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

2024-11-22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共10篇)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 篇1

第二十三条 从事河道采砂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规定采砂;

(二)不得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作业;

(三)不得改变河势、损坏水工程、破坏水生态环境;

(四)不得改变和损坏水文和防汛测报设施、破坏航道通航条件;

(五)在通航河道采砂作业应当服从通航要求并设立明显标志;

(六)及时清运砂石、平整弃料堆体或者采砂坑槽;

(七)法律法规有关河道采砂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四条 任何采砂机具不得在禁采区滞留;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采砂机具不得在可采区滞留。

采砂机具在禁采期应当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点停放,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开。

第二十五条 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和个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堆砂场存放砂石,应当报经有管辖权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为采砂机具免费安装电子信息化监控设备。从事采砂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不得损坏和擅自拆除监控设备。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违法采砂行为,维护河道采砂秩序。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河道采砂监督管理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采砂单位的生产、运输、存放场所进行调查、取证;

(二)要求采砂单位如实提供与河道采砂有关的文件、证照、资料;

(三)责令采砂单位停止违法采砂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可以扣押实施违法行为的采砂机具。

第二十九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运输砂石应当持有砂石合法来源证明,禁止运输非法开采的砂石。

砂石合法来源证明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格式,包括砂石来源地、运输工具名称、装运时间、砂石数量、卸砂点和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河道采砂违法行为的举报电话;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

第三十一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界河的河道采砂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双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指定管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依法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在河道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扣押违法采砂机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依法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在河道采砂,有下列情形之一,违法采砂一百立方米以上三百立方米以下的,可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采砂三百立方米以上的,可并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法采砂两次以上;

(二)在桥梁、码头、拦河闸坝、取水口、水文监测等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采砂;

(三)在堤防管理范围内采砂;

(四)在禁采区或者禁采期采砂;

(五)违法采砂造成水工程损坏、河势改变、水生态环境破坏、矿产资源破坏。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河道采砂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收缴或者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不依法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和河道砂石开采权出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项规定,不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规定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扣押违法采砂机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六项规定,未及时清运砂石、平整弃料堆体或者采砂坑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处一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整改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清理、平整,所需费用由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和个人承担。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采砂机具在禁采区滞留,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采砂机具在可采区滞留,或者采砂机具在禁采期未按照指定地点停放,擅自离开指定地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堆砂场存放砂石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逾期未清除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运输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砂石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执行已经批准的河道采砂规划、擅自修改河道采砂规划或者违反河道采砂规划批准采砂;

(二)不按照规定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

(三)不履行河道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责,造成河道采砂秩序混乱或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四)不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和河道砂石开采权出让费;

(五)截留、挪用河道采砂管理费和河道砂石开采权出让费;

(六)其他在河道采砂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扣押违法采砂机具,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可委托拍卖机构依法予以拍卖,所得款项扣除处理费用后,抵缴罚款并上缴财政,剩余款项予以退还。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采砂机具,是指采运砂船舶、挖掘机械、吊杆机械、分离机械以及其他现场采运砂石相关的机械和工具。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1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 篇2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地质问题,清淤工程,砂砾 (卵) 石层,抗冲 (淘) 蚀稳定

1 工程概况

红灯堡河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城东北部, 整个地势呈四周高中部低趋势, 海拔2030~2240m, 最高点位于北部山头, 高程2236.7m, 最低点为下游河谷, 高程2035.0m, 属中山沟谷地貌。河流由南向北径流。红灯堡河段治理工作主要包括补修河堤及清淤工程,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红灯堡乡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使其河床两岸耕地、村寨及重要建筑设施等不受淹没。本区出露地层岩性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及第四系坡积层、杂填土、红粘土、淤泥质层及砂卵石层。

2 治理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红灯堡河蜿蜒前行, 与两岸阶地呈“U”字型, 阶地沿河流走向近水平延伸, 局部发育河漫滩。河床主要为砂砾 (卵) 石层, 两岸地层剖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递变, 为耕植土 (或残坡积层) 、砂砾石层、砂质粉土、基岩 (石灰岩或白云岩) 。下面对红灯堡河道工程地质条件按里程桩号分段进行描述: (1) 0+000~0+600段:左右岸均为大片良田及沃土, 地形坡度0~25°, 河床较为宽缓。往下游方向500m, 见右岸植被发育, 且地形坡度变陡, 局部达60°。该段淤沙沉积较厚, 越往下游有逐渐加厚趋势, 淤沙沉积平均厚度1.5m, 淤沙成分主要为第四系淤泥质层及砂卵石层。起点0+000为红灯堡桥附近, 经现场坑探发现, 坑壁剖面结构为淤泥夹细砂, 沉积厚度1.3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40cm见河水;在0+600附近, 地形坡度较陡, 植被发育, 经坑探, 坑壁剖面结构上部为淤泥, 下部为细砂卵石, 厚度2.3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60cm见河水。 (2) 0+600~0+800段:左岸是一片良田, 坡度较缓, 为0~10°;右岸局部为良田, 河流上段见植被发育。该段河床淤沙沉积平均厚度为1.8m。0+800处, 经现场坑探发现, 坑壁剖面结构为砂卵石夹淤泥, 砂卵石占70%, 细砂占30%, 沉积厚度1.5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40cm见河水。 (3) 0+800~1+000段:右岸为大片良田, 坡度较缓, 为0~5°;左岸灌木丛生, 局部为旱地, 河流宽10~15m。该段河床淤沙沉积平均厚度为1.8m。1+000处为河流拐弯位置, 经现场坑探发现, 坑壁剖面结构为煤泥夹砂卵石, 煤泥占60%, 砂卵石占40%, 沉积厚度2.0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50cm见河水。 (4) 1+000~1+800段:左岸为良田, 右岸为旱地, 坡度较缓, 为0~5°, 河床宽阔, 为25~30m, 淤沙沉积平均厚度为1.6m。1+800处, 坑壁剖面结构为煤泥夹砂卵石, 煤泥石占60%, 砂卵石占40%, 沉积厚度1.7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30cm见河水。 (5) 1+800~1+900段:该段淤沙沉积较薄, 局部见基岩出露。1+900处为过路桥, 桥附近基岩出露明显。 (6) 1+900~2+050段:左岸为良田沃土, 坡度0~15°, 右岸为局部为良田, 坡度稍陡, 为10~65°, 河床宽15~20m。该段河床淤沙沉积平均厚度为1.0m。2+050处, 坑壁剖面结构为黑色淤泥、煤泥, 底部为砂卵石, 沉积厚度1.3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70cm见河水。 (7) 2+050~2+600段:左岸局部为耕地, 坡度稍陡, 为10~45°, 右岸为大片良田, 坡度0~15°, 河床宽15~20m。该段河床淤沙沉积平均厚度为1.2m。2+600处, 坑壁剖面结构为砂卵石层, 沉积厚度1.3m, 坑井尺寸80cm×80cm, 自地表往下30cm见河水。 (8) 2+600~3+100段:左岸为良田, 坡度较缓, 为0~15°, 右岸为林地, 局部为耕地, 河床宽12~15m。该段河床淤沙沉积平均厚度为0.5m。3+100处全为基岩出露。

3 治理河段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现场勘查, 红灯堡河道治理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下:

(1) 地基抗冲 (淘) 蚀稳定问题:该区砂砾石层厚度较大, 结构松散至稍密, 在水流冲 (淘) 蚀作用下易分散解体, 造成堤基临空产生破坏。两岸堤基应保证基础埋置于深弘线 (点) 以下1.5m, 同时对受冲刷段河堤地基应进行护面处理。

(2) 基坑涌水问题:砂砾石层透水层强, 基坑开挖易造成涌 (渗) 水, 施工时应作好围堰及抽排水工作。

(3) 接触冲刷问题:当堤背土体存在水位高于堤内水位时, 易产生砂砾 (卵) 石地基的接触冲刷, 建议设置好堤防排水设施, 降低堤背水位。

(4) 堤防开挖边坡问题:堤防沿线自然岸坡现状, 基本为粉土~砂砾 (卵) 层质边坡, 大部分段较缓, 局部段较陡, 但现状皆为稳定状态。建议, 粉土及砂砾 (卵) 石层的临时开挖边坡为1:1, 开挖高度按2m左右控制;基岩临时开挖边坡为1:0.3~1:0.5, 开挖高度按6~8m控制。

(5) 堤背砂砾石层存在渗流变形稳定问题, 建议设反滤措施。

4 堤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

现场调查发现, 堤区两岸边坡平缓, 多发育一级阶地, 只存在局部陡坡现象, 对稳定稍有不利, 但均未形成大的不稳定地质体, 因此认为堤岸总体基本稳定, 局部受构造或陡边坡影响易出现小规模的垮塌外, 其它地段地质条件较好。

建议:堤基应保证基础埋置于深弘线 (点) 以下1.5m;砂砾 (卵) 石层容许承载力为250Kpa, 摩擦系数为0.45, 凝聚力为0;基岩临时开挖边坡为1:0.3~1:0.5, 煤泥及砂砾 (卵) 石层开挖边坡1:1。

5 结论

(1) 堤岸总体基本稳定, 除局部地段受构造及陡边坡影响易出现小规模的垮塌外, 其它地段地质条件较好。

(2) 堤基置于砂砾 (卵) 石层上, 但要确保基础有一定的埋深, 以保证地基抗冲蚀稳定。

(3) 对砂砾 (卵) 石层开挖时应加强抽排水处理。

浅议城市河道管理 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城乡一体化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高楼大厦林立。在此进程中,水清、岸结的公共环境已经成为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经济、优化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河道清淤、驳岸养护、水面保洁已经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到雨水排水、适合人群居住与否等重大问题,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的建设。基于以上论述,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城市河道的整治与管理。经过多年努力,城市河道治理从河道的功能以及河道的环境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防汛排涝系统设施完善、水环境也得到优化等。但是毋庸讳言,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环境意识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增强,而是相对薄弱。这也导致在当前城市河道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城市河道治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河道管理,争取采用新的管理措施、建设新的管理体制,加快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城市河道的现状,本文作了分析,并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河道管理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河道整治;河道管理

一、城市河道水的现状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城市河道水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治理河道规划方面相对滞后,導致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显得同样滞后,并不畅通。而这种滞后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现状就是十分严重的雨污混流现象。其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水质严重恶化,其次是河道污染程度增高,再次是水生植物茂盛。其中河道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河道清淤深度过深以及大量河道水底硬化。泄洪功能固然是河道的主要功能,但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如果片面强调泄洪功能,就会弱化城市河道的资源功能及其生态功能。此外,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河岸及河底硬化是一个明显趋势。但是片面追求河岸及河底硬化,则导致自然河流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河道中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另外,为保护城市安全,不少城市逐年增高河堤,逐步建设钢筋混凝土以及块石护堤,或者将河流人工化、渠道化,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生态平衡。

2、环保意识较差,河道生态遭到污染。对于城市河道的保护,部分群众是缺乏环保意识的。究其原因,卫生、环保等相关单位宣传力度不大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因为缺乏对于城市河道的环保意识,向河道内排放生活污水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有部分群众向河道里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向河道里丢弃动物尸体、脏污以及堆积农作物秸秆等,本应发挥生态作用的城市河道变成了“垃圾场”。这个垃圾场不但影响了河道的观瞻功能,更为严重的是,河道水体也受到了污染,河道里的水生环境被破坏,伤害了河道生态健康,诱发了很多种疾病。面对城市河道的脏乱之殇,对于各种危害河道的行为,相关单位却制止不力,更加重了河道脏、乱、差的现象。

3、河道淤积污泥严重。遇到每年的汛期,排除雨水的功能主要由城市河道承担。在发生降雨时,雨水向河道排放时,会经由沿河的排水闸门以及泵站出水口门一起排放。而在排放雨水的同时,排水管道内的淤泥、杂物以及地表垃圾等也随之同时进入河道。这些物质就会加重导致河道污泥的淤积,使得河床增高,反而影响了河道防汛排涝功能的发挥。

二、措施与建议

1、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时,要坚持两项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河道治理的目标要制定为生态型、高起点以及前瞻性。在治理河道时,要实现安全、资源以及环境的有机结合。另外,还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治理的标本兼治。也就是说,在治理中不能只求表面。为了避免上述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建设以及维护好相互沟通和流动畅通的河网水系,并且定期对河道的淤泥进行清除,使城市的水环境更加优美和谐水质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河道的安全、环保、效益等社会综合效益。

2、定期组织宣传的同时仍应加大河道治理的教育力度。城市河道河道整治和水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为了进一步地促进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和使人们自觉维护河道整洁,我们平时要加强日常宣传。首先,进行水环境保护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的宣传,通过宣传,帮助人们充分认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人们认识到河道水环境并不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件事,而是和人们生活的休戚相关。有效的宣传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再次,要采用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上,例如在宣传河道水环境保护知识时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通过宣传,争取得到各部门以及老百姓的理解、关心、支持和配合。

3、加强水政执法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泥浆偷排漏排以及偷鱼电鱼等违法行为。在城市河道管理中,一旦发现在河道内乱采挖、乱建筑的现象,要及时发现、依法制止。对于一些河道违法行为,如危及堤防、护岸、涉河工程设施安全等的要严厉打击。另外,要联合多个部门加强河道水质监测,环保、园林、市政等要参与其中,做好卫生保洁、堤岸绿化等工作。除了执法部门,管理部门也要发挥监督作用,比如使企业严格执行河道行政审批制度,以实现对安全和谐的河道水环境的共同保护。

4、创新机制。要积极创新河道管理体制,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实现河道管理职能统一,强化河道管理功能。

5、河道保洁。河道保洁工作是做好城市河道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专业化队伍,做好河道保洁。要统一管理,划分责任区并且必须做到责任到人,管护责任区内河道水面、堤岸、绿化带、景观设施应定期检查并且形成书面材料。

6、进行河道整治。首先,可以有计划地种植水生植物。对于极富营养的黑臭河道段,可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借助其吸收水体过剩的有机营养的作用,达到平衡生态、消除黑臭的目的。其次,可以推广生态护坡。因为河床硬化已然切断了地下水的供给方式,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对于这种现象,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护坡形式或是给人工种植特定的水生植物如杉木桩、透水砖、直立块石、绿萝……

三、结语

《石家庄市河道管理条例》 篇4

石家庄市河道管理条例

12月26日石家庄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5月24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河道、人工水道和行洪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石家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河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河道的统一管理工作。

县(市)、区(以下统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所辖区河道主管部门。

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并可以委托市、县河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管理。

第四条河道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维护与群众维护相结合的原则。

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聘用专人对重要河段进行特别管护。

第五条开发利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域、沙洲、滩地、堤防、护堤地,应当统筹兼顾,服从防洪的总体规划,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第六条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由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实施管理。

石家庄市南北防洪堤、滹沱河岗南水库至黄壁庄水库河段、洨河京广铁路桥以下河段、磁河木刀沟横山岭水库以下河段、槐河白草坪水库以下河段、泲河平旺水库以下河段、沙河、冶河、石家庄机场防洪堤由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权限实施管理。

其它支流河道由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水利、土地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予以公示。

第七条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流域综合规划,按河道管理权限编制河道建设与管理总体规划,制定年度整治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河道整治与维护管理费用,实行政府投资和受益人合理承担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河道规划和年度整治计划,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所需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社会各界及境内外投资者以各种形式综合开发治理河道。

第九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和堤防安全的义务,对破坏河道、堤防安全的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对整治河道和管理河道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建设与整治

第十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下列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及活动,应按河道管理权限,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核准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

(一)跨河、穿河、穿堤、临河、沿河的桥梁、桥涵、公路、管道、缆线等工程设施;

(二)堤坝、丁坝、堵坝、闸涵、渡槽、渠道、倒虹吸、取排水口、水电站、防护林等工程;

(三)存放物料、挖筑鱼塘、修建厂房和其他建筑设施;

(四)采砂、取土、淘金、采石、钻探、打井;

(五)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

(六)从事旅游、休闲娱乐、种植养殖等开发项目;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及活动。

第十一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本条例第十条所列建设项目及活动的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作出批复。建设单位对批复持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建设项目及活动经审批或核准后,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安排告知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竣工后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参加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维护。

第十二条本条例实施前未经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及活动,应在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并公示后六个月内补办有关手续。

单位或个人临时占用河道从事建设及活动的,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临时使用期不得超过两年。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当恢复河道原貌。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有关水工部分应由具备水利施工资质的单位施工,并由具有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资质的单位监理。

第十四条因项目建设壅高水位的,建设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堤防建设责任,确保堤防原设计防洪标准。

第十五条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也可委托其他部门代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截留、挪用。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篇5

【发布日期】1996-12-03 【生效日期】1996-12-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1984年6月16日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批准1984年7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 1988年10月16日广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次修正 1996年12月3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和堤防工程管理,维护工程完整,确保安全渡汛,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部门,是本省各地河道堤防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会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江河流域的规划和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堤防工程的管理维护,并在各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做好防洪调度工作。

第三条 第三条 为加强河道堤防管理工作,各地应根据需要建立健全河道堤防管理机构,归各级水利部门领导。

市区、城镇河段的河道堤防管理机构,由当地城建部门与水利部门共同组建和领导,按江河流域规划的要求及市区、城镇总体规划的安排,负责市区、城镇范围内的河道堤防管理和防洪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凡与河道堤防管理工作有关的部门,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河道堤防的管理工作。

各级河道堤防主管部门要本着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群众,切实管理好河道和堤防。

第五条 第五条 水利、电力部门在河道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考虑交通、航运、放排、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并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第六条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河道、滩地、堤防或护堤地上作业,事前必须报经当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同意,并服从指挥。在河道、滩地内开采砂石土料,应由当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管理,与河道整治相结合。

第七条 第七条 凡在河道、滩地上修建工程设施的,不得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及上下游左右岸河道堤防安全,不得引起河势的不良变化,不得妨碍河道水文观测,不得危及水陆交通安全。

在河道、滩地上修建工程设施,必须提出设计方案报经当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下列分级管理权限呈报审批:

一、工程设施涉及或影响的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所在行政区域的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审批;

二、工程设施涉及或影响的范围跨行政区域的,由其上一级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审批;

三、在本省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及珠江三角洲主干河道、滩地上进行建设,由建设单位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报省水利部门审批;在珠江三角洲各出海口门进行滩涂开发,由开发利用单位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报省水利部门转报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审批。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填堵河道,或在河道、滩地上抛石筑坝和围垦;不得在堤防或护堤地上修建各类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

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和其他设施,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向河道堤防主管部门缴纳河道管理范围占用费。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 第八条 西江、北江、东江、韩江的主要干堤,堤身只准铺种草皮,不准种树。其他江海堤防种植护堤作物,必须严格按照省的有关规定,由河道堤防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垦堤种植。

第九条 第九条 区级以上水利部门及其他专业部门对其管理的堤防工程,应根据当地水情,规定警戒水位和安全水位(西江、北江、东江、韩江等主要江河干堤的警戒水位和安全水位,应报省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审定),建立健全防洪组织和防汛工作制度,落实防洪抢险队伍和任务,按规定储存和更新防汛物资,做好汛期的防洪工作。

江海堤防涵闸和拦河闸坝工程的闸门启闭操作,必须由管理单位指定专人按操作规程执行,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操作或越权指挥。

第十条 第十条 堤防两侧应留有护堤地。凡过去已征用、划定的护堤地,均归国家所有,由河道堤防主管部门管理。

新建堤防和尚未划定护堤地的堤段,当地市(地)、县人民政府应按下列规定划定护堤地:

一、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干流的堤防和捍卫重要城镇或5万亩以上农田的其他江海堤防,均从内、外坡堤脚算起每侧30米至50米;

二、捍卫1万至5万亩农田的堤防,从内、外坡堤脚算起每侧20米至30米;

三、捍卫1万亩以下农田的堤防,由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划定。

未达设计标准的堤防和险段,其护堤地应适当加宽。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凡利用堤顶作公路的,必须经当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同意。所用堤段的路面铺筑和养护、维修,以及因提高防洪标准,需要重新铺筑路面时所需的物资器材,均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使用单位负责。修建跨越堤顶的道路,必须另行填筑坡道,不得挖低堤顶,留下路缺。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确因生产或建设需要破堤修建涵闸、泵站、交通旱闸、埋设管道或兴建其他工程设施,应提出工程设计方案,经当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同意,并报上一级河道堤防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动工。报建单位应按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按期完工,并报请验收。如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原建单位必须负责加固、改建或堵闭,废弃的应拆除并回填夯实。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为保证河道两岸堤防安全,凡在本省内河行驶的高速双体船及其他大马力浪损堤围的船只,应当在通过危险堤段时减速行驶。

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应会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堤防及其滩岸的具体情况,在必须限制航速的河段设立限制航速标志。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凡受江海堤围直接捍卫的农田(包括农民的自留地)和农工商企业,每年应向河道堤防管理部门交纳堤围防护费。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对模范执行和维护本条例有显著成绩,或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中有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河道堤防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凡违反本条例,妨碍河道堤防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擅自在河道、滩地、堤防或护堤地上修建工程设施,以及围垦和违反规定进行种植者,按“谁设障,谁清障”的原则,限期由原建单位或其所有者拆除清理。

二、在河道、滩地上倾倒矿碴、炉碴、煤灰、泥土、砖石、瓦砾、陶瓷碎片、垃圾的,限期由原倾倒单位或个人清除。

三、在河道、滩地上乱挖及乱堆土、砂、石料、煤炭等杂物,或在堤身及护堤地内取土、扒口、挖洞、埋葬、铲草皮、开沟,或在堤上行驶铁轮、木轮和重型车辆,以及擅自挖低堤顶通车等,造成堤防及河道护岸工程损毁的,应由造成损毁的单位或个人负责修复,并赔偿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四、船舶在限制航速的河段超速行驶,应对船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或行政处分;造成河道两岸堤防及护岸工程损毁者,还应根据其损毁程度和应负的责任,令其部分或全部赔偿修复工程的费用和所造成的损失。

五、擅自启闭防洪防潮堤上涵闸的闸门,挪用、盗窃防汛抢险物资器材,损毁防汛站仓、通讯、照明、观测设备和各种测量标志等防汛管理设施的,应根据损失程度,令其赔偿外,还应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罚款,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各项,除责令当事人负责拆除、清理、修复(或负责该项费用)和赔偿损失外,可以根据情节轻重,没收其非法所得、暂扣其违法作业工具,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接受处罚后,发还暂扣的作业工具。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各级河道堤防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模范执行本条例。凡违反本条例,玩忽职守,营私舞弊,虚报情况,伪造资料,违章运行,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应给予管理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 刑法构成犯罪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对拒不执行本条例,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河道堤防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破坏河道堤防工程设施的,或不服从防洪调度命令造成重大事故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当事人须作出责令拆除、清理、修复及赔偿、罚款等处罚的,由当地县级以上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决定。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支付的经济赔偿或罚款,应从单位的利润留成、企业基金、经费包干结余等资金中支付,不得摊入生产成本或基本建设投资,不得列入营业外支出,不得因经济赔偿或被罚款而减少上交利润和应纳税金。对个人的罚款,由个人负担。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被处以罚款的当事人,应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收受罚款的银行应定期将罚款上缴国库。具体收缴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应给予行政处分的,由所在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按干部、职工的管理权限,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过去省颁发的有关条例、规定,凡与本条例相抵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省有关部门应对以前颁发的管理规定加以清理,并报请原发布机关宣布废止或加以修订。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篇6

在河道、滩地上修建工程设施,必须提出设计方案报经当地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下列分级管理权限呈报审批:

一、工程设施涉及或影响的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所在行政区域的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审批;

二、工程设施涉及或影响的范围跨行政区域的,由其上一级河道堤防主管部门审批;

三、在本省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及珠江三角洲主干河道、滩地上进行建设,由建设单位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报省水利部门审批;在珠江三角洲各出海口门进行滩涂开发,由开发利用单位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报省水利部门转报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审批。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填堵河道,或在河道、滩地上抛石筑坝和围垦;不得在堤防或护堤地上修建各类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

城镇河道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7

[关键词] 河道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一、河道现状

我镇位于江苏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至高塍镇,南邻徐舍镇,西靠杨巷镇,北接常州市武进区,总面积104.58 km,总耕地面积4185 hm2。全镇辖有18个行政村,总人口9.8899万。我镇现有市、镇、村三级河道336条,总长348.47 km,其中市级骨干河道5条,长37.2 km;镇级河道18条、长63.8 km;村级河道313条、长247.47 km。

二、现状分析

1.目前河道上及附属建筑物普遍存在运行时间长、损坏严重,致使个别地段旱涝灾害高危地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造成严重影响。

2.河道淤积状况严重。我镇镇村两级河道总长311.27 km,目前河道淤积186 km、淤积土方395万方。其中东西向主要泄洪河道长78.23 km(镇村两级)淤积土方64.8万方;南北向河道长26.8 km、淤积土方26.8万方。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环境,河床升高,水流不畅,蓝藻、青萍等浮游植物大量滋生,河道水质急剧下降。

3.浮游植物大量泛滥,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由于附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白色污染”更是“顽固不化”,加之污染后没有相关负责人员及时处理,致使河道污染严重,水质富营养化加剧,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难以遏制。

4.河滩地种植户分散。滩地种植不集中,在实际工作中不便管理,作物种植不规范。比如有的种植高杆作物,有的育树苗,栽树,在滩地里乱挖乱刨等,有的干脆坡上或大堤上种植作物。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破坏河堤。从而对防洪产生重大影响,遇到洪水,后果不甚设想。

5.管理體制不健全。目前县级河道管理人员存在业务水平偏低,责任心不足和工作热情不高涨等现象。乡级管理人员存在报酬偏低或不够及时兑现等情况。造成管理责任不能落实,工程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

三、河道管理的对策

1.指导思想

全镇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河湖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大投入,创新模式,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实现河道管理全面化、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队伍专业化、资金保障正常化、管理措施常态化、督促考核经常化、台帐资料规范化,确保农村河道常年保持河面清洁,河岸整洁,生态良好,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2.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农村河道长效管理的领导,成立官林镇农村河道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河长”对所定的河道的长效管理工作负有管理、监督和协调责任。同时,成立河道长效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河道长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各村也必须相应成立河道长效管理机构,原则上村书记挂帅,村主任具体负责。

3.规范管理

(1)明确管理范围。全镇所有河道均采取属地管理,建城区内的河道由镇统一管理。各行政村之间的界河原则上相邻村按年度轮流负责管理。

(2)明确河道长效管理经费。河道长效管理经费标准为市镇补每公里3600元,不足部分由村配套;管理经费的发放按管理考核得分乘以3600元计算,由镇财政所与村结算。村再与河道长效管理人员结算。河道长效管理资金全额用于长效管理人员的报酬、保洁设备的购置更新、办理管理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管理经费专款专用。

(3)择优选择河道长效管理队伍。长效管理人员采用村推荐、镇考核合格后录用,河道长效管理人员为专职河道保洁人员,不得另兼他职,一经录用,必须与村签订河道长效管理协议。并交镇河道长效管理服务中心备案。合同一订一年,上一年长效管理工作到位的管理人员优先录用。管理模式原则上由村组织对录用的河道长效管理人员进行承包管理。原则上按每三到五公里河道配一名河道保洁员。保洁员必须懂水性,有较强的责任心,服从管理,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六十五周岁。

(4)明确管理标准要求。实行河道长效管理全覆盖,重点加强路边、村边、桥边的河道保洁工作要按照“河面无漂浮物、河坡无垃圾、沿河无违章”的要求进行管理,要加强对保洁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明确管理要求,增强工作责任心。同时各村要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每月巡查不少于三次,逢重大活动,要增加巡查次数,确保实现“三无”目标。镇将组织每月一次不定期的河道长效管理考核,考核得分作为河道长效管理经费发放的唯一依据,考核内容为:河道保洁效果、周边群众满意度、台帐资料情况、作业人员是否参加人身意外伤害意外保险及安全生产等。原则上每次考核每个村随机抽取三到四条河进行考核。

4.健全奖惩制度

河道长效管理的考核由长效管理服务中心会同村一起考核,对二次考核不满70分的村,镇河道长效管理服务中心有权终止管理合同,收回管理权,停发河道长效管理经费,并责成其重新选择管理人员或调整管理模式,镇按季度公布考核成绩,并对考核分数前九名的村实行奖励,一至三名为一等奖,四至六名为二等奖,七至九名为三等奖,年终考核总成绩前九名的村进行重奖,一至三名的为一等奖,四至六名的为二等奖,七至九名的为三等奖。对全年考核后三名的村,镇主要领导进行讲评,并责成其调整管理模式或更换管理人员。

四、结束语

河道管理员合同 篇8

为彻底改善我乡河道现状,展现河道水清、河畅、岸美的崭新面貌,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经甲乙双方协商订立河道管理合同:

甲方:安仁乡政府 乙方:

一、保洁范围:

二、保洁要求及保洁员工作职责:

1、乙方根据甲方要求,负责做好所包干区的河道保洁工作,必须经常性打捞河面漂浮物,原则上每一天清理打捞一次,清除两岸杂草,确保河道水面整洁,河道畅通。打捞上来的垃圾必须按指定地点堆放,不准随意堆放。

2、乙方必须加强对拦污栅的管理,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3、乙方如发现任何单位或个人有非法侵点水域、破坏阻塞河道、倾倒各种垃圾,或在河道两岸非法取土、开挖,以及企业开挖深井或从河道中取水等行为的,应及时进行制止,并向村及乡河长制办公室汇报。

4、乙方在河道保洁工作中,必须穿戴好救生衣,确保人身安全。如因乙方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而发生意外事故,责任由乙方自负。

三、甲方职责:

负责对乙方日常保洁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四、其他说明:

1、本协议未尽事宜应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2、本协议 一式三分,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乡河长制办公室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 篇9

修订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据统计,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万多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500多条,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79条,河道总长约42万公里;全国现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近3000个,总面积达93956平方公里,湖泊淡水总蓄水容积为2260亿立方米。在河流、湖泊周边,形成了面积为106万平方公里的防洪区。防洪区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6%,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0%;防洪区内有城市407座,人口约占我国城市总人口的76%。河湖具有蓄泄洪水、水力发电、供水、航运、养殖、生态调节等多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强河道和湖泊的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永续利用,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 (以下简称《条例》)198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于同年6月10日施行。这部法规的实施,对规范河道管理,加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工程安全,防治水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现行《条例》的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

(1)在河道开发、利用中重建设、轻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地方乱建滥采,加大了防洪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2)现行《条例》规定的河道整治与建设制度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历史遗留项目以及城镇发展占用河道滩地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致使河道内的滩地、沙洲等被无序占用和开发,导致河道内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防洪安全隐患。

(3)现行《条例》规定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过于原则,对管理主体间的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特别是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审批权限未作规定,涉河建设项目地区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河道的不合理开发,影响了河道内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4)现行《条例》缺乏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的有关规定,现有的一些规定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给执法工作造成了困难,不利于河道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河道管理,必须对《条例》进行修订。

修订过程

,水利部着手进行《条例》的修订前期研究工作,对《条例》的实施情况、全国河道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水利部正式启动了《条例》的修订工作。水利部成立了《条例》编写组,组织人员深入调研,认真起草,征求水利系统内部意见,反复修改,专家审议,形成了《河道管理条例》。

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要求,加强河道统一管理,发挥河道综合功能,实现河道管理从设施管理逐步向资源管理和功能管理等全方位管理转变,实现河道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河道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河流的健康永续利用,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原则

——在现行法律框架基础上修订的原则

《条例》颁布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明确的,确立的一些原则和制度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本框架结构也是合理的。因此,应当在现行法律基本框架内进行修订,保留主要内容,修改或删除已不符合新的客观情况的规定,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现实需要,补充一些新内容,保留并不是非改不可的.一些规定和表述方法。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河道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防洪、采砂以及行政许可很多法律都有有关河道管理和保护的内容。修订河道管理条例时注意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作到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相衔接。凡是其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本条例不再重复,或者只作原则性、衔接性的规定;其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完善的,本条例修订中尽可能做出明确规定。

——坚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当前,河道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不可能通过修订一次条例全部予以解决,本次修订主要抓主要矛盾,力求解决突出问题。河道管理机构与职责未明确;水域占用现象突出;涉河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河道内依法行政尚不到位,监督管理和保障还有所欠缺,这些都是此次修订力求解决的重点。

——总结河道管理实践,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原则

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各地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和好做法。一些地方实施河道规划制度,加强对涉河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和审批;推行水域占用补偿机制,加强对河道资源的保护;明确河道管理机构的职责;强化河道管理的保障。对这些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把成熟的、带有普遍性的经验上升为法规。

关于条例修订几个问题的说明

1、关于适用范围

根据河道管理实践调整了条例的适用范围。鉴于《蓄滞洪区管理条例》已纳入我部立法规划,将由专门的法规规范建设和管理,因此修订后的条例删除了现行条例中的蓄洪区和滞洪区;增加了水库库区、湖泊湿地和入海河口,强化了对当前界限不清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此外,为保障堤防安全,扩大了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的管理内容,除规定了在安全保护区的禁止性行为外,增加了相应的许可性行为。

2、关于河道管理体制

针对《条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主体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流域管理机构与河道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不明等问题,修订草案在确认现行《条例》规定“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河道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与管理职责,赋予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授权行使河道管理和监督职责,明确规定了河道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责(第四条)。

3、关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与活动的审批

行政审批是实施河道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对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和人类活动的管理,合理利用河道资源,规范开发、利用河道行为,减少矛盾,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河道的客观状况相适应,依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清理行政审批的要求,修订草案中在安全保护区内增加了对建设活动的审批管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增加了一些对活动的审批管理,同时对现行《条例》中一些行政审批进行了归并,加强对建设项目与活动的审批管理,对行政审批管理专设一章。明确规定实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位置界限审批和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其他活动也实施审批制度,并就审批的主体、审查内容、审批程序、时限等进行了具体规定(第四章)。

4、关于水域占用的规定

确立了占用水域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针对河道建设占用水域混乱、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为促进河道内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修订草案规定了三项措施:占用河道水域、岸线资源的应交纳占用费(第十四条);占用水面与断面的,由建设单位采取补救措施;建设项目对原有水工程设施造成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补偿(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四条)。

5、关于保障措施和监督管理

为保障河道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修订草案对保障措施设专章予以规定(第五章)。针对实践中土地权属不清、管理权限不明的问题,规定了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确权和管理权限(第五十条);规定河道管理设施与水工程建设应当同步完成(第五十一条),杜绝了管理设施滞后于项目建设的情况;规定了工程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河道管理单位的能力建设(第五十二条);对河道管理有关经费做出了具体规定。

鉴于行政体系内的监督管理是加强行政执法的重要措施,而现行《条例》对监督管理未予以具体规定,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修订草案对监督管理设专章予以规定,确立了监督管理制度,并具体规定了监督管理的权力、河道巡查制度、执法监督和报告制度(第七章)。各级河道管理机关和河道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河道的监督管理(第五十六条)。实践中,河道管理单位在开展监督管理时,经常发生被检查单位或个人的抗法事件,对监督检查人员造成一定的人身威胁,针对这一问题,加强监督管理的权威性,修订草案规定,监督人员应当统一着装、出示证件,并有权采取检查措施(第五十七条)。

6、关于河道采砂

河道采砂是河道管理的重要内容,现行《条例》规定过于原则。因《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河道采砂许可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且全国《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已报送国务院待审议,故在修订草案中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内容,只是重申了《水法》的要求(第四十九条)。

7、关于费用

现行《条例》规定的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和使用,在地方多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修订草案中继续予以保留,同时对于河道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根据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45号)的要求(第五十四条),明确支付渠道。

8、法律责任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 篇10

措施。

关键词:河道堤防管理;生态环境;防洪安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08-02

1 概述

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88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该条例是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它涉及到河道管理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我国对河道管理非常重视。河道堤防能够起到防洪抗灾的作用,是我国防洪工作的重要保障。河道地方非常坚固,它有足够的力量将洪水全部挡在堤防的外侧,从而不让洪水破坏家园、农田。本文主要对河道堤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2 吉林省的河道堤防管理现状

位于吉林省吉林省松原市幅员辽阔,总面积达到了20159km2,而且境内主要以平原为主,河流纵横,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123条,长度在10km以上的河流有66条。年平均降雨量800mm,降雨从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极易形成洪水。松原市河道工程主要以堤防、河道为主,共有堤防74.85km。堤防形式主要有干砌石护坡土堤、模袋护坡土堤、浆砌石护坡土堤,大部分堤防主要分布在发生洪水较多的地区,干砌石护坡土堤质量好、抗御大洪水能力强,但投资较大;模袋护坡土堤是我区使用最多的堤防型式,投资较少,又能抵御较大洪水的侵袭;浆砌石护坡土堤主要应用于防洪标准较高、堤防较长的河段。

吉林省松原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法律宣传不够,当地居民群众对河道管理工作不理解。这是由于上级对河道管理投入资金不够,在人员方面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河道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也不够。每年只是在乡镇地区进行宣传,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村庄进行宣传。而由于群众对河道管理工作的不理解,他们就不会积极配合工作人民进行河道堤防管理工作。二是管理队伍参差不齐。三是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不够正规。

3 我国河道堤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上面介绍了吉林省松原市的河道堤防管理现状,总结了它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分析了它所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介绍我国河道堤防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河道堤防管理意识不够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政府把工作重心全部放在经济上面,而忽视了河道堤防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的河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对各级政府的职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河道是自然的,他们也未认识到河道在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所以对河道听之任之,没想过去治理。河道沿岸的居民和企业环保意识薄弱,他们不仅不保护河道堤防,甚至为了个人的短时利益,在河道上开垦、取土,有些河道甚至变成了垃圾场,各种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全都进入了河道,这严重破坏了河道的抗洪防水

能力。

二是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手段落后。由于河道堤防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他们责权划分不明确,多头管理,这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水利工程局、环保部门,甚至城市建设管理局和农业管理部门都执掌着河道堤防管理权。他们之间管理职能交叉,而且各个部门之间各干各的,不能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这就造成了好像有很多部门,很多人员在对该河道进行管理,但是实际上谁都没有真正在管的局面。而管理手段方面,目前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很多工作都是上级强制下达指令,然后下级单位部门硬着头皮临时抱佛脚开始治理和管理。并且河道堤防管理也未建立严格的巡查维护制度,很多小问题就是由于没能及时发现,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结果,最后变成了无法挽回的大错。虽然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很少有高科技的巡查、维护技术引入到河道堤防管理当中。配套的处罚措施也不严,很多管理缺失行为未能得到惩处。

三是管理人才缺乏。由于河道堤防管理工作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岗位待遇之类的不具备吸引力,所以造成了岗位人才缺失。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都不愿意投身到农村的水利建设事业上。而领导又不重视,资金投入力度很小,更别说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体制了,几乎没有。

4 河道堤防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是加强对河道堤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河道堤防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向全体人民宣传其重要性。各地政府和村民可以组织一些河道保护活动,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河道的意识。各级政府要加大河道管理的资金投入。水利局要积极寻求国家的财政支持,充分考察当地河道堤防管理状况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治理的难处。要充分利用当地群众的力量,组织农民进行一些治理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

二是提高河道堤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由于河道堤防管理很特殊,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来执行。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河道堤防的治理效果。因此,政府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并给予定时的培训。培训时要注重实际效果,让一些有治理经验的老员工亲自示范。还要聘请一些水利专家来做讲座,介绍一些比较前沿的管理新技术和新手段。培训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是建立河道堤防管理的长效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制度标准是保证河道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实现河道管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河道养护工作可以面向社会进行招标,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养护公司进行河道治理和维护工作,实现管理和养护分离的制度。治理方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日常工作,而管理方应该派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工作,并及时对河道的养护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维护之后要进行相应的备案处理,若发现河道堤防有潜在问题或是隐患,要及时进行预防工作,将危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对河道堤防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有功则赏,过失则罚。充分调动各级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将责任落实到人。

5 结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水利工作不断开展,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关部门对河道堤防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的河道堤防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同时还存在着继续改正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解决,为水利工程的更好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旺,范卓玮.我国水利投融资探索和创新[J].水利发展研究,2010,(8).

[2] 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厅2011年度工作总结[R].2012.

上一篇:大学生3分钟演讲稿下一篇:珍惜时间的相关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