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

2024-05-27

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通用9篇)

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 篇1

1、《阮郎归》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2、《霜天晓角》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3、《踏莎行》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

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

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

尘埃也走咸阳道。

4、《踏莎行》

萱草齐阶,芭蕉弄叶。

乱红点点团香蝶。

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

年年此际伤离别。

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如梦令》

韵胜仙风缥缈。的皪娇波宜笑。

串玉一声歌,占断多情风调。

清妙。清妙。留住飞云多少。

1、《鹧鸪天》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2、《鹊桥仙》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

闲傍松边倚杖。

不须更展画图看,

自是个、寿星模样。

今朝盛事,一杯深劝,

更把新诗齐唱。

人间八十最风流,

长帖在、儿儿额上。

3、《如梦令》

燕子几曾归去。只在翠岩深处。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

深许。深许。闻道凤凰来住。

4、《粉蝶儿》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 篇2

一、爱国英雄, 军中将才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义端说他是“青兕”[1]232, 陈亮说他是“真虎”[2]232, 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3]232, 是个当之无愧的爱国英雄。早在孩提时期, 辛弃疾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气质, 他从小就树立了读书报国的理想。他出生时, 山东已为金兵所占。父亲因病早逝, 他由祖父抚养成人。辛弃疾幼年时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 与党怀英同为刘瞻最得意的学生。一次, 刘瞻问他们两人:“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 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 为了取得功名, 光宗耀祖。我将来首选的志向是到朝廷里去谋求显赫的官位;如果不能如愿, 那只好学习老师, 隐居乡间, 寄情水山间, 写写田园诗了。”辛弃疾却回答说:“我的志向不是想做官, 我要做词人, 用笔骂尽天下的奸臣贼子, 用剑杀尽天下的污浊之徒!”此后, 辛弃疾与党怀英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而党怀英则投身于金人统治集团, 成了卖国贼。

与一般爱国文人不同的是, 辛弃疾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这得益于他的祖父———辛赞。辛赞曾任亳州县令, 那时的亳州已被金人占领, 他深感在沦陷区做官对于广大宋朝人民来说无异于犯罪, 闲暇时光常常带着辛弃疾和另外几个儿孙登高远望, 告诉他们这片大好河山都是宋朝的国土, 如今却被人侵占。辛赞还指画着眼前的山川沟壑, 说明哪些地方曾经做过战场, 哪些地势可以作为军事的屏障, 如此的训练, 再加上从小就聪颖非常, 少年时代的辛弃疾便在心中运筹着排兵布阵的方略。辛弃疾21岁时组织了2000人的队伍起义了, 起义之后投归了耿京担任掌书记一职, 当时军营里有个叫做义端的和尚曾经是辛弃疾拉过来投奔的, 却不料一日义端忽然从营中盗走耿京的大印投靠金人去了, 而这大印正好是由掌书记辛弃疾保管的, 义端和尚此次过去无疑会向金人献印。耿京知道后震怒不已, 当时要将辛弃疾军法处置。辛弃疾要求:三日擒获义端, 否则情愿受死。辛弃疾料准他逃跑的方向, 于是在下一站将叛徒截获。

而后, 在辛弃疾离开滁州去赣州上任时, 有一批贩卖私茶的商人在湖北起事了, 400多人组成了一支武装队伍, 首领叫做赖文政, 这伙人的势力日益壮大, 还曾把南宋的官军打败几次, 辛弃疾就是这时上任的。茶商军原以为自己善于在溪谷险阻之地作战, 而且竹丛树林密布, 官军的弓箭够不着, 金戈铁马也踏不过来, 所以才选定这样的地区长久驻扎, 但辛弃疾首先调集了大批当地的乡兵和弓手, 淘汰了老弱, 只把强壮留下, 分别散布在各个阵地, 再令其率领乡丁深入山中搜索, 这样, 茶商军所要的独特地理条件都已解体, 日益陷入极其恶劣的处境中。辛弃疾趁机进行招降工作。赖文政看到茶商军斗争前途已希望很少, 便投降辛弃疾, 被辛弃疾押解到江洲杀掉了, 剩下的残部, 一部分编入军中。

二、忧国游子, 报国情怀

尽管辛弃疾有着极高的政治军事才能, 但在那个压抑人才的时代, 他先后做过几任地方小官, 始终没能得到重用。在辛弃疾南归后的第二年, 张浚挥师进行北伐, 结果在符离吃了败仗, 南宋王朝的统治者又开始对金议和。辛弃疾这时不顾自身官职的低微, 写成《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说:金国的实力外强中干, 不足以惧兮, 女真人把地盘扩张得那么大, 对汉族施行种族压迫, 造成辖境内矛盾重重。军队编制上, 多为中原汉军, 怨愤所积, 一有战事必定反戈相向。金人的部族首领远在塞北, 调集大批军队很困难, 故, 其军队数量虽多, 但仍有败绩的因素。而各地汉人由于不甘忍受压迫, 每每爆发起义,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有利的凭借。论文的后七篇, 为南宋政府总结出多方面治理整顿的措施。他主张:要主动出兵以攻人, 而不要被动地坐而待人之攻。要进而战于敌之地, 不要退而战于自己之地。这篇论文是当时的主和派想也不敢想的, 他们也无力对战事前途作出明确估计和判断, 因此没有被采纳。

之后, 辛弃疾因人推荐被皇帝召见, 任命为司农寺主簿, 又向当时的宰相虞允文呈上了九项建议, 称《九议》。他说, 对敌应当无欲速, 应当知所先后, 且必须能任败。也就是说, 要有远虑和成算, 深虑既定, 不应以小胜小败而有所改变。应尽量利用敌方弱点而扩大其内部矛盾, 要提供旷日持久的用兵费用。在未战之先要“惜费用”“宽民力”[4]137, 把一切不相干的费用全部减免, 用在恢复生产上, 以备将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这些策略仍然被搁置在一旁, 不予问津。在辛弃疾往返淮南两地之时, 他发现这地区民物萧条, 防守过于薄弱, 又接连两次向宋廷上疏, 提出要想求得长江流域的安全, 必须严守淮南, 而且要依靠民兵……这两次奏疏依然没有受到任何注意。

辛弃疾做官都是来去匆匆, 在任上不过一两年便调任。那年在湖南担任荆湖安抚使, 当地的乡社武装对农民压榨严重, 一般的地方官都会想办法遣散, 但辛弃疾却另有作为。当时南宋军队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 风习和纪律败坏不堪, 辛弃疾创制了飞虎军计划, 把这些军队中的强壮收编。为赢得宋廷的同意, 他把经营过程、费用来历、营栅绘图全数上缴, 其实在呈上之前他早已将一切办妥了。招募的士兵严格挑选并训练, 军纪严明。很短时间, 飞虎军的素质便成为沿江地区的军队中最上等的, 被称为虎儿军。

几年来, 辛弃疾独当一面的作风和卓著的政绩为他赢得了威望, 同时也遭到士大夫们对他的嫉恨。很多捕风捉影的诽谤无端滋生。并对他提出弹劾, 说他“用钱如泥沙, 杀人如草芥”[5]139, 不容辛弃疾有任何分辩, 宋廷便依上述把辛弃疾罢免了。

三、词坛领袖, 名垂青史

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只能将满腔热情付诸笔端, 变成一首首慷慨激昂的雄词。1168年, 时为建康 (今南京) 府通判的辛弃疾因多方报国无门, 在秀美的秦淮河畔, 写下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 呈史留守致道》这首吊古伤今的词章。1174年, 辛弃疾已经35岁了, 他又一次登上了建康城楼上的赏心亭。多年来, 他一心向往献身于统一祖国的大业而朝廷却一直没有把他放到能施展才干的位置。作为一个有志之士, 能不痛苦?他忍不住又一次拿起笔来, 又填了一阙《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这首词, 是辛弃疾名作之一, 它不仅对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 而且也有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叹。从43岁起一直到63岁, 辛弃疾这段时间除在福建有过短暂任职经历外, 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在江西上饶带湖的家中赋闲。那段日子, 辛弃疾比较快乐, 游山玩水, 结交朋友, 他先后认识了陆九渊、吕祖谦、朱熹、陆九龄、陈亮等词人和学者, 他们一起喝茶饮酒, 一起纵谈诗词和政事。然而, 辛弃疾总在不知不觉间, 想起自己报国尽忠的往事, 那时的他宝剑在手, 骑马杀敌, 为国建功。这些动人场面从他的词《破阵子》中就可以看出:“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以前的护国英雄, 到如今只能是陪着友人借酒解愁了, 看到头上的白发日益增多, 这怎能不让他悲愤呢?

宋宁宗嘉泰三年 (1203) , 那年辛弃疾已是64岁的高龄, 他迎来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报国时机。韩侂胄 (大宋名臣韩琦的曾孙) 被宋宁宗任命为宰相, 韩侂胄是主战派, 主张北伐雪耻的他大张旗鼓地起用主战派人士。韩侂胄任命辛弃疾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 一年后又被调任到抗金的最前线, 担任镇江知府。韩侂胄有勇无谋, 在战场上急于冒进, 要求速战速决, 出兵立即伐金。深知欲速则不达的辛弃疾自然是极力反对了。辛弃疾说:北伐必行遵循“无欲速”、“审先后”、“能任败”三大原则, 不能轻易冒进, 否则的话, 北伐会遭到失败。

1205年, 辛弃疾66岁, 在韩侂胄的打压与排斥下, 他只得离开了镇江。临行前, 满腔悲愤的他登临了镇江北固山上的北固亭, 登高远望祖国的大好江山, 连连哀叹自己报国无门。于是, 他提笔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宋词中的千古名篇。他在《永遇乐》中写道:“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他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两首词, 词风奔放豪迈, 开宋词另一豪放派之先河, 是宋词中的至尊和经典之作。1207年秋, 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悲愤而亡, 享年68岁。

参考文献

[1][2][3]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

中元有哪些祭祖的诗词 篇3

一年又是中元日,祝愿亡灵脱苦渊。

中元祭祖是佳期,烧帛化钱月影移。

织女牛郎初七会,来年还有好初七。

故人幽梦长,生死两茫茫。

每到中元节,坟前一炷香。

泪洒秋叶值中元,近隔咫尺不相见。

萌荫恩泽传万代,养育之情重于山。

纸钱烈焰入云端,先人恩情述不完。

坟前教得小儿拜,潸然泪流似涌泉。

岁至中元祭祖先,皓轮寄泪化冥钱。

兽烟数处香缭绕,斋果三时痛连绵。

冥界凡尘两无奈,仙山梦里几茫然。

凄风冷夜相思路,依旧人间孝占前。

浮生薄命总苍茫,别是中元触绪伤。

恍惚箫声迷耳目,依稀故影湿幽窗。

重寻蝶梦来生续,减尽黄花昨日香。

形容夜晚的诗词有哪些呢? 篇4

2、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4、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5、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6、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8、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 篇5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解析:诗人用凝炼的笔法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冰天雪地里的茅草屋也显得贫困。投宿人家后,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想来风雪夜芙蓉山主人回来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诗人用二十个字为我们描画出一幅江乡雪景图。大雪天,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解析:诗人用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红泥烧制的烫酒小火炉也烧得正旺。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将要下雪,能否一顾寒舍与我共饮一杯暖酒呢?

《别董大(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昏落日让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诗人在这荒寒苍辽的环境里,送别自己的友人并劝慰他“不要担心前方没有知己,天底下有谁不知道你呢?”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解析: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添了几分积寒。全诗咏物寄情,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解析:这是一首雪中思友的诗,中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先从听觉着笔,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接下去的一联,“洒空”写动,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写静,表现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白雪。“深巷静”、“广庭闲”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的清寂,整首诗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动感生机的夜雪图。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写山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6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登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3、《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4、《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诗人抒写思乡的诗词有哪些呢? 篇7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渡汉江》唐朝·李频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商山早行》唐朝·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宿建德江》唐朝·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渡汉江》唐朝·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6.《阁夜》唐朝·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7.《杂诗》唐朝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8.《长安春望》唐朝·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9.《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朝·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杂诗三首》唐朝·王维

白居易写的诗词有哪些 篇8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歌舞》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有木诗八首》之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感鹤》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竟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 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 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 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 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 春衣一对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 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 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 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 若见织时应也惜。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牓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桂花诗词有哪些艺术特色? 篇9

1 托物言志,咏物言情

这是桂花诗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诗人们通过桂来表达他们的志向和情感,如南朝吴均的“可怜桂树枝,怀芳君不知。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伤友诗》)诗人借咏桂以抒怀,发泄自己的才华不仅未受重视,反而被闲置贬地,直至放逐而死也无人问津的不平和不满。如唐初诗人王绩的“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春桂问答》)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春桂和桃李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的对比,烘托出春桂独立不羁、刚劲凛然的品质,进而表露了诗人怀才不遇而又峻节凛然的心境。如唐朝李白的“世人种桃李,多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咏桂》)全诗完全采用比兴之法,托物言志,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蔑视权贵的情感。但诗人不是直接去歌颂桂的高洁不凡,而是通过桃李的趋势媚俗来加以衬托,因而也更变形象,更具可比性。如李德裕的“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后素合余绚,如丹见本心。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红桂树》)诗人前写红桂白花红心的奇特外貌,后写红桂芳洁高贵的优雅风姿,最后借桂抒情,表明了诗人想以桂为伴,啸傲山林的出世的渴望。

2 颂其芳香,赞其气节

桂花异常芳香,且气节高尚,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用诗来称赞它的芳香和气节。如宋诗人邓肃的“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入新黄。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岩桂》)诗人以极为珍贵的龙涎香作为类比之物,就连它都不敢香于桂花之前,由此可见桂花之香了,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令人叹服。如女诗人朱淑真的“移根蟾窟不寻常,枝叶尤垂月露香。可笑当年陶靖节,东篱犹带菊花黄。”(《咏桂》)桂花移根月窟,仙风道骨,不比人间凡木,似乎一枝一叶还带着月露的清香,最后诗人通过批评陶渊明的冷桂爱菊,从侧面托出桂花之美,别有一番风味。如宋朝范成大的“月窟飞来露已凉,断无尘格惹蜂黄。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次韵马少伊木犀》)诗人将神话里的月中桂和眼前的月下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桂花抹上了神奇的色彩。细腻工致的描写把桂花的色、香、形和内在品格都绝妙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诗的最后,巧妙地以桂花的别称九里香镶嵌其中,一语双关,天衣无缝,既赞美了桂花之香,又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愫。如南宋吴文英的“怨蛾坠柳,离佩摇洪,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剪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古香慢沧浪园看桂》)词人把沧浪园中的即将凋落的桂花作为描写对象,运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痛惜大好河山的沦陷,感叹复国希望渺茫,隐曲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3 咏花以自喻

这类诗也非常多,诗人通过咏桂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际遇。如唐朝白居易的“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庐山桂》)诗人托物喻意,以庐山桂自喻,一方面显示出诗人高洁的情怀,一方面又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直接渲泄了胸中的不平之气。全诗不务奇丽,通俗质朴,但在这质朴之中却蕴藏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如宋朝方夔的“曾住仙山九折岩,夜凉萝荔挂衣衫。月窥尊里如相伴,人立花边自不凡。丛绿联环玉佩,残黄琐骨现金函。枝空蟾窟今谁记,犹道东陵系旧衔。”(《木犀花》)夜幕中的桂花似乎比平日更为迷人,月影在诗人手中的酒杯里轻轻摇曳,把酒赏桂花,举杯邀明月,反映了他隐居生活的自得愉悦及他的孤傲。如清朝萧赵琰的“桂之树,托根君之墀。大火当昏,郁郁离离。桂之树,结叶叶,交枝枝,中有丹心君不知。君不知,含情直待秋风吹。秋风吹,君知之。”(《桂之树》)诗人是一介书生,借歌咏桂树以寓怀抱,竭力向君王显示自己的一片丹心,尽显其失意的悲凉和求仕的迫切。与这些诗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月宫移向日宫栽,引得轻红入面来。好向烟霞承雨露,丹心一点为君开。”(《红木犀》)朱元璋在诗中充满了帝王君临天下的自得之意,并通过咏桂花绝妙地体现了他的倨傲之气和唯我独尊之态。”

4 赞桂以颂人

上一篇:新媒体危机公关下一篇:网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