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作讲话(共8篇)
交通运输工作讲话 篇1
在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 余 志
(2012年3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1年全县交通运输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全县交通运输工作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刚才,县交通运输局局长XX同志客观总结了2011年全县交通运输工作,并对2012年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1年交通运输发展成绩突出,值得充分肯定
2011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发展提速、调整加快、效益更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良好态势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目标,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进程中,交通运输工作充分发挥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交通投资达9.66亿元,占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74%,比2010年增长137.9%,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杭瑞高速建设令人欣喜,思南至遵义段有望在今年底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县境内无高速的历史;德江至沿河高速公路已开工;共和港口建设进度快,预计在今年5月底全面竣工;326绕城公路建成通车;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91.6公里,占省、市计划的195%,新增47个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通村油路的行政村达17.4%。三是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杭瑞高速合兴互通、德江至沿河高速公路、德江至共和二级公路、303绕城公路等项目通过了国家项目评审中心评审,超前编制了《德江县综合性交通发展规划》。争取了德江至沿河、德江至共和、城南二级汽车站、海事搜救中心等一批好项目。无论是在重大项目争取,还是在项目建设中,充分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干劲、能力和效率。同时,农村公路管养、城市客运、道路运输管理及水、陆运输安全管理有序推进,进一步增强了行业监管能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交通运输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农村公路建设总体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通畅工程任务艰巨,影响和制约着全县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公路网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路网体系建设看,重点干线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不平衡,许多公路还是泥沙路甚至是断头路。从技术等级来看,农村公路普遍等级低,道路宽度不够,路面坑洼不平,晴通雨阻现象突出。从通行能力看,许多农村公路狭窄、弯急、坡陡的现象十分普遍,安全隐患较大,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盼路修路的强烈愿望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建设资金短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靠中央支持和省级补助,建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筹措难度大。省级高速公路项目需要地方配套资金25%左右,给县级财政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里程长,通村油路(水泥路)工程每公里需要解决资金45万元左右,国家每公里解决资金35万元,尚差部分由地方匹配,导致工程建设与资金需求矛盾突出。三是养护能力有限。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难以到位,重建设轻管养现象较
为普遍,养护机制缺乏活力,阻碍了农村公路保畅,形成了安全隐患。因此,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难求进,全力以赴抓好交通运输工作。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修编意义重大,必须科学谋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十二五”期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16公里,二级公路将达78公里,10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将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做好“十二五”时期的交通工作,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以交通战略引领发展。一是要有战略意识。纵观全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国家相继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国发2号文件,这两个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指导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必将更加有利于发挥我县的区位、产业等综合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是大交通建设的机遇期,是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二是要有战略定位。要紧扣大局、融入大局,紧紧围绕以“强基础、兴产业、抓增长、促稳定、保民生”的思路,严格按照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要求,切实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有战略谋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发展,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交通项目,要搞清楚全县要求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交通运输部门该干什么?交通设施能干成什么?要科学实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努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坚持以科学定位促进发展。一是目标要集中,要有突破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必须善于统筹兼顾,在有限的时间、条件和精力下,抓住主要工作,突出主要目标,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干大事,争取每年实施几个大项目。二是目标要清晰,要有时效性。要把大事想实,要事抓实,实事办实。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通”到“畅”的问题,就是“人便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以“畅通”作为奋斗目标,以“畅通”检验交通发展成效,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评判交通事业发展的成功度。三是目标要坚定,要有持续性。“十二五”交通规划目标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要认真按照确定的目标,切实抓好落实。
(三)坚持以解决问题实现整体推进。我县正处在加快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的关键时期,在交通基础建设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道路的通行能力不强,干线公路等级不高,没有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出租车运营管理有待加强,乱停乱放行为时有发生;客运车辆站场管理有待加强,从源头治理上防止安全隐患;要认真按照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编制规划,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交通运输、客运管理、站场管理、水上交通等问题,确保交通运输工作见成效、出成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2012年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任务艰巨,必须全力推进
2012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我县要抓住今年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战略机遇,切实抓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确保全县38.8%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
(一)加大工程建设进度。一是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快对接德江至沿河高速公路、德江至共和二级路项目,做好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县城至复兴二级公路、德江至印江城际大道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在2013年列入国家规划总盘子,切实打造辐射周边县、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继续推进
放射状城市出口公路建设,年底完成303绕城公路和326国道改造工程。二是抓好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今年我县将完成38条351.9公里建设计划(其中新建24条223.4公里、续建项目14条128.5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是我县对外的“窗口工程”,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对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通村油路(水泥路)工程建设是交通工作的当务之急。交通运输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强管理,做好指挥、协调、沟通和服务工作,畅通信息反馈和处置渠道,做到处理问题“事不隔天”,严格工程进度,实行“倒计时”。同时,要严把项目建设程序关、建设关、竣工验收和审计关,把项目建成精品工程。三是加大水路工程项目建设。要加大乌江港口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完工;要开工建设5个乌江小码头,加快推进乌江干流航道整治项目建设。
(二)加大交通运输保畅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超前谋化,迅速在县城组建一个服务设施和功能齐全的物流集散地,并指导发展成为全县货物集散中心、货源信息中心和运力调配中心;要以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为基础,推行“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切实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乘车贵”问题。按照“路站运一体化”思路,创新农村客运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到哪里,站点设施就规划到哪里,保证农村群众出行方便。城市客运是反映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形象,交通客管部门要加强对出租车公司和公交公司管理,监督公司开展好营运车辆管理工作,指导公司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司乘人员礼貌待客、文明用语,保持车内清洁,做到热情接待,服务周到。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做好更新车辆和新增出租车前期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办事,禁止违法分包转包,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强化公路管养模式。一是要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从今年起,我县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乡镇绩效目标考核,扭转重建轻管的不良现象,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二是公路养护要有新模式。要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实行日常养护、季节性养护和突出养护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积极发动当地人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公路养护。三是特殊路段治理要有新成效。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安排,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一次全面大排查,掌握情况,摸清底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要及时治理;对整治难度大或无法及时整治的,要设置醒目警示标志,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四是路政管理要有新突破。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公路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切实维护路产路权;要进一步加大路政巡查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在公路控制红线内乱挖、乱占、乱建等违法行为,巩固和提高公路违章拆迁取得的成果。
(四)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管。要严把材料检验、工程计量、建设程序和质量验收关,实行法人负责制、工程质量负责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要严格落实设计质量责任制,规范设计变更管理办法,防止工程变更的随意性,从源头上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和防灾抗灾能力;要严格招投标程序,认真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法和相关文件规定,坚决查处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现象;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制度,认真落实项目业主负责、社会监督、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坚决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合格率和优良率。二是强化交通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安全生产有人管、有人抓。要重心下移到基层,切实抓好每个乡镇、车站、施工现场、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工作,真正把安全防范落实到基层,做到关口前移抓预防,持之以恒抓交通
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督促检查和专项治理,重点打击非法营运、三无船舶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强化运输市场监管。要建立健全市场主体的信誉考核体系,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提高运输服务水平;要加大运输市场监管,强化源头管理,开展阶段性集中整治,确保运输和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各有关乡镇要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交通海事部门要加强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巡航巡查,做好渡口安全渡运监管及救生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停渡停航程序,打击非法载客、违法营运等行为,特别抓好签字放行和动态记录,真正做到安全工作有痕管理。农牧渔政部门要加强农用船和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强化源头监控,杜绝农用船和渔船载客或从事营业性运输、改变用途,确保渔业船舶安全。各乡镇派出所、安监站、交管站、驻村干部、村委会要密切配合,扎实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同志们,交通运输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县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提供强有力保障,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交通运输工作讲话 篇2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交通”发展, 必须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 深化理解, 认真研究新思路, 寻求新举措, 体现新作为。要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交通运输工作全局;坚持把推进法治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主动适应新常态, 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全面总结发展经验, 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展示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高度自信的决策定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 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 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正在呈现新的特点。
从运输生产增速上看, 在经济增速转入中高速增长后, 交通运输生产也在向5%~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变。2014年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增速约为3.7%, 货运量增速约为7.2%。其中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下降约3%。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继续放缓, 预计全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分别回落4.1和3.8个百分点。这一点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变化有较大的耦合性。
从运输结构变化上看, 随着运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高附加值运输需求快速增长, 特别是高端出行增长较快。2014年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增长均超过30%, 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50%, 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0%左右。这种变化体现了运输结构优化取得新的成效。
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 公路水路投资增速由“十二五”期前三年的年均6%, 提高至2014年的9.2%, 其中公路投资预计增长11.4%, 铁路投资规模和增速也在不断提高。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仍能保持较高增速, 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 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对稳增长作用依然重要。
从发展动力上看, 受“三期叠加”因素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交通运输门类多、潜力足、韧性好, 随着“新四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 加上“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率先突破,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因素, 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仍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从发展要素上看, 过去在交通运输短缺时期和规模不大的情况下, 各种要素制约尚不明显, 可以支撑较高发展速度和较大建设规模。新常态下各种风险逐步显现, 资金、土地、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 建设成本快速增长, 资金筹措难度加大, 企业债务风险增加,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上面分析看出,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既有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步入中高速增长的一般特征, 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不同特点。还要看到, 新常态蕴含着新机遇, 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我们一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 全面认识新常态, 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 趋利避害克服新常态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要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交通运输工作全局;坚持把推进法治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更加注重服务国家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交通运输工作而言, 就是要服务好“4+3”国家战略。“4”, 就是继续实施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四个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3”, 就是重点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核心要求。推动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 关键是抓好四个环节:优化投资结构, 优化运输组织结构, 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把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更加注重依靠创新驱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交通运输要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根本出路也在于创新。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 交通运输创新驱动的主战场和主动力在哪里?当今影响最大的还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交通运输的创新驱动, 要围绕“四个交通”目标, 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主战场, 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为主攻方向, 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破解当前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各种硬约束, 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 必须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下大气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在新的形势下, 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全过程, 做到生态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交通运输既是经济领域, 也是民生领域。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挥好交通运输“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 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拓展交通运输促进就业的社会功能, 为稳定就业做出应有贡献。
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做好全年交通运输工作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坚持以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为导向,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狠抓改革攻坚, 强化法治建设, 推动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融合, 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蓝图, 加快推动“四个交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让人民交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 狠抓改革攻坚, 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活力。把深化改革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发展全过程,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抓好《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实施, 掌握节奏和步骤, 搞好统筹协调, 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强化督促考核, 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 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改革, 继续推进公路建设养护、长江干线航道等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道路运输市场改革。三是推进改革试点。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 抓好9项改革试点工作, 鼓励各地进行差别化探索。做好上海自贸区复制推广工作, 积极探索其他自贸区和海关监管区航运政策创新。建立改革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及时将较为成熟的试点经验上升为规范制度。
第二, 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加强交通运输法治建设。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二是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体系。三是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 积极疏导涉法涉诉信访转入司法渠道解决。
第三, 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 科学谋划“十三五”蓝图。在确保全面完成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基础上,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确保“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有效衔接。
第四, 服务国家“三大战略”, 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认真梳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并率先启动, 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一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二是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三是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四是促进建设养护协调发展;五是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第五, 优化运输组织, 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一是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以政策措施、标准规范、工作机制、试点示范、科技创新为着力点,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二是加强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国家重大节日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 继续严格执行、不断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等政策。启动实施货运车辆标准化, 推进甩挂运输发展。落实好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意见, 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实现ETC全国联网。三是抓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合力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节点建设和交换互联, 建设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 组织实施多式联运、农村物流等示范工程, 促进物流业提质增效。
第六, 突出创新驱动, 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培育交通运输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根本出路在创新。一是以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为重点, 开展重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 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骨干企业协同创新, 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以智慧交通为主战场, 大力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实现交通一卡通, 加快便利运输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领域的应用。三是以“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导向,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 落实好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发挥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作用, 发布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进程, 推进交通运输标准国际化。
第七, 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促进交通运输向集约发展转变。一是完善绿色交通制度;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三是做好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 修订《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有序推进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建设。
第八, 继续深化平安交通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安全质量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以贯彻新的《安全生产法》为契机, 以建体系、重监管、强保障为重点, 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一是完善安全体系。制定实施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推进“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新体系。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年活动, 切实加强道路“两客一危”、水上“四类重点船舶”、“六区一线”水域和港口危化品码头及罐区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三是强化应急救助保障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修订完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切实提升海上搜救、溢油应急处置和救助打捞能力。加强行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恐防范工作。
第九, 不断扩大合作交流, 开创交通运输对外开放新格局。认真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 服务服从于我国对外开放大局。一是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二是深入落实“走出去”战略;三是继续深化务实合作, 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合作事务, 深层次影响国际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和APEC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有效参与海洋维权, 稳妥推进对台工作, 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
第十,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 全面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一是持续改进作风;二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四是切实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和新闻宣传工作;五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面对全年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 我们必须立足全局, 站位高远, 开阔视野, 砥砺前行, 自觉谋长远, 抓大事。要高度重视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 加强对重大改革方案、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大工程的论证, 搞好政策储备和项目库建设, 做到摸清微观、把握宏观, 实现重大政策有预研、重大项目有储备, 进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要高度重视工作协调和上下互动, 把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开创交通运输新局面结合起来, 营造上下齐心、内外团结的良好工作氛围。要高度重视精神力量, 增强忧患意识。要高度重视执行力建设, 凡属重大决策和部署, 都要强化分工落实, 倒排工期, 到点交账, 做到“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
在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大时代里,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格局里,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以新思路加强战略谋划, 以新动力加快转型升级, 以新作为推进改革攻坚, 以新贡献加强民生保障, 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交通运输保障,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 交通运输创新驱动的主战场和主动力在哪里?当今影响最大的还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要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交通运输工作全局;坚持把推进法治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交通运输工作讲话 篇3
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基于共同的战略审视、共同发展需求,怀着“教育兴国、科教强国”的使命感,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家和陕西的长远需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新趨势,一致同意建立全面、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直接引进香港科大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优势资源,以联合共建“可持续发展学院”为载体,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
郝平感谢陕西省委、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他说,香港科技大学是短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典范,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两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实现了强强合作,必将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有更大作为。这种联合办学模式,也为全国高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样板、作出了榜样。
孙清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两校签署合作协议表示祝贺。他说,高等学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重大使命。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各高校特别是著名大学都在探索创新之路。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启动实质性合作,突破传统意义的学科界限,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这种合作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两校优势资源的共建共享,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也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更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孙清云指出,陕西高等教育实力雄厚,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支持高校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我们将全力支持两校合作,也希望两校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紧贴区域发展需要,共同办好“可持续发展学院”。
会上,西安交大党委书记王建华、香港科技大学董事会主席张建东分别致辞;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香港科大校长陈繁昌代表两校签署合作协议。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篇4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XX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即将胜利闭幕。会议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开得很成功,达到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效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赵书记作了重要批示,吕省长发来了贺信,王建满副省长今天上午又在百忙之中,亲自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省“xxx”交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系统干部职工做出的重要贡献,对“十二五”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三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郭剑彪厅长作了《继往开来,加快转型,开创浙江交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xxx”浙江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交通转型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十二五”和XX年的交通工作,重点提出“十二五”浙江交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三大体系、提升三种能力,实现交通适度超前发展,主要举措是实施“八项行动”。工作报告内容全面,思路清晰,主题突出,措施务实,令我们深受振奋和鼓舞。同时,大会还表彰了交通系统世博安保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下午,郭厅长与各市交通部门负责人签订了XX年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促使大家进一步绷紧安全这条弦,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维护好行业平安和谐。刚才,11个市交通局(委)负责人又先后作了表态发言,结合本地实际,谈了如何抓好“十二五”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我感觉讲得都非常求真务实,科学性、可行性都很强。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今天的会议不仅是年度工作会议,更是“xxx”和“十二五”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完成“十二五”交通工作任务,实现适度超前的发展目标,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请大家认真学习和领会精神,务必抓好贯彻落实。
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5
我们要建设的交通强国,目标是世界领先、人民满意、有效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是综合实力世界领先,有效支撑民富国强。建设交通强国要着力构建8大框架体系。一是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二是抓住装备这个决定交通运输生产力水平的关键要素,构建交通运输装备体系。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运输服务业,构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四是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构建交通运输创新发展体系。五是深化改革、厉行法治,构建交通运输现代治理体系。六是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构建交通运输开放合作体系。七是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构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体系。八是围绕交通强国的核心任务,构建交通运输支撑保障体系。
建设交通强国的时间表与“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同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现在到,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落地实施,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打下坚实基础。从20到2035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面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
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在进一步丰富完善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和框架体系,推动从国家层面出台纲领性文件,形成管长远的战略框架。同时,交通运输部明确,将按照“分类指导、先行先试”的原则,开展交通强国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
交通一直是河南发展最有条件和最具优势的领域,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尤其是党的以来,河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完全具备了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提前着手做好交通强国示范省的申报,着重推动六个方向性的工作:
第一,要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基础条件,重点是建成布局完善、互联互通、绿色智能、耐久可靠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从“有没有”、“足不足”向“好不好”的转变。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推进中原城市群城市间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走廊网络建设,畅通省际通道;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全面提高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要加快内河水运等薄弱环节建设,抓好综合客运枢纽和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发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
第二,要强力推动综合运输服务提档升级。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重要标志,重点是促进货运走向“全供应链”,客运覆盖“全出行链”,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动设备研发、标准制定、平台建设和监管创新,打造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系统;要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体系,健全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传统货运行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要树立“出行即服务”的理念,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强运输公共基本服务保障,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增加智能化、品质化、多样化、定制化的客运服务供给,推动旅客跨区域、跨交通方式的联程运输发展。
第三,要全面强化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基本前提,重点是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和出行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要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责,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要加强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形成以公路为主的区域性应急救援力量,提升交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第四,要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制度保障,重点是建设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运输治理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加快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健全符合河南实际的交通法规标准体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行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要着力提升交通监管执法效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大数据在行业监管中的应用,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要着手建设河南交通新型智库,整合省内外交通科研院所、企业和高等院校力量,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第五,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创新型行业建设。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第一动力,重点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研究和解决行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难题,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推进交通运输与制造业、旅游业、商贸业、信息业等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为企业在河南开展交通运输创新性研究和应用提供营商环境的“高地”;要运用大数据改造运输服务形态,对不同人群的出行需要和不同货运需求进行精细识别与管理,推动运输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第六,要推动形成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方式。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示范省的发展方向,重点是发挥绿色交通先行引领作用,满足人民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向往。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建立推动绿色交通建设的政策导向,将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到交通运输的全领域和各环节;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升运输组织效率,优化客货运输结构,鼓励公众绿色出行,降低客运人均能耗和货运单位能耗;要全面加强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加强行业污染排放源头管控,推广绿色交通技术和产品应用,推进交通资源循环集约利用。
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6
(一)继续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积极构建开放交通。抓住全省“四大建设”和“交通强省”战略的有利契机,朝着交通大会战“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继续加快新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计划攻坚92个项目,完成综合交通投资x亿元,较2017年计划同口径增长x%,其中交通项目投资约97亿元,更好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国家战略中的先行保障作用。一是抓重大项目推进。紧扣新区重大战略项目进度,全力推进宁波xx港主通道、329国道xx段改建工程两个全省综合交通“十百千”项目,宁波xx港主通道计划完成鱼山大桥,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分别完成形象进度x%和x%,整体项目全年完成投资x亿元。329国道xx段改建工程鸭蛋山至岑港段9月底前建成,普陀段10月底前建成通车,岑港至白泉新建段所有隧道年底前基本贯通,全年完成投资x亿元。加快推进秀山大桥、普陀至开化公路朱家尖段、鲁家峙至东港海底隧道、新城大桥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交通建设有效投资。二是抓路网扩容升级。进一步优化路网格局、提升路网层次,加快建设一批主干公路,打通一批交通断头路,拓宽一批交通瓶颈路,全面推进526国道岱山段、嵊泗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枸杞至嵊山、马岙至定海、双桥至岑港及定海环城南路至三官堂等公路改建项目,完成定海昌洲大道、北向疏港公路和大陆连岛接线双桥至白泉段部分路面提升改造,建成321省道定海至盐仓段改建工程,使全市骨干路网架构更为清晰、路况条件明显改善。三是抓项目前期储备。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我省重大战略平台,重点谋划一批重大对外陆路通道项目,力争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先行段早日开工,宁波-xx港六横公路大桥施工图设计获批并达到开工条件。力争完成宁波至xx水陆联合通道临城-长峙-小干-鲁家峙-朱家尖(东港)公路整体项目及xx甬东至长峙大桥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圆山车客渡码头项目和城市中部快速路前期研究,深化xx至上海跨海大通道战略谋划,强化本岛骨架路网与对外通道衔接的研究,全力服务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
(二)全面深化行业改革和转型,加快建设创新交通。认真落实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精神,切实转变职能、转变思维、转变模式,进一步破除发展瓶颈,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离岛国省道涉路施工许可中探索实行“县区初审、市级审批、属地送达”联动审批机制,加强与等部门在事故证明、车辆联系单等方面的联审联办,加快企业营业执照、身份、社保等数据共享联通;借鉴自贸区证照分离模式开展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年底网上申报开通率100%,跑零次事项占比40%以上,当场或当天办结率95%以上。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实施交通物流降本增效专项行动,重点推进金塘物流园区、xx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综合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探索建立以综合物流园、城乡配送物流园为基础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网络,进一步发展物流信息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切实改变目前我市物流企业和货运站小、散、乱的局面。三是深化行业综合改革。完善巡游出租车经营权调控手段,推进运价机制改革,强化市级统筹管理功能,加快建立行业“黑名单”。继续完善驾培“先培后付”模式和科技化计时监管手段,探索建立驾培园区,完成岱山驾校整合重组。进一步促进互联网新业态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好网约出租车纳规和互联网自行车政策引导工作。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住城中村改造的有利契机,加快研究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布局,积极对接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编制完成《xx本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宁波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研究》,充分发挥市级综合交通改革与发展领导机构作用,研究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促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计划一盘子、建设一盘棋、统计一套表、管理一体化”机制形成。出台《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安全责任和安全考核两个体系,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夯实安全责任。探索建管分离体制改革,建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努力改变交通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总结完善交通运输“三政合一”综合执法改革模式,推进高速公路入口联合劝返试点项目。
(三)加快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打造品质交通。结合交通融合发展体系和海上花园城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和现代化治理思维,以品质交通助推美丽经济发展。一是在出租车整治与提升上有新突破。开展市区巡游出租车改革和品质提升行动,通过加快车辆更新、统一颜色外观、提高车型档次、提升服务品质、引导企业整合、加强行业管理等综合举措,促进巡游出租车转型升级,加快与网约出租车融合发展。二是在美丽经济走廊创建上有新突破。计划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30公里,精心打造定海双谷公路、五山绿道,岱山板燕线等一批经典项目,积极创建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同步启动7条113海里美丽航线创建。三是在陆岛交通码头提升上有新突破。突出“一岛一特色”,注重功能和品位提升,加快岱山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等28个码头建设提升工作,推进客运站环境优化改造,深化水上巴士配套码头方案研究。四是在公交站亭标化建设上有新突破。以新城为试点,统一样式标准,完成180个公交候车亭及电子站牌新改建,实现公交动态实时显示、IP语音报站、公交线路和公交地图自助查询等服务功能。五是在隧道亮化提升工程上有新突破。着力解决隧道内照明亮度不足、内饰陈旧等问题,开展全市隧道照明设施更新、渗漏水整治、装饰装修等专项提升工程,有效提升隧道整体环境。六是在“品质工程”创建上有新突破。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监管,主动适应大型交工企业先进管理模式,推行现代工程全过程管理和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新创岱山燕窝山车客渡码头工程等“品质工程”示范项目。七是在运输市场秩序规范化上有新突破。集中开展“租赁大客车非法从事包车经营”“长途客运班线虚假接驳”“两客两货动态监控不落实”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我市道路运输市场安全、规范、有序发展。八是在路域环境整治上有新突破。巩固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和“道乱占”专项整治成果,大力开展公路桥下空间和桥梁保护区违法行为整治及标志标线、马路市场、违法超限等专项整治,实施新一轮国省道干线、重要县道“三化”攻坚行动。九是在智慧、绿色交通上有新突破。完善行业综合监管平台,重点推进“两客一危”、出租车、驾培、桥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应用无人机对隧道边坡、桥梁等开展监测,提升行业监管智能化水平。完成“绿色交通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交通用能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ETC等绿色科技。十是在行业标准化建设上有新突破。在工程建设、公路管养、运输服务、车船场站、安全生产、审批执法、信息化建设、内部管理、服务品牌创建等领域逐步探索建立全市行业标准并积极试点推广,促进行业提档升级。
(四)不断增强群众出行获得感,着力构筑幸福交通。在落实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交通十大为民实事计划。一是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主要内容,以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为目标,认真编制“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今年要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70公里、通村联网公路19.8公里、改造提升42.2公里、安防工程44.9公里、港湾式停靠站40个、公路服务点3个。二是实施国省道“三提”工程。计划实施329国道、526国道、规划201省道等普通国省道大中修、白改黑、预防性养护共计27.8公里,继续推进主干道路标志牌双语改造,加快国省道提标提速提质。三是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建成朱家尖公交枢纽、小干公交首末站,完成180个公交候车亭及电子站牌新改建,新增更新公交车105辆,保障公交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提升1.2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保持在86%以上。四是优化岛际交通出行条件。改扩建三江客运中心,建成6个陆岛码头,新增更新客渡船6艘,进一步优化航线布局,做好暑期和节假日高峰期水路运输保障工作,建立水路客运应急机制。五是推广运游相结合模式。旅游旺季允许闲置客运班车向旅游包车转型,开展个性化的旅游客运定制服务,规划定海至南洞、茶人谷、月亮湾的乡村旅游巴士线路,完善慈航广场至朱家尖其他景区的旅游直通车。六是提升智慧交通出行服务。全面推广公交手机支付功能,扩大水上客运网上售票实施范围,推广客滚运输过渡车辆网上售票模式,积极拓展高速公路ETC业务。七是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首批推出机动车维修、普货经营许可、货运站场经营许可等3个项目试点告知承诺制审批,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八是实施营运车辆“三检合一”。推出营运车辆综检、安检、环检“三检合一”,实现综检和安检结果互认。九是维护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深化“平安交通”创建,优化交通实名制售验票流程,实现行业总体稳定和安全事故指标稳中有降。十是深化军民融合。加快国防战备公路、进出口道路建设,协调雷达站和炮阵地进出口道路经费补助,落实民船和滚装码头贯彻国防要求完成验收工作。
(五)不断夯实基础基石,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唯实干才能兴业,唯奋斗才能成业。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红船精神”、发扬“铁军作风”,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交通队伍。一要有铁一般的信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xx”决策部署,继续开展好系列主题教育,做到对党忠诚、立场坚定。二要有铁一般的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惠民、奉献、服务”的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深化“最美行业”创建,总结宣传“畅美交通”5年创建成果。加强干部职工能力建设,营造以大会战为大平台建设大交通成就大事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干部在一线聚集、能力在一线提升、问题在一线解决、人才在一线选拔”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三要有铁一般的纪律。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员干部“一岗双责”,继续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强化党内监督执纪问责,抓好巡察问题整改落实。四要有铁一般的担当。以打赢交通大会战为第一要务,广泛开展立功竞赛活动,深化干部沉到项目中、支部建在项目上、服务围绕项目做的抓人促事机制,运用好督查考核、互学互比、技能大比武等举措,在全系统营造敢打敢拼、善作善成的干事氛围,全力打造一支激情创业、能打胜仗、全面过硬的xx交通铁军。
交通运输工作讲话 篇7
首批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2010年福州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会议以来, 在各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埋机构完善机制, 制定政策,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 承担首批试点任务的10个省 (区、市) 和相关企业按照试点方案要求, 在场站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运营组织、车型结构调整、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 积极探索开展甩挂运输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 国家实施的首批26个试点项目, 40个甩挂运输站场已经全部动工, 完成建设投资18.5亿元;新购置牵引车和半挂车4225辆, 总投资次2亿元, 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占新购置车辆的83%;试点项目共投入甩挂运输车辆9453辆, 开通一定规模的甩挂运输作业线路130多条, 已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总结一年多来的试点工作, 主要取得了六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效。
发展政策实现新突破
国家首次将公路甩挂运输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甩挂运输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的《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等多个重要文件, 对解决制约甩挂运输发展的政策障碍、加快甩挂运输发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制定《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从加强资金引导、消除法规障碍、优化车型结构、强化技术支撑等方面, 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甩挂运输试点的政策措施;联合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联合保监会及公安部启动了挂车免保交强险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制定发布了《第一批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 选定11个车辆生产企业的16个车型, 作为首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 并明确了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实施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
补助资金逐步落实
2011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9720万元, 重点支持了12个首批甩挂运输试点项目。今年又会同我部再次筛选了11个项目, 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预计可补助1亿元。今年4月6日, 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制定印发了《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每年从车购税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文持甩挂运输发展。各有关省 (区、市) 积极落实扶持政策, 广开渠道, 多方争取补助资金。江苏省对试点企业车辆购置按照牵引车4万元/辆、挂车2万元/辆的标准进行奖励, 对新建和改造站场项目按照2万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 去年投入补助资金4050万元, 带动社会投资9亿多元。广东省2011年投入甩挂运输补助资金4000万元。福建省对牵引车给予购置总费用15%-25%的补助, 挂车每辆给予2-3万元的补助, 对符合条件的甩挂运输企业给予50-200万元的奖励。内蒙古自治区对列入国家甩挂运输试点项目的新建货运站场, 每站给予财政配套补助资金500万元。上海市对甩挂运输车辆按照一车一挂标准定额征收通行费, 超出牵引车数量的挂车免征通行费。
场站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首批40个甩挂运输场站的改扩建试点项目按照实施方案要求, 边建设、边改造、边运营, 甩挂运输场站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福建漳州盛辉甩挂运输中心、浙江义岛内陆口岸站场、江苏苏汽物流苏州工业园区甩挂基地等5个项目己经建成完工、投入全面运营, 中外运成都甩挂运输站场、郑州邮政速递物流处理中心、内蒙古巴运东物流园区等25个场站建设项目今年底将陆续竣工验收、投入运营, 己全面投入运营的甩挂运输场站, 有效满足了甩挂运输作业所需的摘挂、停车、埋货、装卸等功能需求, 实现了车辆及货源在场站内的科学配载、适时调度、高效中转, 甩挂运输场站试点项目的陆续完工和功能效果的逐步显现, 为推动甩挂运输作业场站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样本, 也引导带动了社会各方积极投资重要枢纽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甩挂运输网络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部组织实施了《公路甩挂运输关键技术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行动, 深化甩挂运输的车型技术。站场设计、运营组织、信息系统以及法规政策研究, 为甩挂运输试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试点企业依托信息系统建设, 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 积极促进货源、车辆、站场、人员等各类运输资源信息的集约化配置, 试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成为支撑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无锡金南物流科技公司依托先进的物联技术开发了包含“实时调度、主挂匹配、油耗管理、安全驾驶、在线监控”等9大功能模块的物联甩挂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车—挂—物—站—人的全程实时监控和智能化调度, 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运营组织模式得到优化
各试点地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试点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区位优势和社会需求, 按照集约化运作、网络化组织、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总体思路, 不断优化运营组织, 涌现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运营组织模式。
一是多式联运模式。渤海湾滚装甩挂运输项目采用与大型物流运输公司、生产企业、配货站及船公司联盟合作的方式, 开展陆路联盟、陆海联运甩挂运输, 大幅提高了船舶舱位利用率, 减少了陆路长距离绕行导致的能耗和排放, 有效降低了渤海湾滚装运输的安全隐患。试点以来累计甩挂车辆4.5万台次, 比陆路绕行山海关节省燃油1545万升, 折合标准煤2.1万吨。仅鲁花集团就通过渤海湾滚装甩挂运输每年节约运输成本1720万元。
二是网络化组织模式。上海新杰货运公司在零担专线甩挂运作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线路资源, 加快向网络化甩挂运输方向发展, 构建起了覆盖华中、华东、华北等多个城市的甩挂运输网络, 甩挂运输的叠加效应逐步显现。
三是专业化运营模式。福建盛辉物流集团在覆盖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中短途零担甩挂的基础上, 逐步拓展衔接华中、华北、西南的干线甩挂运输, 甩挂运输线路由2009年底的25条增加到目前的50条, 甩挂车辆高峰月完成货运量7.2万吨, 月完成货物周转量5400万吨公里, 货运平均运距达到750公里, 充分显示了甩挂运输在长途运输中的优势。
试点运行成果显现
一是车辆运行效率稳步提升。甩挂运输试点企业货运车辆日均行驶里程普遍在600-700公里, 有的甚至达到了1000公里, 甩挂运输车辆的平均载重量普遍达到了30吨左右, 长途干线试点线路上货车实载率普遍达到了80%左右, 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单车年均完成货物周转量达到了500万吨公里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1000万吨公里, 运行效率达到了美国货运车辆的平均水平。
二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甩挂运输模式较传统运输模式平均单位运输成本下降了10%-20%, 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了15%-20%。2011年全年, 26个试点项目共拉动全社会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2万吨, 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 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三是试点范围逐步拓展。在部26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的带动下, 各地积极开展省级试点工作, 有效拓展了甩挂运输的试点区域、试点线路和试点项目。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认定了首批10家省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福建省确定了14家省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并进行了授牌, 评选出了市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河南省制定扶持政策, 引导国家首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和具备一定甩挂运输能力的大型货运企业, 按照信息共享、线路联盟、运力互租、网络甩挂的思路, 实行车辆对接标准、场站设施标准、运输结算标准“三统一”, 推行挂车互认、互用和互换, 最大限度发挥了甩挂运输资源整合、协作共赢的作用。
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模式, 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应用范围还不广, 首批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也只是阶段性的, 全面深入推进公路甩挂运输发展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矛盾和问题仍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各地发展还不均衡。甩挂运输作为一种运输组织方式, 受各地的地域特点、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路网规模水平等影响较大, 不同省份货运需求的组成、种类和规模不同, 甩挂运输发展很不均衡。此外, 部分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货运企业, 对发展甩挂运输的现实意义还缺乏深刻认识。一些地方还没有将发展甩挂运输与促进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统筹谋划。部分货运企业在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上, 还存在单纯为争项目、争补助来搞试点的问题。没有列入试点的省份和企业还存在“等、靠、看”的思想, 缺乏积极主动发展甩挂运输的意识。
二是法规制度还不健全。甩挂运输“一拖多挂、自由组合”的运营特点, 与我国现行的车辆管理制度特别是挂车交强险、挂车报废等方面, 存在一些法规障碍, 制约了甩挂运输的快速发展。为尽快解决法规和制度障碍难题, 减轻甩挂运输企业运营管理负担, 部会同有关部门, 多次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条例》、《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修订进行研究协调, 提出修改建议思路, 并基本达成了共识。下一步, 部将按照国办文件要求, 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修订工作进程, 尽快完善甩挂运输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扶持政策还不全面。甩挂运输作为解决货运行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 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支持措施。国家层面, 从2009年开始, 部会同有关部门, 明确提出了甩挂运输的任务目标、扶持政策、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 发展甩挂运输的基本政策体系己经建立起来。但发展甩挂运输, 还需要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和配套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的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要尽快落实, 部分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的配套资金要及时到位。
四是市场主体还不适应。从市场结构来看, 道路货运市场集中度低, 缺乏能够有效整合运力、货源、信息等资源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影响了甩挂运输集约化、网络化发展;从市场秩序来看, 目前我国货运市场高度开放, 而管控手段相对缺失, 监管力度相对薄弱, 有利于甩挂运输发展的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从企业运营来看, 由于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 油价与运价难以及时联动, 货运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 加之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 企业发展甩挂运输的资金投入受到制约。
五是设施设备还不完善。从站场设施条件来看, 既有的一些道路货运站场功能还不完善, 场站建设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较大, 适合甩挂作业的场地、标准化站台及配送系统相对滞后;从车辆装备条件来看, 车型装备技术整体水平还不高, 车辆标准化、轻量化进程相对滞后, 甩挂运输推荐车型仍有待加快推广;从信息技术来看, 货运企业在信息技术开发和智能化管理方面投入不足, 信息技术对甩挂运输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上述问题的存在, 影响和制约着甩挂运输的健康发展, 要下决心、花气力, 认真加以解决。
六大任务推进甩挂运输发展
“十二五”期, 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是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攻坚时期, 也是实现道路运输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时期。道路货运业作为道路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和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 面临着支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与物流产业融合、促进行业节能减排的新形势新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 以发展甩挂运输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加快提升道路货运业的发展水平。
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甩挂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试点项目为依托, 以运输企业为主体, 全面落实政策措施, 扩大甩挂运输规模, 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安全可靠、诚信规范的甩挂运输服务网络, 有力支撑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 服务现代道路运输业科学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大力培育扶持龙头骨干甩挂运输企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强调提出“鼓励道路运输实行联合、连锁、兼并和网络化经营, 扶持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发展, 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强调要“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运输企业, 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部的有关要求, 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完善支撑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发展的基础条件, 引导运输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 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以中小企业为基础、以大企业为主体, 以大带小、以小固大”的良性市场格局, 支撑货运市场的集约化运作。大型甩挂运输企业要在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 提高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水平, 安全运行、规范服务、诚信经营等方面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以货源为纽带, 整合社会上分散的运力资源, 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引领带动全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面落实甩挂运输试点配套资金
国家对甩挂运输试点的扶持资金是引导性的,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强化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争取从地方财政预算中列文甩挂运输发展专项补助资金, 落实甩挂运输试点站场建设改造、车辆更新购置、信息系统建设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扶持政策, 加快形成有利于甩挂运输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 各试点企业要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审查通过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 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多方筹措资金, 落实项目投入, 确保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满足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要求。在此, 要特别强调, 各地各试点要管好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专项补助资金, 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使用安全, 发挥资金最佳效益。
加快实施甩挂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
国办《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要督促地方交通运输、财政、物价等部门, 切实落实针对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大吨位货车、甩挂运输推荐车型车辆的有关通行费优惠政策”。今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妥善处理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通知》, 再一次强调要落实这一政策。甩挂运输车辆基本都是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或大型厢式货车, 甩挂运输试点企业都是规模化运营的大型企业, 是缴纳通行费的大客户, 而且多实行定线运输, 完全符合通行费优惠的政策要求。各省 (区、市)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有关要求,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细化落实甩挂运输推荐车型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 利用通行费的杠杆调节作用全面带动甩挂运输发展。此项政策务必于今年底前落实到位, 部将组织专项督查, 并将视情况通报检查结果。
进一步完善甩挂运输车型推荐制度
做好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工作, 是发展甩挂运输的必要条件, 也是推动车型标准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财政部与我部联合制定的《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 对列入甩挂运输推荐车型范围的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更新购置给予补助。试点企业只有按照规定购置推荐车型, 才能获得资金补助。要严格按照《推荐车型管理办法》和甩挂运输推荐车型技术要求, 做好推荐车型申报、审定和发布工作。加快组织设计推荐车型的专用标识, 发挥推荐车型的示范效应, 引导推荐车型的推广使用, 带动全社会货运车型结构的优化。各车辆检测机构要加强对推荐车型的监督检查, 对不按照标准和企业承诺生产, 与申报车型不一致的车辆生产厂家, 撤销推荐车型及使用专用标识资格。这里强调, 试点企业必须做到合法装载, 被发现存在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 将取消其通行费优惠的资格, 情节严重的要取消其试点资格。
努力提升甩挂运输信息化水平
健全的信息系统既是企业甩挂运输组织的基础条件, 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素。各地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依托《公路甩挂运输关键技术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 加快甩挂智能调度和运行监测系统通用软件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加快提升道路货运行业信息化水平。要结合甩挂运输发展的需求, 加快各类通用标准软件的开发应用, 推广应用和共享典型甩挂运输信息系统, 避免企业独立开发造成重复投入, 通过信息化手段, 实现对试点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 为发展甩挂运输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全力确保甩挂运输试点取得新成效
按照试点工作部署, 在此次会议后, 将正式启动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第二批试点将扩展至全国大多数省 (区、市)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好项目筛选审查和监督检查关, 以确保试点效果。
一是要严格筛选审查。按照“企业申报、联合推荐、专家评审、部委审批”的程序, 在货源条件、企业规模、诚信考核、效益评估、前期工作等方面严格把关, 认真筛选, 好中选优, 确保项目质量。
二是要实行跟踪服务。试点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络, 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机制, 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试点企业实施甩挂运输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要加强考核评估。试点省份要对试点实施方案确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分阶段细化, 定期进行考核, 对于试点进度明显滞后, 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的, 要及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要建立健全甩挂运输试点情况报告制度, 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实行“以奖代补”的试点项目, 在试点期结束后, 要根据试点考核指标进行逐项验收, 并将验收审核意见作为试点企业申报甩挂运输专项资金的前置审核条件, 切实保障试点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交通运输工作讲话 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世界银行;贷款;交通运输;前期工作
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18-02
0引言
我省自1989年以来,前后共利用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贷款修建了三条高速公路,即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泰和至赣州高速公路、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分别称为江西一号公路项目、二号公路项目和三号公路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世行贷款江西石虎塘航运和水电综合项目是世行对我省贷款的第四个交通运输项目。二十年来我省通过利用世行贷款,不仅缓解了我省大规模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我省带来了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促进了我省对外经济交流和国际接轨,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整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认真研究和总结我省世行贷款交通运输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管理经验,无疑能為我省当前和今后的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
1世行与江西省交通运输项目
1.1世行及其贷款概述
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作为联合国的下属金融机构,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组成。世界银行集团提供贷款有软贷款和硬贷款之分。“软贷款”指世行集团下国际开发协会对贫困成员国发放的优惠贷款,贷款时间长,目前贷款期为35年;只收手续费,年费率0.75%,不收利息,但对世行已承诺、借款人尚未提取的部分收取0.5%年率的承诺费。“硬贷款”是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对成员国发放的优惠贷款,条件比软贷款较“硬”,一般贷款期为20年,实行浮动利率,目前大约7.5%的年率,同时对世行已承诺借款人尚未提取部分收取年率0.75%的承诺费。
据世行的统计资料显示,世行对中国所有贷款项目中,交通运输项目占据最重要比例,下表为截止2008年12月底世行对中国所有贷款项目按部门统计情况。
各部门贷款占世行对华贷款总额比例如图1所示。
自1985年以来,我省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共约30个,贷款总额约10亿美元(含特别提款权),涉及交通、农业、林业、教育、卫生、水利、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其中投向交通运输项目的资金最多,约占全部贷款的一半,其次为农业项目,约占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下表为世行对我省交通运输项目贷款情况(见表1.2)。
1.2世行贷款交通项目带给江西的利益
世行贷款交通项目带给江西的利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世行贷款项目使江西成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的省份,促使省政府重视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投入,使江西的高速公路建设长期排在全国的前列;
2)世行项目促使江西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世行带给江西规范的招投标制度,为江西引进了明确业主、监理、施工三方关系的“菲迪克条款”的合同管理制度;
4)世行项目为江西引进了先进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机械设备;
5)世行项目为江西交通系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6)世行项目带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理念的改变,表现为:①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理解更为全面和系统化,不仅限于工程领域,还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领域;②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③更加重视对受影响人利益的保护;④更加重视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研究。
图1世行对华贷款部门分布比例
注:具体数据代表的:(1) 25%:农业;(2)7%工业;(2)16%能源;(4)27%交通运输;(5)4%教育;(6)2%卫生;(7)2%供水与环境卫生;(8)9%城市建设;(9)7%环境保护;(10)1%技术援助及其他。
2世行贷款交通项目周期概述
世行贷款项目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主要得益于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运作模式,即项目周期。该项目周期如图2所示。
世行贷款项目周期大致可分为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评估阶段。现结合我省世行贷款交通项目的实施情况,分别介绍和分析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3项目准备阶段(Project Preparation)
3.1项目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世行认为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对项目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视,项目准备时间长,工作细致。项目准备阶段又可分为项目认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和项目谈判几个步骤。
表1.2世行对江西省交通运输项目贷款一览表
资料来源:上述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贷款协议及评估文件
3.1.1项目认定
准备工作之初,项目单位经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同意,分别向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提出利用世行贷款申请,并上报项目建议书。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项目建议书和有关政策,与世行协商,经分析和筛选,把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要求,也符合世行贷款原则和宗旨的项目,纳入国家借用世行贷款规划(三年滚动计划)。此时世行业务局向项目单位派出一个项目认定团(Project Identification Mission),初步收集和分析项目有关资料数据,形成一份《项目认定备忘录》,并上报世行管理层批准。这些工作结束后,该项目即成为世行贷款备选项目。
3.1.2项目准备
世行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项目单位负责完成,项目单位要积极与省、国家两级发改委和交通部门沟通,尽早获取项目建议书(立项)批复;组织和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计划、水土保持、项目用地、移民安置行动计划、文物古迹保护、地质灾害等报告的编制,在项目建议书(立项)批复后,尽快适时报批。本阶段世行将根据准备工作进度情况,向项目单位派出一次或几次项目准备代表团(Project Preparation Mission),以便双方面对面磋商会谈,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和分歧。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移民安置行动计划、项目用地等报告的编制与报批,并完成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由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境管理计划》、《移民安置行动计划》、《文物古迹保护报告》要报世行审批并在其网站公开发布,因此本阶段还需准备这些报告的英文版本。
3.1.3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分为预评估和评估两阶段。完成项目准备工作后,世行派出评估团,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技术、机构、经济、财务、招标采购、环境影响、社会影响(扶贫)、征地与移民、实施进度、项目评价指标、配套项目(公路项目一般要配套县乡公路等)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系统的审查评估,并提出贷款额度、贷款条件、支付比例等,最后形成世行的法律文件《项目评估文件》(Project Appraisal Document),在征求财政、发改、交通及项目单位等机构意见后修改,报世行总部。
在本阶段,项目单位还应积极与省和国家两级的发改、交通、国土资源、环保、水利等部门沟通,尽早获取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项目用地的批复,及时完成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3.1.4项目谈判
世行完成项目评估且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后,我国派出代表团到世行总部(或世行派代表来北京)就贷款协定和项目协定的草案进行谈判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谈判达成一致后,世行执行董事会正式批准项目贷款。
贷款协定由财政部与世行签订,项目协定由项目单位所在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在项目协定和贷款协定正式签署之前,借款方还须向世行进行文本确认和法律确认;如果借款方的签字人不是财政部部长(或副部长)、省长(或副省长),还需其书面授权委托(如授权中国驻美国大使或其他人士)。
项目单位在本阶段要协调好贷款协定和项目协定的文本确认、法律确认和签署,确保世行贷款及时生效。
项目谈判完成并经世行执董会批复后,项目的世行准备程序结束。项目招投标程序启动,标志着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图2世行贷款项目周期
3.2我省世行贷款项目前期准备回顾与总结
我省的首个世行贷款昌九高速公路项目经历了最长的前期准备阶段,项目从1987年初开始准备到1989年3月与世行签订貸款协议,共两年多时间。此时世行刚涉入中国公路建设领域,政策程序相对简单。但由于是我省首个世行贷款项目,项目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只能边干边学。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和摸索,为我省交通系统培养了一批熟悉世行程序的工程技术人员。第二个世行贷款项目泰和至赣州高速公路从2000年2月开始准备,到2002年2月正式实施,也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此时的世行政策程序比昌九公路时更加复杂,世行在捆绑项目地方道路改造及社会安全保障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主线高速公路线形走向论证更加科学严密,世行与省交通厅在线性设计、地方道路改造、环境保护以及移安安置计划方面经反复谈判才达成一致,致使前期准备时间延长。尽管准备时间长,但在这一过程中,省交通厅通过与世行世行的各领域专家的交流,进一步学习到解决工程技术、财务、采购、环境、社会及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方法。省交通厅在泰赣项目所积累的经验为随后的第三个世行贷款瑞赣高速公路项目的顺利准备奠定了良好基础,使瑞赣项目从2005年2月认定到2006年1月完成项目评估,准备阶段仅用时11个月,创造了世行在中国的公路贷款项目准备用时最短的记录。目前正在实施的石虎塘航电项目的也在1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世行程序的前期准备。
以往项目经验表明,为加快世行贷款交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与中央主管部门的联系,顺利获得重要的国内批复,这些重要批得包括项目建议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建设用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等;
2)熟悉世行安全保障政策,及早编制《移民安置行动计划》(RAP)、《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和《环境管理计划》(EMP),移民安置和环境管理工作要走在前面;
3)熟悉世行采购政策;
4)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做细设计勘测工作,及早确定路线线形和互通位置,避免线形的变动带来征迁和环保计划的反复修改。
参考文献
[1]郑莉.我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实践分析[J].知识经济,2008,06.
[2]李莉.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我国的影响[J].价值工程,2006,12.
[3]张亚欣,崔雪松.我国世行贷款项目采购问题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12.
【交通运输工作讲话】推荐阅读:
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稿09-03
杨传堂部长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4
李盛霖部长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4
在2015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上的讲话07-23
在2011年交通运输系统总结表彰大会讲话10-19
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05-21
全市交通运输工作要点07-08
交通运输党建工作汇报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