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2024-12-08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共8篇)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篇1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摘要: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即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的观点出发,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的多元化、人性化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等教育形态的改变,贫困生一族成了高校的特殊群体。自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高度重视。教育界和业内人士对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资助策略、贫困生的认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成因、心理教育机制、高技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等问题都纷纷做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可谓是有广度,也有深度。5年过去了,贫困生支持工作在各高校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实施,并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成绩卓然。但在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学校只执行了正式支持,而忽视了非正式支持。很多学校在对贫困生给予正式支持的同时也给予了大量的非正式支持,但在支持的过程中,忽视了贫困生特有的自尊和自我保护等心理需求,给他们造成了二次创伤。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是根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即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1)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l(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站在贫困生心理本质需求的基础上,来研究心理支持的多元化操作。特别强调了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并举,也就是非正式支持要和正式支持相结合。并且特别研究了资助过程中对人性的尊重,把支持做到顺势而为,满足贫困生自我保护的需求,避免对贫困生造成二次创伤。

下面就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的角度来详述一下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策略。

1 生存需要

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这是最本能的需要。如果一个贫困生连生存都出了问题,你和他们探讨其他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徒劳的。

生存需要要靠正式支持来满足。包括已经被普遍采纳的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如筹措资金、划拨专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措施。对资助的执行情况,课题组做了“―省属

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调查问卷”。此番调查显示:在这项工作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机制。因此学校要派专人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长期的评估和监督,以便把该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落到实处。

2 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对于贫困生而言,应该包括生存安全和心理安全两种。

生存安全指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缺失。生存支持已在生存需要里陈述过了。现在我们重点看一下心理安全的需要。首先看一下贫困生的共性心理特点:(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7)逆反与偏激同生。可见贫困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他们通常会像蜗牛一样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很有效地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或更新他们的认知,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支持的同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人进行关爱教育。要提醒同一个宿舍的人,说话方式、生活习惯,尽量不要给同宿舍的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不能有鄙视的态度和轻视的行为。要保证贫困生生活的环境基本安全,没有人为创伤。正所谓环境塑造人。通过周围的伙伴,营造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不会随时遭遇冷暴力。这就要求各班级、各系要定期举行班会或其他形式的友谊大联欢活动。促进贫困生和周围人的接触,也促进周围的同学对贫困生的了解和理解,进而融洽他们的关系。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贫困生往往会因为贫穷而自卑,又会因为自卑而经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归属感缺失,会给他们造成强烈的孤独感。他们渴望爱和被爱,但又极度缺乏爱和被爱的勇气。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的自闭心理。

贫困生的幸福指数是很低的,一点点的支持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幸福。同样,一点点的伤害,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难过。宿舍、班级是个集体。人们对集体是有向心力的。离开了集体,人就成了沙漠里的鱼。所以要特别关注贫困生和所在集体的相溶性。这就要求班导和心理老师要定期走访他们的宿舍。了解他们宿舍的气氛是否和谐。适当地做一些小团体辅导,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一个集体。人和人本就是相互支持,相互取暖的。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属于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并且也享有爱和被爱的权利。 4 尊重的需要

贫困生的心理异常敏感,因此他们把自尊和被尊重会看得更重。重庆交通大学推出了一项“温暖工程套餐”,在固定的窗口,贫困生就能吃到这样的荤素搭配。不过,“温暖套餐”推出一年多来,大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光顾,预计每天卖份的“温暖套餐”,每天只能卖出400份。

贫困生的自尊需要一是指平等性,二是指选择性。平等性是指和集体中其他同学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因其是贫困生而被无形中剥夺了该享有的权利和不被要求履行该尽的义务。比如参加学校各项或等的权利均等性;贫困生对他人的关爱等。选择性是指贫困生本人有选择是否接受支持和接受什么形式的支持的权利。很多贫困生虽然生活得很艰难,但他们宁愿自力更生,艰难度日,而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也有很多贫困生不喜欢公开性的支持等等。这是他们你独立和自由的愿望使然。

贫困生被尊重的需要指公平性和主动性。公平性是指在班级、学校的各类竞争性质的活动中,不能在其有能力获胜的情况下而却被剥夺获胜的机会。主动性是指贫困生需要自己主动地参与各类学校活动,而不能因其是贫困生就被迫参加一下自己十分反感的活动或接触自己异常反感的人。很多时候,学校或个人考虑到怕增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出于好心,而不让他们参加各类竞选活动;或为了增强他们的人际效应而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些根本不感兴趣的活动或接触自己非常反感的人。这样做就剥夺了贫困生被尊重的权利。

有太多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贫困生支持的时候忽视了贫困生这种尊重的需要。擅自给予支持,或给予带有伤害性的支持。比如有很多学校到了冬季给贫困生统一发放了棉服。但很多贫困生拒绝接受这样的支持。认为棉服就是标签。等于走到哪里都在向别人告知自己的贫困,他们认为自尊受到了伤害。这在心理咨询当中叫二次刨伤,即在已有的创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创伤或者是重新揭开了来访者的伤口。这在心理工作当中是应当极力避免的。否则利弊难分,无功而为。让支持丧失了原本的意义,很可能还适得其反。

支持的实施一定要注意满足被支持者的尊重需要,这样才能收益支持之效。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点在贫困生身上也不例外,而且更具破冰意义。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创新模式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你认为贫困生最需要的反贫困机制”选项。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开放式和自我反贫困。由此可见,大多数贫困生还是愿意通过自我实现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

对贫困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对他们的全面支持。包括信念的建立,志气的激励,技能的培养,机会的提供等。“信念的建立,志气的激励”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完成。根据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的显著性差异特点,设定团体辅导的目标:探索自我,体验信任,发挥潜质,建立自信,要详细地制订整个活动的方案及程序。每次活动都要有效地完成一个明确的主题。“技能的培养,机会的提供等”可以通过校内勤工俭学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

总之,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支持,要本着多元化,人性化的原则,力求落到实处,力争取得实效。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等教育形态的改变, 贫困生一族成了高校的特殊群体。自马加爵事件发生后, 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高度重视。教育界和业内人士对国家资助政策, 学校资助策略、贫困生的认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成因、心理教育机制、高校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等问题都纷纷做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可谓是有广度、也有深度。5年过去了, 贫困生支持工作在各高校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实施, 并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 成绩卓然。但在资助工作的过程中, 更多的学校只执行了正式支持, 而忽视了非正式支持。很多学校在对贫困生给予正式支持的同时也给予了大量的非正式支持, 但在支持的过程中, 忽视了贫困生特有的自尊和自我保护等心理需求, 给他们造成了二次创伤。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是根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即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1) 生存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站在贫困生心理本质需求的基础上, 来研究心理支持的多元化操作。特别强调了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并举, 也就是非正式支持要和正式支持相结合。并且特别研究了资助过程中对人性的尊重, 把支持做到顺势而为, 满足贫困生自我保护的需求, 避免对贫困生造成二次创伤。

下面就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的角度来详述一下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策略。

1 生存需要

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 这是最本能的需要。如果一个贫困生连生存都出了问题, 你和他们探讨其他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 徒劳的。

生存需要要靠正式支持来满足。包括已经被普遍采纳的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如筹措资金、划拨专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措施。对资助的执行情况, 课题组做了“2006-2007学年省属

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调查问卷”。此番调查显示:在这项工作上,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机制。因此学校要派专人负责, 对此项工作进行长期的评估和监督, 以便把该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落到实处。

2 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对于贫困生而言, 应该包括生存安全和心理安全两种。

生存安全指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缺失。生存支持已在生存需要里陈述过了。现在我们重点看一下心理安全的需要。首先看一下贫困生的共性心理特点: (1) 自卑与自尊交织。 (2) 焦虑与抑郁并存。 (3) 敏感与孤僻共生。 (4) 无奈与愧疚交错。 (5) 嫉妒与怨恨相伴。 (6) 虚荣与依赖互融。 (7) 逆反与偏激同生。可见贫困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他们通常会像蜗牛一样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很有效地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或更新他们的认知, 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支持的同时, 必须对他们周围的人进行关爱教育。要提醒同一个宿舍的人, 说话方式、生活习惯, 尽量不要给同宿舍的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不能有鄙视的态度和轻视的行为。要保证贫困生生活的环境基本安全, 没有人为创伤。正所谓环境塑造人。通过周围的伙伴, 营造温馨的环境,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 不会随时遭遇冷暴力。这就要求各班级、各系要定期举行班会或其他形式的友谊大联欢活动。促进贫困生和周围人的接触, 也促进周围的同学对贫困生的了解和理解, 进而融洽他们的关系。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贫困生往往会因为贫穷而自卑, 又会因为自卑而经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归属感缺失, 会给他们造成强烈的孤独感。他们渴望爱和被爱, 但又极度缺乏爱和被爱的勇气。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的自闭心理。

贫困生的幸福指数是很低的, 一点点的支持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幸福。同样, 一点点的伤害, 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难过。宿舍、班级是个集体。人们对集体是有向心力的。离开了集体, 人就成了沙漠里的鱼。所以要特别关注贫困生和所在集体的相溶性。这就要求班导和心理老师要定期走访他们的宿舍。了解他们宿舍的气氛是否和谐。适当地做一些小团体辅导, 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一个集体。人和人本就是相互支持, 相互取暖的。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属于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 并且也享有爱和被爱的权利。

4 尊重的需要

贫困生的心理异常敏感, 因此他们把自尊和被尊重会看得更重。重庆交通大学推出了一项“温暖工程套餐”, 在固定的窗口, 贫困生就能吃到这样的荤素搭配。不过, “温暖套餐”推出一年多来, 大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光顾, 预计每天卖2000份的“温暖套餐”, 每天只能卖出400份。

贫困生的自尊需要一是指平等性, 二是指选择性。平等性是指和集体中其他同学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因其是贫困生而被无形中剥夺了该享有的权利和不被要求履行该尽的义务。比如参加学校各项或等的权利均等性;贫困生对他人的关爱等。选择性是指贫困生本人有选择是否接受支持和接受什么形式的支持的权利。很多贫困生虽然生活得很艰难, 但他们宁愿自力更生, 艰难度日, 而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也有很多贫困生不喜欢公开性的支持等等。这是他们你独立和自由的愿望使然。

贫困生被尊重的需要指公平性和主动性。公平性是指在班级、学校的各类竞争性质的活动中, 不能在其有能力获胜的情况下而却被剥夺获胜的机会。主动性是指贫困生需要自己主动地参与各类学校活动, 而不能因其是贫困生就被迫参加一下自己十分反感的活动或接触自己异常反感的人。很多时候, 学校或个人考虑到怕增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出于好心, 而不让他们参加各类竞选活动;或为了增强他们的人际效应而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些根本不感兴趣的活动或接触自己非常反感的人。这样做就剥夺了贫困生被尊重的权利。

有太多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贫困生支持的时候忽视了贫困生这种尊重的需要。擅自给予支持, 或给予带有伤害性的支持。比如有很多学校到了冬季给贫困生统一发放了棉服。但很多贫困生拒绝接受这样的支持。认为棉服就是标签, 等于走到哪里都在向别人告知自己的贫困, 他们认为自尊受到了伤害。这在心理咨询当中叫二次创伤, 即在已有的创伤基础上, 又产生了新的创伤或者是重新揭开了来访者的伤口。这在心理工作当中是应当极力避免的。否则利弊难分, 无功而为。让支持丧失了原本的意义, 很可能还适得其反。

支持的实施一定要注意满足被支持者的尊重需要, 这样才能收益支持之效。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点在贫困生身上也不例外, 而且更具破冰意义。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创新模式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你认为贫困生最需要的反贫困机制”选项。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开放式和自我反贫困。由此可见, 大多数贫困生还是愿意通过自我实现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

对贫困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要注重对他们的全面支持。包括信念的建立, 志气的激励, 技能的培养, 机会的提供等。“信念的建立, 志气的激励” 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完成。根据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的显著性差异特点, 设定团体辅导的目标:探索自我, 体验信任, 发挥潜质, 建立自信, 要详细地制订整个活动的方案及程序。每次活动都要有效地完成一个明确的主题。“技能的培养, 机会的提供等”可以通过校内勤工俭学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

总之, 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支持, 要本着多元化, 人性化的原则, 力求落到实处, 力争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文利.高校助贫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报, 1998.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篇3

摘要:从贫困生心理特征入手,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根基,构建了一套以学校心理援助为主导,以家庭心理援助为基础,以社会权威专业机构心理援助为后盾,以朋辈心理援助为补充,充分发挥贫困生自助作用的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机制,旨在努力提高贫困生心理援助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提出贫困生心理援助要遵循自愿原则和关注贫困生的积极方面。

关键词:社会支持 贫困大学生 心理援助

我国教育部与财政部明文规定,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倍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国家通过奖、勤、助、贷、免等途径帮助贫困大学生,致力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脱贫,而对他们由于经济上的沉重压力和所处消费环境或者维持其消费方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和困惑,即“心理贫困”,关心还远远不够。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众多研究证实,与非贫困生相比,他们更易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常凸显以下心理特征:一是过度自卑,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二是严重嫉妒心理,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憎恨;三是自我封闭,表现出孤独、逃避、拒绝与人交往的心理状态;四是压抑心理,苦闷、问题积压,情绪无法释怀且波动较大;五是粉饰心理,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就采用各种途径去伪装掩饰自己。这些独特的心理状况也决定了贫困生心理援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以贫困生心理现状为切入点构建符合贫困生心理特征的援助机制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

1 貧困生心理援助中社会支持理论的理念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类具有的社会性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变得重要,不同个体拥有多少社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和谐、健康的程度。学术界很难对社会支持有统一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社会支持就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即当个体有需要时,来自于周围人群或组织的同情和资源的给予能够及时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经济压力、精神紧张,避免心理受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目前心理学对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支持的分类、作用机制、社会支持的测量等方面。在对社会支持分类的研究中,最多的分类是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我国学者肖水源还提出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存在差异,比如有些人可能会拒绝本可以获得的支持或帮助,甚至导致社会支持出现逆向缓冲作用,即来自于他人的社会支持反而使得个体对压力的体验更加强烈,应付压力的办法更少。所以,社会支持还应包括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主效应模型、缓冲器模型和动态模型。

社会支持复杂而广泛,并不局限于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只要是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支持,而且不同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Wong[3]对600名香港高校大学生调查研究显示,92%的大学生从朋友处寻求支持,70%从家人那里寻求支持,15%从老师处寻求支持。刘广珠[4]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家人、朋友、亲戚、同学、恋人五类成员中。程虹娟[5]对106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同样表明,父母、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支持来源。不过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的一般大学生,研究的是他们在正常的社交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性,但是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具有特殊心理状态的群体,有时候纯粹的社会关系网中的社会支持并不能解决他们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处理所面临的心理困境,甚至某些心理问题亟需专业的心理辅导与心理矫正。他们对于社会支持网络中人员的层次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贫困生心理援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构筑合力,群策群力共同维护其心理健康。

2 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大学生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对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其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的突变,不同支持源对其支持效能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看存在着从以纵向家庭内为主的支持向横向的外部支持发展的趋势。因此,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专业机构、朋辈群体及贫困生自身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结构,以实现对贫困生群体心理援助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他们的统合作用。

2.1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在学生危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赋予它在贫困生心理援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它主要通过组织保障、人员配置、专业服务、活动开展等措施确保贫困生心理援助的顺利进行。

2.1.1 强化援助体系的组织保障,构建校-院-班-舍四级贫困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精神,首先学校应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工作小组的基础上,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面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配属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部,辅助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大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学院设立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和专设心理服务专干,并配属院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院心理服务专干承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业务指导,具体做好本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部承接院心理服务专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的指导,组织开展好本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再次每个班级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总览全班贫困生的心理动态状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以动态报告的形式及时向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汇报,并适当采取一定的监护措施,避免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最后每个宿舍设立心理信息员(可有寝室长兼任),深入细致、多角度留意本宿舍同学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与班级心理委员沟通,并将情况上报到学院和学校。全方位、多角度,点面结合动态监护贫困生的心理状态,为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提供组织保障。

2.1.2 凸显心理援助体系中专职心理教师的核心力量,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训练活动

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拓展训练是两项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其中个体咨询是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咨询师与贫困生面对面通过情绪疏导、认知调节和行为训练等个性化的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某一方面心理素质的欠缺。相对个体心理咨询,目前团体拓展训练正因其受益面广、能充分调动贫困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贫困生心理援助中能变被动为主动而逐渐成为贫困生心理援助中被广泛采用的形式。比如智银利[6]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可以提高贫困生的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的水平。徐小娟[7]研究表明,缺乏沟通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卑、敏感多疑、知识量不足和个性压抑等六项是妨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团体辅导对改善贫困生不良人际交往的现状具有良好的效果。结合郭静静和张荣伟[8]、李传玲[9]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贫困生团体拓展训练方案应该包括:“破冰之旅,相逢起航”、“分享自我,情感共鸣”、“战胜自卑,超越自我”、“心心相印,信任你我”、“角色互换,沟通你我”、“调控情绪,压力管理”、“规划生活、放飞梦想”等七个模块,这七大模块从贫困生的相识、相知、相信到面对生活与人生的调整、挑战、规划、梦想共同构成了贫困生团体辅导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

2.1.3 重视心理援助中的常规力量与措施

贫困生心理援助不仅要靠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努力,更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通过整合资源,優化配置,群策群力共同维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中常规力量与措施主要有:①发挥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隐形力量。因为贫困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水平、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所有心理因素无不在制度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另外任何心理援助的理论和技术也是植根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下的,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持,任何心理援助的功效都会深受影响。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目前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常常被忽视的方面。②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防患于未然;对访谈中发现问题严重的贫困生建立“五个一”危机干预机制,即“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对贫困生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其心理健康意识水平。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不仅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而且对开设课时、教学教法、教材等都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奠定了政策依据。④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站,拓展贫困生心理援助的空间和时间。⑤组建贫困生社团,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贫困生由单纯的受援助对象转变为自身援助的主动参与者,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2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避免家庭弱势的累积效应

贫困生又称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是其是否贫困及贫困程度的最重要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家庭经济的脆弱是导致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最直接的根源,让其感到羞耻、自卑、焦虑、敏感,敌对不善交际,常常自闭,缺乏安全感。饶燕婷[10]等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可能是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吴永祥[11]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软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家庭硬环境(父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突出。另外,家庭是情感归属的寄托,是心灵的港湾,是每个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依托,也是最具正能量的地方。特别是贫困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常有内疚、孤立无援之感,迫切渴望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然而他们的父母常为生活所累,且文化素养不高,不但缺少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反而采取“高压”或“放任”的方式教育他们,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造成家庭弱势累加效应的发生。因此,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的同时,要整合家庭的力量,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让家庭成为贫困生成长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以及遇到问题时获取支持的坚强后盾。Baron[12]等研究了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中发现,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性就越大,焦虑就越低,适应新环境的困难也就越少。

2.3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社会权威机构的优势作用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与危机干预工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突发性的特点,再加上高校从事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临床经验的缺乏,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经常会出现判断不准,处置不当,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此时能否及时、迅速地将他们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或中止咨询推荐到其他更专业的社会权威机构,就变得非常重要。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贫困生大学生群体中精神分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异常等四类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干预难度较大,且超出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服务范围。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该与社会专业机构(如专科门诊医院)建立畅通的转介通道,以便及时转介、及时治疗,及时恢复,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这不仅符合贫困生切实需要,是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贫困生心理援助中整合与有效配置资源的体现。

2.4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贫困生自身的主动作用

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是做好心理援助工作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引导贫困生端正心态,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积极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至关重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应该鼓励贫困生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13]。具体策略上,首先需要贫困生建构一种积极乐观的认知风格,把不幸的事件想成偶发事件,而对待好的事件,则把它看成是“总是”,并归因到人格特质上。其次,学会积极赋意,贫困虽然带来压力与困难,但困难本身蕴含着成长的契机,人只有在承受和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才能茁壮成长,获得发展,并不断地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最后,积极加强自我教育,在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面对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适当的自我调控,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2.5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朋辈群体的补充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精神卫生领域,一些学者因专业人员缺乏,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开始探讨在高校中由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朋辈帮助中心认为:“对于某些当事人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某些方面而言,由受过训练、掌握了积极倾听技巧的同伴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是最为有效的[14]。”目前朋辈群体已经逐渐成为贫困生群体倾诉与寻求帮助的重要选择,他们能够理解贫困生群体所处的困境,对所困扰的问题产生共鸣,能提供一些更容易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满足贫困生被同伴接纳的需要,产生归属感,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生活状态。但是由于专业性不足及人数规模的限制,目前在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只能起到补充作用。

3 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机制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常常只关注消极方面,忽视积极方面

目前关于贫困生的相关研究大多过分关注消极面而忽视积极面,这种做法可能会形成一种反向的暗示,甚至导致许多没有问题的学生形成关注自身消极层面的思维定势,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援助的有效性在于发现、引导、激发并培育学生的积极内在力量。目前这是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中最亟需转变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向。

3.2 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要避免出现逆向缓冲作用

在贫困生心理援助中涉及的各类援助活动,应注意贫困生隐私的保护,应本着贫困生自愿参与的原则,无论是个体咨询还是团体心理训练,只有贫困生自己有意识地想改变自我,主动地接受援助,我们所构建的心理援助机制才能真正地发挥实效,如果强行进入,只能适得其反,甚至给贫困生本已脆弱的心理带来更重的负担。我国学者肖水源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已经给我们开展贫困生心理援助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支持与协调。高校应结合校情与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把学校、家庭、社会、朋辈的心理救助以及贫困生的自助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贫困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与健康成才提供切实有力的帮助,引领学生走出心理贫困的泥沼,重塑美好和谐的心理状态,达到培养健康心态和完善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3]Wong, Daniel F.K: Difficulties and patterns of social support of mature college students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J].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1997,25(3):377.

[4]劉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75-176.

[5]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2002:

18.

[6]智银利.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1(2):113-115.

[7]徐小娟.团体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郭静静,张荣伟.高职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49.

[9]李传玲.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J].考试周刊,2009(48):233.

[10]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l):74-75.

[11]吴永祥.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6-12.

[12]Baron,Bliese PD.Efficacy beliefs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work-related stressors:A multilevel stud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1,84(3):349-361.

[13]饶莉啦.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积极心理援助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68.

[14]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篇4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现象探析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经济困难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形成大学校园里的经济困难群体.由于经济、生长经历、个体性格差异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现象日渐突出.因此,分析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及成因,并探究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林丰艳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经济困难生   心理贫困   教育对策  

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的研究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底教育部修订和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但是随着近几年一些行政部门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在对待心理教师的待遇方面,如开课情况、评职、评优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的这项工作的发展走进了一个瓶颈阶段,如何能使这项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构建香坊区心理研修支持团队这一新的工作模式,可以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走出这个瓶颈阶段,开创这项工作新局面。同时进一步加大我区心理研修团队工作力度。心理支持构建的内容为:

●针对心理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分层次提供辅导支持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提供咨询支持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克服浮躁心理提供疏导支持 ●针对家长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要完成以上内容,必须有一只专业精良的心理教师队伍,还应有设备完善的心理咨询室。

二、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三、调研过程

首先开展了对全区中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状况及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我们用了12天的时间进行视导、考察了54所中小学,有效问卷59份(问卷内容附后),与学校领导和心理教师访谈、交流,并实际考察了各校心理教师的配备及教师开展活动状况,心理咨询室建设及使用情况。调研内容:

1、教师配备情况

◆、是否配备心理教师 几名 专兼职

◆、如没有配备是什么原因 ◆、是否固定配备心理教师 ◆、学校有无心理博客

2、开课情况

◆、是否开课 开课年级 每周 课时 ◆、利用什么课时上课

◆、是否有专用教材 教材出版单位 感觉教材如何 ◆、学生上课的反馈情况如何

3、咨询室建设情况

◆、有无心理咨询室 几个房间 面积 ◆、设置地点 是否安静 ◆、是否分设咨询室、活动室等

◆、有无心理咨询室工作规程及开放时间 在适当位置张贴 ◆、咨询室内部布置是否到位(请在已有配置上划√)

硬件:内部装修适合、教师办公桌、电脑、可上网、电话、资料柜、沙发、茶几、椅子、纸巾、饮水机、沙盘、沙盘专用摆件、心理减压发泄器材、信箱、宣传板 其他

软件:学生心理档案软件、心理健康检测管理软件、心理测验量表、教师学生用书籍、刊物 其他

◆、是否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年级 ◆、是否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试 ◆、每年有无经费的投入 大约多少

4、学生咨询情况

◆、每学期咨询学生人次约 一般集中在哪个学年 ◆、咨询内容大多是什么问题 ◆、心理教师是否做好咨询记录及资料的留存 ◆、是否开展过团体心理辅导

5、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是否开展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形式有哪些 ◆、学校是否有心理社团 社团名称 ◆、是否定期对全校老师、学生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形式有哪些

6、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7、工作中的困惑

8、对上级教研部门有哪些需求

四、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1、我区的心理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我区共有心理教师70余名,学校基本配备了1名心理教师,有的学校配备2-3名心理教师。如122中学配备2名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专业心理的教师12名,占总心理教师人数的17%,专职心理教师13名,占总教师的18%,已获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14名,占总教师的20%,兼职心理教师占82%的,兼职教师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主的有20人占28%,有一些兼职心理教师兼任职务过多,心理工作只是挂名而已,个别学校心理教师从未参加心理教研活动,学校也未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有些学校的心理教师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的。

2、学校心理课开课率严重偏低。

《纲要》中明确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目前我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是(20所学校)28%,开课率严重偏低。我区开课坚持比较好的学校有风华中学、49中学、星光中学、116中学、文府中学、39中、11中、122中,通乡小学、风华小学,成高子中心校。

3、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情况良好,使用率较低。

95%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学校还是比较规范的,但是有个别学校在省、市标准化学校验收之后,心理咨询室就撤了,改为其他办公室。但有些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办公室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在走廊间壁出一间咨询室。咨询室的内部设置情况,标准化验收的学校设备比较齐全,如放松椅,沙盘,宣泄球,心理测量软件,也有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办公室或是象会议室,还有学校的咨询室一室多用,咨询室还是其他教师的办公。还有学校的咨询室设置距离学生活动区甚远,不利于学生进行咨询。目前因各种原因还没有建立咨询室有6所学校,60%的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部分档案内容实用价值不高。

4、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样化。

《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本次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以课题为牵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区有22所学校立项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利用广播站定期对学生进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学校利用板报定期出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组织学生定期出刊手抄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5)对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讲座。(6)利用班会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7)利用心理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8)通过观看心理影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

(10)利用家长学校为学生家长进行讲座“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5、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学校急需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否则开展此项工作难度太大。(2)兼职教师工作量太大,兼职工作经常发生冲突,从专业和时间上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心有想法而力不足。心理咨询根本没有时间进行。

(3)每个学校基本一名心理教师,在集体备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4)兼职的非专业的心理教师,专业心理知识不足,急需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5)咨询室内部设施不够健全,如必要的沙盘,宣泄器具等。(6)部分学校配置的心理测量软件无法使用。

(7)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心理课时,所以学校无法安排心理课。

(8)心理教师在学校评优评职中,大部分都排在后面,极大挫伤了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小结:

心理研修支持团队的构建如何决定于心理教师队伍的素质。所以培养一支专业、专职的心理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因为心理教师的工作是为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做奠基的。

六、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心理研修支持团队尽快构建起来有力保障。

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督和指导力度,按《纲要》的要求学校配齐心理健康教师,按要求开设心理课和设置心理咨询室。应杜绝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心理教师和咨询室现象,对该工作应定期进行考核及表彰奖励。

2、心理教师专业化是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的根本。教是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力度聘用专业的心理教师,使心理健康教师这支队伍能够尽快专业化、专职化,使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心理保障。教研部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更要注重专业化,面对82%都是兼职的心理教师教研活动更要注重有效性、实践性,做到“一对一”帮“手把手”教,进一步加强区域分学段的集体备课。

3、提高心理教师的待遇是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的前提。

学校对待心理教师在评优评职等问题上应享受班主任的同等待遇(《纲要》中明确规定),以提高心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才能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

4、心理教研部门要为心理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多平台。

组织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安排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赛课活动,并按着市教育局的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利用地方课时和校本课时开设心理健康课,还应该组织心理教师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学习,请进来,聘请知名心理专家到我区讲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心理教师快速成长。

5、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和使用。

心理咨询室内部设施的建设要规法和达标,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今后每三年对各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并评选出咨询室建设示范校、优秀学校,合格学校。(与班主任专业化培训验收同步)。要完善心理研修支持团队的构建工作硬件资金投入要到位,使师生咨询平台尽快建起来。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篇6

1.研究方法

1.1文献法。本文通过对心理学, 教育学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检索, 收集了与文章核心思想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

1.2调查法。通过各种渠道对国内外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做了调查, 并收集到了最新的相关资料及数据, 为本文提供理论及数据基础。

1.3分析归纳法。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现状数据的分析, 整理, 归纳。拓展出了本文的写作方向, 写作思路以及文章主体。

2.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目前, 大部分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现状仍旧停留在经济层次, 甚至局部地区对高校贫困省的经济资助仍未达到实际需求。而高校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高校贫困生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首先是自卑心理。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才需求旺盛的基础下, 我国的教育教育事业也是蓬勃发展。但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之下,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由于应试教育发展, 各个中小学都为了升学率而采取了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 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尤其是乡镇的中小学, 甚至一些基础的美术音乐等陶冶情操的课程都不能得到开展。而贫困生也觉得多数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上了大学以后, 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所产生的问题往往爆发出来。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导致心理调节能力有所缺失。在面对吃穿用度比自己好, 还拥有各种 (比如绘画, 美术, 音乐, 钢琴) 等特长的城市同学时往往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 感觉处处比不上自己的同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其次是消极忧虑心理, 目前一般的高等院校一般的专业的学费平均在4500元左右, 再加上住宿费600元左右, 每年按照在校10个月计算, 每月生活费800元左右, 按照全日制本科四年算下来, 四年学习所需要的费用大概是524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一些其他的日常开销, 这笔钱对于贫困生的家庭而言, 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甚至好多家庭不得不砸锅卖铁, 举目借债。都是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 以后不再过着和自己一样的苦日子。贫困家庭的家长也往往对孩子寄予厚望, 时不时的耳提面命。以至于贫困生往往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很高的目标。然而, 由于期望过高或者不太切合实际, 在实现的过程中, 许多问题凭借自身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有力的解决, 长此以往, 容易使人身心忧虑。另一方面近年来, 人口的日益增加, 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远远跟不上大学生毕业数量的增加, 从而导致了巨大就业压力, 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从而也增加了其心理忧虑的程度。

再者, 人际关系的紧张也是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之一。贫困生往往面临渴望与同学相处, 但又拒绝与同学相处的矛盾心理境地。首先因为经济条件的差距贫困成往往具有自卑的心理, 在心里认为同学各种条件都比自己好, 穿着打扮时尚潮流, 会唱歌, 会跳舞, 甚至肆意快乐的说笑, 无忧无虑。而自己什么都不会, 下意识的会与同学产生距离感。但是却又向往集体那种简单快乐, 无忧无虑的生活气氛, 所以心里比较矛盾。再者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困难, 很多需要凑份子钱的班级同学集体聚会, 集体旅行等也没办法参加, 这也是贫困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再者, 因为家庭环境, 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生活重心的不同, 贫困生往往和普通同学很少有共同话题, 这也导致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

3.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建议

3.1各种方式的经济资助。除了传统的国家贫困生经济资助以外, 学校还可以加大奖学金的力度, 为贫困生完成学业减少经济方面的难度;其次, 在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学习工作两不误。还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 对贫困生做一些其他生存技能的培训, 增加其就业机会。

3.2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力度。定期对贫困生做心理健康测试, 并且有针对的帮助其解决心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学校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的配置, 可以免费, 一对一的对心理存在困扰的学生进行教育辅导。

3.3营造良好的班级校园环境。班级和学校可以针对这种情况, 多开展一些校园活动, 比如趣味运动会, 写作大赛, 志愿者活动等大家处于同一个层面的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活跃班级之间的气氛, 团结同学之间的关系, 使得贫困生进一步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之中。

由于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形成的, 所以我们要抽丝剥茧, 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 帮助高校贫困生战胜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考的扩招, 高校教育规模的快速成长, 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从而衍生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 提出了一些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希望对未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所助力。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6.

[2]张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版) , 2013, 01:145-148.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篇7

一、贫困生受资助情况统计

根据现有贫困生资助政策, 只要成功完成贫困生认定的同学, 每年可获得国家助学金2600元左右, 覆盖率达100%;此外, 除大一年级外, 大二到大四年级的贫困生中, 每年有三分之一左右比例的贫困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校还提供减免学费、冬令补助、路费补贴等资助。一些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贫困生, 一年可获得资助8000元左右, 极大地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在调查中, 针对“你如何看待国家或社会每年给予资助金额”, 有20%的贫困生认为给予的资助较少, 45.3%的贫困生认为资助金额一般、凑合, 23.8%的贫困生认为资助金额足够, 仅有6%的贫困生认为资助金额太少。尽管此题测试的是贫困生主观上对资助的看法, 但能反映出国家或学校的资助已能满足大部分贫困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针对“你合理使用了国家、学校或社会上的资助吗”, 有40%的贫困生认为自己很合理地使用了资助, 55.2%的贫困生认为比较合理地使用了资助, 仅有3.8%的贫困生认为没有合理使用这部分资助。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珍惜和理智地使用资助。调查中显示, 女性贫困生中, 100%认为自己很合理或较合理地使用了资助。

二、贫困生消费状况统计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贫困生每月开支主要集中在伙食、购书、服装上, 伙食比重最大;电脑、MP3等产品和人情开销也占不小比重;贫困生用在学习培训方面的开支仅占6%, 主要原因在于校外培训班, 如语言类、计算机类、考研类等培训费用较高, 都得上千元以上, 超过他们的经济承受力。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也仅能解决生活上的基本困难。

表2显示, 99%贫困生已经拥有手机, 说明手机已经在贫困生当中普及, 因而要改变传统观念, 认为贫困生是没有钱买手机的。中国目前手机用户已达到8.3亿, 这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 不能再用几年之前衡量贫困生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贫困生。其次拥有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的贫困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也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 有电脑的学生不能认定为贫困生, 这也许在几年之前还能作为衡量标准, 如今多重因素促使电脑逐渐成为贫困生的必需品:其一, 电脑网络是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途径之一。比如在一些沿海城市, 贫困生也必须通过网络进行贷款申请、贫困生认定信息的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等;其二, 高校环境促使贫困生电脑普及化。课程作业的上交需采用电子版本, 学校通知公告等无纸化的信息, 促使贫困生不得不去买电脑, 否则无法获知学校信息或完成作业;其三, 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需要通过网络来找兼职、投简历。统计中显示电脑拥有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年递增。

从表3-1中可以看出, 70%的贫困生每月开支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 开支在500元以下的占24.8%, 而开支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很小, 在5%左右。说明绝大多数贫困生是属于理性开支、理性消费的。在表3-2中,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 每月开支在500元以下的比例呈递减趋势, 而每月在500-1000元的比例呈递增趋势, 尤其大三年级比大二年级高出23%, 主要由于随着步入高年级, 学生在服装、求职、学业培训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变大, 开支也逐步增加。

从表4来看, 当钱不够用的时候, 46%的贫困生选择自己打工来赚钱养活自己。这表明近50%的贫困生, 愿意自食其力, 独立自主地解决自身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有超出一半的贫困生倾向于依赖社会支持系统来解决, 如父母、同学或朋友、学校等, 表明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依赖性还很强,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引导和教育, 而不能仅仅在金钱和物质上给予他们帮助。

三、贫困生的消费心理状况与分析

表5表明, 近57%的贫困生的消费心理或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他人消费水平对贫困生自身消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也是一种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 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贫困生作为学校中的经济弱势群体, 容易受到非贫困生群体压力的影响, 产生一些从众、模仿的心理现象。近50%的贫困生受到较小的影响, 说明贫困生抵抗非理性因素能力还较强, 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调整心态。

从表6来看, 51.2%的贫困生保持了理性的态度, 虽然心动, 但是并没有采取行动;另有31.1%的贫困生, 对于他人超前消费视而不见, 这样就有80%以上的贫困生没有超前消费的行为。

表7-1和7-2反映的是贫困生面对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时所产生的社交情绪。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表7-1要检测的是嫉妒情绪, 嫉妒情绪是社交情绪中的一种, 是人类普遍存在。表中显示42.5%的贫困生有过或偶尔有过嫉妒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的情绪反映, 一半以上的同学未产生嫉妒情绪, 整体情况良好。表7-2测试的是贫困生的社交焦虑情绪, 对象是针对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30%左右的贫困生有社交焦虑情绪。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贫困生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受挫、自卑或者缺少社会支持的话, 则有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四、分析总结

以上的统计数据, 可以反映出贫困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 故针对以上分析做如下总结。

(一) 贫困生很少将钱用于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 学校应拓展资助平台。

贫困生每月的开支主要花费在伙食费上, 调查显示仅有6%的贫困生将钱花在学习培训上。但学习培训又是至关重要的, 大多与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成功考研相关联。比如考研类、语言类、计算机类的培训, 费用往往比较高, 贫困生没有经济承受力, 若不参加这些培训, 比起其他有能力承担费用的同学, 他们有可能丧失一些机会。有1.9%的贫困生每月开支集中在恋爱方面, 1.4%的贫困生每月开支花费在旅游上。究其原因, 一方面, 贫困生具有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 另一方面, 经济条件不允许。贫困生获得资助、家庭供给或打工赚钱等达不到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水准。

对此, 我认为, 高校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帮助贫困生: (1) 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校外公司、机构或个人资助的平台, 而不是局限于国家或学校的资助。学校负责贫困生工作的教师, 应加强与校外联系, 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经济资助; (2) 发挥资助公司与受资助生之间的纽带作用, 让资助制度化、规范化。可采取如下途径:让资助公司和受资助贫困生签订一定的合同, 双方合意, 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可以双赢, 贫困生在校期间可获得该公司的资助, 毕业后在公司工作为公司效力; (3) 建立优秀贫困生档案数据库。学校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组织能力强等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贫困生, 除设专项资助奖学金外, 还可让他们享受资助优先、就业优先的政策。

(二) 贫困生自主能力相对较弱, 依赖性比较强, 应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调查显示, 当钱不够用时, 有46%的贫困生选择打工, 自己来解决问题;有54%的贫困生选择倾向于依赖社会支持系统来解决。

学校应重视学生自立自强的教育, 如可采取以下途径: (1) 开展自强教育, 激发贫困生的成才意识。主要通过树立典型、报告会形式, 大力宣传优秀贫困生的事迹, 通过这种方式来感染其他贫困生, 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2)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给贫困生创造锻炼的机会。通过勤工助学, 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质, 帮助他们提高付出与收获的体验度; (3) 加大优秀贫困生的宣传力度。在学校网站中设专栏, 只有加大宣传力度, 才能有更大的感染力。

(三) 认定贫困生的传统观念需改变, 根据消费行为, 建立贫困生认定督查制度。

在几年之前, 人们普遍认为, 有手机或者电脑的学生, 家里肯定条件不错, 不可能是贫困生。而目前调查显示, 99%的贫困生有手机, 50%以上的贫困生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而且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价格与台式电脑逐渐持平, 拥有笔记本电脑的贫困生也在逐步上升。

以上现象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与此同时, 各高校参与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教师就要及时改变观念, 不能循规蹈矩, 固守不变。在进行贫困生认定民主评议时, 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陈旧性观念的转变, 以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贫困生认定后, 应制定相应督查制度, 如在督查期, 可以观察贫困生的消费行为, 作为衡量贫困生诚信与否的手段之一 (因有不少非贫困生假冒贫困生) , 发现有贫困生频换手机、频换笔记本电脑、频买名牌用品等现象, 取消其贫困生认定资格, 取消其经济补助等。

(四) 贫困生总体消费心理健康, 社交情绪稳定, 加强团体咨询, 进行团队心理辅导。

调查显示, 贫困生整体消费比较理性, 出现盲目跟风、超前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较少, 在社交情绪上, 不良的嫉妒情绪、社交焦虑情绪也只发生在一小部分同学当中。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往往比经济条件好的同学, 承受更多的压力、挫折, 自尊心也更强, 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学校应对贫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从个案心理咨询着手外, 也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团体咨询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团体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的助人行为。

在贫困生进入大学后, 心理辅导老师可以选择三种模式的固定群体进行团队辅导:第一种是, 参与群体为贫困生群体, 主要应侧重于自信心培养、人际交往等心理辅导;第二种是, 参与群体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数参半的群体, 在团体辅导早期, 可建立适应性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培养自信心心理辅导, 中后期建立人际交往训练心理辅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第三种是, 根据贫困生的不同咨询诉求分成的不同类别训练辅导的群体, 这个群体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可根据不同类别进行系列性辅导。当然, 针对消费心理这部分, 可以通过模拟消费体验的方式, 进行团队心理辅导。通过团队心理辅导的方式, 会更好地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 需要多方面的关注, 高校除了应给予他们物质帮助外, 更应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将针对某高校贫困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研究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论文 篇8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 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 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由于家庭经济问题, 在校学习期间贫困生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 往往要通过勤工俭学、兼职打工等方式为自己筹集部分生活费和学费, 容易引发焦虑心理。择业过程中, 这种焦虑就转化为对能否得到一个好职位, 取得高收入的期望。择业过程中, 他们对投出的每一份简历都抱有希望, 都在期盼与等待中用人单位的反馈, 并期望得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由于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读书的成本与就业的期望具有较大的差距, 致使他们容易产生对个人的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持续的焦虑心理, 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 甚至产生对就业的恐惧感。同时, 由于相当部分贫困生在校期间申请了助学贷款, 毕业还款的压力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他们的焦虑程度。

(二) 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在物资条件匮乏状态下最容易引发的不良心理条件之一。受到家庭条件限制, 贫困大学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和学生会活动, 在计算机水平、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社交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大学生。能力上的不足导致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对自己持否定态度。在选择职业之前, 经常考虑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择自己?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到单位后不能胜任工作怎么办?在求职择业中, 这种自卑心理表现为缺乏自信, 缺乏勇气, 不敢竞争, 不敢大胆自荐, 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三) 嫉妒心理

嫉妒是从自尊出发, 惧怕别人威胁自己的地位或荣誉等而产生的忧虑和愤怒。由于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 少数单位录用毕业生时讲人情、讲关系的现象使得有的学生把求职失败归为无权无势。有些人认为如果自己家庭富裕, 同样也能找到好的工作。部分贫困生还会因为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个别不公平现象, 进而对社会、学校、其他同学乃至就业管理政策的不满, 认为世上一切都不公平。

(四) 急躁心理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长期处于节衣缩食状态, 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认为, 自己好不容易才从农村走出来, 必须找个比较体面的好去处, 因此在没有做好自身就业定位的情况下, 就盲目地把眼光放在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的大城市和高收入的大企业等单位, 不愿到艰苦的边远地区或从事艰苦行业, 往往由于目标定位太高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贫困生不管就业单位是什么性质, 个人能力能否满足用人单位需要, 就早早与用人单位签约, 在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个工作, 从而产生了违约等一系列问题。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 增强就业指导服务

第一, 从更新就业观念入手, 帮助贫困生搞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就业部门应加强对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探索, 从入学开始全程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扶助和指导。新生入学后, 要在普遍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 加强对贫困生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单独交流、组织座谈等方式, 使他们明确职业理想, 培养职业意识, 提高职业素质。高校辅导员要配合就业部门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 深入了解贫困生对自己的客观定位, 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存在的诸多现象和择业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问题, 使他们树立先生存、后发展, 先就业、后择业, 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 走出偏激、急躁的心理误区, 找到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第二, 从丰富实践经验入手, 帮助贫困生增强求职信心。为丰富贫困生求职经验, 高校应结合就业指导课程, 组织模拟招聘会, 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通过模拟演练, 使他们增长实践经历, 丰富求职技巧, 提升综合素质。也可以依托学校实际, 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岗位, 提高他们的“从业”意识。同时, 要加强就业相关情况的政策和法规教育, 避免因不懂法而造成就业过程中的涉法问题。第三, 从提供就业信息入手, 帮助贫困生抓住就业机会。受到交际范围、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 贫困生往往只能通过学校宣传、招聘会等方式获取就业信息, 对学校的依赖性比较大。高校应主动为贫困生搭建平台, 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并针对个人特点推荐一些适于他们发挥优长的职位。此外, 在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过程中, 就业部门要做好贫困生的现场辅导和心理调试,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勇敢表达自己, 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二) 开展就业心理调试

一是高校辅导员的实时疏导。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注,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 使他们正确对待贫困, 建立就业信心, 及时有效地化解心理问题。要协助就业部门做好求职前的心理疏导, 在参加招聘会之前, 指导贫困生根据自己实际设定合理的求职目标, 帮助他们做好能力定位和职业选择。要关注贫困生求职过程中的思想辅导, 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压力, 掌握适当的心理调节方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要依托心理健康辅导, 开展团体训练和个案咨询活动, 通过电话、网络以及实践训练等多种途径,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放下心理包袱,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教授贫困生学习适当的心理调适方式, 经常用换位思考、自我放松等方式处理求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并随时对自己进行激励。三是个人家庭的理解支持。帮助贫困生早日顺利就业, 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同时也是家长的期待。一方面, 高校要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的沟通, 使家长了解政府在扶助贫困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 鼓励家长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 通过亲情关怀, 化解贫困生急躁、焦虑等不良心理。

(三) 实施就业能力资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在现有贫困生资金资助的基础上, 加强能力资助, 通过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引导他们树立综合能力的观念。从进入高校开始, 就指导他们摒弃高中时期成绩至上的观念, 引导他们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要让他们了解在择业和求职过程中, 学习成绩与实践能力、爱好特长等内容同等重要。使他们尽早树立努力方向, 有针对性地用好四年的大学生活。二是拓展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 让他们相互鼓励、互帮互助、树立自信。在社团内, 他们还可以及时交流在学习、求职等方面的经验, 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个人的问题。三是对贫困生开展补差教育。重点提高高校贫困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 以及各类爱好。应依托选修课为贫困生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 使他们补差、强短, 增强求职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郑志宏, 蒋蔓萍, 朱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8.

[3]李从松.贫困对贫困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青年研究, 2002 (2) .

[4]褚惠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5 (11) .

上一篇:青少年活动中心送教下乡活动方案11下一篇:2018承德车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