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

2024-11-29

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精选5篇)

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 篇1

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

企业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要素,是衡量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标准,例如:企业设施、资本、人员、经济规模等。而软实力是整合和使用硬实力的能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是最终实现企业运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能力。

企业软实力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文化。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必定是个生生不息的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海中必然能够获得一席之地。虽然这样的企业不一定能够基业长青,但是必定能够拥有比其他企业更多的持续经营的基因。http:///

企业文化这种东西有点虚无缥缈,它不是贴上墙上的宣传标语,而是承载在企业运营、人员中的一种无形的力。正是这种力,使得企业的人员能够凝聚在一起,产品流、信息流能够顺畅的运转。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软实力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这中间最重要的包括四个:企业家、自主创新、市场营销以及管理。

1、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的首脑,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人。现在商界鼓吹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将商业模式真正自由运转起来的企业家。互联网B2C公司并不少见,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都很雷同,但是最后成功的也只有卓越、当当、凡客等。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企业家。如果没有张瑞敏,海尔能够发展成现在这样吗?如果没有柳传志,联想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吗?亦如任正非之于华为,马化腾之于腾讯,GE也是在杰克韦尔奇手上,才实现了真正的腾飞。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老板文化。企业家是企业的缔造者,是企业的规划师。虽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与企业家思想相背离的地方,但是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企业家价值观的体现。企业家自身的才华、能力、坚毅的品质、包容的胸怀,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http://bd.28yj.com/

诚然,不可能每个企业家都是完美的,真正强大的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创业团队。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拥有互补的能力,有人善财务,有人善营销,有人善沟通。只有团队才能将企业家的效力发挥到最大。因此,除了企业家本人之外,企业家团队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优势互补、又具备统一价值观的团队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http:///

2、自主创新

每个企业都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的、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能力。比如加工型的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像南车这样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竞争能力;对于麦当劳、如家这样的连锁服务机构,完备的连锁模式、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是其最重要的竞争力。

但是竞争力如果不加以创新,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超越。德鲁克说过,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两件事是管理与创新。唯有不断的超越自我,超越竞争对手,才能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柯达在数码照相领

域的失利正是源自其不愿放弃其感光领域优势,摩托罗拉也正是在手机领域的踯躅不前从而将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了诺基亚,而3M则是因为其对创新的执着追求而一直立于世界500强之林。

因此,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软实力在于其在关键领域是否拥有领先地位,是否处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自我超越中。

3、市场营销

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收益是最大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整个价值链也构成了一条微笑曲线。处于价值链前端的是创新,中部的是生产制造,末端的是市场营销。

酒香也怕巷子深。物质的丰富,促使现代市场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能够把握住市场终端,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才能够脱颖而出。如何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如何不断的与消费者建立并维持紧密的联系,不断的为企业的品牌资产增砖添瓦,是企业获得竞争地位的要点所在。可口可乐除了拥有独一无二的配方之外,更是将市场营销应用到极致,从瓶子到广告到终端,每个环节都给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从而使得可口可乐在激烈的饮品市场中始终处于霸主地位。市场营销无疑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4、管理水平

仍然回到德鲁克说过的那句话,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两件事是管理与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因,而管理则是让企业在现有的竞争市场保持不败的法宝。当一个企业拥有了技术,拥有了市场,占据了微笑曲线的两端,仍然需要管理。管理是创新和市场重要的载体,是微笑曲线的稳固剂和催化剂。没有管理,微笑曲线就会扭曲,创新和市场也许会将企业带向错误的方向。

管理包括很多方面,从战略到流程,从宏观到微观,将企业的价值链串联起来,生生不息的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生机。丰田的成功正是基于其精益的管理理念,而摩托罗拉和GE的成就很大部分源于一个叫做六西格玛的管理工具。管理能够让企业更加高效的运转,但是空洞的管理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将管理与创新、与市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市场是母,创新是本,管理是催化剂,企业家是根源,四个方面都承载着企业文化的基因,又都影响着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有在这四个方面拥有了独特的优势,才能说具备了企业软实力,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生不息、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 篇2

一、充分认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班组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从理论上讲,安全文化的发展可有力地促进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的优劣又影响着安全文化的普及。从管理重点来看,企业班组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搞好安全生产,这也是班组安全文化的宗旨。建设好班组安全文化,不仅能完善制度文化建设,而且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每位员工的热情和奋斗目标引入到班组建设中来,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班组安全精神文化。

班组精神就是新的理念,理念应突出着重培养班组安全第一的意识,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使“安全管理为大家,安全管理靠大家”的思想深入人心。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班组长要因势利导、善于总结,结合实际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同时,要给员工以人文关怀,带着感情抓安全宣传,如:在班组设立“亲情照片”“亲情嘱语”,在学习室悬挂班组每个员工的全家福照片、安全誓言等,这样就有力地树立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理念,牢固构筑起班组安全思想防线。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班组亲情漫画展”“安全亲情一封信”“安全摄影书画作品展”等,让班组员工在娱乐中,明白安全是职工的根本利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就没有发展。

三、建设班组制度文化。

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用精细管理强化班组建设。车间、工区负责人要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创造条件、出谋划策,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从组织上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将安全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严格落实兑现班组长的待遇,增强班组长抓好安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建立班组安全现场评议制度,班组长带领员工分析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完善措施,班后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四、提高班组队伍素质。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最根本保障,必须牢牢把握人这个根本,以提高班组员工安全素质为保障,保证安全工作有根有底。培养班组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此,要加大对班组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技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名员工,从而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安全管理人人参与,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安全隐患。

五、创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关注企业的软实力 篇3

受人尊重的公司能吸引人才、客户、商机,并且拥有可以改变和影响其运营环境的回旋余地。经过多年对全球企业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那些受人尊重的公司并不是仅靠财务实力、结构定位、企业规模等硬实力赢得尊重的,而是在诸如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等软实力上不懈努力使然。受人尊重能加强企业的领先地位,进而建立良性循环,这正是软实力的价值所在。

公司赢得尊重有各种原因,并且不容易被其他企业复制。人们对于通用电气的尊重来自于其管理流程,而苹果公司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有不断创新的产品而受人追捧。企业赢得尊重需要关注四个主要方面,许多全球领先企业的战略都涵盖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他们不会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突出各自鲜明特点。每家企业都需要培养自己独特的优势组合,模仿是不能奏效的。

首先是在管理手段和领导力上创新。宝洁在业界被视为“人才工厂”,企业的声誉吸引了最优秀人才,企业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并且为那些寻求新机会的离任员工建立“校友”人脉网络。中国等新兴市场受持续增长的推动,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于一些中国企业来说,应该抓住机遇以确定如何成为人才培养和领导力创新方面的领头羊。

其次是维持与消费者的关系和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有的优秀企业已与客户之间建立信任,他们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消费者利益的拥护者,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或者高品质服务。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时机,进一步巩固目前的客户关系,清晰地表达向客户承诺的意愿。成功的核心是员工应该知道如何处理棘手问题,比如,由于出发点不同,注重短期收益或注重建立企业信誉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方案选择时的明确性、员工培训的系统性以及绩效目标和服务流程的落实。

第三是加强业务和技术的创新。能独辟蹊径,将创新转变成现实是建立声誉的有效途径。中国企业应该把握住机会,并确定业务的优先次序,从而成为某些产品的创新者,满足客户需求和财务目标。目前可以把握的机会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行业制约因素以及自身实力,发展客户关系并提供产品服务。

最后是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环境各不相同,对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了解背景环境以及实施多样化的举措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只要实施得当,这将比公共关系和慈善活动更加有效。

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 篇4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孕育滋养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竞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五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尚仁重德、知礼好学、诚信守正、宽厚孝义、扶危济困的情操品格,深深地滋润着神州大地上的众生,流淌在血脉里,熔铸在精神世界之中。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文化承担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思想育人、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心灵明灯,能够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文化高峰,儒、法、道、墨、兵、阴阳、纵横、杂、名、医、农百家争鸣,“稷下学宫”辩学策论昌盛,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孙子、荀子、管子、孟子等思想先哲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诸子百家思想体系,开创了影响深远、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繁荣盛景,丰富深邃的思想之光历经几千年岁月时空一直影响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孕育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思想、行为规范、社会理想、美学品格、辩证思维等,构成了光耀千秋的不朽文化思想经典,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品格和气魄,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历经磨难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支柱,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根基。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人们普遍认同、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原则,广泛渗入到民族血脉、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发展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血脉灵魂,是决定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机系统,涵盖了包括思想、精神、价值、理念、信仰、思维、美学、艺术、技术等众多文化形态的社会文化领域,而核心价值观就深藏、凝结、广泛渗透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之中,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和主导引领作用。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认同;一种文化的自信自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和前途命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影响力持久深入广泛,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优势,包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巨大的精神活力、崇高的道德人格、辩证的科学思维、形神兼备的审美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融汇成为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人格文化传统,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深入人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色、信仰支柱、精神追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血脉灵魂。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里和价值追求当中,历来就有崇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具有文以载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具有家国天下的博大文化情怀。“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等思想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内在的特质秉性与文化标识,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行为方式和家国情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基因。

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使命和担当意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编订《六经》,儒家典籍得以传承。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忧国为民的思想情操,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正是中华民族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在近代,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奋力呐喊,警醒国人,用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民族崛起、振兴中华的思想意识,让民主科学的思想萌发并不断光大,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运动。

在现当代,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大变革、大思潮、大激荡中,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与肩负的时代责任,一直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自觉的把握和坚定的实践。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为丰厚滋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传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高屋建瓴、独树一帜的文明品格,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深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之中,充分体现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之中,全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之中,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如果抛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就等于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命脉,我国文化软实力就会患上“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审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维方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启迪,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文化精神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二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40年来,我们党立足国情农情,尊重基层实践创造,领导亿万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 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体制机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夯实党的农村政策基石。二是废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实行村民自治,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三是废除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让市场在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四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活力持续增强。五是允许农民外出务工,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开启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六是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终结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国家与农民关系实现由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七是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八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农村改革率先发力并不断突破,不仅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包字进城”还推动了城市工业改革,为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增进了信心。

4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跃上新水平。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肉蛋菜果茶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较好地解决了历朝历代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农业发展方式深刻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成为历史。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超过300万,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至31.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农村贫困人口由当年的7.7亿减少到目前不到3000万,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 篇章。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并与城市逐步并轨,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不断加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保证了国家大规模城镇化、快速工业化对农产品和劳动力的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40年农村改革,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我们始终坚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守改革底线,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主动权。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从土地制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一步步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推进、扩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历史主动性,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大国小农”国情和农村发展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和基层探索,不断创新“三农”理论、制度和政策。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所有经验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在于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正确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好土地和农民问题,为农村改革掌舵引航、指引方向。

40年后改革再出发,新一轮农村改革将持续为实施乡村战略提供动力、增添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我们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紧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研究构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抓住“人、地、钱”关键环节,打通要素城乡双向流动通道,推动城乡间要素平等交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40年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激励昭示着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宏伟事业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华章。

【思想宣传范文】三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动力。5年多来,我们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既积极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这一总目标,我们党大力推进各个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强大制度创新动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如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民生领域短板突出等。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受到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牢牢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复杂环境背景下推进的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具有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突出特征。它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修修补补,而是更加注重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协同配合,更加强调各项制度举措的系统集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对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作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统筹安排。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不断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又对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改革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并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固定下来,引领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制度创新未有穷期。5年多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丰硕的制度创新成果,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实践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立足实际,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出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坚持每年向党中央和总书记书面述职等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举措;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党的组织机构,通过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通过将部分行政事务调整归并到党的职能部门以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着力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5年多来,党的建设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巩固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以改革的方法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各方面制度日益完善并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大地,是产生于中国社会、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具体制度。各方面制度的有机结合并不断发展,共同搭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大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既积极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使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5年多来,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4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5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4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1900多个改革方案。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各项制度。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政治保障。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扶贫等方面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5年是极不平凡的5年。我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积极稳妥推进其他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促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展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光明前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思想宣传范文】四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改革理论和政策上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里程碑。5年多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里程碑。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在改革理论和政策上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顶层设计。5年多来,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总结前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在经济理论上取得新突破,为深化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理论观点。围绕这一理论突破,大刀阔斧削减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目前,97%的商品已实现市场调节价格。又如,《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带来国企改革方面的新突破。5年多来,国企改革有序推进;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再如,《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杠杆,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等问题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决定》围绕如何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作出全面部署。5年多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大力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力度之大、改革推进之平稳顺利是少有的。5年多来,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领域基本上实行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其好处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不用操心经费来源,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文化创造;其弊端是缺乏竞争机制,难以最大程度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决定》提出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并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5年多来,我们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践证明,《决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突破符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新局面。

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决定》不仅对教育、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而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建设领域。5年多来,在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通过设立PPP项目库、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投资进入社会建设领域,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做好这些事情,必须在全社会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体制。《决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部署,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5年多来,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四梁八柱性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形成。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还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决定》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5年多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益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得益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把上述六个方面改革全面落实到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是一项极其复杂、难度很大的巨型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又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从改革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从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到面上推广,从统一思想认识到准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和时机,党中央都进行了认真缜密的研究和细致周全的组织。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也在按计划进度扎实推进,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我国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5年多来,我国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跨境投资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对外投资大国的地位日益凸显;培育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大力建设世界贸易强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正从国际经贸规则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为倡议者、贡献者。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推出一系列重大对外开放新举措,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5年多来,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

深化跨境投资体制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跨境投资体制改革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5年多来,我国在跨境投资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路。自20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至今,我国分四批建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且提出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改善。

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新体制,自主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从年版的190条减少至20版的45条。全国范围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年版)》已将限制性措施减少至48条。近两年,国务院密集制定出台扩大利用外资的新政策,在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投资促进与保护等多个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在金融、汽车等领域主动宣布一系列扩大开放政策,受到国际投资者高度评价。

持之以恒改善营商环境。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我国将“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结合“放管服”改革,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实现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从减税降费到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各个地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改革创新,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我国从2013年的第九十六位快速上升至2018年的第四十六位。

深化跨境投资体制改革,使我国跨境投资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我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全球跨境投资总量下降23%,我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1.9%,达1363.2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2018年上半年全球跨境投资总量下降41%,我国吸收外资68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居世界第一位。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从2013年的53.2%提升至20的72.8%。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大国的地位日益凸显。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582.9亿美元,是的1.8倍,连续5年位居对外投资额世界前3名。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达到1.81万亿美元,是20的3.4倍,居全球第二名,比年上升了11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吸引中国投资作为推进本国工业化的重要助力。

以建设贸易强国为目标,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近年来又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出口国。根据对外贸易新形势,5年多来,我国大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培育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努力建设世界贸易强国。

增强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市场份额。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低迷和我国处于比较优势转换期的新形势,我国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降低外贸企业成本,改善贸易融资条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我国货物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1.2%上升至2017年的12.8%。

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我国出口市场长期以发达经济体市场为主。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以“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等为引领,鼓励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明显提高,已经接近一半。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提升优化外贸结构。我国出台多项举措,培育与增强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有力促进了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服务贸易特别是新兴服务占全部外贸的比重持续提升。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1.32万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8.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9.49%。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37.6%提高到2017年的46.6%,超过外资企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主体。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渠道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增速高于传统商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扩大市场开放,彰显中国机遇。我国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2018年,我国主动把平均关税水平从上年的9.8%降到7.5%,与有的国家单边提高关税形成鲜明对比。高规格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为发力点,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货物与服务进口明显增加,在更好满足国内产业升级、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也让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国机遇。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近年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加速调整期,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倡导并主动践行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开放包容、公正合理、合作共赢方向演进。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正从国际经贸规则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为倡议者、贡献者。

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经贸体系改革完善。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权威性,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新协定谈判,推动达成并接受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加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合作,为改革完善世界贸易组织提出方案、贡献智慧。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充分发挥东道国作用,推动形成多项制度性成果,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制度性影响力。2018年增资之后,我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份额达到5.71%,提升了1.26个百分点,是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所占权重位列第三,为10.92%。207月15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成立并将总部设于上海。我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设于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发起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倡导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目标宏大,内容丰富,覆盖国家与人口众多。5年多来,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引领,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等广泛领域均取得超预期成果,为合作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的成果文件。截至2018年9月,中国已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10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49份政府间合作文件。

企业文化:企业最强大的软实力 篇5

一、文化援疆, 打通与外界沟通的通道

对于外界的沟通来讲, 除了交通上的通达性以外, 我们在这里指的是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的的交流与沟通。新疆独特在的地理位置中孕育了很多自己的文化, 但面对外部环境的交流, 相对有一定的滞后性。文化援疆就是建立援疆地区文化上的自信。在学习和了解外界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长效的机制来挖掘和整理援疆地区自己的文化。这是“引进来, 在走出去”的文化援助方式成为了文化援疆中的重要链条。以13年8月北京市文联组织的首都文艺家赴新疆文化交流活动为例, 来自北京的70余名艺术家为当地干部群众带来舞蹈、戏曲、杂技、声乐等多个艺术门类的文化表演。在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活动期间, 首都艺术家们将在和田、喀什等地举行9场文化演出与书画交流活动。

二、文化援疆, 促进新疆文化资源的再整合

从民族构成上讲:新疆有着13个世居民族, 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却又相互独体, 展现除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面对于此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如何将它整合优化, 以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为例我们充分发挥北京文化资源雄厚,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底韵厚重, 文化理念先进的优势, 统筹北京文化发展成果及经验, 结合和田地区发展实际, 通过加强“四个工程”建设, 即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基地建设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为和田打造文化名片, 让世界了解和田。大型记录片《走进和田》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将和田大美的风景、神秘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多样的民族风情、真实和谐的百姓生活;将该地的独特风情与魅力推介于世, 用文化的传播为和田的发展打造一个名片, 也为和田地区优秀的文化资料以此方式为依托进行一个宣传和保护。

三、文化援疆 , 增强当地人才建设

人是核心生产力, 人才建设是任何一个地方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是文化事业可持续繁荣的必要条件, 文化援疆是转变援助方式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可以把“输血”的变为“造血”, 也就是说, 不光是要把内地专业的文化人才引进过来作为短暂性的缺口补给, 更是把当地人才的培养作为新疆文化事业的强行针。授之于鱼, 不如授之以渔。文化援疆可以从根本上培养一批了解新疆地方情况, 具备专业文化能力和发展眼光的人才, 为加强新疆干部队伍交流和文化人才培训, 文化部定期举办系列培训, 包括新疆文化管理干部民族团结培训班、干部教育培训专题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训等。

四、文化援疆实现资、助对象的互惠共赢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是推动对文化口援疆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打造一个互惠共赢的合作方式, 以发展需要合作, 合作带来共赢。文化上的交流是双向的, 它可以推动援疆单位自觉的了解和掌握支援地区的民情情况, 关注他们文化发展的动态和走势, 充分理解他们对本地区文化发展的关切, 尽可能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如帮助他们拓展后续发展的空间, 帮助他们整合文化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困难。

在实行文化对口援疆几年后的今天, 我们欣喜的看见新疆各级各类文化单位的欣荣景象, 正如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韩子勇所说 :“文化对口援疆后 , 让新疆各级文化单位信心倍增 , 更多的文化产品送到了各族群众的身边 ,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氛围更加浓厚。”

摘要:新疆自古就是几大文明的荟萃地, 自2011年援疆工作以来, 文化援疆的活动蓬勃展开, 文化艺术活动有着其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独特优势, 在新疆各地区广泛展开的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活动深入人心, 它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文化援疆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推动着新疆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援疆,新疆,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罗艺峰.中国西部音乐论—生成与前景[M].青海人民出版出版社, 1991.

[2]杨晓.多元文化教育关于民族教育的新理论[J].民族教育研究.

上一篇:小学教育成长叙事下一篇:“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