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通用4篇)
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 篇1
2018年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
一、招生政策相关问答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较以往有无变化? 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仍然实行小学阶段按学区登记入学,初中阶段对口直升入学的免试招生办法。
2、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和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继续坚持:严禁违规跨区域、跨学区招生,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文化课考试,严禁招收艺体特长生,继续坚持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和“零择班”政策。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支持民办学校采取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3、如何才能了解学区划分情况?
答:今年学区没有调整,与去年一致。可通过以下两条渠道进行查询:(1)学校公示栏;(2)致电招生学校。
4、小学阶段招生具体是如何安排的?
答:(1)请于6月22日9:00至6月26日17:00期间登录槐荫区人民政府官网(http:///)“2018年槐荫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申请登记平台”进行登记;
(2)6月27日至7月1日每天8:30-17:00携带资料到申报学校进行现场确认;
(3)7月31日左右公布录取结果;(4)按照学校时间安排报到。
5、适龄儿童在槐荫区入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1)截至2018年8月31日前年满六周岁;(2)槐荫区常住户口、监护人有房产并长期实际居住;(3)槐荫区驻区部队中符合随军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4)在槐荫区实际居住的外国及港澳台籍适龄儿童;(5)在槐荫区实际居住的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6、槐荫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2)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3)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4)适龄儿童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5)接种证原件。
7、军人子女入学需提供什么材料?
答: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子女入学需提供军官证、军队随军审批报告表、单位证明信和居住证明,参照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进行;
不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子女参照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所需材料。
8.港澳台及外国子女入学应提供哪些材料?
答: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外国及港澳台籍适龄儿童入学需提供护照、通行证、实际居住在槐荫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参照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流程进行申请登记。
9、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槐荫入学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截止2018年8月31日前,父母至少一人的以下资料需同时并连续满足一年以上方有资格进行入学申请登记。
(1)居住证:槐荫区公安机关出具的证件;
(2)居(租)住证明:购房者提供房产证和购房发票(或者购房合同和缴费单据),租房者提供正规租赁合同;
(3)务工证明:在济务工人员需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缴费单据;在济经商人员需提供营业执照以及税务登记证;
其他所需资料:
(4)户籍证明:原籍户口本、父母身份证;(5)适龄儿童的出生证、接种证。
以上五类证件除接种证外均需提供原件与复印件。
10、从事客运出租运营者随迁子女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1)槐荫区居住证;
(2)驾驶证(有效且驾驶证和所开的车辆匹配);(3)出租车从业资格证(济南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核发);
(4)济南市出租车公司颁发的客运驾驶证。以上证件皆需同时且连续满一年以上。
11、从事货运出租运营者随迁子女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1)槐荫区居住证;(2)驾驶证;
(3)道路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以上证件皆需同时且连续满一年以上。
12、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材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1)所有材料需一次性提交;
(2)所有材料需真实可靠,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对于弄虚作假、伪造入学材料的,一经发现,严肃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材料只能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提供。
13、槐荫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哪些学校就读? 答:根据学校规模和学位情况,无自购房产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10所小学中的一所进行入学申请登记并进行现场确认。(具体信息请关注槐荫区人民政府官网(http:///)公告栏“2018年槐荫区小学阶段入学申请登记须知”);
已购房并实际入住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申报房产所在片区内学校,学校在录取完片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后将视学位情况录取外来务工有房产的适龄儿童。
14、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槐荫区进行了入学申请登记,是否一定能够就近上学? 答:槐荫区教育局按照市教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保障本区市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挖潜,尽可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就学问题。届时,会按照入学材料赋分高低由近及远进行协调安排。
如确因学位限制无法入学的,家长要尽早联系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以免影响适龄儿童按时入学。
15、房屋正在拆迁,孩子上学问题如何解决? 答:如回迁,可持回迁证明或拆迁协议、户口簿等材料到原学区小学报名入学;如不回迁居住,区教育局将根据现实际居住地周边小学学位情况协调适龄儿童入学。
16、三代及以上房产能否作为适龄儿童入学条件? 答:如适龄儿童父母无房(需提供房产大厦开具的无房证明),祖孙三代同住且户口均在一处,可选择“槐荫户籍有房产入口”进行登记,填报祖父母房产对应学校,该校如有学位则予以录取,学位不足则由区教育局协调入学。
17、写字楼、商铺及非居住型公寓业主子女能否按照学区入学?
答:不能。
18、新建小区购买房产一套,招生工作结束之前未交房,今年能否报名入学?
答:根据济南市“户籍与居住地相结合”的招生原则,实际入住后方有报名资格。所以,尚未交房的业主子女,可在目前的实际居住地结合当地的招生规定解决入学问题。对于交房后符合条件的业主子女,将在新学年按照相关转学政策进行妥善安臵。
19、新建小区业主子女入学需提供什么资料?
答:在房屋已交付但未办理房产证之前,业主子女入学需提供购房合同和全款发票原件及复印件、交房及入住证明、物业费、水电费等有关资料进行入学申请登记;如适龄儿童为外地户口,需同时提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登记的其他资料。
20、在新建小区购买商品房,户口为济南市内非槐荫户口,孩子能否入学? 答:根据市区“户籍与居住地相结合”的招生意见,严禁违规跨区域、跨学区招生,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零择校”,所以请将监护人以及适龄儿童户口迁移至所购房产处方能报名入学。
21、何为“代为确认学校”?
答:招生期间要对报名材料进行现场审核。为方便西客站片区及部分新建小区家长,提高工作效率,符合条件的业主请到指定学校进行现场确认并审核材料。指定学校仅按照区教育局统一要求对材料进行代为登记及确认工作,不代表被该校录取。
22、槐荫区残疾儿童入学需符合什么条件? 答:(1)年满六周岁(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2)槐荫区常住户口、监护人有房产并长期实际居住。
23、槐荫区残疾儿童如何入学?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1)适龄轻度智力障碍、视力、听力障碍和肢体残疾的特殊儿童可以先在学区内普通小学办理入学手续,然后申请随班就读;
(2)具备基本学习和自理能力的的适龄中度、重度智力障碍特殊儿童可以申请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所需材料:户口本、房产证、接种证、残疾人证、医学鉴定。
24、槐荫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有哪些?具体位臵在哪里?如何与学校联系?
答:育园学校是槐荫区唯一的一所特教学校,地址:槐荫区裕园小区10号,电话:81302117、81302126。
25、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和我区特教学校的适龄盲聋哑儿童该如何入学?
答:由监护人陪同,携带户口本、接种证、残疾人证及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5张)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联系入学事宜,地址:土屋路12-1号,电话:67811307。
26、初中的对口小学有无变化? 答:无变化。
27、如何及时了解招生政策、招生进度等信息? 答:(1)关注槐荫区人民政府官网(http:///)“2018年槐荫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申请登记平台”发布的相关通知;
(2)关注济南槐荫教育微信公众号(jnhyjywx)发布的相关通知;
(3)咨询政策请拨打学校和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电话;网报技术咨询请拨打0531-87959361。
二、有关报名平台使用问题
28、槐荫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申请登记平台有几个入口?
答:2018年槐荫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申请登记平台共有三个入口:(1)本地户籍入口;(2)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口;(3)西客站片区及部分新建小区入口。请按照家庭情况分别选择不同的入口进行信息登记及照片上传。
29、网上入学申请登记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申请登记时推荐使用谷歌、火狐、360浏览器;(2)在槐荫区人民政府官网(http:///)首页登录“2018年槐荫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申请登记平台”;
(3)鉴于报名期间系统访问量大,今年服务器通过联通、移动双线网络接入,家长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的网络选择对应线路。若不清楚网络类型,可任意选择一条进行登记。无论选择哪一条线路,访问的为同一个系统,家长只需选择一条线路进行登记即可;
(4)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请监护人认真阅读报名须知,根据家庭情况选择相应入口据实进行信息登记;
(5)信息提交后,每位适龄儿童有2次修改机会,请慎重填写。
30、已在槐荫买房入住,户口尚未迁入,孩子应如何进行登记申请?
答:选择“外来务工有房产入口”进行网上申请登记,然后到房产所在片区学校代为现场确认。登记时需提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登记所需材料。如果是济南市区非槐荫户口,需将户口迁至房产处,然后选择“槐荫户籍有房产入口”进行登记。
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 篇2
“十一五”时期, 阳泉市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一个覆盖城乡的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 普职两类教育逐步走上了均衡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作为阳泉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 我们充分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为阳泉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过编制和实施招生计划五年规划, 调控普职两类教育协调发展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阳泉普通中等教育迅猛发展, 一度出现了“村村办初中、乡乡办高中”的“红火”场面,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最多时达到近60家。从90年代开始, 我市加大普通高中结构调整力度, 压减整合普通高中学校, 把有条件的转办为职业高中, 到“十五”末期, 全市普通高中压减到15所, 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到17所, 但招生状况仍呈现出“普热职冷”的趋势。2005年, 全市共有19611名学生参加中考, 其中普通高中录取8204名, 中等职业教育录取2821名, 普职招生比例为3:1。为扭转这一不良趋势, 由招生部门牵头制定了《阳泉市“十一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五年规划》, 提出在坚持做到每个县区办好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学校的同时, 严格执行普高招生计划, 不得突破当年省下达的规模轨制计划 (每班不得超50人) 。并规定, 招生计划一经下达, 各县区和学校之间不得进行调剂。这样就把当年初中毕业生的一半甚至一多半留给了职业学校。通过发挥招生计划的导向功能, 使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得以协调发展, 既基本上缓解了“普高热”带来的社会压力, 又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实行招生计划县域 (学校) 管理, 引导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均衡协调
为了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 我市成立了“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领导组”, 组长由教育局局长担任, 副组长为教育局分管普教的副局长和市招生考试中心主任 (局党组成员) ,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招生考试中心, 负责其工作的具体实施。该机构的职责就是统筹全市普通高中录取, 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管理, 严格控制过热的普高教育, 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 我市针对普通高中招生跨县区“择校”的现象, 制定出台了招生计划由市统一管理, 按县域、学校划分的政策, 严禁各普通高中学校跨县区招生。2007年, 又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将优质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县域内所有初中的中考招生改革, 直接分配的比例逐年递增到招生计划的50%。对普通高中招生我们通过取消调节生指标、压减扩招生计划、坚持“四限” (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限时间) 政策、规范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等措施, 控制普通高中规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多年来, 我们一直坚持两个“集中管理”和一个“统一划定”。所谓两个“集中管理”, 一是普通高中招生全市集中管理 (包括统招生、扩招生) , 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均按我们市考试中心确定的录取批次和录取时间进行;二是招生与学籍相结合集中管理。具体做法是录取期间, 由我们考试中心牵头, 实施市教育局普教科与市考试中心合署办公, 一次性完成招生录取和学籍注册。这样避免了录取和注册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有效地控制住了普高乱招生的现象。同时“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领导组”明确规定, 没有经市招生考试中心统一录取的考生, 学籍管理部门不得予以进行学籍备案。这样形成了招生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普通高中录取完毕后, 招生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分别向市纪委报送录取与注册数据, 由纪检部门督察, 同时各普通高中学校也公示录取与注册的学生名单, 以便让学生、家长及广大社会监督。一个“统一划定”就是全市普通高中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由录取领导组统一划定, 同时坚持“宁缺毋滥、铁板定钉”的原则。生源好的普高学校不能突破本校计划而无限制地招生, 生源差的普高学校也能因计划未完成而降低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进行招生。“十一五”时期, 全市每个县区、学校的普通高中招生从未突破省给我市下达的招生计划, 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留足了发展空间。到2010年, 全市每个县区都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一所省级合格职教中心, 高中阶段教育从布局覆盖、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均实现县域间均衡发展。
三、通过实行灵活自主的招生政策, 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们在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同时, 积极采取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中职招生政策, 全力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一是按照招生计划, 结合县区、学校实际, 分县区、分学校进行招生任务责任分解, 招生计划到县、到乡、到校。同时我们每年都要对县及所属初中学校进行完成职教计划任务的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各县、校输送到各级职业高中、省内外中职、高职以及各级各类技工学校等除普高以外的人数。二是坚持实行“五个放开” (即计划、时间、分数、年龄、地域放开) 招生政策及“随招随注”等灵活便捷的学籍管理办法。三是积极开辟普通高中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渠道。如多年来, 我们招生部门规定:中考时考生的志愿一经填报, 任何人一律不得改动。在这个大原则下, 为了引导考生合理分流, 我们又实施执行了以下规定:考生第一志愿一旦填报职业技术学校, 则不能再改报普通高中;而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普通高中, 则可以改报职业技术学校。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可以重新补报职业技术学校而不受任何限制。
通过以上措施, 我们已初步实现了由“重普高”向“普职并重”的过渡, “十一五”期间,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已由2005年的2821人增加到2010年6545人, 年均递增幅度为18%;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27%增长到2010年的48.1%, 年均递增3.6%。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总数调整发展到17所, 其中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5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7所。阳泉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从招生规模还是从办学质量上都实现了赶超发展、跨越式发展。
四、通过宣传中职教育发展成就与资助政策, 吸引更多的城乡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为了扭转广大城乡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我们一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 通过各类电视媒体, 以及组织各级各类中职学校深入县城、乡村和学校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展示我市中职教育的办学成就;另一方面, 我们通过编印专门的宣传手册, 积极宣传中职学生国家和省市资助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 我市每年都要组织2-3次中职学校办学成就集中展示活动, 共出动广播宣传车近百台次, 制作宣传版面近百平方米, 编印各类宣传资料近30万份, 确保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通过我们的努力, 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中来自农村和农业县区的生源比例逐年上升, 由2005年的不足40%增长到2010年的近80%, 且生源稳定、流失率低, 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五、通过发挥招生部门的桥梁引路作用, 创新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渠道、新模式
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招生考试部门与外省、外市学校联系广泛的优势, 通过为外省市学校与阳泉本地职业学校之间“牵线搭桥”, 积极引导职业学校转变办学思路, 创新办学模式。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我们共为市一职校、市交通职业学校、市技工学校和市工业学校等本地7所中等职业学校, 与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4个省市的13所学校、企业, 以及阳泉本地的阳煤集团、兆丰铝业等重点企业, 组织牵线“联姻”17次, 配合学校发展了订单培养、定向培养、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新的办学模式, 使阳泉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省内外就业市场得以充分结合, 进一步推进了地区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如市交通职业学校与天津工业学校、连云港航空学校等联合开设了机械制造和航空服务专业, 招生人数占该校当年总招生数的30%。2011年我们充分发挥招生考试部门的纽带作用, 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校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介绍推荐给我市广大考生、家长, 在我们的努力配合下, 考生、家长和该校双向沟通了解, 2010年我市有50多名毕业生选择了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再如阳煤集团技工学校, 近年来已为地方乡镇煤炭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近千名。目前, 阳泉已建成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采矿技术等省级示范专业 (点) 11个。其中, 市交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全国汽车工业协会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市体育运动学校连续第二轮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就业范围覆盖煤炭、化工、餐饮、服务、汽车修理等十余个行业, 就业地域从阳泉和山西省内的太原、晋中等地, 逐步拓展到省外的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9省 (直辖市) 16个地市。
总体来看, “十一五”时期, 通过我们招生考试部门和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阳泉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到2010年底,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59%。普职两类教育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从招生规模看, 实现了大体相当。2005年, 全市19611名中考学生中, 有8204名选择了普通高中, 占到42%, 有2821名到职业学校就读, 占到14.3%, 普职两类教育招生比例为3:1;而到了2010年, 普通高中招收8420名, 占到51%, 中等职业教育招收7545名, 占到48.1%, 普职比为1:0.91。
———从资源配置看, 实现了整体优化。“十一五”期间, 阳泉各级财政先后投入上亿资金用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办学条件改善, 其中投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达3059万, 全部用于各类职业学校、县区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 共完成新建或改扩建任务2.6万平方米, 装备标准化车间11个, 添置近700万元的实训设备, 进一步增强了阳泉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
———从布局覆盖看, 实现了均衡协调。全市15所普通高中学校中, 6所学校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 而且均衡分布在全市所辖的两县三区。全市1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7所,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占到85%。阳泉已基本实现了每10万人口拥有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每个县区分布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 (职教中心) 。
———从生源结构看, 实现了合理分流。普通高中教育在控制规模的同时, 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高考成绩连续十几年稳定在全省领先水平, 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以“出口”带动“入口”, 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 吸引大批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 实现了中考毕业的合理分流。
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 篇3
《意见》强调,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意见》要求,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加强考试招生管理,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
此外,《意见》还就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保障能力、做好宣传引导等提出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
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 篇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结合盐城市区实际情况,对2014年盐城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2〕148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精神,按照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和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好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保证市区适龄儿童少年能按施教区就近入学。
二、招生办法
1.坚持按施教区就近入学,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一个公办学位 今年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继续按2010年公布的施教区进行招生(亭湖区、盐都区、开发区划转到城南新区的学校施教区不变)。2010年后建成的义务教育学校按各区公布的施教区招生,今年新建成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施教区,由新建学校所在的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划分,向社会公布,并报市教育局备案,确保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一个公办学位。
具有所在施教区内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应与法定监护人同户籍),其法定监护人户籍、房屋所有权证、实际常住地三者一致的,为施教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生源。有效证件认定的截止时间为今年7月31
日前。市区各小学、初中要保证施教区内每一位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入学,不得跨施教区招生。
今年市区小学招生工作从7月25日开始,部分办学规模较大、教育资源调整充实任务较重、施教区内生源入学资格认定工作比较复杂的学校,其招生工作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适当提前。今年市区小学一年级招收的新生必须是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严禁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幼儿园大班已读完,但尚未达小学入学年龄的儿童,可回原幼儿园继续就读。
初中招生工作从8月1日开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8月1日-8月10日),招收施教区内生源;第二阶段(8月15日-8月26日),盐城市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原市第一初级中学)、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共安排800个招生计划,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自主检测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办法,招收施教区外市区小学毕业生和户籍、住址在市区但在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市区各小学在毕业生离校前,组织填写《小学毕业生基本信息登记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与原件核对无误的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等材料复印件),6月30日前上报到市教育局。
市区各小学、初中要逐一调查核实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资格,并将核查结果及时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一周),接受社会监督,公示结束后,各小学、初中向所属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施教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生源实际招录名单和招生数,经备案后及时发放《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通知书》。
2.切实做好非市区户口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非市区户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按照《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持本人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居住证明及适龄儿童少年相应的身份证明,向居住地所在的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管理范围统筹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外来投资商子女需要来盐随读的,原则上由投资项目落户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落实。
市区户口在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今年回市区就读初中的“零报生”,在7月28日-30日携两张同底版照片、小学毕业证书和毕业小学学籍证明(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学籍验印章)、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监护人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复印件到市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办公室(设在市文峰中学校园内)办理申请入学登记手续。
3.重视做好房屋征收户和拆迁户子女的入学工作
各学校对施教区范围内的房屋征收户和拆迁户就征收和拆迁时间、安置住址、安置人员等给予实事求是的认定,根据市政府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房屋征收户和拆迁户子女的入学工作。
4.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入学问题。市区各小学对施教区内听力损失严重和智力有严重障碍的儿童,应动员家长送其到县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残疾鉴定。经检测认定为二级聋以上的儿童,由学校提出申请,经盐都区教育局协调安置到盐城市聋哑学校就读;对中度智障
儿童,由学校提出申请,报亭湖区教育局协调安置到盐城市启智学校就读。听力损失和智障程度较轻,能够适应随班就读学习的儿童,安排在施教区内学校就读,任何学校不得拒收。市区盲童就读工作由市教育局协调解决。中重度肢残、智残、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等类别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市残联协调安置到仁爱小学(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内)就读。
5.市区独立设置的民办学校按有关规定实行自主招生
市区独立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实行自主报名,免试入学。
三、组织领导
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是一项涉及面广、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工作。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巩固执行省“五严”规定的成果,各相关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及时向适龄儿童和家长宣传招生政策、方法和步骤,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教育、宣传、公安、房产、信访、规划、建设及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组成的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协调机构,协调解决招生工作中的相关疑难问题。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具体负责,共同配合,做好所属学校的招生指导、协调、督查工作。各中小学必须严格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遵守招生纪律,增加招生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设重点班,分快慢班,不得违规招生,不得违反规定乱收费。要严格实行招生工作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招生政策和纪律的学校和人员,将严肃
查处。
【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问答】推荐阅读:
槐荫区教育局教师招聘10-22
槐荫区2016年公开招聘城管协管员简章07-16
2023济南市槐荫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07-14
下半年槐荫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09-01
家乡的槐荫公园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