形截面抗弯刚度计算中的错误。而大家熟知的两端铰支压杆压曲载荷公式是拉格朗日在欧拉近似微分方程的基础上于1770年左右得到的。1807年英国自然哲学教授杨、1826年纳维先后指出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细长压杆。1846年拉马尔具体讨论了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并提出超出此范围的压杆要依*实验研究方可解决问题的正确见解。关于大家熟知的非细长杆压曲载荷经验公式的提出者,则众说纷云,难于考证。一种说法是瑞士的台特迈尔和俄罗斯的雅辛斯基都曾提出过有关压杆临界力与柔度关系的经验公式,雅辛斯基还用过许可应力折减系数计算稳定许可应力。

<5> 疲劳强度问题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一定循环次数发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1839年巴黎大学教授庞赛洛特在讲课中首先使用了金属疲劳的概念。19世纪中期,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断轴的事故常有发生,引起人们对疲劳破坏现象的研究兴趣。当时沃勒首先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开创性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应力一寿命图和疲劳极限的概念。为纪念他对疲劳强度研究工作所做的杰出贡献,人们将应力与疲劳破坏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即s—N曲线)称为沃勒曲线,尽管在他当时的研究工作中并没有使用这种曲线。

其后,盖帕尔和古德曼)分别研究了平均应力对寿命的影响,后者还提出了考虑平均应力影响的简单理论。此后,高夫对多轴应力状态疲劳现象进行研究,将静应力强度理论引入多轴应力疲劳问题,并和波拉德共同提出解决多轴应力疲劳设计的Gough-Pollard公式,出版了第一本关于金属材料疲劳的专著

结构力学: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造各种器物,如弓箭、房屋、舟楫以及乐器等,这些都是简单的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结构设计的规律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逐渐有了认识,并且积累了经验,这表现在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中,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安济桥、北京故宫等等。尽管在这些结构中隐含有力学的知识,但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就基本原理和方法而言,结构力学是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同时发展起来的。所以结构力学在发展的初期是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融合在一起的。到19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设计各种大规模的工程结构,对于这些结构的设计,要作较精确的分析和计算。因此,工程结构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中叶,结构力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力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法国的纳维于1826年提出了求解静不定结构问题的一般方法。从19世纪30年代起,由于要在桥梁上通过火车,不仅需要考虑桥梁承受静载荷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承受动载荷的问题,又由于桥梁跨度的增长,出现了金属桁架结构。

从1847年开始的数十年间,学者们应用图解法、解析法等来研究静定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这奠定了桁架理论的基础。1864年,英国的麦克斯韦创立单位载荷法和位移互等定理,并用单位载荷法求出桁架的位移,由此学者们终于得到了解静不定问题的方法。

基本理论建立后,在解决原有结构问题的同时,还不断发展新型结构及其相应的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学者们对船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力学研究,并研究了可动载荷下的梁的动力学理论以及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方面的问题。

20世纪初,航空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对薄壁结构和加劲板壳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以及对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同时桥梁和建筑开始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对钢架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在1914年德国的本迪克森创立了转角位移法,用以解决刚架和连续梁等问题。后来,在20~30年代,对复杂的静不定杆系结构提出了一些简易计算方法,使一般的设计人员都可以掌握和使用了。

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蜂窝夹层结构的设想。根据结构的“极限状态”这一概念,学者们得出了弹性地基上梁、板及刚架的设计计算新理论。对承受各种动载荷(特别是地震作用)的结构的力学问题,也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随着结构力学的发展,疲劳问题、断裂问题和复合材料结构问题先后进入结构力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问世使得大型结构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从而将结构力学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很明显,三大力学各有自己的独特发展历史,在这发展过程中也有同时性,相对性,互补性,相互促进性。他们是相互离不开的。本学学期在学习结构力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认识清楚三大力学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问题多么的重要。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善于三大力学的分开运用和结合运用。不能以为结构力学是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继续,更不能把单个力学拿出来当另两个力学的补充看,他们三个是相互补充的。要明白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学好结构力学的基础和前提。从理论力学到材料力学再到结构力学应该有个阶梯型的学习过程,不能一下子跳到结构力学这样对求学者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他们的热情泼冷水,会影响学习感兴趣。虽然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看起来简单,但不能忽视这两大力学的熟练掌握,知识的巩固。作为一名工程师对三大力学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应该达到一个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的水平,及应该具备顽强的科学素质遇到问题不放弃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构是一个工程的命,没有熟练掌握结构力学,无从可谈一个结构的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牵扯到力学的问题,在各个工程当中力学是无处不在的。有了准确的力学态度和计算能力才有了我们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篇2

一、平衡对称是英汉句子共有的结构美

根据美学原理, 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的内容之一。对称这种形式美给人一种稳定、协调、严整、安全之感。以中轴为基准的左右对称是最基本的对称形式。均衡,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在形式上虽不一定对称, 但在分量上却是相当的。对称、均衡是较之齐一更为复杂的一种惹人喜欢的形式美。英汉句子结构具有这样的形式美。根据钱冠连先生的研究, 英汉句子均是1+1二元铺排构式。汉语的简单句可以说都是由词组加句调而成, 任何词组加句调即可成为句子。汉语的复合句也全是1+1二元铺排构式, 是扩大了的1+1二元铺排构式。因为凡是复句, 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其构成表现为:分句+分句[+分句]。分句与分句由连接词连接起来, 形成1+1的对称格局。如:

“书亦可请人代读, 取其所作摘要,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并列复合句:[亦+但……+否则……]。

以上是用了连接词的显性1+1二元铺排复合句。实际上不用连接词的隐性的1+1二元铺排复合句用得更多。如:“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才”“独处幽居”“高谈阔论”“纵观统筹、全局策划”然而, 无论用或是不用连接词, 1+1二元铺排的句子格局都没有改变。这种句子格局对称、平衡、有对比, 是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句子格局。特别是复合句中使用关联连词的, 有前呼后应的美感。中国人说复合句的审美习惯是前呼后应。学英语的中国人说让步句时, 往往是though用过后还要加上but, 这便是中国人将自己要求前呼后应的审美习惯转移到英语中去的例证。

英语的基本句型有五个, 即SV、SVO、SVOO、SVOC、SVC。SV型由主语与谓语动词组成, 相当于汉语主谓词组加句调成句, 为1+1二元铺排格局, 因而具有形式美。其余句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是以动词V为中心轴前后展开。这种以动词V为中心轴前后展开的句子格局, 动词V前后平衡、对称, 实际上也是1+1二元铺排格局, 同样具有形式美。英语复合句的形式美特征, 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前后分句由关联连词连接, 形成相互响应的对称的构式:[连接词……+连接词……]。如: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另一种是前后分句之间由简单连接词连接, 形成以连接词为对称轴的对称格局:[……+连接词+……]。如: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以上这两种复合句型代表了英语所有复合句型。无论是哪一种, 都是对称均衡的, 因而都是具有形式美的格局。英语中还有一种复合句, 连接词出现在句子的开头, 形成:[连接词 (从句) ……+ (主句) ]的格局。如: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这种复合句, “书写起来, 符号的排列像是失衡的, 说起来却是平衡的, 因为有补偿手段。这便是:以连接词起始的从句说完时, 音调升高, 再加以停顿, 留出时间空白, 说话人心理上认为这个升高和时间空白足以和为首的连接词抗衡, 再说出主句, 在时间的铺排上还是平衡对称了。可见, 英、汉语句子的1+1二元铺排构式是英, 汉语句子结构共有的形式美。

二、形合句、意合句是英汉民族审美心理的产物

英语重形合, 是形合句;汉语重意合, 是意合句。重意合的汉语要靠人的领悟。传统汉语不仅没有词形的变化, 而且基本上不用显性连接手段。在汉语里, 上下文的意思是理解的基础。语法结构常常要从上下文的意思中推导出来。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 造句注重式接应 (formal cohesion) , 要求结构完整, 句子以形寓意, 以法摄神, 因而严密规范, 采用的是焦句法。形合的特点是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十分丰富, 这种连接手段包括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仅以介词而论, 据美国语言学家寇姆 (G.O.Curme) 的统计, 英语中的介词 (包括短语介词) 多达286个。此外还有其他连接手段。

汉语发展成意合句是因为意合句符合汉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是重领悟, 重意会。钱冠连先生说“由领悟感受美的意境过渡到由领悟感受句子的意义, 是一脉相承的, 是审美思维习惯的相承。”汉民族审美习惯的重悟与重意, 句法上的重悟与重意, 绝不是偶合, 是我们民族素质的立体的凸形的全息的图像。意合句, 只是为汉语句子的美学意义的挖掘提供了另一个新的领域。

以上已经对英汉这两者句式进行了比较, 现在就以Of Studies的英语原文和王先生的译文为例, 比如: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 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 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在这个例子中英语语文借助了许多连接词, 关系词等来凸显句子的逻辑关系, 以形摄神, 比如if, and和that等的使用, 来体现句子要表现的假设关系和句内并列关系。但是汉语译文呢, 没有“假设”“如果”“假使”“假如”等等的字眼来体现这种假设条件关系, 但是从整个句子读起来这里面的关系很明显地隐含在其中。在这两篇文章中这样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语言学家曾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两者间的差异:称英语句子为“葡萄型”结构, 汉语为“竹节型”结构。这里英汉的形合、意合之别可以说是两者最根本的差别。

此外, 英语严于形式同样是英语民族的审美观念所致。古希腊和西方哲学认为形式美是直线和圆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 美的主要形式, 秩序, 匀称与明确, 这些唯有数理诸学优于为之作证。西方把理想的形式全然归于数学和几何的关系, 拿这种形式美观念移植于语言形式, 就形态上丰满、外露, 句子成分的结合都用连接词和介词固定卡死, 因而严谨、少弹性, 表达明确、形式化, 可以验证。

三、句首重心的英语句与句尾重心的汉语句的美学观照

英语句子的重心在句首, 先把主谓摆出, 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 一条条交代, 后置修饰功能很强;汉语句重心在句尾, 先交代环境与附带标志, 最后是信息中心, 前置修饰功能很强。如: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将此句译成汉语就必须将其句首重心改为句尾重心:“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把汉语句“如不能辨异, 可令读经院哲学, 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变成英语句式则是“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s”.这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从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上找到根源。西方诸国是在征战、奋斗中生存, 这就造成西方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激进。这种民族文化心理造成了以感情奔放和大胆袒露为特征的刚直民族风格, 养成了直线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开门见山的审美习惯, 重要的先说, 条件、假设等次要的后说。而中国文化从 (论语) 开始即讲“君子不重则威, 学则不固”, 事事求稳重, 以示大国之威严, 将中庸之道以为至德, 崇尚“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形成“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以忍耐求大同的、大谋略的民族心理特征, 王先生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如: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像以上类似的排比或骈文句式在译文中比比皆是, 这犹如智者布道般有理有据有节的陈述观点。语言表达讲究含蓄、委婉, 不直陈其事, 而是先铺陈或试探一番, 交代完条件、原因、假设等次要内容后, 再说主要的, 形成先偏后正的句式。这种句式符合汉民族的审美习惯:喜欢把重要的放在后面, 如好戏在后头;喜欢稳定结构, 如中国塔都是底座大而稳, 如:“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的结句。

总之, 英汉句子结构具有共同的形式美, 同时也有各自的美。句子结构的定型是英汉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作用的结果。英汉句子结构美还在很多其他方面存在着异同, 本文没有一一涉及。吕叔湘先生曾说,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翻译, 只有对英汉之差和特点了然于心, 译者才能发挥译文语言优势, 做到下笔如神, 译出佳作。

摘要:英汉句子结构有同有异, 然而在英汉民族看来却都是美的, 因为它们符合美的法则, 符合英汉民族各自的审美观念。本文拟从培根OfStudies的英中文本出发,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英汉句子结构美进行对比研究:平衡对称, 形合句和意合句以及句首重心的英语句与句尾重心的汉语句.

关键词:平衡对称,形合句和意合句,句首重心,句尾重心,美学关照

参考文献

[1]易键:《美学论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2]钱冠连:英汉语对比研究的理论目标《英汉语比较研究》, 刘重德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版

[3]刘英凯:英语形合传统现照下的汉语意合传统《英汉语比较研究》, 刘重德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版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读书与治学》读书报告 篇3

而成。这本书专门谈论青年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治学,全书共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关键词】读书;胡适;治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第一卷,就“怎样读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于怎样读书,胡适在书中主要从什么是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以及找书的快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例如,胡适在《读书》一文中就读书的方法讲到读书的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还有就是他在《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中讲到“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第二卷,“漫谈教学”。就教学这一块看法,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黄谷仙论文审查报告》《谈谈大学》《大学的生活》《教师的模范》等六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学国文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的历史以及学科选择的重要性、教师的模范作用等等。

第三卷,“确立志趣”。它摘取了《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赠言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纪念》《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等五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作为一个学生不管他毕业与否,都不能抛弃学问,即使毕业之后也应该培养一种“业余”兴趣。

第四卷,主要从“训练思想”上来进行阐述。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少年中国之精神》《思想的方法》《智识的准备》《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谈谈四健会的哲学》等五篇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谈论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接受,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用事实去证明。

第五卷,主要阐述的是“治理国学”。其摘取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考证学方法之来历》《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阐述的,治理国学需要一套科学的治学、考证方法。

第六卷,“论学书简”。欧阳教授在本卷主要摘取胡适先生的一些书信,主要包括:《做人与读书—致胡祖望》《要“小题大 做”—复吴晗》《只有真话可使这个民族独立自主—答陶希圣》《文字不可轻作—致罗尔纲》《龟兔之喻—致吴健雄》《学术工作的“为人”与“为己”—致王重民》《思想不可变成宗教—答陈之藩》《存疑精神与宗教信仰—答朱文》《训练良好的工作习惯—复陈之藩》。胡适以这些书信与朋友谈论读书与治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还应该找到科学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去接受,应该具有自由的思想。

读后心得

在这些文章当中,有教人们怎样读书的,有教人们怎样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还有教人们怎样获得科学的治学方法的经验总结;同样,他的这些文章当中还有对我国传统学术当中的科学精神与方法的提炼以及对年轻人即使步入了社会也要坚持自我学习的劝诫等等。这些浅显易懂的话语都是出自胡适先生的切身体验,他将深刻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些话语当中包含了非常强烈的科学精神,体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我国下一代的深深的关切之情。胡适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人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勤、谨、和、缓”以及“不苟且”,还需要做到“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这些发自肺腑的经验之谈不仅对莘莘学子有很大“点醒”作用,对于那些已经毕业并踏入社会开始进入工作岗位的有志青年来说同样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胡适先生的这些至理名言对于现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学风,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以及极度的夸饰等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与学习的习惯有着很好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评价

胡适先生不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以及思想家,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就像孔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德国的康德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赞美甚至批判,但是他的成就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

《读书与治学》这本书是胡适先生一些与读书、治学有关的代表性文章的汇总,这些文字都是胡适先生终身积累的丰富的读书与治学经验以及研究。在文章当中,他的一些关于怎样读书、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年轻人的劝诫和治理国学等等的见解非常的独到与精辟,值得人们去借鉴与学习。但是,同样他文章中的有一些观点与思想是不值得提倡与学习的,例如他将大学毕业生列为少数特权分子以及逃往台湾之后言论中对大陆的敌视与诋毁等等。

附注

本书虽为欧阳哲生教授汇编而成,但其中的文章都为胡适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所创作。

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篇4

近30年来,各种类型的大跨空间结构在美、日、欧、澳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建筑物的跨度和规模越来越大,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创造了丰富的空间结构形式。许多宏伟而富有特色的大跨度建筑已成为当地的象征性标志和著名人文景观。目前,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物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术著作让我产生了浓重的学习兴趣,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我对杜新喜先生的《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进行了阅读和学习。《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的设计要点和难点,全书共分为7章,前4章介绍空间结构设计,后3章介绍网格结构性能研究,由于时间的制约,本次我只对该书的前四章进行了阅读,但只是前四章就已经让我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第一章为空间结构类型及建模,在这一章里面,杜新喜先生系统的将空间结构分为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等等,这种系统的分类更加清晰的明确了不同大跨空间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在第一章的理论支持下,结合其他学者的理论著作,我将大跨空间结构的部分类别和优缺点进行了统计,具体如下: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

薄壳结构主要是依靠膜内力来支承自重及外荷载。它的这一特点,使其得以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强度。

薄壳结构的主要优点有:(1)可覆盖大跨度的空间而中间不设柱,造型美观,活泼新颖;(2)节约材料,经济效果好,即用一种材料同时起到承重和维护功能;(3)自重轻,刚度大,整体性好,有良好的抗震和动力性能。

相应的,薄壳结构的缺点有:(1)现浇薄壳需耗费大量模板,施工费时、费事;(2)如不加处理,则隔热和声学(某些壳体)效果差。平板网架结构平板网架结构是由简单的、小尺寸的杆件按照一定网格图形构成的杆系结构。一般为双层网架,有两层相互平行的格构梁,其间用垂直或倾斜腹杆相连接,承受同格构梁平面垂直的荷载,整个结构中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平板网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有:(1)有较高的美学质量,具有非常自由的建筑造型;(2)可承受全方位外部荷载,任何压杆在大集中荷载作用下压力不可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3)杆件基本上承受轴力,强度可得到充分发挥,用钢量较小,可以工业化大量生产;(4)杆件的小尺寸使装卸、运输和拼装工作大大简化,室外施工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等。

而平板网架结构的缺点有:存在强度过剩问题,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较高。3 网壳结构

网壳结构系指用较短的杆件,以一定的规律和足够的密度组成网格,按实体壳体的形状进行布置的空间构架,它兼具杆系和壳体的性质。承载特点和薄壳相似。主要承载方式是薄膜内力,还存在弯曲内力。常用的是穹顶网壳、筒形网壳、双曲网壳和双曲抛物面网壳。

网壳结构的优点主要有:(1)一般情况下,同等条件的网壳比网架要节约钢材20%,自重轻,施工进度快;(2)网壳曲面能形成自然的排水坡度,不需另设小立柱,外形美观,富于变化;(3)更适合于覆盖大跨度,如穹顶网壳的最大跨度单层达131m,双层达236.5m。

而网壳结构的缺点有:(1)制造精度要求更高,拼装时必须精确地测量和控制结点总坐标;(2)结点和杆件在空间教会角度必须计算准确。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用拉力构件,强力拉紧而成屋面系统。在外荷载作用下,索内只产生拉应力,不必考虑屈曲等问题。按组成方法和受力特点,可将悬索结构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单层悬索体系、预应力双层悬索体系、预应力鞍形索网、劲性悬索体系、组合悬索体系。

悬索结构的优点主要有:(1)可用高强度钢材,以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较经济,其耗钢量仅为普通钢结构的1/7-1/5;(2)造型自由,各个建筑的个性强烈,更能发挥建筑师、结构师才能;(3)自重轻、强度高,更适合建筑大跨度结构;(4)运输及施工方便,不需大型起重设备,也不需大量脚手架。悬索结构的缺点有:(1)悬索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相对复杂,又缺少具有较高的商品化程度的实用计算程序,因而难于为一般设计单位普遍采用;(2)尽管悬索结构施工并不复杂,但一般施工单位对它不够熟悉,更没有形成专业的悬索结构施工队伍,这也影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大胆采用此结构;(3)悬索屋盖对局部荷载很敏感;(4)悬索屋盖的水平力处理复杂,其主要原因是悬索结构中水平力作用点都很高,在空间不便于布置相应的抗水平力构件。薄膜结构

薄膜结构在工程实践中有各种应用形式,从其构造和受力特点大致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1)充气膜结构:以空气压力赋薄膜以刚度。这种结构目前应用的很少。(2)张拉式膜结构:形似帐篷,其结构形成机制与预应力索网类似,呈负高斯曲率的鞍形曲面形状,张紧在柔性(索)或刚性的边缘构件上,还可利用桅杆或立柱提供独立的吊点。这种膜结构要通过一定的张拉手段建立预应力,使之具有必要的刚度。在实践中,一些覆盖面积很大的膜结构经常设计为由许多较小的帐篷单元结合起来,连成巨大的整体屋盖体系。

(3)骨架支承式膜结构:膜材绷紧在刚性骨架(如网壳、拱架等)上,刚性骨架是屋盖的主要承重结构,作为覆盖材料的膜材则是局部范围内的承重单位。

(4)“索穹顶”:国外近年来用得较多的“索穹顶”(Cable Dome)实际上是空间双层索系与覆面膜材的联合运用,形成一种高效的大跨度轻型屋盖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难于归纳到上述三种类型,估且单列为一类。

薄膜结构的形成十分丰富多彩,上述分类方法是相对的;工程实践中可能会有许多新的创造,难于简单归类,也可能是不同构造类型的联合运用。薄膜结构具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1)结构重量极轻,能覆盖很大跨度,建筑造型丰富多彩,外形简洁,轻柔舒展,富有动感;(2)膜材承重与围护合一,具有适度透光性,白天室内明亮且光线柔合,不需人工照明;(3)膜材防水、耐火性能良好,其耐久性和自洁性也获得较好解决,工期短。

缺点:隔热性差,抵抗局部荷载能力差,薄膜材料质量、性能要求高。6 混合结构 由多种单纯空间结构体系有机组合而成,其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不同结构在性能、造型、综合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优势,丰富大跨度建筑造型,有效利用建筑空间。按照混合结构生成原则设计出的结构体系,具有下列优缺点:

优点:(1)建筑造型美观、功能合理,能使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完美地统一于一体;(2)结构刚柔相济,兼具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优点,结构更轻巧,节省材料;(3)施工简捷,有利于混合结构的推广和节省工程造价。

缺点:设计计算理论相对复杂。

在书中所述理论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收集结构来看,大跨空间结构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不同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另外,我们知道,大跨空间结构设计需要对建筑功能、结构受力性能、施工条件、技术能力、施工期限、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场地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判断,逐步建立起真实反映大跨空间结构智能选型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或深层次联系的整体因素体系模型。在此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建筑学、美学、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经济等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其中诸领域的知识又包括公共知识和个性知识。公共知识是已被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认识或掌握的,并且能在教科书、规范条文等专业文献中找到解决一般问题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事实、定理、规定、一般方法、过程等。个性知识是结构设计专家在长期参与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可有效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方法或诀窍的,这些知识大多数是在教科书及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很难找到的经验性(或启发性)知识,而这类知识往往是专家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章为空间结构设计,在这一章里,为了更系统地表达大跨空间结构智能选型影响因素的不同侧面,体现选型问题的特征,作者从荷载和作用、空间结构地震作用、空间结构计算和空间结构设计验算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大跨空间结构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结合第三章的节点及支座设计,至此作者已经为读者渲染出了一副完整的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画面,在不同设计因素考量过程中,作者利用大量的图片和细节描述,配合已经完工的大跨空间结构建筑图片,详实客观的阐明了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细节、效果和价值。

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的第四章,作者以网格结构为设计对象,以USSCAD为设计载体,为读者提供了工程结构选型、建立模型、分析设计、结构施工图、支座节点设计等网架结构设计因素,进而在明确网架结构设计因素的前提下,完成了包括工程概况和选型、建立模型和计算及支座节点设计的网壳结构设计实例。

总结

大跨空间结构选型是大跨空间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最初阶段的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决策过程,它具有多目标性、多层次性、不确定性、非线性、耦联性及动态性等特点,它既要考虑建筑功能、美学要求、结构受力性能,又要考虑施工条件、技术能力、施工期限、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场地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它需要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它是建筑、结构、施工、设备、经济等各专业工程的密切配合,是结构工程师、建筑师、经济师等各方面专家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结构思考力读书心得 篇5

第一部分重点讲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观点,强调了结构化思考的重要性。结构化强调“先总后分”的表达方式,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结构化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仅对于个人作用很大,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形成结构化的思考力,会极大的提高组织的效率。

第二部分重点强调表达时要“结论先行”。结论也就是所要表达的主题要简单、准确,沟通对象能够清晰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主题要鲜明,表达要简练。不能使用的含糊的字眼来表达主题,也不能表述半天,别人也找不着主题,不知道你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第三部分是纵向结构分层次,主要讲述“以上统下”。主题结论需要一个个分论点来支撑,每个分论点又需要有相应的内容进行说明,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表达架构。同时,对一个论点的支持理由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7条,太多的话别人不容易记住。而且对这些理由要进行总结提炼,实行归类分组。

第四部分是横向结构选顺序,也就是“逻辑递进”。一个主题需要多组论据来加以说明,但每组论据是要有先后顺序的,否则会给读者无序的感觉。每组论据的表述应按照他们的逻辑关系,逐步递进的展看,这样的表述读者就不会有跳跃感。

最后一部分是形象表达做演示,通过类比、引用、整合等表达方面的一些技巧,能够使自己的主题和内容更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自己的表达更加有力。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读书笔记 篇6

詹巴蒂斯塔・维科《新科学》的目的是:构造“人的物理学”。“原始人”对世界的反应不是幼稚无知和野蛮的而是本能地、独特地“富有诗意的”他生来就有“诗性的智慧”指导他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并且把这些反应变为隐喻、象征和神话等“形而上学”的形式。(就教育而言其“原始人”概念是否意味着“学生的原创性思维”?)任何神话在古代人一般经历的实际经验中都有其基础表达了他们的愿望:试图把一种令人满意的、可以理解的、人化的形式强加于这种经验。维科认为这种形式是从人的心灵本身产生的它成了人类心灵视之为“自然的”、“既定的”或“真实的”那个世界的形式。这就确立了“真实―事实”原则:人认识到是真实的与人为地造成的东西是同一回事。当人感知世界时他并不知道他感知的是强加给世界的他自己的思想形式存在之所以有意义(或“真实的”)只是因为他子那种形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因此“……如果我们对此深思熟虑的话那么诗的真实就是形而上学的真实与之不相符合的物理的真实就应被视作谬误。”人类不是什么先决条件而是制度建立过程的结果、效果、产物。这就是说人创造神话、社会制度实际上他创造他所感知到的整个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创造了他自己。这种创造过程包括不断地创造各种可以认识的、重复的形式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称为“结构”的过程。维科把这种过程看作是人固有的、永恒的、确定的特征特别在社会制度的创立方面它的作用是持续不断的由于它具有重复性因而其结果是可以预测的。(我们的教育方式同样可以找寻这样重复的――即规律性方式!)人类在一个人造的世界上就得习惯于并且不得不默认这些东西尽管人类仍把这种世界看成非艺术的、“自然的”世界。人类和人类社会不是根据在它们之前就已存在的模式伙计化塑造的。没有预先存在的、“既定的”人的本质没有预先缺点的“人类本性”。人性的具体形式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类制度的体系所决定的。在“诗性的智慧”中人类表示直接地对付这个世界而是间接的通过其他手段即不是精确地而是“诗意地”对付这个世界。“在人类制度的本质中必定有一种为任何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语言它毫无例外地抓住人类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事物实质一如这些事物本身可能具有形形式式不同的方面一样。”(任何事物――包括教育都有一种这样的精神语言!)什么是结构?皮亚杰:整体性概念、转换概念、自我调节概念。整体性:是指内在的连贯性。实体的排列组合本身是完整的并不只是某种由别的独立因素构成的混合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受一整套内在规律支配这套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因此结构不同于一个集合体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不会以它们在结构中存在的同样形式的真正独立地存在于结构之外。

转换概念:结构表示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还起构成作用。

“读书报告”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7

2.身体力行, 教师要积极引领。在读书报告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 不仅要和学生一起阅读, 而且要读得更深更透, 要时刻准备面对学生的“质问”。另外, 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初或阅读之后, 做相应的讲座。读书前, 进行阅读方法、读书笔记的写作要求、评论的写作技巧、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等方法的指导;在学生阅读后, 可分作家、分时代、分国家, 或对某本书的人物、技巧等方面开设专题讲座。

3.细细咀嚼, 不可粗枝大叶。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 欣赏啊!”人生是这样, 读书更是这样。要写出好的读书报告, 细读文本是基础。有的学生匆匆看一遍文本, 就为了完成任务埋头写读书报告, 这样的读书报告十有八九写不好, 要么浅尝辄止, 要么以偏概全, 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要知道好的读书报告的来源是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这就要求我们放慢脚步, 学会欣赏。

4.读书报告会, 反思中提升。举办读书报告会对激发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每有读书报告, 教师一定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报告交流会, 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 甚至争辩中, 自找差距, 交流感受, 碰擦火花, 使优秀者更自豪, 后进者更自勉。这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流之后, 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

《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 篇8

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管理的实践》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一)关于管理企业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管理好企业?《管理的实践》给了我很明确的答案。德鲁克认为,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合的定义:创造顾客。这个简洁的概念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按照我们一直所学的经济学,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可以发现德鲁克看问题的透彻,看到了问题的根本,利润、经济效益是顾客给带来的,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能才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把物品转变为商品。所以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才能让资本升值,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关于如何管理企业,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顶叶。大师有说“企业管理也就是目标管理”。如何制定企业的目标是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该在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的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8个领域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管理层的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对于利润、市场份额、财务情况等这样一些数字目标,我们并不陌生,这是股东们或国有资产管理代表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他们的关注点,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不努力实现。但也不能单单从财务的角度来诠释企业,这样的企业只会是短命的。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客观评价管理者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培养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利益和成长,使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二)关于管理管理者

“管理层是企业的器官,其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管理层只能以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权威。”“能否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达到目标,也决定了企业如何管理员工和工作,因为员工的态度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也直接反映了管理层的能力和结构。” 德鲁克在这一部分主要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管理管理者的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

在这一部分中,对我来说最有启发性的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这一节。他指出“每位管理者必须自行发展和设定单位的目标,当然高层管理者们仍需要保留对目标的同意权,但是发展出这些目标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的确,这是他的首要职责。”

联系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对这个观点我也有着深切体会,就拿学生广告实验公司来讲,我们的对于部门管理目标中有许多是由我们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定位而自己设定的,如果我们在对于自己部门的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等着总经理层的具体安排,那就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自己设定目标,自己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才是德鲁克先生所倡导的,管理的职责所在。

(三)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如果我们视员工为人力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性是什么,而当我们把重点分别放到“资源”或“人”上时,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唯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人”的问题是一个相当综合性、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永恒的问题。“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多才多艺、也最丰富的资源;也是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 因而,德鲁克提出,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对管理者永恒的挑战。管理者不只要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要通过远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员工。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下学期我们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课程,德鲁克的这些观念无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点燃了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

上一篇:大学生居委会实习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未享有拆迁安置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