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雄》作文

2024-11-12

《缅怀英雄》作文(通用11篇)

《缅怀英雄》作文 篇1

清明缅怀英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缅怀英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缅怀英雄作文1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早上七点左右,我在买早饭时,看见路上有很多市民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去扫墓。于是,我不由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回到家后,我决定再一次和家人一起去“访问”革命烈士。

为了表示这份诚意,我们决定从吴山登山前往。出发前,我特地从花店挑了一束白菊花。踏着清明的气息我们出发了。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经过两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的侧面。站在山腰上,只见四周都是一棵棵郁郁葱葱,昂首挺胸的松柏。我顺着石阶来到了高高的烈士纪念碑前,只见纪念碑四周摆满了一束束白菊花。在这些白菊花的衬托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显得格外的闪亮。

这时,只听一阵声响,向我传来。我转头一看,只见水利水电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手抬花圈,高举党旗,迈着统一的.步伐,朝纪念碑走来。于是,我也加入了其中。跟着,献花圈大哥哥的步伐,把菊花轻轻地放在了纪念碑的前面。“下面,请大家跟着我默哀。”当这声“命令”落下时,我也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在这默哀的一分钟里,一个个革命烈士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铸造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以后的我要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

接着,我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里摆放着许多烈士的遗物,每个遗物都有一份详细的资料、并附有一张张醒目的黑白照片……看着看着,我突然想到了最近学的课文《金色的鱼钩》:唉,有没有老班长曾使用过长满红锈的金色鱼钩呢?于是,我开始了寻找……

清明缅怀英雄作文2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泪水为思亲。”清明前一天,爸爸带我到烈士陵园里缅怀革命先烈。陵园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俞秀松烈士。俞秀松烈士是诸暨次坞镇人,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加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2年从苏联学习回国,1937年被王明、康生等人诬陷入狱,1933年在苏联被杀害。园内还有被毛主席夸奖过的张秋人烈士。革命是多么残酷,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壮烈牺牲了。看到这里,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们可敬又可爱的革命烈士,为了解放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他们不怕牺牲,他们把对全国劳苦大众的爱转化为英勇奋战的满腔热情。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乐观面对死亡。他们坚决不向敌人屈服。不被金钱、权力、地位而收买。每次看战争电视剧时,当敌人被战士们打败了,我都拍手称快,当战士们为了掩护部队完成任务,为了人民而牺牲,我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我仇恨战争,仇恨人们的私心和贪婪。

我想告诉世人:人不能贪婪,如果你学会贪婪,自己的贪心只会越来越大,最后只会伤了自己。何必呢,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在这里,我要呼吁:世界只能有和平,不能有战争。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为了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加繁荣,为了人民更好的幸福生活,我们在优越的环境里更要好好学习。

我衷心希望世界每天都是和平,没有恐怖袭击。写到这里,我感觉我只是天地间的一只小蚂蚁,但是小蚂蚁只要团结一心,也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缅怀英雄》作文 篇2

(一)

1980年6月, 在辽宁大连, 我第一次见到袁老。那年, 作为江苏省教师代表, 我与庄杏珍、李吉林、王秀和等4人前去出席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 袁老在大会上当选为副理事长。当人们研究教学言必称“斯基”, 文必引“西论”的时候, 他却在发言中慷慨陈词: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 我们更要研究我们自己的成果, 今天, 我们有叶圣陶!我们有斯霞!语音不高, 掷地有声, 精神矍铄, 谦和儒雅, 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983年11月1日, 在南京, 我第一次接待了袁老。那次, 他来宁考察、指导语文教学, 而我工作的北京东路小学是他工作行程中的第一站。那天, 在北小, 他听了两位老师的说话课和我《培养观察能力, 改变作文教学》的汇报。听后他做了重要讲话, 他说:“你们不把作文训练局限于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不把它看作是单纯的写作技术, 而是提高到培养人的高度来考虑, 这个境界很高。”“正在逐步摆脱几百年科举制八股文考试那套旧式教育的束缚。”他那慈祥的目光从宽润的前额和高耸的眉峰下望着我, 热情灼人, 溢着鼓励和期待, 令我久久难忘。

1984年3月, 在湖北武汉, 8月, 在四川成都, 我两度随同市教研室蒯福棣主任参加“全国中等师范通用课本”《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的编写、研讨会议, 每天都与袁老近距离接触, 向他汇报请教, 聆听他的教诲和指导, 陪同他为当地教师做学术报告。会后返程, 与他同乘江轮, 自重庆顺流而下, 一路上听他说工作、道学习、话成长、谈往事趣事。听他的报告、与他闲聊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平和亲切, 妙语连珠, 意味深长。

1985年10月, 在浙江建德一座幽静的山庄宾馆里, 参加袁老主持的国家科研项目子项目“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认识发展”课题成果通稿会。最记得, 在映着夕照金辉的山间小路上, 边散步边听他谈如何看待“新”的观念。他说, 既要反对抱残守缺, 拒绝吸收外国一切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 也要防止盲目地照搬照抄。他说, “新”并不表现在形式上掠取几个新名词概念, 而应该是反映在内容上是否提出了新问题、新见解。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在北京的袁老住所, 我最后一次见到袁老。那次, 我是应邀出席教育部师范司召开的“师范教学大纲、教材讨论会”, 在抵达北京的第一个晚上, 我专程前去看望他。那时, 袁老重病在身不能外出, 也谢绝采访。他夫人知我是南京来的教师时, 破例开门迎客。袁老见到我分外高兴, 邀我到他卧室坐下, 告诉我他的身体状况后, 便急切地问起南京老朋友近况, 问学校作文教学新举措, 问《小学生语文学习》, 谈他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看法……他说得最多的是“语文教学”“儿童认识发展”和“南京的作文教改”。他夫人在客厅里听到他渐说渐高的声音, 便一再提醒他要遵医嘱, 少说话。他却敷衍答道:“我没说, 全听袁浩说呢。”又放低声音, 说起他对南京小语教改、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建议, 让我回宁转告。清瘦白皙的脸上泛着我熟悉的春风常在的笑容, 带有浙江乡音的普通话里分明是一片赤子之心在跳荡。我心头一热, 说:“袁老, 您多保重, 您的话我记住了, 我们南京的教师、孩子们都会记住的。”可怎么也没想到, 这时, 坚忍、乐观的袁老与“长辞”二字已只有一步之遥。

(二)

南京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永远不会忘记, 多年来, 袁老对南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关注和肯定。

1988年, 在南京小学教学探索十年回眸反思的时候, 他撰文总结, 充分肯定了南京的改革历程, 高度评价了我们的实践经验。他说:“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改革, 改革的关键何在?人们在深思, 在探索。在浩浩荡荡的寻路者的研究群体里, 南京市的小语教研工作者也在走着自己的路。始发轫者是南京市的北京东路小学, 以后扩展到了全市15个区、县。到现在他们已经探索了十年。这十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他们认真分析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认为作文教学之所以停滞不前, 主要弊端在于过于侧重讲求作文形式, 于是提出改革的第一个主题是‘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 改革作文教学’;

“第二阶段, 从叶老的一个题词得到启发, 他们开始提出了‘有所为而作’, 并以此作为改革之路;

“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明确了教育改革与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人才总目标的关系,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视野更开阔了, 思想境界更高了, 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把提高思想认识培育素质摆到议程上来, 使改革进一步深化。”

他说:“南京市的作文教改是别具特色的。理论探索来源于实践, 并运用于实践, 再在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这种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是南京市教育部门富有眼力的表现, 是值得提倡的。”“他们在闯出一个新天地, 用心血踩出一条路来, 为的是让孩子们跳跳蹦蹦、生动活泼地走进作文的新天地。”“这样的新天地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向往的, 是每位孩子的家长向往的, 是每位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所向往的。”“在作文教学的淙淙小溪里正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他明确指出, 既然看准了, 那就向前走去。只要研究的路子对头, 有广大教师和广大教研工作者的艰苦劳动, 一定会不断取得成功。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南京小学作文教学探索的历程中, 袁老对我们的指导和鼓励, 特别是自1985年到1987年, 南京市每年春天举行一次全市性作文教学研讨活动。袁老年年专程来宁, 深入城乡小学听课座谈, 参加区县和全市研讨活动, 指导我们集中专题进行探索。

1985年3月, 在南京市首届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期间, 袁老先后做了《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怎样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和《进一步加强说话训练》三个学术报告。在报告中, 他从思想认识、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良好基础;阐述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说话和作文”“形式和内容”“读与写”“作文练习和生活实践”的关系以及“命题作文改革”等问题;指出在作文教改的具体实践中必须“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说话训练”, 必须从“作文源泉、思维训练, 加强与生活联系, 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改革;语文教师要加强自我锻炼。

1986年3月, 南京市举办第二届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 袁老全程参与并以《加强作文教学的理论性探索》为题做了重要讲话。他说, 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三个主题——“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作文教学本身各个环节的改革”, 打开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大门。特别值得重视的是, 这次研讨会, 已经基本上不是介绍经验, 而是上升到理论上来进行分析。在讲话中, 袁老还对南京小学作文教改怎样进一步深入探讨提出了具体建议, 七条之多, 中肯而明确, 譬如, 希望下一届研讨会进一步贯彻中央《决定》精神, 使作文教改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出研讨的主要问题, 范围可以宽一点, 对具体问题的探讨要小一点, 可以挖掘深一点;要开研讨性质的课, 教师介绍的时候, 希望能够说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怎样进行研究的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的研讨性;可以在上课之后进行小型座谈, 让小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字字句句, 言辞恳切, 使广大教师深受启迪。

1987年3月, 袁老在第三届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结束时, 做了《为建立小学作文的新体系而进一步探索》的报告, 从作文的“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四个方面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新体系勾画了一个初步框架。大家眼前一亮, 对以下几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作文是认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指导学生作文要以内容入手;

——作文教学要重视纵向、横向的联系。

连续三年的全市性研讨, 袁老连年风尘仆仆地专程赶来南京, 全程参与, 深入考察, 悉心点拨指导。他的谦和真诚, 他的博学睿智, 他对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执着追求和真知灼见, 他在讲课、漫谈中透发出来的那种根植于现实和理想的激情, 那份对南京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和南京师生的挚爱以及一位教育名家的卓然风采, 使南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为之倾倒而终生铭记。

(三)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是袁老的谆谆教导使我们在“学生”“作文”“小学作文教学”等方面逐步提高了认识, 形成了共同理念。

对“学生”, 袁老强调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认识发展。

袁老十分推崇斯霞老师的“爱的教育”。他说, 斯霞风格是怎样形成的?我觉得表现在斯霞身上很突出的一点便是对孩子的热爱。斯霞老师是像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他告诫我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 像母亲一样热爱吧!”

他指出, 要尊重学生, 教学要顺应学生。他说:“学生写文章是表达自己的思想, 该用什么词, 就用什么词, 不要规定他们用什么词。”他强调要改革作文命题, 不要过于注重审题, 要给学生以自主, 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意愿在大海里遨游。在基层学校听说话课时, 他特别赞赏上课教师“有大半节课尽量让孩子说, 想办法让孩子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互相争辩”。“孩子在说话中, 这儿、那儿有毛病都可以先不管, 放开手让孩子说, 因为孩子用词是从不准确到准确的, 而孩子用的词往往有他自己的理解”。

他相信小学生的能力。他说, “小学生在如何观察一个事物, 叙述一个事物, 提炼这个材料, 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 甚至想得周到的程度会超过教师”。“我们国家少年儿童中有无数人才, 只看你能不能发现, 能不能及早加以培养”。

对“作文”, 袁老强调, 作文应当“有所为而作”。

他说, 人们时刻观察事物, 对事物间的关系和发展, 有所发现, 有所认识, 有所创造, 彼此相告, 传递信息, 交流经验, 都要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 所以把语言文字称之为相互交际的工具。

为什么作文?他说, 作文的目的是“有所为”。这个“有所为”的“为”是“为什么”。它是为生活、为人生、为个性的全面发展。其第一层意思是, 把作文、说话看作是人们交际的手段;第二层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从作文中提炼自己的认识, 通过作文的相互切磋, 求得进益, 求得生活更加充实;第三层是抒发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发挥作文的武器作用。到了这个境界, 作文就成为形成个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文写什么?他认为, 要着眼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有自然, 有社会, 有人类自己的两个文明建设。作文的材料、作文的内容来自一切所见所闻所感的现实生活, 包括一切直接见闻体验、影视图画和文字阅读材料。

对“小学作文教学”, 袁老指出, 作文教学改革要着重同儿童认识发展联系起来, 进行规律性研究, 应强调从小培养学生“有所为而作”的意识。

他说, 从理论上对作文训练要有整体认识, 它不仅是语言文字表达的一般练习,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到作文乃是生活的需要。任何一次作文都不是“文字游戏”, 而应当是生活、实践需要的有一定目的“有所为而作”。

小学阶段处于“有所为而作”的第一、第二层次的初级阶段, 是第三层次的萌芽状态, 都是雏形, 还需要“加厚”“加浓”“求深”, 还需要更加“扎实”。虽然都是极初步的, 但都是有不可抗拒的必然发展的巨大生命力。对教师来讲, 应当有意识地加以指导。

他特别提醒, 教师的指导, 应当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 具有小孩子的语言特征。他说, 我们应像斯霞老师那样“善于捕捉儿童的思想, 不露痕迹地引入教学重点;善于运用儿童的语言, 循循善诱地培养读写能力;善于激励儿童的认识, 锲而不舍地发展成果”。

在教学途径上, 他主张听说读写的统一发展。作文训练的途径要从读到写, 说和写、读和写相互促进, 统一发展。他认为, 从南京的实践经验看, 日记训练是低中年级从写话到作文自然过渡的好形式。进入高年级以后要重视提炼中心思想的训练, 思想、内容、文字三者结合起来, 条理化, 统一发展, 成为一篇文章。

在教学方法上, 他主张从内容入手。对狭义的作文训练而言, 要重在目的的指引、内容的启发、途径的引导, 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不拘一格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 表达自己的意思。

袁老特别强调, 小学作文练习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作文的源泉开拓得宽一些, 广一些, 让学生多接触自然, 多接触社会, 多接触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事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深深感到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是能够帮助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 感觉到手中笔的分量。

袁老对“学生”“作文”“小学作文教学”的论述, 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儿童认识发展和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客观规律, 揭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 凸显了理性的魅力, 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从袁老的一次次报告、讲话、点评中,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作文是在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 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也锻炼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如果我们自觉地把作文教学和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个总目标联系起来, 着眼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统一地得到发展, 在实践中使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 和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意发挥学生各自的创造性, 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那么, 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可以做到既练文, 又育人。

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 二三十年来, 南京市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步步深入。

敬爱的袁老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 我仍觉得他慈祥亲切的声音萦绕在耳边, 如同他写给我的一首诗一样, 令我难忘——

(黄鹤楼边相聚旬日论文甚欢, 袁浩以诗见赠, 辞意恳挚, 返京车中原韵作答兼寄金陵旧雨) 黄鹤何时返?悠悠云海中;楼头思旷远, 江尾浴春风。忍辱教童子, 遮颜任俯冲;依稀六合夜, 闲坐说长空。

材料作文“英雄之辩”导写 篇3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一个国家需要英雄才不幸。

——伽利略

[写作指导]

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两则材料的内涵。郁达夫的话语强调英雄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意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是可悲的,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而有了英雄后必须加以拥护、爱戴与崇仰,践行英雄的理想与精神。

伽利略的话语则强调当一个国家需要英雄时,这个国家常常是处在危难之中的,从根源上说这显然是不幸的。的确,和平、理性的国家是不需要英雄的;只有失去常态的国家,才将一国之命运与希望完全寄托在英雄的身上。

写作时可以就其中一则重点阐述。比如谈论英雄的意义:英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魂,是支撑民族自信心的桥梁,是民族力量之源泉,荣光之所在;是一个民族浩瀚历史星空的明星,其闪耀的光芒温暖着民族的身骨,影响着民族的一代又一代。而没有英雄的国家的确让人鄙夷,任何一个国家,哪怕一座城市都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同时,适当兼及另一则:诚然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但正因为不幸,更需要英雄在黑暗的夜空点燃星火,需要英雄将那光明扩大,扩大至一簇一团一世界,才能够使不幸的国家走出不幸。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立意富有思辨色彩。比如可以确立观点:存在英雄的国家是幸运的,需要英雄的国家又是不幸的。

另外,自拟标题时要准确简洁,角度小巧,能够如实地概括材料内容,让人可以“按图索骥”,能够给人以启迪与教益;避免以偏概全、大而无当和诗意蹈虚。

参考标题:①英雄当立危墙之下 ②英雄,国家的希望 ③英雄如星,照亮后路 ④强大者不需要英雄 ⑤英雄和时代 ⑥以文乱法,以武犯禁

[佳作示例]

英雄如星,照亮后路

马 洁

没有一个国家生来就是文明开化的,当一个初生的国家如同婴儿般在时间的长流中蹒跚而行时,需要一个坚强的臂膀给予它力量,一双智慧的眼睛,指引它方向。

在印度,圣雄甘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让受尽压迫的殖民地居民拥有了独立与自主的权利,使他们摆脱受人奴役的日子,真正的主宰了自己的生命。在印度独立后,新生的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地流血冲突事件不断。当时已78岁高龄的甘地,以绝食为代价,换取这个国家的安宁与冷静,正是这样无私而伟大的行为,使印度的生命得以延续。他用他瘦弱的脊梁背负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量,缓慢而坚定地前行。

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有一抹紫色的火焰点燃了人们因血色而浑浊的双眼。那是被侵略者残酷绑上火刑柱的圣女贞德,她燃烧的衣裙连同她坚毅不屈的脸庞,深深地映在每一位法国士兵的眼里。于是他们呐喊,他们战斗,他们要让贞德长眠于祖国的土地,而不是耻辱的、被侵吞的,属于敌国的土地上。于是那火焰成为旗帜,成为支撑国家重新站起的脊柱。而最初,她只是个农村的少女,在四起的战火下,无家可归,对故土的热爱,唤起了她心中的勇气与信念,于是她换上男装,拿起武器,即使面对死亡,也只轻蔑一笑,她是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英雄,国难当头,每一个抗争的人,都是英雄,正是因为这无数平凡又普通的英雄,使得法国在战火的侵袭下,坚强地挺了过去,当人们走在静谧的塞纳河边,仍旧会感叹地说起曾经那个勇敢的奥尔良少女。

乱世中的英雄是希望,是战火中永远高举的火炬。但并不是只有乱世才需要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弥足珍贵。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王冠上一颗闪耀的宝石。他的伟大不仅来自于他近乎完美的煌煌巨著,更是因为他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身为庄园主,他并没有坐拥财富,享受生活,反而因为那几百公顷的土地,而心怀不安,甚至想把土地分给农奴,这在当时的俄国是非常叛逆的行为,也加大了他与他深爱的家人之间的矛盾。社会的腐朽与家人的不理解,使他的心处于煎熬之中,却也使他的思想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于迷茫与困惑中点亮指引前路的明灯,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抱节的苏武、耳聋的贝多芬、残疾的霍金,他们都以顽强不息的精神屹立于精神的高峰之上,以坚毅的姿态和闪耀的人格成为我们所仰望的英雄。

由此可见,国家需要英雄。诚然,有些人的理想是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但正因为如此,被鼓掌的人也必不可缺,如果人人都甘作路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将趋于平庸,最终被埋没在时间的流沙下。所以说,没有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但烧死布鲁诺,迫害伽利略的国家更悲哀,他们亲手毁掉了灿烂的智慧之花却不自知,于是国家的丧钟被敲响,亡国的跫音在耳边。

时代需要英雄,他们如同夜空上的点点繁星,就算只有星火之芒,也足以烧起燎原之火,照亮后人前进的路。

[简评]文章一气呵成,颇有气势。题目即赏心悦目,韵味十足。开篇精警而形象,运用比喻修辞,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英雄对于国家的意义,同时暗扣标题“英雄如星,照亮后路”。主体从两个方面阐述:乱世需要英雄,和平年代同样也需要英雄。过渡自然,举例点面结合,语言准确生动,论述有力。结尾呼应开篇,使文章浑然一体。

不幸之幸

汪亭君

王开岭先生在《“坐着”的雕像》中说道:“一个人,做着和人群同样的事或动作并不难,难的是当众人背叛了‘共同体的神圣契约,只剩下‘个的时候。”正是罗萨·帕克斯的英雄之举,引发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政策改变。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伟人之所以称为伟人,正在于他们面对国家危急、民族纷争、社会动荡、人民遭殃的不幸时,能够充当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屹立崔嵬,在每一处黑暗处投下光明。这是苦难者的不幸之幸,是世界的不幸之幸。

当不公、自私、冷漠等负面情绪充斥在社会每一个角落时,当和平、安定、温馨远离尘世时,当百万民众水深火热、渴求希望的曙光时,总有一些人,他们不顾反动势力的威胁,不畏前方道路的艰辛,不惧旁观者淡漠的态度,挺身而出。在罗萨·帕克斯被勒令起立为白人让座的那一刻,她看着身边三位黑人同伴眼中的慌乱,拒绝了这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要求,而她雕像般坚定而安静的坐姿,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政府出台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萨蒂亚尔希和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在女性及儿童权利方面坚定的立场与大声的呼吁,将许许多多的不幸变成有幸,带来了爱与宁静。这些英雄,如乱世中冉冉升起的太阳,散发出炽热的光芒,指引那些无助的人们,带领他们走出深渊,走向光明。

伽利略在面对社会对他的质疑时说:“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国家。”诚然,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它折射着这个国家正处在痛楚之中——它在呻吟、在呐喊、在愤怒,这种呻吟、呐喊与愤怒感染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们,激起了他们满腔的热血——国家需要我,民族需要我,拯救国家、民族于乱世。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人民利益和国家尊严遭到践踏时,无数仁人志士便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佟麟阁将军抗日时发出“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的怒吼;更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捍卫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也许如伏契克所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郁达夫有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的确,一个国家虽遭不幸,但若有英雄挺立脊梁,也是不幸之大幸啊。

[简评]开篇从援引王开岭先生的话语入手,诠释“不幸之幸”,既富有书卷气息,又入题简捷;主体部分进一步在民族不幸的背景下阐述民族之幸,举例兼及中外,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收束时引郁达夫之言,回扣标题,又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文章层次明晰,论据充分,语言遒劲。

以文乱法,以武犯禁

邹 晟

英雄,永远是时代的弄潮儿,宛如一朵朵惊世骇俗的浪花,不断涌现在历史长河中,听百万雄师凯歌高奏,看王朝盛世冷暖人生。人们自古以来就热衷于追捧这些风云人物,对历史上一个个传奇津津乐道。随着一个个人物被捧上神坛,我们不禁要问:“英雄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

有人把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刺客——荆轲视作英雄,而把他的“猎物”秦始皇贬斥为暴君。可是,哪有这样一位暴君在位期间从未误杀过一位将军?若说他是英雄,又哪有这样一位英雄只因一句无中生有的“始皇帝死而地分”,就下令屠尽一郡平民?无论嬴政是个什么样的人,窃以为,苍生不需要这样的人物,盛世不全是由英雄之手创造的。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所谓的侠义之士,可能正是国家祸乱的根源。从凯撒到拿破仑,从姜尚到刘基,骄傲的将军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狡诈的军师层出不穷,诡计百出……总之古今中外,受世人膜拜的英雄不胜枚举。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传说表面的光辉,却不曾看到这背后英雄沾满鲜血的双手。可曾想过,开国帝王多半曾为叛军贼首,孤胆英雄也多手有鲜血,倘若看不破这一点,又怎能体会“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心酸?

真想回到过去,回到三国去,回到战国去,问问那时身处战乱之中的百姓:“你,幸福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身处太平盛世,可以尽情抱怨世道之无常,人生之辛酸,但永远也体会不到“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颠沛流离,因为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汗水替我们驱逐了寒冷与饥饿。回忆往昔,神州大地上不乏这样的场景:当英雄手持敌人的头颅炫耀着自己的丰功伟绩时,百姓却在田间地头啃树皮……这就是英雄存在的意义吗?这就是人人心向往之的目标吗?这就是所谓盛世的“宠儿”吗?绝对不是!

中国人自古推崇“上善若水”,而非孙武所言“侵略如火”的英雄。水,是大自然中最神秘的存在,大有“绵里藏针”的意味,同时又随和、坦荡,祖先以水比喻人心显然用意深远,水没有英雄的犀利与锋芒,却无声无息滋养万物。当今世界也正需要水一样的人,无论他能否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少他可以让百姓感到安全和放心,而这才是没有英雄的国度中人民的幸福。

英雄就让他永远地站在神坛之上吧!相较之存在“以文乱法,以武犯禁”的英雄的年代,我辈当深感幸运,因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英雄。

风平浪静,看不见浪花,我们路过盛世。

[简评]标题引用韩非子在《五蠹》中所言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反弹琵琶,独树一帜。开篇即以“英雄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来开启下文的反思,主体文段由古及今,对比阐述,取舍分明。文章语言摇曳多姿,比喻精彩,引用妥帖而不乏机趣,比如对“你,幸福吗?”的援引。

关于清明节缅怀英雄的初一作文 篇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愿意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是否愿意净化一丝空气?如果你是一朵花,你是否愿意渲染一片草地?

关于雷锋,有数不完的故事。他是一个平凡的士兵。他的事迹虽不惊天动地,但却温暖感人,广为传颂。他热忱为人民服务,总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困的山区,家境贫寒。那时,日本鬼子的铁蹄已经踏遍了湖南、湖北大片地区。他的爷爷、爸爸、哥哥和刚刚出生不久的弟弟也都相继去世。后来,连雷锋的母亲也因为受不住地主的欺凌而悬梁自尽。雷锋不满七岁就成了一个孤儿,可是,谁又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孤儿,将来会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呢?

他接送小同学过河上学,护送迷路的陌生人回家。他积攒牙膏皮为灾区捐款,自己用的牙刷却都是别人用过后扔掉的。他的袜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去卫生所看病的路上看到小学校正在修楼,他也上去帮忙。他每个月的津贴除了买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和书外,其余的全部捐给了灾区。他热忱为人民服务,群众都对他赞誉有加。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其短暂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给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带领我们跨越历史的时空,去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感动。让我们在他的故事中得到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从雷锋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品质的营养,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能为社会、国家作出贡献的“雷锋”。祭英烈,纪念我们的英雄,我们一定要视他们为榜样,做一个爱国、爱党、爱民的人。

缅怀英雄讲话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传统的清明节中,我们来到了钟祥黄山故园缅怀见义勇为的何蕾,细心回味她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

2009年12月25日晚上,一名年轻女孩路遇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已经逃逸。面对一位56岁的老太太求救,她停下车来相助之时,却被后面一辆开来的大货车撞倒当场死亡。

这位见义勇为的女孩名叫何蕾,今年29岁,机智活泼,可爱俏皮,而且还非常孝顺,父母也因为有了个这么好的女儿而高兴。

她曾在几场官司上冲锋陷阵,帮助一些身陷困境的弱势群体,她对那些弱势群体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和亲姐妹一样,使他人感动。

在何蕾短暂的生命中,没有一秒浪费过,都去做有意义的事,帮助他人,以实际行动来感动他人,大公无私„„

在何蕾眼中,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出错时都应给他人指出来,让他人改正错误。常常提醒别人不要将错就错。

虽然何蕾是个平凡的人,但她做的事却不平凡,常常打动他人,让他人也做好事,经过何蕾的事迹后,许多人像何蕾一样做出贡献:“10·24”荆州18人梯的壮举,等等。何蕾以自己如花的生命建出了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让我们感动。做为小学生,我们应学习她乐于助人、大公无私、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精神。珍惜现在,守法守纪,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勤奋学习。以后应多多学习她的雷锋精神,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多做善事,用自己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一起去帮助那些贫困人家,使自己的家园更加美好!

缅怀英雄学生演讲稿 篇6

清明时期,为了纪念先烈,向英雄致敬,3月31日下午,蒙城县图书馆组织全体党员和馆员代表去岳坊烈士陵园开展纪念烈士纪念英雄清明纪念英雄主题活动。

全体人员站在纪念碑前低头鞠躬,寄托对烈士的哀思,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在讲解员的领导下,所有人都带着崇敬的心情慢慢参观纪念堂后的蒙城烈士事迹陈列馆,温暖蒙城烈士们反帝封建,为蒙城和平勇敢牺牲的辉煌斗争历史。最后,来到蒙城烈士事迹陈列馆的英烈姓名墙前,向长眠在此的烈士鞠躬默哀,表达无限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

本次活动是蒙城县图书馆深化学习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通过这次学习馆员们更全面地了解蒙城革命的历史,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临。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继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记住使命,坚定信念,积极献身。

深切缅怀滕伯乐同志 篇7

滕伯乐同志1935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工人家庭。

1951年9月参加工作, 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至1953年8月, 任上海华东工业部经理处财务组会计、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会计。1953年8月至1954年4月, 参加上海华东公安司令部机要训练队学员培训。1954年4月至1959年12月, 历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办公室机要员、机要秘书、厂长秘书。

1959年12月至1969年9月, 滕伯乐同志赴北京工作, 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办公室调研员、局长秘书 (副科长) 。1963年9月至1965年7月, 在职进修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1969年9月至1978年4月, 历任第二汽车制造厂车架厂下放干部、计划处综合组组长 (科长) 。1978年4月至1981年9月, 在第一机械工业部计划司、汽车总局从事规划工作 (副处级) 。

1981年9月至1985年12月, 滕伯乐同志历任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经营管理处副处长、联营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12月至1989年2月任南京汽车制造厂副总经济师。1989年2月至1995年11月, 任南京汽车制造厂副总经济师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1995年11月滕伯乐同志从南汽退休, 经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批准, 享受副厂级待遇。

1990年2月至2003年1月, 滕伯乐同志历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副理事长。2001年5月至2010年7月, 历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

滕伯乐同志长期从事汽车企业、汽车行业管理和汽车行业社团工作, 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了五十多个春秋。他一生忠于党的事业, 具有很强的政治素质和组织才能, 始终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作风正派, 严于律己, 对工作充满热忱, 是中国汽车工业众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艰苦朴素、低调做人、待人真诚、平易近人、生活低标准、工作高标准, 是中国汽车人的榜样。

在一汽时, 得益于在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身边工作的经历, 他树立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在二汽时, 作为一机部“双职工下放”代表, 他积极参加建厂劳动, 开山、放炮、修道路、运砖、盖工房, 他工作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身先士卒, 尽心尽职;在南汽时, 他参与了南汽的五省联营和东风公司的联营等工作, 在依维柯S系列轻型车技术引进和许可证转让项目中做出重大贡献。

滕伯乐同志积极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做好行业服务。他从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即出任协会秘书长工作, 他参与组织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台湾区车辆工业同业公会在北京共同举办“1998海峡两岸汽车工业交流研讨会”, 并亲自主持论坛, 邀请海峡两岸汽车行业177个单位286人参加, 为促进海峡两岸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操劳过度, 导致滕伯乐同志右眼失明。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任职期间, 滕伯乐同志还积极参与主办国产汽车诞生40周年纪念活动, 内容涉及5个系列项目7个内容, 工作量大, 时间长, 但他一丝不苟, 忠于职守, 尽心尽责。通过精心策划组织, 以《中国汽车工业史》首发式、座谈会、联展、国产汽车专题邮票、纪念征文和《中国汽车工业四十年》专集形式, 从不同角度反映国产汽车诞生四十年来的重大成就。这项活动隆重、热烈、节俭, 区别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 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长期在汽车行业的工作经历使滕伯乐同志在汽车项目建设、管理改革、规划发展、市场营销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任职期间, 他在保持同中国汽车工业老一代领导人的日常沟通, 致力于做好老同志的服务工作的同时, 继续关注产业发展动态, 积极参与行业重大活动。

他主持策划多项围绕行业工作的重大方针、战略目标、行业政策的年度调研, 并提出咨询建议;他积极参与和组织行业热点、难点和共性课题的研讨、高层论坛等多种形式的行业活动。2003年3月至7月, 他参与策划纪念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的多项活动;2008年, 他又积极推进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千人表彰活动及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

滕伯乐同志善于学习, 勤于调研, 与时俱进, 笔耕不辍, 体现了一位老同志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终身的坚强信念。

在企业工作期间, 他参与编制建厂综合计划、行业长远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企业经营与改革等。

在协会工作期间, 他参与编辑《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史》, 并组织行业调研、行业展览、业务咨询、国内外专题研讨、《纪念国产汽车诞生40周年》系列项目等重大行业活动。

在咨询委员会工作期间, 他主编《情系汽车》、《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忆激情岁月的中国汽车人——纪念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五十周年》、《高层论坛演讲文集》等行业资料。滕伯乐同志晚年非常注重中国汽车历史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最近3年来, 他积极参与到《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对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工程的采访撰写工作中, 出谋划策, 积极推动。在去世前夕, 他已经开始动手编撰中国汽车工业60年的后20年历史资料, 不幸, 这成为其未竟的事业。

滕伯乐同志的一生, 是不懈耕耘的一生, 是艰苦奋斗的一生, 是开拓进取的一生, 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 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汽车行业的专家, 失去了一位为中国汽车工业默默奉献了半个多世纪的受人尊敬的老同志。他虽然离开了我们, 但他忠于党、忠于事业的高尚品质和不懈奋斗的精神, 永远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

缅怀朱绍禹先生 篇8

1982年4月,我与先生相识于在四川乐山召开的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的第二次学术年会上。此时,他担任学会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范德藻先生;同年11月,朱先生继任理事长),是大家公认的国内少数几位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学术权威”之一。在这次会议上,研究会决定于1983年暑期在烟台举办第二期语文教学法讲习班(第一期是1981年在大连举办的),由我负责操持会务,因此,我和先生便经常有书信往来,会面的机会也多了。在他的正确领导和精心组织下,烟台讲习班按时、按计划如期举办,历时近半个月,参加学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近400人,授课的专家学者16位,称得上是本学科的一次盛大的学术活动,大大提升了我国高师院校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这个班的成功,充分表现出先生高超的组织能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那年,先生61岁,已经是年过花甲之人了,但先生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怀和视野,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平易近人的态度,幽默风趣的性格,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产生了直接拜他为师的念头。

机会终于来了。1986年上半年,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先生主持了东北师大主办的语文教学法研讨班,我报名参加了。到这个班学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师大、南京师大等名牌高师院校在内的学员共27人,其中有几位,如浙江的王松泉、湖南的周庆元、内蒙古的韩雪屏等,在当时的语文教育领域已经小有名气。整个办班过程,先生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特别是讲起课来,神采飞扬,底气十足,纵横捭阖,旁征博引,侃侃而论,谈笑风生,一点也不像是一位64岁的老人。得益于他的严密组织和精心安排,这个班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实际上只有4个月)的时间内,居然开设了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在三年的时间内应该开设的所有的学位课程:“语文教育原理”课,先生自己亲自讲授;“语文教学心理学”课,邀请著名心理学家朱作仁先生讲授;“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课,则邀请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讲授;“中外语文教育的比较研究”课,设“中日语文教育比较研究”和“中欧、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两个专题,由沈阳教育学院的赵北柯教授和本班学员韩雪屏同志分别讲授。此外,在这个班上,学员们还学了语文教育美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能力心理学等非常出色的专题课,全都是由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的著名学者讲的。在这期间,先生为了训练学员们的科研能力,组织大家、同时也约请了国内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编写了语文教育中急需的工具书《语文教育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可见,这个班虽然时间很短,但效率却高得惊人。这个班办得非常出色,又一次充分证明了先生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深邃的学术眼光。

顺便说一下,在这期间,先生还带着三届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第一名研究生,是1983年招进的、新中国第一名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硕士研究生——就在我们这个班快要结业时,举行了他的毕业论文答辩,全体学员都参加了答辩会——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因此,就我来说,实际上是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而以不同的角色,参与了语文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我有幸参加了先生主持的这个班的学习,我在学习中的确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连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此以后,我积极地参与到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的活动中去——因为当时研究会几乎每年都有活动,所以我差不多每年都能和先生见面——事后我才发现,先生主持的一系列活动,特别是他办的研讨班,对我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可以说是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首先,先生把我带进了语文学科教学论的领域中来。参加这个研讨班之前,我也曾经给高师中文系专科学生开过“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但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各类文体的教学,经验性的东西多,理论性的东西少。实在说来,当初,连我自己也没有真正弄明白语文教学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明白了语文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弄清了它纵向延伸和横向开拓的趋势。这个学科的教学应该怎么搞,科研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心中有数了。

其次,先生给我指出了奋斗的方向,并做出了榜样。我进入到语文教学论这个领域里,算是找到了值得我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了,也就有了精神寄托。这时,我不但教学方向明确了,科研成果的水平也大大提升了。上个世纪末,当我们学校有资格上硕士点的时候,我们也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论专业,终于获得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当时,我们全校才只有6个硕士点。朱先生这个榜样的力量,对我来说的确是无穷的。2002年,当我们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进校的时候,我已经62岁,办理退休手续2年多了,但我还是决定退而不休,满怀信心、义无返顾地担任了硕士研究生导师。而我们给研究生所开的课程,还有带研究生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朱绍禹模式”,正是从朱先生那里学来的。同时我也知道,先生招收第一届研究生的时候,已经61岁了;到他76岁高龄的时候,虽然离他1990年办理离休手续已经过去了8 年了,但由于工作需要,他还是重返导师岗位,继续带研究生,从而使他直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超过了20名。现在,我自己也已经是个68岁的老人了,仍然在参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先生的榜样,就是我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多年来,先生对我的帮助,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我的第一本论文集(《语文教学法漫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他作的序。他生前到我们学校来过五六次,给我们做过学术报告,当面给了我很多指导。先生最后一次到我们学校,是在1998年,并且是来为我主持的一个世界银行课题作鉴定,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与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2003年在桂林,先生不顾81岁高龄,去主持他担任理事长的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的一次学术会议,我带我们的2名研究生参加了。那次我们住隔壁,一有空就在一起,还一同去游览了漓江。

4月下旬,听说先生病重,我很焦急,很想去见他一面,但因为腿疾没有能成行,结果留下了终身遗憾。

先生在我心目中,精神不死,师魂常在,将永远激励我继续做好工作;我也应当努力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缅怀抗疫英雄的句子 篇9

2.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我们会带着你们的那份精神继续砥砺前行!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3.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谢谢你们守护我们,现在换我们为你们守护新的春天。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4.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愿你们长眠,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5.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停留在这个冬天的你们,成为了天使继续守护我们。黎明的光终究会穿破黑暗,愿山河无恙,岁月安康。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6.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春天到了,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的冬天,这个清明,缅怀所有付出生命的抗疫英雄和逝去的同胞,中国加油,世界加油!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7.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感谢那些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冲在前线的人,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致敬英雄,缅怀英烈。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8.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闲适,你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平安健康!致敬英雄!缅怀同胞!祖国加油!一切都会好的!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9.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这是一场人民的战“疫”,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战斗,有的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迎来春天。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10.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他们并没有离去,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活在我们的心里。愿所有逝去的英雄、同胞安息。以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家国永念。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11. 清明节,感谢英雄,致敬英雄,松柏常青,英雄常在,让英雄的情怀激励我们前行,在逐梦路上留下无悔的足迹,谱写壮美的诗行!此刻,清明追思,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缅怀英雄强国有我征文1500字 篇10

我们不忘记,不忘记英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无私奉献。

__年恰逢建党__年,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一个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背后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__开篇即宣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份胜利来之不易,这份胜利我们要倍加珍惜。自党的__以来,全国300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抛家舍业”,挺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深沟巨壑,在这场与贫困的斗争中共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最美女孩”黄文秀,面对山洪暴雨,身处险境却依然惦记着群众,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村干部关注重点村屯,自己却被无情的山洪吞噬,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用生命兑现承诺”的90后夫妻吴应谱、樊贞子从贫困户家返回的途中,因车辆落水而牺牲,他们车辆的后备箱里还装着帮贫困户售卖的三只土鸡,他们宽敞明亮的新房只住了不到七天……绵延千年的小康梦,他们是圆梦人更是见证者,贫困的痕迹已消失,但他们的精神永流传,我们不忘记,牵挂还在、想念不减、记忆永存。

我们不忘记,不忘记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

“有些战争,听不见炮火,却听得见冲锋;有些战争,看不见硝烟,却看得见牺牲”。初,一场疫情席卷华夏,一时间全国上下党员干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谱写了回荡大地的生命赞歌。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夏思思,面对疫情临危受命,自己被感染后仍然主动把ICU床位让给其他患者。在病床上,她依然牵挂工作,希望治愈后能重返一线,但最终因病情恶化,不幸逝世;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在疫情防治工作中,积极制定中医诊疗方案,组建发热门诊,筹集防控物资。她在抗疫一线争分夺秒、连续奋战18天后,不幸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逝世;武汉市洪山区王兵西医内科诊所主治医生王兵,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开门接诊救治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最终以身殉职。这场与疫情的斗争中,还有许多同他们一样的党员干部把危险留下,把希望送出,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点燃抗击疫情的希望之灯。我们不忘记,记住他们精神的光辉和生命的原野,从寄托哀思到走向新生,从转身回眸到未来可期。

我们不忘记,不忘记英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勇无畏。

2月19日,相信是我们每一个国人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中国军队第一次披露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细节,为我们再现了边防战士们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在与印方交涉过程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战士肖思远,义无反顾返回营救队友,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拼力救助被河水冲散的队友,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中。“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凌然”,这群边防战士有的即将要成为父亲,有的要迎娶心爱的姑娘,但他们没有等到那一天,他们扎进茫茫群山,挺进冰封雪谷,用忠诚担当、英勇奉献筑起巍峨界碑,诠释了那份对祖国和人民“清澈的爱”。我们不忘记,值此清明,我们重温英雄事迹,我们铭记英雄模样,我们发扬英雄精神,在前行的道路上崇尚英雄、尊重英雄、争做英雄,以英雄为榜样,以榜样凝力量。

缅怀失去的乐园 篇11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我的安东尼娅》 大自然 生态文学批评 田园文学 边疆

本论文受陕西省教育厅 “生态文学批评与美国现当代小说” 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号为09JK188;本论文同时受西安外国语大学同名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号为08XWA07。

引 言

《我的安东尼娅》(My Antonia)是美国杰出女作家薇拉·凯瑟(Willa Cather)的代表作之一,它史诗般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欧洲移民在美国西部边疆的拓荒生活。小说的女主人公安东尼娅是从捷克西部的波西米亚(Bohemia)地区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荒原定居的什米达家的长女,透过她儿时的伙伴吉姆·伯顿(Jim Burden)的双眼,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家庭灾难、文化疏离、个人不幸与辛苦劳作中挣扎与绽放的故事。

实际上,没有什么文学作品不可以从生态的角度解读,因为生态观察已显示,没有不包含有机体的环境,也没有脱离环境的有机体,所以《我的安东尼娅》这部典型的反映了欧洲移民在美国西部拓荒生活的小说尤其值得从生态批评——尤其是田园文学——的视角加以关注。美国文学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曾指出,“田园文学是西方思想界两千年来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装备”(Buell,1995:32)。“田园”一词来自拉丁语pastor,是“牧羊人”的意思,它最初指的是任何直接从事畜牧工作的人——顾名思义,“田园文学”(pastoral literature)这个术语的最初含义是指任何描述放牧生活的文学作品;然而,现在这个术语并不再指作为一种已经过时了的传统文学惯例的最初形式,而是指这种文学形式的含义更广泛的第二种用法,即一种对与城镇文化相对的自然或者乡村文化特质的赞美。关于田园文学的最早产生的假说与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s)的“亲生命性(即人类与生命的自然亲近性)”的概念有关——他于1984年出版了名为《亲生命性》(biophilia)一书,表达了人类普遍具有的对自然生命的亲近性。他说:“我认为,探索生命的奥秘、与各种生命体交往是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思维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和宗教低估了人类的存在价值,所以我们的存在更依赖于生物学的天性——我们的精神与这种天性分不开,我们的希望也来自于这种天性。”(Buell, 1995:32)由于当今世界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有多个宇宙平行存在,而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对于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威尔逊还说,社会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宇宙的法则恰好与人类的亲生命性的内在特质相一致。也就是说,在这个特例中,本能与理智罕见地达成了一致”(Buell, “American Pastoral”: 1-29)。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威尔逊作了饱含希望的结语:“我们越了解其他的生命体,就会越尊重它们的价值,从而也就越会尊重我们自身的价值。”(Buell, “American Pastoral”: 1-29) 后来许多科学家的论文也都阐释了支撑田园文学漫长发展历史的社会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并明确无误地指出了回归自然可以使人恢复身心健康的科学依据。地理学家罗杰·乌利齐(Roger Ulrich)还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达尔文的格言:“如果亲生命性存在于人类的基因库里,那就是因为早期人类对某些自然因素和场所的亲生命性反应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健康。”(Ulrich, 1993: 75)

笔者认为,女性作家描写荒原的角度与许多男性作家不同,她们与荒原融为一体,而不与之对立;她们强调“认同”,而不是“挑战”。《我的安东尼娅》一书的作者薇拉·凯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在内布拉斯加州草原度过,所以她对那里荒原的粗犷之美和移民拓荒者艰苦生活的切身体验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足以激发想象力的素材,而小说的叙述者吉姆·伯顿则是凯瑟的代言人——也就是说,虽然小说表面上讲述的是安东尼娅的故事,实际上它却表现的是吉姆眼中的安东尼娅以及她对他的影响;安东尼娅的故事是构成小说的主要框架,而吉姆的双眼则好比是两扇窗户,吉姆正是通过这两扇窗户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看到的草原风景,以及他与草原之间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深刻联系,也就是凯瑟在小说末尾处所说的吉姆与安东尼娅所共同拥有的“无法言表的过去”。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当吉姆在九岁那年初次遇到安东尼娅时,他发现她是一位比自己年长四岁的漂亮女孩,她的眼睛“又大又热情,流光溢彩,就好像森林中棕色池塘波光临粼粼的水面一样”。命运使他们几乎同时来到了内布拉斯加草原,他们的眼前只有无边无际的荒原:

当我四处眺望时,我看到这个地方尽是野草,就好像大海里尽是海水一样。红色的野草将整个草原染成了酒红色,或者是像被海水冲到岸边的海藻的颜色,当风吹草动的时候,整个草原好像都奔腾起来。

这就是安东尼娅将要深深植根的土地。很快我们就从小说中得知,什米达家被一个同乡骗光了钱,由于不会种田,又不懂英语,他们不得不住在土穴里。当冬季来临时,安东尼娅绝望的父亲在严寒、极端贫困和对故园的无尽思念中饮弹自尽了。安东尼娅十五岁时就不得不像男人一样地在田里劳作,她的胳膊和喉咙处的皮肤“晒成了像水手一样的棕黄色”,她的强健的脖子挺立在肩膀上,“好像草皮上的一棵树干一样”。什米达家的人和大草原上的其他人一起耕种,靠此安身立命;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渐与大自然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是朴素而又自然而然的——生态批评家麦德哈夫·盖底吉尔(Madhav Gadgil)指出,促使人类融为一体的亲缘和互惠关系,在以农耕为主的族群里,也包括了非人类的成员(即构成大自然的基本因素),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水和庇护所,而人类则会保护它们不被过分地破坏(Gadgil, 1993: 365-80)。此外,大自然也满足了人类审美的本能——在视野开阔、阳光灿烂的原野上劳作,听着身旁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望着在远处开满野花的草地上悠闲吃草的畜群,谁能不感到心旷神怡呢?所以,安东尼娅说:“我属于农田。”——在这里,她从来不感到“孤独”和“忧伤”。

安东尼娅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吉姆清楚地记得,她儿时在园子里采摘蔬果时总是哼着小曲,并且急切地想学会用英语叫出周围所有事物的名称;当父亲去世后,她和哥哥一道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一天到晚毫无怨言地在田地里埋头苦干;当年纪稍长时,她受雇到布莱克·霍克镇上的哈林太太家里做保姆,为了取悦自己所照料的孩子们,她心甘情愿地忍受一切苦累和麻烦;当她刚刚长大成人时,为了赶时间在镇上瓦内斯夫妇办的舞蹈大蓬里“潇洒走一回”而不惜与雇主闹翻…… 她那“蓬乱”的头发使人很容易把她与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女性崇拜者们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是她们对生活的狂喜庆祝的标志。“不顾苍白冰冷的死亡的威胁”,生态批评家安德鲁·艾丁(Andrew Ettin)写道,“我们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微小而重大的乐趣,这本身就是田园生活”(Love, 2003: 84.)。显然,年轻的安东尼娅对田园生活的真谛有着直觉般的领悟。文学评论家伊莉莎白·萨珍特(Elizabeth Sergeant)认为,凯瑟试图把安东尼娅塑造成大地母亲的形象——她的存在只会激起像吉姆那样的年轻男子的热爱:她的角色是原始的,只属于女性的——无论是她为哥哥耕种,还是为布莱克·霍克镇的哈林太太家做饭——这只会激起作为一个孤独的旁观者的男孩子的青春的爱恋,这种爱恋中混杂着对大自然的渴望。(Ryder, 1990: 150)

尽管安东尼娅纯洁、美丽又善良,她还是在结婚前夕遭到了她那喜欢吹嘘的心上人莱瑞·道诺凡(Larry Donovan)的抛弃,于是她不得不羞惭地带着身孕回到了母亲的家里。即使是在生孩子的那一天,安东尼娅仍然在地里辛勤劳作,像狄米特(Demeter)①一样履行着护佑土地丰饶和妇女多产的责任:一切就发生在那天晚上。她把畜群赶回家,把它们关在了畜栏里,然后自己进了屋,又进了位于厨房后面的房间。在那里,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呻吟一声,她躺下身去生了孩子。

安东尼娅的母性不但表现在她对土地的悉心照料上,更表现在她对孩子的无私关爱上。为了避免私生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安东尼娅发誓要保护好她:“我要让女儿比我有更好的机会,我会照顾好她的,吉姆。”安东尼娅没有食言,直到那个女儿长大结婚的那一天,她才极不情愿地把她交到新郎官手里……安东尼娅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即使她的过失也是由于心中的爱太充溢而导致的——正如她自己后来所承认的那样“我的问题是……我从不相信我爱的人会伤害我”。

自然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在小说的中间还充满象征意味地描绘了吉姆在少年时代所看到的一幅难忘的画面:一天傍晚,放在远处田野高地上的一把铁犁,在落日余辉的映衬下,显现出了优美而又富有诗意的剪影:太阳正从它(铁犁)的后面落下。由于被远方地平线上的光亮放大,它挡在了太阳的前方,并完全被包含在了太阳的圆圈之内;黑色的犁把、犁舌和犁头以熔化的赤红为背景,显出了异常巨大的尺寸,在太阳上形成了一幅画。

这个铁犁形象使人不由联想到了埃涅阿斯(Aineias)②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兵器——他和他的属下正是凭着这些兵器打败了拉丁人③。在安东尼娅这里,铁犁成了她战胜生活中的不幸的武器——当她全神贯注地用铁犁耕作时,就会把屈辱、忧伤和迷惘通通抛在脑后,而她的汗水则会渗入脚下的土壤,为大地带来丰收的希望。这个铁犁难道不正是大自然所赋予安东尼娅的勤劳、坚忍的品格的绝好写照吗?

人生的痛苦经历并没有使安东尼娅消沉,她不久就又重新振作起来了:她嫁给了同样来自波西米亚的同乡库萨克(Cuzak)——他们的家庭快乐又温馨。安东尼娅和丈夫情投意合,感情甚笃,而这正是她获得新生的基础。在小说将近结尾处,安东尼娅直言不讳地对吉姆说,她在城市里会过得很惨——“我会死于孤独。我喜欢呆在我熟悉的一草一木所在的地方,我喜欢肥沃的土地。我想生活在这里,也死在这里”。当吉姆在阔别二十多年后再回到内布拉斯加草原去看望安东尼娅时,他发现曾经的荒原已变成了良田,而安东尼娅也拥有了一座伊甸园般的农场。吉姆看到,她的农场虽不太齐整,但却郁郁葱葱:房子掩映在高大的蜀葵丛中,而院子则是由刺槐树篱围起来的,果园“像茶杯一样盛满了阳光”,处处弥漫着成熟的果子的清香——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吉姆注意到,“她只需站在果园里,把手放在山楂树上,或者是抬头看一看树上的苹果,就可以让你感受到种植、照料以及最后的收获是多么美好”。

上一篇:小班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童年里的光源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