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通用13篇)
积极心理暗示 篇1
积极心理暗示--感受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
导读: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感受心理暗示的力量。之一 :改变罗杰-罗尔斯一生的暗示语
美国纽约第53任州长罗杰-罗尔斯是一个黑人,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学会了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等坏事,长大了后,很少有人能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进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就任州长的记者招待会上,到会的记者提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什么把他推向州长宝座的?
面对300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
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时的一位校长。
在罗杰-罗尔斯读小学的年代,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长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想了很多方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方法是有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他上课的时候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凡经他看过手相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成为州长、议员或富翁的。
这位杰出的校长是怎样给学生看相的,已经没有现成的材料来说明了,但是,有一句话是可以完全相信的,就是“八字先生进门,一屋子的贵人。”
由此可见,适当的鼓励和暗示,一样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好的鼓励与暗示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有勇气,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相反坏的心理暗示,则可能让我们永远一蹶不振、一无所成。
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不妨自己给自己看个手相,努力去发现自己的优点,让自己振作起来,那么困难就会自己消失了。之二:被自己的暗示扼杀的尼克•西堤曼
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很多人对其做过分析。
讲的是一个叫尼克•西堤曼的年轻健康小伙子,在车站货运组工作,一天晚上下班后,尼克留下来做最后的检查,在检查到最后一辆冷藏车时,车门弹簧突然绷断,尼克被反锁在车里。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身穿短袖工作服的尼克已死去多时,实际上,那辆车的制冷系统出了故障,冷藏车的电脑记录证明,当晚车箱内的平均温度是18℃,绝不至于冻死人„„车厢内壁上有他用笔划下的遗书,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的:“我就要被冻死了!”“我全身正慢慢失去知觉„„”法医随即对他的尸体做了鉴定,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尸体呈现出很多冻死者的特征。尼克是被自己的想法杀害的,由此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暗示的概念,在心理学中对自我暗示的解释是:依靠自己的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影响自己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或要求按照某种方式行动,俗话说的“心病还需心药医”也是这个道理。我国古代有一妇人曾误食虫,常常疑虑,自认为必然成疾,后来果真患病。经多次医治,毫无效果,有个医生知其所患,遂让她服以吐泻药并告诉病人虫已泻出,她的病很快就好了。这个妇人算是幸运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被自己自以为的狭隘思维扼杀了,自信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不自信的人离成功更远,能帮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放弃自己的人,注定会失效。中国发生了许多矿井倒塌事件,很多的矿工遇难了,总有那么几个创造了奇迹,在电视中看到那一个个黑瘦的矿工对记者纯朴的回答:“我想我不能死,家里还有老有小,我走了,他们怎么办?„„"你们有信念支撑着,永远不会倒下。
人生在世,除了自我暗示外,别人的思维也会左右你,有独无偶,罗森塔尔(R•Rosenthal)与雅各布森(L•Jacobson)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老师的暗示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他们以小学生为试验,先对他们做语言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测验,然后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向老师说这部分学生有可能在几个月后肯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到了期末,罗森塔尔等对全体学生做了一次检查,发生这部分学生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的评语也比其他学生好,老师对心理学家佩服不已,罗很平静的告诉老师,当时只是随便抽的,测验只是做个样子,老师惊愕,其实不难解释:老师受了大师的暗示对部分学生转变态度,学生有了老师的暗示受到更多的鼓舞,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结语:暗示的力量无法估量。生活中“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你挑剔的眼光与无情的语句,在他心中造成的伤害无法估量,而你一句赞美的话,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积极心理暗示 篇2
1.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心理暗示
在数学课堂新授课内容教学开始之前, 通过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 能够充分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的角色和学习的状态. 例如, 在教学“圆的标准方程”这章中, 教师在新授内容教学开始之前, 教师应用积极心理暗示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 教师提出“你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圆的?”、“在生活中你们都遇到了哪些圆?”“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圆的概念?”等一系列的问题, 并通过圆的定义: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构成了圆, 以及两点M ( x1, y1) 和N ( x2, y2) 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提出这样的问题: “假设圆的半径是r, 圆心的坐标为 ( a, b) , 圆上点的坐标为 ( x, y) , 那么圆心到圆上点的关系式是什么?”两点之间的距离是高中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因此, 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得出相应的关系式, 通过课前提问, 当学生们回答上来后, 教师对学生们说: “你们真棒, 圆的标准方程我们还没有学到, 同学们对圆就已经有这么深的了解. ”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能够让学生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会对之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和激情,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第一节课的积极心理暗示
通过在课堂教学前的积极心理暗示,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和激情, 而每一章第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们知识点的掌握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掌握好该章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基本初等函数”这章教学内容中, 指数函数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们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常常会存在心理障碍, 这就导致学生们形成了“谈指数函数色变”的心理, 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能够突破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第一章第一节课时, 通过以聊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师对学生们说: “同学们, 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 我发现大家的学习能力都非常好, 并且在课堂中的表现也超乎我的想象,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给老师也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和动力, 在接下来这一章的学习中我相信你们的表现会更出色. 这一章我们讲函数, 这是高考的热点, 我很期待同学们在这节课堂中的出色表现. ”这种谈话式的心理暗示, 是对学生们上一章内容学习的肯定, 并暗示这一章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学好这一章的知识,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集中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然后, 教师通过提出同学们感兴趣的函数问题, 例如, “兔子的繁殖速度非常快, 在草原上没有天敌, 但是兔子大量繁殖会破坏草原, 给生态环境带来灭顶之灾, 政府通过动用武力来消灭野兔, 但是在消灭野兔的过程中, 逃出了一只兔子, 这只兔子每个月会生两个小兔子, 小兔子第二个月后又能生两只小兔子, 同学们, 经过x个月后, 兔子的数量是多少?”然后再暗示学生: “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能用x和y的关系式表示兔子的数量. ”这种暗示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信任, 学生们为了不让老师失望, 会努力解决该问题. 最后, 当课堂结束之后, 再暗示学生们指数函数并没有那么抽象, 这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3. 学生解题前的积极心理暗示
对于一些认知水平、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在解题时会产生“我一听就懂, 下笔就不会”“知识点和公式我都掌握了, 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用”等问题, 对于这类学生来说, 他们不仅仅是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还缺乏解题的信心, 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地予以鼓励和引导, 学生们将会对解题产生心理障碍, 最终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教师应设法对这类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例如, 在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章教学中, 教师提出例题, 然后对学生们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同学们仔细观察例题中的已知条件, 都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和定理?”学生们通过读题能够很轻易地掌握并总结出这些知识点. 教师继续暗示: “对极了, 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已知条件, 并利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 看谁能够快速地解答该问题?”此时, 学生们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在解题上. 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 引导学生学会解题的思路, 进而提高学生解题的信心.
4. 考试后的积极心理暗示
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激情会更高, 但是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则可能意味着又一次打击, 学习情绪会更低落,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教师通过以故事为背景的积极心理暗示, 例如, 足球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巴西足球举世闻名, 在1954年的世界杯赛中, 巴西队输给了法国队, 巴西的球员认为没脸回去见自己的同胞, 并且他们认为回去后肯定被自己国家的球迷辱骂, 但是当球员们回到祖国时, 巴西的总统和数万球迷亲自去迎接他们, 并告诉他们, 失败了, 努力重新来过就会再次胜利; 在1958年的世界杯赛上, 巴西足球队赢得世界杯冠军. 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学生们知道一次考试失利, 通过努力之后还会再次成功.
总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入积极的心理暗示, 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 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剑铃.浅谈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18) .
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篇3
人们常常借助这个故事来说明心理暗示的作用,心理学家们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心理暗示进行了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设计和实践的。
一次,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真的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都不了解。这让老师很意外。其实,正是由于老师和学生接受了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才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这个实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心理暗示是怎样起作用并且带来效果的——虽然不能如神话传说那样把雕像变成活人,但是对个体的塑造和激励作用却同样惊人。
晓晓(化名),是个很文静的姑娘,本学期刚刚转到我们学校。第一次遇见她是在一个周一的早晨,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包来到教室,只有她在门外暗自垂泪。我过去给了她一个拥抱,安慰她。她很懂事,虽然眼里还含着泪,但还是回到座位去学习了。班主任告诉我因为刚到新环境的原因,晓晓一直很不适应,每天情绪很低落,经常无缘无故就哭起来,上课的状态也很不好。这让我很是心疼,也很着急,我跟班主任商量了几条措施来帮助晓晓快速适应,包括帮晓晓在班内找一个好朋友、带着她去熟悉校园、班主任和老师要一周内找出她几个优点来欣赏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等。
在这之后,晓晓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情绪时好时坏,每次看见她时她总是低着头贴着墙走,很明显的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一次外出学习中,遇到了晓晓的妈妈。很自然地谈起了晓晓的在校情况,晓晓妈妈说晓晓进步很大,很感谢班主任和其他的任课老师们。但晓晓还是很想念原来的学校和老师们。很明显孩子的情感转移还不够彻底。
第二天学习,晓晓妈妈告诉我晓晓听说妈妈和我一起学习并且谈起过她,很着急地问了几遍:“妈妈,王校长都说我什么了”,听到这儿,我灵机一动,能否利用积极暗示的力量帮助这个孩子更快地产生情感转移,喜欢上现在的班级和同学并且更开朗更自信呢?有时候在孩子的家长、朋友面前夸奖一个孩子比当面夸奖孩子的作用更大。
按照我们的约定,当天晚上,晓晓妈妈这样回去告诉晓晓:今天王校长和我又谈起你了。王校长说你们班的所有老师都很喜欢你,说你善良、懂事、认真、积极;同学们都喜欢你,说你多才多艺、愿意帮助同学;王校长也很喜欢你,虽然只见了几面,对你的印象却很深,感觉你自我管理能力强,在文艺和写作方面都很有天赋,很高兴学校又增加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听妈妈说完,晓晓高兴得一晚上一直在哼歌。
接下来的一周中的一天,我特意到晓晓所在的班级去听课,课后特意表达了对晓晓的喜爱,夸赞了晓晓上课的专注、认真和积极主动,并且送了一个小礼物给晓晓。
在各科老师的不断肯定和鼓励下,晓晓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班级和同学,人也变得越来越快乐。再见到她时,感觉她明显自信了,说话时敢直视我的眼睛了,目光不再躲闪了,背也挺直了。她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升,作文在学校的校报发表了,而且在学校的才艺大赛中还得了一等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受激励和积极暗示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一旦他受到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相当于激励前的三至四倍。有时候,教师一点点的关注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学生释放更多的潜能。积极的心理暗示像阳光,更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需要的东西。让我们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把爱一丝一缕地渗透在他们的灵魂里,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吧!
积极心理暗示 篇4
【关键词】分析;幼儿教育;积极心理暗示;应用
幼儿正处于成长时期,他们的许多行为还需要家长以及教师给予指导,而在指导的过程中具体方法有许多,例如明示教育、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消极的心理暗示等,但是它们对幼儿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明示教育往往是比较直接,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以接受,甚至会使他们发生逆反的心理;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带给幼儿不良的影响;积极心理暗示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进行疏导[1],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幼儿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大量地采用积极心理暗示。
1教师运用语言的方式来实施暗示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实施积极心理暗示重要的途径之一,它具有含蓄与委婉的特点,幼儿通过领悟教师的语言而调整自己的言行,这使幼儿心理接受教师的指导更加有效。教师纠正幼儿的坐姿时,可以通过举例子向幼儿解释端正坐姿的好处,以及说明不良坐姿会带来的后果[2],例如教师向幼儿介绍小树成长中,如果在幼苗时期能够笔直的站立着,那么在它成长中就能保持树干一直是直立的,如果小树苗刚开始就是歪着的,那么它长大了树干就呈现出一定的倾斜,如果这时候再将它纠正过来,不仅十分的困难,而且还不利于树木的成长,严重的情况下,树木会因为伤及树根而导致它难以成活,所以现在幼儿要端正坐姿,保持身体的挺拔,不然就会向倾斜的小树一样。教师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有效的纠正幼儿的不良坐姿,同时幼儿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良坐姿习惯。
2教师通过行为方式实施暗示
幼儿教师的行为暗示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势、表情以及体态等,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而运用不同的行为进行暗示,这种积极暗示会给幼儿带来积极地效果。例如当幼儿勇敢地发言时,教师可以为他竖起大拇指,当幼儿接受到教师这一动作时,就会获得极大的鼓励,在他们的心理就知道发言这一行为是受到教师的赞同,因此,他们在今后的课堂中就会争取积极的发言。反之,如果幼儿在课堂上出现任意的离开自己的位置或者在玩别的玩具时,教师这时可以用严厉的眼神看着幼儿,示意他停止自己的手中的事情,然后回归到课堂中,幼儿就能够获得教师所发出的指令,从而促进他们及时地改正。教师对于幼儿的这些不良行为通过给予适当的行为提示并促进他们改正,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行为受到感染,这对促进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这样“无声的教育”中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发挥榜样的力量进行暗示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包括教师的衣着打扮、教师之间的谈话、笑声以及对待其他人的方式,它们都能够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在对幼儿的教育中严格的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3]。例如教师在教师中发现有垃圾掉在地上,然后及时地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这样一个简单并且普通的行为,能够给幼儿传递的信息就是不能随便丢垃圾,如果发现地上有垃圾就要及时地捡起来。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那么幼儿就会按照这样的榜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者,教师还需要在幼儿中发现一些良好的学习榜样,并且专门地提出来向幼儿说明,使得幼儿能够在同学之中发现学习的榜样,然后不断地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积极地向他们学习。例如有的幼儿在画画时,总是能够将画纸保持得十分干净、整洁,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画纸展示给其他的幼儿观赏,然后推动幼儿向他们学习,所以通过榜样暗示法教育幼儿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结束语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说课稿 篇5
1.给自己一个微笑。
2.设计鼓励自己的常用语。
3.用日记肯定自己。
4.将积极情绪与某种行为建立起来。
七、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课前准备充分,达成了预期目标。表现在:1.教学层次清晰。通过导入—学习新知—巩固—提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2.环节设计合理。通过故事、游戏、活动,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使学生乐学。首先以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激励学生建立信心;在学习新知环节,设计游戏和活动,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掌握了暗示的类型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通过总结进行巩固;设计赠送礼物环节进行提升。
不足之处:在游戏和活动时,对学生的引导需进一步加强,使学生能全身心、充满激情的投入到游戏和活动中,增强游戏和活动效果。
心理暗示小故事 篇6
2、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3、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
4.有一个教授找了九个人作实验。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九个人听明白了,哗啦哗啦都走过去了。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九个人吓了一跳,庆幸刚才没掉下去。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人站起来,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都走过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教授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是心态影响能力。又
5.有一个教授做了一个更加残忍的试验,他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然后教授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死囚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出来,他被吓死了。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一个男子两年多来一直在自我暗示:“如果我女儿的病能治好,我宁愿失去我的右臂。”他的女儿患了一种关节炎和一种皮肤病,生活不能自理。长期的医药治疗不起作用。他非常希望女儿能够康复,所以他不断地为女儿默祷。有一天他开车外出出了车祸,右臂真的掉了,而那天他女儿的关节炎和皮肤病也立刻就好了。
一个纽约人到芝加哥去,看看手表,他告诉他的芝加哥朋友已经12点了,这个朋友马上说他肚子饿了,要去吃午饭。其实,这位芝加哥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纽约同芝加哥时差1小时,纽约朋友的手表比他的要快1小时。
英国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网球名星,叫吉姆.吉尔伯特。这个女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历了一次意外,就是她跟着她的妈妈去看牙医。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她妈妈没有检查出来有这种隐忧,所以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了,她看见她的妈妈就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
积极心理暗示 篇7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它是以无对抗, 无抵制为基础, 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服饰、环境和气氛等有利条件, 含蓄而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 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运用心理暗示, 能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 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心理暗示的适用范围
运用环境暗示时, 适用于全体学生;而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 则需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既要保护这片脆弱的空间, 不让其受到伤害, 同时又要锻炼他们的抗挫能力, 使用心理暗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保护他们的自尊, 以旁敲侧击的方式给予提醒, 让学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 从而迅速的改正错误。
在学生受到挫折或犯错误时, 适时地运用心理暗示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坚定信心, 战胜困难, 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3 心理暗示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3.1 以教师的身教来暗示。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 如何正人?”教师以身示范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暗示。当学生中出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时, 我就用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 暗示其纠正错误。
3.2 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可以用心理暗示。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往往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采用心理暗示, 适当提高声调、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着他们, 并没有把他们遗忘, 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3.3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可以用心理暗示。
有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平时表现很好, 可偶尔也会犯些错误, 这时教师不能不闻不问。为了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加以提醒。
3.4 在评价学生时常用到心理暗示。
每学期期末考试后, 教师都要对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不仅要肯定学生的优点, 更要指出他们的缺点。这时, 如果直接指出, 难免会让学生及家长心里不舒服, 而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反而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被关注的心理, 从而更加积极进取。
4 心理暗示在教学方面的作用
4.1 语言暗示。
运用语言进行暗示教学, 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把握好分寸, 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赞赏与信任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暗示效应。在教学中, 学生回答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的思路是对的, 但说的还不够全面, 再想想好吗?”“你的思维很敏捷, 具有跳跃性, 但需要好好审审题, 相信你再考虑周全一些, 一定会回答好的。”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 也可以用到心理暗示。
4.2 目光暗示。
人们都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确, 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与学生的目光交流中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 恰当的目光暗示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 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往往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与赞赏;教师一个疑惑的眼神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真思索;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也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从而亲其师, 信其道。
4.3 体态暗示。
教师运用表情、姿势、动作和距离等体态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 也能达到传递、感染、调控和激励等目的。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正常教学。在引导学生回答题时, 教师的手势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形象、具体、生动的形象构思和联想。因为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是语言的生动补充,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4 环境暗示。
通过营造氛围来使学生受到感染, 使其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接受教育。如:办庆祝节日或重大事件的黑板报或手抄报, 让学生了解更多国家大事或受到传统美德教育等。总之,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暗示环境。
摘要:重点讨论心理暗示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以及其作用。
积极心理暗示 篇8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心理暗示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09-01
“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动作,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心理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教学法,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6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鉴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教学法,让学生保持一种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节学习心理,改变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开学的第一节课
“老师,我数学基础差。”,“我上初中时就跟不上了,现在就更糟糕了。”,“我真的学不会!”,很明显,这些学生已经输在了信心上,最终将导致数学成绩难于提高。我相当重视这第一节课,每每接到新的班级,在第一节课我都会讲这样一个故事——《这也会过去》(1954年,巴西的全国人民几乎一致认为,巴西足球队定能获得世界杯的冠军。然而,在半决赛时,巴西队却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结果没有将那个金灿灿的奖杯带回巴西。球员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足球是巴西的国魂。他们懊悔至极,感到无脸去见家乡父老。他们知道,球迷们的辱骂、嘲笑和扔汽水瓶子是难于避免的了。当飞机进入巴西的领空之后,球员们更加心神不安,如坐针毡。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巴西总统和两万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有两幅横幅格外醒目:“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总统和球迷都没有说话,默默地目送球员们离开了机场。4年后,巴西足球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的冠军。回国时,当巴西队的专机降落在道加勒机场时,聚集在机场上的欢迎者多达3万人,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人群中也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这也会过去!”)
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且强调:“在我眼中,你们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前的成绩只是过去,不懂的知识点决心补上,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态度和成绩。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努力吧!”如此,既鼓励了基础差的学生,又抑制了优等生的骄傲情绪。
二、每一章的第一节课
掌握整章的知识点,关键在于第一节课是否把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所以这时对学生施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其掌握好这章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比如《统计案例》(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1-2第一章)这一章关系到较多专业名词和公式,数据繁多,计算量又大,处理不好很容易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放弃学习。所以,我是这样开课的——引入美国艾伦。格林斯潘所写的《成功的秘诀》(《青年文摘》2008.2月下),讲述的是作者在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时,在五角大楼把所有的军用物资购买计划列为保密文件的情况下,通过努力搜集战争前的记录,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推算出政府的购买计划,并撰写发表了《空军经济学》,其中推算出的数据竟跟政府保密文件的数字非常接近,着实把政府吓了一大跳。作者提到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苦干”。从中暗示学生学习统计是很实用也是很有意义的,只要有细心和耐心就能将统计知识学好。
三、在新课讲解前几分钟
在课前几分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为课堂注入活的原动力,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如在讲解《圆的标准方程》(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2第四章)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开课的——
师:圆是近乎完美的平面几何图形,那么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圆啦?
生:幼儿园,哈哈。
师:没错,我们自幼儿园就接触到圆了,那是基于大小和颜色的认识。那么圆的概念呢?
生: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就构成圆了。
师:很好,那么两点(x1,y1)和(x2,y2)间的距离公式呢?
生:d=■
师:假设圆心为(a,b),圆上的点为(x,y),半径为r,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关系式呢?
生:r=■
师:太棒了!
此时,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借助积极的心理暗示“你们真行啊!老师还没讲解,你们都已经对圆有了那么多的了解。其实,这节课的知识点也基本上拿下来了。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圆会有更多的认识。”就这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并把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自我超越。
四、在考前最后一节课
在一个新学年,我接任了特长班,这个班的晚自习基本是上音体课,所以文化科成绩就较其他班差,但我并未气馁,将心理暗示教学法巧妙地应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月考前最后一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给出一两道中等偏易的高考题来鼓舞他们的士气。
第二步: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如“该掌握的知识点和公式你们都掌握下来了,所以你们一定能考出最好的成绩!”,“这段时间大家学得很投入,一定能考好!”,“我相信有好几个同学能考到满分!”。
第三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只要我保持冷静,我肯定能考好。”,“我曾经第一,我这次也能考第一。”
心理暗示作文 篇9
这是,就会有人问了。直接说出来不就行了。干嘛要拐弯抹角地暗示呢?暗示自然是有它的妙处的。《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巧妙地将自己自认为清高的思想嵌入了景物描写中。如果不暗示,直白地说自己多么志向高洁,不尽显得水准太低,会让文章非常不自然。,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想借东西,又不知你是否方便,他也许就会问几个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带有极强的暗示性,如果你能通过这几个问题告诉她你方便或不方便,就可以避免万一你不方便时的尴尬。
正因暗示的妙处,我国古代诗歌大多有极强的暗示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晓风,残月”,不同于一般的柳,风,月。它们是带着感情出现的,伤别情怀自然也就浸润其中了。又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传达出来的离别愁绪自然不言而喻。
暗示性的存在是合理的,但不是所有存在的暗示性都是合理的。有时,几句话可以说明的实用性信息就完全没有必要用暗示,比如“杯子在桌上”就不必说成在一个怎样形态,有着怎样颜色的木制品的上面。三五句话能够表达的观点也不必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地用百来字来表达。言之有物应该是暗示性存在的底线,如果为了暗示而暗示一下,不但不会体现你素养高,反而会暴露你修养不足的事实——只有这样的人才需要看似高级的办法伪装自己。
关于心理暗示的若干问题 篇10
相信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待主人细细介绍之后,似乎才能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 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隐隐做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似的。 最后,竟然真的觉得挺不住了,经过在医院的一番大张旗鼓的检查,由权威的医生向你宣布“没病”之后,你会在病床上一跃而起,三步并做两步地走下楼去,与先 前的“准病人”判若两人。这些现象初看起来,似乎很神奇,也有些令人迷惑不解。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 活中非常普遍,暗示作用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对于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 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 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一个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 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
积极心理暗示 篇11
一、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依据
1.人具有可暗示性
正因为人具有可暗示性,所以环境对人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每个人接受暗示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不仅取决于接受的个人,也取决于给予暗示的人,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情感暗示的共鸣,如果给予暗示者有较高的暗示能力,则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会更强;反之,则会稍弱些。
2.人具有意识性的心理活动,其心理活动主要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
在接受学习者的无意识过程中,给予暗示者的暗示与接受者的思想等产生共鸣,可以使暗示发挥最大的效果。
3.人具有非注意的心理反应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因此会对数学课从心理产生抗拒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与学生探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就使学生产生了非注意的心理反应,从而将一节数学课轻松地学习完毕,并且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
4.人的潜力需要得到开发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在未经过开发之前,这些潜力是潜在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手段
1.对学生采取语言暗示
这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而且频率较高。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对学习有着旺盛的求知渴望,许多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无法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所以导致成绩不断下降,尤其是高中数学学科。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语言暗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对学生采取行为暗示
一切的暗示都需要在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都放松的基础上进行。高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这会导致学生的睡眠不足,以致于学生一直处于睡意朦胧状态下学习。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跟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去探讨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唤醒头脑十分重要。
3.对学生采取环境暗示
环境氛围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之路,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所以,高中教室的环境气氛格外重要,因为学生多数时间在教室内部活动。在教室里面可以放置适当的绿色植物,它能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另外,在教室张贴标语等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这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奋发图强。
4.对学生采取榜样暗示
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也如此,学生对学习成绩会有所比较,并且有一种愿望就是赶上成绩好的同学。在班级里,必然会存在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地培养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和培养。当这些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更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1.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除了为学生讲解必要的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注重身份、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多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这样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也利于教师更好完成教学环节。
2.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点和心理的共鸣
教师在授课之前,对学生要有合理的课堂导入,也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追根溯源,钻研如何设置情境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有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寻找与教材知识点的契合点,才可以使暗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控制好积极心理暗示的频率
积极的心理暗示固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使用心理暗示时,一定要注重使用的频率。如果使用次数过多,学生习以为常,会对心理暗示产生抗体,从而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而如果使用次数较少,对学生的心理不起作用,用了也是徒劳的。因此,教师控制好积极心理暗示的频率很重要。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影响,可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甚至是学生的一生。心理暗示是一个微弱的变化过程,但是这种微妙的影响却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正能量。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数学成绩都不理想,并不是学生天资的问题所致,而更大因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合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运用心理暗示指导初中化学教学 篇12
一、恰当运用环境暗示, 替学生营造一片快乐沃土
环境暗示主要是利用具体环境来实现对学生的暗示, 它包括物化环境暗示、艺术环境暗示和心理环境暗示。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 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 都能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 乐意、自觉地接受环境暗示信息。
1. 物化环境暗示:此时无声胜有声
物化环境暗示是指通过一些实物营造某种场景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 主动地参与活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因此, 暗示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不可或缺的交流因素, 若能引发人与环境之间的“共振”, 则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的境界。例如:挂图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学校购置与教师自制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在学生迈入化学门槛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设计绘制仪器装置平面图, 学生完成以后, 组织评比, 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用来布置实验室, 与温馨整洁的地面、有序摆放的仪器、琳琅满目的化学手抄报、积极奋进的化学家画像交相辉映, 给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暗示作用的化学学习心理场,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浓浓氛围。
2. 艺术环境暗示:山色空朦雨亦奇
艺术环境暗示是指用艺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 含蓄地、间接地对学生心理和行动产生一定影响。洛扎诺夫认为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当学生在享受艺术美时, 身心处于松弛状态, 而大脑仍处于机敏状态, 这种状态特别适宜于人的潜能开发。教师应着力发挥化学潜在的审美功效, 创设美的课堂意境。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的现象美、实验装置的流畅美、化学家们的追求美、化学史上的发现美都是可以让学生领略的科学之美, 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美产生新奇、愉快、向往的审美感受。再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道出了金的获取方法。谜语“一物到处有, 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到, 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 无他活不久。”道出了空气的性质。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都能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3. 心理环境暗示:蓬门今始为君开
心理学家泊恩海姆发现:凡是来自环境的刺激, 是对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要素, 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 会从多个侧面、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心理, 这种立体式信息途径决定了环境暗示的多维性和情境性, 而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环境的胁迫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 教师运用心理环境暗示的时候, 既要当好一名导演, 又要让每个学生做好演员, 在活而不乱、分而不散的和谐环境中“演”好每一台戏。例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 笔者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强调要用眼睛仔细观察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这就暗示着该实验的现象比较鲜明。这样, 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把本来很容易忽视掉的“一屡白烟”这一现象记住。在学习燃烧条件时, 笔者提问:如果有人拔打电话“119”, 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通常用什么物质来灭火?待学生回答水后, 笔者将氧气通到水中, 水中白磷立即燃烧, 学生非常惊讶, 因为在刚才教师的暗示之下, 水是用来灭火的, 现在竟然水中生火, 让学生在无意识之中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二、巧妙运用他人暗示, 给学生找寻一方灿烂天空
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 使这种观念在其有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 并使它实现于行为之中。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因此, 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体态、活动等暗示手段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
1. 语言暗示:弦外之音荡涟漪
叶圣陶教诲我们: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 但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毋庸置疑, 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 若用的巧妙, 则效果颇佳。例如:在讲评作业时, 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点名批评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老师不太喜欢我。”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结果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 教师也可以采取书面语言暗示, 如在平时批改作业和试卷时, 对进步的学生写:“你进步真大”、“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对于退步的学生, 可以写:“老师相信你, 下次一定比这次更好”。通过书面语言暗示, 常常产生“蝴蝶效应”。比如学生的作业整洁了, 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了, 学生更加尊敬老师了, 学习成绩进步了。因而, 教师在书面语言暗示方面, 不要怕耽误时间和精力, 说不定教师手中的笔还真是一支神奇的魔力棒。
2. 体态暗示:于无声处现真情
体态暗示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 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愿望表露出来,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育或顿悟教师的教育意图。心理学家马若琳指出:信息传播的总体效果等于7%用词, 加38%口头表达, 加55%形体语言。就是说, 教师除运用语言暗示外, 还可运用神态、体态等行为暗示, 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特殊信息传递渠道,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愠一嗔都能引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更能体现暗示的委婉特点。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人更易相信所见到的而非听到的事实, 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暗示。笔者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 努力通过行动做出表率, 暗示学生纠正。例如:有学生做完实验不整理就走了, 如果简单地当众责罚, 往往起不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作用, 所以笔者总是亲自整理, 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 以此暗示学生作出判断, 选择行为, 次数多了, 学生也就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啦。
3. 活动暗示: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 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 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如能依托学生喜爱的活动平台, 则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激活学生内在潜力, 实现活动暗示的终极目的。当我们安闲地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 我们的精力全集中在电影上, 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记忆某一个情节, 然而, 往往就在这种放松的精神状态中, 对电影的情节却产生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心理学家毕希名教授认为, 这种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 对于开发人的生理潜力却具有特殊的功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情境, 这种情境的设计与我们通常所采用的直观教学不同, 直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实在的观摩物,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而暗示法设计的情境, 是让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 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定期组织开展化学魔术晚会、化学新年晚会、科技节、小论文竞赛、家庭小实验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 学生心情放松, 他们关心的是在活动中如何施展自己的才华, 也就在无意之中巩固和学习了化学知识。
三、积极发挥自我暗示, 为学生打开一扇自信窗户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用某种观念影响自己, 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 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并促成它转化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指出: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 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 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 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比如美国拳王阿里每次回答记者的提问后, 总忘不了说一句“I’m the best!”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学生书写方程式缺这漏那是一个通病, 这是由于学生书写时, 常常缺乏检查意识造成的, 一般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够改正过来。但考试的时候, 没有了教师的提醒, 只能依靠自己。几乎每个学生书写时都会忘记标上箭号而被老师打上“血淋淋”的叉, 此时学生不妨把这种痛苦扩大化, 想象这种疼痛是被利箭所射带来的。因为要记忆的东西经过强烈情感的过滤之后, 就会使人记得更深刻、持久。以后, 每次书写时, 学生就想象成被利箭所伤,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错误几率。
尽管心理暗示对初中化学教学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 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只有当它和具体的教学行为结合的时候, 教师“无心”的心理暗示, 能在学生不设防时悄悄地潜入学生的心灵, 才有可能使教师的暗示真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外,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故教师要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 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总之, 只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心理暗示会对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4.
[2]张景浩.积极心理暗示效应应用个案.教育科学研究, 2003 (4) .
[3]多湖辉.让内心充满活力——自我暗示技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4.
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赢在“心理” 篇13
首先是要自我激励,以“瓦伦达心态”应对考试,瓦伦达是伟大的绳索平衡家。他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考试中的心态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一位,考试前的心态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二位,学习方法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三,学习知识基础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四。因此现在比的是心理状态,心理素质。考生们要有不怕谁的心态。“我紧张,他比我更紧张。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相信自己。现在没有复习完的,都是考试不考的,因为考试的考题只有所学知识的10%,所以现在要坦然面对。还有就是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的心态。天无绝人之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想想自己现在最坏的局面是什么,想好了就不用再怕了。
控制情绪保持平常心
考生考前与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情绪一时有所波动在所难免。但考生要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及时地调整情绪,把不稳定情绪调整为稳定的情绪。
特别强调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我认为不要把考试本身看得过重。考试本身就是检验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想开了也就没什么。只要不把考试看得太重,才不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其次,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的结果,如果老是考虑考好了怎样,没考好又怎样,就往往容易分散精力,不能好好地学习和休息,影响考试时水平的发挥。其三,要搞好复习,把所学知识掌握透彻,运用熟练,
备考资料
所谓‘艺高人胆大’,有实力作保证,自然容易保持平静的心态了。其四,要注意不仅是在考试前,而且在平时也要努力保持平静心态,在激动的时候劝自己冷静下来,在心烦的时候想办法散散心,一直保持静如止水的状态,就更容易在考前保持平静。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考试焦虑现象,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是难以避免的。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心理潜力。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因此考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想得太多,看得太重。
坚定决心踏实地行动
有了决心就有了目标,再加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行动,最终的胜利指日可待。决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决心给人动力,决心不强,动力就不足,进而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利于学习的情况,如不专心等。所以说高考前一定要先使自己确立极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