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粮镇高华村村情调查报告
黄粮镇高华村村情调查报告 篇1
黄粮镇高华村村情调查报告
(县广电局“三万”工作组)
根据县委“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3月份以来,我们广电局“三万”工作组3名队员集中一个半月的时间,深入黄粮镇高华村进行村情民意调查,通过逐户走访、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形式,广泛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全面掌握了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帮助该村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全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高华村地处黄粮镇边际,深居大山腹地,境内崇山峻岭,沟涧密布,资源丰富,海拔在500—1200米之间,雨量集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村公有5个村民小组,367户,1118人,605个劳力,版图面积为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亩,山林总面积8000亩。
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产业。农业上以烤烟、蔬菜和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村种植烤烟428亩,种植蔬菜620亩,出栏生猪3223头。全村经济总收入74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780元。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中,外出务工收入占16.1%、粮食收入占18.7%、烤烟收入占11.3%、生猪养殖收入占43.1%、其他收入占10.8%。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共有3条公路,总里程20公里,其中已硬化公路10公里,其余都是碎石路面和泥土路面的简易公路,基本上组组通公路,该村一、二组178户全部通路,公路入户率70%。该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组织农户兴建天河水窖,共兴建蓄水池4000立方米,架设引水管道管道24000米,全村45%的农户吃上了卫生水。农村电网改造基本结束,全村农户生产生活用电没有问题。
社会发展情况:全村80%的农户家里装有固定电话和手机。70%的农户自己购买了天线锅,广播电视入户率85%。但部分地区通信信号差,95%的农户收看不到兴山电视台的节目。村无集中的娱乐活动阵地和设施,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全村现有卫生室1所,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18人,参合率100%。
生活环境情况:全村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砖木结构住房只占10%。80%的农户住房是新房,年久失修危房有30户。通过2010年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全村共识别人平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70户234人,占总人口的20.1%,贫困户中五保户4户,低保户30户,低收入335人,占总人口的29.9%。农民生活水平一般,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全村现有党员39人,没有28岁以下的党员,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现有村干部4人,互联责任区区代表15人。
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高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前也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发展慢。该村缺乏工业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经济。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靠种烤烟和粮食,少数农民发展商品蔬菜。农民种植的粮食除自食外全部用于喂猪。由于水源缺乏,该村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的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加之该村地理条件比较差、农民的思想认识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该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该村人平纯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少495元,降低幅度11.6%,农民仍然十分贫困。
二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民生活生产难。水和路的问题十分突出,公路等级不高,还有10公里为碎石路面和泥土路面的简易公路,坡度较大、路况较差,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人们出行十分不便。群众要求将现有公路进行拓宽和硬化,以方便生产资料顺利上山和农副产品及时下山。该村90%的农户对水的反映强烈,一方面是水利设施落后。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代国家对该村进行了水利项目扶持,但只解决了45%的农户饮水问题,仍然有891人生活用水困难,128人
2饮水要到较远的地方去挑水。另一方面是缺乏水源。该村80%的农户居住周围举目无水,仅靠蓄积雨水生活,更谈不上生产抗旱和生猪养殖用水。同时,该村300多亩农田都在山脚,由于地势低洼,缺乏排水沟渠,夏季遭受涝灾,全靠望天收。此外,70%的农户反映,村里野猪为害猖獗,全靠农民日夜守候方能猪口夺粮。
三是劳力外出流失严重,农民增收致富难。该村605个劳动力,其中常年外出打工农民达到284人,占总劳力的46.9%,加上在外面打大季节工的农民,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500人。由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人员“三多”现象明显,即老人多、妇女多、举家外出的多。在家留守的人员中,老弱病残占到了70%以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造成农田无人耕种、主导产业无法发展、新科技难以推广等等,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此外,农民因灾、因病、因残导致部分群众返贫,农民增收致富十分困难。
四是面临就疗难、婚姻难,实际问题解决难。该村目前面临着农民就医难和大龄男青年婚姻难解决两个棘手问题。村民虽然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仍然存在“看病远、看不起病”的问题,许多农户由于离村委会较远,来回需10元以上的车费,加重了患者负担。特别是一些患腰椎增生等慢性病的农户,长年吃药不断,仅靠门诊报销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据调查,目前该村有28名35岁以上的“光棍汉”,40岁以上的大龄男青年占“光棍汉”总数的80%,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
在深入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分析了该村的发展现状,汇集了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综合各方意见,认为今后高华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调整结构主攻烟、菜、畜,开发山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抓好路、水、沼改善生活环境,发展医、文、保事业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总体目标是:发展烟叶面积达到1000亩;发展时令菜、反季节蔬菜、山野菜,力争达到人平1亩菜;依托“双汇”和草山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年出栏生猪达到4000头以上,山羊出栏500只以上,3鸡出笼5000只以上;户平新发展1.5亩核桃经济林,全村核桃总面积达到1000亩;加强村组公路硬化建设,全村道路硬化总里程达到30公里;加强安饮工程建设使全村所有农户吃上卫生水;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力争全村80%的农户用上沼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1年集体经济累计达到5万元,到2015年集体经济累计达到20万元; 完善村级医疗卫生和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健康水平。
主要对策和展望
一、科学制定《高华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勾画发展蓝图。“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就难以指导全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就难以激发村民的热情和激情,就难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披荆斩棘、破除万难,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村两委班子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因地制宜,迅速制定出高质量、高标准、可操作的村级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勾画好美好蓝图。
二、做大做强烟、菜、畜三大支柱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烤烟、蔬菜和畜牧养殖。使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蔬菜达到1000亩、年出栏生猪达到4000头。二是要提高产业发展管理水平,加大烤烟、蔬菜、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搞好样板示范,提产出率,使全村人平每年从三大主要产业中增加2000元以上。三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对全村60%以上的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四是要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机制,针对该村很多农户无能力管理、无能力经营和很多户整体外出打工田地荒芜的实际情况,要尽快实施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引导这些土地向专业合作社流转,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实现村级干只线公路全部硬化的目标。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大投入的机遇,大兴水利,切实解决村民的饮水安全和农田抗旱排涝问题。三是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完成30户的危房改造和完成2个组20户66人的整体搬迁脱贫任务。四是加大村庄建设力
4度,在合理配臵资源的前提下,争取国家资金建设几个标准高、功能全、辐射能力强的村庄,力争全村面貌大变样。
四、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级实力,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高华村是一个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的村,发展集体经济必须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之路。一是盘活资产。盘活该村现有闲臵两栋房屋,将集体资产出租给经济能人发展养殖业、加工业或服务业,增加集体收入。二是盘活资源。
1、公田出租,每年可收租赁费3000元。
2、积极发展烟叶生产,严格合同管理,获得烟叶奖励基金。
3、将河道发包出去,兴办采沙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引进投资。随着该村蔬菜、核桃等经济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可引进客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增加村集体收入,也可带动农民增收。四是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带动发展,增加集体收入。
五、加强对村民的教育管理,全面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村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水平的高低和文明程度的高低,个别农民不思进取,不发家致富,依靠国家政策度日;部分农民目光短浅,只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不讲诚信;少数农民小富即安,小变即满,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为此,要全面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他们发展产业、发家致富的能力,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六、扎实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以“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为龙头,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增加医务人员,添臵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把村便民服务中心办成“老百姓之家”。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5
【黄粮镇高华村村情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高华老师挽联集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