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2024-05-09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精选6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篇1

一、单元重点简析

1、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二、文本简析

严监生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三、学习对象分析

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六.设计理念

1、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力求落实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我从学生真实阅读的角度,不求深,不求远,扎扎实实领会编者的意图,扎扎实实投入文本的学习,扎扎实实体味人物形象,扎扎实实感悟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和语言素养的提升。

2、尽力突显“读悟结合,读写结合”。著名作家老舍爷爷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严监生的动作正透露着他卑微的心灵,活脱脱的一个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动作描写,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人物的特有标志。我通过拓展想象、感悟补白、概括提升等方法,把教学的支点落在“两个指头”这个经典的特写镜头上,落在作者对人物神情、动作的细致描写上,从理解、体味、内化再到运用,把人物形象上的巨大的创造力,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

3、努力体现“把书读薄,把书读厚”。初读课文,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严监生临死前的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读悟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揣摩揣摩内心世界,从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在此基础上,我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进一步体会作家人物刻画上的精妙,丰厚学生的阅读储备。

七、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儒林外史》。

1、猜名著里的人物

师:同学们,爱读书吗?那我就要考考你们了,认真看这描绘的一个人物形象,你们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七十二变。(孙悟空)

少年英雄,三头六臂,带有六件法宝。(哪吒)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诸葛亮)

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武松)

聪明伶俐,熟读诗书。整日泪光点点,多愁善感,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着装华贵富丽,心狠手辣,精明能干,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

彪形黑大汉,性格粗鲁,好赤膊上阵,善使两把板斧。(李逵)

【设计意图:猜名著人物形象,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地激起学生阅读的期待,学生便能产生欲罢不能,不读不快的心理。】

2、读“阅读提示”,交流获得的信息。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选自《儒林外史》。示题:临死前的严监生。板书课题。区别“临”和“监”,这个人的名字叫“严监生”,注意“监”读四声,他的原名叫严致和,那为什么叫他监生呢?你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理解。(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阅读提示及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对家财万贯,却特别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熟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师: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再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2、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让我们再来读读文章。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说说哪句觉得特别难读的,再个别指导读。

3、刚才我们读了几遍课文,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还念念念不忘两茎灯草。)板书:两个指头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文言文还是比较生疏,因此要花大力气进行字、词、句和朗读的训练,以扫除学习文言文的障碍;从整体人手,感知人物形象,这符合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聚集重点,感悟人物形象。

1、面对临死前严监生的那两根手指,都有哪些人进行了猜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赵氏四人。

这些亲人,这些家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是——诸亲六眷。

指名读诸亲六眷作出的猜测。

他们猜对了没有?

出示句子

第一次: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第二次: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依然是两根手指

第三次: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还是两根手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那么,同学们,严监生的身边就没有人能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最后,赵氏了解他的心思,一语说中,严监生把手一垂,登时没了气。扳书:两茎灯草

3、一般人死前会牵挂些什么?可是在严监生的眼里,什么都比不上那两茎灯草重要啊!面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什么词语来评价严监生?

补充严监生相关资料:

严监生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家境又如何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资料,请看——

第五回节选:

●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便是我也不好说。不瞒二位老舅,象我家还有几亩薄田,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你了解到他家庭怎么样?(很有钱、佣人多,在乡下还有田地)十多万两值现在的多少钱,最保守的估算恐怕也值千万元的人民币吧!他连平时买点猪肉都舍不得,他觉得他浪费的是什么?(是银子、生命)。

4、同桌合作读句子,根据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的心情。

【设计意图:理解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并不难。这个环节的设计,抓住了他“两个指头”这个关键词,从交流到朗读的这个过程中,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读中理解严监生的吝啬形象】

(四)、回读课文,品味作者语言。

1、为了那两茎灯芯,严监生之前是怎么念念不忘呢?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临死前的反应,细细地读一读,品味品味,临死前的严监生是怎样的形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体会作者人物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

2、引读交流:

当大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

句子一: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尽管身体极度的虚弱,尽管呼吸已断断续续,但面对那两茎灯芯,他仅仅是摇了摇吗?你想,那是怎样的摇头?(用力、失望)

他摇着头,是想说什么?他的心里一定很——着急。

对严监生来说,那两茎灯芯烧去的仅仅只是那么点灯油吗?还烧去了他的(银子、生命)。

所以他面对大侄子的猜测时——生读

当二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时——

句子二: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的的反应与前一次有什么异同吗?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急切、心急火燎)他急的究竟是什么呀?所以,他把两眼……把头……

融入这份感受,再来读读这个语句。

当奶妈猜想也许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身边故此记念时——

句子三: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这一次的反应又有什么不同吗?

没人能理解,没人能读懂他啊,此时的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他的内心只有(绝望),难道真要让我死不瞑目吗?生一起读

此时的是严监生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怎么说呢,让我们来当一回严监生的代言人吧?投影出示:

你们呀!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呢?

当赵氏走去挑掉一茎灯草时——

句子四: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那么,当赵氏终于读懂了他的心思,挑掉了一茎灯草,此时的严监生终于放下了所有的心事,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赵氏为什么一言中呢?出示资料)

【设计意图:读悟过程中,借助原著中的资料从而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

3、同学们,这种内心的感受和变化,作者是抓住了严监生的什么来描写的呢?是哪些部位的动作?(两个指头、头、眼睛)的确啊,他的动作反应了他内心的想法。

4、学生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出他的心理活动,选择一处在课本文段旁写下来。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想:。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想:。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他想:。

(2)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严监生本人不能说话,但是严监生的动作、神态在说话,填白心理描写就是凸现作者方法之巧妙,遣词之精妙。】

(五)、总结写法,激发阅读兴趣

1、总结写法: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通过对〈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严监生的格外吝啬,也知道了可以用多种描写方法去描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只要抓住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和特点,他自然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写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2、激发阅读兴趣

(1)推荐阅读《儒林外史》

(2)初识欧洲文学中四大吝啬鬼,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作业

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七).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亲人?

两笔银子?

两位舅爷?

两茎灯草!

吝啬、小气

动作、神态描写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篇2

一堂有实效的课, 一是要有突出的品词析句, 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理解与欣赏能力;二是要有突出的朗读积累, 着力培养学生语言诵读内化能力;三是要适当说写, 学习语言的组织概括, 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⑴初步了解白话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感受严监生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⑶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⑴三品细节描写。

⑵学习运用细节描写。

四、教学过程

⒈释题, 初识形象

(1) 导入:我国古代有一本著名的讽刺小说叫《儒林外史》, 小说中一个著名的人物叫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前有一个著名的动作让人终身难忘。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严监生临死前的情形。

(2) 齐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3) 理解监生的意思。

⒉初读课文, 感知形象

⑴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⑵检查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第一组:文中称男孩子为哥子;称中医的医生为郎中, 又叫医家;所有的亲戚, 叫诸亲六眷。

第二组:到中秋已后

已后:以后, 已, 通“以” (通假字)

⒊第三组:一声不倒一声、一日重似一日, 两个词在这里都是形容什么的?

⑶初读课文, 感知人物形象。思考: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⑷小结并板书人物特点:吝啬。

⒊品读课文, 学习写作方法

品读课文, 学习写作方法。默读课文, 划出最能体现严监生特点的句子, 并作好批注。

(一) 第一处细节描写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 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伸着两个指头。

⑴指名读。

⑵用一个词概括此时严监生的情形。

⑶指导朗读:读出临死前严监生的奄奄一息。

⑷指名读, 相机评价。

⑸齐读。

⑹小结:这是第一处也是最重要的一处细节描写, 作家正是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把临死前严监生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 第二处细节描写

⑴找出体现了严监生吝啬的细节描写。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 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⑵自由读, 你有什么发现?

⑶引导体会三次摇头的不同。随机板书:摇

⑷指导朗读, 并体会临死前严监生三次摇头的不同。

随机板书:指

⑸诸亲六眷是如何猜测的呢?

⑹同桌两人配合着读一读这三组句子, 并猜猜严监生摇头这一动作包含着怎样丰富的内心活动?

句子一: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句子二: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越发指得紧了。

句子三: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 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⑺指导朗读, 并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⑻小结: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感受到了鲜明的人物特点, 这也就是细节描写的妙处。 (随机板书:细节描写)

(三) 补写细节

假设在这时, 还有一位管家来猜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的意思, 严监生会有怎样的表现?

一位管家走上前来问道:“老爷, 该不是还要请两位高明的医家来看看?”

指名读, 请补写严监生听了这话后的神态和动作

(四) 第三处细节描写

⑴生齐读:众人看严监生时,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登时就没了气。

⑵从课文中找出体现严监生是个有钱人的地方。

⑶补充出示《儒林外史》中的一段话:

【他家有十万多银子, 钱过百斗, 米烂陈仓, 僮仆成群, 牛马成行。良田万亩, 铺面二十多间, 经营典当, 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⑷小结:通过鲜明对比进一步体会人物吝啬的特点。

⑸介绍《儒林外史》这一小说的讽刺艺术。

⒋赏读片段, 拓展延伸

⑴出示临死前葛朗台的细节描写。读一读, 找出这其中的细节描写。

⑵指名读。

巴尔扎克 (法国)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 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 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 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 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 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⑶实际上,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4个非常有名的吝啬鬼, 有机会看看这些书, 去体会不同的作家是怎样刻画出吝啬鬼的?

⑷推荐相关书目:

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阿巴贡:莫里哀《悭吝人》

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泼留希金:果戈里《死魂灵》

五、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 临死前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作家吴敬梓在文中三处细节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临死前严监生“三摇头”“两根手指”尤为经典。当初在设计这篇课文时把品细节、写细节作为切入点。随之, 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抓住三处细节描写来感受严监生这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同时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因为这是一篇古白话文, 第一部分先帮助学生扫除词语理解的障碍, 如:哥子、郎中、医家、诸亲六眷、一日重似一日、一声不倒一声等词语, 在此基础上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品读课文, 学习写作方法。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划出最能体现严监生特点的句子, 并作好批注。第一处细节描写体会严监生的病重。让学生用词语来形容此时严监生的状态, 如“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气若游丝……”进一步通过朗读读出临死前严监生的奄奄一息。第二处细节描写是学习诸亲六眷的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 体会严监生的吝啬。引导学生紧扣“摇了两三摇”“睁的滴溜圆, 狠狠摇, 指得紧”“把眼闭着摇头, 指着不动”这些关键词来理解句子, 理解过程中顺势读出三次摇头的不同, 从而体会严监生每次摇头背后不同的内心活动。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 如果可以,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本堂课的高潮,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 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正是因为如此, 此处的教学现场赢得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在这, 我并没有丢掉绝好的教学契机, 而是趁热打铁。让学生马上补写细节描写:一位管家走上前来问道:“老爷, 该不是还要请两位高明的医家来看看?他会有何表现?”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第三处细节描写通过补充原著中一段描写严监生有钱的片段, 鲜明的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丰满。

课快结束时, 通过补充片段———临死前的葛朗台。对比学习, 体会中外名家笔下的吝啬鬼的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细节展开描写。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有感 篇3

关键词:课前备课;课内落实;课外拓展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一小说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有人曾评价这一人物为:二老官空拥十数万家产,时时忧贫、日日怕事,并不见其受用一天。这恰恰也是严监生一辈子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篇小说中将严监生刻画成一个嗜钱如命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诵读,并和学生一起思考和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才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这篇小说,做到读、说、写语文基础训练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我在教学这课时,进行了三步曲:

第一步:课前备课

(一)在定位教学目标上下功夫。我在教学这课时注重强化自己的目标意识,从不拿来就用别人给好的目标,而总是在教参目标基础上逐条研究,进行再定夺,最终确定出严谨的、准确的、清晰的课时目标,真正让目标为为课堂所用,为学生所用,增强了可操作性。我认为确定的目标应是学生看得到的目标,应是真正体现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培养积极情感的双向目标理念。

(二)课外资料的整理与收集。正式上课之前笔者便要求学生事先了解了《儒林外史》第五回,让学生对原文内容有大致的掌握,了解到关于主要人物严监生的一些信息,如严监生本名严致和,家中资产较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富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却十分吝啬,家中四口人连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当小儿子想吃肉时,便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肉哄哄他。严监生一辈子都在尽可能的节省,最终的结局便是因为营养不良而染病。即便是生病后,他依然是每晚算账直到三更,在病得已经吃不下饭的状态下,还每天在家中看守自己的财产。即便是已经卧床不起,心理依然想着田上要收早稻,让管庄的仆人下乡去自己心中又不放心。到行将就木时,还是舍不得钱吃人参。学生在课前阅读了这篇小说后,对于文章的基本內容和人物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便能够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

第二步:课内落实

(一)读的落实。高质量的阅读课必须要凸显出“读好”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准确流利阅读的基础上,再有所领悟的閱读,真正的读进文本、读进人物,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读得有情感和韵味。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下面的方法:首先我们让班级中一名平时朗读较少的学生来为其他同学朗读课文,班内其他学生听一听他的正音情况;其次我们让班级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段朗读;随后教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模拟自己的情感和朗诵方式进行跟读;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要读好一篇文章,不单单是从形式上进行模仿,还应当理解到位,有感情的读。于是之后我们进行师生互动,进入到“品读”的环节,在品读的过程中着重突出重点词句和关键段落,最后参考《儒林外史》来让学生拓展理解。

(二)词句理解。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不浮夸、不做作、求实效,其中的一个关键点便是对词句的理解与应用。将词句理解落实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这一点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笔者采取如下的方式: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注释来理解词句;其次给予学生当时的背景资料,让他们自己参考理解;第三是要求学生将词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比如说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选择正确读音,“诸亲六眷”联系上下文来解释;最后是通过提炼文中的关键词来让学生深读、理解,如“头摇了两三摇、狠狠摇、闭着眼摇”等。

(三)说的训练。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有效载体,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读”与“理解”上,同时阅读教学中的“说”不单单指的是对话交流,更关键的在于“说的训练”以至于“口语交际练习”。所以我们在阅读课堂对话练习过程中,应当重视说的训练的落实,笔者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是“概括说”的练习,让一名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首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其他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概括练习,要求学生将话说清楚、说简洁;其次是“想象说”的练习,我们按照文段叙述,刻意的给学生留下空间,引导学生开口,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走进人物;最后是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我们应当从旁予以指导和点拨,如:这里没有说清楚,大家听提示____。在关键处我们还是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给学生示范性的演示,随后要求他们分小组或者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训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四)写的训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课文仅仅是个例子,我们应当以“例”教“法”、以“例”练“能”,让学生掌握读书和写作的正确方法。关于写的训练落实,主要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写作,比如说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直接动笔训练。在本堂课中笔者将以上两点要求都进行落实,如潜作文指导具体表现为:课前热身活动,抓住特征来对经典人物进行描写;根据关键词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手法;需要了解的是,我们联系品读环节,要求学生选择文章一段,用刚刚的方法找出几个关键词,并用这些词来描写一段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三步:课后拓展

全文的内容只突出了严监生的吝啬一面,那严监生却也有他有大方的一面,如:严监生的大妻子得重病,他花大钱为她治病;他的哥哥犯了事,他花大钱为哥哥消灾。这一些课外知识,学生在文中看不到的,我通过比较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很想马上走进《儒林外史》看个究竟。此外,我还利用课件展示了《儒林外史》中的王冕、范进、穷秀才等人物,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琼瑜.感悟课堂教学的“度”.《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6期

nlc202309081352

[2]徐洁.刘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摭谈.《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22期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纲要》,让我们了解到户外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课题《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的开展,我园充分认识到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性,在户外区域活动没有年龄限制,没有班级限制,让大班的幼儿来帮助中小班的幼儿,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达到了目标的设定,让幼儿在“玩中学”。

二、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特点

1.选择的自主性: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户外区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器械并进行合作游戏,与同伴共同制定区域制度,研究多种玩法。

2.环境的开放性:在创设不同区域时,教师应多考虑幼儿园空间区域的多样性,包括拐角,轮胎梯子的多样性,使活动区域分散并个具特色,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多设置一些情境性游戏,比如“小羊过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的练习,体育活动可与角色区相结合,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1.师幼共同搜集活动材料

幼儿游戏的开展首先需要材料的多样性,发动全员小朋友家长的收集大量的废旧材料为全园的户外素材库,例如:喝完丢弃的瓶矿泉水瓶、奶箱、KT板、纸盒、等废旧物品都以旧换新,用搜集到的物品在老师的手中以不同的角度,和幼儿年龄阶段特征做成不同类型的自制器械,让幼儿从小建立环保意识,渗透环保教育于自编儿歌、故事、童话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2.在体育区域活动中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活动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的幼儿接受能力不同,发展水平也就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挑选适合不同的活动材料融入在户外区域游戏里,不同幼儿情况发展状况,设计不同体育内容活动。例如: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器械是园内的废旧轮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尤其钟爱,结合小班孩子年龄小、发展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特点,我们就将轮胎进行组合排列,设置情景性,孩子们上面进行走、跳、钻的练习。

3.创设开放、宽松的活动场地

戶外区域活动应考虑到空间区域的特点,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我们遵循“多种玩法、综合使用”的原则,根据我园户外区域场地空间大的优势,分别创设了车区、民间游戏区、角色区、跳跃区、平衡区、钻爬区、投掷区、综合区等,每个区域既是独立开放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孩子们在每个区域活动中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绝对保证幼儿活动中的安全性,各方面都达到预设的目标。

四、合理设置户外体育区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1.创设幼儿喜欢的区域,发展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喜爱的活动都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喜爱运动,我们设立健身区;有的幼儿喜欢表演,我们设置了角色区;有的幼儿喜欢探险、我们设置了野战区。通过这些不同区域的设置,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实践证明,幼儿在他们游戏的户外区域中常常是百玩不厌,并合作交流出创新玩法。一根木棍可以当拔河的工具,还可以放在地上进行跳跃的游戏,木棍和轮胎组合起来,又可以在下面进行钻爬游戏。

2.在操作性区域中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大量的废旧材料,游戏服装、道具,让幼兒在反复操作、实践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材料操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玩户外区域活动“野战医院”时,孩子们能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角色扮演,积极讨论用什么材料帮助受伤者进行治疗,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语言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将户外体操垫当作“病床”,自制了吊瓶的木杆等。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与同伴之间、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

五、加强教师指导,提高户外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1.把游戏还给孩子,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导者

游戏真正的主人是孩子,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孩子去进行体验探索操作。在沙水区,幼儿可以自己创设情境,选择道具进行游戏;角色区中,孩子们穿上各种服饰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包饺子、做饭等;在跳跃区,幼儿选择各种器械搭建不同难度的障碍物进行跳跃游戏;在平衡区,幼儿可以用易拉罐制作梅花桩练习平衡能力,也可以选择平衡木进行平衡游戏;在植物角,孩子们自己带各种植物的种子进行播种,体验播种的快乐,业感受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2.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

如果空间安排不合理,会导致许多空间空闲下来,如果时间安排较长,环节一成不变,会使幼儿操作几次便没有进行下去的兴趣,这样就不能使所有孩子都得到合理锻炼。于是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做了适当的调整:首先在区域划分上作调整,除了固定的几个基础的大区域,还创设了多个角色游戏区域,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选择空间。其次是在时间上的调整,充分利用好晨间入园、晚上离园的亲子活动时间,并且根据季节的特点,随时调整户外活动的时间、活动的时长。三是户外混龄区域活动,我们改变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特点,允许幼儿自主选择不同活动区域,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更多的是,在游戏中把选择的机会给孩子,使幼儿回归原本,回归自然,并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设置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区域材料,教师适时的指导是户外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户外区域活动回归生活的途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幼儿创设愉快、丰富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建霞主编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业设计 篇4

班级:

姓名:

成绩:

1.严监生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刘义庆《世说新语》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吴敬梓《儒林外史》

D.曹雪芹《红楼梦》

2.下列多音字中,注音有误的是……………………………………………()A.一日重似(sì)一日

B.一声不倒(dǎo)一声 C.不相干(ɡān)

D.挑(tiāo)掉一茎

3.下列各句中,词语理解有错的一句是……………………………………()A.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郎中:中医医生。

B.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位亲人不曾见面?” 莫不是:是不是;不曾:没有。

C.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哥子,古时对孩子的称呼;记念:挂念。

D.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揩:擦。

4.下列各句中,哪句话间接地写出了严监生的病很严重?………………()A.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B.(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C.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D.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5.临死前的严监生伸出的两个指头,代表什么意思?……………………()A.两位亲人 B.两笔银子 C.两位舅爷 D.两茎灯草

6.下列人物中,谁最了解严临生,猜中了两个指头的真正意思?………()A.大侄子 B.二侄子

C.奶妈

D.赵氏

7.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直接让 ** 上场,一猜即中。好不好?………()A.好

B.不好

8.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再多安排几个人来猜。好不好?………………()A.好

B.不好

9.一连三人都没猜中严监生的心事,他的先后反应一样吗?……………()A.一样

B.不一样

(学习提示: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10.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A.节约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 篇5

1、课前预设充分、学情了解清楚。

古典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词语的古今义不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先质疑,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又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词的基本方法。

2、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就是为学生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串讲课文主要内容,再如:抓住神态、动作的词句,揣摩严监生的内心活动,从而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及其妙处。

3、立足教学,作为选入教材的文本,我在审视文本、原著和作者之外,还得关注了编者意图。教学努力体现阅读课本质,切准小说教学的特点,扎扎实实引领学生投入文本学习,真真切切体味人物形象。读出形象,读悟性情。在读悟过程中关注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包括文本解读、拓展想象、感悟补白等,让学生对“一个名字”、“一个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

4、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教学的支点落在“两个指头”这个经典的语言现象上,落在作者对人物神情、动作的“三次摇头”的细致描写上,从理解、体味再到内化,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上的巨大的创造力,致力于实现理解语言内容与学习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

5、精彩的生成也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正是这样充分的教学预设,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准确精彩地理解了古白话文文言词。如:一生说“郎中”就是医生,另一学生马上补充说是指“中医”。学生还走进了人物内心,读出了严监生“三次摇头”背后的心路历程。再如:在体会作者精妙写法的时候,学生对“三次”的描写能触类旁通,深刻领会。最后水到渠成,读出了严监生吝啬、嗜钱如命的本性。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篇6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登时”等字音。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尝试着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不同人物:

师:同学们,在你看过的电影、电视里,读过的故事里,或者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吗?他是个怎样的人?简单地来说说。《个别生在全班交流》

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点。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里,这个人物又是谁呢?他又有什么特点呢?示题: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人的名字叫“严监生”,注意“监”读四声,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生再读课题。

二、熟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 师:让我们打开书,好好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和我们现在文章的有些字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老师帮助可以举手。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同学接龙读书,随时正音,并指导个别难读的句子。

易读错字音:诸亲六眷(juàn)、严监(jiàn)生、已后、那里、登时、睁的、穿梭的、两茎(jīng)、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

4、读了故事,想想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严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前为了两茎灯草迟迟不肯断气,最后妻子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终于咽下气。)

三 品评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1、师: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觉得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勾画出相关语句。《生生在班级自由交流》

2、师:这样的人在病重时临死前是一副什么模样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他病重时临死前样子的句子。《生勾画,同桌互相交流再汇报,师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着一声,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反复读读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病得很严重,一口气没上来就没命了,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总不得断气,一定是心里有所牵挂》根据学生不同的感受指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

3师:是呀,他这两个伸着的指头是要向诸亲六眷交代些什么呢?还有什么事情让他如此放心不下呢?请大家再仔细默读文章,看看他旁边的诸亲六眷是怎么认为的?用---画出。《生默读勾画汇报》

4师:大侄子认为:有两个亲人未曾见面(板书:两个亲人)

他的反应:(课件出示,生读: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认为: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板书:两笔银子)

他又是什么反应呢:(课件出示: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手指越发指得紧)此时的严监生和刚才面对大侄子的反应更激烈了,你认为

如果这时严监生会说话,他最想对亲人说什么?《生交流,并回扣到朗读上》

奶妈认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板书:两位舅爷)

他的反应:(课件出示: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奶妈仍然没有猜中,他已经命悬一线,随时都可能送命,但仍然坚持着,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生交流,并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赵氏认为:用两茎灯草怕费了油(板书:两茎灯草)

他的反应:(课件出示: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5师:原来,他的心思还是只有最了解他的妻子赵氏知道,待赵氏挑掉一茎,他登时就没了气。原来让他一直牵挂的,就是这两茎灯草。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中的“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和文中“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体会在他临死前点两盏灯茎,并不是很过分的事情。”》

四、对比回顾,感悟写作方法

1师:严监生的吝啬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是抓住严监生的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吝啬的呢?《请学生关注板书和课件提示:》

板书: 课件:

两个亲人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两笔银子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手指越发指得紧

两位舅爷 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两茎灯草 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有动作、神态上的细节描写。典型的动作描写:伸着两个指头,闭着眼,摇了摇头。》

2师:看来我们在写人时,可以抓住这个人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大家来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一边看一边想:这篇文章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呢?

〈一〉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中的片段:“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株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3师:〈学生可翻到教材132页学习发现:片段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小嘎子身手机灵但沉不住气,小胖墩儿看似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实际上却是心中有数的特点〉请学生找出最能表现出他们性格特点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4师:除了动作描写,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描写方式来表现人物特点,来看看这段话。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运用了哪些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运用了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孙悟空威武霸气、不畏妖魔的特点〉

〈二〉孙悟空尖嘴缩腮,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大喝一声道:“不要闲讲!快还你老外公的袈裟来!”那妖怪道:“你是那寺里和尚?你的袈裟在那里失落了,敢来我这里索取?”行者道:“我的袈裟,在直北观音院后方丈里放着。只因那院里失了火,你这厮,趁哄掳掠,盗了来,要做佛衣会庆寿,怎敢抵赖?快快还我,饶你性命!若牙迸半个不字,我就推倒这黑风山,铲平这黑风洞!”

五 拓展运用,尝试人物描写

1师:看来,我们去刻画、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有多种描写方法的。不同的人物描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请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描写人物的不同方法来写一写曾经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可以是你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而见过一面的人,只写一个片段,两三句话也可,一段话一行,只要能表现出他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就可以了。

〈生写片段,小组交流,个别汇报,生生点评〉

六 小结

师:今天,通过对〈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严监生的格外吝啬,也知道了可以用多种描写方法去描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只要抓住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和特点,他自然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写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作业

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亲人?

两笔银子?

两位舅爷?

两茎灯草。

〈附“伸着两手指”图〉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推荐阅读:

严监生故事之一粒饭粒05-22

话说严监生的两个指头(教师中心稿)05-30

上一篇:课文《父亲、树林和鸟》的教学反思下一篇: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