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1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 《前沿》2005年第三期 时间: 2011-11-16 21:40
现行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既有制度本身的问题,也有实施和大环境的问题。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目前,我国的村民自治运作存在什么问题 ?应如何加强和完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村民自治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制度设计难以实现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较好衔接。《村组法 》第 2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 10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第 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些规范只规定了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村民选举产生,对村民负责,并未明确规定其在政务方面对乡级政府负责;同时,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的 “指导、支持和帮助 ”,以及村委会对乡、民族乡、镇政府的工作 “协助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均不够明确,这样,现实中乡镇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被扭曲。在很多情况下,乡镇政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对村民委员会从产生到日常工作进行干预和控制,把村委会视同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性机构,变 “指导 ”为事实上的 “领导 ”。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各种手段干预、操纵村民委员会选举,力求使“自己人 ”当选;通过村党支部事实上 “领导 ”而非 “指导 ”村委会;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优势,实现对村委会的控制;一些乡镇还借助于 “村财乡管 ”来加强对村委会的控制,也有一些村委会从本村利益出发,不愿接受乡镇政府的 “指导 ”,甚至力求摆脱乡镇政府 “指导 ”,出现了所谓村委会 “过度自治化 ”的倾向。
2、现行制度设计中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明,使二者的冲突时有发生。《村组法 》第 3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第 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这里,党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并未细说,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否在党的领导下亦未言明。1999年初,中共中央下发的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 9条规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由村党支部 “讨论决定 ”。而第 19条规定的由村民会议 “讨论决定 ”、由村委会执行的八项事宜,却也都是关于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样,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在理解中央文件和 《村组法 》时,不免会各执一辞,使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纠纷不断。当村委会主任力量较大时,则常出现村支书与村主任争雄的局面,导致二者 “同居 ”的危机。一般而言,是村支部权重,大事、小事 “村支部一切包揽 ”,村支书成了实质上的村委会主任,而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则成了村支书的僚属。
3、村委会选举制度不完善。《村组法 》村委会选举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且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即使各省自行制定的实施办法和选举办法也有很多规定不合理、不规范。主要问题是:
(1)关于候选人提名的程序不够具体、科学合理。《村组法 》虽然规定了由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村委会成员的候选人,但并未规定具体提名办法,更未规定候选人产生后,必须要过多少天后才能正式投票选举,以使候选人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对选民进行演讲宣传,使选民能够较充分地了解候选人,避免盲目投票。目前实际情况是当选者往往是村里的知名人,使一些现任村干虽然任内政绩平平,甚至有严重问题,也能顺利被提名、被选上,而非知名人即使很有头脑、很想为村级治理做点事也很难当选。此外,《村组法 》并未规定如何直接提名候选人,也未规定候选人的名额比应选名额多多少。这样,在采用 “海选 ”的地方,通常由选民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候选人,同一个人可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或村委会委员的候选人,同一个人在被选为多种候选人时,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参选,如选择其中较低的一个职位参选,所获取较高职位的选票可以计作较低职位的选票。这就为各类领导展开“工作 ”、进行 “安排 ”提供了方便。
(2)对舞弊及破坏选举行为惩处不力。《村组法 》仅把村级民主权利的纠错渠道界定在群众举报和县乡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 “应当负责 ”调查处理上。对处理选举争议和纠纷的规定,大部分省都规定了县、乡两级人大和人民政府以及民政部门和其他 “有关部门 ”都有权处理。这种规定表面看来很详尽、很合理,但规定这么多部门都可以受理的结果却往往是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分工不细致,最后相互推诿,导致大家都不管,或者不同的部门处理结果也不同,使人无法适从。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主要侧重于公民财产权、人身权的保护,村级民主权利也不在它们的调整范围之内。由于法律对违反 《村组法 》的行为缺乏刚性的惩处规定,一些严重破坏村级民主的行为往往得不到及时、有力的惩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法律漏洞的大量存在,往往给乡镇政府在指导村委会选举中故意曲解法律提供一定的机会,从而导致大量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选举纠纷和违法行为的出现。
4、有选举无监督,即使偶有好官,也难免变坏。《村组法 》第 18条规定村委会应向村民大会负责,第 19条规定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 8大事项只有村委会才有决定权。但是实质上由于村民素质不高,村民大会事实上很难举行,因此 18条、19条中的这些切实捍卫村民权利的规定在很多地方皆形同虚设。于是第 21条中的规定就不免被滥用,一方面村委会、村支部常想方设法使自己满意的群众担任村民代表,另一方面所谓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实际上就成了讨论决定第 19条其他条款中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更有甚者是,村党支部根据 1999年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 9条的规定,对村内的上述大事径自做决定,连村民代表会议也不举行。此外,《村组法 》第 22条中关于村务公开的程序和内容的规定虽较具体,但是对于那些不公开或公开不实者的责任追究则语焉不详,久而久之,村务公开不公开,怎样公开,在很多地区似乎完全成了村干们自主的事了。
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村级干部在政治上无升迁的可能性,且大多数地方村委会干部待遇都甚低(虽然他在很多时候都在为国家办公),所以不能吸引真正有抱负、有才干的人去竞选村委会干部。县乡体制改革滞后,县乡机构重床架屋,官僚主义十分严重,村干们整天疲于奔命,少有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事,也加重了村民的负担。民主环境较差,其突出表现是众多村民的民主意识相当淡薄,民主能力十分有限,不尊重手中“神圣一票 ”的权利,很多村民选举时连票都不愿意去投,致使许多地方连正常的换届选举工作都难以进行。
二、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对策
1、改进乡镇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服务型、指导型的基层政府。一是尊重村民自治的法律地位,尊重村民自治的权利,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自己管好自己,逐步做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二是放权。乡镇应从过去传统的统治型观念为主向现代的服务型观念转换,要从过去的政治经济社会合一,向以公共服务为主转变,从控制村级组织为主转到放手让村民自治,给予支持、帮助指导上来,凡属村民自治的事务,乡镇政府不越权、越位干预,不搞强迫行政命令;三是指导和引导管理。在村民自治制度下,政府对村的管理又是必要的,而且应该积极提倡中国农村发展的缓慢和停滞业已证明该体制的不足与局限,只不过管理的方式由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村内事物的直接管理,转为以村民自治为前提,依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的间接管理。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双重属性。乡镇政府要运用思想教育、法律手段、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开展服务的方式指导、帮助村委会工作,不干涉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则要自觉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依法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解决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要解决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
(1)科学划分农村两委的权限,明晰两委班子的权责关系。农村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农村工作的组织机构,村委会和党支部必须在整体利益的原则下形成高度的统一。明确规定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责范围,使各自的工作职责与范围有清晰的界限,避免出现实际操作中的相互扯皮或相互推诿的现象。最重要的是确认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村民自治中坚持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要村党支部在带领村民在对日常事务的处理中体现党的意志,按照国家政策办事,而不是要村党支部凌驾于村委会之上;其次是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的民主管理,教育党员和村干部自觉遵守 《村组法 》及各种法律和政策规定;再次是搞好组织和监督,确保各项程序的合法,同时对村委会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建议把组织村务公开的权力交给党支部,让村党支部享有真正的监督,确保依法治村。党支部的领导应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对具体事务的包办和代替。村委会要依法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使村民自治在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健康发展。
村委会行使的权力是广大村民通过选举后赋予的,村委会与村民的关系是代理与委托的关系。村民对自已的权力既拥有委托出去的自由,也有收回的自由。村委会应对村民负责。村党支部在领导村民自治中也要尊重村民的意志,尽最大的努力使党和国家的意志与村民的利益吻合起来。不能使国家利益和村民利益统一起来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在目前村两委组织自身发育尚不成熟,功能难以界定清楚的背景下,要确保两委班子工作的协调,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公共权力配置和运行体系。一是在法定程序上鼓励村党支部成员参与村委会竞选或村委会成员参与村党支部竞选,实现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或 “一肩挑 ”。“一肩挑 ”的方式是一种大胆的、符合实际的选择;这一做法既为我党在乡村提供了寻求 “新的合法性 ”的机会,又与当代世界民主发展的潮流相一致。实践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在村委会选举中,能够获得大多数村民选票的党员,可以再由村党员大会选举为村党支部书,任村主任的年限与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年限相同;第二种做法是,把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同志作为村主任的正式候选人向村民推出,若能被选上村主任,这也就合理合法的 “一肩挑 ”了;若不能选上,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也要空出来;第三种做法是,对选举产生的非党员村主任,上级党组织加快培养步伐,使其早日成为合格的党员。从必要性看,在做到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通过交叉任职或一肩挑;使村的各项大事与具体事务都能在一体化的组织里得到落实,可以避免彼此之间因为争权夺利或相互推诿而带来的功能浪费;从实际效用上看,既可以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村委会地位,有效避免党的领导地位被架空的可能以及村委会权力虚化的局面,又能使村民在更大的范围内筛选,真正实现好中选优。此外还有利于组织合力的形成,提高办事效率以及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规范两委的内部决策运行机制,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集体决策体制。凡涉及到村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可以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初步议案,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并拟定初步决策方案,然后将初步决策方案向群众公布,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两委联席会议形成决议,最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经讨论、表决通过后付诸实施。
(3)积极推进领导创新,切实改善党支部的领导。村党支部在摒弃传统包揽型领导方式后,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推进领导创新。一是创新干部产生机制。村委会实行直选后,两委干部产生方式有了明显不同,因为直选,村委会的威信和群众基础相应提高,如果村党支部委员的产生还停留在“由少数人选人 ”、“在少数人中选 ”的模式中,那么虽然同样是村干部,但在群众心中就有了高下之别。要创新选举办法,把党员、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进村党支部班子,这是与村委会成员的直选相衔接,提高村党支部公认度和号召力的有效措施。二是实现工作方式创新。村党支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首先要把有知识、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同时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 “一个党员一面旗 ”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渗透力。在帮助村民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增收致富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此外,应发挥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功能,如确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以促进两委的有机协调。
3、改革现行的村委会选举制度,变 “海选 ”为 “组合选举制 ”。所谓 “组合(阁)选举 ”是安微省社会科学院辛秋水研究员首次提出的。其主要做法是:
(1)提名。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由具有选举权的村民在全村范围内,分别按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个职位各提出一名候选人。村民选举委员会将各村民小组的提名票数进行汇总统计,以得票多少为序分别确定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人选。然后,由每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分别在得票较高的副主任和委员人选中,以差额的原则 “组合(阁)”各自的村委会 “竞选班子 ”。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及其 “组合 ”名单,都必须在选举日之前张榜公布,让村民甄别、审查。
(2)竞选。一般要求在人口较易集中的村子里举行全村 “竞选大会 ”(只设一个主会场),在 “竞选大会 ”上各竞选班子轮流发表 “竞选演说 ”,当场回答村民问题,营造民主竞争氛围。而在人口较难集中的村子里(如偏远山区),各竞选班子则要分片开展竞选活动,发表 “竞选演说 ”,接受村民质询,增进村民对竞选班子的了解。
(3)投票。分两步进行,首先,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然后,由村民对当选村委会主任的组合班子进行投票选举,以得过半数票者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和委员。该做法较 “海选 ”是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仍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可做以下调整: 一是变村民无记名投票推选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为凡是有意竞选村委会主任者,首先必须要组建自己的竞选班子,包括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的人选和驻选举委员会的代表;规定只有获得村全体选民的 1/15———1/10以上联名支持,并且缴纳必要的选举经费者,才有资格参与竞选。二是规定正式候选班子确定与投票日必须相隔两个月,以便各路竞选班子能有充分时间进行各种合法形式的竞选活动,使选民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主张。三是选民只投票给某一竞选班子,不再投票给单个候选人。四是凡是竞选失败的竞选班子皆可选择 1———2名常年在本地务农或务工、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委员,享有一定的物质补贴。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重点监督村级财务、村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等,凡发现重大问题,一经查实,基层政府必须严肃处理。
4、加强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为村民自治提供可靠的法律与制度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进与法制的完善紧密相连,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也必须依法治村。首先,要通过立法、修法,使村民自治制度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村民自治合理运行的基本条件,法律制度的漏洞往往成为外来力量干扰村民自治的帮凶。现行的 《村组法 》较以前更贴近实际,但仍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如选民资格的认定、村民代表选举时间和方式、候选人条件的限制、辞退、违法选举的处理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尤其是为真正更好地保障广大村民的选举权利,约束行政权力,及时处理好选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纠纷,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健全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完善对村委会选举纠纷和违法行政行为的处理机制。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下列制度来达到上述目标: 一是村委会选举的诉讼救济。应争取尽快制定统一的 《村委会选举法 》,并在该法中确立有关选举的行政诉讼救济制度,将现有的刑法和三大诉讼法加以修改,使其扩大并适用于村委会选举,尤其是将相关行为纳入现行刑法的破坏选举罪中,并规定行政机关应负相应的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责任;二是村委会选举的行政复议救济、信访救济、行政处分救济、人大监督救济。法律必须明确各救济的主体及其职责、工作程序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救济的实效。其次,加强村委会日常工作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对村委会成员的监督和制约。要根据法律、法规,加强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如建立健全议事制度、财务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罢免制度等乡规民约,使村民委员会更好地为广大村民服务。
此外,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村民自治提供物质保证;加大对县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将节省下来的财政资源以签定合同、责任状等方式来补贴经济来源较少、管理甚佳的村级机构,使其能有为民办事的必要经费。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2
关键词: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村务公开
1 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意义
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党中央领导广大农民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要求村级政府公开村务和参与村级决策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1 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农民参政水平的重要战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政治发展就没有全国的政治发展,没有农村的政治民主就谈不上全国的政治民主。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农村的民主化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整体民主政治化水平的上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在我国的农村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1.2 村民自治有利于缓解农村的各种矛盾,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导致农村存在的矛盾一度很尖锐。在村委会的选举上,村民的选举权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护,本应由广大村民以投票的方式选出的村委会成员,一些村却是由上届村支书来指定。国家实行的一些惠农政策和发放的补贴,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每个村民,村委会成员贪污了部分款项,农民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目前农村所存在的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方面的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村级民主治理的发展。(1)虽然国家推行了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农村看病问题依然很严峻,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实行村民自治以后,农民享有了选举村委会领导班子的权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清正廉洁和能力出众的村领导。实行村民自治,使基层干部学会用民主的、法制的手段来处理问题,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自己选出自己的带头人,从而在干群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和拥护的桥梁。这样,村里的各项事务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促进了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农村能够和谐发展。
1.3 村民自治标志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迈进了新的台阶
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包括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自治组织有村委会、居委会和社会自治组织等。目前,在我国城镇和农村普遍开展了基层民主自治活动,成为了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现阶段村民自治的推行还存在诸多不可测的因素,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民自治在草根民主的土壤上已经开始结出果实。(2)村民自治从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应用到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去。
2 村民自治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发展是我国村民自治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迈上了新台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客观上要求推行村民自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公平、平等的分配土地,这就需要选出顺应民心和为民做主的村领导。只有村民享有普遍的选举权,才能选出称职的村领导班子,从而合理的分配土地。农村经济生活中的平等、自由的氛围,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先决条件;推行村民自治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如果农民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空余的时间,他们不会积极的参与村民自治活动,村民自治也不可能真正的落实下去。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切实发展以后,村民自治才能在农村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
2.2 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村民自治的政治保障
我国进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以来,完善了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提高了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加强了政治法制化建设。并且采取了有效的监督惩罚措施,严惩官员腐败问题,这有利于对村级干部权力的制约和预防村干部以权谋私活动的发生。党政组织的重视和引导,为村民自治创造了良好氛围。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多次审议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在和政治上法律上保障了我国村民自治的顺利进行。村民自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大大推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建设。(3)
2.3 我国的文化条件也会影响村民自治的推行
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我国很多农民缺乏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纵容一些官员实行“家长式管理”,不清楚自己到底享有哪些权利。这种封建残留思想,至今仍存在很多村民的心中,是他们认为自己始终是被压迫的对象,即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维权,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都较低,不利于农村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逐渐接受了新事物、新思想,对于自由、民主的文化的认同程度提高了,村民的主人翁姿态使他们乐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推行村民自治。
2.4 社会结构因素制约村民自治的发展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农村保持着稳定的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封闭排外,难以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较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农村逐渐破除了原来地主、富农和贫下中农等的成分划分。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农民都成了勤劳致富的好村民。我国农民现已分化为很多不同的就业群体:包括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营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受雇劳动者等。既然出现了这么多不同的利益群体,各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就会出现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村民自治委员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
3 完善村民自治的对策探讨
3.1 处理好村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关系
基层自治部门主要分为村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个部门,它们应互相配合,理顺好关系,更好的处理村级事务。但在一些农村,村支部和村委会权限不清,越权现象时有发生,彼此都想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因此基层党组织应明确村支部和村委会是“执政”和“行政”的关系。党支部的执政首要的是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把握好全局;村委会则必须自觉接受村民党支部的领导,使村民自治工作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各项工作。我国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对党的基层组织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3.2 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
村支书和村长分别代表村支部和村委会行使权力,要对他们的权限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自治权异化,损害村民的权益。要本着民主、公开的原则,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搞好村务公开,使老百姓清楚各项决策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等。村里要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民代表联系群众,真正把群众的声音和诉求传达给村支部和村委会,使他们在制定决策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强化基层党委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保证农村党支部正确领导和引导好村民委员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依法进行村民自治工作。(4)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村民自治之路才能走的更长久。
3.3 切实提高村民的民主权利,实现民主选举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懂得自己的民主权利主要有哪些,提高他们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水平,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不受侵害。村级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也教会了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5)村委会民主选举的标准是:民主、平等、公开、竞争、合法。村支部和村委会在选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选举标准进行,保证每个选民都有一票的选举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投票,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政治诉求。这样,选出的村官和代表才能代表民意,替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搞好村民自治。
总之,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当中的一大创新,并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基层和整体的民主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村民自治仍然在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把握好影响村民自治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更好的推行村民自治的开展。搞好村民自治,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宝成等.村级治理:制度与绩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37.
[2]李炳烁,刘同君.村民自治进程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探索,2009(4):125.
[3]徐晓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村民自治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前进,2009(2):30.
[4]戴昌桥,吴丁香.村民自治过程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
[5]邱云生,刘莎.改革30年-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探索[J].农村经济,2009(4):13.
[1]蒋传光,张彧,张文友.中国农村民主与法制进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狄春丽.村民自治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N].太原: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3
村民自治20年来的主要成就在于民主理念、民主规则和技术程序在农村的推广,各种村民自治组织通过民主方式建立,并按照民主方式加以运行。这给农村带来了村庄的基本社会秩序,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保障了农村改革的推进,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村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它对基层民主和整个国家的民主化都在产生推动和借鉴意义。
二、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
(一)面临新的制度环境
一是国家化推进的环境。取消农村税费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去由农民承担的公共产品逐步由国家承担起来,村级自治范围的内容逐步缩小。二是行政化发展的环境。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出现行政化的趋势,村干部工资由财政支付,村财乡管,乡镇政府加大了对村级的干预。三是城市化的环境。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形势下,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乡村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农民工进入城市,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大大减少。四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环境。封闭的乡村经济、文化传统越来越受到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民主意识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二)村民自治实行中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调查显示,选举民主单方突进,后三个民主显得滞后。其一,选举成为村庄内各种政治社会力量的竞争焦点,但候选人的选举动机则偏向于个人和小集团获利,增加了贿选和不正当竞争的可能;其二,选举方式不规范,一些地方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其三,选举后治理呈现出“村委会少数人自治”局面,村民没有更多有效途径监督村干部。其四,竞选还不普遍。
(三)现行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不清晰、不具体、不明确
一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权力结构包含了村官腐败的可能性。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内容看,村委会是执行机构,村民会议是权力机构,同时行使监督职能。但《村组法》对具体的权力结构没有明确规定。
二是没有明确农村“两委”之间的职权范围。
三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任职资格条件过低。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只有年龄上的要求,即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四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工作程序的规定上不利于村民代表会议发挥作用。笔者在实践中观察到,村干部常常不愿意召集村民代表会议,使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委会的监督流于形式。
三、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村民自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前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不够快、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特别是当农民群众收入普遍提高的时候,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瘫痪,难以对民主建设形成有效支持和呼应。因此,农村的“四个民主”必须围绕村级经济发展来落实。要拓开视野,不拘成见,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愿奉献的人选进村“两委会”班子,使村干部都要成为能够带头致富而且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集体经济有了发展,村民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就有了保障,村民也就愿意关心、参与村级班子建设和村务决策管理,村民自治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实践证明,只有雄厚的集体经济力量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正常运作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而集体经济愈发达,就愈需要通过村民自治,扩大村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保证集体经济规范运作,使利益得到合理分配,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二)要完善和落实现行制度
要认真总结20年村民自治的成功经验,将现行经过实践证明的成功的做法通过法律制度加以固定下来,对存在缺陷的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对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内容要提倡和鼓励。要突出五个方面的制度完善:一是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产生于有关村级重大公共事务决策,其最初目的就在于让村民能够充分发表对于有关公共事务的意见,以使村民委员会的有关决策符合广大村民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村民政治参与的渠道。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其自身的功能也逐步得到了拓展,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制约和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具体运作上,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村民可以通过这一制度关注有关村内公共事务决策的执行情况。二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公开是防止腐败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增加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资金数量不断增大,因此,要在村民自治制度中将村务公开作为核心的制度内容。它要求涉及村民的具体利益的公共事务,都必须对村民公开,以便让广大的村民能够充分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以确实维护自己的利益,促使村民委员会的正确运作。三是制定村民质询制度。这要求村委会每周召开一次质询会议,会上村民可以就村务财务政务等有关问题质询干部,村干部当面答复并给予解决。这一做法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和服务农民的意识。四是发动民众广泛参与的制度。包括村务会主任的选举可以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吸收行政人员。五是村民自治的保障制度。将村民自治的经费法制化,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提供。
(三)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评价体系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化,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评价体系,应当提到议事日程。评价体系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村民参选率的高低、村委会干部的素质包括文化教育程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形式和实效、村级经济发展的指标、文化、教育、社会发展指标、环境等指标体系等等。
(四)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传统的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由此看来,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农村的逐渐衰落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农村精英的逐渐流失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客观过程。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传统村落的民主自治制度就必须逐步实现转型,由自然村落制度到社队村组制度,再向社区制度转变,而传统的村民自治也就必须相应地转变为农村社区自治。这将使村民自治获得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4
【内容摘要】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早已生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问题多多,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农民对自己权利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上。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来看,农民要真正地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当家人。却并非一件易事。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对策
一、农民无法左右选举
有人埋怨甚至指责农民不珍惜手中的选举权利。可能这些人从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不了解农村的现状。其实.农民比谁都渴望能有一个贴心人。替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但是,他们更清楚田问行使劳动的权利是有回报的。而选举的权利是虚的,农民本身根本无法左右选举,没有人尊重那神圣的一票,在选举中是不能选出称心如意的。带头人的,选举过程的不规范甚至舞弊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参选的热情。从选民登记开始的整个选举始末,农民只是在现场投票中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由乡政府一手操办的选举中,其实选票的多少是没有说服力的。很大程度上,选举只是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只具象征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权力在农村是支配一切资源的绝对力量。虽然.在我国家村还算不上行政单位,但村干部确实拥有实质性的权力。他们本身的行为就代表着政府。村干部也是“官!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灵魂,自然,农民也不例外。对于权力的渴望和热衷,在农村也表现的尤为突出。因而在以小农经济为支撑的农村社会里,也就逐渐形成了一支“离土不离乡的村官阶层。目前,这一阶层逐渐固定化,形成了一个特权群体,自然这些人就可以在“有油水可捞的职位上一千就是多年,也不用担心垮台。由于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足以影响村子里的一切,可以动用村子里所有资源,村委会换届则意味着某些人要丧失赖以生存的权力,恋权的村官是不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送的。所以,换届不换人的选举在农村还很普遍。对于权力的迷恋,也已改变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在农村自然也就是村民当家作主了,可是,农民在选举中还是做不了主。还有一个原因是,基层政府对于村民选举态度暖昧,各方监督不力现在的村干部大都扮演着收税催费等替政府分忧的小伙计形象,只要农民没意见.况且他们的意见也不会有人听的,即使有。也会“说服教育的。因而,基层政府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近年来,媒体对于选举的监督似乎也没有制造多大的轰动效应对于此类事情对于国人也失去了新鲜感,充其量也只是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关注。还没有形成一股推动村民自治制度规范运作的有效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村,本身地域小,人口流动很少,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在人们相互间的日常交往中,彼此都十分了解,分歧是难免的,但也很容易达成一致。在选举中,村民也会有彷徨,他们也不说不清谁会是合适人选。加之村干部一直以来都口人难以信任,选谁都一佯”。所以,农民用手中的选举权催生一个权力班子(村委会)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弃权,这符合农民这一群体的行为逻辑。
其实,农民并非纯悴不问政治,他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自身民主意识也在提高而且,农民参选率低也不是民主意识低造成的,选举中的诸多弊病挫伤了农民参选的热情。无庸置疑,农民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犯时常见诸报端,在选举中,农民亦是如此,在广大农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里,很多人都不参选,漠视选举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那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对于选举,我们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要在实际中加以落实并逐步完善,完全可以改变现在这种不合理现状,解决这一同题其实并不难。选举对于农民
来说是个美丽的谎言,农民也很尴尬,于是很多人放弃参选。如果说一个法治的社会体现的是对于个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无疑,现在的农民还没有体会过真正做人的权利。要实现村民自治,就必须保护农民的权利意识,尊重农民的选举权利。
二、确保农民选举的真实有效的几点措施
法制社会要求依法行政,没有法制做后盾的选举只能是小孩子过家家,只能是一场游戏。因此,农民选举也应纳入法制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一是要积极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质是还权于民,这一选举方式将给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首先,改革开放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受到了外部世界现代文化成果的感染,广大农民开始渐渐地关心自己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的意识已经初见端倪。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可以使农民充分行使和享受法律赋予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然带动全体村民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关心国家大事,从而使民主法制观念慢慢的深入人心,借以提高农民行使权利的能力。其次,农村社会最突出和影响全局的矛盾是农民与村干部的矛盾。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村干部的任命和罢免将由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决定,权力是村民赋予的,村干部只有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替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直接选举也并不是终身制,对表现不好的村干部,村民可以及时罢免。这样在任的村干部就会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他们就会加倍地努力工作以取得好的政绩。可见,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化解农民与村干部矛盾,促进农业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再次,通过直接选举,可以把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农民选进村干部的队伍。村干部是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办事的“当家人”。因此,多数村民会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选举的,经过直接选举而产生的村干部。群众对他们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较强,村干部的威信自然也高,工作也容易开展。当然作为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新事物,实现村委员会直接选举在给农村社会带来好的变化的同时,具体操作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题和阻力。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派系之间的矛盾和不同利益群众的差异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等等,都会对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带来困难,对此要有清的认识,要积极采取措篪,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还要通过增强广大村民民主法制观念等途径来确保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是要正确理解农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不可分离性,即凡是有选权的村民必然有被选举权,反之亦然。但该法第二十三条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设定了一条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这些规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民选举是为了选好人、选准人。选好选准本身是个较为笼统的条件。如果没有任何资格作限制,这种所谓的选好、选准将是没有意义的。两一方面。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不是说人人都能当选,选举是多中选少,少中选优,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要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尊重村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只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就有可能竞争村民委员会成员,但又不能忽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候选人资格的界定,其中,法定年龄、具备政治权利、遵守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及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领导能力。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等都是基本的资格条件,这就决定了在选举之前,应该配有完善的资格审查程序,对竞选的资格要严格审查.这一工作由选举委员会具体负责。只有张扬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违法乱纪的人、黑恶势力的人、封建宗派的人、有劣迹的人、素质较差的人等混入村民委员会的领导班子。否则,村民委员会可启用罢免程序。
三是要正确对待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只有“四项民主一齐抓,村民自治才能协调发展,农民的民主权利才能有效落实。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因为人是生产力中主导性的因素,所以,选好人、选准人就显得十分重要。村民委员会选举完成后。村民自治的工作却远远没有结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要继续抓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工作,把村务大事的决策权交给广大村民,把日常事务的参与权交给广大村民,把对村民委员会的评议权和重要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绝不允许“村民委员会成员自治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自治”的现象发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制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完善议事办法,提高议事质量。要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要进一步规范民主监督制度,尤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首先要做到由“权力型公开”向“权利型公开意识的转变,并对村务公开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认真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等等,对村务公开做的不好的要有具体的处理措篪。严防村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普遍建立村民民主评议制度。做到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政绩由村民来评说。总之,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步骤,而村民委员会产生以后则要自觉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他们才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三、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意义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村民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具体表现,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理想的当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村民委员会干部是村子物质文明建设的领头人。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必须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典范。必须是村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那么,谁究竟是这样的村民委员会干部,群众最具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才能确保村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的质量。村民委员会干部是选举产生的,还是通过“走后门、拉关系产生的,这在农村里的反差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村民委员会干部也是村子精神文明建设的掌舵人。俗话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一个村子的民风民情、道德风尚的形成,固然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村民委员会的干部素质会直接影响着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5
[关键字]信息公开;民众参与;制度完善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扩大和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作为操领中国改革的政府,一方面有通过加快自身改革建设现代政府的内源性希冀:另一方面,受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承诺的外在化强制,要求我国必须加快政府改革、创新和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取向就是增强政府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但由于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仅仅处于初级的实践阶段,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公开主要问题
1.思想意识的滞后。
其一是各级政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由于主要领导认识程度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 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其二是民众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统治行政造就了民众“被动性
服从心理”,缺乏民主启蒙导致民主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向公民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公民表现出的权利意识淡漠,意识不到权利可以制约权力,民主可以制约权力。因而,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不履行义务,甚至是违规操作,鲜有来自公众知情权的抵抗和来自民意的压力,使得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偏差得不到矫正,政府自身改革和创新难免缺乏外在压力。
2.信息公开渠道过窄,管理不善,民众获取信息困难,并且存在很多盲区。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统一领导、统筹兼顾下进行,而政务公开又依附或挂靠于相关部门或办公室名下,在人手普遍偏少、工作量很大、刚性任务强的情况下,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只能附带、业余、靠后排。一条重要信息,按规定要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的信息部门上报,要向本系统上级部门上报送,要向本部门的专业网站报送,同时一个地区还有数不清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网”、“廉政建设网”、“城市精神网”、“效能建设网”、“发展改革重点工程网”、“招商网”、“地区信息网”、“政府门户网站”、“政民连线网”、“政府信用网”,以至于举不胜举、数不胜数的各种专项专业网站,网站太多太滥,信息发布疲于应付,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极大浪费,造成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3.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开信息呈现很多乱象。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很重要原
因就是相关法律体系的缺失,使政府公开信息没有得到法律的规制而缺乏规范化。尽管刚刚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信息公开作出规定,填补了法律空白,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有法可依。但是,无论是从立法技术、立法层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仅是行政法规)、内容、法律适用反馈和遵循国际惯例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因而制定更加完备、层级更高的法律应该是健全我国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转型,一些过时的法律法规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和修订也阻碍着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诸如《保密法》、《档案法》等因为制定时间较早,一些过时的规定依旧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信息不公开的“法律依据”。
二、应对对策
1.提高政府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着重强调民众参与
首先必须要采取措施矫正民众对于听政就是“走过场”的认知,严格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以换回民众对于听证制度的信任,其次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基本制度,继续开展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制度。鉴于政务公开减少了一些政府和部门利用“暗箱操作”和垄断政府信息进行权力寻租的机会,有些政府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所以要建立政务公开的动力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当 前政府信息公开的操作性不强,信息公开的有效保障不多,信息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就使得信息公开的程度取决于部门主要领导的“阳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 力。政府官员要树立“阳光意识”,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信息公开的目的是
促进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二者都是国 家利益之所在,不可偏废。要使“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精神逐步成为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
2.加强热点公开,着重贴近群众,加强网站建设,更加方便快捷。政务公开的热点是人、财、物公开,必须及时公开,使群众获取和使用信息,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要围绕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形成便利实用、约束力强、群众满意的监督制约机制。清理、疏导、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渠道,避免既杂乱无序又千篇一律,避免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成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集中财力和技术力量、优化整合网络资源、统一搭建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内容丰富、服务方便、面向公众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做到让人民群众一网知天下。
3.完善公开管理机制,着重把握“公开”和“保密”界限。
要建立一整套的信息筛选和发布机制,建立相应的归类查询制度。在政府网站上,以专栏的形式,将群众急需的信息及时地向外发布。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调研,到基 层群众中了解群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建立与群众的经常沟通机制。同时,在信息提供中应该强化服务意识,把它当成一种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向群 众提供信息。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统计法》等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相对应冲突的法律法规。同时,将《政府
信息公开条例》能从行政法规尽快“升格”为法律,将更好地推进整个公权领域、公共领域的透明化,更为全面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其次第一、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明确的公开或保密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当事人申请有权机关确认相应法律违宪和确认相应法规违法,相应信息则必须公开或保 密。第二、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没有公开或保密的规定。除非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该信息公开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否则相应信息必须 公开。第三、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保密规定,但保密的范围、条件或对象不明确,相应信息是否能在某些范围内、在某种条件下向某些对象公开,则应取决于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机关对法条的解释和法院以往对相应案件的判例。第四、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国家秘密就要适时进行变更和调整,该降密的降密,该解密的 解密。同时,强化保密管理,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信息公开与保密提供保障,切实提高发现和查处泄密隐患、泄密事件的能力。
最后。将所实施的条例逐步完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统计法》等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相对应冲突的法律法规。同时,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能从行政法规尽快“升格”为法律,将更好地推进整个公权领域、公共领域的透明化,更为全面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参考文献:
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保中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6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1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沿天山经济区主要依托绿色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粮食产业、草原畜牧业、特色旅游业。二是立足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套班子”的思路,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着力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县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培育和壮大中介组织,搞活市场流通。认真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现有农村专业协会向合作社方向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品牌响亮、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运行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7
一、政治参与现状与分析
1、高期望下经济利益诱因占主导地位
笔者在参与成都市社会建设状况调查的过程中发现, 村民都期望成为村务管理的一分子。被问及“您最关心的村 (社区) 事务”时, 75%选择了“干部及议事会成员选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但在这种高政治参与期望值下, 却是另一种现象:利益型政治参与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利益已经成为农民政治参与的驱动力之一。大部分农民都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 认为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要积极参与。
究其原因, 利益的分化和受损导致利益型政治参与不断涌现。农村中存在着不同的农民利益群体, 如农民工、村干部、乡村企业管理者等。利益群体的多元化使得社会利益迅速分化, 利益冲突日益加剧。村民希望通过参与日常决策活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作为集体财产所有者的农民群众, 希望通过政治参与能够从集体经济中获取利益, 防止执掌集体经济组织控制权的干部以权谋私, 造成集体财产流失”。
2、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并存
在被追问“如果对村 (社区) 干部做法不满意, 您会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时, 37.3%的受访者回答“向政府反应”或者“上访”, 认为只有向政府反映情况, 才是最直接的方式, 只有政府才能解决;上访让领导有压力, 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村民在制度内参与政治的同时,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也不断涌现, 如抗议和暴力对抗、越级上访、围攻基层政权等。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着严重问题: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过分干预, 村民自治代表的选举上, 多被乡镇政府或村庄精英所掌控, 不能真正地代表和表达农民的利益。久之, 村民对村干部和两委就积累起强烈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一旦有外部力量动员或其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就有可能避开制度内而以非理性的方式发泄出来, 从而形成了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3、存在“虚高”的参与假象
如果仅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参选率”看,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很高, 几乎所有地方, 都达到或超过了80%, 有的地方甚至达到90%以上。但是这种政治参与的“兴盛”更多是一种假象。
调查过程中发现, 参加过多次“村委或村议事会成员选举”、“村民会议”的农民为数不多。而参加过一、两次的农民大多也是因为物质利益的诱导, 具体除了某村的“一次5元钱”外, 还通过给参选者发放生产、生活用品等, 以此来保证参选人数在程序上的合格。
高投票率和高到场率并不能等同于高参与率。政治参与的具体形式上包括选举、决策、监督、参与管理等。而村民在利用选举以外的其它途径参与政治方面显得薄弱甚至是空白。
另外, 基层民主政治的不透明也让农民参与的效果大打折扣。追问“为什么没有参加”的村民时, 得到的回答是“选举是干部的事, 定好了, 跟我又没有关系”, “内定了, 去也没用”, “不知道候选人是谁”等。显然, 政治的不透明使农民失去了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即使参加的, 也是被动员下的象征性参与或者委托一人代选一大把选票。由此而得到的高投票率和参选率明显是一种假象。
4、参与能力上, 村民政治参与水平参差不齐
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基层民主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次调查的所有被访者中, 仅有3人大专文凭, 15人高中文化, 30人初中文化, 12人未上过学。超过70%的村民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 如何维护自己的参与权利等。
由于农民群体整体所受教育程度较低, 对政治参与的目的、责任及基本权利等缺乏正确看法, 对党的方针政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造成他们不能进行正确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判断, 不具备特殊问题的应对能力等,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限制了其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思考与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为探索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现实路径, 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结合以上分析, 要全面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降低村民参与成本的弥补措施
从农民不参与的经济原因方面去拓展弥补村民因主动参与村内政治事务而带来的时间上的和经济上的损失, 这部分资金有条件的乡镇财政可以考虑直接给予补贴。
另外, 需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减轻农民的负担。当前农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工具性特征和利益导向, 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最大化是农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最终目标与归宿。“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农民才有经济基础和空闲时间去进行政治参与, 从而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提供良好的契机。
2、推动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建立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 健全农民的政治参与制度, 尽量给予农民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 开辟农民与政府平等协商对话的制度渠道, 避免农民因参与渠道的不畅而去寻求制度外的参与途径。制度安排上要实现由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动员参与”向“自主参与”的转型, 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避免“动员参与”下带来的盲目乐观。同时鼓励建立专门化的农民组织, 以使农民整体的利益表达渠道规范化、有序化, 增强农民的组织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减少农民因缺乏组织和规范而采用的非制度化参与行为。
3、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范围
村级公共事务中农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程度, 村务公开的透明度, 农民对村委会成员及村务的监督力度, 都是村民自治的题中之义。因此, 要鼓励引导农民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事关集体利益的每一事项都应该由村民或者推选出来的村民代表参与决策、管理和执行过程, 加大村务公开的力度, 让农民真正了解公共事务中的每一笔花费, 真正做到使村财务政务公开化、透明化, 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基层民主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4、全面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
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农民作为国家主人、村民自治主体强烈的使命感和负责任的心态, 使农民切实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的各项事务, 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也是衡量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与途径, 对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村民政治参与,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金太军.乡村改革与发展[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2]徐勇.中国农村农民自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52.
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8
一、贫困乡村劳动力现状和转移培训情况
1、劳动力现状。樟树市辖19个乡镇(街道),其中洲上、中洲两个乡是省定贫困乡,另外有临江镇姜璜村和经楼镇后窑村在“十一五”期间也列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经调查统计,这两个乡和两个村共有农业人口56497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1329人,占总劳力的43%,其中洲上乡6513人,中洲乡4565人,姜璜村489人,后窑村238人。目前,这些贫困乡村尚有15018个在乡劳力,而其中16-45岁的有2738个。
2、外出务工人员特点。外出务工人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45岁的占36.9%,45岁以上的仅占5.5%。第二,从转移就业行业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上海一带为主。
3、转移培训情况。该市针对贫困乡村开展的劳动力培训从2004年开始实施,2004年以来,国家投入到该市用于贫困乡村劳动力开展培训的资金总计170668元。三年中,累计培训贫困乡村富余劳动力635名,培训后向外转移输出500多名。通过培训,使每位参训学员学到了至少一门务工技能,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力的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对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贫困乡村劳力转移是关系到农村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对此项工作该市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市财政局、市扶贫办等单位明确了各自责任,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2、强化对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培训。一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学员。每年8、9月份,为了做好培训准备工作,市扶贫办都会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贫困乡村人数、劳力数、劳力结构、文化程度、求职要求等情况,将这些情况建档立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奠定了基础,每年培训都按调查摸底情况组织安排培训人员。二是集中开展培训。培训基地在扶贫办及财政局的指导下,加强了师资力量,改善了教学设施,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要求,合理开设了电脑应用、电子电器、餐饮、家政、市场营销等专业,为学员的学习生活尽量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使学员普遍感到满意。
3、强化对培训对象的转移输送。培训是手段,转移是关键,增收是目的。扶贫办和培训基地高度重视转移这个环节,长年来,建立了完善的办学、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与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建立了劳力合作关系,拥有多个劳动力接收基地。培训学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狠抓学员的就业转移,无论短期班还是中期班,学校都一律与学生签订《就业保证协议书》。在学员培训结业后,经学校的推荐,就业率达92%以上,做到了学以致用,靠所学技能实现了脱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组织难。一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留守劳力不适合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贫困乡村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人员呈增长态势,在外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目前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1329人,占总劳力的43%,在外务工人员大多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占青壮年劳力的近90%。因此目前留在农村的劳力中,大多数是年龄偏大、缺少文化的中老年人为主,且留下的青壮年劳力中,大多数是要照看家庭和耕地而不能外出的。从调查反映,这些留守劳力因以上种种原因,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二是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对培训期望值不高。他们认为1-2个月培训学不到什么本领,对自己打工帮助不大,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不如早出去早挣钱,因此对培训比较消极,打工找工作方式还以通过老乡、亲戚、朋友介绍务工这几种途径为主。
2、转移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开展难。虽然上级要求各地在对贫困地区劳力开展转移培训时,要将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资金和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培训资金结合在一起,但各地在具体操作中,都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雨露计划”是跨年度实施的项目,而“阳光工程”是当年要完成的工作,工作不同步;另外,“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的培训基地也是分别由省里不同部门认定,共同认定的基地不多,资金难整合。目前,各地用于贫困地区劳力转移培训的资金主要是中央财政资金,每个培训对象平均300多元,仅能解决1个月左右的短期培训所需经费,而个把月的培训期限,培训基地要让学员学到技能不好安排专业,仅有电脑打字和家政等少数专业。对有市场需求、学员想学的电工、电焊、餐饮、机电等需要几个月时间进行培训的专业,只能采取速成的形式,压缩时间,减少课程,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学员没有学到过硬的技能,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
3、与当地企业沟通不多,就地转移难。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用工量的大增,该市劳动力中介服务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渐繁荣,到前几年全市外向型劳动中介服务组织多达上百个,不仅将本市富余劳动力向外输送,周边县市的务工者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纷纷慕名来樟树通过我市中介组织推荐就业,形成了樟树市独有的劳动力输出品牌。而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该市的工业园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当地企业急需具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而这几年该市开展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当地企业沟通少,对当地企业的用工数量和各种技术工种人员需求了解不多,在学员转移中沿袭以往模式,眼睛向外,把转移目标放在外省,没能有效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4、与学员密切联系不够,服务维权难。培训结束后,学员经学校推荐大多数在外省找到了工作,学校也将就业学员的就业单位全都建立了档案,大多数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定期走访和联系的方式及时了解他们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和权益保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员因工作岗位变换后没有及时告知,从此失去了联系,导致服务维权困难。
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由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要深入开展贫困乡村劳动力情况调查,掌握贫困人口中富余劳动力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档立卡,完善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库,保证能及时按个人意愿向培训基地输送合适的人选。要采取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形式,搞好宣传发动。要深入贫困农户,积极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大意义和各级政府扶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做好典型示范引导工作,通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现身说法,启发引导贫困农民在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转移中,提高务工技能,找准就业渠道。
2、加大经费投入,由走过场培训向学真功培训转变。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时期,连续几年中央针对“三农”工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十七大又提出要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雨露计划”这项民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不宜增加农民负担。针对当前经费不足的状况,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除中央和省下拨的经费外,市、县两级也要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培训工作,确保中短期培训不要农民掏腰包,长期培训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承担一部分培训费。同时,上级扶贫部门要和农业部门加强联系,拿出操作性强的方案,做到“雨露计划” “阳光工程”培训同步,基地共享,整合培训经费,集中投入资金,确保开展培训经费有保障,使走过场的中长期培训能扎扎实实开展,确保学员学到真功夫。
3、加强学校企业沟通,由向外输出向就地安置转变。培训基地要顺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改变以往盯着外面搞培训的作法,考虑本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培训转移要内外兼顾,在向外输送学员的同时,要在当地建立接收基地。培训基地和企业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基地及时掌握当地企业的用工规模、主要工种,和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培训,为当地企业培训各类员工,解决当地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在当地就业难的问题。
4、加强务工人员管理,由管理松散向全面服务转变。建立起集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安排专人实施跟踪服务。建好务工人员培训就业档案,对务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工资待遇、新的去向,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处理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保险、医疗、工伤等合法权益,做到输出有服务、就业有岗位、维权有保障。
[作者简介]胡园平,男,江西省樟树市扶贫办主任;付小青,男,樟树市扶贫办干部。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的对策与措施10-29
关于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报告08-26
我市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对策建议07-08
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09-25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05-30
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08-18
村民自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范文10-15
村民自治工作计划08-28
计生村民自治管理合同11-24
关于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