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的区别

2024-06-11

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的区别(共5篇)

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的区别 篇1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制度

确定入党培养联系人和介绍人,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培养考察,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加强对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院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发展党员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的确定和条件

第一条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是学院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力量。担任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是每名正式的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不担任或拒不履行职责。

第二条

入党培养联系人在培养教育入党申请人阶段由所在党支部在正式党员中确定。入党培养联系人一般为固定的1-2名正式党员,入党介绍人为固定的两名正式党员。入党申请人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或脱离申请入党行列后,培养教育关系自动解除。

第三条

确定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的程序为:入党申请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党支部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其入党培养联系人,并备案;在支委会确定入党培养联系人后一周内,党支部书记与入党培养联系人进行谈话,介绍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布置培养联系任务;在与党支部书记谈话后一周内,培养联系人要与入党申请人见面,确立培养教育关系,了解其入党动机,提出努力方向。党组织拟吸收入党申请人入党时由入党培养联系人担任入党介绍人。在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出现空缺时,党支部要及时补充。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一经确定,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

第四条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思想成熟,政治和理想信念坚定,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性原则较强,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有事业心、责任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掌握一定党的历史知识,熟悉党的基本知识。

下列人员不准担任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没有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民主评议党员中确定的不合格党员和限期改正错误的党员;受纪检及司法部门调查,问题没有查清的党员。

下列人员不宜担任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与入党申请人有夫妻、直系血亲、近姻亲关系的党员;工作和生活不稳定的流动党员;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精力不足的党员。

第二章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的职责

第五条

入党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负有直接培养教育的责任。主要职责为:

(一)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培养教育

1.全面了解掌握入党申请人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制定培养教育计划。

2.充分利用与入党申请人共同工作、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重点对其进行党的光荣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深刻了解党,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3.对入党申请人进行为期1个月以上的培养后,根据其成熟情况,可向党支部提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书面建议,并协助党组织做好有关考察工作。对尚不成熟的要继续进行培养教育。

(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

1.所培养联系的入党申请人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养教育。

2.经党组织同意,有选择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党日活动、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发展新党员支部大会、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等党内活动,并给予指导。

3.积极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4.经常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听取思想汇报,进行思想交流。

5.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写好自传。

6.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情况。每季度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评,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记实簿》。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对比较成熟的,可向党组织提出将该积极分子列为拟发展对象的书面建议,并协助党组织做好有关考察工作;对尚不成熟的要继续进行培养教育。

(三)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培养教育

1.所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被党支部确定为拟发展对象后,制定培养教育计划。

2.协助党支部做好对拟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

3.监督指导拟发展对象认真参加集中培训,并辅导其进行自学。

4.配合党支部做好对拟发展对象入党的公示工作。

第六条

入党介绍人负有介绍拟发展对象入党和对预备党员进行跟踪培养考察的责任。主要职责为:

(一)介绍发展对象入党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本职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

3.向支部大会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二)跟踪培养考察预备党员

1.发展对象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后,制定书面跟踪培养考察计划。

2.每季度与预备党员作一次谈话;就预备党员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向群众征求一次意见;向党组织汇报一次预备党员的成长情况和工作表现。

3.每季度协助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评议;每半年协助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鉴定。

4.与预备党员结成传帮带对子,言传身教,带领其积极参加党员各项活动。

5.在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指导其撰写《转正申请书》,并向党组织提出能否按期转正的书面建议。协助党组织做好考察工作。对不能按期转正的,认真填写延期转正决议。

第七条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具体承担着为党组织发展党员的任务,除做好培养教育入党申请人工作外,还要注意发现教师、学生队伍中未向党组织靠拢的非党优秀分子,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第三章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的管理

第八条

基层党支部要把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履行培养联系职责情况纳入到党员民主评议的范围内。

第九条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委员的作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多种办法,切实加强对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履行职责情况考核。每年抽查不少于两次。

第十条

基层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交叉与入党申请人和预备党员谈话,互相查找不足、交流经验,促进工作。

第十一条

实行培养教育定期汇报制度,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要定期在党支部学习会上向组织汇报履行职责情况。

第十二条

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对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负有直接责任。对未能认真履行培养教育职责,未能如实填写相关入党记录,未能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培养联系对象情况,造成发展失误的,要追究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的责任,取消入党培养联系人、介绍人资格;情节严重的,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

第十三条

对工作突出的入党培养联系人和介绍人,应给予适当的党内表彰奖励。

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的区别 篇2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确定性现象是非常有限的,相反,不确定现象(又称“随机现象”)却大量存在,而概率正是这种随机现象的数学描述. 概率,又称“机会率”“几率”或“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表示一个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数,就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人们常说某人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通过这次考试、某件事发生可能性是多少,这都是概率的实例. 但如果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n,不是指n次事件里必有一次发生该事件,而是说此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于1/n这个数值.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的频率,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就是频率. 概率是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地说,概率是一般,频率是特殊.

要想更好地掌握这两个实用知识,必须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频率和概率是相互联系的.

某个试验如果只能进行一次,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出的结果根本无随机性可言.事实上,频率稳定于概率这个结论,是针对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的重复试验而言的. 如果在试验的次数不多的前提下,用频率来估计概率是不太合适的. 例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我们只抛了20次,结果发现正面朝上有5次,就认为正面朝上的概率大约为0.25,这样的结论我们肯定不会接受,误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不断试验就会得到不同的试验值,也会越来越接近于这个事件的理论值0.5(见表格). 所以频率稳定于概率是针对大量的实验而言的.

在大量的重复的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地在概率附近摆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求得随机事件的频率,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说明在一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就小. 同样道理,事件的概率较大,在重复试验中,该事件的发生就比较频繁,因此事件的频率也较大.这就是说概率的现实意义是可以用频率来解释的,它能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但不可以替代.

其次,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频率在试验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它随着试验的次数变化而变化,即使两次重复试验的次数相同,事件出现的次数也可能不同,结果(频率)也就可能不同. 频率是一个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可能发生变化的统计量. 而概率是完全决定于事件的本身,先于试验而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譬如,抛掷一枚正六面体骰子,出现同一数字向上的概率是1/6,与做多少次试验无关.

有时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按道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应该较大,但是在多次试验中该事件有可能就不发生;反之概率小,但在一次或两次试验中就有可能发生. 这正是事件的随机性与概率的确定性的区别特征. 如我们买体育彩票就是这样,尽管中特等奖的概率很小,但是并不是不能中奖,或许买一张也会中大奖的.

事实告诉我们,概率是频率在理论上的一种期望值,即使你重复试验也无法得到准确值,它始终是个近似值. 概率其实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如抛一枚正六面体骰子,在试验次数很大时,同一数字朝上,都会在常数1/6附近摆动;再如抛掷一枚硬币,不断重复试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比值会接近1∶1……这个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次数相当多时,试验值会更接近理论值,这对于我们研究事件是会有帮助的.

不过有人认为“试验次数越多,用频率估计概率就会越准确”,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够严密. 如果一个不透明口袋里有红白两个球,从中取出一个球后再放回,重复500次,或者1 000次,按道理拿到白球的频率应该接近0.5,但事实上就有可能差距很大. 所以说随机现象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这就是表现在大量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频率的稳定性,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常在某个固定的常数附近摆动(尽管在许多场合这个固定的常数很容易被确定),这种现象被称为统计规律.

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的区别 篇3

关键词:介绍贿赂罪 行贿罪 受贿罪 共犯 不正当利益

【案例】刘某,男,个体建筑商,无任何建筑施工资质。陈某,女,国家工作人员。马某,男,国家工作人员。陈某曾经是马某的下属。刘某与陈某在朋友聚会上相识,在交谈中得悉,某政府部门有外资贷款扶贫项目要进行招投标,后二者商定由刘某找有建筑资质的公司挂靠参与竞标并负责具体施工,陈某因为与该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马某相熟,刘某请陈某找马某帮忙并帮助疏通相关的人际关系。陈某为此事带刘某找到马某,称其和刘某想要承接该部门的工程项目,希望马某能够提供帮助,同时承诺事后会表示感谢。马某在明知刘某是挂靠有建筑资质的公司个人承接建筑项目的情况下,仍然同意刘某挂靠的公司中标相关工程项目。在刘某挂靠的公司顺利中标工程项目后,刘某拿给陈某5万元表示感谢,并且拿出20万元请陈某转交马某,感谢马某在招投标过程中提供的帮助,使其顺利中标工程项目。陈某在收到刘某请求转交马某的20万元后,只将其中10万元送给马某。

【案例分析】本案中,仅讨论陈某行为的定性,陈某将刘某介绍给负责建筑工程招投标项目的马某,并在刘某与马某之间进行引见、勾通、撮合,促使了刘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马某行贿得以实现。如果陈某的行为仅为上述的一句话就能概括,那么其行为定性为介绍贿赂罪,相信都不会有异议。但本案的关键处在于,陈某在为刘某介绍马某后,刘某为表示感谢,送给陈某好处费5万元,并且陈某代刘某送马某好处费的时候,将刘某请求其转交马某的20万元中私自扣留10万元,此中,陈某谋取了自己的利益,那么陈某的行为是否应定性为“为谋取自己的不正当利益”帮助刘某向马某行贿便成为本案的重点。基于上述情况,司法实践中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陈某认识到了自己介绍贿赂的行为,在促成以权换利的不正当交易,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交易的实现。客观上陈某在刘某与马某之间进行引见、勾通、撮合,促使刘某行贿与马某受贿得以实现。至于陈某出于何种动机,是否因介绍贿赂而从刘某或马某处得到某种利益,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第二种观点认为,陈某在与刘某商定由陈某去疏通人际关系找马某帮忙的时候,陈某与刘某就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尽管在表面上,最初陈某不是为谋取自己的不正当利益,但陈某在为刘某介绍马某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事中得到好处,而刘某因不具备相关的建筑资质,事前请求马某帮忙更是希望得到程序优先的不正当利益,那么陈某在全案中谋取的利益便应认定为不正当利益,且刘某行贿马某的财物均由陈某转交马某,因此,陈某的行为在全案中是主要的、直接的,更具备了行贿犯罪共犯理论中直接正犯的情形,陈某的行为应定性为行贿犯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陈某本身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其虽然自身不经手本案中政府部门的扶贫项目,但因其与马某是曾经的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陈某虽然不足以影响马某的行为,但本身具备职务的便利可以直接影响到刘某的思想与行为,故陈某收受刘某好处费5万元的行为应定性为受贿罪;陈某代刘某转送马某10万元的行为应定性为刘某行贿犯罪的帮助犯;陈某私下占有了陈某本应转送马某的10万元应定性为侵占罪。对陈某的行为应当数罪并罚。

【笔者意见】笔者在此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笔者认为,陈某在本案中是为了通过帮助刘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同时谋取个人利益,其帮助刘某谋取不正当利益只是实现谋取自己不正当利益的手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第九条第二款“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陈某为刘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同时谋取个人利益当然属于不正当利益,而陈某在给刘某提供帮助,向刘某介绍马某,从中引见、勾通、撮合,促使了刘某向全面行贿,并亲自代刘某将财物交给马某,陈某的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共犯理论中关于直接正犯的规定。故陈某与刘某在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其行为应该认定为是与刘某共同的行为,应定性为行贿。

第二,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做法是,以行为人是否获得利益为标准:帮助受贿并参与分赃的,成立受贿罪的共犯,帮助行贿并为了谋取自己不正当利益的,成立行贿罪的共犯;帮助受贿但没有分赃、帮助行贿却不是为了谋取自己的不正当利益,成立介绍贿赂罪。

本案中虽不涉及,但有必要讨论的一点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介绍贿赂罪是“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故按照国家工作人员的意图,为其寻找索贿对象,转告索贿人的要求等行为,当然不属于“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

从犯罪的本质考察,实践中的上述做法难以得到认同。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就行贿罪而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刘某出于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陈某出于为刘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共同实施了向马某行贿的行为,陈某当然成立刘某行贿犯罪的共犯,而不能只是考虑陈某是否有从中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意图区分其行为的定性。

第三,从本罪的立法本意上考虑,“犯介绍贿赂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介绍贿赂罪的概念更是要求介绍贿赂情节严重才予以处罚,而行贿罪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可见,介绍贿赂犯罪的影响相对于行贿犯罪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介绍贿赂对贿赂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的侵犯更是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所有的介绍贿赂犯罪行为都应该包含于行贿犯罪或受贿犯罪的帮助行为,如果构成介绍贿赂罪必先构成行贿罪或者受贿罪。然而,由于对介绍贿赂犯罪的刑罚规定畸轻,所以,介绍贿赂犯罪应当仅限于行贿犯罪或者受贿犯罪的帮助犯中的轻微情节。

振动与波动及其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篇4

运用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两种图象的综合应用既是高考的热点, 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由于不理解振动与波动及其图象的关系, 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大脑中勾画不出动态波动过程的全貌, 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下面就两者的关系作些简单的讨论.

一、振动与波动的联系和区别

振动与波动的联系:

1.振动是波动产生的原因, 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有波动必有振动, 但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因为机械波形成的条件, 除了振源以外, 还要有传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振动与波动的区别:

1.运动原因的区别:产生振动的回复力可以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来提供, 而引起波动的力, 则总是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弹力.

2.运动性质的区别:振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其位移是时间的正弦 (或余弦) 函数, 而波动--振动的传播, 则是匀速运动, 传播距离与时间成正比, 即 x=vt.

3.运动图景的区别:振动是单个质点 (或物体) 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而波动则是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振动形成的集体运动.

二、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联系和区别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联系是: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如图1所示) 与波动图象 (如图2所示) 在外形上十分相似, 都是正弦 (或余弦) 曲线, 在不考虑介质吸收能量的情况下, 平面波中各质点的振幅 (A) 、频率 (f) 、和周期 (T) 均与振源相同.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是:

1.研究的对象不同.振动图象研究的是单个质点;波动图象的研究的是介质中的一系列质点.

2.横轴的表示不同.振动图象的横轴表示时间;波动图象的横轴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距原点的距离.

3.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表示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波动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4.变化规律不同.振动图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延伸, 但原有的形状不变;波动图象随时间的推移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 且波形一般随之变化.

5.振动方向与图象起伏方向不同.在振动图象中, 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方向与曲线的起伏方向一致;而在波动图象中, 由于波的传播总是前带后, 后跟前, 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晚, 所以, 沿波的传播方向, 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曲线的起伏方向恰恰相反——即“上坡下, 下坡上”.

6.两个相邻峰值间距离的意义不同.在振动图象中表示周期T;在波动图象中表示波长λ.

三、典例分析

例1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图3是 t=1 s 时的波形图, 图4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 (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 , 则图4可能是图3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 )

(A) x=0处的质元

(B) x=1 m 处的质元

(C) x=2 m 处的质元

(D) x=3 m 处的质元

解析:在图4的振动图象中可确定 t=1 s 时质元的位移 (0) 和振动方向 (向下) .在图3的波动图象中可确定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时, 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的是 x=0处的质元.所以,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

例2 如图5所示是离振源30 m 处的质点M的振动图象, 已知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是10 m/s, 试作出这列波在2 s 末的波动图象.

解析:由图5知, 此列波的周期T=2 s, 则波长λ=vT=20 m.2 s 末质点M的位移为零, 振动方向沿 y 轴正向.取波源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为O, 则距波源10 m 处的质点 (设为P) 振动情况同M.而OP=λ/2, 则波源O的位移为零, 振动方向沿 y 轴负向.所以此时刻波动图象如图6所示.

评注:波动和振动是密切相联系的, 从波动图象中可以找到振动的信息, 从振动图象中也可以找到波动的信息.考查的方式不外乎从波动情形判断振动情况或从个别质点的振动情况判断波动情形.因而深入理解波动和振动的关系是本模块知识的难点, 也是达到高考要求的突破口.

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的区别 篇5

采用定额方式是指投标人自行计算工程量的投标报价,由于设计和图纸的缺陷,不同投标人员理解不一,计算出的工程量也不同,报价相差甚远,容易产生纠纷。另外报价还受标底的影响,不利于市场竞争。在定额模式下的评标办法一般采用综合评估法。投标报价得分公式为:

公式一:报价高于基准价。

=80×Κ2-6×(-)×80×Κ2

公式二:报价低于基准价。

得分=80×Κ2-2×(-)×80

公式三:基准价=标底核准价×(1-A)×30%+有效投标平均值×70%。

其中,A为标底下浮率,3%~9%:一类,二类工程0%~9%;三类,四类工程0%~6%;有效投标范围:最低(或最高)投标报价低于(或高于)次低(或次高)投标报价15%者,为无效投标报价。主材用量偏差范围一般为±15%。

从以上公式不难看出,基准价受标底的影响,标底占基准价的30%,各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占基准价的70%。所以要得分最高,投标报价必须接近标底下浮后的核准价,并且在几家报价中处于中间。企业投标报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积累报价资料。投标报价期限很短,只靠投标所给时间搜集资料是很困难的,平时就应注意积累有关资料和总结经验。所积累的资料和总结的经验越多,投标报价就会心中有数,报价效果就会好些。

2)标价计算应合理。有的投标者在分析标价和最终决策标价时,为了争取中标,常常毫无根据地压低报价。这种压低标价增大风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定额的选用要慎重。工程报价时,定额分析选用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到报价高低、投标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十分慎重,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如工程情况、自然气候条件、工人素质、机械水平、工程技术规程、工程监理情况以及其他因素。

4)在投标有效期内,投标者找业主澄清问题时应注意询问策略和技巧,注意礼貌,不要让业主为难,也不要让对手摸底。

2 清单计价模式

清单计价是一种市场定价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内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招标。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按统一规定进行编制,它体现的核心内容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及其相应数量,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2.1 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以五级编码,用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为全国统一,第五级编码由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区分工程的清单项目特征而分别编制。

2.2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评标方法

1)综合评估法。

公式一:报价高于基准价。

=100×Κ2-6×(-)×100×Κ2

公式二:报价低于基准价。

得分=100×Κ2-2×(-)×100

公式三:基准价=a标×(1-K)。

其中,K为修正系数,对于一般房屋建筑工程,K=1%~3%。注:不足5家时a标取算术平均值;报价得分为负值时按零分计。

从以上公式不难看出,清单计价投标评标方法基准价不受标底的影响,报价合理的投标者才会中标。

2)最低评标价法:

经专家评审后最低报价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2.3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投标中的投标技巧

1)不平衡报价法。是指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投标报价基本确定后,如何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价,也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平衡报价法:

a.能够早日结账的项目可以报得较高(基础工程),以利资金周转,后期工程项目可适当降低。

b.经过工程量核算,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比如土方工程)单价适当提高,这样在最终结算时可多赚钱,而将工程量会减少的项目单价降低,工程结算时损失不大。

c.设计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报价,而工程内容说不清楚的,则可以降低一些单价。

d.暂定项目又称任意项目或选择项目。

不平衡报价一定要建立在对工程量表中工程量仔细核对风险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报价中单价的项目,如工程量一旦增多将造成承包商的重大损失,同时一定要控制在合理幅度内,以免引起业主反对,甚至导致废标。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有时业主会选出报价过高的项目,要求投标者进行单价分析,而围绕单价分析中过高的内容压价,以致承包商得不偿失。2)多方案报价法。有时招标文件中规定,可以提一个建议方案,或对于一些招标文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则要在充分估计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即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果基本条款做某些变动,报出报价可降低的额度。这样可以降低总价,吸引业主。

3)突然降价法。报价是一件保密的工作,但是对手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来刺探情报,因此在报价时可以采用迷惑对手的手法。即先按一般情况报价或表现出自己对该工程兴趣不大,到快要投标截止时,再突然降价。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在准备投标的过程中考虑好降价的幅度,在临近投标截止日期前,根据情报信息分析再做出决策。

4)先亏后盈法。对大型分期建设工程,在第一期工程投标时,可以将部分间接费分摊到第二期中去,少计算利润以争取中标。这样在第二期工程投标时,凭借第一期工程的经验、临时设施以及创立的信誉,比较容易拿到第二期工程。

3工程量清单招标与定额招标的区别与联系

1)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提供工程数量,可以实现承发包双方合同风险的合理分担。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后,投标人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相应的这一风险则应由业主承担,这种格局符合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一般原则。

2)两种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体现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定额计价模式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阶段。在这一模式下工程价格或直接由国家决定,或是由国家给出一定的指导性价标准,承包商可以在该标准的允许幅度内实现有限竞争。这一阶段的工程招投标价格即属于国家指导价格,体现了在国家宏观计划控制下的市场有限竞争。清单计价模式则反映了市场定价阶段。目前虽然已经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但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目前的工程造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双轨并行的局面,在保留传统定额计价方式的基础上,又参照国际惯例引入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我国的建设工程定额还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国际管理的深入了解,市场自主定价模式必将逐渐占主导地位。

摘要:介绍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两种模式投标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评标方法及投标技巧,并对工程量清单招标与定额招标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探讨,为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定额计价,清单计价,招投标,投标技巧

参考文献

上一篇:防非宣传资料下一篇:总监办安全管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