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共8篇)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篇1
河北社区居委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二0一一年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工作,2011年,我社区根据市、区及办事处相关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政策,在精心组织、认真安排的基础上,切实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人员经费落实,确保了整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预期实效。现将我社区一年来的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
1、社区继续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精心组织和认真安排,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制定了今年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计划,并与各村签定了考核责任书。
2、我社区现有达到年龄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300余人,以初次登记相比,增加了100多人,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年内,我社区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86人,其中:省内转移379人;省外转移7人。月人均增收1200余元,年共增加转移收入323.32万元;转移人员就业去向明,就业台账健全。
3、在转移的同时,为了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机会,社区还组织了各类就业培训,受训人数262人,其中:技能培训67人;另外,还组织了我社区22人参加了由街道两保所统一组织的针对 失业人员进行的劳动创业及转移培训,受训人数为22人.另外,结合我社区实情,组织我社区各社妇女60人参加了农村失地、失居贫困农民参加了手工刺绣培训,并取得了绿色证书。以上人员大部份实现就业,完成了全年转移培训工作。其转移情况真实,转移就业去向清楚,同时均建立了各类表册台账。为下一步的转移工作夯实了基础。
同时也放宽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多渠道选择转移就业的空间,扩大就业规模,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社区经济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合理调整,推进社区集体经济和群众个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5、在劳动力转移输出此项工作上,我社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调查登记,为劳动力转移做宣传动员,组织转移输出培训,购买办公用品及耗材,本年投入经费4万余元。
河北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12月20日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篇2
1 四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目前, 我市的劳务输出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 缓解全市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地就业岗位及就业空间不足的现实, 我市适时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 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 努力做实、做大、做强”的战略部署。将实施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来抓。目前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了输出总量、服务管理、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培训输出等“五个突破”。一是劳务输出总量大。去年, 我市转移输出就业人数达到了60多万人, 其中, 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近50万人, 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50%,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人数达到40多万。其中, 省外转移输出20多万人, 省内转移输出近20万人, 境外输出近1万人。上半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的劳动性收入近30万元。二是服务管理实现了网络信息化。开通了劳务输出远程双向可视招聘招录网络通道, 可以随时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开展网上面试招聘业务。三是全市在域外形成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目前, 我市在广东、北京、天津、江苏、山东、辽宁地域的保安、宾服、建筑、纺织、电子装配、机械加工、电脑设计、以及好月嫂、育婴嫂、家政服务等, 已初步打造出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四是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全市各级在域外建立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基地与办事联络机构95个。其中, 国外劳务输出基地如俄罗斯种植基地、日本和韩国水产品加工基地、卡塔尔的机械加工、新加坡电子装配、柬埔寨纺织等6个输出基地。全市有230个乡镇街和社区以及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都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机构。五是通过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加强技能培训, 使劳务输出开始由体力型输出向智能型输出转变。
目前, 我市所辖县 (市) 区共有农村户数664126户, 农业人口2111533人, 农村劳动力资源人数967028人, 除了已经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全市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07519人有待转移就业。在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尚有劳务输出意向人员15.8万余人。其中:男性8.9万人, 女性6.9万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 从而形成了全市城乡就业压力并存的严峻形势。再有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同时, 我市的经济还处在复苏起步阶段, 新办企业及新的增长点极为有限, 企业吸纳安置就业能力弱。这样的现状加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业。因此, 今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
2 当前四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 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 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四平市也如此:
2.1 户籍及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大批农村劳动力挡在城市之外, 他们不仅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 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2.2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整体而言,
四平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技能培训, 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偏低。受教育素质低的影响, 绝大多数人对科技知识的接收能力不强, 很难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由于缺少一技之长, 外出劳动者大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而从事技术工种的很少。
2.3 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
3 四平市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3.1 深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覆
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贯彻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扫清进城阻力, 全面清理各类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政策规定, 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 让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就业待遇, 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打开方便之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予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和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3.2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择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 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当前, 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培训, 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 发展订单式培训, 支持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努力抓好就业培训中心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通过资质认定, 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 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定点机构,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培训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培训体制。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通过设立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 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3.3 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篇3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文化约束,择业空间约束及信息约束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转移规模。本文尝试提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约束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实就是农村失业者,他们与城市失业者的区别,在于其失业的隐性化。根据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失业状态。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存在巨大的堡垒,农村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现象突出,存在着大量富余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在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在十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在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的民工潮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压力,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少、层次底、盲动性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一,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转移任务日趋严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的保守估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尚有5亿多人,而根据我国现有耕作土地面积来看,大概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耕作方式的更新,集约经营的推广,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还会进一步减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从“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随着开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大批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业劳动力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过程中,逐步由“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从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游击队”逐步成为“正规军”。
第三,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看,改革之初以至整个80年代,农村劳动力以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为主,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90年代在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数量增加、流动的范围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第二、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从转移人员就业情况上看,从事加工建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二、三产业的人员较多。
二、制约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待输出的劳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有一技之长更少。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智力型的劳动力却难以及时大量提供,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的劳动力输出停留在靠体力、干重活的低层次阶段。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存在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技术型、智力型劳动力的供给严重短缺,因此,其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对于大量要求文化技术的复杂劳动则 “望工兴叹”,眼睁睁地失掉一些就业机会。
2、缺乏对劳动技能的培训——文化约束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平衡。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城镇人口就业技术教育,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社会办学,技能考核等方面缺乏与农村劳务输出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和管理;缺乏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缺乏与输出地用工需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培训计划。这一切,都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另外,随着目前城市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劳动者要与占有多方优势的城市劳动力竞争,肯定处于不利地位。
3、择业空间的狭小
一方面,城市就业空间在缩小。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同时,同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而城市工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般较高,因此,城市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就相对缩小。
4、信息约束
在我国,待转移劳动力常常会面临信息的制约。其信息的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地区分布来看,多为就近转移,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风险较大。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难免也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转移。在缺乏正确、合理的指导下,易形成盲目的、自发的、无序的民工潮。加之平时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对劳动供求信息了解不多,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缺乏充分考虑,使不少希望自谋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偿所愿,而无组织、无秩序的转移,也常常会造成劳动力待工时间长、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5、制度制约
但现行政策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受许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受歧视现象仍很普遍。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等制度和子女教育、人身安全、工资待遇等问题与城镇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相差甚远,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三、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劳动力就业潜力,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接起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就业的新局面。总之,要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2、 强化职业培训,保障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由于文化程度低下,农村劳动者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
3、搭建服务平台,保障劳动力转移有序
劳力盲目转移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构建如下相关平台。如: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发和启动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动态跟踪管理,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服务基础。
4、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载体
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现有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交通、供水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商品消费需求,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增强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为农民进镇创业创造条件,使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
参考文献:
[1]张宏,任海军.关于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城镇化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⑴.
[2]周冰,马宁.中国平滑式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⑵.
[3]廖乐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⑴.
[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2005,⑹.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经济日报,2006-2-6.
[6]任保平,洪银兴.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4)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篇4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早在2008年我市一些乡镇就已全面落实劳动力转移模式化建设,使镇级模式化建设达到10有的标准,村级达到4有的标准,为乡镇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其中龙河镇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上,投入8万元,为13个村统一购置了微机,并且统一制作了相关图板及信息发布栏,购买了档案柜等;在一周之内配齐了镇村的劳动力转移所需的基础设施,在信息上保证了信息的畅通,做到了用工信息家喻户晓,并且为劳动力转移人员解决留守家庭实际困难,使在外人员安心工作。截止到2008年7月底,我市累计输出劳动力144579人,其中当年新转移3579人,有组织转移达65%,劳务创收58526万元,人均劳务收入4048元,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劳作了大半年的讷河市学田镇农民杨东没有赋闲在家,而是通过本市有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当上了鞍山钢铁公司的电焊工人,由此开始了季节性的打工生活。据统计,讷河市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1291人,这其中有长年转移的,也有季节性转移的,杨东只是劳转大军中普通的一员。
截至目前,讷河市劳务创收已达11.5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7648元。去年,劳务经济为讷河农民人均增收2116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45.3%,首次跃居农民收入构 1
成的第一位。
讷河现有农村人口60多万,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本市14个劳务中介组织的突出作用,讷河市创建了天津大寺、吉林珲春、绥芬河等外埠基地112个,外地用工信息三天内就可到村进屯。每年,中介组织和基地可为农民提供务工岗位2万多个。
吉林珲春劳务基地是2007年8月创建的,现已转移本乡富余劳动力1100人,年人均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目前,这个基地已与韩国裳邦尔制衣有限公司、凤华制衣厂、双菱制衣厂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随时掌握用工信息并输出劳务人员。天津大寺劳务基地是兆林村农民王金喜创建的,这个基地共转移以兆林村为主的农村劳动力1013人,被当地人称为“兆林一条街”。辽宁刘二堡劳务基地已转移劳动力539人,以制鞋为主。绥芬河劳务基地,主要开展对俄贸易、建筑装潢、种菜等劳务。
在劳转工作中,讷河市抓住全市大上项目的有利契机,加大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力度,已达1.57万人。今年,仅普邦明胶一家企业用工人数就达到了200多人。二克浅镇万兴村借助本地与工业园区较近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除省外及从事土地经营的劳动力外,其余均在本地实现转移安置。目前,仅这个村在本地务工人数就达700多人。
在劳转工作中,讷河市还注重典型引路作用的发挥,每到春节期间,各乡镇领导都要与返乡农民工座谈,并召开典型报告会,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感知农民。六合镇河南村农民闵宪宗,前些年赴俄从事蔬菜种植,后来带领本镇及周边乡镇的农民赴俄输出劳务。经他输出的农民2000多人次,人均收入从开始的7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7000元,并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阿巴坎等地形成规模。
面对优胜劣汰的劳动力市场,讷河市本着“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工作原则,加大了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民工择业转岗能力。学田镇学田村李金凤、李金辉两姐妹,通过参加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学到了服装加工技术和美容美发技术。她们通过中介组织到大连从事服装加工,因能吃苦并钻研技术,被选送到日本做研修生。回国后二人又重修第二专业——美容,并在大连开办了自己的美容店,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近两年,讷河市共培训劳务人员42150人。今年阳光工程培训又针对实际,调整了方向,重点以涉农专业为主。全市转移的技能型劳动力比例占到了转移总数的23%。劳
务输出不仅数量上有扩张,质量上也越来越高。
讷河市投入资金101.16万元,在15个乡镇171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模式化管理室,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动态连贯式管理。市里还建立了109个服务站,实行上门服务,方便农民工。医保局在外埠建立了新农合定点医院4个,使11万农民工在异地享受新农合政策。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他们还建立和完善了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制度,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振兴讷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来抓。二是完善法规政策,以政策促输出。三是做好转移培训,以素质促输出。四是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辟国内国外两个劳务市场。五是规范用工秩序,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黑龙江省讷河市富余劳动力转移
情况调查报告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
交通工程系汽检101班
龙思达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篇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加快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先进区、和谐进步模范区、党建工作示范区”的目标,结合团区委巴南团发[2007]18号文件精神,我们调研二组关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调研课题在各镇街展开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各镇街充分根据本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对调研课题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实地的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调研材料。通过我们二组成员的整理整合,现将整理后的报告汇报如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农民增收,核心在富余农民的就业。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逐步健康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就我区而言,外出务工成为了农民的主要就业形式。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我区目前农村人口59.7万,占全区总人口近69.3%。18-65岁的农业劳动力约34.5万人。人均土地面积0.07公顷。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由于地区经济的大量开发耕地面积造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由此造成劳动力总量过剩,进城务工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调查统计:全区现有外出务工人员约13万人,其中,男性11万余人,女性2万余人,全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山西、内蒙、黑龙江等,以石龙镇最为突出。少部分分布在全国各地,还有一小部份出境。据调查了解,全区外出人员在外面干的大多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小商贸等。他们拿的都是汗水钱,农民为什么还选择外出打工呢?具了解他们认为,不出去打工呆在家里又没有什么出路,但比在家里一分钱找不到好,再个就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和为子女读书筹集学费。虽然外出打工能挣回一部分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出去打工了,农村产业发展受阻,农忙季节严重缺乏劳动力,有的村出现了老人去世后找不到人抬的情况。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而且日趋加重的形式不得
不引起重视,如果不进行引导和适当的控制,将会影响全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外出务工成为除农业外农民最主要的就业形式和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也不难看出,没有通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进城后具有盲目性,不能有效的对自己进行市场定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通过熟人或亲戚朋友介绍。但是从事的工作都是比较累、苦的重活。
二、法制观念的淡薄导致维权不力
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一般都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但问及合同或协议的内容时,也有不少农民工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内容条款,一些用工单位虽然和农民工签订了用工合同或协议,但是随便开除用工人员也不是不存在以及遇到经济纠纷时不会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映和投诉,都是采取过激违法行为加以自己解决。对于三险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更是少之有少,一旦发生工伤后虽然单位能支付一部分医药费,但是后续药费将无法得到有效的跟进。由于没有签订医疗保险,一旦得了大病将无法得到行之有效的妥善救治。
三、农民过于流失外出对本地区的影响
1、外出务工人员过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大。我区一些乡镇由于比较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后,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条件和舞台,因此很多人出去后就没有打算回来发展,条件稍好的务工人员干脆把家人接到外面居住。部分人在外面当上小老板后,回到家乡带走大量的青壮年劳力。一些返乡回家的个体老板回乡带走了几十人乃至上百人,青壮年的大量外出,致使一些乡镇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各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因缺乏劳动力而进展不大导致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2、一些乡镇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多任性冷漠,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形成了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留守大军”。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留守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在成长上存在五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家庭教
育的不健全,相当部分孩子教育成长令人担忧;二是隔代培养问题严重。由于大多数孩子被寄养在老人家中,大多数农村老人呈文盲半文盲状态,以落后的思想和过份的关爱来教育孩子显然是不利的;三是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情感交流错位,有的孩子养成娇惯任性,有的则养成抑郁孤独的性格;四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留守孩子中,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比较多;五是父母文化教育意识差。孩子没有念完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便让其辍学回家,帮家里干农活或带其外出工。
3、“留守老人”劳动繁重、赡养无着、孤苦寂寞。儿女外出打工,留下的承包地不能让它荒着,经济本来就不宽裕,舍不得请人帮工,老人们只好一年到头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去忙个不停,七八十岁的老人因儿孙外出自己还要弯着腰犁田、栽秧,干着繁重体力活。孙辈们的成长,老人们除了要帮着做饭、穿衣,还要操心管教。老人们自身年老体衰,病痛自是难免,儿女不在身边,没有人服侍,只能自个撑着,更受煎熬的是老人们精神上对在外儿女的牵挂。
四、社会的复杂让务工农民岌岌可危
1、外出青壮年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全区外出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至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笨重的劳动或技能较低的工作,他们一年到头在外打工挣钱,到头来除了吃住,回到家里所剩无几。
2、外出务工遍布陷阱,不少人上当受骗。全国性的劳动力大流动给不法者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打工者急功近利致富心切的心理诱其上当。调查中我们看到打工者易误入的陷阱:一是诱骗打工人员为其携带和贩卖毒品,打工者走上犯罪道路;二是传销组织,打工者一但陷入,在威逼利诱下,编借各种借口让家里汇钱过去,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对于贫穷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我认为过度进行劳务输出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某方面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反过来又削弱了本地区招商引资能力,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五、几点建议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尽快得到实惠。如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得不到实惠,苦干一年二年收益不多,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受阻。如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发展其它产业能获得和打工一样的效益,农民是不愿背井离乡,别亲离友,丢下老人、儿女外出打工的,他们会留下来在家乡发展。建议1
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围绕地区发展特点,以兴 办本地产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给出优惠政策大力进行对外招商引资,本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进行农民工的各方面技能培训,使他们就地就近打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做好延伸链条,做活“回归”文章。呼吁在外致富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便利条件,给予他们政策上的优惠、给他们创造创业的舞台,鼓励他们回乡承包、建设、开发、开办种、养殖场。让他们把在外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释放出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建议
2、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扎根农村,激活他们建设农村的热情,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调动群众积极性,选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领导。选好人,用好人。政府应对群众选举产生的农村领导班子进行培训,提高其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
建议
3、尽力解决“留守孩子“、“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俗话说“种田不好荒一年,教儿不好害一生”,面对大量青壮年外出后留下的“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等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探索有效机制、尽快出台保护农村“留守孩子”权益的办法。引进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
建议
4、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法律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的。大力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抓好农村扫盲工作,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打好文化基础。政府要拨出部分资金,对务农者和外出务工者特别是刚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法律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外出就业人员的社会判断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建议
5、政府应加大对劳务输出的引导及管理工作,加强劳动就业办和乡镇劳动保障所的服务功能建议劳动就业部门应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推荐工作、维权等服务性工作。
建议
6、成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法律意识等因素的限制,在劳动岗位竞争激烈,谋职就业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遭遇就业无门、打工欠薪、谋生艰难的窘境。只有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通过工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帮助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遵法、守法,避免不法和违法行为的发生;通过工会参与劳动关系的有效协调和处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保证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篇6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强化管理 完善服务 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关键。 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20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ψ?乒ぷ鞣⒄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ψ?平峡欤??媒戏⒋锏陌忧?缯蚺┐謇投?ψ?坡?V?004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五)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分解下达各基层组织,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到有序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 (六)切实保障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其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障的现象较突出。因此,必须建立和推行外出民工持卡务工制度,保证民工有序流动,为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定期收集反馈、跟踪了解务工人员劳动生活情况,适时向外出务工人员提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篇7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家乡曲靖市马龙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面临许多问题,马龙县是个传统较贫困的农业县,在进行工业化转型的同时,仍以烤烟、万寿菊等农业生产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特别是在农村,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加大,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庞大,仍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合理地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县人力资源强县的必由之路。
我来到马龙县县政府所在地——通泉镇,在政府综合办工作人员帮助下,我得到许多资料信息,认真总结整理后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状况,并就我县实际现状得出相应调查结论。
一、云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增长,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
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人口为4514万人,农村人口3087.4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64岁,女16-64岁,下同)为2031.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7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0万人。
(二)劳动适龄人口中青年比重较高,男女性别比差异不大
云南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中,20-39岁的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最大,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表明年轻劳动力仍然占人力资源的大部分。15-20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远远超过50-64岁的数量,云南各州市的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年轻化,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也能保持人力资源数量上升趋势,属于潜力型人力资源结构。
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虽然目前仍然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增长的速度快于男性。从全省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来看,性别比为106.3,男性人力资源数比女性多,这部分人口中,男性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而女性到了婚育年龄(20岁左右),外出的多数返回原籍结婚生育,使得性别比下降到最低点。
(三)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得到广泛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省人口的文化素质。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分别比2000年上升0.40、0.91个百分点,相应地,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2.06%,下降0.1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65%,下降1.20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三分之
一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7年,还未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
(四)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
在云南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了53.8%,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就占了85.7%,只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存在隐性失业问题。据“五普”资料显示,云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395人,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2135.9万人的0.18%左右。
(五)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为传统型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8%,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依然是云南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云南农村就业结构转变相对缓慢,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我省人力资源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加之自身地理位置,科教发展欠发达等省情,还未能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用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更好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当然,作为传统的农业县——马龙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更多问题。
二、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
马龙县辖5个镇、3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马鸣乡、大庄乡、月望乡。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57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通泉镇 34408、旧县镇 28067、马过河镇 14628、王家庄镇 31271、马鸣乡 13310、张安屯乡 9322、大庄乡 12966、月望乡 27823、纳章乡 13971。2000年,全县总户数50271户,其中农村户数44000户,总人口194665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1340占11.0%。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72.71%,第二产业占9.76%,第三产业占17.53%;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4.6%,占农业人口的16.5%。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4.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三、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县
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2.86万人,其中省外2.23万人,省内0.63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0.8万人,其中女性0.3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1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68%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3、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6.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水利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面包生产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4、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如马龙县东林大街建设等,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双重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五、我县积极采取的措施办法:
1、今年马龙县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积极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坚持一手抓县内转移、一手抓县外输出。确立了“县内转移为主、县外输出为辅”的工作思路,一是由县劳动、农业、经济等部门配合,积极与县内企业对接,拓展就业渠道,围绕全县中低产农田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城市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沼气建设等26个重点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人力资源市场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外出务工信息,使更多农民获得外出务工的信息和机会。
2、是把好招商引资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商家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尽可能使用当地农民工。
3、是围绕省级工业园区、珠江源大城市建设、马龙县两大民营工业规划区的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增加用工需求。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协调县内用工企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合作,实行共同招工、共同出钱、共同培训的办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负责培训宣传阳光工程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外出务工常识、爱滋病防治等知识,用工企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负责技能培训,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基地和企业的共同合作,今年共招收农民工培训7期1000多名,使企业和农民双受益。
4、是加强对重点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用工条件、用工待遇、用工需求的考察,选准一部分用工要求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相适应、用工待遇较为优厚、劳动保障措施较为好的地区或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规模输出。目前,我县与江苏昆山芫茂电子有限公司、昆山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昆明轨枕有限公司、昆明百大集团野鸭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我县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
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六、得出的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县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七、实践总结:
暑假的这次实践让我学到了许多的课外知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经过调查实践就不会深刻了解到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不能更准确认识到县情,明白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只有准确认识了实际情况,从县情出发,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县经济。
2、成果来自汗水,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我在镇政府综合办实践的实践让我明白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要想更好的发挥出来就得多到实践中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才能学以致用。
3、在实践中
我了解到我县农村适龄儿童受教育比例很小,导致我县农民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我想自己更应该珍惜读书机会,把大学念好,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后更好的造福家乡。
管理学院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 篇8
一、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劳动
力有序转移
坚持从拓宽出路、凝聚合力、完善体系和基础联动四方面入手,夯实劳动力转移工作基础。
1、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宽转移出路。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自以来,全县共引进客商投资项目900多个,其中亿元或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0多个,培育壮大了鞋革、食品、建材等主导产业,仅工业园区就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同等重视招工与招商,凝聚转移合力。坚持把劳动力就近转移作为解决企业用工不足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出台了《县科技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园区企业用工服务试点工作;今年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管理办法》。在部署开放型经济工作时,要求县直各单位把服务劳动力就地转移作为工作重点,并下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园区转移的指导性目标,形成各部门相互衔接、县乡村上下联动抓用工服务的共识共为。春节期间的一星期,该县就为园区企业招聘员工6236人。
3、加快建设劳动保障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一是高标准兴建了县级劳动力市场。总投资达1500万元的县劳动力市场投入使用,全县职介机构全部进入市场开展业务。二是建立并完善了乡级服务平台。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一次性建制到位;工业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挂牌成立,并与县、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实行联网办公,资源共享。三是劳动保障服务延伸到村。今年6月份,采取公开组织选聘、实行工资补贴的办法,在居委会、村委会分别选配了劳动保障工作专管员和协管员。今年以来,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累计提供就业服务2.6万人次,帮助1.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4、完善“三个台帐两个合约”,夯实对接基础。按照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互补共赢的思路,重点开展了“三个台帐”建立和“两个合约”推广工作。一是劳动力资源台帐。根据客商由“要优惠政策”向“要用工保障”转变的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有效促成了裕盛的落户;进行了第二次普查;目前基于网络数据库管理的第三次普查也全部完成。二是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帐。主动应对农村劳动力由“输出为主”向“就地转移”的转变,对工业园区企业实行了每季度发布一次用工信息的制度。在此基础上由县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整合全县企业用工信息,建立了目前每月一更新的用工需求台帐。三是培训机构台帐。全面建立了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台帐和学员基础台帐。出台了“三个台帐”管理办法,并实行联网管理,做到“一点登陆、资源共享”。四是引导企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转移就业协议。企业对照劳动力资源台帐“按图索骥”,劳动力则按照企业需求台帐“对号入座”,签订转移协议,形成有效对接。为满足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专门成立了“县劳务派遣服务中心”,采取“由中心先期储备培训劳动力,再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向企业派遣”的运作模式,实现招工和就业的对接。以来,该中心已为裕盛输送员工1万余人,基本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五是引导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委托培训协议,提高员工职业技能水平。
二、强化培训引导,提升需求对接水平
坚持把培训引导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来抓,整合培训资源,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
1、改革培训体制。一是打破部门界限。选择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示范窗口,推进教育部门理论教学与劳动保障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的“强强联合”。学校提供师资和场地,侧重理论培训;培训机构筹集实训器械,侧重实训操作。二是打破不同培训项目之间的界限。把“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和“金蓝领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区别不同主体、共同服务企业员工的培训,优先满足重点企业的需求。三是打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引导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参与开发培训市场。今年以来,该县四所民办学校已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228人,其中为园区企业培训输送980人。
2、创新培训机制。一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职业培训机构把实训课堂开设到企业车间机台,模拟操作;企业则把新员工的公共培训交给培训机构,实行优势互补。二是建立政企互动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选择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但又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共建培训基地,开展联合培训。承担培训任务的企业除能享受培训补贴外,还有录用受训人员的优先权。如顺誉服装有限公司就通过此种模式,在招收到了急需的300余名职工。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07-22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材料10-24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11-16
富余劳动力08-08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07-28
镇2008年度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检自查07-11
&&镇劳动力转移工作调查报告10-23
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报告11-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10-10
动力输出轴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