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

2024-06-02

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通用5篇)

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 篇1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执教:孟其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

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课文为例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2.从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3.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

2.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突破

1.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胳。

一、导入新课

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介绍作者情况。教师补充: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二、设置问题,讨论探究

1.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理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教师提示:课文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逻辑线索。等学生思考后,点名让一两位学生回答。

2.补充:逻辑线索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课文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五层,分别写黄山奇峰、黄山松、莲花峰、黄山烟云、黄山日出,请找出它们的起始段落。3.讲解: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 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4.对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并适当补充:“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是仰视;“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是远视。

5.讲解: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仔细体会,比如“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一句中的“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内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6.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动精神,不放过学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深人理解课文..

7.提示: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教室。都峰。”是仰望;“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先是在攀登的旅人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是从峰顶俯视。

三、归纳小结

1.讲解: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

2.给予鼓励: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基本概括出了本文作为解说词的特点。并做适当补充。3.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既体会到了黄山的美景,又学到了对景物进行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的方法。

4.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 篇2

(1)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2)以课文为例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

(3)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作者的思路, 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

(2)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的真面目,那我们就先睹为快,欣赏一下黄山的风光片。

师生共同欣赏黄山的风光片。

二、一游黄山,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本,紧扣文本试着来讲述黄山美景,同时能分清课文的层次。

1. 放声诵读,边读边画生字词或优美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1)应知应会的字词:

隐晦 (huì) 苍穹 (qióng) 娇娆 (ráo) 丘壑 (hè) 万仞 (rèn)

浮想联翩: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思绪万千:思想的头绪很多。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 又好像不接近。

心潮澎湃:心情像潮水一样汹涌起伏。

(2) 当导游介绍美景, 理清课文的层次, 分小组来进行。

黄山历史我来讲, 课文第1—3段。

黄山奇峰、怪石、古松我来说, 课文第4—14段。

黄山云雾我展示, 课文第15段。

雄伟壮观的日出我们来描绘, 课文第16—17段。

一路旅途的劳累由温泉来解决, 课文第18段。

2. 用不同的符号标画出课文所写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转换的?(紧扣文本寻找线索)

明确:

课文写的景物有:奇峰、古松、怪石、云雾、日出、温泉。

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

3. 思考:在认真标画的基础上,归纳出黄山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奇峰———高耸入云险峻万分

古松———苍翠奇特万古长青

怪石———巧石林立千姿百态

云海———澜翻絮涌皎洁柔美

日出———瑰丽辉煌令人神往

温泉———温度适宜温馨解乏

三、二游黄山,默读课文,赏美景。

请同学以“黄山之美,美在%%”句式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黄山之美,美在古松,古松破石而出,寿逾千年。

黄山之美,美在怪石峰峋,巧石林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飞来峰”侧视成峰,正看似桃,“猴子观海”阴观云海,晴眺太平。

黄山之美,美在云海,或千里烟海,澜翻絮涌;或皎洁柔美,静中有动。

黄山之美,美在日出,瑰丽辉煌,令人神往。

四、三游黄山,精读课文,品美言。

美景要配以美的语言才会让人心驰神往,正如一句诗所说“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好的文章读着都会使人有“口齿噙香”的感觉,本课就是很好的例子。请大家使用我们学过的“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来品析语言,并学会在课本上做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先自己来画, 然后和小组成员交流展示成果。

每一组, 展示两个例子, 若有重复, 请另行换取。

明确:

语言整齐类:

(1)“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总写黄山的美景,四字词排列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简洁而景象万千。

(2)“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

作者把静态的山峰写得动起来了,起伏的群峰,就像汪洋大海中的航船和岛屿,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修辞类:

(1)“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这段文字把黄山松描写得神形兼备,“殷勤”“招手致意”拟人手法运用得很贴切,使人看后对千年老松顿生亲切之感。

(2)“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斧劈刀削”形象地表现了石阶的陡,几乎是垂直的了,“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虽然给人美感,但也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这两句很准确地表达出黄山石阶又陡又险的特点,看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类:

(1)“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倒挂。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寥寥数语把黄山松的形态、气质全都展示了出来,令人顿生敬佩之情,好一个黄山松!

(2)“‘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

“真难为它”“一动不动”写出了作者的怜爱之心,写出了石的巧、趣。

抒情类:

(1)第15段写了黄山烟云的柔美:“轻盈”“皎洁”“飘舞”写出了烟云与山峰的关系,“恋人”“难舍难分”,写出了烟云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成了人间仙境。

(2)“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情感,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

这段中,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高声赞美这给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太阳,即使是落日也给人们留下新的启示。黄山观日留给了作者无穷无尽的遐想。如果把整篇课文比作一首乐曲的话,黄山日出应该是最高亢、最辉煌的乐章。

五、四游黄山,选背课文。

再来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日出和苍松的有关段落,并把它们背诵下来,同时考虑这些段落与课文的题目之间有何关系。

飞红———黄山日出

滴翠———青山苍松

作者特别青睐黄山的日出和苍松,这两段文字也写得情感充沛,语言优美。我们把它背下来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六、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我们也来试试解说词。

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就要开始了,请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为现场直播配上一段热情洋溢的解说词。

《飞红滴翠记黄山》 3 篇3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二、从黄山形成的地质史与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或事物进行解说。

基础知识

一、重点字词:

瑰(guī)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壑(hè):山沟。

苍穹(qióng):天空也说穹苍。

心往神驰: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也说心驰神往。

崛(jué)起:(山峰等突起)。

阴晦(huì):阴暗,昏暗。

旭(xù)日:刚出来的太阳。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重点难点

课文分析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法,所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出,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本文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三条线索:其一是时间线,从古至今,开头从徐霞客的话谈至黄山的地质形成史,再到黄山现貌;其二是空间线,从上山到出山,历群峰,或观黄山种种景物,或体验黄山生活;其三是逻辑分类线,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对独立。这些线索并非贯串全篇,如黄山的历史状况只是开头提一下,接下去就讲黄山现貌,而不是去讲黄山的开发史;再如空间线,也是若隐若现,并不是游人行经路线的再现。正是由于作者的精心组合,虽然所写到的内容相当复杂,但是把握起来并不困难。

(二)文章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黄山。概括介绍黄山概貌、地理位置,从地质史上说明其形成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4-17段),分别介绍了黄山的各种景观:奇峰、古松、怪石、云雾、日出。可以分为五层:

第1层(第4-6段),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

第2层(第7-8段),以“迎客松”为主体,介绍黄山松。

第3层(第9-14段),简介莲花峰,细写黄山怪石。

第4层(第15段),描写黄山烟云。

第五层(第16-17段),描写黄山日出。

第三部分(第18段),介绍黄山温泉。从山上写到山下,为全文作结。

本文通过对黄山的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提示了黄山的特点,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感情;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起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开头关于黄山地质史的部分是比较严格的科学说明,主体部分――介绍黄山风光和特点的,主要是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表现日出的部分用了直接抒情。话语方式的选择是服从于所表现的内容和.写作目的的,作者选择得恰当,转换也比较自然。

(三)重点语段

1.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句中“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得冰的石头有了人的精魂。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

2.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注意这句话的开头“如果说”三字,这是一种假设,是虚拟性的,是作者个人的审美感受。自然这种感受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泰山给人的印象是凝重的,《诗经》上有“泰山严严”(意思就是泰山积石很有气势),孔子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它被尊为“五岳之首”,屹立在齐鲁大地上,雄奇俊秀,气势磅礴。在泰山上观日出的感受说是庄严神圣,评价井非不当。黄山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这里观日出,会有一种梦幻感,正像文中所写的,“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瑰丽、壮观、辉煌,是一种概括性的评价。

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 篇4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想: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它选自电视片《话说长江》是柯蓝为电视片《话说长江》中黄山片所写的解说词。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我通过让学生探讨、研究的方式来感受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感受黄山的独特的美。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

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黄山是一个大题材,它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者用多幅画面组接连缀,从各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体现了自然美。在写景是依据观察和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介绍作者情况。教师补充: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黄山部分而写的。

二、设置问题,讨论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理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

教师提示:课文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逻辑线索。等学生思考后,点名让一两位学生回答。

2.补充:逻辑线索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课文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五层,分别写黄山奇峰、黄山松、莲花峰、黄山烟云、黄山日出,请找出它们的起始段落。

3.讲解: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4.对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并适当补充:“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是仰视;“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是远视。

5.讲解: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仔细体会,比如“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一句中的“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内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6.提示: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先是在攀登的旅人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是从峰顶俯视。

三、品味赏析

1、你认为描写的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放声阅读课文,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黄山仙境之中。

四、思考

1.本文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

2.讲解: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

五、归纳小结

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石的有趣与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五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理解黄山石的奇,趣、多。

教具准备:投影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知道了黄山上有不少奇怪有趣的石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2,黄山奇石(师范读课文)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老师刚才的范读,你们觉得黄山石怎么样?

生:我觉得黄山的石头很特别。

生:我觉得黄山的石头有趣极了。

生:我觉得黄山的石头美极了。

师:你们说得棒极了,老师用“奇特、有趣极了”来概括大家的发言,你们说可以吗?

生:生答后。(师板书:奇特、有趣极了)

师:我觉得黄山的那块石头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块奇石,把描写它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小组讨论讨论。(生四人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很认真。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给大家介绍介绍,如果你想读,就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读;如果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就给大家来讲一讲;如果你想用动作来给大家来表演,那就给大家来表演表演。

生:我喜欢“猴子观海”这块奇石。小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大海,都看呆了。

生:我也喜欢“猴子观海”这块奇石,它能爬在陡峭的山峰上,说明它胆子大、不怕苦。

生:我通过看猴子观海这块奇,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事要专心”

师:同学们,他们说好不好?(生答)

(师出示投影画面,板书:猴子观海)

师:谁能说说他们哪儿说得好?

生:他专心这个词说得准确。

师:他是从哪个词体会出专心的?

生:一动不动。

师:这个同学抓住了猴子的动作和神态,说出了“猴子观海”的奇特、有趣,另一位同学还谈了自己的想法。还有谁喜欢“猴子观海”请给他们补充补充。

生:猴子看着翻滚的云海很专心,都被迷住了。

师:你说得真好,谁还想发言?或者表演表演。

(指名到前面表演)

师:他表演得好不好?跟图上比一比,看他什么地方表演得好?

生:他的动作做得得好,一动不动地。

生: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专心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师:我们来看图。这块石头像猴子一样在欣赏着美丽的云海。你能把这一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生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课文)

师:你觉得其它的石头怎么样?请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仙桃石”,因为它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师:(出示投影,板书:仙桃石)

“像从天上飞下来的”就突出了一个“仙”字。(边说边指图)谁还有补充?

生:它落在石盘上,就更奇特有趣了。

师:大家快把这段练习读一读,读出情趣。

(生练习朗读,并指名朗读)

师:谁还想说?

生:我喜欢“金鸡叫天都”这块石头。因为太阳一出来,阳光照在它身上,金光闪闪的,它就像金鸡一样。

师:(板书:金鸡叫天都)他从“金光闪闪”一词体会出了山石的奇特、有趣,突出了“金鸡”“金”的特点。谁还从“叫天都”体会出它的奇特有趣?

生:它是对着天都峰叫的,好像在说:“天都峰,我想到你那去看看。”

师:他不仅说出了金鸡的动作,还加上了自己的想像,谁能把这块石头的奇特、有趣连起来说说。

生:太阳一出来,这块几块石头金光闪闪的,像雄鸡一样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叫。好像在催促天上的神仙快快起床。

师:他说得太棒了,大家把这块石头的奇特、有趣读出来好吗?

(生练习读,师个别指导)

师:还有一块奇石是什么?

生:“仙人指路”(师板书:仙人指路,出示投影)

师:这块石头怎么奇特、有趣呢?

生:他像一位仙人,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是在给游人指点方向,介绍美景。

师;他不光说出了仙人的动作,还加进了自己的想像,谁还能说一说他的样子?

生:他穿着明晃晃的长袍。

生:他还长着白花花的胡子。

师:是啊,(指图,它多像电视里的老神仙啊!你们做做这个动作。生做动作)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幅图,上面也是黄山的一块奇石(师放投影)同学们猜猜看,它叫什么名字?

生:(齐声说)天狗望月。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能看着图,根据这个名字,说说这块石头怎么奇特、有趣吗?

生:它像一只狗抬着头,望着天上月亮。

师:书中还介绍了两块有趣的石头,“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咱们看谁能想像着说说它们的样子?

生:好像是两只狮子在争夺一个球。

师:这位同学的想像突出了一个“抢”字。太棒了!

生:我说“仙女弹琴”。一个美丽、温柔的仙女,站在大石头上,抱着琴在弹一首动听的曲子。

生:这个仙女穿着美丽的长裙,风吹着她长长的头发。

师:你们的想像力太丰富了。黄山的石头可真有趣、奇特。学了这课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特别喜欢这些石头,想亲自去黄山看一看。

生:我特别想去给没取名字的石头取名字。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对黄山奇石喜欢、热爱的情感读出来。(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还有许多像黄山这样的著名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介绍这些风景区的书。另外,我们学过介绍我国宝岛台湾风景区的课文《日月潭》,请同学们回忆回忆。还有,在咱们河北省的承德有棒槌山、饸蟆石等等。请同学们多读读这方面的材料,来了解祖国的有趣的奇山异石以不断的丰富、提高自己。好,课文先学到这儿,请同学们看生字。

师:(放生字投影)

大家把这些生字先读一读,然后看一看哪几个生字最难记,请把你的好办法说一说。(生读生字)

生:我觉得“膊”字难记,他笔画比较多,注意不能丢最后一笔“点”。

生:“形”字右边的三撇要写好。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请同学们记好这两个字,剩下的字同桌互相说一说。(生同桌互相说字形)

师:这些生字同学们课下在习字册上写一写,难写的可以多写几遍,会写的少写或不写,并注意占格的位置。

【飞红滴翠记黄山(网友来稿)教案】推荐阅读: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暑假计划全册教学1000字下一篇:软件工程考试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