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2024-10-11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通用6篇)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篇1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对于辩论赛爱好者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辩论赛场就象一场法庭辩论一样,正反双方,谁能让观众更加坚信和肯定己方提出的论证,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胜算,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说,惜时如金的辩论赛场,只要能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率的提出对我方有利的证据以及论点,单位时间内找出更多的对方论证逻辑链中的问题,形式对我方就更有利。在辩论赛前,如果能够正确的进行战场的划分,就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以上所述的目标。

什么是辩论赛的战场呢?就是我们在辩论比赛(主要是自由辩论)时候所探讨的话题。

跟军事斗争地利的争夺相比,辩论赛的战场优势的争夺更有其紧张激烈的地方。我们需要判断,哪个话题是对我们有利的,哪个话题需要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那些话题是我们必须提出的,那些话题是对方必然提出的,这些判断就相当于战场上对地形以及必争之地的认定,我们称之为辩论赛战场划分。

对方如何利用对于我们不利的话题进行准备,对于某个话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补充的论证,如何防止对方在对其不利的话题上转移到对我方不利的话题上,这个就相当于战争当中对地利的争夺,其相关的战术,都是建立在对辩论赛战场正确的划分的基础上的。

所谓战场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按照直观上的有利不利进行划分

这个很好理解,很多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辩论赛的人,在初次比赛的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比如,《烟草业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对于全民健身运动这个话题(也就是这个战场)来说,对于正方是不利的,在比赛的时候,正方就尽量不在这个话题上和对手交锋,而反方则尽量和对方在这个话题上进行探讨。

当然对于自己不利,并不是绝对不谈这个话题,当对方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必须作好反击,逃避话题是很可能大丢印象分的,场下的准备和临场的反应就很重要,当然了,准备的很充分了,对自己的临场反应也很自信了,也千万不要在比赛时候主动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在比赛时候主动谈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绝对是不讲究语言效率的盲动。当然了,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虽然不可以主动抛出这个话题,但是可以隐蔽的引诱对方,让对方进入这个表面上或实质上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然后趁着对方心理上的过于自信,在该话题的利用远远超过对方的勤奋进行伏击,是可行的。

比如,《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灾难》,这个辩题对于反方来说,谈文学教育上的便捷性这个话题是不利的,反方就等待时机,终于正方过度自信的闯入了这个本来对正方有利的话题,反方就拿出了“美国wlinwod文学院用年500美金来鼓励学生不要上网”这个例子来攻击,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对正方有利的话题,由于正方没有反方准备的更充分,所以吃了大亏。

再来谈对自己有利的话题,要注意这样一点,并不要因为这个话题

对自己有利,就不要认真准备,相反要更加认真的准备,刚才的例子,已经说明仅仅因为话题对自己有利就不加以充分准备就会吃大亏。因为话题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必须要作好充分准备,只要在比赛时候,只要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就必须占据绝对优势。另外,也要设计一些配套的战术,如果对方逃逸这个话题,怎么又把话题拉回来,如果对方在这个话题上吃了亏,怎么通过追问,让对方这个亏吃的更大!

第二,通过准备充分性进行划分

如果初了解辩论赛,就能想到这种层次的划分,就可以称的上入门了。最早理论化提出这种划分的是中大的yizhenghan同学。划分战场的时候,必须充分意识到,哪些自己不可让步必须充分准备的,哪些是对方不可让步对方必须充分准备的。

这个划分我认为与第一种划分的区分并不明显。能看出两种分法的不同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利用这种划分方法实现辩论赛战术上的胜利

其实,着两种分法,本来就是同构同质的,不同的是出发点,在战术考虑上前面的分法更多是以我为主,这个分法更多的是以敌为主。

前面的更多的考虑自己,后面的更多的考虑对方。

在划分的指导意义,前面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框架,后面的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底线

比如,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这个“万”是正方不可让步的,在自由辩论时候,反方马大指出,这个万是全部的意思,如果指出一个恶的源不是钱,就可以推翻对方的立论,而正方武汉大学,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是不可让步的------关于“万”应该是很多意思,在比赛时候关于万的定义,抛的很少,而且抛的很晚。结果非常被动。

这里大家应该充分理解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的不同了吧!

第一种,关于对于自己不利的,不能主动抛出;而第二种,关于自己不可让步的,可以主动抛出,而且要多次(至少是充分)的抛出。

再举个例子,《法制可以消除腐败/不可以消除腐败》在这个辩题里面,“消除”的定义是什么,对于正方来说,意义和刚才那个“万”一样,是正方必须考虑早点抛出,多抛出!在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是灾难,对于反方来说,“灾难”不能被正方那样理解成为“灭顶之灾”,而应该理解成为

影响大的灾难,这个“灾难”的定义,就是反方必须充分准备,要早抛出,多抛出的。

第三,从论证义务来进行划分

就是要明确哪些是,在比赛时候应该充分论证的,哪些是应该论证的,哪些是不需要,甚至是绝对不应该论证的。

在比赛时候,我们的论证义务在原则上是越少越好,而不应该

仗着准备充分,把论证义务越搞越多。yizhenghan曾经用一句话来表达自由辩论和规范陈词的关系,“当你在自由辩论时候,有了想解释的冲动,你的规范陈词就是失败的”,对于战场划分和自由辩论的关系同样应该这样理解,在自由辩论时候,如果论证的义务太多,又不能推卸掉,就只好

拼命的解释自己是如何论证的,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宝贵的时间。

举个例子吧。

在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里面,对于正方来说,其论证义务仅仅是证明:在条件具备下,在适合松散式管理的大学中,实行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

其附加义务:

义务1,这样的大学现实中是存在的;义务2,适合将来推行的大学现在有很多;义务3,对于这些大学来说,松散式管理有意义。

可见这个辩题,在附加义务上,论证起来有难度,即使成功论证了对于自己的辩题没有什么帮助,如何论证失败了,影响非常恶劣,在微观经济学判断上,叫做“成则利小败则损大”

反方为了增加正方的论证义务,就责问对方;

为什么母校没有实行松散式管理。

这个时候,正方应该意识到自己只要证明实行了松散式和将要实行

松散式的大学好处多多,而不应该去论证母校也是松散式管理。

即使真要论证对于母校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也应该论证,对于母校来说,将来实行松散式管理是利大于弊的。而不应该强出头,论证普天之下,松散式对于任何大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这样的话,要浪费多少时间,很多真正该证明的东西反而没有时间证明。

后来,反方的观众抛出:我们的长城松散不得,军校也应该实行松散式管理吗?

我们抛出了“乌鸡白凤丸”的例子:问乌鸡白凤丸是利大于弊的,难道也要逼着男人也去吃吗?通过这个类比,我们的战场就回来了。我们没有必要增加自己的论证义务,去证明连军校都要实行松散式管理。

举个反面例子:

在以《成败论英雄可取/不可取的辩题中》,正方错误的采取了立论:

任何人只要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就是英雄。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这个立论,正方的论证义务是不是太多了!

第四种方法是按照时间效率分

就是那些话题是对自己有利可以简单说清楚不用太多时间的,哪些话题是对自己不利的,而且要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另外要注意,虽然对自己有利但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的,在比赛时候,无论是主动和被动都不要过多的谈论。

比如,《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灾难》,对于反方来说:马克思有个文艺的发展不平衡论,可以支持反方的观点,而且对方不好反驳,但是呢,要把这个不平衡论和辩题的关系说清楚至少要1分钟,所以反方就没有怎么使用不平衡论。

而网络带来的论文剽窃,文学体验因为网络发展带来的缺失是很容易说清楚的,而且费不了多少时间,反方就反复的谈。

第五,从共同前提来划分

哪些东西是双方都必须承认的,哪些是双方都必须否认的。在实战有这样赖皮的战术,用连续追问逼着对方承认本来双方都应该承认的东西,然后再礼貌的说:“谢谢对方承认我方观点。”多么误导人啊。这种方法,虽不应为,但是不可不防。

比如:大学生考研是个人需求更重要,还是社会需求更重要。对于正反方来说:个人个基本生理需求是必须要满足的,而且不应该破坏社会功利,这两条双方都必须承认,至少不应该公开反对。但是正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考研必须考虑个人基本生理需求,然后给对方扣上一个“承认正方观点”的高帽子,反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不应该冲犯社会公德”,然后扣上“正方承认反方观点”的高帽子。

第六种:按照战术特点划分

就是哪些话题适合自己发挥,哪些话题不适合自己发挥的。

比如,管理学院抽到了“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这个辩题,从松散式管理的结构性特点来论证其优越性,是适合管理系发挥的,因为有专业优势。

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吐词更清晰,就可以多谈论

一些很拗口的话题。

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表达力更强,就要多讨论

那些不容易表述清楚的问题。

还有种应用比较难把握,就是根据对方的战术特点以及对方在观众

中的印象,来进行设计,比如对方是法律专业的,就在法律方面的专业概念上驳倒对方,对方是计算机专业的,而恰好谈论计算机的话题就,引用一些计算机行业的专业理论去攻击对方。如果观众面前,法律专业在法律话题上输给了对方,计算机在计算机话题上输给了对方,管理专业在管理学话题上输给了对方,后果如何??

这说明,即使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辩题,也要充分准备。

要防止对方使出这招,同时这一招比较险,如果正好对方精通专业,出现了对方怎么说,观众怎么信的情况,己方就危险了。

第七种划分

是按照观众和评委的公共意识来划分,哪些是易于接受的,哪些是不利于接受的。

比如,在观众心目中,诡辩绝对是贬义词,所以,就不要轻易称赞

古希腊的诡辩者,尽管他们为人文事业功不可没。

比如,关于自律的辩题,如果你在游戏界很出名,就不要宣称,你对游戏很克制,即使你真的如此,观众也会喝倒彩的。

第八种划分,是按照价值导向划分的。

庸俗的说,就是哪些地方是容易扣对方高帽子的,哪些地方是容易被对方扣高帽子的。

严肃的说,哪些地方更能体现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哪些地方的交锋对于我们更有时代意义,哪些地方是不能庸俗化讨论的。《比如对待贫困学生应该扶贫为主还是扶志为主》这个辩题,一方一个成功大学生的例子进行论证,另外一方马上就说,他居然用奖学金上只有经济条件非常好才能报名的非常出名的计算机培训班,其实大部分观众对于贫困大学生利用奖学金进高档培训班是赞许的,这是一个高消费行为,但是并不是一个奢侈行为,如此乱扣奢侈化帽子,是很对抗观众意识的。

第九种划分是按照战术设置来划分,这个可能是立论结束后才进行的。

比如90年代初的南京大学,喜欢先集中火力攻击一个话题,然后再转向另外一个战场。优点在于,便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便于观众理解自己的观点,缺点在于,太重视准备,对于实战的应变性不强,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备战内容和实际中对方的漏洞,都成了鸡肋的两难境地。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篇2

1、音色

所谓音色指的是声音的色彩, 也称音质、音品, 常被用来表达不同对不同声音质量的主观判断, 如:明、暗等。音色是辨别和区分声音性质的主要因素, 所以能体现人声自然本质属性和声音特征。从生理角度看, 音色的产生除了声带长短、厚薄、宽窄和闭合状态有关联外, 更重要的是与共鸣腔体的长短大小、可调度与声带匹配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共鸣腔体中形成的各种泛音, 是音色变化的关键之处。由于发声器官形状、质量和运用方式不同, 不同声部就有不同的音色。因此, 它是声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决定声部归属的关键所在。

2、音域、自然音域、活动音域、拓展音域

每个歌者在音域上所具备的演唱能力叫音域。在没经训练前, 歌者能够自然唱出的音域叫自然音域。自然音域能够显露出各声部类型的基本特征, 它可作为判断声部的参考依据。随着歌者在声音技术方面的训练, 大多数的歌者都必然在演唱某一段声区时感到非常适宜, 我们称这一段声区为常用音域或活动音域。活动音域也是鉴定声音声部的重要标准之一。经过训练能完成的音域则称为拓展音域。

3、声区、换声点与换声区

声区:声区是指发声位置和音色的不同, 将音域内的声音划分为各个部分, 如“头声区”、“胸声区”“中声区”等等。低声区, 又叫胸声区, 这个声区以真声为主。中声区是混合声区, 它既有头声的色彩, 同时也有低声区的成分。高声区, 又叫头声区, 在这个声区要逐渐甩掉真声, 以假声为主。

换声点:在歌者的有效音域中, 声区过渡时会有一个“坎”, 当歌者唱到这个坎时, 声音就容易出现破裂, 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声点。不同声部的换声点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 男高音的换声点是从e 2到g 2中的某个音, 有的男高音的换声点可能更高。

换声区:在声乐训练声区转换中, 如果继续采用前面的发声方法, 声音会出现发白、摇晃, 甚至出现破音的现象。这个声音转换的区域, 称为换声区, 又叫过渡声区, 对男高音来说就是从胸声区到头声区之间的音区, 考虑到所有常见类型的男高音来讲, 他的范围是从b到a2。

4、型号和共鸣

型号和共鸣是虽然是针对声音量而言, 但并不是指声音物理属性上的绝对大小, 它是指声音对剧场的震响效果和对乐队的穿透力而言。

5、音量

同音色一样, 音量的大小也是区分不同型号男高音的标志之一。一般来讲, 型号越大的男高音音量越大。

嗓音特征

又被称为嗓音特色和嗓音特点。声音性格是指声音的特征能够创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和角色个性。同时, 声音性格也是决定声部的重要因素。有些声音所具有的独特性代表了不同的性格人物, 如:滑稽男低音声部、轻盈少女声部和邪恶女中音声部等。

二、影响声部划分的生理因素

外部体型特征, 如:身高、胖瘦、头颈、四肢的大小比例及其发育情况。

内部发声器官, 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 它们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呼吸器官, 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 (又称横膈膜) 、腹肌等组成。

发声器官, 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

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

咬字吐字器官, 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

声部划分的基础——正确的声音概念和科学的发声方法

两句话概括标准:1、娴熟的气息控制、灵活的发声吐字、丰富的声音共鸣和技巧熟练歌唱音域是各声部嗓音训练的质量取向原则;2、按照声音类型分类要求, 尊重自己声音的自然本质, 善待自己的发声器官是美声艺术对所受声部的价值取向标准。

及时准确地确定学生的声音类型, 并根据声音类型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声音训练和引导, 这对声乐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对学生的声乐发展极有帮助。在给学生确定声部类型以前, 要先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引导学生摆脱不正确和不必要的肌肉紧张, 慎始则成半。当学生生理成熟了, 基本上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技巧以后再确定学生的声部。确定之后, 在学生声音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老师仍必须小心注视他们的情况, 不要过早的去唱那些戏剧性的作品。影响声部划分的因素也有很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发声技术因素和生理因素外, 它还与歌者的性格、年龄、社会历史、作曲家风格、等有关。所以, 在确定学生的声部类型时, 一定要慎重, 要确保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总之, 声部划分理论的准确性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错误地确定学生的声部可能限制一个优秀学生的歌唱发展, 而错误的演唱非本声部的作品可能导致毁灭学生的声乐演唱生命。因此, 作为声乐教师,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发声技术指标和生理条件, 准确确定学生的声音声部、进而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声部的声乐曲目, 做到善待学生声音。

摘要:声部划分理论, 对于声乐研究和教学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界定了各类型声部的特点以及每个声部的演唱曲目。遵循美声艺术声部划分价值取向标准, 根据学生自身生理条件, 准确划分学生声音声部, 这是美声唱法教学工作中的关键性基础教学任务, 笔者从实际演唱和教学的角度出发, 从声音技巧角度、生理角度来论述声部划分的具体依据。

关键词:音色,音域,换声点,嗓音性格

参考文献

[1]赵梅伯:《唱歌的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5。

[2]李维勃:《西洋声乐发展概略》,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出版, 1999, 12。

[3]林伯杰:《一夜变成歌剧通》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5。

[4]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11。

[5]李凌:《歌唱艺术漫谈》,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6]赵梅伯:《歌唱的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篇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电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以史诗般的厚重风格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所承受的巨大民族牺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在《东方主战场》的叙事中,使用历史影像叙事、自知叙事、理性叙事、全知叙事等多种形式相互补充、交叉进行,使《东方主战场》的叙事变得丰富、生动、深刻,完整。

一、 历史影像:二度叙事

影像记录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它的一度叙事。一度叙事是片断的、直接的,它指向具体的历史事件。《东方主战场》中一度叙事的历史影像包括事迹、报刊、照片、国际会议等四种类型,它们成为该片建构历史场景的“元素”,被纳入一个新的叙事框架中,具备了新的意涵。“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一种‘触摸历史,实录变迁的历史影像写作,其叙事结构当然是指对构成历史事件的材料‘本事的情节安排的方式,确切地说就是构成历史事件这一‘本事的影像画面的重新编排,是纪录片制作者进行历史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叙事原则。”[1]《东方主战场》二度叙事的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这些历史影像资料,从以下三个方面建构了东方主战场的历史真实感。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包括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关的重要国际会议影像、像资料中的苏德战争爆发、滇缅公路的修建、缅甸同古保卫战等等。这些情节和“本事”把东方主战场放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其中,中国远征军的缅甸同古保卫战、滇缅公路的修建等影像,表明中国对国际义务的承担,实现了东方主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关联。

(二)完整地呈现东方主战场的面貌。包括正面战场上的著名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等,还包括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战等敌后战争,以及日军投降签字仪式、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等战争结束的标志,这些影像呈现了东方主战场的宏观面貌。同时,还通过一度叙事的报纸、照片上日军的暴行和抗日的惨烈,揭示了东方主战场的牺牲和贡献。

(三)描述了战争中多项关联。战争作为一种现象,它关联着参与战争的国家、军人、家庭、情感以及人性,《东方主战场》中的影像叙事作为一种能指,把握了这些关联,深化了战争的意涵。比如,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历史影像、日本孤儿美穗子姐妹影像、被俘日本士兵在延安学习、白求恩大夫行医等历史影像成为《东方主战场》二度叙事语法结构中的得力元素。

作为历史题材纪录片,《东方主战场》通过历史影像的叙事语法重建真实、丰富的事件现场,追求历史纵深感、现场纪实感,赋予历史影像以媒介事件的影响力,构筑观看者认识历史事件与读解纪录片影像画面的媒介。

二、 人物回忆:自知叙事

用作品中人物的视角来看待事件属于自知叙事,“所谓自知叙事就是用作品中人物的视角看待现实,讲述故事,而不采用作者的视角来看待现实,讲述故事。这种叙事方式,能够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立场和倾向。”[2]《东方主战场》中的自知叙事,除展示人物个性之外,还强化了事件的客观性,成为事件发生过程的生动补充,它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一)指挥员的叙事。如原晋察冀第一军区第一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回忆日军对河北涞源黄土岭的大扫荡,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阿部规秀的具体策略、八路军的应对策略等,从战争的整体布局、战术的具体方式进行叙述,向观众呈现了某一场战争的整体面貌和细部样态。

(二)老战士的叙事。老战士是战争的亲身参与者,其回忆生动而具体。在片中,原第五军抗战老兵王光亚回忆收复昆仑关一战,描述了炸掉敌人碉堡的具体过程;原山东根据地菜东武工队抗战老兵藤锡远回忆了当年拿炮楼子、拿据点的战斗和挖地道的工作等等。老战士的叙述具有再现战争中某一个激烈战斗场景的作用,把敌我双方具体实战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生动地描述出来,把观众带入到抗战的情境中。

(三)幸存者的叙事。在《东方主战场》中,当年战争的幸存者都是在亲历了重大灾难后,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其叙事的功效是在想像中复原惨烈的场景并使观众感受到这些场景的巨大震动,从而强化影片的表现力。在片中,潘善增对当年潘家峪惨案的回忆、当年7岁的陈汉文回忆击毙日本旅团长阿部规秀的场面,都具有真实可靠、准确深刻的再现效果。

(四)日本学者的叙事。完整的战争叙事,应该包括交战双方的亲历者,影片未能使用参与侵略战争的日本军人的叙事是一个缺憾,但使用日本学者的叙事作为补充。日本学者记载了日本军人的回忆,其叙事就成为“间接引语”式的复性叙事。影片中,日本克劳塞维茨学会学者中山敏雄,描述了战场上回来的日本士兵眼中八路军的英勇就义,这就从另一个视角补充了战争叙事的内容,使之更加全面和客观。

影片中的人物回忆叙事,在亲历战争的不同角色之间跳转,在主角和非主角之间切换,在现实和回忆之间互文,自知叙事的个人化语言都鲜明地向观众表达出“回忆”的叙事特征,凸显出主观的叙事角度,在这种变换中都归结于一个共同的叙事指向——东方主战场上战争的惨烈,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英勇。

三、 学者观点:理性叙事

学术研究是严谨的,也是客观的。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学者来做理性叙事,成为《东方主战场》的重要特色。以大量的史料作为依据叙述事件、概括规律,给历史事件以来自学术角度的支持,加强了《东方主战场》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影片的理性叙事主要选取了以下四个角度:

(一)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大盘棋,影片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罗纳德·斯佩克特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独自抵抗日本侵略、始终没有向日本投降的意义:如果中国当时向日本投降,日本就可能腾出手来提前向亚洲其他地区扩张;牛津大学拉纳·米特教授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持续抗战牵制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注意力和资源。如果当时中国投降,日本有可能进攻苏联和东南亚以及英属印度。所以,在东方主战场上,中国对亚洲格局乃至世界格局的形成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主导作用。英国剑桥大学汉斯·凡教授在研究大量的史料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发生的作用给予了肯定。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贡献是,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坚持抗战决,为全民族树立起抗击日本侵略的形象。同时,中国共产党将日军引出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将日军的兵力分散到整个中国,及大地缓解了国民党的作战压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战术。英国中国学会研究学者托比·林肯通过对根据地的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延安其他根据地,特别是华北根据地对于阻止日军的深入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毛泽东采取的游击战战略也非常重要,它非常适合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抗击装备精良的日军。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近藤邦康研究了“持久战”的理念和技术,他指出,毛泽东的持久战略是日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日军打起仗来十分艰难。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按照毛泽东的持久战略进行战斗的,取得了重大成效。

(四)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美国学者托比·林肯客观地认为,不同国家的人民在不同的时刻感受这场战争,美国人认为战争始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人认为是1939年。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承认中国人民在抵御日本侵略者中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个时间开端当然是1931年。

《东方主战场》中使用学者的理性叙事,一方面表达了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贡献的共识,另一方面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做了概括和提升,对全知叙事起到补充和佐证的作用,同时,揭示了历史影像叙事和自知叙事的深刻意义。

四、 画外解说:全知叙事

在《东方主战场》中,贯穿始终的解说者是作者立场。作者是事件的全知者,拥有最大的自由度。法国学者热奈特说:“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因此故事的时间可以是多维的。但在叙事中,叙述者不得不打破这些事件的‘自然顺序,把它们有先有后地排列起来,因此,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故事与叙事在表现时间上的不同特点为改变时间顺序达到某种美学目的开创了多种可能。”[3]在片中,画外解说对时间顺序的重置,开辟了多种美学的可能性。

(一)交待事件背景,改变叙事时间。比如,影片用寥寥数语交待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苏对日宣战、日本军国主义迅速覆亡的过程,浓缩了叙事时间;“叙述者用第三人称,仿佛是由某个看不见的目睹者进行的,他并不参与事件,而只是讲述他所知道的或者猜测到的事。”[4]在这里,叙述者就像一个隐身人,他不参与事件但鸟瞰全局、无所不知。

(二)在历史影像叙事、自知叙事、理性叙事之外进行补充内容、把握节奏,它还可以穿针引线,使不同的叙事形式和谐地呈现出来,构成完整的影片叙事。比如在第六集中,结合着涌向延安的知识青年影像,解说者表明,这是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的另外一条著名的迁徙路线——从四面八方奔向延安的知识青年……他们都怀着抗日救国的一腔热血与理想……叙述人让人物和场景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消失,整个叙述过程像戏剧一样进行,不加任何评论,不叙说因果联系,语言上也很少露出有人在介绍的痕迹,充分彰显了全知叙事的特点。

(三)使纪录片的叙事呈现出全局的面貌。“所谓全知叙事,就是作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全知全能地用自己的观点叙述故事、描述人物、安排结局。”[5]全知的叙事视角,就是“‘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6]在《东方主战场》中,解说者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既可高高在上地鸟瞰概貌,也可看到在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根据剧情的进展自由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叙述。如片尾对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进行了全局性总结,号召今天的人们和后世的子孙珍视和平生活。

纪录片作为影视文化中最具文化品格的类型,表征着人类尝试去接近真实与记录真实的求取过程,由于它的叙事方式要体现自身纪实化的本质诉求,因此选择恰当的叙事方式和结构安排就成了必要的手段和形式。《东方主战场》以事实为基础的逻辑理性展现了纪录片的灵魂,其历史影像叙事、自知叙事、理性叙事和解说叙事的多重方式成了保护这颗灵魂的外衣,具备突出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35.

[2][5]何春耕.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传统:从郑正秋、蔡楚生到谢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126.

[3](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

[4](法)乔治·杜亚美.长篇小说探讨.见,法国作家论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116.

论上海A股市场周期的划分 篇4

(一) 有利于促进股票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股票市场目前尚不成熟。譬如市场的开放程度有限, 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 交易制度有较大的局限性, 股市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进展缓慢等等。这些限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股市的不稳定, 或波动太大。市场体系的局限性必然会影响市场的运行状态和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需要依据相应的理论, 把握股市的运行状态, 即在掌握股票市场波动的幅度、波动的持续时间等规律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因此, 研究股市周期有利于在整体上深入认识我国股票市场的情况, 为把握改革的时机, 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 有利于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

只有把握住股市波动的周期性特点, 才能制订正确的投资策略, 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正确性, 都有一个前提, 就是要正确判断股票市场波动的大势, 这个大势就是股市周期性特点。股市周期的扩张和收缩阶段, 一般情况下会预示着宏观经济的运行阶段及特征, 反映着产业或行业的兴衰。论文的研究将对投资者识别股市系统风险, 进而防范系统风险有积极作用。

(三) 有利于股市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在经济中扮演着实体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股票市场状况提前3~6个月预示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因此, 股票指数构成了预测经济周期的先行指标之一。我国预测和反映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也和其他国家一样, 包括上证综合指数和上海A股月成交额。这说明上海A股市场的状况, 受到了国家经济监测部门的重视。股票指数的预测作用是其他指标不能替代的。因此, 研究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股市的“晴雨表”作用。

二、股市周期概述

(一) 股市周期的含义

一个完整的股票市场周期包括股票市场的膨胀 (牛市) 和收缩 (熊市) 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不断交替出现、循环反复 (1) 。

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 对股市周期所作的定义源于对商业周期所下定义的模式。由于宏观经济与众多的经济部门或领域密切相关, 特别是与现代金融业有着更深入和广泛的关系, 而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必然体现在其定义上的相似性。

对于股市周期有必要作以下几点解释:一是股市的膨胀 (牛市) 或收缩 (熊市) 一般用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动来表示。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或下降就表示着股市的上升或下降。二是对膨胀和收缩的理解应该是股市的持续性上涨或下跌相当的幅度, 这个持续性既要体现在股市的变动趋势上, 又要体现在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上, 而且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价格波动的底部称为波谷, 顶部称为波峰, 周期长度是从波谷到波谷的时间长度, 也可以是从波峰到波峰的时间长度。波峰与波谷的距离被称为振幅。四是股市的膨胀 (牛市) 或收缩 (熊市) 是周期性的, 即要反复交替出现, 但并不是定期的。在持续时间上各周期不同, 振幅上也有较大差别。

如何辨识和划分股市周期中的牛市和熊市阶段, 一直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感兴趣的问题。

(二) 股市周期理论

1. 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股市周期理论。

股票价格的波动受经济周期的左右。一般是, 经济扩张, 股票价格上涨;经济衰退, 股票价格下跌。

在经济衰退阶段, 大部分公司经营情况不佳, 有的甚至倒闭, 股票市场往往大幅下挫, 股票价格低位徘徊。

当经济摆脱衰退处于恢复阶段时, 公司经营状况开始好转, 业绩有所上升, 企业家和投资者信心提高。此时, 由于受宏观经济转好的影响, 许多风险随能力较强的投资者不断买入股票, 股票逐步回升至一定水平, 初步形成底部反转之势。

随着经济的日渐活跃, 经济开始增长的态势明显, 投资者对经济摆脱衰退、进入扩张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从而买盘的力量增大, 推动股票价格不断走高。此时, 公司的经营业绩不断提高, 许多企业扩大投资, 投资者的热情高涨, 推动证券市场价格大幅上扬, 并屡创新高。此时, 一些冷静的投资者认为经济快速扩张已经形成泡沫, 经济扩张阶段即将过去。

由于经济过度扩张形成的泡沫破裂, 社会总供给开始超过总需求, 公司业绩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降之势, 扩张之后衰退的来临不可避免。在衰退开始阶段, 更多的投资者基于对衰退来临的共同认识加入到抛出股票的行列, 从而使整个股票市场形成向下运行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 股票市场完成中长期的底部、形成上升趋势, 完成中长期顶部、形成向下趋势在时间上比经济周期的两个阶段皆有提前。从实践上来看, 美国等发达国家股票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的提前约为6个月左右。 (2)

2. 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的股市周期理论。

通货膨胀是通过利率和利润渠道影响股票价格的关键因素。起初, 轻微的通货膨胀看上去对股票市场来说是“有益的”, 因为收入预期是依赖于通货膨胀的, 分析家们会随着通货膨胀的轻度上行而提高他们的收益预测值, 因而股市上涨。但是在某时当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危害到企业利润时, “收益幻觉”便会消失, 股票价格转而下跌。这种转化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才能完成, 从而形成了牛市和熊市的交替。 (3)

3. 江恩循环理论。

江恩是20世纪初期美国金融预测家和操盘大师, 他的循环理论是对整个江恩思想及其多年投资经验的总结。

江恩认为较重要的循环周期有:

短期循环:1小时、2小时、4小时......18小时、24小时、3周、7周、13周、15周、3个月、7个月。

中期循环: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13年、15年。

长期循环:20年、30年等等。

江恩特别指出10年循环周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 10年周期可以再现市场的循环。 (4) (5)

除上述几种理论之外, 还有“政治大选”股票周期理论, 将股票市场周期与执政党的更替相联系;货币供应决定股市周期理论, 将股市的波动与货币投放的多寡相联系等等。

三、股票市场周期的划分方法

周期测度的内容包括确定周期的起始时间, 周期的峰或谷时间点, 以及对周期的统计特征进行描述。其中, 确定周期的起始时间是个关键。

确定周期长度, 或周期日期的方法可以分为模型法和经验法两种。模型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 立足于数据分析来确定周期的长度和日期的方法;经验法是指依靠指标体系, 结合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事实, 直接观察时间序列的变化特点, 通过反复对比、征求意见, 达成共识, 最终确定经济周期的长度和日期的方法。美国的经验表明, 尽管NBER转折点选取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凭直觉观察应能得到, 但在概括一个时间序列的周期特点方面, 并不比任何其它技术方法差。 (4)

股票周期的分析方法可以完全按照经济周期的分析方法进行, 既可以采用经验确定法, 也可以采用模型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经验分析法。

在周期的经验分析方法方面, Bry和Boschan (1971) 设计出一种被称为BB的分析方法。它基于以下对股票周期的限定:周期的峰点 (谷点) 指在股票价格波动图中, 前后5个月的价格点都高 (低) 的点。每一个峰点到谷点或谷点到峰点都称为一个收缩或膨胀阶段。收缩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个月。每一个周期包括从波峰 (谷) 到波谷 (峰) 再回到波峰 (谷) , 即膨胀和收缩两个阶段, 称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 它的时间间隔不能低于15个月。Pagan和Sossounov (2003) 在前人有关牛市和熊市的文献基础上, 运用修改后的BB方法来确定转折点。他们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修改:首先, 对数据不作平滑处理。由于在证券市场中可能出现的大波动是很有意义的数据点, 而平滑处理数据则会消除该数据的原始信息。另外, 由于金融实务界普遍认为, 如果股票价格指数涨幅达到或超过20%, 则表明是牛市的征兆。所以, 如果股票价格指数在一个月内下降或上升达到或超过20%的幅度, 为了能反映股票价格大幅波动的状况, 就可以不考虑牛、熊市中的单向运行阶段的最小时间长度的限制, 而将其确定为牛市。 (6) 参考上述观点, 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 这里给出我国股市周期的经验判断方法:

结合上海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 现在提出上海股票市场波动周期的判断标准如下: (1) 股市波动的短周期的长度应不小于8个月, 长周期的长度不小于12个月。 (2) 短周期中, 收缩的时间不小于4个月;长周期中收缩的时间不小于6个月。 (3) 股市扩张是指低点不断抬高, 不断创出新高, 上涨的时间远大于暂时的回调。即有上涨的趋势, 而下降是相对短暂的。 (4) 股市收缩是指高点不断下降, 不断创出新低, 下跌的时间远大于暂时的反弹, 即有下降的趋势, 而上涨是相对短暂的。 (5) 每个周期的波峰可能有双重顶, 或三重顶现象;同时, 每个周期的波谷也可能出现双重底或三重底情况。 (6) 波动的幅度一般要求长周期的幅度至少达到30%, 短周期的幅度至少达到23%, 即波谷和波峰之间的最大距离占波谷 (或峰) 处收盘指数的比例为30%或23%;

该判断方法排除了分时走势等更微小的波动形成的股市膨胀和收缩。

四、上海A股市场周期的划分

根据上述股票市场周期的定义, 结合上海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 上海A股市场波动周期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类型。所谓短周期是指周期长度为8个月到12个月的周期, 而长周期为12个月以上的周期。短周期的划分对股票投资者有更现实的意义, 平均4个月的扩张和收缩, 可以称之为牛市或熊市, 经历了一个牛熊市就是一个周期。本文将长度低于8个月的具有扩张和收缩特征的波形定义为反弹或短期波动, 不称之为周期。12个月以上的股市长周期的划分有利于满足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研究的需要, 当然也有利于投资者把握股市波动趋势。因为宏观经济波动最核心指标GDP只统计季度数据, 国际上一般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的GDP增长率下降超过一定幅度, 并伴随其它重要指标的下降, 才能初步定义为经济进入衰退。因此, 考虑到一个经济周期包括扩张和衰退两个阶段, 对于股市波动而言, 确定12个月以上的长周期是合适的。股市周期的确定按上面给出的方法进行。由于股票市场波动的复杂性, 确定周期需要结合股票指数的波动图形进行判断。

(一) 上海A股市场长周期的划分

观察图1上证综合指数季度收盘时间序列图形和图2上证综合指数季度收盘的时间序列HP滤波周期性成分图形, 再结合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盘情况, 确定的上海股票市场长周期及其特征如表1、表2、表3所示。

(二) 上海A股市场短周期的划分

短周期的划分结果见表4所示, 短周期的特征见表5、表6所示。

摘要:文章阐述了股市周期的含义和股市周期理论, 提出了股票市场周期的经验分析方法;运用上海A股综合指数划分了1992年初到2008年末期间的股市周期, 确定了周期的起始时间, 周期的峰或谷时间点, 以及对周期的统计特征进行描述。

关键词:上海A股市场,周期,划分

参考文献

[1][2][美]MichealP.Niemira, Philip A.Klein著, 邱东等译, 何宝善审校.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

[3]吴晓求.证券投资学 (第三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4][美]普莱切特著, 陈鑫译.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5]黄佰中.江恩理论 (金融走势分析第8版) .地震出版社, 2003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篇5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017-02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实践,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研究,提出过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看法。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的理论,从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不仅在当时对于统一德国工人党的认识,正确地指导共产党与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和健康地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百多年后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学习这篇理论著作将会对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哥达纲领批判》的简要介绍

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急于合并,起草了一个妥协纲领,其中包括许多拉萨尔主义的内容。拉萨尔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始祖拉萨尔拼凑起来的一种右倾机会主义“新学说”。用社会改良取代社会革命,用宗派运动取代阶级运动,甚至将德国工人运动引上同普鲁士封建反动政府妥协的道路。马克思对这个会使党趋于堕落的纲领草案逐段进行批注,但意见未被接受。草案仅作某些文字修改后,便在哥达召开的合并代表大会上通过了。马克思的批注,人们通称《哥达纲领批判》。

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具体论述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预见是:资本主义经过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自身又是从第一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认为不仅在私有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向公有制社会转变,中间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而且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1、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论述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马克思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马克思以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来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进程,强调“未来新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的,实际上已经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新旧社会形态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客观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和渊源关系,新社会的因素孕育于旧社会之中,旧社会的一些因素也会遗留、渗透到新社会之中。

2、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论述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这里,马克思着力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前提条件,表明共产主义是根据一定的客观规律发展着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在完成过渡时期任务之后,必须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为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划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是多维度的,既涉及到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也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第一,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很高水平,物质还没有极大丰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本质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二,生产关系不成熟。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虽然排除了任何人利用生产资料占有剥削他人劳动的可能性,但分配上还只是以劳动为尺度,“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劳动者由于不同等的劳动能力和赡养人口的多少,事实上所得到的消费资料还有很大差别,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力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第三,上层建筑不完善。人们的精神、道德还受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影响,人们的教育、文化和文明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民主权利等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决定,还不能达到很高的程度。第四,还未能实现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况还不可能完全消失,需要和享受均未能完全失去利己主义性质。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第一,生产力方面,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第二,生产关系方面,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三,上层建筑和人的发展方面,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况已经消失,人们都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实现了每个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凝固的、永恒不变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而是在自身基础上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超越阶段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是“现实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那个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个“现实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尽管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依据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由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的先进国家来建设,即便是落后国家有望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也只是在先进国家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然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表明,世界上所有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道德上、精神上还带着相当浓厚的这个旧社会痕迹的社层文明初级阶段。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理论对当代中国建设的意义

1、对未来新社会的认识,必然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马克思是从新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方面,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特征进行理论概括的,体现了马克思从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出发,对未来社会发展特点的设想,是一种原则性、方向性的逻辑推论。因此,我们决不能孤立地、静止地、机械地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具体特征的前瞻性论述,更不能把他对未来社会特征的论断变成抽象的、绝对的、超历史的范式,用来衡量和裁剪不断发展的现实社会主义实践。

2、必须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清醒认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论证工具,在批判拉萨尔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发出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预见。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见是科学的,并不是空想,因此,我们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基本特征的论述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美好理想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然而,以往包括一些经典作家对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也有所不足。事实证明,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3、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坚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王格芳.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预见[J].理论学刊,2009,(7).

[4]杜瑞瑞.《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J].理论新探,2008,(11).

论网络小说类型划分的特色和误区 篇6

自2010 年以来, 中国的互联网PC机转向移动终端,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网络文学产业化的繁荣提供了温床, 网络小说在近十年间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就网络小说站点来说, 当前网络上存在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17K文学等多个大型网络文学站点。这些站点形成了自己特色, 就网络小说数量来说, 网络小说的数量和篇幅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更深入的,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小说的类别在近十年间得到了惊人的扩充, “盗墓”、“穿越”、“无限流”、“仙侠”等层出不穷;网络文学的评价方面, 中国文学界由最初的质疑、无视转向了关注网络文学发展以及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网络文学发展。

目前, 网络小说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应地学者和大众对于网络小说的关注和认知也不断加深, 但是总体来说, 无论是学者还是媒体和大众, 在对于网络小说进行点评的时候, 往往在对于网络小说类别认知不清。

二.当前网络小说类型主要划分方式和依据

学者和大众媒体都直接采用网络站点提供的类型划分, 而中国最具有综合性的网络小说站点是起点中文网, 它的分类模式影响了之后一批网络小说站点的分类, 下面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考察当前网络小说类型的划分:

第一类是基于性别的划分, 即女生版和男生版。相应的男性和女性由于其性别带来的生理体验、社会地位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 导致其阅读的兴奋点和满足感的获得点都不同。

第二类是基于小说本身已经固定的惯例和规则进行划分。文学类型即为一批文本共同遵循一套相对固定的管理或者规则。这种划分是基于网络小说中存在惯用的套路和模式。

第三类则更为细化, 基本上是情节关键词的展示。这类划分的共性在于这一类别是对于小说关键套路的描述, 而在各个大类下进行的此类关键词类的划分则并无太多规律可言。

网络小说形成当前这类几乎稳定的类型划分模式是多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网络小说类型的划分首先是基于小说本身来开展的。“小说类型是一组具有一定历史、形成一定规模, 通常呈现出较为独特的审美风貌并能够产生某种相对稳定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反应的小说集合体;”在各个网络小说站点上的类型划分很细致, 涵盖了多个类型, 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默契和相似性。

网络小说类型的划分受到商业运营因素的影响。网络小说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充斥着商业运营的种种影响。当下网络小说类型划分实质上是一种标签式的划分, 其目的是便于读者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类小说。这就导致网络小说类型划分模糊和不合理, 不利于学者进行网络小说类别的相关研究。

三.基于类型学视野的网络小说类型划分

基于类型学视野,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当前的网络小说类型划分问题:

首先, 在进行相应地网络小说研究时, 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文学批评中使用一元化的标准进行文学评判我们必须基于类型学视角, 对于文学类型进行细分, 从而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如《千秋家国梦:中国现代历史学说研究》中, 作者便采用了“文史合一”“索引研究”的方式来开展相关的研究。

其次, 在进行网络小说的具体研究时, 我们应该基于其内部“成规”清晰的展示其类别属性, 即一个小说类型的最基本的分类依据。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打破目前网络文学研究中, 小说命名混乱以及在研究中刻意模糊小说概念和边界的局面, 并且对于相应小说类型的叙事成规进行深挖, 帮助文学批评的深化。

再次, 在进行网络小说的研究时, 还应该展开纵向研究, 打破古今和中外的界限, 研究其小说类型生成、消亡和形态转化问题, 将古今中外都纳入小说类型研究中, 阐述其兼类和反类的现象, 从中寻找小说形态演变的内部因素。

最后, 小说类型研究最终指向是挖掘其叙事成规背后的“地方知识”, 小说是“地方知识的文本象征, 是叙事形态的地方知识”。在通过横纵两个方向的小说类型研究, 我们拟建立一种适用于单个类型的文学批评模式, 借由这一模式, 在对于其叙事成规的清晰认知中, 力求挖掘单个类型背后呈现的文化、民族、历史图景。

摘要:90年代至今,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的类型化趋势愈演愈烈, 这是多种文化共同发展下的必然结果, 也是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具体体现。文学批评界长久以来固守“纯文学”研究阵地, 在目前的研究中, 虽然有研究者开始意识到网络小说类型划分的重要性, 但是在研究中开展的小说类型研究大多基于当前网络站点上的小说划分, 这类划分边界模糊且受到主观印象和商业因素的影响较为深重。此外, 就纵向划分来看, 极少有研究者关注网络小说内部类型的流变, 追溯当前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脉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 我们必须借助类型学的新视野来审阅网络文学类型划分的混乱现状, 找出其中划分依据, 指出其合理和不合理之处, 借以提出未来网络文学类型划分的相关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网络小说,类型划分误区,类型学视野划分

参考文献

[1]周志雄.网络小说的类型化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14, (3) .129-135.

[2]葛红兵.小说类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M].上海:郭纯生, 2012.

[3]汤哲声.论新类型小说和文学消费主义[J].文艺争鸣, 2012, (3) .41-45.

上一篇:主管计划书下一篇:skd11材质证明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