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24-09-2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精选8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实施机关效能巩固提升行动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关于分解落实2014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精神,拓展政务公开领域内容,提高政务公开透明程度,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为我市人社事业科学发展凝聚了能量,优化了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在强化意识、明确责任中部署推进

我局始终把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作为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局一把手亲任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按照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要求,完善政务公开目录、流程、载体和制度建设,规范政务公开业务和技术标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局属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由局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日常工作。二是分解落实责任。对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局第一时间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切实将政务公开工作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程序清楚、责任明确。同时,在局门户网站开辟专栏,落实专人信息报送,及时发布政务公开情况和动态,为保障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增强公开意识。采取庭审代训方式,分两期组织市直行政机关500人,参加2014年“江淮普法行”法院庭审活动法制专项培训。2013年新录用163名公务员初任培训,将依法行政内容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其中,增强新录用公务员法制意识。出台政策、推进工作时,自觉把全面公开各项政策和具体要求作为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的首要环节,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推动人社工作有效开展。结合“道德讲堂”、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引导广大干部加深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学习掌握,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人社系统推进政务公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坚持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中提升质量

我局紧密结合人社工作,以开展人社信息公开、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审批行为、方便群众办事为重点,提升政务公开质量,有力推动了人社工作发展。目前,省厅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一是加大公开力度,行政权力透明运行。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淮府办秘〔2014〕105号)要求,对我局实施的2014年10月1日以前发布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建议保留31项,修改1项,废止5项,初步形成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初步建立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明确了行政权力项目名称、法律依据,列出了明细,已上报审核。二是规范公开内容,服务标准不断提升。公开群众办事项目类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政策依据等,提高便民、利民效果。制订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办理即时制、ab岗制、离岗告示制、疑难问题分析制等八项机制,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提升窗口服务能力,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按规矩办事处事成事的新常态。同时,开通了“淮南人社”微信公众平台,在服务大厅设置了4台触摸屏终端,实现直接通过手机或终端查询各类社保政策和信息。三是健全公开渠道,全力推行办事公开。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建立了以市人社局综合门户网站、12333综合咨询服务、市人事人才网、市人事考试网等组成的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社保查询、求职登记、政策解答、投诉举报、信息公布等服务。目前,五项社会保险及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均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极大方便了参保人员办理、查询和待遇享受等。目前,通过“市民心声”、省市委书记留言平台、“市政府12345直通车”等回复各类咨询、建议2136条,回复率100%,无超时或未回复记录。依托全市城乡19个街道、46个乡镇、229个社区的“两级服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规范管理、改进服务,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坚持在凝聚民智、拓展渠道中深化监督

我局始终注重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网络建设,扩大公开途径,更大范围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了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强化重要事项监督。人事考试实行全程公开,阳光考录。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凡进必考”,实行面试考官异地选派,异、本地考官比例达到6:1,加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现场监督力度,做到纪委全程监督;事业单位招聘方面,专业测试异地考官达到100%,体检环节实行考生、医务人员全封闭管理,建立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在职称评聘方面,实行社会化和网络化评审,并对参评人员和评审结果实行“双公示”。2014年参加公务员笔试考生6619人,公平面试539人,通过体检207人;参加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1403人,专业测试778人,通过体检304人,始终保持“三零”目标。二是强化群众评议监督。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进单位、进园区、进社区(村),通过向单位寄送征求意见函,向市民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人社工作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意见建议,共征求群众意见378条,挂号整改问题172项,修订完善制度53项。全局性会议较去年同期减少12场,文件简报减少96件,审批事项精简66.7%,评比表彰活动全部冻结,推进了政务公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三是强化新闻媒体监督。对一些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重要信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类政务信息和服务信息,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等措施,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监督。今年以来,先后组织8次政风行风热线,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安徽日报》、《淮南日报》和《淮河早报》刊登各类政务信息和服务信息272条。四是强化专业论证监督。涉及医保、工伤鉴定、技术职称等专业性和技术性强的工作,坚持以专家论证、评估为前置程序,进行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和事后评估监督。今年以来,在市校共建大学生创业联动机制、“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工伤预防鉴定等方面共召开专家论证会或座谈会14场,收集意见建议85条,吸纳24条。

(四)坚持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中优化环境。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学法、尊法、懂法、用法,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坚持民主决策。2014年召开局党组会(扩大)14次,召开局长办公会12次,讨论审议人社工作重要文件,审定工作计划、经费安排等重要事项,充分听取党组班子成员意见建议,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提高了决策质量。三是坚持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定期组织党课教育、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常态开展廉政培训、廉政谈话、警示教育,促进廉政教育入脑入心。对各级领导干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党员干部,通过述职述廉、诫勉约谈、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廉政评议等多种监督方式,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持之以恒坚持中央八项规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树正气,守廉洁,营造为民务实、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人社环境。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加大公开力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一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下功夫。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及时公开本系统促进就业、服务发展、实施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及时公开就业服务、人才人事、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政策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要在规范权力运行上下功夫。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时对外公布本系统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做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行政权力从依据到决定、执行、结果全过程的动态透明,减少行政权力的随意性。

三要在拓展公开范围下功夫。将局属各事业单位纳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主动公开的信息量,进一步增强公开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建立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确保该公开的事项都能够公开,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四要在政务公开培训上下功夫。将政务公开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深化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推进政务信息的公开、及时、透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2

一、主要特点

(一) 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基本确立

人社工作头绪繁多、程序复杂、涉及面广, 关系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特别是长期以来, 由于对业务政策、工作程序的不了解, 社会上对人社部门产生了一些误解。该局党组充分认识到, 只有公开才能征得理解, 只有公开才能提高效能, 只有公开才能体现作为, 也只有公开才能树立部门形象。因此, 该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 以公开促公平, 以公开扬正义, 以公开促和谐。

1.建立了组织。

为强化组织领导, 确保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该局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局一把手亲自抓, 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抓, 局政务公开办公室具体抓, 各科室长、单位负责人共同抓,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有效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2.健全了制度。

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序运行, 研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管理制度》《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公开目录管理和报告备案工作制度》《濮阳人社网信息公开发布分级审核制度》等七项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并列入年终综合考评量化打分, 从而规范了政务公开管理, 严格了政务信息发布程序, 为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强化了监督。

把政务公开工作列为行政效能监督内容, 列入年度工作目标, 被效能投诉查证属实的一票否决, 确保做到真抓、真管、真落实。同时, 由局办公室、监察室、人事科组成检查组, 对各业务科室的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通过局内监督检查, 增强了服务意识, 提高了工作效率, 确保了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二) 各项业务面向社会全面公开

1.5大类53项日常业务按照利民便民的原则全面公开。

抓住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突出人社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涉及大学生就业、人事手续办理及社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保险的参保、转入转出、断保续保、保险报销和兑现等5大类53项业务程序、政策、办理时限、责任科室、责任人等, 通过局政务网站、濮阳日报等媒体面向社会全部公开, 进一步方便了办事群众, 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强化了人社干部的服务意识。

2.重点热点工作以弘扬人社公平正义为目标全程公开。

职称评定工作实行指标网上一次性公开下达, 本年度不再追加。军转干部安置采取双向选择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安置办法, 先由接收单位和军转干部双向选择, 对没有达成意向的, 按照考试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岗, 实现了阳光安置。劳动能力鉴定建立了冀鲁豫3省7市协作机制, 实行异地鉴定、专家库共享, 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行政策、指标、条件、成绩、结果“五公开”, 在考试过程中实行异地命题、异地阅卷、异地聘请面试考官, 确保了考试公平公正,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关于人事考试程序没有信访事件发生。

3.人事手续办理按照快捷高效的原则公开办理。

针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层次多、时间长、手续繁琐、用人单位有意见等问题, 濮阳市人社局多次召开班子会、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会, 对进人工作程序进行反复研究、讨论、修改, 和濮阳市委组织部共同制定了《濮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工作程序》, 并通过濮阳人社网和局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明确拟调人选确定后, 办理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 一科受理, 多科运作, 集中办公, 限时办结。由过去用人单位联系变为人社部门内部协调, 极大地方便了服务对象, 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还主动邀请濮阳市效能办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确保了此项工作公正透明, 在社会上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4.机关管理按照扩大干部知情权的原则主动公开。

切实保障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接待费、差旅费、电话费等费用支出情况, 固定资产处置情况, 人事任免、奖惩情况, 入党、晋级情况, 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情况, 年终优秀评选采取民主和无记名投票结果公示情况, 综合考评排名情况等应公开事项面向局全体干部职工公开。同时, 设立了网络内部交流平台, 方便干部职工就机关内部管理进行交流, 对局机关工作运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保障了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 政务公开渠道、公开形式进一步拓宽和丰富

1.通过濮阳人社局政务网站进行公开。

该局投资20余万元, 在全市较早建成局政务网站, 并根据实际多次进行改版、优化、升级, 设立了“政务公开”专栏, 将局领导成员、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业务信息、政策法规等情况进行全面公开;增设了“局长信箱”“咨询服务”“公告栏”等栏目, 及时发布信息, 接受群众咨询、监督和举报, 并适时进行回复。截至目前, 濮阳人社网2010年内总访问量100余万人次, 日均访问量近3000人次, 年发布公告量100余项, 年答复咨询留言量500余条, 年答复局长信箱留言量20余条, 已成为宣传人社工作政策、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平台。

2.在公共场所不间断公示。

该局投资200余万元, 在濮阳市中心广场建成了政务信息公开大屏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人才招聘信息、各类保险征缴及各项政策信息等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在休闲娱乐中便可获得人才招聘、人社政策, 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社会群众。政务信息大屏幕的建成, 进一步丰富了政务公开载体。

3.通过社会媒体进行公开。

加强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人事人才工作。该局班子成员多次走进濮阳人民广播电台“阳光热线”节目, 宣传人事人才政策, 现场解答问题, 倾听群众心声。2010年以来, 报社、电台、电视台先后数10次报道该局工作, 为人社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4.通过《濮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信息》进行公开。

进一步提高《濮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信息》编发质量, 增加了深层次调研文章, 开辟了调查研究、自身建设等栏目, 提高了印刷质量, 扩大了发放范围, 涉及濮阳市四大班子成员、市直各单位、全省十八个市地及周边外省地市, 广泛接受市直各单位、人社监督员及社会群众的监督, 充分发挥了政务公开有形介质的作用。

5.通过政务公开专栏进行公开。

在该局机关大厅设置了政务信息公开专栏, 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各科室职责、科室负责人及办公电话, 公开进人工作程序, 方便用人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公开内部各项管理, 方便职工知情、参与、监督。同时, 在每个科室门口都设置了科室政务公开栏, 对科室工作人员职务、职责、办公及移动电话、照片进行对外公开, 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 方便了办事群众, 强化了社会监督。

二、取得成效

(一) 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业务工作程序、政策公开后, 一方面, 群众可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政策, 通过在线咨询解决疑难问题, 有效解决了以往政策咨询渠道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 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无形增加了压力和动力, 时刻注意按要求、按时限办理业务, 推动了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确保了各项业务目标的圆满和超额完成。该局连续多年被濮阳市政府表彰为“目标工作优秀单位”, 综合考评工作连续三年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

(二) 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

通过推行政务公开,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干事创业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为民服务和廉洁从政的意识进一步确立。该局连续两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连续5年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单位, 单位没有发生一起干部违规违纪事件。

(三) 人社部门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 该局的各项工作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认可。特别是社会保险、公务员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军转干部安置、职称评聘、人事考试等热点工作做到了“热点不热”。政风行风评议从过去的全市第34名上升到全市第3名, 全省人社系统第1名, 连续多年被表彰为“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工作经验在《中国人事报》《人才资源开发》和濮阳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进行了报道。

三、存在问题

(一) 认识不够到位

从近年工作实际看, 一部分科室、单位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认识还带有片面的“清官意识”, 思想上误认为搞政务公开只是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 还干部一个清白”, 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对于沟通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规范政府自身行政行为方面的作用。也有个别干部认为, 公布就是公开, 公开就是民主, 往往满足于搞几个动作, 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把若干项政务内容按时间要求公布一下就算完事。个别科室、单位认为, 自己没有管人、管权、管钱, 政务公开没有自己的事, 对群众应该知晓的服务项目也不予公开。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还没有真正把握政务公开的实质, 未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

(二) 公开不够主动

目前虽然政务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科室、单位对政务公开还没有完全自觉主动地开展, 总认为政策是上面的, 自己的任务只是落实, 公开不公开无所谓。有的应当事前公开却变成了事后公开, 有的缺乏动态内容, 失去了公开意义。

(三) 开展不够平衡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 部分局属单位需要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在目前政务公开内容的基础上, 更深层次需要主动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的成果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已全面推行, 取得了明显成效, 先后被定为“全市政务公开示范点”“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需要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首先, 要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建立电子政务网络系统, 通过大厅公开, 通过窗口公开, 切实发挥政务大厅齐全完备的服务功能。其次, 要进一步扩大公开的覆盖面。指导局属单位及各县区人社部门加快政务公开建设, 逐步实现政务公开的网络化、信息化, 按照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原则, 进一步规范政务网站、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公开形式, 积极推进听证会、新闻发布等形式, 扩大公开的覆盖面。再次,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研究建立政务公开绩效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 逐步完善和规范全市人社系统政务公开的制度体系, 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工作成果。

(二)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结合这次调研的实际, 该局政务公开工作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载体, 积极促进各项业务工作公开透明运行。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政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 对需要公开的业务事项进行逐项审核, 丰富公开内容。二是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 进一步丰富公开载体, 为服务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契机, 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 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 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长效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3

一是紧贴开展各项专项主题活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道德品行等4个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县看守所参观等共开展5次警示教育活动,集中上党课、廉政教育课3次,对全系统的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的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二是紧贴开展招考招聘人才工作,加强监督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监督检查公开招考、招聘各类人才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内容,尤其是严格监督公开招考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报名、资格审查、体检和政治考察等工作。年内共完成公开招考(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71人,充实田东县各领域人才队伍。

三是紧贴监管社保和就业基金,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推动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健康发展。2014年1—11月,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参保人数25.6万多人,征缴保险费1.8亿多元。

四是紧贴民生问题,抓好监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该局注重对涉及强农惠农的职业技术培训、新农保困难参保对象参保费补助等几项政策进行监督检查。2014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中式烹调师、家禽饲养工、电工、保育员等职业技能培训36期1840人。全年落实新农保重度残疾人、五保特困户等困难参保对象参保费补助资金81.3万元,受益对象8728人,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4

引言

本年报是根据《新余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制的2010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全文包括概述、公文类政府信息基本情况、主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支出和收费、其他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790—6736870。

一、概述

根据《新余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2008年5月1日起我单位开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9名全职工作人员、6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3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并开辟了公共查阅点。截至2010年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

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管理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遵循一体化原则,按照“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互动”的要求,以“强化展示、扩大宣传、搭建平台、服务用户”为重点,加强网站建设,实行规范管理,拓展网上应用,取得了明显进展。网站已成为我市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系统信息发布新窗口、网上办公新平台、政务公开新途径、上下沟通新纽带。2010年,我市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平台内外网访问总量达135万人次,日均访问超过3697人次,借助门户网站这个窗口,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劳动保障服务的水平,扩大了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影响力,打造了一个服务、透明、法制、廉洁、高效的人力资源劳动保障机关。我们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动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系统政务公开,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及时在网上发布,增强了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工作透明度。

1.组织保障。我局认真贯彻市政府和省厅关于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遵循信息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高度出发,坚持网站建设一体化,努力打造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系统的电子政务平台。我局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负责人,市局各科室和县区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局也明确了政务公开负责人和相应的工作人员,同时负责市局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市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建设和完善网站,把网站视为推行政务公开,优化政务环境的重要平台,并把网站建设纳入系统和机关绩效管理考核。

2.制度建设。我们制定了《新余市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平台网络管理办法》、《免予公开政府

信息类目备案制度》、《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告知书》、《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内部办理流程》、《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此外,在网站方面,我们制定了《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信息发布制度》、《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信息安全和应急制度》、《新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新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信息存档制度》、《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网站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网站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等制度办法,建立了AB岗工作制度,规范了内部管理行为,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转。这些制度的落实,保障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有章可循,并不断走向规范。

3.扎实推进。我们的网站管理人员分批参加网站建设与管理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在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网网站内容管理上确立了“三个规范”、“两个机制”,即规范内容管理、规范栏目设置、规范权限设置,建立和健全了内容更新机制和监控机制,增强了网站信息发布的可控性、新颖性和及时性。加强网站的硬件配备,强化网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信息与网络安全检查,进行数据实时备份。

4、拓展功能。按照“突出工作重点、体现劳动保障特点”的要求,不断强化网站对内、对外的应用,拓展网站功能。积极推行网上办事业务,增强表单和软件下载的规范性和可用性,增强网上事项办理的人性化,及时更新丰富内容。

5、延伸办公应用。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反映劳动保障工作动态。市局在内外网后台设立网站投稿系统,全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可在网上投送稿件,经网站管理员审核后,即可在前台发布,重要稿件经领导审定和省局审批后发布;及时更新通知公告栏目。所有这些,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截止至2010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20条,本共发布信息1284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在2010年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74条,占总体的比例为5.2%;规划计划类的信息22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54%;属于本部门业务类信息346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4.31%,业务类信息主要包括新余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返乡知青将老有所养等。

优化服务。关注劳动者需求,进一步完善了网上服务平台,使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体系更加健全。

加强宣传。通过政策法规、市内市外动态等专栏,及时发布最新人力资源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人力资源劳动保障优惠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等。同时,通过报纸、网站、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结合的方式,将全市、县各级劳动部门的各项活动以图片、新闻等媒体形式报道。丰富服务内容。对于最新的人力资源劳动保障政策,我局除在网站政策法规栏目更新外,还及时在最新文件栏目发布,如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工作的若干措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等。

公开政务信息。在内部网站上为市局各部门和各县区局提供工作管理平台,使各单位能够通过网站及时了解工作动态,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为横向沟通架起一个网络桥梁,增加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透明度。

公开廉政监督。在网上建立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服务投诉”专栏,通过建立网上廉政专栏,公布有关党纪政纪、廉政规定和制度,公布监督联系电话和举报信箱,畅通了公众的投诉渠道,实现了社会公众的在线监督,有效防止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我局及时进行了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使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干部全面掌握《条例》的内容,正确把握《条例》的基本要求,准确理解《条例》规定的含义,切实提高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创新工作机制,转变行政职能,推进法治机关、服务型机关建设,为《条例》的全面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0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2件,其中通过我区网站http:/// “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2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0件。

四、政府支出与收费

2010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实际支出为71568元,其中,信息化设备采购60569万元,邮寄费10999元。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单位2010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4件;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4件。本单位还收到各类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报)3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主要是落实贯彻条例、实施政务公开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务公开内容的范围有待扩大,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工作规程有待完善;与公众的互动形式还比较单一,网站设计的友好性、便捷性需要优化等。

改进措施: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条例、《规定》精神。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局干部和信息员的培训,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政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意识。

二是完善政务公开规章制度。根据条例及《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规范政务信息收集、处理与分类,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完善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工作规程,为我局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是着力提升网上政务公开水平。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信息,整合到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中来,并通过局长信箱、仲裁申请等栏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为基层广大群众免费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七、其他工作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公布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部分组成。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http://hi.lss.gov.cn/web/index.jsp下载。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9号;邮编:570204;电话(传真):65320749;邮箱:hainanxinxi@126.com)。

一、概述

2009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内容 2009年我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20条。其中,政策法规类230条,约占44.2%;业务类信息193条,约占37.1%;审批事项26条,约占5%;机构设置类、工作总结类和其他信息共71条,约占13.7%。

1、公开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情况。公开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我厅产生的规范性文件,如《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办事指南》、《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海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

2.公开民生工作等业务工作情况。民生工作方面,公开了民生工作意见、行动计划等,公开了促进就业和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收入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及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公开了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立项、工作进度、办理结果;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行政许可方面,公开了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审批、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等信息。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招聘等方面,公开了2009年度海南省招录公务员(工作人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笔试面试成绩等信息。

3.公开机构设置情况。厅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人事任免等信息。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设有单位概况、政策法规、审批事项、规划计划、政务公开、动态信息、各地动态、公告公示、办事指南、下载专区等栏目,2009年发布各类信息400条,访问量90万人次。

2.公共查阅点。为方便市民获得政务信息,在厅办公室设立了政府信息查询点,为群众提供本厅政策法规性文件、政府规章等应主动公开的各类信息200多条。

3.公共查询设施。2009年我厅设在省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的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公开办理9项业务,既简化了办事程序,又减少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全年为群众办件3093件,所有办件提前办结率100%,按时办结率100%。同时,厅属各单位经办机构服务大厅设立政务信息电子触摸屏,增设公示栏、信息咨询点。并将各项业务的经办流程、最新惠民政策以及市民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印成宣传单或册对外发放。在海口市区、郊区乡镇设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法规等专项宣传,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数十万张(份)。开通了政务公开电话,厅机关每个处室都设立一个政务公开电话号码,全年共受理咨询电话3万多人次。

4、新闻发布。通过各大媒体及时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主要围绕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招录等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接受记者采访100多人次,厅领导接受海南电视台“公仆在线”、南海网和各媒体专访20人次,发布政府信息约120多条。

三、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及咨询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我厅未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全年共有96万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咨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有关的事务,其中现场咨询3万人次,占3.1%;电话咨询3万人次,占3.1%;网上咨询90万人次,占93.8%。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09年,我厅因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和申诉0件。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09年,我厅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政务公开载体还不够多等问题。2010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扎实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载体建设。加快信息网站建设,完善公开目录,丰富信息内容;建设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开展政务咨询热线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6

今年上半年,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社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城两区”建设要求,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以实施“六项幸福工程”为抓手,加强领导,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在促进城乡就业统筹、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现将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2011年上半年我县人社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政策促就业,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一是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援助巡回服务,建立园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体系,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常规招聘活动、“园区企业专场招聘”等各类型招聘活动,积极搭建园区企业用工和群众应聘求职对接服务平台,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共开展各类型招聘会24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118人。二是扎实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一方面抓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评选出9名优秀“创业奖”先进个人和10名“优秀农民工”,在县委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继续做好创业促就业各项政策的落实,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村党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共对全县42个贫困村96个党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三是全力帮扶重点人群就业。一方面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强与教育和民政部门的协调,开展摸清新成长劳动力基本情况、培训愿望、就业意向,并建立培训就业台帐;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四是全力抓好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完成了仁居、八尺、大柘、石正4个镇人社办事大厅建设任务,抓好了中行、河头、**、热柘4个镇人社办事大厅建设施工和县综合培训中心的前期立项设计等工作,以及“一网四库”相关台账数据的完善更新工作。

(二)实施技能致富工程,实现稳定就业。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市场和园区岗位需求和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安排4个培训教学组,采取以“流动教室”教学的方式,将课堂办到镇、到村、到家门口,加大二、三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开展品牌培训。在继续抓好“程乡电子工”和“脐橙之星”等劳动力培训品牌打造的基础上,配合稀土深加工、机械铸造、建材等特色工业和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制造技工”和“**旅游服务之星”等技术含量更高、就业前景更好的劳动力培训品牌。同时,积极做好我县脐橙栽培、仙草栽培专项职业能力开发。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汽车驾驶员、计算机操作员、农艺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维修电工等5工种21期1342人的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占全年任务数的54%。三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增强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四是切实发挥劳务协会作用。加强用工信息采集、发布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输出力度。

(三)抓征缴促扩面,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临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利用县、镇人社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劳动保障年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活动和“春风行动”系列服务活动等,向企业用人单位加强《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二是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工作。社保扩面取得新成绩,共征收社保费27890万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收18033万元,比增183%,其中: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征缴收入分别达到26519万元、1141万元、108万元、79万元和43万元以上,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79%、41%、32%、59%、46%。三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完善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全面落实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调整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切实提高保障水平。根据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对基本养老、医疗和其他各项社保待遇进行了调整,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至今年6月止实际发放职工养老金人数11000多人,月发基本养老金1100多万元,人平养老金1000多元,排名全市第三;根据省市有关政策,积极解决我县企业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障问题,全县共有6309名企业未参保人员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严格执行省市关于解决早期离开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政策,按照省市关于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宗教从业人员等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的要求,扎实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审批职工退休3465人,其中正常退休3413人,特殊工种退休48人,因病退休4人。四是积极推进“两险”整合工作。按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要求,顺利整合新农合和居民医保机构。五是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按照“新账不欠、旧账尽快了断”的要求,对被征地农民社保费用进行清理,积极向市政府争取支持,力争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六是切实加强基金监管。深入开展“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专项行动”活动,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基金效益最大化。

(四)抓招引促聚集,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加强人才引进服务经济发展。认真实施人才强县发展战略、实施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和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制订出适合我县实际的2012年公务员培训计划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积极做好我县公务员、专技人才队伍管理和培训工作,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面完成今年上半年我县49名乡镇公务员招录任务,以及镇级人社服务中心和镇级财政结算中心事业工作人员共33人招考,并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中率先在全市采用“双抽签”方式,保证“阳光招考”。三是稳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制订出2012年稳步提高我县基层公职人员津贴补贴水平实施意见,稳步提高我县基层公职人员津贴补贴水平,使我县津贴补贴水平稳居全市中上水平。四是积极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积极和有关部门联系,做好我县16名“三支一扶”毕业生的需求上报工作。

(五)抓执法促维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自觉性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截止6月,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0余份。二是完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实体化建设。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整合组建**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顺利完成了我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实体化建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年来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起,涉案标的63.3万元,结案率达100%。三是强化劳动保障执法。先后开展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专项检查”和“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活动”等多次专项检查,主动监察用人单位94户,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及经济补偿金100多万元,督促企业补缴社会保险200多万元。四是巩固深化和谐劳动关系成果。积极推进县工业园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和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督促企业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全县已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1个、获市表彰“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3个。五是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制,一方面在政务公开栏公开各部门电话,对于群众咨询和反映的问题,绝不回避,切实保护来信来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建立来信、来访登记备案制和案件处理责任追究制,认真处理各类投诉案件,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05起,涉及人数172人,结案率达100%;同时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确保了各重大节日和会议期间我县企业军转干部的稳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执行力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同志关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的精神。强化领导班子建设,营造“赛马场上见高低”的良好氛围,明明白白用好干部;积极配合“三打”“两建”,净化社会风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环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一是精心谋事、着力提高班子的谋划力。通过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用结合的水平;增强思考能力,提高立足全局、谋划大局的水平;增强认识能力,提高工作的统筹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增强决策能力,提高决策的系统性、科学性。二是潜心干事、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的执行力。克服机构空转现象,确保政令畅通,细化工作任务,确保职责到位,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依法办事、着力提高各级机关的公信力。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树立法治的理念,增强机关干部依法行政、规范办事的自觉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树立取信于民的理念,深度推进“阳光工程”,提高政府的诚信度。四是谨慎行事、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的免疫力。以制度管人管事,切实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改进干部考核管理方式,实施严格的考核管理,加大监督力度,使广大机关干部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倡效能的良好风尚。五是机关干部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蹲点调研、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提出有效对策,做到真正解决问题;继续实施挂钩帮扶工程,实实在在做好几项重点实事工程,为群众办好实事解好难事;加强机关诚信建设,使“信守诺言、取信于民”的政府信用贯彻每项决策、每个机关干部的言行之中,做到承诺有据、践诺有信,违诺必究,树立诚实守信的机关形象。六是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深入开展作风整顿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并深入基层调研,切实解决基层发展和群众困难等问题;确定对口帮扶贫困户;针对就业、社保等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大学毕业创业就业状况”“就业难与招工难的原因和对策”“发展家庭经济、加快脱贫步伐”等调研课题,解决群众就业创业、社保等相关问题。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目前企业出现的缺工情况是结构性用工矛盾造成的,表现在有人没事做和有事没人做;培训转移政策与当前农村实际和社会经济转型期技能人才的培养有脱节;开展工作面临的资金压力大的问题仍较突出,如宣传工作经费、配套设施资金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工作经费等问题。另外,由于用工企业需要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特别是新入驻的企业,需要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和产业工人,而我县又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有大量的劳动者要求就业,而得不到就业;另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又招不到工人,形成“用工荒”的假象;同时,受传统就业观念制约,新的就业观念又期望过高,个人技能水平低,存在“高不能低不就”的现象。

2、人事人才工作方面:由于我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不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3、劳动维权方面:劳资纠纷仍有上升趋势,办案力量相对不足。当前,随着用人单位主体的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劳动者法制意识的增强,劳动监察投诉举报和劳动争议案件继续呈高位运行态势,组织化、规模化、群体化倾向明显,新型和疑难案件比例上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力量与案件增长量对比失衡,办案压力将继续增大;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离市下达目标90%以上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企业员工要求参保的投诉案件时有发生;三是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仍有发生。

4、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资金不足,基层人力资源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县、镇、村服务网络的建设水平仍未达到预定目标,特别是各镇人社办事大厅建设工程进度不一,到年底完成12个镇的建设任务还有较大压力,还要认真争取上级部门能给予资金支持。

5、人员配置方面:由于受机构编制的影响,在当前人社工作职能、任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今后工作安排

目前,我局解决民生保障和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今后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今后,我局将继续围绕县委提出的“发展生态经济,主攻一城两区,建设富实休闲幸福新**”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夯实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基础,努力推动我县人社工作再登新台阶,积极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此,下半年我局将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给力做工作,全力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县2012年“给力创业**”就业招聘大会暨创业项目推介会。以“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实施创业项目推介,推进创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拟于7月12日在县城人民广场举办一场大型就业招聘暨创业项目推介会,现场开展企业招聘、创业项目推介、创业服务与政策宣传等服务活动。

2、抓好劳动力免费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认真实施“两清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三千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领头雁培训”等工程,特别是在实施“两清工程”方面,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积极创新培训项目。在服务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区方面,重点做好导游员、景区讲解员、旅业、餐饮服务员培训工作,提升**的旅游文化服务业水平。同时,加强与园区企业及珠三角等地企业的岗位对接,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针对性,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县劳动力免费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3、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六到位”、“八统一”的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12个镇人社办事大厅的建设任务。同时,加强与省、市人社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县综合培训大楼建设任务。

4、抓好社会保险各项政策的落实。继续加大社保法宣传力度,营造依法行政和依法维权的社会氛围,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确保全年扩面征缴任务的完成,重点抓好“全县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享受养老保险”政策和企业未参保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切实按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5、抓好公共人事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县直机关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公务员队伍的培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7

“2012年, 全省人社战线的同志们, 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民生为重、发展为先, 团结拼搏, 务实重干, 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 我代表省政府向你们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惠民之需、发展之要。希望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 抢抓机遇, 改革创新, 努力开拓人社工作新领域, 打造人社工作新亮点, 创造人社工作新优势, 持续提升服务新水平, 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再立新功!”

2013年1月25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落实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总结过去一年和五年来的工作, 研究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 安排部署2013年的重点工作。会上, 对4个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牌、奖章, 并表彰了37个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和69名先进工作者。会议还传达了王铁副省长对人社工作的批示。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郭俊民同志作工作报告, 副厅长、公务员局局长刘京州同志作总结。

会议认真总结了2012年及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进一步坚定了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信心。会议指出, 2012年, 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持续上: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人才队伍建设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持续推进, 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持续完善, 劳动关系持续和谐稳定,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得到加强, 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会议指出, 2012年的工作成绩是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2008年以来, 特别是2009年机构改革两厅合并以来,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围绕“一个中心”, 坚持“四种方法”, 深化“五种理念”, 强化“六种意识”, 团结奋进、攻坚克难, 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 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都取得新成就,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积极的重大贡献。

会议要求, 认真贯彻十八大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扎实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会议指出, 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要把握好“六个更加注重”:就业工作更加注重提升质量、社会保障工作更加注重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更加注重创新机制、人事制度改革更加注重科学民主、工资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公平效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加注重协调推进。做好2013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要突出“两个统筹、两个深化、两个着力”, 即: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 持续求进, 开拓创新, 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 统筹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 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就业工作要按照更加注重提升质量的要求, 着力在提升公共服务、创造就业机会上下工夫。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十八大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今年就业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就是要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既要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又要在保持“量”的持续增长的同时, 在“质”的提升上下工夫, 实现“量”与“质”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为此, 我们要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一是促进就业更加充分。坚持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着力推动就业政策落实, 充分发挥政策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效力。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 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建立经济政策、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提高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就业工作, 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 促进公平就业。继续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农民就业及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创新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 营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三是不断优化就业结构。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多途径改善就业结构。四是持续加强职业培训。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五是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六是健全完善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就业失业、市场供求、企业用工等各项信息监测, 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 做好失业预警试点工作, 健全就业形势分析制度。

社会保障工作要按照更加注重统筹城乡的要求, 着力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上下工夫。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任务。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也是河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的目标是将各类人员纳入相应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基金应收尽收, 待遇应发尽发。重点是扩大覆盖面, 让更多的人进得来、流得动。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强化政策引导, 着力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提高制度运行质量, 切实解决好制度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 实现人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制度之间的顺畅流动, 激发群众自觉参保的积极性。探索医疗保险城乡统筹, 逐步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统筹层次, 完善统筹制度, 全面推进付费制度改革, 认真开展居民医保大病保险试点。深入探索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二是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要以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 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高风险单位和事业单位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积极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 引导适龄居民积极参保。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工作, 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继续适度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研究制定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时调整方案。适当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统筹推进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规定支付。四是加强基金监管。大力推进社保基金监管软件的联网应用, 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工作。五是强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整合经办管理资源, 提高运行效率。加强基层平台建设, 规范和优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 充实经办力量, 推进标准化建设, 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按照更加注重创新机制的要求, 着力在增强人力资源优势、强化支撑能力上下工夫。

十八大报告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目标, 提出了把各方面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的历史任务。2013年, 要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人力资源支撑的要求, 全面贯彻实施人才发展规划, 创新人才政策机制, 着力增强人力资源优势、强化人力资源支撑能力。一是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 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强力推进百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专家服务工作。认真实施“811青年人才工程”, 开展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选拔表彰工作。完善博士后工作政策, 加强博士后站和研发基地平台建设, 增设工作站25个、研发基地50个, 引进培养博士后300人。做好有关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二是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选拔、激励等工作机制, 坚持“三改一抓、六路并进”, 继续深化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深入推进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实施。加强技工院校建设, 健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探索建立职业技术人才调蓄机制, 促进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 广泛开展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实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技师、高级技师。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评价,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方法。三是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 继续发挥留学回国人员作用。以高端和紧缺人才为重点, 持续实施农业、工业、环保和民生引智工程, 执行好145项引才项目, 力争全年引进项目内专家1800余人次。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不断提升出国 (境) 培训质量和效益。以扩大引智成果受益面、促进引智成果产业化为重点, 加强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 逐步建立以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支撑, 市级为基础的三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体系。以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为重点, 推动引智、引资、引技有机结合, 提高引智资源配置能力。完善吸引留学人才来豫“工作、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政策体系, 加强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建设, 健全服务体系, 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鼓励留学人才多形式提供服务。

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要按照更加注重科学民主的要求, 着力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上下工夫。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是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2013年, 要坚持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 切实做好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军转干部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管理工作。完善公务员制度, 健全管理机制, 推进公务员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和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建设, 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坚持凡进必考, 维护考录公平公正, 保证考录安全, 提高考录科学化水平, 解决好基层机关招人难、留人难问题。继续推进公务员竞争上岗和公开遴选工作, 不断提高竞争性选拔的规范化水平。加强公务员培训, 重点抓好职业道德培训, 充分发挥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 (河南) 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办好省市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 实施学分制管理。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 研究探索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与干部培养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务员法执法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研究制定公务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 推进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工作。二是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坚持“按岗聘用”原则, 研究出台事业单位管理、专技、工勤三类人员按岗聘用的具体政策, 探索建立岗位动态调控机制,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工作。不断完善公开招聘工作程序, 提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组织实施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三是扎实做好各项军转工作。做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确保全年军转安置任务顺利完成。进一步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相关待遇政策和就业创业扶持措施, 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搭建军转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平台。进一步完善解困政策和措施, 深入推进关爱行动, 加强个案帮扶力度, 维护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工资制度改革要按照更加注重公平效率的要求, 着力在完善收入分配、提高收入水平上下工夫。

十八大报告将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明确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3年, 要按照河南省两会关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要求, 着眼于保障低收入群体劳动保障报酬权, 从完善制度、增加劳动者收入上着力, 继续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完善企业工资制度。稳妥推进各类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 健全集体协商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的监督检查, 规范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全面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健全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 及时制定发布河南省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积极开展企业薪酬调查活动, 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和人工成本上涨情况的分析研判。二是深入推进河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加强政策研究, 完善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 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三是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研究解决一些县市津贴补贴水平托底问题, 做好津贴补贴同城同待遇工作,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按照更加注重协调推进的要求, 着力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上下工夫。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2013年, 要按照上述要求, 外强协调机制, 内强联动配合,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监测和分析研判, 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重大问题, 协调做好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加强县、市、区级以上三方机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表彰活动, 继续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街道 (社区) 和乡镇。做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颁布后的贯彻实施工作, 开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标准管理体系建设, 做好即将颁布的《特殊工时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 大力推动落实带薪休假、高温劳动保护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规政策, 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创新发展基层调解组织建设, 在大中型企业和300人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全覆盖、多层级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 继续推动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实现河南省所有县 (市、区) 全面建立仲裁院。继续开展“开标准庭、办标准案”活动, 推动仲裁机构标准化建设, 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完善调解仲裁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重大集体争议联动处理机制, 规范调解仲裁员管理, 继续开通弱势群体办案“绿色通道”。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认真开展“诚信用工、诚实劳动”活动, 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建设。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劳动合同、加强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检查, 加大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超时加班、非法用工等突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及时查处重大违法案件。完善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度建设, 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落实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执法规范化、人员专业化建设, 提高监察执法效能。四是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进一步完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 落实好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政策, 推进农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8

2011年12月29日,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围绕“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突出重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在推动人力资源事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张德江强调,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稳定。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及相互衔接,推进解决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动劳动关系制度创新,抓紧解决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劳動关系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积极有序推动农民工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张德江强调,要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量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直接面对群众。要切实做到为群众而思、为群众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要积极妥善地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建设和改革步伐,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特别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基层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上一篇:我爱我校演讲比赛方案下一篇:宝宝周岁生日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