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024-11-28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通用8篇)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篇1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全国妇联课题组

《 人民网 》 2013 年 5 月 10 日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2005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

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5、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6、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

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岁之间,甚至有12%的祖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下。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

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 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周岁)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38.59%。小学(6-11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13.21%,规模分别为999 万和473万,与2005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万,增幅为30.83%。大龄流动儿童(15-17周岁)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1128万,比2005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 %。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

3、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

流动儿童总的性别比为116.39,与全国儿童、农村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基本无差异。但是分年龄来看,性别比随年龄变化的模式非常不同,这在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两个群体之间对比明显。3-5岁学龄前和6-14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性别比明显高于留守儿童;14岁以后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差异逆转,流动儿童性别比低于留守儿童,17岁的流动儿童性别比甚至跌到100。这种对比正好与学龄阶段对应,从儿童进入幼儿园起,到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中男孩比例始终高于农村留守儿童男孩比例;到15岁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流动儿童中女孩的比例提高。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性别比的差异体现了流动人口在选择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存在的性别偏好。

4、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但部分中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突出

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国12.13%,规模达434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数量较多的还有浙江、江苏两省都超过200万人,四川、山东、河南、福建流动儿童也都超过150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这七个省份占全国流动儿童百分比之和为45.71 %,人数之和达1637万人。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很高,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儿童中有3个是流动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异常突出,如宁夏、新疆、青海和贵州分别高达41.76%、41.50%、35.79%和34.43%。

5、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

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具体到各个省,流动儿童的类别构成差异较大。北京、天津、上海的流动儿童以跨省流动儿童占主导,所占比例超过90%,浙江跨省流动儿童比例高达61.95%,广东和新疆的比例都超过40%。部分省份的流动儿童则是以省内流动为主,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省内流动儿童比例占90%以上。

6、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年

城乡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时间平均为3.74年,7-14岁流动儿童中约1/3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0-6岁流动儿童在外流动的平均年数占他们年龄数的比例高于50%,说明这些儿童自出生以来有一半时间在现住地居住。0-14岁的流动儿童平均外出流动的时间随年龄而增长,15-17岁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下滑,大龄流动儿童外出流动时间相对较短。

7、城乡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条件改善,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有机会在校学习。其中低年龄的流动儿童,少数存在入学晚的问题。高年龄的流动儿童,存在完成义务教育前终止学业的情况。学前流动儿童有入园难的问题。接受完义务教育选择继续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的流动儿童面临着许多困难。“有异地高考需求的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十分集中,广东、北京、上海排在前三位。

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总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调查显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比,流动儿童数量大规模增加,2000-2005年五年增加了551万,增幅为27.80%;2005-2010年五年增加了1048万人,增幅为41.37%。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市隔离的关键。市民与农民工、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将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为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为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有此长彼消的相关现象,这显示出了家长的“性别偏好”。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低,流动儿童的性别比高,说明家长往往带男孩进城,把女孩留在家乡,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而在16-17岁大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性别比低,留守儿童性别比高,说明家长会选择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进城,让其早早就业,由此导致她们只能进入技术含金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服务业,缩小了女孩向上发展的空间。按年龄分析,留守婴幼儿有母亲哺乳、科学养育的需求。6-7岁有按期入学的问题。而大龄流动儿童有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高中学习和异地高考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加入性别分析视角,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还有,统计显示,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这对儿童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潜在的危险。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首先应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四、解决农村留守、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障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诸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每个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课外活动。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家庭是促进儿童发育、保障起点公平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建议在相关国家规划和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实施相关项目,以社区、村为基础建立亲子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流动幼儿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对于接收流动学龄前儿童多的地区,中央可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帮助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6、关注大龄留守流动儿童的需求和困境。对于大龄留守儿童,特别是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建立长效帮扶和管护机制,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教育指导。针对大龄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稳步出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中考、高考制度的相关政策,使更多的流动儿童能够在生活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利用流入地教育资源,建立大龄流动儿童和农民工补习教育制度,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培训融入城市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

7、促进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适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消除基于城乡、户籍身份等方面的歧视和偏见,倡导社会平等的价值观,尊重多元文化,尊重儿童权利和公民权利。大力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活动,增进城乡儿童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把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纳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建立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网络。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篇2

为了了解除了教育和心理因素之外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预防的原因, 尤其是经济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特设计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两套问卷。为了尽量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根据调查人的人际关系资源, 在山东枣庄滕州薛城区和山东菏泽成武两个地方进行这两套问卷的调查。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 成武问卷的的儿童部分的分别由成武县AA乡CC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成武HH中学和成武KK中心的农村留守学生完成的, 三个地方做问卷的留守儿童数分别为40、50、50。家长部分分别由成武第HH学和成武KK中心两个学校的农村留守学生的家长来做的, 数量均为40份。枣庄问卷的儿童部分主要是由滕州市MM学校的农村留守小学生和农村留守初中生来完成的, 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做的问卷数均为50份。家长部分主要是由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完成的, 共计20份。此外, 还有一部分问卷是由笔者春节前后走访本村 (即成武县RR镇SS村庄) 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来做的。

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 问卷调查研究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家长为分析单位。

1. 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样本:

以这些儿童所在的学校和班级为为抽样单位, 在各班班长、主要任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和相应的主要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的共同帮助下, 通过日常的了解和判断来选取, 注重样本性别的比例均衡分布。对于非独生子女的留守儿童家庭, 原则上, 每户只调查一个留守儿童。

2. 留守儿童家长问卷调查样本:

与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样本的选择一样, 同样是在各班班长、主要任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和相应的主要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的共同帮助下, 通过日常的了解和判断来选取, 注重家长性别和务工地方的均衡分布。对于双方同时外出的家长, 每户只调查一位家长。并且为了避免问卷调查质量受先前问卷的影响, 原则上要求没有接受儿童部分问卷调查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做调查问卷。

二、主体

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两套问卷的频率分布表的描述统计和归纳整理, 调查结果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1. 外出打工,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面对土地这一“命根子”的无奈选择

虽然土地是财富之母, 是农民数千年来的命根子, 而且平均每人的土地数量也不少, 37.8%的被调查农户人均一到二亩地, 33.3%的被调查农户人均半亩到一亩地, 还有10.0的被调查农户人均拥有两亩以上的土地。但是由于种子、农药和化肥等种地成本太高 (60%) , 农民种地的收益很小。加上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渐成风俗习惯 (20%) , 66.7%的农村家庭由男主人外出务工, 21.1%的家庭是女主人外出, 还有11.1%男女均外出。

虽然在部分地区开始有了土地流转, 即把自家土地承包给别人租种 (25.5%) 或者因修路或者开发建筑等等占地和买卖地 (44.4%) 现象, 但却没有给农民带来什么收入。就种地来说, 租地的家庭只占外出务工家庭的三分之一左右, 租种时间不确定, 且相当一部分租地者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 仅仅供出租者家庭吃粮或者帮忙干活而已, 即便有收益, 也不超过500元。至于占卖地, 收入更低, 专门的土地流转机构很少介入, 大部分由农民和占用方讨价还价, 而农民由于信息闭塞、法律知识极度匮乏等原因, 往往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 由于外出这种务工甚至谋生方式的不稳定, 充满了无尽的变数, 外出务工农民虽然无暇顾及自家耕地, 但很少抛弃耕地, 他们大多把地让老年人或者亲戚种, 有的是自己收种季节回家干活, 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把土地作为最终的退路, 为了以后不外出打工时能有份地, 他们不敢不要土地, 这也使得他们在出租土地时收益不高。

2. 在外打工, 同样艰难

据调查, 由于本县市务工工资太低, 外出务工者中78.9%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东部沿海各省市, 18.9%在内地城市, 仅有2.2%的村民选择在本市或者本县打工。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 91.1%在中学或者以下, 他们只能选择脏、累、差的行业, 如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 加上与相当一部分当地打工者同工不同酬且所打工的企业大都没有给这些农民工买保险, 这样便使得他们的工资水平偏低, 月工资1000元以下的打工总人数的41.1%, 月工资1000~2000元的占打工总人数的48.9%。除掉大城市高消费带来的必须的基本的吃住花费, 这些打工者每月净收入很少。

除了工作环境的恶劣和工资的低下之外, 这些外出务工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负担:即他们留在老家的老人和孩子的生活状况。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 他们不得不把老年人和孩子留在家里, 不仅不能尽义务照顾他们, 甚至还不得不依赖他们承担大量农活。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大部分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60%) , 还有相当一部分跟亲戚朋友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甚至独自一人。

3. 接孩子去打工地, 其路漫漫且修远兮

虽然大多数家长知道教育孩子首先是自己的责任,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在外打工无法回家照顾孩子, 把孩子接到身边貌似一个理想的选择。可是现实中却非然。虽然51.1%的家长和78.5%的农村留守儿童都迫切期望在寒暑假期间到打工地与父母短期相聚, 但由于打工收入不高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孩子寒暑假过去的路费以及吃住费用就要花去打工者相当一大部分的收入, 再加上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 照看孩子的时间很少, 以及当地人排外, 孩子去了也不适应, 虽然家长和孩子都想要孩子到城里增长见识, 都想让孩子了解城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但是将孩子留在老家还是大多数打工者无奈的最终选择。

虽然相互都很想念, 但让孩子在寒暑假过去短期团聚的美好愿望就这样摇曳着坠落了。至于接孩子过去上学, 则更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奢想。虽然孩子非常希望待在父母身边, 虽然父母也很想念孩子, 也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上学, 但是由于公办学校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过高、农村各地学校课程体系的不一致以及民办学校的地位、稳定性和教学质量等问题, 大部分家长还是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即便是部分接孩子过去的家庭, 大部分也是对设备、师资和管理水平都较高的城市公办学校望洋兴叹, 只能把孩子送进打工地的私立民办学校。

4. 现实的困境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多变, 最苦的是孩子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农村留守儿童, 正是在父母怀里撒娇和尽情享受童年的年龄, 但是他们却过早地承担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痛苦。他们日常生活的节奏被打破, 生活上仅仅维持在基本的温饱状态, 学习上几乎无人辅导, 情感上更是处于严重的饥渴状态。

在被调查的农村留守儿童中, 49.7%的孩子希望父母都在家, 37.9%的孩子希望父母至少有一人在家;56.9%的孩子非常想念父母, 对父母外出务工很不适应;22.6%的孩子时常想念父母, 12.8%的孩子对父母外出表示理解和无奈, 他们知道“爸妈外出打工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他们已经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另外还有7.7%的孩子在不高兴时非常想念父母。

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交通费用以及农民工的工作性质等原因的影响, 电话成了孩子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 孩子与父母通电话的频率太低, 大多数都是在一周左右。三五天打一次电话和一两周一次电话的家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通话内容上, 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是主要的内容, 以及孩子与同学的相处和家长的工作情况。至于孩子遇到日常生活中的困惑时的倾诉对象, 更是让人吃惊。本来, 在正常情况下, 对于一般家庭, 作为孩子的应然监护人和主要情感纽带源, 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职责, 应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孩子的不快并给其以亲情呵护。但是, 这样低频率的通话次数和偏离孩子需求的通话内容, 使得孩子本来向父母倾诉内心情感的通道无形中受到严重堵塞, 这就反逼孩子求助于同伴或者干脆憋在心里无处无人诉说。其实,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有着及其严重的潜在危害性:求助于同学, 尤其是无人管教且有行为偏向的农村留守儿童, 容易使是非分辨能力差的孩子受到同伴的不良影响, 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大多数“出轨”孩子在一起, 又可以增加其犯罪的能力和胆量, 而这又会加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难度。憋在心里, 则会使得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困苦无法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疏导和缓解, 久而久之, 会使孩子形成冷漠、自闭, 甚至会违法犯罪。这就无形中忽视孩子情感状况的亲子交流, 忽视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尤其是容易对孩子造成人身安全威胁或者误导孩子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的周边环境的影响。

5. 想改变现状, 前途渺茫

从孩子的成长来看,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以上4个方面的结论来看, 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家庭的作用是无法正常发挥了。他们小小年龄, 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却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注, 在父母生存现状的影响下, 他们虽然有积极的人生目标:即长大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是由于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有效的照顾, 且大多无法到父母身边上学, 加上农村学校大都条件落后, 77.8%的农村地区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或者社会福利制度, 74.4%的打工地也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 80%的打工地没有设立寒暑假外来儿童活动中心, 62.2%的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的打工地的学习没有开设生存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 这些学校教育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薄弱加上大多数家长的无力及时照应, 使得学校和社会这两个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失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应有作用。这样就容易使得孩子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而迷失方向。

想改变这种无奈, 必须改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当中的作用。其实, 就目前而言, 大多数是由于文化程度低, 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在本县市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才外出的。他们虽然在外打工多年, 但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并不高, 大都对长期在外工作持观望态度, 并希望寻求机会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 然后回到家乡附近找份工作。。但这些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同时, 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 尚有48.9%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社会甚至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同时也是由于这些观念, 使得打工者与孩子通话频率不高, 他们对孩子的关注点也仅仅局限于身体状况和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状态的重要性。

三、结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篇3

摘要: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边缘农村地区的初级教育接受状况,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政策顺利普及的重中之重。有针对性的改善我国边缘农村的受教育状况才能更快更稳的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边缘农村;初级教育;接受状况;对策分析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好转,国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尤其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被免去全部学杂费的重大举措,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边缘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状况,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仍存在着教学质量落后的现实问题。宁夏南部的西吉县是中国偏远农村地区之一,那里环境艰苦,一直属于贫困地区。据此我们特地赶往这个贫困的地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对该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有着较深的感触。

一、现象调查

1.地理环境

据了解,这里很久以前大多是用井水,但近年来的干旱加剧,导致绝大部分的井水干涸。如果遇到降雨量少的时节,存水不够就只有到镇上去买水饮用。走在路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個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

2.教育设施

四间砖房,一堵泥墙,一个铁筐加木板支起个篮球架,坑洼不平的100多平方米的“操场”……校长马老师是学校唯一的老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所校长兼教师的“一个人的学校”,只是个“办学点”。整个学校只有四间房子。老师们在一间教室的一角搭了两张床。孩子们从方圆几百米的地方背着书包、带着凳子赶来学校上课。

3.孩子受教育状况:

(1)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

在这里父母双方不在家,由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情况很普遍。其中五年级的一个孩子,已经16岁。父亲在双方在外,平常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在支教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在课上总是心事重重。通过家访,才进一步了解到由于缺乏和父母之间的沟通,这个孩子心理负担较重,很少面带笑容,更不愿和别人沟通。

(2)父母一方出去打工,一方在家。

一个马上要读三年级了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在外地做建筑工人,很少有机会回家,妈妈除了照顾孩子外,还要干农活。因此这个女孩在母亲忙的时候就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还要做家务以便帮妈妈分担。她的精力偏重于家务活而不是学习。

(3)父母双方在家,思想落后。

以有五六个孩子为普遍现象的家庭看起来依然是“其乐融融”。父母种地,早出晚归。男孩子的思想:放羊-卖羊赚钱-娶老婆-生孩子-放羊;女孩:做家务-变得贤惠-嫁人-生子。

二、问题发现

环境对孩子们心理状况的影响直接危害了他们性格的养成。学习放松,诚信缺失,孤僻不合群等不良行为明显。

1.仅存的一点学习热情慢慢磨灭。很多孩子自称刚开始很喜欢学习,后来慢慢地就觉得不学习也不丢人。

2.诚信有所缺失: ⑴经常性编造、捏造事实,并逐渐养成爱说谎话地习惯;⑵学习中自欺欺人;⑶小偷小摸地行为

3.自卑感加深。跟同学因发生一点小矛盾要么不敢据理力争,要么不分场合为所欲为。这种不良心理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只会最终走向两个极端。

4.性格孤僻。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无所依靠,逐渐养成独来独往的习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心灵锁闭。这种心理妨碍其智力的发展,更有甚者发展成人格异常。

5.厌学逃学,自制力差。 大部分人对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有畏难情绪。自尊心较强的,会觉得惭愧。自尊心较差的表现为不在乎,甚至逃学

三、原因剖析

发现了这些不良现象后,在支教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家访等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发现原因主要在以下几点:

1.地区发展落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学杂费,不少农村地区的困难家庭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教育费用,依然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很多儿童依然辍学。

3.将原来的村办或乡办小学进行整合后,路途遥远,上学不便。

4.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是关系到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该校就是典型的一名教师教所有课程的“一个人的学校”。无法针对性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教学质量无法很好地得到保障,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建议和措施

针对我国偏远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较严重,还需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1.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1)加大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村家庭有能力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2)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建设,依托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合理的法律规定,同时教育部门需积极与城市中小学学校接轨,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质量。

(3)在教师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农村艰苦的地方任教,以解决农村地区教师严重短缺的现象。

(4)重视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不仅要为学生而且也要为农村地区的村民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国兴家才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意识。

2.在偏远地区贯彻落实“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力争使每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3.在给予贫困地区孩子普遍关怀的前提下,对品学兼优但家庭严重困难的学生,提供特别帮助。既包括稳定的物质需求,还包括服装和医疗费用。

4.爱心社区的建设,要求社区针对区域的实际情况拟出相应计划,倡导社区及爱心人士帮助穷困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磊.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J].教育与经

济,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Z].162: 169.

[3]《人性化——教育的应然走向》,《教学研究》,2007 年第2 期

[4]李星云 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J].江海学刊,

2006,( 6) .

[5]卫广玲.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篇4

这么多年,留守儿童总是我们心中最深的痛。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8个区县的112所城乡学校、438个班级、19487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在这19487名被调查的初中阶段儿童中,有8800名为城市儿童,占45.2%。而在农村儿童中,有2227人随父母一起迁移到了城市,占11.4%;有5961人留在农村且父母都在身边,占30.6%,为完全家庭儿童;余下的2499人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为留守儿童,占12.8%;而在这2499名留守儿童中有1294人父母双方都离家外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1.8%。

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最差

身高与体重是反映儿童身体发育水平的最直接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这一批14-16岁年龄组的儿童,无论是就身高还是体重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水平都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儿童。

从男生的身高看,城市儿童的平均身高最高,为166.1厘米;其次为随迁儿童,为163.6厘米;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平均身高与随迁儿童没有差异,同样为163.6厘米;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则明显偏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降到了162.1厘米,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则更是降到了160.3厘米。从女生的身高上看,城市儿童的平均身高仍是最高,为159.7厘米;其次为随迁儿童,为158.4厘米;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身高相比稍微偏低,为158.1厘米;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出现了明显下降,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56.9厘米,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则只有156.5厘米。

从男生的体重上看,城市儿童的平均体重最大,为109.2斤;其次为随迁儿童,为102.9斤;再次为农村完全家庭儿童,为101.6斤;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降到了97.7斤,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则只有96.1斤。从女生的体重上看,城市儿童的平均体重最大,为96.2斤;其次为农村完全家庭儿童,为93.4斤;再次为随迁儿童,为92.8斤;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又呈现明显下降,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与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分别为91.3斤和91.2斤。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照料,再加上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要差,所以在身体发育的各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不利的因素在男生身上的影响要比在女生身上明显得多,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男性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差距都要显著大于女性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伤病住院率最高

同样是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照料以及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相对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也低于其他类型的儿童。

以一年内因受伤或生病而住院作为考察身体健康水平的指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随迁儿童的一年内伤病住院率最低,为6.8%。但这并不意味着随迁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健康最有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决定是否带孩子一起外出时,孩子是否足够健康是一个重要条件。城市儿童的一年内伤病住院率次低,为7.7%;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进一步升高,达8.6%;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则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儿童,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高达10.3%,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也有9.5%。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低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平均身体健康水平要好,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料,即使是生了病也很少被送去医院。即使如此,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也位居第二。

以5分制对健康自我评价的水平进行打分,1分代表非常不健康,逐步上升至5分代表非常健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的健康自我评价水平一样高,平均分都为4.1分;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健康自我评价水平则下降至4.0分;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自我评价水平最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分只有3.8分,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则为3.9分。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

数据显示,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在外,使得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不够。用5分制来计算儿童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1分代表不亲密,5分代表非常亲密,可以看出,儿童与母亲关系的亲密程度要高过与父亲关系的亲密程度。无论是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亲密程度都是最高的,居第二位的都是城市儿童,第三位是随迁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更低,其中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最低。在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不够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情感性与工具性支持缺乏程度最高的问题。当儿童有想与人聊天谈心的情感性支持需求时却无人可找比例最高的是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达5.8%;其次为随迁儿童,为5.0%;再次为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只稍低一点,为4.9%;城市儿童又次之,为4.2%;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比例最低,只有3.3%。而在儿童需要向人求助而出现工具性支持需求时,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无人可找的比例最高,为4.1%;其次为随迁儿童,为3.7%;再次是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都为3.5%;而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比例最低,只有2.6%。

正是由于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不够,情感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严重缺乏,加上其他的相关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通过对儿童心理抑郁程度进行测量,以100分作为最高分,其中城市儿童的心理抑郁程度得分最低,为47.1分;其次为农村完全家庭儿童,只稍高一点,为47.3分;再次为随迁儿童,为48.3分;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抑郁程度得分最高,都超过了50分,其中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为51.0分,而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抑郁程度得分更是高达53.5分。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得分最低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以及家庭与学校的配合,从而违反学校的各项纪律的情况最严重。在迟到、旷课、因违纪被老师批评这三项上,除了在上课迟到这一项上城市儿童的发生率最高,达6.3%以外,其余两项都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最高。其中旷课的发生率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和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都为2.9%;而因违纪被老师批评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率最高,为9.8%,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次之,为9.3%;而在迟到这一项上,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率也只是稍低于城市儿童,为6.2%,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紧随其后,为5.5%。而且城市儿童上课迟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城市交通的原因,而不是出于主观原因。有意思的是,在各项违纪行为的发生率中,随迁儿童的发生率都是最低的,迟到、旷课、因违纪被老师批评的发生率分别为5.1%、1.8%、7.3%。作为来自农村的学生,随父母迁入城市后在遵守学校纪律上做得最好,这一点应充分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数据显示,在学习成绩上,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成绩标准化为以100分为满分计算平均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得分都要明显低于其他儿童,其中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最低,为46.8分;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次低,为48.8分;接下来农村完全家庭儿童、随迁儿童、城市儿童分别为50.7、50.8、54.7分。而从语言能力、计算与逻辑能力、空间与图形能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儿童的认知能力,以100分为满分计算,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最低,为41.7分;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次低,为43.4分;接下来农村完全家庭儿童、随迁儿童、城市儿童分别为46.0、47.9、54.9分。无论是从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上看,城市儿童都占据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农村留守儿童则都是表现最差的。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年四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2.全国妇联统计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3.201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4.大学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5.2016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7.中国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8.2015年xx县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9.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篇5

在中国现在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去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的都市打工。这些本应该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非常需要我们大家以及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一、第一次接触留守儿童:

本次社会实践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在我高中的学习生活和其他的生活时间中我都看到许许多多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和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报道,就感觉这个群体是多么的可怜、无助、孤独......当时就感觉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当时就想有机会真的要去帮助这些特殊的群体和可怜的孩子们。所以在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就选择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作为我本次社会实践的课题。希望自己能给那些留守儿童有些帮助,那怕是微薄之力。因为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我们哪里也有一些留守儿童,但是之前也没有接触过,长期在外读书的原因自己对家乡的偏远山区也不太熟悉。所以我把实践的单位定在了我们乡的村委会。跟村主任联系好后我就开始了在村委会的实践过程,就感觉自己像是在其中工作一样按时上下班,会有一定的工作!由于接近了过年政府有大量的物资和资金下发给乡村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正好我就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有留守儿童的地区下发物资。在出发的前一晚村主任就和我讲明早去的地方会很贫穷、很艰苦让我准备好自己的食物和饮用水,听到他这么说我表露出了不相信的表情,他接着说一定要准备,不然会饿肚子的!第二天我终于踏上了接触留守儿童的道路,我也感到心情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群体!在途中由于路途的遥远我渐渐的睡着了,醒来时车窗外风景变化真的很大没有了高大的树木、绿色的田野、清澈的河流。全部都是荒凉的山坡,没有植被的田野,感觉这个地方是没有人烟的地方!车没开多久就停了,我也跟着他们一起下车,心想这里应该是目的地了,一看时间已是下午的两点啦!路途还是远的嘛!由于村民们知道我们要来分发物资所以远方有许多的人群等着我们,一眼望上去看到的那些村民大部分是小孩和老人,没有几个年轻力壮的!细细看去才发现小孩背着小孩、小孩搀扶着老人,全部都用渴望和无助的眼神望着你,再加上环境的不可思议。当时自己的心也渐渐的凉了,泪水也渐渐湿了眼眶,无助的呆立在那里!主任看到我站在那里不动就叫我快过去帮忙下东西,把那些物资全部平均的分发给每一户家庭。那些小孩看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物资拿着就跑回家了,没有一句“谢谢”当时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感觉他们真的非常需要这些东西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可以过个好年。发完东西后主任他们就去了村里的一家人去吃中午饭,当然也是吃自己带来的东西。我就没和他们在一起出自己出去到村里面走了走,我就觉得真的要好好的了解了解这个地方,因为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我走到村落的中间,看到的田地是没有农作物的荒地,到处都是杂草,有也只是一些生长不好的几颗小蔬菜。我就在想他们以什么生活?怎样生活!路边也坐着几个休息闲聊的老人我就过去和他们一起聊聊。听他们讲我才知道他们村田地都是黄土,不是优质得到土地,种植农作物也没有什么好的收成。再加上乡村的偏远和荒凉,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所以年轻人就大部分出去外面的城市和好的乡村打工,为家里找些生活的费用和去外面生活,离开自己的家乡。所以家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种田的人也没有,村庄的现状就是这是造成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就抱着能过一天的是一天的生活着。他们还说在家里照顾老人、生火做饭的都是小孩,三四岁的孩子就不但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而且还增加了无数的负但和不必要的痛苦。

随后我随便去了村里的一家人,他家只有三个人在家两岁的弟弟,七十六岁的爷爷,和五岁的自己。一个衣服破烂,脸上失去光泽,皮肤干裂,全身脏兮兮正在生火做饭的女孩告诉我,他们家其他的三个人:爸爸、妈妈、舅舅早在两年前就出去打工,两年没有回家了,都是通过回家乡的人寄回来钱和生活用品,两年都没有见过面了。我问他们想不想父母,他们顿时流下了眼泪,并且很可怜的说太想了,希望父母早点回家陪陪他们,他们真的对无助的生活坚持不下来了。我也特别的感动,希望这些小孩的父母早点回来陪陪自己的孩子,他们真的太需要你们的爱了。我安慰他们后,看了看他们的中午饭,我看到时惊呆了,就只是可怜的几颗白菜和两三个土豆,其他的就只剩水了。我们他们你们每天的食物就是这些?为什么不吃我们发给你们的那些食物啊?她对我说:“他们吃这些早就习惯了,没事了。你们发的那些食物要留在过年的时候吃,不然过年就只能吃这些了。”说完并指向了正在沸腾的锅里。我知道我们这次给他们的帮助只是暂时,微不足道,更多的留守儿童是无法感受到的,这的希望他们过上和我们一样的生活,有一样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穿一样的衣服......太多太多的东西他们是不会得到的无法体会得到的,不幸的命运造就了他们如今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才是最幸福、最幸运的,自己也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帮助。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篇6

夏张镇妇联

夏张镇辖六个管区71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其中妇女人口3.12万人,留守妇女110人。共有儿童5301人,其中留守儿童120人。留守妇女中,31-45岁的75人,45-60岁的35人。按照上级妇联的统一要求,近期对我镇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摸底,我镇有留守妇女110名,其中31-45岁的75名,占总数的68%,45-60岁的35名,占总数的32%,文化程度初中85人,高中及以上25人。丈夫省外务工的25人。全镇共有留守儿童120人,其中小学45人,中学75人,男75人,女45人。

(一)、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

务工收入仍是留守妇女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80%以上的留守妇女认 为丈夫外出打工后,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变化,照顾家人成为留守主要原因。留守妇女对家庭和丈夫的满意度比较高。在调查中可以看 出,留守妇女虽然独自在家承担着照顾老人小孩和从事家务 劳动的责任,但是她们对当前家里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80%以上的妇女认为跟家里老人相处十分融洽,对丈夫的家庭责任心很满意。农村留守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了 很大的作用,虽然在农村收入较高人群中,大多数外出务工丈夫的绝对收入高于妻子,但如果把留守家 乡妻子所承担的家务劳动,以及抚育孩子和赡养老人所付出 的劳动价值化的话,妇女为家庭所作出的贡献与男子比较,应该评价为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

基本生活有保障。父母外出务工,带给留守儿童经济上的 改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调查中,90 %以上的孩子 有零花钱。可见,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上的需求已在较大程度上 得到满足。自理能力较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使留守儿童不得 不学会自立自理,能够较为独立地生活和照顾自己,已经成 为留守儿童的明显特征。留守儿童不仅要照顾自己,有 些还要照顾年迈或有病的祖辈,在家里负担着主要责任,心 理和身体上的压力过早地压到了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能够理解父母打工的行为。当“留守”在农村社会成为一 种普遍的现象,加上学校教育的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留 守儿童们大多数都能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而且在精 神上给予了父母一定的支持。孩子表示对外出的父 母很满意,有90%的留守儿童明白父母为什么打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为了给他们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 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忍受着与丈夫长年 两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留守 妇女问题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 第一,劳动强度大。第二,精神负担重。一是独自面对责任的压力大。二是 牵挂丈夫的忧心大。三是 夫妻情感交流的影响大。第三,卫生保健差。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 放在农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 子女上,无暇或无经 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我 保健意识,这个群体普遍存在卫生保健较差的现象。第四,致富能力弱。留守妇女感到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生产 技能,由于家庭的牵绊,她们不能外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挣钱,在家也只能从 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劳动强度大。第五,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少数留守妇女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 策了解较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维权,也 不知道怎么维权。

(二)务工带来的经济上的宽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的 需求已经不再重要,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正悄然成为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难点。一是亲情严重缺失。幸福的家应该是能和父母在一起,让自己感受被关心的滋味。二是人格性格发展出现障碍。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正 确教育引导,加上有些孩子总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显得自 卑,有事不爱与人交流,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 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 意,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三是漠视亲情友情。亲情的缺失,导致了情感上的冷漠。

留守儿童往往在现实中朋友显得比较少,有事喜欢闷在心 里。其次,留守儿童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未成年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 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肩负着主要安全责任。但学校面对的是未成年人 群体,不是哪一个两个孩子,不可能事无巨细。这种状况造 成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留守儿童安全管理衔接上的“真空”。第三,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区。留守儿童的 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护人的能力问题。缺乏科学的 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甚至 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二是家长的 价值取向问题。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偶尔打 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孩子好逸恶劳、奢 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 等思想。

三、对策 及建议:

(一)抓住机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 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 村经济。一是积极引进居家就 业。党委政府应加大对外界信息的吸纳力度,多方寻找 合作伙伴,努力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联系一些例如加 工、编织等适合居家从事生产的产品订单,使农村留守妇女 能够就近挣钱,有效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二是出台有利于 农村创业的政策。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 贷款手续,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用好用活政策项目,财政部门、金融机构要按照 政策规定给予全力配合,使对农村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能落 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充分发挥村级妇女组织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妇联组织能否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服 好务,重点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配齐配强农村妇代会主 任则是抓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抓住农村两委换届契机,确保 妇代会主任在村级组织换届中 100%进“两委”,争取政策,合理提高村妇代会主任政治和经济待遇,真正做到农村妇女 工作的组 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把农村妇女组织 建设成为“坚强阵地、温暖之家”。

(三)建立农村妇女健康保健长效机制。财政、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要整合项 目经费,把农村妇女免费健康普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措 并举,确保农村妇女能够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的健康普 查。同时,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健康知识宣传,经常性组织健康知 识讲座,特别是加强对一些健康常识、妇 科保健知识的教育,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使她们 能够主动关注健康、关爱自我。

(四)强化留守妇女维权意识。加强对留守妇女维权知识 培训,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较为专业的心理疏 导和法律指导。

(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第一,淡化“留守儿 童”观念。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由政府 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 参与,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 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第二,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 题的调研和针对性举措。避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七)引导农村家长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一是强化 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二是利用农忙或 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乡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三是学校要与 留守儿童家长建立联系平台。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互留 电话,经常交换意见。二是利用农忙或 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乡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 德教育,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扬,对农村家庭教育、农村创 业发展、农村敬老爱亲方面的优秀典型,要大张旗鼓地进行 宣传,引导农村社会群体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营 造有利于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生存的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篇7

针对留守儿童及其与同辈群体之间关系的问题, 国内已有一些研究, 王秋香 (2007) 认为, “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同辈的因素都发挥了不完整的功能, 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同辈群体状况的影响, 其中主要体现在负面影响 (如留守儿童通过同辈交往会加重其既有的问题等) , 留守儿童交往的同辈群体类型局限于留守儿童群体等。[1]张芳、王礻韦 (2006) 的研究也认为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不良的同辈群体关系均可能引起儿童的社会化问题。[2]杨世箐和李学林 (2007) 则指出, 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 一方面可以培养其独立意识, 但另一方面则带有让人忧心的盲目性和无秩序性的特点。[3]

上述对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间关系的研究中, 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受到同辈群体负面影响的研究, 而缺少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类型、特点及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考察。因此,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对其产生的影响状况, 本研究共选取了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5省共10个调查村的400名留守儿童、195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笔者即是以该研究调查的资料为基础, 通过分析当前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情况, 总结出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征, 进而探讨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影响。

一、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征

1.留守儿童朋友群体的规模

本研究所调查的绝大多数 (94.3%) 的留守儿童都有好朋友, 其中, 朋友数不超过10个的留守儿童有301人, 占75.3%。15%的留守儿童朋友数在10个以上, 他们的交往范围广, 交际能力强。

2.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组成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 留守儿童主要与同学结为朋友, 此外, 还有一部分邻居的小伙伴和同龄的兄弟姐妹。留守儿童多处于学龄阶段, 长时间的学校生活让他们接触到的多是自己的同学;农村社区娱乐活动和设施的缺乏, 让留守儿童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只能是和小伙伴一起闲玩, 因此, 留守儿童认识的同辈群体也就大多集中在这两个群体 (同学占88.0%, 邻居、小伙伴占19.1%)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 电脑网络在农村社区出现之后, 一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接触到虚拟的网络世界, 结交网友, 形成了网络同辈群体。

另外, 留守儿童的朋友群体并不仅仅限于留守儿童内部, 他们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也较为频繁。在有关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研究文章中也多提到, 留守儿童一般愿意和留守儿童走到一起, 在情感上相互慰藉和支持, 从而形成了同辈群体, [1]但本研究调查的数据显示, 这一特点并不明显。

事实上,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也较为频繁, 可以说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选择是较自由、随性的。

3.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形成基础

本研究还发现,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形成主要缘于情感因素, 一般通过情感上慰籍建立起相互信任走到一起。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在有心里话和烦心事时都会找朋友倾诉, 而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或麻烦事时, 朋友能够给予安慰的比例也占一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间的情感互助更加突出。

4.部分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内处于不利地位, 且表现消极

留守儿童常和同学、朋友交往, 虽然得到了他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但相互间产生冲突也不少。在访谈到留守儿童是否遭到过别人的欺负时, 不少留守儿童都反映曾遭到过同学甚至朋友的打骂或看不起 (在受到过别人欺负的留守儿童中有84.5%的儿童都提到同学曾欺负过自己) 。对此, 不同性格的留守儿童在遇到被人欺负时做出的反应不一, 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会告诉老师、监护人等长辈, 或直接反抗, 但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采取的态度是消极应对, 自己忍着、默默地承受。

5.留守儿童呈现同辈群体中异性交往增多的趋势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处于低龄阶段的留守儿童中男童和女童的交往还比较少, 一般都是男童在一起玩耍, 女童有自己的游戏活动。但到小学五、六年级阶段即儿童约12~13岁的时候, 异性交往的频率开始增加, 初中阶段之后留守儿童早恋的现象开始显现。父母的外出, 家庭中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缺失, 让留守儿童的性别社会化意识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容易产生通过向同辈群体中的异性寻求关怀以得到补偿的心理, 也就使得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中的异性交往表现出频繁的趋势。

6.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形成的亚文化受地域影响

本研究将10个研究社区的留守儿童同辈群体进行对比后, 得出了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形成的亚文化受地域影响的结论。如在湖南省的研究社区, 受湖南省当地娱乐文化风行的影响, 留守儿童群体集体表现出对时尚的热爱、对流行音乐的熟知和希望成为时尚人士的愿望。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对超级女生热切向往, 想当歌星, 喜欢唱歌, 还有一些同样是12~13岁的留守女童追求衣着的时尚, 希望成为服装设计师。同辈群体之间长期的交往和沟通, 其内部已形成了对一些事物相同的看法和认知, 形成了自己内部独特的亚文化。

二、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 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在彼此之间耳语、嬉戏、勉励、互助等种种磨合中逐渐加深巩固。当缺少了家庭的有力庇护、父母关爱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 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就显得更加密切和频繁。

1.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价值观的影响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无法得到父母正确及时的引导, 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部分受到同辈群体内共同价值观的影响。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 留守儿童在读书是否有用及上学的目的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如80.0%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是“非常有用的”, 还有16.3%的认为“比较有用”, 即认为读书有用的留守儿童比例超过了95%。这一结论驳斥了一些研究资料中提到的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存在普遍的厌学现象、“读书无用论”泛滥这一观点。的确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无用, 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在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中被广泛认同。相反, 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在学习上相互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61.1%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会求助于同辈群体。可见, 同辈群体对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某些方面, 同辈群体内所形成的价值观也确实起着消极的作用。如在湖南省的两个调查村, 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同辈群体的理想具有了明显的趋同性, 虽然这与当地社区的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 但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作用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儿童受到流行文化的剧烈冲击之后形成了当明星、当演员的人生理想, 这种理想又在同辈群体各成员间的相互传递中不断被强化, 于是不少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些不太实际的人生追求, 这对其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理论认为, 人的许多行为都是以社会为中介, 通过观察、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的。儿童就是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社会行为, 并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参与社会活动和观察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越来越多地掌握了其所处的群体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的知识, 从而形成了一种“认知策略”。[5]也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哈塔普所指出的那样, 接近同伴, 得到同伴的接受并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模仿同伴榜样贯穿于整个儿童时期, 当他们走出家门时, 儿童倾向于在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同辈群体保持一致。[6]

作为留守儿童交往最多的群体, 同辈群体成员和留守儿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为频繁, 最易成为儿童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同辈群体内部又有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规则, 要被这个群体所认同和接纳, 儿童就必须遵循这一群体规则。这样, 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举止受到同辈群体的重要影响, 他们多倾向于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 这种因同辈群体的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长期的影响。

当前电脑网络已在农村社区出现, 且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接触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农村留守儿童并不都是经济富裕的孩子, 他们之所以舍得花钱去一次网吧是因为同辈群体中接触过网络的成员告诉了他们上网的乐趣, 而教会他们操作电脑、传授他们上网技能的也大多是他们的同辈群体。在对所调查社区学校负责人和老师的访谈中也了解到有不少的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之中, 这些儿童去上网大多是拉伙结伴而行。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有时消极的影响胜过了积极的影响。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表现往往在同辈群体中传播较慢, 但一些不良的文化因素和行为习惯却很容易传播开来, 影响更多的留守儿童。

3.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影响

从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情况看, 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之间交流最多的是彼此间内心情感的倾诉, 留守儿童从同辈群体那里得到了非常多的情感支持, 可以说,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成员间关键性的维系是情感因素。

(1) 同辈群体间的情感慰藉让留守儿童找到归属感。

情感的安慰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同辈群体间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 可以满足青少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 避免了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带来的消极情绪, 从而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 留守儿童在外出父母和现有监护人那里寻求情感的交流和关心却往往得不到满足, 这种情感支持的长期缺失, 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长此以往, 还有可能形成愤世嫉俗的情绪和心理, 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留守儿童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活动中, 这一需要如能得到满足, 并能在合乎心意的文化氛围中找到归属感、认同和支持力量, 这将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陪伴的缺失, 儿童与现有监护人新的居住方式的陌生, 有的儿童甚至还会遇到经常变动监护人和居住环境, 使其在生活中产生缺乏稳定感。如果能得到同辈群体的接纳和尊重, 留守儿童不但能获得归属感, 自尊心也得到满足, 还能产生安定、稳定的情绪和情感。

但是, 同辈群体间感情色彩浓厚, 情感成为群体间关系的主要调节器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尤其是同辈群体内异性间的情感因素把持不当, 儿童过早地陷入与异性的感情问题中, 带来的代价往往都是惨重的。

(2) 同辈群体中异性交往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中呈现异性交往增多的特点, 原因主要是由于留守儿童内心对父爱或母爱的渴望。父母长时间在外, 女儿感受不到父亲的关爱, 就会将一部分对父亲的情感转移到其他男性的身上;而儿子长久得不到母亲的呵护, 也会将一部分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其他女性身上。由于与留守儿童经常生活、学习在一起的多是同辈群体, 于是这部分恋父或恋母情结就被放到了异性同辈群体的身上, 出现了留守儿童早恋的现象。

儿童与同辈群体中的异性成员的交往对其成长有一定积极作用, 如有助于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 但是, 如果异性之间的交往超出了正常的朋友关系, 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甚至会引发越轨行为, 这对儿童的社会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 情感因素的波动性和同辈群体中的不利地位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情况的调查还发现, 留守儿童自身极易情绪化、性格情感也不够成熟, 儿童之间的情感维系多是不稳定的。一部分留守儿童能从同学朋友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 但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也遭到了一些同学和朋友的欺负。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其同辈群体中还还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遭到同学、朋友或伙伴的打骂、看不起, 因而只能消极地应对。笔者认为, 留守儿童长久地处在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中, 长期持有这种心理和态度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的。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多是学校的同学和朋友, 其范围不仅限于留守儿童之间, 同辈群体中也有很多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首先, 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态度, 如互相促进学习等;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对未来职业的期待等。其次,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也产生影响, 如上网行为等。第三,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情感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等。

由此, 笔者建议, 为促使同辈群体发挥积极的作用, 避免其对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影响, 使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应加强学校教育的作用和责任。

一是学校及老师要发挥教育的积极功能, 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交往意识和观念, 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及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对儿童间流行的不良文化, 老师要正确地对待并适时地加以纠正和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二是学校要加强管理, 尽量避免留守儿童遭到欺负、伤害的情况, 对经常打骂留守儿童、看不起留守儿童的同学要说服教育。对于拉帮结派、从事不当行为的儿童群体更应该及时制止、耐心教育, 直至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内心里接受批评, 愿意改正错误。三是老师和学校在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中起着教育主体的作用, 留守儿童的现有监护人和外出的父母也不应忽视这一问题。作为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应该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时常关心儿童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活动, 多与儿童沟通和交流, 让他们感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爱护, 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摘要:本文认为, 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负面影响尤其值得重视。基于此, 提出了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 (多为留守儿童的同学) 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针对青春期特点的一些教育等建议, 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更加健康。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

参考文献

[1][4]王秋香.同辈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2]张芳, 王礻韦.缺位、补位与留守儿童社会化[J].市场篇, 2006, (05) .

[3]杨世箐, 李学林.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J].中外企业家, 2007, (07) .

[5]纪红艳.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教育科学论坛, 2005, (05) .

农村留守学龄儿童阅读状况调查 篇8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研

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村民等形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从颍州区九龙镇中小学生统计表,可以侧面看出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生的比例。

以上只是对在本地上学的在校生统计,还有一些随父母进城读书,加入了务工子女的行列;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即指智障或残疾儿童。

从颍泉区徐庄小学问卷调查表看孩子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环境。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在阜阳市颍泉区徐庄小学举办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活动,内容包括赠送书刊1500本,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召开老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我们在徐庄小学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的问卷表显示,在阅读倾向中,教学辅导、科技图书占70%,有的复选了二次,其次就是文学类和励志类;在读书来源上,90%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图书室,只有4位选择了购买;80%的学生,个人藏书在20本以下,无一人藏书超过100本,对他们阅读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及父母,在阅读障碍项,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没钱买书,没地方看书,看不到好书。

对几所中小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有45%学习成绩较差,42%的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孩子成绩较好,只有3%的孩子成绩优秀。不仅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由于生活中缺乏亲情,不少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佳,个性特征发生异常,出现早恋,孤僻、易怒,甚至沾染上抽烟、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气。

双休日留守孩子在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走访了阜阳市宁老庄镇的部分行政村。宁老庄是我原来随家庭下放的地方,我当年的同学在农村落户,现在他们的子女都进城打工了,孙子们由他们看护,这些人条件算好的。在村里,我看到一个孩子身上背了几个宠物在玩耍,另一个孩子跟朋友们在玩“打马槌”(他祖辈们玩的游戏),不远处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翻看着一本书,那书已经破得走形,我拿过来一看,竟是《鬼的故事》。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我的心里很为他们贫乏的精神生活担心。

调研引起的思考

基于上述的情况,“留守”儿童的问题开始凸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的孩子抓起,这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应承载起的责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农民工放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试想把孩子们教育好了,他们长大以后就有别于父辈,就有可能站在一个很好的起点上,一个孩子成才了,一个家庭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一代人长大成才了,一个国家就有希望,所以,关爱“留守”儿童,要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这是关系到国家兴盛与否的大事。

孩子们阅读需求强烈,兴趣广泛。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课外学习几乎完全靠自己。他们需要学习辅导类图书,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隔代看护,生活孤独,他们需要文学类课外读物,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平时他们又是祖辈们生活的好帮手,家庭的主心骨,需要科技图书,实用技术类图书;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政法、勵志等方面的书。总之,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读书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孩子的阅读环境欠发展,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图书室,由于普九教育,要求每个学校必须配备图书室,但规模不同,而且藏书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为了应付检查,突击购进一批书,内容繁杂,可读性太差,再加上管理不善,有限的“好书”很快就流失了;读书氛围、学习活动、文化服务体系,几乎是空白。双休日城里的孩子忙着补课,上兴趣班,而他们只有望洋兴叹,当然,新建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难缓解了一些压力。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及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主要是由于隔代的监护人年纪太大,且文化程度偏低,因此无法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较为科学的辅导;此外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观念开始抬头,不少人认为,孩子将来出去打工同样可以过得很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再加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思想十分不稳定,产生厌学情绪;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用金钱弥补感情的缺失,认为多给钱,就是疼孩子,这就又陷入另一个误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贫困户还有一定的数量,再加上医疗条件落后,留守儿童中出现了一些残疾少年,他们有的缀学,有的根本没条件上学,更是让人心痛。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都强调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支援,较少关注他们的知识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对策与建议

营造学习型的社会氛围。在已有的各种文化设施中,如“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爱民书店”、学校图书室等,让他们建立互借关系,优化整合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农村现在的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首先从提高农民的素质入手,通过实施创建学习型农村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中国农民队伍素质提高,以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民为主体,以大、中专毕业的农民为先锋队,让一大批城乡结合型的中、高级人才活跃在农村大地,使每个农民都有的一技之长,不再为就业和物质生活所迫,文化生活将成为他们的基本追求。

城乡之间的技术学校,包括初、高中是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从父辈那里已经意识到要学一技之长。现在,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他们已经有能力选择阅读内容,

帮助改善人生,所以,职业学校图书室是服务留守儿童的又一工作重心。

加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精神食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为此,基层公共图书馆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调研,坚持:了解读者阅读特征,并与分析个别读者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调查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适合留守儿童的“口味”。建议配书紧扣“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这一主旨。摸准“口味”具体来讲就是,在品种上应体现多样性,广泛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内容上,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形式上,应突出图文并茂,易学好懂。多选择健康向上,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优秀读物,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文化教育读物,以及启迪智慧,培养情操的科普读物,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读物,艺术类和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书。

辅导读者,指导阅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孩子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藏,让他们主动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又一课堂。除了一些传统的宣传、辅导方式以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公益劳动课,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劳动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从走进图书馆开始,就不断地了解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并有效利用图书馆。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与图书零距离的接触,可以拓展阅读范围,养成爱护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并有可能在读书内容方面,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举办一些诸如“读书伴我成长”、“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活动,也很有意义。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的课文教学反思下一篇:保安服务公司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