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论文(精选8篇)
商品贸易论文 篇1
金融贸易和商品贸易
2014-7-
21【金融贸易和商品贸易一分离,它就有了——在生产和商品贸易所决定的一定条件下和在这一范围内——它自己的发展,它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特殊规律和阶段。加之金融贸易在这种进一步的发展中扩大到证券贸易,这些证券不仅是国家证券,而且也包括工业和运输业的股票,因而总的说来支配着金融贸易的生产,有一部分就为金融贸易所直接支配,这样金融贸易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就变得更为厉害而复杂了。】 ——83《恩格斯致康施密特》
【金融家是铁路、矿山、铁工厂的占有者。这些生产资料获得双重性质;它们的经营应当时而适合于直接生产的利益,时而适合于股东(就他们同时是金融家而言)的需要。关于只一点,有明显的例证,就是北美的铁路。】
——83《恩格斯致康施密特》
商品贸易论文 篇2
一、中俄贸易的发展
我国与俄罗斯 (前苏联) 最初建立贸易关系是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清朝统治的200多年里, 满、汉两族得到统一, 促使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中俄贸易关系在康熙时期确定的, 中俄通商的开始是由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恰克图条约》则奠定了中俄贸易基础, 进入了贸易发展的黄金阶段。清朝灭亡后,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自1911年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往来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建国后, 进入了新中国与前苏联贸易的新时期。1991年末,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列夫制定了错误决策使苏联经济不断下滑以致解体, 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俄罗斯取代了苏联, 新成立的俄罗斯经济发展并不那么迅速, 正需要一个能够促进本国发展的长期合作贸易伙伴, 而我国正值改革开放时期, 两国于1992年建立了新型的贸易关系。但1992年到至今, 中俄贸易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俄双方的关系也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 (1992年-1993年) , 前苏联薄弱的经济基础, 使得俄罗斯国内资源短缺, 生产力低下, 此时俄罗斯需要与其他国家建交以此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俄罗斯的邻边大国, 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 同样也需要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建立贸易, 中国和俄罗斯双方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的贸易政策推动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此阶段两国贸易发展较快且稳定, 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76.8亿美元。
第二阶段 (1994年-1996年) , 虽然两国经济水平均得到很大提高, 但俄罗斯开始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俄罗斯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的政策, 因为进口关税的提高会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利益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采取降低出口关税的政策, 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 此政策对两国的进出口总量都产生影响, 直接结果是1994年的中俄贸易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5%, 这样的态势延续到了1995年和1996年, 使得这两年期间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额发展始终达不到当初预期目标。
第三阶段 (1997年-1998年) , 东亚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俄罗斯且俄政府在这严峻的经济情形下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 导致中国和俄罗斯贸易额同比下降了10%左右, 但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边境的地区贸易发展较为良好, 贸易额增加了20%左右。
第四阶段 (1999年到至今) , 1999年到迄今为止, 中国和俄罗斯双方贸易额在十多年内一直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 另外, 中俄双方各取本国所需的产品, 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鞋类、玻璃等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资源,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矿产品等原材料资源。2001年, 中俄贸易额达到了106.7亿美元, 2004年, 贸易额达到了212.32亿美元;2005-2007年, 由于中俄军事演习、“俄罗斯年”、“中国年”三大事件的发生对中俄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是中俄贸易迅速发展的主推动力, 三年内分别创造了291亿美元、481.65亿美元、568.19亿美元的新高, 中俄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渐渐地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二、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 中国以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与世界各经济大国 (如:美、日、俄) 均有贸易关系。虽然中俄双方贸易关系整体上呈现的是良好的状态, 也没有出现较大的贸易争端, 但在在某些贸易领域已经存在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就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来分析:
查询《中国统计年鉴表》得知:1992年至2011年, 中俄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在2008年后, 由于中俄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 双方的进出口总额都有所下降, 金融危机过后, 经济发展迅猛, 两国贸易总额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此外, 进入21世纪以后, 因为国际市场的需求, 石油的价格不断地上涨, 俄罗斯的经济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可持续发展, 转轨十多年来, 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在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下, 会导致俄罗斯的经济产业失去平衡, 长期地作用下可能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质量, 甚至会破坏俄罗斯起初的经济基础。在出口方面, 俄罗斯原材料和能源十分丰富, 主要向中国出口这些附加值低的且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占贸易量的比重却是很小。查询国别数据网可以看到, 出口方面, 矿产品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出口总额比重的40%, 其次所占比重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矿产品、金属、机器设备等。在轻工业产品领域, 俄罗斯几乎没有在中国出口。进口方面, 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较单一和稳定, 俄罗斯主要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机电产品、鞋靴等。由2014年国家商务部下属的国别数据网查知, 2014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占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为46.2%, 其次, 服装等产品占比重为9.7%, 家具等产品占比重为6.7%等。综上, 俄罗斯的进出口商品比较单一和稳定, 即贸易商品结构较为不合理, 导致俄罗斯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此外, 中国和俄罗斯贸易的发展还存在:贸易增长乏力, 贸易额不平衡等问题。
三、优化举措
由于中俄的过于简单的贸易商品结构并不能促进中俄经济得到长期高效率的发展, 所以要使中俄双方之间的贸易商品结构得到优化。近些年来, 虽然俄罗斯从我国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总量比以往有所下降, 一些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比重略有增加, 但总体来看, 中俄的贸易商品结构还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 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商品结构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对于这一问题, 有以下几种的优化措施:
1. 两国发挥所长延续保持原有优点, 创新和发展新的经济产业和贸易结构
中俄在诸多经济产业方面各有所长, 所以导致了其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俄罗斯在矿产品、金属等领域占有比较优势, 而中国在家电、汽车制造业等领域占有比较优势。两国应该保持原有的产品竞争优势, 创新和发展其他相对薄弱的经济产业, 提高这些产业的质量, 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节约资源和成本
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普遍不高, 利润很低, 所以政府要鼓励相关的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革, 可以通过对生产工人进行技术培训、革新生产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国的生产率和生产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俄罗斯的资源虽然丰富, 但也不是用之不竭的, 俄罗斯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来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 防止不法分子的滥用, 此外, 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政府调控, 完善贸易政策
现如今中国和俄罗斯都已加入WTO, 两国面对的是世贸组织下的多边贸易规则, 两国需要在WTO的多边贸易规则下解决高关税壁垒、贸易争端等问题, 中俄政府不断完善和规范本国的贸易制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术人才来发展经济产业, 优化贸易结构, 扩大和提高本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纵观全文, 为了不错失中俄双方贸易的机会, 中俄不仅仅应该改善双边贸易结构、完善贸易制度、丰富贸易方式, 还应培养中俄贸易的稀缺人才并以此满足双方对精英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两国应该加强中俄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 基于中俄双方贸易主要局限于中国的北方, 现应立足于北方贸易的基础和贸易优势, 建立南北贸易的传输带, 并以此带动东西边的联合发展, 使中俄贸易关系开启新篇章。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毗邻, 且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今时期, 中国和俄罗斯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也要勇于面对其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衰退, 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加快了中国贸易的成长, 使贸易不断完善和成熟。当前, 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仍有因素制约。本文将从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的发展开始分析, 其次阐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中俄贸易发展,贸易商品结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董会举.近五年来中俄贸易商品结构问题刍议.西伯利亚研究, 2006 (3)
[2]万红先, 李莉.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 2011 (5)
商品贸易论文 篇3
[关键词]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约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积12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额约2万亿美元,外贸总额1.5万亿美元。然而,从历年的外贸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印贸易额占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分量却不到2%,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份量不到6%,从这些基本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双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互利的投资与合作机会,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事实也正如此,印度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合作伙伴,两国的贸易额近年来呈现出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递增的态势。另外,由于两国领土接壤,在云南、西藏地区,两国边境贸易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境贸易在一段时间里面有所衰退,但是两国自身都客观具备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和合作的优势。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中印乃堆拉口岸的开放、胡锦涛主席2006年底成功出访印度等一系列增进双边交流合作的利好消息的到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
一、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对双方的经济腾飞具有战略意义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和印度在将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学者也曾提议并探讨了关于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都说明这两个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寻求某种共同的道路。但是,在现实中,中印双方各方面的相互合作的确还存在一定困难,单从贸易方面来讲,由于受到政策、文化、历史、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印贸易的实际开展远不如理论上那样顺利。总结阻碍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首先,中印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对我国有一定戒备心理;其次,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在对外出口和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第三,两国陆运贸易不发达,虽然接壤,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目前两国之间大部分贸易的开展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路程远、费用高,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中印加大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明智之举,中印双方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寻求一种南南合作的新格局。其中中印贸易紧密程度的加强,是这种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加强中印贸易的紧密联系可促使中印两国在政治方面更加相互信任
同我国一样,印度也正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它的目的同样也是经济的迅速腾飞。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印度也有意希望借助美国等一流发达国家的力量来迅速达到赶超的目标。但这样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如果能够使两国的经济依赖性加强,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充分的合作,使双方都成为彼此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经济上的紧密性会影响政治的紧密性,在双方互为有利的基础上,稳定的双方关系应该不难创造。
2.双边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效益
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双边贸易,特别是陆运贸易,如果能适当降低关税,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量。但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关税依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对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开展无疑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像许多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印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则双方获利会更大,根据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经济理论,不难推测出这个结论。
3.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可以给我国西部地区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这点成绩对于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优惠政策也是远远不够的,西部地区应该发掘自身的禀赋优势,并能够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西部地区应努力做成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基地。首先,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云南、西藏到印度都有公路到达,去年建成的青藏铁路,更是将内地和印度的陆地距离延伸到了拉萨,而且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青藏铁路的延长线已经被纳入重点工程,该延长线将现有的青藏铁路从拉萨延长到了日喀则,按计划,以后还会延长至亚东口岸,这将进一步拉近了与印度的距离,为中印贸易的开展,包括边境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其次,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廉价且众多的国家,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之一。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如果西部地区作为中印贸易的门户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么随着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大量的劳动力会回归到西部地区,从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开支和一系列其他相关社会问题,使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得以缓解。
二、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1.中印产业间贸易情况分析
在中印商品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产品类别有着较大差异,本文根据HS(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将参与贸易的商品进行分类研究,该分类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完善和科学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它将所有贸易商品共分为22类、99章,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中印贸易商品时,剔除了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20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和21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几类商品贸易量太小,故本文以下只研究其他19类商品。如图1-图3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印商品贸易有如下特点:
(1)中国和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
(2)多数类别的商品贸易量较小,但也有部分商品显示出较高的贸易额度;
(3)从印度出口方面来看,该国出口到我国的金额最大的商品是第5类(矿产品),且在该类商品中,印度保持了较大的顺差;第15类(贱金属制品)中,两国贸易量也较大,虽然在2003年,印度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随后2004年、2005年数据显示两国贸易差额不大;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中,印度显示出略微强势的出口额,但两国这类产品的贸易量并不大;(4)从我国的出口方向来看,我国在第6类(化工产品),第11类(纺织品)和第16类(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占有比较优势。
图1 2003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2 2004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32005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贸易量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进口或出口一边倒的形式十分明显,双方都有具备贸易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示了双方商品的互补性,这对于双方贸易的开展是有推动作用的。然而,这样的商品在中印贸易间只是少数,而且,由于诸多原因,一国某类商品大量的贸易顺差无疑会增加另一国一定程度上的贸易恐慌,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与许多国家的一直保持了顺差形式,加之印度本国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崛起战略和改革战略,双方较大的贸易差额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国的利益,从而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进一步开展。所以,这种基于双方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并不十分适合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印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完全依靠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是不够的,而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应该更适合目前双方的贸易开展甚至对两国吸收更多的国际投资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2.中印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学术界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在一系列统计指标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数(Grubel-Lloyd Index)简称GL指数,是迄今最常用的权威性测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某产业的GL指数表达式为:
| Xi-Mi |
Bi=1 - ————
Xi+Mi
其中,Xi表示某国i产业的出口额;Mi表示某国i产业的进口额;Bi在0-1之间变动,B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很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中印19类主要贸易商品的產业内贸易指数(1997-2005)
数据来源:高校财经数据库
根据表2中的数据,本文只着重研究双方贸易额较大的商品类别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即第5、6、7、11、15、16类商品),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在印度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5类商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逐年降低;第7类和第1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大,且近年依然呈现上升趋势。
(2)在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1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平稳,且产业内贸易程度很小;第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数逐年上升;第11类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下降。
可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如表3:
表3 中印贸易中适合不同贸易形式的商品类别
三、发展中印贸易对策分析
针对前文所研究的发展中印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双方贸易商品结构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发展中印贸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对双方具备比较优势产品要继续保持其优势
对于印度的矿产品和我国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虽然纺织品还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成分,但是其趋势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对于纺织品贸易而言,中国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言,因为双方都有着较强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的具备前者是因先天禀赋后者是后天多年的积累结果,且都是不容易改变的固有优势,所以对于这两类产品双方应该进一步巩固各自的优势,而不必刻意弥补贸易差额,更不要恶性竞争和制定高额壁垒加以限制。
2.利用规模经济开展产业内贸易
对于塑料橡胶制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形成且有逐步加强的趋势,所以,对于这几类产品,两国应着重加强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在产品质量、档次、用途等方面,结合本国其他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展开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双方协作分工,产业间的恶性竞争会相应减弱,这对于目前两国吸引FDI方面的矛盾也会有所缓解。
3.大力加强边境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配套服务建设
目前,印度进口到我国的商品所经过的陆运途径主要是经缅甸到达我国云南。值得欣喜的是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已经纳入“十一五”工程的其延长线的修筑无疑对双边的陆运贸易往来是一个利好消息。铁路的运力是陆运的数倍,这样一来既可减少以往绝大部分依靠海运的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在陆运沿线也应该相应地建立服务于双边贸易的配套设施,如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设立货物装配和集散仓库、商品加工厂等;也可以不定期在这些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品博览会,针对双方的优势产品展开贸易洽谈,不论双边贸易还是地区经济亦可在会展经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参考文献:
[1]罗文宝周金秦: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2]郑利:中印经济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贸易,2006(1)
[3]张建红:中印两国贸易合作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1999(5)
[4]斯瓦兰·辛格:中印双边贸易的基础探悉与前景展望[J].现代财经,2006(3)
[5]朱晶陈晓艳: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6]徐康宁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7)
商品贸易论文 篇4
云南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发展
〔摘 要〕 从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镇)发展的角度,对云南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和城市(镇)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大云南边境城市(镇)发展的基本途径。〔关键词〕 边境贸易;边境城市(镇);口岸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和西部 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及2003年7月1日开始 实施《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简称“10+ 1”协议)后,云南的经济地位从原来的边疆少数民 族贫困地区上升到中国与东盟对外开放的前沿。云 南边境地区也从原来处于全国经济的末梢变为了中 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开展自由贸易的结合部。本 文探讨在这一新格局下,云南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 发展的关系。
一 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发展的关 系
1·边境贸易对边境城市(镇)城市化水平的影 响
云南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接壤,边境线 总长4060公里,双边航空对接、陆路相连、水路 相通,共有8个边境州市的26个边境县市与3个 邻国的6个省(邦)32个县(市、镇)接壤相 连,有着特殊的地缘、亲缘关系。目前国家在这些 区域共设有11个一类(国家级)口岸(其中有8 个陆路口岸, 1个空运口岸, 2个水运口岸);8 个二类(省级)口岸和90多个边民互市通道、100多个边民互市点。口岸、通道涉及到的城市(镇)有20多个。
由于历史、社会、政治因素的长期影响,云南边 境地区的城市建设滞后,城市化总体水平低。云南 8个边境州市除西双版纳州外,城市化水平均低于 省内平均水平和全国水平,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城市 经济最不发达的区域(见表1)。
由表1可见,作为区域内部边境地区经济中心的8个一类陆路口岸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边境贸易发展历史长,贸易流量大的口岸城市,城市 化水平高,如河口县、瑞丽市、腾冲县、孟腊县的城市 化水平都超过30%以上,而边境贸易发展起步晚, 口岸升级慢,贸易流量较小的口岸城市,城市化水平低,例如红河州一类口岸城市的金平县、麻栗坡县, 因边贸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于河口县30多个百 分点(见表2)。
2·边境贸易对边境城市(镇)产业结构的影响 边境城市(镇)的崛起、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边
境贸易的带动。与传统的用工业化实现城市化的道 路不同,边境城市(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 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城市(镇)的产业发展具有典型的贸易促动特征。云南与周边 国家因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贸易互补性强,交流频 繁。随着双方商品交易量的逐年增加,当地物流、交 通运输、宾馆、饭店、修理、房地产、金融保险、旅游等 行业渐渐发展起来。河口、瑞丽、畹町、腾冲、景洪等 口岸城市凭借特殊的地理优势,聚集了众多商贩、商 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低档商品市场和物流中心, 通过划地兴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仓库和优惠政 策的实施,使城市(镇)也有了一些加工工业进驻。
如腾冲、瑞丽的玉石加工、贸易在国外都享有一定的 声益。云南边境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品结构历来单 一,除粮食外,主要种植甘庶、茶叶、橡胶、咖啡,技术 含量低,加工落后,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参与国内、国际交易。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和这些产品在 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农业种植、农民增收的后劲不 足。相反,边境贸易形式多,投资小,见效快,经济回 报高。参与边贸相关行业带来的高收入与农业生产 的低收入形成了强烈反差,给第一产业向城市(镇)第三产业转移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口岸城市(镇)聚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很多农民、国营 农场的下岗职工丢下锄头,从边民互市小额贸易、易 货贸易起家,不断积累发展壮大,开办公司,成立企 业,开展边贸和大贸经营,逐渐成为支撑当地私营经 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绝大多数口岸城市(镇)的 三次产业结构早已打破一、二、三次产业传统排序而 形成三、二、一的排序。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所占 份额不断上升,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越来 越大。近两年来边境城市(镇)对外贸易的发展还 通过贸、工、农一体化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加工工业和 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在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
带动下,蔬菜、温带水果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出口的生产、发展呈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3·边境贸易的极化作用边境贸易长期以来是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边境贸易的飞快发展使众多国内外客商聚集边境口岸城市(镇),给边境城市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2003年通过一类口岸出入境的人员有 830·7万人次,进出口货物268·4万吨,货值9·12 亿美元。同期从二类口岸出入境的人员有463·13 万人次,货物16·51万吨,货值2·37亿美元。2004年,云南对缅甸、越南、老挝的边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1至11月,对缅甸边贸进出口总额为3·4951亿美元,同比增长24%;对越南边贸进出口总额为8915万美元,同比增长 19·4%;对老挝边贸进出口总额1379万美元,同比增长25·1%。8个边境州市有6个州市的边贸进出口呈两位数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边境贸易的发展扩大了边境城市(镇)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聚集规模,给边境城市(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二 边境城市(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中国与东盟的缅甸、泰国等7个国家都是WTO 的成员国,WTO的有关规定对边境贸易有例外安排,即边境贸易所享受的各项优惠待遇不受WTO 的有关规定限制。在不违背WTO贸易规则的前提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市场开放程度上比 WTO更进一步。例如,大幅度的关税减免和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给云南开展同接壤国家地区的边境贸易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以及泛亚铁路、昆曼公路的开工建设,云南的国际大通道战略全面展开,云南边境地区通过口岸与缅甸、越南、老挝开展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同其它东盟国家发展过境贸易,并与东亚、非洲等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将为边境城市(镇)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2·挑战 ———边境城市(镇)口岸出入通道建设严重滞后。当前,制约边境城市(镇)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出入通道建设滞后这一瓶颈。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边境城市(镇)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等市政公共设施逐步齐备,城市道路得以拓宽、修缮,城市绿化、美化质量逐渐提高。但是城市(镇)的出入道路建设缓慢难以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使得出入口岸的车辆、人员由于道路等级低无法用大型货车进行运输,出入境物资只能采取小批量运输。这造成了停留时间长,耽误交货期,通行成本高的后果。特别在雨季,出入交通的严重阻塞使众多国内外客商叫苦不迭。国际市场风云变换,因交货不及时,交通成本超支导致商家血本无归的情况也有发生。出入通道交通的制约,使得众多客商望着本该便捷的最近通道却步,向省外寻求其它通行渠道。受国家投资体制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边境城市(镇)的出入通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发展滞后。云南边境地区各口岸间的连接道路多为塘石路、土路,交通非常不便,没有一条真正的沿边公路。口岸间的联系往来大多采取绕道或改道通行,甚至出现向外国借道通行的现象,大大阻碍了各大口岸间的便利来往。云南边境城市(镇)的各类口岸、通道相互之间的交往本来很频繁,若有便畅通行的沿边公路存在,云南边境城市(镇)口岸的竞争力将大为增强。边境城市(镇)的其他优势也会得到更好地发挥。———口岸建设发展落后于周边省份。目前,云南边境口岸的综合竞争力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口岸的通关费用高和不合理限制条件多,以及不齐全的口岸基础设施使口岸整体综合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云南的某些口岸甚至是国家一类口岸连基本的联检楼、货场、仓库、金融服务机构都还没有配备齐全。而相邻的广西在这方面的城市建设步伐要快于云南。由于云南边境口岸交易成本过高,商家只得舍近求远,绕道广西口岸出入境。如果云南边境口岸不尽快克服自身劣势, 加快建设速度,城市(镇)发展速度将慢于其它同类城市(镇)水平。———与周边国家对接口岸建设不协调。云南边境城市(镇)的发展不仅面临国内的竞争,也面临周边国家口岸城市的竞争。与我国口岸对接的一些邻国口岸所处的城市非常注重自身建设,发展口岸经济的建设步伐快于云南。他们积极兴修公路,提高公路等级,规划建设仓库、货场、宾馆、饭店,发展旅游业、娱乐业、商贸业,用更廉价的劳动力和更优惠的政策措施招商引资,以提高口岸吸引力。并增加旅游者在口岸城市的消费额、消费天数和吸引外国客商到该地投资设厂,发展加工贸易等其它产业活动。例如,越南采取了一系列对边境地区发展口岸经济的扶持政策,甚至动用总理资金兴建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规划统一、管理规范、政策宽松的边境口岸,其招商引资的能力有大于我方与之对接口岸之势。这对于云南边境地区城市(镇)长远的综合发展是较不利的。云南只有抢先一步在边境口岸建立健全服务设施、服务网络,才能促进双方市场与产业、资源的整合和合作,才能形成中国与东盟更深入的经济交融。———边贸企业缺乏竞争力。城市经济的发展, 归根结底有赖城市经济动力———城市主导产业的发展。边贸企业是边境贸易的主体。边贸企业的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强弱与否,关系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关系边境城市的持续发展。云南目前800户边贸企业大部分为民营的贸易流通企业,小部分为加工贸易企业,总体实力弱,人才缺乏, 组织化、集团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与此同时, 政府的扶持“门槛”过高,扶持范围窄,让很多边贸企业可望而不可及。并且国家对边境贸易的政策较多变,边贸市场常随之动荡。银行也对边贸企业的贷款意愿提出更多的苛刻条件,甚至认为边贸企业只能小打小闹,难成气候,把招商引资、放贷的兴趣放在大贸和工业生产上。这种不太宽松的发展环境让众多边贸企业观望思想严重,只能处于小规模、浅层次,低水平发展的阶段,难以做大做强。同时,政府也有一种担忧,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边境贸易的优惠生存条件会消失,从而降低了对边境贸易及边贸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杜森伯利和诺思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区域输出基础模型和后来输出基础理论的发展,我们知道城市(镇)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在内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城市经济的增长和扩张主要由基础部门———输出部门通过乘数作用实现。云南边境地区多为山区,粮食生产难以达到自给自足,得靠区外输入一部分来满足需求,经济作物生产、加工仅属一般专门化产业,加之云南工业生产极不发达,技术力量薄弱,如果盲目上马发展周边落后国家所需的中低档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工业消费品生产,只会构成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违背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发展战略,也不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分工要求。所以当前云南边境城市(镇)能够参与国际、国内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就是因开放口岸活跃起来的边贸行业。有了边贸行业的发展才能有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有贸工农一体化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
三 边境城市(镇)扩大发展的基本途径
商品贸易论文 篇5
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本文从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成因等方面,分析对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的办法。
关键词:假冒伪劣;治理;措施
一、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十分猖獗,并深入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为何如此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其主体主要有厂商、消费者、政府等。
1、从生产者角度来讲。生产者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目的在于牟取暴利,这是假冒伪劣商品出现的主要原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采用劣质的材料,无需广告宣传费用等,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获取高昂的利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这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生产者由于打假成本太高,以及不明晰的产权导致厂商只愿意做短期的生产,而不愿意为厂商长期的企业形象、信誉做过多的投入而形成了一种间接上放任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2、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消费者的信息不完全,无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随着仿冒技术的不断提高,假冒商品与正品的相似程度越来越高,正品与假冒商品越来越难以辨别。由于技术的限制、厂商的疏忽,厂商的防范措施做得很不够;或由于成本的限制,做的宣传力度不够,这样使假冒商品有了可乘之机。还有一些消费者信赖的部门不负责任,做虚假认证等,消费者因为对此机构信赖而疏忽了对其认证的商品的辨别。如原有的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等都成了劣质商品的掩护。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网上购物已经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虚拟的商店中,销售者与购买者往往是相隔在很远的地区,消费者不能看到真实的产品,不能了解销售者的信誉,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于庞大的网路销售中;第二,由于消费者对一些奢侈品的向往和有限的支付能力,故意去买假冒商品,以满足其虚荣心。一些奢侈品价格高昂,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然而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很难承担如此高昂的价格,但由于虚荣心,而去买一些仿冒品;第三,对于某些商品,假冒商品与正规商品的使用价值区别很小或没有差别,消费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贪图便宜,明知道是假冒商品但还是去购买。
3、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对假冒伪劣生产厂商的惩罚太低是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着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政府在执法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问题。由于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以及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使政府的功能丧失,假冒伪劣商品更加猖狂。中央政府基于整个市场经济的考虑,决心很大,出台了很多打假的措施与法规。但是,地方政府在执法过程中,有损自己的利益,以至于打假的热情不高,任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打假也需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尽管对假冒伪劣厂商有一定的处罚收入,但往往不足以弥补政府的投入。政府得不偿失,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
二、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
假冒伪劣商品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利益,正是由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不遵循相应的经济规则,一味地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导致了严重的假冒伪劣现象,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治理假冒伪劣商品,就要从根本上、全面地治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要充分认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性。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远,追求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要做充分的思想认识工作,从理念上树立打假的积极性和必然性。
2、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并且要严格秉公执法,加强对执法工作人员的监督。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完善的法制做后盾。今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但对于猖獗的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要敢于赋予打假执法人员权利,同时更应该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3、严格实行区域责任制。中央作为一个整体,在打假力度上往往很大,有很大的决心,尽一切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使整个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但是,地方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从地方的角度来看是作为一个小整体,它会从自身的角度处罚,谋求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往往不会从整个国家去考虑。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由于自己的政绩,或是连带责任,当出现假冒伪劣现象时,不去管理制止,反而放纵、包庇。
4、提高消费者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降低打假成本。假冒伪劣产品若无法销售,其危害将无法形成。消费者是商品的最终购买者,若消费者能有效地辨别假冒伪劣商品,那么将有效地制止假冒伪劣商品现象。对此应该大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防范意识,提高消费者的监督意识。对于技术含量高、专业强的产品,国家应该严格把关,严格控制认证,降低消费者的识别成本。企业也应该提高产品的防伪技术,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形象和无形资产。
5、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首先,要大幅度提高行政处罚力度,明确制定行政判罚的依据;其次,应大幅度提高判罚的比例;最后,对于行政执法机关查获的制假售假案件,达到立案标准的,应从大局出发,及时交于公安部门刑事立案,不能单单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罚代刑,拿钱了事,否则无法达到震慑和严厉打击违法者的目的。此外,对在流通领域查处的售假案件,不应只做局部处罚,应追根溯源,从查处的案件线索上溯回查处制假窝点,从源头上予以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6、加强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领导体制上要有所转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我国是市场经济,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地位,但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传统官文化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政府管得过多、过死。一些政府官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制售维护,不予管制,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危害也不予管制,使得不法分子越来越猖狂。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职能转变,给经济发展创建更多的流通空间,在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把关的同时让市场本身来检验产品的有效性,进行自发调节,让市场本身来淘汰假冒伪劣商品。
7、提高低收入人群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根据三鹿奶粉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掺入毒品的奶粉大都是低档奶粉,一般都是销往农村等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低收入人群对于价格非常敏感,这对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可乘之机。国家应该严格控制低收入地区的产品质量情况。这种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国家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并加大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力度。
假冒伪劣现象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因此应该同时从各方面入手,形成多管齐下的局面。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对网络环境的建设还没有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中假冒伪劣现象更加严重。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也应该与时俱进,严格控制新环境下的市场经济秩
序,使我国经济能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使人民、国家、企业的利益不受危害。
主要参考文献:
商品贸易论文 篇6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否像零售市场一样注重商品摆放? 是否根据经营的需要对店面进行过装修?
在装修店面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如何利用装修突出所售商品的特点? 义乌商家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商品?
他们的依据是什么?(色彩搭配、形状组合、款式、个人爱好„„)有没有研究过什么位置应该摆放什么商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这样的商品摆放对他们的销售有没有什么影响? 如何处理新品与旧货的关系? 多长时间做一次卫生? „„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商品摆放调研”,我们重点调查了二区的箱包,韩商馆、四川馆、安徽馆、香港馆;三区的文具以及化妆品;走访了一区和四区的部分商家。三天的调查不仅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批发市场形成的店面狭小、商品大量杂乱堆积、过道拥挤、环境脏乱的观念,更让我们意识到商品摆放对于批发市场来说同样重要。
一、商品摆放的学问
到目前为止,义乌小商品城三期工程已经建成,现代化商场装修,简洁宽敞明亮、设施先进齐全、商品琳琅满目、环境优雅舒适、灯光明亮柔和,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顾客。然而这些外在的“硬件”仅是商品经营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需经营者了解顾客观看商品的特点和习惯,懂得商品摆放的艺术。
人体工程学、心理学、交际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利用商品摆放缩短买卖双方距离,是商场营销的有效方法之一。
以下我们来看看义乌人的商品摆放艺术
㈠、店铺的空间划分
1、店内区域划分
①店铺的当眼位置是指入口、门两侧、及橱窗位置,这些位置是最为重要吸引顾客的地方。义乌人通常在这些位置摆放形状特别、颜色艳丽的商品,或者是畅销商品。
比如:一家专门销售香水瓶的店铺,老板将店里形状最特别的瓶子摆在门两侧靠近过道的位置,在门口放置了一个圆柱型的玻璃展示架,里面陈列的本店畅销品中形状和颜色最受欢迎的瓶子。
再如:做礼品盒的商家,一般都会把一个系列的盒子由大到小依次叠放成塔壮,有的竟高达12层,然后在店铺门口摆上几套,一方面向客商介绍本店主营的商品,另一方面表明了本店经营的盒子颜色多样,规格齐全。
第1页,共8页 ②店铺的主力位置是指进入店内的中心位置,层板组合范围圈较大,且固定,配合挂杆的配件是给予顾客细心选择的地方。这个位置主要摆放本店的主打产品、新品或畅销品。
③助销位置:此位置是指 ‘收银台’位置,这个位置适宜于利用顾客在结帐时推销其它货品或结帐时推销品牌的附加价值,如:顾客服务的告示牌,优惠产品等。
第2页,共8页 ④死角位置:通常是指一些不易吸引顾客接触的尾段及中岛柜两侧,此区域摆设方式较适合采用‘趣味性’的技巧来吸引顾客普遍采用的方式。
2、货架陈列
货架陈列中的黄金位置是以消费者视线为中心来决定的。最适合顾客拿取的高度是75~125CM之间,比较适合顾客拿取的高度可以扩大到60~150CM之间;陈列的高度极限为上方在150~170CM之间,下方在30~60CM之间;又由于人们从左向右看东西的习惯,使得店铺中间偏左、距地面155cm左右的货架位置成为一家店铺最黄金的位置。经过调查我们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的义乌商家都知道这个道理,这个位置也是他们最看重、最精心布置的位置。有的商家在这个位置摆放了店里的畅销品,有的摆放了最独特的商品,有的摆放了新品,还有的商家充分利用这个位置受关注度高的优势,放置了店里销售不太好的商品,极力推销这种商品。
㈡、店面环境
1、店面布置
义乌国际商贸城只为商家提供初步的店铺分割,店铺内部的装潢由商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装修。多数商家都会根据自己所售商品的特点,请装修公司对店面进行装修。
比如:二区四楼安徽馆中有一家工艺蜡烛的店铺,店主将自己的店以黑色为主色调,装修的神秘而浪漫,以水晶珠帘为隔断分割空间,店内弥漫着沁人的香味,更增加了店内的浪漫气氛,工艺蜡烛在整体气氛的营造下显得十分高档,这样的店面气氛让人有情不自禁驻足的欲望。
再如:二区四楼韩商馆中一家经营不锈钢厨具的店,店主将店面布局成自选超市的样子,最值得一提的是店主对生意洽谈区的布置,店主这个部分的装修风格为中式的古典风格,红木质地的坐榻和茶桌,配以中国古典刺绣靠枕,古朴而富有内涵,充分显示出了店主不凡的品味。
第3页,共8页 对于一些店面较小的商户,他们采用镜子来代替墙面一来可以扩展空间,二来也使得室内更加明亮。
2、清洁
义务小商品市场的陈列的商品基本可以说一尘不染。整洁干净的店面环境能使顾客心情愉快,增加客商拿起商品仔细观看的欲望。,义乌人深谙此道,用他们自己话讲:“我是在用我的心血经营,这家店就像我的家,谁能忍受自己的家里又脏又乱,家里脏乱了,你怎么好意思让你的客人进来做客!”因此为了保持店铺的清洁,有的商家2-3天就做一次店铺清洁,时间最久的一个月也要大扫除一次。
㈢、货品分类原则
1、依商品色彩分类:
有彩色的红、橙、黄、土黄、咖啡等色素为暖色系,给予人热情、明亮、年轻、活泼等积极向上的感觉。绿、蓝绿、蓝、蓝紫、紫色等为冷色系,则会产生安定、沉静、高雅、稳重等平稳严肃的感觉。可将颜色较明亮之商品放在前方,暗色调之商品摆在后方,使生产明暗产效果,用色相分类:由左至右,后浅排列深,深由暗色排列到寒色其重点在于方便选购。最佳的配色法就是要能发挥各个颜色的特性,并统一调和它们,但避免使用太多颜色,基本上二、三色就足够,三色以上就太多了。
比如:在二区一楼箱包专区,有一家经营儿童书包的店铺,店中所有的商品都为粉色,就连货架都是粉色。这样统一色调的陈列方式让客商对店中所售书包的风格、适合的年龄段、甚至连该类书包目标消费者的性别都可以确定。这样就为客商在选购产品的时候节省了很多时间,也降低了在众多箱包店铺中寻找该店的难度。
第4页,共8页 再如:在三区一楼一家经销软陶笔的店铺,店中的软陶笔的陈列都是不同颜色相间排列,色彩丰富,鲜艳明快,充满了童趣。
2、依款式的分类:
把同款式的商品归属一类,以便消费者选购自己所要的款式,比较的其价值。比如:在三区三楼一家经营牙刷的店里,店主将同一款式不同颜色、型号、牙刷毛的软硬程度,摆放在一起,不仅给人以种类齐全之感,更是方便客商的选购。
3、规格的分类:
即按照尺码规格的排列,可使消费者一目了然,方便于选购自己所需的尺寸。最为典型的就是在三区三楼那家经营香水瓶子的店铺,店主按照瓶子的材质、外形、容量进行分类陈列,店主将水晶长颈的瓶子依据规格不同摆放在一起,将琉璃色彩的瓶子放在一起,将彩绘玻璃细颈瓶子放在一起,将水晶透明柱型的瓶子放
第5页,共8页 在一起。
再如:二区四楼韩商馆一家经营不锈钢厨具的店铺,在这里厨房器具一应俱全,数量众多,但并不显得凌乱,这得益于店主对各种商品进行的按尺码规格分类摆放,例如,店主将不锈钢的茶杯依据盖子的颜色不同按照大小顺序一次摆放,将不锈钢的盆按照尺码大小叠放在一起,所占地方只有最大的盆的大小,既节省了空间,又让客商一目了然。
㈣、情景式摆放
情景式摆放布局,是一个普遍被忽视的领域,而且是几乎不花钱就能显著增加销售的办法。销售酒杯,假如酒杯空置,陈列在货架上,那么它就是一件冰冷的商品,不能令客商产生生活方式联想,不能产生冲动,这种情况下可上也许就会选择再比较几家店后再做决定;但是如果酒杯内装满红酒,放在西式布景的餐桌上,能够让消费者产生生活方式联想,让客商处于感性状态下,很有可能就是激发客商的下单冲动。
比如:在二区四楼韩商馆中有一家经营高档户外休闲桌椅、秋千的店铺,这类商品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小资情调的,针对这种情况店主就采用了这种情景式的布局,将桌椅成套的配以阳伞摆放,并在地上铺设一些花草、摆放一些树木,营造出一种真是的户外休闲场景。离他不远处也有一家经营相同商品的店铺,这家只是将桌椅、秋千简单的陈列,相比之下他的布局就逊色很多,而且显得有些杂乱,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这家店所售商品不如前一家店精致、高档。在价格相似的情况下,客商会选择哪一家自然很明显了。
再如:在三区一楼文具专区,有很多出售各种特色笔的店铺,有的笔杆尾部是一朵花的,店主就用一个花瓶来盛放,将这一类笔插成一束花的样子;有的笔杆尾部是数字,店主就将0-9按照扇形依次排列;有的笔杆形似一棵树,店主就将笔筒做成城堡的样子,将这支笔插在旁边,这样客商可能不但会购买那支笔,更有可能连那个笔筒也一起下单买走。
第6页,共8页
二、义乌国际商贸城VS天津大胡同
虽然同为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且在区位和物流上有着更多的优势,但大胡同与义务国际商贸城相比,依然有很多不足: 商铺商品摆放杂乱分类不明确,更谈不上美观。2 有的商户对店内卫比较懈怠,部分商品上面都落满了灰尘,不能及时清理; 3 大胡同的商贸楼里,灯光比较昏暗 4 本来就不宽敞的过道,还被有的商家们的商品占用,走在过道上都得小心;
三、总结
店铺产品摆放设计对于零售商和批发商同样重要,因为店铺产品摆放设计是给顾客的第一个印象,在竞争惨烈的现代经营环境里,优良的设计与管理对于刺激消费、加速产品流动、增加品牌和批发商的竞争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发店铺经营不是简单的你买我卖的纯商业活动,而是与顾客进行各种心理交际的特殊场所。在商品摆放上,仅仅采用开架售物,或者注意商品陈列的疏密有致、美观大方,只是最起码的商品摆放的要求。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给批发店铺的经营者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既要使客商心情舒畅地购物,又要增加商品销售量,需要细心体察客商购物的不同心理习惯,唯此,才能与顾客进行成功的交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挣得一席之地。
第7页,共8页
商品贸易论文 篇7
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产业发展和贸易模式的概念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以份额表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 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 又包括产业总体, 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而进化过程既包括某一产业中企业数量、产品或者服务产量等数量上的变化, 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替和产业主导位置等质量上的变化, 而且主要以结构变化为核心, 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因此, 产业发展包括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 包括绝对的增长和相对的增长。
贸易模式一般指的是正在作层面上的业务流程设想, 也称为贸易发展战略。国际上通常将贸易战略分为外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 内向型战略又被称为进口替代战略, 外向型战略又被称为出口导向战略。建国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逐渐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
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定义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 决定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而每种贸易模式下又有与之相对应的商品结构。总之, 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下图:
上图展示的是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图示,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 (1) (2) (3) 三层关系, 下面, 我们分别对其关系进行阐释。
首先, 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的关系来说, 商品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而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推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 产业水平决定了贸易水平。
其次, 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关系来说, 贸易模式决定商品结构, 什么样的贸易模式下, 就有什么样的商品结构与之相对应。分工模式决定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对促进分工的深化具有推动作用。
最后, 从产业和对外贸易模式的关系来说, 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选择主要受产业特征和利益取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它对商品结构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以临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 既可以打破国内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又可以强化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1.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因此, 要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继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而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速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而努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 促进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
从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上, 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直以来, 我国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对很多工业企业来说, 技术水平低、资源使用率差等都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问题, 这使得我国工业制成品的等级还比较低, 主要依靠从外国进口。因此, 我国应该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步伐, 减少工业制成品的进口, 增加企业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和优质原料, 自主研发新产品, 促使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 进而加快工业制成品的结构调整。
3.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口多, 劳动力充足, 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低技术构成的产品 (或者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 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比较劣势的产品主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 我国应该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并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层次, 将我国产品不断推向国际市场, 尽可能多的占据市场份额。
4. 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此, 国家应充分发挥其职能, 为我国进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做法主要有: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深化税法改革, 对于产品进出口的关税问题, 要合理调整税率, 鼓励优势产品的出口, 限制奢侈品的进口;对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 2010.
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商品千年之变 篇8
沉寂800年之后,载满着历史与故事的“南海一号”6万件南宋名瓷终于重见天日。洗尽泥沙,这艘国宝沉船中层层叠叠的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江西景德镇窑精美瓷器再次向世人述说着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盛景。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如今,帆船古港已经难寻踪迹,而在福建德化顺美文化生活馆,一件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融合了传统手工技法和现代西方美术工艺,依然为世界各地的瓷艺爱好者所喜爱。
“海上丝绸之路曾让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而辉煌不能只停留在文化遗址上,我们当地企业更要找准国际市场需求,让今天更多的陶瓷也能走向国际市场。”福建泉州顺美集团公司总经理郑鹏飞说,如今德化陶瓷已经远销到德、法、英、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建名瓷依然受到全世界的欢迎。
与德化陶瓷一样,福建汽车、鞋服、茶叶、食品等各类商品也纷纷走出国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耀眼名片。
2014年,厦门金龙汽车集团出口汽车12767辆,营收连续3年超过20亿元人民币,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凭借成熟的营销经验和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工艺,金龙汽车在伊拉克、沙特、埃及等中东和非洲新兴市场受到了消费者认可。
同样盯上中东市场的还有福建本土民营企业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匹克与伊朗、伊拉克、黎巴嫩、阿联酋、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队伍签订了赞助协议,成为在阿拉伯国家广受欢迎的“中国朋友”。
“因为我们赞助伊拉克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我们在伊拉克开店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这是其他国家品牌难以想象的。”匹克公司董事长许景南表示,正是由于企业的友好合作态度,让“海丝”沿线国家愿意穿中国品牌服装,愿意认中国这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