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通用7篇)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1
一、对于《意见》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意见》第三条第一款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由请托人出资, ‘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 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该款规定明确了出资过程中的受贿行为及受贿数额。由请托人出资与国家工作人员合办公司, 其实质是国家工作人员在与请托人合作成立公司的过程中, 收受请托人给予的股权。对于股权是否属于受贿罪的犯罪对象曾经出现过争议, 传统刑法理论中, 受贿罪的犯罪对象仅指“财物”, 不包括财产性利益, 虽然有人反对在没有对现行刑法做出修改的情况下, 就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将受贿罪的犯罪对象作任意地扩展, 否则, 就是对“罪刑法定”这一刑法基本原则的严重背离。[1]所以, 对于未实际出资的股东, 其股利分配请求权受到限制, 失去从公司分配股利的合法依据。因此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实际拥有股权, 且其股权所对应的出资义务是否已经依法实际履行, 才是实际出资的含义, 而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向公司出过资。如当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了请托人给予的出资后, 实际拥有股权, 且股权所对应的出资义务也已实际履行, 当然有权利通过分红获取公司利润, 虽然其本人并未向公司出过资。否则, 在这种情况下, 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已经记入受贿数额, 根据民商法原理, 股份分红是股权合法产生的法律孳息, 如果再将分红以受贿论处, 则属于重复评价。再如, 实践中受贿方常以先出资再抽逃的方式规避法律, 但股东未履行其缴纳出资的义务, 不属于实际出资, 没有权利参与公司分配利润。所以, 只有依据相关法律及刑法、民商法的理论统筹考量, 才能准确地理解“实际出资”的含义。
三、综述
对于《意见》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适用, 关键在于理解“由请托人出资”, 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要件同时考量。对于《意见》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适用, 关键在于理解“实际出资”, 以此判断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有权从公司分得利润。对于“由请托人出资”与“以合办公司名义获取利润”, 原则上不能同时以受贿论处, 记入受贿数额, 否则就有重复评价之嫌。在认定“由请托人出资”和“以合办公司名义获取利润”的性质时, 重点要放在认定“由请托人出资”的性质, 因为利润分配的合法依据是实际出资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认定了出资的性质即可推出利润分配是否合法。总之, 依照《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三条办理国家工作人员以开办公司名义收受贿赂案件时, 要依据民商法关于股权及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和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考量国家工作人员收入的合法性;要根据刑法关于受贿罪的有关规定和受贿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 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惩处少数, 教育多数。○11
关键词:合办公司,贿赂,法律适用
参考文献
⑩参见严冬晖.股东未实际出资的法律问题研究, 2008.6.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2
[关键词] 法人人格否认法人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债权人保护
1993年我国颁布公司法以后,公司法人制度作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模式已被确定下来。其中,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作为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出现了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使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受到挑战。针对上述现象,西方国家创制了一种保持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本质而又突破该制度限制的措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该制度在19世纪后期美国判例法首创以后,逐渐被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我国新公司法第20条也规定了这一制度,从而使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了立法上的依据。本文拟根据该条规定,对此制度从其含义及其适用做简要剖析。
一、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这一法理为美国判例所首创,美国称之为“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司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由此可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适用以公司具备独立的法人人格为逻辑前提,在承认其法人存在的同时,只是针对特定事件否定其法人人格,将公司与其股东在法律上视为一体。所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不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否定,而只是对这一制度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是对失衡的公司利益關系的一种事后规制。
二、 国外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都是首先在司法判例中运用,并以判例法的形式存在,但是由于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的差异,该制度的适用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美国
美国作为最早通过判例创设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国家,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美国法院的判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主要集中于三种类型:(1)利用公司形式规避法律义务;(2)利用公司回避契约义务;(3)利用公司欺诈第三人。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欺诈债权人的行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规避法律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逃避强制执行的行为、不法行为法上的逃避责任行为、出资资本不足行为等等。并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一人公司、家族企业、母子公司的运营掌握在单个股东或控制股东的手上,致使其丧失法人独立地位时,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被广泛使用。
2.英国
英国是判例法国家,但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的实践中,却采用了制定法的形式。英国在1948年制定的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2)股东故意混淆公司财产和其个人财产的;(2)公司的高级职员非以公司名义从事活动,或者以公司财产进行用于个人目的的活动的(第108条);(3)公司股东人数降至法定限定以下公司继续经营满6个月的(第31条),(4)贸易部在依法调查有关联的公司的情况(第166条)。并且1985年的公司法及1986报破产法规定,当公司解散、清算时,如发现该公司实施了有意欺诈其债权人的业务活动,或虽无诈欺之意图,但实施了非法行为,法院可以因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判令有关股东承担对公司资产进行资助的责任,以补偿公司债权人。另外,英国法院的判例在以下情况下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①公司资敌。任何以注册公司的名义在敌对国家所进行的行为,均不视为公司的行为;任何敌对国家的人代表公司进行的活动也不能视为公司的活动;②公司作为非法目的的工具。公司被用于非法目的,公司的行为被视为以实现该非法目的而组成该公司的人的活动,公司的面纱就要被揭开;③公司成立的目的在于伪装或者逃避法律责任,那么法院也就会追究公司的真正目的而不是一般目的。
3.德国
在德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非常谨慎,是该制度适用范围最为狭窄的国家。德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以制定法的形式存在的,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2条明确了资本不足时的个人责任,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需要增加自有资本时向公司提供的借贷资本,在所有的破产程序中,都将视为是公司的自有资本。如果是第三人向公司提供这种借贷时,由公司的某个股东提供担保的,在破产程序中,第三人向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债权主张之前,必须先向股东请求返还;如果在公司向该第三人偿还该贷款后的12个月内开始了破产程序,提供了担保的股东就必须就公司向该第三人偿还的任何款项对公司负责。并且股份公司法第117条规定,利用自己对公司的影响力致使公司受到损害的任何人,包括股东在内,都要对公司、公司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负损害赔偿责任。另外,在司法实践中股东具有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业务相混淆、公司资产显著不足、他人控制公司、滥用公司法人制度的行为,而法院又找不到法律依据时,将非常审慎地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4.日本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日本最高法院在1969年的判决中确认法人人格为纯粹形骸的场合、为规避法律的适用而滥用法人人格的场合为适用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范围。其后,这一法理在日本的法律中得以体现,如有限公司法第30条第3款规定:董事在履行职务时,有恶意或重大过失者,其对第三人连带承担赔偿损害的责任。目前,日本的理论界所主张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1)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2)为规避法律而滥用公司法人人格;(3)当事人不具备法律上的资格而以事实上的另一人存在;(4)股东自己的业务和财产,与公司的业务与财产混同。
三、 我国公司法人价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我国新公司法以成文法的形式作了规定,但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对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滥用的标准却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由于成文法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只能留待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具体掌握,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践,应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该制度:
1.公司资本显著不足
在实行股东有限责任的情况下,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最后担保。如果公司成立后,不具备与公司经营相适应的足额资本,其经营风险就有可能转嫁到债权人或社会公众身上,而股东则可以利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责任。我国目前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虚假出资、滥设公司、抽逃资本、脱壳经营的现象,导致公司资本显著不足而缺乏偿债能力。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行为只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法追究该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2.虚假设立公司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
这种行为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虚设假中外合资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骗取贷款较为容易,欺骗性较大,虽然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内外资企业的不平等待遇还不能消除,故这类公司仍然享有特殊优待。这种虚设公司一旦经营亏损或故意人为制造巨额亏损,不仅国家税收成了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二是一人公司现象。如前面所述,公司设立时虚拟股东,但公司设立后实为一人出资,一人经营。另外,即使是数个股东,但公司成立后实行股份转让,使原来数个股东共同出资的公司变成一人公司,然而,在名义上仍保留两个以上股东的出资额。这种公司也具有极大欺骗性,往往成为某些不法商人利用来欺诈债权人与规避法律责任的工具。
3.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的行为
独立的财产是法人拥有独立人格的必要基础,如果公司的财产不能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二者混同的话,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该公司已经丧失了独立的法人人格,而沦为了股东实现特定目的的工具,股东自己可以随意隐匿、转移、私吞、挪用公司的财产,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财产混同行为无法保证公司贯彻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原则,影响公司对外承担清偿债务的特制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否认公司法人人格,让股东直接对债权人承担债务责任。
4.股东对公司的过度控制行为
即公司完全由其背后的股东控制或支配,控制股东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公司之上,把公司视为实现自己目標的工具。股东对公司的过渡控制主要表现在母子公司关系上,母公司与子公司虽然在法律上是各自独立的法人实体,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控制股东对子公司的行为或债务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在经济上,母子公司的联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集团公司的母公司有时为了整个集团的利益,不惜牺牲子公司的利益,从而对子公司的债权人造成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让母公司对子公司及债权人直接承担法律责任。
5.公司“脱壳”经营行为
即将亏损公司的优良资产转移出去,设立新的公司进行独立经营,使新设公司脱掉亏损企业的“壳”,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例如,负有巨额债务的公司通过股东支配抽逃资金或解散该公司或宣告破产,再以原有的营业场所、董事会、经营人员等设立另一个公司,并且经营目的也完全相同,以达到逃脱原来公司巨额债务之不当目的。这种经营行为曾成为不少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为摆脱企业亏损的一种良策,但实际上,公司脱壳经营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滥用法人人格以逃避原公司债务责任的行为,在脱壳经营下,被脱壳的公司仅剩下一个空壳,债权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否认新设立公司的法人人格,视两者为一个整体,共同对债权人负连带责任。
6.企业挂靠经营行为
即个人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通过挂靠方式以公司名义对外经营,一方面以公司形式取信于债权人进行欺诈交易,另一方面,又享有国家赋予公司的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因此,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应当否认挂靠企业的法人人格,使挂靠企业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任。
当然,现实生活中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上提到的只是几种典型的情形。我国新公司法在总则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为我国通过司法判例丰富这一制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一项源于实践的制度,因此,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应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使公司法人制度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3
(云南电解铝)
1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3号)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2行政法规
1.《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3.《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第445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5.《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6.《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第583号);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7年12月3日颁布实施);
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根据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修订)。
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铝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6号);
3.《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
4.《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
5.《财政部 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
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
9.《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
1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
1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1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
14.《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
1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7号);
16.《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59号);
17.《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0号);
18.《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安全安生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 1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20.《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号);
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有色重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130号);
2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
25.《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2013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3年第9号公告);
2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
27.《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 1346号);
2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
29.《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161号); 30.《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31.《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
32.《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0号); 3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
34.《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6号发布,根据2012年7月17日《公安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修订);
35.《公安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9号);
36.《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7号发布,根据2012年7月17日《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修订);
37.《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20号);
3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质监总局第140号);
39.《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2004]31号);
40.《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 41.《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工产业【2010】第122号);
42.《关于公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95号);
43.《关于冶金起重机械整治工作有关意见的通知》(质检办特〔2007〕375号);
44.《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 4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
4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
47.《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68 号)。
4地方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1月29日经云南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云南省消防条例》(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1号,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3.《云南省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5年12月30日印发);
4.《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0〕157号);
5.《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云政发〔2011〕229号);
6.《云南省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细则》(云南省安监局96号);
7.《云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8号);
8.《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交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通知》(云安监管明电[2007]13号);
9.《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安监管[2008]185号);
10.《关于在全省高危行业推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云安监管〔2008〕102号);
11.《云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3号);
12.《云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8号);
13.《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云安监管〔2012〕14号);
14.《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5国家标准规范
1.《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 17397-2012); 2.《铝电解安全生产规范》(GB29741-2013); 3.《铝电解厂工艺设计规范》(GB50850-2013); 4.《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544-2009);5.《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630-2010); 6.《铝加工厂工艺设计规范》(GB 50482-2009); 7.《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5-2010);
8.《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 3199-2007);
9.《铝及铝合金术语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GB/T 8005.1-2008);
10.《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第1部分铸锭缺陷》(GB/T 26492.1-2011);
11.《铝及铝合金废料》(GB/T 13586-2006); 12.《铸造铝合金》(GB/T 1173-2013); 13.《铸造铝合金锭》(GB/T 8733-2007); 14.《铸造铝合金热处理》(GB/T 25745-2010); 15.《铸造术语》(GB/T 5611-1998); 16.《铸造机械术语》(GB/T 25370-2010); 17.《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 20905-2007); 18.《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T 25711-2010); 19.《铸造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GB/T 25371-2010); 20.《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7-2010); 21.《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 8959-2007); 2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2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2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2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2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28.《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3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 3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3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3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4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4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4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 43.《安全色》(GB2893-2008);
4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45.《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 46.《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
4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4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0.《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
5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
5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
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
54.《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55.《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
56.《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GB 19891-2005); 57.《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23821-2009);
58.《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防护设施的定位》(GB/T 19876-2012);
59.《机械安全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学数据》(GB/T 18153-2000);
60.《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部分: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的要求》(GB 18209.1-2010);
61.《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2部分:标志要求》(GB 18209.2-2010);
62.《机械电气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3部分:操动器的位置和操作的要求》(GB 18209.3-2010);
63.《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
64.《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GB/T19670-2005); 65.《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16754-2008);
66.《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T 16855.1-2008);
67.《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2部分: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GB/T 16856.2-2008);
68.《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GB 17888.1-2008);
69.《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 17888.2-2008);
70.《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 17888.3-2008);
71.《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 17888.4-2008);
72.《机械安全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GB/T 18831-2010); 73.《机械电气安全电敏防护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GB/T 19436.1-2004);
74.《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5226.1-2008);
75.《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GB 17907-2010); 76.《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1部分:全身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确定原则》(GB/T 18717.1-2002);
77.《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2部分: 人体局部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确定原则》(GB/T 18717.2-2002);
7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 79.《起重机械分类》(GB/T 20776-2006);
80.《起重机械分级第1部分总则》(GBT 20863.1-2007); 81.《起重机械分级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 20863.5-2007);
82.《起重机和起重机械 钢丝绳选择 第1部分:总则》(GB/T 24811.1-2009);
83.《起重机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09);
84.《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1部分:总则》(GB/T 24818.1-2009);
85.《起重机 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 24818.5-2009);
86.《起重机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 总则》(GB 15052-2010);
87.《起重机 限制器和指示器 第1部分:总则》(GB/T 24810.1-2009);
88.《起重机 限制器和指示器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 24810.5-2009);
89.《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 12602-2009); 90.《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91.《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2010); 9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9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95.《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012); 9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9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99.《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 17045-2006); 10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 10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10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1992);
10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3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GB3836.13-1997); 104.《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 10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106.《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107.《普通柴油》(GB 252-2011);
108.《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06);
109.《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要求》(GB5091-2011); 110.《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 4674-2009); 111.《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8118-2010);
112.《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安全规范》(GB 20262-2006);
11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1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1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116.《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 117.《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11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119.《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
120.《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12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22.《污水处理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8742-2012)。
1.2.6行业标准规范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铝加工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 4218-2012); 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 6.《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YS/T 67-2012);
7.《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 8.《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 9.《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13);
10.《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 11.《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5001-2009); 12.《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09);
13.《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
14.《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Q6001-2009);
15.《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 16.《电动单梁起重机》(JB/T 1306-2008); 17.《电动悬挂起重机》(JB/T 2603-2008);
18.《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 7688.1-2008);
19.《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3部分:铸造起重机》(JB/T 7688.5-2012);
20.《铸造用除尘器通用技术条件》(JB/T 10788-2007); 21.《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T 1644-2005); 22.《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程》(SY5985-2007); 23.《铝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HJ 466-2009); 24.《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12); 25.《铝电解多功能机组》(YS∕T7-2008);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4
1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原则上适用《公司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外商投资的企业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方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的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由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同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创办的契约式联营企业。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投资,由外国投资者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由于《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的基本法律,是其他规范公司的专门规范的母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所有公司。所以,如果外商投资的企业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在原则上都适用于《公司法》。
2外商投资的法律对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另有规定的,优先适用规定。为鼓励外商来华投资,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等,如1979年制定2001年修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6年制定2001年修订的《外资企业法》、1988年制定2001年修订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这些法律对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有着特别规定,这些规定应优先于《公司法》而适用。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5
摘要:股东表决权纠纷是因剥夺或限制股东表决权,或对其它股东表决权行使效力发生争议而产生的纠纷,具体分为侵害股东表决权引起的纠纷和因表决权效力发生争议引起的纠纷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纠纷的当事人有所不同。但股东始终是股东表决权纠纷诉讼最重要的原告当事人,被告则均为公司本身。在救济途径上,股东可根据具体情形诉请撤销股东会决议或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
关键词:公司法;股东表决权;表决权纠纷
表决权作为股东最为重要的权利之一,是股东干预公司经营决策最为积极有效的手段。股东表决权争夺与行使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公司内部各方利益的分配,从而成为平衡公司利益、促进公司治理的有力工具。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以加强股东表决权司法保护为目的,在股东表决权的行使机制及救济途径等方面均有较太突破。但从诉讼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定仍略显粗疏,在具体案件处理中可操作性不强。本文在理论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就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当事人确定及救济途径等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背景分析 股东表决权的内涵。股东表决权又称股东决议权、投票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地位所享有的,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事项作出一定意思表示的权利。就其内涵而言:首先,在性质上,股东表决权属股东共益权。股东权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自益权是股东以自己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包括营利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购优先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共益权则是股东为公司的利益也为自己的利益参与公司经营监督的权利,包括会议召集权、表决权、知情权、查阅权等。股东表决权作为共益权,其行使固然要体现各股东自己的利益和要求,但由于公司的意思表示是由各股东表决权的行使汇集而成,其行使也必然地介入和体现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其次,在行使方式上,股东表决权实行会议表决和集体表决的原则。即股东表决权的行使一般应在公司所召开的股东会上进行,而且根据表决权集体行使的结果确定决议的内容;在股东会之外不得行使表决权,也不能决定公司的日常经营。再次,从股东表决权的适用范围上,凡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均属于股东表决权的适用范围。主要体现在我国新《公司法》第38条和第100条。但这些事项中,最为各股东关注的事项即选任和解任董事。因为在选任或解任董事事项上,表决权的行使直接体现了股东对公司管理人员的控制,是股东干预公司事务最为积极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反映了股东在公司的地位及对公司的控制能力。最后,股东表决权实行一股一表决权原则。即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该原则是股东平等原则,特别是股份平等原则在表决权领域的必然体现。根据一股一表决权原则,股东具有的表决权力大小与其持有的股份成正比,股东持股越多,表决权力就越大,其意思在法律上拟制为公司意思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一股一表决权原则与资本多数决原则在实质上是一致的。表决权纠纷的产生。实践中,虽然股东大会趋于形骸化,监事的监督功能低下,董事及董事会的经营专断现象日趋严重,但是,在立法上,股东大会依然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对于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和更换、公司章程的修改、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重大事项仍具有决定权。尽管这一决定权经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但在董事与董事会控制公司的背后,仍然隐藏着股东的决定权,股东对管理层以及管理层的行为仍然存在着有效的控制。管理层则时时处于股东的监督之下,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权力,以便他们的职位获得晋升和避免被公司驱逐。所以,在股东与管理者的关系上,仍存在着股东对管理者的控制关系,而这种控制关系,恰恰要通过表决权来表现出来。同时,由于是否掌握公司控制权与股东利
益直接相关,股东之间对控制权的争夺始终存在。股东间对控制权的争夺也是通过对表决权的行使来实现的。当股东已获得公司控制权时,股东表决权是当权派维护其对公司控制权的手段;当股东还未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时,股东表决权则成为其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实践中,这种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相应较多地体现为表决权纠纷。它一般是指因公司剥夺或限制某一股东或某一类股东表决权,或对其它股东(包括代理人、受托人等)表决权行使的效力存在争议而引起的纠纷。表决权纠纷的立法现状。修改前的公司法对股东表决权并无相应的可诉性规定,股东虽然享有实体上的权利,但缺乏权利的司法救济,表决权缺乏有效的保护。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民事诉讼案由中,虽规定了股东表决权纠纷的案由,以试图对股东表决权无法诉诸司法救济的状况有所改变,但因缺乏有效的救济方法,股东表决权诉讼案件仍较为少见。新《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使局面有所改观。据此,当股东的表决权受到侵害或其它股东的表决权行使存在争议而导致决议瑕疵时,股东可诉请撤销股东会决议或宣告股东会决议无效。对大多数股东来说,这一立法变革使股东表决权从形式上的权利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权力,成为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权力,使股东得以回归其公司所有人的角色。但上述立法规定仍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在表决权纠纷当事人的确定及救济途径等问题上,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较大分歧。
二、股东表决权纠纷当事人的确定
根据当事人起诉理由的不同,股东表决权纠纷一般可以分为股东会议侵害股东表决权引起的纠纷和因表决权效力发生争议引起的纠纷两类。前者是由于股东会议的召集、决议方式或决议内容直接侵害了股东表决权的合法行使,当事人为维护其股东权所提起的诉讼;后者则并未直接侵害股东表决权的合法行使,而是基于对他人特定表决权行使的效力存在异议而提起的诉讼,此类纠纷虽未直接侵害股东表决权的合法行使,但特定表决权行使的效力影响到股东表决权能否在公正环境下得以行使,并关系到股东权益的实现。两种类型下,适格的原、被告的主体范围有所不同。原告的确定。关于股东表决权诉讼的原告,不同类型纠纷的适格原告虽然会有所不同,但股东始终是股东表决权纠纷诉讼的最重要的原告当事人。关于可以提起表决权纠纷诉讼的股东身份,各国立法对原告股东持股的数额、持股时间、是否参加决议等因素并无限制性的要求。口对于股东会议侵害股东表决权引起纠纷的,原告应限于认为自己表决权受到侵害的股东,同时,该股东也仅能在股东会作出积极决议(即通过决议的议案)的情况下起诉,而对于股东会作出消极决议(即否决决议的议案)的情况,即使存在侵害股东表决权的情形,股东也不能对此提起诉讼。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优先股的股东,由于此类股票的性质决定,亦不具有表决权,不能提起表决权纠纷诉讼。对于社会公众股东,根据《关于加强社
会公众股股东利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只能在涉及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可转债以及重大资产重组、股抵债、子公司分拆上市等重大影响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事项中表决权受到侵犯时,方可作为原告提起集团诉讼。至于股权转让后尚未登记于股东名册或工商档案的股东、出资不实的股东、挂名股东、隐名股东等特殊股东能否以表决权被侵害为由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股东资格确定问题。享有股东资格的,因表决权为股东权的内容之一,股东当然可以以表决权被侵害为由提起诉讼;否则,当事人则不具有适格的原告资格。关于因表决权效力发生争议引起纠纷的,利害关系人则均可对此提起诉讼,这些利害关系人包括股东、董事、监事和公司的债权人,这里的股东并不限于有表决权的股东。被告的确定。股东表决权纠纷诉讼的被告,无论原告是以表决权被侵害还是确认表决权效力为由起诉,均为公司本身。因为股东表决权纠纷中,原告的诉讼请求并不在于表决权本身,而在于通过诉讼要求撤销股东会决议或确认决议无效。而股东会的决议,在未被撤销或确认无效之前,已不再是某个行使表决权的股东的意思表示,应是通过股东会所形成的公司的意思表示。所以,要撤销公司的意思表示或确认其无效,自然应以公司作为被告。在因表决权效力发生争议的情况下,一般应追加被确认表决权效力的股东为第三人。因为此时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三、股东表决权纠纷的救济途径
股东表决权受损时,如何救济?这表现为两个趋势:一方面,类型化趋势,即: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救济方式;另一方面,从损害赔偿走向撤销公司决议为主的救济方式。根据救济方式的不同,股东表决权诉讼可以分为损害赔偿之诉和否定决议效力之诉。损害赔偿作为当事人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可以单独主张,也,可以与其它民事责任方式一并主张,否定决议效力即使股东会通过的决议归于无效,包括撤销决议与确认决议无效,是我国《公司法》新增加的一种公司案件责任方式,主要适用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程序或内容瑕疵等情形。损害赔偿作为主要的民事救济方式,是各国早期对表决权救济的主要方式,但该民事责任方式在对股东表决权提供救济时,有其固有缺陷。一是股东表决权作为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的主要方式,股东对通过行使表决权参与、影响公司的决策有着的合理的期待,如果采取赔偿损失的方式,虽然股东经济上得到了必要的补偿,但这与当事人企图参与和影响公司事务决策的初衷相去甚远,并不能使股东表决权得到充分的救济;二是此种救济方式对有瑕疵的股东会决议也不能提供必要的救济。股东会决议是将多数股份投资者的意思吸收为公司意思的过程,股东会决议的程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及章程的规定,如果程序或内容存在瑕疵,则该决议不是正当的公司意思。对该决议如不提供司法上的必要救济,则不能确保公司目的的实现与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三是损失数额较难确定。认定股东表决权受到侵害或特定表决权不当行使后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时,损失的数额及损失与行为的关联关系均难以认:定。为此,各国法律一般都设立了股东会决议诉讼和股东会议决议撤销诉讼,允许股东诉请否定股东会决议。我国《公司法》第22条也作了类似规定,目前,股东会决议撤销、股东会决议无效也已成为股东表决权诉讼的主要救济方式。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股东表决权的救济方式已经从损害赔偿为主建向了撤销股东会决议、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为主的救济方式,但仍不能排除损害赔偿救济方式的适用,以及当事人在主张撤销股东会决议或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的同时要求损害赔偿。撤销股东会决议。股东表决权纠纷中,当事人可以诉请撤销股东会决议的情形主要有股东会召集程序存在瑕疵、股东会决议方法存在瑕疵二种情形。召集程序是股东会召开的准备阶段,其所要解决的是股东会由谁召集和如何召集的问题。股东会召集程序瑕疵,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召集股东会的过程中未能通知某一有表决权的股东;二是未按规定方式通知某一有表决权的股东,如非召集人召集或通知方式、通知期限、通知内容存在瑕疵等。股东会决议方法瑕疵的情况则较为多样,主要有股东会决议的表决方法和表决权的计算不符合法律或章程规定和决议过程不公正等。对于股东会的召集程序或决议方法存在瑕疵的,新《公司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但如果股东在该期间内诉请法院撤销股东会决议的,应如何判处?是否只要存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会议召集程序、决议方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一律予以撤销?从各国立法及实践看,倾向于认为:即使股东会的召集或决议方式不当,法院也不一定要作出撤销股东会决议的判决,法院如果认为公司股东会的违法情节并不严重,而且对所做出的决议无影响时,可以驳回当事人的要求,维持股东会的决议。可见,如召集程序、决议方法存在瑕疵时,当事人诉请撤销股东会决议的主张并不必然得到支持,法院对此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法院在自由裁量时应考虑的因素一般有:股东会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股东会违法情节对股东表决权行使的影响,受影响的股东表决权或效力存在争议的表决权对通过股东会决议的影响等。如果股东的召集、决议过程中只是存在轻微违法情节,且该违法情节并不影响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6
然而,这部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半年多以来,作为基层第一线食品药品执法监管的一员,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食药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进一步统一完善监管体制和细化法律法规适用细则。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公布后,执法监管人员严格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主体责任、严格监管、属地管理、社会共治、严惩犯罪”5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利用制作法治宣传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传统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类媒介,结合食品安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切实开展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全面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是,理论和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宣传普及和执法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五花八门
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饮食习惯、传统食品加工生产工艺水平和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诚信道德缺失、唯利是图,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再加上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随时都在“制造”新闻,往往造成消极影响,加剧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而新食品安全法全面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组建的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花样繁多,名称也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二合一”“三合一”,甚至“五合一”的格局层出不穷,让人晕头转向。新组建的部门机构名称标识不统一、执法依据不统一、执法程序不统一、法律文书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实施的效果。且基层监管部门的上一级仍是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检等部门,上级多头部署,下级疲于应付,存在不协调等情况。表面上地方政府是为了精简机构,整合行政执法力量,实际上,却无形中大大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职能。
应强调食品安全为公共安全的定位而非市场监管定位。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特定区域中心场镇设立派出机构,明确村一级的协管员责、权、利。加大投入,解决基层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经费保障和人手力量均不足等问题,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例如,安岳县在10个中心场镇设立了10个监管所,按照辖区乡镇数量每个乡镇核准一个编制,所长按照实职副科配备,人财物均由县局统一调配,大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职能。但是,目前仍存在无标准化房屋设施、无执法使用车辆等基本问题。相应地制约了工作的更好开展,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基础薄弱问题。
事权责任不清,人财物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安岳县基层监管所执法人员基本都是其他单位调入或者新考录人员,缺乏相应工作经验,未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系统的培训,往往都是赶鸭子上架,上岗就投入到第一线监管工作中,人才短缺是关键。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往往只是去市场查看持证经营、人员健康证、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情况和查看有无过期变质食品、经营场所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规范等。食品安全监管是基于科学的风险管理,不是简单的查看索证索票和是否符合卫生规范。必须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规范系统检查,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抽样检验力度和范围,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惩处。才能让食品监管执法队伍真正权威、高效。
事权清晰,责任才清楚,设置相应的机构,人财物资源配置才能够科学合理。食品安全风险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历史原因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复杂。过去的多头监管和现在的统一监管还尚未完全真正的衔接好,责权的轻重缓急还未很好地理清。如国家、省、市县具体应承担的工作和事权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怎样划分等。笔者非常支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毕井泉局长的建议,国家负责特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上市审评审批及其相关检查、核查、检验等工作;省级集中负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管,承担企业许可、体系核查、日常监督检查、案件稽查及违法行为查处职能;市县两级负责食品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管,负责对食品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的定期抽检,负责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餐饮企业以及小作坊等的日常检查。
对于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特定区域设立的派出机构(基层所)的事权责任方面,笔者认为基层所应以宣传培训、规范指导、许可核查、抽样检测和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为主,而不是一味把案件查处,处罚罚没款项收缴作为一种推进工作的手段。同时,从本职工作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社会影响要求,必要的行政处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应该放在产品本身质量安全问题管理方面,从生产经营源头上加强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而不是拿一些经营户所谓的无证经营、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预包装食品过期、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标注不清等简单的问题做文章。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毫无争议,必须贯彻,但是,对于不是主观故意行为、不能证明食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还是应区别对待,减轻处罚。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经营行为,长此以往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知法守法水平才能共同提高。
配套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目前,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还未出台,修订工作需进一步加快完善。同时还需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使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更加细化,以便于实施。
2015年,全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安全领域违法案件24.78万件,罚没款金额11.65亿元,责令停产停业9 731户,吊销许可证235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79个,移送司法机关1 618件。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安岳县坚持出重手、下重拳、加大打击力度,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00余件,开出了四川省第一张5万元罚单。虽然,在全县食品经营领域形成震慑,但新食品安全法对大部分轻微食品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起点较高问题,也带来了执行难、结案难等现象,给基层执法人员造成困扰。农村市场食品经营者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或者留守人员,生活本来就很困难,无意中难免会因清理不及时遇到经营的个别食品超过保质期,被立案查处起价5万元,从经济上肯定无法落实,情理上也于心不忍。个别经营者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假冒伪劣食品鉴别能力有限,虽经过每年的培训,但在造假手段不断翻新面前,他们也防不胜防。在送货下乡的销售人员手中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即使保留有所谓的随货单或者收据,但因为电话地址可能是假的而无法找到上家。自觉接受处罚时,往往也无法承受巨额的罚款而导致案件结案较难情况出现。这些都需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委员会成员进一步加大到基层的调研和听取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尽快制定出客观、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相关细则,以便于基层食品监管执法工作权威、高效。
另外,地方性法规严重滞后,不利于地方解决食品安全矛盾工作的开展。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经营店和食品摊贩等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四川省下发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办法》却没有相应的法规来予以支撑,只有监管责任却没有配套的处罚依据等。这些都给日常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是群众非常关注和意见较多的地方。
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 篇7
关键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兜底罪名;其他危险方法;具体危险犯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兜底罪名
我国《刑法》第114条、115条分别规定了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的未遂、既遂及过失情形,这几种具体罪名之间是相互并列的关系,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类型规定的不明确,属于兜底罪名。因此为了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如果某种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应尽量认定为其他犯罪,不宜认定为本罪。[1]
案例一:2003年12月16日凌晨4时,吴淑华、王振东驾驶电动三轮车至苏州市景德路附近,吴淑华用铁钩将路面上铺设的窖井盖拉起,并与王振东一起抬上电动三轮车,在近100米的路面上连续盗窃窖井盖5块,致使该两处路段路面严重破损,直接危机过路行人及车辆的安全,而该两处路段是苏州市景苑中学470名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二人被苏州市平江区检察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和三年。
在本案中,吴、王的行为完全符合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构成要件,虽然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二罪都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法定刑,但与罪刑法定原则是相悖的。并且,盗窃井盖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与放火、决水、爆炸相当的危险性,根据司法解释,以下列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等等。
二、“其他危险方法”、“公共安全”的含义
《刑罚》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描述中只用了概括性的字眼,因此在适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随意扩大和过度自由裁量,要对其严格限定。“其他危险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其他危险方法”应该是放火、决水、爆炸以外的危险方法;其次,这种危险方法应与放火、决水、爆炸等的危险性相当;最后,因为《刑法》将本罪规定在第114和第115条之中,根据该罪所处的地位,“以其他危险方法”只是该两条的兜底规定,而不是刑法分则第二章的兜底规定,换言之,对那些与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方法不相当的行为,即使危害公共安全,也不宜认定为本罪。[2]
“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此处的“多数”不一定要求是现实的多数,还包括潜在的或可能的多数。即假如某一危险行为尽管只是对一人所为,但其危害结果具有随时扩大的危险,也应认定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险。而如果行为人用危险的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本罪。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具体危险犯
危险犯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是指对法益的危险达到具体实现程度,比如放火罪;抽象危险犯是指对法益的危险达到一种抽象危险感,比如盗窃枪支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是指对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身体等造成侵害的紧迫危险,没有发生侵害结果实属偶然;是否存在这种具体危险,需要以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作出判断。[3]如果行为人只是燃放了烟花爆竹,没有造成任何实害结果,就不能以可能发生潜在危险而定罪。也就是说,当危险行为不足以一发生就失控,就不是本罪的行为构成。
四、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案例二:2011年5月17日上午,在长安街上酒驾超速造成两死两伤的司机陈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出庭受审。公诉机关认为,陈家明知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却违反交通法规驾车超速行驶,致使两人死亡、一人重伤,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一审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经过上诉,再审依然维持原判,判处陈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三:2008年12月14日,孙伟铭无证醉酒驾驶,在成都市成龙路先后和四辆小轿车发生撞击,造成四死一伤,最终被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是指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笔者认为,陈家的行为完全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首先,陈家酒后驾车的行为没有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主观罪过,只是酒后驾车精神亢奋状态下注意力不集中撞上等红绿灯的受害者轿车,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程度。其次,陈家在冲撞轿车之后并没有二次冲撞行为,对之处以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足矣。最后,陈家案的重判与公众严厉打击醉驾之风不无关系,但其与随后发生的广西版陈家案相比较刑罚幅度对比悬殊,引起了社會的舆论的巨大争议,本案是否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又是否能彰显司法的权威与正义,值得我们深思。
五、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其行为构成表现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和醉酒驾驶。危险驾驶的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择一重处罚。但是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仅仅是拘役并处罚金,远远低于另外两种犯罪,而它们在构成要件上的差异又及其细微,这使得法官在自由裁量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权,难以发挥发的教育、指引功能。
同时,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这是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一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只有侵害法益的抽象的危险,就以危险驾驶罪论处;如果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后果,并且行为人具有故意,则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介于此笔者认为,立法者应当加快立法,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以便更准确的判案,实现司法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2011版,第610页.
[2]张明楷.《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扩大适用的成因与限制适用的规定》[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