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计划(共9篇)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计划 篇1
福海县供销联社
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计划
今年三月是我自治区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建设月”,主题是“爱国守法”。供销社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中,力争做到“四个注重”,确保干部素质得以提升,活动开展取得实效。
一、注重强化学习,提升素养。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以“爱国守法”为主题,开展反对非法宗教和“我的中国梦”知识竞赛答题,参加机关文明礼仪教育学习,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了大家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使讲诚信、讲服务成为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更好地为服务“三农”。
二、注重义务奉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供销社面对单位干部职工人数较少的现实,挖掘人力资源,积极协调志愿者开展卫生清洁义务劳动、困难帮扶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办公楼周围、单位卫生区进行了彻底清洁,美化了环境。
三、注重结合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围
—1—
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六项任务”,供销社选派的下基层干部在县委统一安排下,进家入户访民情、送温暖,开展“爱国守法”宣讲活动,了解群众生活之所急、之所需,尽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突出深入推动勤俭节约活动。在单位干部职工中继续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提倡在职工餐厅摆放“不剩饭、不剩菜”等温馨提示牌,在机关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分钱活动,倡导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消费、节俭惜福的良好社会风气。
五、突出文明传播。通过QQ群、微信、公开栏等形式,发出向雷锋学习、维护民族团结、爱护环境等倡议,传播文明风尚,传递正能量。
福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一日
—2—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计划 篇2
一、我国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素质的特点
公民道德状况决定国家的经济基础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公民的道德状况也是历史的、发展的、变化的。初级阶段是基本国情, 经济体制转轨期的复杂性, 市场经济正负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 使我国公民道德现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对公民道德现状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和估价, 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把握和实践活动的展开。
(1) 过渡性、动态性。过渡性取决于动态性, 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特征明显的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将影响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就普通大众、一般公民道德需要而言, 其精神生活必然受到所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人们的道德价值观面临复杂、多项取舍, 道德建设的意义更为凸显。
(2) 多元性、混合性。公民道德的多元性是指公民道德观念有多样的价值取向, 公民在社会生活、公共生活中有多种道德选择。一个开放而民主的社会, 为人们多种道德选择提供了客观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道德的多元性表现为公民有着多样的道德观念。目前, 我国公民道德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人们的道德面貌千差万别。看不到这种多元性和混合性, 在道德建设中就容易出现简单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方式。
(3) 主 (次) 从性、层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道德复杂、多元、多样, 但各种道德并不“平分秋色”。彼此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呈现有主 (次) 从性、层次性的差别。看到这一点, 有利于我们科学界定公民道德的概念, 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效发挥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
2.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 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 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努力建设与发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1)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需要, 是陶冶公民灵魂的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 能极大地激励公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公民内心的“自律”, 成为公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2)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 必然引起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各阶层公民利益的调整。其间, 公民的思想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产生许多思想问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使公民的思想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 保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3)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保证公民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规定公民健康成长的根本方向, 使公民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加快公民健康成长的过程。提供公民健康成长的基本动力。
(4)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贯彻和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具有重要作用。以德治国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不断提高他们的治国能力, 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理论水平。其次, 必须发挥党的领导地位和关键作用, 不断提高其治国能力和水平, 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使权力的理论水平, 必然要求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和经济领域呈现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 给人们道德素质和观念的变化带来一定影响。现代公民群体逐渐由传统价值共同体演变为利益共同体, 利益追求成为群体的共同目标。
1. 中国社会诚信危机
诚信缺失干扰社会正常秩序, 污染社会风气, 毒害人们思想心灵, 让人们在社会各种交往中缺少安全感、信任感和责任感。从沦陷的商业道德, 到不知最后底线何在的公权伦理, 再到不断被挑战极限的个人诚信;社会中介腐败、婚托、医闹、学历造假、学术造假、统计数字灌水等;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 在问责监督体系同时, 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社会诚信危机好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1)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违背的。所谓“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的争辩集中体现在这里。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 使一部分人缺乏社会主义信念, 不讲奉献, 只讲索取。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 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辨不明。一些人对高尚的精神总是持怀疑、猜忌的态度, 总觉得“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雷锋精神是一阵风, 三月里来四月里去”。
(2)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责任感淡漠, 价值取向注重自我。重个人轻社会;重实惠轻理想;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奋斗;重功利轻道义;重感觉轻理想;重索取轻奉献;重权利轻责任等。
(2) 公德失范, 审美情趣错位。大学生学历层次、文化水平较高, 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的认知和识别程度也很高, 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把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付诸行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自律性。比如, 排队加塞、乱刻乱画、破坏公物, 在外通宵上网, 夜不归宿……, 对“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 您是否主动让座”的问题, 19.9%的人选择“假装没看见”。
(3) 人际交往以自我为中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以诚相待, 表里如一, 诚实守信。有些大学生渴望人与人的真诚相待, 渴望被尊重被理解, 但又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要求, 事事处处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全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比如, 回到寝室不管同学是否休息, 发出“哐当哐当”的开门声, 脸盆暖瓶碰撞声, 接打手机声等情况司空见惯。有些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 首先看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帮助, 对是否有利。这种以自我为中心, 渴望得到别人帮助却很少主动帮助别人, 只想索取, 不愿奉献的功利化思想,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
(4) 学风浮躁, 急功近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成才欲望非常强烈, 大部分大学生能尊重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律, 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态度端正。但部分大学生人生没有目标追求, 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他们把大量时间耗费在睡觉、网游、谈恋爱上, 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 认真踏实、精益求精的学风。
三、如何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 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长期努力。
1. 加大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力度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教育是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就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现象回答外宾提问时说:“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 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 离不开教育。
2.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是有历史继承性的。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之称, 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 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基础, 把传统道德中的符合当代要求, 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人类精神的美德的内容承接下来。
3.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大量弘扬雷锋精神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 当这样字眼频频闪现在人们视线时, 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倡导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相互合作的精神。
4. 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社会氛围, 是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通过多种大众媒体和方式途径, 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人格、尊重个体、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 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
摘要: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全面提升公民生活质量、人民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道德素质的内容和特点, 还要充分认识其现实价值, 更需要积极探索出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公民道德素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博颖.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3]廖加林.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夏伟东.变幻世界中的道德建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5]徐继超.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法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计划 篇3
“唱”进家庭、社区。歌声社区、歌声家园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达成的目标。为此,我们根据少先队员能歌善舞、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的特点,开展了歌声进家园两大系列活动:一是每月一歌进家庭、传社区:如一月《新年好》;二月《锈金匾》;三月《接过雷锋的枪 》;四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五月《世上只有妈妈好》;六月《少先队队歌》;七月《党啊亲爱的妈妈》;八月《咱当兵的人》;九月《长大了我就成了你》;十月《伟大的祖国》;十一月《感恩的心》;十二月《爱的奉献》。每月一歌采用学生带歌进家庭与家长教歌给孩子的互动形式,形成以歌声促进情感沟通,以歌声构建欢乐家园的良好氛围。二是道德歌谣进家庭、传社区:如自编“八荣八耻拍手歌”、“合作医疗快板词”、“文明礼貌歌谣”等走进家庭、社区,使社区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中心工作在孩子们的采编、歌咏中传播。
“画”进家庭、社区。这一活动共分三大板块:一是小眼看世界、小手绘新貌、和谐新农村现场书画赛。此活动与农村文化示范户、庆云村妇代会等联合举办。一次放在暑期“万名学生下社区”活动之中;一次放在六一节“街道文化大餐”活动中。二是图片、画册进家庭、社区。这是学校资源整合利用的又一创新。学校通过图片资源的优势,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下社区、进村组开展图片画册展。如,“文明礼仪图片展”、“安全出行图片展”、“八荣八耻图片展”、“喜迎十七大图片展”等。学生个人借画册、报纸带到家里开展道德传播,每月不少于两次,形成父子同读报刊,母女共看画册的家庭学习氛围。三是漫画、卡片制作进家庭,进社区。学生根据阶段性活动,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卡片,带进家庭、社区。如:公德漫画、文明卡、感恩卡、宽容卡、微笑卡、禁烟、禁毒、禁赌卡、环保卡等,送给家人、邻里、亲朋。
通过“画”进家庭社区,三“管”齐下,既有美的熏陶,又有道的传递,更有大人、小孩相互的交流、沟通与促进。
“写”进家庭、社区。为发展社区文化,弘扬公民道德,学校特意在庆云集镇、庆云村、永合村建立了少先队公德板报,每月一期,由少先队公德板报队负责出刊,深受社区群众欢迎。正如百姓所说:小板报,作用大,天下事,一看知;小朋友,贡献大,写板报,乐大家。除了固定的社区公德板报,学校还推出了校门口道德流动板报,主要针对来校接送孩子的家长,形成“板报家长学校”,每周一次,由六年级学生轮流出刊,向家长传播公德。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拿起笔参与其中,我们还发明了纸条式“板报” ——“每月家庭道德文明提示条”。学生根据学校一月活动提示,选写自己的“文明活动提示条”内容,带进家庭,粘贴在家庭用餐处的“每月文明活动栏”内,提示家庭人员主动参与本月的文明活动。如 :11月9日消防日——小心火烛,安全第一;11月16日世界宽容日——宽容别人,快乐自己;11月22日世界感恩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11月24日世界禁止家庭暴力日——创文明和谐家庭。
“家庭文明提示纸条”的发明,为小手牵大手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传播载体,更对家庭文明、社区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送”进家庭、社区。“送”什么,怎么送,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究,学校形成了“三送”模式:一是送文明。如新春送“福”、送公民道德宣传单、送文明卡等。二是送“孝心、爱心”。帮父母做家务、帮邻里带小孩、帮孤寡老人搞卫生、帮社区照看文体设施。三是送“感恩小礼品”。元宵节省下压岁钱买元宵送家人品尝,五六月养盆花送给邻里,七八月邻里节送西瓜和邻里品尝,十月份中秋月饼送老人,十二月冬衣送灾区。
“教”进家庭、社区。教进家庭、社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父母、爷爷奶奶文明用语,20字公民道德规范,十二种民族精神及文明格言。二是教爸爸妈妈每天说一句普通话、文明语。通过学说普通话、文明语,进行公德传播,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互相提高,相互促进。这一活动成为新农村学习型家庭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为群众所接受,获社会好评。
“播”进家庭、社区。“播”也分两条传播渠道,一是社区红领巾广播,学校组成小手牵大手红领巾公德广播小队下到附近村,不定期开展红领巾广播活动,每次半小时。二是家庭“小百灵广播”,即:每人传唱革命歌曲,传播文明用语,传播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及廉政用语、安全警示提示用语等。
“赛”进家庭、社区。分学校社区体育比赛,歌咏比赛以及家庭“公德知多少”比赛。前两个活动分别设在“暑期万名学生下社区”及“元旦歌咏会”上,由镇妇联、村民委和学校合作举办。后一活动分散在每个学生家庭,按小手牵大手每月公德传播提示进行。分家庭歌赛、文明语赛、普通话赛、节庆日知多少赛、国际国内大事知多少赛等。
“演”进家庭、社区。主要分:集市公德颂广场文艺、邻里节社区文艺、学生进村落小分队演出、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表演以及学生进家庭即兴表演。如“一月一歌”、“八荣八耻拍手歌”、“农村合作医疗小快板”等。
“访”进家庭、社区。主要开展采访好媳妇、好公婆、种养能手、文明家庭、新村建设等,以此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新人新事新风貌。通过学生家庭生活调查采访,与家人面对面访谈、引发大家对生活的赞美、社会的感恩。
“做”进家庭、社区。“做”就是亲自去践行去体验。一是创建家庭一平方米种养基地,开展花草种养美化环境活动,让学生用“做”来美化环境。二是开展“环保小制作”、“休闲小行动”等活动,如用废弃物做风铃、做小玩具送邻里孩子,给自己家及邻里抽水马桶放节水瓶,让学生用“做”来美化、创新生活。三是动手制作感恩卡、禁赌、禁烟、禁毒卡、文明语传播卡送给邻里及亲朋,通过亲手“做”来传播公民道德,创建和谐社会。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通过队员进村落、下社区、入家庭,用“唱,画,送,赛,写,演,教,访,播,做”十大传播体验方式,不仅学生自身素质得以提高,而且还把文明新风带进了社区、学校、家庭。孩子们用童心和爱心去传播公民道德,去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唱响了“新世纪我能行”的行动号角,也唱响了一曲新农村爱心互动的新乐章。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庆云中心小学)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计划 篇4
一、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
二、广泛宣传,深入学习:
1、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校园广播、墙报、黑板报、板报等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文明礼仪的宣传,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全校掀起一个学习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新高潮;
2、向学校全体教职工印发《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民族团结、新疆历史、新疆跨越式发展政策等学习资料,供全体教职工自学;向全校学生印发《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等学习资料。
三、精心组织,强化活动
1、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师生认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2、各班级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弘扬雷锋精神、做时代先锋”和“爱祖国、爱家乡、讲团结”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和办黑板报,树立文明新风,引领时代风尚,不断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3、认真开展清扫积雪、美化净化环境,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加大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力度。各班以“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规范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大力提倡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5、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创建文明示范岗”和“党员示范岗”活动,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6、进行“感动中国”人物和事迹宣传活动;
7、、认真开展“诵读经典”读书活动,引导读好书、做好人;
四、认真落实,突出实效
1、学校领导在升旗仪式上对全体师生进行动员;
2、印发学习资料,布置各项宣传,营造活动氛围,提高认识;
3、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分别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抓好落实;
4、德育处、年级组进行检查和抽查活动;
5、收集活动过程中相关影像、文字、实物等资做好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大泉中心校西泉分校
2012年3月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计划
大泉中心校西泉分校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总结 篇5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今年3月是全省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宣传建设教育月”,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巩固“创优”、“创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果,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我局对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活动作了细致安排,并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和辖区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认真落实,务求实效
根据县文明委的安排,结合我局实际,我局认真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参加了县文明委组织的集中宣传活动,印发公民道德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余人次;
(二)认真开展文明礼仪大宣传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县文明市民手册》等思想道德教育资料,使全局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的重要性,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提高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自觉性。使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积极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着力打造“廉洁勤政”的政务环境,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文明意识、公仆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
(四)认真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要求系统内窗口单位认真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着力打造“规范一流”的服务环境,鼓励组建窗口行业志愿者服务队,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五)大力开展“遵守公德·习惯文明”活动。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开展农贸市场规范建设和煤矿扬尘治理工作,着力打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六)在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中,我们紧紧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办公、文明执法活动。到20xx年3月止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共开展行政执法34次,每次都认真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篇6
今年3月是自治区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今年的3月5日又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雷锋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中,学校党支部、青联(团支部)、少先大队部、各学科各部门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都能够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学雷锋座谈会、班队会,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学雷锋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明确,道德建设主题突出
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坚持务实的原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在活动中给予大力关注和支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加强道德建设宣传
1、学校2012年3月5日举行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学校叶永林校长作了动员讲话,朱平副校长宣读了昌吉市第三中学开展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方案,团委寇馨月书记宣读“向校园不文明言行告别”倡议书,学校德育处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做“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合格公民” 的签名仪式。
2、3月5日下午全校团员在德育处、团委的组织下进行了“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动员大会,学校朱平副校长在大会上进行了动员讲话,德育处主任宣读了昌吉市第三中学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方案,进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和师生讲雷锋故事教育。
3、在3月3日上午学校德育处组织全校七年级14个班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打扫中上路两边的积雪和擦洗道路两边的护栏和广告牌。
4、3月9日全校各班召开了 “我身边的雷锋”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深入宣传了“公民”的道德行为标准,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下午在德育处及团委、少先队的组织安排协调下,组织团员、志愿者对校园死角卫生进行彻底打扫,并主动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并组织团员及优秀少先队员去社区或村组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将昌吉市第三中学学生的风貌展示出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
5、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学校组织感恩母亲活动,倡议全校同学关心自己的妈妈、奶奶、外婆、老师,为他们做一顿饭,有条件的同学还照了照片和录制了DV,学生母亲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表。
6、诚信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把诚信的基本要求灌输到全体师生的头脑中,树立诚信意识、遵循诚信规范。在全校进行诚信小公民的评选活动,全校评选了36名诚信小公民。
7、七年级开展以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八年级开展以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为主题的情景剧展示比赛;九年级深入开展以“诚信”和“我身边的雷锋”为主题的微博征文活动比赛,以年级部、校团委为主题组织比赛。通过活动和比赛引导学生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爱国情操,增强各族师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活动中教师10名获奖,学生30名获奖。
8、为了加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使同学们懂法、知法、守法学校德育处、团委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法律法规手抄报比赛,全校有18名同学获奖。学校德育处分别对七、八、九年级集中法律法规讲座,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9、学校以“讲道德、树新风”为主题,大力开展献爱心、助学助残、扶贫济困、美化家园等实践活动,弘扬和树立社会正气。全校师生捐款使八年级(12)班王亚丽同学能再反教室上学;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建立服务小组为空巢老人、农民工、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卫生打扫等服务;学校德育处对红十字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后他们在班级讲授防灾避险、疏散安置和健康卫生等知识,学校还在3月16日开展了应急救护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红十字志愿小组到村、组、社区进行卫生宣传、互帮互助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建立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互助小组,定期活动;学校利用学校红十字会平台,组织当地红十字青少年与农民工子女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进行学业辅导和兴趣辅导,共同学习红十字运动和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组织当地红十字青少年与农民工子女共同开展宣传预防艾滋病、宣传远离烟草和毒品等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10、德育处组织开展第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今年3月27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在 3月26日星期一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预防地震、火灾的演练活动。后全校师生进行一次安全宣誓活动,倡导安全重于泰山,人人重视安全,尊重生命,安全就在身边。在月30日星期五德育处组织全校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各班进行了安全的重要和相关安全知识学习。学校团委安排在安全周内进行安全知识及安全倡议书的广播宣传工作。学校联系昌吉市交警大队宣传科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通事故、交通法规知识板面展。德育处、年级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学校邀请乌市安全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技能讲座。
三、道德宣传效果显著,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通过“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我校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爱校护校,对良好校风的形成和保持产生了积极作用,营造了一个崇尚先进、健康向上的校园道德氛围,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继续更新,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生内心,推进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计划 篇7
所谓公民道德, 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我国倡导和建设的公民道德,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 每一种社会形态的道德风尚都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反映时代特点, 体现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第一,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 社会舆论出现多元化趋势:一是舆论主体多元化, 各利益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中推出了各种方案, 表达出不同需求, 并且通过社会舆论反映出来;二是舆论传播多元化, 使党和政府很难完全掌握和控制所有的社会舆论传播渠道;三是舆论影响多元化, 社会每一件重大事项或新闻的出现都会有不同的评价, 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马克思指出, 思想观念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多元化, 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这对在思想道德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如何发挥公民道德的导向和凝聚功能, 用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意识,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人心、强基固本, 是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 当前文化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幸福愿景的追求, 有着强烈的期待,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这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是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又一项新要求。
第三, 现代社会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不同阶层、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在新形势下, 除了用法律维系社会秩序之外, 还必须充分发挥公民道德的调节作用,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和解决利益冲突, 减少或避免过激行为, 尽量降低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 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 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 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亟须解决的课题。
第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只有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和谐社会才能变为现实。因此,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公民道德的激励功能, 激发社会活力, 引导人们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任务。
第五, 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但同时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滋长蔓延, 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 迷信思想死灰复燃, 等等。如何发挥公民道德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六,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如何发挥公民道德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人们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 倡导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也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寻求有效途径, 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 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 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
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枝独秀、一花独放, 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 通力合作。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各领域, 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社会各单元, 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及私营企业主、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等社会各阶层, 都要自觉主动参与, 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传媒和影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文学艺术, 对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体系的建立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这就要求大众传媒自觉意识到在公民道德建设上所担负的神圣职责, 以塑造人民的美好心灵、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弘扬社会正气和提倡崇高理想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人民辨别假、恶、丑, 激励人民追求“真、善、美”, 坚决与各种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和文化氛围。
第二, 公民道德建设一靠教育二靠法律。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思想教育是基础。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如何, 归根到底取决于该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否卓有成效;同样,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 归根到底取决于他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怎样的道德教育。但在利益驱动的社会, 一个人要想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 仅靠内在于心的德是不行的, 还要靠外在于人的法。如果在日常生活中, 一方面有道德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另一方面不道德的行为又受不到法律的制裁, 就极易造成个人道德的决堤。因此, 我们既要保护和支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和团体利益的社会惯常行为, 又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的高尚道德行为, 综合运用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 把引领与约束结合起来, 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文明行为, 通过法律强制打击各种罪恶。
第三, 深入开展学习先进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种种不道德现象的出现, 归根结底在于人们没有把公民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心的道德意愿, 没有去身体力行按公民道德规范行事。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 要想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让社会成为一个充满诚信的社会, 就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 是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式。先进人物是时代精神的追求者, 是道德理想人格化的具体体现, 凝结着社会对人的崇高道德要求, 对人民群众的言行具有示范、引导、榜样的作用。近几年青岛市以迎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 以巩固文明城市成果、提升城市软实力为目标, 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统一, 道德建设与道德约束相结合,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形成引领时代新风的青岛特色典型群, 如“微尘”、“红飘带”、“奥帆志愿者”现象等, 成为青岛公民道德建设的亮点品牌。
第四, 依靠建立适当的社会组织机构保证公民道德规范的遵守执行。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 道德规范是靠社会舆论的谴责和个人内心的信念及自责来保证执行的, 是“自律”, 不像法律那样由国家强制力执行。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 但在今天看来还不够, 需要完善和发展, 因为道德并非单纯靠“自律”就能很好遵守执行的, 社会舆论谴责也是一种强制的“他律”, 不过不是国家强制那样的“他律”而已。由于道德规范不像法律规范那样权利义务分明, 加上一般缺乏保证执行的社会组织机构, 以致形成道德规范对自觉遵守者起作用, 对那些不自觉、不遵守者就毫无约束力。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很有必要建立适当的社会组织机构来保证其得到遵守和执行。有些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道德评议处”、“道德法庭”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建立适当的组织机构来保证道德规范的遵守和执行, 事关公民道德建设是否流于形式, 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的动力
今年6月30日, 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 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丰富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 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 也是中华民族赖以振兴和腾飞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的大发扬, 必然带来公民道德素质的大提高。反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举世瞩目的抗洪救灾斗争中, 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了崇高的精神, 升华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精神, 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 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 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 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 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 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 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 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 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因此,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成为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民族精神与公民道德相互影响, 但后者对前者的作用更带有根本性、基础性。民族精神尽管不是公民道德的简单相加, 但最终却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质。公民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 也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提升。因此,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寓于公民道德建设之中, 落脚于公民道德建设, 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就是要大力弘扬彰显民族精神内涵的抗震救灾精神。
首先, 应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 也是新时期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根本。抗震救灾精神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了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 承载着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 凝聚着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 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其次, 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当代中国, 每个公民都应确立起一种“公民意识”, 正确地行使权力, 特别是正确地履行义务, 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我国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宪法规范具体化, 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弘扬爱国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也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宗旨是一致的。大力倡导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 使公民道德规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也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实践中的弘扬和培育。
再次, 应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规范与要求, 体现到各行各业的基本道德准则中。为此, 必须积极倡导、大力践行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并在道德建设中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使其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灵之中, 充分调动、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人民群众在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 我们越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 对它们历久弥新的崇敬之情就会更加充实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 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以全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 科学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积极探索有效的建设途径, 以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新的动力, 求真务实, 扎实推进, 才能更好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只有科学地把握这一时代要求, 才能更好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反映时代特点, 体现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寻求有效途径, 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的动力。
典型示范引导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篇8
可亲可学,关注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
新人新事是时代的产物,惟有在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人新事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在选树新人新事时,泰州努力做到围绕中心选树新人新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选树新人新事,选树体现时代精神的新人新事,选树继承传统美德的新人新事,使新人新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群众中蕴藏的好思想、好品德、好做法,犹如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是引导群众自我教育的生动范例和宝贵资源。13年来,泰州选树了20多年如一日,甘做“连心桥上连心人”的信访局长张云泉;选树了用一生履行了战友“生命之约”的刘绍安;选树了倾情帮助重病女孩的“法官妈妈”陈燕萍;选树了10多年如一日,主动公布电话号码,对群众有求必应的邮政职工何健忠;选树了带领乡亲艰苦奋斗,以53年的生命历程践行党的宗旨的村支部书记沈正彬;选树了面对500万元中奖彩票不动心的诚信市民汪东奇;选树了恪守家庭美德,面对生命垂危的丈夫,19年不离不弃的好军嫂李兰英……。选树的新人新事中,既有自强不息、岗位建功的先锋,也有一诺千金、诚信做人的善行,而更多的则是或扶危济贫、或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或拾金不昧,于平凡之处显真情、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凡人善举”。这一批批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新人新事,既是社会各界群众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承,又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实践。
13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全市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褒誉。群众身边的新人新事不断推出,在全市唱响了文明与进步的时代主旋律,在群众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对于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有章有序,创新新人新事的选树模式
推荐、评选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的全过程,是一次生动的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过程:通过各地各单位的积极推荐,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挖掘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树立了群众身边亲切、亲近的道德楷模,以典型的力量教育人、以道德的力量感染人,让群众从中受到鼓舞,汲取动力。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的评选,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习先进、弘扬先进、争当先进,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载体。
目前,泰州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选经过以下程序:由各单位和群众推荐,市有关部门组织评选小组对推荐的新人新事进行初评,选出候选对象20人(事);在市各新闻媒体上同时公布新人新事候选者的简要事迹,接受群众投票评选;综合群众投票结果,经评选小组评议,报文明委审定,确定10名当选者和10名提名奖获得者。这种由群众投票评选的方式,既增加了评选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也更容易吸引广大群众到评选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即弘扬正气、教育群众和凝聚民心。
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定之后,市文明委命名表彰。紧接着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后续活动:在市各新闻媒体对新人新事逐个进行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召开新人新事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入村镇、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巡回宣讲等。
传递文明,放大新人新事的示范效应
贯穿新人新事评选全过程,泰州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报道,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宣传有声、有影、有文字。一是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刊播新人新事的先进事迹、追踪评选过程、报道社会反响等,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乡村等各个方面,图文并茂,进行新人新事专题集中宣传;二是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中国泰州网、泰州网、泰州新闻网、互联星空·泰州网等开辟新人新事专栏报道评选工作,泰州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通过发送手机公益短信等方式,拓宽新人新事宣传载体;三是重视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创作以张云泉事迹为题材的淮剧《信访局长》、拍摄以刘绍安事迹为题材的专题片和电影《生命之约》、创作歌曲《连心桥上的连心人》等,让新人新事在舞台上鲜活起来,让群众在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评选期间,全市各地、各部门还将刊有新人新事事迹的报纸放置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商场、广场和有关重点单位的宣传橱窗、阅报栏,供广大干部群众学习。
在集中各类资源、形成环境氛围的基础上,泰州因势利导,精心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育更多的新人,带动全社会都来做好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交流、座谈研讨他们的先进事迹,积极参与爱心志愿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文明行业(单位)帮困助学大行动、开心宝贝、博爱万人捐、慈善一日捐等“学习新人新事、倡导文明新风”系列活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学习新人新事,争当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活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组成医疗组、博士团深入边远农村、社区街道,为百姓送医送药。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384名民警每人每天节省1元钱,建立“一滴水爱心基金”,滚动资助1名贫困家庭学生。随着系列学习活动的深入,泰州还涌现了一批关爱贫困学生、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关怀鳏寡老人生活的“爱心奶奶”群体,他们积极开展爱心毛衣义卖、关爱留守孩子、六月圆梦行动、暖冬行动等,从开始的为孤儿捐衣赠物拓展到邻里互助,从参与网吧管理拓展到协助治安等社会各个领域,从爱心奶奶扩展到爱心爷爷、爱心叔叔、爱心哥哥、爱心姐姐等众多人群。现在,广大市民自觉做好事的多了,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多了,大家更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传递文明、播撒爱心。
13年来,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选牢牢把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主旨,为全市人民树立了一座正义、良知、良心的道德丰碑。新人新事的评选,是泰州公民道德建设的可贵探索与实践,它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采取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润物无声,使群众在主动参与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道德情操,提升了思想境界,从而弘扬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恒久的动力之源。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篇9
2013年3月,是全省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巨龙小学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县教体局文件要求,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我与巨小共荣辱”、全体学生庆三
八、植树节活动、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收效甚好。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收到教体局《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方案》后,积极布置落实上级的通知要求,制定我校的工作方案,使得我校此项活动能顺利开展。
二、营造气氛,深入宣传
三月初在校园内悬挂了宣传横幅,刊登了雷锋专栏,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黑板报和班队会进行了雷锋故事宣讲,雷锋生平简介,雷锋日记摘抄等等,使广大同学耳濡目染,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使广大同学对雷锋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少先队大队部制订了“学雷锋、树新风,我与巨小共荣辱”的活动方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1)各班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还就现在怎样理解“螺丝钉”精神;“雷锋叔叔为何三月来四月走”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学雷锋不仅局限于做好事,也要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与自己
身边的种种现象结合起来,不断赋予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更要对照雷锋精神,明确生活处处无小事,躬行事事皆雷锋,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结合3.8国际妇女节,开展“妈妈,您辛苦了”和“帮妈妈洗一次脸(脚)亲情活动。感受父母的辛劳,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争做一名感恩小雷锋”。
(3)立足校园做好事,净化、美化校园。敢于同乱仍乱丢现象作斗争,还校园一片洁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雷锋活动。组建卫生监督志愿岗的学雷锋活动小队,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清洁墙壁脚印、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的美化校园活动。
(4)开展“一帮一”活动,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决心,带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有大的提高。
(5)结合“3•12”植树节,开展绿化、环保活动。要求:①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②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③节约资源,不随便浪费水、电。④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绿化、环保活动。
(6)开展“帮困助学献爱心”活动。学雷锋的宗旨就是无私的帮助别人。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件玩具,节约每一分零花钱,帮助困难同学的“帮困助学献爱心”活动,将学雷锋活动推向高潮。
(7)在队员中开展“一言一行见公德”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加强队员的常规教育,培养全体队员做习惯良好、文明守纪、遵守道德规范的“公德小雷锋”。
(8)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位同学至少为社会为学校做一件好事,遇见老师问一声好,说一句文明礼貌用语,帮助一位困难同学,在家为父母做一件家务。在此项活动中,我校共成立了54个学雷锋活动小组,参与活动的人次大约1150人次,做好事大约1200件。
(9)在“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部分我校还组织学生到巨龙镇敬老院,看望了敬老院里的老人,为他们送去了礼物,并且为敬老院打扫清洁卫生,使敬老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此举得到敬老院老人的赞扬,也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10)利用植树节,开展环保教育。
(11)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结合巨龙实际,对学生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活动活动,学生不浪费水了,活动取得了很好成绩。
(12)我校还组织师生帮助清理街道和“牛皮癣”,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学生为公共社会服务意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13)进行总结评比,树立榜样,深化活动内涵。
巨龙小学政教处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月总结05-31
2023“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07-03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领导小组08-21
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计划08-26
公民道德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08-27
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活动方案07-20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工作总结4月10-23
农三连2012年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06-19
开展第五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计划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