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

2024-06-01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精选8篇)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 篇1

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改基础〔2018〕5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出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依托高铁车站推进周边区域开发建设,有利于城市空间有效拓展和内部结构整合优化,有利于调整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交通、产业、城镇融合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依托高铁建设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推进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有的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已经成为城市最具人气和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总体上看,我国高铁车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对高铁建设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还不深入,个别地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初期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发展模式较单

一、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潜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风险。为推进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规划统筹和衔接,严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规范有序推进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不断提升设施服务、产业发展、人口集聚、政策配套等支撑能力,促进高铁沿线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动高铁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有机协调。

(二)基本原则。

规划协调、布局合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编制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开发规模和边界,优化车站选址方案及车站周边区域空间结构、人口产业分布,杜绝边建设、边规划。

量力而行、有序建设。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区位优势、财力可能、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等发展实际,根据规划确定开发目标、建设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合理把握建设节奏和时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有序发展,防止盲目追求规模和大干快上。

站城一体、综合配套。充分发挥高铁车站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避免高铁沿线产业布局同质化和单一房地产功能开发。

市场运作、防范风险。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推进项目共建、资源共享,提升开发建设质量水平和效益,防范各种隐患、风险和损失。

二、重点任务

(三)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

坚持规划引领,充分论证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可行性、必要性,因城施策、因站而异推进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合理有序开发建设。对于既有站改造的高铁车站、位于中心城区或与既有产业园区等结合较好的高铁车站,有关城市要严格按照既有城市规划,结合城市功能提升和结构布局优化做好车站周边综合开发。对于城市外围新建的高铁车站周边具有开发潜力的,相关城市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统一布局,合理确定车站周边开发建设的功能定位、规模和边界,做好规划预留和控制,按照规划规范有序推进开发建设。要严格审查规划的合理性,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和综合开发效益,把评估结果作为控制建设时序和分期建设的依据。

(四)合理确定高铁车站选址和规模。

高铁车站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切实处理好高铁通达性和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既要满足技术标准条件,又要服务地方发展。铁路总公司和地方政府要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在城市枢纽总图规划编制及项目实施阶段,深入研究论证高铁车站与城市发展衔接问题,合理确定建设标准、线路走向、车站分布和建设规模。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

(五)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有关城市要综合考虑人口集聚规模和吸纳就业情况,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要求,合理确定高铁车站周边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及土地开发和供应时序,坚决防控单纯房地产化倾向。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积极推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轨道交通上盖物业综合开发等节地技术和模式,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按照“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要求,依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对高铁站周边建设用地加强审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六)促进站城一体融合发展。

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要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与城市建成区合理分工,在城市功能布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同步规划、协调推进。有关城市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发展定位等,甄选出发展基础条件优越、城市特色鲜明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避免沿线临近站点形成无序竞争、相互制约的局面。大城市高铁车站周边可研究有序发展高端服务业、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功能,中、小城市高铁车站应合理布局周边产业,稳妥发展商业零售、酒店、餐饮等产业功能。

(七)提升综合配套保障能力。

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交通便利性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产业、人口集聚效应。强化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加强新建高铁车站城市公共交通配套线路和换乘设施建设,实现与城市建成区、城市其他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连接、便捷直达。同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场所和设施,增强生活服务功能,使人“愿意来”“留得下”“活得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八)合理把握开发建设时序。

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不追求短期的形象效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禁借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名义盲目搞城市扩张。有关城市要根据相关规划、发展实际和财力可能,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做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成功一片。大城市初期应重点开发新建高铁车站周边2公里以内区域,可适当控制预留远期发展空间,避免摊子铺得过大、粗放低效发展。中小城市不宜过高预估高铁带动作用,避免照搬照抄大城市开发经验,硬造特色、盲目造城。新建铁路站场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应当严格执行土地综合开发的边界和规模要求,扣除站场用地后,同一铁路建设项目的综合开发用地总量按单个站场平均规模不超过50公顷控制,少数站场综合开发用地规模不超过100公顷。

(九)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关地方要进一步完善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强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节奏,防止脱离地方财力实际搞开发;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担保法,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依法规范举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不得举债搞建设。

(十)创新开发建设体制机制。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鼓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投资建设主体、管理运营主体、综合开发主体等多方合作开发机制,完善支持高铁建设投资主体及出资人参与高铁车站周边区域综合开发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切忌政府大包大揽。理清权责关系,完善综合开发、运营管理及收益分配机制,形成促进发展的多种合力。

三、组织实施

(十一)明确责任主体。

地方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各有关方面要严格按照本意见要求,进一步梳理既有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加快整改落实,优化新建高铁车站选址,规范有序推进高铁周边开发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十二)严格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严格进行管理,适时组织评估,严控建设规模和时序,加强用地监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行为和建设行为,并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监督和管理。

(十三)强化协同联动。

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与铁路总公司、相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和纵横联动,认真总结和梳理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规范纠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十四)加强宣传引导。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主动加强政策解读,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形成客观、公正的舆论导向和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8年4月24日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 篇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的有关要求, 全面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 深入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信用建设质量和水平, 增强全行业成员的诚信意识, 营造行业优良信用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文明进步, 特制定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2015-2020年) 。

一、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一) 电力行业信用建设现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以下简称“中电联”) 自2007年以来, 在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建立了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 制定了信用工作标准制度和规范要求, 培养了企业信用建设人才队伍, 开展了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并依法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了公示和公布, 使行业的信用建设不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与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主要表现在:企业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尚不一致;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且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市场准入、项目招投标等方面采信不足。在电力企业和上下游供应链中, 各种失信行为相互交织影响, 对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改善行业发展生态的信用环境任重道远。

(二) 信用体系建设是电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深入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是全行业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电力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基础性、公益性和先导性行业, 应当具有深入推进信用建设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成为各行各业信用建设的示范和表率。电力行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也是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内在动力。

二、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要以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为指导;以遵守国家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行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以推进电力企业诚信、电力供应商诚信和电力用户诚信, 构筑行业上下游信用链为主要内容;以培育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以提高行业全体成员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为目的;使诚实守信成为全行业自觉行为规范。

(二) 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企, 形成行业自律。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 电力行业要坚持依法治企, 主动对接政府制定实施的信用建设发展规划, 遵守信用建设法规和标准, 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中电联立足行业、服务企业、沟通社会、联系政府的职能,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积极鼓励和调动行业力量, 广泛参与, 共同推进, 形成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健全标准制度, 指导规范发展。建立健全电力行业信用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 加强信用信息管理, 规范信用服务体系发展, 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

全面统筹规划, 分类分步实施。针对电力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强化顶层设计,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统筹全局, 系统规划, 有计划、分类别、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重点突破推进, 强化采信应用。选择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开展信用建设示范, 以信用评价和采信为抓手, 积极推广信用建设的创新经验, 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着力健全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行业信用环境。

(三) 总体目标

到2016年, 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基础性标准体系应基本建立, 实现信用信息目录公开, 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

到2018年, 各电力集团80%的省级公司和60%的直属单位应获得AAA级信用企业, 并有效推进基层电力企业和供应商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在电力行业形成示范作用。同时, 电力行业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 有效发挥信用信息平台作用。

到2020年, 电力行业采信政策和奖惩机制全面发挥作用, 广泛应用在市场准入、工程招标、电量交易、物资采购以及评级评优等方面, 行业信用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行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信用建设水平与质量明显提高, 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显著。

(四) 主要任务

以信用链为核心全面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电力行业诚信建设的主体是电力企业, 电力行业的信用状况受到供应链和需求链信用状况的连带影响, 要把电力企业、电力供应商和电力客户的诚信作为整体, 完善供应商和电力客户信用档案, 形成信用链管理机制, 以构筑电力行业信用链作为创新工程, 着力整合上下游企业信用信息, 全面推进电力行业信用建设。

1. 全面推进电力企业信用建设。

电力企业信用体系要以诚信承诺践诺为核心, 与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相结合, 强化信用自律, 积极履行合同约定。电力企业要制定信用建设发展规划, 建立信用工作组织机构, 制定信用管理制度, 建立信用考核工作机制, 积极开展员工信用建设。积极开展企业诚信承诺活动, 加大诚信企业示范宣传和失信行为曝光力度, 发布企业信用报告, 增强社会公信力。

2. 积极推进电力供应商企业诚信建设。

电力供应商企业是电力信用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从信用链源头树立企业诚信。要建立信用工作组织体系, 完善信用制度, 配置信用管理人员。要积极履行商务合同, 重视生产和加工环节的信用管理, 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在电力行业的共享制度。

3. 大力促进电力客户的诚信建设。

电力客户作为电力行业信用链的末端, 要完善自身信用档案, 保障信用链的完整性。电力用户要按时交付电费, 履行用电合同, 保护电力设施, 保持良好信用记录。

三、切实做好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 加强电力行业诚信道德教育和宣传建设

加强电力行业诚信道德教育, 促进电力行业诚信自律。通过不断普及信用知识, 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增强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形成“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的氛围。通过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AAA级信用企业, 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 在行业树立诚信典范。电力企业要大力开展“守法经营、诚信兴商”、“守合同重信用”等主题活动, 增强企业诚实守信和抵御风险的意识。

(二) 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数据交换共享

电力行业信用信息平台是以电力企业、电力供应商、电力客户的信用数据为基础而建立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 采取以行业为主导、电力企业参与的运行模式, 采集企业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招标投标、服务承诺、安全、环保等信用信息, 形成企业信用档案, 进行信用分类管理, 并整合政府及有关行业掌握的企业数据信息, 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保密的前提下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查询、分析和统计等服务。通过电力行业与政府部门及其他行业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使银行、工商、司法、税务、环保、社保、建设、铁路、航空等部门的信用信息与电力行业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三) 提升电力行业信用服务

1. 有序开展电力行业信用评价。

开展电力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推行分区域分层级授权的信用评价机构管理体系, 依据信用评级分支机构的条件逐步建立、培育和指导各区域电力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评级工作。依据《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 实行“三统一”制度 (统一信用评价标准、统一证书和标牌、统一有效期限) , 提高电力行业信用评价的社会影响和保证公信力。

2. 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运用。

拓展电力行业信用服务产品应用范围, 提高信用服务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动电力行业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业保理、信用咨询及信用培训等信用服务业务的开展。

四、建立电力行业信用工作保障体系

(一) 加强电力行业信用工作组织建设

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 统一规划, 整体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有效建立信用工作组织体系, 确保信用工作有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有考核指标。

1. 电力行业信用工作组织建设。

中电联负责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实施, 加强和完善电力行业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下设的电力行业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与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办公室机构职能和人员配置, 加强定期会议联络机制, 提升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完善组织机构管理办法, 规范机构和岗位设置要求。

2. 电力企业信用工作组织建设。

各电力集团统筹安排本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对信用工作的领导, 明确归口管理部门, 设立相应岗位及专兼职人员。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岗位培训, 建立企业内部信用考核与评价制度, 将信用工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信用建设资金经费纳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基层电力企业按照上级公司的总体部署, 设立信用工作归口管理机构, 明确专人负责, 落实信用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 着力提升企业的诚信形象。

各地方电力企业及其他电力企业参照上述要求, 加强信用建设工作组织建设。

(二) 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1. 健全电力行业信用管理制度。

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 中电联制定电力行业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公开制度。规范行业信用建设、管理机构 (部门) 和岗位设置要求、信用管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和信用管理流程等。各电力企业制定本企业信用建设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信用建设质量控制、测评考核、改进等管理机制。

2. 推进信用标准体系建设。

中电联在制定《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等行业信用管理标准的基础上, 逐步制定电力行业信用信息管理标准、信用评价机构规范标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标准等行业信用管理标准, 逐步形成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信用管理标准体系。

(三) 加强培养电力行业信用专业人才

1. 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专家库建设。

电力行业要加强信用专家队伍的建设, 培养信用专业骨干力量, 指导企业开展信用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多形式的信用专项培训,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 努力建设一支与行业信用建设相适应、专兼职相结合的信用专家队伍, 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2. 加强培养企业信用管理师。

企业信用管理师对于提高企业信用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要把信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制定信用培训制度和方案, 逐步设立信用管理岗位。

(四) 建立有效采信保障机制

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的采信是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手段, 电力行业要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电力企业要在市场准入、工程招标、电量交易、物资采购以及评级评优等工作中, 查询相关企业信用报告, 扩大信用评级、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 篇3

在我国体育产业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今天,体育用品业作为之中的重头戏,更是迎来难得机遇。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作为行业组织,对于引导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行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品标准规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自身建设、拓展行业组织的服务领域、加强行业组织的信息沟通、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以实现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体育用品业面临难得机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产业在探索中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据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正以年均20%以上增速发展,远远高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2006、2007两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80亿元、1266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0.46%、0.49%;而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555亿元,占GDP比重已突破0.5%,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我国体育产业经过迅速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快速增长带。作为广受关注的几大朝阳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首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体育用品行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以2007年为例,当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各领域增加值的构成为: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占70.98%,体育用品、服装鞋帽销售占8.82%,体育用品行业所占比重达到近80%。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既为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说,体育用品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积极发展体育用品业,对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因为体育用品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占有的独特地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 “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体育用品业中的地位。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制定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涉及强制性标准体育用品质量监管,加强体育用品产品的认证工作,有效推动体育用品的品牌建设,增强我国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打造国际一流的体育用品博览会。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

可以说,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不但有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更有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从体育和市场层面上看,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对外交流日益活跃、体育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这些正是我国体育产业赖以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看,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和活跃的体育交流,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国际化的营销资源、操作空间,同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对体育产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两者相互推进,是时代赋予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上对体育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中长期发展的目标、配套了政策措施,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所以说,无论从体育和市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意志上,体育产业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联合会——体育用品行业的引导者

2009年6月,民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等级授牌表彰大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在此次评估中荣获AAAA级称号(AAAAA级为最高),成为体育总局系统首家获得AAAA级殊荣的行业协会,充分肯定了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在实体化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以及在推动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2010年,联合会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之前名称为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在其15周岁时,曾经做过一个全方位的回顾和总结。近两年,联合会都做了哪些工作,它的职能和工作有何变化?我们从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继龙做的联合会工作报告中一探究竟。

关于组织建设,马继龙说,积极而慎重地发展会员,是联合会不断壮大并富有活力的重要工作。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现拥有会员712家,其中委员以上单位137家,一般会员单位575家,覆盖全国。2009年新入会企业58家,截至2010年5月,新入会企业28家。联合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扩充业务的同时,加强内部组织建设,使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结合工作开展及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联合会经过多次讨论和多轮沟通,拟对下设的运动服装、运动鞋、健身器材、体育器材、场馆设施、流通等6个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发挥各自领域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加强为会员企业的服务。

一年多来,联合会组织了包括体博会在内的许多项行业活动,不但促进了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给体育用品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2010年第26届体博会继续维持着10万平方米的规模,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值得注意的是,该届体博会首次限制了单个参展企业面积,意欲让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个表演舞台。新增的自行车和轮滑展区表现良好,体现了组织者根据市场变化,紧跟市场形势的务实作风。

2009年8月7日-9日,为配合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联合会在北京奥体中心组织了“2009全民健身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大众健身产品体验区”,共有39家企业进行了产品展示、体验、表演、咨询和推广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宣传推广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近年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产品缺乏行业标准就是其中之一。针对此,联合会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经国家标准化技术管理委员会批准,2007年联合会承接了“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任务。2009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标委会工作例会。会议主要围绕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聚精会神做好自身工作、抓住体育运动特征做好标准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9年4月24日在北京举办了《消费品使用说明第7部分:体育器材》国家标准宣贯会;2009年10月与中国登山协会共同举办了《运动保护装备要求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国家标准宣贯会,现场进行了相关逃生演习。

近期,联合会又承接了国标委GB 19272《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修订工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对规范室外健身器材的采购、生产和安装起到极大的促进和规范作用。将进一步保障普通消费者在使用健身器材过程中的安全。

除此之外,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继续在信息服务、对外交流、行业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力。对外交流方面,联合会积极考察国外体育用品协会,分别与捷克、波兰、日本、韩国等体育用品协会组织进行交流,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提供借鉴。此外,联合会积极邀请国际体育组织观摩体博会,从而对中国和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增进沟通和理解。行业组织交流方面,联合会积极与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中国文教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相关协会密切合作,达到合作多赢的目的。

服务仍是联合会未来的生命线

马继龙在报告中说,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和体博会品牌建设,使联合会真正成为体育用品企业之家,使体博会成为体育用品企业推广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的第一选择。

目前,体博会已经通过多轮评比,初步确定了品牌咨询公司,希望以此进一步提高联合会和体博会品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借助外脑的同时,体博会也正在加强内部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更加规范的信息沟通机制,突出体博会的专业性,加强对体博会各产品类别参展商、观众和专业媒体的深度服务。

未来几年,要切实做好体博会新增类别或项目的招商招展和调研工作,积极探索体博会新的增长点。比如在第26届体博会上,就增加了自行车类别的招展工作,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于今年10月15日-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时尚运动展(原“冬季体博会”)会扩大招展类别,在原来冬季和户外运动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水上和房车露营的产品类别,以进一步扩大展览规模、丰富展览内容;此外,从今年开始,联合会将与中国田径协会合作,在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举办“马拉松博览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宣传和沟通的平台。

ICU建设指导性意见 篇4

ICU的设置应考虑与手术室相近

在综合医院外科,ICU护理的病人约占60%;ICU的设计应考虑与手术室相近,这样既方便手术后接送病人,又可减少污染。而且急诊的病人到ICU的路径要达到最短。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人病种很多,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因此,医院在设计ICU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并不是ICU建成后来组建相应的机构,而是应在医疗流程满足的前提下来配置ICU。医院是否集中设置ICU中心;还是分设内科ICU、呼吸ICU、儿科ICU;如果不是针对医院的管理模式、医疗流程和功能需要,ICU建设盲目效仿其他医院,设计就没有价值。

基建管理部门应多听取医疗部门的要求

负责建设ICU的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应多听取医疗部门的要求,尤其是他们对功能、流程、空间、设备配置的要求,如他们的护理流程要求是一对一的,可采用单间设计。如果护理流程是要求1个护士,护理几个病床,那么空间上就要采用敞开式的设计。ICU病区内部的设置,监护的设备、药品存放、器械等都应该放到适当的空间去。

——赵奇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建处长

2.是建专科ICU还是建综合ICU?

与医院治疗的病种有关系

专科ICU与综合ICU,是与科室治疗的病种有明显关系的,对于医院来说,几乎所有的重症治疗都要在ICU中完成,因此,ICU的设置必须在设计和布局上体现这种能够为全科服务或全病种服务的理念。而服务于专科的ICU,比如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它的建设会更倾向于对心脏功能与心电异常活动监护的完善,重在心电图的动态分析上,即设备是配合专科的。

应体现整体感和层次感

医院建设者在建设ICU时应有前瞻性,体现整体感和层次感。比如,CCU、NICU、PICU、甚至是肾内科ICU都设置,但是还会有1个中心ICU,以保证患者治疗的梯度和层次。如一位患者,仅仅有心肌梗死与心功能障碍,就在CCU治疗,当这个病人病情恶化,需要更高密度的监护和治疗时,那必须去更高级别的ICU,即中心ICU。因此医院的ICU建设应该有一个层次感,不仅与专科配合,还应该与全院的整体相配合。

对于外科术后患者的监护,只需要对其进行观察和普通的心电监护,待其清醒以后即可回病房,让其清醒处相当于苏醒室。在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在普通ICU和重症ICU间设置一个中间ICU,负责需要监护但不需要上机的患者的救治。

应考虑布局的设置

此外,还有一个监护室布局的问题,可分为“院内”和“院外”两部分。中心ICU可以负责院内的ICU患者,比如各科室住院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可以到中心ICU来治疗。这个治疗的强度会因科室的不同,经历从专科ICU到全科ICU的变化。而院外重症患者,可以通过急诊——急诊观察室——急诊ICU的形式,完成院外病人的救治。之所以这样布局,主要的考虑是国际上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患者的早期目标治疗要在1~6小时内达成,这需要有急诊ICU这样的单元对院外重患就地就近施救。

——黄伟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副教授

3.ICU的空间模式设置

单间设置是一个趋势

很多医院手术后的监护室,采用大空间的模式,只有很少的几个单间。目前,大空间模式在使用中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如噪声就是其中之一,临床的抢救声音很大,往往影响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因此,建立单间ICU是一个趋势,国外医院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某设计院设计师

4.卫生间单独设置,还是集中设置?

采用集中设置卫生间

这是在建设中讨论最多的问题。进入ICU的病人靠自己是不能够到卫生间的,他们基本上是不能走、不能动的病人。他们的排泄物都是由医护人员收集好后,做集中的污物处理。因此,卫生间采用集中设置即可。

——某学院教授

5.有必要设污物通道吗?

没有必要设置污物通道

完全没有必要在ICU中设置污物通道,因为ICU内随时要对病人的污物进行打包处理。病人的排泄物清理后不通过气溶胶传染,只是有味道,因此单设一个污物走廊,反而没什么东西可放。据了解,国外很少有医院做污物走廊的。

——某医院护士长

6.是否做层流?

做层流要考虑运行成本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上提出,有条件的ICU可配有层流。建筑平面布置确定后,首先考虑净化设备机房空间、净化级别,ICU内做层流,窗户就不能开启,需要使用新风系统做空气的置换。因此,在设计ICU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运行成本。

——某高级工程师

7.需要设置探视廊?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探视廊

从ICU设计的总体原则上看,设置探视廊没什么用处,国外医院很少有这样做的。当然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一个人生病了,来探视的家人亲友有很多,让他们隔着玻璃看到患者,他们的心情会更踏实些。作为权宜之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置一个探视走廊也可以的,它既满足了家人亲友的心愿,又避免了交叉感染。

——吴建军北京鑫吉海医疗

8.ICU的选材

ICU地面常用的材料有:防静电聚氯乙烯卷材地面和防静电橡胶卷材地面等;内墙面常用的材料有:铝塑板、PVC墙胶纸、抗菌防霉乳胶漆涂料等;天棚常用的材料有:铝塑板、抗菌型钢化石膏板、抗菌防霉乳胶漆涂料等。为了便于清洁,设计时踢脚与地面连接的阴角及内墙阴角均须做成圆角。

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指导意见 篇5

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推动标准全面有效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出台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明确本行业、本地区标准实施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借鉴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经验做法,标准先行,加强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督促协调,建立部门合作、专家支撑、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标准实施的试点、示范和引领作用。完善强制性标准监督检查机制,以强制性标准为重点,制订监督检查计划,开展专项检查或抽查,依法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罚,及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畅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广泛收集建设活动各方责任主体、相关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标准实施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分类整理,提出处理意见。加强标准解释咨询工作,按照“谁批准,谁解释”的原则,完善标准解释咨询程序,规范本地区、本行业批准标准的解释咨询管理。规范标准备案管理,含有强制性条文的标准应在批准发布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申请备案,不含强制性条文的标准应在批准发布30日内备案,备案标准名称及备案号应面向社会公开。逐步建立标准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对已实施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开展评估。

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指导意见征求稿 篇6

各县、自治县、区(市)司法局,市局各分管局领导、各部门:

为了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指导,市局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征求意见稿)》,请各地各单位于2013年9月10日上午12点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书面反馈市局办公室。

市司法局办公室

2013年9月5日 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为了切实推进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到2020年末,全面建立起以市、县、区(市)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镇(乡、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法律服务站(室)为平台,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全面提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根据《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一、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

(一)市和县、区(市)法律服务中心。

1.服务平台设在政务中心或者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办事大厅,服务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2.设立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信访投诉等接待问询服务窗口,并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整合。

3.全面建成法律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四级联网,实现在线、在线调度。

4.设有“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电话接听和解答。

5.服务设施、办公设备、服务台账、服务档案齐全。

(二)法律服务工作站。1.在镇(乡、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加挂“法律服务工作站”牌子。

2.有独立的办公室、调解室,办公座椅、文件柜、电脑、电话、传真、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齐全。

3.在镇(乡、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设有法律服务窗口,有法律服务资料备索。

4.各类标识、挂牌、文书、台账、档案规范,记录准确(样式附后)。

(三)法律服务工作室

1.服务点设在村委会或居委会,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2.各类标识、挂牌、文书、台账、档案规范,记录准确(样式附后)。

3.有必要的办公用品。

(四)法律服务联络员

1.在村民组(居民小区)悬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样式附后)。

2.在村民组(居民小区)选聘有法律服务联络员。

二、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一)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市法律服务中心常驻管理人员至少1人,各服务窗口有专人值守,每日值班律师达到2人以上。

2.市级“12348”热线电话接听员达到2人以上。3.全市律师人数每年递增15%,到2020年全市律师万人比达到万分之一。

3(二)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县、区(市)法律服务中心常驻管理人员至少1人,各服务窗口有人值守。

2.除中心城区外,其余各县(市)律师人数每年净增1人以上,2020年要达到10人以上。

3.2020年各县、区(市)公证员万人比达到十万分之一。

(三)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镇(乡、街道办事处)法律服务工作站常驻工作人员2人以上,常驻人员一般为司法所工作人员。

2.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每个法律服务工作站派驻服务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人以上。

3.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基层法律服务所,到2014年县城所在地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少于10人,其他镇(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少于5人。到2020年乡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数量万人比达到万分之二。

(四)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常驻工作人员1人以上,一般由村(社区)的政法专干、调委会成员兼任,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聘请机关退休干部、教师或者有一定法律基础 的志愿者担任。

2.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派驻服务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人以上。

3.法律服务工作室的服务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采取电话预约、“定期坐诊”的方式定期到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纠纷调处工作,每周到村(社区)开展工作至少1次。

(五)村民组(居民小区)法律服务人员配备 1.每个村民组(居民小区)设法律服务联络员1人。2.无住宅小区的地区每个社区管理网格范围内设法律服务联络员1人以上。

3.法律服务联络员负责收集、反馈辖区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并与村(社区)法律服务室进行及时联系。

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提供

(一)法制宣传

1.法律服务工作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参与“法治遵义”、法治县(区、市)、法治镇(乡、办事处)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

2.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定期收集辖区群众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订单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派驻到法律服务工作站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季度在 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讲座1次以上,并做好工作记录。

(二)法律服务

1.2013年内所有县、区(市)政府均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2.派驻到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一般同时兼任镇(乡、办事处)政府法律顾问,确保2018年前所有镇(乡、办事处)政府均有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

3.落实“一村(社区)一顾问”工作机制,派驻到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一般同时兼任村(社区)政府法律顾问。

4.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负责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并做好工作记录。

5.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为镇(乡、办事处)、村(社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

(三)矛盾纠纷化解

1.村(社区)配备有专职调解员,村组(居民小区)明确有调解工作联络员。

2.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负责调处辖区群众的日常纠纷,口头调解的有工作记录,较为复杂的纠纷制作标准的调解卷宗,未化解的纠纷按程序逐级上报。

3.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协助辖区党委、政府排查 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处置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

(四)法律援助

1.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积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

2.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在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工作中,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积极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并做好工作记录。

四、公共法律服务保障

(一)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健全

1.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突发事件处置等由同级政府采取招投标方式购买专项法律服务解决。

2.镇(乡、办事处)政府与法律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派驻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协议对派驻服务所提供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任务有具体量化的要求。

3.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为法律服务工作站(室)配备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费用不少于每年1万元/站(室)。

4.同级政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解决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二)指导监督机制健全

1.在各级小康创建示范点同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试 点工作,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机制,由县、区(市)司法局负责对镇(乡、办事处)一级和村(社区)一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统计监测。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 篇7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 国发[2013]36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 国办发[2013]23号) 印发以来, 各有关方面积极贯彻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在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 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国务院同意,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工作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 综合采取 “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70% 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 城市建成区20% 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到2030年, 城市建成区80% 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二) 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 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 充分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 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相关规划, 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 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 PPP) 、特许经营等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二、加强规划引领

( 三) 科学编制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 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 划定城市蓝线时, 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 明确区域排放总量, 不得违规超排。

( 四) 严格实施规划。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 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 要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 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 提交备案机关。

( 五) 完善标准规范。抓紧修订完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标准规范, 突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和技术性要求。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编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和技术导则, 指导海绵城市建设。

三、统筹有序建设

( 六) 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从2015年起, 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 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 推进区域整体治理, 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各地要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储备制度, 编制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避免大拆大建。

( 七) 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 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 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 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 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 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 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 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 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 加快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 实施雨污分流, 控制初期雨水污染, 排入自然水体的雨水须经过岸线净化; 加快建设和改造沿岸截流干管, 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等要求, 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

( 八) 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 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 消纳自身雨水, 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 禁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 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河道系统整治, 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 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 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 实施生态修复, 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四、完善支持政策

( 九) 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区别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属性, 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采取明晰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强化合同管理, 严格绩效考核并按效付费。鼓励有实力的科研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制造企业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组建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 采用总承包等方式统筹组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 发挥整体效益。

( 十) 加大政府投入。中央财政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积极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 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的统筹, 城市人民政府要在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并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

( 十一) 完善融资支持。各有关方面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 充分发挥开发性、 政策性金融作用, 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 对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 积极开展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将海绵城市建设中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项目收益票据等募集资金,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五、抓好组织落实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 篇8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文件精神,加快郑州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把郑州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率先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特制定政策措施如下:

一、土地政策

1.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点保障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以农用地转用组卷报批;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的,以土地征收组卷报批,用地计划优先安排。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卷报批,计划优先安排。使用原有集体建设用地,符合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流转条件的,可经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后进行变更登记。

2.涉及土地征收的,在土地报批之前,土地储备机构提前做好土地补偿、拆迁安置等准备工作,缩短土地供应周期。市内五区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国有土地收购方案由三级会审改为二级会审,经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后,市政府采用签批制,不再通过联审联批会研究。

3.合村并城安置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意愿,以不同方式供应:使用国有土地的,以划拨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其中,安置区和社区内用于经营性发展的经营性用地,参照经济适用住房配建的商业用房管理。使用集体土地的,按集体建设用地供应。

4.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县(市、区)要建立指标交易平台,实行公开有偿交易,所得收益全部返还给提供建设用地指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合村并城安置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5.使用国有划拨和出让土地的,按城镇居民分摊发证的办法,把土地分别登记发证到各房屋所有权人名下。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参照城镇居民分摊发证的做法,为房屋所有权人发放分摊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6.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占用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的土地,集体土地权属采取相应方式处理: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间通过集体土地所有权互换来调整;共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共同用地(共同出地)范围内,确定集体土地共同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随所有权相应调整确定。

7.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建设用地,需要复垦整理为耕地的,可采用以下方式处理:作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或市投、县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由县(市、区)提出立项申请经批准后予以实施;由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组织复垦,经所在地国土资源部门验收后,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每亩给予2—3万的补助;吸纳社会资金,采取BT模式进行复垦。

二、房产办理政策

8.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的安置房屋在办理房屋产权证登记手续时,免收办证登记费、工本费。

9.国有划拨土地上建设的新型城镇化项目,在村民出售安置房时,比照我市房改房上市交易的优惠政策,在卖方补缴土地收益金后可直接上市交易。

10.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土地上的村民,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政府住房保障体系。

11.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新型城镇化项目安置房屋,办理集体土地房屋产权证书。

三、社会保障政策

12.凡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城社区居民,可按照就高不就低的标准,自愿选择城市或农村的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人社、民政、卫生等部门要简化程序,免收办理过程中的各种手续费用。已经完成身份转换具有城镇户籍的,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尚未完成身份转换仍是农村户籍的,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3.对新型城镇化推进区域内人均耕地0.3亩以下并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条件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核算;对人均耕地0.3亩以上并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条件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70%核算。

四、创业就业政策

14.人社部门要在合村并城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设立人力资源社会服务站点,每年开发一定的就业岗位向合村并城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倾斜。按照有关政策免费对合村并城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的劳动者进行各类培训。

15.鼓励入住合村并城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自主创业,继续将自主创业贷款的个人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10万元,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400万元。

五、财税优惠政策

16.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由财政按人均3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其中市级财政负担1000元/人,县(市、区)及乡镇财政负担2000元/人。

17.对市内五区合村并城项目,市财政将拆迁补偿安置成本(不得高于配套开发出让地块土地收入的60%)拨付各区用于安置区及配套开发区内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以及安置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其中,实际拆迁补偿安置成本等于或小于配套开发出让地块土地收入60%的,据实拨付各区拆迁补偿安置成本;实际拆迁补偿安置成本大于配套开发出让地块土地收入60%的,按土地收入的60%拨付各区拆迁补偿安置成本,拆迁补偿安置成本缺口部分由市、区两级政府按照37比例承担;对配套开发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净收益部分,市、区两级政府按82比例分成。

18.合村并城安置房建设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的,依法依规享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征收优惠政策。

19.改革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方式,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三年内按照“职能不变、渠道不乱”原则,由市财政局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提出资金使用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拨付,优先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0.对合村并城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内开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所提供的育养服务,开办的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且符合减免税政策的,免征营业税。

21.鼓励品牌连锁企业到新型农村社区开设连锁超市和社区便利店,按照郑政办〔2011〕48号文件规定,经营农副产品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30%,面积在100—200平方米的,财政一次性补贴资金2万元;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财政一次性补贴资金3万元。

22.在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内,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开设菜市场的,依据郑政办〔2011〕56号文件规定,按建设面积进行补贴:600—1000平方米补贴60万元,1000—2000平方米补贴80万元,2000平方米以上补贴100万元。

23.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奖励资金,对年末被评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给予奖励。

六、金融优惠政策 24.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抵(质)押条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和涉农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25.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条件得到落实、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开办额度在10万元以内、期限在5年以内的社区居民住房贷款。

26.鼓励金融机构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在抵押物登记、变现可依法实现、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接受入住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以社区集体建设用地房产证做抵押获得住房贷款。

27.鼓励参与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简化适合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金融需求的业务流程,根据实际风险发放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居民贷款和涉农公司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继续利用动产抵押、存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第三方监管、联保、互保等担保方式的同时,拓宽合格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探索开展林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可转让股权质押等贷款业务,支持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支持参与合村并城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府投融资公司优先获得土地等经营性资产,壮大其资产规模,增加有效抵押物,提高其获取银行贷款等建设资金的能力。

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优惠政策

28.单个经营主体利用流转土地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亩(含200亩)以上,土地年流转价格在500元/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按每亩2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29.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自主规模经营或将土地对外集中流转给其他经营者,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面积在200亩以上的,给予土地股份合作社一次性奖励1万元;入股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入股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

30.县(市、区)当年本辖区新增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31.土地流转后,居民继续享受各种国家涉农补贴;优先安排农业劳动力,免费培训到工业园和农业公司就业。

32.对新型社区内开展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的村组的建设用地,腾出后可由规模经营主体优先使用。

八、户籍管理

33.合村并城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竣工后,村民整户搬迁的,由村委会统一组织,派出所集中办理,免费换发户口簿。

九、新型社区管理

34.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及时建立社区工作站,“村改居”过渡期间,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可从原村集体资产收益部分或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交社区居委会用于解决社区公益事业建设和管理经费。

35.“村改居”社区成立后,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办公经费和居委会专职人员的工资、补贴按现行的城市社区规定和标准,区、镇(办事处)财政按比例负担,并建立调整增长机制。

十、拆迁补偿安置

36.各县(市、区)、管委会对合村并城的拆迁补偿安置负总责。实施拆迁,应严格符合集体土地征收有关要求。实施合村并城,应按照旧村整体拆除、优先建设安置住宅的原则进行。旧村拆除由所在县(市、区)、管委会组织实施。

37.合村并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统一拆迁安置标准。

38.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配建一定比例的产业用房或给村集体留用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用于发展非农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社区农民收入;对农户宅基地实际节地面积、原合法住房及生产用房进行补助,对整村成片搬迁集聚及农户选择公寓房的进行奖励。

十一、建设管理

39.在修规批复、规划局出具规划许可通知书(路条)的前提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动协调审图机构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对依法需招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项目,采取“提前介入、全面监管、全程服务”的方式,根据工程情况提前进入招投标程序,对项目招标提供优质高效的监管服务。

十二、园林绿化

40.对新型城镇化生态绿地、社区公园游园、景观道路绿化、沿街拆墙透绿等园林绿化建设达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按相关标准给予奖补。

41.凡集体土地建设林地、绿地、苗圃等绿化用地的,按照退耕还林政策奖补;凡市内五区集体农场、林场、苗圃等改建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地的以及新建绿色通道、生态廊道工程的,参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财政局郑州都市区两环十五放射及南水北调带状公园绿化建设奖补方案的通知》(郑政〔2012〕15号)执行,道路沿线绿地建设资金由各辖区政府承担,市政府按照每亩1万元进行一次性奖补。

十三、教育

42.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学校(教学点)覆盖率达到100%。完善社区成人教育网络终端,为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指导和服务。

43.对一次性投资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可为其选派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队伍2%比例的在编教师予以支持。

十四、社区卫生

44.建成后的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45.在原村卫生室执业、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可直接到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在村卫生室执业、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可到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46.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向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十五、社会荣誉

47.对资助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道路、水利设施、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机构等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的企业或个人,投资额较大的,允许以个人或企业名称冠名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标志性建筑物或重要基础设施。

48.对支持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贡献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市政府授予支持新型社区建设模范企业和支持新型社区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十六、监督检查

49.由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特别是对财政拨付资金,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对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追究其纪律和法律责任。

十七、其他

50.本意见自文件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之前与本文不一致的相关文件规定以本文规定为准。

【高铁传输建设指导意见】推荐阅读:

传输建设方案08-03

高铁07-16

高铁火车05-22

高铁场景05-24

高铁运用06-13

高铁通信08-03

高铁专业08-13

中国高铁09-09

高铁项目09-10

高铁动车09-14

上一篇:经典证婚人发言稿下一篇:会计从业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