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2024-09-07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精选7篇)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篇1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一、参保人群

1.在本县内有非农业户口且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包括幼儿园、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学校的在校学生)。

2.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的职工;

3.灵活就业人员;

4.失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5.外来常驻人口及务工人员子女。

二、申报资料

1.第一次申报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持户口簿或身份证。

2.低保对象(指县民政部门认定的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还要到参保中心领取《登记表》填写后到所在社区和民政部门审核盖章的享受低保待遇的证明。

3.重残人员(指经县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丧失劳动能力的被评为1-3级的重度残疾人)、“三无人员”(指民政部门认定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及抚养义务人),参保时出示原件并交复印件一份。

三、缴费标准

1.18岁以上城镇居民(不含18岁):130元/年/人。2.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包含18岁):40元/年/人。3.低保人群:20元/年/人。

4.重残人员(1--3级)和“三无人员”:不交费。5.学校学生集体参保缴费,40元/年/人。6.学生以个人名义参保,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四、缴费期限及时间

1.新参保缴费,自参保之日缴至当年底,并预缴次年全年费用,缴费之日后15日进入保险期;已经参保但中断缴费的,断保6个月内,缴全年费用,缴费后次日进入保险期;断保6个月以上按新参保处理。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自然缴费,每年缴纳一次,每年9月1日至12月20日为缴纳次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时间。

3.在校学生集体参保按学缴费(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为一个“学”),每年的9月1日至10月31日为缴纳次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时间。

4.新生儿在出生之后3个月内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足额缴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五、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报销起付线:一级医院为50元;二级医院为100元;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和转统筹区外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为300元。

2.报销比例:符合医保政策报销的费用,统筹区内在一级医院住院治疗按85﹪报销,在二级医院住院治疗按75﹪报销,在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按65﹪报销;在统筹区外的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按55﹪报销;重度残疾病人,在以上各级医院住院治疗,报销比例均提高5%;大病病人在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后,报销比例提高5%;狂犬疫苗门诊及特殊检查费:符合医保政策的费用按30﹪报销(统筹区外的异地长住参保人群按要求办理异地备案手续后同样享受该政策)。3.药品目录及诊疗项目依照“三目录”进入统筹结算。4.最高支付限额:

(1)、参保一年内:6万元/年;

(2)、连续参保3年:6.5万元/年;

(3)、连续参保6年:7万元/年;

(4)、连续参保10年以上(包含10年):8万元/年。

六、住院分娩如何报销

出院现金支付后到社保局直接报销,报销时除提供一般住院报销的资料外,还需出示准生证、出生证原件并交复印件一份,符合国家计生政策和医保政策报销的费用按住院比例报销。

七、外伤住院治疗如何报销

出院时现金支付后到社保机构直接报销,报销时除提供一般住院报销资料外,还需提供所在人社中心审核属实并加盖人社中心公章的《外伤调查证明》,符合医保政策的住院费用按相应比例进行报销。

八、异地就医申请的办理

长期居住在统筹区(铜仁市)外的参保人员,在社保机构领取申请表,选择两家定点医院办理相关手续,进行登记备案即可。

九、普通门诊医疗费

1.已参加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足额交纳当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人员,在统筹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50%,个人支付50%,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00元/人,当未使用完的额度不结转、不累加到次。

2.学生门诊医疗费用待遇,根据学校学生集中缴费参保的实际参保人数,按20元/年/人标准,由参保所在地社保机构直接拨付到学校,由学校按规定使用和管理。

十、特殊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1、特殊大病申请:参保人员凡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不限)、各类恶性肿瘤、慢性白血病、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药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持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的住院记录和诊断该大病的检查单到参保单位申请大病审批。

2、特殊大病门诊医疗费:大病审批通过后,治疗该大病的门诊费用,符合医保政策报销的费用按50﹪报销;

十一、医疗卡使用须知

1.打开软件后→接口管理→修改密码,原始密码“111111”,在统筹区内的定点医院设置新密码后才能消费。

2.忘记新密码,本人持医保卡或身份证到社保局刪除密码恢复成原始状态。

(咨询电话:0856-7622184、7620755,传真:0856-7621728)

石阡县社会保险事业局

2016年1月1日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篇2

管理和开发好人力资源。玉龙县人保局内设13个职能股室、5个二级经办机构, 有干部职工61人, 其中党员46人, 服务对象近22万人, 常年处于人少事多任务重的超负荷状态。人保局成立以来, 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一是按照规定, 做好全县近700名公务员、400名工勤人员、1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和4500名事业单位人员的年度考核, 对优秀公务员进行嘉奖。二是做好每年100多名公务员、100多名事业人员的招录工作。三是克服编制紧缺、就业压力大等困难, 坚决执行县委、政府“人才强县”的战略决策, 努力完成紧缺急需人才的招聘工作, 每年从全国招聘近50名高层或紧缺急需人才, 补充到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等一线单位。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坚持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并重, 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 以创业为动力, 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 强化服务为手段, 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 力促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职业培训效果明显, 形成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人保局成立以来, 已培训下岗人员2000余人, 培训其他人员2万余人;每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力1000余人、转移3万余人, 实现劳务经济1亿多元;每年新增就业3000余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

促进社保体系健康运行。坚持完善政策与扩大覆盖面并重,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健康运行。一是大力宣传政策, 激发参保对象积极性, 着力提高社会5险扩面征缴工作。目前, 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已近20万人, 建立起了以5大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每年征收金额8000余万元, 5大保险参保率都保持在90%以上。二是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维护参保人员利益。三是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切实做到“两个同步”。2009年6月起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 在全市第一家实现了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的全民医保。2010年10月1日, 玉龙县争取到“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具体组织和实施试点工作, 及时出台了《玉龙县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 明确了对缴费100元至1000元10个档次的参保人员, 每人每年给予5元至45元的补贴。按照“党政全力推动, 群众全面发动, 投入加大力度, 服务积极主动, 管理健全制度, 队伍精干能动”的工作思路,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明确职责, 层层签订责任状, 把任务纳入年度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进行考核, 做到乡镇有目标、人人有任务, 年中有督查、年终有考核;建立处级领导干部挂钩包乡镇、县级单位包村制度, 形成上下对应、协调一致的组织机构;建立人大、政协督查工作机制, 深入乡村一线督查;建立纪委重大民生工程督查督办工作机制, 制定了问责机制;发挥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助推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稳步开展;建立督办通报制度, 每周二、五下午, 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对参保情况进行分析、排名通报。人保局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 以提高参保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健全机构、争取资金, 总结经验、创新方法, 扎实做好前期工作。2011年7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启动后, 在全市第一家实现了以职工、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3大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全民养老保险, 促进了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发展。试点期间, 该局把任务分解到个人, 督促干部走进千家万户讲清楚参保的意义、对象、缴费标准、享受条件, 帮助居民算清多缴费多受益的经济账, 算清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实惠账, 消除顾虑和担忧。试点启动的第一年, 参保人数就达13.82万、参保率达99.25%, 名列全省前茅, 被省厅作为先进经验交流。最近出台的《玉龙县特殊人群参加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实施方案》, 规定了因病、因灾、因征地、因供子女读高校致贫的特殊人群, 每年由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代缴。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人保局坚持把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渠道, 从制度建设入手,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全面规范执法环节, 稳步提高办案质量。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开辟“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绿色通道, 凡存在劳动争议的案件, 按仲裁案件依法立案处理;应由监察处理的, 按照监察程序处理;案件交叉时积极协调、统一快捷办理。办理案件中, 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严格程序、准确用法, 稳步提高办案效率, 实现案件处理的全面提速。人保局每年接待、受理农民工来信来访案件400多件, 涉及民工2000多人次。每年催交农民工“三金”2000余万元, 清欠农民工工资1000余万元, 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信访维稳工作, 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每年答复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其它信访件20余起, 答复率100%, 多年来没有发生非正常越级上访事件, 被老百姓称为“第二信访局”, 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人保局还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职能:一是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业务流程, 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 对基金的筹集、划拨、征缴、发放等环节全程监管、监控和定期检查;二是做好各年度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三是对各年度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监督检查;四是加强对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的审核和考核;严禁挤占挪用, 确保了基金安全运营。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在县级设立服务窗口。2012年7月24日, 在上级的关心下, 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43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的“玉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落成启用, 提高了人保基础设施水平, 全县65项人保服务项目集中在一起办理, 实现了人保服务平台的有效整合, 方便了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在乡镇设立便民窗口、村组设立站点, 把服务平台搭建到第一线。全县16个乡镇, 每个乡镇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投资25万至45万元的人保服务中心的新建和修缮工程正在启动。在参保费征收上, 工作人员白天进田间地头、村民赶集点和烤烟收购站集中办理, 晚上进门入户, 挨户办理, 有效解决了老百姓与工作人员时间错位的难题。为方便群众和确保安全, 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邮政储蓄网点, 增设专柜, 延长或调整了营业时间, 开设个人存折, 参保人可就地缴费。目前, 全县的人社工作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医保、社保和城乡居民保险, 已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5险的收缴和发放在系统内封闭运行, 既安全又便捷。

深入基层全力排解民忧。人保局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和作风建设活动中, 成立领导小组, 制订方案, 明确职责,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 使民生思想深入人心, 大幅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切实排解民忧、保障民生。一是深入基层, 密切联系群众, 全局确定挂钩联系户64户, 填写民情联系卡64份。二是心系群众, 开展系列帮扶。与挂钩户开展民情恳谈, 2012年每位职工为挂钩户各捐款300元, 全局为九河乡中古村委会捐款3.51万元, 解决了人畜饮水、村图书室建设等困难。坚持主要领导每年驻村10天、一般职工每年驻村5天的政策, 先后分六批驻村入户, 为困难户移栽烤烟、盖地膜50余亩, 受到群众好评。为保障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 人保局严格执行政府的相关规定, 坚持施工方先缴纳失地农民养老金、后开工建设的原则, 现已收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1亿多元, 基本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规程》, 使档案为参保人记录一生、跟踪一生, 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力求管理制度化、经办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服务精细化。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分析 篇3

关键词:医疗;分析;居民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3-0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完善了国家保障全体公民的利益的目标,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具体的政策,笔者从投入—产出导向式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进行了分析。

一、投入—产出导向式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

在社会政策实践领域,研究者或评估者通常要对不同的政策方案或决策议案进行评价分析,以最终做出恰当的选择。在建立社会政策分析框架的过程中,通常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理性目标分析和过程分析两种,社会政策分析框架的建立要从政策实践具体过程的基本维度来进行。

美国学者D.伊特瑞迪斯就社会政策分析提出了一种投入—产出模型。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或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目标被设定为价值输入部分,并成为发展实践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最后分配机制使公民福祉水平达到一个预期的水平。

在他的模型中,理想社会、制度安排和分配产出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个模型呈现一种循环结构。理想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府指定的要达成的社会目标,一般体现在比较宏观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制度安排主要指为了实现社会目标指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制度,包括资金来源渠道、输送渠道、保障对象的选择等;分配是指具体的资源等福利的分配措施,以此缩小社会成员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中所有公民福祉的改善。

二、社会政策分析框架的应用

政策分析的模式客观上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是一种标准化与抽象化后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政策的运行是比较复杂的,按照上述各模块一步一步执行某一社会政策几乎是不现实的。笔者在此运用上述模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一个初步的解读与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社会医疗保险与社会价值理念。

综观各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政策的制定实施必然基于当时的国情,政策的制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影响更甚。社会政策体现社会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价值理念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也不可忽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的主导思潮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那种社会主义理念,阶级是社会公敌,各行各业都要进行阶级斗争以实现社会平等,它强调无产阶级的基本权利,这是一个注重消灭阶级划分的年代。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建立的是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障制度,在社会平等理念的促使下,国家保障政策更加注重保障群体的范围,保障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社会医疗保障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其发展更加符合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现状。同过去的社会医疗保障政策相比,现在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现出新的理念和取向。其一,强调社会的责任,主张以国家和社会为责任主体;其二,政府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正义与公平的价值观;其三,在政策落实中,注重公开、公正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从1998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后来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相继建立,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以及“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战略设想,2007年国家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这是促进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农合构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分析。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07年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到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从而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7年开始启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各项制度安排可以说都已经相当成熟。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见表1。

政治制度的发展也更加成熟,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多样化,可以概括为几下几点:一是调控计划者。政府在医疗服务领域进行资源、服务等的规划与设计,为政策实施做好准备,并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具体措施来限制、规范和引导医疗人员和医疗机构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二是资助者。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提供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医疗器材或者政府提供其他方面的福利服务。三是购买者。政府为居民购买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部门签订医疗服务购买契约,以此保障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

在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至今已经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随着国家政策的制定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从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度基础分析中看出,制度安排是国家目标和政策实施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适合的制度基础,那么政策的实施就没有依托,更别谈国家目标的实现,国家目标就像一个城市规划,制度安排就是城市道路的建设,政策实施则是道路上奔驰的汽车,若是没有了马路谈何汽车的行驶。合适的制度安排政策的实施意义重大,从而可以达成国家目标。

三、结语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步较晚,政策制定时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经历了我国社会体制的各种变革而发展的较为成熟。许多具体实施细则的制定可参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具有的一大优势。就其具体的实施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其保障范围涵盖了城镇职工之外的其他城镇居民,有效保障了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体现了新时期公平正义的主题,缓解了诸多社会矛盾,当然,城镇居民的划定是以户口为基础的,城市里在校大学生和其他一些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还有待进一步确定,不能忽视这部分人的利益,也不能让其重复参保,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来源,这是基本的资金来源渠道,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的发展,可以拓宽其资金来源,同时也可以扩大已有保险基金的“再收入”,即参加其他金融投资方式,增大社保基金基数,有效利用社保资金的机会成本。其缴费标准和补助标准,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均可向上“微调”,这样可以增大社会流动资金的总量,社会保险基金基数相应增加,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同时可以适当开放报销的特殊病种的范围,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政策具体的实施流程方面,仍需要加大各层级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医院内部的操作,以防这些保障政策变成人们就医的负担。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政策的分析只看到经济上的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到“政治决定政策”,政治制度可以作为政策的基础,在今天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政治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的政党政治表现出更强的实用性。21世纪我国迎来了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新的机遇,新时代的政治理念强调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选择中,“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和战略地位。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制度安排的协调性与具体分配实施的有效性要求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政策的保障性,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和政策实施者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发展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曾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专业,2012.

[2]陈琦.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2013.

[3]曹翠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3.

[4]李佳.山西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3.

[5]孙莎.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2.

[6]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7).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篇4

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问答

1、为什么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需要,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2、我市建立居民医保制度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低水平起步,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2)坚持自愿参保,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3)坚持家庭(个人)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

(4)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5)坚持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医疗救助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3、参加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有哪些?

(1)具有武汉市城镇户籍,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镇居民均可参加居民医保。具体对象包括:

①各类中小学阶段的在校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学生,下同)、少年儿童及其他18周岁以下的居民;

②18周岁及以上非从业居民;

③未按月享受养老金或退休金待遇的60周岁及以上老人(以下简称低收入家庭老人)。(2)非本市城镇户籍,在本市各类中小学(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就读,且在本市取得学籍的在校学生。

(3)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

(4)非本市城镇户籍,长期居住本市城镇的非从业人员。

已按规定参加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政府组织的其他医疗保障的人员,不能参加居民医保。

4、城镇居民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需带哪些资料?

城镇居民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须出示户口簿、身份证和学籍证明原件并提交复印件、一张一寸近期彩色登记照(持有第二代身份证的居民不提供彩色登记照),并自行确定一张用于缴费的银行卡。

以下人员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以下简称低保对象)需出示有效的《武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2)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以下简称重度残疾人)需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低收入家庭老人需提交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未按月享受养老金或退休金待遇的证明。

5、城镇居民到什么地方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城镇居民应分别到以下地点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并据实填写《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1)学生在学校领取《申请表》,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低保家庭学生除外)。

(2)低保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3)具有本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及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城镇户籍,居住在中心城区以外的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应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4)其他城镇居民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6、参保居民按什么标准缴纳居民医保费?

参保居民的家庭(个人)缴费标准分别为:

(1)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不缴费;

(2)各类中小学阶段的在校学生、少年儿童及其他18周岁以下的居民,家庭(个人)每人每年缴纳20元;

(3)低收入家庭老人,家庭(个人)每人每年缴纳50元;

(4)其他非从业居民,家庭(个人)每人每年缴纳340元。

7、城镇居民何时进行参保登记和缴费?

居民参保登记和缴费的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至12月20日(居民参保年龄的计算截至到参保当年的12月31日)。

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为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缴费过渡期。城镇居民可在过渡期内的正常工作日按规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一次性缴纳2008的居民医保费。

新生儿可在完成户籍登记后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并缴纳当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8、参加居民医保如何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参保居民自行确定一张用于缴费的银行卡,并预存不低于应缴费额的金额,在征收期内,由地税部门指定的金融机构一次性足额划扣应缴的居民医保费。

9、参保居民缴费后何时开始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在过渡期内,从缴费次月起享受当年居民医保待遇。

新生儿从缴费次月起享受当年居民医保待遇。

从2008年11月起,参保居民在规定的参保登记缴费期限内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手续的,从缴费次年的1月1日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0、参保居民何时领取《武汉市社会保障卡》?

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完成参保登记手续60日后,其他参保居民完成参保登记缴费手续60日

后,凭户口簿、身份证和《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信息单》,到参保登记地社区居委会领取社会保障卡。

11、重度残疾人及低保对象如何续保?

重度残疾人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后无特殊情况,低保对象办理参保手续后低保身份未发生变化期间,可连续按年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如居民低保身份发生变化,则应在每年的11月1日至12月20日,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进行年审,并重新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手续。

12、已缴费的参保居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停保?

已缴纳居民医保费的参保居民,因就业参加职工医保、参军、户籍迁移、出国定居、死亡等情况,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参保登记地办理停保手续。如上述情形发生在待遇享受期内,不办理退费手续;如发生在缴费之后,待遇享受期之前,参保居民到参保登记地办理停保手续后,再到辖区社保处办理个人缴费部分的退费手续。

13、参保人员能重复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和职工医保待遇吗?

参保人员不能重复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和职工医保待遇。参保人员从居民医保转到职工医保,其居民医保待遇享受至职工医保待遇开始(限定在当年12月31日前)。

14、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能累计计算吗?

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互不视同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

15、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

医保基金用于支付参保居民符合规定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

16、居民医保的门诊包括哪些?门诊待遇如何?

居民医保的门诊包括普通门诊和在门诊治疗重症疾病。

一个保险内,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在100元及以下的,医保基金支付30%;100元以上的费用,由个人自理。

参保居民在门诊进行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透析和肾移植术后抗排异等3种重症疾病治疗,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按50%予以补助。

17、门诊紧急抢救费用,是否并入住院医疗费用?

参保居民因危、急、重症等情况在门诊实施紧急抢救后随即住院治疗的,其紧急抢救费用并入

住院医疗费用。

18、什么是住院起付标准?

起付标准是指医保基金支付之前,按规定应由个人先负担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上的医疗费用,才能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比例支付。

住院起付标准分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疗机构200元,二级医疗机构400元,三级医疗机构800元。

低保对象在惠民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100元。

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在惠民医院住院不设起付标准。一个保险内,参保居民两次及以上住院的,起付标准减半。

19、起付标准以上的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是多少?

在起付标准以上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的支付比例分别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支付比例为60%;在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支付比例为50%;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支付比例为40%。

20、居民医保的保险如何计算?

居民医保的保险按自然(每年的1月1日零时至当年的12月31日24时)计算。

21、居民医保的三个目录的范围和标准如何确定?

居民医保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按国家和省规定适当增加适宜少年儿童诊疗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使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甲类药品;诊疗必需的,可以按国家和省规定使用部分乙类药品。

超出目录范围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22、参保居民使用属医保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乙类药品,个人支付比例是多少? 参保居民在门诊治疗重症疾病和住院时,使用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药品目录范围内乙类药品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自付10%,余额再按《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的支付比例办理。

23、体内置放材料、置换人工器官和血液制品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是多少?

参保居民按规定使用体内置放材料、置换人工器官和血液制品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35%。

24、转往外地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如何结算?

参保居民经批准转往外地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由个人垫支,并先由个人自付10%,余额再按规定予以报销。

25、在一个保险内,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是多少?

在一个保险内,医保基金累计支付参保居民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3万元。居民连续参保缴费满3年及以上的,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万元。中断缴费后再次参保的,视同首次参保。

超过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由参保居民个人负担。

26、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执行“五免”政策?

参保居民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可享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卫生服务工作保障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意见》(武政[2005]10号)规定的“五免”政策。

27、哪些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1)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治疗的;

(2)自杀、自残的(精神病除外);

(3)因违法犯罪行为所致伤病的;

(4)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医疗事故等由他方承担医疗费赔偿责任部分的;

(5)按有关规定不予支付的其他费用。

28、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有哪些?

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与职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一致,实行统一管理,统称“定点医疗机构”。参保居民持社会保障卡可在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选择就医。

29、参保居民就医时有哪些知情权?

定点医疗机构在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时,应事先征得参保居民或其亲属同意;定点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提供每日医疗费用明细清单,供参保居民或其亲属了解费用开支情况。

30、参保居民如何办理门诊治疗重症疾病手续?

患有《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的门诊重症疾病的参保居民,可持二级以

上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诊断证明、病历资料到辖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核准手续。辖区社保经办机构在征求参保居民意见后,为其指定一所定点医疗机构予以治疗。

31、参保居民如何转院?

在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转院治疗的,由转出医疗机构核准;转入转诊定点医疗机构和市外医疗机构的,须经三级综合医疗机构或专科定点医疗机构提出转院意见,报市医疗保险中心核准。

参保居民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转诊住院,视同一次住院,并执行高级别医疗机构的住院起付标准。

32、参保居民如何支付医疗费用?

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属个人负担的部分,由个人直接支付;属医保基金应支付的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记账。

参保居民经批准在转诊定点医疗机构、市外医疗机构和因紧急抢救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参保居民个人垫付。在治疗结束30日内,由本人或亲属携带相关资料到市医疗保险中心审核结算。

33、参保居民跨住院时如何结算医疗费用?

参保居民跨住院,以入院12月31日24时为界,分别按入院和出院结算相应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的相应医疗费用分别计入入院和出院的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累计基数,参保居民只在入院支付一次医保基金起付标准。

34、如何计算医疗保险费用?

例1.居民王某年内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医医疗费用总额120元,王某个人该支付多少医疗费?

按照规定,一个保险内,100元及以下的普通门诊医疗费,医保基金支付30%,所以王某应支付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为:120-(100×30%)=120-30=90元。

例2.居民王某,因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住院,发生住院医疗费2000元,其中甲类药、诊疗项目1800元,乙类药和部分支付费用诊疗项目200元,医保基金和个人费用分担如下:

1、个人先自付起付标准200元,2、个人先自付的乙类药和部分支付费用诊疗项目费用

200×10%=20元,3、医保基金按比例支付费用:(2000-200-20)×60%=1068元,4、个人按比例支付费用:(2000-200-20)×40%=712元。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篇5

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引导、支持,缴费以居民个人(家庭)为主,政府适度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按照居民自愿参加,缴费标准的待遇水平相一直的原则,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

二、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的重要体现。城镇居民通过家庭缴费和政府补助,重点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风险,有助于解决大病医疗费用问题,为老百姓构筑社会安全网,有助于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答:本市行政区域内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下列人员:

(一)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和其他未满18周岁的少年儿童(包括长期随父母在城市上学、生活的农民工子女)。

(二)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年满18周岁以上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四、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及实施步骤是什么?

答:我市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分布实施、整体推进。确定统筹范围为全市范围,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先行启动;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于2008年6月底前启动;高陵县、周至县、户县、蓝田县于2009年启动。

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构成是什么?

答:

(一)居民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财政补助资金;

(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四)依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其它收入。

六、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办理地点及时间是什么?

答:参保登记办理地点:城镇居民到户籍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办理参保手续;属本市城镇集体户籍的学生,由所在学校负责集中登记,到所在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参保登记交费时间: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应在《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施行后6个月内办理参保登记和交费手续,今后按连续缴费(每年10月15日至11月30日为缴费期);新生儿、完成撤村转居的被征地农民和新转入西安市城镇户籍的各类新出现的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可即时参保缴费。

七、西安市城镇居民参保登记需携带哪些材料?

答:

(一)西安市城镇居民参保登记需提供的材料: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近期二寸同底免冠彩色照片2张(学龄前儿童提供母子或父子同底照片)以及户口簿上其他家庭成员参加医疗保险情况的有效证明(以医保部门核发的参保证件为准)。另外,下列特殊人员,还应同时提供以下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1、新生儿需提供出生证明等相关材料;

2、低保人员须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西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及所登记的上月领取低保金证明;

3、重度残疾人员需提供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4、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需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证明。

5、长期随父母在本市上学、生活的农民工子女需提供父母一方暂住证、原籍户口簿、外出务工证明、父母工作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证明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证明。

(二)本市城镇集体户籍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生)由所在学校负责集中登记,学校持集体户口本(常住人口)登记表、学籍证明等相关资料统一到所在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八、设臵待遇享受起止时间是什么?

答:在规定缴费期内办理了参保手续并足额缴费的,从缴费次年的1月1日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新出现的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参保缴费次月起可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对于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为按要求在六个月内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的,以后参保时除正常缴费外,个人还应全额补缴办法施行之日起至参保时的医疗保险费,补交医疗保险费部分财政均不予补助,待遇享受设臵6个月等待期。

九、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断缴费的怎么办?

答:参保后又中断缴费在6个月内的,办理续接手续时,要全额补缴中断缴费期间的医疗保险费(其中低保、重度残疾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补缴50%),补缴次月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中断缴费在6个月以上的,除按上述规定补交医疗保险费外,待遇享受设臵6个月等待期并明确规定中断缴费期间和等待期内不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十、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

(一)少年儿童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个人缴纳30元,财政补助70元。其中,低保和重度残疾的少年儿童,个人缴纳10元,财政补助90元。

(二)居民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50元,个人缴纳180元,财政补助70元。其中,低保和重度残疾以及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缴纳20元,财政补助230元。

十一、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及支付范围有哪些?

答: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不设个人账户,主要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及住院病种目录暂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十二、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办法是什么?

答: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医疗保险结付规定的住院(含家庭病床)医疗费用,实行确定起付标准、超过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按医院级别分比例支付以及最高支付限额控制的办法。

十三、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标准是多少?

答: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保准按照不同类别的定点医疗机构划分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0元;一级医院35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700元。

十四、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是多少?

答: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在不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以下比例支付:

1、城镇非从业居民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筹基金支付70%,个人承担30%;

一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承担40%;

二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50%,个人承担50%;

三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40%,个人承担60%;

2、少年儿童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按城镇非从业居民相应标准提高5%执行。

十五、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是多少?

答: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住院和门诊大病的总费用)为:城镇非从业居民3.5万元,少年儿童4万元。

十六、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包括哪些?支付比例是多少?

答:

(一)门诊大病包括:门诊特殊病种(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门诊肾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服抗排斥药)和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二)门诊治疗特殊病种:统筹基金支付50%,个人承担50%;门诊治疗慢性病:一个内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治疗慢性病的医疗费累计超过350元的,超过部分由统筹按照50%的标准支付,统筹基本最高支付限额为2000元。

十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审批程序如何办理?

答:患门诊特殊病种的参保患者在门诊治疗时,由专科主治医师开具《西安市城镇居民门诊特殊病治疗审批单和医疗费用明细表》,经科室主任签字,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盖章同意后,报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审批,审批时需提供以下材料:原始病历复印件(包括:病案首页、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相关检查检验报告单:(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换孢素血浓度(器官移植术后服用抗排斥药品,病理检验报告单(癌症放化疗),《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专用病历》;《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治疗审批单和费用明细表》等。

患有慢性病的城镇居民由本人提出申请,提供以下材料:住院病例复印件,门诊病历原件,检查检验报告单的原件,CT报告单,冠状动脉造影报告单,抢救病历复印件,《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专用病历》,身份证复印件和本人近期2寸彩色照片一张。交到社区医保专管员处统一填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鉴定表》,报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门诊慢性病鉴定的标准,对上报的病历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和鉴定,参保患者病情符合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的,认定其享受门诊慢性病补助人员资格。

十八、参保居民超出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和支付范围以外的费用如何解决?

答: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和支付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再负担,可以通过建立大额医疗补助、商业健康保险或医疗救助等方式解决。

十九、西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哪些不予支付的费用?

答:

1、未经批准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

2、自杀、自残的(精神病除外);

3、打架、斗殴、酗酒、吸烟及其他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致伤病的;

4、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医疗事故等;

5、因美容、矫形、生理缺陷等进行治疗的;

6、属于工伤保险(含职业病)或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的;

7、国家和省市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其他不支付费用情形。

二十、参保居民应在哪些医疗机构就医?

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含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参保居民需住院治疗符合相关规定的,可就近选择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急诊、抢救病人不受此限制,但应在3个工作日内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批手续。

二十一、参保居民就医时应如何办理住院手续?

答:参保居民所患疾病经门诊主治医师诊断确需住院治疗且符合住院病种目录的,由患者或其家属持患者本人身份证、居民医保专用病历、门诊医师开具的住院证及必要的检查诊断依据,到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具体办理住院手续。

二十二、参保居民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如何结算?

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实行挂账结算。参保居民住院时,先预交一定比例费用(含起付标准和需个人自付费用的押金),出院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核算,属个人负担部分,由个人预交押金支付,多退少补;属统筹基金支付部分,由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二十三、对于连续缴费的参保居民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参保居民连续缴费满10年的,从下一起最高支付限额可予适当提高。

二十四、参保居民临时赴外因疾病发生的费用如何报销?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篇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宣传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明确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制度模式、任务目标。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宣传工作,现将《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宣传提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宣传提纲

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做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宣传工作,现制定试点工作宣传提纲。

一、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主要进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05年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今年将覆盖到4亿农村居民,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次突破城镇局限向广大农村发展。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

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也要求“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二、为什么要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退休养老制度。2009年开展的新农保试点,将在近年内覆盖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适龄居民。但是,1.城镇中未就业人员以及2.就业不稳定无法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居民缺乏制度性养老保障,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的最后一个“缺项”。特别是新农保试点开展以来,试点地区农村适龄居民积极参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3.社会各界广泛呼吁尽快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城镇居民老有所养问题。

三、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最后一项空白,制度所覆盖的城镇非从业居民这个群体,成分构成多样,其中一部分青壮年多是残疾人或劳动能力不强,常常在就业和无业之间反复,收入低或无收入;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相当一部分是城镇中的困难群体。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善这些困难群众的老年生活状况和未来预期,使得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更多的群众。中央决定今年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一启动就提出60%的覆盖面,而且明年就要实现全覆盖,这样的力度和广度,反映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二)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步骤。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社会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容易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和不稳定。当前特别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

缓解社会矛盾,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人民是不是生活得有尊严、有希望、有幸福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民安邦固”,人民安定国家才会稳定。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建立起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更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资源,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采取与新农保相同的制度模式,普惠公平、城乡统筹,有助于培育和引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三)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强调“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在养老保险领域,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已经有了制度安排,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全体国民都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达13.26%,近几年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老龄化趋势明显。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全体城乡居民,对于应对我国老龄化挑战,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四、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目标任务是,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11年7月1日启动试点工作,首批试点覆盖面为60%,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一原则与中央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方针是一致的,同时根据城镇居民的特点,强调了“有弹性”。一是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

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保基本一致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在制度模式和政策框架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即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方式是个人(家庭)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结构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这主要是考虑到:首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的城镇居民,没有单位给他们缴费,只能依靠自己缴费和政府补贴,这与农村居民有共性,而与职工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宜采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其次,社会保险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二者模式一致,有利于制度衔接融合,将来还可以整合成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已有部分地区按照这一模式开展了先行探索,得到群众认可,取得了初步实践经验。

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政策

(一)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应鼓励他们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确有困难的,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二)基金筹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标准为每年每人100元(与新农保一样),让收入较低的居民也有能力缴费参保;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考虑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普遍高于农村居民,为体现多缴多得,因此规定缴费标准从100元至1000元设10档(新农保为100元至500元5档);统一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可以不分城乡,由参保人在多档中选择,有利于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需求;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这为各地因地制宜留出了空间。

政府补贴。地方政府对城镇居民参保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前为每人每月55元,中央财政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一半。

缴费资助。与新农保制度相比,城镇居民没有集体经济组织,因此没有规定“集体补助”的筹资渠道,但是保留“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作为国家提倡的辅助渠道。

(三)个人账户。城镇居民的个人缴费、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及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实账管理。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四)养老金待遇及领取条件。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无论男女都是60周岁。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参保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要引导城镇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引导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子女按规定参保缴费。

(五)相关制度衔接。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积极创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关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办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城镇居民利益不受损、待遇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妥善做好制度衔接工作。

七、中央财政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水平和办法与新农保一致

中央财政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补助水平和办法与新农保一致,即国务院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月55元,中央财政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一半。这样,一是在中央政策层面不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别,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二是符合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有利于两项制度合并实施;三是便于操作,在实现制度全覆盖后,适时统一提高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乡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本地适当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八、大力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加强街道、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要保证社保经办机构和基层平台人员到位,工作场地、信息网络、办公设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要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在基层的网点,为居民参保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要整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比对,防止参保人因参加两种制度而重复享受待遇,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认参保人户籍、年龄、生存等信息。

九、加强基金监督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 篇7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有两个基本前提。首先,我国目前是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维持着类似于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其次,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医疗健康维持成本会不断增加。使居民基本医疗问题日趋复杂。此外,在市场经济和高技术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健康水平需要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伴随着对医疗服务的高需求、医疗技术的高要求、医疗服务的高利用率和医疗消费的高费用,用于医疗保险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高。

二、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2.1居民健康需求无限性与社会医疗卫生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社会对医疗保健的总体需求已经超出了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提供能力。一方面,居民个人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健康相关的医疗服务的要求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社会卫生资源确实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增加对医疗保险的社会资源投入。

2.2社会医疗资源占有和利用在各个阶层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隐含的不公平性体现在低收入者对医疗服务的利用不足与高收入者过度利用的矛盾。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调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医疗保障。对于绝大多数低收入者而言,很难真正购买或享受到商业医疗保险。而对于高收入者,各种补充医疗或商业医疗保险计划则可以足够保障其任何疾病或费用风险的,两者之间的不均衡是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探索

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依靠单一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在重塑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制度设计与政府责任机制改革,从明确相关标准界定、、定位政府职责、改进制度安排等方面共同着手。

3.1对医疗保险相关标准进行明确界定。

对医疗保险相关标准的界定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具有广泛性,即基本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应当包括城市中每一个居民。第二,必须具备公平性,即居民所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水平是公平的。第三,医疗服务是必需的。首先在服务需求性上,应针对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疾病提供医疗服务。其次在服务供给上,这种医疗服务不仅具有成熟的医疗技术,而且这种医疗技术是有效的、可靠的和经济的。此外,在服务承担能力上,这种服务供给是社会公众能够承受得起的,并且能够充足供应。

3.2完善医疗保险相关制度设计。

社会有关方面要尽快改革现有的社区医疗服务制度,形成由政府购买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保险机构购买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社会购买延伸服务的新体系。

首先,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中心各类人员实施分类补偿,补偿机制逐步由后付制向预付制过渡。分类补偿的内容包括:全科团队服务组的劳务性收入用来补偿其成员及服务系统工作人员的劳务性成本(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四金”的缴纳)及部分管理和服务的成本;药房工作人员的收入来自药品的利润,其标准按中心平均水平核计,与药品利润脱钩;检查工作人员的收入来自检查项目的利润,其标准按中心平均水平核计,与检查获得的利润脱钩。

其次,通过将药品费和检查费的剥离、以劳务补劳务的方式改革补偿机制,在现行条件下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和医疗保险三方形成良好的运行和补偿机制。药品收益等收益进行单独核算,与医生的收入完全脱钩,从机制上杜绝医生通过过度用药和过度检查获得利益的可能性。

此外,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户籍制管理模式,以家庭健康档案为手段,建立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与居民签约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宣教、计划生育等卫生服务。

3.3明确定位政府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型的医疗保险体系下,政府的角色应定位于财政支持、行业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首先,应重新定位公共财政在医疗保险方面的功能。在当前非盈利性医院仍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公共财政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功能应定位在重点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上,在此基础上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转制和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其次,打破行政性垄断之后,政府要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药品流通及价格方面的监管,尤其是建立医药专营制度和医药信息披露制度。

3.4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倡导引入商业保险。

在传统的医疗制度下,商业保险的作用长期被大众所忽略。在实际中,由于商业保险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在实施方式、范围、保障层次、保费投入等方面可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经济条件加以选择,因此正逐步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鼓励居民参保医疗健康商业保险。

摘要:本文自足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前提,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医疗保险标准界定、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和相关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若干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区医疗服务,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龙晓枫.对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缺陷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02)

[2]、闫爱青.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07(01)

[3]、许红.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7(05)

[4]、周慧光.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变迁[J].今日财富,2007(12)

【石阡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资料】推荐阅读:

石阡县医院特殊检查管理规定06-07

在石阡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05-30

上一篇:经典台词 爱情下一篇:QC小组活动的活动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