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2024-08-09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精选6篇)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篇1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 交卷时间:2018/3/8 19:57:20

本次答题5道 只看错题

查看/隐藏全部解析

1(案例分析题一)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 B.苯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19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2.【答案】E

【解析】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A厂为焦化厂,属于危险品行业。因此,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因此选项E为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百万工时伤害率=工伤休息工时数/实际总工时数×1000000。实际总工时数是单位里-年时间每个职工的实际工作工时之和。由此可得:

总工时=1000人×8小时×6天× 52000000=249000000小时

百万工时伤害率=2×1000000/249000000×100%=0.8 ≈1%

4.【答案】ABDE

【解析】《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27条规定: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职业范围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2.安全生产检查

3.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

4.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5.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职业危害预防和治理

7.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5.【答案】BDE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A厂属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因此,安全事故的调查属于安全生产生产监督部门的责任。由此可见,选项A和选项C说法不正确。从本题背景材料可以看出,该事故属于一般事故,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因此选项B说法正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7条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因此,选项D说法正确。同时该条例第6条规定“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因此,选项E说法正确

6.【答案】ABDE

【解析】A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1)粉尘。粉尘主要分布在备谋和筛焦两个工段,如输煤皮带、破碎机、振动筛、运焦皮带、切焦机等岗位。在备煤工段的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是煤尘;筛焦工段的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是其他粉尘。

(2)高温。炼焦炉是一个内部温度达1300~1350℃的大型高温窑炉,表面散热量较大。特别是炉顶和机焦侧操作平台等处,操作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必须在近距离(1~2米)面对大面积的高温焦炭(达1100~1200℃)或炉墙的辐射下进行作业。

(3)苯。是焦化厂工作场空气中的有害毒物。主要分布在炼焦工段的焦化炉、熄焦车、扒焦台等岗位。

(4)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

7.【答案】BDE

【解析】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风险,保险从业人员安全健.康、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2)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时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由主管安全的部门写成检查报告。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2(案例分析题二)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连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主要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2.【答案】A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将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答案】A

【解析】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主要属于植物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最为严重。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要变化的职业病。

4.【答案】ACD

【解析】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闭密产尘设备或除尘净化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同时,还可以采取通风净化措施,可以时粉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5.【答案】ACE

【解析】选项C和选项E很明一显是正确答案,漏电保护装置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基本措施的补充措施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显然是正确的。

6.【答案】ABD

【解析】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含氧量增高,爆炸危险性越大,而选项C说的是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E项应该是随湿度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少。因此选项E说法不正确。

7.【答案】BCE【解析】国家时发生事故后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条:

(1)国家时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奋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一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因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2)公正、公开原则。公正就是以事实为一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不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公开,就是对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会开。它的作用主要有3个:一足能引起全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二是能使较大范围的干部群吸取经验教训;三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事故影响。

(3)尊重科学的原则。即以科学的精神作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进行事故分析。如长期用于事故分析的事故树分析法和事件树分析法等。

(4)实事求是的原则。事故调查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情况和证据,研究与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寻求事故发生的原因。

8.【答案】AB

【解析】选项C和选项E在案例背景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来。选项D项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3(案例分析题三)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起重伤害。

理由:发生在吊塔(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

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

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

4.本案中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4)加强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4(案例分析题四)

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最大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m3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

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

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输煤输送系统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防粉尘措施。

a.改革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

b.湿式作业;

c.密闭、通风、除尘;

d.个体防护。

(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

(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

2.安全评价为安全验收评价。

其主要内容有:(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

(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

(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如下:

(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液氨储罐。理由:液氨储罐储量12t>氨临界量10t

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730*2*150=219000kg=219t>汽油临界量200t

氢罐(制氢系统)。理由:氢罐储量0.0899*9*10=8.091t>氢临界量5t。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5(案例分析题五)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主要有:

(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

(2)柴油————易燃液体。

(3)煤气————易燃气体。

(4)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

2.本案例中设计的特种设备主要包括:

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力容器。

3.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包括:

(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

(3)坍塌——————堆煤场。

(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

(5)淹溺——————除盐水站。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

4.重大事故隐患1、2均由F厂整改。

理由:

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篇2

1.1 建设工程的生产特点

1) 产品固定性, 人员流动性。

建设项目一旦成立, 其地址选定后, 就具有固定性, 施工人员要围绕着它进行施工生产活动。一般建筑体积庞大、施工期长。这就形成了在场地有限的条件下而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等。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不仅体现在单一工程中, 还表现在完成某一工程后, 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建设工程。由于现代用工制度的改革, 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农民工, 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 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流动, 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2) 高处作业多, 手工操作, 劳动繁重。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绝大多数为露天作业, 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 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60%~70%。建筑物都是由下至上构建起来的, 施工人员每天都要在十几米、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露天从事高空作业。我国建筑业至今大多数工种以手工操作为主, 导致施工人员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 加上作业环境恶劣, 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发生违章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

3) 施工变化大, 规则性差, 不安全因素隐患多。

每幢建筑物由于用途、结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不同, 其不安全因素亦不相同。因此, 施工变化大, 规则性差。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

1.2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特点

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以及建筑施工的特点可以看出, 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随着从基础→主体→屋面→装饰装修等分部工程的施工, 就要从地面到地下, 再回到地面, 再上到高空;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从事施工生产活动。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也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四个类别中, 被称为建筑施工中的顽症或四大伤害, 其发生的部位主要是:

1) 高处坠落。从“三边四口”处坠落;脚手架上坠落、垂直运输机械在安装、拆除过程坠落;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及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 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 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 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电线破皮、老化, 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3) 物体打击。主要发生在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 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木工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机械、垂直运输机械设备中的伤害。

另外在大型基坑支护过程中也时常发生边坡失稳、支撑失稳等安全事故。因此, 在四大伤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坍塌事故, 建筑施工也就从四大伤害变成了五大伤害。

2 建设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近几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得出我国建设工程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监管不到位、行政权力交叉、责任不落实。

各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现行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都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监管方面:a.各有关部门沟通不力, 事故处理不当, 造成了同类事故在同一个地区经常发生;b.未能深入分析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差;c.未能合理组织利用建设系统各种管理资源, 未能形成安全生产监管的合力。责任落实方面:a.部分建设主管部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未能落实在行动上。如有多起事故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建筑施工手续, 照样施工, 对此建设主管部门有监管不到位的责任;b.部分施工企业负责安全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只讲经济效益、轻视安全, 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 “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c.一些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 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忽视安全生产管理;d.部分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 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作出应有处理, 安全生产监督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2) 安全技术规范在施工中不落实,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

当前, 中标的施工企业, 其劳动力基本是由农民工施工。他们没有经过安全培训, “三级教育”也是走形式。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 不了解不安全因素, 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

3) 以包代管, 安全管理薄弱。

对于低价中标的建设工程, 中标单位为了获得利润将工程转包, 甚至中标企业虽然成立了项目部, 但只管理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 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而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 为了节约资金一切从简, 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投标而编制的, 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至于其他的安全管理制度, 如三级教育、安全交底、班前活动、安全检查、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等能免则免, 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

4) 安全生产的各个环境要素尚需完善。

a.有些建设项目不按法定建设程序, 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低价中标, 违法分包, 非法转包, 无资质单位挂靠, 以包代管现象突出;b.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偏低, 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 科技进步在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c.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的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缺少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提供安全评价、咨询、技术等方面服务。

3建筑工程安全的发展

1) 完善法制建设。

我国相继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明确了各自职责, 加大了监管力度。

2) 安全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施工工艺、方法、设备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施工机械化程序的提高, 减少了手工操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 为保护操作者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健康的安全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4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

1) 技术对策。

要预防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编制各种施工操作的安全规程, 科学指导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应该将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考虑;其次要提高施工技术的机械化, 正确使用各种施工机械, 准确监测各种施工参数, 完善预防措施;再次, 要推广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2) 教育对策。

各参建单位的专业人员应熟悉各种安全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岗位培训、“三级教育”常抓不懈, 从源头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施工企业是工程建设的主体之一, 应加强基层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才能切实保证生产的安全, 要让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性质、危险性程度和避免危险的措施, 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源。特种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3) 法制对策。

只有建立法制对策, 才能保证落实安全对策。我国于1997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00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2002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4年颁布实施《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 表明了政府对建筑工程生产安全的关注, 从法制角度规范了建筑市场, 对建设工程的安全进行了宏观的控制, 有利于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特性的剖析, 探讨了工程事故的发生原因, 并在叙述建设工程安全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罗云.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曹吉鸣.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3]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67-03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且是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总体状况保持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二是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趋缓,三是部分地区形势严峻,四是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还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多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遏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供指导。

1 建筑结构引发事故的统计分析

排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厂房建筑的常用结构类型,而预应力大跨结构则多受报告厅、体育馆等对空间需求大的建筑物青睐,办公楼、居民建筑以及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多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部分还使用剪力墙结构。由于公共或民用建筑中多采用框架结构和大跨度结构,所以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大跨度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27.9%,框架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34.6%(事故统计详见表1)。

2 建筑施工中常见事故类型的统计分析

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可参照在建筑安全事故后人员所受的伤害程度及经济财产的损失程度来划分,即为普通事故、较严重事故、重大事故与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判断依据如下:

(1)构筑物、主体结构及建筑物严重倒塌。(2)建筑物基础超出限定范围并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建筑物出现倾斜现象;建筑主体结构开裂、强度不足,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及其使用周期均造成严重影响,并存在永久性且不可修复的缺陷。(3)对建筑物系统和相关设备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建筑设备严重变形、隔热效果和隔声效果较差等。(4)由于收集的事故资料中,很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资料都无法取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大多都无据可依。

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与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区别在于: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四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及其他类(如表2)。而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五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表面缺陷类及其他类(如表3)。从表2可知,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严重变形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48.3%,严重变形类占34.5%。从表3可知,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开裂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37.4%,开裂类占33.3%。主要是由于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跨度相对较大,变形控制难度大,且混凝土本身具有容易开裂性质。

3 事故发生时间段的统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间段可分为两部分,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其发生时间段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从表2可知,不管是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还是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除了开裂类安全事故之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几率高于建筑工程使用阶段。其中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占69%,高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占62.7%。主要是因为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且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容易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变形严重、表面缺陷、坍塌等安全事故均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而混凝土裂缝形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开裂事故通常发生在建筑工程使用阶段。

4 事故产生原因的统计与分析

4.1 设计方面的原因

4.1.1 地质勘查错误。由于建筑工程在地质勘察上出现严重错误,不能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清楚反映或者不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导致地基基础在设计时出现误差,建筑结构严重失稳、主体结构开裂,甚至出现严重倒塌现象。

4.1.2 工程设计错误。在设计时,未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或者直接套用同类施工图纸,导致工程内力分析或者荷载分析出现严重误差。例如,某建筑物倒塌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梁柱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的,其南北方向边柱的轴压比值为1.53,超出了规定比值0.9,而中柱轴压比值则为2.82,也是超出了规定比值0.9。其配筋、地基、底板等承载力都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量。

4.1.3 构造处理不当。施工单位对建筑构造要求不够重视,采取的构造处理措施不合理。例如,框架结构的梁柱配筋未能达到配筋率的最小值,混凝土强度未能达到工程规程要求,框架梁柱上的节点未设置箍筋,梁端也未设置负筋,填充墙内也未设置有相应的拉结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4.2 施工方面的原因

4.2.1 施工违反设计。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对于特殊性的建筑构造也未能按照规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临时使用设施也未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搭设。例如,某建筑未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较差,建筑中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70%,而边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60%,而框架柱基底面积承载力未能满足规程要求,混凝土强度不足规程标准的二分之一,导致整个建筑物需全部拆除。

4.2.2 施工现场混乱。由于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导致很多违章施工现象的产生。大多数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施工安全事故遗留隐患不够重视,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

4.2.3 施工材料低劣。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较差,因为入场前未进行严格质检,导致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某综合建筑楼倒塌事故中,经过分析了解到,该建筑楼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仅为10.2MPa,而最低甚至达到6.1MPa。对其钢筋进行检测,发现大多数钢筋都不合格。

4.2.4 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很多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知识了解甚少,不具备上岗就业资格。

4.3 使用方面的原因

图1 事故施工方面原因分析结果柱状图

图2 三个方面原因事故对比结果分布图

4.3.1 使用功能改造。使用功能不符合工程设计规程的要求,任意增减建筑工程使用荷载量,最终导致建筑物使用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例如,某厂房由于机械故障,产生气体在屋面形成冰块,而其荷载量超出了设计规程的4倍,导致厂房屋面严重坍塌。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68页)

4.3.2 建筑结构改造。施工人员未经过准确运算,就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任意改造,如,在上部结构上增层;任意设置洞口或者减小结构处的承载力等。例如,在某建筑物接层施工中,未对接层进行有效计算,未对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也没与地质资料核对,盲目设计施工造成倒塌。

通过对各类施工安全事故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可以针对不同安全事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事故监督和控制措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产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性的,也可能由设计、施工、使用三个方面原因导致。所以,对三方面导致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具体如图1、图2所示。

由统计结果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导致事故的三方面原因中,施工原因占的比例最大,为59.5%,这与前面的事故发生阶段统计分析结果相吻合。在设计原因当中,设计方案不合理占到68.3%,这主要是事故中设计方往往没有对具体工况加以详细分析,随意套用图纸造成的。同时,方案的不合理也为日后其他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施工原因中,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这两种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2.0%和27.3%。而在使用原因中,擅改结构因素所占比例(57.9%)略大于改变使用功能因素(42.1%)。

5 结语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框架结构的事故最多,且在施工阶段的事故也较多。而从事故类型来看,坍塌事故与变形过大事故最多。最后就事故原因而言,施工原因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9.5%。总体来看,设计原因中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原因中的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还有使用原因中的擅改结构和改变使用功能,是引发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毫无疑问,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界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英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5).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 篇4

【案例一】

根据场景(暂缺),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学科正实施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0号),A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后,应及时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变更手续时,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为()。

A.工商营业执照

B.安全生产许可证整本

C.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

D.近三年安全检查记录

E.甲的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A公司2016年属于使用安全生生产费用的支出为()元。

A.122.4

B.132.7

C.134.5

D.141.3

E.146

3.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改起火灾属于()。

A.A类活在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E.E类火灾

4.甲街道井下发生活在的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包括()。

A.启动应急救预案

B.向当地政府监管部门报告

C.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晋级升井

D.组织救援救治受伤人员

E.组织人员维修通风巷道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关于该起事故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A.死亡人数21人

B.死亡人数22人

C.死亡人数23人

D.重伤人数97人

E.重伤人数99人

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限令第493号),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事故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D.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专篇

7.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A公司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在制定分级控制度时,针对的对象应包括()。

A.高危工艺

B.高危物品

C.高危岗位

D.高危人群

E.高危场所 案例二】

根据场景(暂缺),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按照Q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整改要求,C企业应开展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为()。

A.日常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D.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E.职业健康检查评价

2.针对植绒产生的聚酯绒毛粉尘,应采用的除尘方法为()。

A.布袋除尘

B.自然沉降除尘

C.静电除尘性附除尘

D.活性炭吸附除尘

E.旋风除尘

3.C企业应组织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最长检测周期为()。

A.1个季度

B.半年

C.1年

D.2年

E.3年

4.C企业2#厂房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高温

B.苯系物

C.噪声

D.微波辐射

E.矽尘

5.C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写明的职业卫生内容包括()。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

C.职业病危害事故应预案

D.职业病防治资金投入

E.职业病待遇

6.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现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Q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C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监督检查的内容应包括()。

A.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

B.职收安全健康投入情况

C.作业场业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情况

D.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E.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情况

7.C企业应为2#厂房1区作业入员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防静电工作服

B.防砸安全鞋

C.防尘口罩

D.过滤式防毒面具

E.安全帽

8.C企业应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治措施包括()。

A.1#和2#厂房内点火源管控

B.打磨机上方安装除尘装置

C.植绒室安装防爆灯具

D.为冲切作业人员配备耳罩

E.空压机房安装隔声板 【案例三】

D企业是一家肉制品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企业,现有员工612人。2016年3月开始试生产。甲为D企业法定代表人,乙为实际控制人,因为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丁为总会计师,戌为总工程师。

D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采购运输一解挑捧一滚揉斩件一灌装成型一熏落一包装一冷藏等,主要原料为:肉、水,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过程中使用天然气液氨,柴油。

D企业的主要建筑物有:生产车间、制冷站、冷库,轴料库,配电室、锅炉污水处理站、宿舍楼等,主要设备有:4t/h的燃气/燃油蒸汽钢炉2台,0.15MW导热油锅炉1台,1000kVA变压器2台,宿舍楼客用电梯2部,制冷成套设备1套(制冷剂为20氨)叉车10台,冷藏车20辆,肉制品专用设备若干以及蒸汽,制冷管网等。

2016年底,D企业开始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委托E安全咨询公司进行企业风险评估、隐患得查等工作,发现制冷站存在氨泄漏的重大事故隐患:配电室占压地下燃气管道,存在火灾爆炸隐患。

D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及E安全咨询公司的建议,完善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了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隐患治理方案,修订了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列出D企业的特种设备清单

2.针对制冷站存在氨泄漏这一重大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简述该隐患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3.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安全生产法》,指出D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贵任人,并说明其安全生产职责

4.提出针对D企业配电室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案例四】

F企业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现有员工162人。

F企业的工艺流程为:生活垃圾由垃圾封闭运输车运至发电厂卸入封闭的垃圾储坑内给料斗进入焚烧炉,在焚烧炉内垃圾高温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水并产生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组发电。

垃圾储坑深12m,垃圾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有CH4、H2S、CO2等。为防止该气体外逸,整个垃圾储坑严格密封处理并负压运行,在垃圾储坑上部设有吸风口,将垃圾储坑内产生的气体由风机抽吸作为燃料送入焚烧炉燃烧。

垃圾渗滤液经过导泄通道流入渗滤液收集池,经自控自吸泵进入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渗滤液池内产生的沼气经过水封设备后,进入垃圾储坑的负压区,由风机送至燃烧炉燃烧,渗滤液收集池东西侧设置除臭风机间,分别安装1#、2#除臭风机,其中1#除臭风机在收集池西侧,为送风风机;2#除臭风机在收集池东侧,为排风风机。1#、2#除臭风机及自控自吸泵电源控制箱同在1#除臭风机间内,采用普通电气开关手动控制。

2017年3月21日,F企业委托G公司对渗滤液收集池进行清理作业。

3月27日,F企业安全保卫科科长甲在检查中发现,1#除臭风机没有正常运行,2#除臭风机正常运行,G公司正在进行渗滤液收集池清理作业,现场未看到应急提升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救援器材,甲向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乙汇报,乙经总经理同意后,迅速协调,落实整改。

F企业为整改本次隐患,委托H企业实施电气改造施工,F企业安全保卫科和H企业分别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辨识1#除臭风机间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说明甲对1#除臭风机隐惠治理应履行的职责,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与监督暂行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59号),指出F企业和G公司对渗滤液收集池作业项目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3.简述G公司员工进入渗滤液收集池清理作业前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简述F企业与H企业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的主要内容 【案例五】

2016年12月11日,南方某省L电厂二期扩建工程M标段冷却塔施工平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9人死亡,3人受伤。该二期扩建工程由I工程公司总承包,K监理公司监理,M标段冷却塔施工由J建筑公司分包。

M标段的合同工期为15个月,因前期施工延误,为赶工期,I工程公司私下与J建筑公司约定,要求其在12个月内完成M标段施工,为此,J公司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时值冬季,当地气候潮湿阴冷,混凝土养护所需时间比其他季节延长。

冷却塔施工采用由下而上,利用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塔壁作为支撑,在冷却塔壁内部和外部分别搭建施工平台和模板,当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先拆除下部模板。将其安装在上部模板的上方,再进行下一轮浇筑。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冷却塔壁的内外两层模板之间,进行塔壁混凝土浇筑。

冷却塔内有塔式起重机及混凝土输送设备(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泵和管道)。通过塔式起重机运送施工平台作业人员、其他建筑材料及施工工具。冷却塔施工平台上,有模板、钢筋、混凝土振捣棒以及电焊机、乙炔气瓶、氧气瓶等。

12月2日至10日,当地连续阴雨天气,施工并未停止,至11日零时,冷却塔施工平台高度达到85m。11日7时30分,42名作业人员到达冷却塔内,准备与前一班作业人员进行交接班,此时施工平台上有作业人员49人。突然,有人在施工平台上大声喊叫,接着就看到施工平台往下坠落,砸坏了部分冷却塔,随后整个施工平台全部坍塌。事故导致施工平台上49名作业人员全部死亡,地面3人受伤。

事故调查发现:事发时I工程公司没有人员在现场,I工程公司对J公司进行安全检查的记录不全;未发现近期J公司混凝土强度送检及相关检验报告;J公司现场作人员共有210人,项目经理指定其亲属担任职安全员,主要任务是看护现场工具及建筑材料,防止财物被盗;施工平台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由当班班组长负责;J公司上次安全培训的时间是13个月前。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简要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辨识冷却塔施工平台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指出J公司在M标段冷却塔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简述I公司对J公司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4.简述J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篇5

料:应急预案的演练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__天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A.7 B.15 C.20 D.30

2、《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__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之后

3、申请检测检验资质的甲级机构主持人工作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高级技术职称,技术负责人应有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验。A:2 B:3 C:4 D:5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A:生产、经营、使用 B:生产、经营、储存 C:生产、运输、储存 D:生产、运输、使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某化工厂针对本企业存在的危险较大的岗位制定了现场处置方案。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处置方案至少每个月应组织一次演练。A:12 B:6 C:3 D:1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6、容易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的是__。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β粒子

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__天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A.15 B.30 C.45 D.60

8、关于井下防尘的措施,说法有误的是__。A.放炮后喷雾降尘5min B.湿式凿岩

C.保证作业面足够的通风量 D.如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

9、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__的作业。A.20℃ B.25℃ C.30℃ D.35℃

10、依照《刑法》的规定,关于犯罪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客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 D:实施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2010年考题]机器的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安全防护装置、联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等。其中,利用固定的栅栏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近危险区域的装置属于。A:隔离安全装置 B:联锁安全装置 C:自动安全装置

D: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2、某年某月某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矿区,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的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个矿区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这起事故构成。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 C:一般死亡事故 D:重伤事故 E:轻伤事故

13、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__的总称。A.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破坏、环境免遭破坏 B.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 C.财产免受损失 D.环境免遭破坏

14、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Ⅱ类场所,是指__。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储存场所 B.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15、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__。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体验和定期体检

16、统计分析的最基本内容是__。A.统计描述 B.统计推断 C.参数估计 D.统计指标

17、下列关于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初起期是火灾从无到有开始发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

B.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满足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性发展,回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C.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D.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

18、依据《刑法》的规定,存在的违法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A: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B: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C: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D: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9、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__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A.1% B.2% C.3% D.4%

20、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A:16 B:32 C:48 D:12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__即可拆除。A.0.5N/mm2 B.1.0N/mm2 C.1.2N/mm2 D.1.5N/mm2

2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A:5 B:10 C:1 5 D:3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3、砂轮机使用的安全技术要求不包括。A:禁止侧面磨削 B:不准正面操作 C:不准共同操作

D:禁止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4、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__进行检测。A.井上空气含氧量 B.含氧量

C.空气含氧量

D.井下空气含氧量

25、根据《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检测检验机构未取得资质或者伪造资质证书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处的罚款。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D: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按照国务院的权限决定。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公安机关、监察机关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在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中,__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A.IT系统 B.TT系统 C.TN系统

D.保护接地系统

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D.电气火灾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4、某生产车间进行吊装作业,为防止吊装物料大量滑落,班长要求工人站在吊装的物料上,根据《安全生产法》,工人正确的做法是 A:执行班长的工作指令 B:系上安全带进行作业 C:拒绝班长的工作指令 D:穿上防滑鞋进行作业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2009年考题]对新装、迁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启动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下列有关锅炉启动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水温与筒壁温差不超过50℃ B:冷炉上水至最高安全水位时应停止上水 C:启动上水后,启动前要进行烘炉 D:启动前必须煮炉

E:为保证点火成功,对于层燃炉可用油类易燃物进行引火

6、保护装置是锅炉中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为防止爆炸,常在__易爆处装设防爆门。

A.燃烧器和省煤器 B.炉膛和烟道

C.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 D.炉膛和燃烧器

7、安全评价机构应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用于规范 A:机构管理 B:项目管理

C:安全评价质量

D:安全评价过程和行为 E:食品生产企业

8、__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A.安全 B.安全生产 C.安全卫生 D.安全条件

9、霹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__时,应停止作业;当工作结束时,应锚定住起重机。A.5级 B.6级 C.7级 D.8级

10、建筑的防火分割是指__。

A.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B.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割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局部空间

C.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 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空间

D.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割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最高管理层任命一名或几名人员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工作任务是。

A:建立、实施、保持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 C: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参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 D: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E: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与能力

12、向气瓶内充气,速度不得大于__且充装时间不应小于30rain。A.2m3/h B.4m3/h C.6m3/h D.8m3/h

13、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规定,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是指______。

A.一天8小时多次采样测定的平均浓度

B.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C.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D.每个工作班多次采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最低限值

14、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人员流动

E.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15、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 MPa、额定蒸发量35 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 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6、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取得资质认可的进行。

A:卫生保健机构 B:卫生医疗机构

C:职业病医疗诊断机构 D: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7、为了安全,手压平刨刀轴的设计与安装须符合的要求包括。A: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 B:压力片的外缘应与刀轴外圆相合

C: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 mm D:在刨切危险区域设置安全挡护装置 E:刨口开口量应符合规定

18、某商厦199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 500 ㎡,建筑面积8 200 ㎡,高20.4 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2010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9、手持电动工具主要包括。A:手砂轮 B:冲击电钻

C:水磨石磨平机 D:振捣器 E:电锤

20、下列事故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中,正确的有。A: B: C: D: E:

21、静电消除器应装设在尽量靠近管道__处。A.进口 B.出口 C.连接 D.拐弯

22、《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__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A.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B.安全第一、保证安全 C.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3、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听证程序是适用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作出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的一种行政程序。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B:警告

C:较小数额罚款 D:吊销有关许可证

E: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24、《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中,__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A.群防群治、联合执法 B.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C.制度健全、违法必究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篇6

一、单选题(70 × 1分 = 70分)

1、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 B、48 C、16 D、8

2、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专门的 B、厂级 C、车间级 D、班组级

3、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全面 B、长期 C、经常性 D、临时性

4、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年进行一次复审。

A、1 B、2 C、3 D、4

5、大量生产或使用()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安全卫生预评价。

A、Ⅳ B、Ⅲ C、Ⅰ、Ⅱ D、Ⅴ

6、《安全生产法》第()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17 B、29 C、35 D、37

7、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除()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A、工伤医疗待遇

B、工伤津贴待遇

C、工伤护理费

D、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8、工伤医疗待遇中的挂号费()。

A、全额报销 B、报销3/4 C、报销一半 D、不予报销

9、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工程项目的()阶段进行。

A、设计阶段

B、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

C、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

D、正式投产后

10、()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11、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

A、危险因素 B、有害因素 C、风险因素 D、隐患

12、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传染病媒介物 B、有毒物质 C、粉尘与气溶胶 D、致病微生物

13、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作业环境不良 B、健康状况异常 C、心理异常 D、指挥错误

14、下列属于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防护缺陷 B、标志缺陷 C、标识不清 D、其他错误

15、()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16、()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环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17、()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事件树 B、事故树 C、因果树 D、安全树

18、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引发的结果。

A、人的失误

B、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

C、环境的不良

D、管理缺陷

19、重大危险源评价以()作为评价对象。

A、危险厂房 B、反应区 C、一个工厂 D、危险单元

20、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

A、总和 B、差值 C、乘积 D、除数

21、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

A、10分 B、100分 C、1000分 D、10000分

22、“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项。

A、18 B、19 C、20 D、21

23、二级危险源的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A级以上 B、B级以上 C、C级以上 D、D级以上

24、《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 B、市 C、省 D、地区

25、在应急管理中,()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26、()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应急救援中心 B、应急救援专家组 C、消防与抢险 D、信息发布中心

27、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

28、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可能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 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只包含① B、包含①、② C、包含①、③ D、包含①、②、③

29、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A、基础培训与训练 B、专业训练 C、战术训练 D、其他训练

30、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参演人员 B、模拟人员 C、评价人员 D、观摩人员

31、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 C、法制基础 D、分级响应

32、属地为主强调“()”的思想和移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安全第一 B、第一反应 C、以人为本 D、第二反应

33、()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34、“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是()的职责。

A、事故指挥官 B、行动部 C、策划部 D、资金/行政部

35、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A、有毒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铅 D、游离二氧化硅 36、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有()种。

A、10 B、11 C、12 D、13

37、()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的途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眼睛

38、CO含量达到()以上,将会导致CO中毒。

A、10% B、20% C、30% D、40%

39、以下那种情形,可能会导致硫化氢中毒,甚至发生“闪电型”死亡。

A、煤气制造 B、制造合成氨 C、炼铁 D、清理阴沟

40、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职业病:()。

A、白内障 B、放射性肿瘤 C、电光性眼炎 D、近视眼

4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指的是。工作地点气温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

A、1℃

B、2℃

C、3℃

D、4℃

42、()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A、密闭毒源 B、通风 C、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 D、个体防护

43、《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之后

44、《职业病防治法》第17条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A、资格认证 B、安全认证 C、卫生认证 D、资质认证

45、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则此种毒物为()级毒物。

A、Ⅰ B、Ⅱ C、Ⅲ D、Ⅳ

46、《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将有毒作业分为:()级。

A、0~4 B、1~

4C、1~5 D、0~3

4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以()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A、系统安全 B、安全系统 C、本质安全 D、持续改进

48、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49、生产经营单位评审和修订目标与管理方案的依据是()。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生产状况 C、客户的需求 D、生产经营单位领导的要求

50、()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

A、培训、意识及能力 B、运行控制 C、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应急预案与响应

51、()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在推进体系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A、管理层培训 B、内审员培训 C、全体员工培训 D、安全主任培训

52、()的目的是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基准。

A、学习与培训 B、体系策划 C、文件编写 D、初始评审

53、内部审核又称为:()。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四方审核

54、这种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这种审核是指:()。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认证审核

55、审核范围是指受审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确定审核范围实质上就是明确受审核方作出持续改进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保证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和正常运行的()。

A、权力范围 B、义务范围 C、责任范围 D、实施范围

56、()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D、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57、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证由()负责发放。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国家质检总局 C、公安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8、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 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

59、煤矿监察时,对某些时间、某些季节加强的监察工作,称为:()。

A、视时监察 B、重点监察 C、一般监察 D、特殊监察

60、一般监察是在日常情况下进行的监察工作,这种监察具有随机性,亦称:()。

A、随机监察 B、特殊监察 C、重点监察 D、常规监察

二、多选题(15 × 2分 = 30分)

1、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的原则有()。

A、动力原则

B、动态相关性原则

C、整分合原则和反馈原则

D、封闭原则

E、能级原则

2、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

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3、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原则有()。

A、根据国家标准、作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B、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选用

C、根据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选用

D、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E、美观大方、符合潮流

4、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有()。

A、信号缺陷 B、心理异常 C、指挥错误 D、操作错误 E、监护错误

5、以下评价内容,属于安全生产管理评价的有:()。

A、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B、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D、防雷、防静电系统

E、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大量事故统计表明,()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A、环境的不良

B、能量控制失效

C、工艺设备故障

D、人的误操作

E、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现场预案 D、医疗预案 E、火灾预案

8、城市应急预案的完整编制过程应包括:()。

A、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B、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危险分析。

C、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

D、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

E、应急预案演练。

9、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

A、指挥 B、行动 C、策划 D、后勤 E、资金/行政

10、下列哪些病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A、腰背痛 B、颈肩痛 C、慢性指气管炎 D、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E、VDT综合症

11、职业危害度评价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

A、毒理学资料

B、职业危害法规资料

C、流行病学资料

D、接触水平资料

E、包装运输资料

12、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

A、接触地点 B、安全卫生标准 C、接触水平D、工作场所 E、接触时间

13、以下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确保重要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B、在异常情况下,应将文件和资料全部收集并锁好。

C、应把文件与资料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D、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以防止误用。

E、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对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不需要进行标识。

1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计划与实施的内容有:()。

A、运行控制

B、应急预案与响应

C、协商与交流

D、审核与管理评审

E、初始评审

15、以下监察项目中属于一般监察的有:()。

A、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

B、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治理

C、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管理

D、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察

E、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

2005年安全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C

6、D

7、D

8、A

9、C

10、C

1、B

12、B

13、D

14、C

15、C

16、B

17、B

18、B

19、D 20、C

21、B

22、D

23、B

24、A

25、C

26、A

27、B

28、D

29、A 30、A

31、C

32、B

33、C

34、C

35、D

36、D

37、A

38、C

39、D 40、C

41、B

42、C

43、A

44、D

45、A

46、A

47、D

48、C

49、A 50、D

51、A

52、D

53、A

54、B

55、C

56、C

57、C

58、A

59、A 60、D

二、多选:

1、BCD

2、ACD

3、ABCD

4、CDE

5、ABCE

6、CDE

7、ABC

8、ABCD

9、ABCDE

10、ABCE

11、ACD

12、CE13、ACD

上一篇:猜猜我是谁?下一篇:如何成为一个园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