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

2024-12-04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共8篇)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 篇1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七)一、活动内容:快速跑辅助训练。

二、训练必要:初步让小学生发展和了解速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身体机能,为以后的更高强度,科学,合理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三、训练重点:

1、集合准备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伤肌肉,受伤。

2、小步跑10米*3组。要求:步伐轻快。

3、跨步跑10米*3组。要求:步子大有远度。

4、行进间高抬腿跑10米*3组。要求:步频快。

5、扶强快速高抬腿100次*2组。要求:步频快。

6、起跑线起跑反应6—7次。7、20米或者30米(按学校实际场地进行)快速跑6—7组。

8、放松活动。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放松活动,同学之间互相按摩肌肉,同意绕场慢跑5分钟。

9、归还器材。

10、集合下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八)一、活动内容:篮球基本运球,简单的三大步上篮,组织小比赛了解规则。

二、训练必要:篮球是中国三大球球之一,也是世界具有形象力的三大球之一,在中国篮球运动具有普遍性,在中小学很受欢迎,学生对篮球兴趣大,初步让学生篮球的运动的规则,参与篮球,喜欢上篮球,从而身体也得到锻炼,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训练重点:

1、集合准备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伤肌肉,受伤。

2、球感联系。手指拨球。

3、原地排球练习。

4、分两组比赛运球。

5、投篮练习,分两组比赛投篮,输的受到一定的惩罚。

6、老师示范三大步上篮,学生再亲自带球上篮,老师点评。

7、组织篮球比赛,通过比赛了解篮球基本规则,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球风,球德,从小懂得体育道德风尚。

8、放松运动。绕场围绕慢跑,自己或者揉捏运动后的肌肉。

9、归还器材。

10、集合下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九)一、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养成中长跑的习惯。

二、训练必要:中长跑运动可以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锻炼心肺,发展有氧耐力,锻炼意志的运动,所以我们小学生要了解和参与中长跑运动,速度和耐力共同发展,协调身体,发展身体机能。

三、训练重点:

1、集合准备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伤肌肉,受伤。

2、弓步走10米*3组,尽量拉开步幅。

3、规定时间10分钟的跑,在跑的过程中要步伐轻盈,三步一呼吸,节奏感强,要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坚持跑完规定的时间。

4、放松运动。中长跑运动量大,一定要好好的放松肌肉,两个一组躺在软垫子上互相按摩腿部的肌肉,最后一期绕场慢跑两圈。

5、归还器材。

6、集合下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十)一、活动内容:了解立定跳远,三级跳远技术。

二、训练必要:立定跳远是国家检查学生体质测试的一门项目,在高中三级跳远又分为身体素质立定三级跳远和急性专项立定三级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是高考体育考生身体素质测试必考的项目占总分的百分之十五,急性三级跳远是高考专项测试的必考项目占体育测试总分的百分之四十。而现在小学生由于场地限制仅仅局限于球类运动,缺少跳这方面的运动,学生也不了解跳方面的运动项目,所以老师适当组织适学生进行跳跃训练,了解跳的运动项目,也是为以后有体育特长方面发展的学生做基础,全面发展身体,协调身体。

三、训练重点:

1、集合准备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伤肌肉,受伤。

2、弓步走20米*3组要求重心低,步幅大,拉开韧带。

3、侧身两腿交叉走20米*3组。

4、跨步跳20米*3组,初学者要先学会动作,慢慢在实践中积累正确的动作,要求腾空,有远度。

5、双脚踢臀跑20米*3组。步频快,两支角在跑的过程中踢到臀部。放松跑。

6、立定三级跳(在软垫上调)*6—10次。

7、初步了解和学会三级跳远。

8、放松运动。

9、归还器材。

10、集合下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十一)(一)、活动内容:太极拳动作套路。

(二)、学习必要: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我们学生学会太极拳,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

(三)、训练重点: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十九、左玉女穿梭

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二十、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

十一、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二

十二、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三、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二十四、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小学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十二)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轻松自然地进行自然地形跑。学习内容: 游戏 自然跑 地点: 操场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和学生一起复习贴烧饼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游戏,学生游戏时老师及时提醒要求,巩固 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4、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由指定的学生全权负责。)

二、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深入熟悉游戏规则,知道游戏要求。

3、全组围成一个圆按规则进行游戏。

4、全组分成两组,由指定的同学负责游戏,扩大活动的比例。

5、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正压腿、弓步压腿、坐压腿三种柔韧练习。

三、自主选组、自主练习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按体能分组,3—6人一组;选好组长;纵队排好,组长在前。)组织学生分组。

2、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合理选择场地和速度;合理控制路程;注意跑时纪律;注意呼吸,轻松自然;时间由老师控制。)

3、观看和指导学生进行自然跑。

4、向小组长了解每一组的完成情况。

5、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6、小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选好组长,排好队。

2、认真了解自然地形跑的要求。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然地形跑,体验不同地形的跑步动作。

4、小组长交流自己一小组的跑步情况,管理感受。

5、听口令进行柔韧放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十三)学习目标: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

游戏:大渔网、黄河长江、绕物接力 地点: 操场 第五周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二路纵队行进走。

3、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体验很多人一起合作游戏的方法。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二、黄河长江练反应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找一个速度和自己相近的伙伴、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组织学生分组。

2、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指定各组的名称。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向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作用。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找到位置站好。

2、明确游戏规则、明确自己一队的代号。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起动。

4、认真了解这个游戏对短跑的作用。

三、绕物接力练奔跑

教师活动:

1、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尝试游戏。

3、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小组力量,组织学生比赛。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2、按次序尝试游戏,体验轻松自然的快跑。

3、合理地安排好每个队员的比赛次序,努力争取比赛胜利。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十四)学习目标: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掌握障碍赛跑的方法。学习内容:

1、游戏

2、障碍赛跑 地点: 操场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利用跳绳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柔韧练习。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裂队、并队走。

3、每人一根绳子进行慢跳、交叉跳、绳操和定数跳。

4、听口令进行柔韧练习。

二、尝试练习,体验成功 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取器材,并提出布置场地的要求。

2、组织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尝试过障碍。

3、提示学生调整障碍。

4、组织学生进行障碍游戏,并作好小结。学生活动:

1、按要求取器材,并把场地布置好。

2、分三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在进行尝试练习,选择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调整各个障碍间的距离,为游戏比赛作准备。

4、用自己觉得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比赛。

5、总结自己一小组过障碍跑的情况。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十五)学习目标:

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积极参与表演。

一、快快躲闪,调动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二、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分成男女生两大组进行三次游戏,比出胜负,充分地活动开。

三、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在学生的合作下,讲解示范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及在跳时的跑动动作。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的掌握情况。

3、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并作评价。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三个基本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练习时的跑动路线,知道这三个基本动作主要以缠和绕为主。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一个一个动作练习,相互间要互帮互助,做到一个个过关,特别是女生要带动男生做好动作,在掌握基本动作后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动作,熟练跑动的路线。

3、根据自己一小组的练习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努力表现

出自己的好水平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5)

学习目标:

了解排球的发球的动作要领,在学习中撑握一定的发球技能。地点: 操场 学习时间:

排球:发球 学习步骤:

一、积极准备,充分活动。

二、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步法移动。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慢跑,并进行步法移动。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尝试复习发球动作。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动作概念是击球点的掌握和手臂的挥动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实战运用,总结掌握情况。学生活动:

1、在规定的地点自己体验发球动作,尝试着把球击出。

2、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动作的要点是击球点和手臂的挥动。

3、按要求继续尝试发球动作,进一步体验协调用力的发球。

4、积极参加小组比赛,在实际的比赛中体验发球的重要性。并在比赛中明白只有多锻炼才能把球发到有效的区域内,才能有一定的目标。

5、认真听老师总结,对照总结了解自己的差距。附:

1、贴烧饼游戏简介

除2人外的所有人两人一组前后站立,围成一圈,各组之间有一定间隔,圈子应适当大一点,剩下2人一捉(A)一逃(B),初始时A站圈内,B站圈外

B如果站到任意一组两人的前面,则这组的后面一人变成B(如下:)A-->----> B(当B站到这个位置时,乙变成B的角色继续逃)固定站立甲 | 固定站立甲 固定站立乙 | 固定站立乙 | B---------------B碰到A则双方角色互换

2、大渔网游戏简介:

由五至八位同学一组手牵手围车成一个大圆圈当“大渔网”,“大渔网”可以网“小鱼”,“小鱼”只能在规定的范围里跑。

3、“黄河长江”游戏简介“黄河长江”的经典游戏方法是画两条相距30米的平行线,在两条平行线之内再画两条相距2米相互平行的中线,两队学生开始面对面站在两条中线之后准备,学生左右间隔一步。其中一个队命名为“黄河”,另一队命名为“长江”。游戏开始,如教师喊“长江”,则“长江队’的学生追“黄河队’的学生,“黄河队’的学生则尽快向后转,跑回自己一侧的安全线,如在安全线以前追拍上,就算被抓,暂时退出游戏。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 篇2

一、“成长记录袋”的建立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笔者为学生购买了塑料文件袋和文件隔栏, 并取得班主任的支持, 在教室内开辟“阳光体育驿站”, 专门存放文件袋。每个文件袋都贴有标签, 注明了班级、姓名等基本信息, 并将学生分为四组在文件栏归类保存信息。笔者在期初先向学生说明“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意义, 并通过选举选出了管理“阳光体育驿站”的“站长”。

二、“成长记录袋”的内容

“成长记录袋”采用表格式和描述式相结合的形式, 主要分封面与个人基本信息、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课内外延伸、自我展示和测试成绩参照表等五大类。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 以及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期初与期末的发展过程。在描述时尽可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

(一) 封面

“某某体育成长记录袋”, 除统一注明学生班级、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之外, 其他内容还包括“我的运动口号”和卡通头像, 以体现个性化。封面不求统一, 只要新奇活泼、有创新即可。

(二) 定量评价内容

1.根据四年级 (水平二) 学年主要练习项目, 设计评价表格, 见表1。

2.根据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和其他健康指标, 设计评价表, 见表2。

(三) 描述性评价内容

1. 课堂学习情况记录

参照现行课程标准中五维学习目标, 学生对运动参与的热情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一般采用打等第的方式, 由学生自己在一个项目学习后评价, 见表3。星级从少到多代表一般、较好、很好三个层次, 学生根据评价内容自评, 每个项目的评价需在表格下标注, 笔者以50米跑为例说明。

“主动参与”:能高兴地学习50米跑中摆臂、起跑、途中跑和冲刺等各项练习, 能主动完成各项练习和游戏;此外, 还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掌握技能”:能说出蹲踞式起跑的要领, 知道发令员口令含义, 并能独立完成蹲踞式起跑;能在自己的跑道上快速奔跑并以全速冲过终点线。

“健壮体魄”:通过短跑练习发展下肢力量、手脚配合的协调性以及灵敏性, 能在第一时间快速起动身体并全速快跑一定距离。

“阳光心理”: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同伴互助”:能与同伴一起学习各项技术, 能提醒同伴出现的错误, 同时也接受别人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能与同伴互相发令练习起跑, 并在50米练习时互相加油、互相鼓励。

在“我的优势与不足”一栏中, 学生根据学习情况, 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性评价, 对自身情况进行点评。

2.“阳光体育运动”的记录

根据学校四年级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设置特点, 以及月份的变化而更换;教师评价采用班主任评价, 以打星的方式开展, 且最好是三颗星, 每月一评, 见表4。

(四) 课内外延伸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知识, 关注体育事件, 关注身边发生的事, 从而培养体育兴趣, 在“成长记录袋”中笔者还设计若干板块, 由学生自己收集, 并在每月填写。

1. 体育比赛大事记 (见表5)

2. 成长记忆库 (见表6)

可以记录课堂上或在“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节中以及校外所有与体育有关的, 关于自己的或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3. 健身小常识 (见表7)

要求:每月至少收集一条有关体育与健身方面的小常识。

4. 我的伤病记载

根据生病或受伤情况, 及时记录伤病时间、原因、医治的大概过程和康复情况。

5. 精彩瞬间

以照片的形式, 把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照片贴在这个栏目。为此, 笔者在体育课堂中经常带数码相机, 为学生在游戏、测试、比赛中拍照。

6. 对自己的寄语和对体育课的希望 (每学期一次) 。

(五) 各项测试成绩对照表 (略)

三、“成长记录袋”实施反思

“成长记录袋”最大的特征就是过程化、经常化和程序化, 并用较详实的资料全面记录一个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结合实践, 笔者认为, “成长记录袋”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而且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此外, “成长记录袋”还是课堂延伸的桥梁, 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关注平时, 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当然, 笔者也发现“成长记录袋”实施仍面临一些困难,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成长记录袋”的管理困难大

“成长记录袋”的优点毋庸置疑, 但是对一个班级近50名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进行管理面临很多挑战。何时评价?何时记录?评价的频率为多少适宜?这些都是“成长记录袋”的管理难题。体育课堂的时间非常宝贵, 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展评价确实不易。笔者每节课都会带文件夹, 里面有学生名单和考核内容, 上课发现问题时会及时作标记, 在下课前集队时统一评价。“成长记录袋”的填写在教室进行, 一般固定周评和月评时间, 由小“站长”负责。笔者采用“捆绑式评价”, 对四个小组的记录情况进行考核, 大力培养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依托学生管理学生,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教师不定期检查和各项激励机制, 尽可能规范“成长记录袋”的记录。

(二) “成长记录袋”考验教师和学生的耐心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 “成长记录袋”一开始受到学生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尤其是评价内容有很多是开放的, 需要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描述, 四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 有部分学生不及时填写, 马虎应付。教师在操作时也会感到倦怠, 形成进退两难的境况。为避免“成长记录袋”成为“鸡肋”, 笔者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态, 把做好“成长记录袋”作为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工作, 并激励自己要耐心, 按照计划坚持到底。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 笔者不断变化评价的内容, 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比赛, 为学生评价提供素材;并在日常的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时经常和学生一起运动, 养成用相机捕捉学生常态活动的习惯。此外, 在班主任的支持下, 笔者还尽可能帮助学生填写好“成长记录袋”,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让学生和家长都认可其价值。

(三) “成长记录袋”如何在学生评价中发挥核心作用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 篇3

一、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才会使用课外阅读记录卡,体验到阅读的独特乐趣。阅读记录卡图文并茂,富有童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要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和学情,启发学生设计具有层次化、个性化的课外阅读记录卡。

例如,Panda这篇课外阅读材料中描写了熊猫的外形特点,以及人们对于熊猫的不同称谓。首先让学生了解熊猫与熊、猫之间外形和习性的异同,激发学生对于熊猫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根据材料内容特点自主设计记录卡的形式。有的学生将文中熊猫的特点摘录下来,如fat body、short tail、cat’s face等;有的学生则集中记下文中新词如scientist、world、protect等;还有的学生在记录卡上画上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做成了类似手抄报的形式。记录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

二、家校协同,确保学生阅读的实效

阅读记录卡的使用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培养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有效地记录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成长历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协同配合。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在实施英语课外阅读记录卡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当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当孩子们在阅读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英语课外阅读记录卡才算真正成为学生在书海中遨游的助力器。

除了在班上展开定期评价,如评选“每周一星”“诵读能手”“记录卡达人”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获取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和记录卡的使用进度。如在以“animal”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中,笔者组织开展亲子游戏,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在记录卡上贴上动物的头像。在游戏中,家长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孩子说出对应动物的英文名称以及特点;让孩子根据记录卡简单复述阅读材料的内容,或者从记录卡上选择简单的单词检查孩子的记忆效果等。通过家校协同,确保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以及阅读记录卡的使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以点带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记录卡的使用,并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记载,应当通过多种举措,帮助学生从记录卡上汲取到更多的阅读营养,切实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通过及时反馈、认真检查,发掘学生在使用阅读记录卡中的亮点,组织各种活动,以点带面,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比如组织开展图书银行、图书漂流瓶等活动,加强图书流通;还可以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如课外阅读故事会、课外阅读大讲坛、课外阅读辩论会等。引导学生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阅读记录卡,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在热烈的气氛中推动课外阅读掀起新高潮。

教师要着力拓展课外阅读记录卡的运用方法,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举办个人秀活动,让学生带着记录卡到讲台前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一个笑话,唱一首英文歌曲,甚至可以在彼此交流记录卡的基础上编排、表演短剧。例如,在学生阅读了At a birthday party这一阅读材料后,笔者鼓励学生为即将过生日的同学组织一场party,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也让课外阅读的独特魅力在欢乐的氛围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四、读思结合,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的差异,在使用阅读记录卡的时候也会有效果上的差距。教师要正视这种客观差距,并将其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建立定期的“分享”制度,指导学生在撰写阅读记录卡时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想记录下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和集体讨论,分享个体的阅读思考成果。学生在展示自己的阅读思维成果时,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引导,发掘学生的个性化亮点,让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独特见解,从而促进读思结合,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学英语课外阅读100篇》时,其中Coffee problem、Little Deer and his father以及A telemarketer等阅读材料中,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全面理解。笔者引导学生在记录卡上写上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沙龙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阅读记录卡,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质疑和释疑。笔者在一旁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形成集体智慧,为他们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学习、掌握、操练和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打牢基础。

体育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4

教研主题:提高教师设计体育课和教育活动能力

教研目标:帮助教师理顺体育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活动内容:如何上好体育课及体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 参加人:蒙氏园全体早班教师 活动过程:

一、对年轻教师如何上好体育课及体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进行培训和研讨,提出体育课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突出幼儿在体育课的主体和地位。

在任何一种教学活动中,幼儿都是活动参与的主体。体育课的教育过程主要是幼儿通过自身从事各项身体动作的练习来发展各种动作技能。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把幼儿身体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这一根本目标作为每节体育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我平时观察到班上幼儿平衡力发展不协调,就可以玩“过独木桥”,“过浮桥”等活动,加强幼儿对平衡力的锻炼。第二,在体育课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身体练习的机会和条件,保证幼儿运动的时间要充分,次数要恰当,教师讲解、示范应简明,避免过多的排队,克服因体育器材少,活动内容贫乏或分组太少而导致等待时间过长的毛病。2.在体育课中有目的地增强幼儿运动的密度

幼儿运动的密度是指幼儿参与实际运动的时间与总课时的百分比,据研究资料显示,幼儿在体育课中合理的运动密度要求是:大班: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中班: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根据这个要求,增加幼儿运动的密度:

(一)持教师精讲、幼儿多练的教育原则

体育课中如果是上新的内容,教师要先详细示范讲解一到三次,紧接着马上安排幼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观察了解幼儿的练习情况,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及时纠正。如果是复习的内容,教师要减少讲课,有针对性地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做重点讲解示范一次,并让个别幼儿示范,以使幼儿纠正,讲解示范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进行,对于小班的幼儿,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于大班的幼儿,讲解可以多一些。

(二)灵活地运用个人、小组、集体等组织形式有效地增加幼儿的运动密度。

在一节体育课中,灵活开展集体、小组、个人等组织形式,能让幼儿充分练习,充分运动,达到恰当的运动量。例如:在教师传授新动作、新技能,介绍新的游戏时,必须采用集体教学形式。幼儿练习时,应设法增加幼儿练习的时间和次数。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实际和器材数量等因素,合理选择以下练习的形式:

1、个人分散练习,2、分组练习,3、集体集中练习,4、多人合作练习。3.精心设计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体育课中有准备运动、队列队形练习、基本动作练习、游戏、放松运动等环节。教师在设计各个环节的时候,应考虑各环节需多长时间,重点、难点在哪里,应示范多少次,什么时候示范,需多长时间等。体育课各个环节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前面的环节应是后面环节的铺垫。幼儿进行游戏时,要有教师专门辅导和保护。在游戏结束时重点做好身体的放松运动,此外,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保证体育课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如:画好场地、准备好头饰、活动器材等,在开展游戏活动前检查器材数量、安全。4.调动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有趣味的适合幼儿水平的体育活动,能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采用以下方法:(1)以游戏为主。

例如:当幼儿做游戏“小白兔拔萝卜”时,我让幼儿扮成小白兔、跳过障碍物、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去帮妈妈拔萝卜回家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

(2)运用有趣味的道具和器材。

如:给每组幼儿贴上数字代号卡、12个幼儿组成的山洞、小路,尽量使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3)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4)活动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5)借助音乐、唱节奏鲜明、感染力强、幼儿喜欢的音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总之,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有效地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协调,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二、对教师在组织阳光体育游戏当中,小班、中班、大班在跑、跳、投、钻、爬等体育活动中的不同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便于年轻教师上好体育课和更好的组织和实施体育游戏。走步

幼儿园活动常见的走步形态有自然走步、前脚掌走、脚跟走、轻轻走、高抬腿走、后踢走、蹲着走、后退走、变化手臂动作的走、拍响走、击响走、持物走、协同走。

(一)各年龄班走步动作活动内容

小班走步活动内容: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在指定范围内散开;一个跟着一个走;跨过小障碍走;拉或推着小物体走。中班走步活动内容:听信号有节奏地走;听信号变换速度、方向走;高举手臂走;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短途“远足”等。

大班走步活动内容:一对、一对整齐走;“高人走,矮人走”;迈大步走、上下坡走、倒退走;拉或推重物走等。

(二)幼儿园走步活动方法

1.配乐走步:根据走步动作特点选用乐曲;(排队齐步——进行曲;模仿走步——根据形态动作特征选曲)2.击响走步:击手或击物、脚踏地或物击地出响; 3.儿歌走步; 4.变换队形走步; 5.散步或游览。跑步

幼儿园活动常见的跑步形态有:自然跑;圆圈跑;往返跑;弯腰半蹲跑;后踢小腿跑; 后退跑;持物跑;接力赛跑;协同跑;模仿跑。

(一)各年龄班幼儿跑步活动内容

小班跑步活动内容:沿场地周围跑;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圆圈跑;走跑交替100米;指定范围内四散跑;绕障碍跑等。

中班跑步活动内容:一路纵队跑;跑动中听信号做规定动作;快速跑动10~20米;曲线跑;走跑交替200~300米;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窄道跑、接力跑。

大班跑步活动内容:听信号变速或变向跑;跑动中听信号做规定动作;快速跑20~30米;走跑交替200~300米;四散追逐跑,躲闪跑。

(二)幼儿园跑步活动方法

1.榜样示范法:由教师或动作较好的幼儿作示范;观看运动员的规范动作

2.体育游戏法:根据年龄特征,运用竞赛性的或非竞赛性的跑步游戏 3.语言指导法:讲解使用的语言符合幼儿知识经验及 理解能力

跳跃

幼儿园活动常见的跳跃形态有:原地双脚向上跳;立定跳远;双脚连续向前跳;双脚向上跳;双脚连续向侧跳;水平或垂直跨跳过障碍;助跑跳远;单脚连续向前跳;跳山羊;连续蹲撑跳;连续跪撑跳;跪跳进;跪跳下;支撑侧向蹲腾越;跳绳;夹包;协同跳。

(一)各年龄班幼儿跳跃能力发展与活动内容

3岁:能掌握双脚起跳,多用腿部蹬伸起跳,力量弱,速度慢,起跳步幅小,不会摆臂助跳,落地较重,易失去平衡。能掌握不同方向的双脚跳和跨跳,能学会单脚连续跳,单比较困难,稳定性差,对远度和高度部关心。

小班跳跃活动内容:双脚原地向上跳;双脚向前行进跳;离地15~25厘米从高处向下跳;跨越水平障碍等。

4~5岁跳跃能力发展很快,动作日趋合理,丰富,跳跃的远度、高度和连续跳的持续实践增加很多。跳跃活动中相应的心理素质发展很快。

中班跳跃活动内容:原地纵跳触物(距指尖15~25厘米);立定跳跃(大于30厘米);双脚向前行进跳;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离地25~30厘米向下跳;夹沙包跳;单脚直线连续跳;助跑跳过大于40厘米的平行线。大班跳跃活动内容:原地纵跳触物(距指尖20~25厘米);立定跳远大于40厘米;双脚向前行进跳;离地30~35向下跳;夹沙包跳;单脚折线连续跳;助跑跳大于50厘米平行线;垂直跨跳30~40厘米;变换方向跳、转身跳跃;跳绳、跳皮筋、跳蹦床;跳箱、跳木马等。

(二)幼儿园跳跃活动方法

1.模仿法:由教师或动作较好的幼儿作示范;模拟所见到的其他事物的运动。

2.条件法:按规定条件练习动作,注意“条件物”能激起幼儿兴趣,难度适宜。

3.配乐练习法:做连续性跳跃时配乐或用儿歌激发兴趣,发展动作节奏。

4.创新法:鼓励幼儿在自由跳跃中探索新的跳跃动作。

四、投掷和滚接皮球球 小班:互相滚接大皮球;学拍皮球

中班:互相滚接皮球;自抛自接高低球;肩上挥臂投物;左右手拍球 大班:两人相距2~4米抛接大皮球;肩上挥臂投远、投准;原地变换形式拍球;边走边跑边拍平衡

小班:在宽25cm以内的平行线内走。在15~20cm的斜坡上下走。中班:宽20~15cm的平行线内走。高20~30cm、宽20~15cm平衡木上走。原地转圈1~3周。大班:有间隔物体上走。高30~40cm、宽20~15cm的平衡木上走。

两臂侧平举单脚站立5~10秒。钻爬

小班:钻过直径70cm的障碍物。

手膝着地爬。小型攀登器上上下爬。中班:钻过直径60cm的圈或拱门。

手脚着地爬。

在大中型攀登器上上下爬。大班:迅速连续钻过障碍物中的狭小空间。

探索各种俯身爬。探索各种侧身或仰面爬。探索不同的上下爬。

三、对体育课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老师的发言

刘牧:示范时,要让孩子在旁边坐好,老师师范,然后幼儿分组进行活动,这样避免了幼儿相互的碰撞。

候青:体育课前教师必须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幼儿安全。

孙丽:做体育活动之前,先要和幼儿讲好要求,在活动中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王芸:体育课前要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子是否得当,避免幼儿因为服饰和鞋子不合理造成的滑倒和摔伤。

程紫雅:在体育课时,要多注意常规的培养,各种练习要有序进行,避免幼儿因拥挤和碰撞造成伤害

补充:

1、体育活动时候教师要时刻眼睛不离开幼儿,三个老师都要负起责任来。

2、通过家长会、班级博客等形式,提前做好家长工作,幼儿体育游戏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请家长多多理解和支持。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 篇5

一、活动宗旨:为了丰富广大教职员工的业余生活,锻炼身心,加强凝聚力,发挥战力,学校工会决定在新年来临之际,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比赛。

二、活动内容:

l,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

三、活动时间: 2011 年 11月 16日下午

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五、活动形式:单淘汰

六、活动规则:

(一)乒乓球比赛地点:学校操场(七局四胜,每局为 11分制)。

(二)羽毛球比赛地点:学校羽毛球场(单局淘汰,每局为 21分制)。

备注:(l)赛前先进行抽签分组。(2)两组捉对比赛,各组赢者晋级。(3)晋级者进入决赛循环赛分出1.2.3.名。

七、活动裁判:体育组。

八、奖励方法:

1.凡参与者都予以奖励纪念品。

2.获得名次者按3、2、1分别给予跳绳、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奖励。

九、附参赛名单、获奖名单

(一)分组名单

乒乓球分组名单:姚拴勤 张成刚 王 飞

张天保 王新彬 孙小强

羽毛球分组名单:周志强 刘宏宾 孙亚斌

张宝云 杨宝蛮 姚永杰

(二)获奖名单

乒乓球:第一名 姚拴勤 第二名 王 飞 第三名 张天宝 羽毛球:第一名 周志强 第二名 刘宏宾 第三名 姚永杰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篇6

活动资料写字练习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认真的书写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导入新课,板书:认真写钢笔字

二、指导书写

1、师:我们已经是四年级学生了,我们要学习用钢笔写字。用钢笔写字的握笔姿势与用铅笔一样,我们完全能够很好地掌握。

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使用钢笔的握笔姿势。

3、注意事项:

(1)用钢笔写字时要把笔套套在笔的另一端,不能使笔套和笔身分开。

(2)用钢笔写字时眼睛和练习本的距离要持续在一尺左右,身体和桌沿的距离要持续一拳,握笔点与笔尖的距离要持续一寸左右。

4、指导练习

三、书写练习

1、指导观察学生写钢笔字的样张。

2、讨论交流:

(1)要看清字的大小,在田字格或方格中写钢笔字,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大小适中。

(2)字要写在方格中间,做到字的重心落在格子中心,不能偏向某一侧。

(3)注意一笔一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3、书写练习

4、指导学生如何洗笔、吸墨水、擦笔端、套笔帽、拧紧墨水瓶盖。

四、总结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记录 篇7

1.1 民族传统体育

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各民族于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色、反应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宗教信仰和心理状态的易于普及的具有健身、娱乐、竞技功效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1.2 课外体育活动

王英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程教学以外的有计划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发学生体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以及校内外各种体育组织形式。

2 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研究

在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兴趣组和学校代表队训练、校内外运动竞赛等形式。国家要求学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但由于目前学校普遍存在升学第一的观念,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往往被各种文化课程辅导所挤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很难保证,相关的器材、场地与组织安排就更无从谈起,所以使得学生体质下降,常见病发生率增加。

杨哉《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一文中提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以下一些困难:(1)学校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一时的检查。(2)项目枯燥,学生运动兴趣不浓。(3)场地器材少。(4)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不严格。

白雪、令狐昌琴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文中提到没有专职的教师指导是影响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其次他们建议学校应该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加强宣传与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活动的开展。

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于秀、刘玫瑾、王小宁所著的《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一文中,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是参加的强度与时间不足,14%的从来不参加体育活动,7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我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他们最后提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广泛开展活动,把增强青少年儿童体魄放在教育、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使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得到保证,另外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建设,并且要把学科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互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学生与家长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 课外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研究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88年以前,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研究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并未有明确主旨,而是借重体育教学方法这一术语,对教学模式展开研究。1988年,刘绍曾撰文全面介绍了十几种体育教学法,其教学方法用词含义与教学模式基本相同。

第二个阶段是1989-1996年,主要侧重于对体育教学模式概念、构造和原理等进行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研究理论混乱,实验方法也种类繁多。

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至今,是广泛开展阶段。这段时间内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方法论层次。提出体育教学实验应致力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生成,系统分析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构造及分类等,实验研究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梁兵的《县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可行性研究》一文中,通过试验验证俱乐部模式在县城高中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是否可行,从其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体育运动兴趣四方面的影响上,根据学生生理指标运动能力、精神症状自评量表、马氏量表、体育运动兴趣量表在实验前后的测量结果的对照比较,发现两者对学生的作用除了肺活量体重指数、50米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外,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课外体育活动采用俱乐部模式优于传统的班级体育锻炼模式。因此,在县城高中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俱乐部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张平在《构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科学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提到建立科学的体系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法体系以及课外活动的评价与管理体系等内容。

邵伟德、尚志强在《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一文中提出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规范化不够,其次是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种类研究、创新研究科学化、规范化不强,种类多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和范围,再次是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选用策略研究不多,体育教学模式的繁荣景象,基层体育教师感到迷茫,最后是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甚少,在未来发展趋势中他们提到今后的体育教学模式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重视体现学生主体性方面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将会引起关注,(2)重视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研究会得到关注,(3)体育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高层次研究将受到关注。

4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的相关研究

孟峰年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互动发展研究》一文中谈到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因素有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缺陷,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旧模式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薄弱,师资、体育器材的缺乏。然后提出了几个对策,(1)转变观念,树立“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意识;(2)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整合,改造与创新相结合;(3)加强教材建设力度;(4)营造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文化氛围;(5)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6)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科研基地。

李江平在《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实施和加强素质教育,要基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项目本身的各种有利条件,通过运用活动过程中的特定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价值和整体素质,从而弘扬民族文化,陶冶高尚情操,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蔡仲林等认为,武术必修课课程教学应向“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应用”方向改革,武术自古至今,一直很受到重视,但是由于“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以及武术自身缺乏科学研究和有效措施,使得学校武术发展一直处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当今师资和教材是困扰学校武术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学校武术课程改革应该抓住明确“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选编的科学性。

5 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研究

参加体育锻炼明显改善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提高它们参与工作的能力,这个问题已不言而喻,如体育锻炼提高了人体心肺功能,改善了心血管系统,对人体肌纤维有促进作用等等,这些方面早有学者做过详细的论证,下面主要针对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影响进行综述。

卞文琰通过实验,在《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谈到,民间体育锻炼组被试在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自责倾向六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及其它因子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试验后对照组被试除了冲动因子得分外,其它所有因子得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但只有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她认为民间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它的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深受学生喜欢,因而学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发泄口,可以将各种心理矛盾引发的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陈建国、任燕在《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应用民间体育中的跳绳、跳皮筋、拔河、踢毽子等作为教材,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心境状态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与改善,心境状态在紧张、愤怒、疲劳、慌乱等五个消极心境分量表上的得分皆低于对照组被试的得分,而在精力和自尊感两个积极心境分量表上的得分皆高于对照组,说明民间体育锻炼改善了心境状态。

目前已经进行的研究多为验证性研究,得出体育锻炼的健康情绪效应,但有关效益的心理机制研究很少,同时也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锻炼都能带来积极的心理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锻炼对青少年适用,研究不同的锻炼模式最可能扩大、带来身体的最佳心理效果。体育活动既是身心活动,也是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而且对人的社会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参与体育活动时,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在这种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同时这种行为也会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6 结语

通过查阅民族传统体育、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身心健康等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教材教法及课程开发的研究数量较多,但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践操作较薄弱,尤其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数更少;(2)体育教学模式种类繁多,但概念模糊,操作性不强,许多教学模式企图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所有的教学目标,而结果却只实现了技能目标;(3)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研究多是关于开展现状的探讨,对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模式研究甚少;(4)许多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改善了中小学生身心理健康,但是相关何种项目、多大运动强度、坚持多长时间等合理科学的操作模式还不多见。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不断去传承,使之发扬光大,为国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尤其是青年一代。面对中小学生身心素质不断下滑的局势,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使命。然而,单靠一周两节体育课是不可能完成此重任的,只有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形成完善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并且结合合理的教材与科学的教法,使广大中小学生能自觉且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在倡导“健康第一”、“终生教育”为主题的教育背景下,注重全面性、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新时期体育教改的方向,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健康观”立足于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四位一体,同时扩大教育的目标,把教育的支撑点着力于“终生教育”,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受许多因素限制,其中有教材、教师及教法的原因,同时也有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视,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提出要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优势,并不断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等因素相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之路。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芳兵.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许启洪.试论学校武术的现状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3).

[3]李厚芝,蔡仲林.我国武术教学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8(4).

[4]张平.构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科学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5]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杨安花.武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1(1).

[7]王超英,沈建华.对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4).

[8]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于秀,刘玫瑾,王小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0(3).

[9]王正树,佟贵锋,金若中.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改进方法 篇8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课外体育活动相对于课堂体育教学而言,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它的特点也体现了它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优势,具体有:(1)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在合理的前提下可根据活动需要灵活选择;(2)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没有太多局限性,且贴近社会、生活与自然,体现出综合化和多元化的特点;(3)课外体育活动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表现机会、创造机会更多,活动范围广泛,给学生以个性发展空间更大,利于吸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特点,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合理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教育中能发挥很大作用:

1.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由于体育课堂受教材、课堂时间、教学时数、活动范围和集体授课制的制约,有一定局限性。课外体育活动可以给予弥补和延伸,将课堂教学内容加以扩展、完善,增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完成课上完不成的任务。同时,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和运动技能,需要课外的练习才能巩固提高,课上所学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也需课后应用、实践才能消化吸收。课外体育活动是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可以完善体育教育机制,保证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2.课外体育活动在美育、德育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体育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功能,体育活动又有潜移默化的陶冶人的道德情操的作用。加之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都是集体活动,与集体荣誉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富有朝气、团结奋进的良好校风。学生们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对体育的审美和鉴别能力,懂得对待体育内容有选择的接受,加上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安排家长们的参与、合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体育道德素养,可以保证学生在校内外体育大环境中的健康成长。

3.课外体育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课外体育活动因其自身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所以涉及面广泛,比体育课堂教学要自由得多,极利于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增长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另外,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活动居多,大量增加了学生的体育体验,解决了课堂上体育体验有限的问题。各种形式的活动,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体育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体验成功感,增强学生体育表现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体育锻炼的真谛。

三、课外体育活动遵循的理念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育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进体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之所以在课改后仍存在很大问题,除了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外,还有没有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开展活动等原因。《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活动发展方向。

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现存问题和发展需要,笔者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应遵循《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个性发展;(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重视体育运动能力实践;(5)弘扬民族体育;(6)理解多元文化。

另外,《体育课程标准》中对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师也有新的要求。由于课外体育活动涉及面宽、灵活性强,因此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严峻的考验。教师要卓有成效地组织好各种规模的体育运动会,安排好单个项目比赛、课外训练等,并在组织中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竞技欲望,并注意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此外,教师还应有效、合理地安排学生们训练内容,并使学生体育锻炼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对学习各种项目技巧产生兴趣;通过体育理论教育,使学生了解和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教师还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谈古论今,开阔学生体育文化视野,介绍体育学科发展的新成果;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等。

上一篇:小学生双语阅读下一篇:宣传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