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读书笔记

2024-09-14

异乡人读书笔记(精选19篇)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1

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小说作家,往往在小说作家这个身份之外,还拥有其它完全不同的身份和经历。例如,作为小说家的海明威,同时也是位穿越火线的战地记者;靠小说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莫言,也曾经有过军旅生活;写就科幻小说《火星救援》的安迪•威尔,自十五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了软件工程师。严格说来,他们在小说创作之外的角色和经历,其实与他们的作品有着明显而紧密的联系。不过,《异乡人》系列作品的作者戴安娜•加瓦尔东,她的小说创作与她的本行之间的联系,从表面上看去,似乎就没有那么明显。

戴安娜•加瓦尔东拥有三个学位,堪称学霸。她本科就读于北亚利桑那大学,修读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专攻海洋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重返北亚利桑那大学,研究量化行为生态学。1970年代晚期,她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博士后研究,而且那时她就已经开始为迪斯尼写作连环画刊了,可谓专业和爱好两不误。1980年代,微型计算机刚刚兴起,她就开始利用微机搞科研,而且还办期刊、做培训。这样一位专业的科学家,出于练习的目的,利用业余时间写上了小说,最终由于因缘际会,成为了写出《异乡人》这一跨类型巨著的小说家。

她最先写作小说时,确实如她所言,是为了练习,从未给别人看过她的作品。后来,她在论坛上与网友争论怀孕到底是什么感觉,为了赢得辩论,所以就把作品的一小部分贴到了网上。许多关注这次辩论的人因此阅读了这部分作品,都觉得不错,她也就在网上发布了更多,最终得到出版经纪人的关注。她当时还没有写完第一部《异乡人》,但那位经纪人还是接纳了她。在第一部完稿后,经纪人把稿子发给了五家出版社,其中三家回复想要买下版权。她当时才写完第一部,不过她知道故事远未写完,所以经纪人与出版社接洽,表示后面还可以写出更多故事。当时流行三部曲,所以出版社就和她签了三部书的合约。当时又有谁知道,原本的三部曲,会在最后扩展成总共八部(第九部也在写作中)的巨著呢?

《异乡人》系列小说融合了多个类型和主题:历史、穿越、爱情、奇幻、冒险,等等,看似与作者的科研本行并无多大联系,但学霸毕竟是学霸,在科研中掌握的对资料进行收集、检索和利用的能力,顺其自然地移植到了小说创作之上。前面说过,她最初写小说只是为了练习,所以自然要挑她自认为比较好些的题材。她觉得历史小说应该最好写,毕竟自己是一位做研究的教授,知道如何使用图书馆。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她在对苏格兰历史、习俗等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开始了写小说的征程,写出了以苏格兰历史为背景,融合苏格兰民俗的小说巨著。读者不禁会想:作者是苏格兰人还是英格兰人?实际上,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仅有些许墨西哥和英国的血统。

在写作《异乡人》系列作品时,作者边写作,边检索资料。她的学霸精神在这方面展现无遗。她总计参考的图书约有一千五百本,这其中有上百本与药草和民间医学相关,四五十本与苏格兰文化、习俗相关,还有几十本各类词典。为了表现出苏格兰口音,她还阅读了许多关于苏格兰小说作品,听了许多苏格兰民谣,从中学习成语和词汇。她外出遛狗时会带上一本资料书阅读,蹬健身单车的时候回读资料书,甚至在洗手间都会备上一本资料书。那些在阅读时会被我们视作理所当然的细节,其实就是作者这样阅读资料才写作出来的。

话说回来,我们阅读的《异乡人》不是学术著作,而是虚构的艺术作品,所以其中自然少不了作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来的东西。通过查阅资料写出来的众多细节,把通过想象创作出来的故事情节精彩地衬托了起来;虚构与现实的结合,让这部作品显得更丰满。以书中的地点为例,因弗尼斯、尼斯湖、威廉堡等地方自然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石圈、拉里堡之类的地方则是虚构出来的。作者在写作《异乡人》时,从来没有去过苏格兰,不过巧合的是,她经常会碰到自己写过的东西,比如说她在最终去到苏格兰时,就在那里见到过石圈。

作者在写作《异乡人》时可以说“随性”。她采用的是非线性叙事的手法,也并未依据详细的写作提纲进行写作。她首先写作许多片段,然后像拼图那样把它们黏合在一起。她甚至没有给自己的作品设立章节;她到最后才把内容划分开来,再给各个章节写出标题。有些时候,有些片段或者场景在写出来后会显得多余,与其它片段不相符合,不过它们并不会因此就作废,相反,作者经常能够把这类片段融合到后面的写作当中去。此外,《异乡人》的叙述人称也有诸多变化,比如说在第二部《琥珀蜻蜓》中,作者就交替使用了克莱尔的第一人称和罗杰•韦克菲尔德的第三人称。

理科学霸改行,写出奇特并且精彩的系列小说,在小说中塑造出浪漫、坚韧的男主角詹米,以及智慧、果敢的女主角克莱尔,并且用众多细节构建出了众多真实且吸引人的场景。总的来说,《异乡人》系列作品的故事、情节、结构等都值得通过细读去体验,而且其中关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细节也值得去挖掘和深入了解。

《异乡人》读后感(五):从这本书中,我终于体会到三点读小说的意义。

我读书有点功利,总想读些有用的书,觉得这些能用于职场或能指导自己的行为。至于小说,我一直不太清楚读小说的意义在哪?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我曾问喜欢读科幻小说的朋友,她说会沉浸其中,是一种娱乐消遣。那到底读小说有什么用,你要说了非要有用才读吗?就不能陶冶情操吗?可我还不能够修炼到情操级别。但读完《异乡人》这本小说,我有了一点点浅显的感悟。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2

教学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读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写作上,而读书笔记是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最好手段。它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认识水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肤浅的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是立意的深刻、新颖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领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读什么”往往比“读多少”更重要。初中阶段应当让学生读一些打基础的书,这些书应该是精品,对学生文字功底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我反对读中考优秀作文,而是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敢于阅读难懂的精品。

(一)根据不同学段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如初一重点读写人记事的作品,初二读经典小说,初三读精美的散文。

比如初一暑假,我布置的读书作业是:至少读一遍《水浒传》,写十篇摘抄或读后感,每篇400字左右。

教学中,我还随课推荐阅读,效果更佳。在教授《端午日》时,我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二)根据阅读水平有针对性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分层指导。

读书少的学生,或许没有享受过读书的乐趣。我就从学生最喜欢的领域入手,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读书的快乐。比如,一个学生喜欢读推理小说,我就推荐他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浅阅读的学生,要么喜欢读书却不会选择适合的书,要么是不会读书,读得浮光掠影。于是我一边推荐一些书给他看,一边在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对那些喜欢阅读且读书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我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读了哪些书,读到什么程度,引导他们向纵深处思考。有个初三学生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写作风格近似鲁迅,充满阴暗色调,连性格也很孤僻。我就引导他读一些明快的书,如《安徒生童话》和陈丹青的《大先生》等,有读书底子的他,把安徒生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回过头来读鲁迅的文章,人就变得乐观平和多了。

二、指导写作,写什么,怎么写

在指导写作上,必须明确要求,加强和学生点评交流。

1.片段简评与读后心得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等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我要求学生写片段摘评和读后心得。片段摘评,要求多摘多评,重在评,每则摘抄不多于300字。摘的是作品中触动自己的地方,或是赞同之处,或是质疑之处;评的是自己的思考、联想,深以为然或不以为然的理由,强调的是思考和内化。读后心得,就是一种小议论文。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本书或一个系列的书后,在简评的基础上,找一个中心,提炼出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每周我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五篇摘评和一篇心得,“五摘评”是写300字的摘抄加点评,“一心得”是写一篇600字读后感。摘评与心得的作用是互补的,摘评强调读书时的碎片式的灵光,心得强调走进书的深处。两者都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动脑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不少学生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有摘评,有心得。请看金婉丽同学写的评论林黛玉的一个片段:

黛玉爱使小性儿也是一大特点。她对宝玉、宝钗,甚至还有湘云、袭人都有“含酸”的尖刻言词,一张嘴不饶人,伶牙俐齿,嘴尖舌利。有时故意挑刺儿,甚至都让人难以忍受。对丫环、婆子们也常是如此。但她也有温柔随和、天真可爱的一面,如钗黛和好,宝黛读曲等。其真率坦诚,有如霁月光风。

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了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阅读时的心情、心境、思考与心得,班级里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水浒传》的“小评论家”。

2.口头点评与师生交流

口头点评。我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演讲,然后由同学点评,我再作深度引导。比如,毛蔚同学在推荐洪应明的《菜根谭》时,一位同学就演讲本身给予点评:“讲稿简洁清晰,观点明确,但对书的内容陈述过多,造成后面的演说有些仓促。”针对他的评点,我追问质疑,继续挖掘并提出建议:“你去看看洪应明的《菜根谭》,或许你会更喜欢这本作品。”后来,她把这本书买来阅读,并写出了专题读书笔记。

除了课前这种口头点评外,我更多的是和学生在读书笔记中进行交流。

比如,王菲同学点评任强的《课堂上》:

任强的《课堂上》的前言写得极漂亮,可是接下来,我开始怀疑我的初读感受,这不是流水账吗?等我看完才发现——哇,真的全是流水账。

我回复她:

是流水账,但又绝不仅仅是流水账,而是她教育生活的记录。作为一名教师,透过任强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的心,不光是为师者的心,还是一颗入世者的心。再去读读《山那边的孩子》,也许,你就不认为这仅仅是流水账,而会另一番感受了。

下周的摘抄本上,她用文字告诉我:

老师,按您的要求,我去读了《山那边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悲愤。我才知道,在中国,在我身边原来有那么多我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挣扎在生活的艰难处。作者人在其中,却也无能为力,这更让我切身感到无力。难道真的不能改变吗?

这样的读书交流,是思考,也是写作。也许,学生起初的思考是幼稚的,但有了幼稚才会有成熟,写作也将越走越远。

3.搭建发表的平台

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收获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手段,所以,我从多方面为学生发表文章搭建平台。

一是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每周的读书笔记我都认真批阅,从中选出3篇优秀的文章进行一对一指导修改,先刊发在每周一期的班刊上,再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一方面鼓励了发表文章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另一个是口头发表。每天的课前演讲,就是最好的口头发表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初一年级第一个月演讲主题定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演讲内容上,我都做具体要求,分成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我的感想等几个板块,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发表个性化的读书笔记。一个学生对梁实秋《谈时间》做了摘评,演讲出来,那字字珠玑般的思想,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敬佩。班级里,学生主动买书,在书上做点评,一时蔚然成风。

只站在班级的讲台上还不够,我又把他们推向学校的北中讲坛。寒假后的第一周是读书汇报交流周。各班在读书汇报交流会的基础上,选出一名学生登上北中讲坛,展示读书成果。我们邀请校内的老师进行评奖,设置多个奖项,如最佳人气奖、最佳解读奖、最佳展示奖、最具哲理奖等,以此来鼓励学生。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每个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素材提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相互感染激活思维,在写作中锤炼语言学会表达,为学生的读书、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篇3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异乡记》读书笔记 篇4

当年读遍张爱玲的所有小说、散文,主要传记,后来连她钟爱的《海上花》也买来读了——在我的阅读史上,此外只有《红楼梦》得到过我同等待遇,不对,曹雪芹的诗作我就没读多少。年少轻狂,还曾在笔记本上写下“不读《红楼梦》与张爱玲者不与之谈文学。”其实我后来跟很多人谈过文学,其中有的人是不读张爱玲的。可见世事多变。

世事确实多变,谁知道会出来个宋以朗,他手里居然有张爱玲的遗作。

《异乡记》,总忍不住当去想象张爱玲一个人辛辛苦苦到处去找胡兰成的样子,大概找着找着一颗心就一点点凉下去,那么聪明的一个女人,着了爱情的魔咒,也是不容易挣得脱的。

文笔还是记忆中的风格,只是由于内容的原因,读来有些凄凉之感,不似从前,是那种繁华底子上透出的凄凉,而是一眼看出来的凄凉啊。

张爱玲的文字有魔性,读了是不容易忘记的。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5

最初看到这本书,其实更多是被书的名字吸引,但是屡次都没有痛下决心要买来看。国庆前去图书馆,居然发现这本书,只能说恰好恰好,顺手借来准备一看。

诚如作者介绍一般,这是一本来记录童年回忆的书籍。从儿童的角度,写了那个时代中各具特色的人的形象,比如惠安馆传奇一篇中的---疯女人秀贞,多么可怜的一个女人,可谓是时代的悲哀,但是此篇的结尾有点模糊,到底秀贞如何,妞儿能否与秀贞相认或者生活在一起,或者说原本秀贞没有那么疯,是这个社会把人生生逼疯,显然从儿童的角度,结果自然无从知晓跟评断。

我们看海去一篇,全文是从儿童的角度讲到作者在一篇荒芜的鬼屋附近遇到一个小偷,但是小偷因为家庭原因,迫于无奈才去偷盗,因为自己无意,小偷被抓到的过程。所谓小偷,在家庭来说是个好哥哥,在社会来说是个盗贼,小偷原来具有两面性,人也应该具有两面性!

蓝姨娘一篇有点像写父亲的婚外情,可惜被作者的小伎俩扼杀在萌芽之中,不过看了这篇总在怀疑,这个作者真有这么厉害,或许杜撰程度颇多,真真忍不住想抓来问问。

驴打滚儿一篇倒似像个悲剧,服务作者家里多年的宋妈,为了家庭牺牲,脱离家庭,但是儿死女被抛弃,却依旧要回归家庭去生儿育女,宋妈后来没有再回来,命运难道不是更像驴打滚吗?无论怎么努力,终究还是那个时代悲哀的角色。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篇,描述了因为爸爸的去世,作者不得不面对家庭给予的责任,而这也意味着作者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离去,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家里孩子众多,而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可想而知作者以后生活颇多艰辛,不胜唏嘘!这大概也是作者为什么写到这里结束了童年的回忆的原因吧!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6

"溺爱”,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中国式教育。陈阵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小狼好,可他思来想去,却做了一个自认为聪明实际愚蠢的决定,用一根铁链禁锢小狼的自由。这不和中国一些家长一样吗?用一条隐形的链条禁锢着孩子,泯灭了孩子对童年游戏的喜爱、对自由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心,却还在为自己的决定沾沾自喜。

当孩子真正立足于社会之时,家长才发现孩子什么都做不了。从小家长磨灭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陈阵用铁钳剪断小狼的利齿有什么区别呢?都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果失去了应有的磨练与能力,又何来希望、何来未来呢?

钱重书的读书笔记 篇7

钱钟重书的夫人杨绛在《钱钟重书手稿集》的序言中曾详细叙述过他做笔记的方法。她记得,钱钟重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那里的图书概不外借,书上也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们去读书,只能携带笔记本和铅笔,边读边记。

“钟重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杨绛说,“钟重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钱钟重书的笔记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都会读。”

“第二类是中文笔记。他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重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致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

[郭旺启摘自《文学少年》(初中版)]

异乡人的黄昏 篇8

三两朋友在山间散步,天色渐渐暗下来,夕阳在远远的山头上将隐将退,似旧时女子含羞地蒙着面纱,却是掩不住的多情温婉。绵延的青山在夕阳的余光中,轮廓更显沉郁圆润了,喧嚣了一天的林子沐在柔光中安稳歇息,鸟儿藏匿在巢里也只待一宿长眠了。唯有泥土养出来的花朵、树叶,还在静静地呼吸,空气里开始弥漫湿甜的花香、树木香。

朋友抬头看了看天空,叹一声:“天空好美呀!简直美得让人想流泪。”我也抬头看天,朵朵白云镶嵌在蔚蓝的天幕,均匀有致铺排开来,好似谁悉心描画过一般。是什么力量让这一切和谐而自然?天边的云朵和夕阳一样灿烂,我们坐在路边的石阶上眺望着。除了臣服于此,除了静默地匍匐在夕阳的光芒里,还能怎样表达对美的虔诚?

我爱黄昏,爱所有地方的各种黄昏。

有时候在傍晚下了山,白日将尽,暮色四合,万家灯火尚未亮起,就是那样的时刻,我常常举一个相机,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就为了黄昏。为了黄昏那半个时辰里的静谧安详,万物停歇了,静止了,安安稳稳的,只待端坐于室,琐琐碎碎完结平常的一日。古巷里牵牵绕绕的电线杆上,那些跳来跳去玩踩钢丝的鸟儿们都已归巢了。小摊主们卷起红绒布上的小物什准备回家了。妇女们收起院子里洗净的被单,抱回一被单的阳光香气,自足地迈进屋子。爷爷奶奶用方言喊着乖囡囡,叫回在外玩耍的顽皮孩子。奔波的都回来,活泼的都停歇,一日的辛勤劳作后开始觅得劳动后的清闲。即使疲惫也没什么,一家人都在一起呢,一日一日,就是这一刻,小小的团圆,小小的归期有限,却是圆润润的温情。

榆树细细碎碎的叶,院子外墙头上的羊齿植物,凡是青枝翠叶,都收敛起白昼里绿油油的模样,褪去满是希望生机的闹腾,在黑暗中露出叶子特有的美丽剪影。和着一抹抹昏黄的天色,光和影一处不落地诠释着一草一叶在黄昏里令人心惊的美。酒吧的音乐还未响起,江水里波涌的不是那红绿蓝紫的霓虹倒影,而是满满的青翠,江边有小舟超然物外地停泊着。多好的黄昏,好得叫人恨不得化作天边的一朵浮云,即使只能逗留片刻便被黑暗笼住,却也乐得与黄昏一并美丽又哀愁。

波德莱尔的诗《异乡人》里有一句问答:“唉!那你爱谁,不寻常的异乡人?”“我爱云……过往的云……那边……那边……奇妙的云!”我这个异乡人哪,不要言语,只要黄昏。是的,别问我爱谁,我爱盛开在天边的奇云,我爱黄昏里旧得斑驳的老房子,我爱老房子里的琐碎家常和夫妻恩爱,我爱被江水洗过的薄荷味的清风。

因了黄昏,我愿意虔诚地当一个美的布道者,宣讲一丛花开的信仰,传达一棵树的生命观,背诵一首老房子的打油诗。万事随转烛,以美的名义,邀你和我一起静静看一朵奇妙的云,它或许是过往的云,又或者仍是将来的云。在一抬眼就沧海桑田的消逝里,我还祈盼你和我的内心,如黄昏下的风景一般安然有序。

小学读书笔记: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9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讲述了一个贵族贾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在那个贵族家庭里,大多是一些挥霍享受,专讲吃喝玩乐、放债收租的寄生虫。

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却肮脏卑劣。小说主人公,贾家公子贾宝玉和他表妹林黛玉是一结贵族习气,反对封建礼教的青年。结果林黛玉抱病郁郁而终,贾宝玉离家出走。而那个贵族大家庭,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也像腐朽的大厦一样,呼啦啦地倒塌了。

小学读书笔记: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0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

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读书笔记两则 篇11

艺术是座圣殿,走近它,得找到一条通道。

中学时学画画,仅得皮毛,上大学后读到丰子恺的一本美术论著,始见艺术圣殿的微芒,趋光而行,渐行渐近,读到介绍画家米勒一节,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

米勒早年贫苦,他的学画全靠自觉和天分。他有一位独具洞见的祖母,启发他“为永远而画”。祖母是位忠贞的教徒,这样,画家的作品里就有了接近天堂、虔诚膜拜的圣灵感和仪式感。他的画极其纯粹,虽然笔下所绘多是农夫、劳作、土地,因为感情真挚,所以难得的干净,那种为爱所浸沤再经爱淘洗后的干净。

他画《诺曼底的挤牛奶女工》,一个女性,肩背瓦罐,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天色将暮,画家迎光望去,看到了一个坚实的人物形象,于是他赋予她圣徒的荣誉感。生命可能卑微,却都是天地的爱子。

与此相比的,是一幅《持?的男人》。一个中年男人劳动半晌,疲累至极,他持攫休息,抬头一声叹:啊——。这仿佛是从土地里发出的声音,是沉埋许久的、流汗流血后仍要无休止的劳动下去却食仅果脯的一声叹。他们的生命与土地是相融一体的,而土地需要他们更甚于他们依赖土地。他的背后是焚烧草木的几缕轻烟,证明这是秋天,一边在收获,一边在播种,所以这声叹,在沉重之外,并不给人压抑感。相接近的另一幅《依锹而立的男人》。同是劳动半晌,却不觉累,反倒轻松俏皮。画中人尚在青春期,即便土沙蒙面,依然清纯,可爱,无限地扣动心弦。

画家画锯木、画拾薪、画荞麦收获,仿佛那不是在干活,而是有节奏音律的舞蹈。画中的男人、女人,能于枯燥乏味之中,自觉创作出歌诗和欢乐梦想,他们为生的劲头多么给人力量和鼓舞!《拾穗》是画家的代表作,称得上是画家一生创作的集大成者。祖母、母亲、女儿,三个弓背弯腰拾穗的女性,让麦穗变成了圣果,土地变成了圣殿,背景上的人与物变成唱诗班的儿童和礼乐器物。她们三个则接近于圣母子而有了光泽。整幅画是凝固的,安静的,趋于满足感的,祖母微转身躯所掩饰的苦,包容起一个暖和明亮的乡村世界。画作之所以传世,在于画家画出了生命的溢出,所拾之穗是丢弃之穗,拾起穗是在拾起自己,拾起劳苦的尊严。对,这是一幅以尊严对等天地的生命之作。

画家达利在看到《晚钟》时说,他就是画中那位有点懵懂无知的丈夫。傍晚,天空洒满落日的余晖,土地也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村庄里教堂的钟声传来,妻子端肃而立,做起祈祷。那钟声于是传出画外,让每个人起了宗教的心念,让自己污秽的身子获得洗礼。画中的丈夫大概有点无辜,所以他才那么的坦荡随意。

画家一生辛苦,晚年才得富裕。他作画无颜料和画布,常常在一幅之上再覆盖着画一幅。画幅一般偏小,因为大画所费太过昂贵。如此,作品也就精益求精,幅幅都堪称经典。画家患有眼疾,所以画作面目模糊,这也成了他绘画的风格,黑沉,厚密,鲜有亮色,但又沉稳,厚重,一笔生辉。这是画家独具的魅力。

米勒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给人出示了一条通往画家心灵秘境的通道。沿此而行,能找到绘画的许多秘密。由此,米勒启发了另一位艺术大师,他就是梵高。

马蒂斯的画

直觉让我从众多绘画大师中第一个选择了马蒂斯。他笔下那个个勇敢生长地洋葱,画出了超越绘画概念的个性和姿态。在众多色彩中,他以土红作为自己绘画世界的主宰。女主人、水果、蓝色花卉、嵌满窗口的绿草地,以土红把它们包围。马蒂斯说:这就是和谐,红色的和谐。于是我们看到一幅画,像看到自己的家,你就是那个劳碌了一天的男主人,水果、蜜汁、舒适的椅子,专等你享用。

画家生在贵族家庭,生活优渥,所以他的画作没有丝毫苦意,也不刻意悲愁,连淡淡的伤感也寻不到。画家所绘出是春天的暖、秋日的收获、女性的成熟和生命的欢歌。每看一次他的画,总能让疲劳的身心得以舒展,呵,日子可以过得如此甜美。

马蒂斯用笔丰富、多彩、细腻。画植物都是枝叶丰茂、多汁多肉,画居室则是繁密华丽,以满满的实物布局画面,让人有富足感而不觉虚无。

社会是分等级的,马蒂斯的作品流行在上流社会,但却不为当时的画派所容。他年轻时作画近似狂怪,粗略看去,形同野兽,人们始以“野兽派”的称谓命名他和一批青年画家的画作。据说徐悲鸿不喜欢马蒂斯的画风,以为一丝不苟的写实主义才是绘画的正路,所以他一提到马蒂斯,就直译为“马蹄死”。这不是在拒绝,只是主张有别。徐悲鸿从艺是为报国,振兴一个民族的美术事业;马蒂斯则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探求意味。所以徐的绘画取材宏大、心情振奋,马的绘画多是室内一景,能给人慰藉、愉悦心灵。

马蒂斯的绘画柔和、优雅、安静,似有享乐的倾向,所画妇人又风情万种,让人有一刹那的堕落感。而一幅《舞》,则将这一切错觉般的意识荡涤一空。因为《舞》寓意颇丰,以简单的拉手舞蹈,画出了人类生命解放了一般的狂欢,并无限放大,塞满天地。

这是一幅有来由的画作,无此画,画家无以成大师。

唯一动一境才能平衡。所以画完《舞》,画家又画了一幅《音乐》。三五之人,有吹有奏,有立有坐,一种曼妙的音乐便风一样飘来。画面是那么静谧,如在季节的河流中。

马蒂斯一生勤奋,绘画不辍。晚年行走不便,便挥起剪刀作起剪纸和贴画。这些作品有的小如手帕,有的整幅贴墙,一样的灵动、如意、美满。给人以另一种绽放的风华。

上学时临摹过马蒂斯的速写,线条如舞如乐,每一下笔,那是生命的呼吸。这样,我就向前走近了一步,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大师,从而学到何为美、美為何物。

责任编辑:杜青莉

利用思维导图写好读书笔记 篇12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发现思维导图完全符合以上的要求,而且可以与传统的读书笔记融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大工具。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做法,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激发兴趣,轻松上手。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有必要通过一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地喜欢上思维导图。

笔者一方面从网上搜集了一些精彩的思维导图播放给学生看,同时将自己前段时间读完《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后在博客上发布的一张全书知识要点思维导图也播放给学生看。看到自己的老师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学生们果然来了兴趣。

另一方面,我当堂以教科书上的一篇文章为例子,用思维导图进行条理分析,让学生觉得思维导图一点儿也不难,身边的文章就可以随时用它来分析。

接下来我就布置了几次简单的练习,放手让学生大胆使用思维导图。

第二步:加强训练,形成规范。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阶段,重点在于通过训练,形成以下规范:

首先是形式方面。笔者要求学生画图要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统一风格,同时推荐了几款思维导图软件中的风格给学生参考。

其次是内容方面。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于如何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条理分析还不太熟练,有的不知从哪里入手,有的胡乱堆砌,质量都不高。对此,笔者针对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强化训练,比如优美的散文往往有“文眼”或者说“线索”,抓住“文眼”或“线索”就能厘清文章条理。

接着对思维导图的分支数和层次数做了必要的硬性规定,要求每张思维导图的分支数至少有两个,层次数至少有三个,促使学生在阅读时积极开动脑筋,尽快确定切入点,找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厘清文章的条理。

制定了这些规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读书笔记整体美观性获得提升,读书笔记基本形成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读后心得、条理分析三大模块。

第三步:整体优化,自成风格。

在第三阶段,笔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读书笔记一个方面,而是从读物选择、读书方法、读书笔记风格等各方面入手,树立典型,促进整体提升。

比如,在读物的选择上,只有获得老师许可的优秀读物才能进入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就读一本书,专写这一整本书的系列读书笔记。如,有个学生平时喜爱朱自清的散文,有段时间课外读的是《朱自清散文》,她就写了一个关于《朱自清散文》的读书笔记系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再如,读书方法的指导也可以从某一文体切入进行重点训练。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因此,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专门指导如何写好说明文的读书笔记,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技巧,这样的指导就做到了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经过指导和训练,一些学生在画图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让别人一看到其思维导图,就能立刻猜出是谁画的。如,林婧同学习惯把文章中的一个特定人物或景物画出来作为背景,一般是主要人物或者是线索,然后在这个背景上写字,图文交相辉映,非常有趣。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13

(一)

“咩咩 ”,羊群炸了,山羊、绵羊挤着、撞着,“呼啦啦”地顺着山沟乱跑。山羊跑得快,惊恐地从绵羊身上、头上跳过,向前、向后、向两侧山坡窜去。有些绵羊被踩翻了,互相挤撞,互相践踏。

――摘自《小狐狸花背》

仿写:我们在小公园玩捉迷藏。抓家一放开,藏家就再也藏不住了,一下子就像炸开了锅。小A、小B挤着、撞着,“呼啦啦”顺着小道乱跑,小A踩了小B 的鞋子,小B只穿着一只鞋在跑。小C、小D迎面撞了一下,摸摸撞疼的头继续跑。小E、小F围着树乱跑。抓家瞅瞅这个,瞧瞧那个,没有了目标,胡乱地跑起来。

(二)

太阳缓缓升高,目不转睛地观看着这场持久战,目光越来越热,越来越辣。

――摘自《铁夹》

仿写:妈妈的目光慢慢从小A的卷子上移开,转向小A,眼睛越来越明,越来越亮,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着小A,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三)

初升的太阳一边快乐地嬉戏,一边往窗户里偷看。她把一只手放在

――摘自《母亲》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14

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给教师的建议】

1.我坚定地认为,青少年中间发生的那些日益使社会感到不安的不良现象——酗酒、流氓行为、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等,产生这些东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上学时代里,他们的智力兴趣就很狭窄和空虚,而在毕业之后,这种精神生活的空虚、狭窄和局限性就更加严重起来了。现代人的生活每日每时都涉及到他的生存的最精细、最敏感的一些领域,这就要求他在这些领域里受到经常的、最细心的教育,这种教育

常常是采用最精细的手段——好的书籍、音乐、美术来进行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如果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没有坚持进行这种细致的理智的情感的教育,那么任何对于酗酒、流氓行为、违法现象的斗争手段都将无济于事。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时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如果一个青年工人不能每天在业余时间里,面对一本好书坐上两三个小时,那我就无法设想他的精神生活是完美的。如果在青年中间出现一批热爱书籍,把读书看得比从事其他(业余)活动都更加重要的怪人,那么,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对

付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

2.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4.只有像监工那样有着一颗冷酷无情的心的人,他才会在给小学生打两分的时候,心里希望不懂教育学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惩罚办法。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最娇嫩的花儿。它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

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5.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象低人一等。

6.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7.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8.儿童是脆弱无助的。每当我看到第一次跨进校门的儿童时,我常会联想到那刚刚开放的带点紫红色的桃花,要使这朵花结出果实,园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啊!

9.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 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15

关键词:异乡人气质与犹太性,追寻与反追寻,主体与他者,寓言与预言维度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 因为他的困惑就是现代人的困惑。在以《城堡》为代表的寓言式经典当中, 他以其最为突出的“异乡人”形象向我们诉说了一个时代的典型气质, 并带来了惊人的预言维度。

一、“异乡人气质”下的“犹太性”

作为最具有异乡人气质的原型意义上的犹太人, 这个民族的身份是在这个充斥着民族主义以及地方秩序的世界上的野性的最后残余是定居者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流浪者。卡夫卡正是这群“普存异乡人”中的典型代表, 而K就是他独具典型意义的“异乡人状态的体现”。

将曾氏出的“形而上的追求产生的绝对疼痛 (即生命存在的悲剧性状态”) 和萨特、加缪对于“异乡人”的定义相互印证, 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卡夫卡的“犹太性”的确具有一种超乎自身的普适性。在他者的“凝视”作用下, 这种“不使自己相异”、“和他人一样”、“被人们所承认”的冲动, 时刻都在左右着我们进行一种形而上的需求。

这种形而上的需求, 即是为摆脱这种生命悲剧状态获得绝对自由的追求。曾氏把这种追求阐释为在绝望中进行的一场彷徨的游戏 (即所谓的“疼痛的游戏”) , 通俗地讲, 不过也就两个字——追寻!

二、追寻与反追寻

加洛蒂将卡夫卡的小说归结为三大主题——动物、寻求与“未完成”。《城堡》即是“寻求”主题最典型的代表。

世代累计的“犹太性”, 使得卡夫卡自然有一种迫切地希望, 寻求一种身份的认同, 自我意志的肯定。正是由于这股冲动, 他在《城堡》中开始了形形色色的“寻求”——K穷尽一切办法就是为了寻求进入城堡的方法, 巴纳巴斯心心念念是为了寻求到一套像样的制服, 奥尔加及其父亲心力交瘁也是为了寻求“洗刷罪名”。

寻求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正如同文中奥尔加的那个比喻:“可是过了多少年, 也许已经白发苍苍、年事已高, 他才知道自己没有被录取, 才知道一切都已付诸东流, 他已经虚度了一生。”

所有的追寻, 终将走向虚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卡夫卡是对的这个最古老的文学母体 (寻求) 的一次天才的超越——反追寻。卡夫卡所讲述的是一个未完成的彻底失败的追寻。所有人越是努力, 离自己的目的越来越远。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追寻模式的一个滑稽的戏仿, 从其本质上来说, 《城堡》讲述的是一个“反追寻”的故事。

这样一个追寻与反追寻的故事, 怎么样又具有普适的寓言作用呢?

荣格说:“人类生存的唯一目的, 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当中点起一盏灯来。”异乡人一直在各个国家中浪迹寻根, 而我们也如此一般的在自己的轨道上寻求着自我的认同, 完成自我意义的追寻。《城堡》中的追寻, 是对我们这群西西弗斯的一次寓言式的概括;而它的反追寻, 则是对那象征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庞贝城毁灭性颠覆的一次预言:上帝死了, 所有的价值都已经失落, 所有的人都成为了不死不活的西比尔。

三、主体的隐退与他者的凸显

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被尼采一声震耳发聩的:“上帝死了!”摇撼得分崩离析, 一切价值都被倾覆了, 呈现出颠倒、混乱的局面。K一心想要寻找的是城堡, 是意义, 更是一种价值。无奈, 虚无缥缈的城堡里面“不是没有价值, 而是没有了价值判断”。这里上演的不是悲剧, 也不是喜剧, 这里的悲喜剧已经瘫痪。正是从这里, 《城堡》拉开了与前现代主义的界限, 使得主人公们呈现出了强烈的非对话性, 从而揭示了人类基本情景的另一方面:对话的不可能。

整部《城堡》共二十章, 前三章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情节的叙述, 而后十七章基本上是由K与他人的对话构成。在后一个部分当中, 所有人物几乎都实现了一次“爆发”, 开始絮絮不止、长篇大论地讲述自己故事, 比如奥尔加、培枇, 如此以来K的绝对主角地位反而被他们所占据了, 确切地说这“消解了K作为绝对主体的地位”, 大家“互为主体”。每个人独白都显得真实可信, 而越是真实就显得他人的言论越是可疑, 如此反复, 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对话的不可能。这要归功于卡夫卡并未以“作者”的身份干预期间, 对人物声音进行道德、立场、价值的判断, 也说明其本身也不明价值判断之所在。

为什么《城堡》会呈现出这样一种“众声喧哗”的复调小说特质呢?其原因还是要归结为卡夫卡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异乡人气质”。

列维纳斯在《总体与无限》当中指出, “对于自我来说他者是不可知的……他者与自我之间有一种全然的陌生性”。卡夫卡的“异乡人气质”使得他的“自我意识”比他们来得要敏锐, 由此来了的寻求融入的感觉也就越发的强烈, 所以越是渴望融入, 越是需要理解“陌生的”的“他者”。这种行动最后是以“众声喧哗”的结果而告终, 实际上就是对于现代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一次预言——主体隐退, 他者凸显。

新世纪以来的思想家们得出的也不过是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有经济决定论的色彩;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主体性绝大部分是由人无法控制的能量构成;福柯认为, 个人就是权力的他者, 疯癫就是文明的他者, 他们是实施控制的对象。拉康认为, 主体是被动的, 受语言制约, 无法从语言的结构中逃脱的。列举种种, 我们不难看出, 主体不能自主, 甚至“作者”也对自己的作品失去了控制权。拉康改造过的那句名言可做一个形象的总结:不是“我思故我在”, 而是“我在我不在之处思维, 故我在我不思之处存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主体被消解、他者被发现的大时代下, 而这一切, 已经在卡夫卡的《城堡》那里最先得到了预见。

参考文献

异乡人眼里的底层中国 篇16

虽然《江城》描述的场景和故事距今有14年,我们对这个小城的印象停留在“榨菜之乡”上。然而,就是这种疏离陌生感,让我们很容易被何伟敏锐的笔触所吸引,随他一起穿行在挂着“专治鸡眼”和“无痛拔牙”招牌的涪陵街巷上,与“棒棒军”、小吃店店主、发廊小姐、小镇官员、学校师生交谈,继而看到市场化的山雨将至未至,一切看似平静但波澜暗涌的底层中国画卷。

在书中,何伟时而是一个观察者,以置身事外的冷眼打量着身处的陌生世界和市井人物。他注意到涪陵人因为改革开放而经历着思想上的冲击,对“开放”有着不同的认识:有学生认为“开放”就是“可以和任何人结婚,随时都可以离婚”,而在涪陵新富一代看来,“婚外情”就是“思想开放”的直接体现。他发现“集体主义”是中国社会无人不知的政治术语,然而在实践中集体主义却“仅限于小团体、家庭和单位范围内”,“包容又排他”。在公共场合混乱无序、公车上的偷窃事件和群众对公共事件的集体沉默,就是“小圈子”集体主义的体现。他甚至把自身也视为观察的样本,探询自己给毕业后即将在穷乡僻壤担任英文老师的学生,教授罗伯特.弗罗斯特优美诗篇究竟意义何在。

时而,何伟又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当地生活,比如学校里那些热情和酒量都让他难以应付的官僚,因“爱国主义”而与他对抗的中文老师。他带着“初来宝地”的好奇与担忧,也带着作为美国人的主观成见,小心翼翼但锲而不舍地深入涪陵的方方面面。不难发现,何伟对这个小城经历了情感的转变:从最初感觉“被冒犯”,无法适应嘈杂的喇叭声、拥挤的人流和污浊的空气,到觉察普通人对外来者的坦诚与善意;从最初与中文老师的对抗,到彼此真诚沟通相互尊重;从看不懂墙上的汉字标语,不了解学生们的心思,到从读标语中获得乐趣,与学生探讨有关自由和未来的“禁忌话题”。

作为“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江城》不如终结篇、2010年风靡一时的《寻路中国》含蓄深邃,冷静客观,但正因为书中充斥着作者的生涩、怨怼、好奇、困惑和释然,它显得更为真诚、真实,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空间:我们该如何面对并评价自己不熟悉的人群和社会?

《重生笔记》读书笔记 篇17

读过之后,大受感动,买了10本,送给朋友。凌志军在书中说:在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有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

这些数字令我震惊,癌症患者中竟有如此多的人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不正确的治疗。

我们恐惧,是因为我们无知。我们不了解癌症,不知道癌症其实并非绝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肌体,很容易过低地估计自己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却过高估计药物能力,不知道那些所谓“特效药”有可能是致命的杀手。

《猎人笔记》读书笔记 篇18

《猎人笔记》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它的作者是俄国杰出作家——伊·谢·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也是他的成名作。

《猎人笔记》这本书主要写的是“我”——一个贵族后代,在各个地方打猎时所碰到的不同的事情,第一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他讲述了“我”与好朋友波卢特金,一个小地主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波卢特金经常城里富裕人家的闺女求婚,但是全部遭到拒绝,还把自家的酸桃子和坏水果给追求对象的高堂吃,非常可笑。“我”在波卢特金的介绍下,还认识了霍里和卡利内奇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朋友,霍里子孙满堂,有着好几个儿媳和儿子,天天快快乐乐,出手大方,穿着牛皮鞋,而卡利内奇呢,却是一个只会每天陪着主人波卢特金打猎,穿着草鞋的人,而且因为惧内,连一个儿女都没有,但是他们却都很尊敬自己的主人——波卢特金。

这本书前几个故事虽然讲的是美好的回忆,每当我读到:“明朗的天空上稍稍飘动着高高的稀疏的云朵,白中带点黄,宛如晚来的春雪,有时又像卸下的白帆,平平的,长长的。”时候,我都会想放声朗读,抒发对作者写景奇特的深深的喜爱。但是,读到后面,只要我仔细的读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书其实表达的是作者对农奴制强烈的不满,对侮辱地主的绝对倾向,作者在各个地方都侧面的表达出了地主残暴、狠毒、贪婪以及虚伪、愚蠢、空虚、无耻等等的性格,可惜后来导致被当时的沙皇政府中的教育大臣发觉,后来把作者在故里监管一年。屠格涅夫的勇敢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这一性格,让我深深的钦佩与赞赏

异乡人读书笔记 篇19

可以说, 世界文坛对《包法利夫人》高度的认可和评价更多的是依据小说的内容和思想。虽然《包法利夫人》没有能够像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在艺术风格上自成一派,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包法利夫人》在艺术手法上表现出的巨大魅力。只是长期以来, 对小说艺术手法的研究更多的是附属在小说思想内容的研究之上的。上世纪五十年代, 在《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声音中, 也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主流的声音, 即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这一时期, 西方文学批评界盛行新批评理论, 以《文学理论》为代表的新批评理论对纳博科夫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将艺术分析的视角完全集中于文本本身,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 对小说的艺术风格进行探索, 从而为《包法利夫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包法利夫人》文学笔记的开头, 纳博科夫就一再申明, 不要追究一首诗或一本小说的真实性, 因为“文学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1) 。纳博科夫认为, 小说只是“神话”或“童话”, 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或着说是虚构, 而《包法利夫人》也只不过是一部“最上乘的神话” (2) 罢了。那些因为《包法利夫人》从内容上有力地抨击了庸俗的资产阶级和庸俗的浪漫主义而大加赞赏的观点, 纳博科夫是不屑一顾的。纳博科夫认为, 《包法利夫人》的价值在于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带给读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在申慧辉所写《文学讲稿》的中译本序言中提到, 纳博科夫的艺术观可以概括为, “在文学创作中, 艺术高于一切, 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 要比作品的思想性和故事性更重要。”小说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被上升到了无限的高度, 是凌驾于思想和内容之上的, 甚至可以说是作品的灵魂要素。至于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我们不可能通过一部带有虚构性、幻想性甚至是欺骗性的小说来看到真实的客观世界和时代。

在小说的接受过程中, 纳博科夫认为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思想和观念, 否则只会越走越偏, 越走越错。他在其所写的《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一文中指出, “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的, 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研究这个新天地, 研究的越周密越好。” (3) 纳博科夫在评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时, 更是特意提醒读者, “请完全彻底地忘却这本书的内容……使你的大脑对这部小说的任何见解呈现完全空白的状态。” (4) 同样, 对于《包法利夫人》, 纳博科夫也反对先入为主地将其作为一本“谴责资本主义”的小说来读, 在他看来, 包括《包法利夫人》在内的所有的优秀作品, 在阅读之前都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天地, 与已知的现实世界没有任何联系。即使可以建立起这种联系, 也只有在阅读完小说之后方可。以这种理论为指导, 在《文学讲稿》中, 纳博科夫完全抛开当时已存在的对《包法利夫人》的定位和看法, 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重新进行文本细读, 抛开小说内容, 单纯以艺术风格来确定作品的价值和地位。因此, 在《文学讲稿》中, 纳博科夫对《包法利夫人》中独特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进行了探索, 主要包括小说的结构 (或动作) 、主题线索、风格、意境和人物等方面。

纳博科夫首先指出《包法利夫人》中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虚构性。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物相比, 影响主人公艾玛的三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未知因素是完全处于作者的控制、指挥和运用中, 包法利夫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是福楼拜精心设计的, 是不同于当时客观的法国社会环境的。因此, 艾玛是典型的福楼拜式的人物, 是带有作家鲜明的主观印记的, 甚至是艾玛标致但却线条生硬的手也是福楼拜故意为之, 以表现艾玛美丽、聪慧之外致命的庸俗。这种主观印记不仅表现在艾玛沉迷于幻想但又极度庸俗的性格塑造上, 同时也表现在对艾玛命运的安排和控制上。例如, 艾玛烧掉婚礼花束与艾玛最终自尽的暗合与预示;艾玛死后, 守护她的是伪科学的信徒郝麦和庸俗的上帝的信徒布尔尼贤, 两人相对而眠, 鼾声大作;以及后来郝麦为艾玛绞尽脑汁想出的墓志铭, 都是福楼拜对庸人的嘲讽, 无不表现出福楼拜主观控制的痕迹。

对于《包法利夫人》的主题线索, 纳博科夫作出了详尽的分析。首先汇聚了贯穿作品始终也是最重要的“千层饼”主题 (层次主题) :查理的混合式帽子, 查理与艾玛婚礼上的多层蛋糕, 查理在道特的家, 艾玛死后用于安葬的一棺两椁。其次是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马”的主题, 查理第一次去艾玛家所骑的马受惊是对未来生活的预示, 以及马在艾玛与情人罗多夫幽会中所起的作用。还有贯穿作品始终的一个主题是梦幻的主题:艾玛对爱情的幻想、艾玛对巴黎的幻想贯穿在作品的始终, 另外还有艾玛那一瞬即逝的对包法利的幻想, 以及给孩子起一个浪漫的名字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幻想等等。梦幻的主题自然而然地牵引出欺骗的主题。在《包法利夫人》中, 欺骗主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联系艾玛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桥梁。欺骗使艾玛不时地与幻想的生活更进一步, 但同时又使幻想加速破灭, 更快地面对残酷的现实。

纳博科夫认为《包法利夫人》是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篇童话故事, 而在文体上是“以散文担当了诗歌的职责” (5) 。在小说中, 虽然福楼拜表现的是庸人的庸俗无聊的生活, 但是作家却用美妙和谐的文字、独具风格的结构和手法来表现这种粗俗的人和事, 这一点得到纳博科夫的赞赏。在《包法利夫人》中, 福楼拜运用了“多声部配合法”、预示法和呼应法。其中, 纳博科夫最为赞赏的是“多声部配合法”。“多声部配合法”不仅使小说实现了不同主题之间的近距离过渡和转换, 而且将庸人的群相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手法, 艾玛无病呻吟的伪浪漫、郝麦借以谋私的伪科学、罗多夫虚情假意的丑恶嘴脸以及查理、教士等人物质化的庸俗被随意组合在一起。福楼拜的小说向来以一种无动于衷的客观冷静而为人称道, 在作品中, 福楼拜极少对人物的情感和所作所为作过于主观的评价, 而“多声部配合法”的运用, 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家对所关注的庸俗的人和事的态度, 即鄙视和讽刺。

纳博科夫十分重视文本细读, 他曾经说过, “谁要能熟读五六本书, 就可成为大学问家了” (6) 。而在对《包法利夫人》的分析中, 纳博科夫也是如此强调的, 大到一个事件, 小到一个细节, 甚至是一个词语的准确含义, 他都力求做到精确。例如, 对于福楼拜提到的“布尔乔亚”这个词, 纳博科夫做出了详尽的说明, 指出这个词并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的含义, 不是指经济状况, 而是指人的心灵状态, 而作品中的人物, 则都属于“布尔乔亚”, 都是福楼拜所痛恨的只关心物质生活和传统道德, 而忽视人的内心感受的庸人。对于艾玛终生孜孜以求的庸俗的浪漫主义, 纳博科夫也作出了精确的分析, 与艾玛庸俗的内心相对应, 作品中的浪漫就不可避免的带有庸俗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成分, 纳博科夫为其作如下定义:“一种梦幻式的, 富于想象力的心态, 主要由于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 时常沉缅于美妙的幻想之中, ” (7) 可以说非常准确的击中了艾玛的要害。另外, 纳博科夫也在提醒我们注意一些微小但是对我们理解作品却相当重要的细节, 如意大利种小猎犬与艾玛的浪漫幻想之间的关联, 绿匣子所勾起的艾玛对巴黎的幻想, 查理两位妻子婚礼花束的结局对人物命运的预示, 以及艾玛婚礼与葬礼的奇妙对应, 等等, 这些都只有对文本的仔细品读才能领悟到。

纳博科夫在《包法利夫人》研究道路上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因为受到新批评理论的影响, 纳博科夫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将关注的视角全部放在文本本身, 并对小说的艺术风格和手法进行极其细致的解读, 可以说为以后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思路。另外, 纳博科夫所提倡的不可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阅读小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避免局限我们的思路, 让我们以更尖锐的眼光、更多的角度、更大的空间来理解和解读作品。但是, 不可忽视的是, 纳博科夫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存在着绝对化和片面化的错误倾向。

纳博科夫艺术观的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将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割裂, 甚至是对艺术形式的绝对肯定和对内容的绝对否定。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只能从作品所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来评判, 而不能从其思想性来评判, 认为“文字风格和结构是一本小说的精华, 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 (8) 。很多凭借其伟大思想而留名的文学家在纳博科夫眼中是不足道的。《包法利夫人》之所以能够受到纳博科夫的赞赏, 完全是由于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可是, 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故事性和思想性是不可能被忽略的。我们很难想像, 真正的作家在写作一部小说时, 仅仅是为了表现作品在艺术上的风格和特色, 否则, 很多作品将会使我们不愿卒读或不能卒读。纳博科夫非常尊崇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 纵然是因为作品独到的结构、语言、视角转换等创作手法和特色, 但是谁能忽视意识流小说所表达的对人类灵魂、精神和命运的关注。小说向来以故事性和思想性见长, 虽然我们可以说, 独特的艺术结构与风格可能会产生一部优秀的小说,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地说, 优秀的小说一定是能表达深刻思想的作品。其实, 我们看纳博科夫收入《文学讲稿》的作品, 除了《包法利夫人》, 还有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查·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罗·路·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马·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七章节之一的《斯旺宅边小径》、弗·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它们无不以独特的创作手法而受到纳博科夫的推崇, 但是细读作品, 谁又能不被小说中所表现的思想和内容而折服和影响呢?所以, 纳博科夫重艺术形式而轻思想内容的做法, 是非常片面的。

其次, 纳博科夫过度强调小说的虚构性, 认为任何小说都只是“神话”, 带有欺骗性, 这其实是否定了作品思想内容方面的价值, 尤其对现实主义作品更是这样。他认为, “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幻想, 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 (9) , 所以小说无法反映真正的现实, 而说一部小说反映的是真事, 是对艺术和真实的侮辱。因此, 他反对将小说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但是, 我们无法否认, 小说与现实世界之间真实地存在的联系。《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就是取材自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 这一点也得到了福楼拜本人的认可。小说中的医生包法利和包法利夫人都是有原型的, 故事的情节与真实的事件也是存在关联的。而综观小说的内容,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作品所表现的对庸人人生和庸俗世界的讽刺与批判。纳博科夫在分析小说时, 也会不可避免地提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例如, 他在评论《包法利夫人》时, 就提及与作品所跨年代相符的一八三〇至一八四八年的法国历史, 提到“公民国王”路易·菲力浦, 并认为路易·菲力浦是十足的“福楼拜式的人物”。文学作品必定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作家的主观印记, 会与现实有差异, 但是艺术来源于现实, 反映现实是有道理的, 也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一点在《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中也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 对于文学界把《包法利夫人》简单地定性为现实主义小说或自然主义小说, 纳博科夫表示了自己的怀疑, 这种怀疑与纳博科夫上述对小说内容虚构性的过分强调不无关系。纳博科夫重申, “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 所有的艺术都是骗术”, (10) 《包法利夫人》也不例外。它是福楼拜想象中的世界, 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作家自己的逻辑、规律和例外。在纳博科夫看来, 在小说中, 即使是现实主义, 也是带有主观意识的现实主义。现实世界是具有普世性的, 但这种具有普世性的现实反映在每个作家头脑中并最终付诸笔端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诚然, 所有的现实只是相对的现实, 会随着作者的书写、时代的不同、读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 我们不能偏激地由于这些或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而否决对作品的现实主义定性, 因为相对之中是有绝对的。定性一部作品是否是现实主义作品, 文学批评界是有一套标准的, 而这套标准是是带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要广阔而又真实地展示社会的各种姿态, 同时要揭示现实世界中的矛盾,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所见所闻所行来完成。文学作品的普世性又要求作家不可能用现实世界中的个别偶然事件来反映普遍的道理。所以, 即使是现实主义作品, 其中的世界也不会是现实世界的复制, 它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之上的升华, 以此来表现具有普世性的深刻道理。所以, 我们不能像纳博科夫这样以绝对的现实来诘难现存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是艺术, 艺术就应该允许虚构, 而这种虚构的程度要根据艺术的不同类型来定。即使是现实主义小说, 虚构也是绝对不可能消除的。

与《洛丽塔》一样, 纳博科夫的文学评论也是独具一格的。它一反过去对小说故事性和内容性的偏爱, 将视角转向作品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虽然他的艺术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片面和绝对化倾向, 但是他对新批评理论的接受和利用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影响。

摘要:纳博科夫在其《文学讲稿》中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 一反传统文学评论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过分强调, 在文本细读的前提下, 侧重对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 可以说为《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研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但是, 纳博科夫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也带有极大的绝对化和片面化倾向:首先表现在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绝对割裂, 其次则是过度强调作品的虚构性, 否定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纳博科夫,《文学讲稿》,《包法利夫人》

参考文献

①纳博科夫著.申慧辉, 等译.文学讲稿.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1:185.

②同上, 第20页.

③同上, 第19页.

④同上, 第247页.

⑤纳博科夫著.申慧辉, 等译.文学讲稿.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1:185.

⑥同上, 第19页.

⑦纳博科夫著.申慧辉, 等译.文学讲稿.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1:192.

⑧这句话取自纳博科夫的文学讲义.纳博科夫曾在美国多所大学中任教, 《文学讲稿》是以纳博科夫在50年代的文学课讲稿为基础写成的.

⑨纳博科夫著.申慧辉, 等译.文学讲稿.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1:339.

上一篇:员工升职感谢信下一篇:GPS-RTK技术在喀和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