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

2024-11-22

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精选8篇)

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 篇1

舆情信息:农电安全管理不能流于形式

尧坝农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干部群众反响强烈。普遍认为农电安全管理不能流于形式。

电力“两改”后,供电可靠性提高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经济上带来了实惠。但是随着合江县电力公司改制,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夏季,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呈上升趋势,导致用电安全事故增多。而目前农村用电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使得一些安全管理措施难以到位。

目前农村配电设施有一部分易损设备,如:计量箱、保护器、石板闸刀、木电杆、瓷壶等。由于管理不善,有相当一部分配电设施经常出现人为性破坏,经常发生高、低压线路被盗割,配电变压器被盗窃现象。由于农村用电点多、面广、线长,动力和农户移动用电多。有的地方电工比较少,尤其在农忙季节,出现管理空缺现象,给安全用电工作带来很大因难。特别是一些未改造的边远山区农电安全整改迫在眉睫。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安全用电意识淡薄,触电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农网改造的范围属农村日常用电的户表以上,而未对农户室内用电进行改造。加之农村用户安全用电意识差,安全用电知识缺乏,违规操作,致使事故多发。同时,装置性违章也普遍存在,如私自搭架拦腰线、地爬线、挂钩线等,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农村安全用电年年在讲,但效果并不明显。除了让农户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外,应在农村加强安全用电培训,认识违规用电和破坏电力设施的危害性。特别是未农网改造的村社应抓紧落实农村低压线路改造,最大限度杜绝农电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提高农电科室人员及农电工的待遇,扩充农电人员及农电工数量,以适应点多面广的新局面。不少人认为:在农电管理中,安全管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农电企业要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年底要对每位员工业务素质、工作成效等进行全面考核,把考核成绩作为年底评优的首要条件,以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同时要利用保险企业分担风险,供电企业对所属的高低压资产进行财产保险,并且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安全用电投保,把农电人身保险、财产保障全面推向市场。今后对农村触电事故的处理,要逐步建立以社会保险赔偿为主的新的运行机制,并可通过家用漏电保护器设备投保,进一步增大用电投保范围。

五通镇安办:黄远华、郑真强

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 篇2

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论情况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不仅为公众的政治参与创造了全新的环境, 也拓宽了公众参与政治的渠道。近年来, 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一些事件通过网络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都是通过网络被人们知晓传播, 进而通过舆论力量促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固然可喜, 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 我们在看到其可喜变化的同时, 对其负面影响, 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抵御能力[1]。目前我国的舆情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络数据安全性、真实性缺乏, 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舆情的相关概念

1.1舆情的特征。舆情是公共性的。其表现在:知识主体的公众, 或者是有行动和反思能力的公众, 而这些公众是有所互动和联结的;是公平开放给每一个市民的;在形式表达上面一定要反映沟通理性以及批判。相对的一致性及持续性[2]。

1.2舆情环境。舆情环境包括与舆情关联的物理空间, 精神环境, 社会环境等。通常包含政府, 民间组织 (包括媒体) , 文化, 技术等多种实体和因素。舆情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 既制约着在社会心理、文化传统上各种具体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也制约着对舆论进行引导的人们;同时, 无形地调节着个人、团体、社会相互间的关系。

二、网络舆情管理安全技术

互联网这一领很好的体现了对现代安全技术防范的需求, 网络舆情管理要靠技术来防范以保障安全。此外, 安全技术具有可靠性、人文性价值特点, 使安全技术防范风险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指标体系, 从而及时有效地处理网络舆情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网络舆情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我们也越来越关注其安全性, 在众人的不懈努力和创造下我们已更多的掌握运用安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互联网中的一些程序在不断升级, 升级后, 系统将会自动排除一些干扰或是不健康的信息, 尽量让网络环境净化。用户亦可安装一些软件, 进行一系列提示或屏蔽。

目前, 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下已有了一系列系统, 譬如舆情监测系统、网络信息雷达系统等, 这些均属于安全技术的防范与应用。应对网络舆情, 首先要完善舆情监测, 依托技术引领和支撑, 舆情管理部门既要了解时事政治中的热点, 把握行业经营的特点, 锁定舆情多发的焦点, 又要关注网民的主流声音以及负面情绪, 并以互联网思维做好信息搜集和数据整理。网络舆情管理还必须着眼标准化运行、程序化管控、规范化处置, 促进危机解决和标本兼治。当然, 这些都离不开技术应用,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也就揭示了安全技术手段与网络舆情管理的关系[3]。

2.1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一系列调查报告显示, 互联网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 因此网络舆情的正面影响和负面作用也在迅速扩大。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 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提高对虚拟世界的管理水平,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大力倡导科学的治理理念, 从而提升科学技术, 那么安全技术防范水平自然也会提高。

2.2政府运用安全技术。网络舆情的管理无论如何是离不开政府的, 政府在舆情管理上自然承担着所谓的“义务责任”。当前网络舆情存在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到位, 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而这之中的主体就是政府, 必须要确立政府主导地位, 以此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目前,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也是无法忽视的, 政府管理理念落后、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政府应当将网络舆情的管理作为转变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新契机。

三、结束语

安全技术的防范与应用对网络舆情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 我们更应关注安全技术, 从而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 就是以网络、特别是以特网为工具进行传播的舆情。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2]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 篇3

当前,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和主导性的舆论形态,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更是如此。离开了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进程也将举步维艰。大学生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强化,都离不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用。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要,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上网习惯,让网络舆情更多的释放出“正能量”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群体性安全事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影响

网络作为最为普及的新媒体形式之一,已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网络已经密不可分,一种双向度的关系使得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他们信息发布的主要手段。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特征让大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变得极为便利。同时,以网络为平台所构建起的一个舆情氛围对大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吸引力,他们陶醉其中,尽享这种自由和便利。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个新领域,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生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争取的主阵地之一。

(一)网络舆情渗透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毋庸置疑,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网络资讯的传播已经远远超越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的限制,用最大化和无限量的方式传递着信息。网络的解地域化、解身份化也使网络备受高校大学生备受欢迎。同时,互联网的普及把过去很难实现的“即时互动”推上新的台阶,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成为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们获取各类社会信息的最真实写照。

(二)网络舆情的固有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网络具有特殊的“匿名性”,人们不需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非理性行为承担责任,在非特殊情况下,承担责任的风险几乎趋近于零,故而就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本能冲动,这些冲动一旦付诸实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有着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易接受,网络的开放性也更容易让大家对热点事件达成一致。但由于大学生处于成长期,心智还不够成熟,也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因此大学生很容易借助网络发表偏激的的言论,形成相对十分消极的网络舆情甚至造成舆论危机。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变得十分庞杂无序,其中既有大量健康、进步、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有害的内容。尤其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也竭力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积极主动研究互联网的特点,大胆迎接挑战,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新动向,并善于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新时期的工作,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树立网络文明意识

育人德为先,近年来,我们在网络使用教育过程中,网络道德的教育重视还不是很够,因而很多不文明的上网行为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针对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种网络言论辩证分析,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而逐步树立绿色网络的理念。通过精心打造校园主题网站,构筑网络精神家园。

(二)加强舆情研究,构建良好的管理体系

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管理体系就要充分构建有效的全员育人机制和多方联动的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实施跟踪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加强校园论坛管理,加强建立和完善网络规章制度,推进网络实名,培养建设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宣传教育工作规律,又能较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

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工作,提升群体性事件管理成效

从广义上来说,网络群体性安全事件是指基于某种目标或利益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并可能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社会影响的群体事件,是一种网络化的集体行动;而狭义理解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指少数人出于某种目的,利用偏激化言论,通过网络煽动来冲击社会秩序,乃至危及社会稳定的集群行为。 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第二种意义所说,被某些少数人所蒙蔽,从而成为网络群体性安全事件的受害者的情况。因而,在高校内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安全稳定管理,对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密切相连

当前,我过处于深刻的历史变革之中,社会阶层的差异,贫富差距的扩大,各方面利益冲突的显露,这些都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辨别能力的形成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成长期,心智不够成熟,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因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难免偏激,很容易受到不良舆论的煽动。再加上一些社会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尽负责,一些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进而酿成汹涌的网络舆论,最终引发群体性危机事件。另外,从网络舆情的角度如了解和把握高校群体性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知高校群体性安全事件的全新视角,使我们进一步发现两者之间的变动机制,从而使我们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水平。

nlc202309022147

(二)网络舆情背景下的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首先应当讲求时速,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及时性。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主动迎接各类社会问题和舆论热潮,增加校园网站建设的吸引力,一方面能够在最快时间内阻止和切断不良信息在校园网络的恣意传播;另一方面能够对不良信息做出合理权威的解释,在应对危机中树立起高校应有的网络威信。

再者,应当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巩固的多层次的舆情反映网络。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少高校都建立了领导、师生民主沟通的交流机制,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管理的主动性也不断增强,特别是新时期的大学生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意识明显提高,也能够有效的利用学校信箱等渠道实时反应各类问题。高校的这种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很好的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保障了学生的舆论表达权力,完善了校园安全机制,也加强了高校对群体性安全事件的预警。

另外,还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规范性。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高校应当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关于互联网建设的各类法规政策,并充分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建设进程中,通过制度的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要依法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来树立网络舆情管理的权威,获取师生对学校网络管理的信任。从而,从更大的范围内获取师生对校园网络舆情管理的支持,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群体安全事件的能力,并努力保证校园网络舆情始终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小结

高校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紧密关系自不待言,在面对危机时,如果仅从信息隔断和避免传播的角度来进行学生安全稳定的约束和管理,显然难以凑效,同时也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这一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科学认识并充分把握年轻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求知特点;另一方面,探索更具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引导方式,大胆的利用“危机信息”开展教育工作,并实时的帮助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成熟的心智,使网络危机事件更多的由危险转为机遇,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建设的双重并举。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 篇4

根据《包头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处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食品安全舆情动态,及时引导和回复食品安全舆情所引发的社会关切,确保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由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科(以下简称食安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做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引导与处置工作。设兼职舆情管理员和监测员,加强对媒体等舆情监测处置,加强与各监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系统。

二、加强舆情监测

食安办设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员岗,每天至少一次浏览相关媒体,监测并跟踪处理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舆情信息;其它各职能部门设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员,对掌握到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及时向食安办通报。监测范围重点为:国家及省级媒体——《中国食品安全网》、《新浪网》、《凤凰网》、《人民网》《腾讯网》等全国有影响的10多个大网站;监测内容主要为:新闻媒体报道、反映或正在调查采访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已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产品源头与流向可能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己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县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

三、进行舆情分析处置

舆情管理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划分食品安全舆情风险等级。对于被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不大的一般舆情,可在24小时(最迟48小时)内交办或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较大的重大舆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同时交办各地各有关职能部门,并于24小时内(最迟48小时)跟踪查办结果。重大舆情交办应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等形式交办,再补充书面交办单。重大舆情处置结束后,舆情管理员要跟踪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书面结案报告。

四、加强舆情宣传疏导

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 篇5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特别是校园网络信息发布、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网络监控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网络舆情搜集、监评、上报、处理和校园网络信息发布等工作。组长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校副校长担任,成员有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总务主任、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电教网管员、各班主任。

二、内容与范围

网络舆情中所发布内容涉及到以下方面的,应予以高度关注: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校园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学校、教师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七)访问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不良网址造成学校局域网网络中断或网速滞缓;

(八)在学校工作QQ群(群号27013733)中发布不良文字、图片、反动言论以及不具正能量等相关违法、违规信息。

违反以上规定的,在网络散布不实言论的,学校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网络舆情关注范围为外网、内网(学校局域网)各大网站,及其论坛、贴吧和微博,或按照上级相关部门及时发布网址。

三、程序与方法

(一)实时监测

网络监控工作小组成员须不定时不定期监测网络舆情动向,根据相关信息的围观度(跟发帖)、信息发送目标地址、访问网址的情况实时通报、监控。

(二)做好舆情备案

网络管理员必须根据监控小组提供的学校内外网的网络舆情情况通报,做好《网络舆情安全日志》记录和备案(附相关截图),并根据以上要求,及时汇总上报组长,并积极主动协助处理。

附(健康网址链接):

百度:https:// 智能导学网:http:///scsgx 教师资格认定网:http://static.jszg.edu.cn/

本办法及意见自2016年3月15日起执行,由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校行政负责解释。

社会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策略论文 篇6

摘要: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场,其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这一特点主要体现为公众借助网络传播工具表达自身意见、观点和诉求所形成的新媒介舆论场形式,因此,网络舆情也不同于现实社会交往中的口头舆论场,也因此势必存在着舆论导向的方向性误解和价值观判断多元化的趋势。因而,社会网络舆情作为一个更为宽广的舆论导向领域。

关键词:社会网络舆情;管理;价值导向;企业决策

一、绪论

社会网络舆情作为互联网时代极具影响力的舆论导向方式,对每个企业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者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社会网络由一组彼此依赖的组织所构成,其中每个成员都会承担特定的角色,并隐含着潜在的社会分工及合作关系,其运营方式的特殊性则主要是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关联和协调来实现社会网络形式[1]。

二、社会网络舆情管理相关概念

(一)社会网络舆情。社会网络舆情顾名思义,便是着重通过网络这一社会信息载体,在社会舆论表述方面,从客观程度上注重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且兼具有直接性、随意性和多元性、突发性、隐蔽性和偏差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影响力的集合主要侧重于后续阶段。

(二)管理基本概念。管理组织的变与不变。指在“目标—结构”框架下的组织演进研究,理性观组织理论将组织定义为“旨在寻求特定目标和具有高度正式化社会结构的集体。”并明确指出组织的目标与结构在于探索组织本质的两个维度[2]。管理组织的目标。组织是“有目的”。笔者在此将以两方面的视角对于这一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组织区别与其他社会系统的独特性在理性观组织理论中一直是作为重点对象被强调的,并且这一理论认为参与者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协调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这一意义。组织与社会系统的共同属性和不可分性则是在自然组织理论作为重点被强调的,这一理论坚持认为实践中组织的目标具有复杂性,这一复杂性的体现甚至涉及至组织存在本身就是组织的目的。管理组织的结构。其侧重和研究环境变迁与组织演进,重点在于理论构建和环境的选择。

三、贝卡特钢丝对于社会网络舆情管理的启示

(一)高柯战役中的“滑铁卢”及史密斯的“妙手回春”。比利时著名线材制造商贝卡特在美国设置的独资子公司,贝卡特钢丝公司是便是针对于社会网络舆情调查分析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母公司业绩辉煌,此公司在北美、拉美与远东也设有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即便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惨淡经营,但其业务水平也已跨出国界乃至洲界,该母公司本来只把北美视作其在本国及外国子公司产品的出口市场,仅在芝加哥设立一货栈作为集散地,将运来的产品转销北美各地。但到1960年中期,公司开工后销路阻滞,远不似预测乐观。史密斯受命担任面临破产的匹茨堡市柯波威尔德钢铁公司总裁,并通过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将该企业起死回生,他带领员工分析了农业市场的各个方面,发现本公司生产的一种独特的刺线,并且正是由于此线的发现,使得贝卡特公司创造了业界的管理奇迹。

(二)社会网络舆情的导向和管理者的价值判断。社会网络舆情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恰当并理性的面对和选择社会舆情所带来的信息,是每个管理者所必须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的。

(三)基于社会管理五角度的社会社会网络舆情管理举措。

(1)“理论—实践”的视角。理论研究方面,探索实现“善治的社会管理改革路径。尽管与政府的治理能力相比,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向来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但从客观角度来讲,中国社会力量相对弱小,发展程度相对缓慢。换言之,从另外一方面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社会的链接日益紧密,中国有关公民社会正在逐步发育,国家与社会之间需要建立互联互动的关系已经达成共识。就当前的中国企业情形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形势来看,企业管理者对于社会舆情的取舍和分析,要切实结合当下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式,具体分析目前市场的需求点。

(2)“历史—现实”视角。通过梳理社会工商企事业的发展历史,可以以史为鉴,从而审视当下社会问题的发端,进一步的理清历史的逻辑,从更深层次上去理解现实的原因。无论是针对何种类型的社会舆情,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都应站在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有误导性的社会舆情没有准确加以辨别和排查。

(3)“西方—本土”的视角。随着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内学者开始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作为己用,将视野放置于国际角度,并分析指出了西方公共管理领域出现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合作网络理论、新公共服务等成果,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这些管理理念和治理方法用于研究社会管理问题,并在理论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社会管理的本土化研究。这不仅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更是由于现实需要的当下我国需要找到既能实现研究中国社会管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又能满足社会和谐的共性原则和普遍有益的做法,从而保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

(4)“价值—规范”的视角。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改革共识的形成和确立主要体现在对于企业管理问题的重视。从这一理论层面来讲,社会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它的强制性,更是在其作为“正式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极为便利的能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契合程度。就中国市场而言,当下社会企事业管理亟需解决如何在一个价值分化与多元的时代在公共价值观领域建立“意义共同体”,即“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社会共同性追求”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各个企业管理者不难得出结论:唯有抓住事关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根本性问题,并通过文化软实力或文化价值这一软性社会资源建立联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纽带,将同样的理论放在社会舆情导向方面,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中得到要建立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企业,就要不断的给企业员工注入积极正确的舆情理念,从而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树立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

(5)“横向—纵向”的视角。社会管理的“纵向”整合机制主要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和强制力量进行管理,建立在一元权力中心基础上,力求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所必须的社会舆情价值判断意识,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和眼光来审视社会舆情对于整个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在企业管理中加以运用,巧妙的用社会舆情的导向作用,将其放在社会发展的整体面貌下,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并扩大企业知名度,通过多渠道、宽领域的途径,管理并领导企业向更好的未来发展迈进。

结论: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跨国资本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方式已由直接投资生产、销售产品获利全面转向提供生产服务来掌握市场营销渠道。当代企业管理者在员工和整个市场都在社会舆情导向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优化第三方薪酬降奖励机制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和职业专业素养,是对于一个企业能否持久长远发展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性步骤。只有企业管理者领导好了企业的舆情导向,才能使得企业员工在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舆情导向时,树立正确理性的价值观,作出有利于企业和自身发展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 篇7

媒体可以简单分为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与新媒体(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社会背景下,新媒体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提及的媒体都是指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在互联网中,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内容数量庞大、形式纷繁复杂且真假难辨,网民对各种信息的信任与接受程度不同。然而,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是否信任与接受媒体发布的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是影响媒体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信任与接受媒体信息的影响因素,探讨提升媒体舆情引导效能的方法与策略,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互联网信息与技术的信任及接受问题,Gefen等(2003)[1]、姚公安和覃正(2010)[2]、陈明红等(2014)[3]、Sabah等(2009)[4]、Wu和Chen(2005)[5]分别针对电子商务、移动搜索、网络银行、网上报税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上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探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对媒体信息的信任与接受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基于文献[1]的TRUST&TAM综合模型[1],利用问卷调查数据研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接受媒体信息的影响因素。

1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1.1 文献回顾

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不仅担负实时跟踪报道食品安全事件发展信息、及时回应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缓解公众的恐慌心理等职责,还需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上通过发表评论性文章、议题设置等手段引导网民的关注与思考,以保证舆情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媒体信息对舆情发展的影响,Fan(1996)针对美国公众对毒品问题重要性的感知探讨了新闻媒体与社会舆情之间的影响关系[6];Kirby等(2011)探讨了种族问题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对社会舆情的影响[7];樊永强和何芳芳(2004)以美军“虐俘”事件为例,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和议程流变过程,指出在媒体与政府冲突与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舆情与民众心理的整合[8]。

然而,新闻媒体对社会舆情的引导建立在网民对相关信息的信任与接受的基础之上,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也是如此。公众对互联网信息与技术的信任与接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Gefen等(2003)指出,顾客对网络商家及其网站信息的接受意愿受到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等因素的影响[1];Kim等(2008)也指出,在电子商务中风险感知、信任以及收益感知等是影响顾客对商家及其网站信息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9];Tung等(2008)研究发现,受访护士对医院电子物流信息系统的接受意愿受到感知财务成本、通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信任等因素的影响[10];Wadie和Lanouar(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的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安全与隐私)、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效能感、政府支持、技术支持)影响其对网络银行的接受与使用意愿[11];邓朝华等(2007)的研究显示,感知的乐趣、网络外部性、感知的有用性、沟通的有效性等因素对消费者的短信服务接受与使用行为有所影响[12];孙建军和李君君(2010)指出态度、感知风险、信任、感知娱乐等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电子商务网站的重要因素[13];吴晓伟等(2010)的研究结果证实,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等因素影响用户对网络竞争情报系统的使用态度及实际使用行为[14]。上述文献运用TRUST与TAM模型针对不同领域探讨用户对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的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表明该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有关食品安全网络舆情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研究网民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信任与接受媒体信息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TRUST&TAM综合模型构建行为假设模型,并通过问卷量表设计与实地调研展开研究。

1.2 研究假设

(1)信任

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需要依据相关信息进行行为决策,而媒体所传递的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是网民重要的信息来源。然而,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以及媒体食品安全知识的相对匮乏,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并非全部真实、准确,而食品安全知识同样相对匮乏的网民难以甄别所有信息的真伪。此时,信任作为网民降低环境复杂性的重要策略,成为辨别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以帮助网民快速、简便地甄选其所需要的信息,辅助决策。信任的建立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McKnight等(1998)指出,认知过程、基于制度的信任(结构性保证信念、情境规范信念)以及信任倾向等是影响信任的重要因素[15];Gefen等(2003)把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信任(结构性保证、情境规范)作为信任的前因变量[1];Hsu等(2007)将基于经济的信任(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信息的信任(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认同的信任(基于传递的信任)作为信任的影响因素[16];Kim(2012)也将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经验的信任、基于经济的信任等作为信任构建的关键要素[17〗。此外,Gefen等(2003)[1]、Sabah等(2009)[4]、Kim(2012)[17]、林家宝等(2009)[18]的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影响用户的接受或使用意愿。因此提出假设:

H1:基于计算的信任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2:基于知识的熟悉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3: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4: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5:信任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接受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2)TAM

TAM即技术接受模型,它由Davis(1989)提出,主要从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两个维度分析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19]。其中,感知易用性是指人们掌握某项新技术的难易程度,即付出的努力程度,而感知有用性是指人们对新技术的功效的认知与评价。TAM的适用性在众多研究中得以证实。Gefen等(2003)[1]、John等(2010)[20]、于坤章和宋泽(2005)[21]的研究显示,在电子商务中用户的接受或使用意愿受到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的影响;Sabah等(2009)[4]、赵升和王晓东(2013)[22]、叶晓飞(2008)[23]、李乐乐和陆敬筠(2011)[24]、Shih和Chen(2013)[2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银行、虚拟货币支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电子公共服务、移动商务领域中技术接受模型仍然有效。 此外,Gefen等(2003)[1]、John等(2010)[20]、叶晓飞(2008)[23]、李乐乐和陆敬筠(2011)[24]的研究结果证实,感知有用性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6: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的接受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7: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的接受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8: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3)信任与TAM

TAM发源于理性行为理论,它与信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Gefen等(2003)的研究表明,基于知识的熟悉以及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作为信任的前因变量,对TAM中的感知易用性有所影响;感知易用性对信任以及感知有用性有所影响,信任则影响感知有用性[1];Tung等(200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感知易用性影响信任,而信任对感知有用性有所影响[10];Egea和González(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对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都有所影响[26]。因此提出假设:

H9:基于知识的熟悉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H10: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H11: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12: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对于其对相关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1.3 假设模型的理论框架

综合以上分析构建行为假设模型如图1。

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问卷设计

文献[1]提出了TRUST&TAM综合模型,并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研究了顾客对网络商家及其网站信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该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针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研究还很少见。因此本文问卷量表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思路是:基于文献[1]所提出的TRUST&TAM综合模型,结合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媒体信息发布行为的特征,分别针对模型中的变量: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接受意愿设计问卷的问题即测量题项,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在问题的测量方面,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其中1表示完全不认同,5表示完全认同。

2.2 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问卷调查,调研地区为覆盖我国南部、北部、东部、西部以及中部的12个省、规模不同的48个城市。调研人员主要为江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利用放假的机会在各自家乡所在地展开实地访谈。调研区域一般选择人流较为密集的大型超市、书店、商场等,以年龄在18岁及以上、知晓网络舆情的居民(网民)为访谈对象。为保证调研的效果,调研人员在调查之前均接受系统的培训。

2014年2月至3月期间,调研人员共发放问卷264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4份,有效率为93.33%。有效问卷的受访网民的基本特征如下:受访网民男女比例相当,已婚人数略大于未婚人数;年龄主要集中在18 至45 岁之间,以学生与企业员工为主,且学历以大专及大专以上占多数;家庭年收入层次分布比较均匀,且以三口之家为主。可见,受访网民不仅样本分布覆盖范围较广,而且与我国网民的总体特征基本相符,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 假设模型检验与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运用SPSS19.0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样本的克伦巴赫系数α(Cronbach’s Alpha)为0.927,折半信度系数(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为0.851,说明样本数据的信度良好;因子分析适当性检验的KMO值为0.933,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9402.479,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样本数据的结构效度良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将2464份样本数据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份用以验证性因子分析。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样本数据分别对问卷量表中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行为假设模型中所设置的变量: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接受意愿都通过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变量设置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说明上述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接受行为的假设模型在统计意义上可以接受。下面,利用另一部分样本数据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AMOS19.0 对假设模型进行整体拟合优度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

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假设模型与调研数据整体拟合优度较好。

对假设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得到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的分析结果看,H5、H6、H7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影响接受意愿的假设(H5、H6、H7)成立;H1、H2、H3、H4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影响信任的假设(H1、H2、H3、H4)成立;H9、H10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影响感知易用性的假设(H9、H10)成立;H8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假设(H8)成立;H12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信任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假设(H12)成立;H11不显著,表明感知易用性影响信任的假设(H11)不成立。

假设模型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及参数估计见图2。

说明:***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4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TRUST&TAM综合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网民接受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行为意愿的影响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接受意愿受其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且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7),信任的影响最小(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15)。可能的解释是,媒体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其信息发布快捷且公开透明,是网民获取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网民急于搜寻相关信息,以了解事态状况并尽量避免自己及家人等受到伤害。因此,媒体信息能否满足网民的需求,即是否对网民有用,便成为网民接受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全国媒体数量庞大,能否从众多媒体中方便、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影响网民对相关信息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此外,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关系生命健康安全,大部分网民怀有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此信任对信息接受意愿的影响小于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

论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 篇8

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乃至社会结构的重新建构。美国著名的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认为,互联网的崛起作为一件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事件,正在逐步转化为当今人类生活的社会图景,一个网络社会已经崛起。[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使用率在迅速提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0年7月所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1.8%,其中30岁以上网民占41.0%。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快速提升,成为信息传播中一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网络为网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拓展了民意快速传达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随之诞生,并逐渐引起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目前学界对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研究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等领域,涵盖了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网络舆情的汇集分析机制以及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机制等相关内容。综合来看,对网络舆情某一层面的关注相对较多,而对网络舆情的整体关注相对不足。本文拟立足于社会管理创新,从整体上对网络舆情及其控制加以探究。

一、网络舆情及其特征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在这里,中介性社会事项既包括国家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等,也包括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变化的事件、人物等。作为以网络为传播载体而产生的社会舆情,其特征与网络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网络舆情呈现出以下特征。

1.疾速性

受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的影响,网络舆情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疾速性特征。当现实中发生某一社会事件时,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现实中的问题移植到网络上,事件会立即受到广泛关注。网络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限制,使即时互动成为可能。这时网络就像一个信息的发酵场,经过网民的连锁互动,网民个体的意见可以在网络上迅速汇集起来形成公共意见,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

2.无序性

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媒体“舆论一律”的格局,受网络传播匿名性、开放性的影响,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无序性特征。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所指出的,中国的传统媒体是世界独特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一元体制是指媒介为国家所有制,二元运作是指传媒用国家所有制赋予的政治优势在市场上获取经济收入,又用这种收入完成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4]传统的社会信息传播都有其固定的渠道并受到相应的监督,中国传统媒体的声音始终与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呈现出“舆论一律”的格局。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网络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开放的、自由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舆论平台,只要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这种信息传播格局下,信息掌控权不再由国家独占,网民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信息监督日趋弱化,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过滤;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便捷性导致信息的发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于是,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及一些虚假信息得以借机传播,由此造成网络舆情传播的无序性。

3.放大性

网络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以及网络信息汇集手段的多样性,使得网络舆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对社会事件的放大性特征。一方面,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网络信息呈现出数字化特征,克服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实体介质限制,网络可以瞬时汇集海量的信息,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评论汇集在一起,并通过网民不断地选择、强化而得以再呈现,这就构建了一个事件的全景图。另一方面,网络媒体通过专题论坛、BBS、博客、新闻组、电子公告牌等各种信息汇集手段,就某一社会热点事件设置相关主题,组织网民展开广泛讨论,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汇集。正是这种全景式的事件解读和各种观点的碰撞,无形中对社会事件起到了发酵作用,使网络舆情在传播中呈现出放大性特征。

4.隐匿性

网络使用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信息发布终端缺乏控制,造成网络舆情传播的匿名化和去责任化。这一方面使部分网民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态度和见解,有利于政府了解真实的民意;另一方面也使网民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能力日趋弱化,部分网民情绪的发泄失去了理性,从而导致社会传染效应,造成舆情风波,影响社会稳定。

二、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日益成为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但同时网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网民发泄情绪的场所,甚至成为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的舞台。网络舆情在当前的发展状况及对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参半,不容忽视。

1.网络舆情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网络舆情的发展日益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助推社会事件的解决。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民结构的日趋成熟,网络日益成为广大网民参政议政的平台,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事件的解决。自从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以来,广大网民对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网站热切关注,并就各种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各大门户网站也就相关社会事件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以汇集民意。可以说,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关注点的变化和一些事件的发展动向,网络舆情的力量得以凸显。例如网上对浙江“吴英案”的议论就体现了人们对现行法律制度、金融制度改革和社会公平的期盼。

(2)促进政府部门作风的改善。从网络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媒体已经超越传统媒体“舆论一律”的阶段,使得信息掌控权被重新分配,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主导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信息霸权,打破了信息处理和传播由政府一统天下的局面,对政府部门的作风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在轰动一时的温州“7·23”动车追尾事件中,从事故发生到紧急救援及善后处理都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积极关注,强烈的网络舆论声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该事故的救援和善后处理过程中,网络舆论的声音一直在挑战着政府部门的传统作风和工作能力,充分体现了网络舆情对于促进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改善的作用。

(3)帮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网络舆情反映了民众的社会态度,是政府汇集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征集民意、收集舆情,领导干部的博客、政府与民众的在线互动成为新的政治景观。可以说,网络舆情对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毒奶粉”到“地沟油”再到“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经过网络讨论引起了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促使国家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网络舆情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舆情发展带给社会的积极影响,而且要看到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

(1)网络舆情的疾速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据以往的经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一般两三个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便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5]在此过程中,政府主流声音与民间非主流声音进行着相互较量。政府对于社会突发事件的及时介入和积极回应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而政府的沉默则为非主流声音的介入创造了机会。网络舆情传播的疾速性和匿名性导致舆情传播主体的去责任化,情绪的宣泄往往盖过了理性的判断,再加之网络舆情传播的放大性特征,很容易出现私人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的情况。而一旦网络行为延伸到现实社会,就会造成群体性事件,激化社会矛盾。湖北石首“6·17事件”经由网络助推最终酿成极其严重的社会群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对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网络舆情的无序性容易传播社会谣言。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匿名性使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但受社会转型期结构性压力的影响,网民往往缺乏必要的理性和责任心。网络舆情的无序性传播造成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有的较为准确地揭露事实真相;有的断章取义,有所偏颇;有的掺杂个人情绪,故意混淆视听,散布虚假信息,造成社会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而这些谣言在得到澄清之前会逐渐引发出具有新的倾向性的网络舆论,越来越偏离事件的真相。由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与核泄漏事故引发的中国的抢盐风波就是源于“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的网络谣言。网络谣言混淆了大众视听,易引起社会恐慌,激发民众的不良情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3)网络舆情的放大性容易干扰政府工作。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认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共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6]当这一群体意见形成之后,无论对错,都会成为群体极力维护的观点。由于受网络舆情主体利害关系的影响,舆情不一定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群体的观点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网络舆情的放大性往往会对公权力过度施加影响,一些错误的舆情对政府决策产生压力,进而严重干扰政府的工作。比如强大的网络舆论会干扰司法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4)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容易被敌对势力所利用。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从而导致网络有可能成为敌对势力发表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以对抗政府的工具。一些敌对势力通过建立网站和机构,操纵网民制造并传播网络谣言,对社会焦点事件和敏感事件进行恶炒,攻击我国政治制度,夸大国内社会矛盾,同时不遗余力地美化、渲染西方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制造事端,煽动网民的不满情绪,严重威胁我国政治安全。

三、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网络舆情良性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新型社会风险不断涌现,部分民众的负面社会心态比较突出,社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应对社会风险,解决社会问题,弥合社会分歧,从而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和分配。而网络舆情作为广大网民参政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公民行使社会参与权的重要表现之一,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政治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也为民众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应有之义。

1.拓展社会管理领域,将网络管理与现实管理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管理

所谓整体管理就是要把网上和网下结合起来,即把虚拟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管理。网络舆情并不仅仅是网络行为,它是现实行为在网络上的反映,且会反馈于现实行为。网络舆情的主体——网民,是集虚拟与现实于一体的,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就必须把它纳入到现实管理中来,做到统一管理。这就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把网络管理和现实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管理机构中,实行统一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够将网络和现实割裂开来实行条块分割管理。也就是说,现实的立法、执法机构同样有权对网络行为实施管理,而现实的法律、法规同样适用于对网络行为的约束。针对网络舆情的主体同一性的特点,要不断完善现实的立法和执法,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整体管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网络行为单独地立法和执法。

2.优化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动态管理

所谓动态管理就是要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实行实时监控管理。网络舆情的形成,本质上是许多网民面对同一社会焦点事件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集体行为。基于网络舆情形成的特点与形成过程,在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实践中,要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对舆情发展的每一步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收集真正的社情民意并予以正确引导,避免虚假舆情的爆发。

3.善用社会管理主体,注意对网络舆情的开放管理

所谓开放管理就是要重视民众的智慧,让全民参与到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来,以提高网络舆情管理的高效性。网络舆情管理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全民的事情。民众的绝大多数是有觉悟的,素质是好的,他们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只有广大的民众都参与到网络舆情的管理中,主动地加强自我管理和全民管理,才能提高网络舆情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网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号召网民争做有责任心的、理性的网民;另一方面要拓宽网民参与管理的途径,设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遇到虚假信息或反动言论时,要通过相应的途径如举报电话等及时向政府反馈,让政府及早做出回应。

4.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管理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网络舆情主体的人文关怀,进行人性化的一对一的服务式管理。社工介入无疑是一个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尝试。社工可以依托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和特有的专业技能,对个别特殊网民进行疏导和引导,积极培养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借以影响更多的网民,从而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以达到管理的目的。

总之,网络舆情无论是作为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还是作为网民参政议政的表现形式,都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社会舆情的传播机制和特征,对当前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双重影响,对网络舆情进行积极引导和科学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提升网络舆情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当要社会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1] 郑永强.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EB/OL].(2009-02-26)[2011-03-05].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zxwz/t20090213_20552.htm.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0-07-15)[2010-08-11].http://www.cnnic.net.cn/wploadfiles/pdf/2010/7/15/100708.pdf.

[3] 李昌祖,张洪生.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J].现代传播,2010(9):139.

[4] 胡泳.中国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场”[EB/OL].(2009-04-11)[2011-02-10].http://huyong.blog.sohu.com/114149458.html.

[5] 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09(1):3.

上一篇:数学书写规范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500页涵盖人力资源六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