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2024-12-04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精选10篇)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篇1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2012-04-10 11:58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摘要]煤矿事故的发生除了经济因素的引诱外,生产管理中的具体环节和过程以及管理者的意识水平都起重要作用。探究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就应在生产细节中注重蛛丝马迹,认识到事故发生存在的必然性,在生产中形成隐患意识,更要侧重于工人心理状况的研究以及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必然性;偶然性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大国之一,煤炭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但我国又是世界上矿难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煤炭生产每百万吨的死亡人数是美国的100倍,2004年我国因矿难死亡6027人,2005年以来矿难事故更是接二连三地发生,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总体来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趋势,煤矿生产处于极度严重态势。近年来,我国煤矿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其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使煤矿企业形象受到巨大损害,企业市场亲和力受到削弱,严重地影响了煤炭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尽管2005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台的对矿难事故责任人惩处力度最大的一部法规,但矿难事件并未能消除甚至缓解,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去探究矿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据本课题组的调查资料显示,煤矿事故之所以频发不断,追根究底,除了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心理外,还在于经营者和管理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管理方式以及对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的懈怡。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突发性事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这会被人们误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无法预见的和不可避免的,其实不然。突发事件是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必然包含内在的必然规律和内容。世界上无论多么随机、多么巧合的事件都有它产生的内在根据和具体条件。因而都存在某种必然性。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一过程的实质体现为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中,煤矿事故的偶然性表现为事故在何时何地发生,它的破坏程度有多大,这一点是无法预测的,是不确定的,也是无法控制的,但在其背后必然隐藏着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确定不移的趋势,就是违章操作,违规开采必然会导致事故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条件的,是终究要发生的。无论社会多么发达,科技多么进步,它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事故虽然是一个随机事件,但事故的发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又有其必然性。这一事故过程就是偶然与必然的辨证统一,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为条件,共存于事物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性。把握事故发生的真相,唯有如此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降低或消除事故发生。这一客观规律在事故中的体现就告诉我们只要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不违章进行、不违规开采,就没有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不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出现违规、违章现象,事故的发生不是在今天、就是在明天或后天,总之事故一定会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在思想上认识清楚这一问题,把握事故发生的必然与偶然。才会在生产实践中合理行事。

懂得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就会形成在生产实践中的自觉意识,从而产生坚定的信念。安全是第一位的,违章操作、违规开采万万要不得,无论其中存在多大的利益可得,它是事故发生的万恶之源,必须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如果出现了违章操作、违规开采,有时可能一时没有发生事故,但事故就存在了发生的必然性,事故是终究要发生的,这是无条件的。因此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由不得半点侥幸心理,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前提。这一理论也要求煤矿管理者及工人必须在日常生产中提高安全警惕意识,加强管理,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否则就会出现惨痛的局面。

事故的发生是爆发性的,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但事故的出现并不是短期内的结果,而是有着长期的演变积累过程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的辨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存在没有量变的质变,也没有不出现量变的质变。煤矿事故也是如此,任何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长期积累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事故过程中都存在长期的演变过程,是因为对平时的小失误、小问题的疏忽,最终酿成了事故的发生。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各自的前提和准备过程,在事故发生过程中都有酝酿、发展、蔓延和爆发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被传递出来,这就需要煤矿管理者及工人具有极高的警觉意识以及对待这一信息的正确态度。只有把这一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认识到这些蛛丝马迹最终会带来严重后果,及时进行妥善处理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否则对于这些信息置之不理,必然会酿成大祸。这需要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把握事物发展的真实状态。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用科学的态度来正确处理问题,正确对待每一个环节。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者及工人只有从这一高度来认识生产过程与生产环节,才能深刻理解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更新的必要性、生产中问题的及时处理,保障安全生产,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一哲学理论在煤矿生产中具体表现为注重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众所周知,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这是由煤炭行业及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煤炭生产过程是多环节、多工序、大协作的井下工作,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作业场所的流动性,必然给其在安全管理上带来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就体现在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用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是再恰当不过了,安全工作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隐患,就很有可能酿成一个大事故。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符合事故发展基本规律的,也是被大量事实所证明而毋庸置疑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蕴含的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就是要在安全管理中注重细节。就是要求不放过每一个小隐患,这当然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也需要高度自我负责的态度,做好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哪怕是一块小小的危石,也要及时挪开。真正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不仅认识到,还要在生产实践中真正落实。确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观,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只注重其中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应该全面系统地综合剖析安全管理中的各个相关联要素,协调各个要素的整合功能,发挥各个要素协同最佳效果。这一做法不是我们的臆断和猜想,而是符合事物发展基本规律的具体表现。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任何事物的存在、任何事件的工程都是一个辨证的系统。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和相关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的联系。协同各个要素最终实现系统的最优功能,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探究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煤矿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就是一个大系统,这一系统内部包含各个不同的要素,有机器设备、开采工人、技术、预防机制、工作条件等诸多要素的存在。煤矿管理人员应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生产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途径。把安全中出现的差异作为信息,进行安全信息管理。而与此相对立的是传统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是问题出发型。对于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问题或安全隐患,不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作为主要矛盾时,往往不提前采取措施,这样便容易酿成重大事故。因此,如果我们在日常生产中能把煤矿安全管理上升到一定的哲学高度,头脑中始终渗透着哲学思维,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和把握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各个要素,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不会使其中个别要素出现故障、失误或产生问题。分析煤矿生产中各个因素之间的联动性以及交互性,全面综合地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总体过程。防止形而上学片面孤立地看待煤矿生产中的各个要素,对于事故的发生与预防具有极大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细致全面地分析每一个要素,即使在问题出现潜在期也要及时排除和处理。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影响,工人生产的经济条件对工人积极心态的影响,工人的激励制度对生产技术的影响,机器设备状况对生产技术的影响以及对工人人身安全的影响等,这一过程我们不得不用辩证的哲学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实践,才能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哲学讲究的是追根溯源,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矿主为什么要违背法律规定自行生产和开采,当然这一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经济利益观念至上而导致道德伦理滑坡也许是所有刚刚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矿难的发生最终还要归根于经济利益对矿主的诱惑,甚至在这一利益的诱惑下不顾及多少生命的损失,付出巨大的代价。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煤矿生产的安全过程离不开哲学的理想思考,消除感性的认识状态进入深层次的反思过程。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微笑扼杀在萌芽当中。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发挥人的主体性在生产中的作用。如果在哲学的视野下认识煤矿的生产过程,就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作者:王传玲 胡晓兵,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篇2

关键词:中国模式,反思,改革

“中国模式”成为世界的流行话语, 举世瞩目, 直接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最突出的是在经济上取得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巨大成功。中国模式成为继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之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又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扎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 吸收借鉴了世界主流发展模式,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点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 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 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是, 我们在解释、宣传和充分肯定中国模式的同时, 也要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

一、中国模式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毫无疑问, 发展经济是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近年来,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内需不足、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欠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与不足、官僚与资本的结合危害经济发展, 还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以及一、二、三产业不协调, 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 等等。在国际经济体系中, 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 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处于末端的不利地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 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扎扎实实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摆脱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

首先, 要扎实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目前, 中国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这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其次, 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我们应当紧紧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机遇, 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产业支撑, 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 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最后, 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 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中国城镇化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 协调发展, 增强城镇容纳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更强大的就业能力。

在不断完善国民经济体系的同时,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不断提高国际地位, 增强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进而改变不利的地位, 成为经济强国。

二、中国模式之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总体上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最关键的是个别领导和部门依靠手中的公共权力与经济相结合, 谋取私利, 造成吏治腐败, 主要表现在权力寻租、设租, 官僚主义, 官商勾结谋取私利, 以及行政决策失误与错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等等。其根源在于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当、权力设计不合理、腐朽思想的影响等。

解决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最基本的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既是理念, 又是方法, 是二者的统一。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 把多数投票的规则置于中心和最重要的体制位置, 即首先要明确某个确定的社会组织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多数同意的原则是该社会组织进行决策和共同行动的唯一依据。关于民主的形式, 最根本的是提高选举的层次和普遍性。从目前的县级直选到市、到省、到全国, 直到最高层次的普选, 逐层推进。我们并不抽象地反对普选, 关键是普选的进程要符合中国国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曾经设想:“大陆在下个世纪, 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1]这将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式的具体目标, 虽然任重道远, 但我们还是应该抓住机遇, 审时度势, 打造中国特色的民主理念、民主价值和民主方式, 塑造富有政治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中国政治体制模式。

无论是民主的理念还是形式, 主要是针对历史上长期以来的独裁统治与管理的问题而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理念。民主政治作为当代最高级的政治统治形式, 实现了每个个人、社会组织、社会集团表达愿望的平等性, 彻底否认了“救世主”、“超人”的存在, 同样彻底否认了以“救世主”的身份和形象而为人们安排好一切的任何一种社会力量、政治力量的意义, 突出强调了社会的自主性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社会管理者阶层不再是超越社会之上的发号施令者, 人民群众不再是被动的命令的执行者, 而是形成人民群众与社会管理者之间平等的、良性的互动关系, 权力腐败、家长制、决策随意等丑恶现象动摇了社会基础和体制基础, 从根本上改观政治体制的运行, 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三、中国模式之文化建设问题

中国文化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即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并存。就目前情况看, 中国文化主要是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文化) 和西方现代文化三部分组合而成。在这三者之中, 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础和主流, 引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复兴儒学”为宗旨的“传统文化热”由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从而表明传统文化在我国要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是一场梦幻。对西方文化的引进、研究与吸纳, 表现出中国文化渴望了解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并参与到世界未来文化形态建构中来的强烈意象。作为引领世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西方国家, 其文化对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 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我们既不能简单排斥, 又不能全盘接受。

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摈弃各种成见、偏见、门户之见, 避免情绪化评判, 遵从科学和理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立场, 在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三者的融通、会合方面多下工夫, 增强原创意识,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向活生生的社会实践, 把全部热忱投注到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之中去, 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中国文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的“综合创新”中构建中国文化。正如张岱年先生指出:“综合中西文化之长而创造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2]综合创新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只有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 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反对文化折中主义, 才能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通过反思可以发现, 中国模式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 但毕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模式,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上, 创造了新的辉煌。面对未来, 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不卑不亢, 积极研究和宣传中国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让整个人类共同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 这是中国模式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4:220-221.

反思中国哲学的理路 篇3

关键词:创新;中西比较;出路

1.创新

中国哲学到底如何创新?这是每一个中国学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中国哲学是一个以注释圣贤经典为独特发展理路的哲学。”这句话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中国哲学是哲学;中国哲学是具有特色的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色是注释;注释的是圣贤经典。

下面逐条分析:我们不引入西方哲学家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的评价,我们承认中国哲学是哲学,承认了这一点,2、3点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那么,圣贤经典为何?先秦诸子,特别是以儒、道两家影响最大。我认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生活模式以及伦理观念。而对他们的著作的解读成了后来思想者的主要工作,这种传统在儒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既然以注释作为其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那么,所谓“创新”也只能在经典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否能为人所接受要依赖于解读者对经典的把握程度,否则,就会被指责为误解、误读。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他们一直想恢复圣贤之“原意”,然而,到底是否有“原意”?圣贤真的说(say)出了他们的意图(mean),他们真的意图(mean)了他们所说(say)的么?没有人反思这个问题。其实,文本一旦产生,就成了既不同于物,也不同于心的另外一种东西(如果有所谓二元对立的话),独立于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意义解读空间。如果在这么广阔的意义空间中只寻求所谓“原意”,岂不是一种最大的误读么?再者,“原意”是不存在的,说什么是作者之原意呢?他意图(mean)的还是他写(say)下的?这中间有很大差别,书写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无法真正写出我们意图的东西,通常是What we say is not what we mean;what we meanis not what we say.因此寻求恢复“原意”的努力其实恰恰误解了“原意”,作者肯定说出了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而对这些东西的揭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寻求“原意”的努力使得中国哲学自身缺乏有力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后来人对前人的批判只是指出前人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圣贤之“原意”,没有说出自己的回应的努力,总是“托古言志”。

然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即那种由易学精神充分体现的“大宇宙”视野以及历代思想家一直追求的“成圣”“成贤”的生命境界的提升直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对生命人生的了悟,从来都与认识论无关;从一开始就参透了人生宇宙的一体合流之道,这是西方人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才体会到的。不过,他们经历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造就的昌明的科学成果,当然也经历了科学成果带来的严重问题,但是,经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已经能够在自己文化内部找寻解救之道,显然与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以提高生命境界至上追求具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里不能说哪种文化优劣的问题。但是,由两种文化产生的文明是可以有标准来评价出其高下的。这一点将在后面详尽阐述。

2.中西哲学的比较

“比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两种在同一范畴级别的东西或人难免碰到比较的处境,中西哲学以前面临过,现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将来很有可能继续面临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两种哲学的异质性使得我们必须先问这个问题:比较如何可能?然后,若可能,采取何种视角何种方式进行比较?比较的意义、意图何在?

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西哲学是异质文化的产物,不同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发展理路,甚至有不同的问题。这使得很难把握比较二者的分寸,不留神就会陷入用其中一种哲学来否定另一种哲学的境地。因此,要选择一个很好的立场。如何选择呢?设想我们比较猫和狗两种动物,比较的前提是它们同属于哺乳动物,我们在“哺乳动物”这个高一级的范畴内比较猫和狗两个次一级范畴,能够看出猫之为猫的特色之处和突出特点。再设想我们比较猫和桌子,有意义么?猫和桌子甚至没有共同点,所谓比较就只是分别列举猫和桌子各自的属性而已,不能通过二者的比较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猫的特点,这不是真正的比较。因此,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提也必须是中西哲学的共同、共通之处,在这种共同、共通的基础上再谈比较才来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像比较猫和桌子一样荒谬不堪。二者是否有共同、共通之处呢?有,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都关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差别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两种哲学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以及人与万物在宇宙大背景下的和谐相处,最高境界当然是天人贯通之道。这一点在《易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衍筮法”通过蓍草这种祖先认为有灵性的植物进行占筮,向全幅视野下的宇宙开放,感通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纳入阴阳二气以及由阴阳二气生发的宇宙万有,宇宙万有都存在于宇宙大化的特定时段——四时、年月等,通过感通就进入了与宇宙大化一体无隔的生命状态以及对未来了如指掌的精神豁然状态。这种初始状态体现的精神使得中国哲学表现出向原点回归的圆而神的品质。西方哲学自发端之处就有一种知识理性的倾向,苏格拉底将人的道德理性的建构诉诸“知识理性”。“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当然这里的“知识”、“认识”不同于由笛卡儿开始的二元对立模式下的“知识”和“认识”,也决不同于中国哲学的内省工夫。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亚里士多德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整个西方哲学的精神——不断的超越。西方哲学家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确定性作为知识的坚固基础,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巨大缺陷,于是对传统哲学展开了猛烈批判,试图寻求走出这种思维模式的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国家概念,而“西方”则是一个地域概念,这种比较可能会遭到很多非议。我们可以自豪于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们要看到,今天传统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我们必须反思这种文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思想只是在线装书中存在的东西,那么她的生命力已经很脆弱了。

3.中国哲学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是第一次遭受异质文明的冲击,之前的佛教还是同属东方文明的范畴,因此没有对中华文明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以独特的存在形式在中国发展壮大。

前面提到了文化与文明的不同,这里具体展开一下:

作为文化中西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文化造就的文明可以做出高下的衡量,标准是人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一种文明如果能够为人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生活、思想空间,我们可以断定这种文明的质量要高,因为这种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角度是具有很大合理性的——很明显,西方文明的质量要高。中国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阶层,抱有一种“优雅”的怀旧情结,思念所谓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声称羡慕中国农民那种“无忧无虑”的“浪漫”的田间地头的生活,自己却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切便利,如果真的让他们回到那种生活,他们大多是不愿意的,对以西化为特色的现代化的批判不能通过回复所谓“前现代”状态而彻底完成,不能一味追忆逝去的东西,而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和西方都在批判现代化,中国如何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很明显发出声音不是说再建古代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而是要使得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发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可贵,并且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发展出有助于全球问题解决的路径,才不至于出现在世界哲学会议上没有中国人的声音的悲哀局面。西方社会对现代性的批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但是后现代的破坏性以及消极的特征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案,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很多可贵的思想,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另外一种积极的批判。

然而,如何找到这样一个路径是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出路还得从圣贤经典中发掘,但不再是紧紧追索圣贤原意的解读,而是创造性的“误读”,譬如,《庄子》一书的最独特之处不在于他表达了什么思想,而在于庄子的言说方式本身,完全可以对庄子进行这种暂时剥离内容创造性的“误读”,因为哲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言说方式的选择,语言可以成为思想的桎梏也可以成为思想的完美表达,因此找到自己的言说方式就是创造性的重要一步。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以优美的对话体为特色,后又经历了近代多种形式,有几何公理式的也有其他一般论文文体,德国古典时期哲学职业化之后哲学著作的书写与其思想一样枯燥、严谨。尼采反对传统哲学的武器除了其思想本身之外还有其一反传统的写作方式,他采用格言式的表达,使得哲学思想再次灵动鲜活起来;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他知道“语言是存在的家”,认为只有艺术和诗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且也写了很多诗歌,尽管被诗人们认为是蹩脚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海氏的努力方向获得启发。语言一旦选定就会携带着思想向前流淌,至于是否顺畅取决于二者的协调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处之所以剥离思想和语言,即内容和形式,是为了强调语言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实际上,内容和形式永远无法分离,不是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的,思想的特质也能制约语言的选择。不过,我们可以在这种“短暂”的剥离中获得启发,因为出路通常在普通判断认为没有出路的地方。(作者张洪杰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6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颜炳罡.四书通解.学苑出版社.1999

[4]庄子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国管理哲学探究 篇4

摘 要:中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建立自己的管理哲学,指导并服务于管理实践,应创造一种适合管理哲学自身的方法论,而非完全的应用拿来主义。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管理的客观环境日新月异,管理哲学应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关键词:管理科学;中国企业;管理哲学

一、中国管理发展

中国管理界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管理科学与思想的进程中前后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拿来主义阶段。大规模翻译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管理经典,对外来管理科学与思想不经消化,全盘被动接受,虽然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管理实践进程,但陷入盲目崇拜、泥沙俱收的陷阱;第二阶段:反思阶段。近些年来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反思,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推进进程下新形势新问题不断的层现,资本主义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各类管理学派思潮的空前繁荣与大规模“入侵”,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管理思想内涵与外延,同时企业界也陷入前一阶段被动接受导致的问题产生阶段,对于该如何选择管理方法,该向谁学习不明确。第三阶段:创新阶段。在对西方管理科学的吸收与发展基础上融合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散落的朴实管哲学思维的整理与提炼拉开了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回归的思潮。

中国企业很多管理困惑颇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根源并非坏在管理科学方面而出在管理哲学思想范畴。管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管理是什么(what),管理为什么(why),如何管理(how)。现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管理上面,却忽略了对前两个问题的研究。

二、中国管理哲学

所谓管理哲学,就是对一般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称,是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部分,管理哲学兼具二者的特性。中国管理哲学分为“古典管理哲学”和“现代管理哲学”。

古典管理哲学以“安人”为最终目的,以易经为理论基础,结合儒家、法家思想实行管理,主张从自身做起,大学所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就是其具体体现,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自我实现,而对物质方面管理层则较为轻视,用佛家思想弥补物质方面的欠缺,以进行管理,达到统治目的。

现代管理哲学以“和谐”为最终目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古典管理哲学,又不是西方现代管理哲学的照搬。中国喜欢“仁”、“义”二字,喜欢“中庸之道”,是对古典管理哲学的继承,但经理过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后,又有所创新。目前中国管理哲学为“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情结合”,将西方的人性化管理发展到一种更合理的境界,也是人治与法治的结合。但这些都体现在如何管理上,而忽略了管理的本源,究竟管理是什么,为什么管理,这些都是现代管理哲学应该发展方面。

三、管理是什么,为什么管理

管理是什么,首先必须对“管理”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有所了解。“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序是:首先通过授权形成一个明确的主客体关系,主体通过对客体自身规律的研究并结合授权者的要求形成一个方案,主体根据这个方案按自己的意志控制并改变客体,客体在自身规律的支配下进行活动,主体制定一个行为规范将客体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一段时间的互动,主体对客体的行为规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客体的行为与主体的意志逐步趋于一致,从而使主体的目标得以实现。进一步简化就成为:管理,是主体通过客体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活动。

煤矿安全个人反思 篇5

按照安全大反思活动计划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照确定的安全检查重点内容和要求,认真反思了自己以及工区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对我今后安全生产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工区安全工作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才能杜绝事故发生。

通过反思,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抓落实不够彻底,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突出表现在: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不积极。如在检查班组设备以及日常工作时,对于检查发现的设备问题、职工两纪问题,口头批评多,按规定进行处理少;提出要求多,跟踪检查少。存在着说到了、在干部检查登记本上也登记了就算克服了解决了的问题,对于班组是否及时进行处理,结果如何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和过问,问题跟踪要求没有得到良好落实,致使班组管理以及设备上的一些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

二是在公司及党委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应付心里严重,一些工作停留在传达上,在制定一些措施时,空洞、泛泛,不能认真结合工区的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出结合车间工作实际的、针对性强的措施,致使一些活动开展效果不好,也是造成工区管理班组不到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在今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中,由于自己思想认识的不到位,没能将党委下发的红头文件及时下发班组并组织开展教育,造成党委重点工作落实不到位。再如今年年初,由于我对开展的安全大检查、人身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认识不够、思想麻痹、开展不好,造成职工思想认识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以至于发生职工有破皮伤问题的发生。

三是安全管理不扎实,表面现象较为突出。突出的表现为班组以及工区的许多管理工作基本处于表面化状态,或者说许多制度、办法只停留在文字上。如班组的月度生产会、月度安全分析等,表现出来的应付现象比较明显,但在自己以及工区的检查中不能够及时予以纠正,把“有没有是态度问题、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作为评判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认为只要有、不缺少就行,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也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认识产生严重偏差。在工区管理上,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问题节约材料问题管理不规范,对于一些工区无力解决的问题以汇报有关科室及调度室代替解决,认为只要汇报了就没事儿了,缺乏保证措施,同时也没有进一步联系有关部门进行解决,造成一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再如班组的安全考试、业务考试以及政治考试等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不能促进职工加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不能反映职工对有关知识要求掌握的真实水平。因此在职工教育以及考试组织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认清形势,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特别规定》有关要求及上级指示精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规范我矿的安全生产行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每月的生产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以“双基”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某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安全生产氛围。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 篇6

今天,我通过老公工作单位建立的微信群,通过群中所发视频,大概了解了老公的工作环境,又通过老公的解说,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老公工作的一天,通过视频的观看,让我知道了煤矿工人是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光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妻子儿女们的守护神,他们当之无愧为最可爱的人。嫁给一个矿工,我不后悔。

当看到视频中的他们换上脏脏的衣服,通过乘坐人车,无轨胶轮车,步行进入工作面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了,真难想象他们在地下走了多远,而当他们进入工作面时,并没有休息,而是进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他们的工作场所非常窄小,甚至有的地方连抬头都困难,工人们只能弯着腰,甚至爬着前行,尤其是设备出现故障时,看着那个工人爬在冰冷的铁块之间的时候,那种揪心的感觉真的难以描述。

看到这个视频,我心中感慨很多,老公每日起早贪黑为了我们这个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回到家却没有一丝怨言,作为妻子的我,除了心痛,更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而通过“矿工·家人·安全”这个视频,我更加了解了家人在每一位矿工心中的位置,其实,老公在井下的每一分钟都牵动着我的心,我也会时常在老公的耳边念叨,下井时注意安全,要想着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因为选择了你,我成为了一名矿工家属,作为家属,你的平安就是我的心愿,也是我一生的幸福,其实,你每天升井后的一个平安电话,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只有听到你的电话我的心才会踏实,儿女们也时常问我:“妈妈,爸爸为什么是煤矿工人?”我会说:“爸爸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妈妈和你们。”当我在马路上看到穿着工作服的矿工时,内心就会有种无名的感动与亲切,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作,才有了万家璀璨的灯火。

老公,你用坚实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为妻儿遮风挡雨,但是,煤矿这个特殊的行业,因为安全事故,使多少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我们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中,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在此,我要对你千叮咛万嘱咐,你是家庭的支柱,你是父母的期盼,是妻儿的依靠,所以,你在工作中一定要遵规守纪,按章作业,远离“三违”。

煤矿安全生产大反思 篇7

煤矿安全生产大反思一:煤矿安全大反思

屯兰矿难,举国震惊,然而痛定思痛,却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能给矿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我们的政府官员、煤炭管理专家以及大大小小的煤炭从业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工作和探索,然而,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灾难却一次又一次的把我们的梦想破灭,煤矿安全到底是无药可救,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及措施仍然不到位,面对74条鲜活生命的瞬间消失,不能不使我们再次做出沉痛反思,究竟怎样才能搞我们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在煤炭生产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难以解开的死结和误区,现略谈几点体会。

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应从根本上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保安全首先得保证足够的安全投入,保安全首先得杜绝超能力生产。我国消耗能源的2/3由煤炭企业提供,煤炭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可谓不小,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超能力生产却又是各大煤矿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象这样一方面自身为社会经济发展做着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连维护自身安全的投入还显缺乏的存在模式,本来就是一种不太合乎常理的现象。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安全投入不足,不能超负荷生产,但多少年之后,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同样的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人个认为,这一问题仍然是煤矿安全的大敌,这一问题的消除必须是自上而下,甚至得用到强制手段去解决。在各种媒体上,我们总可以看到很多煤矿为了完成上级指标任务而重生产,轻安全,为了个人政治利益而一味追求生产的诸多报道。然而究竟该怎样去解决安全与生产间的矛盾?种种现象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已不是煤矿企业仅靠自身就能解决了的问题。要彻底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根除重生产、轻安全的不合理现象,必须是要自上而下的去解决,既要从思想上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又要通过强制手段解决好追求个人利益而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在安全与效益面前,在煤矿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面前,到底孰轻孰重,在理论上,安全第一且不可动摇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总要偏离轨迹。我们不能一方面高喊尊重职工生命,不要带血的GDP,另一方面,却又提出了过多产量、利润指标。过量利润指标的提出,包括安全成本在内的其它指标比例自然要降低。产量指标过大,煤矿企业为了完成产量任务,难免要超能力生产,于是安全设备投入不足,职工超强度工作,正常的设备检修时间被压缩等问题随之而来,并进入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下,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由偶然变为必然了。所以,从高的、大的层面上,就必须给煤炭企业留些利润空间,用于保安全投入。同样,我们下达任务时,任务必须控制在设计能力范围之内,并约束矿不去超能力生产,并要对超能力组织生产的行为进行处罚。从煤炭企业方面讲,要消除追求政治利益、名声等私心杂念,以正常的运作秩序安排工作,为广大煤矿职工创造一个科学、合理、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业性强的职工安全权益组织。

矿工工作在漆黑、阴冷、潮湿的地层深处,受苦、受累、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来为这个世界奉献着光和热。以2008年为例,中国煤炭工业

协会发布的《2008年全国煤炭工业统计快报》显示,我国煤炭产量完成27.16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据此计算,2008年煤炭工业生产死亡总人数3210人。那么2009年又会如何?2010年又将怎样?如果不去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的话,后果仍然不堪设想。回过头来,再看看矿工们的工作过程,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们所工作的场所仍有重大安全隐患还未消除时,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做到拒不上岗吗?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有明文规定,“重大隐患不消除,职工可以不上岗”,可事实上大多数职工是做不到的,是迫于压力也好,还是自身就没有这么高的认识,总之,在这一点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煤炭企业职工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有一支强有力的维护职工安全权益的专门组织是非常急需和必要的。当有安全隐患存在时,当有违章指挥时,这支独立于矿井之外的既有执行力,又懂煤矿专业安全知识的队伍能够及时干涉,先以维护职工安全利益为主,而不去兼顾矿井生产等利益做出妥协,真正的把职工安全利益放在首位,替职工维护生命健康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职工真正脱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安全系数也必将能够大大增强。

三、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重点部位既要可靠的设备又要可靠的人。做为煤矿企业,岗位多种多样,各有用途,但有一些岗位在安全上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诸如矿井通风、瓦斯检测、供电等岗位,在这些岗位上,一人失误,可能要多人受到伤害,一个检测装置的小小故障,一个人的不经意失职,很有可能造成几人甚至是几十人生命的瞬间消失。就比如说,矿井瓦斯报警系统,按理说也算是矿井采用的新设备,其先进性及技术含量也是不可言喻的,但有关此系统误报瓦斯超限或是漏报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试着想一下,若误报超限,我们大不了虚惊一场,可一旦实际超限,而其却又未检出并报警的话,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所以在重点岗位上,一定要高度谨慎,一方面,我们可以在重点部位把检测装置双点布置,甚至是多点布置,提高报警系统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采用新技术、新制备固然重要,但技术先进并不一定体表着绝对可靠,加之矿井环境恶劣,设备运行效果本来就要大打折扣,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息数交由几台电子产品掌控,而应该同时在重点岗位安排一些责任强、技术高的职工,把我们传统的检测手段延续下来,进一步完善强化起来,设备和人两方面的作用不能有任一方的轻视和缺失,双管齐下,真正做好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彻底杜绝群体性、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四、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落实、重视培训。

管理是所有企业永恒的主题,然而在事实上管理办法的制定,机制的形成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实现长期的不折不扣的落实上。煤矿作业环境特殊、而且环节多、战线长、部门工种多,与其它行业相比,工作落实的难度更大,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工作就必须围绕落实责任这个核心,向严格落实要安全。想想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各级政府又是规定、又是禁令,各煤炭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要求更是包罗万象,然而落实的程度如何,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何,往往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的要求相距甚远,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安全工作被动,从

某种意思上说,我们并不是输在技术上、方法上,而是输在没有按照既定的方法去落实上。为此,各煤矿企业应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对落实这个环节上。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分明,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落实机制,同时,要强化各种现场检查工作。检查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象开着警报去抓人那样,人未到声先闻,结果是被检单位事先突击准备,这样的检查是看不到本来面目的,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做为被检查单位,不要光拿出好的一面接受检查,这从本质上本来就是与检查的初衷相违背的,而是要敢于把问题暴露出来,力求通过检查这一方式,把存在的问题处理掉。同时为了促进落实的力度,要制定出严格的奖罚措施,对没有认真履行好责任的部门和个人必须重处。只有建立起了这样的机制、采取了这样的检查方式,执行了这样严格的奖罚措施,才能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的处理安全问题,才能真正的产生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的工作效果。

职工培训在安全工作中十分重要,只有懂了、会了,无论是部门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搞起安全防范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今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间隔急速缩短,必然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与这相适应,加之从事煤矿工作的队伍与其它行业相比,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强培训工作更显必要。再以瓦斯报警系统为例,倘若使用人员对本系统不甚了解,要想让系统起到应有的作用,想想实现的难度大吗?又可能吗?

总之,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系统,要搞好其安全管理工作,是要从多方面下功夫的,但是有一点我们是要必须面对的,那就是面对安全工作现在所面临的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管是那方面的,不管是涉及到那个高度上的,我们必须的痛下决心去扭转、改变和解决,否则,要想实现煤矿安全工作局面的大改观那是极为困难的。

>煤矿安全生产大反思二:反思煤矿安全生产>>(4040字)

2010年5月1日、2日金沙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和一起瓦斯爆炸事故,5月13日安顺市接连又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给贵州及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严峻考验,煤炭开采受条件制约,受五大灾害影响,开采难度相对较大,安全生产月即将到来,安全生产,国泰民安,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年,本质安全年安全工作,值得广大煤矿从业者深思,下面就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笔者谈几点反思。

一、把好源头关,配备配齐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建立建成全安全生产管理构,配备配齐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责任制,配齐各工种管理人员,实行定岗位、定责任、定人员、定工资标准。

二、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转变业主安全意识是改变安全生产被动的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严肃整治只讲生产不讲安全、视安全工作为儿戏的坏风气,努力使每一位跟班矿长及特作人员“安全工作责任意识到位”。二是强化遵章指挥意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是直接的指挥者和管理者,所以,必须带头做到吃透规程措施,熟悉管理制度,要求工人学习、考试的规程措施,管理人员也要参加学习和考核,不合格就不能入井跟班,防止下井瞎指挥。对于那些只抓生产不抓安全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严肃处理。三是强化现场把关意识。我矿安全工作重在现场,所以要求班组长必须强化现场把关意识。特作人员跟班要把好现场工人遵章作业提示关,提高工人遵章作业意识。一方面现场安全提示有亲切感,工人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因为绝大多数工人都明白,若不遵“旨”照办,班组长一旦发现“三违”,不仅“丢面子”,而且还要“丢票子”,所以通常来说,跟班矿长及特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提示是极为有效的。其次是带班班长要把住重点人物关。对那些经常有违章行为的人,要盯紧盯牢盯实,使其没有违章作业的机会;同时要掌握有利时机,设身处地、用现实案例教育其遵章守纪,增强认识。最后是要善于把住现场安全生产的重点环节、关键部位,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以“五职矿长”为主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

矿主要负责人(实际控股人、主要投资人)要及时转变观念,形成以“五职矿长”为主的安全责任体系管理理念,改变过去以工人为主的安全责任体系管理模式。加大对“五职矿长”的处罚力度,工人违章,跟班矿长也要受到牵连和处罚,用以体现跟班矿长是决定因素的原则。因为工人违章作业绝大部分是由于跟班矿长及特作人员管理不严、不实、不到位所造成的。跟班矿长肩上有担子、有压力,迫使带班组长不得不抓好安全工作,使带班组长中“嘴动手不动、两腿怕动、头脑不动”的现象减少了,形成“五职矿长“尽心竭力抓安全,工人一心一意保安全”的安全生产新局面,进一步提升了我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抓好各工种的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五职矿长指: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技术矿长)

四、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通过对职工进行安全方针、政策、法纪、事故案例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法规教育等,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执法、懂法、守法。通过对职工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价值观和自觉性,促使广大职工遵章守纪,认识不安全生产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断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不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纠正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的错误行为,这科对职工自觉做到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安全管理层次。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等教育。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过程和作业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知识,工人在生产中积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产品的结构、性能、质量和规格等。一般安全生产知识教育的主要就是井下的危险设备和组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个人安全防护常识等。防止职工在操作中只凭“经验”或麻痹大意违章作业,使职工在工作中不仅“要安全”,而且“会安全”。使安全工作不仅仅是矿领导、责任人和安全员要做的工作,而是全体职工要做的工作。

通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如贴挂安全标语、标志牌等使“安全”意识扎根在职工的心里,在平时工作中能自我规范行为,起到自我保护作用。要搞好我矿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专业队伍的教育,由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事具体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又是我矿安全责任人的左右手和参谋,要求矿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全面的安全技术和组织能力,而且要熟悉国家制定的安全方针、政策以及安全规程、规定和标准。

总之,要重视矿主要管理人员、特作人员及职工的安全素质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教育的经常化、全员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治久安。

五、抓好“一通三防工作“及”雨季三防“工作

首先要抓好系统设计,抓好现场生产采掘布局设计及为关健,采面布置要正规,系统要合理,第二,抓好通风系统,一是要保证风量充足,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相匹配,严禁停产停风,主扇风机实行专人监管;二是通风系统要合理,要按照风流特性设计通风线路,尽量缩短通风路线和减少通风阻力;三是要抓好通风设施管理,通风设施安设建造要规范合理,通风设施宜少不宜多,多了不仅管理困难而且风流不稳定;第三,安全月雨季即将来临,做好雨季三防工作是矿井目前工作的重点工作,要求对地面河沟进行清理,筑好防洪墙,备齐相应物资,在主斜井、风井井口修筑防洪沟,确保洪水来临时不被倒灌,做好恶雷、停电、大雨来临时井下立即撤出所有作业人员工作,抓好井下水沟、水仓清理工作并在雨季来临前对井下排水设离设备做一次全面检修工作,抓好矿井供电和排水系统工作,供电排水系统要做到要做双排双供(满足矿井排水要求),供电排水系统要可靠稳定。

六、加强日常管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安全生产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治才能久安,因此必须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一要抓好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安全工作更是如此。要想长期抓好安全工作,不能靠人管人,因为人不但有惰性且精力有限,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使人人都知道制度,人人都遵守制度,人都按制度办事,形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制度建立了,就要抓好执行和落实工作,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要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不仅是口号,更是责任义务,要逐级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的责任、压力、义务分解到基层、个人,使各级都认识到抓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由此可见抓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施工质量,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严考核,严验收,杜绝伪劣工程,消灭不合格品,提高工程质量,从源头上减少隐患,消除事故。四要加强现场精细化管理,现场管理要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现场每一道工序环节,每一件事情任务,每一处设备物品,都要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管理,严禁违规反程序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五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好坏,有无问题,要通过监督检查来发现,因此隐患排查治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检查的频率、广度、深度、力度来达到消除隐患,隐患排查做到“班班排”“班班排”“班班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隐患排查严禁避重就轻,走过场,所查隐患必须符合矿井实际,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重点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加大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投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七、加强顶板管理及运输管理

一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进行生产,加强顶板管理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工作,二抓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严硌执行“敲帮问顶”工作,“敲帮问顶”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及时将悬石、活石,离层顶板及时撬下找净,三抓生产作业点临时支护作业,作业前探梁必须正确使用,临时支护必须及时跟上,严禁空帮空顶作业,加强支护材料及质量管理。四是严格绞车司机持证上岗作业,绞车司机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录用,绞车司机必须掌握绞车性能,绞车严禁带病作业,下放或提升矿车时信号不清楚严禁开启绞车必须坚持使用保险绳,五是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一经发现,重处重罚直至开除,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必须牢固、可靠并能灵活使用并处于常闭状态。

八、加强基础技术管理、加大生产投入,提高矿井装备水平

安全生产科技先行,要想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就得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矿井装备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设备的保障,更离不开资金保障投入,首先要配足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达到业务精、技术强、水平高。其次要抓好日常技术基础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规程、图纸、资料、数据、台帐的设计、编写、填绘工作,第三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技术工作要紧跟现场,指导好现场生产施工,技术工作要有先进性、超前性、安全性,使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第四要不断引进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改善矿井装备水平,提高矿井抗灾减灾能力。一是要提高危险源的识别监测监控能力,在预测到的隐患地点安设监测监控设备,时刻掌控隐患变化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二是要不断完善改进矿井装备,安装使用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安全性能可靠的设备,提高矿井安全水平;三是要借鉴推广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如支护工艺、生产工艺、作业流程等好的经验做法,用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煤矿安全生产大反思三:煤矿安全生产反思材料>>(783字)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通过学习集团公司今年以来的几起事故案例,我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长效性,同时也对自己日常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通过反思,认识到我工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在安全意识方面

1、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不牢。虽然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但不能每时每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不善于从他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2、在对待安全的态度上,对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认识不足。虽然经常告诫自己重看问题,轻看成绩,但安全长期稳定,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松懈,不能从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随时反省,检讨自身的工作,对安全生产没有时刻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和深入的洞察力。

二、在安全管理方面

1、管理的针对性不强。虽然对分管班组进行检查,但工作一多就转移了视线,安全控制力弱化。

2、管理持久力不够。表现在管理紧一阵、松一阵,尤其是日常管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三、在工作作风方面

1、存在一定程度的好人主义。在管理上,发生问题批评教育多,责任制追究少,客观上存在着好人主义思想。

2、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没有做到盯住不落实的人,追查、分析和处理每个环节的失职行为。没有狠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者的责任,查摆深层次原因,出现力度衰减,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

四、对今后工作的打算及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正确地处理好“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

2、理顺管理关系。认真落实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专业负责制,增强职工问题意识。

煤矿安全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总结 篇8

为迅速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为后期采取积极主动的安全措施,打好安全管理翻身仗,日前,川煤芙蓉公司珙泉煤矿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开展“安全大反思、大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要求全矿干部、职工必须人人发言,谈身边的违章现象,谈本岗位危险因素,提出对本队和矿的安全管理意见和建议,各分管部室要将职工意见及建议进行收集整理,上报矿安全监察部。同时,机关部室要认真收集今年以来,各系统在安全上的各类数据和存在的问题,要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漏补缺,找出症结,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通过此次反思活动,查找了各单位在安全上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为矿后期采取积极主动的安全措施,提供了思想保障。

目前哲学形状的反思 篇9

关于目前哲学形状的反思

哲学已经陷入了困境,这是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一是哲学缺少反思,批判性差,处于失职状态:二是充满假大空,粉饰太平,没有实现求真知,捍卫真理的历史使命:三是体系单一,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四是表述混乱,故弄玄虚,玩文字游戏,离现实越来越远.

作 者:王埃亮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列部,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榆林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LIN COLLEGE 年,卷(期): 14(4) 分类号:B15 关键词:哲学   批判   实事求是  

对科学发展的哲学反思论文 篇10

本世纪代形成的逻辑经验主义,揭开了西方哲学的“分析时代”的帷幕。逻辑经验主义概括了以非欧几何、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在科学知识观、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及其解释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因此在西方曾经风行一时。但是,在科学发展观方面,它基本上还是采纳了自牛顿以来,特别是培根所概括出来的归纳主义观点,因而内中虽然包含有某种合理的因素,可是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它无视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性进步。正因为如此,在30年代就出现了以波普尔为代表的反归纳主义。以后,在本世纪中期,又出现了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学派,他们主张从动态的历史研究中认识科学的本质,并明确提出了科学革命的概念。其中,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可以说是震动了西方科学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麦克斯韦、劳丹、霍尔顿等人又相继提出了一些见解,发展了库恩的理论,使历史学派的影响日益广泛。不过,在此期间,西方科学哲学还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传统逻辑学派在70年代对库恩范式论的形式的改造,其标志是斯尼德和斯台格缪勒的“结构主义重组”理论;另一条是“新历史学派”通过研究推理形式和理论评价标准来寻找科学知识发展的理性,以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为代表。总之,在西方科学哲学界,围绕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问题,提出了种种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主张,引起了科学界、哲学界的人们的关注。

本文不打算系统地介绍和全面评论这些观点,而只是想对科学的发展作一点哲学的反思。在内容方面,鉴于苏联哲学界以凯德洛夫为代表的一批人对科学技术革命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并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见解,因此本文也予以涉及,以便一并加以述评。

波普尔把科学视为“人类心灵的壮丽的探险”,认为科学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是任何形式的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不可调和的敌人。他反对“科学始于观察”这一传统看法,而把“问题”作为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并以“证伪”(也译为“否证”)原则取代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指出科学理论之为科学就在于它的“可证伪性”。在此基础上,波普尔提出了他的科学发展“四段图式”:问题1→试探性理论→消除错误→问题2。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探索的逻辑就是:试探、错误、再试探、再错误……;或者说是:猜想、批判、再猜想、再批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波普尔所描绘的这幅科学发展图景,是—幅自由探索的逻辑图景,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自身的能动的发展,使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呈现出生机。不过,波普尔所说的科学发展,指的是跳跃式的革命,革命的实现即是对现有理论的不断“证伪”,也就是科学通过不断地反驳、否定、批判、推翻现有理论而发展。波普尔的“不断革命”论也许反映了科学自由发展的一定时期的特征,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科学发展并不完全像走马灯那样变幻不定,因为它也有相对稳定的进化时期。就此而论,波普尔的失足在于,他把科学革命视为科学理论的更替,即旧理论的证伪和新理论的出现,而科学理论相对来说则是脆弱的、易变的,这显然与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形有许多背谬之处。

也许正是由于看到波普尔面临的困境,激发库恩用范式论取代波普尔的理论。范式包括理论,但又不仅仅是理论。它是关于世界的整体图像,是“看问题的方式”,因而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另外,范式还具有它的社会的心理的意义,接近“科学共同体”一词。在库恩看来,科学并不是以某种不变的速率发展着,相反地,存在着一个相对短暂的所谓“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革命前占优势的范式被推翻,并被新的范式所取代。在两次革命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所谓“常规科学”时期。在这个时期,新范式被发展、被应用,同时,占统治地位的范式也逐渐暴露出无法使人满意的地方,不断出现“反常现象”。由于大量反常的涌现,导致“危机”,而危机是新理论诞生的一种适当的前奏,是科学革命的前兆,于是继而发生科学革命。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与波普尔的模式相比,这也许可以称之为“阶段革命”论。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尽管难以囊括各学科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但它毕竟在客观上揭示了科学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规律,强调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是应该肯定和借鉴的。但是,由于库恩哲学思想的两重性,使他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和迷惘之中。例如,他在揭示科学革命本质的同时,却又将革命归结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格式塔转换;他在阐述科学发展中的质变的同时,又认为范式不可通约,断然否认范式之间的逻辑联系和继承性;他在反对一次检验(证实或证伪)的经验主义论点时,又走上了否认理论可检验的极端,从而为否认客观真理敞开了大门。另外,“范式”这个概念也比较庞杂,据有入统计,范式共有21种用法,如可以被理解为理论的框架、科学认识的规则、科学研究的范例、科学分界的标准、方法论的单元、形而上学的假定等等。因此,有人认为用范式的变更来定义科学革命,很难说就是抓住了科学革命的实质。

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到70年代,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引起了人们的注目。按照这种方法论,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发展的,科学革命就是研究纲领的转换。研究纲领是有结构的整体,它由两部分组成:中心是相对稳定的“硬核”,周围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层”。硬核是约定的,科学研究纲领的不同主要在于它们的硬核各异。这个研究纲领是由理论体系中的各种理论结合而成的,它可以通过“反面助发现法”告诉科学家那些途径应该避免,即告诉他们不应试做什么,以保卫硬核,免于反常现象的冲击。也可以通过“正面助发现法”告诉科学家应该遵循那些研究途径,即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从而不断提出解决反常的方案,使他们不致被大量的反常现象弄得心慌意乱,从而建立、发展、完善越来越复杂的模拟实在的模型。因此,科学研究纲领不像波普尔的理论那样,一个反例就会遭到证伪。

研究纲领只要处于前进期,就有足够的“启发力”实现“进步的问题转换”,即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科学发展也不像库恩所设想的那样,从一种范式转换到另一种范式,其间没有任何连续性可寻。拉卡托斯还认为,当研究纲领越来越不能应付反常事例时,就出现“退化的问题转换”(有时也可通过调整保护层获得“新生”),最后就要让位给新生的竞争对手,此时也就发生了科学革命,这是一个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是一个不断趋于真理的合乎理性的过程。但是,拉卡托斯所分析的研究纲领的进步、退化以及退化后的“新生”,只有事后很久才能认识到,这就产生丁一个问题:这样的历史怎么能证明这种研究纲领方法论有效呢?而且,他也没有提出怎样合理地发明硬核和启发法,或者怎样在它们之间进行合理的选择。可见,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基本上还是描述性的,缺乏逻辑上和内在源泉上的揭示和论证。

费耶阿本德是60年代以来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人物之—。他在科学发展观方面比较接近库恩的科学革命概念,但却把库恩的非理性主义推到极端,从而以“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而著称。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有一定的“韧性”,即在一定时期人们总要恪守一种理论,而置大量反证于不顾,在这一点上他反对波普尔关于理论不断被证伪的观点。另一方面,有“韧性”即容许对现行理论进行调整,这就势必出现“增生”,使不同理论同时并存,在这一点上他又否认库恩的范式绝对统治和常规科学的存在。韧性和增生是相互作用的,因此科学家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要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他认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是科学发展的两个不同的时期,而是两种不同的因素,即科学的经验成分和哲学成分。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这两种不同因素的辩证综合。科学的经验成分虽是大量的,但并不是科学的全部内容,人们不应该忽略哲学成分在科学革命所起的重大作用。不过,由于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的韧性在于理论不可能用事实来检验,增生也仅仅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因而科学理论不可能具有任何真理性,也没有任何理性基础,从而科学发展也就谈不上什么逻辑模式。这种非理性主义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美国科学哲学家尼古拉麦克斯韦是以彻底的反经验主义的斗士出现的。他认为评价和选择理论,经验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其他的逻辑标准和社会标准等。而现代科学哲学家,包括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在内,认为最后还是要诉诸经验检验,因而并没有完全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麦克斯韦强调,科学变革的理论基础是哲学,是某种形而上学假定,这就是在一定时期支配科学发展的“形而上学蓝图”。他指出,科学实际上一开始就起因于宇宙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形而上学假定,科学的发展就是科学家力图找出各种可理解的形而上学蓝图,而每一种蓝图都需要建立一定的理论加以阐明。为此,他提出了六条选择标准,认为科学家应该重视对蓝图的研究与筛选,应该通过批判不断改善他们的蓝图。当理论失败时,还应该及时以新蓝图取代旧蓝图,从而引起科学变革。但是,麦克斯韦并未明确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形而上学的蓝图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通过蓝图去扩展理论?

劳丹是西方科学哲学界的新秀。劳丹认为库恩的形式并不能恰当地解决科学实际上是如何进步的问题,他提出了“研究传统”的新概念来代替范式。所谓研究传统,就是这样一组总的假定,即对—个研究领域中的实体和进程的假定,对这一领域中用以探究问题和构造理论的适当方法的假定。研究传统排斥了范式内的心理要素,而恢复了被逻辑经验主义排除于科学之外的形而上学的地位。在劳丹看来,他的研究传统体现了本体论、方法论的精髓,正是这些精髓使研究传统彼此相区别。研究传统也包含若干理论,这些理论是同时的或前后相继的。

研究传统为所属理论提供指导方针,以便把该领域小的经验问题归并到研究传统上来,从而解释这些经验问题。劳丹的研究传统不像范式那样僵硬,它可以通过修改研究传统所从属的理论,甚至可以通过修改研究传统内部基本核心成分而不断发展。为了克服范式不可通约的障碍,劳丹提出了研究传统本身在连续性的发展中进化的见解。他还认为在同一领域可以同时存在几个研究传统,它们之间并不是针锋相对、不可调和的,因此科学革命不是创造出一个各种成分都是崭新的和革命的传统,而是以某种方式把旧传统的成分重新加以组合,提出一个新传统。但是,研究传统用解决问题来说明科学活动和科学进步,显然是实用主义的观点,而且它与理论的关系也过于松散。

霍耳顿在科学史研究中提出了主题分析的概念。所谓科学主题,指的是科学中的基本前提概念,如物理学中的物质间断性与连续性、粒子性与波动性、运动的守恒性、因果性、相对性等等。科学主题在科学发展中有相对的稳定性。尽管科学理论不断发生变化,但科学主题却具有相对的不变性和继承性。从科学主题分析的观点看来,科学革命往往在科学主题方面回到以前的深刻的题目上去。霍耳顿指出,所谓科学“革命”,归根结底就是回到古典的纯一性的一种努力。他列举了爱因斯坦的方法论与牛顿《原理》的众多相似之处,并认为他的定义是伟大的科学“革命”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特征。他甚至说,相对论只不过是把时空位置从牛顿的上帝的感觉中枢移到爱因斯坦的抽象的思想实验者的感觉中枢罢了——就好像使物理学最后还俗了。霍耳顿的主题分析概念避免了范式之间不可通约和缺乏继承性的缺陷,但似乎轻视了科学革命变革的一面,他在“革命”二字加上引号,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斯尼德和斯台格缪勒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对范式进行了“理性重组”。所谓理性重组,就是用一组形式化的符号来代表范式的内容,对范式的内容加以改造。在用形式化方法处理之后,就可以表明在常规科学家和革命科学家之间存在历史的连续性,而一旦革命科学家要改变常规科学家的理论核心、一组范式应用和范式网络(启发如何从理论核心过渡到范式应用)时,双方就不能共处于一个范式之内,因而就不属于同一常规科学了。

含有理论潜在内容的理论网络(是一组能为理论核心、范式应用和范式网络接受的理论网络)将通过助发现引入范式,促使范式发生质的变化。总之,“理性重组”纲领允许关于理论变革、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和理论内部的相互还原的动力学的合理化可以在结构上客观化,并且(像批判理性主义那样)为理论的合理进化做出了规定。但是,对此也有人提出了批评,即认为这种理性重组抽掉了范式的哲学内容,仅以极抽象的形式涉及科学共同体,而且形式归并只是一种理论的静力学,而库恩的科学革命图式本质上是动力学的,因而这种理论也有很大不足。

夏佩尔对非理性主义思潮在科学哲学中的泛滥深感不满,他作为“新历史学派”的先驱提出了“信息域”理论,反对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学派过分夸大社会和心理因素,夸大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对范式的僵硬性、非继承性和不可通约性统统加以批判,对费耶阿本德的批判尤甚。夏佩尔认为,一系列的信息逐渐集合成一个信息城,它具有如下特征:这种信息集合依据各信息之间某种内在联系;如此集结的信息域蕴含着某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解决这个问题。夏佩尔把满足这些条件的一组信息叫做“信息域”。在这里,信息域中的“信息”主要是指事实,他一再强调,他的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要从事实出发,细心倾听“事实”的“启示”去进行探索。信息域并不要求搜集一大堆同类事实,重要的是有内在联系的事实,这里的“内在联系”并非一般的因果联系或时间顺序,而是指隐藏在各不相同的较深层次中的统一性。统一性的核心是“解释因素”,它像一根轴线把其他构成成分——理论基础、基本前提、推理程序、推理模式等——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域是在科学中自然地长期地形成的,它有极大的启发力促使人们动脑筋思考它所提出的问题。信息域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例如,16、17世纪形成力学的信息城,18世纪形成化学的信息域,19世纪形成热力学和电磁学的信息域等等。由于一个时代的信息域是由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类智力发展等复杂因素决定的,所以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夏佩尔的理论在批判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

凯德洛夫在他的近著《列宁与科学革命》中集中地论述了自然科学革命问题。他指出科学革命有三个特点。第一,科学革命要求破坏和抛弃以前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与客观实在不符的,即由于对自然界研究的不正确的、有局限性的立场而被人类理性引入科学之中的东西。第二,迅速地扩展我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进入科学认识迄今还没有达到的自然界的新领域。在这里,新工具和新仪器的发明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们允许观察者和实验者发现超出人类从前的观察可能性的界限的全新自然现象。第三,革命并不是由经验材料的增长本身,并不是由任何一个新事实、新现象、新实物的发现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在解释和概括经验材料的过程中得出的、与以前已经确立的观念不一致的那些理论结论引起的。因此,科学革命正好发生在科学理论、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范围内,发生在原有表述遭到根本摧毁的、有关科学定律的理论、观点范围内。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凯德洛夫把科学革命定义为:“所谓自然科学革命,应当首先理解为研究和说明自然现象的立场本身的转折,用来认识(反映)所研究的对象的思维结构本身的转折。真正的自然科学革命的实质恰恰在于思维方式这种急剧的转折,恰恰在于由已经陈旧的科学认识方法向新的进步的科学认识方法的转变。” 凯德洛夫从科学认识的角度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讨,但他在某些方面却割断了科学的历史,甚至得出了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在时间上一致的奇怪结论。

上述各个科学哲学流派或代表人物,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了哲学反思,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在论述科学革命时,都没有明确地揭示科学革命的实质。

那么,科学革命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物理学革命先锋和主将的爱因斯坦,在经受了物理学革命的急风暴雨的洗礼后,对有关科学革命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和其他文章中,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在科学的开创性的工作中,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步骤总是带有革命性的。科学上的重大变革和划时代的进步差不多都是由于旧理论遇到危机,在实在和我们的理解之间发生剧烈冲突时出现的。这种冲突迫使我们排除根深蒂固的旧科学观念,创造出新科学观念及新理论。只是在这种冲突激化之前,当科学沿着既定的思想路线前进时,它才具有进化的性质。很显然,爱因斯坦的这些看法包含着两个主要观点:第一,科学的发展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线式的,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变革,也就是说,它是进化与革命交替进行的。第二,科学革命就是科学观念的变革。

何谓“科学观念”?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观念就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它是由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爱因斯坦又常常把基本假设称为“基本关系”、“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基本公设”、“基本假定”等)构成的。科学观念(爱因斯坦也称其为“基本观念”)是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和构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爱因斯坦也使用“逻辑前提”、“理论框架”、“公理基础”作为科学观念的同义词。例如,在经典力学中,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力、质量、惯性等基本概念和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假设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观念,力学的整个理论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在狭义相对论中,新的时间、空间、同时性概念以及两条基本原理构成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观念。

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科学观念是在经验事实(可能是不充分的)基础上,通过非逻辑的途径形成的。也就是说,科学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当然是在实验事实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纯粹的思辨)。正因为如此,来自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观等方面的哲学思考,简单性原则和准美学原则(既有哲学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价值判断的标准以及直觉、联想、幻想、灵感、猜测、想像等都会在科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自己的应有的作用。在提出科学观念时,人们对它还有一个选择和评价的问题。由于科学观念与提出它时作为指导的已有的直接经验隔着—条在逻辑上难以逾越的鸿沟;由于数学方面的障碍,在没有从它推导出可供检验的结论之前,以及虽然导出了可供检验的结论,但一时还不可能进行外部证实或确认(实验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凭藉科学观念的内在完美,即它的“自然性”和“逻辑简单性”来选择和评价了。在这里,哲学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又参与其中了。难怪爱因斯坦说,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是主观的,是受心理状态制约的。不过,科学观念以及由它导出的理论正确与否,最终还是要接受实验检验的。于是,内在完美和外部确认的有机结合,不仅是选择和评价科学观念的标准,也是人们接受科学观念之考虑所在。这样一来,在科学观念的形成、选择、评价、确立乃至接受的过程中,既有坚实的经验基础,又摆脱了狭隘经验主义;既有大胆的哲学思辨,又避免了先验唯心主义;既包含有社会心理因素,又拒斥非理性主义;从而在哲学上防止了上述各种科学革命模式的缺陷。

科学观念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它是一个时代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和自然观在科学中的集中体现,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它一经确立便具有很大的刚性和弹性,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伸缩性。由于这种特性,它能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有效地充当科学家的研究指南,指导科学家进行常规科学研究。例如,《原理》之后200余年,刚体力学、流体力学以及解析力学,都是牛顿力学的合理延伸。而且,经典物理学(热力学、光学和电磁学)也是在牛顿力学的基本观念之上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历史时期,也有突破牛顿力学基本观念的新观念出现,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出的热现象的不可逆性,电磁学中的场的概念,但是它们分别通过统计解释和以太解释这样的辅助假设,重新被纳入牛顿力学的理论框架之内,从而保证了常规科学的顺利发展。

但是,到19世纪末,大量反常现象的涌现触动了经典理论,并波及到它的基础即经典基本观念,经典物理学家虽然千方百计地设法修补理论框架,但是仍难以令人满意(因为反常现象的冲击力已大大超越了经典理论框架的“弹性限度”)。这时,便出现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一般说来,旧科学观念业已动摇,新科学观念尚未确立之时,就是科学危机的时期。危机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加速了旧科学观念的改造和新科学观念的确立,是科学革命的前夜,是科学家追寻科学理论基础的英雄时期。在这个时期,那些具有清醒的哲学头脑和敏锐的科学眼力的科学家,往往以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以别具一格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另辟蹊径,提出新科学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造新的理论体系,这时科学革命便开始了。科学的危机与革命时期,实际上也就是旧科学观念从科学发展的正确指南转变为科学发展的严重桎梏之时。新科学观念一经确立,它又成为科学家的研究指南,指导科学家进行新的常规研究。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革命的内在动力是实验和理论的对立统一,各理论体系之间的对立统一,后者集中表现在作为理论体系基础的科学观念的对立统一上。引人注目的是,各理论体系之间的对立统一愈益成为科学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

所谓科学革命,必然是指科学内部的某种东西发生了变革。科学理论固然是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它的层次似乎过低而且易变,用科学理论的变革来定义科学革命就会重蹈波普尔的覆辙。然而,用过高层次的诸如思维方式等哲学性的概念来定义科学革命也不合适,因为它与科学的关系不十分密切直接,因为科学革命毕竟不是思想革命或哲学革命。这样,用处于思维方式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中间层次的科学观念(它是科学内部的主要内容之一)来定义科学革命就显得比较恰当,因为它抓住了科学革命的实质。随着新科学观念的提出,通过逻辑演绎等途径,就可以建立起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来。但是,科学革命并没有完全抛弃旧理论,而只是破坏和改变了旧理论的公理基础,确定了旧理论作为一种相对真理的适用范围。建立在新科学观念之上的新理论不仅能容纳旧理论所包含的许多知识,而且能容纳旧理论所不能包括的“反常”知识。不仅如此,旧的科学观念也并非统统被废弃,其中一些只是丧失了自己以前独有的统治地位,从以前的不正确的、与事实不符的壳体中解放出来,被赋予新的意义,它们原有的真理颗粒被继续保留下来,并作为从属成分有机地融合在新科学观念之中。在科学观念、科学理论的变革过程中,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观,一句话,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也伴随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样,我们可以尝试给科学革命下一个定义了:科学革命就是科学观念的根本改造,与此同时,也伴随着科学理论以及科学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观等的更新。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的定义中出现了“根本”和“改造”的字眼,这是有一定的用意的。在我们看来,科学革命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革命,而不是局部的变革,因此对于科学观念的改造也应该是根本的、整体性的,而不能是表面的、局部的。在“改造”之前加“根本”二字,也是受到列宁和爱因斯坦的言论的启发。列宁说:“……革命是一种最基本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的改造,而不是审慎地、缓慢地、逐渐地来改造旧事物,尽可能少加以破坏。” 爱因斯坦谈到:“谁也没有想过,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可能需婴从根本上加以改造。” 此外,我们在科学革命的定义中未用“变革”一词而用“改造”一词,也是由于这两段引文的启示。“改造”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这种多义性似乎更符合我们赋予科学革命这一概念的含义和内容,同时也强凋了科学革命既有创新,也有继承的情形。

参 考 文 献

1、凯德洛夫:《列宁与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物理学》(俄文版),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2页。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75页。

上一篇:在一个食品有限公司的实习日记下一篇:高中生作文边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