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1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讲卫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我校活动情况做以总结。
第一、宣传启动
1、搞好了宣传动员。班主任利用班会的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做好班级内部宣传。
2、举行启动仪式。结合学校要求安排,组织每位学生回家后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实行家庭
文明承诺,共建和谐家庭。
第二、落实活动
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推行校园文明,坚决不乱丢垃圾。倡导文明举止,积极营造文明氛围。设立 “文明监督岗”,由中队辅导员担任“文明监督员”,加强监督检查。同时把身边讲文明、讲公德的人物和事情写成文章,向墙报、手抄报、小广播投稿,营造讲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清扫和捡拾白色垃圾、瓜果皮、废纸、食品袋、烟头等生活垃圾。活动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用手捡拾垃圾。场面十分感人。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家长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环境卫生清洁、植绿护绿等行动,和家长们一起,提高环保意识。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如
温室菜棚的出现使蔬菜的生产基本不受节气影响,可以四季供应等。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总之,实践活动增长了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把此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2
一、深入学习,领会教育活动的主旨
蓬莱路二小的班子是一个年轻的集体,班子成员都踏上管理岗位不久,因此以领导干部的身份参加党内的系统性教育活动还是第一次。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启动之时,支委和班子成员就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我们一定要真学、真懂、真提高。为此,班子成员排出专门的时间,认认真真、逐字逐句潜心研读必读书目和选读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真诚地交流学习感受。这样一种深入的学习方式,使我们几位年轻干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了,切实做到了入脑入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学习,我们深入领会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和责任担当。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谁”,最本质的问题是“依靠谁”,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去做”。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在多次学习交流中,我们不断明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那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合学校的发展工作来看,就是要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目标,检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以“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通过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倾听民意,聚焦师生关注的焦点
明确了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和落实的方向之后,我们以活动为载体,确立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那就是一切为学校、教师、学生谋发展。为了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采取座谈、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师生、家长和退休老同志征询意见,寻找工作改进和发展的方向。本着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态度,我们听取了100多人次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归类,师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呈现了,学校发展的难点问题凸显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硬件改善。由于地处老城厢,学校场地有限,活动空间局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困扰我们领导班子的一个棘手问题。
二是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如何在完善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蓬莱小镇”课程建设,努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这是学校内涵发展亟待突破的难题。
三是师资队伍打造。近年来,随着学校青年教师比例的不断增长,他们渴望专业引领,需要成长平台。因此,关注不同层次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也成为我们班子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三、转变作风,增强攻坚克难的锐气
上述几个群众尤为关注的问题,都是学校工作中的硬骨头,但我们不能以客观原因或以年轻缺乏管理经验为借口而原谅自己。我们要借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直面问题,鼓起破解难题的勇气,增强动真碰硬的锐气。
看清了自身的问题,明确了改进方向,我们首先从改进班子作风入手,群策群力想办法,开门纳谏寻对策。听学生意见,请教师支招,邀专家指点,很快打开了工作思路。通过实践,三大难题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和突破。如,针对学生活动空间局促的难题,校长亲自挂帅,干部带头,带领党员和教师积极开发校园空间的功能,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充分发挥校园每一面墙、每一块地、每一个空间的作用。如:利用两个大楼门厅,新增了书架、书橱和玩具箱;开辟了“艺术小舞台”和“运动小天地”;走廊墙面上结合学校培养“有个性、守规则”的蓬二学子的育人目标,更新了“礼仪故事”画板等。
四、破解难题,勇于回应师生的诉求
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关键在于群众的呼声有回应,提出的建议能落地。为此,我们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把广大师生最为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摆上工作的重要日程,审慎研究,集思广益,带领广大党员共同破解难题,助推学校发展,切实履行服务学生、服务教师的承诺。
“蓬莱小镇”课程自开发以来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听取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着手解决小镇课程中专业知识支撑不足的问题。学校分批安排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的专业学习,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充分挖掘校外资源,拓宽课程知识面,提升课程水平。专业的支撑使小镇课程的内涵不断丰富,提升了课程质量。
“政治素养高、团结协作强、育人水平佳”一直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打造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我们除了落实、完善学校原有的带教制度、执勤校长制度外,还新推了轮岗制度,即安排素质高、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教师到教导处、德育室等中层岗位轮岗锻炼,使优秀青年教师有了成长平台,也为学校管理层结构优化、培养后备干部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五结合” 篇3
一、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利用这些节日,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爱国、爱党等多种教育,培养多种能力,增长学生的各种见识。
如在春节前夕,学校舞蹈小组随市教育电视台的银屏少儿艺术团到北京西城区少年宫参加联谊活动。除了两场演出外,学生们还参加了爬长城、参观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等许多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的活动。
“三八”妇女节,学校组织了“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活动。有的学生做家务,有的为父母唱一首歌,有的为父母画了一幅画,有的为父母洗脚,还有的为父母说一句祝福的话……虽然形式不同,却表达了学生热爱父母的感情。
结合植树节,少先大队开展了“认养小树,我和小树一同成长”的活动。学生们心系小树,定期为小树浇水,保证了小树的成活率,也理解了绿化校园、绿化环境的意义。
“六一”儿童节,家长和孩子们的大型艺术节,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九月十日教师节,各年级的小歌手站在国旗下,为老师和全校同学献上了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曲,表达了对辛勤教师的敬意,也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在十月十三目的少先队建队日上,一年级新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喜悦之情洋溢在稚嫩的脸上,红领巾飘荡在胸前。
二、与时事教育活动相结合
国际、国内的形势千变万化,从美伊战争到巴以冲突。从全球性非典、禽流感到世界性的灾难,无一不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爱好和平,杜绝战争,减少自然和人为的灾难,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
我国“神舟五号”升空及胜利地返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宇宙及对航空航天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举行了第五届科技节,并邀请了市航模协会的技师进行了各种航模表演。望着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模型,学生们欢呼雀跃。随后,不少学生报名参加了学校航模小组。
针对湖南衡阳发生的火灾楼房坍塌事件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学校和当地消防七中队组织了全校师生的应急逃生演习。通过演习,师生们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明确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是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也是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
三、与社区、厂区、社会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推进学生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风采,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
从三月一日到四月六日,学校百余名师生参加了采油八厂厂庆文艺演出活动。五月,汶川地震,全校师生为灾区人民捐款近两万元人民币。七月末,舞蹈小组学生随市少儿艺术团到大庆监狱进行了慰问演出。我校和光明社区联合。为贫困学生捐献了图书一千八百余册。
随着楼区草坪的铺设,在学校和楼房管理人员积极配合下,学生不但当小宣传员,还当卫生管理员,成为保护环境的好榜样。
四、与实践性的竞赛活动相结合
张扬个性,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成功,是综合实践课的另一理念。 无论是美术、音乐、体育、微机活动类的比赛,还是学科类的竞赛,只要有比赛,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一方面展示学生的才华,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胆识。
五、和学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科的任教老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过程及进行研究性学习,锻炼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理念也要求:面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在语文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课前收集背景资料,课上向他人介绍;课上模拟采访、推销、导游,体验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要求;针对社会现象,向老师、校长、厂长提出合理性建议;开辩论会,进行口语交际;设计手抄报……建立大语文观思想,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宴际测量操场的长度和宽度及面积,让学生到超市调查物质价格及分类情况,统计家庭年月用水、用电情况及每月的开销状况等等。这样,既有研究性学习,又有自主性学习。
又如,科学课的采集制作、种植观察、实验操作;社会及生活课的到社区调查参观,旅游及探亲;微机课的上网下载资料、制作网页,培养创新;劳动课的理论延伸到家务劳动……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4
8月19日,我高一a5的四十多名同学,在班主任和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什会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断改变,一些中学生为了追赶所谓时代的潮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设置过分标新立异。于是,中学生的形象问题越发突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年龄的人们都持什么态度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您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的社会调查。
调查问卷为同学自己设计,被调查者须填写性别、年龄及25道选择题。题目如“您认为影响中学生形象的因素”、“中学生是否可以染发烫发”、“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求流行”等。
同学共被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持事先印好的100份问卷分别来到滨江道步行街、津汇广场、小白楼商业区等繁华地带,向行人发放调查问卷。
天气十分闷热,但同学们却十分积极,不断地向过路行人说明用意,请他们填写问卷。刚开始一些同学不好意思开口,可看着别人一份份的把问卷发出去又收回来,胆子也逐渐打了起来。有些行人很热心的帮我们填写,但也有许多人不予理会,径直走开。一次次的受阻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相反,同学们越战越勇,更加积极的寻找,更加耐心的讲解和等待……更有一些同学积极开动脑筋,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来填写,如商场售货员、看车大爷、卖水的阿姨,都成了我们调查的对象。
终于,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500份问卷被如数填写、收回。然后,我们会对这些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出最终的结果——人们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
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我们通过对不同人群关于中学生形象的调查,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社会对中学生形象的看法和期望,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提高了能力、锻炼了胆识、磨砺了意志,更加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辛,更加懂得应该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面对和战胜困难挫折。
而且,我们诚恳的笑容、谦和的态度、耐心的讲解,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一中学生形象,为团旗增添了光彩。
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让同学们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不断跨越挫折,勇攀高峰!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模板【二】
一、活动主题
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未来
二、主办单位
市教育局、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区教育局、区教育局,相关单位、社区、企业及中小学校。
三、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暑假夏令营”和开设“暑期第三课堂”,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弥补社会教育不足,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中小学生特别是外来员工子女健康成长的环境,帮助中小学生特别是外来员工子女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富有意义的暑期。
四、活动对象
市直和、两区相关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少于50%)
五、活动时间
20xx年8月11日至8月30日。
六、活动安排
(一)第二实验小学夏令营
1.组织单位:第二实验小学、市地税局、0596社区。
2.活动地点:第二实验小学。
3.参加人数:100人。
4.活动内容:
(1)开设国学、诵读、硬笔书法、英语、作文、舞蹈(健身操)等课程。
(2)结合学校特色,开展“闽南童玩”游戏活动。
(3)开展“我是小小税官”一日体验活动,邀请税官讲授税法课,并深入办税大厅参观学习办税流程,当一回小税官。
(4)开展“我是小小税官”征文比赛。
(二)学校夏令营
1.组织单位:学校、农场。
2.活动地点:学校、农场。
3.参加人数:100人。
4.活动内容:
(1)科学探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科普现象,制作小发明,模拟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2)演讲与写作:通过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建立表达的兴趣和自信。
(3)美术与手工:通过色彩、线条、图形、造型、创意等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音乐与舞蹈:设计有特点的赏析课,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与舞蹈文化。
(三)中学分校夏令营
1.组织单位:中学分校、社区、快乐体育俱乐部。
2.活动地点:区社区。
3.参加人数:100人
4.活动内容:
(1)辅导中小学生完成暑期作业。
(2)阅读与赏析。组织名作名篇赏析,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智慧,拓宽知识面。
(3)开展课外兴趣培训(合唱、器乐、舞蹈、书法、美术、棋类、羽毛球等)。
(4)带领孩子开展户外写生、清洁家园、爱心奉献等系列主题课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
(5)感恩、礼仪、安全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文明有礼的人。
(6)举办“快乐暑期夏令营”成果展示,为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四)区“阳光暑期,伴我成长”夏令营
1.组织单位:区教育局、文化馆、少体校,郭坑镇关工委,蓝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2.活动地点:区文化馆、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郭坑新街、铁路社区居委会。
3.参加人数:350人。
4.活动内容:
(1)舞蹈班。
(2)合唱班。
(3)书法班。
(4)国学班。
(5)女子排球队。
(五)七中夏令营
1.组织单位:区团结社区、七中。
2.活动地点:七中。
3.参加人数:100人。
4.活动内容:
(1)快乐少年小科技活动(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常识)。
(2)硬笔书法社团。
(3)美术社团活动(以手工制作为主)。
(六)分校夏令营
1.组织单位:区社区、分校。
2.活动地点:分校、生态园。
3.参加人数:205人。
4.活动内容:
(1)开展压电陶瓷应用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2)简单军训,学习游泳、高楼逃生和火灾逃生演练、野外生存体验等。
(七)学校夏令营
1.组织单位:集团。
2.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
3.参加人数:150人。
4.活动内容:
(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2)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孝顺、善待他人的道德品质。
(3)励志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坚韧品质。
(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夏令营
1.组织单位: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无线电管理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2.活动地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3.参加人数:150人。
4.活动内容:
(1)航模制作营。
(2)科技制作营。
(3)无线电制作营。
(4)陶艺制作营。
以上各营活动均穿插军训、国学讲座、“跳蚤市场”主题活动、魔术技巧学习等内容。
七、有关要求
1.各组织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活动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2.要把活动安全放在首位,制定周密、安全的保障措施,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严密组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活动要坚持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原则,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4.要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活动始终,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悟、经受教育、提升素质。
5.要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良好氛围。
6.要注重总结经验,挖掘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为活动在全市推广打下基础。
各夏令营活动实施方案于8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德育科,活动总结于9月1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德育科。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模板【四】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
这样一门创造性强的课程,对于习惯于教现成教材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开学初,就组织相关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走进新课程》,重点学习和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方案。
二、合理安排师资、课时,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评价者。
鉴于三升四的教师曾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刚升三年级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还较陌生,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仅是书本上的理论。于是,学校请已有一年活动经验的老师谈谈开展活动的经验,从转换观念入手,让教师真正弄明白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有加入课程实验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与。为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安排电教、美术、社会、自然、思品、音乐等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共同参与,并聘周维亚、朱华芳分别担任三、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组长。
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定为弹性课时制,保证每周三课时的活动量,采用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原则,即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改变传统的静态课时管理为动态管理。
三、落实课程内容,强调活动过程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课题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我校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小眼睛观大龙城》这一大主题开展活动,并暂将这一主题分为两个单元《自然环境的探究》、《x变化小考察探究》。
(一)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提起研究人们好像总习惯把它与艰深、有学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如四(1)中队在开展《住宅文化探究》活动时,学生自己搜集各个朝代的古建筑,了解其独有的特点。特别是对未来“家”的设想,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更大,积极性更高,学生们有的画,有的用积木堆筑,有的用彩纸粘贴,各式各样,想想奇特的未来建筑从他们的手中诞生时,谁能说他们不是未来的小建筑师。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比如我们三(3)中队在开展“走进淹城”综合实践活动时,先要教给她们如何在网上“搜索”的方法,而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又无从入手,于是又要教他们如何从淹城的历史、护城河的由来,淹城的未来等几个方面将资料分类保存。到图书给她们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并要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整理。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评价提供依据。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如四(4)班研究了食物与生活的关系,在对水果各类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初步认识了各种水果的产地及营养,同时他们还发现:各种水果颜色丰富,形状多样,还能将水果成为一种艺术。于是他们学着动手制作水果拼盘,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进形成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馆又要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具体活动中我们发现研究小组内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总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忙乎,而平时成绩差、不太发言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少在参与,对这些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组成员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对策,录取以鼓励为主,以好带差的措施,及时调动差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调查研究之中。总之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知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五)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在这学期我们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很多学生的家长对我们的这项活动以他们的方式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有给自己孩子物质上帮助的,也有精神上鼓励的。但在课外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总有一两个没有参加。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时,有的学生说我想参加,但爸爸妈妈不让我参加,他们说这些活动没什么意思。这就说明我们部分的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还不太了解,在一种新的事物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奢望得到所有的家长的支持与帮助。然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校外进行,涉及有关安全、与人交往、策略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活动很可能就不能进行。因此我们在每次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进行宣传,同时,在平时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努力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让他们也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一位积极参与者。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自己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这项活动。此外,我们教师还注意到要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才刚刚跨出一小步,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我们坚信,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模板【五】
骄阳的七月,带着无限激情,爱心蚂蚁又是一个忙碌的季节,开展着以往特有的夏令营活动。‘4.20’x地震,给灾区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无论是心理伤害还是身体伤害,孩子们带着伤痛走过了两个多月。我们爱心蚂蚁在这里开展50多天的‘多彩盛夏’夏令营活动,记录了20多名志愿者和灾区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下面对这次灾区夏令营活动作次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分2部分。
1、根据灾区情况,学生报名和志愿者培训阶段。
2、夏令营活动阶段。
一、夏令营学生报名和志愿者培训阶段(7月 01日至7月15日)
我们看到这里的孩子拿到成绩单时,潜意识告诉我们地震给孩子带来多大的灾难。初中学生的成绩从500多分到现在的300多分;小学生的成绩也不是让学生自己满意,成绩已经下滑了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与孩子报名交流阶段对夏令营工作作一些调整,目的让孩子成长的更多、能早日走出地震的阴影、尽快走上正常的学习、生活的轨道。
我们夏令营报名阶段是于7月01日至7月10日。在XX有87名学生自愿参加x省XX县夏令营活动;在祥和村有136名学生自愿参加x省XX县夏令营活动。报名学生人数有200多人。
爱心蚂蚁x志愿者夏令营培训于7月11至7月15日。志愿者培训的内容:
1、破冰活动,2、介绍灾区的具体情况,3、讲解爱心蚂蚁历史及文化,4、志愿者基本要求,5、夏令营常规管理及对孩子的管理,6、电网游戏,7、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和野外生存,8、教务排课安排,9、国王与天使游戏,10、颁发工作证仪式。通过这5天的培训,志愿者对团队、对灾区、对孩子、对队友、对活动有明确的认识和深层了解。培训的目的是让志愿者掌握支教的技能和教与学理念。让志愿者老师轻松的教,让XX孩子们快乐的学。
二、夏令营活动阶段(7月16日至8月18日)
我们爱心蚂蚁在XX地震灾区坚持以‘多彩盛夏’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夏令营活动是给孩子一次认识自我,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培养孩子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敢于担当的.过错的人。通过小活动,让孩子了解自然、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孩子感恩自然。志愿者用真心陪伴灾区孩子度过一个开心快乐、充实有趣的暑假。
爱心蚂蚁的口号是“我们一起成长”,夏令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志愿者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会发热、发光。坚持以成长为目的,书写志愿者与XX灾区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
夏令营活动由一下几个内容:
1、查漏补缺,辅导文化课。
地震后,大多学生的文化课都拉下了,我们志愿者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复习相对的课程。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小组,而且在孩子本能的需求同时,给初中学生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外加学生的兴趣课程。
一、二年级的课程辅导是语文、数学为主。其余兴趣自然课,如故事、画画、练字、唱歌课程。
三、四年级课程辅导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其余兴趣自然课,如故事、画画、练字、唱歌、品德、手工制作、舞蹈课程。
五、六年级课程辅导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其余兴趣社会自然课,如人生故事、励志、生理卫生、自然教育、安全教育、画画、练字、唱歌、品德、手工制作、舞蹈课程。
初中生课程辅导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为主。其余兴趣社会自然课,如人生故事、励志、生理卫生、自然教育、安全教育、国画、书法、唱歌、品德、手工制作、演讲与口才、急救训练、礼仪、语言表演课程。
通过文化课的复习与辅导孩子们的文化课知识已得到巩固,孩子们在‘四·二〇’XX地震拉下的功课已补上来。为了让孩子们学的快乐,用游戏式的方法,加强孩子们的记忆。
2、XX盛夏,太平孩子多彩记忆。
癸巳盛夏,XX太平的孩子迎来一个丰富多彩而又难忘的暑假。地震之后,孩子们失去了校园、失去了教室、失去了家园?? 即将绝望的孩子面对地震的创伤,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太平的希望。所以为了孩子,让太平癸巳的夏日更加精彩。
我们爱心蚂蚁在XX夏令营活动中,上午上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的课程;下午上才艺兴趣课,人生故事、励志、生理卫生、自然教育、安全教育、国画、书法、唱歌、品德、手工制作、演讲与口才、急救训练、礼仪、语言表演课程,加初中的政治、历史、物理、化学课程。坚持一天六节课。每个孩子至少可以学习两门才艺,给孩子的生命价值冲添光芒,让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3、互动活动,是夏令营留给孩子最美的一幕。
在夏令营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几个有趣味活动。像爱心蚂蚁五周年庆典、文艺汇演、游园会对孩子的记忆是很深的。在孩子的童年里,会留下最深的记忆。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模板【六】
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每位队少先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虚心地去学习,认真地去观察,用心地去思考,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育效果,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精神面貌也深得老师们的好评。实践期间,学校领导班子亲自带队,确保了每一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通过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讨论,实践队对本次活动的特点、收获和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活动特点
1.主题突出
本次活动是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开展的。
2.目的鲜明
本次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在活动中得到放松,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在与动物的亲近中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在了解古蜀文化的同时见证x的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作为x人的自豪感。
3.注重利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活动期间,少先队员们来到了动物园,金沙遗址,阳光教育基地,利用那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培养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活动结束后,队员们表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4.加强交流与学习
在这次实践中,学习交流是一大特点。在实践中注重向社会、向向群众,向老师学习。同时实践队非常注意加强内部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在每一阶段结束后,都会进行讨论,在大家集思广益后总结收获与发现不足并提出展望。
反思: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5
1.莞师慧课堂,引领学科风向
本学期4月8日下午,我校李老师走进xx中心小学名师直播课堂观课,执教《设计食品包装袋》。陈xx老师带领科组老师和全市的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大家认为本课切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列明“设计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活动方式,在《设计食品包装袋》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设计,手脑并用,设计自己的食品包装袋,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学生灵活运多种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此课,让许多学校老师模仿学习,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的风向。
2.经五个过程,践行“文博达美”
从三月开始到五月,我校积极响应城区教育办的号召,利用市博物馆提供的课程资源,通过精心的策划,开发成我校的课程超市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市博物馆,与东莞市博物馆共同构建并落实开展“文博达美”课程,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为了更进一步开展活动,我校还把市博物馆提供的课程资源,开发成我校的课程超市课程资源,让孩子们经历“搜集资料——开展体验——设计制作——拓展研究——交流分享”这一系列活动过程,将活动推向深入。
走进市博物馆前,各班班主任播放了市博物馆提供的“走进博物馆须知”的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到博物馆参观的注意事项。3月29日下午,市博物馆宣教部赵筱颖老师,亲自来到我校给五年级的全体师生作了《说说古代东莞的`那些事儿》的讲座。与梁焕英副校长一起开启了“走进市博物馆之旅”。
讲座后,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采用“点面结合、菜单自助、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活动。所谓点,就是以五年级为重点,分五批,每批两个班走进市博物馆开展参观体验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有两项,第一项是参观《古代东莞的展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踏上了“考古之路”,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图画,感受到东莞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作为为东莞人,他们感到无比自豪。第二项是体验项目,每一批的孩子选择的体验项目各不相同,九、十班孩子们制作海盐;四、五班的孩子们制作陶纹;三、七班的孩子们绘制梅瓶;一、二班的孩子们制作朝珠;六、八班的孩子们插花。所谓面,指的是我校根据市博物馆提供的讲座、活动展览、小班兴趣活动项目,发动各年级各班家委会自行组织,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小手牵大手,走进市博物馆,通过“任务驱动——参观体验——提交成果”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另外,我们还在学校三(4)班旁边的空地,利用市博物馆提供的资源,布置了《考古是个什么鬼?》的巨型展览。三到六年级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展览。孩子们被展览吸引住了,参观时,大家认真观看,有的还做笔记呢。
我们还通过展板、实物等展示了孩子们历时三个月的探究活动,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到东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培养了孩子们与人合作、动手实践、设计创新能力,增强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驿站任务式,开展基地考察
基地课程建设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人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本学期,我校在开发课程基地的同时,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做好基地课程实施与开展工作。除了借助基地课程的力量外,还需着眼于完善基地课程的校内配套课程设计与实施,着重能力生根,基地课程与学校特色课程融合,形成新的育人点。6月21日,陈老师在xx年xx小学(幼儿园)自研课题成果答辩会上作了《“驿站任务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报告,荣获xx区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分批,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东莞青旅赏学游教育中心辅导员以及家长义工的共同带领下,走进“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可园这几个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考察活动,让孩子们收获课堂外的精彩。
4.“缤纷社团”首秀,四大社团获奖
6月2日,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学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卓优学生活动网承办的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缤纷社团”风采大赛现场交流展示和颁奖大会在深圳龙华玉龙学校举行。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悦行社会服务社团”荣获“十佳梦想社团”,“少年科学院”、“至正研究社”、“大榕树环保环保社团”荣获“十佳精品社团”。梁焕英、陆叶屏、郭小霞、谢小湘、陈宇、陈丽君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团指导老师”。
本次活动,我校四个社团从众多的参赛社团中脱颖而出,经过专家评委及大众评委遴选,进入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缤纷社团”风采大赛小学组前18名。在现场决赛与展示中,四个社团用五分钟时间,用PPT展示社团的建设、管理及特色活动等,秀出了风采,获得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会员常务副理事长黄志红博士的好评。她认为我校的社团活动涉及面广,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全省小学中独树一帜。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新纲要理解不深,研究欠深入
当前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以及非教学工作一直都在做加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往往身兼语文老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品德与社会等教学任务,所兼的每一门科目任务都越来越繁杂,要求越来越精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老师更难难沉下心来,好好研读新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难以明确新纲要的要求。
2.骨干老师带动力度不够,发展不均衡
因为老师们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老师,我校通过骨干老师的带动,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一年来,我们发现,虽然骨干老师积极引领,但是,由于有些老师还对本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还没有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活动中,觉得开展活动室一种负担,怕影响语数英主科的学习。
三、下半年工作目标、思路与措施
1.学习领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
2.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3.修改、完善校本教材。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精神,增强热爱家乡、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争做先进文化践行者。我校利用假期返校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自学、集体学的形式认真扎实地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的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学习结束后,每位教师上交学习心得体会一篇。
二、在春节到来之际,我校深入扎实的开展了“志愿服务,情暖冬日”实践活动。全体党员教师以服务贫困学生为重点,为全校40名贫困学生捐助了学习及生活用品,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风尚。
三、严格落实周五返校制,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根据上级部门安排,我校严格落实周五返校制,做到应返校学生全部按时返校。对未返校学生要认真核实原因,掌握未返校情况。返校期间,我校组织开展面向各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生寒假生活。
四、认真组织教师家访,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学校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到学生家中,与学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寒假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增强家校育人合力,向家长传授了正确的育人方式方法,更新家长育人观念;向家长讲述邪教及宗教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性,教育家长严禁将子女送去参加地下学经等非法活动。
5、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在2012年春节来临之际,我校安排值班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7
体育教学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提供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又可以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教学成果, 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有助于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体育教学的内容、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一定程度地检验着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是否正确、科学, 反映出体育教学的状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揭示出对体育教学的某些需求和教学改革的相关信息。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需求和相关信息能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得到考虑和体现, 二者相互协调, 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
一、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根据目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的情况设计相关调查问卷, 通过对河南省15所城市的大、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1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37份, 有效率为95.8%。通过调查得出:
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周六周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无任何活动时间和强度限制的情况下, 38%的学生参加一次, 28%的学生参加2次, 6%的学生参加3次, 6%的学生参加4次, 25%的学生周六周日从不参与课外锻炼。具体到学生的学段分析, 小学生活动次数略高于大、中学学生。在“限定一定的时间及强度” (每次30分钟以上, 2天2次以上, 强度以感觉呼吸困难为界) 的情况下, 周六、周日参加活动最多的仍是小学生, 为22%, 中学生为17%, 大学生为13%。通过对学生星期一到星期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发现 (由于有一定的时间和强度的体育活动所以不限时间和强度) , 小学生活动频率远远大于中学和大学。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呈现出学段越高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越低的趋势。
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 男生课外更多的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竞争性比较强的篮球、乒乓球、足球等项目, 而女生则更多的是参与强度、竞争性较小, 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 如跳绳、羽毛球和踢毽项目, 这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男女生在课外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此外, 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跑、跳、投等一些列入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课时数较多的项目不为大多数学生所青睐, 然而又由于身体素质的测试, 中考加分等原因, 部分学生又不得不选择此类项目加以练习。
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动机
由统计可知: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娱乐身心, 增强体质。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发生改变。娱乐身心、增强体质的比率下降,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来应付考试的比率上升。这与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及健身效果。
4.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通过调查得出平均选择系数大于1的因素中, “缺少场地”“器材不足”是大、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多数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备无法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所需。课业负担是制约中、小学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另一项因素, 小学、中学课后作业较多, 加之需要复习预习功课, 大部分课余时间被占用, 作业功课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 认知能力的提高, “无人指导”“技术掌握不好, 怕受伤”也成了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因素之一, 大学生不像小学生和中学生那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仅仅是单纯的娱乐身心, 运动起来无所顾忌。“无兴趣”所占的比率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升高。运动参与, 喜欢运动应该是人的天性, 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体育课的开展, 学生对体育、对运动的热情直线下降, 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养成自觉锻炼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1. 改革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意识和习惯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 偏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 竞技成分过重。致使学生体育课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体育课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可接受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在传授技术动作的同时, 传授学生一些基础的体育知识。如各运动项目的特定规则、比赛特点让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 学会欣赏运动比赛, 课外练习时, 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2. 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率, 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所需
足够、良好的场地器材是确保正常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良好开展的必备条件。然而现实情况是体育场馆无法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要。有些体育场馆在课余没能完全向学生开放, 比如塑胶田径场、网球场等在课后被锁闭, 学生课余无法进入自由锻炼, 极大地打击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是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展示运动才能的“用武之地”。
3. 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 配备必要的指导教师
通过上述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 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缺乏指导, 大部分学生渴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专业人士或教师的指导。为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求, 各校可组建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 教师在课余可进行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项目, 进行课外锻炼, 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指导、保护, 制定健身计划, 教会学生科学健身。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充分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 改革体育教学考核方法
学校体育教育早已要求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围绕考试内容教, 学生围绕考试内容学, 应付考试成了部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所持的动机。由于教师的考什么教什么, 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能力及兴趣的培养, 课外锻炼效果受到影响。
三、结论
目前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让大多数学生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进来, 小学生活动次数明显高于大、中学学生, 但是课外活动的强度和次数明显不足。
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小学与大、中学之间存在差异。跑、跳、投等一些列入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课时数较多的项目不为大多数学生所青睐, 然而又由于身体素质的测试, 中考加分等原因, 部分学生又不得不选择此类项目加以练习, 学生不能主宰课外体育。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场地器材的不足, 课业负担过重, 无人指导怕受伤害成为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此外, 随学生年级的升高,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呈现降低趋势。
四、建议
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 传授运动技术同时传授体育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 体验运动的乐趣,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及健身习惯, 从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弥补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缺少场地器材的缺陷。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所需, 开放现有体育场馆, 延长场馆开放时间, 为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运动环境。
组建各运动项目俱乐部, 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配备教师对学生进行健身指导。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充分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改革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应采取“提高幅度”和“相关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避免学生盲目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3]任宏权.关于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思考.四川体育科学, 2002.
[4]王文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 (2) .
[5]王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健美操课程模式.教育战线, 94-95.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8
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成长需求,发展核心素养,让每个个体充盈成长。尊重儿童成长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基础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需求,今天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促其成长,明天学生就会带着什么样的能力在社会生存。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校训“做最好的我”,并将其分为“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五个方面,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见图1)。
二、统筹管理,突出实践,整合学科
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是落实新课程计划的关键。但是现实中往往存在教育思想、教学资源统筹使用、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对此,学校主动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学科实践的有效方式。
1.基于课程实施需求,完善机制,统筹管理
为保证新课程计划在学校的每一门学科落实,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学校创建了“3+3课程管理模式”,完善三个机制,即跨学科教研机制、课程协同落实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着力三个统筹,即统筹学科、统筹资源、统筹人员。完善机制促使多学科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需求协同落实,加强统筹帮助教师节省时间精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
在学时安排上,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学时实行总量控制。一至二年级周学时总量不超过1170分钟,三至六年级周学时总量不超过1350分钟。
2.基于各学科的相关内容,构建学科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在充分调研与继承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每周二下午半天作为学生学科实践活动时间,并且按照文件要求每学期设计了15次活动,其中10次校内活动采取了校级统筹、年级实施的推进策略,5次校外活动按照市、区、学校三级1:2:2的比例实施(见图2)。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学校内部可行的课程体系,使落实《市区课程设置方案》具有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应,避免局部短期和应时短视教育行为的弊端(见图3)。
(1)宏观层面。依据资源特点及学科联系点,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和特色开展校内综合主题活动。可以拓展课程的空间,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结合学校育人目标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实施方式:结合学校科技节、艺术节、多元文化节、运动会等内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依据《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导学手册》、社会大课堂基地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2)中观层面。围绕教学内容,寻找多学科交叉点,突破学科课程边界,共同设置学习主题,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学习。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关联性、互补性、优化性的特点。实施方式:年级组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结合学科内容寻找知识、能力及教学目标的聚焦点,统一选题,统一备课,汇集全组教师的智慧,由本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在各自班级进行课程實施的大综合主题学习活动。
(3)微观层面。由各自班级的正副班主任组建教师指导小组,结合自身学科背景、自主选题、自主备课、自主实施。由于两位教师的组合随机,因此学科整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主题小而精。实施方式:采取在本年级走班上课的实施方式。
3.基于各类社会资源及实践基地的活动,实施多学科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教育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敏锐的眼光,帮助学生把各种有利资源引入学校,把学校创建成拥有丰富健康学习资源的“小小世界”。
借助校外学科实践活动,学校从市区分别遴选了国家博物馆、翱翔营地、行知园、垂杨柳教辅中心作为资源单位,每个年级每学期到指定地点开展市、区级的校外实践活动。例如,本学期六年级参加了市级活动课程“国家博物馆”的学习,二、三年级参加了区级“翱翔基地”的实践学习。校级实践活动依托《做最好的我——学生社会实践指南》分为全校性和年级性实践活动。其实早在2010年,学校充分借助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资源,将学科教学实践、社会大课堂资源与“五我教育”相结合,从“学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家庭活动”四个方面,分年级,分学期,整体构建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编写了《做最好的我——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具体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实现“学校小世界,社会大课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计划,学校正在修订《学生社会实践指南》,改为《社会实践导学手册》,更加注重借助这些基地的资源,发挥多学科综合育人的实效。
在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与首都图书馆深度合作,联合开发了系列课程,共同构建了“1+1+1”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固定课程、自选课程和拓展课程。学校还组织在校生到首都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从中感受快乐阅读、体验阅读、亲近阅读、爱上阅读、分享阅读等阅读活动。
校内外实践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每周都能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活动。
三、基于课程实施效果,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课程在学校的深度推进,需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合,需要用恰当的方式给以评价。
1.课程评价
结合课程改革和育人要求,重新设计课堂评价表,对课程背景、学生需求、课程目标、实施方式、课程成果进行评价,以评价引导教师转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评价
通过学校“五我之星”的评比,即“文明星”“智慧星”“健康星”“尚美星”“国际星”对学生在五大课程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尊重和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课程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要素包括自主发展、乐学善思、合作参与、实践创新、学习成效五个方面,凸显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3.教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也成为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实践的重要导向性内容。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评价视角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等。学校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评估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等,并掌握激励和强化的运用,制定公正合理的管理机制,真正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成就需求、情感需求,引导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落实新课程计划要发挥好课程领导力,把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结合,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要把握好课程关键点,既要有整体的实施方案,也要有具体的实施途径,还要随时监控实施的效果,及时改进;要打造好课程实施者,要把对教师的培训和实践相结合,培训源于教师的困惑,实践落实培训的内容;要服务好课程的实践者,要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重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有益课程。
推进新课程计划,学校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看得见的困难很多,看不见的风险很大,但是只要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就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社会实践学校总结09-26
学校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05-13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12-02
学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11-29
暑期在学校兼职社会实践总结11-16
河阳学校初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总结09-21
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08-20
2023年广东省和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