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

2024-06-05

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共1篇)

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 篇1

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正文: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说来很惭愧,我是2008年学新闻之后,才知道韬奋这个名字,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因为当初在我决定学新闻之前,都不是很关注新闻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反而,西方的普利策倒是人人皆知,不知道,这是韬奋兄过于低调,还是我们的媒体或者说教育对韬奋的推介过于少?晓慧老师在《中国新闻事业史》课上让我们对韬奋进行了专题学习。当时是这么介绍的,韬奋以新闻记者、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名世,同时也是著名的政论家和散文家,以观察敏锐、思想犀利、文风畅达雄健著称。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1993年,我们国家还设立了韬奋新闻奖,鼓励为新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了解了韬奋兄的相关介绍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的相关著作。而《萍踪忆语》则是他在美国视察后写下的作品集。很幸运,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藏有此书。我的二专是英语专业,对美国了解甚多,但是对于上世纪美国40年代的生活,我不是很了解。韬奋兄的著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这方面的空白。《萍踪忆语》的第一篇文章《帝国主义弄晕下的种族成见》中,韬奋详细地叙述了那个年代中国人“材納门”(Chinaman)在异域所受的种种歧视。以前叫Chinaman,现在已经改为Chinese了。当初中国属于“劣等民族”的一分子,原因是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受了长时期的帝国主义的弄晕,即帝国主义者利用他们所直接控制的教育、书报、电影和其他种种方式的宣传机关,丑化中国人,自我鉴定《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看着韬奋兄书上这些描述,我想,韬奋兄肯定想不到,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今非昔比,当然,这也是韬奋兄最想看到的。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无一不展示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落后就要挨打”,如今我们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也让世界把目光聚焦过来。我们不会让前辈失望,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为建设更美好的国度而努力。韬奋兄在《萍踪忆语》中处处点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当初,韬奋兄从贫瘠的中国,踏上了美国这块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按照韬奋的条件,完全可以在美国谋得一个好饭碗,但是,韬奋没有被美国繁华的表象说迷惑,反而希望祖国有朝一日也像美国一样富裕(当然不是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之上)。书中韬奋先生对40年代的美国,尤其是纽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美国当时的富裕程度令我咂舌:戏院,霓虹灯,自助菜馆,还有当时的世界最高峰empilre state(应该是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不知是韬奋先生单词拼写有误,还是出版方打错字),102层。当时只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当然,我很触动,韬奋先生这么形容:这些摩天高屋掌握于少数金融资本家,用剥削所得大量资本,目的在于获得更多利润。这些巍峨的高屋,只是外强中干,在飘摇中过日子。韬奋先生还写描写了美国底层社会的妓女,嘲笑纽约和“芝加哥的杀猪宰羊屠场”一样。我想,倘若今天中国的发展不能很好地缩小贫富差距,不能很好地控制环境污染(剥削环境与剥削人无异),那么我们中国又与帝国主义有什么不同呢?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是,我在《萍踪忆语》里,已经看到了韬奋对科技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这点,让我深深的感到韬奋兄的高瞻远瞩。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韬奋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实可惊羡”,已经是一大进步。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美国的一般民众得到共享:汽车里装置无线电播音,小咖啡店的油饼机,“自助菜馆”的票箱及洗碗机,这些科技都已经在美国普通民众中普遍。科学进步,尽量利用机器以代人工,一方面可使人类的幸福增加,物质享受丰富;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的需要,使人们得多多深处时间,多多增加文化上的享受。今年的上海世博会,科技方面特别是高科技的产品,是作为主办方的我国最尴尬的地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国策就要毫不犹豫的继续下去,对教育的投入,对新科技研发的投入,必须加大。由于各种原因(实习,活动等),《萍踪忆语》已经搁在我桌面半个多月,至今仍未阅读完。所以,写出来的感想,未免过于片面。后面,我将抽时继续研读韬奋先生的著作,必定大有裨益。——梁学盛 2010-5-10 于西大

【韬奋《萍踪忆语》读后感】推荐阅读:

邹韬奋之不要怕创意作文读后感07-07

上一篇:市棚户区城市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草娃娃和海宝小学三年级作文4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