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共3篇)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篇1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比值增高明显,细胞体积小,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4、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比值形态无异常改变。
5、淋巴系统正常,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易见,三五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外铁(—)
网织红计数:正常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减低,粒系占26.8%,红系占10%,粒红比值为2.68:1。
3、红系增生减低,幼稚红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4、粒系增生减低,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升高,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可见。
8、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分布减少,体积小。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减少。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3、血小板分布减少,呈散在单个分布。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升高,外铁正常
网织红计数:减少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0.8%,红系占13.2%,粒红比值为4.61: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大,以原粒增生为主,原粒38.9%,NFC86.8%,白血病细胞大小不均匀,可见大原粒或小原粒,核有畸形,胞浆少,可出现空泡及奥氏小体,核仁显著,核分裂易见。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原粒比值升高,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显著,粒系占65.2%,红系占10.5%,粒红比值为6.21:1。
3、粒系增生显著,以早幼粒增生为主,NFC50%,异常早幼粒细胞大小和核大小不一,胞浆内出现大量粗大、密集或融合的嗜天青颗粒,细胞和核可有畸形,可见奥氏小体。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早幼粒比值增高,中性分叶核减低,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40.1%,红系占12.8%,粒红比值为3.1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稚粒细胞分布减少,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高,以原淋、幼淋增生为主,原幼淋形态异常,原淋及幼淋以小细胞为主,核仁少,胞浆少,呈高核浆比。(L2 淋巴系统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高,以原淋、幼淋增生为主,原幼淋形态异常,原淋及幼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均匀,核型不规则,常见凹陷折叠,核仁大而清楚,胞浆量多)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原淋幼淋增多,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或L2)
六、多发性骨髓瘤(MM)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15.5%,红系占19%,粒红比值为1.2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形态无明显异常。
6、单核细胞正常。
7、浆细胞增生明显,形态异常,大小不一,核畸形,双核或多核,胞浆量多,内可见Russll小体,可见火焰细胞、葡萄细胞和Mott细胞。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或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少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红系占??%,粒红比值为8: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显著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增多为主,原粒+早幼粒达?%,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大小不一,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分裂象易见。
4、红系增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可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
5、淋巴系统比值减少。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显著增多。
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核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NAP积分降低
POX染色: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篇2
关键词:454高通量测序,临床样本,病原菌,检测
16S rRNA位于原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基上,包括10个保守区域(conversed regions)和9个高变区域(hypervariable regions),其中保守区在细菌间差异不大,高变区具有属或种的特异性,随亲缘关系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1]。因此,16S r RNA可以作为揭示生物物种的特征核酸序列,被认为是最适于细菌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的指标[2]。然而16Sr RNA的检测前提是需要病原的分离培养。虽然人们已通过实验室培养分离并保存了部分稳定的菌株,但实际上目前仅有上千种(Species水平)的微生物基因组获得了成功测序;99%的环境微生物,尤其以厌氧和极端环境生存菌,仍无法分离纯化而实现实验室培养或尚未成功建立培养体系[3]。由于技术有限性导致对大量微生物表型、遗传信息的认知局限性,大大限制了我们对这些未知菌种的研发和利用,也限制了我们进一步解析微生物和人类健康间的关联性。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平台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宏基因组研究,不依赖于培养技术,以整个微生物群落遗传物质为研究对象,大力推动了整个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不断深入了解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进化以及群落间,群落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微生物和人类健康间的关联性[4,5]。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也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16S Meta)探索了人类肠道的菌群结构变化和儿童腹泻、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6,7]。然而目前仍缺乏基于16s r DNA的未知病原菌高通量筛查技术,如何利用宏基因组技术从患者身上快速检测出病原菌仍是传染病工作目前发展的技术难题。在本研究中,本课题组利用454测序平台,对血液、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临床模拟样本进行了16S r DNA宏基因组测序,基于测序结果进行了未知病原检测,实现了80 h内完成8份模拟临床样本的检测,对探索高通量测序方法在临床检测方面的应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样本准备:收集8份健康人的样本,分别为灌洗液、咽拭子、血液和粪便,分别添加8种不同的病原菌(表1),浓度为~104ccfu/g。
1.2核酸提取:8份模拟样本的核酸提取是利用Qiagen UCP Pathogen Mini Kit试剂盒。提取方法详细如下:加40μL Proteinase K,涡旋器混合样本10 s;56℃孵化10 min;加200μL Buffer APL2到样本,盖上盖子,多脉冲涡旋器震荡混合30 s;70℃孵化10 min;瞬时离心,将盖子上的液体滴落;加300μL乙醇到裂解液中,盖上盖子,多脉冲震荡漩涡器震荡15~30 s混合均匀;加混合物到QIAamp UCP Mini spin column柱子上,6000×g(8000 rpm)离心1 min;小心打开离心柱,加600μL Buffer APW1,避免污染柱子边缘,6000×g(8000 rpm)离心1 min;加750 m L Buffer APW2,全速(20000×g,14000 rpm)离心3 min;将离心柱放置到新的2 m L收集管中,弃置含废液的收集管。全速离心1 min;将离心柱放置到新的2 m L收集管中,打开盖子,56℃孵化整个装置3 min,将膜彻底干燥;将离心柱放置到新的1.5 m L洗脱管中,弃置收集管,小心加20~100μL Buffer AVE到离心柱的中央。盖上盖子,室温静止1 min;全速离心(20000×g,14000 rpm)1 min,洗脱DNA。
1.3高通量测序:基于454测序平台进行测序,按照454 Junior测序平台标准操作手册进行。工作流程见图1。
1.4数据分析:测序序结果,利用Fast QC进行质量控制。剔除低质量序列后,我们采用BLAST方法与RDP数据库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获得不同种属的病原菌的所匹配的read数。
2结果
2015年10月13日9:00实验室取样,依次进行核酸提取、16S扩增、建库、油包水实验、测序和数据分析步骤(如图1所示),于10月16日17:35生成鉴定报告,总工作时间80 h。所需人力3名,其中实验室人员2名,数据分析人员1名。
样本一为肺泡灌洗液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773。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458条序列与军团菌属匹配,比例为59.64%。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348条序列与目标菌嗜肺军团菌匹配,比例为45.44%。检测结果为阳性。
样本二为咽拭子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10376。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9725条序列与不动杆菌属匹配,比例为94.07%。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348条序列与目标菌不动杆菌属匹配,比例为42.88%。检测结果属水平上为阳性。
样本三为血液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1279。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1006条序列与李斯特菌属匹配,比例为78.66%。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915条序列与目标菌李斯特菌属匹配,比例为71.54%。检测结果属水平上为阳性。
样本四为粪便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3262。经过与RDP数据库和16S数据库比对,皆无序列与空肠弯曲菌匹配。检测结果为阴性。
样本五为粪便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7375。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1425条序列与弧菌属匹配,比例为19.42%。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384条序列与目标菌副溶血弧菌匹配,比例为5.23%。检测结果为阳性。
样本六为粪便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7464。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81条序列与弧菌属匹配,比例为1.09%。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4条序列与目标菌弧菌属匹配,比例为0.06%。检测结果属水平上为阳性。
样本七为粪便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425。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150条序列与沙门菌属匹配,比例为36.08%。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107条序列与目标菌肠道沙门菌匹配,比例为25.18%。检测结果为阳性。
样本八为粪便模拟样本,测序序列数(read)为1484。经过与RDP数据库比对,有1条序列与气单胞菌属匹配,比例为0.07%。通过与16S数据库比对,有2条序列与目标菌嗜水气单胞菌匹配,比例为0.13%。检测结果为阳性。
8份临床模拟样本中,7份检测出目标菌属,检出率为87.5%。详细检测结果请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规培养、生化血清学鉴定方法仍是主流的检测方法,但存在检出率低和漏检率高的缺点。基于特异序列的PCR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但只能针对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菌进行鉴定,不利于用于未知病原的筛查。高通量测序检测方法由于其数据量大,不依赖于细菌培养,一经面世就被寄予了解决未知病原检测问题的厚望,本研究模拟临床实战,从样本接受到返回报告,实现了80 h内的得到检测报告,检出率高达87.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然而目前的实验的样本数还较少,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要大数据量的进一步的验证。此外,本次实验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检测时间需要80 h,从临床应急的角度仍需进一步的压缩。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计划采取硬件和软件一起优化的策略。在硬件上,升级测序平台,改用测序时间更短的新一代测序仪;在软件上,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从现在的单班8小时工作优化为双组轮班制,以最大可能的压缩闲置时间。
其次,目前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血液、肺泡灌洗液和咽拭子这类正常状态下的无菌体液,检测结果较为明确,检出的细菌较为集中,目标菌比例超过50%,最高超过94%,显示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而对本身含有较多种类细菌的粪便样本,其目标菌比例明显降低。这提示了我们未来在对有菌体液,如粪便样本的检测中,需要提高测序数据量,以尽可能覆盖目标菌群,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最后,目前的检测结果仍局限于属水平上,在种水平上由于目前的16S数据库数据量较小的原因,很多病原菌在种水平上不能检出。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常见的病原菌扩增16S全长,补充到我们目前的数据库中,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综上所述,454高通量测序平台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且在检测速度和灵敏度上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Woo P,Lau S,Teng J,et al.Then and now:use of 16S r DNA gene sequencing for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discovery of novel bacteria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ies[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10):908-934.
[2]Fox GE,Magrum LJ,Balch WE,et al.Classification of methanogenic bacteria by 16S ribosomal RNA characterization[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77,74(10):4537-4541.
[3]Kaeberlein T,Lewis K,Epstein SS.Isolating"uncultivable"microorganisms in pure culture in a simu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J].Science,2002,296(5570):1127-1129.
[4]Wooley JC,Godzik A,Friedberg I.A Primer on Metagenomics[J].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2010(6):e1000667.
[5]Junhua L,Huijue J,Xianghang C,et al.An integrated catalog of reference gene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J].Nat Biotechnol,2014,32(8):834-841.
[6]Junjie Q,Yingrui L,Zhiming C,et al.A meta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gut microbiota in type 2 diabetes[J].Nature,2012,490(7418):55-60.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篇3
【关键词】 恶性血液疾病;骨髓坏死
临床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主要包括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常并发骨髓坏死[1]。骨髓造血干细胞原位死亡,引起基质和造血组织大片坏死,从而造成骨髓坏死。以往临床在诊断和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学及骨髓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诊断和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上有较大的突破,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给予8例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患者磁共振和骨髓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及对症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了8例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1.6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7型3例。8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不同程度地发热、骨痛、肝脾大等。
1.2 髓形态学及影像学检查 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其中,2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6例患者计数升高。3例患者血清铁蛋白正常,但单部位骨髓坏死,其中,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患者给予对症处理,病情缓解,骨髓坏死恢复。8例患者均存在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升高,而肝酶和碱性磷酸酶则正常。
8例患者均于多部位骨髓取材,其中,5例患者单部位骨髓坏死,3例患者多部位骨髓坏死。3例患者骨髓外观呈现暗红血水样,5例患者骨髓外观呈现淡黄色稠糊样。在瑞特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有红色或紫红色糊状颗粒,核细胞结构模糊,细胞膜破裂,核退化,胞浆熔接,细胞形态不清晰,有少数核细胞形态完整,多为淋巴细胞、中性分叶核细胞及晚幼红细胞,红细胞形态正常。5例单部位骨髓坏死患者行髂后上棘穿刺后,其中3例被确诊为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给予正规化疗,并监测患者骨髓变化情况,治疗1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胸骨和棘突表现为核细胞少见、骨髓稀释,各阶段形态、比例正常。给予5个月的治疗,患者骨髓形态学恢复正常。
给予8例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腰椎椎体信号弥漫性增高,髂骨、股骨骨质稀疏,关节未见异常。经Tc-骨髓扫描可见外周骨髓及中央骨髓增生较差,外周骨髓腔扩张,肝脾显影良好,见灶性造血灶,患者全身骨髓广泛性坏死。
2 讨 论
临床骨髓坏死较为罕见,且生前诊断率极低,相关文献[2]资料指出,骨髓坏死的活检出率大约在0.16-6%之间。临床经验表明骨髓坏死常由恶性血液疾病引起,本文收治的8例骨髓坏死病例均为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
恶性血液疾病导致骨髓肿瘤细胞的快速增生,压迫骨髓血管,会造成血窦破裂、扭曲或栓塞等,肿瘤栓子、血栓性血细胞减少等均会造成骨髓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的发生。目前临床常根据骨髓形态学、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诊断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病症。从骨髓形态学上说,坏死骨髓外观多变,呈现暗红色血水样或淡黄色稠糊状,骨髓涂片形态学表现为坏死的骨髓细胞成不定型嗜酸性物质,而片膜背景上则表现为粉红色的无定型物质[3]。根据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知,合并骨髓坏死早期对骨密度和骨质的影响较小,多数的骨髓坏死继发于恶性血液疾病,骨髓肿瘤细胞会破坏骨皮质,导致骨质疏松,从X线片上可以看出,但这并不能确诊合并骨髓坏死的存在。磁共振联合Tc-骨髓扫描,可帮助判断骨髓坏死范围,并指导骨穿刺位置,另外,动态跟踪性的观察有助于评价患者治疗过程中骨髓恢复情况。本文8例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和Tc-骨髓扫描,扫描结果清晰地显示骨髓坏死比例及范围,同时显示出骨髓受累范围及预后情况等。
本文研究表明,临床在诊断和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时,应及早地明确病因,根据病因确定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并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合并骨髓坏死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邱迟娥,高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癥的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2):96-97.
[2] 胡涛,师晓东,李君惠,等.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骨髓坏死的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J].中国医刊,2007,42(9):44-47.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推荐阅读:
临床血液标本06-26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07-16
临床检验的血液分析06-28
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07-26
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11-26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11-13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05-24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09-17
血液化验报告09-12
血液净化科(报告)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