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参考(精选12篇)
文言文翻译参考 篇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中(赎身)被任命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于形体消瘦,使他遭受贫困之苦,使他行事不顺,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办法来使他内心活跃、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然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奋起从而有所作为;(这些心思)表现在脸色上,在声音中表现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国家以及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人在忧患中才得以生存,在安逸享乐中招致衰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一座只有)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要,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的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人(将无往而不胜)。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小石潭记
从小丘向西不行一百二十步远,隔着大片竹林,就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好像玉佩、玉环相撞击发出的(清脆)声音。心里非常喜悦。砍掉竹子开辟出道路,往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用整块石头做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翻卷着露出水面,形成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崖岸等形状。青青的树木,绿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飘动着、连结着,长短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多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日光照到潭底,鱼的影子像是映在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一会儿这些鱼儿)又忽然向远处游走了。(鱼儿)轻快敏捷地游来游去,仿佛跟游人相玩乐似的。
往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相错杂,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潭水边,四面全是竹子和树环绕着,寂静得没有人往来。寒气刺骨,使人心生凄凉,寂静幽深,使人生出悲伤。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久留,于是记下这里的景致就离开了。
一起前往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随同前去的还有崔家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脱下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进门缝,(于是)高高兴兴地起身走动。想到没有可以一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下,就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一潭水似的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何处没有月夜?何处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和张怀民这样闲散的人罢了。
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两岸山连着山,一点缺口都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太阳。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或: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晴朗的午夜,就看不见月亮。试比较一下)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航路都被阻断隔绝了。有时遇到皇帝的命令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来得快。
在春冬的季节,则有雪白的急流,清波回旋,绿绿的潭水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两岸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天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此情此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日子或是结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有猿猴在高处放声长啸,凄厉异常,连绵不断,在空荡的山谷中回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猿叫几声就使人禁不住流泪沾湿衣裳!”
核舟记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无不是顺着木头原来的格局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该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的情景)。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上下。中间高起并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缓缓)来,水波不兴(兴起)”,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留着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核舟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活板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他的办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做成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烤一下,让它变得坚硬、牢固。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铺在上面。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板,(再)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板面上往下一压,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得简便;如果印几
十、成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显得非常快了。(最好是)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已经自行开始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
每一个文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文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这些字的时候用)。(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起来。有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
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如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擦拭,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子侄辈得到了,到现在还保存得十分完好。
扁鹊见蔡桓公
参考一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您在皮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不理睬。扁鹊离开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的看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间,是汤熨(注释:用热水焐和药物热敷)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掌管生死的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于是桓侯就病死了。
参考二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君主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它当做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和肌肤之间,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他。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桓侯还是不理睬他。扁鹊(只好又)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可以治好;肌肉和皮肤之间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汤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之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经到了骨髓,因此我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死了。
祖逖
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睡一处,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或:不详)的声音。”于是与刘琨一起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的时候,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的原因),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才让戎狄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大江一样一去不回头!”于是在淮阴驻扎,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美?”他的妻子说:“您美得很,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交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认为不如(他美);又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地不如(他)。晚上睡觉时想这件事,(醒悟)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怕我啊;客人说我美,是想有求于我啊。”
于是(邹忌)到朝廷上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里的嫔妃和左右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臣子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很严重啦!”
(齐威)王说:“说得好。”就下令:“众多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批评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刚发布,众多大臣进规劝的话,宫殿门口和院子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大臣们)常常断断续续地有人进谏;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进的了。
燕赵韩魏(各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朝聘,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春季,齐国的军队进攻我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人说:“高官们会商量迎战的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高官们见识浅陋(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考虑。”于是入宫见庄公。问庄公:“依靠什么来作战?”庄公说:“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的恩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和丝织品,不敢(向神)虚报数字,一定是实际情况。”(曹刿)说:“小的信用不能代表一切,神灵也不会降幅。”(庄公)说:“大小案件即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置。”(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心意),可以凭借这点去迎战,迎战时请让我跟随前去。”
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攻齐军。曹刿说:“不行。”齐军打过了三通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不行。”下了车细看齐军的车辙,登上车前横板远望说:“可以(追赶)了。”就追赶齐军。
战胜之后,庄公问(两次阻止)是什么缘故。(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通鼓(能够)振奋(士兵们)的勇气,第二通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通鼓勇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勇气耗尽而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难于预料,又恐怕有埋伏。我们细看他们的车辙乱了,远看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是真败了)所以追赶他们。”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交杂着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划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消失了,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透出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了。(眼前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在上面刻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他)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则是一片阴暗,(一天之中)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向北面通向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诗人还有那些被降职远调的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难道没有什么不同吗?
像那连绵细雨,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惧怕人别人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游或潜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颜色青翠,香气浓郁。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圆玉。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起酒杯对着清风畅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他们不会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他们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送东阳马生序
我年幼时就酷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一路小跑)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疾行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将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脸色更为恭敬,礼数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因此即使我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拜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一双破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用热水浇洗,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耀眼,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就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了。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来的马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两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本意;如果诋毁我说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炫耀,难道是了解我吗!
文言文翻译参考 篇2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作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作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面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意才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应在数词“两”后面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应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来说,文言文翻译必须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作增添,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经常”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篇3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文言文《三峡》阅读答案参考 篇4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重岩叠嶂( ) (2)飞漱其间( )
(3)良多趣味( ) (4)属引凄异(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忘操之拔山倒树而来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C.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D.物外之趣春冬之时小题3:翻译下列各句。(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分)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分)
小题4:文中的画线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你能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吗?(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冲荡 (3)的.确,实在 (4)连续(各1分)
小题1:D(3分)
小题1:(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3分)(2)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3分)
小题1: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1分)描写了三峡秋天凄清的特点,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小题1: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2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D项中“之”都是“的”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即可。
文言文《论语》阅读及答案参考 篇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为句子中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1)过也,人皆见之。( )A.拜访B.犯过错C.过错
(2)更也,人皆仰之。( )A.更改;仰望B.改错;敬仰C.改错;仰望
(3)子在川上曰。( )A.河边B.船上C.四川境内
(4)德之不修。( )A.助词,的B.主谓之问,无实义C.它,代词
(5)是吾忧也。( )A.表判断B.这C.真实
(6)知者不惑。( )A.知识B.知识分子C.聪明
2.写出本文中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同观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A.经过它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它;夜晚的时候,人们都仰慕它。
B.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它;改正过错时,人人都仰望着它。
C.拜访的时候,人人都看见了它;换一种说法,人人都仰望着它。
D.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更不可能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着它。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A.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B.知识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味没有畏惧。
C.有知识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D.知道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畏惧。
参考答案:
1.(1)B(2)C(3)A(4)B(5)B(6)C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文言文辞职报告最优秀的参考 篇6
值此公司用人之际,不期请辞,实属不敬。
去年是月,余以凡才,承蒙殊遇,幸受XX知遇之恩,得以与诸位贤达共事于XX。
时光荏苒,倏忽又至十月,几近一载;历经XXXXX,余尝竭力而为,以图报效,虽幸遇领导诚心执手相教, 然资质愚钝,又生性倔强,图添麻烦,每思于此,未尝不惶恐叹息,尺有所长终难掩寸之所短。
众人皆知,吾甚爱摄影;思之甚久,余决意以其为终身奋斗之事业,弃笔从影,纵败无悔。且幸父母开明,倾力支持,余心弥坚。
思之再三,恐误业太深,于司于己,皆无益可言,决意就此辞去。
然考虑XX项目近日琐事繁多,又部门人寡;恐深误工作,故预先提出此辞,待诸事交割完毕,吾自当归。
一朝共事,终生莫逆,暂别之后,他日或幸遇于山水之间,余当执壶备觞,与君等邀月共饮,谈笑江湖!
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文言字词,想法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有人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学生在完成课外文言文练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困难。很多学生面对文言字、词、句如同面对天书一般,实在不知所云,也无从下手。如语文期中试卷的课外文言文曾选用了“程门立雪”这一典故,大多数学生在字词释义上,考试成绩不容乐观。
文言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就是翻译,也就是能读懂文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对于初中生而言,翻译是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翻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文言文字词翻译的思考
文言文翻译最为精要的一个方法,可以总结为“字字落实”。也就是说,要翻译一个句子先要把重点字词弄清楚。
1. 传统积累法
积累文言字词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一个方法,犹如我们学英语首先要记单词一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字词。如在初一时,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一些字词:走(跑)、去(离开)、尝(曾经)、是(这、这样)、既(已经)、期(约定)……除了积累这些单音节词以外,我们还可以积累一些词语或短语。如:与其……孰若……(与其……不如……),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以……故……(因为……所以……)。当然,在具体落实到一篇文言文时,还必须观照上下文语境,联系平时学习的积累。总之,要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平时积累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2. 组词法
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用组词法去释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即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童趣》中“故时有物外之趣”一句,“时”可以组词为:按时、时常、时间……然后从中挑选一个最为合理的放到句子翻译中去,这样我们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句子翻译。但运用这一方法,需注意的是要选择最适合句意的一个词语,否则将前功尽弃。
3. 词类活用法
我们在翻译文言语句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从表面上看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似乎区别不大,但一旦译成现代汉语,放到句子中就不是很通了。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中的“雨”等。因此,在释这些词语的义时,我们必须要活用。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某些类型的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离开了这种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这种性质和功能。如“异”原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对……感到奇怪”或“以……为异”,“水”原为名词,现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这些字词活用后再放进原句,句子马上就变得通顺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总会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这一类词汇,培养学生对该类词汇的敏感性。多想想词类活用,这样或许在翻译时会轻松不少。
二、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思考
文言文翻译的另一个方法,可以总结为“句句清楚”。一般说来,一个句子中如果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释义某几个词语,就可以将整个句子翻译出来。但是,另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 连词成句需注意增减
译文必须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为了达到翻译时“达”和“雅”的要求,有时还需要增加或删减一些词语,当然这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例如,陈寿的《隆中对》中有一句:“先主曰:‘君与俱来。’”在翻译“君与俱来”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原句上加“之”,可以将整句话翻译成:“你和他一起来。”只有增加了这个字,句子翻译起来才完整。
2. 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
翻译文言文时,还需了解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比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把字句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关注并了解这些特殊的句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里的倒装这一语言现象。这时,就可以用到调整法,即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按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倒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状语后置,在文言文里面出现频繁。如在沈复《童趣》一文中出现了好几处状语后置句: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徐喷以烟、又留蚊于素帐中……学生倘若一眼就能看出这一句式,翻译时就能很顺利地将句子翻顺。因此,课堂上对特殊句式的练习仍需进一步强化。
3. 省略成分需适时补充
文言文翻译五落实 篇8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实词的理解,也可以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用法和含义的掌握情况,还有文言句式等,所以它所提供的语言材料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翻译时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准确找出得分点。从近几年高考的翻译题来看,得分点通常放在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语气语调上。因此,考生在做此类题时,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要结合全篇,字斟句酌。确切地译出词义,正确地体现语法,生动地展现修辞,做到文从句顺,简明规范,还需注意以下五点。
一、结合语境把实词落到实处。
考纲要求“理解常用词在文中的含义”,由于绝大部分实词都具有多义性,因此,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地翻译出实词的意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的翻译。
例:(1)(07年江苏卷)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尤其要注意“设备”的古今异义,译为“设置防备”,不能和现代汉语的用法混为一谈。“精锐”是借代的用法,应译为“精锐部队”。“蔽”是“遍布”的意思。全句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2)(07年浙江卷)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该句中“闻”,使动用法,“让……知道”。全句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3)(06年四川卷)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该句中“富”、“贫”均为使动用法。只有明确了这两个词才能准确翻译该句。全句译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准确翻译。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非常普遍,考纲虽无明确要求,但在理解及翻译文言文时,却是解题的一个拐杖、一把钥匙,复习时务必认真对待。特别是对动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如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为动用法等,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去理解、翻译。
(4)(04年重庆卷)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该句中“妻子”在原文中应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儿女”。全句译为: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5)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该句中“出入”为偏义复词,结合语境,意思只落在“入”上。全句译为: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关口,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以及意外的变故。
二、虚词不能虚化处理。
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要少得多,但是,虚词在文中运用的频率较高,几乎每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有虚词。翻译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虚词,要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从现代汉语中找出相应的虚词对应翻译。
例:(1)(07年宁夏卷)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该句中“所告”是所字结构,译为“告发的事情“,“实”译为“符合实际”。全句译为:查验差役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成功治理的情状越发显明。
(2)(04年全国卷)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该句中重要的词语是“所以”、“惠养”和“飨”。“所以”在文中有“用……东西、办法”的用法。全句译为: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和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3)(07年宁夏卷)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该句中第一个“为”译为“替”,第二个“为”译为“做”。全句译为: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
(4)(07年山东卷)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注意该句中“虽”、“以是”、“由是”几个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准确翻译“为……所”的被动句式。全句译为: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三、特殊句式要化特殊为一般。
考纲要求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等特殊句型,近几年高考还没有将特殊句式单独设题,特殊句式通常结合文言翻译来考查。因此,如果遇到特殊句式,在准确辨识以后,要将特殊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一般句式。
例:(1)(07年安徽卷)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该句中“是非真能好古也”是个否定判断句,应这样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是非”不是一个词,“是”是代词“这”,“非”表判断,译为“不是”。全句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2)(06年江西卷)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该句中“一”作为定语要提前,“以之”是介宾短语后置翻译要还原。全句译为: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3)(06年天津卷)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该句中“无乃……乎”,固定句式,译为“恐怕……吧”。全句译为: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四、句子在表情达意时语气语调要保留。
句子在表情达意时总带有一定的语气语调,没有语气语调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子的语气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翻译时要注意不同的语气词所传达的语气,要保留原句的语调语气。不少考生在翻译中不加或是不注意标点符号,实际上是忽略了句子的语气语调。
例:(1)(07年山东卷)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彼何如人也”的“何如”。这是一个疑问句,要译出语气来。全句译为: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2)(07年浙江卷)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岂非”、“而”要准确理解,才能准确翻译该句。全句译为: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3)(07年江西卷)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这是一个选择语气的复句,特别要注意关联词“与其……不如”。全句译为: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还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4)(05年全国卷Ⅰ)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该句中重点词语:岂,表反问语气,难道;佑,保佑;恪,谨慎,恭敬。译时就可以按解释意去译,全句译为: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五、省略的需要补出的则补出,不需译的则不要译。
文言文省略的成分,需要补出的就补出来,但有些不是省略成分,我们在翻译时,为了使句子通顺完整,表意明确,像这些成分也应补出来。
例:(1)(07年江西卷)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
全句译为:不倚仗贤明君主亲身(实行)节省减少(开支)的政治举措,颁布宽大体恤(百姓)的诏令,即使想要官吏不做‘驼医’,不杀人,可能做到吗?
(2)(07年江苏卷)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该句中“猜”是“猜疑”的意思,“不忍”是“下不了狠心”,“去”是“离开”,“及祸”理解为“遭遇灾祸”。特别要注意“不去”,不离开“他”,“他”是谁,这是高进之评价刘牢之的话,所以把“他”补出来,我们就清楚地知道,高进之要离开刘牢之。全句译为: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3)(07年四川卷)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用法参考 篇9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文言文翻译参考 篇10
【解析】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11. B
【解析】居二年不是年号。
12. D
【解析】所举示例不能说明罗伦淡泊名利。
13. (1)大学士李贤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结束,奉皇上诏命回朝。罗伦拜访了李贤,并对李贤不在家守丧的做法进行劝阻,(李贤)没有理睬。
( 译出大意给2分;奔丧沮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因为金牛山人迹罕至,罗伦就在山上建了房屋、著书立说,各处来跟他学习的人很多。
文言文翻译“三重视” 篇11
曳尾于涂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一、重语境,瞻前顾后
瞻前顾后是做好文言翻译的第一步。考生应牢固树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意识,可用阅读翻译句子前后句的办法扩大语境,有必要时可扩大语境至整个段落。如要翻译上例中“愿以境内累矣”这一句,如缺乏应有的语境意识,考生是很难明白“累”字的意思的。考生应具有整体观和全局观,从宏观上把握故事的梗概才行。文章讲述的是楚王派大夫二人请庄子辅佐其治理国家的故事,而庄子是适性自然,不愿做官之人。只有明白了这点,才能明白这里的“累”是“使……劳累”之意。
二、重虚词,提纲挈领
虚词是文言句子中最重要的词语,其作用相当于人之骨架,只有高度重视虚词,明白了虚词的意思,才能理清句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以上文“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为例,这个句子翻译难度很大,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明白句中虚词“以”的意思。根据句子结构应不难判断“以”在这里作连词。“以”作连词时可表并列、表修饰、表承接、表转折、表递进、表因果、表假设。由“藏”字的动词词性可知,在这里“以”表承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以”表承接时,前面应该还有一个动词。寻找后不难发现前面的动词应为“中”,为“放入”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把神龟放入笥中并藏在庙堂的上面”。
三、重句式,按图索骥
在文言翻译中,从句式角度看,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是两个考查重点。诸如“无乃……乎”、“得无……乎”“孰与”“所以”等固定句式的特定含义考生都应烂熟于心。在上文中,“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一句中“宁其……宁其……”即是特殊句式的考查,是“宁可……宁可”的意思。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等。考生应总结归纳文言特殊句式的规律。特殊句式一般都有标志,如能抓住标志词,根据标志词按图索骥地展开分析,定能练就发现特殊句式的火眼金睛。如句中有“者”字,可能为判断句和定语后置句;句中有“于”字,可能为状语后置句或被动句;句中有“何、胡、曷、盍、奚、焉、乌、安”等疑问代词或“莫、未、不”等否定词,多为宾语前置句;而“之”字,既可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也可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是如此。在上文中,看到“庄子钓于濮水”“吾将曳尾于涂中”等句,一看到“于”字即能发现,句子为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翻译参考 篇12
吴儿善泅者数百, 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腾身百变,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教材对这句话提供了诸如“吴儿善泅者数百”“披发文身”“溯迎而上 ”“鲸波万仞” “腾身百变”等注解,注释如此详尽,按理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会存有疑惑, 这一段文字意在表现吴儿的“善泅”。
但是, 言文融通才是文言文的教学之道。上文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在教学中,师生无一例外把这句解释为“每个吴地健儿的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教师教学用书》也释义为“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如是违背常识常理的训释竟然堂而皇之地流传在课堂中, 实在荒唐之至。试想, 常人只有双手,怎能拿住十幅“大彩旗”,更何况吴儿身处“鲸波万仞”中?在汹涌的波涛中要翻腾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而彩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 手持十幅大彩旗的吴儿又岂能轻易做到?文言文翻译推崇“信达雅”的标准,“信”指译文要准确,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三难中,“信”为根本,也是最难之事,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因而,在此句中“幅”是否作量词用,需要进一 步商榷与 斟酌 , 对“幅”的诠释要作一番深入探求, 我们才能破除惯性思维带来的常识错误。
考察“幅”的字形结构,我们会有如下发现:形声,从巾,畐( 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说文解字》说:“幅,布帛广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布帛广也。凡布帛广二尺二寸。其边曰幅。”在相关的典籍中“幅”作长度单位解的也不乏其例,《仪礼·士丧礼》:“半幅终幅。”其中“半幅一尺,终幅二尺”。《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由此观之,“幅”的本义原指布帛的宽度, 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 后来也泛指事物的宽度, 这样的词义至今还保存在其他词语中,如宽幅、幅度、幅员、振幅、篇幅等等。
通过追溯“幅”的语义,“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正确解释当是“每个吴儿手里拿着一面十幅宽的大彩旗”或“每个吴儿手里拿着一面二十尺二十寸宽的大彩旗”。这样的解释才不违背文字的原意, 也与课文《观潮》的插图所绘人手一面大彩旗相吻合,是遵循“信”的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 如果一味追求“字字落实”,译文就容易落入机械僵化的泥淖, 所谓只求译出,把文言变成白话,而不顾译文内容有否言不达意。如人教版教 材八年级 上册郦道 元《三峡》“ 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编者在课文中对“回清”作出的注释:“回旋的清波。”若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进行相应的语法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回清”乃一动宾短语,非偏正短语,“回清”并非“回旋的清波”,而是“回旋着清波”之说。《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雪白的激流有可能会有影子吗? 碧绿的潭水才会倒影景物的影子! 因此,这个句子有合叙的文言现象, 前后语句上存在对应关系,恰切的解释宜为:“在春、冬两个季节 , 雪白的激流回旋着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