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2024-05-23

《七夕》(精选5篇)

《七夕》 篇1

七夕那晚,黄昏出发,驱车抵达位于郊区的婆婆家时,已是薄暮渐起,四围静寂,而小姑带着女儿早已先于我们到达。摆上几样带来的水果、小蛋糕,婆婆家小院的葡萄架下,一场温馨特别的七夕节宴即将开始。清风透过疏离的葡萄叶子吹过来,无比舒爽,串串葡萄垂在头顶,伸手可摘,颇有情趣;矮墙上还架了丝瓜,翠绿翠绿的,在风中摇荡。门口有葫芦,牵牛花与其纠缠,虽然此刻的牵牛花已落了,还仿佛隐约可见盛开时的淡紫;朦胧的灯光中,绿色的小葫芦顽皮摇手,看得人遐思连连,浅绿嫩白的葫芦皮还绒毛未褪,真的如豆蔻之年的少女,透着鲜妍。

收拾停当,大家坐定,婆婆把院中的灯也都打开了。这是一个不同于都市的夜晚,没有楼下吵人的车笛,没有空调房冷漠的森凉,自然的清风拂过,四围小院中的蔬果散发着天然的清香。婆婆给我们讲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小时候就听父母讲过了,可是在今天这样的场景中,由婆婆讲述,听起来却别有韵味,别有情趣。我们像孩童似的问幼稚的问题,而婆婆也好像回到了从前,是那个循循善诱的母亲。

此外,还有一些我从没听过的民间传说。尤其有趣的是,婆婆竟然说丑女无盐之所以最后能进宫当皇后,是因为七夕这天许了愿,变漂亮了,实际无盐进宫时是一位貌美绝伦的女子。我不知婆婆的说法是否有据可查,但这样的观点却是我头一次听闻,心里大为称奇,觉得婆婆真是很有学问的,正所谓“能人在民间”。这些故事,听起来多么有趣。

我们也喊正在园子里乱窜摘果子吃的小姑的女儿,大声告诉她一会乞巧时,别忘了祈祷自己像公主一样漂亮。小女孩嗤嗤的乐,然后却说,公主就漂亮吗?我现在就很漂亮。我们逗她,那你祈祷什么呢?小女孩嘻嘻笑着说“天降美男呗!”哎呀哦,这一句,绝对具备笑料,把我们几个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谈着,笑着,月亮却迟迟不肯露脸,突然一阵风,还落了几个雨点。我说,哎呀,要下雨,这牛郎织女还会到葡萄架下说悄悄话吗?婆婆却说,不会有问题的,每年的七夕节都掉几个雨点,这是牛郎织女快见面了,激动地哭起来,一会就过去。果然婆婆有经验,说着话,雨点就不落了,不一会儿,大月亮竟然衬着云朵露出脸来。

就着月光叙谈,我们又催促小女孩快乞巧。婆婆拿脸盆装了清水,又准备了缝衣针,按照规矩,乞巧,七针皆过,我是不懂的,但按照婆婆的说法,样样吉祥,孩子的所有心愿都会实现。看着孩子兴奋的脸,我想从小到大,孩子们受了大人无数祝福,也许并不能全部实现,可是这种祝福背后体现出的亲人那颗热切盼望你幸福的心是多么令人感动。又想起自己小时候,大人们那些美丽的谎言,每一次生日他们都会说祈祷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事实虽并非如此,但回想起时的温暖却毫不逊色。

我又想起某年我生病在外地,正赶上七夕,先生陪着我,身在异地他乡,又在病中,心情可想而知。先生见我趴在窗口,对我说:“我带你下楼看月亮吧。”我行动不便,他向病友借来轮椅,推我到楼下院中,找了一处花木葱笼的长椅,他抱我坐在长椅上,靠着他墩厚肩膀。我们聊起各自的小时候,遥想家中的亲人都在干嘛,还开玩笑说牛郎织女见面会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吗?那一晚,虽然远离故乡,没有烛光,没有糕点,只有先生塞到我手里的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可我还是被这温馨的暖烫着了,落了泪。有一刻,我们静静地听着草丛里的虫鸣,什么也不说,却觉得这是最幸福、最美好的一刻,世间再无法逾越,还有什么比两颗无间的心一起共同跳动更美的吗?

七夕专题 浓浓诗情话七夕 篇2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后被历代文人赋予了凄美与浪漫的人文情怀,七夕文学也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特别是在诗歌的流转中代代出新,朝朝歌咏。这些七夕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鲜活影射。

从星象、神话到人物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人们就已经把织女星和牵牛星联系了起来,《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神话之雏形。

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已经全面赋予了人物性格生活特性,昭示着故事主人公爱情细节及具体形象的重大转变,勾勒出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这种离情别绪、相思痛楚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思妇悲情

汉魏时诗文较多地提到牛郎织女因银河相隔而怨别相思。曹丕《《燕歌行》诗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两晋七夕诗在描绘织女形象时则侧重外在形象的展示,诗中的织女不是单纯作为妇女的形象存在,而是被赋予仙人与凡人的双重身份。如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火流凉风至,少吴协素藏。织女思北址,牵牛叹南阳。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金翠耀华辎,耕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欢谯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帐怅一霄促,迟迟别目长。”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妇女的凤冠霞帔,一派贵族仙气。其妆束、车驾威仪已非昔日织女可比。

朝欢暮歌

唐代天下承平,自陈代以来的七夕君臣宴饮的风气仍极为盛行,这种风气首先导致了以七夕宴饮为内容的七夕赋的产生。王勃《七夕赋》正好反映了这一风习及其时代心理。“若夫乾灵鹊谶之端,地辅龙骖之始。凭紫都而授历,按玄丘而命纪。凤毛锺桂阃之祥,麟角烁椒庭之祉。驰朱轩於九域,振黄麾於万里,抗芝馆而星罗,擢兰宫而霞起。则有皇慈雾洽,圣渥天浮……耸辞峰於月殿,披翰薮於云扃。方绝元凯而高视,应与梁楚而骈声。”王勃虚拟了一个君臣观星的背景,铺排观星的过程和场面。

较之汉唐,宋代君臣多羸弱之风,宋代七夕词具有了更多的对于时代的理性思考和更强的时代气息。最有名的当数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此诗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异乡愁思

明清时期是牛郎织女文学的鼎盛时期,七夕诗歌仍然沿着唐宋七夕诗词的道路发展。

明代德容《七夕二首·其一》:“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在此纯粹的妇女风俗节日来临之际,德容作此七言绝句,记述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怀。旧俗此时,妇女尤其是未婚少女,尽皆欢天喜地,满怀憧憬地聚集欢会,祈祥祷福。德容无此心境,她留心的不是牛郎织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七夕,这一被赋予聚少离多、坚定执着爱情的节俗,一段凄美而悲凉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感触着多少文人墨客,以此产生出的七夕文学,特别是七夕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题材。从七夕诗歌的发展演变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中国诗歌的一个变迁过程,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独特而颇具魅力的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一段漫长史话。

(摘自《文化月刊·上旬刊》)

七夕乞巧与中国刺绣及民间女红 篇3

一、七夕节与织女、嫘祖以及丝织名品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这一天参加活动的主要是少女, 而活动的内容又是以向天仙织女乞巧为主, 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凡间的女孩在这天晚上都要乞求她赋予自己聪敏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刺绣、纺织等女红更加灵巧娴熟, 以实现“天上取样人间织”的夙愿。因而, 织女就成为民间崇拜的偶像。

七夕乞巧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代。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的记载, 这是我们从古代文献中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汉民族对星辰的崇拜。其实, 在几千年前, 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加深和纺织技术的产生, 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各种传说就出现了。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 他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 只有一头老牛和他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一个计谋, 教他怎样娶天上的织女做妻子。有一天, 织女和一群美丽的仙女们下凡到河里沐浴, 藏在芦苇丛中的牛郎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 织女的衣服应该是最漂亮的, 被称为云裳或霓裳) , 当其他仙女穿上衣裳飞上天空, 只剩下织女因没有衣裳而无法飞走。在牛郎的恳求下, 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 牛郎和织女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相亲相爱, 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不过, 南北朝时任在《述异记》中却这样写道:“大河之东, 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 机杼女工, 年年劳役, 织成云雾绢缣之衣, 辛苦殊无欢悦, 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 嫁与河西牵牛为妻……”

神话和传说故事都起源于人类尚处于蒙昧时期的原始社会,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也不例外。正如刘清乾隆时期缂丝七夕乞巧图轴其伟编译的《文化人类学》所说:“人类为了要探究宇宙万物的奥秘, 因此产生了神话”, “自然民族叙述神灵或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常具有一种宗教价值。因为神话就是原始心理的表现……神话能替人类信仰寻出解释……”[1]。这里有两点切中中国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意义, 一是探究宇宙万物的奥秘, 二是解释人类信仰的秘密。牛郎生活贫苦, 他肯定有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渴望得到理想的婚姻, 有一个温馨的家, 这也是穷苦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人们以神话传说为寄托, 把牛郎作为一个载体, 借他完成了神话传说的故事演绎。

一个贫穷的放牛郎娶了美丽又心灵手巧的仙女, 这是一种幻想, 但是它表达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渴望好人有好报的美好心愿。穷人的妻子美丽与否并非关键, 关键是要心灵手巧。相对来说, 富人家的女子一般是不干活的, 女红好坏无所谓, 她有丫鬟伺候, 出嫁后丫鬟也会像陪嫁品一样跟随她到夫家。而做一手好针线活 (包括一手好饭菜) 则是普通百姓家女子的本分, 因此织女下嫁牛郎的故事没有杜撰在富家子弟身上, 是合情合理的。穷人家的女人心灵手巧, 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 这是符合事实的, 不断劳动是穷人基本的生活内容。而七夕乞巧的活动也基本上是在普通百姓家的女子中进行, 富贵人家的女子追求的是更高品位的琴棋书画的艺术修养。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流传得相当广泛, 但故事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神话传说自产生起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定型, 一般与产生地区的地名风物相关联, 这是神话传说地方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就使人们从感情上或从直观感受上认为这个故事更具可信的色彩而广为传播。现代诸多的民俗出版物大都记载,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河南南阳, 也有起源于陕西长安县及甘肃礼县、西和县一带的说法。程健君在《民间神话》中说“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 《节俗》和《中华民俗艺术大全》中均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 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在南阳桐柏县盘古开天的地方同样流传着牛郎织女的传说:黄牛在盘古开天辟地时因为当时地上没有五谷, 便将天仓中的五谷偷来撒向人间, 因而被玉皇大帝贬下天庭, 摔断了腿。牛郎用百花露水给黄牛治好了伤, 黄牛帮助牛郎娶了织女, 成了家, 后来又帮助织女从天宫偷来蚕种、织布机、织布梭等, 从此织女一心一意养蚕、纺织、刺绣, 过着平凡的民间生活。

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留存着的“石婆”、“石爷”像, 据说是汉武帝时所造的牛郎织女石像。据史书记载, 汉武帝在京城长安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 并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 在其两岸塑造了牛郎和织女的巨大石像。在山东沂源, 民间流传着“天上银河, 地上沂河”的说法, 当地人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沂河岸边。《诗经·小雅·大东》也提到织女、牵牛等, 大东是指沂河一带, 这首诗也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所联系。甘肃西和县、礼县也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那里。但不管其起源究竟在哪里, 都证明了人类文化丛现象的普遍存在。

事实上,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 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左岸, 织女星在银河右岸, 两颗星辰隔银河遥相对峙, 形成相望之势, 使人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与奇思。到了汉代, 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 其传说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成为文学、绘画、雕刻的重要素材。汉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而汉代的南阳是全国有名的都市之一, 并成为南北文化的交汇和过渡地带, 多种文化因子的碰撞, 使这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这里还诞生了一代天文学宗师张衡。在这样的背景下, 南阳出现了大量表现幽远深邃太空的汉画像石, 其中的“牛郎织女星座”形象生动地把星宿与传说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也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的证据之一。

织女和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 她还向民间女子传授养蚕、缫丝、纺织和刺绣等各种技术, 使民间的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技术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并成就了我们汉民族以后的民间女红。

织女与河南南阳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南阳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养蚕业和丝绸业。西汉时, 南阳郡成为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东汉时, 张衡《南都赋》中记载的“帝女之桑”就出自南阳, 名扬天下。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南阳桐相县的有关民间传说中, 描述了织女如何在民间传授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 这与很有名气的南阳丝绸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 主要是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 心灵手巧, 聪慧过人, 被人间少女们所崇拜、景仰。人们说到乞巧, 都要援引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七月七日晚上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这一夜, 人间妇女都要结彩缕, 穿七孔针, 或以金、银、 (tōu, 自然铜) 石为针, 把瓜果放在庭院里以乞巧。乞巧风俗后来传遍全国。一首民歌描绘了乞巧的景象:“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而民间有关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女红, 特别是有关美丽的丝绸的由来, 还有一个传说: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有一天早晨走过一个平民家的院落, 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 手里端着竹筛子, 里面盛满了嫩绿的叶子, 她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漂亮, 黄帝就问女子端的是什么叶子, 忙着干什么活, 身上穿的是什么衣裳这么漂亮, 女子大方地回答, 筛子里放的是桑叶, 她正要去喂蚕, 她身上穿的是丝绸做的衣服, 丝绸是养蚕、缫丝做成的。黄帝被这位勤劳、美丽的女子所打动, 就娶她为妻, 她成为黄帝的妻子后, 母仪天下, 教天下的女子养蚕、缫丝、纺织、刺绣。这个女子就是嫘祖。

20世纪70年代, 在南阳白河西岸的白滩汉墓中发掘出一块“牛郎织女星座”汉画像石, 右边牛郎执鞭所牵之牛, 从其体态及行走神态来看, 是经过驯化的耕牛——南阳黄牛;左下角织女的跽 (音忌, 双膝着地而坐) 坐状, 也是汉代妇女操机织布的劳动姿态。南阳南召县素有“柞蚕之乡”之称。人工放养柞蚕始于东汉。光绪十年 (1884) 立于南召的《蚕坡章程》碑上载有“昔黄帝夫人教民蚕”字样。传说用南阳织女织机织出的绸布细密、光洁、闪亮, 名传天下。

纺织、丝绸最早起源于中原一带, 这在很多位于北方的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上能得到见证。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齐纨、鲁缟、秦绣等都是齐、鲁、秦等地名垂史册的著名丝织品。唐朝以后, 丝织业大量南移, 最后出现了远远超过北方丝绸和刺绣的苏绣、杭绣、湘绣、粤绣、蜀绣、云锦等, 流传至今, 而齐纨、鲁缟、秦绣却消逝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在汉代, 以长安为中心的丝织业出现了空前辉煌的景象, 张骞出使西域时就以丝绸为礼物, 把东方华夏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带到异域, 使中国丝绸成为一道亮丽迷人的连结不同文化的纽带。中国丝绸是华夏民族贡献给世界民俗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织女的故事具有汉民族原始星辰崇拜的性质, 嫘祖的故事更接近于真实生活。凡人与神仙的故事是想象的产物, 人与人的故事才是真实生活的产物。

二、花样繁多的乞巧形式

乞巧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性质相同而表现形式不同的乞巧风俗, 最典型的有七种, 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丛”现象[2]。

(一) 穿针乞巧

这是古代最早的乞巧方式, 从汉代开始。前文说过, 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汉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的记载,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 七月七日, 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 高百尺, 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酒炙, 设坐具, 以祀牛女二星, 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 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 宴极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元代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 七夕乞巧之所。至夕, 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 先完者为得巧, 迟完者谓之输巧, 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穿针乞巧的风俗在我国民俗历史上经过了几千年, 有些地方的民间至今依然存在着这种乞巧的风俗。

(二) 喜蛛应巧

这个风俗的出现稍晚于穿针乞巧, 大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是夕,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夜, “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 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少。民间亦较之。”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 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 次日看之, 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代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也说:“以小蜘蛛贮合内, 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而明代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则说, 七夕“以小合盛蜘蛛, 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这说明历代验巧标准不同, 南北朝看蛛网结没有结, 唐代看蛛网结的疏密, 北宋看蛛网结得是不是圆正, 后世基本和唐代风俗一样, 应巧风俗在不同的时代讲究不一样。

(三)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 盛行于明清两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 顷之, 水膜生面, 绣针投之则浮, 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 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 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 良乡县 (今北京西南) “七月七日, 妇女乞巧, 投针于水, 借日影以验工拙, 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代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 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 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 动如云, 细如线, 粗如锥, 因以卜女之巧。”明清两代的乞巧内容更细致, 得巧的难度也更大, 证明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乞巧的要求更严, 而且更加理想化。

(四) 长巧

在关中渭南一带, 年轻女子提前用水泡豆芽, 七夕时端出来比赛, 看谁的豆芽长得好, 如果豆芽长得直, 长得高, 长得匀称, 就算是得巧, 否则不算得巧。这就是陕西渭南的长巧风俗。

(五) 赛巧

广州人过去过七夕节非常热闹, 在节日到来之前, 姑娘们就预先制作好各种奇巧的工艺品, 即用通草、彩色纸、芝麻、米粒等做成的各种花果、仕女、器物等物, 称为“巧艺”再把谷种和绿豆放进小盒里用清水浸泡发芽, 等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 称为“拜仙禾”或“拜神菜”。七夕晚上 (广州人多从初六晚上开始到初七晚上) , 姑娘们穿上新衣裳, 戴上新首饰, 连指甲也涂成红色, 然后把准备好的各种物品摆放在厅堂的桌上, 还要把一盏油灯放在“拜仙禾”或“拜神菜”中间。有钱人家更是把厅堂用锦屏绣椅布置得富丽堂皇。等一切都安排好以后, 姑娘们便烧香点烛, 对着星空跪拜, 称为“迎仙”。从三更到五更要连拜七次。除了邀请亲戚朋友来做客以外, 还要邀请邻里的姑娘们一起拜神, 相互观赏巧艺, 巧艺受到越多人的称赞, 主家姑娘就越感到荣耀。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的机会, 一生是没有多少回的, 所以姑娘们都非常重视。拜仙之后, 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 这叫金针度人, 如果一口气能穿过七个针孔, 就被称为巧手 (即得巧) , 穿不到七个针孔则叫“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的那样:“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 明旦试看寻。”

此外, 姑娘们还要焚烧纸制的圆盒 (梳妆盒) , 盒子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盒、梳妆镜、梳子等, 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 桌子上的摆设保持不动, 留到第二天姑娘们互相串门时参观、评议。据说, 广州姑娘在七夕展示出来的巧艺, 有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 有玲珑精致的小罗帐, 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等, 花盆只有酒杯大小, 盆里插两朵花, 一真一假, 让人们分辨。七夕过后, 姑娘们互相赠送自己制作的工艺品, 表示友爱。广州七夕拜仙, 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 但新婚后的女子在过第一个七夕时, 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 在初六晚上祭拜织女时, 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供品以外, 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 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六) 扎巧姑

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上, 七夕节的夜晚举行各种乞巧活动时, 女孩子们都要扎穿花衣服的草人, 当地把草人叫做巧姑, 不但要供瓜果, 还要栽种豆苗、葱秧等, 在七夕之夜, 各家女子手端一碗清水, 剪下豆苗、葱秧放进水中, 用其来看月下投入碗底的影子, 并占卜自己是灵巧还是笨拙, 然后再穿针引线, 比赛手艺的高低。同时还要举行剪窗花、剪纸样等比巧手的活动。

(七) 漫长而盛大的乞巧活动与风俗

在甘肃西和县和礼县, 乞巧风俗十分讲究, 一般要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开始, 一直到七月初七, 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有歌舞相伴, 又有几个富有象征性的仪式。这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歌曲、舞蹈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 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红、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在西和人的传统习俗中, 人们通常把自己心目中最为尊敬的女神称作“娘娘”, 比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他们认为天上的织女“年年机杼”, 善织“云锦天衣”, 所以尊称织女为“巧娘娘”。西和县乞巧歌舞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神灵崇拜, 包括天象崇拜、偶像崇拜、五谷植物崇拜、动物崇拜、水神崇拜等;二是对女孩心灵手巧、容颜美好的祈求;三是对真挚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生活的追求;四是对历史故事或传说人物的颂扬;五是劝人向善、劝人与他人和谐相处。西和县的乞巧风俗活动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 在全国绝无仅有。尤其令人感慨的是,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 姑娘们无拘无束, 歌声不断, 表现出空前的自由狂欢状态, 而在活动结束后, 姑娘们将各奔东西, 一年内或许再难相聚。有的姑娘可能等不到下一年乞巧节来临就会出嫁, 再也不能参加陪伴自己成长、给自己和同伴带来无数企盼、欢乐的乞巧活动, 想到这些, 她们对巧娘娘和乞巧活动充满了惜别之情, 许多姑娘唱着唱着便失声痛哭, 有的哭肿了眼, 不愿离去, 真是又唱又哭, 哭声、歌声汇成一片, 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凄凉。

在送巧活动即将结束时, 姑娘们全体跪倒在地, 乞巧组织者手执蜡烛, 将巧娘娘像点燃。烈火熊熊燃烧, 火星点点飞跃, 袅袅青烟, 直升夜空。此时, 姑娘们不禁一起放声痛哭, 悲戚之声撕心裂肺。送巧仪式结束后, 姑娘们手牵着手, 在不断的唏嘘和啜泣声中穿越茫茫夜色, 沿着年年迎巧、唱巧、送巧的老路返回各自家中。西和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 就此落下帷幕。

因为乞巧活动的虔诚、真挚、动情、丰富、复杂、漫长, 西和县被称为乞巧活动的发源地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三、乞巧与女红

古诗《孔雀东南飞》写道:“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这是对古代女红的真实写照。过去, 女红和女子的能力、修养以及家教联系在一起。平民家的女子如果有一手好女红, 就能获得幸福美好的婚姻, 这是婆家选择媳妇的标准, 也能使娘家人光彩荣耀。当媒人把女子做的针线活, 比如绣鞋、荷包、枕头等物件送往意欲联姻的男方家, 男方家的人便从这些针线活的手艺、色彩搭配、制作品质来检验女子的能力和为人, 决定是否联姻。从物件的针法是否精湛灵巧, 可以推断或想象出女子是否聪明灵巧;从女红技艺是否令人满意, 可以评定女子本身的品质、素养, 甚至家教等, 最终影响男方家庭是否答应这门亲事。所以女红是过去女子终身大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中必然会倾注妙龄少女的心血、才情和智慧。

女子出嫁时, 其嫁妆箱里都会装满陪嫁的衣物、被褥、饰品等, 而自古流传下来的品评新娘的焦点集中在她在娘家时亲手做的女红作品上, 优秀出色的女红技艺会在邻近村庄或街坊那里得到传颂、夸赞, 让娘家和婆家大增光彩, 也让新娘赢得好名声, 成为邻家待嫁女子羡慕和效仿的对象。在过去, 女子的命运是极为悲惨的, 在娘家就要受缠足之苦, 嫁出去后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更是无法预测,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出嫁以后女子的一切父母都无法顾及了, 惟有在嫁妆上能给女儿作最后的有效的物质支持。无论当时社会如何歧视女性, 父母对于出嫁女儿的深深爱怜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让女儿在婆家得到一定的地位, 娘家会不惜代价地为女儿打造物质基础和营造生存空间, 这种父母之爱和绵绵亲情会全部转化为嫁妆, 将嫁妆陪好或者多陪, 希望女儿在婆家得到好的待遇, 至少不受慢待或欺负。俗话说:“上等人家嫁女儿, 中等人家送女儿, 下等人家卖女儿。”有钱人家把嫁女儿当成是显示富裕家境和提高家庭地位的机会, 不惜重金打造嫁妆, 还要将婆家的聘礼如数退还, 或置办成田地, 作为女儿的陪嫁, 这自然是少数;更多的普通人家虽然衣食无忧, 但都会节俭过日子, 用婆家给的有限聘礼置办成嫁妆, 把要出嫁的女儿送过去;而贫穷的人家往往把婆家的聘礼用到家里更紧张的地方, 给女儿置办的嫁妆少得可怜, 有的甚至无力给女儿置办嫁妆, 即使女儿心志高, 手艺好, 也无物可做嫁妆, 嫁女儿就成了变相的卖女儿, 娘家地位低下, 女儿往往在婆家受气、遭罪。

做好一件女红, 首先需要精心设计, 或者画出图样, 然后小心翼翼地剪成纸样, 最后辛辛苦苦地做成各种成品。在江浙一带, 衣服、饰物、特别是丝绸绣品, 都有专用的画稿, 以线描为主, 色彩则要由女子自己配置。不过, 一些聪慧灵巧、心志高远, 并且喜欢创新的女子, 会亲自动手画图、配色、剪样, 再做出理想的活儿, 这样的女红就显得独特、别致、有新意。

会做针线活的女子都有自己的针线盒、针夹和线板, 包括顶针、剪子、拔针的夹子等, 这些都盛在一个精致、灵巧的的篮子里 (陕西关中人叫活蒲篮) 。有的女孩喜欢独自一个人做活, 这样心静, 能专心致志, 干活快;有的女孩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做活, 这样热闹, 不寂寞, 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

北京作家刘庆邦有一篇小说《鞋》, 写一个刚刚定了亲的女子, 想给未婚夫做一双鞋, 表达她的真情。她为鞋底纳什么样的花型而苦思冥想了好多日, 最后从自家院子里春天开得正旺的枣花那里得到灵感, 于是纳出了一双非常精致、漂亮的布鞋, 鞋底以枣花为图案, 非常有创意。

在陕西关中临潼一带, 出嫁的女子要把自己做的女红中最好的挂在搭嫁妆的架子上, 并被送嫁妆的人高高地抬起来, 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 展示自己的女红手艺, 证明自己是华夏祖先、骊山女神、女娲娘娘真正的后代。

在陕西武功县, 至今传承着苏蕙传下来的民间家纺工艺, 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苏蕙是东晋时一个才智过人的女子, 她和父亲逛法门寺时, 遇上了前秦皇帝苻坚非常器重的青年将军窦滔, 被英俊的小伙子所打动, 她嫁给了窦滔。婚后不久, 窦滔被派往天水镇守边陲, 窦滔耐不住寂寞, 爱上了歌妓赵梦台, 使苏蕙极为伤心, 有一段时间与窦滔决绝, 不相往来, 但后来她原谅了丈夫, 在家乡用无数个日夜, 精心织出了一首《璇玑回文诗》, 这首诗织在一尺多见方的手帕上, 被寄赠给远方的丈夫。窦滔被妻子的切切真情所打动, 与赵梦台断绝关系, 回到苏蕙的身边。原诗1600字, 用五种颜色的丝线织成, 横着读、竖着读、倒着读、对角线读, 都能读出意思完整的诗, 可以演绎出七千九百多首诗, 成为文学史和织绣史上的奇迹。苏蕙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为陕西关中的一种民俗, 订婚的女子要给未婚夫赠送手帕, 新婚的日子, 要给婆家人 (包括村里人) 赠送手帕, 而且手帕要是自己亲手织出来的。

在人们的心目中, 女子心灵手巧, 有一手好女红, 是乞巧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的自然条件, 个性与造化, 成长环境, 后天努力等都是形成某种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乞巧只是一种主观愿望而已, 表达的是女子们的精神寄托和力争上进之情。

1913年春天, 著名画家刘海粟17岁, 家里为他包办了一桩婚姻, 让他和他并不喜欢的林惹娟小姐结婚, 而他喜欢的却是从小一起玩大的青梅竹马的表妹杨韫 (后改名杨守玉) 。在表哥和林小姐的新婚之夜, 杨韫却在绣楼上心烦意乱地绣花, 以排解心中的痛苦, 那时她绣的是什么花, 连自己也不知道。后来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欣赏杨韫的才华, 就向她求婚, 她为了躲避现实, 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还专门为自己绣了四幅绣屏作嫁妆。可是这门亲最后并未结成。后来杨韫改名守玉, 决定不再论嫁, 并应聘到丹阳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教女孩子们刺绣。她在失恋时所绣的花固然没有章法, 但是后来拿起来仔细一看, 却在其中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美, 这是一个女子在正常心境下无法绣出的艺术品。杨韫于无意中创造的这种乱针绣法, 竟成为江南刺绣的新工艺, 流传于世。1928年, 杨守玉的第一幅乱针绣名作《老头像》正式面世, 它以不循常规的纵横绣法, 打破了中国刺绣一千年固守不变的“平面绣”规则, 使传统绣品变成立体化绣品, 而且色彩饱满丰富, 线条格外流畅, 以形象酷肖而取胜, 所以效果奇异, 别具一格, 令人耳目一新。乱针绣是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 密接其线”的绣法改造成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相互交叉, 分层搀色的方法来表现画面, 把西洋油画和中国刺绣成功结合在一起。乱针绣轰动了刺绣界, 被称为中国刺绣工艺的第三块里程碑, 丰富了苏绣艺术,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守玉的绣品被称为“正则绣”、“缤纹绣”。

杨守玉因失恋而创立的乱针绣的意外成功, 这和乞巧又有什么联系呢?杨守玉著名的乱针绣作品《罗斯福像》,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作为国礼, 赠送给了美国, 该作品现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杨守玉的其他著名作品还有《小女孩》、《美女与骷髅》、《少女与鹅》、《出浴》等。著名画家刘海粟称赞她:“以针为笔, 以丝为丹青, 使绘画与绣法融为一体, 自成品格, 夺苏绣湘绣之先声, 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见者莫不誉为‘神针’。”

但是, 乞巧作为民族文化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它像滚烫的血液, 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脉管中;潜在地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并和纺织、刺绣、民间女红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汉民族最为珍贵、美好的文化宝藏之一, 在现代科技促成的大批量机器生产几乎完全代替民间手工艺的今天, 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其重要的, 将会使其永远不被遗忘。

四、结语

乞巧活动是青年女子心愿形式化的结果, 几千年来, 中国丝绸业、刺绣工艺和民间女红的不断发展, 甚至各个时代精品的层出不穷, 自然并非乞巧的结果, 但是人们深信乞巧能使女子们变得心灵手巧、更加聪慧, 做出一手巧夺天工的针线活。乞巧在全国很多地方成为一种民间风俗, 年年七夕如期举行, 这是人们向善趋好的内心愿望的程式化表现。一些地方的乞巧活动已成为定式, 每年的活动时间和内容都是不变的。

乞巧活动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学意义,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乞巧活动丰富了一个地方的民间生活, 每年举办这样的活动成为当地人们的一种心理期待, 每当七夕即将来临时, 人们就要为乞巧活动做各种准备, 使人们在辛勤劳作、坚持公益、恪守职责等方面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信誉以及自然习惯。第二, 表达了女子们向善趋好的美好愿望, 女子们希望自己通过乞巧活动, 能变得更加聪慧贤能、心灵手巧, 把属于自己本分的女红做得更加精巧。第三, 乞巧活动成为中国妇女普遍的心灵暗示, 在封建社会, 对女子的评价标准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不能和男子一起读书, 不能在社会上抛头露面, 所以只能在闺中做些刺绣之类的针线活, 出嫁之后, 其生命职责是为夫家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延续香火, 生活职责是做饭洗衣、收拾家务, 相夫教子。所以一手好茶饭、一手好针线、一手好绣工就成为她们的本分, 也是她们美好德行的具体表现。乞巧就是促使她们不断提高女红技艺, 向更高境界奋斗的心理暗示。第四, 乞巧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民间风俗和讲究, 具有潜移默化的社会效应, 它在主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对纺织、刺绣、服装制作等女红技能的重视, 在客观上促进了纺织、刺绣、服装制作等工艺的叠加式发展, 即一年比一年强, 一代比一代强, 而且也使世世代代的人们牢记纺织、刺绣和服装制作等劳作是他们的生活必修课, 永远不能忘记, 更不能丢弃。第五, 在科技飞速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取代人工技艺的当今社会, 一切都依赖于死板的冷冰冰的机械, 每年都要举行的乞巧活动就成为了我们感受人类曾经鲜活的生活方式的最好途径, 所以, 它成为一种“活的文化”, 而“活的文化”能够使人产生灵感[3]。第六,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量, 乞巧活动只是我们中华民族 (主要是汉族) 的特殊风俗之一, 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绝无仅有的性质, 上千年以来在不断重复中有所革新的活动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 所以传承、保持这种民族传统风俗, 具有建设民族文化的意义, 也具有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不应中断。

注释

1[1]刘其伟.文化人类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2:193.

2[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42.

两岸七夕情味浓 篇4

台湾人习惯称织女为“七星娘”、“七娘妈”,用花、粉、香、果、酒、肉、鸭蛋七枚,干饭七碗奉祭。读书人以这一天为“魁星会”,大都在学校里备酒聚饮,求得吉利。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所著《闽南人》中记叙,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像北方人赶庙会似的,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和牲礼。这一天,台湾民间还习惯举行“成人礼”,当子女长到16岁时,父母就会在七夕节这天领着他们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答谢“七娘妈”护佑孩子安度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台湾人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前,都是由“七娘妈”照护大的。“七娘妈”俨然是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供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长命锁串上红包绒线,挂在颈上,一直到16岁那年的七夕节解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而宴请亲友。台湾七夕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七夕节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为的是希望孩子快快长大。相传,七月七日为魁星诞。清代台湾风俗,妇女忙于拜“七娘妈”,而男子则忙于祭魁星,魁星是道教中掌管文运之神,即文昌帝君。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清代郑大枢《台湾竹枝词·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钱琦《台湾竹枝词·拜文昌》诗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

当今台湾一些地方政府还举办“七夕16岁艺术节”,让身处现代文明下的台湾人,度过一个如同古人一般浪漫、唯美、有意境的七夕节。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文人林杰写的《乞巧》风情诗。七夕乞巧反映了劳动人民向勤劳手巧的织女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但在闽南和台湾,乞巧活动并不很盛行,这是为何?据《台湾风物志》记载,台湾七夕节并不重视“乞巧”这一节俗。原来,台湾和闽南不产棉,妇女少问女红事。而七夕节前后正是夏收夏种,农事最忙的时候,没有工夫去乞巧。闽南和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却很看重保健食俗,这在其他地区是极其少见的。每年临近七夕时,多数人家习惯购买中药“使君子”和石榴。到了七夕节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一家老少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七夕节的晚餐许多家庭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

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同胞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夲(央视曾经热播电视连续剧《神医大道公》主人公)。相传,宋代景祐元年夏令,吴夲看到家乡闽南许多贫困百姓面黄肌瘦,知是患了虫疾之故,便劝说民众在七夕节食用使君子和石榴。使君子入脾胃经,杀虫、消积,而石榴也是驱虫消积良果,七夕期间正是石榴旺产季节,民众遵照吴夲的吩咐去做,竟然起到意想不到的驱虫效果,治好了虫疾。据清代《龙溪县志》中载,唐代以前,福建漳州人多嚼食槟榔,因为槟榔是一种预防虫疾的中药材,主治绦虫、蛔虫、姜滴虫及食滞腹满等症,在古代缺医少药的“瘴疠之地”,自然受到应用。但口嚼槟榔染得满嘴紫黑色,且其味苦涩,这种习惯慢慢消失。自从吴夲介绍吃使君子和石榴后,人们便在七夕节这天煮使君子熬肉汤吃,晚饭后食用石榴。这种有益的节俗后来相沿成俗,并随着漳州移民去台湾而沿袭至今。吴夲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宋代乾道年间,皇帝封他为“忠显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又追封吴夲为“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台湾,祭祀保生大帝的庙宇竟多达162座,可见为民救死扶伤、排忧解难的好人,人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他的。

在台湾和闽南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但后来人们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并尊称为“七娘妈”,并且把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每年这一天民间要举行祈祥活动。传说天帝原来的旨意是允许织女每七日与牛郎相会一次,但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过去人们在七夕这天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红绳子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让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传说牛郎会织女,喜鹊会纷纷飞至大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人们说,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秃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踩踏所致。台湾和闽南人传言,七夕这天晚上如果下小雨,人们则谓这是牛郎和织女于分手之际,彼此依恋不舍,告别时流下的泪滴。有关七夕的民间传说极富人情味,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每年须至七夕时才得以一会,是个悲喜交集的日子,台湾和闽南人却把它演化为织女的诞辰,并举行相应的祈祥活动,这就大大地冲淡了“七夕”节原来所具有的悲伤气氛。当地人还把原为天帝孙女的织女的辈份提升一级,说成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台湾和闽南有一句谚语说:“父母疼尾仔。”这就缩短了天帝与织女之间的感情距离,而天帝为使女儿不因婚后而荒废生产,原意让她每七日与牛郎相会一次,尚不致于太绝情。喜鹊虽有报错喜的过失,但它那种将功补过,任劳任怨的精神,也确实令人感动。这些故事情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两岸民俗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庸”的儒家伦理思想。

在台湾和闽南,每年七夕的中午,人们习惯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炷,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热情好客的台湾人和闽南人,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了,供品以“七”为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数的思维模式有关,即“数七”为阳数之一,是吉祥之数。台湾和闽南人将“七”视为蒸蒸日上,奋发向上的吉利数字。如:“七上八下”、“七成八败”、“有七无八”等。

台湾人和闽南人还把七娘妈奉为护佑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女神,因此在“七夕”还表现出一种关心下一代的氛围。新生婴儿在第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即干妈),称“新契”,这天胸前要挂“天官锁”,到虚岁16岁解除契约时才收藏起来纪念,这个风俗也叫“洗契”,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七夕是个最能撩拨情缘思绪的节日。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闽南东山岛,年年七夕,离人写下不少充满悲与欢、情与恨的七夕诗。去台人员蔡波先生的《离乡人》写道:“离乡人愁难归根,愁难归根自伤神。自伤神黯然无奈,黯然无奈离乡人。”到了台海涌动祥和的暖流时,两岸离人方有阔别半世纪后的拥抱,闽南艺术家黄静谷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时代气息浓烈的七夕诗,抒发了人间牛郎织女跨越天河般的台湾海峡的欣喜之情:“银河七夕情星恋,海峡放行离人欢……”

传统的七夕节俗文化是一种最具亲和力、人情味的大众文化。在同风同俗同方言的台湾和闽南,自古至今七夕节不但古风未泯,而且过得有情有味,多彩多姿,这是两岸血缘亲、俗缘深的节俗见证。

Chinese Valentine’s Day in July

By Lin Changhua

Though the big day celebrations for young people in love across China are now called Chinese Valentine’s Day by some people, it is more conventionally called Double Seven Day, for it falls on 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o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Though the festival has other names as different people celebrate different elements, it is all based on the same folk legend that dates back to immemorial time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lklore, the weaving maid, a fairy from the heaven, comes to a village and gets married with the cowherd. The angry queen mother separates the couple by creating the Milk Way but allows the two to meet once a year on 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On that day, all the magpies in the world fly into the sky to form a bridge across the Milk Way so that the two can meet.

In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and Taiwan Province across the straits, the day is celebrated in various ways. In Taiwan, it is celebrated largely as Valentine’s Day and Daughters Day. On the day the Zhaoming Temple in Taipei and Lovers’ Temple in Danshui receive the largest groups of visiting young people in love. They make pledges of eternal love in front of gods. Those who haven’t found the other half will report their individual information such as birth data, address, name so that matchmakers in heaven know how to make appropriate arrangements. Some people come to the temples to exchange marriage rings as witnessed by divine matchmakers.

The weaving maid is considered a versatile goddess in Taiwan. On the day, sacrifices are offered to the goddess. Young scholars offer wine to the goddess for blessing their future academic tests. The goddess is also considered the guardian of all the young children. In old times, a lot of men in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went overseas for opportunities. Their women placed hopes in children and they saw the need for a patron god to protect and bless their children. The tradition formed and is observed even today. On the day, people go to the temple and pray to the goddess. In Taiwan, on their first July Seventh Festival, babies will attend a ceremony designed to put them officially in the care and blessing of the goddess. They will b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goddess until they enter the 16th year of their lives.

16-year-olds and their parents go to the temple and offer sacrifices to the goddess in gratitude for the protection all these years.

For those who were separated by politics across the straits after 1949 up to the 1980s, July 7th used to be a day when the separated couples missed each other most. On May 12, 1950, nearly 5,000 men on Dongshan Island in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were press-ganged by the KMT troopers on their way to retreat to Taiwan. The forced conscription on the island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60,000 created 800 wives separated from their husbands. For decades, they were regarded as widows even though their husbands were still alive in Taiwan. These men were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people who went to Taiwan but left their families behind on the mainland.

七夕作文:七夕的传说 篇5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科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了点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七夕泪】

七夕的天空为何下起了雨滴?难道王母为难了织女牛郎?还是雀已疲惫于以身搭桥,牛郎织女为此相望而不能相拥而泣?

天空已看不见满天繁星闪烁,看到的却是一幕幕的镜头……流动于指间的温柔,暖于心间的欢喜,梦幻而期盼的憧憬,言语的海誓山盟地老天荒。。。。不欢而散的相聚,有心或无心的刺痛,口角的争辩,在乎或醋意的冷漠,为取佳人一笑的等待,揪心的泪水……原来七夕也会流泪,只是那泪不但是实质的液体,亦是感觉或是错觉!

繁华而喧闹的大街,总会看到无数佳人的微笑。手捧鲜花依傍于那厚实的.肩膀,惬意的享受那幸福与踏实,那似是终身的依靠!紧扣十指流连于各类商店,或者漫步于微风轻拂、沁人心脾的公园……

谁曾看到那些伤心的人儿,那些只愿藏于自己房间中,或者葬埋于黑暗中。他们不是不想去沐浴这幸福时刻,去体会织女牛郎的情深意切,去将自己那孤独的心好好安放!他们怕,怕伤疤重新裂开,重新历练那炼狱的痛苦!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画面都会触动那易碎的心,敏感的回忆着从前,从前的点点滴滴……碎了,拾起在将其拼凑,却永远不会是颗完整的心!那一条条裂纹或许是一路的坎坷,坎坷的终端却依然回归从前的孤独!七夕,别人是幸福!但有这么一群人,却很悲伤……或许泪能减轻些他们的痛苦,或许只是无谓的自我安慰罢了!

七夕的天落着泪,有着点点伤感,点点遗憾,点点惋惜,点点无奈……

【七夕节】

今天是七夕,我在网上查找了许多的资料,我今天还非常快乐。下面听我介绍吧!!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上一篇:刚失恋的伤感心情说说短语下一篇:衡量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