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地方特色(精选8篇)
校本课程地方特色 篇1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探究(2011-11-27 21:16: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有效教学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融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
3.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4.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5.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从教师设计角度来看: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相同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的地方课程应视为应用课而不是理论课的学习,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地方课程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正确理解湖屯镇1246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可简称“六步循环教学法”
“1246双主体、互动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即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绿色高质量;
立足两个基点: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式”;
实施四条策略:学练结合、师生互动、分层递进、当堂达标; 采取六个步骤:“(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实现“湖屯镇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高成绩”;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学练结合”。
四、关于校本课程的教学法:(以《走进陶山》和《范蠡文化》为例)
(一)学会设计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知道、记住或了解陶山的、或范蠡的相关知识。
2、学会探究陶山或范蠡相关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开发建设,实现人人当小设计家。
3、学会当小导游,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开发建设家乡之情。了解范蠡文化,增强自豪感,进而掌握范蠡文化。
(二)正确理解校本课程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
1、在校本课程课堂上,知识性目标是第一位的,要在知识性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能力培养是第一位的。
2、在校本课堂上要把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用在课堂上,用多种实践活动形式来实现知识的落实,但不能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要把校本的内容“实践化”“拓展化”“活动化”,即如何开展研究、怎样行动、呈现怎样的成果等,首要目标是过程与方法层面的。
(三)《走进陶山》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谁去过陶山?谁知道有关陶山的传说故事?你调查了解了陶山的洞、树、草、等?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引入一美丽的旅游境界。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都很精美、简洁,图文并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6、当堂训练。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人人都能当小导游,人人当小设计家,那么教师就要对于如何当好小导游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礼仪、如讲解、如形体等;对于如何合理科学设计给予一定的指导。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写文章、写诗、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特色旅游产品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小导游、优秀小设计家、优秀小辩手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四)《范蠡文化》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数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学习《范蠡文化》时,教师安排预习内容:谁知道范蠡的故事?谁听过范蠡的传说?有什么样的相关的成语?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范蠡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范蠡文化,采取知识问答、教师讲解、生生合作,共同系统整理相关知识内容。
6、当堂训练。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讲、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编剧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编剧、优秀小演员、优秀故事家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五、《地方课程》教法学法设计:
1、教师要多做引导、指导,要学会做导演。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多积累,才能做到引导时循序渐进、不蔓不枝,指导时游刃有余,指导到位。
2、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不能上成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但要把多种学习方法用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解放教师和学生,解放头脑感想,解放嘴巴敢说,解放手脚敢做,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方式诠释、演绎、展示、交流。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增强能力、升华情感。
3、采取“六步循环”:“(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4、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学练结合”;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高成绩”。
(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要定好位,再谈怎么教学。每一册教材的扉页都印着同样的一封信,具有指导作用。让我们先看看编这套教材的专家怎么说:
同学们,你是不是很多次设想过:长大了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当你知道了这一切,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套《传统文化》教材强调的育人功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紧接着在下文中,编者提出了本套教材的学法,让我们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教学,适合运用语文教学手段诵读法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应该怎样学习才好呢?学习这门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记、背;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童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记住、背诵下来的东西,能终生不忘——这叫“童子功”。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样不断地学下去,你自然就有一颗“中国心”了,从气派到做派,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传统文化》的编者指出了以“读背法”浸润学生的人格,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知”到“行”,从而最终成为“真正的中国人”。那么,编者的建议是否真的适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教学呢?
“记诵浸润式”教学法。课上采用海量阅读教学,糅合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运用对学生进行层层浸润。主要做法多读、多背、多用,与《传统文化》教材的编者提出的“读、诵、记、背”的学法如出一辙,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课题会出现不同的教案设计,《传统文化》课要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显示其“传统”“经典”的力量,把握以下授课原则很重要:
1.读诵为主,扎实提效。
《传统文化》这套教材每本书每个单元的目标达成都依托于经典文化典籍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学典籍就要以诵读为主。教学《传统文化》更要以读背为主,理解为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反刍品味。
以下做法实用有效:
多读:开课复习环节减少繁文缛节,可以领诵一句,学生顺着往下背,作为组织教学;新授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拼音自己读、自己悟;练习时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领读,领一遍跟三遍。正音为主,理解为次。
多背:运用减字辅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扎扎实实提高诵读效果,避免“学过有印象,一背全忘光”的现象。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反复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见识均来自于生活,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时,会让知识充满生机,学生变得兴奋、灵动。例如:学了“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那么可以看看谁做到了,有点像思品学科的“导行”环节,并互相评价。再如,设计生活情境填空题,让学生根据前后文的意思运用经典词句;引导孩子课外结合生活情境主动运用所学的经典篇章句并进行集锦。
3.尊重、相信学生。相对于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并不要求深度理解,因此我们老师更应该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解答和争论来自学生的疑难等等。给学生自己“披荆斩棘”的机会,就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机会,也是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精髓”的机会!教师得有尊重、相信学生的做法。如:通过“可以上课了吗?”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地位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如: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自悟,相机询问学生:“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哪里不明白?”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4.探究性原则。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集体探究难点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搞点“课题研究”,例如:“歇后语里的故事”、“唐诗宋词唱起来”等小课题。纯粹的语言文字上的难点不要“恋战”,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留待“反刍”时的无师自通,保持学生的探究状态。
5.活动性原则。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这是诵读的补充。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唱一唱唐诗宋词、拿出画笔描绘意境、创设“情境串”演练、设置闯关、小组竞赛、说说生活中自己怎么做的、猜一猜字谜、画谜、歇后语等。
横观《传统文化》每本教材,都分为这样几个单元: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表面上单元侧重不同,实际上都是教学诗词歌赋,通过诗词中的意境了解人物、地理等,感知中华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应借鉴语文诗词教学,并以记诵感悟为主要教学方式,根据经典篇章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教学和补充。
纵观整套12本教材,每课都分为这样几个板块:1.经典回放(或:人物剪影、诗话揽胜、艺海拾贝),2.温馨点击,3.活动广角,4.成长袋(或:成长阶梯)。以上4板块大体与六步教学法(引入—诱导—学习—总结—练习—评价)一一对应。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教材的编排,顺势构建《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注意突出以“记诵为主”的教学思路。具体的参考流程如下:
一、引导。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学习,位于“经典回放”的那部分。
1.范读原文。学生模读,正音。
2.自读自悟。
3.质疑问难,略知文意。
4.回读感悟,依境自背。
其中可穿插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减字扶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等。
三、小结,学习“温馨点击”部分。
1.围绕课题谈谈自己的所知。
2.读一读课本上的“温馨点击”。
四、练习,进行“活动广角”。
多种活动巩固、拓展,重视学以致用。参考每课“活动广角”提供的活动和上文中的“活动性原则”。
五、评价,参考每课“成长阶梯”的建议进行。
六、作业:根据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和学生的研究兴趣而确定是否布置“小课题研究”。
(实际教学时根据每课课题不同进行细节改进。例如后附《歇后语》一课的教案中,练习环节1、2步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背诵歇后语,而是设计了多种情境反复运用歇后语,实际上每次都是在读、在背、在理解、在运用所学。第3步拓展活动“猜一猜”,活动形式可以细化为:猜儿歌里的歇后语、讲故事猜歇后语,看表演猜歇后语、出示实物猜歇后语,看画谜猜歇后语等。而评价环节是随机运用歇后语评价,贯穿于整个新授、练习环节,并没有在第五步单独进行。)
以上教学流程是基于对《传统文化》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后初步小结出来的,这样教学能比较适合这套教材,也比较适合学生动起来的需要。但是,上述流程还比较保守。还应做足诵读环节,减少讲解和拓展活动。
中国传统的快乐教学法——吟诵。吟诵的声调和音韵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避免枯燥的讲解,识字、正音、表义一举多得,而且吟诵过的内容会经久不忘。
古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蕴含着上述道理。因此,“读诵浸润法”成为《传统文化》教学中最经济、最适用的教学方式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二)《环境教育》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是以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中心设计内容,基本上我们要“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1、问题探讨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探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小学生对某一个有争议性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第一、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或者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材料可以直接反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动一番心思。
第二、讨论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中年级学生,问题的难度要小一些,教师随时进行指导说明,解决的问题也要尽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讨论难度大一些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总结讨论,写出个人体会。通过激烈的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每人递交一份自己的解决方案。
2、“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环境教育》课程中,将自然现象、科学常识和法律知识等融为一体,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与语文、音乐、美术、自然、科技、哲学等学科的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进而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实现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课程目标。该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①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收集和分析环境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环境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伊始,根据专题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专题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
收集环境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信息,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②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创设,可以由学生利用上一环节搜集的资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除自创外,想方设法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想出各种办法。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吸引学生;再如针对专题内容,可选取相关内容的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进入美的天地;又如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这一环节是这一课的核心部分,经过了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研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否则是不会获取知识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
④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整合交流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等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巩固、升华。一堂成功的环境教育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环境,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认知、形成能力、升华情感。
(三)《安全教育》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式教学模式
本模式适合于“在社会中”这一领域中的安全常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生活场景,即虚拟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另一种是模拟社会角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现场表演。
这一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①自读文本,自主设计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②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社会场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基础。
③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模拟表演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表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过程;是形成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辨别美丑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在错误与正确的交互认识中,学生会逐渐明晰自己的观念,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观的目标。
2、“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参与实践——体验探究”教学模式,适合于课外实践活动。本模式是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安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在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的提高。
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有:
①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激情,是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趣,是引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设问引思,是提出问题、是激情引趣的有效手段。
②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展示学生的思维,理顺学生思路,规划参与安全实践的方案,论证进行活动的可行性,制定参与实践的具体步骤,设计带着怎样的问题去实践,明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③参与实践,体验探究
实施这一环节,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
④归纳总结,指导实践
让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知识,并进而指导实践,因而必须进行归纳总结。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汇总,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收获,谈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校本课程地方特色 篇2
一、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 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开平的民间曲艺。在课程第四部分, 主要介绍了开平的民歌形式之一———“卖鸡调”。
“卖鸡调”在江门五邑各地都存在, 其中又以开平为盛。“‘卖鸡调’原是开平地方剧中的一种曲牌, 起源于明、清时期, 始于道士在祭神活动上的吟唱。”我觉得如果一种地方曲艺品种总是停留在它最原始的状态, 是没有生命力的。诸如“卖鸡调”这类民歌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 还能够从普通的曲艺上升到戏剧的地位, 应该是开平人在艺术方面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的结果。“开平市文化局局长梁少锋同志如是说。正因为“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 “卖鸡调”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常的音乐课, 欣赏演唱的都是普通话的歌曲, 但是介绍“卖鸡调”时, 学生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突然很感兴趣。一打开《潭江小唱》这个视频, 课堂里就议论纷纷, 熟悉的同学就会跟着“卖鸡调”的旋律哼上几句, 不太熟悉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相互讨论, 去认识、学唱“卖鸡调”这种开平本地的曲艺。一节课下来, 几乎人人都会唱《潭江小唱》, 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真理。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注重地方特色,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就拿我校所在的开平来说, 它靠近广州, 毗邻港澳, 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 一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 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开平旅游资源丰富, 有湖光山色的大沙河旅游区, 有秀夺峨眉的梁金山, 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一代中西合璧园林之典范———立园等。
因而, 在我校音乐校本教材里, 我们选取了我校退休音乐教师张澄汉老先生创作的乐曲《花似锦》。“第一支春歌, 唱给春天;第二支春歌, 唱给侨乡大地。放眼百里侨乡, 纵观侨乡百里, 趁春风趁春潮赶春势, 宏图鹏程正崛起。不再抚古炮台的苔痕;不再恋旧碉楼的斑迹。将往日的屈辱抛到九霄云外, 把历来的荣耀埋藏心底……”激昂欢快的曲调描绘了侨乡大地的美丽风景, 歌颂了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欣赏过《花似锦》之后, 学生对本地原创音乐肃然起敬,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 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 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 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 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是, 有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国, 希望在海外谋得一份好差事, 能够荣归故里, 做一个体面的“金山客”。但是, 不是每一个从开平走出去的华侨华人, 都能在海外获得成功。“独在异乡为异客”, 海外的气候、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氛围跟国内有着巨大的差距, 适应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就有专门针对“留洋”的描述:“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这是一首开平民歌, 是开平流行最广, 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曲调形式———“木鱼”。这种调子悠扬纯朴, 长于叙事, 也能抒情。唱腔原分龙舟腔与金兰腔两种。后来经过艺人及广大群众的加工创造, 发展成潭江水腔、龙头凤尾腔、葫芦腔、三级浪、回门腔、红花腔、清新腔、轻快腔、乙反腔等, 这样一来它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还有一首“阿爸离家乡, 赚钱把家养, 去到金山捱凄凉, 阿妈日盼夜夜想, 挂心肠, 金山入梦乡, 梦里不识金山样, 梦见阿爸泪沾裳……”。也描述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 揭示了风光的“金山客”背后, 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 带给人们无限的惆怅。
如果从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哪里都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 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不仅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 更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挖掘它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 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方特色, 才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 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
摘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还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依托课程基地 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篇3
【关键词】课程基地;特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70-02
【作者简介】黄伟,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9)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作为区域推进课程校本化的一种探索,正走向学校学习场域建构,形成一种新型校本课程开发模型。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设计,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其意义在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2013年徐州高级中学“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项目被遴选为2013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以汉画像石为切入点,利用徐州的汉文化优势,以雄厚的师资队伍为基础,通过学校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基地学科情境、专业特色、课程实施载体的建设、完善,持续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先后编写了《汉画像石艺术解读》等校本课程读本,开设了“汉画像石艺术解读”“汉画像石拓片制作”“汉代三绝”“汉代古乐舞”“汉代车马文化与制作”等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多样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一、搭建课程载体,开发“真”课程
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校本课程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所以校本课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才能成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载体,才能是“真”课程。当前的校本课程多属于“卖方市场”,无论是课程的立项还是课程的具体实施,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长久下来,学生学习热情衰退,学习能力不能得到真正提高,校本课程也就成了“伪”课程。
我们一直以来崇尚“让学生过一种完整的校园生活”,我们主张学生快乐地学习,艺术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课程立项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在开发课程前期我们首先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征求意见,以学生兴趣需求、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确定校本课程开设的范围。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给学生留出选课时间,让学生在网上自主选课,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再组班上课。而上课的地点也多安排在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功能教室,如“汉画像石艺术解读”就在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里上课,更有益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重视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既包括学生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也包括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与学校督导评价)。加强校本课程的动态管理,对于评价低的课程,学校采取限时整改直至取消的手段。
二、提供实验平台,打造“好”课程
校本课程应该立足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的课程才是真正走进学生生命的课程。我们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立足学校特色,涉及国学、哲学、历史、艺术、体育、信息、科技等多个层面,课程实施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尽量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科学发展的动态,让学生在“参与—探究—发展”过程中体验成功,提高能力。
我校的“汉代车马文化与制作”课程利用先进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让学生利用电脑软件进行汉车马3D建模,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制作零件,再进行黏合、拼装,下一步学校将采购3D打印机直接打印。这一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不仅了解汉代文化知识,还接触了材料力学、热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完善课程建模,形成“新”课程
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的主题来源可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类型可以是单一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无论选择什么课程内容,都需要从学生发展和学校实际出发,将现有课程基础与开发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合理安排,不断试验改进,彰显特色,发掘优势,逐步形成以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为重点,以相关课程为支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模型架构。
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遵循“认识欣赏—深入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流程,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建构教学模型。让学生了解汉画像石的相关知识,对汉画像石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和赏析,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应用相关知识,传承和创新这一文化形态。(我校课程基地校本课程的具体建构,请见文末表1。)
四、提供体验平台,构筑成功课程
成功的校本课程应该让学生从行为体验到内心体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意识,形成优良品质,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一名参加过“汉画像石拓片制作”课程的学生说:“原以为拓片制作就是‘复印一幅图,亲身体验过才知道这是一个悉心研磨、耐心操作的创作过程,看到自己的作品一点一点地成形,一点一滴的喜悦在心中汇聚,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还有一位学生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慢慢体味到汉代文化的美丽,深深为家乡的汉文化感到骄傲。”
在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过程中,我们始终以特色课程基地为发展平台,紧紧围绕课程基地建设开展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汉文化中艺术、体育、历史、政治、文学通过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达到综合教育的目的。为探究学习提供实验平台,形成有本土文化的资源,有学校基地特色的课程。当然,校本课程的实施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必须要精心设计开发、细致落实完善、耐心监管修正,课程才有生命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斌.课程基地领跑高中学习的革命——关于开创高中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3(09).
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汇报 篇4
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当前学校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抓好学校德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深入宣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围绕二七区提出的“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在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而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内容主要是结合各科教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书法、小刻刀,大天地、疯狂英语、民族乐器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
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和传统文化教育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抓好典型。
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切实加强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领导。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有效的工作经验,使学校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激发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坚持多方面渗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音乐欣赏;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国画、篆刻、传统工艺;在体育教学中学习中华武术等。三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遍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特长班,单独指导,努力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造诣。四是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篇5
富强学校2013.5
随着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我们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收到一定的实效。现将本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及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首先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方面:
(一)工作思路
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落实校本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制定计划,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领导,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二)主要工作
1.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
我校根据上级关于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要求,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通过学习,认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依据;明确校本课程的涵义及其应具有的特点;知晓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及意义。进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基础。
2.精心准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我校认真研究,转变观念,挑选精英、骨干人员,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立了以姜校长为组长,以刘校长、冯主任为副组长的研发小组。
3.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确立校本课程的内容,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我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本位)。于是,我校适时结合实际,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人员认真研究,制定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来学校的各种设施建设日渐改进,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各类教师人才俱全。从学生角度看,有特长的学生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于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经过认真考察,精心研究,最后确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为艺体类的课程有:葫芦丝、巴乌、剪纸、乒乓球、速滑,学生德育、安全方面有:学生安全常识、团结友爱教育学生对这些校本课程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中又有相关的教师能承担起这些课程的实施。
在确定好校本课程的内容后,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人员又对其具体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制定了《校本课程计划》,并指导部署确定相关人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4.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具体过程
(1)组织教师结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学生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在确定校本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就确定了承担该课程的教师。艺体类由我校音乐教师杨文斌老师负责。成员有:纪亚梅、郭瑞梅、王彦峰、郑蕾。每周一、三下午第六节课。一二年组主要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三-五年主要对学生安全教育。全部由班主任负责。周五下午第六节课进行。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取必要的、有参考价值的知识理论,编制成对学生、教师可用的教学资料。另外,在教程开发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爱看、乐学。
(2)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调控指导。
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学校自行选择和开发的课程,刚一实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家长会提出一些疑议,甚至遭到反对;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合理,影响实效等等,这时学校有必要给予指导、帮助。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校本课程对学生来说,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我校选择校本课程无论是剪纸、葫芦丝、巴乌,还是乒乓球、速滑,都能唤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程设置中,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4)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教法灵活多变,使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讲,动手练,再讲,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更多的特长生不断出现。
(5)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实施到一阶段时,学校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举办学生剪纸作品展,艺术节上展示学生的巴乌、葫芦丝演奏,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速滑比赛,极大的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同学们积极参加,尽显自身风采,使同学们的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水平显著提高,把校本课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哀叹。
(三)我们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我们在不断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
1.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
2.个别同学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
3.有的同学只适应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扩大校本课程的门类,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
2.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尽量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更好的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增强实效,帮助学生改变思想认识。
4.采取更为灵活的教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地方课程的实施方面:
(一)严格按照新课程计划开设课节,不占用及挪用地方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二)加强对地方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尽心尽力搞好地方课程的教育工作,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地方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科学地构建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建立地方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五)在实施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更新。任课教师也要及时进行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地方课程的内容。
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较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这方面活动的开展。
建设以生命教育为特色校本课程 篇6
郑洁、黄山
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继承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创建和谐美好的世界,是我校追求的教育理想和目标。通过几年努力,我校初步创建了走进博物馆校本课程,发挥了社会家庭的教育作用,带动了办学联合体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
一、对生命教育内涵的基本理解
生命的出现和发展使地球开始变得生机勃勃,人类使地球充满了灿烂的文明,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不可以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而是要平等对待生命、珍爱生命;人类生命之高贵不仅在于他有具有智慧和理性,更在于他具有的非凡创造力,因而要促使学生认识到,在每个人短暂的生命过程中,要奋发有为,为人类的幸福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中学阶段是培养青少年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求得师长呵护走向为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从向他人索取走向不断创造和贡献的过渡时期。因而中学教育不仅每天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更要使学生对生命有深刻的认识,以便在进入社会后,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首医大附中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多年来,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培养研究型中青年教师,提倡以教师成长促进学生成长,以教师成功带动学生成功。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不断探讨和认识,促使学校在确立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理清办学思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和学习基地。
国家、地方必修、选修课程,已经从全方位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给予了科学的安排,同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实施与评价,又把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建议学校“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效能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我校在全面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生命教育办学理念,开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具有首都医科大学附中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对校情的分析
初中部位于右安门外开阳小区一里,学生来源于永定门以西、丽泽桥以东、南至草桥、北至南二环路地区,除北京学生外,还有居住本区的大量外地借读生;高中位于右安门外翠林小区二里,高中生源来源于整个丰台区的北京籍学生,以及具有在丰台区参加中考升学资格北京及外地的学生,学生中考成绩属于丰台区中等左右水平。高中20个教学班,初中16个教学班,学生总计1200人,教职员工近150人。
由于右安门地区与过去的宣武区现在的新西城、过去的崇文区现在的新东城接壤,以南二环路相隔,因而从优势看,与北京核心城区连接,交通便利,核心城区经济、文化资源便于共享。
但劣势也非常明显。从北京生源看,家庭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父母能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6%,多数都是在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的农民;从初中生源看,外地借读生占到70%以上,而这些外地借读生父母看,高中以上学历的都不到6%。从家庭经济情况看,北京生源学生有近半数以上的学生家长没有较为固定的工作,或者完全没有工作,每班都有五六个学生家庭吃低保;即使有工作也都基本从事服务性行业;从外地生源看,基本上都是打工子弟,还有些是做点小本生意,高中借读生人数较少,占到学生总数4%左右,相对来讲家庭经济较好,肯于投资,但多数就读高中的学生成绩一般。北京一些家庭经济宽裕的学生家长,多数都只满足学生的吃喝穿戴需要,很少在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所帮助。
由于丰台区是北京南部东西向最长的城区,使得我校高中学生来源地域更加广阔,包括了南至与大兴交界的南苑、东高地,西至与房山交界的王佐、长辛店;东至东铁营和方庄地区,包含了复杂的学习生活背景,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全面而又个性的、未来还要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初高中毕业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学生家庭缺乏文化资源,很多家庭除了学生教材外,很少还有有字的东西;家长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文化爱好相对较少,视野较为狭窄。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家长更加难于和学生沟通。但多数家长都深感文化水平低带来的困难,他们迫切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学习机会,非常重视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这就使学校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其人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促使我们教师的作用得以更大地发挥,促使学校更加努力地探讨适合于培养本校学生群体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课程。
优势主要是,居于北京城南历史文化丰富地区,拥有与北京核心城区交界便于利用政治文化中心资源的便利,更有借助医科大学办学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我校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教职工队伍。
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不仅注重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而且努力构建符合我校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我校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发展过程
新课程的实施,北京市特色高中建设的启动,为我校办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凸显生命教育为特色,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两个模 2 块为走进博物馆生命教育课程和红十字会课程。另一个选修模块为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兴趣拓展学习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的博物馆建设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各种主题类的博物馆至今已经达到数百家,无论国家级、市级、区县级、单位级,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博物馆,都争先在北京设立,这种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同时我校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许多远郊区县、甚至是本区不少学校所不能相比的,而我校领导和教师在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中积极创新的精神为走进博物馆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现代教育中提倡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终身学习、多方式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局限于45人、45分钟、1个黑板、一个屏幕、1个教师站讲台、单一的教学环境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更多的教育理念却真的难于实现。而走进博物馆这样的学习方式,则便于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实现。
我校走进博物馆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参观式阶段:1998~2005。主要是随着新博物馆的出现,学校组织教师学生丰富知识和学习生活,开展参观活动。比如:20世纪末21世纪初北京新建设和改建的中国科技馆、首都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航空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等。注重活动中的德育教育,从博物馆展品中自我吸收有益知识。
2、进入式阶段:2005~2009。主要聘请博物馆的相关研究人员、解说人员,先行介绍博物馆展览内容,参观时听解说,主要以博物馆本身的内容介绍为主。如: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国子监孔庙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抗日战争博物馆,学生每次写出观后感等。
3、课程式阶段:2009~现在。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目的,全面进入校本课程建设阶段
四、走进博物馆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成效
(一)走进博物馆四个主题彰显生命教育内涵
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在北京众多的博物馆中挑选适合于我校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博物馆,从学生不同年级角度提供学习课程。
1、生命和人类的起源、发展。主要选择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提供高一和初一学生学习。了解我们生活的宇宙、星球,探寻生命和人类的起源,思考人类与宇宙、与自然、与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从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选择中国科技馆、航空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孔庙及国子监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以及一些国外临时特展如:大英博物馆藏品展等(我们期待着中国历 3 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盛大开展),提供给高二和初二学生。这一时期通过在初
一、高一一年多的学习,又有了新科技文化的知识的积累,再走进博物馆,对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加刻苦地学习前人所创造的成果,激发自身的创造激情。对生命应该怎样珍惜,怎样发挥生命的最大价值有深入的思考。
3、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我们的使命。选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圆明园遗址博物馆等,主要结合初、高三毕业教育,深刻认识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生生不息,靠的是一代代仁人志士,坚持真理和正义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换来的。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子孙,不仅要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明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更要担负起保卫祖国捍卫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正义事业发展的崇高使命。
4、博物馆课程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从各学科角度切入,博物馆参观路线还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教学,可以从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开始追寻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仁人志士的足迹,从北京新文化运动博物馆去寻找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的身影,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去回顾中华民族屈辱而抗争的壮烈历史。结合高中政治学科宗教问题的介绍,参观牛街清真寺、北京法源寺、基督教宣武南堂,认识三大宗教,认识人类在科学不发达情况下,以唯心主义的哲学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入思考所创立的学说,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高三化学、物理、生物、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复习,可以去中国科技馆从一层走到四层。
(二)走进博物馆生命教育与社会、家庭、共同体建设结合 1、2008年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计划,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我校受到很多启发,注重走进博物馆课程与社会大课堂活动的整合,在2010年观后感征文活动有25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有四名教师获辅导教师奖,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2、不仅积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走进博物馆活动,我校还布置寒假、暑假作业,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利用假期经常去各种博物馆参观学习,很多同学带领家人,共同走进博物馆,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等,不仅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文化水平,而且带动家长的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家长不仅仅局限于完全倚靠学校的教育,也不仅仅是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学生需求,而是更多地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找到共同的丰富的话题,加强了家长与学生的沟通。
3、我校位居南城,有丰富的人文资源,附近有辽金城垣博物馆、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湖广会馆戏剧博物馆、北京牛街清真寺、北京法源寺、基督教北京 4 南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室等等,学校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经常走进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
4、在与各单位联系过程中,共同探讨博物馆资源对中学生教育的作用,请研究人员和讲解人员在介绍和讲解中,更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学生实际。如: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宝石的鉴定、北京猿人介绍、国子监及孔庙博物馆介绍等等。
5、我校在与太平桥学校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建议太平桥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美学特色方面,共同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使它成为两所学校研究讨论合作的共同话题,并在本学期共同进行了中国科技馆的考察和教材建设。
(三)走进博物馆教材、活动方案建设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多年来从全国各地吸收进大量青年教师。从最初从没进过博物馆到现在每学期积极参与到走进博物馆课程建设工作中。大家写活动设计,为学生编写学案,进行参观前的介绍、参观后的学案回收批改、观后感的评比,期末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评议,指导学生在北京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网上,填写自己走进博物馆学习的观后感等作业,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网上成绩的填写等等一系列工作。
北京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现代已经多达数百家,估计教师每学期去两三个,退休前是去不完的。学校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经常性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博物馆课程建设的教师越来越多,学校提供车辆和门票,各教研组有计划地派本组教师参加。大家在博物馆中寻找与自己学科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既丰富自己又提高学生,很多教师学校参观没尽兴,还要自己再去学习研究,假日带家人和孩子经常往来于博物馆。博物馆课程的兴趣性、生成性、活动性、丰富性、开放性为教师专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生涯的丰富多彩提供了一条幸福之路。
学校各项活动也有意识地将博物馆资源利用起来,党组织活动到天津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组织近30名教师到广东进行“生本教育”考察时,特别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积极鼓励历史教师参加区里组织的平遥古城、悬空寺、应县木塔等文化古迹的考察参观等。
古人云:“行千里路,破万卷书”;我校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引入自己参观考察的场景和内容,把学生带到向往的境界。相信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办学的不断开放,我校教师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都将不断增加,只有教师领悟的深入,才有学生学习的成功。有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才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有国家的兴盛。走进博物馆课程建设,为我们身处北京的教师重新学习、思考、审视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创造了条件,为伴随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最前端的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编写最适合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 5 计提供了最好的环境;走进博物馆课程的建设是活生生的、变化的、进步的,可以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是不受现有教材和教学内容方法限制的。
共和国领导人反复强调“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社会各个方面都在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怎样才能落实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我校在努力探讨“走进博物馆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为我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后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这次参观,我能够近距离亲近我们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了解到祖先过去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活动,也是一次教育,更是一种认同,我们一脉相承,秉承过去,继往开来。在新时代,新时期的我们,对于祖先的遗迹感到的是自豪,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感到的是希望,它们并没有消失,过去、现在、将来——永远都不会。我们就这样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创造着它的辉煌,传奇!
校本课程地方特色 篇7
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 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 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 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 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 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 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二、为什么要把历史校本课程与乡土资源有机结合
作为历史校本课程,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 校本课程应该与当地的乡土历史相结合, 因地制宜;第二, 校本课程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出来的;第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取材立足于当地, 立足于现实, 体现乡土历史与国家历史、世界历史的联系, 体现以史为鉴, 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作用。而乡土历史是在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 从情感上来说学生极易接受。一片瓦当、一块残碑、一座建筑, 都蕴涵着历史信息。学生参与其中, 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 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所在的句容市于西汉元朔年 (公元前128年) 置县, 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市区东南26千米处坐落着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 市区西北30千米处有我国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此外, 句容是中国革命史上新四军在苏南最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都有过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有大量的乡土历史资源可供研究和开发。
以乡土历史资源《茅山地区新四军抗战史实调查》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
(1) 知识和技能:知道茅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在苏南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 搜集茅山地区新四军抗战史实, 认识抗日战争的作用。
(2) 过程和方法:学会从网络、图书馆、走访老人或其他渠道有目的地收集新四军抗战资料;学会分析、处理原始资料, 能及时确定和深入探究课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社会调查中提高社交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感受爱国将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了解茅山地区的现状, 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热情。
三、如何把历史校本课程与乡土资源有机结合
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立足“学以致用”, 多途径地推进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首先,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 制定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例如, 针对句容本地的乡土资源, 我们学生就最终和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个校本课程的题目《句容地区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其次,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不能脱离我们高中历史国家课程。只有把校本课程当做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才能真正把课内课外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再次,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教学。比如,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后,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充当小老师, 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与教材相结合, 介绍家乡的历史, 突出介绍历史人物和著名的历史事件。
四、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必须更新课程观念
教师应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一个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不断地补充、调整、完善的过程, 而不是严格地按照自己编写的教学大纲和设计, 按部就班地“授课”的过程。
2.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教师既是组织者, 又是指导者, 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而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 所以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 提高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
3. 要真正做到把乡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充实校本课程
乡土资源包括乡土地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 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 往往能够给课程的开发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评价方式多元化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评价的方式, 如采用表演、收集资料、小报告、绘画、访谈记录、制作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建设 篇8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学校自主决定,一线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校本课程的实施既展现了学校的教育个性,又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一、从需求出发,着力开发本土特色校本课程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
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小学始建于1963年,地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家属区内,原名为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小学,2008年划归地方管理。学校秉承“海纳百川、激扬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海洋教育”文化为核心,旨在培养“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文明懂礼、个性张扬”的新少年。经多方调查和研究,结合学校的地理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我校开发了适合本校的、以《礼仪小天使》《我爱航海模型》为代表的校本课程,以此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
(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据调查,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扎实,但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等方面比较薄弱的现状。培养一专多能、个性张扬、知礼明理好少年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规范管理,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我校以“课程百草园”为依托,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探索、边提高的行动研究策略,确立以活动为契机,以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
(一)健全领导机构,规范课程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课题组组长负责的领导小组。建立起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完善了各项章程和工作制度,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教师培训,理顺课程开发思路
学校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让全体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顺课程开发的思路。
(三)挖掘教育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四)创新授课形式,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学期之初,学校按照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对选修人数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教师、学生与课程的相对稳定,提高开设的质量;以张贴海报、学生自主报名、教师定量选拔的形式对学生选课进行调控;学校实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方位评价的形式,深入课程现场,进行课堂观察,确保学校课程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生下学期的选课进行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有章可循是基础,快乐和幸福是底线,成长和绽放是目标。
三、校本课程成效初显,彰显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我校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认识,培养了一批爱学习、会反思、善总结的教师,增强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软实力;也为校本课程的深化理顺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使学校课程开发的硬实力得以彰显,学校特色建设成效初显。其中,《礼仪小天使》校本课程学习读本历时3年,经3次修改,在2013年正式出版。在《礼仪小天使》的编撰与使用中,我校教师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涵养了学生的性情,拓展了学生乐学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礼仪之花在校园里悄然绽放。《我爱航海模型》校本课程,以学习海洋知识为载体,以遥控船只操控为训练目标,组建了“太平洋航海模型队”。该队伍成立3年来,共获省级奖219项,40个单项冠军;并代表河南走向全国,获得国家级奖74项,其中有10个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全国“环保船创意赛”的两个奖项,填补了河南省参加这一赛事的空白。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在教育评价上,我们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看到成功和希望,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评价的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纽带,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以艺术节展演、新春联欢会为平台,以实践活动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采用走班、展板展示、网络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汇报,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教室里,参与“课程百草园”的学生将精心准备的节目展示给同学们,精彩的中国象棋对弈吸引了学生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优美的小学生礼仪展示使观众不禁随之模仿;低年级小朋友活泼的英语歌曲博得阵阵掌声;走廊里,“奇思妙想科幻画” “走进心灵心理漫画”引得大家驻足观赏。同时,学校借助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建立,融入社区、家长、教师、同学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从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再到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