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通用8篇)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1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谷城县迎接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的工作方案》的精神,我校按要求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89年,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42人,其中男生472人,女生470人,住宿学生885人,其中住宿男生436人,住宿女生449人;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在岗教职工92人,中学高级11人,省级优秀教师2名,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1人。
二、主要情况
(一)、政府重视支持保障均衡发展
1、建设用地和校舍建设面积达标。学校占地44948平方米,生平47.72米,建筑面积21689平方米,生平23平方米。建有400米环形标准塑胶运动场,有两个标准的篮球场,设置有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有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我校绿化面积13168M2,占学校占地总面积的65%。学校校舍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建有够用的普通教室,建有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综合档案室、门卫值班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有足够的教师办公用房和满足师生需求的食堂、开水房、厕所等生活服务用房。我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要求。我校根据湖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了体育卫生器材。室内设备标准化,建筑风格清新明快、浑然一体。
3、经费到位,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对领导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待遇、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等全部落实,经费得到了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考核投入不断增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4、落实资金,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规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努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目前,我校有计算机教室2个;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 **册,达到了生均**册以上。
(二)、抓好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师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现在岗教师数额按核定的编制配置,实行了教师交流,我校在全镇内建立了支教、交流教师的工作制度。
2、教师实行聘用制,对教职工师德修养、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研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续聘的重要依据。
3、优化教学导向。利用职称政策导向,对申报职称人员按照《石花镇中心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量化打分,择优申报。以教研促技能,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夯实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4、强化校本培训。对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5、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月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每年预算教师医保经费人均**00元、住房公积金每年人均**00元,全部到位,足额上缴。
(三)、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县教育局统一规定划片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校保障了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100%。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上午为早6:50时至11:50分,下午为14时50至17时40分(其中安排了4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书面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5、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没有组织参加过各种选拔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6、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争取资金改造,更新美术室、音乐教室和实验室。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学校坚持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自主移民等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学校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对贫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捐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每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贫困学生感到了温暖。
2、建立完善的助学帮扶机制。学校认真落实了帮扶计划,让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实行“一帮一”,我校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帮扶的全覆盖;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开展的扎实有效。
3、加强德育管理注重家校联系。为落实德育“456”模式,我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抓好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我们始终把重点放在对“留守学生”的帮扶上,把难点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上。我校认真开展了“如何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理论研讨会,教师人人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评比。我校“家长学校”办得有特色,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4、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各种计划有具体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征文等活动;开展了以“首义精神耀千秋”爱国主义读书活动;通过黑板报、班会进行环保知识教育;还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总之,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他们实行多元化的关爱教育。
三、存在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年化。
2、学科结构失衡,在我校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美术、体育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教师很少,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学校一方面呈现数额“不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缺员”的问题突出。
3、我校教育教学设备还有待改善,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合标准,尤其急需解决的是教师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学生运动场的建设。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力度,及时整改学校存在的问题,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2
本刊记者:陈主任,您好!近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研究,您曾说过均衡化的问题是目前在推动整个教育公平政策下的具体行动措施。您能否谈谈这种公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如平:从学校到校长到老师、学生,方方面面要公平,这种公平反映在教育各方面的权利上,具体而言涉及8个方面。
1.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这种均衡是全覆盖的。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水平越来越高,城乡一体化建设越来越快,户籍制度也列入整个改革框架内,未来的人口流动趋势将向跨区域的大范围流动发展。这些流动人口的权利将如何得到保障已经列入议事日程。所以我们在制定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结构时,把人口在流动地的,不仅是上小学、初中,甚至在上大学的问题上都要取消户籍门槛,因此对于我们目前的政策,可能在未来的15年里,要做大的调整,但这种调整是渐进式的。从总的方向来讲,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位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的责任。
2.区域间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从辽宁省来讲,环渤海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我曾经在大连金州新区工作两年,我也看到了,即使是一个开发区,区域间的差距也很大,这也表明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当我成为国家的宏观政策分析师后,明显感觉我国东部自给自足,西部靠国家大开发的政策有了支持,但是仍然能感到我国东西部差异较大,如何提高东部的教育水平,特别是确保提供更加可靠、充足的教育资源,国家已经有了更多地考虑。
3.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已经着手解决城乡教育布局的问题。城乡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果在基础分配上不能做到公平配比,城乡均衡问题仍然很难解决。
4.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有人认为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最多做到相对的均衡与公平。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按照均等化的套路来看,所有学校的资源,甚至到教师的配置,按照严格的均等化的水平来进行,在中国是做不到的。我们感觉到,中国大背景下的教育均衡没有问题,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特别是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同时还要考虑到精英人才的培养问题。因此,现在的政策设计既要考虑到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创新国家建设中骨干人才的培养,我们试图在寻找两者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将会在未来的政策中得以体现。
5.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我认为,学生均衡发展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自由发展、甚至得到科学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的时候,看了这个学校的校训———“做最好的我”,在与校长做了简短的研讨后,建议学校的校训再加上半句话———“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其实,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个性、有特长的发展,既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又要确保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差异性。我当年在深圳办学时,我的教学理念引入了传统办学中的两个词语“有教无类,出类拔萃”。因为是公办学校,我们坚持无差别地招收学生,招进来,哪怕是智商低于60的学生也要按照普通人对待,公平地教育他,给予他适当的教育。但是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基因、头脑发育、先天硬件条件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施以更好的教育,让他发展更好,这是我对学生间均衡发展的基本理解。
6.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涉及目前各个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目前,有一个时髦的词———“终身学习”,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这个立交桥既包括目前的整套学历教育系统,同时也包括职业教育体系,更多地包括对人未来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的终身学习体系,这三大体系间应该建立一种平衡发展关系,而不是像跷跷板。目前,整个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就是个跷跷板,尽管我们总是在宣传、在强调每年的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我很担忧,尽管我们有均衡政策,也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问题,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变化很快,人们的观念,对教育的认识理解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使我们各级教育的设计结构总是赶不上形势的变化。这个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国家教育普及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劳动及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就是普及各个层面的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层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普及高中教育,受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要继续攀升。形势迫使我们调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数据,我们做了基于入户人口的测算,即使保持现有的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突破45%左右。这些问题都在影响整个教育的结构,随着普及率的提高,随着中高考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的学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路径,这是应该重点关注的。
7.教育质量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获得感。我们如何办学校,在我们心中质量的标杆是什么?仅仅是考上大学,考上重点高中吗?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我对教育要做什么、学校要做什么的思考。
8.教育的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中间实现均衡发展。刚刚谈到教育的获得感、公平感、受教育后的成就感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目前,我们在考虑均衡的时候,从学术上讲是八大均衡,在政策制定上有八个方面都在进行统筹考虑,但在具体的表述中,可能会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几个方面一一强化。我们现在的学校就是在一系列政策的交互的影响下寻找学校的发展。具体而言,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立时显现的,有的是间接影响到我们的。如均衡化、标准化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改善问题;如指标到校问题,大家都感同身受,生源结构的差别影响问题,教师交流流动问题等等,都在影响教育的发展。
本刊记者:面对均衡政策,我们的学校要如何定位,学校的发展要怎样走,这是很多教育人特别是一线学校的校长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方向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陈如平:目前学校的状态有两种。从政策、办学水平、学校资源来看,学校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先发学校,一类是后发学校。所谓先发学校,就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占有优势资源,目前处于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校。更多的学校属于后发学校,先发学校占总数的20%,后发学校占总数的80%。这类学校存在明显的短板,具体有四类,弱校基础差、底子薄、质量低;新校历史短,没积淀,没文化;村校条件差,资源少,水平低;老校曾经辉煌,如今没落,暂处低谷。这四类学校非常显著,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即使硬件设备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情况。从学校的士气,校长的领导力,教师的意识水平,甚至整个社会对这些学校的关注等等,并不是很理想,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如果从一个省里面,从一个市里面,从一个县里面,甚至从一个乡村来看这些学校还非常的多,这就是我们为这类学校寻找内生发展路径时所要面对的现实。具体而言,涉及到问题、政策、挑战。
从问题而言,比如办学能力、师资力量、管理机制、课程教学、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又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内、外多个方面有新的界定,比如均衡化、标准化、品牌建设、学校创新、教育现代化、经济技术的深度融合等等,对学校的方方面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就是在这些新的要求下蹒跚而行。还有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更多的来自政策的要求,来自社会对学校的新期盼,如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等得到高水平的普及等。比如最近正在制定普及高中阶段的政策,要实现普通高中,包括职业高中的高水平的普及。这些因素作用于一所学校时,我们如何来改变呢?这是我们的办学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在政治上还有更高的要求,十七大提出“学有所教”,十八大提出“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期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好。”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数量的问题,还是质量和水平的问题。
本刊记者:您刚刚谈到,十八大提出“办更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更好的教育呢?
陈如平:什么叫更好的教育?从宏观政策方面应该追求四个方面的内容,追求更加公平的教育,追求更有质量的教育,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适应社会的教育。落到学校层面,我们要具体描述,如围绕着特定目标,要考虑到好的环境、好的管理、好的课程、好的教师、好的教材,这几大要素是构成好的教育,好的学校的具体体现。习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教师”,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我想这些众多的因素随着我们整个教育的综合改革不断地推进,还会有新的更高的要求。
但是学校有困难,特别是后发学校面临很多困难。让我们梳理一下,从学校创新的角度看,缺少教育治学和办学理念的支撑,缺少历史传承,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碎片发展现象非常严重,缺少必要的方法、技术工具,显得无序,动力不足,活力不够。很多校长将此全部归咎于政策不好,我不这样认为。从很多学校的情况来看,政策有一定的因素。这就逼着我们的校长如何积极对待、认真思考,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身上来办学,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换个思路来寻找学校发展的方式。比如尽管后发学校有很多不足,但也有很多后发优势,如果按照古代作战时的战略,如背水一战,这是一个后发优势不利转有利的战略,我们的后发学校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学校要多思考,从学校的精神、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学手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等方面去发掘我们的后发优势,寻找有利的方面,反而会找到学校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我提倡的积极推进学校的内生式发展。
本刊记者:您说到内生式发展,什么是内生式发展,具体到学校应该怎样做呢?
陈如平:“内生”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内部由纯粹教育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通常不被外部环境,各类政治因素所左右,如经费投入、办学资源、招生政策、督导检查等。
内生式发展就是发掘学校中纯粹的教育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学校内生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而不是受外在因素,如社会的结构、外部政策等所左右,要从学校内部寻找真正能推动学校发展的因素、思路,这就是学校内生式发展所应该形成认识论和思想基础。这又涉及四个方面,分别为内生变量、内生动力、内生机制、内生结果。
首先,内生变量来看。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在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后面所展示出来的学校方方面面的东西,如学校文化、办学质量、办学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我心目中学校的内生变量。当然还有外在变量,如教育经费、国家政策等。从封闭系统来看,学校的变量,按照霍尔的管理式三维结构图来描述,分为三大类管理制度;管理公共部分;管理人。将这个结构图典型化就变成一张表,包括霍尔提出的“管理三变量”,教育者经常提到的管理三要素及学校的内生变量。比如,从管理制度上讲,要有愿景、规划、组织、人事组织、协调、报告、预算等等,诸多内容。从工作内容上来看,又有德育、课程、教学、体卫艺、心理健康等等。我们要把这些因素通过优化整合融入到我们的办学体系中,不单如此,再细化。我们拿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标准》而言,我们要关注的变量更多,这都是校长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内生变量怎样设计、怎样看待、挖掘的思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从开放的系统来看,整个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美国教育管理学家欧文斯提出“从原则上说,学校与它更大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学校与它的更大环境之间的一种无限循环的相互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校的发展可以分为社会输入、教育过程、社会输出。其中教育过程包含四个维度,分别为结构、人、技术、任务,这些都是学校的内生变量。
这里说说我关注的十个问题,也是学校的内生变量:学校的发展方式、办学理念创新问题、现代学校制度、学校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现代学校文化、校长的领导力、优秀教师团队、学校特色品牌、学校管理创新。比如课堂教学如何关注,我认为有三个载体,课例、课型、课模。这三者中,课模真正能够体现学校的教学发展水平。所以我强调紧紧推进学校教学模式的重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内生动力,这是学校因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自发、自主动力,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创新。创新的问题上,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创业,第二点是要行动,成为一名创客。作为校长,要具有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即意义感、设计感、娱乐感、故事力、共情力、交响力。同时我们提出校长五个方面的领导力,愿景力、规划力、治理力、执行力、创新力。具体说来,比如校长要能够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画饼”,要能描画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这就是愿景力中的核心能力。
其次谈谈内生机制,我们有了想法,但是如何推动学校内生式发展,我们要建立内生机制,有三个方面,分别为系统思考、顶层设计、整体建构。系统思考具体说来是四个字:道、法、术、器。我们的很多工作在术和器上做文章,缺乏制度化,很少在“法”上做文章。当然,更需要提升的是在“道”上做文章,也就是我们的立场。我们要坚守儿童立场持续形成学生的核心能力,核心素养和发展能力,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时间关系不再展开。
英国的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我将这句话进一步引申,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自己思想,有自己生活方式,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的人。教育的最终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我们要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制定有特色的学校育人模式,这是我们的方向。经过这些系统的思考后,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整体的设计,有两条路径:顶层设计,整体提炼。具体步骤为一根子,梳理提炼办学理念;定调子,确立学校发展主题;搭架子,构建学校整个办学体系和育人框架;探路子,创新实施载体;亮牌子,发展特色形态。
最后,说说内生结果。内生结果可以用一位学者的话来概括:“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因为特色学校的形成意味着一套教育模式的构建,一种学校文化的建立,一种组织精神的确立,一所学校个性风格的形成。”从整个学校治理体系上来讲,有三大理念,从学校制度设计上来讲,我们还可以做很多探索,如北大附中的探索。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还是要坚持十六字方针,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妙”。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评价方法,比如经过这些设计,一些校长的感受非常深刻:“真正的教育艺术不是刻意而为之,不是花样翻新,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在公平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的一种不经意的表现。”这种感受是发自肺腑的。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阶段工作方案
为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大通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力争缩小年级、班级之间软硬件和教师配备等的差异,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步骤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宣传,使全体师生和家长深刻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3年11月-2015年12月)
1、对照省评估指标体系和上级要求,结合“良佐”统计数据,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2、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策规划、经费投入、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控辍保学、学生关爱、各项达标指标等方面的情况,按要求分门别类建立健全专项档案资料,并随时差漏补缺,确保工作质量。
3、整改期间,市、县教育部门分学期或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类文件、计划、方案、总结、表册等及时规范地入盒入柜入室。
(三)接受评估阶段(2016年)
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制作展板、宣传手册、专题片,接受上级评估验收。
四、组织领导及分工
成立极乐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阶段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俊杰(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丁占明(党支部副书记)
杨顺元(副校长)郭寿来(副校长)
成 员:麻迎寿(办公室主任)
马忠仓(教务处主任)阿怀富(政务处主任)贾 锋(总务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顺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数据检测组、办学条件改善组、教师队伍建设组、教育教学质量组、档案材料整理组、控辍保学组、宣传报道组等八个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丁占明 副组长:杨顺元
成 员:麻迎寿 马忠仓 阿怀富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
职责:负责起草文件,安排月报、年报和阶段性自查工作文字材料,组织召开会议,协调其他处室开展相关工作,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会议记录、档案的收集整理。
2、数据检测组 组 长:杨顺元 副组长:马忠仓 阿怀富 贾 锋
成 员:乔顺全 马军 祁永福 瓦生来 岳延忠、责任处室: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
职责:做好每学期、每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和各项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汇总、研究、分析和调整,形成分析报告,做到上下衔接,科学统一并达标。从2013年12月起,每月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做月工作汇报,并于每年12月前将年整改方案上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3、办学条件改善组 组 长:郭寿来
副组长:贾 锋 麻迎寿 马忠仓
成 员:祁永福 岳延忠 马福林 蒲禄林 瓦生来 责任处室:总务处、办公室
职责: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与建设,功能室、体卫艺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信息化建设与使用、校安工程及项目规划等。
4、教师队伍建设组 组 长:丁占明 副组长:麻迎寿 马忠仓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
职责:合理定编、科学设岗,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等 5教育教学质量组 组 长:杨顺元 副组长:马忠仓 阿怀富
成 员:樊宝莲 康桂宗 周成伟 黄发萍 责任处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
职责: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课程设置,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6、档案材料整理组 组 长:丁占明
副组长:麻迎寿 马忠仓 阿怀富 贾锋
成 员:孙延魁 樊宝莲 康桂宗 周成伟 黄发萍 祁永福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
职责:根据档案目录,健全档案盒,负责做好各处室档案的把关和验收,并收集、整理、打印和规范入档。
7、控辍保学组 组 长:杨顺元 副组长:马忠仓 阿怀富
成 员:樊宝莲 康桂宗 乔顺全 马军 各班主任 责任处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总务处
职责: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巩固率,准确掌握流失生数据,做好动员入学记录和流失生报告。
8、宣传报道组 组 长:郭寿来
成 员:麻迎寿 马忠仓 阿怀富 瓦生来 张祖德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电教办
职责:工作简报和宣传资料的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督查过程的影像拍摄和报道,制作展板,学校专题片脚本的编写和制作工作。
五、工作要求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4
自 查 报 告
近几年来,我校在各级政府、县教育局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认定,我校依照《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对照标准,查找不足,现就我校义教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6人,教职工25人,专任教师24人。学校占地面积12140平方米,基础设施较好,拥有二层教学楼、三层综合楼各一幢。设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科学仪器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教师公租房、学生宿舍一幢,乡村少年宫1个,食堂、餐厅等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教学用计算机55台,12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达12万元(其中实验设备达5万余元)。
二、办学基本条件指标完成情况
1、学校设置与班额
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保障辖区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服务半径7公里,距离适宜。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最高班
额54人,无超大班额现象。校园环境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到位,做到四季常绿。
2、校舍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1214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3.9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14平方米,生均面积9.71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科学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室、心理咨询室各室齐全,各项设施配备到位。办公用房有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文印档案室、广播社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用房等。厕所面积234平方米,生均面积0.46平方米。食堂设施符合卫生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齐全。
3、设备设施和场地
学校现有图书10140册,生均图书20册,实验室各种仪器配备达到标准。各实验室、器材室配备专人管理,总账、明细账账目相符,各种规章制度张贴上墙。有计算机55台,已超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12间教室和1间微机室实现“班班通”。音、体、美器材按基本标准要求配置,有台账。体育活动场地2530平方米,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5平方米。
4、师资配置
(1)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级干部1人,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
(2)2015学年全校在职教职工25人,专任教师24人,教职工与学
生比1:20,专任教师师生比1:21,专任教师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24人,高一级学历达100%。
5、学校管理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恪守“笃学、践行、博雅、创新”的校训;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训;倡导“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教风;营造“勤奋好学,拼搏进取”的学风,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教学管理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职责明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学校均衡编班,无重点班、快慢班等违法违规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措施有效;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校园环境
我校以“雅文化”打造校园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文化丰富、特色鲜明,校园全面做到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增强育人的氛围。
(3)、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王亚雄亲任组长,常务副校长单正操为副组长,徐刚为安全室主任,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是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
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和家长都签有安全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三是强化安全教育。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乡卫生院同志进行法律法规、卫生 健康知识讲座。
四是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教室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具、火种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五是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学期开始即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明晓安全职责,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时时讲,做到警钟长鸣,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硬件设施有待改善,经费短缺。
2、学科配置不合理,缺专业的音、体、美教师。
四、主要打算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学校。
修文县小箐乡中心小学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5
根据《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在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工作之中,成立专班,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开展自评自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盐田河镇营盘咀中心小学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附属教学点2个,学生247人。教职工26人,专任教师25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8人,其中麻城市骨干教师5名,黄冈名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办学宗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教育管理、抓好安全、卫生工作,强化家校合作,真抓实干,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先后被上级教育主管单位评为“先进单位”、“园林学校”、“合格学校”、“ 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二、自查情况
接到上级文件和创建要求后,学校迅速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机构,加大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市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⑴统筹管理
根据市局、中心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1、领导机构:
组 长:程宏魁
副组长:丁 旭 张军平
组 员:彭世玉 胡丽红 雷 鹤 全体班主任
2、责任分工:
A级指标牵头科室:A1校办,A2后勤处,A3政教处,A4、A5教务处。C级指标负责科室: 校 办:C1 C3 C10 政教处:C2 C12 C13 C14 C15 C16 教务处:C19 C20 C21 C22 C23 C24 C25 C26 C28 后勤处:C4 C5 C6 C7 C8 C9 C11 C17 C18 C27 ⑵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寄宿生营养餐补助全部落实到位,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学校还能争取到相关项目资金,校园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⑶学校办学条件
多年来,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2010年8月,学生食堂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5月完善、加高了学校围墙,同时修缮了学生、教师厕所,2012年8月修缮、粉刷了教学楼。教学楼多年漏雨的问题得彻底解决。9月,标准化学生桌椅、校园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使用,2013年4月,以中心学校举行的“美丽乡村校园建设”建设活动为契机,对教学楼门窗油漆,更换了所有教室班训、寝、教室墙壁标语和标示牌,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1、教学设施:学校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拥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栋学生餐厅;一块可规划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两块篮球场。一块羽毛球
场,还建有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设施,文化氛围浓郁,且布局合理规范,“净化、绿化、美化”到位。
2、功能室
学校设有档案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其中图书室藏书4000余册,生均图书近17册。计算机教室配备微机31台,大屏幕投影仪一台,即将开通电信100M光纤。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机、电子白板一套。各功能室设施设备齐全,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能较好的满足教学的需要。
3、周边环境
学校地处盐田河村营盘咀,远离嘈杂的镇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周边治安环境良好,与周边村民相处和谐,周围200m范围内无网吧、校门口无经营的小摊、从事非法活动的场所和现象。
4布局、班额情况
学校规模适中,布局合理,服务周边九个自然村,8个班级中,最多班级30人,最少班级20人,无大班额现象,保证了教育均衡,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为了便于学生就近入学,开设了郑家坳、雨头山两个教学点。
5、教师队伍
学校共有教职工27人,专任教师26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8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同时还按国家规定编制标准配齐实验员、校医及图书管理员、门卫等。
⑷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大常规检查力度
我校严格落实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行常规教学月月查,将检查结果记载存档,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2、大力推进“两课”活动,构建高效课堂,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把“两课”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学期开展各种类型的比武活动,让教师在比较中促发展。通过假日或工作日的闲暇家访、电访等方式,加强了家校联系,创设良好的家校交流平台,
⑸学生管理
1、遵守招生制度,不举行学前、录取考试,不办“实验班”、“火箭班”。严格学籍管理,学生档案资料齐全。
2、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3、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自查,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无安全事故。
⑹、后勤管理
1、严格落实好营养餐工作,严把采购关,实行值日领导、班主任陪餐制,有专门的营养餐档案。
2、严格执行中心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平时开支,严把审核关。对财务实行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做到财务清楚、明白。
3、对学校各种设施设备分类登记,定期保养,能及时维修,保证教育、教学需要。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学校虽然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由于生源和经费不足,学校的硬件难以得到大的改善。
2、各功能室器材设备不足,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
3、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体音美教师严重缺编,这给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
今后改进措施:
1、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小学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营盘咀中心小学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6
近几年来, 宜都市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契机, 加大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 确保各项基本制度健全, 预算管理规范, 财务管理到位, 信息反馈及时, 管理成效明显, 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一、兴规立矩, 确保制度健全与保障有力并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 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也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宜都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地方共担, 经费省级统筹, 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 于2006年出台了《宜都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化、安排预算化、执行规范化、督查经常化”的“四化”总体要求, 从制度上保证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和均衡发展。
宜都市财政局与教育局加强协作力度, 兴规立矩, 出台了《宜都市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宜都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宜都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7项管理制度, 搭起了经费管理的制度框架。同时, 强化落实考核力度, 将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纳入中小学校长及财务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实行评先表优晋升晋级一票否决。
宜都市教育局还完善了中小学校经费管理校长负责制、收支分离制、用款申报制、举债问责制等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实施, 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科学预算, 确保编制细化与规范运行并重
1. 逐校编制预算
2007年, 财政部门开始试行中小学部门预算工作, 对每个乡镇分初中和小学进行部门预算编制, 将新机制公用经费直接预算下达到各学校。从2008年开始, 又以中小学学校为编制单位, 严格按照“八统一”的编制原则、“三个三”的编制办法和“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 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并统一使用“e财预算软件”编制了部门预算, 将人大通过的预算批复直接下达到各学校。连续三年实现了教育总投入、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的“三个逐年增长”。
2. 逐项编制预算
在编制预算上, 按照人员经费标准、公用经费定额、项目经费规划的要求, 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项目库管理, 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和财力情况进行安排, 项目支出细化到学校、到项目。同时, 又防止单位隐瞒收入, 导致收入实现后无使用计划的情况。支出预算按收支分类科目的经济分类细化到“款”到“目”到“节”, 对财政保障资金, 凡属国家规定的项目一项不漏、标准一项不减, 并根据宜都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 人员经费按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公积金、医疗费、工会经费、福利费, 按规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新机制改革资金按国家标准全部配套到位, 全部预算到校。
3. 逐额编制预算
财政部门还逐年提高预算标准、增加预算项目。如在实行绩效工资之前, 全市对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考核补贴每年以高于国家规定50元的标准安排, 自2009年起, 在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后, 每月新增200元的绩效考核奖, 2011年增至300元。中小学公用经费在落实国家规定的标准上, 再安排了生均20至30元的公用经费, 对在岗教师安排了人年平350元的公务费, 2011年又对退休教师安排了人平300元的公用经费。在学生助学上, 2007年就免除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杂费, 秋季起免除了课本费, 对贫困住宿生按国家标准补助生活费, 免费向贫困学生发放作业本, 2009年免除了住宿生住宿费, 由财政按住宿生人年平100元补助学校, 达到了“四免两补”。财政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山区学生乘车难问题, 安排留守子女亲情电话费。所有预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不留缺口。
4. 严格预算执行
预算一旦批准, 严格根据预算安排执行, 凡未列入预算安排的, 一律不予拨付经费。因特殊原因, 需调整预算的, 必须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同意、市人大批准后调整预算。每年进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 并按《宜都市部门预算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对预算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对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予以责任追究。
三、多管齐下, 确保会计核算与财务监管并重
规范财务核算管理, 是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重点。面对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实际, 根据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宜都市财政局创新管理办法, 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核算实行“四统一”, 资金到位实现“三直达”, 财务透明实现“两公开”, 资产实行集中管理, 切实发挥资金与资产使用效益。
1. 实行“四统一”, 构建“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
为有效构建“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 宜都市财政局在全市实行“四统一”管理办法:统一岗位设置和管理所辖区内各中小学的财务活动、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财务软件、统一财会监管。
2. 实行“三直达”, 确保经费及时拨付
财政部门将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补助、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等全部足额落实到位, 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实现了“三个直达”: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实现了“三个直达”:财务核算直达学校、资金拨付直达学校、财务监控直达学校, 保证了教育经费的按时拨付。
3. 实行“两公开”, 提高经费开支透明度
一是项目公开。凡学校重大经费开支项目, 必须实行民主决策, 教代会讨论通过, 在学校内公开, 让全体教师知晓。二是财务公开。对学校日常性财务开支, 首先公开经费计划开支指标, 具体经费执行情况, 定期报告学校教代会, 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开。
4. 实行集中管理, 发挥资产最大效益
2007年, 宜都市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的要求,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 将清理结果录入“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锁定, 对资产的新增、报废等实时更新, 同时对资产产权实行集中管理, 对经营性资产实行统一运营, 公开招租, 收益编入学校部门预算使用。确保了学校资产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实现了资产规范管理与效益发挥最大化。
四、反馈及时, 确保下情上达与公开透明并重
1. 落实硬件, 专人负责
宜都市于2007年建成“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新机制财务核算管理系统”, 在市财政局信息中心机房专门配置独立服务器, 财政局信息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工作, 实行专机专用, 专人管理。
2. 动态管理, 实时更新
根据宜都市教育单位人员多、战线长、变化大等特点, 宜都市财政局对教育经费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加强对人员经费动态管理。根据各校教师人员变动情况, 报人事、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后, 及时对人员信息变更, 同时在财政编制与政务公开网页上公开个人资料及档案, 确保人员经费准确预算、及时拨付。另一方面也要对公用经费、惠民资金和专项资金等进行动态管理。每发生一笔, 都要在财政编制与政务公开网页上更新一次。
3. 下情上达, 及时反馈
通过管理系统, 各核算点按月上传学校财务数据, 市财政局、市教育局随时查看学校财务账目和报表, 同时, 市财政局按月汇总上报全市义务教育财务报表, 实现了下情上达, 及时反馈。
五、成效明显, 确保基础管理与长远发展并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改革的实施, 以及“校财局管”的大力推进, 使宜都市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真正得以规范, 让农民得到了轻松和喜悦, 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和希望, 让义务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实践探索, 宜都市农村义务教育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基本建立, 初步取得“六个成效”。
1. 摸清了教育家底, 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新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 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所有的资产都进入系统, 实行定位、定员、定额的动态管理, 摸清了教育资源底数, 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比改革前大幅增加了, 学校正常运转得到了基本保障, 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 规范了财务管理, 为财政监督奠定了基础
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 有利于将预算执行的事后监督前移为事前和事中监督, 从对支出预算的总额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 强化预算的严肃性, 从制度上杜绝了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现象, 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3. 推进了财务公开, 为廉政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 所有人员经费到位情况、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等都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示。通过向社会公开, 让社会各界随时了解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 增强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杜绝了“暗箱”操作, 有利于阳光财政、和谐教育的建设。
4. 改善了办学条件, 为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 教育经费的有效保障, 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宜都市在宜昌市率先实现了小学寄宿制学校达标、初中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班班通”三个100%。学校办学硬件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实现均衡配置。按照国家及湖北省关于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工作要求, 截至2010年底, 宜都市已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 按计划顺利推进学校校舍加固维修工程, 基本实现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地方”的工作目标。
5. 落实了教育免费, 为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
教育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让学生和家长得到了真正实惠, 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从2007年实施新机制以来的4年间, 全市免杂费、教科书费,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拨付“留守学生”亲情电话费、山区学生乘车补助累计达到5500余万元。三年来, 宜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等原因辍学。
6. 提高了教育质量, 为学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行新机制后, 充足的经费保障和有效的经费管理, 实现了校长安心办学, 校长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了教师安心从教, 在宜都市, 教师工资按照高于公务员的平均标准实实在在得到落实, 公务员每月300元的效能奖, 宜都市财政局教师都参照给予落实, 实现了质量高位发展。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7
晋源区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
二〇一六年四月
北 瓦 窑 小 学 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六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12人,(借出教师3人;借入教师3人;走教1人)学生155人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情况
1、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残疾儿童入学率100%。(二)学生情况
(1)在校学生数:155人(2)非服务区学生12人(3)
(三)办学条件
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现有教辅用房面积为1058㎡,学年初在校学生155人,人均面积为6.82㎡,达到验收标准。
2、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850㎡,在校生155人,生均11.93㎡,达到验收标准。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教学仪器设备值71.02万元,在校生155人,生均4581.93元,已达到验收标准。
4、生均图书:
学校图书室藏书3810册,在校生155人,生均24.58册,未达到验收标准。
5、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学校有计算机台,在校生155人,每百名学生拥有
(四)、教师情况:
1、师生比:
现有专任教师12名,在校生155名,师生比1:19.5,达到验收标准。
2、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现有专任教师12名,高于规定学历教师6人,在校生155名,生均0.04,达到验收标准。
3、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专任教师15名,中级及以上3名,在校生155名,生均0.02,达到验收标准。
4、生均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含学科带头人)
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2名,生均0.01。
(五)教育质量
1、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上学年末小学生155名,体质健康测评合格名,合格率89.10%。
三、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主要作法:
1、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我校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晋源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意见》,特制定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对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2、认真学习了贯彻了《晋源区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管理办法》,制订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加强了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校与班主任、教师签订控辍目标责任书,把控制学生流失、辍学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个人。学校在做好控辍保学宣传动员工作之外,把家访工作作为控辍保学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师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全体家长的联系。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学
生身心健康,严格按中心学校作息时间执行。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同时,学校统筹控制作业数量,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预防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要求班主任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心理关爱,对学困生生活学习进行帮助。
4、自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校即制订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学校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制度》、《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规定》、《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关于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制订和落实,既确保了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严肃了财经纪律,规范了经费开支,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5、教师培训方面。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四个层次,重点加强了对新课程标准研究、解读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准确、深入的理解
和认识;加强了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培训,逐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加强了对薄弱学科有关人员的专项提高培训;加强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教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的培训;通过远程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论坛交流培训。以上众多的措施,促使全体教师逐步由经验性教师向研究性教师迈进,逐步营造了以课题研究为导向,课题研究成果促教学的氛围。
6、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考评评价机制
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教师考评制度:如《教师考勤制度》、《绩效考评细则》、《岗位评定制度》、《班主任考评制度》、《教研组考评制度》等。绩效工资方面,我校严格按《晋源区教育局校绩效细则》执行。
7、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之中。
8、学校建成音乐、美术、体育、小学数学、科学等器材室。各室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图书仪器都已登记造册,并有相关的使用记录和报损记录、特别是近年来配备的仪器设备已经全部登记入册,特别强调提高各功能室仪器的使用率。
9、我校严格按《办学行为规范》,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不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不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教学,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四、2016年工作思路
1、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学校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篇8
自查及整改报告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着“自查促整改,整改促发展”的目的,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自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白沙镇小岩学校位于白沙镇东郊1.5公里处,地处交通要道,小河相依,绿林相偎,风景秀丽。学校建立以来,从无到有,现已初具规模。校园总面积3367平方米,生均 8.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32平方米,生均7.35平方米。原是一所村级制民办学校,由于学校办学有特色,白沙镇政府党委研究决策将辖管的笔架、新山、石固教学点整合为一,合乎实情,现有辖区适龄儿童225人,6个教学班,贫困寄宿生 105人。生源除来自小岩村、石固村、新山村以外,还来自周边乡镇。在职教职工19人(其中保安2人、工人4名)。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一)普及程度1、2015年辖区适龄儿童32人,入学人数33人(中途转进1人),入学率达100%。
2、本学年初辖区在校学生数222人,其中中途转进3人现有225人。入学率巩固率为100%。3、2016年小学毕业班人数48人,毕业48人。毕业率为100%。(二)师资水平
(1)学校设有校长1人,学历高,能力强,作风正。近五年均参加过继续教育,合格率为100%。
(2)本学年在职教职工19人,专任教师13人,其中本科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工会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寝管、信息技术、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三)办学条件(1)学校占地面积3367平方米,生均 15.17平方米,校舍面积1632平方米,生均7.35平方米。现学校有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宿舍楼及(含实验图书室),简易食堂一幢,厕所一幢,构成了校园主建筑群。绿化面积达4.87平方米;体育活动用地达1830平方米,有足够的师生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标准篮球场两个,乒乓球运动场一个。教学楼和校门、花栏式院墙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成了白沙镇东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学校图书室中共图书有6500册,各类杂志40 余种。(3)配有专用科学实验室、专用网络教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等设施配备,实现“班班通”。全部计算机宽带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会同乡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认真落实“双接双送”制度,无学生辍学现象。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学校。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任命了一名文成武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各部门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部门、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牢记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每日集合集会、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白沙镇派出所所长小岩小学法制副校长王科来我校进行法律法规、交通、防火、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宿舍、体育设施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班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作好校方责任险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组织、各班级、各学科各展其长、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定计划、落实措施,齐抓共管,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少先大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寝室、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次班级代表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为了培养学生献一份爱心,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发动全校师生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八荣八耻》、《新三字经规》的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以少先队为阵地,以“五爱”为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齐头并进。
五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了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及时归类、认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失,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
二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三风”建设,定期布臵橱窗、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四是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文化课,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讲、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教学研究要严谨。严格考勤坐班制度,教师实行签到签退制,坐班查堂制,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舞蹈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写好一篇课后反思、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在全镇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扎实开展“课内比较学”活动。
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能过进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坚持“三为主”,做到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真正做到“两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四)、三室工作
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农村远程教育播放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行政办公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6500册,生均图书29.3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室配有29英寸彩电一台,基本达到村级三类学校配备标准。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学校高度重视三室建设及工作,由蔡大君老师专门负责 充分发挥了它的阵地作用,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问题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启动、实施到巩固提高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几个问题。
1、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工作尽管尽心尽责,但不够活跃,缺乏生机。
2、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半数以上是从民办学校整合收编过来的,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平均水平不高,知识老化,不能很好的适应新世纪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3、学校的设施还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食堂简陋,学生还没有正规的就餐食堂。实验器材陈旧老化,部分已完全不能投入使用。
4、学校的图书也不能跟进均衡发展长远需要。学校大多图书来源靠上级匹配及捐赠,半数以上不能适 小学生学习参考及阅读价值,更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5、计算机、音体美器材配臵不健全。
计算机老化,配臵低,已不能很好的投入使用。音体美器材严重缺乏。
6、寄宿生没有专门的宿舍,床位也紧缺。
我校困难寄宿生有100余人,学生床50余架,因为没有专用的宿舍,靠挤占学校专用实施远教室寄宿。尽管管理规范,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但仍然较为拥挤。活动空间狭窄。
7、我校文化氛围仍需加大投入,外墙脱落,影响校貌。
8、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9、学校没有一个环形跑道。不能很好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健康综合素质。
五、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我校已多次向上级部门及社会争取关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解决我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墙群严重脱落整改报告已于2016年5月24日正式向教投公司递交,待盼佳音。我们深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住宿学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使教师教的舒心,学生学的开心,家长放的安心。做到社会认可,领导满意。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家长满意、上级放心、社会认可的文明学校。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生石花的小秘密作文500字07-13
棣花镇中心小学教代会审议制度07-19
红花镇中心校2012--2013年度总结09-20
读荷花镇的早市有感07-08
荷花镇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1-17