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2024-10-05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精选10篇)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1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各位代表、同志们:

石埠教育工会第二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了,这是石埠教育工会全体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石埠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工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管理岗位上的广大教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石埠教育工会根据上级工会的精神,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维护职能,充分保护和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昌邑市第二届才艺展示比赛先进单位、昌邑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昌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先进单位、昌邑市文明单位。

希望新一届工会,要继续组织和教育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主人翁作用,带领教职员工参与教育管理事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三项工作,即抓好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加强文化建设,以比赛、节日为主题活动,积极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意义的工会活动。提高四种能力,即不断提高组织教师,动员教师,依靠教师的能力;

提高依法执教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构建和谐型劳动关系的能力;提高自身创新的能力。

同志们,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希望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为石埠教育的稳定发展多做贡献,再立新功!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2

8月20日教育部召开了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2次全体会议。会议就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回顾总结十七大以来高教战线的成就和经验, 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延东同志做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报告。报告认真总结了5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概括归纳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特别是总结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实践表明,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必须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质量, 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尊重规律,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必须坚持开放办学。

当前, 高教战线人心凝聚, 步伐坚定有序, 成绩令人振奋。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 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还不完全适应。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需要突破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推进。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 在这次咨询会上, 延东同志对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延东同志指出, 按照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 高等教育要努力实现“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 到2015年, 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第二步, 到2020年, 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第三步, 到本世纪中叶, 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 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进入高等教育强国前列。实现这样的目标, 必须全力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可持续发展。下一步, 高教战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 进一步解放思想, 攻坚克难, 在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改革步伐, 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 各位理事,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也为学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新一届理事会以学会换届为新的起点, 在瞿振元会长的带领下, 再接再厉、继往开来,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高校办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工作重点推进的问题, 创新研究, 努力探索, 使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在发挥咨政作用上有新贡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迫切需要提升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学会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云集、学科专业力量雄厚、联系实际广泛的优势,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局, 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做出咨政新贡献。要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对国家组织实施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组织联合攻关研究, 打造全国高教信息数据资源库, 打造全国高教管理咨询站, 组织专家学者编写蓝皮书, 提出政策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去年3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发布了年度教学质量报告, 今后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 将质量报告的发布范围扩大到“211工程”建设高校。学会可以在促进和鼓励高校加强自我评估,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帮助教育部完善质量报告的内容、发布方式、基本要求等方面发挥第三方作用。

二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上有新进展。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今后, 教育部将转移部分适合学会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交由学会承担, 学会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挖掘自身潜力, 使自身有足够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如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会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的积极性, 加大力度, 积极开展制定管理领域质量标准的研究, 开展科学评价、规范制定、行业准入等方面的研究。去年, 教育部在专题调研和充分论证基础上, 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形成了新时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新方案。新方案和“十二五”合格评估规划已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6月下发, 目前已有52所新建本科院校先行完成了合格评估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已经过多轮论证, 计划将于2013年正式实施。评估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要注重与行业的结合, 注重社会的参与。在这些方面, 学会要积极配合教育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学会工作, 为学会开展活动创造更多的好条件, 提供必要的政策措施支持, 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是在引领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上有新高度。学术是立会之本, 服务是兴会之基。两者的结合, 就是要继续面向会员、面向高校、面向战线, 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打造精品, 培育品牌。继续动员战线、凝聚力量, 实现管理、科研、教学三支队伍的结合, 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促进教育理念创新。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继续表彰奖励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科研成果、优秀人才、优秀管理者, 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继续发挥学会网络体系和桥梁纽带优势, 对高校办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宣传推广、提升理念, 引领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上新水平。

四是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有新突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学会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社团的独特优势, 组织开展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会或学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中外大学校长交流、高教研究学者交流、积极开辟英文高等教育学术交流渠道等多种形式, 追踪了解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理念, 推介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和优秀文化。另外, 学会可在探索建立高校学生海外志愿服务机制, 做好高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作, 实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教育部支持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有所作为。

五是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新举措。目前, 社团组织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一方面,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治理, 这为社会组织转型发展、提升品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 十七大以来, 社会建设方兴未艾。随着社团登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团组织蓬勃发展, 面临着规模扩张、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截至2011年底, 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45.7万个, 其中社会团体25.3万个, 民办非企业单位20.2万个, 基金会2510个, 社会组织数量这几年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同时, 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民政部于2005年将社会组织评估列入工作计划, 于2010年12月颁布《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从2007年开始, 陆续评估了全国性社会组织563家。同时, 财政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社团组织的监管力度, 开展了专项治理和执法检查。这说明, 社会组织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加强自身内涵建设,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办会、提高能力水平, 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这也是对学会的基本要求, 是学会生存发展、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应对挑战, 必须加强学会领导班子领导力建设。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领导班子。希望你们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同心同德, 开拓创新, 为学会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应对挑战, 必须加强执行机构的执行力建设。要强化内部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实秘书处的工作力量, 改善工作条件, 进一步发挥其统筹协调和服务作用。

部党组对学会工作寄予厚望, 希望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战线的重托、会员的信任, 共同努力,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杜玉波,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北京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3

作为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在过去的5年里,州文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维权重要作用,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积极顺应人民和时代的新期待,以饱满的创造活力和出色的艺术劳动,热情讴歌全州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全州文艺界呈现出积极向上、创新发展、全面繁荣的喜人景象。我们各人民团体为州文联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人民团体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肩负着光荣使命。在长期的合作共事中,州文联与其他人民团体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共同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今年相继召开的中央、省委、州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为群团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各人民团体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相互支持、团结协作,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我州群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文山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4

在济宁一中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1月2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济宁一中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今天胜利开幕了。这是济宁一中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教育系统工会中的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工会对这次教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全体代表和为本次大会筹备做了大量工作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侯!向一贯关心支持工会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山东省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制度。济宁一中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其常设机构工会委员会,在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工会的作用。同时工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活跃了教职工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工会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学校由传统名校向现代名校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济宁一中发展中继往开来的又一里程碑,它预示着济宁一中向着更远大、更光明的发展目标迈进,标志着济宁一中正在走向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同志们,济宁一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各位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参加这次大会,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团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并以此为契机,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上下一心,同心同德,阔步前进,为全面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为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由传统名校向现代化名校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篇5

这次代表会议在省总党组和会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工会章程和会议选举办法办事,选举出了我省出席中国工会十五大的48名代表,开成了一个团结、民主、鼓劲、胜利的会议。希望当选为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的各位同志,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代表广大职工和会员群众为中国工运事业的深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不辜负职工群众和工会组织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

昨天闭幕的省总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各级工会要按照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思路和抓重点、树品牌、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努力把全省工会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所谓抓重点 ,就是要在全面部署工作的同时,围绕中心、着眼全局,关注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和重点问题,围绕全局发挥作用,在推动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的解决上见实效。 所谓树品牌 ,就是要确立精品意识,统筹各方面力量,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工会特色和优势的“拳头”工作,扩大工会的影响力,更好地把职工群众凝聚在工会组织的周围。 所谓上水平,就是要在原有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使全省工会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以上工作,使我省工会工作能够更好地在全局中找准位置、体现价值、发挥作用,真正把高举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落到实处。

按照上述思路和要求,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深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工会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在这方面,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中的主力军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最紧迫的是用十七大精神统领工会工作,注重学以致用,找准工会工作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中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强调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支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支持工会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工会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工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比如,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问题,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实践。为此,各级工会要在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中广泛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以“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密切联系职工思想和工会工作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提高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学习,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科学发展意识、维权责任意识,把工会工作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以动员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为重点,深入实施建功立业工程

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省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今年要重点推进发展服务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四大攻坚”,着力强化改革、开放、人才、科技“四大支撑”,大力实施教育协调发展、创业就业、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住房安居“五大惠民工程”,这些都与工人阶级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必然是工会工作的主战场。多年来,我省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树立起了主力军奉献“十一五”、“我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争光添彩”、“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我为节约型社会作贡献”、重点工程“四比一创”、女职工“学练比创争”立功竞赛以及“工人先锋号”等一系列品牌。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省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提升了工会地位,扩大了工会影响。

当前,各级工会要深入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比较复杂的难点工作和影响全局的关键工作,作为工会开展劳动竞赛的重点领域,认真研究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引向深入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以明确的目标、响亮的口号和有效的形式,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引导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工会干部要更加关注全局、了解全局、研究全局,进一步挖掘工会立功竞赛资源,整合原有的诸多品牌,形成新的品牌效应。

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围绕节能减排开展的竞赛活动。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省委省政府“四大攻坚”之一。对于我省来说,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十一五”期间,在20xx年的基础上,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5%、二氧化硫总量下降14%、化学需氧量(COD)总量下降13%,是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立下的军令状,更是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省各级工会务必高度重视,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改造工程、探索创新节能减排的思路和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决不能仅限于一般的号召。把“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作为“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的重要内容,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抓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发动职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五小”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职工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使节能减排到岗位、进家庭,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发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加强群众监督,建立职工节能减排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带头节能减排,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做起,自觉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起到表率作用。总之,要在节能减排全社会的大行动中,能够听到工会响亮的声音,看到工会明显的作用,形成工会自己的品牌。通过我们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打造成工会又一响亮的品牌,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三、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为重点,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是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基础和保证。多年来,我省工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举办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此同时,基层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职业教育培训也蓬勃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素质。

当前,我们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为重点,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在高度重视职工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职工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而发达国家却高达75%,在技术工人中,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上述三项数字仅为5%、35%、60%。许多企业“技工断层”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地方甚至10万元年薪招聘不来高级技工。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一线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和核心骨干,其素质的不断提高、数量的迅速增长、作用的充分发挥,必将带动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工人阶级的力量更加壮大,地位更加巩固,先进性不断增强,从而使党的阶级基础更加牢固。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要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各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主题活动,表彰和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真正打响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个品牌。

四、以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程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些论述既为工会加强维权机制建设,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提供了政治保证,也为做好这些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多年来,我省各级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从参与立法、监督合法权益落实、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三个层面展开工作,加强了职代会、厂务公开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开展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各级工会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和广大职工维护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新期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这些方面的工作,在扩面提效上下功夫。要着眼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维权机制运行的实效。要加强宏观参与,健全完善定期向党委汇报制度、工会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等源头参与机制,协助人大、政府制定和出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政策与法规,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和一整套可行的运作规则,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载体,把工会的各项工作统筹落实到企业中去,使创建活动成为工会工作的响亮品牌。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着重抓好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深化厂务公开制度,推进规范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出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在非公有制经济较发达、小企业较集中的地区,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共性问题。健全完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制度和机制,搞好劳动保障群众监督与行政监察的配合。加强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大力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与劳动保障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作用。总之,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维权机制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维权机制运行的质量和实效,使这些机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xx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各级工会要按照省总已经作出的部署,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引导企业和职工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要通过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依法维权能力。要对企业劳动用工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掌握当前劳动关系状况。同时,要推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要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大力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工资收入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目前我省一些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偏低,一些地方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并未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提高而同步增长。工资集体协商是保障职工参与工资分配和获取劳动报酬权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分配决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的有力措施。各级工会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使我省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从注重签约,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协商谈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实际效果的新阶段。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促进职工增资,企业增效,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五、以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深入实施帮扶工程

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工会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省各级工会组织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举全会之力,打造一个平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创建三大品牌(送温暖、职工大病医疗互助、金秋助学),这些工作对于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们要把以上品牌继续做大做强。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视察天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总工会在天津召开的帮扶工作会议精神,下大力气建设好省、市、县三级帮扶中心。省、市工会帮扶中心要拓展帮扶功能,县总工会要全部建立帮扶中心。省总工会将拿出资金,用于帮扶中心建设,同时按照全总要求,市、县工会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高起点、高标准地把帮扶中心建设好。在搞好县总工会帮扶中心建设的同时,乡镇(街道)要建立帮扶站,已建立的村工会要确定帮扶联络员,自上而下把帮扶网络建立起来,作用发挥出来。要进一步拓宽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增强帮扶实效,把帮扶中心建设成为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其次,要努力扩大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的范围,力争年内再有两个市开展这项活动,使更多的职工受益。第三,进一步提高“金秋助学”活动的实效,把一年一度的集中助学活动,发展为经常性的助学活动,并做好跟踪服务。第四,深化“送温暖”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困难职工实行包保帮扶,变节日慰问为经常性、责任性帮扶,体现人文关怀和帮扶实效。

我省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和尘毒危害比较严重,如何针对能源重化工基地特点,切实走出一条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的路子,是需要各级工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要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强化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协助企业落实安全卫生措施。继续落实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完善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保障机制、约束机制。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

六、以工会组织建设和经费收缴为重点,深入实施夯基工程

工会组织建设和经费收缴是工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坚实的组织基础、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工会的其他工作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这些年来,我省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指示精神和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适应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及职工队伍的重大变化,举全会之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大组建力度,使工会组织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省工会组织发展到52221个,覆盖法人单位90447个,覆盖率达到90.45%;工会会员在20xx年新发展100万人、又新发展76万人的基础上,去年又发展51万人,累计达到626.26万人,职工入会率达到98.16%,实现了“组织基本覆盖、职工基本入会”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工会经费收缴在实行地税代收和财政划拨后快速增长,省总本级20xx年收入8000万元,20收入1.13亿元,20xx年收入达到了1.4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各级工会财力进一步增长,为职工群众服务、为工运事业服务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现在,摆在全省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乘势而上,努力把这两项基础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工会组织建设上,要按照“发展、巩固、提高”的要求,在组织覆盖和发展会员上打攻坚战,在巩固、提高、规范上下硬功夫。按20xx年经济普查数据,我省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两个百分之百。但是,自20xx年以来,每年大约有30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还有大量新增劳动力,经济单位也由10万个,增长到了14万个。因此,要适应经济组织和职工队伍的发展壮大,不失时机地把工会组织建立起来,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要继续以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重点领域,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建会方式,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确保完成今年新发展工会会员53万人,全省达到680万会员的目标。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工会和基层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在组建工会、发展会员中的作用,以省总补助经费的发放为契机,通过监督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全省1406个乡镇(街道)工会和666个基层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的考核检查和规范提高,促使其班子健全,机构完整,人员到位,工作规范,成为发展“五小”企业和零散务工人员、农民工会员的主渠道。以深入开展“一条例三规范”竞赛活动为统领,促进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在工会经费收缴上,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一改三策”(工会经费收缴体制改革和税务代收、财政划拨、收取建会筹备金制度)的落实。按照“微机管理、税费同步、应收尽收、任务保底”的要求,继续加大地税代收工会经费力度,使所有企业的工会经费缴纳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今年,吕梁市总工会与市地税局要在全市实行2%全额征收,其他市也要下大力气推行。各级工会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核实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监督经费缴纳到位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通过今年一年的艰苦努力,真正把微机管理的底子搞清、基础搞实。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工作,按照省财政厅和省总工会联合文件要求,将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总之,今年的工会经费收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七 、 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深入实施人才兴会工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党的执政方式的改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对工会如何适应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发挥团结动员、联系服务和协同参与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工会工作的领域、内容、对象大大拓宽,对工会如何进一步创新工作格局、完善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机制,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职工的劳动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工会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转变运行机制,实现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以更好地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服务职工提出了新的任务。新时期工会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强有力的各级工会领导班子,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当前,我省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从总体上说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市、县两级工会主席,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这些年,一大批优秀干部配备到了这些岗位,为我省工运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干部队伍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工会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熟悉法律、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干部,一些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权的能力还明显不足。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培训工会干部力度,把学历教育与岗位业务培训结合起来,使工会干部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造就一大批熟悉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劳动法律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工会工作专家,切实提高工会干部履职能力。与此同时,要在基层工会 继续 推行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总结去年一些地方公开招聘工会干部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工会中来。要下大力气加强各级工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使用和考评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标准,努力调动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要积极推广常村煤矿工会实行工作质量目标管理的经验,在全省工会机关全面推行工作质量目标管理,以科学的方法考核评价干部,提高工会工作质量和效率。

八、以加强工会资产管理和工会文化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实力强会工程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强工会资产管理,做大做强工会企事业;加大工会舆论宣传,建设工会文化,是增强工会实力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各级工会要加强工会资产管理,努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积极争取政府和行政方面的支持,增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本领,用社会资金办社会之事,增加工会资产总量,把“蛋糕”做大,提高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物质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工会文化建设,巩固发展工会文化阵地、文化设施,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在宣传中推进工会工作,在宣传中塑造工会形象,真正发挥工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团组织在工会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篇6

在***工会第*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共青团***总支和公司全体团员青年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代表和公司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过去的四年中,公司工会始终紧紧跟随党的前进步伐,通过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为主要职能;坚持以激励员工投身企业发展为主要职责;坚持以关爱员工生产生活为主要任务,紧密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合资企业工会工作新思路,按照知难而进,与时俱进的要求,为服务广大员工和促进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样,我们欣喜地看到,公司工会四年来,在同级党组织及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等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我公司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

工会和共青团都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肩负着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在公司党总支领导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竭诚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再做贡献。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7

(一) 强化认识, 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形成、发展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根基, 其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乃至学生终身的发展。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 义务教育涉及面最广, 社会最关注, 群众最关心, 是唯一一个依法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阶段。毫无疑问, 义务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占有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 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 按照国家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好义务教育工作。2002年, 我省作为全国第十二个通过“两基”评估验收的省份, 在全国较早地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5年, 我省又率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 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较好地解决了普通百姓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全国率先统一城乡教师工资标准,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 一步拉平全省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率先在中西部地区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 较好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创造性地分批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 将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 整体迁移至乡镇中心学校或县城学校就读, 与城区学生同享优质教育资源;2010年, 我省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又进一步提高到小学400元和初中600元, 高于国家的基本标准。应该说, 对于海南这样财政总量较小的欠发达省份, 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十分不易。在总结回顾成绩的基础上, 在这里, 我想特别强调和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就是有的地方、有些同志认为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想上就上”, 不需要再重点关注了, 不需要再加大投入了, 甚至认为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了, 这种倾向是千万要不得的。大家一定要时刻牢记, 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最主要的教育阵地。事实上, 如果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不能做强、做精义务教育, 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失去了根基, 无论是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不可能在低水平的义务教育基础上办得好。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与我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相比, 我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从整体而言, 仍处在较低水平普及的阶段。要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地位, 我们在工作当中要时刻谨记:

第一,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巩固普及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省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距今已经八年多时间。八年多来, 特别是近几年来, 义务教育辍学率到底是在下降还是在反弹甚至上升, 我希望这次会后各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带着这个问题下到学校认真进行分析研究。虽然我们年年都统计、逐级上报义务教育巩固率、辍学率等数据, 而且大家上报的数据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但是, 根据我们从多方实地了解的情况看, 不少地方、不少学校对控辍保学、巩固普及的工作存在日益松懈现象。目前我省不少市县初中阶段的实际辍学率已经出现了波动。辍学的主要原因早已不是因贫辍学, 而是教育教学质量不保证, 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而厌学辍学, 当然也有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急于外出打工而辍学的。控辍保学是《义务教育法》的法定要求, 请大家高度警惕辍学率的反弹上升, 真正将巩固提高普及成果、消除辍学现象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第二, 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教学有效性和教育质量整体偏低是我省义务教育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持续改进的关键问题。我们每年都印发关于各地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全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通报, 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几年的情况。以2010年为例, 全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及格率只有44.5%, 低分率达到了31.6%, 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七科成绩中只有语文和政治的平均分能达到61分, 其他都在60分以下, 英语的平均分甚至仅48.7分。如果将我省的义务教育学业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 其结果更令人担忧。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8年对全国八省共50个县 (区)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抽样监测结果, 我省学生数学学习总体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可怕的是, 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学习成绩差, 而且课业负担还相当重。尤其是学生的补课比例相当高, 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周一到周五补课的比例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睡眠不足、补课最多还成绩差?我希望我所说的这些数据能够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共同反思如何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 特别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深化认识, 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 完成好这一战略任务对我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 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的法定责任。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均衡配置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推进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二, 推进均衡发展是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 我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探索了一条适合省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子。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的工作距离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义务教育的期盼, 距离均衡发展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均衡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不均衡的程度仍然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弱”而“空”、城市学校相对“强”而“挤”, 农村学校“弱”就弱在办学硬件上、弱在质量上、弱在师资上;农村学校“空”就空在生源上、空在高水平的校长教师队伍上。这种现状的直接结果就是城镇学校越来越挤, 学位满足不了就读的需要, 生均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 2010年我省初中大班和超大班占总班数的比例达49.26%, 70、80人甚至更大的班额在部分学校仍然存在。而一些农村学校学生数锐减甚至“空校”, 教育资源严重闲置浪费, 办学失去基本的规模效益, 难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

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基础的差异, 我省地区之间、县域之间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8年的监测结果表明, 无论在四年级还是八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上, 我省省内区县之间的差距值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在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上, 海南是八个参加监测的省份中, 同一省内区县差距最大的省份。

三是校际发展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 各地形成了一批相对较好的小学和初中, 这些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校长教师队伍素质, 还是办学水平, 都明显好于普通学校, 导致“择校热”愈演愈烈, 人民群众对此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一些薄弱学校长期以来投入少、条件差、师资弱, 受关注程度低, 学校发展恶性循环, 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提升慢甚至持续下滑。如不加以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 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可能还会出现持续拉大的趋势。

(三) 统一认识, 明确全面推进县域内均衡发展是落实两个“重中之重”、发展我省义务教育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落实好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首先从认识上要统一。落实两个“重中之重”最根本、最关键的举措就是要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 真正将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调整到缩小“三大差距”, 即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上来。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 更艰巨、更复杂, 用的时间会更长, 大家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我省要重点推进、率先实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围是“县域内”, 程度是“基本均衡”, 如何理解“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首先, 从范围上看,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县域内均衡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基础,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县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其次, 从均衡发展的程度上看, 要把基本均衡作为均衡发展程度的要求。目前国家三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关于重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其中对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普及水平, 基本要求是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率、巩固率达到规定标准;第二是办学条件, 基本要求是大部分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和艺术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制学校的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图书等基本达到规定标准, 学校之间无明显差异;第三是师资队伍。基本要求是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和达到学历要求, 学校之间教师学历水平、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无明显差异;第四是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要求是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不明显;第五是办学行为。国家教育部将我省列为首批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十五个省 (区、市) 之一, 今年3月9日, 我省人民政府已经和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省政府从七大方面, 向国家和全社会作出庄严承诺, 这份备忘录既是国家对我省的重托, 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军令状”, 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其中明确规定了我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省22个县 (市、区, 含洋浦) , 到2012年底要有4个县 (市、区)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15年底累计要有11个县 (市、区)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20年底全省所有县 (市、区) 要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二、抓准关键环节, 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一) 合理调整、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一是根据城镇化趋势, 合理调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布局调整应坚持“先立后破”, 避免简单撤点并校。

二是确保每一所学校基本硬件达标。

(二) 加强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依法纠正各种违规办学行为。重点解决城镇中小学校超大规模和大班额的突出问题。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均衡编班。要加强招生管理,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规定, 实行“阳光招生”。要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规范考试次数和评价模式, 不炒作中考成绩, 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努力加强师德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有偿家教, 把节假日和周末还给学生, 让他们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各地要以《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导, 千方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督促中小学教师自觉规范职业行为, 立足岗位, 奋发进取,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二要全面推行全省统筹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开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等,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三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四要扎实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工作, 探索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教师区域内定期轮换交流办法, 促进城乡师资配置均衡。

(四)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定期对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中小学校要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校本教研, 着力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要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切实落实省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我省教研队伍建设的意见》, 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机制建设, 配齐配强教研人员, 把教研队伍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专业骨干力量, 发挥好其在教学研究和指导中的应有作用, 形成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三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测。教育部已将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的建立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我们将借助项目的实施, 以探索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方法为目的, 形成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

(五) 创新体制机制, 形成均衡发展制度保障

一是拓展城乡共同发展机制。要通过整合重组、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等多种途径, 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 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

二是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和跟班学习培训等形式, 支持名校带动薄弱学校, 使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方法影响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孩子。

三是完善考试和评价机制。继续实行重点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指标到校”的做法, 将部分招生指标分配至每一所薄弱初中学校, 并从中留出一定的比例奖励办学进步显著的初中学校。

三、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 明确县级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统筹协调同级财政、发展和改革、建设、国土、人社、社会保险、公安、物价、文化、卫生、司法行政、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落实法律责任,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省教育厅将继续为省政府当好参谋, 并主动会同省有关部门在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县 (市、区)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

(二) 加强督导评估

1、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期监测制度。

2、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奖惩制度。对按时获得国家认定的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 (市、区) 省里给予奖励。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力或未按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和资源的将启动问责, 严肃追究有关市县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工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8

(2010年 11月 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全区一片丰收在即的大好季节里,我们又满怀喜悦迎来了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的成立。在此,我谨代表区联社党委向新成立的联社工会委员会及选举产生的各位工会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党委工作有了更有力的支撑力量,标志着全区信合员工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也标志着职工当家作主有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在此,我谈几点认识。

一、明确工会的基本宗旨和担负的职责

工会是企业管理中最主要的组织资源之一,是党组织与员工沟通的重要渠道。其基本宗旨是,在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为企业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服务,在动员和组织员工促进企业发展中,保护和实现职工的各项权益。工会担负的职责应是企业利益的维护者、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者、文体活动的召集者、学习培训的组织者、科学管理的帮助者、争先创优的动员者、经营工作的监督者。

二、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有为才有位,希望联社工会一定要充分发挥参与、管理和监督三大职能。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工会干部的学习

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要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引和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实现党的任务、深受职工信赖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自身建设好了,通过工会组织有效的开展工作,集中广大职工的智慧,企业因工会而发展,员工因工会而奋发,管理因工会而有效,文化因工会而生动,团队因工会而坚强。

三、党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工会工作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方针,联社党委将大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工会工作。一是党委每年将专题研究工会工作,使工会工作有职责、有权力、有条件、最终发挥作用;二是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引导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给予工会开展工作的必要物质条件,包括依法吸取、有效使用工会会费,办公条件和开展工作的其他人、财、物条件等;四是鼓励职工通过工会组织反映意见和要求,为改进企业管理决策献计献策,监督经营管理人员依法合规地履行职责;五是建立工会开展工作的有效工作方法。工会工作要融入企业管理工作之中,对落实党委的工作部署,工会要据此提出配合的工作计划。同时,区联社工会要自觉接受省联社工会领导,落实上级工会组织的要求。我们相信,新成立的工会一定能认真执行《工会法》,全面履行工会职能,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动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全面完成省联社提出的“推进

规范化、提升竞争力、做出新贡献”的历史使命,同时工会组织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紧紧围绕着信合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会工作,更好地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我坚信,我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的成立,一定会全面推动我区信合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9

新丰镇妇联主席周美玲

(2007年6月27日)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共青团新丰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镇广大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镇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奋进的一次盛会。在此,我谨代表镇工会、镇妇联、镇科协等群众团体,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团员和青年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当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带着深厚的情谊恭贺这一盛会时,我们同样为我镇团委,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新丰镇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所作的贡献所鼓舞。

五年来,我镇各基层团组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结合我镇团工作实际,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事业,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于“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奉献”的工作原则。青年文明号、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工创新创效等团委的各项品牌工作蓬勃开展; 1

青年志愿者用火热的激情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镇各个角落涌动;广大团员青年以不懈的追求,奏响平凡工作岗位上不平凡的青春乐章。实践证明,各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是我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当代新丰青年是朝气蓬勃、大有作为的一代!新丰共青团无愧于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的光荣称号!

共青团和我们各群众团体,都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神圣的使命、光荣的职责和共同的任务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在长期的工作中,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奋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携起手来,努力发挥好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好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再立新功。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目标指引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我们相信,当代青年一定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一定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浪潮中,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同时,我们也相信,在今后的几年里,新一届团的委员会一定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团员青年,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实现我镇“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新丰而努力奋斗!

在教育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篇10

今天, 我们在此隆重集会, 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30年, 表彰全国电教系统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 庆祝30年来我国电化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是全国电教系统的盛事。首先, 请允许我代表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全体员工和全国电教系统的同仁, 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 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电化教育工作的各位领导和专家、社会各界的朋友, 表示由衷的感谢!向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优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们深切地怀念邓小平同志。1978年,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1978年,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中, 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发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倡导发展电化教育事业。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 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同年, 经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意、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随后, 一个由中央、省、地市、县电化教育馆和学校电化教育机构组成的电化教育网络系统初步形成。到80年代中后期, 覆盖全国的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和卫星电视教育系统已经形成。在这三大系统的有力支持下,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电化教育蓬勃发展。

发展我国电化教育事业, 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30年来,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在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 我国电化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教育技术事业日益繁荣, 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 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电教系统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奋发努力, 不断进取, 为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开创性的实践, 为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是基础。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下,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 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网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取得显著进展。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全国电教系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要求, 始终将电教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服务作为中心工作, 经历了从幻灯、投影、电影到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教材和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后,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 我国加大了教学光盘和基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计算机互联网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在组织电教教材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 全国电教系统为了丰富电教教材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 作出了不懈努力, 为国家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电化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离不开教师。教育部在不同时期推出了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全国电教系统积极承担任务, 通过集中面对面培训、专家巡回培训和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 使数以千万计的教师经受了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洗礼, 帮助他们提高了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 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了师生互动方式。

———从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成立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开始, 我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体系, 具备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能力。几十年来, 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服务于电化教育事业、远程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为提升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实践是理论的基石, 理论是实践的升华。面对蓬勃发展的电化教育事业和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实践, 电教系统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重点科研课题,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应用研究不断推进, 丰富了教育技术理论。先进的教育技术理论引领着我国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在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 《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远程教育》等一大批期刊杂志, 以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目光, 始终活跃在实践与学术研究前沿, 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 推动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促进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在这里积淀, 墨香中散发着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思想魅力和光芒。

———开放的时代需要聆听世界。全国电教系统以开放的心态和兼容并蓄的胸怀, 实践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殷切期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电教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各级电教馆和学校电教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交流渠道, 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 借鉴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和做法, 引进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承担了众多中外合作的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工作, 为繁荣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发展远程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0年来, 我国已经建设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形成了一支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服务的专业化队伍, 不断丰富了电教教材和数字化教育资源,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基本形成了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体系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积累了大规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实施的经验。

回首30年来的发展历程, 我们的体会是:

———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 离不开教育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电教系统的工作,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只有坚持从国情出发, 密切关注并追踪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自觉服从、服务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才能带来电化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 只有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定研究对象和主题, 在教育和技术的实践层面上延伸、拓展, 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水平, 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创新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是教育技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不断推进理论与应用的创新, 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教育技术事业才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电教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只有加强系统协作, 实现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才能使系统的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造就一批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各领域的领军人才, 广泛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业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化及教育信息化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发展远程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远程教育, 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央电教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全国电教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以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加强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教育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深入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 加强应用指导, 不断推进应用的普及和深化;逐步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系统建设, 进一步提高系统整体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服务的水平和为广大师生服务的能力。

改革开放的年代, 我们拥抱机遇, 开拓奋进。事业发展的岁月, 我们戮力同心, 快马加鞭。30年来, 对教育现代化的真诚期盼, 始终是我们一切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30年风雨兼程, 我们矢志不渝, 奋发进取, 追寻着教育现代化的梦想和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表演节目前自我介绍下一篇:【必备】捉鱼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