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

2024-05-29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共18篇)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 篇1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

你可否知晓,黑暗之中,我寻你寻了多久?你可否知晓,丧气之时,我鼓励了你几分?你可否知晓,深渊底下,我又呐喊了多少声呢?梦啊,我是如此狂热地追求着你,可你赠予我的曙光又有多少缕?直至,随着光,我瞅见了你,渺茫的你……

——题记

万里无云,秋风习习。

趁着这难得的凉爽天气,我们一伙人来到了高山脚下。山上,山下,哪儿都是人头攒动。

光滑的石子路看起来漫无尽头,低头看了看脚下新买的鞋,咽咽口水:“这路,好走吗?”

原本要启程的.他们听了这话,纷纷停下了脚步。他们回头望着我,我紧皱着眉头,一副认真的模样。苏道:“你是没眼睛吗?没看到路这么平坦吗?没看到这么多人上山?”我一下子噎住了,不知如何回他的话,便低下了头,跟着他们走。

朋友纷纷过来,拍拍我的肩膀以示安慰。我冲她们温和地笑笑,“没事,走吧。”

才走了一段路,我的新鞋子上已经沾满了灰尘。我不耐烦地边走边踢着石子,一直低着头,不看前面的人。就连他们在议论什么我也没听清。我走地越来越慢。往后头看看……好高啊。从身后的背包拿出几包零食,悠哉悠哉地低头大块朵颐。

渐渐的,我才发现前方的路越来越难走——我的鞋子越来越脏。抬头一看,前方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尽是弯弯曲曲的路。而他们,早已不知去向。人呢?人呢?!

我惊恐地看着周围,瞪大了眼睛,我想往回走,可是我又担心他们是顺着这条小路向前去了,到时候说我不跟上队伍怎么办?

我拼命地向前跑,渴望在前方的某一个转角处就看见他们。

过了约莫十分钟前方还是没有出现那些熟悉的背影,我开始害怕,貌似前方已经没有路了。我迷路了?我开始自责,前段时间他们议论的一定是去向,我怎么就不听呢?

我漫无目的地在周围打转,心里焦急万分。回去吧?不要万一他们还是往前走了呢?进去那片树林里找找不行?万一里面有什么猛兽怎么办?

我在原地徘徊,鞋子也越来越脏,有草的绿,尘土的黄。我终于忍耐不住大步向下跑,可由于我的粗心大意,“次拉”一声,我身体的左侧竟擦着地面滑了下去。

等到苏将我从地上扶起来的时候,我用尽全力对他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

可他却迎面吼了我一顿:“你知不知道我们找你找的多辛苦?你知不知道我们有多担心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神经这么大条你的鞋子已经破了一个大洞?!”听着他非但没有关心我反而这样带着担心的责备,我没有觉得委屈,反倒是心里暖洋洋的,就连鞋子擦破了我也不觉得难过。

“算了,走,我背你去山顶。”他叹了一口气,义无反顾背上我走近路去了山顶。

因为走近路的原因,很快就到了山顶。在这里,万物美景一览无遗。

我笑着听苏大喊:“你怎么这么重?!”

刀子嘴豆腐心,真是一个可爱的男孩。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 篇2

一、写容易写的事, 让学生说“我能写”

准确把握作文要求, 不随意拔高, 让学生写易写的事, 感到作文不难, 从而激发写作欲望。如在教学生写自我介绍时, 教材中的例文简单短小, 主要介绍了自己的外貌。引导学生阅读评析后, 我问:“把自己的外貌介绍出来, 你们觉得难吗?谁来试一试?”学生畅所欲言, 都觉得很容易。我相机引导:“你们还可以介绍自己的特点、爱好、优秀品质等等。”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有的学生说自己胆小, 一个人不敢在家;有的学生说自己在学校是个好孩子, 可有时在家会乱发脾气;有的学生说自己非常乐意帮助别人, 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是有求必应……我说:“同学们说得多好呀, 只要把说的写下来, 一定会比例文还好呢!”学生对自己再熟悉不过了, 有话可写, 纷纷动笔。写自己易写的事使学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诚如学生说的那样:“原来写文章是这么简单的事啊。”是的, 就这么简单, 这么容易!

二、写感兴趣的事, 让学生说“我会写”

学生想提笔去写, 那一定是他有了倾诉表达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很强烈, 喋喋不休, 教师要善于把握, 让学生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事。

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讲, 新学期换了几位新老师, 学生们经常三五个聚在一起对新老师评头论足, 于是我也来听听《我心中的新老师》。有一次讨论话题“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一个天真的孩子马上搭腔“也许会掉的”。呵呵, 是啊, 如果天上掉馅饼会怎么样呢?学生一想就乐不可支, 在笑声中《如果天上掉馅饼》铺天盖地“掉下来”……就这样, 及时捕捉、把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 鼓励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

三、组织活动, 让学生说“我要写”

班级经常组织作文PK赛, 让学生自愿参加, 参赛者将自己的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墙壁上或上传到班级网页上供大家阅读, 每个同学都可以阅读参赛作品并在自己支持的选手的文稿上签名。最后统计, 谁得到的支持最多谁就获胜。获胜者可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荣誉栏里。此外, 在班内还可以开展“漂流作文”的活动, 即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本作文本, 按学号让学生写作文, 1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写完之后传给2号同学, 2号同学在阅读、评价1号同学作文的基础上扬长避短, 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完成习作, 然后再传给3号同学……教师则定期让学生推荐优秀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 并引导学生评议。实践证明, 因为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自主性强, 活动受到普遍喜欢, 参与率极高。

四、鼓励投稿, 让学生说“我爱写”

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校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鼓励学生多浏览作文网站, 将自己写得好的文章投到网站上或者通过邮箱投稿, 争取发表。报刊上经常会组织一些征文比赛, 我也不放弃这些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积极性很高, 尤其是有学生捧着漂亮的样刊或者荣誉证书时, 激起了更多的学生暗下决心:爱写作文的我也要发表、获奖!

作文也快乐 篇3

【关键词】快乐作文 积累 开放命题 阳光评价

作文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学生视野狭窄、作文选题陈旧、作文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以致出现了“我不会写我”、“我怕写我”、“我写的不是我”等问题。其实,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广泛积累

快乐作文就是要让学生“有真话,真想说”,要让他们感觉到作文就是自己的真情流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广泛积累。有了丰厚的写作素材,作文才能变成简单、快乐的事情。

(一)立足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和一定的生活基础,再好的写作技巧也难有用武之地,再聪明的学生也难以写出像样的作文。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立足于生活。

1.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每天吃的、用的、听的、看的、做的都是作文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学会从自己身边选材,从衣食住行写起,从小事中思索大道理,从平凡中领略世间真情。学生学会了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自然就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抒了。

2.从感悟自然中积累作文素材

自然界中山有山形,水有水性,花草虫鱼等都各有特色,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引导学生在自然中观物思形、观物思神,进而观物思理,这样学生就能从自然中找到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从自然中追溯历史、中探究未来,这样作文自然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3.从关注社会中丰富作文内涵

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往往能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了解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关注社会医疗制度改革问题、腐败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在紧张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有兴趣了解这些热点问题,而且在了解的过程中还能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在作文时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具时代感、更有生命力。

(二)博览群书

阅读是学生体验生活、获取材料的另一种途径。因此,在阅读上,我们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1.深入课文

高中课文里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好教材,也是学生作文的好材料。深入课文可以帮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作文能力。此外,面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词语,不同的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时间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指导学生深入课文,然后再让他们跳出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如高考满分作文《谭嗣同》、《永远的苏武》等就是学生深入课文后的独特情感体验的表达。

2.走近名著

经典名著有着丰厚的知识渊源。阅读名著可以给学生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更多地了解社会,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取之不尽的丰厚材料;阅读名著对于广大中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作文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在不同的名著中都有可能找到写作素材,而且对于不同作文题目,在同一部名著中也可以找到各自所需要的写作素材。如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治世之能臣 乱事之奸雄》、《忘记不快 铭记幸福》、《晶莹雪、寂寞林》等,就是借用了经典名著中的材料。走近名著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了可靠保证。

3.浏览课外短文精粹

课外短文精粹也是阅读的好材料,这些文章不乏精彩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轻松作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智慧背囊》、《读者》、《文言小故事》、《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版)等都是阅读的好材料。教师可从文章的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品味,感受文章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然后再让学生就某一方面写出自己独特感悟。这些感受就是学生阅读体验的真实流露。

丰富的材料积累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能体验作文的快乐。

二、开放命题

记得在一本资料上看到,一位高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题目陈旧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初中写、高中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俺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像一种好的食品,让你一日三餐总去吃它,难道你能不倒胃口吗?”这话说得很形象,只有开放命题、减少束缚,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像“山涧的小溪”一样,一边流一边唱。因此,作文命题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快乐作文的问题,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依据学生爱好自由命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好的东西,教师可抓住这一点,让他们自由写作。他喜欢唱歌,就让他写歌,如评价歌词、改编歌词、推荐歌词等;她喜欢时尚衣服,就让她写服饰,如写服饰与性格的关系、写面料与舒适的关系、写服装搭配与审美的关系等;他喜欢自己的宿舍,就让他写宿舍的布置,如写宿舍给自己的感觉,写发生在宿舍的种种有趣的或伤心的事等;她喜欢花,就让她写花,如写花的形态、写花的味道、写自己喜欢花的原因……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自由命题

教室、宿舍、食堂,同学、老师、朋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甚至一个苹果、一颗纽扣、一片树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等,凡是同学们能接触到的,都可入笔。此外,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全都是作文命题的内容。

3.紧扣社会热点半命题

感动中国的武文斌、任长霞,震惊世界的“神七”飞天,接连不断的矿难,引起轩然大波的“范跑跑”事件,对中国电视剧产生巨大冲击力的“韩剧”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是我们命题的依据,针对这些事件,我们可让学生分别以“感动”、“骄傲”、“生命”、“道德”、“我看韩剧”等为话题作文。

4.张扬个性让学生拟题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要给他们比较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让学生命题不仅能发挥他们的潜力,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如一位学生这样拟题“已知木棒AB长10cm,问怎样才能使AB棒变短?条件是不能用任何物理、化学的方法,如砍削、火烧等。答案是找一根更长的CD棒。请就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像这样的命题不仅有特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开放作文命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自由的心灵焕发出了创作的激情,使他们看到一个题目或者一片树叶、一朵花、一场雨就会拿来写文章,而且写得很好。如《终有月圆时》、《品位高三》、《不要说简单》、《让“一”无限》、《为自己喝彩》、《我们怎样结尾》等都是学生写出的好文章。

开放命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给他们放胆作文、张扬个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他们可以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快乐成文。

三、阳光评价

1.多鼓励,少批评

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发自内心地赏识赞美每个人,激励每个人。无论作文写得如何,学生都渴望被认同。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以鼓励为主,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新颖的标题,或是一个生动的词、一句精彩的话也要予以肯定。特别是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不只是指出不足,更多的是肯定进步,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多写个性化的评语

个性化评语是针对学生的文章和心理,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评语。教师如果一味地从文章写法上去评价,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个性化评语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成功与快乐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利用校园文学社的校报、校刊,利用各类作文竞赛,给学生提供发表作文、参与大赛、沟通交流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获得情感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活动、感受成功、享受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使他们体会到作文是人生存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能力,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实现学习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使他们增强自信、喜欢作文、乐于动笔。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即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评,改为教师评、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交换班级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能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进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如果一件事是生活中的必需,做起来就会很自然,比如吃饭之于每个人,看唱戏之于戏迷。同样,学生一旦把写作当成抒写心灵的一种方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作文自然就成了他们快乐的体验。

劳动也快乐作文 篇4

有几个在打牌的同学还是继续在打牌。他们好象没有听见我说话似的。我觉得非常生气,就走过去对他们说:“别人有觉悟,为什么你们就没有?我们是一个集体,每一个人都应该多替集体想一想,你们说对吗?”他们停下了打牌,想了一想对我说:“你说得对,我们听你的,马上停止打牌,去搞卫生。”我笑着说:“你们知道自己错了能够改正还是好的。快去做自己分配到的工作吧!”他们立刻让一个人收牌,其他的人去拿了扫帚抹布做了起来。

在大家的努力下,教室很快变得干净了。同学们又有说有笑了起来。这时,学校的值日生来检查卫生了。他们看了以后,笑着离开了,没有扣我们的分。这时。许多同学都向我投来了感谢的目光。

读书也快乐作文 篇5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从这两句,我一下子想到了嵇康。因朋友山涛想推荐他来担任吏部郎,而决绝地写了《与山巨源绝友书》,断绝了和山涛的往来。而我们从绝交书中,听见了锵铿的打铁声,听见了掷地有声的誓言,听见了心灵友谊的共鸣,也听到了刑场上远远响起的《广陵散》。听书中的绝唱,心中难以平静。

但是,诗词中,有许多美妙的句子,只要在舌尖轻轻一转,就唇齿留香。爱诗是没有理由的。我也曾因为读到李煜的《浪淘沙》中的一句“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彻底迷上了他。一位才华洋溢的词人,但绝不是一个圣明的皇帝。四处搜集他的词,细细品味,品味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在我的心目之中,他,就是词中之帝。

用心去听诗,可以听到唐朝歌舞生平背后的衰落,听到了宋朝日益消瘦的国土的泣诉。听到了南北朝的荒诞华美表面下的悲叹。同时,我也听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语;听到了**亭里的愤慨激昂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听到了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

劳动也快乐作文 篇6

做事要先规划,于是我便在脑中转了一圈,就明白要做什么了,所以大扫除开始了。

我决定先里后外,先去卧室,再去大厅。我左手拿垃圾桶,右手拿扫把,活似一个保护公主的骑士。我用右手的扫把飞舞着,不一会垃圾就乖乖的抱在一起了。于是,我身子半蹲下来垃圾桶与地面贴在一起,再用又右手的扫把一扫,一堆垃圾就搞定了。就这样15分钟后,地上的垃圾就好像玩捉迷藏似的,都不见了。我的脸上一颗颗汗珠在聚集着,“嗒嗒”一颗,两颗掉地上了。

我气喘吁吁的对妈妈说:“看我是不是可以的。”妈妈随便应付着:“还行吧。”我躺在沙发上叫嚎着:“累死我了。”妈妈却笑了笑说:“还没完呢?”我一脸懵逼看了看她说:“还有什么啊?”“窗户啊。”妈妈无奈的挥了挥手。我懂了,可以我已经很累了,但是没办法不能让她看不起我。

我拿一个盆子去打水,在打完的路上,手都在抖几乎拿不动,但也只能咬牙坚持。遇到一个斑点,便用右手上的抹布,左一挥,右一抹,一个斑点就没了。待我打扫完的时候,只要一躺下就站不起来了。这是妈妈笑了笑说:“知道有多累了吧,看看你头上的汗。”我这是知道了,原来打扫这么的累,这让我以后再也不会乱丢垃圾了。

能否告诉孩子——平凡也快乐 篇7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前不久,笔者在班级进行了一次主题为“长大了,干什么?”的民意调查,结果有想当歌星、影视明星的,有想当老板、经理的,有想当科学家、学者的,有想当市长、部长的……极少数学生表示想当工人、农民、教师、护士等普通劳动者。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从小就承载着成才的重负,童年因此失去了很多快乐。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们为使孩子们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都在为孩子将来能“成大器,做栋梁”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却少有人认可孩子将来做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孩子“平凡”意识的淡化,原因很多,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平凡”在不少人的心中已变成了“平庸”的代名词,“非凡”才令人羡慕。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出人头地”,必须“不平凡”;二是一些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三是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家长有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机感,生怕孩子将来有什么闪失。便把自己后半辈子生活的赌注全押在了孩子的身上。

反观现实,我们的教育模式难咎其责。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老师、家长一直教导我们要当“有理想”的人,相信大多数人小时候都在《我的理想是……》的命题作文中描述过科学家、艺术家等远大志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发现,现实世界其实离理想很远,当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以一份微薄的薪水去面对高昂的房租、水电、交通、人情等各种支出时,大多数人只会选择“过好当下”。当你发现理想永远不能实现时,价值观便受到冲击,焦虑和迷惘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事实上,“超女现象”正是当代人群体焦虑的最好体现。她们渴望通过梦幻般的经历获得成功,因为现实世界没有太多机会。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下,人们对成功的定义逐渐趋向一致,即不外乎名或利的成就———人们不是拼命挣钱,就是拼命往上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但富人和名人始终只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最终,很多没能到达塔尖的人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焦虑。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往往给自己设立过高的人生目标,不断地给自己加压,鞭策自己前进而不顾及身体承受能力,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最终引发过劳、亚健康状态,发生过劳死就不奇怪了。

诚然,“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古以来,每个能成“大器”者,是与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分不开的。有所“思”才能有所“为”,理想定得高点,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但是如果把理想仅仅理解为孩子的“成名成家”“出人头地”,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容易产生“瞧不起普通者”的不健康心理。如今的孩子,群体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差。因为家长几乎时刻在对孩子进行着“不同凡响”的教育,“一颗不平凡的种子”早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发芽。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既然将来是干大事的,是要过那种“人上人”之类的生活的,对会不会剥鸡蛋,分不分得清哪是韭菜哪是葱,又有什么关系呢?然而,当远大的理想变得遥遥无期,绚丽的美景还是虚无缥缈时,面对严酷的现实,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怎么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重”,快乐或许因此永远与自己无缘。

好高骛远,往往一事无成。倘若人生的目标设计得太高,常会因难度大而半途而废。因为成功太遥远,会使人丧失进取的勇气和动力。致心力交瘁,不堪一击。确切地说,许多人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目标太高远而丧失信心。假如学会切合实际分阶段设计适当目标,人生可能会少些遗憾。多点快乐的笑声。

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育人模式仍是一种精英教育,以培养尖子为目标,但尖子只能是少部分人,让多数学生牺牲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来一起“陪读”,是不科学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成人教育,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成才教育。现在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放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成人教育变得可有可无。

我们培养的精英是否被社会承认?专家认为,考试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定就有成功的人生,很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并不是学校里的第一名,他们不囿于课本,敢想敢做,这对成人成才往往是更重要的。记得在2006年中科协年会上,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语出惊人:“我所认识的20世纪和21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考第一名的。”此言一出,足以令国内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反思。这是对我国“精英教育”模式的有力一击。

专家认为,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建设不能忽视每个人的发展,再实行精英教育就是对大多数学生发展权的漠视。

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是培养孩子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良好品格以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作风,是在平凡中超越的智慧和在逆境中奋起的胆识。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你快乐吗?我快乐得不得了!

这是时下许多人流行的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口头禅。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向来不太会以“你快乐吗?”来问候别人,大部分的问候语都和吃饭有关,然后便是与家庭有关的,例如:你吃饭了吗?你几个孩子?等等。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常常以为重视快乐是很肤浅的,实际上快乐是一生当中真正重要的终极目标或价值,丰衣足食、金榜题名、成名获利等等都是工具价值,也是可能的快乐来源或工具之一。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人过去贫穷,能够吃饭就是很大的快乐。

其实,获得快乐的工具或来源很多,但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快乐的价值。

快乐的来源很多,名利双收、丰功伟业可能导致快乐,但是不是快乐的保证因人而异。有人却认为平凡生活才是快乐的来源。

一次,美联社的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的母亲,当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那位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总统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是怎么想的?”“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她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这位记者惊呆了,因为他想不到杜鲁门总统的母亲会这么说,从中他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博大胸怀———自己的儿子无论做什么,都是快乐的,都是值得骄傲的。

是呀,这是一位母亲的胸怀与境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家长又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女儿,好好学习,如果你读不好书,将来就只能去捡垃圾。”

“儿子,好好学习,如果你读不好书,将来就只能去冲厕所。”

“女儿,好好学习,如果你读不好书,将来就只能去擦皮鞋。”

“儿子,好好学习,如果你读不好书,将来就只能去端盘子。”

“充煤气”“蹬三轮”“修车子”“卖报纸”……

这些最不该说出口的话,却被我们的家长常常挂在了嘴边。

其实快乐生活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但因什么而快乐则人人不同。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肯定的便是: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在平凡生活中追求快乐。

快乐的目标是人生不变的追求,但是除了因人而异,却也因不同的人生阶段而有不同的快乐来源,如果你问一下你的祖父母或外公外婆,他们可能会说:“最快乐的事是身体健康,你爸妈感情好,事业顺利,你用功听话……”而你快乐的来源呢?功课好、压力少等等都有可能。

不管你的快乐是什么,你都需要诚实待己、怡然自处。也就是说你得做好分内的事,但不强求、不敷衍。你能跟自己相处,跟别人相处。你不做作、不虚假。相对的,你纯真踏实。

快乐生活的人也需要规划人生、努力完成梦想,却不强人所难,做自己所能做的事。因此,这些人也可能成名、获利,但都是努力的结果,他们的快乐并非来自名利,而是怡然自处,随缘顺性,努力勤奋。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篇8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头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怕教作文而且没内容可教、学生怕写作文而且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经过不断总结反思,本人以为,作文教学应该结合课内外阅读贯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抓手进行写作,并且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这样作文就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

课内外阅读 作文 渗透 积累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头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再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 师生对作文的恐慌心理,亦如盯着白纸上的黑点,黑点被无故放大。不可否认,作文是一种综合训练,抓好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所以,无论是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是从学生学习的难度看,都有必要加强作文教学。

本人以为作文教学应该结合课内外阅读贯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抓手进行写作,并且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这样作文就不是一件难事。

一、课文内容仔细读,写作教材随处见

生活就是一面大镜子,镜子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色彩斑斓的景和物。而写作,又源于活生生的生活。源于生活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文章。而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所选文章都是名家名篇,而且体裁全面、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各异。认真阅读这些文章,对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

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其间有好多课例可以渗透写作教学。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对长妈妈的规矩多这一点的叙述,很好的运用了点面结合的例子。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重点写了正月吃福橘事件,然后又简略地叙述:“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使读者对长妈妈这个普通的农村妇人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课文《芦花荡》中,老头子在苇荡里设好埋伏,痛打鬼子为大菱报仇的情景,也运用了细节描写。“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通过细节描写,一个机智勇敢而又充满自信的老头子跃然纸上。文言文中也不乏写作方法,值得借鉴。《观潮》中,典型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这让我们想起七年级时一篇文言文《口技》。《爱莲说》《陋室铭》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过的也都是平凡生活。但平凡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不缺少感动。对于不留心体察生活的人来说,因为常常熟视无睹,周围的世界再丰富也形同虚设,写作自然也成了“无米之炊”。就像这春花灿烂,秋月朦胧,夏雨清凉,冬雪圣洁一般,它们只是默默的展示着自己最本真的一面,可是带给世界的美丽却是那样的永远。可是我们的学生,能感觉多少呢?学生们只是把自己深藏在自己的那副“近视镜”之中,忘记了去观察周围的市井百态,或者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把外面的世界拒之门外。

二、写作不离生活圈,熟悉事物是抓手

仅仅点出写作方法,而没有进行创作,学生对写作方法的印象依旧浅显,如同纸上谈兵。必须要尝试写作。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纷繁复杂的事件,如果把它们都一一记录下来,毫无疑问,就是一篇“流水账”,我们要学会选择,选择那些对自己的写作有用的材料,而这时,就需要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那些我们熟悉的事件上来,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筛选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

学生如果心中空无一物又如何进行“选”材呢,那只好拼凑了。所以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去“聚焦”材料是教师作文指导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本人结合文章内容,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画示意图,同时请其中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接着请学生做小导游,来介绍故宫博物院。在介绍中,明确了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清晰的方位顺序以及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接着,我请学生画了一张校园示意图。说说容易做做难,好几位同学就搞不清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方向。然后我请同学仿照课文的写法先口头介绍学校,在介绍时,不时有同学提出异议,大家七嘴八舌商讨完后进行独立创作。不少学生仿写的非常好。方位明确,重点突出。

不光课内的例文可以作为模板来仿照,只要贴合学生生活的,值得借鉴的,就要抓住教学的契机,及时引导并创作。在最近的一次综合性测验中,有一篇阅读《豌豆要回到温暖的豆荚》,作者通过三个生活场景,叙写了自己在母爱的感召下,彻底告别叛逆期的过程。我以为这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也一样叛逆,不愿受父母的管束。细细回忆,与父母之间的摩擦或想倾吐的感情定会很多。我要求学生,仿照文本的写法,把生活中两三个场景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突出一个中心。接到任务,学生不再是面有难色,而是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有学生写道:“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不听话,一天天觉得自己像个大人,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是却忘记了:我,只是一只小船,没有港湾,哪里去停泊?”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在选材时,带上“聚光镜”,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开创我们的心智,使文章闪烁着创新精神的火花!

三、化难为易重积累,写作教育日常化

朱光潜先生在《谈谈写作》中说:“写作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们可以传授,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知识,他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

的确,作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好比文化的盛宴、大餐。从前物质水平低,只有特殊的日子才能吃到大餐,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大餐已不足为奇。创作也一样,提高平时的阅读量,注重积累才是关键。叶圣陶说:“阅读是汲取,写作是倾吐。”“厚积”才能“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人也早已总结了读和写关系。作为教师,则需把写作贯穿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隔三差五地练练笔,学生对写作就不会有恐慌心里,作文就不是一桩难事了。

或许,在引领学生走进写作殿堂的时候,我们和学生会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作文其实并不难写,只要你平时注意活用教材,学会观察生活、聚焦事件,进而刻画细节、升华主题,就能让你的文采飞扬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诗意是个很好的改变学生写作难、写作苦的“捷径”。

我们只要从实际出发,让写作植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进而表达生活。让作文教学折射出生活中的“灿烂阳光”,为学生的写作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终有一天,学生的“写作之舟”会“长风破浪”而去,带着满满的收获“直挂云帆”而来。

【参考文献】

【1】文成卓玛.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写作【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2)

读书也快乐作文 篇9

读书让我懂得了许多,任何一本书,不论是记录美国梦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对各种昆虫有详细描写的《昆虫记》,都能教会我很多。让我懂了专业知识,让我懂了冷门小事,让我懂了人生哲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与鲜明的性格,直接碰撞产生的火花是那样耀眼,那样明显。

高中以后,更加繁忙,但是又开始读书了。虽然速度很慢,但是起码又开始读了。我更期待思想的火花。我期望在书中看到新的观点,可以让我怀疑我以前的思想,让我改正我的偏见,或是让我以坚定的思想去批判它,我也期望在书中看到许多我从未想到,或是从未认真设想的问题。如果平常看到什么父母生病的问题我通常会置之不理,我会想大不了看就完了,但是当我看过一篇文章后,我才明白那种身隔两地的担心,那种连夜挂号,四处寻医的无奈,那种一面是自己的生活,一面是陪父母看病的时间困难。

失败也快乐小学作文 篇10

星期天,我玩了一个平衡力“闯关”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把椅子变为关卡,每位同学头顶一本书,跃过关卡,获得成功。

听到游戏规则后,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游戏开始,第一位上场的`是杨晨同学,只见他双腿成弓箭步,手握包子状,头顶一本书,脸上的汗不停往下滴,生怕一不小心书从头上掉下来。真幸运!杨晨平稳地跃过了前三关,只剩最后一个关卡了,他正准备跨过去的时候,脚一滑,书像小鸟一样飞了下来。“哎!真可惜。”

第二位上场的是刘春昌,这时只听到台下观看的我们欢呼起来:“加油,加油!”刘春昌双腿立正,手放在胸前,头上没有一滴汗,显得很平静,顺利通过前三关。轮到最难的第四关了,台下的我们都在为他捏一把汗,只见他正准备跳过去的时候,却听到“啪”的一声,怎么了?刘春昌整个人趴在地上,脚被红袋子绊倒了。哎!挑战失败,台下的我们爆发出阵阵笑声。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的心好紧张,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头项着书,缓缓地走上台,心想:一定要过,一定要过。啊!平稳闯过前两关,到了第三关,这时台下又发出“加油,加油!”的呼喊声!啊!我成功闯过了第三关,到了最关键的第四关了,我只觉得心里像有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没站稳,书从头上滑下,我连忙用手扶书,可惜还是没扶住,书还是掉到了地上。哎!太遗憾了,闯关失败!

发呆也快乐 篇11

我对着玻璃橱里的那只史努比发呆,想它任何时候都是无忧无虑的,真是幸福。老婆叫我时,我才从入定的状态中醒来。她揪住我的耳朵说,老实坦白,愣了这么久,是不是在背着我想什么人?我忙叫道,打死我也不敢,我正想着那只史努比呢。老婆属狗,这只卡通狗是我送她的礼物。我这样说她一定没意见。

其实,刚才我的脑袋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想,就是发呆。突然发觉刚才的那种感觉真好,仿佛时空停止,万物俱静,自我超然物外。老婆思想单纯,心无城府,她一定没有过这种发呆的经历,也一定体会不了这种美妙的感觉。

发呆,让思想和身体都停止运动与操劳,这才是真正的休息吧!

认为发呆是件美妙的事,不止我一人。那天,偶然翻看报纸娱乐版,那位精灵古怪的歌坛天后王菲,在回答娱记关于什么事情最美妙的问题时,竟语出惊人:“无事发呆是最美妙的。”

另一位持类似观点的,是当红影星周迅。这位曾扮演过擅于神机妙算的黄蓉的女人,肯定也是鬼灵精怪的吧,可她曾说过,“我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可能是天天坐着发呆!”

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发呆应该只属于像我这样不太聪明的人呀——你看,那些神经短路、思维停滞的智障者,最经常发呆。而像王菲、周迅这样秀外惠中、聪颖精灵的女子,何以也想往自己的脸上贴上发呆的标签?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发呆时,神经不再敏感,思想也已停顿,完全失去了对痛苦和愁怨的感觉。或者说,发呆时根本就不再有痛苦和忧愁了。聪明自古多劳神。发呆能让劳神者暂时停止思想,除却痛苦,当然是件美妙的事。

这样的时刻,远离尘世的喧嚣,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所谓人情的牵挂,摆脱了烦恼。你所能想象的幸福之最,难道不是这样的宁静致远?

喜欢搞笑的央视名嘴李咏,有次反常地严肃,他将发呆的幸福提升到新的层次。他原来认为幸福就是一个人在家发呆。后来,他修正为“幸福就是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发呆”。

真是不错。爱是幸福的载体,同样也带来离愁别恨和琐碎枯燥。当你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与你共享幸福时,可以问他——你愿意和我一起发呆吗?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 篇12

1. 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言材料包括字、词、句、段落和篇章, 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构建学生“知识仓库”的必备内容。阅读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语文教材和课外书籍中的佳句妙辞、精美篇章。教材每单元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的内容, 成语、对联、谚语、名人名言、歇后语……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厚的语言材料, 脑子里有丰富的知识, 说话时才能“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写作时才能文思如泉涌、笔下生花。

2. 语感的积累

学生只有不断积累语感, 才能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语感是学习主体对语言学习的理解和内化后, 对语言文字直接迅速地整体感知和把握。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和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不断积累语感, 不断积淀语感, 语文素养才能逐渐形成。

3. 语言表达形式的积累

语言表达形式的感悟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因此, 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低年级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重点积累浅显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基本句式。中年级和高年级时注重积累的内容范围更广了。

二、阅读方法的积累

1. 摘记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在课外阅读, 还是课堂阅读中, 随时随地积累, 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摘录下来;将原来意蕴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看电视、上网、与人交流时, 把学到的优美语句摘录下来;还可以把自己阅读或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2. 背诵法

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是背诵, 但不是死记硬背, 是在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 理解的要点。我在指导学生背诵时, 总是十分重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背诵方法。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3. 剪贴法

在阅读过程中, 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 然后贴到本子上;还可以配上自己画的插图。这样学生在剪剪贴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 积累了语言。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 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 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摘记。

三、激发阅读兴趣

1. 鼓励学生将积累语言运用到课外语文实践中

演讲、辩论会上, 学生在表达时运用的好词好句, 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语文活动课上, 比如成语接龙, 找近、反义词, 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方式表达等, 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 展现其语言能力。

2. 鼓励学生在作文时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写作

我在批改作文时, 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用红笔标出并给予好的评价, 有时学生的作文常出现堆砌辞藻的现象, 对这些词, 哪些要保留, 哪些要删除, 我都予以悉心指导。这样, 学生慢慢体会到正确运用积累语言的方法。

3. 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

定期交流读书笔记, 把同学之间的读书笔记实现资源共享, 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办个人手抄报, 在五一、国庆长假期间让学生把积累的优美词句作为手抄报的内容进行交流;在学习园地上, 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 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等。

总之, 当学生掌握了阅读积累的内容与方法并形成习惯, 必定对阅读积累产生浓厚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阅读积累也快乐!

摘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荀子也曾说过:“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鉴于此, 本人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研究小学生阅读积累的内容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有必要。

关键词:阅读积累,内容,方法,兴趣

参考文献

[1]魏春峰.正确认识语文积累[J].小学语文教师, 2002 (6) .

留守儿童也快乐的作文 篇13

当我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尽情地享受着母爱和亲情,在妈妈的怀抱里吮吸着乳汁,在摇篮中听奶奶吟唱似懂非懂的歌谣,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人间温暖,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长高了,懂事了,悄悄地步入了童年时代,到了该上学的时候,爸爸就把我送进了快乐的校园。我和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在老师的.教育下,先学会了认“人”,再学会了写“人”,然后学会了做“人”。

有时候,放学回家,我都把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东西讲给爸爸、妈妈听。妈妈不识几个字,听了感觉很新鲜,时不时地夸奖我:“俺妮子真能!”此刻,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后来,爸爸为了让家庭生活更好,为了保障我上学的经济来源,和成千上万的农民一样,加入了打工潮,随着农民工的待遇不断提高,爸爸又劝妈妈和他一起外出打工。当时,妈妈的心里很矛盾,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留守在奶奶身边,上不好学,临别是,几多呼唤,几多叮咛,几多深情……我安慰妈妈说:“你放心吧,家里有奶奶给我做饭,我们学校对留守学生还给予特别关照呢。”妈妈听着我的话,带着泪水,带着一丝愧疚和不安踏上了打工路。

奶奶今年72,整天乐呵呵的,逢人就说:“现在赶上了好世道,农民不纳公粮能种田,孩子上学不交钱,党的政策就是好,为咱老百姓想的真周到,这日子过得真得劲啊!”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学会感恩,报答父母,回报社会。奶奶的话我铭记在心,下决心学好文化课知识,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和奶奶、爸爸、妈妈一样的农民生活的更加快乐。

前几天,爸爸、妈妈打来电话说:“天气冷了,你和奶奶生活上要互相照顾”我天性快乐,乐呵呵的告诉他们安心工作吧,我和奶奶吃得好,穿的好,班主任刘老师还给我买了一件羽绒袄,穿上可暖和了。期中考试中,我考了“双百”,学校在表模大会上给我颁发了奖状和奖品,还被学校评为“留守儿童好标兵”,让我在大会上发言。

付出也快乐作文700字 篇14

“你自己去吧,妈妈就不送你了!”“嗯!”我抱着梦寐以求的画板开心地说,“那我走了!”一路上我就像一只快活的小鸟一样,一想到一会就要到我那日思夜想的画画室去,我便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唉,今天的风可真大啊。”我自言自语到,“小乖乖(画板,我就这样叫),你可不要出啥事哦(因为那时年幼,说话免不了几分稚趣)!”我紧紧搂住我的‘小乖乖’,心想:为了我的画画梦,冲啊。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妈妈,我可不能因为一场大风而放弃。忽然,旁边超市里正播放的的一首歌更激起了我要与大风搏一搏的信念。“阳光总在风雨后,珍惜每一次……”这首歌让我回想起了坐着轮椅还坚持完成写作事业的她——张海迪阿姨。我是一个很健康的小孩,学校的运动会我也参加,就这点“小”风,还能困住我?哼!我才不怕呢!于是我又加快了脚步。

“啊……”一个不知趣的小石子将我重重的摔倒在地,但我并没有因为一颗石子而气馁,倒是倒是从那摔倒在从哪怕起来,继续走。终于到了,这一路真是坎坷啊……

还记得去年回姥姥家,大人们忙着下地撒化肥,我们小孩子则在一旁端茶送水,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啊。看着大人们那么辛苦的劳动,于是我想起了老师曾说过要我们帮助大人们做点事。我放下手中的茶杯,把手套戴上,挎了个小桶就下地了。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撒一把向后退一步,撒一把向后退一步,最后渐渐掌握了技巧,不一会,一块地就被我撒完了。原来,撒化肥也有技巧啊。

今年回姥姥家,正是丰收的季节。老人们和年轻的小伙子都扛着锨拿着锄赶着下地呢。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多了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辛苦劳动的回报呢?!看着田里的一张张笑脸,我的心也乐呵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有收获必须要付出。今天这美好时光来之不易,不正是那些不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吗?虽然他们的生活很平凡,但做的事情却不平凡。我快乐,因为我付出。

“拼老”也快乐 篇15

前不久二叔打来电话,说他又找了个“老伴”,两人很合得来,让我别再为他担心了,我听后特别高兴。后来借出差的机会,我回老家去看望二叔和他的“老伴”。

没想到,二叔的“老伴”竟然是个男的。二叔见我不解的表情,笑着说:“现在你们年轻人都讲究‘拼车’、‘拼房’、‘拼饭’,难道就不许我们老年人来个‘拼老’吗?”我问他这“拼老”到底是怎么个拼法,二叔告诉我,他和“老伴”都是丧偶的人,每人都有退休金,他们共同租了一处两室一厅的房子,一人一室,每月各拿出800元钱作为共同的生活费。

在解决了物质生活的问题后,他们开始享受“拼老”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每天早晨6点,二叔就会敲开“老伴”卧室的门,喊上一声:“‘老伴’,快起床,该下楼晨练了。”于是两位老人乐呵呵地到小区广场上去打太极拳。

二叔患有高血压,“老伴”每天都会提醒二叔别忘了吃药,而“老伴”患有慢性肾炎,睡觉怕冷,二叔每天晚上睡觉前也会提醒他,别忘了在被子里放上热水袋。

两位老人由于都擅长书法,都参加了当地的老年书法协会,最近还进入当地的老年大学学习。他们白天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书法课程,晚上在家切磋书法技艺。在当地举办的一次书法大赛中,他们二人还双双获得了二等奖。

二叔他们还经常和另外几对“拼老族”结伴外出旅游,两年多来,他们游遍了大半个中国。旅途中,他们互相照应,既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免去了子女的担忧,真正过起了悠闲自在的神仙日子。

看着二叔过着快乐的“拼老”生活,我说这种生活方式很值得推广,二叔却说:“我们的‘拼老’可不像你们年轻人,随随便便就拼到一起了,我们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也大体相似。”

看来,“拼老”也是要讲究感情基础的。

(摘自《燕赵老人报》)

寂寞也可以快乐200字作文 篇16

喜欢冬日的清晨,是因为“清冽”这个词。

静静地看着寂寞的校园中那一个晨跑的老人,想着等到自己老了会不会出来晨跑。可能不会吧。其实在这样冷的早上我宁愿戴在被窝里,不仅因为它暖,更因为它让我感觉安全。然而,我也会偶尔早早起来,只是想感受清冷中寂寞的快乐。这是无人的冬季校园,在薄雾中静静地走,突然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苍白的路灯在苍白的雾中还留着淡淡的微光,而如今和我一样感受着这寂寞的快乐,我轻轻地对自己微笑。

其实我是个喜欢笑的人,相熟的人说我是在傻笑,不熟的人说我的笑让他们感觉他们的每句话都是笑话。我喜欢笑是因为自己感觉很快乐,寂寞的快乐。不知是什么缘故,喜欢细细体味寂寞的`感觉,喜欢在寂寞中感觉生命静静的流淌着。总是在大小过后或喧闹的人群中安静下来,好像自己不再是刚刚那个人,而变成来自天外的天使,在空中俯视地上的悲欢离合,寂寞的快乐。

劳动也是一种快乐作文 篇17

劳动也是一种快乐。这是我亲身感受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就听我来讲讲吧!

昨天我们的家乡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雨声,雷声,闪电混成一片。那声音真的让人害怕到极点。我睡到3点钟的时候雷声更大了,雨好像都缓不过来似的下着。哎!这可怎么办?妈妈又不在家。爸爸睡的叫都叫不醒,屋里一片漆黑我就在窗里看着,最后我摸着了一些门道;只要闪电非常亮,那么接下来的雷声就震耳欲聋,我就准备把耳朵塞住。直到那害怕的`雷声没有了我才放下手。闪电那就更害怕了;一下子天全部亮了,又一下子天又全部黑了!闪一下电我就打一颤。

不久,爸爸起来说房间进水了,我和爸爸就赶快起来扫水。进水是因为我家的排水管堵住了,是都挤在院子里,正好我家的房间门口是斜的,然后那后果就你们应该知道了吧!

我和爸爸在房间里扫着水,灯还短路了我只好摸着黑去扫水,爸爸看水太多了,就冒着雨去把排水管打开了,这下水好扫了,楼上只有一个小笤把。用它扫太麻烦了,我们看还有一个扫床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拿来就扫。爸爸在里边扫我在外边扫,由于太滑我还摔了个四脚朝天。我和爸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终于扫完了。这时雨也小了。可能是上帝看到可我和爸爸的艰难所以不打雷,闪电了吧!嘿嘿!

这时,天也蒙蒙亮了,我们也劳动完了。早晨起来我问了许多人,哈哈!原来他们也没有睡觉。看来上帝还是公平的吗!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 篇18

教师当的为什么不快乐?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长期以来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近年来虽有所上涨,但总体上还是低于其他行业,特别是低于机关公务员;再比如教师这个职业没有多少工作上的自由度,课怎么上?话该说什么?在不少学校都有模式化的规定,有些学校甚至连教师怎么写教案,写多少页都有严格规定。这几年实施新课程,强调要还给教师自由,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但在一些学校,还是沿用着老的那一套僵化死板的评价教学、管理教师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职业的确很难使教师们感到快乐。

但除了这些外部的原因,相当一些教师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樂与他们得不到来自学生的尊敬、喜爱、亲近也有很大关系。

我的儿子在上初中时有一天回来说:今天他们的x课没有上,其他老师来通知说上这个课的老师病了,全班同学一听立刻高兴地爆发出了一片欢呼。我听后十分感慨,这位老师我是知道的,他平常工作非常认真,天天早晨六点多就和学生一起出操,上下午放学时得处理完学生的各种事情,很晚了才能下班,晚上经常还要陪学生上晚自习。论敬业精神,这个老师确实是无可挑剔的,可他就是对学生太严肃,甚至是太严厉了,所以学生对他总是敬而远之,有些学生甚至像老鼠怕猫一样的怕他。现在他病了,学生们不仅没有表现出对他的关切,对上不成他的课不感到有任何惋惜,反而还像被解放了一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了起来。学生们的这种反应不知这位老师能否听到,如果能够听到,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听到这种情况是很为他感到可悲的。当老师当到这个份上怎么可能还会有快乐?我想这种情况即使别人不好告诉他,他没有听到,但他从平时学生们对他的畏惧、疏远中总也是能够感受到学生们对他是不喜欢的。试想一下,整天面对着一群不喜欢自己、甚至是讨厌自己的人。你怎么会有快乐、又怎么可能快乐?

而一个能被自己的学生的由衷喜爱、尊敬和亲近的老师,他感受到的快乐肯定就会多得多。在我询问过的中学教师中,少数回答当老师快乐的,谈到原因,都共同的有一条,就是学生喜欢自己,愿意亲近自己。

当老师的,别的可能图不到,但让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在被尊敬、喜欢、亲近的氛围中天天有个好心情,笑口常开、快乐常在,应该是能够做到的,而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老师别在学生面前整天板着个面孔,对学生和颜悦色一些,多一些宽容,尊重和善待自己的学生,把快乐给学生,不要让学生怕自己,在自己面前感到畏惧、紧张、压抑,就很容易从学生方面得到爱和敬的回报,并且加倍地得到快乐。

可惜,现在在我们的学校中,懂得这个道理、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老师太少了,不少老师还信守着“对学生不凶不足立威”的错误认识,还在不断给学生制造着压抑,制造着痛苦,同时也给自己制造着被疏远,制造着不快乐。

我观察过很多小孩子,他们在没上学以前,性情活泼,很喜欢说话,整天都是开心快乐的。可上学以后,过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个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说话少了,变得沉默寡言了,以前脸上总是挂着的快乐也很少见了,整个人的性情都变得内向阴郁了。原本应该给孩子们快乐的学校,由于课业负担的沉重,也由于一部分老师不能够尊重、宽容和善待学生,结果成了让孩子们感到沉重、感到压抑,但又无可奈何无法摆脱的苦海。这是非常让人痛心、根本不应该出现的事情。

现在新课程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要求师生双方必须共同成为课程的设计者、构建者和实施者,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工作方式,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必须从以往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师生双方首先就必须建立一种友好融洽、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所以,希望我们的老师们都能早一点走出以往在师生关系上的认识误区,改变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的心态,成为给学生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愿我们所有的学生都能遇到喜欢他们,尊重和善待他们的好老师,都有一个使他们感到愉快、幸福、温暖,值得他们一生回味、一生留恋、一生感念的学生时代。也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被学生喜欢,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快乐永驻、幸福常在!

【踏破铁鞋也快乐作文】推荐阅读:

上一篇:2024全国二卷英语解析下一篇: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