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听课体会(共4篇)
名著导读听课体会 篇1
纲目(上):
一、绪论
二、尚书
三、周易
四、诗经
五、春秋与左传 纲目(下):
六、论语
七、史记
读书面临的挑战
1、我们有多少时间读书
2、纸本阅读还是数字阅读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
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张舜徽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中国名著的标准选目,并通过对这些名著的讲授,希望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能成为每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第一讲绪论
三、关于经典与名著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经典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第一讲绪论
四、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能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就越来越疏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2、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年必读书十部”的征求启示,当时有七十余位学者作家应征。其中鲁迅认为,看中国书让人脱离人生,“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一观点在《京报副刊》上发表后,引起很大争议,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老师理解:在当时时代军阀混战,国力衰弱,鲁迅也是赞同“打到孔家店”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很大代表性。老师评《水浒传》、《红楼梦》(强调要有自己的主观观点,不能社会化,人云亦云)
对鲁迅“洗脚”观点的解读,某些专家从鲁迅文中洗脚的时间间隔(间隔越来越大)推测是“夫妻行房之事”,老师认为是无聊之人为无聊之事。
3、梁启超的看法: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4、文化传承
梁启超说: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5、价值的选择
梁启超认为,在我们困惑的时候,这些经典可以给我们以指引。唐文治的看法:“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中国早期儒家学者一般回答“是什么”很少回答“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直面人生,凭借一种感悟,直觉来把握人生;而回答“为什么”的则是道家的任务。儒家讲三不朽讲的是积极入世,古代年轻人一般推崇儒家,到了老年时代,开始探究自己选择 的价值问题,这事就需由道家辅助解释。正是儒道的相辅相成,一方面激励学子向前,一方面又解决人生困惑。而民族和国家,比较一致的价值观的确立是凝聚力的重要前提。
6、写作与气质
梁启超认为,青年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军事化管理的学府和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
7、对传统的尊重
在美国,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20世纪初以来,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及哲学、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学校认为,学习这两门课,正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
诵读经典对写作的重要性,从一篇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读书的多少。孩子读物《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便于中国清朝,近三百年间,作为一种对写作阅读友谊的工具,老师十分认同),让孩子学古文有两点因素:1.追求古文 2.追求思想辨别性。
民国的教师节(现台湾依旧)是九月二十八日(孔子的诞辰日),从汉代以来,中国人对孔子的尊重是不言而喻的,教学方式以“私塾”和“书院”为主。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体系,但是对于一个年轻的读者而言,应该挑取光明的、有爱的教育,以此来奠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8、教养
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40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虽然在近数十年间,对这类课有不断的争议,但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仍继续开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
诵读经典让人感受到有历史的民族所具有的教养文明和儒雅
8、美国人的看法(续): 在美国,一些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名单。学校试图通过组织和教授经典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第一讲绪论
五、推荐书目
1、早期推荐书目 早在唐代,推荐书目就很受青年士子们的欢迎。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推荐书目被后人称为“唐末士子读书目”(敦煌遗书伯2171号)。
到了元代初年,学者程端礼(1271~1345)把朱熹以来在书院、私塾教育中所创造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发展,写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三卷。元朝国子监曾将该书颁布郡县官学,成为学子读书的准绳,及至明清,读书目对书院及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影响。2、20世纪以来的推荐书目
(1)胡梁之争
1923年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目》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留美学子请胡适和梁启超推荐国文书目,胡推荐了《红楼梦》、《西厢记》等书,而在20年代之前此类书都不受家长、老师们的推荐;梁启超则是中规中矩的推荐中国古典,并写文解释为什么要读中国传统经典)
(2)钱穆的书目
上世纪40年代,钱穆在西南联大为学生开列了一个《文史书目举要》,1973年出版《中国史学名著》。晚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座中又提出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孔孟是中国早期最传统的两本书,老庄代表中国道家思想,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国化的经典【中国人写的传经一般都是对佛经的注解,而六祖坛经则是中国人真正有所认识写出的,双录是宋代理学家对儒学阐述的表现。】
(3)朱自清《经典常谈》
于此前后,朱自清出版《经典常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这本小册子后来多次重印,具有广泛的影响。
(4)张舜徽书目
1947年,张舜徽先生在兰州大学为学生开列《初学求书简目》,此后又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并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向学生推介一些常见的史学要籍。
(5)北图书目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图书馆曾推出《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这个书目是经过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审订过的。既然称为“古代重要著作”,却不收《周易》、《论语》等书。
老师认为这样的书目是有缺陷的,这样的缺陷更多来自于意识形态。
(6)蔡尚思书目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40种书》 此时已经开始能够稍微脱离意识形态,(7)到九十年代的大学书目
武汉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北京大学的《学生应读选读书目》,清华大学的《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
这些书目中都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传统经典,但在选目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3、总结
(1)推荐书目的意识形态 (2)厚古薄今 (3)个人意识
(4)人文知识与科学精神
不仅中国具有这样的情况,哈佛的毕业学子采访了113位老师,请求列出推荐书目,其中有一个物理学的教授谈到,理科方面的的书籍除了专业人员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而这样的科学性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讲绪论
六、名著的选择
1、中国经典
根据上述书目所收传统经典,大致可分为八类: (1)四书五经 (2)前四史与《资治通鉴》(3)先秦诸子(4)其他子部书(5)唐宋诗文(6)其他诗文(7)古典小说(8)其他
(1)四书五经,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诗经》、《论语》二书收录次数最多。自汉以来,两千余年间,这些书对中国政界、学界,都有重大影响。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一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135种,《孟子》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117种,《诗经》出版的各种汉文版本有97种。
其中《诗经》、《论语》收录次数最多,自汉以来,两千年间,这些书对中国正街,学界都有重大影响。
推荐原因:从语言方式来讲,比较容易读懂,在生活中实用性强
(2)前四史与《资治通鉴》,除胡目外,各目均有收录,其中《史记》与《资治通鉴》二书收录次数最多。在传统史籍中,《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最受重视,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史记》的汉文版本达76种之多。
其中《史记》与《资治通鉴》二书收录次数最多。在传统史籍中,《史记》与《资治通鉴》最受重视。(《项羽本纪》)(3)先秦诸子,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诸家收录次数最多。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各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分别为123种、65种、32种、75种、65种。
冯友兰先生曾把孔孟荀与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作比较。
孟子的“性善论”是“仁政”的基础,老百姓生来就是善良的,如果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就会导致百姓变坏;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本性就是恶的,需要通过教育、法律、伦理的制约才能变得越来越文明。“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一个长久争论的话题。
中国古代很多皇帝打着儒家的旗子,为的是法家的勾当,可以说《韩非子》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政治教科书
(4)在其他子部书中,被各目收录较多的书是:《论衡》、《坛经》、《颜氏家训》、《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蔡尚思与三家大学书目收录,可见此书受当前学界重视。
先秦以外的部分。《论衡》一直不受重视,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重视,现在又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是因为现在的推荐书目很多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所以也还可以寻到其踪迹。《颜氏家训》中国长期以来有巨大影响力的家训,一个人所受到的影响家庭大于学校,尤其在古代。对于针对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历史由社会组成,社会又是由家庭组成,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必不可少,所以《颜氏家训》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家书中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提问的诀窍,可以通过看不同版本的注释来对比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需要向老师提出的问题。
(5)唐宋诗文,各目均有收录。1949年以前各目多收个人文集,如李白、杜甫、居易、韩愈、苏轼等人。1949年以后各目多收选本,如三家大学书目均收《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反映了大众读书的一个基本倾向。对我们的写作具有重大帮助。在49年以前读唐宋诗文主要是针对个人诗文,49年以后主要是唐宋三百首,北清武大均对《唐诗三百首》有所推荐,说明中国的大学生还需要补充对唐宋诗文的了解,而现在学生的阅读量在极大地减小。
(6)其他诗文,以《楚辞》、《文选》、《陶渊明集》、《世说新语》收录次数最多,宋代以后的诗文被推荐的较少。《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差不多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楚辞》的汉文版本达98种之多。
《诗经》和《楚辞》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源头,尤其是《楚辞》对中国后来的散文赋有重大影响。《诗经》主要写于长江以北地区,写于三千多年之前;《楚辞》包括长江南北地区,和中原文明有着极大的区别,主要介绍楚国的生活,相传楚文化的创始人叫祝融,在黄帝手下干事,主要管祭祀的事情。
《诗经》都是一些短句子,主要写的是一种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楚辞》更多描绘的是神话故事,长句子,描述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7)古典小说,1949年以前,除胡目之外,其他书目均不收录。1949年以后,大多数书目都推荐了古典小说,古典小说的影响与日俱增。
在古代的教育主要是精英教育,读书人所受的主要是高级文学的学习;随着教育的普及,大众的阅读越来越多,古典小说的影响与日俱增。
据一次对北京市民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2份)结果表明:对被调查者影响最大的中外书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五、第十,足可表明四大古典小说的影响力。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分别为83种、87种、62种、113种。
(8)其他书籍,以《说文解字》、《左传》二书收录次数较多。1949年以前,各书目重视推荐《说文解字》,因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第一篇即为《说文解字》。
这两本书都是49年以前推荐比较多的书,《史记》是过去的读书人承上启下的书籍,读了《史记》再读汉代以前的著作要简明得多,而《史记》也是后来人模仿得比较多的,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949年以后,这种治学传统的影响逐渐消失,《说文解字》不再受推荐者重视了。《左传》一书一直有着持久与广泛的影响。近50年间,据不完全统计,该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75种之多。
过去下葬的时候总是习惯在坟墓旁边种一棵树,是为了记录下葬的时间,树有多少年尸体就下葬了多少年。
老师讲了很多神怪段子,hin有意思。
从总的方面来看,二十世纪传统经典的基本阅读倾向是:从艰深到浅显,从文言到白话,从原本到节本,从专集到选本,体现了传统经典阅读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2、中国著作,排在前十名的是:
诗经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楚辞左传荀子
这十种书都是公元前的著作,最晚成书的《史记》距今也有2000余年了。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种珍古典重基础的心理。长期以来,中国学人强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上这些著作,真正是中国学术之源。同时,正如韩国学者韩仁熙、李东哲所说,这些“古典名著,都反映出古代生活与文明,并历代而下,不断被加入新的阐释和理解,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今天,而许多求知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正是依靠这些阐释和理解建构起来的”。这些书之所以被推崇,它们也有别于那些畅销书。时下出版界总乐于追求浅易、有趣与可读性强的读物,并不注重书的深度与可能产生的影响度。相反,这些被推荐的书内容艰深,也谈不上有趣,但其思想、内容或概念被广泛传播,不少人是通过“二渠道”(如介绍性书籍、译本、媒体或课堂)去了解它们而非阅读原书的。因而,这些书在现时代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被推荐的外国著作来看,排在前十名的是:
莎士比亚作品 圣经
对话录(柏拉图)荷马史诗
物种起源(达尔文)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红与黑(司汤达)草叶集(惠特曼)神曲(但丁)
以上十种除《物种起源》外,都可以被看成是文学作品。在我们收集的这80种推荐书目中,54种中国书目共推荐外国著作800种;26种外国书目,若除去汉学家鲁惟一的《中国古代典籍导读》,其余25种只推荐了中国著作2种(《老子》与《论语》)。对于外国名著,中国推荐者与外国推荐者有不同的看法。
4、中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
莎士比亚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红与黑(司汤达) 神曲(但丁) 对话录(柏拉图) 荷马史诗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社会契约论(卢梭) 浮士德(歌德)高老头(巴尔扎克)
5、外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
圣经
莎士比亚作品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 对话录(柏拉图)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白鲸(麦尔维尔) 草叶集(惠特曼) 物种起源(达尔文) 荷马史诗
随笔集(蒙田)
以上两个目录,除莎士比亚作品与《对话录》两种相同外,其余8种都不同。中国推荐的十本书中没有美国人的书,外国推荐的十本书中有3本美国人作品。对法国人,中国推荐者更喜欢司汤达与巴尔扎克,外国推荐者则更喜欢蒙田。同是俄苏作家,中国推荐者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而外国推荐者则更看重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讲绪论
七、中国的文字与典籍
1、文字的创造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记载得较为具体,他说: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文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草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
老师认为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差别在于三个主要方面:○1人类能够使用火 ○2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婚姻 ○3文字的创造。
中国的学者认定汉字是黄帝那个时代创造出来的,根据学者研究最早文字写于两河流域,刻在泥板上,被称为楔形文字,据考究中国文字大概有3500年的历史。许慎、荀子等人认为仓颉造字是有一定依据的,那就是甲骨文的发现。
2、甲骨文献
1899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1845-1900,山东福山人)从中药“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自此以后,甲骨文开始为学者们所重视。
主要为商和周初时期的书写材料。目前发现的商代甲骨文献约十余万片,周代甲骨文献306片。现在研究的情况表明,原始甲骨材料是需要经过必要的处理,才可作为文献的载体来使用。文字或是用刀刻上去,或是用毛笔书写上去,或是先写后刻,各种情况都是有的。
但是老师说对于甲骨文的发现,关于对王懿荣的说法是后人推断出来的,具体的发现过程依旧难以解释。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王懿荣有一个好友,好友的女儿生病了,请来一个大夫,大夫说是相思病,给了一块甲骨片,好友女儿病好了之后,王听说后要求看一下龟骨,就发现了龟骨上的古文字并断定是商文字。于是开始了在北京大肆的收购有甲骨文的龟骨,开始了对甲骨文的研究,但是随之而来的八国联军侵华让王内心难以接受,最后拉着老伴跳井而亡。后他的收藏被他的学生刘鹗购买,整理出版,《铁云藏龟》。
商周时期甲骨片的作用:不是单纯写字的材料,是用来占卜的,被称为“卜辞”,占卜的人被称为“贞人”,(根据生物学家研究,部分甲骨产生于遥远的南方)占卜时在甲骨的中间打一个凹槽,用火一烫就会出现一个裂纹,形状像“兆”,贞人通过看这个“兆”进行解读,这是比周易更早的占卜形式,最后把被占卜者的提问和贞人的回答写在龟骨上。
甲骨文字大概有三千多个,目前只有大概一半被解读出来,但速度越来越慢,原因有二:1难度越来越大 ○2后继无人,缺少研究者。○汉字在中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维系中国的重要纽带。
第一讲绪论八、四部与四库全书
1、四部(依《四库全书》)
经: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
史: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子: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释家、道家
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
在北大图书馆中的线装书基本就是按照四库全书的方式来编排。
老师认为用现在学科来划分中国传统文集就会把中国文集分的乱七八糟,现在北大、人大都有了一些简单的国学划分,基本就是简单的文史哲的统一。
2、《四库全书》概述
从乾隆38年(1773年)乾隆帝采纳安徽学政上奏,决定开设四库馆开始,到乾隆46年(1781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编成,再到乾隆52年(1787年)先后陆续完成七份副本,共历时十五年。
参加编纂工作的官员、文人400多人,誊录人员3841人。全书共收书3460余种(或曰3503种),79337卷,每部装订成36300余册。
清朝康乾年代的盛世也许是铸就繁盛文化的重要基础,现在的教科书对一个朝代的看法总是太过于狭隘,从清明的国土版图可以看出,老师认为今天的历史学家对清王朝十分苛刻,他认为清朝的每一朝皇帝都比明朝的皇帝优秀;在乾隆时期,修撰《四库全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把永乐大典中失传的书给整理出来,翰林院的官员为主要记录者。在修《四库全书》之前,乾隆昭告天下藏书家,把他们的藏书送到翰林院作为《四库全书》的底本(贡献最大的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苏南地区】,这两个地方的人有钱了之后喜欢买书收藏起来,而山西【晋商】地区的喜欢盖房子,安徽地区【徽商】的喜欢把孩子送出去【苏州、杭州、扬州】读书),后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斗争的时候被烧毁,翰林院被毁后损失极大,但是也有少量士兵或者是义和团的人把《四库全书》偷藏起来带回家,最后保留了下来,后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
在编书抄书的同时,就命营造藏书处。仿效“天一阁”规制,先后建成皇宫的文渊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盛京沈阳的文溯阁,称“内廷四阁全书”或“北四阁”,主要是供皇帝阅读备览服务的。
后来考虑到天下文人学子读书的需要,又命将陆续抄缮的三套《四库全书》分别送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称“江浙三阁全书”或“南三阁” 过去明清的学者能到天一阁二楼参观将是莫大的荣幸。
3、《四库全书》流传
(1)文渊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为防不测,于1933年将之全部装箱,运往上海,藏于法租界天主堂街某仓库。同年,国民政府将其拨归刚筹备成立之中央图书馆(南京)。1937年,南京沦陷,文渊阁本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948年文渊阁本运台湾。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文渊阁《全书》自1931年运出故宫,便再未回到原阁(2)文溯阁
盛京奉天行宫文溯阁。乾隆48年(1783年)入藏。
1914年,袁世凯以“防备兵变”为由,将文溯阁本运往北京。随后,在张学良的支持下,这部《四库全书》于1927年初重新入藏文溯阁。1932年,伪奉天省长将文溯阁《四库全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划归国立奉天图书馆。1935年日军在文溯阁前西南处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书库,内置钢制组合书架。1937年,文溯阁《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部移到这里。此后,文溯阁《四库全书》就一直“书阁分离”。
抗战胜利后,该书移交东北图书馆(哈尔滨),1948年东北图书馆迁沈阳,阁书一同迁回。
1949年后,东北图书馆改名辽宁图书馆,阁书归辽宁省图书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文溯阁《四库全书》等被疏散到黑龙江省保管。1954年1月,这部巨著回到沈阳。1965年,辽宁省图书馆以战备为由,请示省文化厅将《四库全书》调离辽宁。
1966年,拨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文溯阁《四库全书》就这样远赴甘肃省永登县,存放于距兰州市区70公里处的一个山洞里。
2001年,辽宁省投资千万元修建了现代化的《四库全书》地下书库。
同年,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溯阁〈四库全书〉保护工作的若干规定》。
2002年1月,甘肃省又在兰州黄河岸畔九州台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
甘辽《四库全书》撕逼大战。最终文溯阁《四库全书》落户甘肃。甘肃自己其实也有很多文化古物,例如《敦煌文书》,被国家图书馆拿走了,如果还给辽宁会产生一系列古籍归还问题。
(3)文源阁
圆明园文源阁,乾隆49年(1784年)春入藏。
乾隆每年入住圆明园时,几乎都要阅览此书。咸丰10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源阁全毁。(4)文津阁
热河文津阁,乾隆50年(1785年)入藏。
避暑山庄是清帝避暑处,此部供皇帝避暑时阅览。1914年将文津阁移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
现存国家图书馆。这是内廷四阁《四库全书》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部。
1987年,文津阁四库搬入国家图书馆新馆专库(白石桥)。(5)文汇阁
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乾隆55年(1789年)入藏。
清咸丰3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镇江后又进克扬州,文汇阁及所藏《四库全书》被付之一炬。
(6)文宗阁
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乾隆55年(1789年)入藏。清道光22年(1842年),英国兵舰攻陷镇江,文宗阁《全书》损失了一部分。清咸丰3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镇江金山,文宗阁与《全书》全部被焚。(7)文澜阁
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乾隆55年(1789年)入藏。
1861年太平军攻占杭州时文澜阁倒塌,所藏库书散落民间,后由杭州著名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努力抢救了一部分,于1881年再度存入修复后的文澜阁。
1911年将阁书拨归浙江图书馆,遂移藏于该馆在孤山的新馆址,1915年至1925年,又先后组织过两次规模较大的补抄,使全书基本补齐,总册数已有36278册。1937年12月,文澜阁库书运抵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龙泉县。
1938年西迁,途经福建过江西,到湖南长沙,从湘北到湘西,奔贵州贵阳。1944年,《四库全书》转运迁渝。抗战胜利后,库书于 1946年5月抵杭州。
1970 年,文澜阁本《四库》运往龙泉战备书库。至1976 年方始运回,藏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
现藏浙江新馆。
目前《四库全书》仅存三部半存于世。现在北大图书馆收藏的是台北影印的四库全书。
第二讲尚书一、十三经
1、六经
我们现在所说的经书,即儒家经典“十三经”,过去人们对“经书”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种说法,称“经书”为常用的恒久不变的书。这样,就不仅儒家有“十三经”,道教也有“道经”、佛教有“佛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等。
春秋末年,有六本书作为儒家的经书,后人称之为“六经”(也叫“六艺”)。这六本书是《易》、《书》、《诗》、《礼》、《乐》、《春秋》。后来《乐》失传,只有五经。 五经中,《春秋》为春秋末年孔子修撰的,其他四经都是商周人的作品,时间是很久远的了。
2、十三经
到了汉代,政府祟尚儒术,儒经的地位很高。到了东汉,五经之外,又增加了《孝经》和《论语》,合称“七经”。
唐代,增至十二经,这十二经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尔雅”实际上是对十三经中难以理解的词语所进行的解释,在清朝中期,合刻了一本《十三经注疏》,记载了历代人对经书的理解,十分有价值。
到宋代,《孟子》地位的提高,列入儒经的行列,就成了十三经。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十三经》,指的就是上述十三种儒家经典。
3、四书五经
宋代学者朱熹把《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称为《四书》。在朱熹看来,读《五经》先要读《四书》,《四书》为《五经》的阶梯。
汉代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经书的整理、注释、阐发与研究,并形成了一门学问,即经学。经学家们有大量的著作传世,清朝乾隆时编修《四库全书总目》,收入经部书籍就达1773部、20427卷之多。
第二讲尚书
二、尚书的流传
1、概述
《尚书》,作为儒家经典,又被称为《书经》,它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言论记录,其中一部分是春秋、战国时人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历史。
《尚书》大概是经过孔子整理、删订之后才有了一个确定的本子。书中有些写成于战国时的文章,可能是当时人增补进去的。内容主要是收集皇帝的治国演讲,尚书的流传很具有代表性。
在战国之前,文章有写成文字的很少很少,主要是口耳相传的形式,主要是文化人太少,书写材料也很少
2、今古文尚书
秦始皇焚书之后,《尚书》在西汉形成了两种版本,一种是由伏生所传,仅28篇,用汉代通行的文字,即隶书写成,被称为《今文尚书》,并立于学官,在汉代广为流行。
另一种被称为《古文尚书》,是用六国的大篆书写的,据说在汉代有多次发现。
3、现存本
西晋永嘉之乱后,今、古文《尚书》都散佚不传,连石经也遭破坏。东晋时期,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献上一本《尚书》,称是孔安国作传的本子,并有孔安国的序。本书把原《今文尚书》28篇分为33篇,并又多出25篇,合为58篇(为了符合汉人所说的《古文尚书》的篇数)。
这本《尚书》很快流行开来,唐初孔颖达为之作“正义”,并作为官定本发行。宋代把“孔传”与“正义”合刻成《尚书注疏》,明清时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4、真伪
从宋代开始,就有人对梅赜《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提出怀疑。直到清代,阎若璩等人进行多方考证,证明58篇《尚书》中,除33篇今文外,古文25篇,孔安国传、序都是魏晋人的伪造。
尚书是如何从先秦流传到今天,这中间经过了很多曲折,真伪难辨,可以说,到今天为止,研究还没结束
第二讲尚书
三、尚书的影响
1、上古之书 汉儒所传的《今文尚书》28篇,是学术界认为较为可信的商周资料。这28篇文献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及夏、商和西周的历史,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重要事件及天文、地理等情况,是研究中国远古史极珍贵的史料。不仅如此,《尚书》所体现的原始民主、天人感应、明德保民、大一统、五行等思想观念,对后世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2、五行
在《洪范》里,我们的先民们是如何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五种要素组成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他们认为是这五种要素构成了宇宙,或者说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战国的时候,五行相生相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有相生就有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我们经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学者们将其演化,用五种要素,代表五种道,五种品行来解释你的命运。阴阳五行学说经常出现在中国故人著作中,对中国具有极大的影响。
3、禅让
中国历史上有禅让制度,这种制度到底发生过没有我们还不知道,中国的历代皇权是世袭的,这种世袭继承是天经地义的。尚书里所记述的这种禅让制度成为后来的人们打破这种世袭制度,追求民主的一种武器。这种禅让制度为历史学家们所认可,就是说,在中国社会早期,在中国在夏王朝之前的尧舜时代就是一种禅让制度,部落联盟一块来选举首领,尧舜就是当时的首领,史学家和其他学者把这个称为一个最美好的时代。
4、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与人是合二为一的,他们是有相互的影响作用力的。这个思想是源于《尚书》的,《尚书》上讲到,自然界对这个社会发展、对人的命运,都是有影响的。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种思想是中国的环境科学最早的宣言。我觉得今天环境科学就要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向前发展,我们现在是在破坏天人合一,我们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
尤其在今天,建国以来的“人定胜天”思想是极度不正确的,环境受到严峻破坏,天人合一 的思想应该对我们而言会有所借鉴。对自然应该从内心有一种敬仰之心【把随意残败花树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
5、大一统
尚书中的九州: 冀(河北、山西)、兖(山东南)、青(山东东)、徐(江苏北)、扬(江淮)、荆(江汉)、豫(河南)、梁(陕南)、雍(陕西)。
到底是分裂好还是统一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没有进行过研究,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例如大陆和台湾,挣一个正统的问题,例如最基本的纪年问题。
例如战国时代,思想高度的解放,但是汉统一之后独尊儒术,这其实是对思想的一种压制,所以到底是统一好还是分裂好实际真是一个问题。
为何中国这种“一统”的观念如此深刻的融在每个人的血液中?以致大家都难以理智的去看待这个问题,一个人都死了,一切都空,为何还悲九州不统一呢?老师认为这是不理性的,而正是尚书给了我们这种情感,因此没有人能具体回答“中国不统一会怎样?”也没有人敢去回答不统一的结果是什么。
陆游写过一首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第三讲周易
卜法之源:
一、书名、作者与时代
1、书名
《易》又称《周易》,作为儒家经典,又被称为《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占筮书。
第一个意思就是周代流传下来的这本书叫周易,这个“周”是后人加上去的。古书里面有很多带“周”字的书,比如周礼、周官、周法等等。这个“周”是什么意思呢?和后面的字放在一起理解就是讲的是周代的礼法、周代的职官、周代的法律。
我的导师在他的书上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他认为先秦古籍上的周不是周代的意思,是周全的意思。易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字是象形字,是由日和月构成的,是变化的意思。就是说这本书是告诉你天地变化规律的一本书。它是用一种占卜的方式来理解和窥探宇宙的奥秘。而“周易”则是周而复始,这个变化就是周而复始的变化,那就是大自然的运转。
2、作者与时代
有三个时期,一个看法是周代初年,在周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周文王写成的。另一个时间是说它成书于西周的中期,第三个时间说它写成于西周的末期。
周文王曾经被商纣王抓起来,关在现河南一个叫羑里的地方(现在汤阴境内)。八卦由来已久,它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最后文王把它加以总结,所以说“文王囚而演周易”。
二、结构
1、两爻
《易》由六十四卦组成。卦画的基本符号是“—”与“--”,叫做“爻”。“—”是阳爻,“--”是阴爻。
这个世界是由两极所构成的。阴和阳、男和女、雌和雄、刚与柔,所有这些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结合。正是在这种阴阳矛盾中产生运动,产生变异,所有这些,成为了两仪,这两仪的结合就是易,易就是这两仪的代表。这两个符号源于生活。
2、八卦
相传伏羲开始把二爻组合成八卦。这两个符号三三组合,就构成了二的三次方,正好是八,从而构成了第二层次的符号,就是八卦。
乾卦,代表天 坤卦,代表地 震卦,代表雷 巽卦,代表风 坎卦,代表水 离卦,代表火 艮卦,代表山 兑卦,代表泽
3、六十四卦
由八卦两两相组合,构成六十四卦。每卦分别有卦画和卦名,这个卦画和卦名就是周易的篇章的篇名。
《周易》里一共有六十四篇,或者说是六十四个部分组成。这六十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七个部分组成,或者说七个段落组成,第一个段落就是这个部分的卦画和卦辞,以及这个卦画下的爻辞组成。
在《周易》中,阳爻是用九来代表的,阴爻是用六来代表的。以“明夷卦”为例,是“初九”、“六二”、“九三”、“**”、
“六五”和“上六”,分别就指六种爻辞。这六个爻是按顺序叙述的,顺序是自下而上的。“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在《周易》中,每卦有六爻,6*64=384,每爻一个爻辞。也就是说《周易》里一共有384个结果。这还不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卦辞对卦画的解释,往往是我们对这个爻理解的背景。
三、占筮古法
1、蓍草
据《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
2、推演
(1)取蓍草茎50根为签,去一根不用。(太极)(2)49根随意分为二,握左、右手。(天、地)(3)从右手抽出一根,夹于左手小指与无名指间。
(4)放下右手之签,数左手所握之签,每4根一组,最后剩余数为4或4以下数。放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
(5)用左手数右手放下之签,每4根一组,余下放入左手中指与食指之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在解释爻和八卦之间的关系。太极是指什么,这个太极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话来概括它,混沌之状,这个世界原来是混沌一片,然后开始运转,在运转的时候形成两个极,这两极的变化会生成四象,四象就是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它按时间的角度来解释四象,随着时间的变化,再生八卦,八种自然现象就出现了。
(6)左手夹的三组签之和必为5或9。挂下。余签必为44或40。 此为第一变。
(7)将余签用上述方法分为二,左手夹的三组签之和必为4或8。挂下。 此为第二变。
(8)再将所余之签用上法,左手夹的三组签之和必为4或8。挂下。 此为第三变。
三变后,除去挂下之签,其余签数有四个结果:
24,28,32,36。这四个数是“四”的六、七、八、九倍。六与八为阴,即 “--”。其中六为老阴,八为少阴。九与七为阳,即“—”。其中九为老阳,七为少阳。
以上三变会得出结果中四个数(六、七、八、九)之一。故“三变成爻”。
一卦有六爻,上述方法重复六次以成卦,故“十八变成卦”。 卦已成,称“本卦”。
在六爻中,凡出现六或九的数,所得之爻为变爻。古人规定:老变少不变。即阴变阳、阳变阴。
变后又得一新卦,称“之卦”。故《春秋》有某卦之某卦之说。
3、占筮
(依朱熹《易学启蒙》)
(1)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爻辞占。
(2)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爻辞占,以上位爻为主。
(3)三爻变,则以本卦、之卦之卦辞占,本卦主内、之卦主外。(4)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爻辞占,以下位爻为主。(5)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
(6)六爻皆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卦辞。(7)六爻皆不变,则依本卦卦辞占。
四、内容举例
《周易》有64篇卦辞,384(加2)篇爻辞,以及相关的爻和卦画来构成的。它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几乎是对当时生活无所不包。我个人觉得,在看这些爻辞的时候,看我们从什么出发点来理解它。大家都知道同样的爻辞,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我们的解释就不同。不同的学者,不同的人阅读它,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经历、不同心情的情况下阅读它,就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古代占卜的内容,主要包括祭祀、战争、生产、婚姻、商旅、水旱灾害。早期人类对自然认识不足,需要寻求一种手段来满足自己对未知事物的一种解释,过去占卜是人们信仰的一部分,设计方方面面,战争、生产、婚姻等等。
卦辞、爻辞记录原始筮卦的结果。因此,在上述各方面保留了商周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可据此窥见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保存了晚周时期人民南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用诗经来研究历史,一切都可以成为研究历史的史料。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例如苏州的“护龙街”因为对封建的反对,改成了“人民路”,老师认为一些有渊源的名字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这也是历史在生活中的体现,再例如“王洗马巷”因为官员没有文化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周易的内容一直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原因有二:○1内容简短 ○2视角不同
乾卦大意:
乾。元亨。利贞。(大顺,吉) 初九潜龙。勿用。(潜渊之龙,不可有所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在田野,见贵人有利)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整日努力、夜亦警惕,仍严重,无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龙跃入渊,无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在天飞,见贵人有利) 上九亢龙。有悔。(龙位直高,不吉)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卷曲着的龙不见首,吉)(乾下坎上)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行旅,有收获,很顺利。占问吉。渡水有利。)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行旅,陷于泥泞,又遇抢劫。) **需于血,出自穴。(行旅,满身血污,从地穴中逃出。)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行旅,有酒有食。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投宿。有三位不速之客。殷勤接待。结果,吉。)
(震下坎上)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徘徊难进,骑马回旋。不是劫匪,是来取亲的)【有一队人骑着马在村子来来回回转悠,他们说不是来抢劫的,是来娶婚的,历史称其为抢婚,必须通过抢的方式把姑娘娶回家,这种方式在中国很多地方甚至世界都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生物学家说,因为在婚姻关系中,女人所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大(生子育儿),所以男子和女子结婚要承担一定代价,既是被打一顿(要通过抢婚才能得到女子),同时也是增大结婚的成本,有利于婚姻的稳定,减少离婚率,在生物学家中婚姻生子都是一种交易,试图利用生物学(基因)说来揭示社会的规律。但老师认为人的性格的形成还与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女子贞问的结果不孕,十年才孕。)
有时候爻辞很简单,仅有几个字,没有太多的内容。但这一段爻辞是非常详细的。我举这个例子,那种仅有几个字的爻辞就更难解释了。
五影响
在十三经中,我们看到《周易》和《易传》是合刊的。《易传》是最早对周易的研究。《易传》,很多人都认为是孔子所作的。但也不是孔子一个人所作的,可能还有他的学生,再传学生所作的。我比较相信的是,它基本上是孔子对《周易》的解释,及其孔子的后学们记录这些解释并有所发挥的结果。后来研究《周易》的学者无一不是从这里出发的。
《易传》是孔子给学生讲周易的时候所记录,但肯定学生也会把自己的部分观点加入,不过说《易传》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其实是没差的,因为孔子《周易》才成为一本伟大的书,才成为五经之首
1、“理学”与“相学”。
今天依然有两派,一派我们可以称之为哲学研究,另一派我们称之为未来学研究。
50年代之所以不推荐周易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周易就是一本算命的书,实际只是周易中相学的部分,现在更多人研究的是理学(偏向于哲学观、宇宙观)
2、宗教
儒家所推崇的六经之一,也是道家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道家有三部经典,《周易》、《老子》、《庄子》。应该说,《周易》在某种程度上对道家的影响及其深刻。
中国是一个缺少宗教的民族,拥有长久历史的就是道教,迎合了中国广大百姓的要求,中国人自古对宗教就比较宽容,也是因为宗教能够迎合人们所有的需求。
3、中医及科学
学者把人的行为方式用两个字来概括——中庸。那么把对身体的协调程度用“中和”来概括。中医很重要的意图就是阴阳的协调。阴阳的协调就使人的身体的各种运行状态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气功、太极拳、八卦掌。
许多学者认为《周易》在中国天文学,建筑,数学乃至对世界数学对具有影响和启发。
4、占卜 《论语·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子曰:“不占而已矣。人无恒心,占卜何用?荀子还说“善为易者不卜”。宋朱熹认为:
应当做的事情就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因此这两类事不要占卜。正当的事情又非常迷惑的时候,你方可占卜。明袁了凡《了凡四训》: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唯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例如胡适先生,早期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时候,胡适的自由恋爱和对他老妻的@#¥%……
第四讲《诗经》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二、《诗经》的分类
三、《诗经》的来源、编者和争议
四、《诗经》的内容
五、《诗经》中的爱情诗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1、《诗经》的名称和产生的时代 《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
秦朝焚书坑儒中毁灭的主要是《诗经》的《尚书》,而诗经之所以得到很好的保存是因为易读易背;由孔子整理,主要是为了教学所用。
2、《诗经》的数量和产生的地域
《诗经》作品共305篇,所以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另外,小雅中有6篇笙诗只有篇目,没有内容。
《诗经》作品的产生地相当于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和湖北北部六省的范围。(主要是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还不够开化,很多是写于今天的河南地区,黄河流域,这些地方是中国当时最发达,文化最为昌盛的地区)
民歌的来源是很难追溯的,很多来自遥远的过去
二、《诗经》的分类——风、雅、颂
风十五《国风》
160篇
《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 《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雅二雅——《小雅》、《大雅》
105篇 颂三颂——《周颂》、《鲁颂》、《商颂》40篇
对历史的记录,是一种史诗,有人认为风雅颂实际是用来歌唱的,风就是通俗唱法,雅是西洋唱法比较正经规范,颂也是比较正经、严肃
1、《风》诗
曲调:有各地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谣 内容:里巷歌谣、言情之作 组成:十五《国风》
160篇 《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2)《雅》诗
曲调:西周王畿的乐调
内容:反映贵族生活和思想的作品 组成:二《雅》
105篇 《小雅》、《大雅》(3)《颂》诗
曲调:宗庙祭祀歌
内容:歌颂统治者及其祖先功德的作品 组成:三《颂》
40篇 《周颂》、《鲁颂》、《商颂》
三、《诗经》的来源、编者和争议
1、《诗经》的来源 “采诗说”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
“男年六
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 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西周文人到民年间收集诗歌
“献诗说”
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统治阶级采集诗歌的目的,除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2、《诗经》的编者 《诗经》最后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有些诗是从商周时期传世,极为古老。《诗经》的作者,绝大多数不详。
《诗经》的编者,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孔子之前就有了确定的本子,孔子对它进行整理,阐释;另一是说由孔子最后编定的,最初它不是一本诗集,是散篇流行的,孔夫子把它汇集起来。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根据论语的记录,孔子为了教学需要进行汇集,而且孔子有他的学术传人,有利于传承下去
3、关于《诗经》的争议(1)孔子删诗说。《史记》:原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去其重”。
历史上说法认为孔子在编订的时候会通过自己的标准删减部分诗歌,有人认为孔子收集了三千多首,老师认为这是可以确定的。
(2)爱情诗还是求贤诗。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
四、《诗经》的内容
《诗经》:教化的弦歌,民族的史诗。
文学的圣典,情感的乐章。
诗经让人变得儒雅,无论是文字还是性格;文学圣典,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被很多文学家学习。
1、教化的弦歌
《礼记》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言: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读《诗》,让人儒雅而多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经常使用诗的语言来表达本国的文化教养,同时在政治场合,诗的模棱两可很有政治意义。
2、民族的史诗
关于商民族的起源,《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相传有女简狄,浴于河,吞燕卵而生契(商始祖)。关于周民族的起源,《大雅·生民》称,姜嫄是踩在巨人的足迹上,震动以后生的孩子名后稷(周始祖)。
反映了母系社会想父系社会转变的过程,所以司马迁用这首诗记载商民族的起源,或许其表现形式是一种神话,但现在的史学家都比较相信其中记载的社会形态的转变后来很多学者都用诗经来研究历史(社会史、植物、动物的地域分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用有韵律的诗歌记载了生活社会的情况。
3、文学的圣典
古代说的文学作品就是诗、词和散文。《诗经》一直是面旗帜,影响着历代文人骚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诗的影响力在下降,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诗的影响力急剧下降。但是据我所看到的材料,在法国每年举办诗的节日,诗人们在那里朗诵,很受人尊重。诗还是家庭妇女们必读作品。他们认为女性读了诗之后变得非常优雅,特别有修养,给孩子树立典范。我同意这个看法。
《诗经》是中国现代诗的出路。
4、情感的乐章
这些诗写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南端亦在长江北岸。在其三百余首诗里,约有60余首是写婚恋的,再现了我国先民的情感世界。
主要包括情感,包括恋爱、家庭夫妻之间的感情,这些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在任何时代都是有意义的,诗经中展现的开放和对情感的坦诚,以及写诗人包括女孩子,是一件十分值得敬佩的事。
三千年来中国人的恋爱:
从热情奔放,到曲径通幽;
从禁闭再到开放。
《诗经》成为我们情恋长河之源。
五、《诗经》中的爱情诗
1、单相思
周南在西周时大约指现在河南南部到湖北长江以北地区。以下这首诗应写于今日之武汉。南有乔木 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周南·汉广 蒹葭(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约会
孔子曾说 “郑声淫”,或有“郑卫淫声”之说。这是说春秋之郑、卫二国诗乐过于轻靡淫逸,有违清雅的正道。
以下诗写于春秋的郑国(今新郑县一带)与卫国(现河南濮阳一带)。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表现一个女子可爱的任性,骄横,自己在家写诗,不去见男友却埋怨其不来找她,最终终于见面的整个过程。
郑风·子衿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邶·静女
3、初恋诗
以下诗写东周的卫国(包括邶风、卫风),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南部到河南的北部。以现河南濮阳为中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男女之间赠送礼物的差异,这是中国三千年来的传统(1)初恋诗的演唱形式
唱: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第一段。我想大概是一个人在领唱,后面有一批人在和。我们经常看见在舞台上站着一批人唱一句,这些人唱的都是一样的词,只有领唱在变化。
唱: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接着再唱再和:
唱: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初恋诗的场景
这首诗,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当时有一种制度,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溱、洧之畔,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举行露天的舞会。这首诗是在露天舞会里面咏唱的。这是非常现代化的场景,也是非常美好的场景。实际上《诗经》里面有类似的篇章还有不少。
农历三月初三大概是清明前后,春暖花开,人们开始外出踏春、玩水、沐浴、洗衣,年轻人在这样的场合会唱歌,唱歌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主要发生在溱(zhen,一声)河与洧(wei,三声)河的交界地带
4、一个姑娘的“告白”诗
这首诗显然出自一个女子之口,是这位姑娘给她的男朋友写的,写得很直白。她说,你如果要爱我的话,你赶紧撩起你的衣服,走过这条溱河来,来跟我结婚;如果你不爱我的话,那怎么样,难道没有别人爱我吗?
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 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郑风·褰裳
先看看德国诗人海涅(1797-1856)的爱情诗 告白----海涅
暮色昏沉地降临,海潮疯狂地咆哮,我坐在海滨,眺望白波的舞蹈,我的心胸也像海涛一样沸腾,一种沉重的乡愁攫住了我,我怀想着你,你这美丽的倩影,你到处漂浮在我的周围,你到处将我呼唤,到处,到处,你出现在风声里,出现在涛声里,出现在我心头的叹息里。我用纤细的芦管在沙上写着: “阿格涅斯,我爱你!”
可是那恶毒的海波泛滥而来,卷过这甜蜜的自白,把它冲掉了。
脆弱的芦管啊,散乱的沙砾啊,奔逝的海涛啊,我不再相信你们了!
天色渐渐变得黑暗,我的心渐渐变得狂暴,我要用强力的手,从挪威森林里,拔出最高的枞树,把它浸在
埃特纳火山的熊熊的火口里,而用这蘸满火焰的斗笔 在黑暗的天幕上写着火字: “阿格涅斯,我爱你!”
从此在天空里
每夜燃烧着那不灭的火字,所有世世代代的子孙
都要欢呼地读着这句天书: “阿格涅斯,我爱你!”
三月初三的时候,男女到溱(zhen)水与洧(wei)水交汇处沐浴,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可能就有一种南方的细腻和北方的豪放,此诗就是一个女子直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甚至敢于在诗中骂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这个无知的狂徒),老师选这首诗有两个原因,1.写于两河流域 2.和中国后来诗的情感表达大相庭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种情感表达在西方诗人的笔下还在流淌着。
老师觉得这首诗和诗经郑风中的褰裳就有异曲同工之妙,5、中国的情人节
以下这首《溱洧》诗写于春秋之时的郑国,依传统的说法,上巳节(夏历三月初三)的时候,青年男女来到溱、洧之畔沐浴嬉戏。地点在今河南新郑县,溱水尚存,洧水现名双洎[jì]河。他们手拿兰草,又互赠芍药,以表达心中之爱。 可以说三月初三应为中国的情人节,定情之花应为芍药。
老师说,农历七月初七不应该为中国情人节,正确的情人节应该是三月初三,而且应该称为“恋人节”,特指没有结婚的情侣之间的节日,而七月七日是“乞巧节”,寓意在于没有结婚的少女学习针绣,以避免嫁人后遭到婆家的嫌弃。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
青年人的生活就是一首诗,如果读诗时依旧理性的思考,则缺少了那么一丝情趣
参考书目:
1、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3、王延海译注《诗经今注今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余冠英注译《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赵逵夫等编《诗经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五讲春秋与左传
一、《春秋》
1、诗亡然后春秋作
春秋之后,像《诗》这样的诗集再也没有出现了。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句话我觉得非常精炼地概括了这个过程的转变,从《诗》到《春秋》的过渡。
诗没有了,用来记录历史的就换成了春秋,即书写和记录人类历史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由浪漫的诗转向了理性的春秋。
2、春秋之义
一是表示一种时间的概念,一年。一年就是一春秋。
老师认为,在黄河流域,春秋是最让人愉快的两个季节
二是一本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这本书是五经之一。三是一个时代的名字,它来源于这本书的名字。《春秋》这本书记录了这一个时代,一共是242年,也就是西周之后,战国之前的那段时间,那是一个人才辈出、智慧丰富的时代,这一段时间的历史被这一本书所记录下来,所以人们称这段时代为春秋时代。
3、《春秋》作者与编写方式
根据司马迁的意见,它是孔子写的,荀子、孟子也都认可《春秋》是孔子所作。
当出现争议时,老师认为司马迁拥有伟大的人格,作为人文学家,如果拥有卑鄙的人格,那他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的。
《春秋》是按时间的顺序来记录历史的一种体裁形式。简单地说,它类似于现在的日记、年谱这类著作方式。这种体裁的著作我们就叫它春秋,即编年体。
这是人类记录的最实用的一种方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接着孔子的《春秋》往下写的,老师认为这是因为在司马光的心目中《春秋》和孔子都是伟大的,这是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孔子的敬仰和对《春秋》的推崇,并发扬光大。
4、《春秋》三传
《春秋》记242年历史,仅一万六千余字,过于简约。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与《春秋》或许是记言与记事的关系。
古书曾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记言:是用笔简明记下简单的,相当于标题
记事:通过大脑记录详细的事件,到了后期有条件之后再作详细记录。【左丘明是一个瞎子,在春秋时有姓左的有姓左丘的,“明”是反语,与左丘明的眼盲相对应,他是鲁国当年著名的历史史官(在春秋时,盲人不仅可以是史官,还是乐师,还可以当家庭教师,那时盲人大多是最有文化的人),在《左传》中有部分是左丘明死后发生的,但这实际并不奇怪,是左丘明的徒弟在后期背诵时加进去的,最后记录下来。(孔子就是左史,左丘明就是右史)】
但是对于《左传》和《春秋》是两本书的说法(并非是“经”和“传”的关系,有的学者不认可,依旧认为是经和传的关系)尚未统一。后来被xx合成一本,人们发现更加易读,便不再分开。
瞽(gu,三声)史记言,后人传写成书,乃为《左传》。
5、《春秋》与《左传》的关系
《左传》是不是解释《春秋》。一派认为《左传》是一本独立的书,它跟《春秋》有关系,但它不是解释《春秋》的;另一派观点说它是解释《春秋》的。 杨伯峻先生,他当年在北大开的一门课,就叫《左传》,他的观点就是《左传》是解释《春秋》的。我个人认为,《左传》是一本独立的书。
6、《春秋》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说,《春秋》是一部治国的大法。这俨然是一部宪法的意思。那些国王或皇帝们应该按《春秋》里面有关的对历史评判的标准来治理国家。
春秋是孔子对历史的评判,是孔子提出的治国标准,大概就是“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历代国王应该依据其治理国家。
《春秋》是现存的私家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影响有两点,第一点私修,第二点编年体。
私修:学者自己来修撰历史,从学者的立场来看待历史。这是孔子开创个人修撰历史的先例,使中国个人修撰历史源远流长。
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仅仅通过《春秋》是很难了解某个时代的问题,所以老师认为春秋是一部政治著作,正如司马迁所说,这是一部治国的标准,是一种政治而非是历史。但是《春秋》和《左传》结合起来就是伟大的历史著作。
春秋笔法,惩恶而劝善,字字寓褒贬。故《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春秋 · 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齐襄公灭纪国,因其为贤者而为其讳。
包含了作者个人的评判标准。例如中国队输给日本队,中国不会报道“日本队打败中国队”。但是作为历史学家,这样涵盖自己感情色彩来判断显示标准很难真正揭示历史事实。
微言大义,贬乱臣贼子,求大一统(华-夏-夷,以求大同太平之世)
中华民族是从梁启超才开始用的,在中国古代,“华”是指文明的程度,或者说“华”就是贵族,孔子想要构建一个以贵族为核心的核心圈,这个核心圈就是“华”,在“华”之外受其影响的就是“夏”,而再往外面不受影响的部分就是“夷”。孔子希望把“华”的文明传到世界,实现世界大同。但是这是后来的经学家们所解释的孔子的理想。这大概就是经学家所谓的“微言大义”,正如文化大革命,其实在中国的产生是有历史渊源的。
第五讲春秋与左传
二、《左传》
1、作者
传统的说法是左丘明。左丘明在《史记》里面当然有明确的记录,把《史记》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孔子同时代的人,稍微偏后。一位史学家。他是一个瞎子。他不仅有《左传》这一本书,他还有另外一本书,叫《国语》。这个人是一个瞎子,或者说是一位瞽史。
关于《春秋》和《左传》的说法,在上述已经详细说明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左传》是《春秋》的外传,《国语》是《出去牛》的内传。
2、影响
详记春秋时代史事。《春秋》这本书写得非常简要,大概只有一万七千多字吧,写了242年的历史。
历史文学的典范。《左传》善叙事,《孟子》善议论。常为后学学习。
我们的语文课本之所以选《左传》老师认为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其记事的技巧。
之所以把《左传》称为历史文学,是因为其不仅真实记述了历史实情,还以十分优美的文字所描述下来,这样的文章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推荐书目:《春秋左传注》杨先生
《孟子释注》
两本书的内容对写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写一手好文章,终身受益。
《左传》是我们现存的最完善的一部编年体史书:预叙法、夹叙法、追叙法。 它是一部经书,在中国的思想界影响很大。
预叙法:提前把某个人的生平写了(活到什么时候),因为他在某个事件中很重要,但是在后期几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为了保持完整性,提前记叙生平。因为编年体在记事时有时很不方便,所以开创了“纪传体”
还有一种叫“纪事本末体”,在编年体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记叙方式,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讲,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以上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三种记撰方式。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 春,叔孙豹如晋。范宣子迎接。问焉:“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叔孙豹未对。宣子曰:“范家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室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两本书是中国史学的源头,都受到后人的模仿。
第六讲《论语》
一、概况
1、推荐阅读
在先秦典籍里,我推荐两本书:《诗经》和《论语》。《论语》更容易读,更加流畅、轻快。它篇幅很小,从阅读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如果不求甚解的话,花两个小时就读完了。当然如果要细细地品味,则两个小时就远远不够了。《论语》现在转好的本子是: 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由中华书局出版。
2、成书
《论语》是谁作记录的?现在一般的说法是孔子的学生们作的记录。孔子收了很多学生,按司马迁的说法,孔子有三千多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人。而随在他身边左右的人就更少了,《论语》大概就是这些人记录下来的。编成的时间大约在战国。
3、语录体
这类著作可以说是一种体裁形式,而《论语》是其中的代表作。或者说是开创性的作品。后来像《朱子语类》等,是朱熹讲学、和学生聊天、和学生出去野餐的时候的讲话,由弟子们整理出来。这种情况在历史上非常之多,是一个传统。语录体在中国历史上盛行不衰,到二十世纪中后期达到顶峰。
还有一本著作是《毛主席语录》。
第六讲《论语》
二、孔子
1、孔子(前550-479)
先祖宋贵族,生于鲁。父早逝,家庭贫寒,三十而收徒,中年曾任大司寇。后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晚年专事讲学与整理古书。为我国私人讲学的第一人。
2、从网上下载的几张照片:
第六讲《论语》
三、内容
1、政治
孔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体现了他的一些政治主张。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就是“礼治”的思想。孔子在回答学生的诸多问题的时候,有许多涉及到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去做了官,或者有做官的志向,因此他们在提问的时候经常问到治理国家的问题。而孔子也曾经做过官,他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得到实现。事实上孔子的“礼治”,不仅仅是国家治理的问题,他还讲到人与人关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君臣之间的问题,上到国君,下到普通老百姓,如何和睦相处的一系列问题。“仁”即爱人。
2、人的问题
怎么做人也是孔子经常谈论到的一个主要的话题。很多学生都向他请教怎么做人。《论语》这本书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孔子在讲话中,把人分成了很多类型,孔子按照思想境界的高下把人分成:“圣人”,是思想境界最高的人;其次是“君子”,这一词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再往下是“仁者”,在《论语》里面也经常看见;其他还有“智者”、“贤者”、“善人”,还有“小人”。“君子”和“小人”往往是对立的。
3、“鬼神”
和“人”相对立的大概就是“鬼神”。当然,鬼神这个东西在今天的生活中越来越淡化。但在中国历史上,“鬼神”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敬而远之。孔子在他的讲话里面几乎不谈论这个话题。孔子强调的一直就是现实,孔子觉得,我们人都没有做好,还讨论鬼神干什么。所以学生们在提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经常不作回答,或者说拒绝回答。这就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个暗示或者提醒,在孔子的思想里鬼神的地位是非常淡化的,他重人事而不重鬼神。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承认也不否认,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同时明白鬼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根深蒂固
4、教育
孔子很多头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头衔就是教育家。我们说他是“至圣先师”。
第一等是 “生而知之”的,很难,跟我们隔得很远。第二等是学而知之的人,第三等是遇到困难而学习的人,第四等是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显然,孔子所强调的就是学习,强调教育的作用。
在那个时代,还有另外一股非常重要的思想,我们今天把它叫做“反智主义”。老、庄就是反智主义。可以说,这也是儒、道两家的一个重大区别。孔子强调知识的重要,强调教育的重要,强调学习的重要。他强调人需要有知识,人要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来使自己变成仁人志士。
他讲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见贤思齐”、“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等,这些都成为成语,挂在老师的口头上,来教育学生。两千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教师在重复着孔子的这些言论。
《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岁。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的学生所编述。
大概在孟子荀子的时代,论语可能都还没有成书,而通过对文中人名的分析,“有子“和”曾子“被称为”子“,有可能是因为论语是这两个人的学生所编述。
中国古人不称呼名,同辈之间就不称名,对于长辈就更不能称呼名,“夫子“是对地位崇高的人的尊称。
《论语》中讲述的最重要就是学习和做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里仁》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公冶长》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第六讲《论语》
四、影响
有一种东西,它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当你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它会影响着你,但你并不感觉,这大概就是文化、就是传统的意义。我们的性格特征就是由这种“文化宿命论”来决定的,并不是你愿意或不愿意的问题。
《论语》在今天,在我们困惑的时候,仍然能够给我们一个光明的指引。它会潜在地影响着我们。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我们如果没有这些思想,就可能作出另外一种选择或判断。
孔子晚年就有极高声誉,有“圣者”之称(《子罕篇》)。去世后,学生喻其为日月,无法超越。又称其生的光荣,死了可哀也。(《子张》)。
《论语》一书自汉以降,为读书人之必读。五经可以不读,或读一经,而《论语》可说无人不读。 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集为《四书》,为学习之入门,为科举之必考。
第八讲史记一、二十六史
1、纪传体
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结合记言、记事。纪传体史书一般是由本纪、世家、载记、列传、书志、表和史论组成。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史论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
2、二十六史
《史记》的出现,标志着纪传体史书的产生,中国史书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此以后,纪传体史书渐渐在史书中居于主流,被政府视为正史。《史记》所创造的纪传体,树立了纪传体史书编纂的典范,对后世史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后来的史家撰写纪传体史书,在体裁上基本是沿着《史记》的路子走的。《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自此以后,历朝修的纪传体以断代史为主。纪传体正史共有二十五种,称“二十五史”。《清史稿》也是用纪传体修的,合在一起共二十六种。
3、版本
乾隆时期开始刻印《二十四史》,刻印的地点在皇宫的武英殿,故称殿本。质量高。晚清官书局校刻《二十四史》,称局本。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称百衲本。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华书局开始出版标点本二十六史。此本应为目前最好的本书。称校点本。
4、这二十六部史书是: 《史记》,西汉司马迁,130卷; 《汉书》,东汉班固,100卷;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120卷; 《三国志》,晋陈寿,65卷; 《晋书》,唐房玄龄等,130卷; 《宋书》,南朝梁沈约,100卷;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59卷; 《梁书》,唐姚思廉,56卷; 《陈书》,唐姚思廉,36卷: 《魏书》,北齐魏收,130卷; 《北齐书》,唐李百药,50卷; 《周书》,唐令狐德棻,50卷; 《隋书》,唐魏征等,85卷; 《南史》,唐李延寿,80卷; 《北史》,唐李延寿,100卷; 《旧唐书》,后晋刘峋等,200卷; 《新唐书》,宋宋祁、欧阳修等,225卷;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50卷;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74卷; 《宋史》,元脱脱等,496卷; 《辽史》,元脱脱等,116卷; 《金史》,元脱脱等,135卷; 《元史》,明宋濂等,210卷; 《新元史》,民国柯劭忞,257卷; 《明史》,清张廷玉等,332卷; 《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529卷。第八讲史记
二、司马迁
司马谈-出生-师承-游历-获罪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氏世为史官,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为汉代太史令,作过《论六家要旨》,并立志要作一部史书,然书未成而卒,临终前,司马谈对司马迁说:“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书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迁为太史令,秉承父志,决心完成父业。
当时,社会稳定,司马迁又有机会读到国家收藏的图书典籍和各种档案材料,并且,司马迁在年轻的时候,师从孔安国与董仲舒,曾游遍了大半个中国,搜集了不少逸文逸事,这都为写作《史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因替李陵辩解入狱,受腐刑。出狱后继续发愤著述。他说:“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忍辱写作,抒之愤懑,发其蕴蓄,立志要写成一部昭著千古,流传万世的史著。
第八讲史记
三、思想
一个空前绝后的史学家的思想:
1、十分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性。
2、力求探索时势的变化与个人际遇的关系。究天人之际。
3、阐明历史进化的过程。通古今之变。
4、真实性与可靠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5、方法:纪传体。
6、历史文学。
第八讲史记
四、内容
《史记》的内容:本纪记历代帝王世系与国家大事;世家记西周、春秋、战国时诸侯的世系及历史,汉代丞相、功臣、宗室、外戚、孔子和陈涉的事迹;列传是全书的主要部分,记述各阶层、各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各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表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与简要的政治事迹。书分别记述天文、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制度和情况。篇后有“太史公曰”,这是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及一些史实的补充。书后一篇《太史公自序》,叙述司马迁的家世和事迹,并说明撰写本书的经过、意旨及作者的史学见解。
四大名著名著导读 篇2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兵器: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八戒(九齿钉耙)、沙僧(禅杖)。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表现的主题“官逼民反”。
宋江(及时雨)
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宋江题反诗(浔阳楼)
性格: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既有
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鲁智深(花和尚)
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黑旋风)
情节: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林冲(豹子头)
情节: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性格: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人安分守己、循
规蹈矩,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最能体现“逼”的主题的人物)
武松(行者)
情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性格: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吴用(智多星)
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阵图
性格: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被称为“赛诸葛”)
杨志(青面兽)
情节: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性格:精明能干、粗暴蛮横。共同性格: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三位女将:扈三娘(一丈青)、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身怀绝技的三将:善盗——时迁(鼓上蚤)、善射——花荣(小李广)、善行——戴宗(神行太保)
歇后语:(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思想倾向:拥刘反曹。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月末明初小说家。刘备
情节: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性格: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
情节:千里走单骑(忠)、义释曹操(义)、过五关斩六将(勇)、水淹七军(谋)、败走麦城(傲)、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
性格: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诸葛亮
情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性格:深谋远虑、智勇双全、博学多才、淡泊名利、忠心耿耿。《三国演义》中的“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桃园三结义”的是使用双股剑的刘备、丈八蛇矛枪的张飞、青龙偃月刀的关羽、“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是曹操和刘备。“三字”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四大家族:贾、薛、王、史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李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妙玉、巧姐。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黛玉葬花)
王熙凤:聪明能干、巴结奉承、阴险恶毒、贪婪自私(毒设相思局)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香菱学诗)
九上名著导读 篇3
1、作者:施耐庵(明)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6、思想意义:
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7、人物性格举例:
⑴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暴躁,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李逵 :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暴躁,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3)林冲: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但受高俅陷害,不得不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的典型。
(4)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个下层侠义之士。
8、精彩情节点击: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宋江三打祝家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⑹人物绰号举例:
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李逵——黑旋风元夜闹东京
武松——行者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 大闹云飞浦
林冲——豹子头风雪山神庙
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
《傅雷家书》
1、作者:傅雷
2、评价:著名翻译家,曾翻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3、内容:以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1、培根简介: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2、内容简介:培根的散文随笔共有五十八篇,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3、精彩篇目点击:《谈美》、《谈读书》、《论拖延》等。
法学名著导读 篇4
主要内容:
1、立法的最大目的是和平与善意。
2、立法者的首要素质是权力比例意识
3、婚姻继承法的原则是国家利益至上
4、刑法的基本特征是神的利益优于人的利益
地位:
二、试评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的法治理论。
1、法律和国家的关系。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善德,他们又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正义。国家是最高的社团,法律是正义的具体表现。法律的好坏是以正义作为划分标准的,人们服从城邦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实现了正义。
2,法律和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中小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既是最好的又是稳定的。中庸。划分国家政体有两个标志:一是最高治权的执行者人数是多少,二是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实行统治的目的。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共和政体—平民政体。正宗政体——变态政体。
3、法治和人治。它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崇尚法治的人物之一,他主张实行法治。
(一)法治的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二)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考虑周到。正确得多。其次,法律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
(三)立法。应注意国境的大小和境内居民两个因素,邻邦关系,财产限额和各个家庭子女人数。法律必须变革,但变革要慎重。立法中特别要重视教育。
4、法律定义。法律具有正义性;法律具有普遍性;法律具有平等性;法律具有稳定性与灵活性;法律具有权威性。亚里士多德发表了著名的《政治学》,从而把政治学从古代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古代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创立了第二学园。政体构成三要素思想,既国家的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
三、试述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中的政治理论。P30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国家产生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国家产生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城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城邦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1 .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划分政体的标准。第一是宗旨,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前者为正宗政体,后者为变态政体。第二是人数,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出二类六种政体。即正宗政体三种,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又有变态政体三种,它们是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政体。.政体三要素。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理想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分。中产阶级占居城邦公民大多数,可以调和贫富两极的对方,稳定战邦的政治。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实质是想建立以中等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挽救城邦制度的危机。.政体变革思想。亚里士多德还对政体的变革做了分析。他认为变革有两种;一是以较好的新法代替旧法。他认为,成文法不应一成不变,但变革要慎重,如轻率的变革必然消灭民众守法的习性。二是政体的变革,即由于治理不当引起政体的变革,由内讧诉之武力,演化为革命,革命使现行政体变革或是政权由另一个党派控制。
(三)亚里士多德的治国原则思想.必须实行法治。.主张公民轮番为政。.城邦的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应。
四、简述西塞罗《论法律》中关于自然法特性的论述。P47
自然法的本质就是理性,将自然法置于“最高的法”的地位。西塞罗所说的理性是神与人共享的财产,因为人的理性渊源于神的理性。而他所说的神、上帝、和自然都是同义词,故理性法就是自然法。他将自然法与理性法联系起来,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人是由神创造的,神明赋予人以理性。正义以自然为依据,没有自然,便不可能有任何正义。“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以人们的意见为
基础而是以自然为基础。”“自然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享受法”自然是区分人的德性好坏、美丑的标准和依据。
五、简述托马斯阿奎那对法的分类。P80
阿奎那继承并发挥了奥古斯丁的法的分类理论,将法分为四种类型:(1)永恒法:上帝对宇宙秩序的合理安排,指导整个宇宙的规范,是上帝对创造物的合理领导;(2)自然法:是永恒法对人类的关系,是永恒法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是人类社会的法;(3)神法:基督教圣经,包括新旧约全书,是自然法和人法的补充,禁止各项罪恶的安排,是用来指导人类精神生活的;(4)人法:人定法,国家制定的法令,人法从属于自然法。
六、试比较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P94、P112
洛克是议会主权论的代表,在自然法和契约论中寻求灵感,认为国家从契约中产生,契约的订立者构成社会任然拥有对国家主权的最后决定权。这是因为契约订立者交出去的权利不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为了有效的保护这三种权利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并提出了政府解体和革命是思想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主张分权制衡的君主立宪,国王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七、简述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篇章结构。P110
全书中译本共分上下两册,六卷,三十一章。主要内容可概括为:①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和它们各自的原则(1至10章)。②政治自由和分权学说,英国范例(11至13章)。③地理与政治关系的学说及各种推论(14至19章)。④工业、商业人口、宗教等问题(20至25章)。⑤罗马和法国法律的变革、关于封建法律学说(27至28章,30至31章)。⑥一般性结论(26和29章)。
八、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P128
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他指出,政府应该排除多数人(指统治阶级)意愿的影响,捍卫自由、平等和公正。
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由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再由社会革命而道德革命,规模和程度远超英美的一个渊源
九、写一篇关于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读后感。见附录、P140
十、试述《联邦党人文集》中关于司法权的论述。P174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第78和79篇里,对司法独立作过精彩的论述,他区分了司法独立的两个运行目标,并解释了忠于职守条款和酬金条款怎样实现这些目标。首先,他将司法独立视为一种组织上的独立,能抵御国会和总统的侵犯,从而保有对两政治部门的制约作用,他在为法官终身任职辩护时指出:“如从法院应被视为限权宪法限制立法机关越权保障出发,司法人员职位固定的理由即甚充足,因除此而外,并无任何其他规定更能使法官得以保持其独立性,而法官的独立实为其执行上述艰巨任务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捍卫酬金条款时,他又指出:“最有助于维护法官独立者,除使法官职务固定外,莫过于使其薪俸固定。……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在任何置司法人员的财源于立法机关的不时施舍之下的制度中,司法权与立法权的分立将永远无从实现”。其次,汉密尔顿又称司法独立为法官裁决个案时抵御多数人及其他外部干预的缓冲器,这时,司法独立更多的是充任了维护司法公正的作用,“坚定、一贯尊重宪法所授之权与人权乃司法所必具的品质,绝非临时任命的司法人员所能具备。短期任职的法官,不论如何任命或由谁任命,均将在一些方面使其独立精神受到影响。
十一、试述梅因对自然法理论的批判。P254
他并不否认历史上存在过自然法,但他认为古代人并不具备令人生存的环境。可是自然法却把过去和现在混淆起来了,自然法理论是今人强加在古人身上的一种偏见,它具有先验性和反历史倾向。他深入研究了“自然状态”、“自然法”等说法,断定这些说法都是“教条”和“幻想”。他清算了自然法理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他指出,这些理论不但使注意力离开了可以发现真理的唯一出发处,并且当他们一度接受和相信了以后,就有可能使法律学以后各个阶段都受到其最真实和最大的影响,因而也就模糊了真理。假设和传播这种自然法理论都是极其有害的,他在法国已造成了“无政府混论状态”。
十二、试评述梅因关于进步社会法律演进的公式。P258
【名著导读听课体会】推荐阅读:
名著导读教学08-25
名著导读论语06-06
法学名著导读09-25
法学名著导读书目10-24
四大名著导读05-12
教育名著导读作业06-03
名著导读读书心得07-04
名著导读之童年11-26
名著导读:《伊索寓言》10-21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